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沧县医院三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临床疗效观察

沧县医院三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临床疗效观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8b16982220.html,

沧县医院三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杜丞禹

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10期

摘要:目的观察三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4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联合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三药联合

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为免疫性疾病,多由风湿性心脏炎治疗不彻底而遗留下来的,其病变主要以心瓣膜病变为主,多见于春冬季,由溶血性链球菌而引起,多由充血性心衰而致死。在患者出现心衰后,病情则会不断的恶化,在晚期,常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利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则很难控制病情,因此本病的死亡率通常很高[1]。目前,治疗本病的重点

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病情的紧张、避免恶化。本文采用三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临床疗效令人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74例。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83例。治疗组男47例,女44例,年龄44~69岁;其中二尖瓣膜关闭不全41例,单纯性二尖瓣狭窄29例,其他21例。对照组男37例,女46例,年龄45~72岁;其中二尖瓣膜关闭不全37例,单纯性二尖瓣狭窄26例,其他2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吸氧、静脉注射利尿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三药联合治疗。比索洛尔:起始剂量为1.25mg/d,后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增加药量;依那普利:起始剂量为5mg/d,后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增加药量;螺内酯:20mg/d。4w为1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1.3疗效判定方法参照《新药治疗研究指导原则》。显效:用药疗程结束后,患者的心悸气短、胸闷等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心功能改善达Ⅱ级或以上;有效:用药疗程结束后,患者的心悸气短、胸闷等临床症状得到了改善,心功能改善为Ⅰ级;无效:用药疗程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00%。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 一、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二、吸氧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对病情严重者应给以面罩用麻醉机加压给氧,使肺泡内压在吸气时增加,一方面可以使气体交换加强,另一方面可以对抗组织液向肺泡内渗透。在吸氧的同时使用抗泡沫剂使肺泡内的泡沫消失,增加气体交换面积,一般可用50%酒精置于氧气的滤瓶中,随氧气加入。如病人不能耐受可降低酒精浓度或间断给予。 三、吗啡5-10mg静脉缓注不仅可以使患者镇静,减少躁动所带来的额外的心脏负担,同时也具有小血管舒张的功能而减轻心脏的负荷。必要时每间隔15分钟重复一次,共2-3次,老年患者可酌减剂量或改为肌肉注射。 四、快速利尿呋塞米20-40mg静注,于2分钟推完,10分钟内起效,可持续3-4小时,4小时后可重复一次,除利尿作用外,本药还有静脉扩张作用,有利于肺水肿缓解。五、血管扩张以硝普钠、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静脉滴注。 (1)硝普钠:为动、静脉血管扩张剂,静注后2-5分钟起效,一般剂量为12.5-25μg/min 滴入,根据血压调整用量,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左右; 对原有高血压者血氰化物,用药时间不宜连续超过24小时。 (2)硝酸甘油:扩张小静脉,降低回心血量,是LVEDP及肺血管压降低。患者对本药的耐受个体差异较大,可先以10μg/min开始,然后每10分钟调整一次,每次增加5-10μg,以血压达到上述水平为度。 (3)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断剂,以扩张小动脉为主。静脉用药以 0.1mg/min开始,每5-10分钟调整一次,最大可增至1.5-2.0mg/min,检测血压同前。 六、洋地黄类药物可考虑用毛花甙丙静脉给药,最适合用于心房颤动伴有快速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首剂可给0.4- 0.8mg,2小时后可酌情再给0.2-0.4mg。对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期24小时内不宜用洋地黄类药物,二尖瓣狭窄所致肺水肿洋地黄类药物也无效。后两种情况如伴有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则可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减慢心室率,有利缓解肺水肿。 七、氨茶碱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并有一定的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可起辅助作用。八、其他应用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在情况紧迫,其他治疗措施尚未奏效时,也能对缓解前病情一定的作用。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应着手对诱因及基本病因进行治疗。

