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国内外现状与展望

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国内外现状与展望

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俊丽

(成都医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四川

成都

610083)

[摘要]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盈利绝大多数来自于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而垄断会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

作用的发挥,降低市场的效率,限制其它经济主体对本行业的参与,并且国有垄断企业自身仍然存在着诸如治理结构不完善,治理水平普遍偏低,企业市场竞争力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差等问题。国有垄断企业的深化改革能否积极稳妥地推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衡量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国有企业;垄断;绩效;改革[中图分类号]F47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2-01-11

[作者简介]李俊丽(1981-),

女,成都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生态经济。第2012年第3期(总第393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3,2012Total No.393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3-0073-02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经历了多个阶段,采取了多种形式,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国有大型企业成长为全球500强企业。经过改革,国有企业不仅摆脱了亏损的局面,而且连续多年实现了盈利的高速增长。但是乐观的盈利数字背后潜藏的问题不容忽视,从盈利来源来看,国有企业盈利绝大多数来自于那些由国有企业垄断的行业。垄断影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降低了市场的效率,限制了其它经济主体对本行业的参与,国有垄断企业自身仍然存在着诸如治理结构不完善,治理水平普遍偏低,企业市场竞争力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差等问题。国有垄断企业的深化改革能否积极稳妥地推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衡量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志。

一、关于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绩效问题的研究

国外学者中较早对垄断行业绩效展开研究的是斯蒂格勒,他指出管制对自然垄断行业价格不存在积极的作用,政府管制只会造成垄断企业的低绩效,是造成社会福利损失的根源,并最终得出政府对垄断行业实施管制是为了满足利益集团利益最大化的要求的结论(Stigler,1989)。基于该理论,主要发达国家在1980年代逐步放松了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Baumol 和Sidak(1994)关注于垄断企业被拆分之后的兼容和互联问题,研究了各经营商接入垄断厂商运营网络的定价规则。Sappington 和Weisman(1996)认为激励问题是影响垄断行业绩效的重要方面,激励管制是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授权厂商决定公共服务价格,以便达到理想的经济绩效。Stiglitz(1999)指出,竞争比私有化对提高绩效更起作用,在维持垄断的前提下实施私有化并不能起到改进绩效的作用,引入竞争更

能改进垄断行业的绩效。

国内的垄断行业绩效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各个具体行业的分析上。江贵浦(2005)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改革以来电信、电力、民航、铁路业的总体绩效做了全面的测算和分析,结论是打破垄断才是提高这些行业绩效的唯一出路。张维迎、盛洪(1998)对电信业的拆分做了方案设计。干春晖、李雪(2003)从电信业的网络效应出发,认为电信业的拆分应当谨慎,改革的关键在于替代品的引入和竞争机制。曹建海(2002)分析了我国民航业的竞争和管制状况,认为民航运输业存在的产业规模偏小、高进入壁垒和高退出壁垒的市场结构、刚性成本结构、低绩效等问题是源于政府的过度管制。

二、关于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社会福利损失问题

在我国市场化深化改革阶段,垄断行业以其高昂的社会福利损失而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过勇、胡鞍钢(2002)利用寻租理论计算1990年代后半期电力、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民航、医疗机构这五个行业的租金估算,其所测算的“税收流失”、“国有经济投资和财政支出流失”、“非法经济”

“黑色收入”和“垄断行业租金”的形成均主要源于垄断,因而近似地作为因垄断而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其估算的结果是垄断租金占GDP 的比例为1.7%~2.7%。刘志彪、姜付秀(2003)运用模型对部分行政垄断行业的制度成本作最低限和最高限测量,就社会福利净损来说,在1997年至2000年间,每年平均最低限估计占GNP 的1.15%。于良春、牛帅(2004)分析了中国电力行业行政性垄断对行业自身的影响、微观效率损失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地区电力市场分割对经济运行成本的影响,并依次进行了了实证测算。马树才、白云飞(2006)认

7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