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行测全攻略

行测全攻略

行测全攻略
行测全攻略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语境分析法

语境有狭义语境与广义语境之分,狭义语境主要指上下文语境,适用对应分析法;广义语境还包括言语片段之外的各种情景条件,如写作背景。适用情景展开法

A、对应分析法为保证答案的唯一性与科学性,题目通常会在空缺处的上下文设置一些提

示信息,与正确答案之间存在一定呼应关系

正对应

1、解说关系一般是先提出一个总的观点,然后在后文进一步解释说明解题关键在于找出后句中解释说明的内容

2、概括关系与解说关系相对,先具体概括再进行概括,解题应先从前句入手,找出选项中与前句意思最贴近的一项

3、顺承关系最突出特征为几个相连词语之间顺序上存在不可逆性,可以是语句间的前后照应也可以是逻辑上的先后承接或语句间的前后承接

4、递进关系文段前后句存在一层进一层的关系。常见关联词有1而且、并且;2何况、况且;3进而、更、还、甚至。答题时可据设空位置将选项与关联词前句或后句中的中心词进行比较

逆对应

1、转折关系一般可通过找出相应词语的反义词来破题

2、并列关系最典型句式为‘不是。。。而是。。。否定前者肯定后者,即前后句之间存在逆对应关系

3、背离关系常以表数量的词来表达如极少数与大多数、很多与也有很多

B、情景展开法精髓在于展开,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判断题目答案

1、从材料背景角度展开基于逻辑填空材料用词书面性的特点和用词规范性的要求,其设空的地方都是材料中内涵较深刻的词语,且具有非此不足以表达的独特性。做题时须认真体会待选词语的这些特征,结合相关背景斟酌选择

2、从事理常识角度展开主要包括专业术语,基本常识,生活逻辑

C、词义辨析理性义和色彩义。理性义使语言表达的更准确,色彩义使语言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

词语的理性义可以从相异语素着手,根据相异语素的字形、字义及其组成的惯用词语来判断该近义词的范围、侧重点和轻重程度。

1、看词义所指的范围

2、看词义的侧重点

3、看词义的轻重程度

词语的色彩义

1、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句子所提供的语境判断作者的感情色彩和褒贬意味从而选择与作者

感情色彩最相符合的选项

2、词语的语体色彩可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书面语文雅庄重,多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

理论性强的文章如公文类语体用词比较规范庄重;政论类语体的词语感情

色彩比较强烈,逻辑性强;科技类语体的词语比较严密,规范;文艺类语

体的词语相对比较文雅抒情。

3、词语的形象色彩指有些词语除了具有一般意义,还能给人一种特别的形象感,它往往

以生动具体的形象,让人们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上的感受,引起

人们对现实生活中某种形象的联想

D、语法与语用语法指语言的结构规律,可通过分析所缺词语在句中充当的句子成分,选

择合适词语。探讨的是遣词造句的规则;语用指语言的实际应用更多指遣

词造句的习惯

1并列成分的词语的词性通常一致

2语义重复的词语一般不连用

3数量词修饰名词须遵循习惯,集合名词不受个体量词修饰

4词语的习惯搭配,既包括日常生活用语的习惯搭配,也包括一些专业领域里特殊用语的固定搭配

E、成语八大常见命题陷阱

望文生义、对象误用、轻重失衡、语义侧重不符

感情色彩不符、句法功能混乱、语义重复、谦敬错位

二、关键信息识别法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暗示信息

作用快速定位文段的论述对象和重点,划分出文段结构

A、关键词︰高频词、表示某一特定含义的概念、提示文段重点或结构的词

1、高频词确定文段论述主题重点

当高频词为名词时,与文段的主题应与此相关,一般作主语;

当高频词为动词时,为文段论述的重点一般充当谓语,可转化为名词性短语

2、表示某一特定含义的概念确定文段落脚点,尤其当其出现在段尾时与文段的主旨多有

密切关系

3、提示文段重点或结构的词提示重点、区分层次

①关联词

注意1 关联词不能成为唯一的判定条件,尤其是关于自然、科学内容的文段需前后兼顾,把握文段层次结构

2 出现多个关联词时需判定各个分句的主次、层次

②副词其实、倒、尤其

③其他起提示或指示作用的词

表归纳总结的词可见、总而言之

带有倾向性的词务必、必须、亟需、亟待、迫在眉睫、重中之重、重要的是

B、关键句首句尾句承启句

C、关键暗示信息修辞手法、标点符号、数字信息

注意文段中如果出现大量数字,要注意分析这些数字键的对比关系或联系

三、片段阅读题型

A、主旨观点性题目

1、概括类:指作者观点可以直接从材料中得出,正确答案是对文段内容主旨的归纳、总结

解题原则:概括要全面

解题方法:首尾寻找中心句;事物罗列抓共性。文末注意新概念;尾句警惕个别词注意常见的一种命题陷阱以偏概全,即从个别、特例来推出全部。要避免以偏概全可以通过注意主题中心词前面的修辞词来提高警惕,特别是那些表个别的词,如有些、有的、之一

2、引申类:指作者的观点不能直接从材料中得出,需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推断、引申

解题原则:要有高度,要合常理

常体现为方法论之类的描述,用词上则多含有应、应当、要、亟需、不宜、不必、

必要性等主观倾向比较强的词语

解题方法:描绘现状力图改变;文末假设多为否定

B、主题概括型题目概括文段论述对象

1、高频主语暗示法

2、主体数目分析法

此类题目的谈论对象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两个。当有两个谈论对象时文段主题的落脚点也应该包括两个,尤其要注意区分两个谈论对象之间的关系

①独立关系,如果他们之间的关系式独立的泽文段主体应为两个

②对比关系,如果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对比的,谈论一个主体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另一个主体

这种情况下主题仍应为一个

3、研究人员提示法

对于说明性材料文段一般介绍的是一种新科技、新方法、新发现,因此要特别注意科学家或研究人员这些特殊的权威主体后面的内容,他们的研究成果常是文段谈论的主题

4、为了识别法

C、细节理解型题目

关键是要细心,设错方法可归为四字诀混、反、无、误

1、混,即混淆。命题人常通过混淆谈论对象、时态、数量、范围、可能性和必然性来设置错误选项,需找出原文认真比较。

表时态的词语已、已经、曾经、正、正在、在。。。中、着、将、要等。

表数量的词语一些、有些、几乎、绝大多数、都、全、全部等

表范围的词语或、和

表可能性的词语可能、也许、或许等

表必然性的词语一定、肯定

2、反,指选项与原文意思相反。常出现的词语有必、必须、必需、没、没有、不、不必、不用、不曾、不可、是、不是。

在阅读题目时,看到没有、不等否定词时就要条件反射的想到命题人有没有从这些词语的反义来设置陷阱。

当选项中出现需要必须等类似词语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3、无,即无中生有主要指选项中涉及的某个概念问题或结论在原文中并没有提及尤其是当选项出现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时,一般原文并未对它们进行比较。

