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从新高考看新课程改革

从新高考看新课程改革

从新高考看新课程改革
从新高考看新课程改革

从新高考看新课程改革

今年,我省作为第三批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省份之一,开始了新课程基础上的高考,故称“新高考”。社会对新高考有着殷切期待,教育教学人员更急切地想了解新高考有哪些特点,其实施的成效如何,它对沿袭多年的高考制度提出哪些挑战,今后我们应如何应对新高考……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福建省普教室中学文科主任、考试评价科科长、特级教师刘文川和福州教育学院教研处主任、特级教师叶诚良。

记者:今年是我省新课程高考的第一年,新高考呈现出哪些特点?

刘文川:作为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第一次高考,概括起来有这样两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在《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指导下,以《考试说明》作为命题的主要依据,使考试与教学的方向基本保持一致,较好地体现了《考试说明》规定的思想性、科学性、基础性、能力性、时代性、人文性、选择性等命题原则,做到目标明确、结构合理、难度适中,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一定的区分度,实现新旧高考的平稳过渡。其次,试题立足于课程改革的要求,初步尝试反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运用新情境、设置新问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初步体现了课程关于生活化、实践性、探究性、思辨性和选择性的要求,出现了不少富有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的试题。高考结束后,多数的老师和考生对试题给予较好的评价。尽管各个学科试题中都难免留下一些瑕疵和遗憾,但总体上看是比较成功的,基本能够实现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和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这样两个目标。

叶诚良:一、新高考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新要求。试卷增加了实验性、探究性、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强调培养学生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能力、论证与探究的能力、实验能力、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设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体现了个性化、选择性和多样性的要求,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实行答案的多样性与评价标准的开放性,强调考生的思辩与评判,同时,还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按6个维度分ABCD四个等级对学生进行考核,倡导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2009年是我省所有学科自主命题的第一年。去年我省文综的难度值为0.51,理综为0.46,偏高,易造成教学偏难、偏深。今年从考试结果来看,普遍反映较好,很多学校600分以上的考生很多。降低考试难度,要求我们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低差生。

三、首次进行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自主招生——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新尝试。福建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今年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以适应海西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要及早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让他们有一技之长,成为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四、我省高考填报志愿首次实行高招平行志愿投挡——由“志愿优先,比较分数”改为“分数优先,检索志愿”。这一改革有利于克服“高分低录”的现象,较好解决高考录取“大小年”的现象,从而增加考生选择的机会。

记者:今年我省命题比较成功,你认为主要有什么经验?

刘文川:首先是省教育厅定调准确。在启动高考改革之初,省厅领导就反复强调要实现平稳过渡和让改革者受益,并以此为指导来确定相关政策措施,保证了改革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进。其次是及时出台并严格执行《考试说明》,做到了“不折腾”,保证了中学及考生的教学复习工作有序进行,让考生能够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第三是命题人员的结构比较合理,充分发挥了“三个优势”,即高校教师在理论上、逻辑上的优势,教研人员在命题经验和命题技术上的优势,中学骨干教师在熟悉课程教材和学生学情上的优势。第四是有效的命题培

训和严密的命题过程组织,保证了命题质量的提高。

叶诚良:对于实行高考自主命题的省份,教育部要求是:稳字挂帅、精细推进、逐步深化;考试的模式、内容、结构要相对稳定。在关注选拔的同时,不能忽视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我省认真贯彻教育部有关精神,提出第一年新课程高考的基本要求:平稳过渡;让改革者受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服务基层,指导教学;既关注高校选拔,又要引领高中新课程的教与学。

记者:新高考对今后的教学有何启示?

刘文川:通过高考的评卷和质量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教学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急需在教学中加以分析。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消化。今年高考在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落实上都还是初步的,例如,各个学科虽然都涉及到对现实问题的探究,答题要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探究和开放的度都还是很有限的。随着课改的深入,这方面的要求还会进一步加强。因此教师应通过校本教研,及时发现问题,加强总结反思,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理解和贯彻这些新理念,并把它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

二是要坚持打好知识基础,提升能力。高考试题一贯坚持能力立意,重点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考试要求的各种能力都是建立在必要的知识基础上的,包括对书上的重要原理、概念、公式的识记、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贯通和运用。就像古人学功夫,最重要的是扎马步,这个基础打好了,师傅才会教套路,否则就变成花拳绣腿。只有让相关知识烂熟于胸,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教学归根到底是八个字:基础知识、能力素养。这也是多数成绩较好的学校和考生的共同经验。

三是要摒弃旧经验,探索新方法。在高三年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过于强调以往的旧经验,例如:高密度的考试,以考代教,学生练得多读得少、做得多想得少、考得多评得少,实际学习收效不大,而且养成了学生对考试马虎应付、学习过程中懒于思考等不良学习习惯。又如:猜题、押题、抓“重点”,忽视对学生分析新情境、发现新问题、寻找新方法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学生答题时“死记硬背”和“套答”现象明显,不适应高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为此,教学复习工作应该转变思路,重在实效,注重方法,从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下功夫。

叶诚良:新课程的高考在继承中发展与创新,但有两个方面是基本不变:高考要有一定的难度、区分度,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考能力是高考永恒的主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方法考核,试题联系社会实际不变。对高中教学的启示具体表现为:一、重视知识教学的同时重视知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做到小课堂连着大社会;二、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注重对主干知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实际运用;4、适当降低难度,面向全体学生,减轻学生的过重的课业负担。

