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谢龙-“天人合一”哲学思维的现代解释

谢龙-“天人合一”哲学思维的现代解释

谢龙-“天人合一”哲学思维的现代解释
谢龙-“天人合一”哲学思维的现代解释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维的现代解释

——兼论抽象“本体论”哲学模式的转换

谢龙(北京大学)

源自周易、孔孟、老庄的中国传统“合和”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念,在引领二十一世纪世界文化走向的新哲学创建中如何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于使之与现代世界哲学接轨,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给予正确的现代解释,用于现代世界新哲学的创建。

为此,必须摆脱囿于抽象理性的“本体论”或“形而上学”哲学模式的束缚。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十九世纪以来,创建作为世界现代文化发展之思想先导的新哲学,着力于传统抽象“本体论”哲学模式的转换,至今突破旧模式所呈现的哲学多元化趋向,它们的诸多争议都蕴涵着对其传统的抽象“本体论”或予拒斥和质疑,或予坚持和重建的分歧,这显示了当今多元哲学从各自独特的视角超越了传统“抽象理性”层面的“本体论”模式,而把哲学推向具体理性或实践理性。正是由于具体理性、实践理性层面的哲学凸显了人或现实的人,而使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所蕴涵的宽广而深邃的人文观念、人文精神颇为瞩目。因此,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维给予现代解释,发挥其人文优势,用以创建超越抽象理性的多元融通的现代“新型哲学”、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现代“环境伦理”以及“人格”为本和群己并重的现代“普世道德”等等,这是转换哲学模式、创建世界新哲学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世界哲学接轨、重建中国哲学的良机。

一、“天人合一”与超越抽象理性、多元融通的现代“新型哲学”

“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是各有特色的中西传统哲学思维,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是重在“合和”的哲学思维,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是重在“二分”的哲学思维,两者均源远流长,并在现代世界哲学的错综复杂的发展、演进中显露各自的长短、优缺。毋庸讳言,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哲学在世界哲学发展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那种蕴涵着“主客二分”、“非此即彼”逻辑理路的把哲学等同于抽象“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模式,确立于它的源头。回顾西方源

自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的抽象“本体论”,截至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似长盛不衰。然而,当今世界哲学业已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哲学模式转换,随着现代经济政治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哲学研究的一元挺立格局为多元融通格局所取代,日益凸显着囿于抽象理性的“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旧模式向具体理性或实践理性层面的超越“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多元“合和”的新模式转换。但是,至今仍恪守这种对“哲学”的偏狭理解、一再引证黑格尔所说中国传统无“真正的哲学”的,不仅有西方研究者,包括“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如[法]德里达等,而且有不少中国研究者也以同样的理路探究中国哲学重建,讨论“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问题,强调“自己讲”、“讲自己”、“范式”转换在于“超越中西比较”等等1。这种与“合和”相悖的“二分”理路,是当今西方哲学陷于两难困境,也是阻碍中国哲学与现代世界哲学接轨的症结所在。

显然,面对当今哲学模式转换,如仍恪守“二分”理路,把抽象“本体论”或“形而上学”作为唯一或最高的哲学主题,会陷于高低错位和本末倒置的误区。那么,之所以难以摆脱抽象“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束缚,因其曾作为古典逻辑学和诸多古典科学理论的“哲学根基”,但是随着逻辑学和科学理论从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并与之分道扬镳,现代逻辑学和现代科学早已独自承担了对“现实”的“描述”功能。如 [法]保罗·利科于二十年前阐述“哲学主要趋向”,曾提出:“建立对现实的系统描述”的“世界观”哲学或“辩证实在论”是“虚妄”的,因其无视“现实的图象”,“单仅科学本身就能提供”,反而“自认为比科学本身认识得更多更好”。而与之截然不同的“倾向”是“分析哲学”和以“主观世界”为主题的哲学,前者放弃哲学对“现实”系统描述的“功能”,承担“哲学治疗功能”,即“不是要扩大事实的领域,而是要增加我们对事实的理解”;后者否弃了“把科学纳入一种无所不包的现实观(或实在观)”,认定哲学的“责任在于保存、阐明和协调其它非客观知识类型的经验”。进而,保罗·利科指出:经过“对哲学解体以及形而上学终结的思考”而出现的“后哲学”或“元哲学”,因其“认为哲学既不能把科学全体纳入一种更基本的和更能包罗万象的现实概念之中,也不能仅限于批判地检讨语言”,同时也“不应把自己关闭在人的主观世界

1参见陈明、周瑾《范式转换:超越中西比较——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的儒者之思》,《文化中国》第49期(2006年第2期),第15-27页。

的界限之内”,还应探索“其它可能性的任务”。据此,认定这种哲学与“人本主义和主观主义截然相反”,因为“按照它的观点,主观性似乎既体现了形而上学的最后成功,又体现了它的最后妄想”,从其“对主观性的批评和对包括人在内的宇宙现实的强烈感觉”,似乎使它接近于“世界观”哲学;然而由于其对语言的强调,又使之更接近于“分析哲学”,但是它所“揭示的现实既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现实,也不是实在主义本体论的现实;同样,它所礼赞的语言也不是分析家所解剖的语言。……现实和语言在这里显得更为古朴,更富诗情,因而也更欠完整性”1。

尽管保罗·利科也是持哲学等同于抽象“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观点阐述西方哲学发展趋向的,然而他毕竟揭示了超越抽象理性的现代哲学新模式,即由抽象“本体论”的一元挺立转换为多元融通,这显然突破了对“哲学”的偏狭理解。保罗·利科指出的经过“对哲学解体以及形而上学终结的思考”而出现的“后哲学”或“元哲学”所呈现的学术格局,即超越抽象理性、多元融通的现代“新型哲学”。可见,绝不能忌谈与世界哲学接轨,因其与“自己讲”、“讲自己”,弘扬民族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中华文化的复兴与走向世界是并行不悖的,这是把重建中国哲学落到实处、实现中华文化现代转型的康庄大道。否则,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名,仅停滞于诠释典籍,岂不重蹈覆辙?貌似反西方中心,竟有意无意囿于西方“二分”模式而导致与世界哲学断接。那么,立足于二十一世纪之始,应从当今西方哲学之两难“困境”中察觉其多元融通的新模式,进一步开拓视野,在具体理性、实践理性层面开发“天人合一”的宽广而深邃的人文观念、人文精神,用于与现代世界哲学接轨,创建多元融通的现代“新型哲学”。

首先,从“天人合一”开发超越并兼容“主客二分”的传统资源,用于确立“合和”的哲学思维。从“天人合一”的源头来看,孔孟突出“人仁”,强调“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也讲“天命”,所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老庄突出“天道”,不是不讲人,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周易、荀子开拓的“合和”天人观:“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传》),“天行有常”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等等,特别是延续了近两千年的天人之辩中关于天、道、理、气、心、性等诸多创见,无不从各自特定的视角、从不同层面显示“天

1 [法]保罗〃利科《前言——哲学与今日各种哲学》,《哲学主要趋向》(保罗〃利科主编)

