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古音研究整理

中古音研究整理

中古音研究整理
中古音研究整理

韵书

《唐韵》

1徐朝东《蒋藏本(唐韵)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4期

2封传兵、刘晓南孙愐《唐韵》传本及佚文考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1期

3蔡梦麒徐铉反切与《唐韵》反切的差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1期

4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与二徐本之比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s5期5徐朝东孙愐及《唐韵》相关资料考察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3期

6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订误举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6期

7丁治民《永乐大典》所引孙愐《唐韵》辑考:兼论《大宋重修广韵》所据孙愐《唐韵》的写本语言研究2010年2期

8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与二徐本、段注本之比较云梦学刊2014年3期

9封传兵《康熙字典》所引《唐韵》与大徐本《说文》反切之比较励耘学刊2013年2期10药丽霞《唐韵》与《广韵》“训异义同”用例的比较研究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2期

11封传兵《唐韵》研究考述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期

12徐朝东蒋藏本《唐韵》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3徐朝东蒋藏本《唐韵》异常音切考察中国语文2004年2期

14药丽霞《唐韵》与《广韵》词义训释比较研究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15 谢艳红再论顾炎武的离析唐韵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期

16徐朝东与蒋藏本《唐韵》相关的敦煌韵书残卷考释敦煌研究2003年2期

17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校大徐例释温州大学学报2009年2期

18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构词研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1期

19 P.2659为《唐韵》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1期

20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写字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5期

21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写字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期

22徐朝东蒋藏本《唐韵》研究南京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23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重文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24徐朝东蒋藏本《唐韵》撰作年代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6期

25徐朝东唐写本《唐韵》所引《说文》考辞书研究2011年4期

26蔡梦麒徐铉反切与《唐韵》反切的差异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2期

27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体字研究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28古德夫《唐韵》对《切韵》语音的改易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2期

29饶星孙愐《唐韵序》中的一个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3期

《切韵》

1)不同版本研究

1陈平笺注本《切韵》所引《说文》考温州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2陈平笺注本《切韵》引《说文》体例研究红河学院学报2014年1期

3丁治民敦煌残卷《笺注本切韵》所引《说文》反切考敦煌研究2011年1期4丁山《唐写本<切韵>残卷跋》北京大学研究院国学月刊1937年13期

5邓文彬《早期韵书的产生于陆法言<切韵>在音韵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3期

6董作宾《跋唐写本<切韵>残卷》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季刊1930年4期

7古德夫《宋跋本王韵与<切韵>》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1期

8方国瑜《敦煌唐写本<切韵>残卷跋》女师大学术季刊1931年2期

9高本汉、王静如中古音《切韵》系统及其演变国立中央研究院隶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2年4期

10高畑彦次郎、李无未、董冰华高烟彦次郎对高本汉《切韵》研究的修订和补充当代语言学2010年4期

11李无未、董冰华高畑彦次郎对高本汉《切韵》研究的修订和补充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2期

12吴风航《笺注本<切韵>——《s2071》声母异常音切再探》剑南文学2012年2期

13吴风航《笺注本<切韵>反切考》南京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14魏建功《<切韵>韵目次第考源——敦煌唐写本“旧三十字母例”的史料价值》北京大学学报1957年4期

15龙宇纯唐写全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校笺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8年16王显也谈《增字本<切韵>残卷第三种》古汉语研究1993年1期

17肖文郁、董丽娜《切韵》传世版本之探究语文学刊2008年18期

18郑民论《切韵》敦煌写本及传世本之正字观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3期19《唐抄本韵书及印本切韵之断片》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1936年5期

2)性质研究

20蔡宝瑞论《切韵》的性质语文应用与研究1996年4期

21邓少君从方言词论《切韵》的性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3期

22董志翘《切韵》音系性质诸家说之我见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1期

23黄典诚《切韵》性质的探讨厦门大学学报1982年3期

24高永奇《试论陆法言的语言观及《切韵》音系之性质》殷都学刊2000年3期

25关伟华《切韵》音系性质之我见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5年1期

26方庆蓉从颜之推看《切韵》音系的性质鸡西大学学报2014年3期

27李新龙对《切韵》音系性质诸说之评价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4期

28刘洋洋《切韵》音系性质观点阐述青年文学家2014年20期

29刘欢《切韵》音系性质研究综述青春岁月2013年23期

30谭海生一切多音:关于《切韵》音系性质的一个设想学术研究2007年5期

31谢玉屏浅谈《切韵》的音系性质华人时刊2013年6期

32潘文国汉语音韵研究中难以回避的论争——再论高本汉体系及《切韵》性质诸问题古汉语研究2002年4期219杨剑桥《切韵》音系性质的深刻论证:读33葛毅卿先生的《隋唐音研究》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期

34张金发再论《切韵》所反映的读书音及其音系性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4期

35张淑娟《切韵》音系性质浅谈高校社科信息2001年4期

36曾晓渝、刘春陶《切韵》音系性质的再探讨2009年第四届汉语史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

37杨剑桥《切韵》的性质和古音研究——答潘文国先生古汉语研究2004年2期

38杨剑桥《切韵》的性质和古音研究:答潘文国先生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期

39张琨、张贤豹《切韵》的综合性质书目季刊1983年1期

40周凤玲论《切韵》音系的性质集宁师专学报2002年1期

41潘柏年《切韵》性质研究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42赵胜启《切韵》性质纵横论文学教育(下)2008年8期

43曾晓渝、刘春陶《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质再探讨古汉语研究2010年1期

44中古音讨论组关于《切韵》性质和音系基础的讨论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期

45胡和平也谈《切韵》音系的性质郑州大学学报1987年2期

46李海英《切韵》性质研究综述鲁东大学学报2014年3期

47王昌东《再论<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质》(上)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2期

48王昌东《再论<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质》(下)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3期

49王显再谈“切韵”音系的性质与何九盈、黄淬伯两位同志讨论中国语文1962年12期

50张玉来、徐明轩论《切韵》语音性质的几个问题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3期

51张民权试论《切韵》一书的性质——读《切韵·序》和《颜氏家训·音辞》南昌大学学报1993年4期

52黄淬伯《切韵》音系的本质特征南京大学学报1965年3期

53赵光智试论《切韵》音系的语音基础昌潍师专学报1997年4期

54《切韵》的综合性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79年2期

55张宁从《切三》又音看《切韵》音系的性质安徽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56张宇从《切三》又音看《切韵》音系的性质安徽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57胡万粉从《切韵》音系的性质看内部拟测法的局限性安徽文学2011年11期

58黄淬伯关于《切韵》音系基础的问题中国语文1962年1-12期

59黄淬伯关于“切韵”音系基础的问题-与王显、邵荣芬两位同志讨论中国语文1962年2期

3)音系(声韵调)研究

60陈静毅《切韵》S2071反切注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61陈会兵试论《切韵》系韵书的语音规范作用学术论坛2006年1期

62陈志清《切韵》声母韵母及其音值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63陈瑶从徽语看中古开合分韵的一等韵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3期

64储泰松、杨军唐代前期佛典经疏引《切韵》考语言研究2011年4期

65代小军《切韵序》“俱论是切”考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期

66丁山《<切韵>非吴音说》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

25-27期

67冯蒸《切韵》咸、蟹二摄一二等重韵中覃哈韵系构拟的一处商榷——论前、央、后/a/不能同居于一个音系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68冯蒸《切韵》祭泰夬废四韵带辅音韵尾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6期

69冯玉映从《切韵》入手寻找汉越语声调与中古汉语声调的对应关系东南亚纵横2003年7期

70谷建陈澧《切韵考》“用字偶疏”条例之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3期

71郭成韬《切韵》和《切韵》系统的韵书语文战线1980年10期

72郜晓芹《从李白近体诗用韵看<切韵>系韵书的发展》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年4期

73黄笑山《<切韵>元音分韵的假设和音位化构拟》古汉语研究2002年3期74黄笑山《中古二等韵介音和<切韵>元音数量》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1期75黄笑山《切韵》三等韵的分类问题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4期

76黄笑山《切韵》三等韵ABC——三等韵分类及其声、介、韵分布和区别特征拟测中文学术前沿2012年2期

77黄笑山《切韵》于母独立试析古汉语研究1997年3期

78黄笑山《切韵》韵目小注“同”与“别”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0期

79黄笑山《切韵》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统北京:文津出版社1995

80黄笑山《切韵》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统厦门大学1990年博士论文

81黄笑山《切韵》27声母的分布:用黄伯虔师“轻重不平衡”理论处理《切韵》的作业汉语史学报2007年0期

83黄薇《切韵》元魂痕同用之语音根据华侨大学学报2012年2期

84黄薇《切韵》元魂痕同用之语音依据汉语方言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6届年会2011年

85黄淬伯《切韵》“内部证据”论的影响南京大学学报1959年2期

86黄典诚《切韵》的综合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87黄典诚《切韵》的作者——陆法言辞书研究1981年4期

88黄典诚《切韵》图表化(上)华侨大学学报1986年0期

89黄典诚《切韵》图表化(下)华侨大学学报1987年1期

90黄淬伯论切韵音系并批评高本汉的论点南京大学学报1957年2期

91黄净伯讨论《切韵》的韵部与声纽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61期

92李秋霞、马丽晶《切韵》的合口介音现代语文2013年11期

93李秋霞《切韵》唇音字的开合问题名作赏析2013年36期

94贺养州《切韵》中的唇音分化现象古汉语研究1991年3期

95姜亮夫《切韵》系统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1期

96蒋至群、孙月香《切韵》语音规范性质简析怀化学院学报2014年8期

97金周生《切韵》以前反切上字用字之探讨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0

98康素娟《切韵》的音韵系统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4期

99李于平陆法言的《切韵》中国语文1957年2期

100李晓春《切韵》系韵书的演变过程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年3期

101李靖《切韵》音系中知庄章三组声母的情况东京文学2009年2期

102李荣《切韵》与方言——为第十六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而作方言1983年3期

103李荣《切韵音系》语言学专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104李荣论李涪对《切韵》的批评及其相关问题中国语文1985年1-6期

105李新魁论《切韵》音系中床禅的分合中山大学学报1979年1期

106李毅夫《切韵》韵部特多的原因齐鲁学刊1984年1期

107李国华读《切韵》残卷云南民族大学学报1990年4期

108李永新从会同方言看中古流摄和效摄的关系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3期109李思敬《切韵》音系上去二声全浊声母字和部分去声次浊声母字在河北宁河方言中的声调表现中国语言学报1995年5期

110刘恒志、牛守祯《切韵》研究述评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2期

111刘华江《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考宁夏大学学报2010年5期112刘冬冰试述《切韵》系韵书的相承和演进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4期113刘孝杰汉语音韵研究中的历史比较法:以高本汉《切韵》音系的构拟为例语文学刊2012年3期

114陆招英《切韵》系韵书歌戈韵与现代闽南方言比较福建论坛2005年s1期115陆招英《切韵》系韵书中歌戈韵与梵汉、汉藏对音比较莆田学院学报2004年2期

116陆招英《切韵》系韵书寒桓二韵分合性质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年3期117陆招英《切韵》系韵书歌戈韵分合性质研究——歌戈韵在韵书中的反切比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4期

118陆招英《歌戈等十三个韵分合比较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119陆志韦试拟《切韵》声母之音值并论唐代长安语之声母燕京大学1940年28期

120鲁启华对《切韵》音系四声八调说的再讨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1988年1期

121罗伟豪从《颜氏家训·音辞篇》论《切韵》中山大学学报1963年z1期122罗伟豪关于《切韵》“又音”的类隔学术研究1983年4期

123罗伟豪略论过去音韵学上一些审音的问题——有关《切韵》的“重纽”问题及其他中山大学学报1962年3期

124罗长培《切韵》鱼虞之音值及其所据方音考1931

125罗长培《切韵》探赜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25-27期

126龙庄伟《切韵》研究史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127林炯阳试论曾运乾《切韵》五十一纽说中华学苑1986年

128马德强《重韵研究》复旦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129马德强《试论重纽问题提出的学术史背景》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6期

130马德强不宜轻易否认《切韵》音系的真实性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6期

131马德强当前通行的等韵体系中开合口的来源考论扬州大学学报2012年4期

132马德强《高本汉对等韵的认识和运用之评价》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5期

133马德强《试论重韵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立的性质》扬州大学学报2010年4期

134马德强《重韵研究概说》语言研究集刊2010年0期

135马德强《中古元韵问题论述》宁夏大学学报2011年4期

136马德强《切韵》音系四等韵的介音研究平议汉语史学报2011年00期137马国良、罗季光《切韵》纯四等韵的主要原因中国语文1962年12期138木拉特中国古代韵书的起源及《切韵》的传承简述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6期