必修课集中在高一开设。因此抓高中教学质量必须抓好起始年段的教学,抓初、高中的衔接,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考试制胜三要素:一是基础知识的夯实;二是考试技巧的训练;三是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些也都要从起始年段抓起。

记者:新课程实施已经一轮了,您觉得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刘文川:新课程的实验是一个过程,通过一轮的实验我们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课程开设与管理问题、学生学习质量问题、课堂教学方法策略问题、评价方式方法改革问题等等。但最为重要的还是教师的素质问题。当前我们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高,很多老师对课程目标理解不透,只会“教书”不会“教学”,部分教师“按时上班(班级教室)”但不能“按质教学”。成功教学的关键在教师,加强包括校本培训的师资培训、推动教师参与读书学习、课题研究和教学研究等活动,推动教师素质

的提高是当务之急。应该建立和完善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师评价与管理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建立和完善教师定期脱产培训制度,提高培训质量,对教师进行“充电”。我很欣赏这样一句广告语:“全心全意,专注专业”,这里讲的一个是职业道德问题,一个是职业水平问题。在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进修的同时,要关注师德的教育与培训,使教师真正做到“专注专业”,这样新课程的前景就会更加光明。

叶诚良:一要改变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性、探究性的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二要在抓好必修课的同时开好选修课。选修课是高中新课程的亮点,然而有些学校受条件限制,考什么就教什么。三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和校本课程的开设,达到“课内抓基础,课外出人才”。高中教育应该做到近看考试、远看人生,要以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做好人生规划,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我省从2010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入学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结合《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教育公平。 (二)坚持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三)坚持有利于各类高等学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四)坚持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稳步推进高考改革。 二、高考科类和科目设置 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文史、理工、体育、艺术。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必考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报考体育类和艺术类的考生还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 报考外语、外贸类院校及英语专业的考生,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语考试。 三、考试时间与分值

高考总分750分。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数学(文、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各300分。 2013年、2014年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3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12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35除以12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1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3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5除以3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 2015年及以后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30分。 英语听力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部分中进行,考生可在高中第三学年第一学期9月和第二学期3月参加听力考试,若考生参加两次考试,以考生最高成绩记入高考英语科目成绩。 其他外语语种(含听力)考试按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规定执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150分。 四、命题及考试范围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 高考命题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语文等9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考试范围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中规定的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见附件)。 五、招生录取

高考英语改革新方案:年高考英语拟再降难度.doc

高考英语改革新方案:2014年高考英语拟再 降难度 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代表在参加延庆团审议时透露,2015年高考对英语单词量的要求还要再下降,降回到2000余个的水平。 记者上午获悉,本市还将通过降低考试难度,减轻学生的负担。“降低难度,并不是把标准降低了,而是过去的难度太超标了。”苟仲文代表表示,如果难度不降,学生们一直处于超前学习的状态,学习负担过重。 本市将逐步降低考试难度。以英语为例,2007年,高考对英语单词量的要求是2600个,之后上涨至3500个。2014年高考英语单词量将减至3000余个。“2015年还要再下降,降回到2000余个的水平。”苟仲文代表透露。 同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再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促进“均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抑制“择校热”,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苟仲文代表透露,推动优秀教师流动是促进“均衡”的重要措施,目前本市正在制定促进教师流动的方案。 根据教育部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北京拟对2014年高考命题进行调整,英语试卷在2013年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难度。 这在两方面变化明显:词汇量方面,重点考查词汇在3480个的基础上减少了400-500个,考试说明中的考查词汇上限为

3080个;作文方面,去掉了开放作文,但仍保持两篇作文,分值不变。第一篇为用英语做事情(15分),考查方向为重实用、交际、基础。第二篇定位为用英语记事(20分),考查形式参照原来的情景作文。 对于这样的调整,部分高三学生和家长表示,虽然考试的难度降低了,但担心会影响考试时的发挥。那么,这样去掉开放性英语作文,是否会降低学生的英语能力,再次将英语学习拉上应试的道路? 经《法制晚报》记者多方了解,目前部分学校已开始对2014年调整后的高考命题形式进行调研测试。对于高考科目的调整,教育专家表示,2014年高考是将来高考改革的一部分,是实现高考的“软着陆”,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有利于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题型一变不知能否顺利写出 “我们是刚刚知道高考开始改革,没有了开放作文。之前练的一直都是这种作文,现在突然改了,距离高考仅剩不足200天了,不知道到考试时能不能顺手写出来。孩子高考就只有一次,本来英语就比较一般,真是害怕这个题型一变,孩子适应不了,影响他的高考成绩。”有家长表示担忧。 影响发挥应用训练反而增加 有教育专家表示,各教育机构及学校各方接到教委通知都比较迟,对今年参加考试的学生来讲时间确实是有些紧张。同时,高考临近,这样突然的变化在考生复习准备和心理上必然需要一