第1- 4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人合一”重在“和合”的人文观念,这也是与现代世界哲学接轨的重点。现代世界哲学“多元融通”的新模式,突破并超越了“主客二分”的抽象本体论的旧模式,并不否弃“逻辑学”、“语言学”,因其仍作为现代科学以至现代哲学“形式”或“话语”之根基,这也是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念创建“普遍和谐”哲学并与世界哲学接轨的中介。

值得反思的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重在“和合”,但绝非毫无作为逻辑思维的“二分”。那么,为何对世界公认的三大古典逻辑之一的《墨经》的研究,从秦汉直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长期被中断?为何对“易图符号”莱布尼茨作过“二进制数”的独特解释,而我国却把“象数之学”用于“占卜术”绵延至今?这是否直接间接与“天人合一”的义理中缺失“科学”精神或仅有偏狭的“人文”精神相关?所谓偏狭的“人文”精神或对“天人合一”的偏狭解释,主要指支配着“人”融入“天”、与“天”浑然一体的是封建性的“天道”、“天命”、“天理”,并且作为主流意识延续了近两千年的漫长岁月,陷入古典逻辑被埋没、科学理论难开拓,而使文化落后的“绝境”。因此,为吸取这种历史教训,应结合近一个世纪在这方面通过中西对话给予的弥补,进一步从传统“天人合一”开发其中的逻辑资源,并把它作为“合和”哲学思维的逻辑根基。

其次,从“天人合一”开发超越并兼容抽象“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传统资源,用于创建“普遍和谐”的哲学。在创建现代世界哲学中,为发挥“天人合一”的积极作用,使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世界哲学接轨,即使侧重于同西方哲学对话,也不能仅限于抽象“本体论”或“形而上学”,但也不能拒斥同囿于旧模式的西方哲学的交融,如二十世纪初西学东渐以来囿于哲学旧模式的研究获得了不容否认诸多成果,在此不赘述。无疑,胡适、冯友兰、熊十力以及牟宗三等对中国哲学史或中国哲学的研究成果,即使它们确有“以西解中”或“以西入中”的意向,而实际上又程度不同地蕴涵着“以中解西”、“以中入西”,无不各有独特性地对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世界哲学接轨迈出极其可贵的一步,对中国哲学重建起着开拓和奠基的作用,应把它们作为开发中国传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当然,这绝不意味着仍囿于哲学旧模式,面对当今多元“合和”的哲学新格局、新模式,要更自觉地纠正对“哲学”的偏狭理解而导致的高低错位和本末倒置,走出因把抽象“本体论”或“形而上学”作为唯一或最高的哲学

主题而陷入的困境。

因此,必须从“天人合一”的坎坷历程切实地吸取教训,这是为源自“天人合一”的“普遍和谐”哲学走向世界、与世界哲学接轨扫除障碍。否则,“天人合一”也会陷入“科学”和“人文”截然对立的困境,根本谈不到开发传统资源,用于现代世界哲学创建。“天人合一”的“普遍和谐”哲学,包括“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身心内外的和谐”等“四个层次”1,尤其在具体理性、实践理性层面,它具有十分宽广而深邃的“人文”内容。但因其形式奠基于抽象理性之逻辑,这是中国传统哲学所缺失的,所以为开发传统哲学资源,必须既正视和弥补哲学形式的不足,又要着重在哲学内容上开拓高于抽象理性的具体理性、实践理性的新视野,不能仅限于抽象“本体论”或形而上学,而要着力于以多元融通的新模式与现代世界哲学相对接。

为此,要纠正有违“和合”之“二分”的偏颇,认定世界多元哲学、多元文化在交融中它们的共通性和差异性必将同步强化。这种“和合”意向,反映在诸多研究者对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发展进行颇具创意的展望之中,如汤一介指出:与现代世界哲学的主流接轨,将出现诸多“中国化的西方哲学流派”,如“在学习和消化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形成中国化的现象学、中国化的存在主义、中国化的解释学(诠释学)、中国化的符号学、中国化的后现代主义、中国化的解构主义,当然还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等,这既“可以使西方哲学增加若干中国哲学的资源,丰富西方哲学的视野”,又通过“把中国哲学引入到关注世界哲学发展的主潮之中”,“提升着中国哲学的内涵”。2的确,这是就西方哲学主题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解释,它是创建现代中国哲学的基本路径之一。另一基本路径是借鉴现代西方哲学,就中国传统哲学原有的主题,所作的现代解释,如现代新儒学、新道学、新易学、新佛学等,并各有诸多派别。可以说,前者是源远流长的“传统”以西方各派哲学的主题“形式”与世界哲学接轨;后者则是以源远流长的“传统”原有主题的现代“形式”直接与世界哲学接轨。而通过两条基本路径所创建的新哲学,包括中外诸多学派的哲学,无不凸显着多元“合和”、“融通”,表明它们是引领世界文化走向的现代新型哲学。

1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哲学思考》,《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新论》第8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汤一介《走出“中西古今”之争,会通“中西古今”之学》,《我的哲学之路》第142页,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二、“天人合一”与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现代“环境伦理”

中西各有其传统特色的哲学生成两种不同的人文观念,相应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文”标准。在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的人文观念认定“天人合一”、“小我”与“大自然”浑然一体是宇宙和人的本真生存状态,以此衡量按西方“主客二分”观念塑造的作为对象性存在的宇宙本体,可说是硬把人与自然分开的无人世界,显然缺失人文观念。相反,西方哲学的人文观念则认为只有通过主客二分,在对象性存在中显示作为主体的人的作用与价值,以此衡量中国“天人合一”、主客不分观念无异于对主体的否弃和扼杀,因而谈不到人文观念。围绕两种人文观念的中外诸多学派和形形色色见解的冲撞与交融,颇为瞩目的是西方“人类中心论”,它奠基于主客二分、凸显人的“主体性”,并将“人类中心论”,主要是人对自然的“主体性”作为“科学”概念的核心。

回顾十九世纪中业以来西方哲学的演进,依托于西方工业社会的“人类中心论”似至今仍是主流意识,但与之相伴随的还有一股反主体、反人类中心的思潮。如西方“解构主义”代表人物[法]福科等继尼采“上帝死亡”的口号,提出“人已死亡”的口号。他们根据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提出“人类中心论”已过时,声言“消解主体”、反中心化的主张,启发人们领悟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不转换思维方式,恪守西方“人类中心论”的旧模式,无异于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自设障碍。正是按照这种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反人类中心的思路,西方在十多年前创建了“环境伦理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97年首次发表了《关于环境伦理的汉城宣言》。此后五、六年,我国也相继出版有关“环境伦理学”的著述,尤其2004年12月印度洋大海啸引发的环保志愿者参与的“敬畏自然”大讨论,众所关注。实际上,作为“环境伦理学”之宗旨或核心的反西方传统“人类中心论”,对其是否认同,也是“敬畏自然”大讨论有关争议的焦点。那么,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人是否作为自然的中心?进而还有宇宙万物生存和发展的大自然到底有无中心?何为中心?这里也有转换哲学模式问题,如囿于抽象“本体论”、形而上学的“主客二分”和“外在超越”模式,不会提出有无中心,只会追问以何为中心。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主流意识由神本或上帝中心转为人本或人类中心,它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弘扬了人的理性,发展了科学技术,创造了现代物质文明,举世公认。但是随着全球性生态和环境危机的出现,日益暴露“人

