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哲学冲刺班 讲义

哲学冲刺班 讲义

哲学冲刺班讲义——李海洋

如何进行冲刺复习

冲刺复习是我们前一阶段复习的总结,是考场制胜的关键准备。冲刺复习的成效关系到考试的成败。而冲刺复习本身成败的关键环节就是建立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统一,对复习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梳理。

怎样才能建立起针对性?如何体现系统性?从表面上看,考生似乎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上完全无能为力的。其实不尽然。我们复习的学科内容本身――辩证唯物主义――就是我们手中的一个现成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然能够指引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科学的路线方针政策,它为什么就不能指导我们考试?指导我们把握考点,组织答案?这是有文章可作的。在这里作文章是事半功倍的。

简而言之,我们要以考试大纲规定的哲学体系的理论系统为基础,以对于命题规律、命题趋势的把握为重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以对主观性试题的重点复习为突击方向,带动对包括客观性试题在内的考试内容的全面梳理。

具体地说,就是要全面把握,突出重点,强化能力。

全面把握并不是不加分析地地毯式轰炸,面面俱到并不叫全面,全面是指建立系统和框架,在此基础上把我们复习的东西有机化,在原理和原理的关联中掌握原理,在概念与概念的关系中把握概念。

突出重点,其实大家只要稍加分析,就会感到多年来的考试并不是在所有的理论知识点上均衡的命题,而是有那么一些高频命题点,突出重点就是要突出高频命题点。

强化能力,指的是要把知识转化为战斗力。需要通过作一些练习,消除前一阶段的复习中存在的理解误区。激活头脑中的静态知识,形成战斗力。

须知,没有针对性,就难以形成战斗力;而缺少系统性,就难免陷入盲目性。只有将针对性和系统性结合起来,才能高效、稳妥、主动地开展复习,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章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绪论。在这一章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作出了唯物主义回答,形成了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这一基本原理。这一原理既是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线索,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的解题方法。

这个原理在第一章当中表现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第二章当中它表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和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在第三章中表现为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对立,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在第四章中表现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在第五章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关系,并进一步表现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有关意识形态的原理。在第六章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原理,或者说由这两个原理构成的两条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在第七章表现为社会形态范畴,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第一章的逻辑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这一层次中的重点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同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二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伟大的哲学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功能等几个问题。这是考试大纲强调的重点问题。

第三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问题。

本章的重要考点是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以及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命题的识别。命题形式以单项和多项选择题为主。具体的命题角度可以是将以往哲学家的典型观点设置为分析材料,将不同性质的哲学派别作为选项。也可以是相反。形式多样,不离其宗。关键是要抓住上述几个考点,达到透彻理解,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本章命题通常涉及三个问题:第一,物质是什么?物质是怎样存在的?第二,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纳入物质范畴,或者说,实践为什么有物质性?怎样理解实践的物质性?

第三,意识和物质是什么关系?

这三个问题也就是本章的三节: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这既是本章的理论脉络,又是考试命题的基本线索。

首先,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要弄明白为什么辩证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客观实在性。同时,理解运动和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要特别注意“物质和运动”的联系和“运动和静止”的联系以及“时空和物质运动”的联系,这是“热点”试题,题目形式为单项、多项选择题,考察点就是将以上几对不可分割的关系加以割裂,出现形而上学或唯心主义的运动观、时空观错误观点。

其次,要理解“实践”范畴的定义和实质,实践活动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实践的环节、特征和形式。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是“实践的本质”,要从实践作为一种物质活动与自然界盲目的物质运动和人的主观观念活动的区别和联系中去把握它。实践是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因此,实践是有目的性的活动,即主体性,但实践与观念性活动不同,实践与其他物质运动一样,具有客观物质性,即直接现实性。所以,实践本质上是物质活动。

最后,要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特别是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把握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并且掌握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现实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对于第三节的“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要重点准备。其中“意识的本质”问题是重点考点。要抓住意识在内容上对物质和依赖性和形式上具有主观性的矛盾,结合作历年真题,掌握“意识的主观性方面”,“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庸俗唯物主义把意识直接当作物质”等问题和“意识与人工智能”的考点内容。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这一章通常被称为“辩证法”,它和上一章“唯物论”一样,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唯物论”概括的是“世界的物质性”,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那末本章的内容则是“世界的辩证性”。回答的是世界“怎么样”的问题,即世界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着的问题。认为世界具有“辩证性”,就是指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着的。