139麦耘关于“益”、“石”分合的涵义和《切韵》的重纽——与张光宇先生商榷语言研究2003年1期

140麦耘《从中古后期-近代语音和官客赣湘方言看知照组》南开语言学刊2010年1期

141麦耘论重纽及《切韵》的介音系统语言研究1992年2期

142麦耘《切韵》二十八声母说语言研究1994年2期

143麦耘《切韵》知、庄、章组及相关诸声母的拟音语言研究1991年2期144麦耘《切韵》“祭泰夬废”四韵不带辅音韵尾中山大学学报1992年4期145聂鸿音《切韵》重纽三四等字的朝鲜读音民族语文1984年3期

147欧阳国泰《切韵》“俟”母质疑厦门大学学报1987年4期

148潘悟云《反切行为与反切原则》中国语文2001年2期

159朴庆松韩语的元音和谐律与《切韵》音系四个“等”的转化规律语言研究1999年1期

160蒲立本、刘爱菊《切韵》和《韵镜》:汉语历史语言学的主要依据汉语史研究集刊2002年0期

161沈建民论《切韵》韵目用字的“同纽原则”语言科学2005年1期

162时建国曾运乾的《切韵》五十一纽说西北师大学报1998年5期

163邵百鸣《切韵》音系辩误职大学报2001年1期

164邵荣芬《切韵》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 194页

165宋亚云、张蓉《切韵》系韵书重纽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1年2期

166宋兆祥、郭敏朝鲜借音的韵母系统——与《切韵》及唐五代西北方音相比较现代语文2007年11期

167仝小琳试析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中的韵类相混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5 期

168仝小林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中的大韵相混现象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7期

169仝小琳唐五代《切韵》系韵书演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170仝小琳《切韵》系韵书中的清浊音相混现象分析商丘师范学院2013年2期

171仝小琳《切韵》系韵书韵目流变研究语言研究2013年4期

172谭海生试析延续百年的汉语“切韵音拟测”的不合理性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期

173王为民《上古汉语元音音位研究——兼论<切韵>的元音音位系统》南京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74王为民《上古汉语元音音位研究-- 兼论<切韵>的原音音位系统》太原:三晋出版社2012

175王启涛永明文学与《切韵》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3期

176王健庵论“内外转”的真义与《切韵》音系的性质安徽大学学报1989年4期

177汪寿明《续一切经音义》引《切韵》考语言科学2003年1期

178汪波论《切韵·残卷三》诂训材料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安徽大学学报1989年1期

179万献初《切韵》——金陵洛下读书音咸宁师专学报1986年2期

180万波赣语建宁方言支脂之三分现象:兼论《切韵》支脂之三韵音值的构拟方言2010年1期

181吴萍《从东晋李轨音切看切韵音系里的重纽现象》安徽大学学报2012年3期

182伍巍《中古全浊声母不送气探讨》语文研究2000年4期

183魏建功《<切韵>韵目四声不一贯的解释——附论韵书音类相从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58年2期

184辛彩凤《切韵》S2071韵图贵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85谢纪锋《汉书》颜氏音切韵母系统的特点——兼论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语言研究1992年2期

186徐朝东《切韵》系韵书中四种异常音切之考察语言研究2006年1期

187徐时仪《华严经音义引切韵考》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188徐通锵、叶蜚声《历史比较法和<切韵>音系的研究》语文研究1980年1期

189薛凤生试论《切韵》音系的元音音位与“重纽、重韵”等现象语言研究1996年1期

190熊桂芬试论从《切韵》到《广韵》辞书职能的演变武汉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191余迺永《切韵》系书切音与切字谐声相违的声母问题语言科学2003年5期

192余迺永再论《切韵》音——释内外转新说语言研究1993年2期

193余明象《切韵》庚三归清说南开学报1987年3期

194于建松《现见<切韵>诗及相关问题》语言研究2011年4期

195盂广道庾信用韵分析:兼论《切韵》等有关问题吴中学刊1993年4期196尉迟治平欲赏知音非广文路——《切韵》性质的新认识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0期

197袁忠欢《切韵》系韵书韵图考正和小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198远藤光晓、张渭涛、陈小珍关于《切韵》的韵序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1期

199尹凯从古代文人的“正音”意识再谈《切韵》音系的性质邢台学院学报2014年3期

200杨春俏、阙建华许敬宗奏请《切韵》窄韵“合而用之”考辨山东大学学报2011年1期

201杨剑桥《切韵》重纽A、B两类的归字问题东方语言学2011年2期

202杨晓斌《切韵》的编纂与隋初大一统的文化建设古典文化研究2012年0

203姚永铭《慧琳音义》与《切韵》研究语言研究2000年1期

204闫玉山《切韵》音系声母娘泥归一证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1期

205闫玉山等韵“门法”中的“类隔”切语(兼论《切韵》音系中舌音的分合)复印报刊资料1984年7期

206张渭涛、陈小珍关于《切韵》的韵序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1期

207张忠堂《切韵》韵类考辨异同分析——对“止”摄分合的个案研究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3期

208张建民《中古重纽韵系中舌齿音的归属研究述评》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年3期

209张琨《切韵》侯韵明母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演变中国语文1995年5期210张琨《切韵》止摄遇摄在现代粤语方言中的演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0年

211张琨《论中古音与<切韵>之关系》音韵学研究通论1983年4期

212张琨《<切韵>的前a和后a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85年1期

213《切韵》a的来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1年1期

214张贤豹《切韵》纯四等韵的主要元音及相关问题语言研究1985年2期215张新朋吐鲁番出土四则《切韵》残片考汉语史学报2014年00期

216张汝州《切韵》声纽之商榷学风1933年4期

217周傲生《切韵》的音韵格局浙江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218周丹丹《切韵考》切语偶疏和借用条例之辨析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硕士219周法高《切韵》鱼虞之音读及其流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学研究所集刊1984年

220郑伟《切韵》侯尤韵在太湖片吴语中的演变2008年第五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

221郑伟《切韵》寒韵字的演变特征与现代吴语中国语文2011年4期

222郑伟《切韵》重纽字在汉台关系词中的反映民族语文2013年4期

223赵彤《轻唇化音变两个“例外”的解释》语言科学2015年1期

《广韵》

[1]王进安. 从《广韵》《集韵》的影响看汉语多音字的审音[J]. 古汉语研究,2008,04:61-70.

[2]刘明志. 《广韵》庄组声母在北方方言中的演变[D].山东大学,2012.

[3]史俊. 《广韵》异读探讨[D].苏州大学,2005.

[4]张渭毅. 论《广韵》异读字在上古音研究中的地位——《广韵》异读字研究之一(增订本)[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1:49-60.

[5]刘红花. 《广韵》方言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

[6]赵宏涛. 《广韵》、《集韵》反切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

[7]胡建升. 从唐宋科举诗赋用韵看《广韵》“文欣”同用的起始时间[J]. 语言研究,2010,02:38-42.

[8]赵丽媛. 《广韵》《大广益会玉篇》语音之比较[D].吉林大学,2012.

[9]张隽. 《广韵》训诂专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10]黄萍. 《汉语大字典》引用《廣韻》切语抽样调查报告[D].陕西师范大学,2012.

[11]冯庆莉. 《广韵》和《集韵》方言词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12]李开. 《广韵》重纽在古音构拟中的解释[J]. 语言研究,2012,04:76-84.

[13]巫桂英. 《广韵》又音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0.

[14]赵娜. 《说文》《广韵》声音词研究[D].苏州大学,2009.

[15]鲁国尧,吴葆勤. 《四声、三十六字母、〈广韵〉韵目今读表》再申释[J]. 古汉语研究,2013,04:2-6+95.

[16]刘红花. 《广韵》所记“方言”词[J]. 古汉语研究,2003,02:19-24.

[17]孙绪武. 《广韵》又音的演变及其规范[J].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01:61-66.

[18]王婧. 《广韵》异读研究[D].兰州大学,2006.

[19]石薇薇. 《广韵》动词新词新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0]雷励. 《广韵》、《集韵》反切上字的开合分布[J]. 语言科学,2012,04:425-431.

[21]熊桂芬. 黄侃的《广韵》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6:758-763.

[22]赵庸. 《广韵》不入正切音系之又音释疑[J]. 语言科学,2014,03:308-316.

[23]国术平. 《五音集韵》与《广韵》音系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4]熊桂芬. 从引书看《广韵》的文献学价值[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01:35-40.

[25]郭晓敏. 《广韵》古文疏证[D].陕西师范大学,2009.

[26]杨嫦. 《洪武正韻》與《廣韻》音系的比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7]蔡梦麒,夏能权. 《王三》《广韵》小韵切语异同比较[J]. 古汉语研究,2009,01:8-16.

[28]李无未,秦曰龙. 高本汉“二手材料”构拟《广韵》之检讨[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1:115-122+160.

[29]夏能权. 《王三》《广韵》反切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30]张晓凤. 《广韵》异体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31]赵群. 《广韵》入声韵同义又音字入声消失的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

[32]纪雅茹. 《宋本广韵》俗字丛考[D].青岛大学,2010.

[33]凌云. 《鸡林类事》和《广韵》入声字韵尾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4.

[34]药丽霞. 《唐韵》与《广韵》词义训释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6.

[35]杨小卫,尉迟治平. 《广韵》姓氏辩证例——《广韵》校勘拾零之二[J]. 语言研究,2009,04:70-74.

[36]杨宝忠. 《广韵》疑难字考[J]. 古汉语研究,2005,04:32-36.

[37]胡安顺,赵宏涛. 《广韵》、《集韵》小韵异同考[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02:39-44.

[38]刘琨. 陈澧《切韵考》所删《广韵》小韵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2.

[39]雷励. 《集韵》《广韵》体例之比较[J]. 励耘学刊(语言卷),2011,02:221-233.

[40]潘新玲. 《篆隶万象名义》音系与《广韵》音系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41]王芳芳. 論《新刊韻略》與《廣韻》之關係[D].吉林大学,2014.

[42]熊桂芬. 《广韵》“本音”研究[J]. 古汉语研究,2006,03:27-31.

[43]徐陶. 从《集韵》与《广韵》小韵的比较看《集韵》音系的特点[D].苏州大学,2009.

[44]黎珏辰. 《广韵》通、江两摄阳声韵同源词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

[45]宋辉. 《广韵》“去入”异读研究[D].温州大学,2008.

[46]乔秋颖,史晶璐. 《广韵声系》和沈兼士的“右文”观[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51-55.

[47]丁治民. 《永乐大典》所引孙愐《唐韵》辑考——兼论《大宋重修广韵》所据孙愐《唐韵》的写本[J]. 语言研究,2010,02:33-37.

[48]蔡梦麒. 从《广韵》看《汉语大字典》的注音缺失[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6,02:97-101.

[49]纪国泰. 《钜宋广韵》版本及价值考论[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58-61.

[50]徐时仪. 《希麟音义》引《广韵》考[J]. 文献,2002,01:24-35.

[51]陆华. 关于《宋本广韵》版本几个问题的探讨[J]. 河池学院学报,2008,04:76-79.

[52]张亮,谭晓明. 善本古籍《广韵》版本考[J]. 图书馆学刊,2010,03:96-99.

[53]刘晓南. 《广韵》又音考误[J]. 古汉语研究,1996,01:16-17+42.

[54]金学勇. 《广韻》又音与《新华字典》注音之比较[D].兰州大学,2011.

[55]尉迟治平. 电子古籍的异体字处理研究——以电子《广韵》为例[J]. 语言研究,2007,03:118-122.

[56]钟韵. 浅谈《广韵》训释中的组词为训[J]. 励耘学刊(语言卷),2013,02:167-175.

[57]章黎平. 《广韵》止摄字在胶辽官话中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

[58]马重奇. 《广韵》韵系与漳州方言韵系比较研究(上)[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2:95-102.

[59]兰小云. 《广韵》增加字研究[D].贵州大学,2009.

[60]钱毅,华玉明. 邓显鹤重刻张本《广韵》考略[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0:73-75.

[61]李俊杰. 《广韵》版本系统简述[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06:63-64.

[62]汪启明. 汉语音韵学的“圣经”——《广韵》研究三书汇评[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0:22-26.

[63]刘芹. 《四库全书》所存《原本广韵》成书来源考[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04:84-89.

[64]艾东门. 《广韵》俗字研究[D].云南大学,2014.

[65]陈伟达. 《潮语十五音》音系与《广韵》音系比较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100-106.

[66]陈遵平. 《广韵》在编撰大型字典辞书时的作用及局限性[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4:117-120.

[67]葛信益. 《广韵》异读释例[J]. 语言研究,1985,02:68-84.

[68]李华斌. 泽存堂本《广韵》反切上字笺识[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01:6-17.

[69]封传兵. 《〈广韵〉反切今读手册》订误[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30-34.

[70]郑明友. 《广韵》反切与韵字归部混误[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06:28-35.

[71]兰小云. 《广韵》后增小韵考[J]. 中华文化论坛,2010,03:104-108.

[72]白冰. 《广韵》语词训诂所反映的宋代新语词[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67-70+75.

[73]王兆鹏. 《广韵》“独用”、“同用”使用年代考——以唐代科举考试诗赋用韵为例[J]. 中国语文,1998,02:144-147.

[74]何茂活. 从《广韵》看汉语中的同形异义词[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50-55.