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理科数学(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设1i 2i 1i z -= ++,则||z = A .0 B . 12 C .1 D .2 2.已知集合{} 2 20A x x x =-->,则A =R e A .{} 12x x -<< B .{} 12x x -≤≤ C .} {}{|1|2x x x x <-> D .} {}{|1|2x x x x ≤-≥ 3.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 建设前经济收入构成比例 建设后经济收入构成比例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B .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C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D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 4.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3243S S S =+,12a =,则=5a A .12- B .10- C .10 D .12 5.设函数32()(1)f x x a x ax =+-+,若()f x 为奇函数,则曲线()y f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 A .2y x =- B .y x =- C .2y x = D .y x = 6.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E 为AD 的中点,则EB = A . 31 44 AB AC - B . 13 44 AB AC - C . 31 44 AB AC + D . 13 44 AB AC + 7.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 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 ,圆柱表面上的点N 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 ,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 到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A .172 B .52 C .3 D .2 8.设抛物线C :y 2=4x 的焦点为F ,过点(–2,0)且斜率为2 3 的直线与C 交于M ,N 两点,则FM FN ?= A .5 B .6 C .7 D .8 9.已知函数e 0()ln 0x x f x x x ?≤=? >?,, ,, ()()g x f x x a =++.若g (x )存在2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0) B .[0,+∞) C .[–1,+∞) D .[1,+∞) 10.下图来自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所研究的几何图形.此图由三个半圆构成,三个半圆的直径分别为 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BC ,直角边AB ,AC .△ABC 的三边所围成的区域记为I ,黑色部分记为II ,其余部分记为III .在整个图形中随机取一点,此点取自I ,II ,III 的概率分别记为p 1,p 2,p 3,则 A .p 1=p 2 B .p 1=p 3 C .p 2=p 3 D .p 1=p 2+p 3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梳理学习内容与流程,温故而知新 本次学习,有专家讲座,有学校的经验介绍,有各学科的具体做法,有学科的面对面交流,有学程的编制,有学科基地建设的介绍。笔者根据主讲专家和教师上课顺序,把时间分为13个时段。 第一时段:由浙江省金华市教研室主任王荣文主讲的《高考改革浙江与上海方案对比解读》。 第二时段:由浙江师大教师教育学院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兼治研究员周晓燕讲《从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的课程理解及学科课程建设。 第三时段:由浙江省义乌四中陈报化校长主讲《义乌四中特色课程建设经验介绍》。 第四时段:由浙江省义乌中学副校长杨胜大主讲《满足选择,全科走班》――行政班和教学班双轨并行走班模式。 第五时段:由浙江师大附中高二年级管理中心主任刘东升老师主讲《顺应新常态的年级管理工作思考》。 第六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二地理、英语、化学教研组长分别作本科组经验介绍以及面对面交流。 第七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管理中心主任陈亚利主讲《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用一份自开学初到第十周的周历事表流水帐的形式向在座学员详细介绍了年级管理日常。 第八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一物理、政治、数学教研组长分别作本科组经验介绍以及面对面交流。

第九时段:由浙江师大附中周建锋主任主讲《选课走班模式下教育新常态》――浙师在附中因应高考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分别从浙江高考看教育新常态,为适应新高考的选课走班及新教育模式“三园一导”。 第十时段:由浙江师大课程发展中心主任朱红彪主讲《适应分层走班的学程建设》;介绍什么叫学程?为什么编制学程?如何编制学程? 第十一时段:由华东师大附中副校长高三教师孟祥萍主讲《新高考背景下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介绍了华东师大附中及该校在新高考背景下为适应新高考的一些做法; 第十二时段:由浙江省嘉兴一中沈微微老师主讲《高中数学学科基地工作汇报》,分享了学科基地建设的经验做法。 第十三时段:由浙江省嘉兴高级中学省政治学科基地潘新华老师主讲《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分享了政治学科基地建设的经验。 二、浙江和上海新高考改革方案 1.浙江新高考改革 (1)考试科目:分必考和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其中语文和数学只高考一次,外语可考两次,以最高成绩为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七科为选考科目。 (2)考试模式:“3+3”模式,必考三科和选考三科,即必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另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七门选考科目里任选三科参加高考。 (3)考试时间: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在高三年级的六月份全国统考时间考一次,英语可以在高三上的10月份考一次和高三下的六月份再考一次,以最高成绩计入高考得分;选考科目可以分别选择在高二年级后的十月份和四月份参加考试。

北京高考英语改革

北京高考英语改革style--> 各地高考英语改革动向 省份

高考英语改革动向 详细 北京 高考英语科目分值将下调50分向“一年两考”过渡(已出台) 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实行社会 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成绩3年内有效.英语分数从150分调整为100分,比过去减少50分. 山东

外语听力不再纳入高考(已出台) 山东省公布201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外语考试科目中的听力考试暂不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但外语考试的分值仍然是150分.此外,考生外语听力成绩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外语科目听力成绩中最好的一次,单独记入考生电子档案. 江苏 英语拟尝试“一年两考”并以等级计(未确定) 江苏新高考方案正在酝酿改革,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考语文、数学以及文理“小综合”,而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计形式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在录取时将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 辽宁

2014年高考英语改革暂无计划 据了解,辽宁省还暂无计划,至少2014年高考,涉及到英语的考试不会有什么变化.辽宁省的高考政策将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现在教育部尚未出台相关政策,所以辽宁不会调整高考政策. 湖北 2014年高考英语没有相关改革措施 湖北武汉市招考办表示,2014年湖北高考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考试科目将保持稳定,英语考试题型及分值不会变动. 广东