类中心论”的缺陷在于它把人和自然截然对立,视人和自然是既定的、外在的、单向的关系,而一味命令自然,任意宰割自然。因此,当今初建的“环境伦理学”提出由人类中心转为非人类中心,尤其将中心扩展到所有物种的“生命中心”,暴露其仍囿于抽象“本体论”主客二分的“中心”模式,只是把中心扩展到所有动植物,岂不意味着无生命的自然物可以任意破坏,显然有违“环境伦理学”的宗旨。可见,正确理解“环境伦理”之关键在于要超越抽象理性,从具体理性、实践理性层面掌握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可持续发展所依托的伦理关系。在伦理关系上,环境绝不限于由客体转为主体,无论人还是环境包括所有物种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否则,的确有因噎废食、提倡人“无所作为”和“推卸责任”之嫌,因有违“环境伦理”所提倡的增强人协调其与自然的关系的自律道德意识,并在其导引下通过人的实践把人和自然和谐共存与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可见,“环境伦理”是“天人合一”的“普遍和谐”哲学的重要课题,应开发其有关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方面的丰厚资源。

首先,传统“天人合一”与现代“环境伦理”接轨,要纠正其封建性的泛道德主义。如把“天”理解为“百神之大君”(《春秋繁露〃郊祭》,把“天命”理解为与“大人”、“圣人”并列的君子的“三畏”(《论语〃季氏》)之一,这有违“科学”精神,也有违可与现代“环境伦理”对接的传统“人文”精神。但是,把“天”作为“万物之祖”(《春秋繁露〃顺命》),或认为“天地生万物有恩于人类”,“天地有仁爱意识”,即使“将天人关系引向伦理目的论”1,也无违“科学”和“人文”精神,可作为现代“环境伦理”的原创形态,何况“环境伦理”所主张的“敬畏自然”,“大自然是人类的培育者,人类面对大自然应当有一颗感恩的心”2,并不是把自然人格化,只是把人的伦理意识扩大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虽然也讲到地球上的“每一个物种的存在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权利”,这似把自然人格化,但是如果把它理解为因人赖以生存而赋予的价值和权利,包括无生命的自然物也都应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权利,就会弄清实际上并未简单地把自然人格化。可见,“环境伦理”也无违“人文”观念,它把“人文”扩大到并融合于大自然,这是人和自然和谐共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其中包括人类子孙万代的生存和

1朱伯崑《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未来走向》,《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新论》第4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参见包红梅、刘兵《众声喧哗:“敬畏自然”大讨论》,《2005年: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第119-13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发展。因此,“敬畏自然”,本来是把伦理道德扩大到大自然,把“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作为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对依靠有关科学技术解决全球性的种种环境问题,不仅不相悖,而且对症下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对环境日趋严重的破坏,还可从伦理道德起到遏制作用,因此以科学技术“治理环境”和以伦理道德“敬畏自然”,两者相辅相成,这也表明环境伦理学绝非泛道德主义。

其次,为纠正传统“天人合一”的泛道德主义,还要从它重在内在超越的观念中发掘“外在超越”意蕴或“内”、“外”结合的意蕴。的确,中国传统侧重于道德修养、内在精神境界的追求,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规范,它也讲“知”或智慧,并不简单地融入“仁”,仁本身并不包含知,而是将知从属于仁,还把仁者和知者解释为两种不同的人格境界,而把至高的人格境界——圣者规定为“仁且智”(《孟子〃公孙丑》),意谓“圣”是仁和知的结合、升华。但,“知”的境界本低于“仁”,何以与仁结合便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呢?显然圣人品格的“知”绝非“利仁” (《论语〃里仁》)这一般意义上的“知”,而是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论语〃雍也》)的智慧和知识。圣人是“仁”、“知”并举的典范,在其诸多超凡品格中,以“仁”为前提的超凡智慧是最具生命力的品格。在这个意义上,圣者之所以超越于知者和仁者,因其品格并非纯道德化的,其中蕴涵着高度的智慧与能力,即能者的品格。圣者的智慧又在于义利兼重,将超凡的智慧用于正确处理义利或公私关系这一涉及社会治乱的重大现实问题以显示其贤明,这是体现了高度智慧的“仁”,使圣者蕴涵着贤者的品格。圣者的智慧还在于知行统一,而支配行的勇敢与和行相统一的智慧相结合形成的强者的品格。由于环境伦理学是与治理、保护环境的科学紧密相联并予积极推动的,其创建可从传统圣者“仁且智”或能者、贤者和强者品格兼具中,受到启迪。在这个意义上,可说环境伦理学是体现和积极促进高度智慧的“仁学”。

三、“天人合一”与“人格”为本、群己并重的现代“普世道德”

中西“人文”观念,在伦理道德上也有明显差异,中国“天人合一”重人伦、重群体,西方“主客二分”重人格(个性)、重个人或自我。但中国绝非毫无“人格”观念,只是以“人伦”为主导。当今,面对全球性的伦理道德危机,为对症下药,导引人类走出在伦理道德上陷入的“自我中心形态的个人主义”或“独我主义”(egoism)的困境,着重开发中国重“人伦”的传统资源。针对自我中心形

态的个人主义或独我主义“割断了人与人的关系”,导致“人人单顾自己,自我中心为本”等等,把传统重“人伦”阐释和概括为“关系”为本或“关系本体论”1,并作为“普世道德”提出来,似言之有理。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也有转换哲学模式的问题,“关系本体论”就是把“关系”和“个人”二分推演出来的,而忽视了具体理性、实践理性层面“关系”和“个人”的相辅相成和难解难分,何况历史上还有只重关系而导致“全体主义”(totalitarianism)的教训。

在自然经济和封建专制主义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人伦”往往是和“人格”脱离的。“人伦”奠基于“人格”并与“人格”相结合,仅限于典籍义理层面,而在社会现实层面,往往停滞于“理想”,或只落实于少数仁人志士的行动,也往往未及坚持到底,即被扼杀。因此,在那种历史条件下,对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实际起作用的“责任”型或“关系”型伦理道德,也是非自主的或是自主性十分有限的。而且,对作为儒文化的核心观念或最高道德规范的“仁”,由于阉割了其中的独立、自主人格意识,往往把其中“人伦”的远近、差等意识予以片面地延伸,使“责任”型或“关系”型伦理道德蜕变为“依附”或“依赖”型伦理道德,把“仁”片面地归结为以“君为臣纲”为核心的“三纲”,把“忠”片面地归结为忠“君”,于是家族、群体本位便蜕变为权势本位、皇权本位或官本位,“人伦”便蜕变为与人格相悖或无人格根基的“关系”本位。因此,“仁”在社会现实层面的坎坷经历表明:只讲人伦、不讲人格,或只讲关系、不讲自我,只讲全体、不讲个体或个人,这是扭曲儒文化源头或孔孟典籍义理层面的“人伦”观念的主要表现。