4、误,指选项存在逻辑错误或推断错误。

逻辑错误,指选项中两个事物的逻辑关系与原文不符1因果混乱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混淆

推断错误,指选项过度推断作者意图或者推断错误

解细节理解型题目对于某些表述比较绝对的选项,要重点注意。

当看到选项中出现关联词只要。。。就只有。。。才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D、语句连贯型题目

八大解题原则话题统一、意境协调、前后照应、重点突出、句式一致、音节和谐、合乎逻辑、承启恰当

意境协调,包括语体色彩、感情色彩,是融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境

前后照应,分号可以表示并列,冒号可以表示解释说明和总结。当题干中,尤其是语句填充题目题干中有这两种符号时,可优先考虑运用前后照应原则合乎逻辑,主要包括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以空间转换为顺序,以心理变化为顺序以人们的认知规律为顺序等

承启恰当,1运用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

2让后一句的开头部分与前一句的末尾部分所说内容相同或相关

3在连动词中,两个动作之间没有宾语的间隔是最紧密的

解题步骤

1对于语句填充类题目首先要注意认真研读各选项,通过分析选项的不同之处,从而找出出题角度,对号入座。

2对于句序类题目,最好用的方法是排除加验证,具体可按以下步骤

①根据选项中首句、尾句等特殊位置的句子是否恰当首先排除部分选项

②比较剩下选项的差异点,进行分析,初步选定正确答案。

注意代词语境或选项中的代词或指代性词语要紧跟在它所代的内容后面

指示代词,要分近指“这”、远指“那”

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句子,一般不能作为首句

有指示代词或指代性短语的句子,一般不能作为首句

E、推断下文型题目

关注尾句、锁定材料结构和排除三种信息

关注尾句

1、提出一个概念段尾引入一个特定概念,这一概念在前文并未提及,后文一般应与

此有关,可首先考虑此概念是什么的选项

2、指出一种现象后文应围绕该现象展开或者继续阐述该现象,或者解释该现象产生

的原因

3、提出一个问题这里的问题是指针对前文内容得出的某个结论,后文应围绕如何解

决问题展开

锁定材料结构一类是对比一类是转折

1、对比对比手法的运用均是为了突出不同,因此下文论述的内容,多是分析不同

产生的原因,解释原因的选项多为正确答案

2、转折指的是材料先给出一般情况,然后笔锋一转列出一个特殊情况,后文一般是

继续论述这个特殊情况。

排除三种信息

前文信息、本文信息、无关信息

F、词句理解型题目

关键在于不能脱离文段简单理解,需联系上下文,结合词句本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综合考虑

1、划分句子层次,一般而言,只要抓主谓宾即可

2、理解代词所指适用就近原则,代词的出现往往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因此代词的

指代对象一般在上句或上文。

3、巧用修辞提示

4、妙用排除法

①与词语句子本意相反的选项

②代入后与句意不符或不合生活常理的选项

③偷换了事物概念的选项

G、寓意理解性题目

1、正确选项不是对原文的简单概括

2、正确选项应与常识相符

3、正确答案应与材料内容相关

4、正确选项一定要有深度

H、标题提炼型题目

好标题的特征:题文一致、鲜明醒目、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夺人眼球、可读易懂

题文一致,是指标题的内容、格调、感情倾向、话题等都应该与整个文段一致

鲜明醒目,是指标题要概括文段中最重要、最有特点的精华部分

1、主旨类,主旨类标题题目最关键的是找到作者的观点句,然后进行同义替换或者

浓缩提炼

2、主题类,一般为说明文或者记叙文,只通过把握文段的主题便可确定标题的题目

①突出精华、抓住特点正确选项一定是最能突出对象特点的一项

②研究成果为重点

3、寓意类,通过把握文段的寓意来确定标题的题目,正确选项一定要有高度和深度,

不能停留在故事本身,就事论事

要注意某些特殊词语

1、在选择标题时一定要注意文段中是否出现一些极端、敏感的词汇,如最、首、

全部、严重、新等,若有,正确标题中应有所体现

2、文段中一些细节性的词语一定要注意,如果将其丢掉可能会造成选项与原文

段的不一致,如可能、也许等。

第二部分图形推理

古典图形推理,题干是两组图形,通常是使两组图形表现出最大的相似性,考点规律以图形构成、几何性质为主

视觉型图形推理,这一题型包含一组题干图形和一组选项图形,所涉及考点规律以图形构成、图形转化为主,作答思路主要有两种

1、寻找图形的共同特征,然后在选项中找到唯一符合这一特征的图形

2 、分析题干几个图形在某一考点规律上所存在的连续性变化,然后按着这个连

续性的变化确定下一个图形所应具备的特征

九宫格图形推理,涉及的考点主要有图形构成、几何性质、图形转化。作答思路主要有两种

1、从每行或每列将9个图形分成三组由此转化为类似于古典图形推理的解题思路

2、将9个图形看成连续排列的一系列图形,由此转化成类似于视觉型图形推理的

解题思路

空间形式图形推理

其他形式图形推理,图形重组、图形类比、图形求异、意指图形

新题型图形分类

A 、图形构成

一、点线面角

1、点:交点、切点、接点

点常考规律①图形的交点或接点个数相同

②图形的交点或接点存在数量关系构成等差数列或存在和差关系

2、线

Ⅰ、直线和曲线

常考规律:①题干图形都是直线图形或曲线图形

②直线图形和图形图形间隔排列或对应排列

③题干图形的直线数、曲线数或线条数相同,或存在数量关系

Ⅱ、笔画汉字笔画数、英文字母笔画数

常考规律:题干图形的笔画相同或存在数量关系

提示,与汉字相关的考点有:笔画数、封闭区域数、部分数、求同和汉字结构Ⅲ、一笔画图形一个端点连接的线条数若为奇数,则该点被称为奇点,反之为偶点。

图形的奇点数为0或2,则这个图形是一笔画图形

常考规律:题干图形都是一笔画图形

3、角

常考规律①图形中都含有直角

②图形中直角或锐角存在数量关系

4、面

常考规律立体图形中面的个数相等或存在数量关系

提示,与立体图形相关的考点有:面的个数、重心位置、体积以及三视图

二、封闭与开放

1、封闭图形、开放图形

常考规律①题干图形都是开放图形或封闭图形

②封闭图形和开放图形间隔排列或对应排列

2、封闭区域

常考规律图形中的封闭区域数相同或存在数量关系

三、图形部分

常考规律图形的部分数相同或存在数量关系构成等差数列或存在和差关系

四、图形种类

常考规律题干图形的图形种类数相同或存在数量关系

五、同种图形元素

常考规律1图形都含有某种图形元素

2图形中同一种图形元素的个数相同或存在数量关系

六、数量换算当题干出现两种或三种小图形时,在数量上考虑将小图形换算成同一种小图形,

然后寻找存在的规律

七、位置元素

1、图形结构指图形中几个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主要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内外