风心病

风心病 编辑词条 编辑摘要 摘要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是风湿性心瓣膜炎遗留的慢性瓣膜病,表现为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致心脏负荷增加,往往导致心功能不全,以至心衰等。本病在我国常见,多见于20—40岁,女多于男,约1/3病人无风湿热史,二尖瓣病最常见,出现率达95%—98%,次为主动脉瓣病,出现率为20%—35%,三尖瓣病为5%,肺动脉瓣病仅约 为1%,两个以上瓣膜同时累及者称联合性瓣膜病,约占20%—30%。 风心病的病因为风寒湿邪或风湿热邪,侵入人体,合而为痹,由经络入脏腑,痹阻心脉而为病。所以主导病因还是由于风湿热引起,但是是属于经络痹阻导致心脉痹阻后引起的全身症状,多数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咳嗽、咯血、浮肿 病因病理 风湿性心脏病是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病态反应的一部分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病。它在心脏部位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心脏瓣膜部位。病理过程有以下三期: 1)炎症渗出期:由于链球菌的感染,使心脏的瓣膜出现炎性反应,瓣膜肿胀、变性,那么其活动就会受到 一定程度的影响。 2) 增殖期:由于瓣膜长期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瓣膜血液循环不良,瓣膜会发生纤维样变性坏死,结缔组 织增生,这种结缔组织会成为瓣膜上的累赘。因为它并不具备正常心肌细胞的功能。此期引起瓣膜增厚变形,失去弹性。 3)瘢痕形成期:由于胶原纤维等增生,损伤处机化,形成瘢痕,从而影响心脏瓣膜功能。感染反复发作,以上病 理变化在瓣膜部位的变化,也是此起彼伏,一个部位通常发生重叠的病理变化。 注意事项 应注意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Poncet综合征,急性化脓性关节炎,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结缔组织病等鉴别。 编辑本段分类 (1) 风湿性心内膜炎(rheumatic endocarditis):病变主要侵犯心瓣膜,其中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三尖瓣和肺动脉瓣极少受累。病变初期,受累瓣膜肿胀,瓣膜内出现粘液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浆液渗出和炎细胞浸润,病变瓣膜表面,尤以瓣膜闭锁缘上形成单行排列、直径为1mm~2mm的疣状赘生物(verrucous vegetation)。这些赘生物呈灰白色半透明状,附着牢固,不易脱落。赘生物多时,可呈片状累及腱索及邻近内膜。光镜下赘生物由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伴小灶状的纤维素样坏死,其周围可出现少量的Aschoff细胞。病变后期,由于病变反复发作,赘生物被机化,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瓣膜增厚、变硬、卷曲、短缩、瓣膜间互相粘连、腱索增粗、短缩,最后形成慢性心瓣膜病。当炎症病变累及房、室内膜时,引起内膜灶状增厚及附壁血栓形成。由于病变所致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受血流返流冲击较重,引起左房后壁粗糙,内膜增厚,称为Mc Callum斑。 (2) 风湿性心肌炎(rheumatic myocarditis):病变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常表现为灶状间质性心 肌炎,间质水肿,在间质血管附近可见Aschoff小体和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病变反复发作,Aschoff小体机化形成小瘢痕。病变常见于左心室、室间隔、左心房及左心耳等处。 风湿性心肌炎在儿童可发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累及传导系统时,可出现传导阻滞。

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心力衰竭是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等各种心脏病发展的最严重阶段。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人数日益增多,成为住院、病残或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予以综述。 标签:心力衰竭;诊断;治疗;预后随着社会人类老龄化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溶栓、介入治疗和药物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病患者存活下来,心力衰竭成为目前唯一发病率仍在上升的心血管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及治疗成为目前首要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了重大的突破。本文主要阐述有关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新经验。 1引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原因 1.1原发性心肌损害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等。 1.2心脏负荷过重压力负荷过重:常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容量负荷过重:常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1.3心脏舒张能力减低因心脏舒张受限,使心脏充盈不足,心排血量减少,出现循环淤血等征象。常见于缩窄性心包炎、心脏压塞、限制型心肌病等[1]。 2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 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症状有:①呼吸困难:是左心室衰竭的主要表现,随着严重程度的增加可分别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②咳嗽、咳痰、咯血;③乏力:乏力是每个心力衰竭患者几乎都有的症状;④水肿:水肿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个主要表现,水肿通常是对称性和凹陷性心源性水肿,在能走动的患者常首先出现午后双足或双踝部水肿,休息一夜后消失。卧床不起的患者最常见的是骶部水肿。心力衰竭很少发生颜面部水肿,但在婴儿和儿童心力衰竭中可见。心力衰竭晚期,水肿会变成大量的全身性水肿。长期水肿引起下肢皮肤色素沉着、变红和变硬,通常见于足背部和胫骨前区皮肤;⑤泌尿系统症状:在心力衰竭早期可以出现夜尿症,少尿是晚期心力衰竭征象,与心排血量重度下降后尿生成减少有关;⑥脑部症状:老年患者心力衰竭晚期,尤其伴有脑动脉硬化可以出现意识模湖、记忆力减退、焦虑、头痛、失眠和噩梦,偶尔还会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甚至幻觉等精神症状。 3慢性心力衰竭的体征 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体征有:①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在中等强度活动时或活

8心力衰竭(174题)