实际上,中西都有与人格相悖的畸形的人伦、关系传统。西方最典型的是德国、意大利式的“全体主义”,即极权主义。二战刚结束,对中国是否也有类似的传统,有的研究者如张东荪就曾提出:中国古代传统“杂有全体主义之姿势”,与西方把自然与人之关系并不纳入全体与个人之关系(如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naturalism and humanism)不同,中国“把天与人之关系只限在全体与部分之关系之范畴中而解决之”。张东荪进而提出这是“把天当作本体”,与西方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不同,但与西方中世纪神学思想是一致的。这是把天人关系纳入全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的性质由全体而决定”,或“部分无自主性,而以全体所赋予

1杨荣国、梁燕城《当代哲学处境下的道德普遍性问题》,《文化中国》第25期(2000年6

月号)第7-8、5-9页。

的职司为其性质”。西方中世纪神学传统则认为“宇宙是一个大的人格,即是神”,“其人格是最圆满完成的,即所谓全智全能”,而作为“小宇宙”的人之人格再圆满,“总不能达到圆满完全,以与神相等”,但要以神为“榜样与目标”或必须“皈依于神”、“神为主,而人为从”。张东荪认为,在这个意义上,天本和神本都“近乎全体主义的思想”。他还分析,中国传统重人伦,“没有五伦即不复成为人群”,“不承认个体的独立性”,这种“总体为重”、以人伦为本的思想,倾向于全体主义的“天人相通论”。它之所以经久不衰,基于因“土地的扩大而致散漫”,要保持政治上团结、统一的需要。1然而,上个世纪前期出现的“军阀混战”、“一盘散沙”的局面,后期出现的“最高指示”一声令下“文革”浩劫十年难以遏止的局面,都表明不以人格或个性为本,只凭“总体为重”、“关系为本”所实现的团结、统一或“凝聚力”是不牢靠的。这绝非不重视人伦、关系,而是要把它奠基于人格、自我的自觉意识。

因此,为了依据道德现状创建现代伦理,关键在于要超越抽象理性的“二分”,从具体理性、实践理性层面把握自我与关系或人格与人伦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按照这种“和合”的理路,从人所特有的“自我价值追求”去规定现代社会生成的人格或个性,则其主要内涵在伦理道德上便是“自主选择,自担责任”的自觉意识,与此相联的在社会秩序或社会体制上便是个人权利,即人权的自觉意识,这是民主政治的灵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所依托的以现实的人或个人为本。但这并非抽象“本体论”意义上的,而是高于抽象理性的具体理性、实践理性层面的以人为本,即与人伦不可分的“人格”为本。那么,如此规定的人格或个性的自觉意识,也是社会伦理、家庭伦理的支撑。很明显,不论社会伦理还是家庭伦理,人格或个性中原本就蕴涵着“关系”意识,个人“独立”、“自主”是指摆脱了“依附”,生成了对家庭和社会承担“责任”或“义务”的自觉意识,同时在更大范围生成了追求个人功利与社会功利相结合的自觉意识。因此,如果不讲人格,只讲人伦、关系,如前所述,会陷入“关系”被异化的误区,甚至把人伦、关系当作谋求一己私利的工具。因此,以囿于抽象“二分”的“关系本体论”,用于遏制极端利己主义、“自我中心形态的个人主义”或“独我主义”,难免把人格或个性意识也当作遏制的对象。所以,必须在转换抽象本体论模式的基础上,把握人格与

1张东荪《人性与人格》,《理性与良知——张东荪文选》第428-436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人伦、自我与关系并重,或人格为本、群己相维,这是儒学典籍中所蕴涵的对创建现代自主的“责任”型伦理道德颇具启迪意义的义理,也是其中的伦理道德之真谛所在。

总之,展望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哲学,深感创建多元现代中国哲学,推动中华文化现代转型和走向世界,任重而道远,急需营造“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而受到法治民主保障的“百家争鸣”、学术自由,这是向“文化转型”迈出的第一步,也是给予整个社会“文化转型”以必要的学术支撑,不可等闲视之。

本文就传统“天人合一”的现代解释,仅提出几个问题,并略述浅见,远未全面论证,望予切磋,盼赐教。谢谢!

参考书目

(1)[法]保罗·利科《前言——哲学与今日各种哲学》,《哲学主要趋向》(保罗·利科主编)第1-12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2)张岱年《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缺》,《平凡的真理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第423-43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二次印刷。

(3)朱伯崑《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未来走向》,《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新论》第35-5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哲学思考》,《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新论》第69-8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张世英《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第167-17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汤一介《走出“中西古今”之争,会通“中西古今”之学》,《我的哲学之路》第135-145页,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7)张东荪《人性与人格》,《理性与良知——张东荪文选》第422-466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8)谢龙《传统价值理想和现代人格塑造——兼论中西传统人格比较》,《新华文

摘》1997年第5期,原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9)杨荣国、梁燕城《当代哲学处境下的道德普遍性问题》,《文化中国》第25期(2000年6月号)。

(10)谢龙《东方儒文化之伦理真谛——论“人格”为本、群己并重》,《21世纪东方思想的展望——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330-34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包红梅、刘兵《众声喧哗:“敬畏自然”大讨论》,《2005年: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第119-13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本文系参加2006年“第四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的文稿) Modern Reading of “Oneness of Hea ven-Human” Philosophic Thought

in Chinese Tradition

——Explo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Abstract Ontological Pattern

谢龙(北京大学)

XieLong(Peking University)

哲学思维的三大特性

2009年第5期 (总第184期) 学 习 与 探 索St udy &Explorati on N o .5,2009 Seria.l N o .184 哲学思维的三大特性 李德顺1 ,崔唯航 2 (1.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2249;2.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摘 要:哲学思维具有抽象性、批判性和反思性。这三大特性表现于哲学上观察任何对象的视角和层次之中,也表现于哲学思考所使用的概念形式、哲学推理所追求的逻辑走向之中。哲学的抽象性是一种 形而上 的,将人类的抽象能力发挥到最高限度,力求把握 无限 的抽象;哲学的抽象还是一种通过概念之间横向的逻辑关系来自我限定的抽象。批判性是哲学思维对命题和对象进行带有否定性的考察和分析;追问和澄清前提,是哲学批判最重要的方法。哲学的反思性是指它的批判矛头不仅仅是 对外 的,即针对一切外部对象和已有的概念及思想成果,同时也是 对内 的,即针对批判着的思想自身。 关键词:哲学思维;哲学的抽象性;哲学的批判性;哲学的反思性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 (2009)05-0082-06 收稿日期:2009-05-20 作者简介:李德顺(1945-),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崔唯航(1974-),男,山东菏泽人,哲学博士,副研究员,从事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哲学与其他学科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但在 说什么、怎么说 方面,却表现出很大不同。 说什么、怎么说 其实都取决于 怎么想 ,这意味着哲学拥有不同于其他各门科学的思维特性。概括地说,哲学思维所具有的最突出、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特性,是它高度自觉的抽象性、批判性、反思性。这三大特性表现于哲学观察任何对象的视角和层次之中,也表现于哲学思考所使用的概念形式、哲学推理所追求的逻辑走向等等之中。 一、哲学思维的抽象性 哲学的抽象性首先通过哲学概念的高度抽象性表现出来,这一点已为人们所熟知。人们谈到哲学,首先想到的是抽象概念。哲学往往因为抽象而显得脱离实际、玄奥曲折、晦涩难懂。但在实际上,思维的抽象性不仅是哲学的特色之一,也是它的优势所在。因为正是有了抽象,人的思维才能够超越现象走向本质,超越个别走向一般,超越特殊走向普遍,超越有限走向无限。 抽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能力。一般而言,抽象是相对于具体而言的。抽象是从感性经验的具体事物中 抽 出来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的东西,加以理性的分析、概括和提炼,从而得到一个超越了个体形象的认识或结论。应当 说,这种抽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遇到也会用到。比如, 水果 是从苹果、梨、草莓、桃子等中抽象出来的; 蔬菜 是从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中抽象出来的; 人 是从地球上东西南北、古往今来、不同种族的个人中抽象出来的!!这种抽象的意义,在于人们依次超越对象的个别属性和表面现象,越来越深入地把握某一类事物的普遍特征和共同本质。不难理解,如果没有抽象就没有人类的概念语言,就不能进行人与人之间在共同的概念基础上进行对话、交流和实践。抽象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思维形式。 但日常的概念和抽象还不代表哲学意义上的抽象。一般说来,日常抽象乃是程度比较低的抽象,哲学抽象则是最高程度的抽象。举例来说,我们可以从黄瓜、西红柿等中抽象出蔬菜;再从蔬菜、水果等中抽象出植物;再从植物、动物等中抽象出生物!!以此类推。而最后达到的 物质 、 存在 等概念,才是哲学所特有的抽象。那么哲学的抽象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呢? 以 物质 、 存在 等概念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哲学的抽象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性: 1.哲学的抽象是一种 形而上 的,将人类的抽象能力发挥到最高限度,力求把握 无限 的抽象。这一点表现在它对经验的超越性之中。我们知道,日常抽象的每一步都受到经验事物的限制:从黄瓜抽象到蔬菜,必然要以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一切具体蔬菜的种类为基础;从蔬菜抽象到植物,则必然要以蔬菜、水果、花草、树木等一切具体植物的种类为基础!!以此类推下去,在达 ? 82?