结构等

2、接触与分离

3、元素在图形的的位置

B、几何性质

一、对称性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指对于一个图形,存在某一点,图形绕这个点旋转180度后,与原图形能够重合的图形,这个点叫做图形的对称中心

常考规律1、题干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或中心对称图形

2、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间隔排列或对应排列

3、题干图形都有相同方向的对称轴,如水平对称轴、竖直对称轴。

二、重心主要考察中心的位置

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三、面积和体积

常考规律1、图形中有相同的阴影或阴影的面积相同

2、小图形的面积或体积占大图形面体或体积比例相同

C、图形转化

一、移动、旋转、翻转

移动找准移动距离,一格、两格。。。

旋转确定旋转的方向和角度,顺时针、逆时针、30度。60度、90度。。。

翻转确定翻转的方式,左右翻转、上下翻转

常考规律1、图形中的组成元素按规律移动、旋转或翻转

2、图形整体旋转或翻转

3、图形中的小图形按规律移动且自身旋转

二、图形叠加

常考规律1、直接叠加将已知的两个图形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新图形。新图形中保

留已知两个图形的所有

2、叠加去同存异将图形叠加后去掉相同的部分,保留不同的部分

3、叠加去异存同将图形叠加后去掉不同的部分,保留相同的部分

4、自定义叠加图形叠加后其中的某些特征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改变,常出

现的是叠加后阴影的变化

D、空间推理

一、平面与立体的转化,即折纸盒问题和拆纸盒问题

1、对三维空间的认识区分相邻面与相对面

2、线条类的折纸盒问题标点法

折纸盒实质就是一个点与点重合、边与边重合的过程,当确定两个点重合时,这个立体图形也就确定了。标点法就是根据已知的点确定这个点出发的线条的情

况,从而确定纸盒的形状

3、图形类折纸盒问题小图形的相关性

二、立体图形与其三视图

1、外部轮廓

2、细节特征

3、相切问题在立体图形中有相切面时,由于相切是光滑过渡,不存在轮廓线,所以在

视图上一般不画出

E、图形推理分析方法

一、特征分析法

1、特征图形分析,即从题干的典型图形入手,由典型图形确定题干图形推理规律可能

存在于哪些方面

2、特征元素分析,即从构成图形的典型元素出发,由这些典型元素的特征确定题中的

图形推理规律或者符合条件的答案

特征分析法小结特征分析法实质是对图形的一种直觉,利用特征图形和元素排除一些

规律和选项,正确运用时应注意

①注意与其他分析方法的结合

②与排除法结合提高解题速度

二、求同分析法

1、图形的特征属性求同

2、图形的构成元素求同

求同分析法小结①求同分析法是一种先整体再个体的分析方法,使用时应该先对所给图

形进行整体把握,寻找出图形间的相同点

②确定是否有唯一的共同点,最大限度保证规律的正确性

③确定推理的规律是要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去分析

三、对比分析法

1、对比寻找细微差异

2、对比寻找转化方式

对比分析法小结①对比分析法是一种先个体再整体的分析方法,使用时先进行个体图形间的比较,再整体分析

②对比选择最为显著的不同点进行分析

③对比分析图形间的差异是寻找图形之间的转化方式的重要方法;对比选项

中的图形元素与原图形是否一致,是解决图形拆分组合问题的主要方法四、位置分析法

主要应用于分析组合图形中不同小图形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以及同一图形的位置转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组合图形中小图形的相对位置,二是同一图形的移动、旋转、翻转

1、组合图形的相对位置

2、统一图形的位置变化

五、综合分析法

1、元素与位置结合

2、个体图形与题干整体结合

3、题干图形与选项图形的整体分析

4、多角度开阔思路

六、图形推理分析方法小结

1、面对一组图形,首先应分析这组图形外在的异同,并寻找这些外在异一同是否具有规

律,然后再分析图形内部的变化是否存在规律

2、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3、注意结合选项

第三部分定义判断

解答定义判断的关键是提取定义的要点。

七种常见的定义要点为主体、客体、目的、原因、方式、结果等

A 、定义判断解题原则

1、严格按照所给定义进行判断,所给定义已被假设为正确的,因而不容置疑

2、准确把握定义要点

3、合理利用背景知识

B、定义判断解题步骤

1、对定义进行快速扫读过滤掉多余信息,注意细节,找全找准定义的属性

2、结合选项确定最具价值的属性

3、分析各选项中的案例,找到各选项的重心,并与定义属性对比,从而求解正确答案

C、单定义判断提取核心解题点

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取要点法,可以从主体、客体、主观要素、客观要素四个方面考虑。其中主观要素是指目的、目标等,客观要素则是指采取的手段、达到的效果等

1、表主体指行为或事件的发动者、当事方。一般位于定义项的前面,要特别注意主体

的修饰词如主体的数量、主体的性质等

2、表客体指行为或事件的承受者、被指向者,即对象

3、表目的也就是行为者主观上具有什么样的动机、意图,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目的,一

般会用达到什么目的、为了。。。、确保。。。等表示

4、表原因有些定义中还规定了某些行为的原因,常常会跟在由于、出于等词语后面

5、表条件有些定义中包含了一些成立的前提条件,常见的有以。。。为前提、以。。。

为基础、在。。。条件下、。。。时等

6、表方式、方法或手段一般表示为通过什么方式、通过什么手段等

7、表结果有些定义明确指出了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而结果一般跟在造成、导致等词