根据今年考试大纲的修订情况,我们在把握这一章时,应该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的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问题。普遍联系这个重要范畴和基本观点,是去年的重要考点,已经用来命制了一道大题。因此,今年,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发展观和过程论的问题。形而上学这种错误片面的观点正是与辩证法对立的发展观。在理论上,发展观问题具有世界观方法论层次的重大意义,在实践上,发展观问题又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作为指导思想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第二方面的问题是“三大规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主干。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它们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量变质变规律,首先要把握质、量、度这三个概念的含义,其次,应该把握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这是高频命题点。对于对立统一规律,要做到透彻理解,牢固记忆。因为这一规律包含了密集而多样的考点和命题角度。

第三方面的问题是唯物辩证法“范畴”。唯物辩证法的诸范畴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基本

环节。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在认识过程中,范畴使知识和经验条理化,帮助主体在思维中把握客体。由于“范畴”是今年大纲的主要新增点,因此,应特别注意其中包含的考点信息。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认识论这一章集中了许多重要考点。但是这一章的内容并不太深奥,因此,只要抓住了理论脉络是很容易掌握的。认识论一共分为四节,除了第四节辩证思维方法是前年从第三章调整过来的之外,认识论的前三节的理论内容的逻辑性非常强。

第一节“认识的发生和本质”与考试命题直接相关的问题有三个。第一是认识的本质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讲的是在认识论中贯彻辩证唯物论原则。指出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认识就是对于对象的能动反映。“反映”解释了在认识论上,怎样算是唯物。“能动”解释的是在认识论上,如何才算辩证。第二个问题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三个问题是选择、重构是认识的实现机制。这三个问题都是重要考点。

第二节“认识的发展过程”指出,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过程。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与上升的过程。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节讲的是认识论当中的辨证关系,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人具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感官产生感性认识,大脑产生理性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第二节的中心线索,它是一个高频命题点。

第三节讲的是认识的目的――真理和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它的逻辑线索是首先贯彻唯物论原则。把握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客观性。然后在真理观和实践观中贯彻辩证法原则,即绝对真理、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关系。

真理和价值问题提出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主题,二者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由于这一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因此具有重要的命题意义。

第四节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与辩证思维方法是密不可分的。辩证思维方法就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它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着的基本方法。

由于“认识论”突出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功能并经过多年的教学考试实践而生成了大量的较为成熟的题目。也因为今年党中央提出的实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等重大举措是直接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为理论根据和思想底蕴的。因此,“认识论”这一章包含了许多命题热点。

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这一章与其后的两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从理论上说,它并不是与辩证唯物主义并列的另一个“主义”。但从复习考试来说,这三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本章可以视为唯物史观的绪论。本章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其理论线索是以实践观为基础,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具体分析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及其功能。这一章在框架结构上的特点就是一个“本质”,三个“结构”。即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和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学好本章是理解全部唯物史观内容的基础和钥匙。由于近年的考试在哲学部分的题目出得非常灵活,仅靠熟记书本具体章句往往已不能对应,而是确实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有一点理解。因此,复习本章一定要注意有宏观上的把握,具体地说,要理解关键点和梳理体系。要从理解这样两个问题入手:1、社会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2、在理解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弄清楚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和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含义和关系。在此基础上去理解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的关系。即经济结构决定政治结构、观念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又具有反作用。要在这样的宏观把握中去体会每一部分的原理。这样才能形成在考试中“临机应变”的组织高水平答案的能力。

从微观上看,本章理论内容丰富,考点星罗棋布。有以下一些须特别留意。如“地理环境的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但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性”、“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政治上层建筑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意识形态的阶级性”等都是既可以出多项选择题也可以出辩析题的重要考点。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如果说第五章的内容是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结构的静态把握,本章则是社会的“本质和结构”的动态展开。“本质”“结构”在运行中呈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动力”体系和“历史创造者”的活动。本章的三节正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层次展开论述的。

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构成的社会的基本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构成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第二节“社会发展动力”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多种多样的动力作了清晰的梳理和归结,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体系。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以及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历史的创造者”围绕着历史主体的作用阐述了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的关系以及人民群众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阐述了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问题。

因为本章内容揭示了社会历史的规律、动力和历史主体问题,所以,突出地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功能。这是因为,旧的历史理论存在两个主要缺陷:一是仅仅考察了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未探究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未能发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没有正确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本章恰恰是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出了回答。因而在理论上和考试命题上都有重要意义。