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环境生态学与天人合一思想 环境生态学是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即追求可持续发展,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说的是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化解到最小,最终达到和谐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道家认为,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环境生态学主要以人文社会和环境生态学方面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和谐社会和循环型经济”、“人类生存方式与环境生态危机”、“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文化与生存安全”、“全球变暖与地球环境生态安全”、“臭氧层破坏对地球环境生态的影

响”、“酸雨对地球环境生态的影响”、“城市化对城市环境及区域气候的影响”、“沙漠-绿洲生态系统水热输送及相互作用数值模拟”、“中国西部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内容上,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内容和体系尚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2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3 )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 4 )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 5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而天人合一思想在内容上主要是自然万物与人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统一,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出:数(c 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在研究对象上,环境生态学研究重点是环境污染的生态学原理和规律、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废弃物的能源化和资源化技术,研究目的是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污染的环境对整个生态系统(以生物为主)的影响。它是研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污染的环境两者之间作用与反作用、对立与统一、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物质的循环与代谢等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支配这些规律的内在机理。生命系统与人为干预的环境系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表现为各级水平,所以,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从宏观上研究环境中污染物和人为干预的环境对

正确的人生观与与人生的关系

商务112,颜莹莹,15 正确的人生观与人生的关系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领悟人生真谛,首先要对“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人的自我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世界观与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我们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例如你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他对世界观的认识也发生变化。现实生活说明,一个人即使曾经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但在人生实践中,如果经不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人生观的侵蚀,放弃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那么,正确的世界观必然也会丧失。 一个人对人生观的基本看法,是制约其形成特定的人生态度的首要因素。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即自觉地以一定的人生观指导生活实践,也就是解决如何对待生活这个问题。例如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强调辩证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人生价值是我们这个社会应遵奉和践行的高尚人生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端正人生态度。才能拥有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既制约着一个人对人生矛盾和问题的认识与把握,又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走向。所以人生观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是极其重要的。 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对人生的目的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成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人。所以我们应该要自觉地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人生的价值,才能抵制各种错误的人生观的影响,才能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这对于我们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至关重要。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docx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摘要“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的面貌。古典园林艺术作为一门综合艺术 ,使中国古代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审美观得以充分发挥。古典园林建筑无论在单体设计、群体组合、总体布局、类型及园林环境结合等方面 ,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本文从儒 ,道,佛三家阐述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古典园林艺术中的体现。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哲学思想天人合一中 有悠久艺术历史的中国有众多哲学流派,各派思想不尽相同,然而有一个基本的东西确是一致的,那就是“天人合一”。追求人与“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追求人与自身及其环境的和谐相处 ,无论是儒家的人与人 ,人与社会的和谐 ,还是道家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或者佛家的人与自我的和谐 ,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推崇这一理念。“天人合一” 哲学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政治与文化 ,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 ,而古典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 ,受传统美学影

响很深 ,处处都能看到“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子。 下面就从儒家、道家和佛家几个方面来谈谈“天人合 一”哲学思想是如何体现在园林艺术中的。 1儒家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是追求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在儒家来看 ,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 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 ,小到人与人之间 ,大到人与整个国家民族都应该遵从这种道德原则。因此儒家推崇仁义、礼制 ,而且有一套严整的制度。受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 ,园林的格局 ,包括结构的安排、景物的位置、各种建筑物的序列都必须依礼而制 ,而且要体现一定的乐感。这在皇家园林中表现地特别明显 ,大多数的皇家园林都有一条十分明显的中轴线 ,而整个园区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 ,这个中心在位置、高度、规划上都统帅着景区的其他建筑 ,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君臣礼制。如颐和园从后山到昆明湖有一条明显的主轴线,而在这条轴线上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 ,就是佛香阁 , 从它的位置 ,规模和高度来说 ,都是所有景区和景点的统摄 ,象征着君主对万民的统帅。从形式上来说 ,儒家讲求中庸之道和尽善尽美的美学思想 ,因此皇家园林基本都注重万物的和谐、中正、均平、循环 ,建筑的布局喜欢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求得整体的统一性。