后面

D、多定义判断某一例证只能与某一定义对应

1对应法,即定义与典型例证的对应关系。寻找对应关系是应对多定义题最常用的方法2排除法,即将典型例证与定义逐一对应,排除不符合定义范畴的例证

第四部分类比推理

A 、类比推理题可分为两词型、三词型和对当型三类。

两词型,其基本形式为A·B ,其中A、B一般为有着某种关系的两个词项

三词型,其基本形式为A·B·C,其中A、B、C为一般有着某种关系的三个词项

对当型,其基本形式为A对于【】相当于【】对于B

B、类比推理解题步骤

1、看题干,定关系。即观察题干所给词项之间的关系,当题干词项间关系不明显时,可以

使用遣词造句法

2、看选项,先排除。即根据所找到的词项关系来分析选项,排除与题干词项关系明显不符

合的选项

3、再比较,定答案。即分析题干与剩余词项关系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找出其中的细微

差别,从而选出与题干具有最多共同属性、关系最为相似的选项为正确

答案。在此过程中常用技巧有遣词造句法、纵向对比法对于对当型题目,需要先将选项代入题干后,再分析两组词项之间的关系

C、类比推理解题技巧

遣词造句法,即利用语感对题干给出的几个词项进行造句,再用所造句子结构套用于选项。

实质上,这种方法就是通过造句自然取得词项之间的关系

、 1 确定词项间关系

2比较所在位置比较词项在所造句子中的位置,即在句子中所代表的成分纵向比较法,即考虑纵向查看题干与选项的关系。

1 词性是否都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感情色彩是否都是褒义、贬义、积极、消极等

3属性是否同属于某种类型、对象功能是否相似等

4词义是否是近义词或者反义词等

5词的构成词语构成方式是否都是主谓、、动宾偏正等结构,或连绵词、复合词等6其他特征是否存在其他选项所没有的共同特性

总之,无论从哪方面去考虑,所选择的一定是与题干相同点更明显、更多的选项

D 类比推理出题陷阱

1、陷阱一前后颠倒

前后顺序不可倒,在对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对应时,一定要注意词项的前后排列顺序,正确答案与题干中的此项顺序必须一致

2、陷阱二关系隐蔽

细微差别应注意,可能存在的细微差别包括1绝对反义词与相对反义词;2必然与可能;3功能上是否有差异;4是否是必要条件;5时间的先后顺序;6程度的递进关系;

7能否看出原材料;8主要与次要、全面与片面;9主动与别动单方与双方;10是否存在更本质属性

E 类比推理题型

概念间关系

1全同关系,指一组词所指代的是同一概念,即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比如同一事物的全称、简称、别称、美称、谦称、敬称等,或者对应的音译名和中文名、

现代语和文言语、口语和书面语

2包含关系,指一种事物是另一种事物的一种或一部分。比如种与属、整体与部分等

3交叉关系,指两个词语所代表的集合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

4并列关系,指词语所代表的概念都是属于同一大类的事物,或者具有某种共同属性

近反义关系

1近义关系,指含义相近的两个词语之间的关系,不仅限于同义词、近义词

2反义关系,指含义相反的两个词语之间的关系,不仅限于反义词,也可以是词性不同的两个词

描述关系根据所描述对象的不同

1与事物相关,既包括对事物的性质、象征意义、功能、用途等属性的描述;也包括对事物的活动空间、场所、所在地、原材料、作用、对象等其他相关内容的

描述

2与人相关,主要是与特定群体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描述;包括对其职业特征、工作地点、工作对象、工作内容、所用工具等相关内容的描述

3与作品相关,既包括对作品的作者、作品中人物、体裁、年代、背景等的描述;也包括对作品中的诗句的出处、相关对象的描述

4与历史相关,指对历史上所发生的事或与传说相关的描述;包括对历史事件、成语典故、节日来源与传说等的发生时间、相关人物及内容的描述

条件关系

1因果关系,指一个动作或事件的发生导致或引起了另一个动作或事件的发生

2顺承关系,指几个动作或事件相续发生,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3目的关系,指某个事件的发生是以另一个事件为目的,或者某个事件是另一个事件的手段,也指某个事件为其他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方向或指引的作用

4必要条件关系,指只有当一个事件发生时,另一个事件才会发生,但前一个事件不必然导致后一个事件的发生。则前一个事件是后一个事件的必要条件

语法关系

1主谓结构,指两个词语可以构成主谓结构或者词语本身的构成是主谓结构

2动宾结构,指两个词语可以构成动宾结构或者词语本身的构成是动宾结构

3偏正结构,指两个词语可以构成偏正结构或者词语本身的构成是偏正结构

3并列结构,指两个词语可以构成并列结构或者词语本身的构成是并列结构

第五部分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主要考察分析推理类题目、必然性推理题目、可能性推理题目

A 、六大解题方法

一、找突破口法

特点1存在特殊条件:与确定条件有关的条件、反复提及的条件和唯一条件2多为对话猜测型题目

1、与确定条件有关的条件,所谓确定条件,即可确定为真的条件。当题干出现与确定条

件相关的其他条件时通常可以从这个条件入手

2、反复提及的条件,即在题干中被反复提及、重复出现的同一条件或同一类内容

每人给出两句猜测且都对了一半的题目可称为半真半假型,这类题型通常以涉及两个或

两个以上相同概念的两人的话作为突破口来解题

3、唯一条件,就是能够明显区别于其他条件的条件

每个只有一人猜对的题目是这一类常见题型,通常以只有一人猜的对象作为突破口解题二、假设法

特点1题干描述的条件不是很确定,不能够直接进行推理,或者题干条件比较复杂,直

接推理比较复杂

2通常被假设的条件较为简单,运用假设法之后可以迅速判断条件是否正确

①选项假设法,也称代入法。适用与选项简单而且明确的题目

②题干假设法,就是假设题干中的某一条件是正确的,然后代入到题干中,进行验证的方

法。适用与题干条件简单单选项较复杂或不能使用选项假设法的题目

三、排除法

特点1题干给出多个确定的条件,由这些条件可以直接进行推导或排除

2选项一般比较复杂,是对题干涉及所有元素或元素间复杂关系的判断;且一般每个选项除了部分对应关系不同,其形式是相同的

四、排序法

所谓排序法,即在一条直线上将涉及的元素按顺序填入,或运用<、>、=等符号将元素关系表示出来。当题干所列出的元素仅有一类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空间上

的次序关系或数量的大小关系等等时,可以运用

五、图表法

当题干给出多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且多类元素间的关系也都非常的确定,但却很难直接进行排除时,可以使用图表法