[75]罗伟豪. 音韵学研究中的创新——读方孝岳先生遗著《广韵韵图》[J]. 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3:112-119.

[76]古德夫. 《广韵》、《王韵》、《切韵》大韵异同考[J].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04:28-37.

[77]马重奇. 《广韵》韵系与漳州方言韵系比较研究(下)[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86-90.

[78]牛亚丽. 《广韵》姓氏字的文化阐释[J]. 宜宾学院学报,2010,01:79-82.

[79]冯博闻. 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押韵谈起——兼论《广韵》音系“麻”部读音的历史演变[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96-100.

[80]李新魁. 论《广韵》音系的三等韵[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1:39-51+26.

[81]杨剑桥. 评余遁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定稿本[J]. 语言研究集刊,2011,00:282-306.

[82]刘芹,宋辉. 《广韵》引《说文》释义考释三类[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33-35.

[83]马月华. 略论元泰定本《广韵》[J]. 文献,2010,02:120-124.

[84]周怡. 《群经音辨》对《广韵》反切的改变[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03:44-48.

[85]武学军. 从与《广韵》韵类的对比看《集韵》收字归韵的特点[J].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3:100-103.

[86]艾红培. 《原本广韵》成书年代考论[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11:149-151.

[87]王其和. 《广韵》引《诗》说略[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42-45+64.

[88]夏能权,蔡梦麒. 《王三》《广韵》异置小韵考[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05:79-83.

[89]李红. 《广韵》异读研究述评[A]. 福建省辞书学会.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福建省辞书学会:,2009:4.

[90]刘文丽. 《广韵声系》牙音字分类校释[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

[91]蔡一云,白冰. 《汉语大词典》词语溯源小补──读《广韵》杂记[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71-73+78.

[92]李丹. 《文选·赋》李善注与《广韵》反切比较[D].兰州大学,2008.

[93]梁忠东. 《广韵》反切上字的玉林话音读及其声母的历史音变分析[J]. 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4:47-50+56.

[94]鲁国尧,吴葆勤. 四声、三十六字母、《广韵》韵目今读表[J]. 古汉语研究,2011,03:2-6.

[95]张盛裕. 潮阳声母与《广韵》声母的比较(一)[J]. 方言,1982,01:52-65.

[96]夏能权,蔡梦麒. 《王三》与《广韵》语音差异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1:141-144+160.

[97]李红. 《广韵》异读字声调研究[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03:78-82.

[98]鲁国尧,吴葆勤. 关于《广韵》和《韵镜》——《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合刊影印本弁语[J]. 古汉语研究,2002,04:25-28.

[99]李葆嘉. 《广韵》真谆部反切下字类隔刍论[J]. 古汉语研究,1996,01:13-15.

[100]彭怡玢. 《渡江书十五音》与《广韵》阳声韵韵母比较研究[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1:31-34.

[101]罗东先. 《经典释文》与《广韵》唇音反切对比研究[D].兰州大学,2008.

[102]李子君. 《新刊韵略》《广韵》考异[J]. 华夏文化论坛,2014,02:179-188.

[103]刘保明. 《广韵》又音中的浊上变去[J]. 晋中师专学报,1990,01:75-86.

[104]金学勇. 《广韵》余迺永校本互注又音校补[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02:1-5. [105]高天霞. 论顾炎武对《广韵》体例的认识及其得失[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07:31-34.

[106]崔枢华. 《重编广韵》考[J]. 古汉语研究,1997,02:2-5.

[107]夏能权. 比较研究《王三》与《广韵》反切的意义[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5:82-83. [108]刘琨. 陈澧《切韵考》所删《广韵》小韵考[J]. 求索,2008,01:189-192.

[109]肖雄,王育林. 《广韵》外科疾病名释诂举隅[J]. 中医文献杂志,2014,03:53-56. [110]王抒情. 《宋本广韵》平声卷俗字研究[J]. 语文知识,2013,03:106-108.

[111]梁亚东. 汉音与《广韵》四等韵之介音[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03:118-119. [112]陈志向,赵敏. 略谈《广韵》反切中的低频上字[J]. 皖西学院学报,2008,01:119-121. [113]蒋瑜林,叶穗. 用《广韵》校勘《龙龛手镜》的尝试[J].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4,02:172-174+187.

[114]张大勇. 《广韵》中“声符类推”现象释例[J]. 宿州学院学报,2013,11:48-50+92. [115]邱尚仁,钱静芳. 南城方言字音和《广韵》的声韵调系统——综论[J]. 汉字文

化,2002,04:1-3.

[116]冯蒸. 从黄永镇的古韵29部表看黄侃派学者对《广韵》离析的贡献[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82-89.

[117]朱煒. 諺譯《老朴》》與近代漢語語音系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118]赫英娜. 从《广韵》音系下的对转关系看几组同源字[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213-214.

[119]杨剑桥. 读《广韵三家校勘记补释》[J]. 语言研究集刊,2014,01:258-264+321.

[120]李峰. 广韵——中国古代韵书的佼佼者[J]. 图书馆,2004,05:108-110.

[121]周玉秀. 论《广韵》变韵与《韵镜》二、三等韵之关系[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63-66.

[122]艾红娟. 在Excel表中匹配《广韵》和其他韵书的方法[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9:85-86+89.

[123]赵军荣,丁治民. 陆法言《广韵》成书时间考[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02:143-144. [124]刘冬冰. 从梁诗用韵看其与《广韵》音系的关系[J].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3:64-70.

[125]朱媞媞. 宋元三种等韵图对《广韵》重纽字的处理比较研究[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06:80-83.

[126]王迅川. 《广韵》的性质及其现实意义[J]. 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01:85-94. [127]李静. 《广韵韵图》拾遗[J]. 现代语文,2006,12:124.

[128]李薛妃. 《广韵》韵目切语献疑[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11:127-129.

[129]熊桂芬. 《广韵》引书新考[J]. 语言研究,2003,01:49-51.

[130]聂鸿音. 俄藏宋刻《广韵》残本述略[J]. 中国语文,1998,02:148-150.

[131]周文德. 从《广韵》入声卷看《广韵》音系与普通话音系[J].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1:9-15.

[132]古德夫. 广韵训释的研究[J].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03:132-138.

[133]魏婕. 简析《广韵》四声的双声叠韵格式[J]. 文教资料,2010,13:26-28.

[134]纪国泰. 《钜宋广韵》考正[J]. 成都师专学报,1991,01:95-99.

[135]郑明友. 《广韵》切语下字错乱续考[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05:47-48.

[136]赵宏涛. 浅析《广韵》与《集韵》在汉语语音史上的重要地位[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4:77-78.

[137]李远明. 《广韵》反切与古今音变——反切的现代门法[J]. 巢湖学院学报,2008,05:83-94. [138]毛毓松. 《段注》与《广韵》[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3:98-101. [139]古敬恒. 广韵文字考[J]. 绥化师专学报,1988,03:43-50.

[140]陈方. 也谈“王一”、“王三”和《广韵》之反切[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01:35-38. [141]牛会青. 《广韵》从“尧”得声的谐声字研究[J]. 长治学院学报,2011,04:63-66. [142]赵敏. 《广韵》校札[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06:122-123.

[143]叶键得. 陈伯元先生《广韵》学之成就与贡献[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1:55-67+79. [144]张大勇. 《广韵》异读字的来源和分类研究[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74-78.

[145]董绍克. 论《广韵》入声的双重特性[J].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02:76-80. [146]魏宇文,王彦坤. 毕沅《释名疏证》引《广韵》异文试评[J]. 甘肃社会科学,2005,01:54-55+59.

[147]成艳. 《广韵》声韵调及太原方言声韵调对比[J]. 魅力中国,2009,04:51-52+47. [148]蒋德平. 《广韵》引《周易》异文考[J]. 龙岩学院学报,2013,06:40-45.

[149]刘明. 新见宋刊刘仕隆宅本《钜宋广韵》刻年考辨[J]. 文物,2014,06:91-96.

[150]张渭毅. 简评《广韵四用手册》[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6:103-104. [151]葛信益. 《广韵》收字采取精简合并的办法[J]. 语文建设,1987,04:10-12.

[152]楼兰. 《广韵》“古文”术语考究[J]. 兰州学刊,2007,09:207-208+200.

[153]郑明友. 《广韵》切语下字错乱探源[J]. 通化师院学报,1997,01:29-32+39.

[154]李葆嘉. 《〈广韵〉四声韵今音表》校读杂记(续)[J]. 古汉语研究,1990,01:92-93+86. [155]群一. 《广韵》声、韵、调配合规律[J]. 昆明师专学报,1987,01:45-59.

[156]杨振法. 《广韵》俗字说解等问题管窥[J]. 青年文学家,2012,16:136-137.

[157]杨树娜,杨彦彬. 对《广韵》中个别字词的再探讨[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1:47-48. [158]石歆苑. 《广韵》与苏州方言本字考之“晐”[J]. 文教资料,2008,36:37-39.

[159]丁治民,张康平. 《大宋重修广韵》讹夺举例[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63-66.

[160]丁锋. 元刊《玉篇》所附“玉篇广韵指南”一卷考源[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3,01:168-188+216.

[161]傅平国. 谈《广韵》反切上字统计问题[J]. 抚州师专学报,1993,04:27-30.

[162]雍淑凤,史国东,岳娜娜. 黄、廖本《现代汉语》(增定四版)“同韵字表”入声字收录瑕疵——以《黄侃手批广韵》入声卷校[J]. 巢湖学院学报,2011,01:78-82.

[163]高天霞. 《广韵》屋韵字上古韵部考[J]. 丝绸之路,2009,12:78-81.

[164]兰小云. 《广韵》“断”字异读音性质考辨[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02:38-40. [165]蒋宗福. 《广韵·微韵》语词笺识[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02:8-12+22.

[166]杨宝忠. 《广韵》疑难字考辨[J]. 中国语文,2008,06:561-565.

[167]罗伟豪. 《广韵》在训诂中的作用[J]. 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2:125-131. [168]储泰松,曹洁. 余校本《广韵》“互注”校补[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02:59-61. [169]王嘉琦. 浅析《广韵》中从“奇”得声的谐声字[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2:140-141.

[170]古德夫. 广韵训释的研究[J]. 中州大学学报,1991,Z1:42-50.

[171]刘亚辉. 浅析《广韵》从工得声的谐声字[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S1:204-207.

[172]任文博. 《广韵》引《说文》资料研究[J]. 汉字文化,2012,03:38-41.

[173]朱国理. 《广韵声系》的编纂经过及价值[J]. 辞书研究,2000,04:128-137.

[174]郭万青. 《宋本广韵》引《国语》例辨正[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02:66-69. [175]蓟郛. 《广韵》校勘拾零[J]. 社会科学战线,1991,02:318-321.

[176]夏能权. 《广韵》合并《王三》小韵分析[J]. 唐山学院学报,2014,04:73-76.

[177]张大勇. 从《广韵》异读字看汉语音变兼谈浊音清化现象[J]. 蚌埠学院学报,2014,03:36-39.

[178]王平. 孙文昱是《广韵》五十一声类说的创始人[J]. 汉字文化,1991,04:57-62.

[179]孙绪武. 《广韵》与现代聊城方言[J].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03:63-66. [180]汪亮娟. 《广韵》中鱼韵异读字浅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0:252-254.

[181]王勉. 《广韵》重出小韵浅析[J]. 语言研究,1983,02:88-93.

[182]郑明友. 《广韵》反切与韵字归部混误[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01:8-11+14. [183]雷昌蛟. 《广韵》“重”字异读音性质考辨[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06:37-39. [184]李长仁,方勤. 试谈《广韵》“又读”对汉语语音史研究的价值[J].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4,02:37-44.

[185]王海青. 从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异读看《切韵》音系的性质[D].贵州大学,2009.

[186]刘祖国. 再谈《〈广韵〉语词训诂所反映的宋代新语词》[J]. 宜春学院学报,2006,01:123-125.

[187]邱尚仁. 南城方言字音和《广韵》的声韵调系统──调类的分析研究[J]. 汉字文化,2001,01:11-17.

[188]刘俐李. 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声母与《广韵》声母比较[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1:109-116.

[189]喬秋穎,史晶璐. 沈兼士《广韵声系》谐声系统分析[J]. 汉语史研究集刊,2012,00:214-233. [190]药丽霞. 《唐韵》与《广韵》“训异义同”用例的比较研究[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2:48-50+84.

[191]陈定方. 略论《广韵》音系的尤韵[J]. 广东社会科学,1988,02:142-146.

[192]张大勇,赵立春. 《广韵》异读字中所含中古方音现象例释[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01:60-64.

[193]胡小红. 《广韵》又音字词义考释[J]. 青春岁月,2012,20:234-235.

[194]张树铮. 《广韵》收字数到底有多少?[J]. 辞书研究,1996,05:10.

[195]葛信益. 评余迺永《互注校正宋本广韵》[J]. 语言研究,1983,02:243-248.

[196]孙绪武. 周祖谟《广韵校勘记》补[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02:45-46.