第十章心力衰竭 单选题(A型题) (D)1.下列哪一种情况最易发生心肌向心性肥大 A、甲亢症 B、严重贫血 C、维生素B1缺乏 D、高血压病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2.左心衰竭病人出现右心衰竭时表现出: A、肺淤血继续存在 B、肺水肿继续存在 C、肺淤血减轻 D、肺淤血加重 E、肺循环和体循环恢复正常 (D)3.急性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代偿不可能发生 A、心率加快 B、心腔紧张源扩张 C、交感神经兴奋 $ D、心肌肥大 E、血液重新分配 (C)4.下列哪项最符合心力衰竭的概念 A、心脏每搏输出量降低 B、静脉回心血量超过心输出量 C、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D、心功能障碍引起大小循环充血 E、伴有肺水肿和肝脾肿大、下肢水肿的综合征 (E)5.向心性肥大的主要机制是: A、心缩力增强 B、冠脉血流量增加 C、心率加快 D、心输出量增加 E、收缩期室壁张力增加 (C)6.离心性肥大的主要机制是: A、心脏收缩期阻力过大 B、冠脉血流量增加 C、舒张期室壁张力增加 【 D、心率加快 E、心输出量增加 (E)7.心力衰竭时血液灌流量减少最显著的器官是: A、皮肤 B、肝脏 C、骨骼肌 D、脑 E、肾脏 (A)8.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时下列哪种变化不可能发生 A、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B、心肌收缩力减弱 C、心室残余血量增多 D、循环时间延长 E、休息时心率加快 (B)9.心力衰竭的变化中下列哪项提法不正确 A、心脏肌源性扩张 B、心输出量低于正常水平 C、血流重分布 D、血压不变或降低 E、静脉淤血,静脉压升高 (D)10.下列哪项指标能够反映左心室的前负荷变化 ) A、中心静脉压 B、平均动脉压 C、心输出量 D、肺动脉楔压 E、Vmax (B)11.心力衰竭时出现夜尿的主要机制是: A、平卧后肾淤血加重 B、平卧后肾血流量增加 C、平卧后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 D、平卧后水肿液吸收入血减少 E、平卧后心肌收缩力加强 (C)12.端坐呼吸的发病机制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A、端坐时回心血量减少 B、端坐时水肿液不易入血 C、端坐时转移至腹腔、下肢的血液减少 D、端坐时胸腔空积变大 E、端坐时肺活量增加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17-11-06T16:29:29.91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作者:张洁薇 [导读] 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应大力推广。 宁远县中医医院湖南永州 425600 【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11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90例,并遵照自愿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LVEF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美托洛尔;曲美他嗪;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1前言 作为医院一种多发性的内科疾病,冠心病的出现较为普遍,疾病发展至终末期阶段后,往往会合并患有心肌梗死疾病以及心力衰竭疾病。为了研究有效药物完成冠心病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治疗,本次研究以抽签分组为依据,展开常规治疗与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不同用药方法的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从2014年11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90例,并遵照自愿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女13例,男32例;年龄为61~83岁,平均(76.78±1.59)岁;心功能分级情况:Ⅱ级19例,Ⅲ级14例,Ⅳ级12例。观察组女14例,男31例;年龄为62~82岁,平均(76.65±1.47)岁;心功能分级情况:Ⅱ级18例,Ⅲ级13例,Ⅳ级14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美托洛尔(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进行常规治疗,初始剂量为6.25mg,2~3次/d;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遵医嘱调节用药剂量(增加6.25~12.5mg,1次/周,2~3次/d),最大剂量控制在50~100mg/次,2次/d;不可超过300~400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曲美他嗪(施维雅制药有限公司,H20055465)联合治疗,60mg/24h:1片/次,3次/d,用药4周后若无任何疗效可停止用药。 2.3观察指标 通过多普勒彩超诊断仪(型号:HPSONOS5500)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记录。1.4疗效评价标准复原:患者心功能和各项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几乎无不良反应;好转:患者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心功能逐渐回归正常;无效:患者上述情况均无任何改善,甚至导致病情加重。总有效率=(复原+好转)例数/总例数×100.00%。 2.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3.2LVEF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讨论 在冠心病患者众多疾病并发症中,心力衰竭属于较为普遍的一种,出现此种情况后,会使得患者自身机体氧运能力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使得患者的心肌细胞表现出缺氧情况,三磷酸腺苷(ATP)合成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从而使得患者的心脏收缩能力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弱。琥珀酸美托洛尔的应用,可以将患者的总体症状显著改善,可以将患者的射血分数有效增加,将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期以及舒张末期容量显著减少。此外针对患者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能够有效增加,进而将心率有效减慢,可以获得显著的远期治疗效果。对于体液免疫损伤可以进行有效抑制,可以将患者的心肌供血情况显著改善,对患者的副交感神经功能以及患者的交感神经功能加以有效调节。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药物选择曲美他嗪,针对患者细胞内环境稳定可以加以有效维持,可以将因为钙类物质以及钠类物质表现出