本章特别值得注意的内容是“两大历史规律”,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内容,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和机制的深刻揭示。同时,又具有极为突出的现实意义。

另一处非常重要的考点是“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以及“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意义”,这个问题具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的性质和地位,需要考生心中有数。

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这一章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归结。相对于本章不太多的理论内容,分布于本章的考点却显得数量多而且有份量。

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考察社会形态范畴入手,分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以及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其中,“社会形态”、“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主体的选择性”、“可能性空间”等概念及其关系是需要留意的考点。

第二节深入考察了人的属性、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问题。这些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有世界观人生观意义。象“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问题都是能够结合当代青年学生思想实际命题的的考点,由于今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青年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文件,使得这类问题突出出来,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在试卷上极有可能出现,需要把握好理论脉络,在头脑中建立起比较清晰牢固的印象,方能较好地组织答案。

第三节是关于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关

于共产主义的理论问题的阐述。这一节的内容理论内涵较深,同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于“自由”、“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等知识点,需要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联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去把握其现实意义。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

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

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七条

关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

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没有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推进,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仅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而且最终经济发展也难以搞上去。要坚持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时又要切实防止片面性和单打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一定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眼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坚决禁止过度性放牧、掠夺性采矿、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

摘自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分析题示例:

材料: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之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在政治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实行“车同轨”,“书同文”。但是,秦始皇毕竟是封建帝王,还在兼并战争过程中,他就让人图写六国的宫殿建筑式样,兴建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和豪华的骊山陵墓。其他如筑长城、修驰道、征匈奴、伐百越等,虽对巩固全国统一有积极作用,但因旷日持久地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不仅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而且使广大农民无暇从事生产,社会经济生活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馈,女子纺绩不足于盖形”的局面。与此同时,秦朝统治者还制订了严刑酷法,人民动辄触犯刑律。导致社会矛盾逐渐激化,人民群众反抗斗争不断发生。一些儒生和游士也针对时政,引证《诗》、《书》,以古非今,“惑乱黔首”。于是,秦始皇运用国家权力,强制推行思想文化的统制政策。采取了焚书坑儒等严酷措施,希望以此杜绝政权不稳的祸患。然而,仅仅四年以后,就暴发了最终导致秦王朝灭亡的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在起义的过程中,起组织动员作用的多为以“鱼腹丹书”、“篝火狐鸣”、“天降陨石”等形式挟带的简单口号。而不是书于竹帛的政治纲领。由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大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战争,推翻了秦王朝的黑暗统治,显示了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

请回答:

1.这一史实说明“焚书坑儒”所针对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更替并不起什么作用,社会心理才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2.这一史实证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3.这一史实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根据所给材料对以上观点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1.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都属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指人的一切意识要素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相对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派生的和第二性的。因此,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都不是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而是秦末社会矛盾激化的反映。并且以各种形式对于社会变革发挥着反作用。

2.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生产力是主导的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秦始皇虽然统一了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但没有重视与民休息,稳定社会,恢复经济。反而造成“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馈,女子纺绩不足于盖形”的局面。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从而导致了秦王朝的迅速崩溃。

3.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因此,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秦末农民大起义以风起云涌之势推翻了秦王朝统治,正是人民群众历史创造作用的生动体现。

【分析】这道题目不容易。因为它的考点涉及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的多个原理。要求对于唯物史观理论体系有较深入的理解。并且,在解题技术上,对审题和组织答案均有较高的要求。

审题时,脑子里要带着唯物史观的理论框架,才能一下看出个“子丑寅卯”。

组织答案时,有个规律。先答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原理,再结合题目材料进行分析。关键环节在于基本原理,只有原理用对了,分析题目材料就不是问题,可用“就地取材”的方式从容解决。

这类题目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宜多练。因为联系现实命制题目是研究生政治考试命题的重要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特别是命制哲学题目更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因此,在复习的时候,眼界要开阔,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非常重要,但不能一厢情愿地以为,直接结合大政方针是唯一的命题方式。实际上,2004年的哲学命题已经突出地显示了这一点。硕士研究生政治考试主要是对政治理论学科体系的考试,而不是对一般政治常识的测试。所以,考生在复习时,特别是复习哲学时,首先要掌握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在复习的后期,多看一些历年的真题,有意识地注意一下用基本原理结合题目材料组织答案的方式和感觉。总之,哲学考试的考点全都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所以,这既是最后复习的着力点,也是在考试上答卷的出发点,得分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