[197]祝凤祥. 《黄帝内经太素》杨注反切与《广韵》反切比较研究[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02:13-14.

[198]雷春辉. 《广韵》“爹”字的跨语言研究[J]. 甘肃社会科学,2009,03:184-187.

[199]邹酆. 《广韵》的字典功能与释义特色[J]. 辞书研究,1987,06:48-56.

[200]赵宏涛. 从与《广韵》的小韵对比看《集韵》反映语音的特点[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25-28.

[201]郑艳华. 从《广韵》入声卷“又音”探语音的历时演变[J]. 现代语文,2006,08:127-128. [202]王婧. 简析《广韵》中“青”为声符的谐声字[J]. 群文天地,2012,18:145.

[203]凌峰,李琦. 南城方言字音和《广韵》的声韵调系统——韵类的分析研究(一)[J]. 汉字文化,2002,01:18-22.

[204]刘铮. 《广韵》止摄、蟹摄与《五音集韵》阴声韵比较研究[J]. 金田,2013,12:412. [205]沈建民. 《广韵》各声类字的一个统计分析[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02:47-51. [206]高玉蕾. 《广韵》上平声卷“又读”试析[J]. 古籍研究,2001,02:78-83+92.

[207]肖雄,王育林. 《广韵》■、痱、疿及相关病名考释[J]. 中医文献杂志,2014,05:50-52. [208]白冰. 《广韵》语词训诂的应用[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2:42-47. [209]邱尚仁,李琦. 南城方言字音和《广韵》的声韵调系统──声类的分析研究[J]. 汉字文化,2001,03:8-14.

[210]陈重瑜. 《广韵》“末、未”谐声系统及其间九对“双胞胎”[J]. 语言研究,2001,03:95-100. [211]周玉秀. 论《广韵》的重纽和韵类划分问题[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87-90.

[212]郭万青. 《宋本广韵》引《国语》例辨正[J]. 长江学术,2009,01:126-130.

[213]王金旺. 论《广韵》尤、有、宥三部字的上古归部[J]. 集宁师专学报,2009,02:20-25. [214]葛信益. 再评余乃永君《互注校正宋本广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05:21-25. [215]. 《广韵校释》(上下册)出版[J]. 语文研究,2009,01:34.

[216]严振洲. 广丰话声韵调和《广韵》的比较[J]. 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03:28-41. [217]黄尚军. 《益部方物略记》用韵与《广韵》音系的比较[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1:14-19+34.

[218]张冰. 试论陈澧考证《广韵》韵类的方法[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03:155-157.

[219]李瑞禾. 《广韵》庄组、章组、知组和精组字在现代汉语方言区的合流与分化[J]. 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2:9-11.

[220]张康平,陈平. 《广韵》训释勘误两则[J]. 邢台学院学报,2011,01:115-116.

[221]赵振铎. 读李瑞禾先生的《广韵与现代汉语方言》[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34-35.

[222]凌峰,李琦. 南城方言字音和《广韵》的声韵调系统──韵类的分析研究(二)[J]. 汉字文化,2002,02:10-13.

[223]乔秋颖,史晶璐. 沈兼士《广韵声系》体例考察[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34-38.

[224]张大勇. 《广韵·锺韵》锺小韵收字考证三则[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01-103.

[225]周超. 浅析《广韵》里零声母与m声母的变化规律[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03:145-146.

[226]周文德. 读《广韵》人声卷[J]. 重庆师专学报,1998,04:79-83+86.

[227]蒋冀骋. 《广韵》重纽字新探[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2:129-134. [228]余迺永. 泽存堂本《广韵》之版本问题[J]. 语言研究,1999,02:154-159.

[229]康健. 上古声母与《广韵》41声类的差异[J].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3,02:62-64. [230]张成材. 西宁声母与《广韵》声母的比较[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1:93-100.

[231]徐陶. 《广韵》异体字浅谈[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5:301.

[232]熊庆年. 《<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校补[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1,02:56-57. [233]. 方孝岳教授完成《广韵便览》编著工作[J]. 学术研究,1962,01:81.

[234]傅平国. 谈《广韵》的小韵数[J]. 抚州师专学报,1994,04:23-26.

[235]严振洲. 广丰话声韵调和《广韵》的比较[J]. 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04:35-50. [236]李静. 《广韵韵图》补正[A]. 福建省辞书学会.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福建省辞书学会:,2007:1.

[237]趙庸. 《广韵》“又音某”中“某”字異读的取音倾向[J]. 汉语史研究集刊,2009,00:331-344. [238]张玲玲. 谢灵运诗歌用韵与《广韵》的比较[A]. .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2期[C].:,2012:6.

[239]蔣宗福. 《广韵》中所见俗语词笺识(一)[J]. 汉语史研究集刊,2005,00:185-210. [240]余行达. 整理《广韵疏证》的报告[J]. 古籍研究,1999,04:107-109.

[241]郑长丽. 从《广韵》音系看四川达州方言的语音特点[J]. 文教资料,2011,22:26-27. [242]徐陶. 广韵声调演变例外简论[J]. 兰州学刊,2008,S1:177-179.

[243]田膂. 《广韵》入声字在云南蒙自方言中读音的演变[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50-53.

[244]梁亚东. 拗音与《广韵》三四等韵[J]. 古汉语研究,2006,02:83-84.

[245]耿军. 《广韵》“船”“禅”二母字今音统计及其规律[J]. 龙岩师专学报,2003,05:102-103+109.

[246]. 宋以前韵书的集大成者——《广韵》[J]. 文史知识,2008,11:43.

[247]曹洁,储泰松. 余校本《广韵》“互注”补[J]. 古籍研究,2003,03:13-15+71.

[248]李远明. 《广韵》入声反切的考察[J]. 巢湖学院学报,2010,01:101-107.

[249]施璟玥. 《广韵》诸版本去声“至”韵字及其注文的俗字比勘[J]. 青年文学家,2013,33:123. [250]邓志瑗. 《广韵》次浊声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演变[J]. 江西教育学院学刊,1981,02:43-56.

[251]杨希英. 《广韵》的入声字在聊城方言中的变化[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07:13-16+104.

[252]张杨. 从《广韵》看吉林东丰方言[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308.

[253]蔣宗福. 《广韵》所见俗语词笺识(二)[J]. 汉语史研究集刊,2006,00:192-225.

[254]吴洁. 《四声篇海》所引《馀文》切语与《广韵》小韵比较研究[A]. 福建省辞书学会.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福建省辞书学会:,2007:1.

[255]林涛. 《广韵》少数收字今读与其反切规律音有别的原因[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01:73-74.

[256]刘莹春. 试析《广韵》的反切在“开合”一门中的内部矛盾[A]. 福建省辞书学会.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福建省辞书学会:,2007:2.

[257]吕文瑞. 《龙龛手镜》与《广韵》音切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07.

[258]李岗. 论现代成都方言中的《广韵》影母字[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S1:118-122.

[259]黄仕忠. 徐复祚《南北词广韵选》编选考[J]. 文献,2006,02:141-149.

[260]邵荣芬. 《广韵反切今音手册》序[J]. 文教资料,1997,01:128-129.

[261]贾真. 王维五言律诗的用韵与《广韵》比较研究[J]. 青春岁月,2012,22:192-193. [262]黎新第. 古反切今读的简捷方法试探(上)——对《广韵》反切上下字今读和被切字韵母今读关系的分析[J].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1:44-52.

[263]杨宝忠,徐艳. 《广韵》疑难字考[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104-107.

[264]谷兰兰. 《广韵》语音系统与周口方言语音系统比较研究[J]. 语文学刊,2010,16:35-36. [265]惠宏. “胭”义项补释——兼补《广韵》旧校一例[J]. 辞书研究,2005,03:196-198. [266]孙红艳. 《广韵》日母字在东北方言中的语音演变及成因探析——山东移民“闯关东”对东北方言的影响[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28-129.

[267]董育宁. 《广韵》日母字在今长治方言中的演变[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S2:35.

[268]李芳元. 从《广韵》精组声母的分化看枣庄方言同普通话的区别[J]. 枣庄师专学报,1989,03:75-76+56.

[269]李长仁. 谈《广韵》“又读”中的假借[J].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6,01:50-52. [270]余明象. 天津发现毛氏汲古阁本《广韵》[J]. 社会科学战线,1980,02:196.

[271]唐守奇. 《广韵》止、蟹二摄在芷江话中的读音[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01:98-99. [272]何磊. 赣剧饶河戏韵白音系与《广韵》音系比较[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12:137-142.

《韵镜》

[179]刘华江,邓超群. 《韵镜》版本述略[J]. 皖西学院学报,2011,06:118-122.

[180]杨军. 北大本《韵镜》的版本问题[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63-68. [181]刘华江. 关于《韵镜》序例的几点思考[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222-224.

[182]谭海生. 对《韵镜》研究中的两种成说的质疑[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06:84-89. [183]刘华江. 充分发掘中国语言学的瑰宝彰显中国语言学的魅力——《韵镜》在人类语言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论略[J].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2,04:457-460.

[184]陈广忠. 《韵镜校注》补正[J]. 语言研究,2004,02:84-87.

[185]李无未. 日本学者的《韵镜》研究[J]. 古汉语研究,2004,04:5-16.

[186]李无未. 大矢透《韵镜考》“要说”寻绎[J]. 古汉语研究,2008,03:21-28.

[187]李无未. 《韵镜考》:日本江户后期《韵镜》学构建[J]. 古汉语研究,2012,02:2-10+95. [188]付新军,李曼. 从《韵镜》的韵部排序看作者用意[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06:64-66+96.

[189]于冬梅,李无未. 《韵镜》与近代日本人姓名的命运预测[J]. 中国文化研究,2013,02:175-180.

[190]葛毅卿. 韵镜音所代表的时间和区域[J]. 学术月刊,1957,08:79-91.

[191]陈广忠. 《韵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J]. 中国语文,2003,04:362.

[192]黄易青. 《守温韵学残卷》反映的晚唐等韵学及西北方音[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60-69.

[193]范进军. 《韵镜》分图之微瑕[J]. 包头师专学报,1986,01:163-164.

[194]杨军. 《韵镜校证》续正[J]. 古汉语研究,2001,02:26-30.

[195]白钟仁. 《韵镜校证》求疵[J]. 古汉语研究,1998,02:18-19.

[196]杨军. 《韵镜校证》补正[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1:75-80.

[197]杨秀敏. 《韵镜》所标“开合”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S1:77-78. [198]陈广忠. 释《韵镜》“邪”纽[J]. 语言科学,2004,02:79-82.

[199]杨军. 《韵镜》所标“开合”及相关问题再研究[J]. 古汉语研究,2005,02:44-49. [200]黎新第. 《韵镜》异常归字所见时音辨析[J]. 语言研究,2005,04:1-8.

[201]郑巧梅. 《韵镜》内外转研究综述[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S1:140-141. [202]陈泽平. 从现代方言释《韵镜》假二等和内外转[J]. 语言研究,1999,02:160-168. [203]李新魁. 《韵镜》研究[J]. 语言研究,1981,00:125-166.

[204]葛毅卿. 《韵镜》中的等呼[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03:74-79.

[205]刘华江. 《韵镜》列字所据韵书初探[J]. 古汉语研究,2009,03:15-19.

[206]冯桂容. 《韵镜》内外转问题和成书年代综述[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8:23-24+27. [207]赖江基. 《韵镜》是宋人拼读反切的工具书[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1,02:104-112.

[208]谢伯良. 《韵镜》李校补遗[J]. 语言研究,1993,01:155-164.

[209]刘华江. 日本元德三年抄本《韵镜》研究[J]. 皖西学院学报,2010,01:109-112.

[210]刘华江. 也谈《韵镜》的“开合”[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32-35. [211]刘华江. 从声母系统看《韵镜》的产生年代[J]. 绥化学院学报,2010,02:112-115.[9]刘华江. 从《韵镜》与相关韵书之比较看《韵镜》列字所依据的韵书[J]. 皖西学院学报,2008,03:121-124.

[212]刘华江. 《韵镜》列字所据韵书再探[J]. 古汉语研究,2011,03:25-32+95.

[213]刘华江,赵新义. 谈《韵镜》的层累与复原[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39-41.

[214]林秉娟,张平忠. 《韵镜》一系韵图唇音韵字开合在《四声等子》一系韵图中的演变[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02:93-96.

[215]余迺永. 由《切韵》韵母元音长短配对转易为《韵镜》等呼的音系变化说[J]. 语言科学,2007,04:72-99.

[216]张平忠. 《韵镜》一系韵图齿音开合在《等子》一系韵图中的演变[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04:67-70.

[217]刘华江. 从《韵镜》与相关韵书韵目及其排序之比较看《韵镜》列字所据之韵书[J]. 遵

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01:43-48+58.

[218]张平忠. 唇音字开合口的演变——从《韵镜》一系韵图到《韵法直图》一系韵图[J]. 莆田学院学报,2012,03:43-47.