哲学思维对人生的影响

哲学思维对人生的影响 虽然我不是哲学专业的,但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让我接触到了哲学。而在每次学习过后,都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人认识,让我的生活有了一些进步和变化。所以我来从个人经验谈谈哲学对人生的影响。 哲学对于我,是一个探讨人生意义的方法。冯友兰先生曾说过,“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读哲学就是读哲人对人生的反思;是与哲学家的对话。这种对话是一个人思想成长的过程,培养和修正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过程。 曾经我以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人都有;哲学就其最广泛的意义而言,每个人(包括文盲)都有。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学习其他人的哲学吗? 在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我非常肯定地说:非常有必要。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经常有意或者无意地被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左右着。例如:对待金钱,对待成功,对待失败。社会上有无数种方式,但并不是每一种都是恰当的。有些人在面对失败的时候,自卑,然后自报自弃,最终被这个社会淘汰。但有些人则愈战愈勇,不仅仅成功地战胜了失败,还把失败当成了自己人生的一种财富。而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生下来就具有良好的三观的。这些至关重要的东西都是在后天不断地打磨不断地变化才能健康成长的。我们若想要完善我们自己的三观,那么我们就需要参照,对比,我们希望有正确的三观来引导我们,让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而我们发现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局限于自己的“哲学”,被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锁链束缚着,我们如何能够真正去反省、去思考?因此,哲学的意义或许就是在于提供个体之外的关于人生之反思的参照。 马克思主义哲学便是其中很好的参照物。哲学讲的是道理,而往往很多人都对所谓大道理有着排斥心理,往往有人会抱着厌恶的情绪。平时的生活中,人们对普遍的真理充满的亵渎,现在的很多人往往不注重道理中的真正含义,而是大多数时候当做调侃和强词夺理的凭借。所以我觉得我们是需要一个完整的思想的体系的,让一个健全的人格指引着我们的生活。现在的大学生,身体不够健康,心理更是处于不佳的状态,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所以我们需要哲学,需要健全自己,强大自己的心灵,让心灵旺盛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我们现在需要的哲学。具体做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行为的指导,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抵制不良思想,不良文化的侵袭,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投身于对生活的创造中。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辩证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让我知道要完善人生就只能靠自己去实践。而只有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才会有能力科学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而清醒的标准是什么?是能看清世界的本质,正确认识自我。对人生而言,要辨证地看待人生。比如,眼下正处于大学第一年的我,我要知道我所面对的主要矛盾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要学会抓住知识的重点;学科之间要统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 潘岳发布时间:2006-08-07 06:00光明日报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一、人与自然和谐。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道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佛家认为万物都是“佛性”不同的体现,所以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儒、佛、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基本一致。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二、人与自身和谐。儒家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儒家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道家也主张以谦下不争、清静无为的方式来达到人的身心和谐,主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有了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自我的锢蔽,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执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佛家讲修来世,力图以事事无碍的超然态度进入一种彻悟的心灵境界,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 三、人与人和谐。孔子提出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并以“仁爱”为原则,实施两条途径: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世界各大文化、宗教中都有相似表述,被公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儒家重视“礼”,主张通过“人和”来实现社会和谐,这便是“礼之用,和为贵”。道家也反对人与人

苏轼的人生哲学观

苏轼的人生哲学观 在中国文学史上球星闪耀的苍穹中,苏轼不能不算是一颗耀眼的巨星。他的降生,曾一度使蜀地的山川秀水相形之下黯然失色。是蜀地的丰草沃土孕育了他博大的文人气质,也造就了他的伟大。 苏轼在诗词文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山色空蒙雨亦奇”,“春江水暖鸭先知”透露了渺焉入无形的“物之妙”。苏轼的词,开创了一代豪放派新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费。(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十年生死》)开创了悼亡词之首创。 苏轼虽才学满天下,仕途却非常坎坷,多次遭贬折。在他的诗词中,也常常流露出人生不得意的抑郁之情,甚至于“欲乘风归去”,然而多数情况下他的抑郁之情都是短暂的,笔锋一转又回到现实中。他一生坎坷,却始终能保持那种乐观积极的态度。这种豁然,这种旷达不是每个文人都能到达的境界。所以苏轼那种“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一直为后世文人所敬仰。 素食知识渊博,思想豁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气氛中如鱼得水。苏轼不仅对儒释道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他们本来都是相同的。他曾说过:“庄子盖住孔子者”,庄子对孔子的态度是“阴挤而阳助之”(《庄子祠堂记》)。他又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

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2)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思想时速是人生哲学观的基础。 苏轼其人,不仅后来的士大夫们喜欢他,而且当今的人们也喜欢他。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其作为典范的魅力,每每激发和启迪我们从而去激发传统文化社会中的辩证运动。不仅如此,通过苏轼人生哲学的研究,我们还可以领悟到,在出仕与隐退,理想与现实,宇宙与人生的矛盾中,一个诗人的灵魂是怎样挣扎,解脱,回旋和升腾的。 一.出仕与隐退.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入仕后奋力有用世之态.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朝政且勇于进言.长时间在宦海沉浮,反复面临人生抉择. 尤其是感到失落以及政治上受挫,遭遇贬谪时,儒家的入世思想是他的'主心骨'.在与王安石同朝而仕中,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击.他在外任时勤于正事.他先后在杭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灭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越。甚至在贬到惠州时,他还捐助修桥两座,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按照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处在被疏或自疏的境地,必将坚守独善之道了,但苏轼那种“致君尧舜”的积极入世却是从小就扎根在心里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总是促使他不自觉地“居庙堂之上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即使是“处江湖之远”他也不单单是只忧其民,而总是找机会为国家出谋献策。他44岁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在离开黄州而往汝州

天人合一思想评析

“天人合一”思想评析 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农耕社会,而农耕生产与自然时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农耕文明时期,古人的生存状态是依赖于自然的,并且不能超越自然,因此人们十分注重自然时令。“在农业社会中,时间的规则是根据自然界的周期变化所决定的,这不仅决定了人要根据季节的更替行事,而且也限定了人们的知识结构。”⑴细究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不难发现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借用一位思想史研究专家的话说:“中国古代思想界一开始就与‘天’相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逐渐孕育了中国古代所特有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不仅是中国先哲追求的最高境界,亦是中华文化之潜质和最基本的原动力。 之前,每当提起“天人合一”的思想,我首先就会想到它是由董仲舒提出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经过一番学习和了解之后,我发现“天人合一”的思想并非一人独创,而是出现于中国古代诸多文人的思想言论之中。 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先秦时代,主要可见于儒道两家的思想之中。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庄子曾说:“人与天,一也”;“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⑶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天地自然同属一个生命场,因此人与自然之间应该相互依存、和谐相处,人的行为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与麋鹿共处”⑷。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从《周易》发轫,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至汉代董仲舒又将“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董仲舒曾说“以类合一,天人一也”,又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⑸后来发展到二程、朱熹、王阳明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完成了一个自身演变的历史过程,以朴素、直观的方式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良好沟通。 “月令”思想开启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先河。月令是上古一种文章体裁,按照一年12个月的时令,记述政府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等,并把它们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如《礼记·月令》把世界描绘为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太阳最高,其次为四时、月、神、五行,最后一个层次是各种人事活动,如生产、政令等等。上述结构层次基本是同向制约,

“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在当代文化建设中,针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的“天人合一”思想所包含的古典生态智慧具有极为重要的当代价值。从作为其源头的《周易》分析。它包含“太极化生”、“生生为易”、“天人舍德”、“厚德栽物”与“大乐同和”等极有价值的生态智慧内涵,成为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不知不觉中凸现出来。对于我国当前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和确立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中所包含的生态智慧更有其特殊价值。 所谓天人合一,包含着人与自然界相统一的意思。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 在我们大踏步地走向现代化之际。人类既享受到现代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文明发展,同时也切身地感受到现代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特别是生态的急剧恶化和环境的严重破坏给我们带来的深重灾难。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应该有一定的度, 都应与周围事物的发展相辅相成, 否则可能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人类的发展也不例

外。面对人类自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酿成的苦果, 人类早已经开始寻求自我救赎之道。不仅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改善环境的新方法, 新途径, 而且还要从价值观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为这种观念提供了些许借鉴, 为人类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某些素材。当前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青睐, 被当作克服人类当前的生态危机的一种思想资源。德国汉学家卜松山认为: “天人合一”是具有中国特点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思想, 是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思想。在环境危机和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 强调儒家的“天人合一”, 或许可以避免人类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普里高津也称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具有了不起的技术实践, 中国文明对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 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 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毕竟,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特别是当前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 以全面阐述人与自然关系而被人们所关注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无疑具有更大的现实价值。