风湿性心脏病疑难病例讨论

2014年5月关于风湿性心脏病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患者姓名:xxx 性别:女 年龄:57岁 住院号:13050269 时间:2014年5月30日7PM 地点:内一科护士值班室 讨论目的:提高护理质量 参加人员: 主讲人:xxx 责任护士xxx进行病情介绍: 病例特点: 1.中老年女性患者,病程急,起病长,因"反复喘累14年,双下肢水肿9年,腹胀1年,加重2天"入院。 2. 14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心累、气促,休息后稍缓解,无胸闷、胸痛,于大足县人民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间断输液治疗后缓解。9年前,患者于上诉症状基础上出现双下肢水肿,间断治疗。1年前,患者在上诉症状基础上出现腹胀,右侧肝区疼痛不适。2天前,患者上述症状较前加重,喘累、腹胀较前明显,门诊以"风心病"收治入院。 3.既往史:13年前因腹痛于永川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1年。1年前于我院住院期间诊断为2型

糖尿病、心源性肝硬化失代偿期。 4.查体:T:36.7℃,P:111次/分,R:24次/分,BP:119/92mmHg。端坐呼吸,二尖瓣面容。口唇紫绀,咽充血,桶状胸,呼吸动度减弱,语颤无增强,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未闻及湿啰音。心率125次/分,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二尖瓣膜听诊区可闻及隆隆样杂音。腹部膨隆,右侧肝区压痛明显,腹围110cm。双下肢无水肿。 5.辅助检查:心电图:心房纤颤;轻度的ST-T异常;胸导低电压;心电轴右偏;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初步诊断:1、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Ⅳ级;2、腹腔积液;3、心源性肝硬化;4、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慢性胃炎;6、2型糖尿病。 诊断依据:1、风湿性心脏病; 1.1心房纤颤;1.2二尖瓣关闭不全;1.3前间壁梗塞?1.4心功能Ⅲ级依据:(1)老年患者,起病缓,病程长;(2)以"反复喘累"为主要表现;(3)查体:P:111分,心率125次/分,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二尖瓣膜听诊区可闻及隆隆样杂音。双下肢无水肿。(5)辅查:心电图支持,故诊断。 2、腹腔积液依据:(1)中年患者,起病缓,病程长;(2)以"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3)查体:腹部膨隆,右侧肝区压痛明显,腹围110cm。故诊断。 3、心源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依据:(1)中年患者,起病缓,病程长;(2)以"反复喘累、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3)查体:腹部膨隆,右侧肝区压痛明显,腹围110cm。(4)既往有风心病病史14年。(5)既往诊断已明确,故诊断。 4、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依据:(1)既往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1年,故诊断。

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有效性分析

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有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4T10:17:11.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作者:苏强江艳红余洪亮 [导读] 当患者出现心衰后,病情将不断恶化,传统的治疗方法将无法抑制病情。 苏强江艳红余洪亮(广东省东莞市望牛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 523000) 【摘要】目的分析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20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中,显效患者29例(48.3%),有效患者26例(43.3%),无效患者5例(8.3%),总有效率是91.6%。对照组60例患者中,显效患者18例(30%),有效患者20例(33.3%),无效患者22例(36.7%),总有效率是63.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233-02 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是风湿性心脏炎所遗留下来的,主要是心瓣膜发生病变,主要致死原因是充血性心衰。当患者出现心衰后,病情将不断恶化,传统的治疗方法将无法抑制病情。目前,改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生活质量,控制病情,避免恶化是当前临床上的研究重点[1]。现笔者选取50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给予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明显,具体治疗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最小的是44岁,最大的是78岁,平均年龄是(51.4±5.91)岁;心功能等级:Ⅱ级患者23例,Ⅲ级25例,Ⅳ级12例。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最小的是43岁,最大的是77岁,平均年龄是(52.1±5.84)岁;心功能等级:Ⅱ级患者22例,Ⅲ级24例,Ⅳ级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以及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的联合治疗法。比索洛尔:起初1.25mg/日,随后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增加剂量;依那普利:起初5mg/日,随后同样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增加剂量;螺内酯:20mg/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气短、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情况达到II级及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有改善,心功能改善情况为Ⅰ级;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心功能无改变,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资料中的全部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来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中,显效患者29例,所占的比例是48.3%,有效患者26例,所占的比例是43.3%,无效患者5例,所占的比例是8.3%,总有效率是91.6%。对照组60例患者中,显效患者18例,所占的比例是30%,有效患者20例,所占的比例是33.3%,无效患者22例,所占的比例是36.7%,总有效率是63.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注:*P<0.05. 3 讨论 目前,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据研究表明[2],其发病诱因多与心肌功能与结构异常、瓣膜功能障碍以及神经体液调节失常等有促进关系。瓣膜关闭不全或者是狭窄致使舒张期左室无法正常充盈,降低左心室排出量,减少灌状动脉灌注压,影响心肌供血,由于长时间心肌不正常供血而降低左室收缩力,进而出现一系列病变。据研究结果显示[3],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发生心力衰竭时候,红细胞与血浆中的过氧化脂质上升,其中的SOD活性降低,进而增强氧化作用,增加氧自由基,加大损害细胞。 比索洛尔是β受体阻滞剂的一种,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儿茶酚胺毒性,减少心肌耗氧量。依那普利是ACEI的一种,可以扩张小动脉,减少心脏负荷,控制醛固酮分泌,逆转重构左室心肌。但是,依那普利对醛固酮的抑制只是暂时的,需要应用其受体拮抗剂的醛固酮,进而长时间保持醛固酮的降低效果,逆转心肌纤维化,避免病情恶化[4]。在本次的研究中,通过对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给予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给予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P>0.05)。总的说来,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方法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新春.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1. [2] 国洪光.B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10):556-557. [3] 王静.螺内酯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25. [4] 何阿妮.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5):468—469.

