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部编人教版《灯笼》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灯笼》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的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认知课文中“灯笼”所具有的民俗文化的意义,理解以小见大的写法。

3、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早期散文的艺术特点。

4、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清课文的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以小见大的写法。

3、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早期散文的艺术特点。

●难点:认知课文中“灯笼”所具有的民俗文化的意义,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和点拨法、品味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文朗读视频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预习导学]

1、上网或查资料了解吴伯萧

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1938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萧散文集》中。这些作品情感真挚深厚,描写朴实动人,结构严谨,语言清丽洗练。

2、上网或查资料了解背景资料

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震碎了许多文人墨客们心中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含作者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却采取“不抵抗”政策,这使得吴伯箫感到十分愤慨,忧心如焚,怒火中烧,不吐不快。于是他在坚持教学的同时进行文学创作,用以排解满腔的愤慨。他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激越着爱国的热情,即使是在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里,也充满着这种爱国的激情。《灯笼》正是这一时期这种情感的具体表现。

3、上网或查资料了解灯笼文化

灯笼是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4、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神龛(kān)争讼(sònɡ)斡旋(wò xuán)怅惘(chànɡwǎnɡ)

锵然(qiānɡ)褪色(tuì)燎原(liáo)熙熙然(xī)

马前卒(zú)霍骠姚(piào)司马懿(yì)裴公(péi)

5、借助工具书,解释词语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领域:从事一种专门活动或事业的范围、部类或部门。

斡旋:调解周旋。

静穆:安静而严肃。

思慕:怀念;追慕。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褪色:比喻某种情景、意识、本色等逐渐淡漠以至忘记。

锵然: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褪色:比喻某种情景、意识、本色等逐渐淡漠以至忘记。

燎原:(大火)延烧原野。

暖融融:形容温暖宜人;温暖舒适。

马前卒:比喻没有目的地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6、自读课文

[课堂学习]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的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认知课文中“灯笼”所具有的民俗文化的意义,理解以小见大的写法。

一、导入新课:

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让我们走进吴伯箫散文名篇《灯笼》,感受一下那个特殊时期作者的情怀。

(教师饱含深情地导入,并板书课题。)

二、预习展示: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其它小组代表补充介绍:

作者、写作背景、灯笼文化和读准字音、解释词语。(见课件)

三、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挤”在作者记忆里的灯笼都有哪些?简要概括文中叙述的有关灯笼的事情。

教师点拨:

(1)没月亮夜晚,提着灯笼接回祖父,听讲掌故;

(2)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母亲特别预备了小纱灯,并留着消夜食品;

(3)村头挂红灯,行好运,为夜行人照路;

(4)元宵节凑热闹,看灯笼;

(5)族姊远嫁时,在轿前轿后挂灯笼显华贵;

(6)在纱灯上用朱红描宋体,是一种爱好;

(7)遥想宫灯的那份孤寂;

2、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教师点拨: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3、“灯笼”在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教师点拨:“灯笼”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全文的几个故事都是由“灯笼”串连起来的,本文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件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4、结合全文看,“灯笼”在文中有什么意义?

教师点拨:

“灯笼”在文中包含着文化和情感两方面的意义:

(1)文化意义——在纱灯上描红的雅致,对宫灯的想象,有深长的历史况味。

(2)情感意义——提着灯笼迎接祖父,体现长幼深情;上学放学时母亲接灯的母子深情;跟着各种灯跑,是飞扬的青春激情;族姐家门的官衔,记录的是岁月的沧桑感。五、课堂小结

《灯笼》写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篇抒情散文,它以“灯笼”为叙事线索,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所有的细小事件无不与“灯笼”相关,每一处叙述都联结着情感的表达。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现旧时乡村民风民俗,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亲人的感激之情,抒写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六、课外阅读

吴伯箫散文的特色,是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申出深刻的内涵。课外阅读吴伯箫的其他散文,如《南泥湾》、《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从这些文章中体会吴伯箫散文的特色。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早期散文的艺术特点。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通过阅读我们了解了吴伯箫笔下有关“灯笼”的往事,感知了有关灯笼的乡间习俗: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大人们在神龛里点起烛;村边社戏还愿,唱戏,挂神袍,村头挑红灯;女子出嫁打灯笼等。今天,再次让我们学习《灯笼》,体会作者对既往亲情的怀念和对眼前国运时事的感触,品味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研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思考,教师点拨:

1、第1自然段中作者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教师点拨: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第2自然段中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

(1)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教师点拨:将“灯笼”的光与“太阳”的光、“月华”“繁星”的光相提并论,强调了“我”对“灯笼”的情有独钟。

(2)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教师点拨:夸张与比喻,形象地表达出了“我”与“灯笼”之间结下的缘分之多,使表达显得形象生动,突出了“我”对灯笼的喜爱。

3、第4段用一句话独立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教师点拨:起过渡(承上启下)及强调的作用。由对祖父的回忆过渡到对慈母的回忆。一句话单独成段突出了这句话给“我”的印象之深,对“我”的影响之大。

4、10-11自然段:关于宫灯的想象和对古时将军挑灯看剑的描写有什么深刻意义?

教师点拨:(1)对宫灯进行想象,体验深长的历史况味。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2)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5、作者在文章结尾发出这样的感慨:“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中“燎原的烈火”是什么样的火?

教师点拨:在国家危难之时人人心中都有那么一把可以燎原的火,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如英雄一般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保家卫国,满怀希望……

根据提示,任选角度赏析下列句子:(小组交流讨论)

(学法指导:可以从用词、修辞、手法、句式、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先独立思考,再交流讨论)

1、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明确: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五个“想起”,用概述的写法,写出了灯笼的缘结得很多,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灯笼如数家珍,非常喜爱。

2、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明确:运用动作、外貌描写。“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细心周到的关爱;“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写出岁月的无情以及我对母亲变老的伤感。

3、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

明确:化用典故,化用了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里的诗句,既赞颂了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也使得文章的文学色彩更加浓厚。

4、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明确:借用典故,写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也暗含着作者报国的信心和决心。

四、课堂小结

《灯笼》的作者吴伯箫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流露着爱国主义的情感。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一个民族的一种神圣美好的心理情感,蕴藏于每个公民的感情世界之中。这种情感集中表现为:对养育自己成长的祖国山河、文化、历史的热爱;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等。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个爱国的人。

五、课外练笔

*文章第2段,作者运用排比,写了提起灯笼让他想起的各种声音。请你也运用排比,

示例:

接近尾声时,这琴声忽又扬起,如同湍急的流水,撞上了礁石溅起的浪花;又如舰艇划过海面后荡起的急流,冲到了那极高的地方;又似一条在崇山峻岭间升空的飞龙,盘旋一阵后,向上急冲;随后又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只银燕在时空的隧道里左右徘徊,最后直向上冲,一个“原”字出口,如同珍珠落下,掷地有声。

(备注:此教学设计有配套教学课件,联系电话:18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