《五音集韵》

[1]国术平. 《五音集韵》与《广韵》音系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董小征. 《五音集韵》与《切韵指南》韵母系统之比较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S1:196-197.

[3]董小征. 从《五音集韵》的韵母系统看其韵系的性质[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S1:152-154

[4]刘铮. 《广韵》止摄、蟹摄与《五音集韵》阴声韵比较研究[J]. 金田,2013,12:412.

[5]汪银峰. 《元韵谱》与《五音集韵》[J]. 华夏文化论坛,2013,02:216-222.張民權. 《礼部韵略》与《集韵》关系之辨证[J]. 汉语史研究集刊,2008,00:472-501.

[6]大岩本幸次,韩艳玲. 元代杨桓的《书学正韵》与《五音集韵》[J]. 中文学术前沿,2011,01:20-35.

[7]唐作藩. 《校订五音集韵》序[J]. 古汉语研究,1992,01:1-4+40.

[8]董小征. 从《五音集韵》的韵母系统看其音系的性质[A]. 福建省辞书学会.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福建省辞书学会:,2007:1

[9]张社列,班颖. 韩道昭与《五音集韵》[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87-89.

[10]丁桂香. 《五音集韵》探源[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113-116.

[11]李昌禹. 《五音集韵》异读字研究[D].北京大学,2013.

[12]马亚平. 《五音集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

[13]林玉芝. 《韵学集成》与《集韵》、《五音集韵》关系考证[D].福建师范大学,2008.

[14]董小征. 《五音集韵》与《切韵指南》音系之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

[15]刘晓丽. 《五音集韵》韵图编纂及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16]汪银峰. 《元韵谱》与《五音集韵》[J]. 华夏文化论坛,2013,02:216-222.

《集韵》

[17]杨小卫. 《类篇》对《集韵》反切注音的继承与革新[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69-73.

[18]杨小卫. 《集韵》、《类篇》反切比较中反映的浊音清化现象[J]. 语言研究,2007,03:47-49.

[19]杨小卫. 《集韵》《类篇》“一曰”义初探[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3:103-108.

[20]杨小卫. 《集韵》、《类篇》反切比较中反映的入声消变[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1:68-71.

[21]张渭毅. 再论《集韵》与《礼部韵略》之关系[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1:26-37.

[22]柳建钰. 《集韵》《类篇》失误例证[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4:31-33+36.

[23]杨小卫. 《集韵》和《类篇》的俗字初探[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111-113.

[24]杨小卫. 略论《集韵》、《类篇》成书的条件[J]. 湖北社会科学,2009,11:128-131.

[25]沈祖春. 《类篇》与《集韵》《玉篇》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6]徐艳. 《篇海》引《余文》与《集韵》的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04.

[27]于建华. 《集韵》的同字为训[J]. 甘肃高师学报,2008,01:1-3.

[28]于建华. 《集韵》的线性释义[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61-64.

[29]甄燕. 《类篇》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30]林佳. 《集韵》研究及其韵图编纂[D].福建师范大学,2013.

[31]雷励. 重探《集韵》转移小韵[J]. 广西社会科学,2012,04:145-149.

[32]辛璐. 《集韵》开始编纂的时间与收字数量[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09:53-54.

[33]雷励. 《集韵》成书摭谈[J]. 北方论丛,2012,03:43-46.

[34]王英慧. 《集韵》的字书性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1:179-180.

[35]高永安. 中古音研究的新突破——评张渭毅《中古音论》[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2:65-67.

[36]蒋德平. 从楚简新出字看《集韵》增收的或体[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05:141-142+110.

[37]杨秀敏. 《集韵》以来的反切改良过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38]叶建. 《集韵》联绵词研究[D].贵州大学,2009.

[39]黄笑山. 中古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古汉语研究,1998,04:18-27.

[40]吉田,久美子. 《合并字学集韵》的疑母[J]. 汉字文化,1999,02:15-20.

[41]张渭毅. 《集韵》研究概说[J]. 语言研究,1999,02:129-153.

[42]郭万青. 《集韵》引《国语》例辨正[J]. 长江学术,2010,02:148-151.

[43]杨小卫. 计算机技术在古代文献整理和学术研究中的应用——《集韵》的XML建模和处理[J]. 科技信息,2010,10:422-423.

[44]刘芹. 《集韵》所引说文与徐铉《说文解字》注音比对——补证《集韵》所据《说文》底本为徐铉《说文》注本[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3:1-12.

[45]李莎. 《康熙字典》所引《集韻》反切抽樣調査報告[D].陕西师范大学,2012.

[46]杨宝忠. 《集韵》疑难字考辨[J]. 中国语文,2011,01:80-86+96.

[47]刘芹. 《集韵》歌戈、痕魂韵系开合混置语音性质说[J]. 广西社会科学,2011,04:133-136.

[48]邓春琴. 《集韵》在辞书编纂史上的创新[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24-28.

[49]郑贤章. 《集韵》疑难字例释[J]. 语言科学,2011,05:544-550.

[50]郑贤章,姚瑶. 汉文佛典与《集韵》疑难字研究[J]. 语文研究,2011,03:53-57.

[51]胡彦,丁治民. 《草书集韵》与《草书韵会》二者之关系及其版本辨证[J]. 文献,2011,04:32-37.

[52]时永乐,王景明. 宋本《集韵》述略[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02:61-62.

[53]赵振铎. 从《周礼正义》看孙诒让对《集韵》的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87-91.

[54]武学军. 运用系联法对《集韵》韵类的考求——兼谈“切语借用”“切语偶疏”例的得失[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04:92-95+99.

[55]范崇峰. 《集韵》与洛阳方言本字[J]. 古汉语研究,2006,04:53-56.

[56]范新干. 从《集韵》粗本切的今音歧异现象说起[J]. 中国语文,2006,02:164-165.

[57]武学军. 从与《广韵》韵类的对比看《集韵》收字归韵的特点[J].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3:100-103.

[58]张渭毅. 《集韵》重纽的特点[J]. 中国语文,2001,03:236-244+288.

[59]董建交. 《集韵》寒桓韵系开合混置的语音性质[J]. 语言研究,2009,04:53-56.

[60]于建华. 《集韻》及其词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61]杜季芳. 《群经音辨》研究[D].山东大学,2007.

[62]李秀芹. 中古重纽类型分析[D].浙江大学,2006.

[63]沈祖春. 试论明州本《集韵》在《集韵》收字研究中的重要价值[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01:44-47+38.

[64]水谷诚,董冰华. 《类篇》汇纂《集韵》又音考[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02:148-153.

[65]雷励. 论《集韵》的编著与音系的解读方法[J]. 广西社会科学,2013,04:153-156.

[66]韩洁. 宋刻本《集韵》成书渊源、音韵体例及内容品质考辨[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05:96-98.

[67]雷励. 初论《集韵》异读的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2013,07:74-76.

[68]雷励. 《集韵》新增重出小韵的分类[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2:38-42.

[69]杨小卫. 《类篇》编排特色析论——基于“双轨制”辞书《集韵》《类篇》的对比分析[J]. 辞书研究,2013,05:60-67.

[70]雷励. 《集韵》音韵研究综述[J]. 毕节学院学报,2013,09:105-112.

[71]雷励. 试论《集韵》音系与字音来源的关系[J]. 铜仁学院学报,2013,05:49-55.

[72]于建华. 《集韵》的原始性错误[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145-150.

[73]王世伟. 顾廷龙先生之《集韵》研究[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5,02:2-4+17.

[74]赵振铎. 记汲古阁影宋抄本《集韵》[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1:80-87.

[75]杨雪丽. 从《集韵》看唇音及其分化问题[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5:44-46.

[76]杨雪丽. 《集韵》引论[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版),1996,05:26-29.

[77]杨雪丽. 《集韵》中的牙音声母和喉音声母[J]. 许昌师专学报,1996,04:52-55.

[78]杨雪丽. 《集韵》精组声母之考察[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90-94.

[79]岳利民. 《集韵》“某某读”讹误例释[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307-312.

[80]孙绪武. 《集韵》所引《说文》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86-91+61.

[81]雷励. 再论《集韵》重出小韵[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58-61+74.

[82]赵振铎. 《集韵校本》序[J]. 辞书研究,2014,01:73-75.

[83]李开. 校勘《集韵》的实践、例式和硕果——学习赵振铎先生《集韵校本》[J]. 辞书研究,2014,04:66-71.

[84]張渭毅. 再论《集韻》的洪细[J]. 汉语史学报,2005,00:230-254.

[85]趙振鐸. 《集韵》的版本和整理[J]. 宋代文化研究,2005,00:114-123+112-113.

[86]赵继. 《集韵》究竟收多少字[J]. 辞书研究,1986,03:88.

[87]曹正义. 革新韵书《合并字学集韵》述要[J]. 文史哲,1987,05:67-68+63.

[88]丰逢奉. 略论《集韵》的字训法[J]. 辞书研究,1989,06:124-131.

[89]王泉. 历代印刷汉字及相关规范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3.[105]黄锦君. 《集韵》成书年代小考[J]. 宋代文化研究,2001,00:455.

[90]張民權. 论清儒仇廷模对《集韵》声韵问题研究的贡献[J]. 汉语史研究集刊,2002,00:322-343.

[91]趙振鐸. 论《集韵》的收字[J]. 汉语史研究集刊,2004,00:1-30.

[92]杨雪丽. 《集韵》与中古音韵[J]. 史学月刊,2000,04:143-144.

[93]赵振铎. 记古逸丛书三编影印宋刻本《集韵》[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Z1:78-80.

[94]杨军. 《集韵》见、溪、疑、影、晓反切上字的分用[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2:46-50.[1]王世伟. 传世孤本南宋明州刻本《集韵》初探[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04:75-78.

谐声字在上古音中的研究价值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2008年第1期J.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 NALITIES(Phi losophy a nd Social Science)No.1.2008谐声字在上古音中的研究价值 张亚蓉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摘 要]谐声字在上古汉语中的研究价值很早就得到了学者们的首肯,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对谐声材料本身以及对谐声现象所表现出的内部语音关系的理解上出现了一些分歧。对此,我们认为数量庞大的谐声字内部所存在的语音关系是研究上古音的重要依据,不能因为材料中出现的一些例外,而否认整个谐声材料的价值。谐声字所反应的主流现象有规律可寻,而且,这些规律以及例外都可以得到合理地解释。谐声关系完全可以当作内部语音基本一致的语音史料来使用。 [关键词]谐声字;上古汉语;谐声 [中图分类号]H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08)02-0125-06 在上古音研究中,我们可以利用的材料很多,有谐声、韵文、经籍异文、古书通假、读若、声训等,但其中价值最大的还是谐声字。王力也云: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音韵学家一般只能根据五种材料来研究上古的声母:第一是谐声偏旁;第二是声训;第三是读若;第四是异文;第五是异切(不同的反切)。 我们之所以说谐声字价值最大,是因为它数量多,形态多样,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许君叙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段氏释之为 以事以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为半声也。江河之事,以水为名,譬其声为工可。因取工可成其名,其别于指事、象形者,指事、象形独体。形声合体,其别于会意者,会意合体主意,形声合体主声。 其解释形声,极为明白。 历来对谐声的关注不绝,晋卫恒曰: 形声江河是也,以类为形,配以声也。 唐贾公彦曰: 谐声即形声,江河之类是也。皆以水为形,工可为声,书有六体,形声为多。 宋张有: 谐声者,或主母以定形,或因母以主意,而附他字为子,以调和其声者也。 郑樵: 谐声与五书同出,五书有穷,谐声无穷,五书尚意,谐声尚声,天下有有穷之义,而有无穷之声,谐声者合声成字,不可盛举。 元戴侗: 何谓谐声,从晶而谐以生声为,从甘而谐以匕声为旨,从又而谐以卜声为攴之类是也。 杨恒、周伯琦,明赵古则、王应电、朱谋玮、赵宦光、张位等都在其著作中谈及形声字,明吴元满还有一本专述谐声字的专著 谐声指南 。 到了清代,清人对谐声字的整理及应用则达到高潮。清丁福保 说文解字诂林 收录了众多研究 六书 的文章,专述形声的就有两篇。 近代,对形声字的论述更是细致、深入,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 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 (甲编)中收录了18篇专事形声字研究的论文。 综观各家之论,其解释形声基本相同,只是有的专著称为谐声,有的称为形声。王应电之论极为明白, 盖言谐声不如言形声之包括也。 作为六书当中的一种,谐声、形声两者所指对象相同,只不过古代不同的书里用了不同的名称,故有 形声 、 谐声 、 象声 等叫法而已。中古以来研究古音的人主要采用 谐声 一词,它表达了一个包含了声符的合体字跟声符之间在读音上的内在含义 声音和谐。 [收稿日期]2007-11-11 [作者简介]张亚蓉(1979 ),女,甘肃兰州人,博士研究生,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大学语文-古代汉语概述