高考英语“不打分”高考政策保持稳定 广东自2010年以来一直按照《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执行,仍考语文、数学、英语等3门主科+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并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列为高考录取必要条件.目前,广东高考政策保持稳定. 上海 正积极拟定上海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 近日,有消息传出2017年上海高考可能只考语文数学,英语不统考.上海市教委也通过官方微博表示,所谓的“上海高考改革方案”内容是不完整、不准确的.目前,上海正积极拟定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 浙江

新高考改革培训心得体会汇编

新高考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新高考改革心得感悟:让学校围着学生转,学生选择决定教师岗位,从全国开始推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至逐步试行新的高考方案。语文、数学、外语必考,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选择3个科目,参加高考成绩核算,即“6选3”。 此外,中学教育开始实行走班教学,学生除了可以自主选择 高考科目以外,还可以选择自己的任课老师、课程,这被他们称为“选科、选师和选课”。 在传统高考模式下,只有主动适应学校和老师的学生,才 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可以说,在传统的高中学校中,学生是围绕学校转动的。那些有个性、有不同学习风格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往往会被看成“异类”,认为他们的个性,只是出风头而已。高考新政下,学校将围绕学生转动,通过学生对高考科目、任教老师以及具体课程的选择,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学习风格,满足自己的 学习需求,从而获得与个人能力相适应的成长。只有学校办学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校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才可能真正促进 学生的个性成长,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 每个教研组的工作态度与教育业绩,会汇聚成这个教研组的学术声誉,而教研组的学术声誉会成为学生是否选择这个学科作

为高考学科的重要依据。学生的选择,将会影响到整个教研组有多少个教学岗位。由于学生有选择任课老师的权利,所以在同一个教研组内究竟特定老师能否上岗,上岗后可以教高考学科班还是学考学科班,每个班会有多少学生,都是由学生的选择决定的。学校制定规则,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传统高考模式下,文综、理综是绑定的,在经历二选一之后,学生被分到某个行政班,从此只有班级排名的变化,偶尔有一些活动或者选修课程可以走动。所以说,不是高中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这样的教育体制已经把学生固化下来了,在不能“行动”的背景下要求学生“心动”,这多少还是违背了“心动不如行动”的规律。于是,如果学生学不好,往往会抱怨学校不好,或者是老师教的不好。而在新高考模式下,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选择,既可以让学生回避自己的短板,发挥自己的长处;又可以通过选择行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借着选择的机会,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学生在选择的前提下,有了挑选学校教育资源、组合自己擅长科目的机会,但也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谁选择,谁就得负责!如果选择后,学生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学生就应该首先想办法来改变这个事实,而不是简单地把结果归因于老师教学水平太差。尽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在当下,老师的教学水平是既定的,我们也要认可这个事实,更要告诉学生这个事实,让他们知道哪些方面要借助于老师,哪些方面要依靠自己。