1列表法,将题干中述叙关系用表格表示,理清元素之间的关系,主要适用于只有两类主要元素的题目

2画图法,当题目中涉及的主要元素超过两类,表格已经不能表示清楚,或者涉及位置关系时,可通过画图的方式来理清关系

六、计算法

B、复言命题

一、联言命题p并且q 一假即假,全真才真

1全部肢命题为真推出联言命题为真

2连言命题为真,可推出其中任意肢命题为真

二、选言推理

1、相容选言命题p或者q 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否定一部分选言肢可以肯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2、不相容选言命题要么p,要么q 有且只有一真才为真

肯定一个选言肢,就能否定其余的选言肢

否定一个选言肢以外的所有选言肢,就能肯定未被否定的那个选言肢

假言推理

①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p,那么q

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

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②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p,才q

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注意矛盾法解复言命题

1、判断题干命题属于哪种复言命题,并找出这些命题涉及的肢命题

2、分析具有相同或相反肢命题的复言命题,看是否存在矛盾关系

3、绕开具有矛盾关系的一对命题的真假,从其他命题的真假入手进行推理

三、复言命题推理规则解题小结

1、找出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复言命题的标准形式

2、由题干中表示确定信息的命题出发进行推理

C 、可能性推理全攻略

学会准确鉴别题干的论点和论据,这是解题的基础

一个论证在结构上通常由论点、论据和论证关系构成

论点,即论证者所主张并且要在论证过程中加以证明的观点,他回答的是论证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论证者用来支持或反驳某个论点的理由,他回答的是用什么来论证论点的问题论证关系,是论据和论点的联系方式,它所回答的是如何用论据来论证论点的问题

一、削弱型题目解题方法

1、削弱论点

削弱形式非N,通过举出与论点N相反的例子或者直接否定论点N指出论点是错误的

P且非N,引入新的论据P使得论点N不成立

M不可行,当题干论证可简化为通过方法M来达到目的N形式时,指出方法M

是行不通的或通过方法M达不到目的N

2、削弱论据

削弱形式①驳斥样本的科学性

样本的数量不足;

样本不正确、不具有代表性,也即指出论据M是片面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②直接否定论据,直接指出题干的论据M是错误的

3、削弱论证关系

削弱形式①M和N之间无联系,指出M和N之间隐含的联系是不存在的

②M和N之间有差异,指出M和N之间所涉及的概念是存在差异的,并不是

同一个概念

4、削弱因果联系

削弱形式①因果倒置,指出实际上N才是M的原因

②另有他因,指出实际上P才是N的原因

③存在共同原因,指出实际上P既是M的原因,也是N的原因,即P是M和

N的共同原因

5、削弱程度比较

1一般来说,削弱论点比削弱论据或论证关系的削弱作用强

2直接削弱比间接削弱的削弱作用强

3必然性的削弱程度强于或然性削弱,整体性的削弱强于部分性削弱

如果选项中含有一些、有些等模糊概念,那么一般不是最削弱选项

削弱型题目解题步骤

1、仔细阅读题干,弄清楚题目要求削弱的是什么

2、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分清其论证结构

3、分别查看各选项是否能削弱结论,如果能,则分析该选项是通过何种方式削弱的

4、比较各选项削弱方式之间的削弱程度,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二、加强型题目

1、加强论点

加强形式N,直接指出论点N是正确的

给出新的论据P来证明论点N的正确性,直接加强论点

2、加强论据

加强形式样本选择具有科学性1样本数量充足;2样本选择正确,具有代表性直接加强论据直接说明论据是正确的

3、加强论证关系

建立联系,通过搭桥的方式在论据M和论点N之间建立联系。解题时需要找到论证成立的隐含假设,一般来说与论据和论点的关键词有关

排除它因,如果题干是由调查、研究、数据或实验等得出的一个解释性的结论,除了考虑选项能否直接加强论据外,没有别的因素影响推论也是加强的一种方式

从反面场合加强论证,前提不存在时,结论也不存在;

前提出现想法情况时,结论也相反

三、前提型题目

前提型题目其实就是补充论据,解题方法与加强型题目类似。解题时可以先分析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出题干论述所缺少的论据,或将选项代入找出使论证成立所必须假设的一项1、建立联系

论证形式论据M与论点N之间有明显的跳跃

所需前提在M和N之间搭桥,建立联系

2、排除他因

说明没有其他因素影响论点N的成立,即M是推出论点N的唯一要素

3、推论可行

所需假设使N可行或有意义

前提型题目解题步骤

1、仔细阅读题干,弄清楚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出其中的漏洞

2、分析选项,排除那些明显不能弥补题干漏洞的选项

3、用反向代入法来验证那些可能正确的选项

反向代入法是指将选项的否定代入题干,即假设该选项不成立验证题干结论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则为正确答案

四、解释型题目

解释性题目实际上通过一种现象来解释另一种的合理性,即题干的结果为什么会发生,产生

矛盾的原因是什么等。解题时,我们要运用理性思维,找出一个常识性的选项来达到题干合理性的效果,因此常常需要引入一个新概念来达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一般来说,必然性解释的力度大于或然性解释的力度

解释性题目解题步骤

1弄清楚题干中所提出的矛盾或现象是什么

2找出选项终于论述的情景相关,并却能说明矛盾存在的原因或包容矛盾双方事实的选项3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五、评价性题目

1、常规评价

常规评价题目的选项一般为疑问句,不论是一般疑问句还是特殊疑问句,对这个问句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回答。正确的选项一定是对这个问句的正反两方面都起作用。

2、找争论的焦点

有些题目往往采取对话的形式,要求找出对话中两人争论的焦点。不管两人在对话中表达了几个观点,他们多数只在一个方面针锋相对,考生只需找出这个焦点即可

3、直接评价论证方法

即要求考生直接对题干论证所用的方法进行评价

4、寻找相似的逻辑结构

评价型题目解题步骤

1 查看提问方式根据提问方式明确所要求评价的内容是常规型、找焦点还是评价论证方法2分析论证结构

3对比选项和题干

六、结论型题目

1、对题干信息的理解。主要考察对题干某些细节信息的准确理解,解题的关键就是在准确

理解题干信息的基础上,对比选项与题干信息的差异

2、需要归纳题干论点。解题时要先弄清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出中心句、关键词和论据。结论型题目解题步骤

1读材料

2找原话

3选答案

第六部分资料分析

一、资料分析概念

A、增长量增长量=本期数—基期数

1 同比增长量

同比增长量=本期数—上年同期数

=上年同期数×同比增长率

=本期数/〔1+同比增长率〕×同比增长率

=本期数--本期数/﹙1+同比增长率﹚

2 环比增长量

环比增长量=本期数—上期数

=上年同期数×环比增长率

=本期数/〔1+环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

=本期数--本期数/﹙1+环比增长率〕

3 平均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末段时间该指标的量—首段时间该指标的量﹚/时间差