一、古汉语部分 (一)概述 什么是古代汉语?顾名思义,古代汉语就是古代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它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中国是古代语言文字的发源地之一。中国悠久的文明史是从有了记录语言的文字开始的,有系统的文字记载是从甲骨文开始的,至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自从有了文字以后,我们才得以认识古代汉语的历史面貌。当然,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古代汉语是从形成汉民族时候就开始了,但是,史前时期的语言,我们已经无从认识,更谈不上学习和研究了,目前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书面语言。 汉语的书面语言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例如唐宋禅宗语录、唐五代变文、宋元话本等。 关于古代汉语的下限,目前学界的看法仍然存在分歧。一种看法认为,古代汉语的下限是“五四”以前,在“五四”以前悠久的历史时期内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见郭锡良《古代汉语·序论》)另一种看法认为,古代汉语的下限应该在晚唐五代。吕叔湘先生认为,古代汉语应该和近代汉语相衔接,而现代汉语应属近代汉语的一部分。他说:“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期分为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是比较合适的。至于现代汉语,那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不能跟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鼎足三分。”(见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序》) 汉语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古代汉语研究的分期问题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过程中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目前争议较多的问题之一。现在目前大多数学者能够接受的看法是:以先秦、两汉书面语为代表的上古汉语;以东汉到隋末含较多口语成分的典籍语言为近代汉语;以晚唐五代至清代初年古白话为代表的近代汉语。西汉是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的过渡阶段;初唐、中唐是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的过渡时期;清代中晚期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过渡时期。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就是要研究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了解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探索这些发展和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揭示出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 古代汉语课主要是研究古代汉语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那么,以前学习和研究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的学科是什么呢?汉代把文字学称为小学。到了隋唐,小学又成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总称。直到清代章太炎才确立了“语言文字学”的名称。章太炎《语言缘起说》中认为:“今言小学者……当名语言文字之学为确切。”古代汉语这门学科的名称,是现代学科的名称。它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括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训诂等内容,还包括古代文体,诗词格律,古代文化常识、工具书的使用等。 以下,我们对古代汉语的音韵、词汇、语法、文字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音韵 当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就需要掌握一些古代的语音知识。研究古代汉语语音的学问,就是“音韵学”。音韵学,又叫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我国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传统音韵学的内容包括;音韵学术语、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等几个部分。学习音韵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古代的通假字、同源字,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可以提高我们欣赏古代的诗歌及其他韵文,特别是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等;可以帮助了解现代汉语声、韵、调的来历,有利于我们学习推广普通话,搞好现代汉语语音的规范化工作。音韵学的知识,对于古籍校勘以及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其他学科,也有很大的帮助。

第五章 中古音系

第五章中古音系 上文提到,《广韵》与《韵镜》(包括《七音略》)在中古音的研究中是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的。通过《广韵》与《韵镜》的分析比较,相互参证,中古音的声母、韵母、声调、音值及声韵的配合情况就可以确定了。 第一节中古音的声母和韵母 一、中古音的声母 《广韵》的声母有三十七个,《韵镜》的声母有三十八个,二者的差别只在于,《广韵》的喉音中有影、晓、匣、以(喻四)四母,《韵镜》的喉音中则有影、晓、匣、云(喻三)、以五母,所以《韵镜》比《广韵》多出一母。就《韵镜》的情况来看,“云”母已从“匣”母中分化出来,但尚未同“以”母合流,这种现象说明《韵镜》所确定的声母要晚于《切韵》(《广韵》的声母即代表《切韵》的声母),但不会晚于守温制作三十字母的晚唐时期,因为在守温的三十字母中云、以已合流为喻。本书将中古声母确定为三十七个,亦即《广韵》的三十七母,理由是让“云”归“匣”更能反映出隋唐时期汉语声母的面貌。下面是三十七声母表及其拟音(拟音均为国际音标)。 中古声母音值表 中古声母发音 及拟音方法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全清全浊发音发音 部位新名部位旧名 帮, 滂, 並, 明, 双唇唇重唇 (非) (敷) (奉) (微) 舌尖中舌头端, 透, 定泥舌舌面前舌上知彻澄娘 舌尖前齿头精,, 清,, 从心, 邪舌叶齿庄, 初, 崇生俟正齿舌面前章, 昌, 船书禅舌根牙见溪群疑?

零声母影, 匣舌根音喉晓 (云) 半元音以 舌尖中半舌来, 舌面鼻半齿日擦音 表中的三十七声母和唐末宋初的三十六字母相比,唇音中少了四个,正齿音中多了五个,喉音中的喻母有分有合,数目没有增减。 二、中古音的韵母 通过第三、四两章我们得知,《广韵》的韵类共有292类(王力《汉语史稿》的分类或王力《汉语音韵学》中的290类再加上戈和昔)。如果不计声调,则为92类,其中所含韵母计有142类。《韵镜》开三合三 的韵类共有291类(比《广韵》少一个戈,如果不计声调,则为90类,其中所含韵母共有139类。两开三) 相比较,《广韵》比《韵镜》只多出真合、质合及戈三个韵母。由此可以看出,《广韵》切下字系联三三开三 的结果和《韵镜》所列的韵类数是极其接近的,这说明了系联结果的可靠性。本书把《广韵》的142个韵母确定为中古的韵母,下面是这142个韵母的名称及拟音,序次按92类的形式排列,其中平声韵的拟音代表平、上、去三声。 1 中古韵母音值表 1(东开一,?屋开一, 开二?黠开二?, 46(山 2(东开三 ,?屋开三 , 47(山合二,?黠合二,?, 3(冬合一,?沃合一, 48(先开四屑开四 , 4(钟合三 ,?烛合三,,? 49(先合四, 屑合四, , 5(江开二?觉开二 50(仙开三?薛开三?, 6(支开三 51(仙合三 ,?薛合三 ,?, 7(支合三 , 52(萧开四 ,

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资料

名词解释、简答 1、字母 字母就是表示古代声母的代表字。 2、五音 早期音韵学著作中分析声纽的术语。所谓五音,是指声母按发音部位分成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五音中,唇音又分为重、轻唇音,舌音分为舌头音、舌上音,齿音又分为齿头音和正齿音。 3、清浊 从发音方法来分,清音是不带音声母,发音时声带不振动;浊音是带音声母,发音时声带振动。 4、阴声韵 阴声韵,简称阴声,指无韵尾或以元音 [-u][-i]收尾的韵,如表中的戈果过韵和脂旨至韵。 5、阳声韵 阳声韵,简称阳声,指以鼻音[-m][-n][-?]收尾的韵,如表中的侵寝沁韵、真轸震韵和东董送韵。 6、白话 古白话指自唐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以北方口语为基础。古白话的真正兴起是在唐宋,如唐代的变文、禅宗语录。宋代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古白话的正式形成。古白话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7、文言 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如《诗》、《书》、《礼》、《春秋》、《老子》、《论语》、《荀子》等所使用的;以及后来历代作者仿古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如两汉诗文歌赋、唐宋散文等。文言有两大特点:第一,它是脱离口语的,因此带有超方言性;第二,它带有人为的仿古性,因此是超越时代的。 8、六书 六书是战国以后的人根据汉字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9、许慎对六书的定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10、四体二用 清代学者戴震提出,是对六书的分类情况。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 11、古无轻唇 清代钱大昕首先提出,上古音中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只有重唇音帮、旁、並、明。后来的轻唇音都是由重唇音分化来的。 12、古无舌上 清代钱大昕首先提出,上古音中没有知、彻、澄等舌上音,这类音中古时期才从端、透、定等舌头音中分化出来。

古音学史研究概述

古音学史研究概述 摘要:传统古音学自吴?B ?创至今已历经千年,期间 音韵学名家辈出,使古音学理论一步步走向完善,本文特从上古音的古韵分部、声母系统、声调三个方面对上古音的研究历史做简单的梳理,整理出传统古音学研究的大致发展脉络。 关键词:上古音;韵部;声母;声调所谓上古音是指周秦时期及前汉时期的音系系统,由于那个时期无韵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归纳《诗经》用韵,同时对《切韵》音系进行离析。在中古音的基础上,利用先秦的韵文材料《诗经》《楚辞》及其他群经诸子散文的用韵,还有以《说文》的谐声系统、训诂材料及方音材料、域外对音材料等作为旁证来推测古代的发音。 1上古汉语韵部真正的古音学研究是从宋代开始的,以通转叶音说为主体的宋代古音学研究标志着古音学的建立。吴??是通转说的代表,朱熹是叶音说的代表。“通转”的办法实际是囿于中古音,简单地合并《广韵》的部类,而不知离析,混淆了各韵部之间的界限。而“叶音说”的本质是没有认识到古诗不押韵是由于语音发生变化的缘故。清朝是古音学研究的全盛时代,最有名的古音学家有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江有诰,王念孙等。顾炎武离析唐韵分古韵为十部,除第十部外,入声字都配阴声,离析唐韵,这是顾炎武的首创。他的古韵十部奠定了清代古音学的基础。

江永研究音韵学与顾炎武稍有不同,顾炎武不管今音,只研究古音。他曾批评顾炎武“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 他本人非常注重于审音。江永把古韵分为十三部,比顾炎武多出三部。江永根据古音有?m 侈之分,将顾炎武的真部分为真元两部,侵部分为侵谈两部。江永还把侯韵离开鱼部与尤幽合并,并离析萧宵肴豪一部分字,这样把顾炎武的鱼宵两部分为鱼宵幽三部。段玉裁分古音为六类十七部,比江永多出四部。传统认为段玉裁的最大功绩在于支脂之三部分立。另外真文分立、幽侯分立,段玉裁也是正确的。关于韵部次序,在段玉裁之前顾炎武离析唐韵尚不敢把次序移动,而段玉裁则很大胆地把次序变更了,并运用谐声偏旁归纳韵部。戴震把古韵分为九类二十五部。如果不算入声,古韵是十六部。他的分部有价值的是阴阳入三声相配。但是,他把应属阴声的歌部误作阳声,则是错误的。孔广森著有《诗声类》,分古韵阴声九部和阳声九部,共十八部。孔广森之前东冬都是合韵的,到了孔广森首将东冬分部。他的另一个音韵学研究的精彩之处在于正式确定了阴阳对转。他的对转法是:“入声者阴阳互转之枢纽。”江有诰与王念孙的古音学思想很相近,王念孙把古韵分为二十一部,比段玉裁多四部,王念孙把段玉裁的真质部分为两部,把质部叫作至部,同时把祭部独立,侵谈二部入声独立。江有诰采用了孔广森的冬部,不接受王念孙的质部(至部)。章炳麟对于古韵,起初定为二十二部,后来他觉得脂部去入声的字,在《诗经》里往往不与平上相押,所以把它再分为脂队两部。他还用汉字去描写二十三部的音值,虽没有国际音标那样明确,但由此可知他假定的古代

古代汉语语法研究

题目:论古代汉语中的“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的比较 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摘要:“者”“所”是古代汉语中两个十分重要的词语, 它们的分布非常广泛, 主要是与其它成分结合组成“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充当各种句法成分。“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是古汉语研究中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它们在词性、功能、结构性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的学者对于这两者的看法有所不同,本文不能全部列出,仅选取其中一些观点进行归纳整理。本文从语法功能、结构的构成特点以及结构的性质三个方面尝试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者”字结构“所”字结构语法功能构成特点构成性质 一、从语法功能上看 从语法功能上看,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中“者”和“所”字都是特别的指示代词,它们具有大致相同的语法功能,即指代作用;具有共同的语法特点,即不能独立进入句子,充当句子成分。但二者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者”字的作用都是“指”指别而“代”代替 ,因此,“者”字的后面不会再出现所代的名词“所”字一般是“指”而“代”,但有时是指”而不“代”。指而代时,所字结构后面不

再出现所代的名词,指而不代时,所字结构后面另外出现名词。例如: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大者王,小者侯。(汉书·高帝纪) 此二句的“者”,王力认为是特别的指示代词。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此二句中的“者”,王力认为是语气词。 君子所贵于道者三。(论语·泰伯)这一句中的“者”,王力认为仍是指示代词,但指示作用由“所”承担,“者”主要表称代。 天所立大单于,敬问皇帝无恙。(史记·匈奴列传)中“所”为指而不代。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中的两个“所”恰好说明“所”字不仅可以指而代,有时也可以指而不代,前一个“所”是指而不代 ,后面另外出现“室 ,以示指别之对象 ,后一个“所”是指而代。正因为所字有指而不代的情况 ,因此可以出现“所……者”的结构,这时, “所”是指别, “者”是代替。如: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礼记·大学) 拱把之桐梓 ,人苟欲生之 ,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上) 二、从结构的构成特点上看 从结构的构成特点上看,跟“者”、“所”结合的通常是谓词性成分。其中,“所”一般只跟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其构成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所+及物或不及物动词,例如: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 (二)所+动词+者,例如: 狄人之所欲者, 吾土地也。(孟子·梁惠王下) (三)所+介词+及物或不及物动词,例如: 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者字结构则由形容词、动词、数词或动词性短语加“者”构成。例如: (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者不惧。(论语·宪间) (3)此五者, 邦之蠹也。(韩非子·五蠹) (4)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战国策·齐策四) 在固定结构里,“者”字放在组合词之后,所字放在组合词之前,这种词序、语序上的差异并不影响它们共同的指代功能 ,恰恰相反,由于“所”的虚化较“者”更强,“所”在实施指代功能并使整个结构名词化的过程中似乎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往往求助于“者”构成“所…者”结构,从而巩固和加强其语法意义。 三、从结构的性质上看 从结构的性质上看 ,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都是名词性结构。者字结构表示的是具有某种特征意义的实体,如动词加“者”,表示具有某种动态特征的实体,形容词加“者”,表示具有某种性状特征的实体。 (1)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孟子·公孙丑上) (2)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史记·游侠列传) (3)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4)治国能使贫者富。(商君书·去强) 以上四例,(1)、(2)例为动词(短语)加“者”,分别表示具有“为此诗”、