关于高考英语改革的思考

203 Mar.2014No.3CHINESE TIMES 关于高考英语改革的思考 赵陈香 【摘要】酝酿已久的高考改革这次将重点放在了英语这门课程上,教育部披露英语将不再纳入统一高考的范围,而是实行一年多考制,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这一政策的出台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也对这一制度的发展前景拭目以待。通过对英语考试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现今英语学习的状态研究,分析高考改革首先从英语开始的原因以及对高考英语改革的深入思考。【关键词】高考改革;高考英语;英语考试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203-01 一、我国英语考试发展史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英语考试也随之回复;1983年,英语首次纳入中考科目;1984年,英语正式列入高考科目;1987年,大学英语四级出台;1989年,大学英语六级出台;1992年英语成为高考三大主科之一;2007年,英语考试加大对读写的考察;2013年,多地高考英语开始酝酿改革。 其实早在清朝时期,英语就已经开始成为各学府的招生指标。所以,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对英语考核的重视。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我国的英语考试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应的等级考核制度陆续出台,后期英语在高考中已经和语文,数学并列成为三大主科目。 二、高考改革先从英语开始的原因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说,英语在我国并非官方语言,也不是经常用到,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不会英语是不会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任何影响的。许多学生们未来从事的职业许多都与英语关系不大,例如会计、工程师、语文老师,所以英语对他们来说并非必须,英语只是作为丰富其人生的调料。因此,以英语作为试点科目,存在其合理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功利化的导向下,中国英语教育正陷入怪圈:很多大学生只会应付考试,学了十几年,能实现无障碍交流的人不超过5%。的确,中国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以语法、阅读为主的“哑巴”英语,却很少开口大声说出来,同时大部分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很少有纯正英语发音的出现,这种无环境熏陶的语言学习方式必然会效率低下。 去年夏天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引燃人们对国语“久违”的热情,汉字书写能力退化之忧,进一步引起人们对汉语教育的反思,为何我们的母语如此“低落”?相关调查现实在高中学生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远远多于语文,大部分大学生更是将近一半的时间花在了英语四、六级考试上。所以为了拾起对国学的热情和信心,就相对削弱了英语权重,也许英语退出高考将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恢复。 其实英语权重降低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浙江、天津、云南等省市早已开始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考”,且大多是从听力、口语部分进行尝试。浙江从2009年起,就把高考英语的听力部分放在平时举行,每名学生都有两次考试机会。如浙江高考中英语150分,30分的英语听力考试被放到了平时举行,即每年的3月和9月,由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在云南,考生可参加两次听力和口语测试,选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北京在2011年就已经启动研制,力争3年内出台相关办法。这些省市的率先尝试虽然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突破,但是还是相对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使其把多余精力可以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上,并且也未对社会各界造成太大影响。所以改革还有继续实施下去的可能性。 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英语的霸主地位具有历史原因, 而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长,全球出现了汉语热。截至目前,我国已在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中小学孔子课堂,面向大中小学、社区和企业,教授汉语,推介中华文化。所以汉语影响力的增强也是英语权重降低的一个原因。 三、高考英语改革的影响 对应上述英语改革原因就可看出其积极影响,最直接的应该就是改变了国人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中的盲目态度,改变了人们把英语学习看成是时髦、高品位的象征以及追求升学、升职的功利性工具,使人们认识到英语的本质是国人了解国外文化和与外国友人交流的工具。同时,高考英语的松绑给国人一个重拾遗忘的国学文化的机会,特别是让青少年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并加以弘扬。对英语高考要求的降低,必然会使学生可以减少花费在英语上的时间,从而将精力与时间放在其他薄弱的科目及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上,这对于学生来说未免不是一种压力的释放。 当然,任何改革都有弊端。反对意见则认为,让英语退出高考是改革开放的倒退。退出高考之后,英语教学在中小学阶段将会受到忽视,特别是农村的英语教学,将会与城市拉大距离,城市里经济条件好的学生会花昂贵的费用在校外培训,保持英语优势,如此一来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农村出身者将更不敌城里的孩子,就算姑且不谈城乡差距,对于那些英语是其强项的学生来说,英语退出高考无疑是当头一棒。此外,由于以前对英语的过热追捧,英语教师,英语培训机构等相关人员的工作会不会受到影响?并且许多老师和校长反应,改革太过仓促,英语不纳入高考,那么相应的成绩考核体系是否需要改变? 我认为,我们从更本上要认识到高考英语改革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学好英语,而不是取消英语教学和考试。此外我们要明白,需要改革的不仅仅是考试体制,更深层次的是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如果无法改变高考一次定终生的局面,那任何科目的改革都无法给学生带来实质上的减压。此外,针对有些人提出英语权重的降低会不会影响相关英语培训行业的用户面,但是我们考虑到应付高考英语的学子只是其用户的一部分。有相关人表示只要出国还要考雅思托福GRE ,新东方就会存在;只要理工科的学子专业文献都是英文版,考研英语就一定会存在,就算不存在导师也会有英语要求;只要英语还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一些针对商务人士的职业英语培训仍然会存在关英语培训机构的发展,对此英语改革并不会对现有局面产生太大影响。所以,英语改革有必要,但还需严谨深思其改革是否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如果不能,那改革还需更加深入。 作者简介:赵陈香,长江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新课改下新高考二轮复习的一点思考

新课改下新高考二轮复习的一点思考 伊宁市第四中学邢小兵转瞬之间又迎来了新的一轮高考,而这次的高考非比寻常。因为这是新疆第 一年的课改高考。对我们每一位高三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认为新疆课改下 的新高考复习(尤其是二轮复习)当以新课改三大课程理念、四大课程结构特点 作为理论指导,以教材和宁夏四年高考为依据,以本校学生学情为中心切实做好 各项复习计划与实施方案。 一、高考命题的理论指导 新课改三大课程理念,一个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 强调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三是完善评价 机制,特别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新课改的课程结构有四个 特点:一是模块制;二是选修制,三是学分制,四是学段制。这和以往的课程结 构肯定有出入,在这四大特点和三大理念的指导下,新课改的高考特点也就显而 易见。 因此:新课改高考的试题特点就是试题的难度在降低、试题的灵活性在增加、 新题也在增加,我们也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放活、限难、求新”。在 这种特点下,我们原来以往惯用的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就要失效了,所以同学们 在应对新课改下的高考,切勿大量做题,要有选择性的做题,做那些符合新课改 理念的试题。再有,死记硬背的东西也未必在考场上能发挥作用,要学会迁移, 学会综合,学会探究和学会创新。 二、高考命题最根本的依据是教材. 在高三复习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扔掉课本,重视资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说明》,而《考试说明》的依据是《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因此高考命题最根本的依据是教材。每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将近30%~45%的题目出自课本中的典型例题、练习题、习题或复习参考题。例如:1.2010年课标高考试题4(依据教材:必修4.习题1.5B组3题,1.6例2.)2.2010年课标高考试题9(依据教材:必修4. 3.2例1.练习1题)3.2010年课标高考试题13(依据教材:必修3. 3.3.2例4. 复习参考题B 组4题.选修2-2.习题1.5A组5题.)4.2011年乌鲁木齐市一次诊断试题21(依

新课程推广背景下的高考改革

---------------------------------------------------------------最新资料推荐------------------------------------------------------ 新课程推广背景下的高考改革 . 新课程推广背景下的高考改革袁祖望【作者简介】袁祖望,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文章来源】湖北招生考试 2007 年第 2 期专家论考版面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自 2019 年始,教育部相继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等一系列课程改革文件,在实验的基础上拟于2005一 2010 逐步在全国推行新课程体系。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理念发生的变化,技术含量、资源需求等的大幅提高,必然要求基础教育制度多方面的配套改革,但最根本的是考试和评价制度;否则,新课程改革必然胎死腹中或名改实未改。 学生评价、中考、高考等都要改,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高考。 中学的填鸭式、题海战术为什么至今盛行不衰?因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对付高考。 高考是指挥棒,高考改革具有强制性。 高考改了,其它方面必然跟着改。 新课程标准新在课程理念的更新。 即培养目标从统一标准到因材施教,从片面取向到全面要求,从重知识到重能力,从重结果到重过程,从使学生学会到使学生会学。 新课程在全国范围的逐渐推广必然要求高考的相应改革。 1 / 9