B、增长率增长率=增长量/基期数×100﹪

=﹙本期数—基期数﹚/基期数×100﹪

=﹙本期数/基期数--1﹚×100﹪

1 同比增长率

同比增长率=同比增长量/去年同期数×100﹪

=同比增长量/﹙本期数—同比增长量﹚×100﹪

=﹙本期数—去年同期数﹚/去年同期数×100﹪

=﹙本期数/去年同期数--1﹚×100﹪

2 环比增长率=环比增长量/上期数×100﹪

=环比增长量/﹙本期数—环比增长量﹚×100﹪

=﹙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本期数/上期数--1﹚×100﹪

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

同比是和历史的同期数据进行比较,反应的是同历史同期相比较的增长情况;

环比是和与之相连的上一个时间点的数据进行比较,反映的是本期比上期的增长情况。

在处理涉及同比和环比题目的时候,应准确掌握计算时所选取的比较基数

3 年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是指一段时间内某一数据指标平均每年的增长幅度。如果第M年的数据指标为A,第N年为B,这几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那么X=n-m√B/A—1

当年均增长率X<10﹪,且选项间差距较大时,

B≈A×〔1+(N-M)X〕,且略大于A×〔1+(N-M)X〕

4 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

死亡率=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

C 百分数和百分点

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1 区分“比过去增长(降低)”和“增长(降低)为原来的”百分之几

降低了和降低为的区别:降低了a﹪,是指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

降低为a﹪,是指过去为100,则现在为 a

2区分占、超、为、比

占计划的X﹪,是指完成计划的X﹪

超计划的X﹪,是指完成计划并且比计划多完成X﹪

为去年的X﹪,是指等于或相当于去年的X﹪

比去年增长X﹪,是指比去年多出X﹪

3 区分百分数和百分点

百分数指用于结构、比例或增长速度的相对指标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4 拉动。。。增长。。。百分点

拉动增长的原因是总体中某部分值的增加造成总体值相对于原来的增长

拉动。。。增长。。。百分点=部分的增加值/总体原来的值×100﹪

D 比重

比重=分量/总量×100﹪

1 直接求部分量占总量的比重是多少

2 求几个量中,占总量比重最大(小)的是哪一个

3比重的变化幅度

已知今年总量为A,同比增长X﹪某一分部今年为B,同比增长Y﹪,则与去年相比,今年该分量占总量比重的变化幅度为B/A—(B/1+Y﹪)/(A/1+ X﹪)

=B/A〔1—(1+X﹪)/(1+Y﹪)〕

=B/A×(Y﹪--X﹪)/(1+Y﹪)

E 倍数和翻番

倍数是有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

翻番是指数量的加倍,翻番是以2的N次方变化的

F 进出口额

进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

贸易顺差额=出口额—进口额

贸易逆差额=进口额—出口额

G 指数

狭义的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的相对值。其本质是一种倍数关系,实际上是百分数去掉了﹪的表示形式,表示本期值和参考值之间的百分数关系,反映的是数据的变化情况

在计算指数时,首先要确定以那个值为定值,常以定值为100

H、比重和百分点

I、同比和比重

J、同比和倍数

K、同比和平均数

L、利率

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货币额或储蓄存款额之间的比率。一般可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利率=利息额/本金×100﹪

二资料分析计算技巧

A、估算法

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

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这个差别的

大小,决定了估算时候的精确要求

B、分子分母比较法

1基本比较

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如果他们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同理,两个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2化成分子相同比较

3化成分母相同比较,即通分

4分子分母反向变化比较

两个分数,如果前者的分子大于后者且分母小于后者,那么前者大

同理,如果前者的分子小于后者切分母大于后者,那么前者小

分子分母比较法应用条件,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进行排序的题型中C 分子分母差额法

分子分母差额法是指通过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作差之后的值与原来小分数对比来判断分数大小的方法

两个分数a/b和c/d,如果a>c,b>d,且a、c之间,b、d之间相差较少,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减得到差分数(a-c)/(b-d)再与小分数c/d比

1、若差分数=小分数,则a/b=c/d

2、若差分数>小分数,则a/b>c/d

3、若差分数<小分数,则a/b< c/d

例如,5.32/4.25和4.27/3.01,作差之后得到的差分数为1.05/1.24,

1.05/1.24<1<4.27/3.01,则5.32/4.25<4.27/3.01

D 乘除法转化法

a=b/(1+x)≈b×(1-x),

a=b/(1-x)≈b×(1+x)x<10﹪,且实际值略大于估计值

应用条件 1主要应用与具体数值的运算

2当选项间的差距比较大时且增长率的绝对值小于10﹪时,推荐使用

E、尾数法

和的尾数等于尾数的和;和的末两位等于末两位的和

差的尾数等于尾数的差;差的末两位等于末两位的差

积的尾数等于尾数的积;积的末两位等于末两位的积

F、首数法

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两、三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一种方法,在除法运算中最常用。

G、取整法

在计算多位有效数字时,可将其个位、十位或百位等的数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舍位,等到相对简单的数据,再进行计算,这种方法就是取整法,多用于乘除法运算中

乘法,进行乘法运算时,乘数都可进舍位

除法,进行除法运算时,建议只将除数进舍位

取整法多用于选项间差距较大,计算精度不是很高的题目

H、范围限定法

是指通过对计算中数据进行放大或缩小,将计算式的数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再通过其他限定条件来选择正确选项或比较大小,要注意放缩的一致性

1 加法、乘法---放大(缩小)其中的一项会使结果相应放大(缩小)

减法---被减数放大(缩小)导致结果相应放大(缩小)

减数放大(缩小)导致结果相应缩小(放大)

除法---被除数放大(缩小)导致结果相应放大(缩小)

除数放大(缩小)导致结果相应缩小(放大)

2 进行放缩时,要选择合适的放缩幅度,使计算出来的数据跟真实值相差较小。

放大计算式的值时,应用符号<进行连接,表明原计算式小于放大后的式子

缩小计算时的值时,应用符号>,表明原计算式大于缩小后的式子

3 范围限定法和取整法的区别

适用范围限定法是要确定一个上下限以限制正确选项的存在范围,有明确的大小关系取整法一般只用来计算一个与真实值相近的近似值,不一定存在大小关系

I、运算拆分法

即将计算式中数据拆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便于计算的数的和或差的形式,再分别计算乘法---将其中一个乘数或两个乘数都进行拆分