(精选)[哲学与人生的关系论文]哲学与人生论文3000字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论文]哲学与人生论文3000字

当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的奥秘、寻觅社会的真谛,洞悉人生的意义,展望未来时,就产生了哲学。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哲学与人生的关系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论文篇一 【摘要】哲学是以提高人生境界为目标的学问,以其独特的方式引导人深层次地思考人生,是提高人生境界之学。哲学赋予我们智慧,让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世界,理性的姿态对待生活,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了积极有益的指导,引领我们走向光明。所以,哲学是人生的精华,人生就一场追寻发现并运用哲学的旅行。 【关键词】觉解;人化;属人世界;自由解放;人生智慧 当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的奥秘、寻觅社会的真谛,洞悉人生的意义,展望未来时,就产生了哲学。哲学和生活密不可分,与人生更是紧密相连。哲学是探讨人生之学,只有将哲学与人生的关系理解透彻,才能对其有“觉解”,实现对人生的启迪。 一、哲学及其与人生的关系 当提到哲学时,人们都会觉得它高深莫测,空洞又神秘。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在空中的思想阁楼,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时不免有人要问,既然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什么是哲学以及哲学究竟是什么?它与人生有何关系? 哲学一词是由古希腊语演化而来的,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对于“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则答案不一,从哲学的本义上来看,它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从与世界观的关系上看,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从与方法论的关系上看,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从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上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那么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呢?其实,对个人而言,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我们这里所说的哲学,就是这种广义的哲学。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并不是一件稀罕东西,它是世界之上,人人都有的,人在世上,有许多不能不干的事情,不能不吃饭,不能不睡觉,总而言之,就是不能不跟流行的大化跑,人身子跑着,心里想着,这个‘跑’就是人生,这个‘想’就是哲学。” 哲学与人生密切相关,可以说哲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哲学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哲学之外的学科使人成为“某种人”,那我们该怎样来获得哲学呢?答案中必少不了这两个字:觉解。 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人的本质规定为人所特有的“觉解”,他说:“人作某事,了解某事是怎么一回事,此是了解,此是解;他于作某事时,自觉其是作某事,此是自觉,此是觉。或问:人是怎样一种东西?我们可以说,人是有觉解的东西或有较高程度的觉解的东西。或问:人生是怎样一回事?人生是有觉解的生活,或有较高程度的觉解的生活。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人之所以异于别的动物的生活者。”简言之觉是自觉,解是了解,人了解一件事物,知其是怎么一回事,还自己知道自己了解这个事物以及这个事物对于自己的意义,这就是觉解的含义。 二、哲学对人的理解 没有人生的哲学是空疏的哲学,没有哲学的人生是贫乏的人生。现在我们来谈谈从哲学层面上该如何来理解人生。 1.人的存在 人是一种超越性的,理解性的,创造性的存在。因为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所以人就无法忍受单一的颜色,凝固的时空,存在的空虚,自我的失落和彻底的空白。大家都知道,人是自然而然的生,自然而然的死,可人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存在,绝对不会就这样心甘情愿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我们应该汲取这个古代先进思想的精神养料,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积极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生态意义 中图分类号:B02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3-随着工业化社会步伐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断加剧,给人们 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人们痛定思痛,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应是人们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持人们可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我们有必要对这种理念理解、把握,从古人那里汲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智慧,以便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一、“天人合一”的科学内涵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是中国传 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命题是由北宋张载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的。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先进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先辈“万物同源,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同时亦揭示了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包容宇宙、开拓进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传统文化理念的优秀思想精髓。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指明了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共处的关系,人凌驾在自然之上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其次,体现了人类生生不息、前仆后继,与天地万物共同存在、发展、创造的完美主义理想和拼搏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这种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先进性和创造性。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认识到“天人一体”,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充分尊重大自然万事万物的生存权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因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就是要探索和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就是要力求达到人与天地万物互相尊重、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环境问题不但是个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问题,而且是人在实践活动 中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的理想境界,古人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践行这一理念。根据史料记载,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气,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鱼、砍伐、烧荒等的时间;二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幼小植物,禁止猎取年幼野兽,禁止毒杀野生动物。中国历朝历代,或多或少皆有对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中国今天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为拥有一个更加绿色安全的生存环境而努力奋斗。 二、“天人合一”指导实践的生态意义 近代工业文明发展所形成的自然观,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类确实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文明成就。但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到上世纪后期,温室效应、臭氧破坏、水体污染等一系列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

生活中的哲学思维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最高产物和结晶。哲学以其独有的方式引导人们深层次地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现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通过一学期的马哲学习,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中阐述的哲学理念和思想精华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哲学博大精深,以及学习的时间不长,所以形成的哲学思维有限。 所谓哲学思维方法指的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时所运用的具有哲学特征的思维方法。它有四个主要特征:第一,它是辩证性的思维方法。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肯定和理解中同时又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对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的看待,反对片面性和绝对性。第二,它是批判性的思维方法。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所以哲学的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不盲从权威的批判性的反思。第三,它是实践第一的思维方法。它强调人的正确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人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社会实践发展了,人的思想认识就必须不断前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四,它是超经验的思维方法。它反对经验主义,反对把实践观庸俗化,反对把过去的、一时成功的经验作为绝对真理照搬套用,它以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冷静地审视客观世界的事物和人类经验中的一切行为。 在我们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我们要学会应用哲学思维去思考问题。这样我们会受益匪浅。 工作学习中我们要辩证性的思考。一个事物不可能凭空产生或消失,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而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时,我们可能只有找到与它有关系的若干问题,才能将它顺利解决。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所以能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工作学习中我们应如实的分析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已达到我们工作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当然我们也应明白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如果我们不能立刻认清事物,也因认真的耐心的继续研究。 工作学习中我们应批判性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对现有认识大胆的提出疑问,说出自己的见解。就说教科书吧,从小到大,我们都以教科书为我们学习的依据,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我们从小的时候一直对教科书很崇拜,认为它就是圣言,绝对没有错的,如果老师有和书上讲的不一样的东西,我肯定会认为是老师讲错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教科书也是人编的,其中的内容并不是圣言,里面的东西也不一定全对,才明白所谓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上大学来,随着阅历的增长和知识层次的加深及知识面的扩广,对书上的一些内容和观点有了自己的想法,也能够对其做出一些判断和评价。在接受马哲课本中一些诸如唯物论,辩证法的观点时,我觉得也应该对一些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疑问。例如,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哲呢?后来知道:“思想是行动的先锋。”有了正确的思想作旗帜,我们的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就有理可依,有矩可循。同时,马克思主义还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的思想指南,实践也证明它是经受得住考验的。其次,时代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些内容由于其时代局限性,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对其中一些观点予以思考再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不是要我们墨守成规地去接受其中的思想。最后,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同的,教科书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学者们编写的,毕竟有其不完善