新课程标准强调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 与此相适应,高考形式应该多样化。 考与不考,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报考高职高专的学生可以不考,到学校注册即可;一种考与多种考,可考虑普通本科与高职高专分开考,或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分开考。 两种高考时间错开,各司其职,考测重点不同,考生自由选择。 不同类型高校的招生则有开放式、选拔式、竞争式诸种。 新课程标准强调多样化和选择性,既有必修课又有丰富多样的选修课,既有文化课又有技术课。 诸种课程不纳入高考,很可能是不考不学,流于形式;纳入高考,又会加重学生负担。 为此,必须坚持高中毕业会考的方向,扭转会考流于形式、逐渐淡化的趋势。 会考属于全面考,以使学生打好基础,避免偏科;高考属于选择考,以使学生有所侧重,减轻负担。 会考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不能赋予会考以筛选功能并强化其社会功能。 会考成绩不能与高考录取挂钩或按一定比例计入高考总分。 如目前某些省市的做法那样。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综合评价,学生档案中除学籍表、健

高考英语改革的利弊

高考英语改革的好处 1.促进英语教育本质回归 考试政策,是英语教育的“指挥棒”,对英语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英语的沟通属性大打折扣,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升学就业的“敲门砖”。应试化的英语教学背离了英语教育的初衷。因此,英语不纳入高考总分或不统一高考,将有助于英语远离应试,回归交流工具的功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死胡同”。 2.促进英语教学和测试研究 英语高考社会化,要求相关的教育部门和机构,在教学层面上,就课程设置、师资匹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3.体现以生为本 一年多考,打破“一考定终身”,给考生提供更多选择权,体现对考生的人性关怀。从某种程度来讲,一年多考,有利于考生舒缓考试压力,降低高考恐惧感。最后,英语培训机构是英语高考社会化的受益者之一。考试次数的增加,培训机构的生源也会增加。而生源的增多,要求培训机构扩大师资规模,研发新的对路培训项目。这些转变,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促进了就业。 消极影响 不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阻碍国家对人才的培养 高考一年多考不利于学生掌握语言,语言的学习需要长期持续性,反复学习使用。若一个学生在高一就通过优秀等级,在高二高三暂停英语的学习,这两年学习的缺失有可能让他的英语水平退回到起点。 不利于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拉大贫富差距 高考英语向社会化考试方向发展或将对教育落后地区造成较大的冲击,加大“英语鸿沟”。对于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北上广等地区,如果课内英语无法满足学生的高诉求,他们可以寻找课外途径,未来是高考还是留学他们也有很多的选择。但对于教育资源相对贫瘠的地区的孩子而言,这样的改革会使本应免费享受基本英语教育的孩子的机会越来越小,他们与发达地区的学生英语水平的差距也越拉越大。 对就业和教学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此次改革对英语方面的变动太大,部分高校减少了英语教师的聘用,这对从事师范类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业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毕业就面临着失业这一现象将更为严峻。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逐渐适应这个变化,给教学工作又带来了一定难度。

新高考背景下化学教学的对策与思考

新高考背景下化学教学的对策与思考 孔令周(浙江省瑞安市第十中学温州 325200) 【摘要】在新高考方案实施的背景下,化学教学的外部与内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化学教学走向何方”,成为一大重要的命题。只有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当今教学。本文就此背景下化学教学的具体对策作了研究并对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字】新高考化学教学对策与思考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从2014级高一学生开始,浙江省已经成为新高考方案的试点省份。新高考采取高考与高中学考相结合的办法,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有效分散和缓解学生的考试压力。坚持自主选择,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坚持统筹兼顾,促进高中改进教学和高校科学选拔学生。坚持科学规范,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在这个改革形势的背景下,研究化学学科的变化特点以及应对方法,对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尤 显重要。 1 变化特点 与此相适应的是,化学学科出现了以下几点变化: 1.1考试的形式。化学学科不再以高考理科综合组成部分的形式出现,而是作为学考选考中“7选3”科目之一,选考的学生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一年安排两次,分别在4月和10月与高中学考同期进行,考试时间在高中学考基础上加长30分钟,为90分钟;成绩按等级赋分,以当次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为赋分前提,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计入个人高考总分。 1.2教材的改革。苏教版化学教材在内容要求上也相应地由过去7个模块减为5