风心病

风心病 讲课人: 时间:2014年4月16日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是风湿性心瓣膜炎遗留的慢性瓣膜病,表现为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致心脏负荷增加,往往导致心功能不全,以至心衰等。本病在我国常见,多见于20—40岁,女多于男,约1/3病人无风湿热史,二尖瓣病最常见,出现率达95%—98%,次为主动脉瓣病,出现率为20%—35%,三尖瓣病为5%,肺动脉瓣病仅约为1%,两个以上瓣膜同时累及者称联合性瓣膜病,约占20%—30%。 西医学名风心病[1] 中医学名风湿性心脏病多发群体不详 传染性无 传播途径无主要症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不能平卧主要病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所属科室心血管 发病部位心脏 1病因病理 风湿性心脏病是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病态反应的一部分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病。它在心脏部位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心脏瓣膜部位。病理过程有以下三期: 1)炎症渗出期:由于链球菌的感染,使心脏的瓣膜出现炎性反应,瓣膜肿胀、变性,那么其活动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 增殖期:由于瓣膜长期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瓣膜血液循环不良,瓣膜会发生纤维样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这种结缔组织会成为瓣膜上的累赘。因为它并不具备正常心肌细胞的功能。此期引起瓣膜增厚变形,失去弹性。 3)瘢痕形成期:由于胶原纤维等增生,损伤处机化,形成瘢痕,从而影响心脏瓣膜功能。感染反复发作,以上病理变化在瓣膜部位的变化,也是此起彼伏,一个部位通常发生重叠的病理变化。 注意事项 应注意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Poncet综合征,急性化脓性关节炎,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结缔组织病等鉴别。 2分类 (1) 风湿性心内膜炎(rheumatic endocarditis):病变主要侵犯心瓣膜,其中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三尖瓣和肺动脉瓣极少受累。病变初期,受累瓣膜肿胀,瓣膜内出现粘液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浆液渗出和炎细胞浸润,病变瓣膜表面,尤以瓣膜闭锁缘上形成单行排列、直径为1mm~2mm的疣状赘生物(verrucous vegetation)。这些赘生物呈灰白色半透明状,附着牢固,不易脱落。赘生物多时,可呈片状累及腱索及邻近内膜。光镜下赘生物由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伴小灶状的纤维素样坏死,其周围可出现少量的Aschoff细胞。病变后期,由于病变反复发作,赘生物被机化,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瓣膜增厚、变硬、卷曲、短缩、瓣膜间互相粘连、腱索增粗、短缩,最后形成慢性心瓣膜病。当炎症病变累及房、室内膜时,引起内膜灶状增厚及附壁血栓形成。由于病变所致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受血流返流冲击较重,引起左房后壁粗糙,内膜增厚,称为Mc Callum斑。 (2) 风湿性心肌炎(rheumatic myocarditis):病变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常表现为灶状间质性心肌炎,间质水肿,在间质血管附近可见Aschoff小体和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病变反复发作,Aschoff小体机化形成小瘢痕。病变常见于左心室、室间隔、左心房及左心耳等处。 风湿性心肌炎在儿童可发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累及传导系统时,可出现传导阻滞。 (3)风湿性心外膜炎(rheumatic pericarditis):病变主要累及心外膜脏层,呈浆液性或纤维素性炎症。在心外膜腔内有大量浆液渗出,形成心外膜积液,当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覆盖于心外膜表面的纤维素可因心脏的不停搏动和牵拉而形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cor villosum)。渗出的大