试述哲学思维在管理中的作用

哲学思维在管理中的作用 一、哲学与哲学思维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哲学思维,是指在系统的哲学理论指导下人类通过哲学性质的思考。利用哲学知识规律这种世界观、方法论对问题进行的思考。 二、哲学思维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时代,作为社会科学的哲学思维,对现代化发展的实际作用到底有多大?有多少?这大概谁也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是谁也不能忽略了一种规律: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必将有力地指导伟大的实践。 如此看来哲学并非没有用,只不过是它的作用容易被人忽视而已。反思哲学被人所忽视,大体有两大原因:第一,哲学社会科学自身作用的特点所致。它的特点一是有远用而无近用,它的影响往往不是立竿见影式的,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反映出来。二是有大用而无小用,它产生的影响往往是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社会的公共决策的影响,而不是对个人具体工作的影响。三是有潜用而无明用,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式的,先是在思想意识接受,继而才转化成个人的思维方式,再影响人的具体行为方式。第二,社会环境影响所致。战争或和平时期、计划或市场经济的不同环境,对社会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更容易左右人们的思想,人们更趋浮躁,判别事物价值的标准更直接、更具体。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被忽视也就不奇怪了。 三、哲学思维运用的特征 哲学思维方法指的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时所运用的具有哲学特征的思维方法。在改造世界时它有四个主要特征:第一,它是辩证性的思维方法。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肯定和理解中同时又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对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的看待,反对片面性和绝对性。第二,它是批判性的思维方法。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所以哲学的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不盲从权威的批判性的反思。第三,它是实践第一的思维方法。它强调人的正确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人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社会实践发展了,人的思想认识就必须不断前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四,它是超经验的思维方法。它反对经验主义,反对把实践观庸俗化,反对把过去的、一时成功的经验作为绝对真理照搬套用,它以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冷静地审视客观世界的事物和人类经验中的一切行为。 总的来说,哲学思维方法的运用不在于给人多少具体的知识,也不在于给人解决了多少具体的问题,它的根本作用在于给人提供了一种正确的理性思维模式,培养和锻炼人的思辨能力,从而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哲学思维模式更有助于人形成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眼光,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 四、哲学在管理中的影响作用 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职能,企业是管理的最大主体。管理的核心问题体现在管理的过

论“天人合一”命题的现代意义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论文题目:论“天人合一”命题的现代意义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概论 考生姓名: **** 学号: 所在院系:地球科学学院 专业年级:地科研8班 任课教师:李卫红 完成日期:2013年1月2日

考试得分 教师评语 (从选题的意义、论文整体思路、论证材料、论文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评语字数最少不少于20字) 教师签名: 年月日

论“天人合一”命题的现代意义 摘要: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哲学理论,具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性等和谐统一的多重意蕴。“天人合一”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天人合一;和谐社会;精神境界;现代意义 未来学家们指出,21世纪是信息与知识经济的时代,迅速发展的高新科学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21世纪社会生活的整体面貌。但是,有一件事情同样是清楚的,这就是,人们在不断庆祝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却遭遇到人文价值的不断失落。人们一方面享受着高科技所带来的舒适生活,另一方面却变本加厉地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1]。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种有毒食品的曝光,社会上诈骗方式的不断更新,以及各地贪官的不断落网,无一不在暗示着,人们的精神文明没有跟上物质文明的发展。上述两类问题可以总结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哲学理念。对此,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天人合一”思想包涵了丰富的关于天、地、人三才和谐统一的思想,而这恰恰是我们现在所要追求、实现的理想价值目标[2]。 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观念出现的甚早。《易经》中有:“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表述。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天人合一”的含义,就要先从“天”的含义说起。古往今来,“天”的含义屡经变迁,但是概括起来不过有以下五种:第一,是指命运之天;第二,是指自然之天;第三,是指道德义理之天;第四,是指自然之天与道德义理之天的交叉整合,不是纯自然的也不是纯道德的天;第五,是指保留有宗教神性与主宰意义的天。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强调的是天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自然和谐关系,倡导把人看做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在实践中达到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性、权利与义务、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仍是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个人修养、传承中华文明精髓,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同步,人类应该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反对片面的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否则就会遭到“自然之罚”。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四大”既不是相互冲突,也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井然有序和谐统一的,这集中体现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要尊重天地万物自然存在的状态及其运行规律,尽量克制自己的占有欲、好奇心无限制地扩张,尊重其他物类存在的权益,尽可能地避免与其他物类发生矛盾与

哲学思维

康德关于认识含有感性(Sinnlichkeit)、知性(Verstand)和理性(Vernunft)三个要素或层次的理论是众所周知的,也是一种不仅被黑格尔认可、而且亦被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认可的普适性的权威定论。在康德看来,感性是接受印象的能力,知性是规则的能力,理性是原理的能力,它们一起构成人类认识的完整结构。康德的这一划分,揭示了认识的基本层次或基本要素,确立了理性的至高地位,在人类认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尽管康德的这一有关认知结构的理解作为定论和常识长期以来未受到任何质疑,然而,笔者以为,究其实质,它是对西方哲学传统和思维方式所作的哲学诠释。这一认识模式纯然是基于西方文化和哲学立场的,因此,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的理性至上主义。它至多对于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的主流传统才是适用的,包容不了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的整体传统,更容纳不下中国传统哲学及其所体现的东方的思维方式。就其总体而言,西方的哲学思维方式本质上是理性主义的,而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却与其迥然而异:它无疑也含有理性主义的因素,但并不归结为理性主义;它较注重和强调悟性、直觉和体验,但又不归结为非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毋宁说,它在本质上更具有“悟性”的色彩,是“悟性主义”的。 中国传统哲学的悟性主义思维方式在儒家的“格致(格物致知)”、道家的“玄览”和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的“了悟”等理论中体现得最为集中和鲜明。 从哲学思维方式的角度进行界定,“悟”是对对象本性或内蕴的一种直觉的、明澈的观照和透察。而“悟性”则是兼有感性和理性特点、因而也具有辩证性质的对对象本性或内蕴的一种直觉的、明澈的洞察或领悟能力。综括而论,这种突出体现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悟性思维或体验具有下述本质特点。 自我性。悟性本质上具有自我意识性质,是一种自我意识性,与自我相关联。悟,要通过自我,以自我为悟之主体。同时,道或佛性就在我自身上体现,因此,我又是悟之客体。即使是悟物,也以悟我为前提。如此,道我不分,佛我不分,故需要自格自致,自修自悟。孔子说,“道不远人”,“君子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孟子也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知也。”老子强调,“自知者明”。慧能则主张,“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悟自修”,“识自本心”。悟性的这种自我性,在根本上决定了它首先是一种个体的认知体验。 本体性。悟性直接基于一种道德的本体性,即以道德本体为根基。这种道德的本体性,是人的存在的本体性的集中表现,同时也体现、映现世界存在的本体性。孔子的《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要旨是将思建立在善的基础之上,将善作为思的前提。老子的“重积德则无不克”和慧能的“善生慧”也体现了同一意旨。这鲜明地体现和表征了中国哲学认识论与本体论、伦理学密不可分的特色,认识论包摄具有本体性的伦理学,真与善有机融合和统一、浑然一体,并因而具有审美化的特征。由于这种认识论要求人们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