除法---将被除数进行拆分

乘除法转化法与运算拆分法联合使用时,通常计算难度大大降低

G 数字特性法

0.5=1/2 , 0.333≈1/3 , 0、667≈2/3 , 0.25=1/4 , 0.25=1/5 ,

0.167≈1/6 , 0.143≈1/7 , 0.125=1/8 , 0.111≈1/9 0.556≈5/9

三资料分析题型

A、计算题

1准确解读题干要求判断考察的是哪个具体概念,根据题干的关键词定位题干涉及的数据

2整合数据关系进行列式,观察列式和选项设置判断选择运用正确的速算技巧解题

3注意避免误用计算技巧导致计算结果与正确选项偏差过大

B、排序题

1根据题干判断是哪类的排序题,是关于何种数据关系的排序

2按照题干涉及的事物在资料中查找相关数据,并根据数据关系列式

3列式计算时合理运用技巧

C、计数题

1解读题干确定的关键词和指标

2在资料中查找关键词、有效数据,再判断有效数据与题干给出的指标之间的关系

3注意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多数、漏数、重复计数的发生

D、趋势判断题

1根据给出的时间序列数据来判断整体的变化趋势,首先要根据题干的关键词查找相关数据,然后再根据数据的趋势判断整体的趋势

2根据给出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判断这种趋势下某一数据的边关,首先要确定变化的量是哪个,预测的是哪个时期,然后判断该量的变化结果

D、综合判断题

1首先从题干入手,判断题干的提问方式

2对于表格和图形材料,材料信息一般很清晰,可以直接浏览各个选项,从各个选项的关键词入手定位到材料的相应部分

对于文字和综合材料,首先要浏览材料,了解材料的基本信息,然后再看选项

3对各项逐一进行判断时,遇到计算繁琐的选项可以跳过,先判断其他几项的正误,再运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E、假设条件题

1首先要充分理解假设条件

2根据关键词到材料中寻找相应的数据,再利用假设条件提供的数据进行换算

3注意假设条件一般都是题目计算时缺少的那个前提或者换算条件

F、特殊选项题

1选项是扇形,一般情况下考察的是比重,读题时一定要看清楚考察的是比重还是

比例,然后确定材料中相关数据位置,同时观察选项设置,看能否

减少不必要的计算

2选项是折线图,一般情况下考察的是某种指标的发展趋势,解题时首先要根据题

干和选项提供的信息确定是何种指标在具体什么时间段之内的发

展趋势,然后在材料中准确定位数据位置,结合选项采用排除法等

确定正确答案

第七部分数学运算

A、数学运算核心知识

一、数的整除特性

1、数的整除判定

2 个位能被2整除

5 个位能被5整除

4 末两位数能被4整除

25 末两位数能被25整除

8 末三位数能被8整除

3 数字和能被3整除

9 数字和能被9整除

11 奇数位置与偶数位置之差能被11整除

2、数的整除性质

如果数a能被b整除,数b能被c整除,则a能被c整除

如果数a能被c整除,数b能被c整除,则a+b,a—b均能被c整除

如果数a能被c整除,m为任意整数,则a×m也能被c整除

如果数a能被b整除,同时能被c整除,且b和c互质,则数a能被b×c整除

3、完全平方数

0,1,4,9,16,25,36,47,64,81,100

,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

二、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1、分解质因数法

2、短除法

三个数求最大公约数到三个数互质为止,求最小公倍数到三个数两两互质为止

三、奇偶性与质合性

零也是偶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是唯一的偶质数

四、同余与剩余

1、同余定义及性质

定义两个整数a、b,若他们除以整数m所得的余数相等,则称a、b对于m同余

例23除以5的余数是3,18除以5的余数也是3,则称23与18对于5同余。

性质对于同一个除数m,两个数和的余数与余数的和同余,两个数差的余数与余数的差同余,两个数积的余数与余数的积同余

例15除以7的余数是1,18除以7的余数是4

15+18=33,则33除以7的余数与1+4=5除以7的余数相同

18—15=3,则3除以7的余数与4—1 =3除以7的余数相同

15×18=270,则279除以7的余数与1×4=4除以7的余数相同

2、剩余问题

余同加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最小公倍数做周期

五、尾数特性与尾数法

和的末两位等于末两位的和

差的末两位等于末两位的差

积的末两位等于末两位的积

算式中如果出现了除法,尽量不要使用尾数法

B、数学运算常用解题方法

数学运算的本质是通过寻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直接代入排除法

1、直接代入排除

技巧如果题目是问最大或最小,求最大就从最大项开始试,求最小就从最小的项开始试如果题目只问那个选项满足题意,可从居中的选项开始代入尝试,如不满足,再根据代入项与正确答案的差距选择代入更大或更小的选项接着验证

2、选择性代入排除

即根据数的特性(奇偶性、整除特性、尾数特性、余数特性等)先筛选,再代入排除二、特殊值法

特殊值法,就是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取一个恰当的特殊值直接代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特殊值法必须选取满足题干的特殊数特殊点特殊函数特殊数列或特殊图形代替一般的情况解题原则1确定这个特殊值不影响所求结果,这决定了是否能够使用特殊值法2数据不要太繁琐,应便于快速准确计算

3 结合其他方法灵活运用

1、设特殊值为1,俗称设一法,多应用与工程问题、浓度问题相关的比例问题

2、设特殊值为已知几个量的最小公倍数。涉及多个比例的问题时

3、设其他特殊值简化计算

4、设特殊图形

三、方程法

主要步骤设未知量------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

设未知数的技巧

原则1设的未知数要便于理解,方便列方程;2尽量减少未知数的个数,方便解方程

1、利用比例设未知数,减少计算量

2、取中间量设未知数,减少未知数的个数

3、设而不求

解方程组的技巧

1、主要采用消元的方法,将多元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一般来说,通常是求什么保留什么,即消元时,尽量保留题目要求的未知数。