临床对症治疗常用药及用法

临床对症治疗常用药及用法 循环、血液系统: 1.心率快――(1).中心静脉压(通过锁骨下静脉信道)+尿量。如为2cm,可用20 00ml!(需要防止输注过快,听肺罗音),如中心静脉压过高――喘定1支入壶+速尿1/2-1支入壶,半小时后测中心静脉压。 2.升血压――(1).多巴胺,20mg/支(2ml),多巴胺6支+38ml NS 2(3)ml/小时 or 9支+32ml NS(9-18!)ml/小时/多巴酚丁胺配成50ml液体泵入。标准用法: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1~5μg/㎏,10分钟内以每分钟1~4μg/㎏速度递增,以达到最大疗效。静注5分钟内起效 可再加NS 49ml+去甲肾上腺1ml 2ml/h ! (2).多巴胺体重*3mg(1ug/min*kg) +NS(共50ml) 极量:1.2mg*公斤体重/小时,2-20ml/小时 多巴酚丁胺体重*3mg+NS(共50ml) 2-20ml/小时 去甲肾上腺素体重*0.03mg+NS(共50ml) 2-8ml/小时 3.快速降血压――(1).开搏通(卡托普利)12.5mg/片舌下含服 /心痛定(硝苯地平)10mg 舌下含服(2-3min 起效,20分钟达到最高值,服用间隔大于4小时) (2).压宁定25mg/5ml(1支)×10,0.6ml/h泵入.5分钟内见效。标准用法:可加入20ml注射液(相当于100mg乌拉地尔),再用上述液体稀释到50ml。静脉输液的最大药物浓度为每毫升4mg乌拉地尔。输入速度根据病人的血压酌情调整。推荐初始速度为每分钟2mg,维持速度为每小时9mg。 4.输白蛋白――(输血前用苯海拉明1支肌注)贝林10g/50ml(一瓶)(等同于2 00ml血浆,保留180ml水) ivgtt 输血浆200-400ml(输血、血浆后用生理盐水250ml 冲)半小时后20mg速尿(水肿较重时) 5.止血—(1).立芷雪1ku im(15-25分钟后起效)+ 1ku 入壶: (5-10分钟后起效)。如术前PT+APTT延长,术前一天晚肌注一支. (2)..垂体后叶素6单位先入壶,再泵入250ml糖/12单位 8小时*3(持续24小时)或者先入壶,再500/40单位静滴 . (3).先用两支思他宁(生长抑素)(3mg/支),再24小时泵6mg/h(思他宁加垂体后叶素止血最强) (4).外用:强生止血纱布(可吸收) or 干纱布+普舒莱士(冻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溶于生理盐水 6.血小板过高--阿司匹林肠溶1片(100mg)po qd / 速碧林(低分子肝素钠)0.3-0.4ml(1支) ih qd 7.骨科术后防止血栓形成—法安明(达肝素钠)5000 iu/0.2ml ih bid 8.化疗后白细胞低—(1).100UG/支瑞白注射液(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h .可连用3天。白细胞计数1万以上时,停止给药。 (2).升白胺(小檗胺)28mg(1片)×4 po tid 9.补充胶体渗透压—万汶(130/0.4,应急为50ml/kg/d,一般最大为33ml/kg/d) or佳乐施(羟已基淀粉)500ml×1-4袋ivgtt. 10.DIC――普舒莱士(注射用人凝血酶原复合物)300iu/NS 100ml ivgtt