上古音的韵部

通论(四)上古音的韵部 上古,是指先秦两汉时期,主要指先秦时期。韵部是古人从押韵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归纳提出的概念。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上古的韵部指主要元音(韵腹)和韵尾,韵头和声调不计。 上古韵部主要是从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韵文中归纳出来的,所以有人也把上古韵部称为《诗经》的韵部。 一、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以《诗经》《楚辞》等先秦韵文为研究对象,采取系联的方法从中归纳出上古的韵部;一是以《说文解字》中的谐声字(形声字)为研究对象,通过谐声系统去印证《诗经》的分部并扩大每一部的归字。 1、《诗经》用韵的归纳《诗经》每一篇都是押韵的,所以对《诗经》的韵脚字进行系联归纳,就可以大致得到上古韵部的状况。系联方法如下:

絺(chi1 )兮綌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邶风绿衣》 彼何人斯,其为飘风 胡不自北,胡不自南 胡逝我梁,祗搅我心。《诗小雅何人斯》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八、、八、、J 7,I ―I~~/、P z I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詩邶风燕燕》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葚,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詩鲁颂泮水》 《绿衣》的韵脚字是“风” “心”,说明二字在上古属

于同一韵部。《何人斯》的韵脚字是 “风”“南”“心”,可以证明“风” “心” 押韵并非偶然,又说明“南”与“风” “心” 在上古同部。《燕燕》的韵脚字是“音”“南” “心”,其中也有“南”,可证“南”与“心” 押韵亦非偶然,又说明“音”“南”“心”“风” 上古同部。以下类推。这种归纳韵脚字的方法就叫系联法,又叫做“丝联绳 引” 。上古的韵部就是使用这种方法归纳出来的。具体步骤是,先用系联法将《诗经》韵脚字归纳为若干组,有多少组就说明上古有多少韵部,然后对《楚辞》等先秦韵文进行系联以验证《诗经》分部的正确性并扩大各部的归字。 2、谐声字的归纳通过《诗经》等先秦韵文归纳出来的古韵部是可信的,但是由于没有将韵脚字以外的字归纳进去,而韵脚字又很有限,所以这样的韵部含字太少。形声字的谐声系统能够扩大归字范围,同时对《诗经》归部得正确性还起着印证的作用。 形声字的声符叫主谐字,以主谐字作声符的形声字叫被谐字,被谐字还可以作为主谐字构成新的形声字。这样,以第一主谐字作为声根所形成的整个谐声谱系就叫做谐声系统。如:

汉语音韵学常识

汉语音韵学常识 一,音韵学概述 1,音韵学的基本内容 是我国一门传统的学问,它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和它们的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 也叫声韵学,在普通语言学里叫历史语音学,它是研究汉语史上的语音情况和它的发展的学科。英文名为: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 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古音学。 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今音学。 近古音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研究《中原音韵》所反映的北方话音系,是北音学。 现代音指现代的语音,以现代普通话音系为代表。 音韵学家把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等韵学。他们以“等”的观念来分析汉语发音原理和方法,以韵图的形式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和韵书中的反切。研究内容包括韵图的编撰,等韵学的原理等。 传统的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和北音学,是音韵学研究的内容。 2,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1)声母 又叫字母,声纽,纽,声,声类。

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唐朝和尚守温制定了三十字母,宋代学者又增加了六个,补成了三十六个字母。 (2)五音,七音 音韵学上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把声母分唇,舌,齿,牙,喉五类,又加上半舌音,半齿音为七音。 (3)反切 是一种传统的标音方法,较之譬况,读若,直音是较为科学的标音法。 反切的产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云:“孙叔言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孙炎,字叔然,名炎)陆德明《经典释文》也说:“孙炎始为反语,魏朝以降渐繁。”事实上,孙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 反切是两字配合起来切出一个汉字的读音,分反切上字,反切下字和被切字。黄侃在《音略》中云:“反切之理,上字定其声理,不论其为何韵,下字定其韵律,不论其为何声。” 反切原称为反或翻,安史之乱后,因忌讳反,改称为切。 1 反切的缺点如下: 1,做不到一声一符,一韵一符。同一声母,可以用许多汉字作反切上字,同一韵母,也可以用许多汉字作反切下字。如表示T声母的反切上字,就有都丁多当德得冬等七个。《广韵》一书中反切上字就有四百多个,反切下字有一千多个。 2,由于语音的变化,方音的关系,给人们掌握反切带来了困难。 (4)清浊

中古音参考文献文档

【参考文献】 1坂井健一1975《魏晋南北朝字音研究》,日本汲古书院。 2丁邦新1975《魏晋音韵研究》(英文),《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65种,台北。1995《重建汉语中古音系的一些想法》,《中国语文》第6期。 3董同hé@①1968《汉语音韵学》,台北学生书局初版。 4段玉裁1775《六书音均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5高本汉1915-1926《中国音韵学研究》,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合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6耿振生2001《音韵通讲》,河北教育出版社。 7何大安1981《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台湾大学博士论文。1987《声韵学中的观念和方法》,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规律和方向:变迁中的音韵结构》,台北中研院中语所。1994刘宋时期在汉语音韵史上的地位——兼论音韵史的分期问题,《中国境内语言暨语言学》2:125-137 8黄典诚1993《汉语语音史》,安徽教育出版社。 9黄笑山1995《切韵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统》,台湾文津出版社。 10蒋冀骋1990《论近代汉语的上限》(上),《古汉语研究》第4期。 11蒋绍愚1994《近代汉语研究概况》(语音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二十世纪古汉语词汇语法研究》,收入《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福建教育出版社。 12李新魁1979《古音概说》,广东人民出版社。 13林尹1937《中国声韵学通论》,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8年版。 14罗常培1956《汉语音韵学导论》,中华书局。 15罗常培、周祖谟1958《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科学出版社。 16罗杰瑞1995《汉语概说》,张慧英译,语文出版社。 17梅祖麟1994《唐代、宋代共同语的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中国境内语言及语言学》2:37-46。 18平山久雄1967《中古汉语音韵》,收入《言语》,《中国文化丛书》1,牛岛德次、香坂顺一、藤唐明保主编,日本东京大修馆书店。 19钱玄同1918《文字学音篇》,收入《钱玄同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20邵荣芬1979《汉语语音史讲话》,天津人民出版社。 21唐作藩《汉语语音史讲义》,未刊待出。 22藤唐明保1967《上古汉语音韵》,收入《言语》,《中国文化丛书》1,牛岛德次、香坂顺一、藤唐明保主编,日本东京大修馆书店。 23王力1936《南北朝诗人用韵考》,《王力文集》第18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1958《汉语史稿》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新1版。1985《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4王越1933a《汉魏南北朝之脂支三部及东中二部之演变》,《国立中山大学文史学研究所月刊》一卷二期。1933b《孔雀东南飞年代考》,《国立中山大学文史学研究所月刊》一卷二期。1933c《汉魏乐府释音》,《国立中山大学文史学研究所月刊》二卷一期。 25魏建功1935《古音系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 26向熹1993《简明汉语史》,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7谢云飞1987《中国声韵学大纲》,台湾学生书局修订版。 28于海晏1936《汉魏六朝韵谱》,暴拯群校改,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段玉裁古音理论研究综述

段玉裁古音理论研究综述 段玉裁,字若膺,号茂堂,金坛县人。生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卒与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乾隆举人,历任玉屏、巫山等县知县,引疾归,居枫桥,闭门读书。段玉裁曾师事戴震,爱好经学,擅长探究精微的道理,获得广博的知识,在经学和小学等各个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和重要的建树,是杰出的音韵学家和文字训诂学家,与同门学者王念齐名,世称“段王之学”。段玉裁博览群书,著述宏富,由经学以治小学。在小学围,又从音韵以治文字训诂。根基充实,深得体要。段氏一生著述甚富,有《古文尚书撰异》、《毛诗故训传定本小笺》、《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六书音均表》、《说文解字注》、《汲古阁说文订》、《广韵校定本》、《集韵校定本》、《国语校定本》、《烈女传校定本》、《荀子校定本》、《经韵楼集》等。 段玉裁在音韵学方面的研究主要在古音学方面。他自幼即好声音文字之学,师事戴震,学术上深受其影响。后又见顾炎武、江永等人音学著作,深受启发,遂在古音学方面潜心钻研,积十余年之功著成《六书音均表》,集中体现了他的古音理论。段玉裁被称为清代古音研究承前启后的中坚力量,不论是研究成果、研究方法还是治学态度,都广受赞誉,不愧为有清一代“朴学”研究的杰出代表。 段玉裁撰写《六书音均表》的目的在于阐发《说文解字》中的字义,尤其是解释六书中的假借和转注。他在《寄戴东原先生书》说:“音均明而六书明,六书明而古经传无不可通。玉裁之为是书,盖将使学者循是以知假借、转注,而于古经传无疑义。”

钱曾怡(1985)分析到《六书音韵表》共五篇,段氏在给他老师戴震的信中,对这五篇的宗旨有一个简要的说明:第一,《今韵古分十七部表》,“别其方位也”,这是表的纲要,联系《广韵》,划出了古韵十七部的轮廓;第二,《古十七部谐声表》,“定其物色也”,指出“谐声者必同部”,结合文字谐声,列出了古韵十七部的声符;第三,《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恰其旨趣也”,是讲各个韵部之间的沟通关系,把十七部按语音的远近分成六类,说朋“同类为近,异类为远”;第四,《诗经韵分十七部表》,“胪其美审也”,按十七部的顺序,排出《诗经》的用韵情况;第五,《群经韵分十七部表》,“资其参证也”,排出《周易》、《尚书》等群经的用韵情况。第四、第五两表,是用古韵十七部来分析《诗经》等经典著作的用韵情况,反过来,也是用这些具体的语言材料来作为他古韵分为十七部的证明。 通过阅读《六书音均表》,参阅前人研究,本文主要从古音分期、古韵分部、古音部发展规律三个大方面来归纳段玉裁的古音理论。一、古音分期 段玉裁在古音分期问题上作出了贡献,提出“音韵之不同必论其世”,将唐代以前的古音分为三期,在《音韵随时代迁移说》中说道: “今人概曰古韵不同今韵而已。唐虞而下,隋唐而上,其中变更正多,概曰古不同今,尚皮傅之说也。音韵之不同必论其世。约而言之。唐虞夏商周汉初为一时,汉武帝后自汉末为一时,晋宋齐梁隋为一时,古人之文具在。凡音转、音变、四声,其迁移之时代皆可寻究。” 董同龢先生(1933)说:“段氏以前的人,但知古音之不同于切韵

当前中古音研究

[讨论]二十世纪的汉语中古音研究 缘起:近日对中古音颇感兴趣,先后读了《切韵》、《广韵》、《一切经音义》等书,不明之处多矣!今日无意中得见此文,得以大致了解中古音研究之概况。 转之,冀能对同道者有所助益。 此文修订本原载于《南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又见于韩国中国学会刊物《中国学报》第四十一辑,2000年8月出版。 二十世纪的汉语中古音研究 北京大学中文系张渭毅 20世纪的汉语中古音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客观地回顾和总结近100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于确定下一个世纪的研究起点和方向,具有现实意义。 所谓中古音,指汉语语音史上魏晋至唐五代时期的语音。这一时期的语音材料非常丰富,按照其内容和性质的不同,中古音的研究大致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壹《切韵》系韵书的研究 所谓《切韵》系韵书,指《切韵》及其唐五代宋各种增订本,现存的完整增订本有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和《广韵》。《广韵》虽成书于宋,但其音系是《切韵》音系。《集韵》音系已跟《切韵》有了一些距离,因此不在讨论之列。《切韵》系韵书是中古音研究的重心所在,范围宽,论题广,大致可分为音系的外围 研究和音系的研究两部分。