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为3个,分别为《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为2个,分别为《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学考考查的内容仅限于必修模块中的“基本要求”部分与一个基本操作的综合实验,满分70分,选考学生加试题部分包括必修模块的“发展要求”部分与选修模块,并适当考虑其它化学学科类选修课程的内容,满分30分。 1.3学生的选择。根据改革精神,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从选择的结果来看,自然划分为学考生(即非选考生)与选考生两类,由于是“7选3”,相信其中学考生会占大多数。这两部分学生在教学要求与教学进度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教学上必须统筹安排,区别对待。 2 教学对策 在这次力度空前的新课改中,没有先前的经验可以借鉴,很多学校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联系教学实践,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展开: 2.1以学习目标为领,安排教学 2.1.1学生学习目标定位 按照新课改要求,不同类别的学生,其教学要求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不同学校在安排教学时,及早根据学生的选择对学生进行分流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教学才不会被动,对学生的发展也有好处。但这里有一个矛盾,凭高一学生的年龄与阅历要做出关系人生发展方向的重大选择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需要教师与家长的配合引导。在引导时,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方法:①开出学生生涯规划类的选修课程,帮助学生选择②利用导师制或通过讲座形式,教师有意识引导、与学生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③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宣传与培训,请家长协助学生等。这些必要的工作之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其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才能做出学习目标的准确定位,自然分流

新课程改革进程

新课程改革及高考改革进程1280人阅读 问:新课改历程是怎样的? 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1996年提出到现在经历了很长时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96年至1998年,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1996年在基础教育司组织下,调研了1993年开始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接着基教司组织专家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际和国内基础教育课改,规划和设计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998年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推广新课程的政策策略基本形成。 第二阶段: 1999年至2001年7月,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施准备阶段。 1999年1月,成立了基础教育课改专家工作组,起草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展开各科标准制定、教材编写、各项专题的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设计好政策性框架之后,开始试验、实施。2000年将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这个课程计划首次将小学和初等中学的课程放在一起规划,在课程表中将全部课程分成两大类:活动类和学科类,在课程中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性。 第三阶段:2001年7月至2004年7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和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形成阶段。 2001年9月,新一轮课改涉及20个学科(小学7科,中学13科)的49种新课改实验教材首次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使用,新课程进入全国性试验阶段。同时开始探索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以及评价、考试制度的改革。 2002年秋季,省级课程改革试验区启动,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全面进入试验阶段。 2003年对试验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全面修订,再次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 第四阶段:2004年7月至今,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反思、全面推广高中新课程实验阶段。 问:高中新课改进程是怎样的? 答:高中新课程改革始于2004年,到2007年进入新课改的高中已经约占全国高中总量的50%。 2004年秋季开始,高中教育课程改革在海南、山东、宁夏、广东四省区进入试点。

我国高考英语改革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高考英语改革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邓北平 【摘要】高考英语是我国高考科目中改革力度最大、发展最快、变化最频繁的一个科目。因此,我们研究高考英语,就必须首先厘清高考英语发展变化的轨迹,力求认识、掌握其演变规律,为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服务。我国高考英语的改革于1985年正式起步。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NMET标准化考试试验期(1985-1992年),NMET标准化考试发展期(1993-1995年)和NMET标准化考试成熟期(1996年-)。 【关键词】高考英语改革发展阶段 我国高考英语考试改革于1985年正式起步。1985-1986年由广东省作为改革试点率先进行英语标准化考试试验,1987年推向全国,迄今为止,已有十几个年头。多年来,高考英语从未忽视过国外考试的成功经验,也从未轻视过国内英语教学的阶段性成果,更未放慢过自身的改革步伐,一轮又一轮的改革将高考英语不断推向成熟。 从命题导向与改革力度(包括对试卷结构的调整)的角度看,高考英语改革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MET(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标准化考试试验期(1985-1992年);2.NMET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标准化考试发展期(1993-1995年);3.NMET 标准化考试成熟期(1996年-)。 一. MET(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标准化考试试验期(1985-1992年) 高考英语标准化考试试验期创造了几个第一。第一次引进了标准化考试这种形式。标准化考试属于客观性考试的范畴,它可分为常模参照性考试和目标参照性考试。前者以常模为参照点,反映应试者成绩在考试总成绩中的位置,一般用于选拔、水平、安置等方面的测试。后者以专业或学科的目标为参照点,通常用于达标、合格考试等。高考英语属于常模参照性考试。由于标准化考试实现了高度数量化,在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1] 1987年向全国推行MET考试时,连主观性试题都没有(1988年才有书面表达题),完全只有客观性试题,这对大规模考试降低评分误差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时间举国上下一片叫好声,认为客观即是公正,而公正又和公平是一对孪生子,因而客观、公正、公平在人们的意识深处成了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历史地看,高考英语标准化考试给人们思想意识的冲击更甚于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冲击。毕竟,高信度是其重要特点。 1988年MET 第一次引进了书面表达这种新题型。这种题型从一开始就显示了重要的地位,其分值占到全卷的15%。试题对写作内容乃至字数有明确的要求,而且为了做到主观性试题评卷的客观化,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也制定得相当细化,对内容要点,语言表达均有程序化规定。这种题型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人们对语言学习目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因为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而对使用语言知识还是使用语言本身这个问题,人们已经开始了理性思考。书面表达题正是对纯客观性试题的一种纠偏,它对激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写的能力和促进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尤其是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改革,以及改变人们对语言