46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体会

46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4-05-23T09:07:56.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8期供稿作者:杜文松侯大鹏[导读]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 杜文松侯大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安区新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多巴胺、呋塞米和硝酸甘油合剂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46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1.3%,效果满意。结论多巴胺、呋塞米和硝酸甘油合剂对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特点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108-02 风湿性心脏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病疾病,是由于患者自身出现风湿热活动,进而影响心脏瓣膜形成心脏病变,主要由于炎症粘连、纤维化、会使心脏单个或多个瓣膜功能受损,使血流动力学出现显著的改变,最后出现临床心力衰竭的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病因主要是由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属于自身免疫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 冷、潮湿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青壮年。初期无明显症状,后期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咯粉红色泡沫痰等,严重时引起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临床上使用药物缓解其心力衰竭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进一步的手术治疗提供条件。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了46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经多巴胺、吠塞米和硝酸甘油合剂治疗效果满意,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6例,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21~44岁,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线检查、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治疗前的心功能在 3~4 级,出现单一的主动脉、二尖瓣病变,合并多瓣膜病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左心、右心大,存在呼吸困难症状。其中合并房颤的有31例,合并腹水的有12例, 均无合并糖尿病,有16例合并有高血压。 2.临床表现 风湿性心脏病有以下临床表现。①活动后心悸、气促,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不能平卧;本组病例90%以上出现心悸、气促症状。②轻微活动或劳累后就出现咳嗽、咳痰带血丝,很容易受凉感冒;本组有27例出现咳嗽症状。③食欲不振,腹胀、尿量减少、下肢浮肿、腹水,肝、脾肿大等;本组有12例出现腹水及下肢浮肿症状。④胸痛,表现为心前区持续性的隐痛或闷痛,少数患者则自诉心前区绞痛;本组有26例出现胸痛症状。⑤心力衰竭:为晚期并发症,是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致死原因,发生率占50-70%,主要表现为心源性恶液质,多脏器功能障碍;本组病例全部为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 3.治疗方法 3.1一般治疗:吸氧、使用洋地黄、利尿剂口服,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心律失常等对症处理。 3.2多巴胺、呋塞米、硝酸甘油合剂治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入多巴胺60mg,呋塞米15mg,硝酸甘油10mg,滴速调到10-15滴/min,1次/d,用药持续1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及心率的变化。如出现有头等不适症状,应减少硝酸甘油与多巴胺的剂量,并适当的调节滴注速度;如出现低血压,可适当增加多巴胺的剂量;出现低钾血症时,给予氯化钾 10-15ml。 4. 疗效判定[2] 显效:心功能改善达到I级或者心功能进步2级及以上;有效:心功能进步在1-2级;无效:心功能进步不足1级或者未有好的变化甚至严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5.结果 通过治疗,46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1.3%,患者的呼吸困难、睡眠质量均得到改善,尿量增加,水肿、腹水有所减轻或消失。 6.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明显延缓心衰的出现,一旦出现心衰症状,病情就开始进入进行性恶化的过程,心力衰竭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心衰时的治疗原则[3]主要是去除病因,增加心肌的收缩力和心排血量,保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减低心脏的前后负荷。 小剂量多巴胺(<5μg/kg.min)可以使冠状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扩张,体循环动脉血管阻力下降,肾血流量中度增加;中等剂量使(5-10μg/kg.min)时激动β1受体,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排血量增加,心率加快;大剂量使(10μg/kg.min)时激动大多数动静脉的α受体,使血管收缩。本组病例采用中等剂量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排血量增加,心率加快,有效的控制了血压和心率。硝酸甘油可舒张全身动静脉和小动脉平滑肌,能有效地降低肺毛细血管压,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但部分患者使用硝酸甘油会出现头痛,体位性低血压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减少硝酸甘油的剂量,并减慢补液速度。本组病例共出现18例头痛等症状,经过减少剂量、减慢输液速度等措施,症状消失。 呋塞米即速尿,其作用迅速、强大,多用于其它利尿药无效的严重病例。本组病例使用后尿量明显增加,下肢水肿及腹水也明显减轻。但临床应用时由于水、电解质丢失明显,因此注意补充丢失的水和电解质。 本组病例中4例无效,其中2例死亡,通过分析作者认为疗效不佳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①风湿活动未能控制;②未有效改善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钠、低血钾、低血抓、碱中毒等;③持续性心律失常。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关键是积极预防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预防风湿热的发生,保持血压稳定,维持血脂正常,一旦出现身体不适,要尽早就医,尽早确诊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晓梅. 风湿性心脏病66例治疗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 (6B): 8. [2] 王磊,徐华,王静.左卡尼汀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疗效观[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35. [3] 徐静,鄂淑云,高志磊等.52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体会[J]. 医学信息,2011,24(2):828.

第二十三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第二十三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选择题 A型题 1.请指出在强心苷的化学结构中含羟基最少的药物: A.地高辛 B.洋地黄毒苷(口服吸收率高、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半衰期长) C.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 D.毒毛花苷K E.以上都不是 2.关于强心苷的叙述,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 A.洋地黄毒苷肝转化率最高,是因其结构中羟基的数目最多 B.强心苷是由苷元和糖组成,其中苷元部分是发挥正性肌力的基本结构 C.有肾功能不良的病人慎用地高辛 D.老年人易发生地高辛中毒 E.地高辛的半衰期约33~36h 3.下列哪个药物不能用于心源性哮喘? A.吗啡 B.毒毛花苷K C.氨茶碱 D.硝普钠 E.异丙肾上腺素 4.强心苷中毒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下述哪一项治疗措施是错误的? A.停药 B.给氯化钾 C.用苯妥英钠 D.给呋塞米 E.给考来烯胺,以打断强心苷的肝肠循环 5.强心苷中毒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 A.ECG出现Q-T间期缩短 B.头痛 C.胃肠道反应 D.房室传导阻滞 E.低血钾 6.下列哪种强心苷口服吸收率最高? A.洋地黄毒苷 B.毒毛花苷K C.地高辛 D.西地兰 E.铃兰毒苷 7.关于米力农,下述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抑制磷酸二酯酶Ⅲ B.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 C.可增加心肌收缩性和扩张血管 D.促进Ca2+内流,但抑制Na+通道和K+通道 E.可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 8.下列哪个药物能增强地高辛的毒性? A.氯化钾 B.考来烯胺 C.苯妥英钠 D.螺内酯 E.奎尼丁 9.血浆半衰期最长作用最为持久的药物是: A.地高辛 B.毒毛花苷K C.洋地黄毒苷 D.西地兰 E.铃兰毒苷 10.强心苷中毒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可选用: A.氯化钾 B.阿托品 C.利多卡因 D.肾上腺素 E.吗啡 11.地高辛的t1/2为36h,若每日给予维持量,则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约需: A.10d B.12d C.9d D.2~3d E.6~7d 12.强心苷治疗心衰的原发作用是: A.使已扩大的心室容积缩小 B.降低心肌耗氧量 C.减慢心率 D.正性肌力作用 E.减慢房室传导 13.强心苷对以下哪种原因引起的心衰疗效良好? A.高度二尖瓣狭窄诱发的心衰 B.肺原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衰 C.由瓣膜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衰 D.严重贫血诱发的心衰 E.甲状腺功能亢进诱发的心衰 14.强心苷中毒出现哪种情况不宜给予氯化钾? A.室性早搏 B.房室传导阻滞(阿托品解救)