一音系的外围研究 《切韵》音系的外围研究,包括韵书的搜集和整理、韵书的源流和异同、异读字、韵书跟现代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及其应用等内容。 (一)韵书的搜集和整理 20世纪初,陆法言《切韵》的唐写本和增订本在敦煌和吐鲁番的发现,是20世纪音韵学的幸事和盛事。我国学者作了很多辑录和整理的工作,王国维、魏建功、周祖谟等用力最勤,创获最多。1921年,王氏最先把斯坦因劫去的三种《切韵》残卷(即切一、切二、切三)抄印,公诸于世。1936年,由刘复、魏建功、罗常培合编的《十韵汇编》出版,辑录了当时所能见到的十种《切韵》系韵书。1955年,姜亮夫三十年代在巴黎、伦敦、柏林等地图书馆摹录的韵书总集《瀛涯敦煌韵辑》出版。1968年,龙宇纯写成第一部全本《王韵》的校本《唐写全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校笺》,参证多种韵书,细校详订。1974年,针对姜亮夫摹录本的错误,潘重规作《瀛涯敦煌韵辑新编》《瀛涯敦煌韵辑别录》,有较大参考价值。1983年,周祖谟出版了《唐五代韵书集存》,汇集了30种唐五代韵书写本、刻本,详加考释,分别异同,辨章源流,无疑代表了《切韵》整理的最高水平。1988年,叶键得完成博士论文《十韵汇编研究》,辨析体例,校正错误。清代以来,音韵学家一向重视《广韵》的研究,但一直没有一个好的校本。1938年,周祖谟以张士俊泽存堂刻本为底本,全面校勘《广韵》,写成《广韵校勘记》,1951年又出版了《广韵校本》。此后,又发现了全本《王韵》和《钜宋广韵》,为周著所未见,但周著仍然是迄今最有价值的《广韵》校本。葛信益利用《切韵》残卷及其增订本,比勘《广韵》的各种版本,校正《广韵》的误字和夺字,著有《〈广韵〉讹夺举正》(1984年)、《读〈广韵〉札记》(1988年)等。传世的《广韵》版本,有详本、略本之别,历代流布的情况很复杂,朴现圭、朴贞玉《广韵版本考》(1986年)详细考察了《广韵》版本的源流。余廼永撰《泽存堂本<广韵>之版本问题》(1999年),讨论了泽存堂本《广韵》跟相关版本的关系,指出泽存堂本《广韵》之底本实为宁宗本,跟楝亭本有同类的祖本,纠正了前人的错误看法。近年来,深圳大学和北京大学中文系合作,研制开发了《广韵》电子检索系统,可以迅速查询反切和声、韵、调、摄、等、呼的音韵地位, 为全面整理《广韵》提供了便利。 (二)韵书的源流和异同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河南考区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河南考区.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 的勇气。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第一章《诗经》研究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殷商末年至春秋中叶六百余年的社会生活,先秦时称为诗、诗三百、诗三百篇,诗经是儒家学者把它尊为经典之后的称呼。梁启超说现存先 秦古籍…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2、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在《周礼-春官》中有记载,诗序认为是从思想意义的角度划分的,朱熹认为是依据作者不同而划分的,较为接近事实的是音乐说:风诗是乡土之音,雅 诗为朝廷之音,颂诗为宗庙之音(章太炎认为雅是一种类似鼓的乐器,郭沫若提出诗之周南、 召南、大小雅当以乐器为名)。 3、毛诗认为二南为西周初年的作品,应有西周末至东周时的作品。王风是东周后的作品,郑风全部是春秋时的作品,魏风中讽刺统治者的诗作别具一格,秦风崇尚气力、武功,其创作 时间应在东周至春秋时;周颂都是西周时代的祭祀之作,鲁颂均为春秋时的作品,古文经学派认为商颂应作于商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商颂是春秋时宋国的作品。 4、献诗说记载于国语-周语、晋语、左传,采诗说见于礼记、汉书-食货志、艺文志;孔子第一个将诗经选作教学内容的教师,又是第一位研究诗经的大师,他提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宋人大胆质疑诗序的是欧阳修,集大成者是朱熹。 5、三家诗:汉初讲诗者主要有鲁、齐、韩三家,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 韩太傅(韩婴),鲁诗、齐诗以国得名,韩诗以人得名,合称三家诗;用汉隶书写,与较晚的毛诗学派区别,称为今文诗经学派;三家诗以鲁诗出现最早,以齐诗在当时影响最大但消亡最早,以韩诗传世文献为最多(齐诗亡于三国纷争时,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北宋)。6、毛诗学派:毛诗因其传授人的姓氏得名,秦汉鲁人毛享传诗于赵人毛苌,毛苌广为传授; 至西汉末经今古文之争,有别于三家诗,归于古文经学派;东汉时古文经学派抬头,毛诗立于官学,与齐、鲁、韩并称为四家诗。(毛诗胜在事实多联系左传,训诂多同于尔雅,诗序较 为合理,又得到大学者郑玄为之作笺) 7、《毛诗正义》,毛享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这是一部全面总结两汉至初唐诗经研究 成果,带有里程碑性质的专著;朱熹《诗集传》,这是一部代表宋学诗经研究成果,同样具有 里程碑性质的专著。 明《孙月峰先生批评诗经》,这是一部突破经学之桎梏,开始从文学角度看待诗经的专著。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此作摆脱汉学、宋学之争,独立阐发自己的思想,与崔述《读风偶识》、方玉润《诗经原始》被誉为独立思考派的三部鼎立之书。 清段玉裁《诗经小学》,这是一部自觉地运用文字音韵学理论对诗经文学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这是清代古文经学派集大成之作,为研究毛诗的必读之作。(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被誉为清代三大治诗之作) 8、诗经反映的社会生活:诗经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全面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周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1)全面反映了周人的劳动生活,如农耕、 蚕桑、采摘、建筑、畜牧等,有助于了解周代经济制度和经济思想;(2)反映周人的爱情、婚姻及家庭生活,为了解当时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社会风俗、婚礼仪式等提供史料;(3)反映周人兵役、徭役及战争生活;(4)反映周人的政治生活、宗教生活、贵族的燕飨生活。 9、诗经反映的社会思想:作为一部抒情诗集,诗经不仅记录了风云变幻的社会生活,而且反映了那一时代各个阶层的思想意识,(1)反映了早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为后世知识分子 人品、人格、理想、情操的建立和健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2)反映那个时代的宗教意识;(3)反映劳动人民的反抗意识;(4)反映周人的道德意识;(5)反映先民们的审美观念及文

丁履恒《形声类篇》古韵研究

丁履恒《形声类篇》古韵研究 《形聲類篇》是清代學者丁履恆所著的音韻學專著。主要有古韻分部、通合理論、諧聲理論三大部分,本文分別對這三部分的内容進行了整理研究,將其中的諧聲聲符、通合韻字以及部分諧聲字整理出來,與段玉裁《六書音均表》、黄德寬《古文字譜系疏證》、何九盈《古韻通曉》、王力上古音三十部諧聲表及其《詩經韻讀.楚辭韻讀》等上古音研究成果進行比較,主要採用文獻考證法、歷時共時比較法等對《形聲類篇》的古韻作系統研究,結論如下:一、古韻分部我們對丁氏所列諧聲聲符進行了整理,將其與段玉裁、王力進行了比較,得出以下結論:1.丁氏東、冬分部值得肯定,然部分韻字仍相混;其將祭部分出極有見地;丁氏屬考古派,其入聲韻部未獨立。 2.丁氏諧聲聲符歸部較段氏整齊,與王力較接近,然部分聲符收錄及歸部略顯雜亂,不夠嚴謹。二、通合理論我們引用李鵑娟對丁氏古韻十九部的擬音,對丁氏《詩經》韻的通合韻字進行了整理分析,通過與段玉裁、王力進行比較,得出以下結論:1.丁氏發明的四大通合條例頗有見地,丁氏不僅重視主要元音在古韻通合關係中的作用,還重視韻尾的作用,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對通合理論的構建有著重要的作用,對古音學研究無疑是一大貢獻。 2.丁氏通合韻字呈現出主要元音和韻尾配列整齊的面貌,可見其通合理論的準確性。通過與段、王比較,發現三者有不少通合情況不同,究其原因主要為:①語音系統的差異;②字在轉抄過程中出現譌誤;⑧諧聲聲符與《詩》韻的矛盾。 三、諧聲理論丁氏對諧聲的認識有七點,我們對其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丁氏認為“同聲不一定同部”,值得肯定,然其對諧聲字認識不足,導致一些象形、會意等字誤判為諧聲字。 2.丁氏較好地對異讀字進行歸部,且糾正了時人

古音学史研究概述

古音学史研究概述 摘要:传统古音学自吴?3 ?创至今已历经千年,期间 音韵学名家辈出,使古音学理论一步步走向完善,本文特从上古音的古韵分部、声母系统、声调三个方面对上古音的研究历史做简单的梳理,整理出传统古音学研究的大致发展脉络。 所谓上古音是指周秦时期及前汉时期的音系系统,由于 那个时期无韵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归纳《诗经》用韵,同时对《切韵》音系进行离析。在中古音的基础上,利用先秦的韵文材料《诗经》《楚辞》及其他群经诸子散文的用韵,还有以《说文》的谐声系统、训诂材料及方音材料、域外对音材料等作为旁证来推测古代的发音。 1上古汉语韵部真正的古音学研究是从宋代开始的,以通转叶音说为主 体的宋代古音学研究标志着古音学的建立。吴??是通转说的 代表,朱熹是叶音说的代表通转”的办法实际是囿于中 古音,简单地合并《广韵》的部类,而不知离析,混淆了各韵部之间的界限。而“叶音说”的本质是没有认识到古诗不押韵是由于语音发生变化的缘故。清朝是古音学研究的全盛时代,最有名的古音学家有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江有诰,王念孙等。顾炎武离析唐韵分古韵为十部,除第十部外,入声字都配阴声,离析唐韵,这是顾炎武的首创。他的古韵十部奠定了清代古音学的基础。 江永研究音韵学与顾炎武稍有不同,顾炎武不管今音, 只研究古音。他曾批评顾炎武“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 他本人非常注重于审音。江永把古韵分为十三部,比顾炎武多出三部。江永根据古音有?m 侈之分,将顾炎武的真部分为真元两部,侵部分为侵谈

两部。江永还把侯韵离开鱼部与尤幽合并,并离析萧宵肴豪一部分字,这样把顾炎武的鱼宵两部分为鱼宵幽三部。段玉裁分古音为六类十七部,比江永多出四部。传统认为段玉裁的最大功绩在于支脂之三部分立。另外真文分立、幽侯分立,段玉裁也是正确的。关于韵部次序,在段玉裁之前顾炎武离析唐韵尚不敢把次序移动,而段玉裁则很大胆地把次序变更了,并运用谐声偏旁归纳韵部。戴震把古韵分为九类二十五部。如果不算入声,古韵是 六部。他的分部有价值的是阴阳入三声相配。但是,他把应属阴声的歌部误作阳声,则是错误的。孔广森著有《诗声类》,分古韵阴声九部和阳声九部,共十八部。孔广森之前东冬都是合韵的,到了孔广森首将东冬分部。他的另一个音韵学研究的精彩之处在于正式确定了阴阳对转。他的对转法是:“入声者阴阳互转之枢纽。”江有诰与王念孙的古音学思

中古音研究整理

韵书 《唐韵》 1徐朝东《蒋藏本(唐韵)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4期 2封传兵、刘晓南孙愐《唐韵》传本及佚文考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1期 3蔡梦麒徐铉反切与《唐韵》反切的差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1期 4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与二徐本之比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s5期5徐朝东孙愐及《唐韵》相关资料考察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3期 6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订误举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6期 7丁治民《永乐大典》所引孙愐《唐韵》辑考:兼论《大宋重修广韵》所据孙愐《唐韵》的写本语言研究2010年2期 8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与二徐本、段注本之比较云梦学刊2014年3期 9封传兵《康熙字典》所引《唐韵》与大徐本《说文》反切之比较励耘学刊2013年2期10药丽霞《唐韵》与《广韵》“训异义同”用例的比较研究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2期 11封传兵《唐韵》研究考述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期 12徐朝东蒋藏本《唐韵》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3徐朝东蒋藏本《唐韵》异常音切考察中国语文2004年2期 14药丽霞《唐韵》与《广韵》词义训释比较研究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15 谢艳红再论顾炎武的离析唐韵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期 16徐朝东与蒋藏本《唐韵》相关的敦煌韵书残卷考释敦煌研究2003年2期 17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校大徐例释温州大学学报2009年2期 18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构词研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1期 19 P.2659为《唐韵》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1期 20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写字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5期 21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写字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期 22徐朝东蒋藏本《唐韵》研究南京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23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重文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24徐朝东蒋藏本《唐韵》撰作年代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6期 25徐朝东唐写本《唐韵》所引《说文》考辞书研究2011年4期 26蔡梦麒徐铉反切与《唐韵》反切的差异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2期 27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体字研究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28古德夫《唐韵》对《切韵》语音的改易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2期 29饶星孙愐《唐韵序》中的一个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3期 《切韵》 1)不同版本研究 1陈平笺注本《切韵》所引《说文》考温州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2陈平笺注本《切韵》引《说文》体例研究红河学院学报2014年1期 3丁治民敦煌残卷《笺注本切韵》所引《说文》反切考敦煌研究2011年1期4丁山《唐写本<切韵>残卷跋》北京大学研究院国学月刊1937年13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