新课程语文高考应对策略

新课程语文高考应对策略 新课程高考以全新的理念冲击着每位语文教师,课外阅读也逐渐引起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常听有些学生抱怨:“我也看了不少课外书,怎么也没见阅读和作文水平提高?”有些家长对此也感到困惑。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止一个,但笔者认为科学的阅读方法必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变漫无目的的“漫读”为定向择优的“选读”。“选读”并不是说要硬性规定阅读内容。但鉴于课外阅读数量的无限性、质量的差异性及中学生阅读时间的有限性,课外阅读需要“择真”、“择善”、“择美”。多读一些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优秀作品尤为重要。要读一些时代新著、流行佳作,感受时代脉搏。要读一些传世经典、中外名著。这些名著名篇中融会了世态百相,沉淀了历史精华。除了读纯文学作品,还要涉猎科普、政治、历史、文化等各类读物,这样才能古今结合,文理兼通,开阔视野。 变肢解课文的“析读”为整体感知的“意读”。东晋诗人陶渊明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其要义在于我们读书

应明其大意,得其要领,而不在一词一句上搞微言大义。要打消阅读的短期目标观念,不在章句上过度咀嚼,要从大处着眼,致力于整体领会,在内容情理、文体风格、语言艺术上多领悟,进而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自己的思想情趣,提高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 变没有记忆的“白读”为注重积累的“诵读”。青少年是人生阅读的重要阶段,在阅读的同时多背诵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多积累一些终生受用的文化知识。教师和家长也要有意识地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背诵,让他们在愉悦的阅读中,把历史文化的积淀化作自身的文学素养。多积累,多背诵,慢慢就能体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感觉。 变单纯吸收的“心读”为勤于表达的“写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实验研究已经表明:学生充满趣味的课外阅读对发展其写作的能力,远胜于机械的写作训练。建立在持续的、大量的课外阅读基础上的练笔,形式随意,短小轻松,对于丰富学生词汇量、提高其驾驭语言的能力、养成个性化的写作习惯,具有显著功效。读写相结合的积累,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素养,此外,也可对文章进行评析、续写、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及其趋势(精)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及其趋势 背景:新课程改革 ●我国高考的改革历程与进步 1、十七年、十年、恢复十七年、走向21世纪 2、高考(历史)令人瞩目的进步与问题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什么? 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六个改变”: 1、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学课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需求,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改变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习兴趣、经验、终生学习的基础; 4、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注重培养基本的能力; 5、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改善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 6、改变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体制,实行三级管理。 ●国家出台的高考改革措施 1、按照《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逐步下放高考命题权,实行由省一级按课程标准实施的国家高校招生考试; 2、加强国家监督和新的实践经验总结,给予及时指导。 一、高考的竞争及其特点是社会竞争及其特征的客观反映和延伸。“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其中,高考则是学生学习内在的“指挥棒”,这几乎是“铁律”。全面测量与评价是一种理想和努力的方向,但理想、方向固然重要,却并不能取代现实和用什么方式、方法到达。当社会诚信和全面测量与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不足以保障其客观和“三公”时,人们会本能地放弃“全面”而选择“三公”,无奈地相信那可爱又可恨的考试——不公平中的公平。社会诚信是全社会的事,前途光明,却有待时日和努力。全面衡量与评价的有效和可靠性,即使从技术层面上看,也还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其中,有些是世界性难题,如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测量。在正常情况下,在与无法超越的功利相联系的时候,很少有人会不按评价者的意图来表现,智商越高,越是如此;有些有中国特色,如“快节奏”、“大跨度”的教育或课程改革、高期望值和高竞争率的负面效应等;有些有办法而缺乏实施的条件,如考试社会化、命题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增加考试机会、进一步提高阅卷信度、考试的信息化等。这些都非一蹴而就,而牵动千家万户的高校招生却是每年必须进行的。 考试改革必须从实际效果出发作系统的考虑。这个“实际效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测量效果;二是对教育的反拨作用,或者说“应考”效果。前者直接决定测量与评价的成功与否,从长远的观点看,后者具有更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因为它左右着测量对象本身的变化。

各省市高考英语近年改革趋势分析

※北京:高考英语科目分值将下调50分向“一年两考”过渡 在高考方面,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透露,北京市2014年高考的科目分值、考试侧重、志愿填报、投档方式等都将有一系列改革。其中,即将出台的北京市 2014年高考方案中最大的变化来自英语科目。北京高考英语科目分值将下调,并逐步向一年两次社会化考试过渡。考试将侧重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侧重。......详细 ※辽宁:2014年高考英语改革暂无计划 辽宁省高考是否会进行类似改革?昨日记者从省招考办了解到,辽宁省还暂无计划,至少2014年高考,涉及到英语的考试不会有什么变化。 辽宁省的高考政策将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现在教育部尚未出台相关政策,所以辽宁不会调整高考政策。高考加分方面,辽宁省将从2014年开始改革。...全文 ※湖北:2014年高考英语没有相关改革措施 “英语分值从150分降到100分”、“取消外语听力考试”……连日来,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相继传来的高考改革新政中,降低英语权重成为一致取向。不少家长焦急地向本报咨询明年湖北省高考英语怎么考,昨日,记者从市招考办获悉,2014年湖北高考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考试科目将保持稳定...全文 ※广东:高考英语“不打分” 高考政策保持稳定 有读者因此担心广东高考制度是否会跟风改变。昨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有关人士,据他表示,广东高考将保持稳定。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有关人士昨天表示,广东自2010年以来一直按照《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执行,仍考语文、数学、英语等3门主科+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全文 ※江苏:率先改革高考英语为“英语热”降温 有消息称,江苏省2016年高考有可能英语不再计入总分,这是继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