3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病人的护理体会

---------------------------------------------------------------最新资料推荐------------------------------------------------------ 3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病人的护理体会 30 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病人的护理体会本溪市本钢总医院心内三病房辽宁本溪 117000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本院在 2019 年 1 月-12 月接收的 30 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对其进行病情观察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和结论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保证了患者大的生存质量,减轻了心理负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概念;并发症;护理风湿炎症导致的瓣膜损害称为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 随着生活及医疗条件的改善,风湿性心脏病的人群患病率正在降低,但我国瓣膜性心脏病仍以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主动脉瓣[1-2]。 对该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此类患者救治成功率意义重大。 现将我科 2019 年 1 月2019 年 12月收治 30 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30 例,男 7 例,女 23 例。 年龄 4050 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相关检查被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病 1 / 7

人。 2 并发症 2.1 心房颤动: 房颤为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相对早期的常见并发症。 房颤时因舒张期变短、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左心室充盈减少,常致心衰加重,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急性肺水肿。 2.2 急性肺水肿: 急性肺水肿为重度二尖瓣狭窄的严重并发症。 变现为突然出现的重度呼吸困难和发绀,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干、湿啰音,常因剧烈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感染、心律失常等,如不及时救治,可能致死。 2.3 血栓栓塞: 20%的患者可发生体循环栓塞,其中 80%伴房颤。 血栓栓塞以脑栓塞最常见。 2.4 右心衰竭: 有心衰竭为晚期常见并发症。 2.5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少见,在瓣叶明显钙化或合并房颤时更少发生。 2.6 肺部感染: 常有肺静脉压力增高及肺淤血,易合并肺部感染,感染后常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3]。 3 病情观察及护理 3.1 病情观察:

药物治疗学作业及答案

药物治疗学作业 一、填空题 1.临床药物治疗学以、、、和等学科为重要基础。 2.要将血药浓度水平维持在治疗窗内应考虑两个因素:,和。 3.门诊普通处方门诊用量一般为量。慢性病一般不超过用量,最多不超过量。 4.西米替丁和酮康唑合用,可使酮康唑生物利用度降低。 5.考来替泊可影响地高辛的吸收,主要原因是:是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酸性分子(地高辛)有很强吸引力,影响吸收。 6.硫喷妥钠和磺胺类药物合用,可使麻醉时间延长,主要原因是:。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大于时,出现相互作用的后果比较严重。 7.红霉素和地高辛合用,可产生结果。 8.正常的血液pH值为,肾病患者白蛋白含量仅为正常人的。9.特殊人群是指那三类人:(1),(2),(3)。 10.妊娠妇女用药分类中,氟喹诺酮类属于类,维生素C属于类,阿托品属于类。 11.癫痫大发作首选:,精神运动性发作首选:,难治性癫痫首选:。 12.溴隐亭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作用机理是:。13.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应严格控制在以下,糖尿病和肾病患者应控制在以下。 14.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首 选治疗。

二、单项选择题 1. 治疗药物监测常用方法不包括 ( ) B.酶免疫法 D.荧光偏振免疫法。 2. 治疗窗上移可能导致( ) A.药物浓度超过最低中毒浓度 B.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有效浓度 C.需要适当增加药物用量 D.需要适当延长给药间隔 3.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下列哪种情况不适于溶栓治疗( ) A.发病6小时以内 B.CT证实无出血灶 C.病人无出血素质 D.头部CT出现低密度灶 4. 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 A.脑动脉炎 B.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 C.血液病 D.脑动脉瘤 5. 成年人高血压定义为,未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 ) A. SBP≥140mmHg和DBP≥90mmHg B. SBP≥130mmHg或DBP≥85mmHg C. 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 D. SBP≥130mmHg和/或DBP≥85mmHg 6. 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降胆固醇为主的调脂药物为( ) A.3-羟-3-甲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 B.贝特类 C.烟酸类 D.胆酸结合树脂 7. 关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错误的是( ) A. 轻度发作时可口服茶碱类药物。 B. 中度发作时可联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 C. 轻、中度发作时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未能控制症状,可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口服。 D. 重度或危重度发作时应该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常见的临床特征( ) A. 脾大 B. 发热 C. 头晕 D. 骨痛 9.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后首先的反应( ) A. Hb B. 网织红细胞计数 C. 血清铁 D. 血清铁蛋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