2、整体法,指不单独考虑每个未知数情况,将式子进行整体运算

3、换元法,将复杂的未知数换元为简单的未知数

利用数的特性求解不定方程

不定方程,是指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个数,且未知数受到某些限制的方程或方程组

1、利用数的奇偶性解不定方程

2015广东省考行测备考之图形推理考点分析

2015广东省考行测备考之图形推理考点分析 属性类和重构类图形是行测中图形推理的两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国家公务员和绝大多数省市公务员考试都要涉及到图形推理,需要引起广大考生重视。 一、题型概述 属性类图形属性类主要就是图形本身的内在属性,命题人一般会从图形的对称性、曲直性和封闭性这三个方面来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其中对称性主要考查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曲直性考查的是图形由直线或者曲线构成。封闭性考查的是封闭图形和开放图形。或者是这三种属性综合在一起考查。重构类图形主要分为空间重构和平面重构。 二、真题详解 广东省考往年对属性类图形的考查相对而言比较少,仅在2009年考查过一道对称性图形,在2013年考查了一道对称和曲直综合考点的图形。未来可能会在对称,曲直,封闭作为一个综合来考查。 1、(2009-广东省-70) 本题考查的是从字母图形为载体来考查的对称性规律。观察题干给出的第一组图形,可知每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选项4个图中只有选项B为轴对称,其他都为中心对称。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2、(2013-广东省-71) 本题考察属性类的对称性规律。图形中所有全部为竖轴对称,选项中只有A.B两个是对称图形。直、直、曲、直、直。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重构类图形的考查方面,广东省在2008年考查过两道空间重构,2009年考查过一道空间重构。从2010年至2014年开始就主要考查平面重构图形,题量基本稳定在1道题。未来可能也主要考查平面重构知识点,故希望考生能在这一方面作为备考的一个重点。 3、(2008-广东省-72)右边图形不能由左边给定图形做成的是 本题考察空间重构。相对面不能同时出现,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4、(2014-广东省-63) 本题考察平面重构。在平面重构中图形元素个数和样式不能发生变化,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属性类图形推理怎么来复习,一直都是很多考生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在此建议考生从考虑从选项入手,如果题目考察的是属性规律,那么选项也一定满足属性规律。即选项满足属性规律是该题考察属性规律的必要条件。在我们观察图形的时候从整体入手,结合选项的四个图形找到和题干图形一起入手分析,那么显然可以避免一些无用功。 针对广东省考的重构类图形复习相对而言就比较容易,我们只要知道平面重构的本质:图形元素的个数和样式不能发生变化和翻转。那么通过我们的仔细观察,平面重构这一道题就容易拿下了。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知识点全整理

进行这次整理的原因有二:一是经过跟一些考友的交流发现,之前的帖子里面有一些错误,有可能给大家的复习造成麻烦,因此对目前发现的错误进行了改正。二是不久前找版主申精的时候,版主说排版不够规范,比较零散,因此重新调整了一下字号和缩进。其实内容没有新东西,看过之前帖子的朋友可以不用再看这个了。 当然,错误还是难以避免,如果发现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一、逻辑层次与核心 行测逻辑与管理类联考逻辑差别不大,基本是以概念-命题-推理- 论证的层次来展开的。其中概念构成命题,几个命题构成推理,若干推理形成论证。因此,我们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认识,逐步了解整个逻辑体系的大厦,这样学来的逻辑知识才是牢固的。逻辑看似或高深、或绕弯,其实有两个核心技能如果掌握好,基本平踏所有问题。这两个技能就是:矛盾判断和假言推理。相关知识会在后面介绍。 二、概念 概念是逻辑的基本元素,离开概念,一切逻辑无从谈起。概念的逻辑定义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用我们听得懂的话说,它是一个名词或者一个短语。例如:苹果、月球、外星人、已故的美国总统、在比利时买巧克力的人等等。 关于概念,重要的知识是它的外延和内涵。概念的内涵是指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也就是我们从概念的字面上能够得到的信息。例如月球”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太空中每个月绕地球转一圈的那个自然天体。概念的 外延是指所有具备这一本质属性的事物,从另一个角度描述,如果把概

念看做一个集合,那么外延就是这个集合内的所有事物。例如苹果”这 个概念的外延包括红富士、国光、熟透的苹果、未成熟的苹果等等所有具备苹果本质属性的事物。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中,更加重要的是外延,因为它与行测逻辑所要考察的推理密切相关。 三、命题 命题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所做的判断。因此命题又称为判断、断定,其实都一样。总而言之,它是一个陈述句,或者反问句。例如: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难道中国梦是不可能实现的吗? (一)逻辑变项 命题的思维对象称为命题的主项”,如上述命题中的钓鱼岛、中国梦;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称为命题的谓项”,如上述命题中的中国的固有领土、不可能实现的。可见,命题的主项、谓项各是一个概念。我们将主项和谓项合称为逻辑变项”。 (二)逻辑常项 逻辑常项是命题中表达逻辑含义的词语,分为三种:联项、量项和模^态O 联项是指命题的性质,即肯定或否定。任何一个命题都有联项,如: 中国人是很没道德的。(联项为是) 逻辑判断并不难做。(联项为不) 马加爵杀人啦!(虽然字面上没有体现,但联项明显为是) 当命题复杂一点的时候,就要对数量上做一个限制,这就是命题的量项,

行测方法大全

1.言语理解和概括大意的方法 一、今天的专题姑且成为广义主旨题吧,也就是题目要求抽出文意主旨。主旨题一定要避免以偏概全,另外切忌推理引申。 主要的提问方式有:“主要说明、主要意思、主要谈论、主要讲述、核心意思、主要表达、主要告诉我们”这些表达一般都是要求你领悟这段文字的主旨句。可以根据“主要”两个字来做判断,如果看到“主要”二字,基本上就是要求找出段落主旨。 此类题目解题技巧: 1)段落主旨题要重视段落的首末句。有时主旨句出现在中间,比较少见,起呈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遇到段落中前后段意思转折式,应该提高警惕,这往往是主旨所在。 2)没有明确的主题句,要进行归纳,重视首末句。 3)段落的主题句要看第二、第三句话,如果是对第一句话进行阐述,那么第一句就是主题句,如此类推。如果最后一句是对全段总结,那么该句就是主题句。如果段中转折,那么该句可能是主题句。4)作者反复强调的是主题。 5)首段出现疑问句,那么这个问题就是全文探讨的内容,对该问题的解答就是文章主旨。当有转折词出现时,那么段、句的中心往往在这些词的后面。(篇章阅读) 注意:要从选项中选择一个与四句话共同指向对象意思最接近的。找不到共同指向的论点,应该求助于排除法。选项干扰特点:一般是以

偏概全,只是文章的细枝末节,不能覆盖全文。出现细节性的名词信息。过于笼统,范围太大,远远超过文章范围。过分肯定或否定。 2.推论题的方法 推论题的类型也是较为常见的题型,一般提问方式是这样的:“作者接下来可能主要介绍的是:”、“这段文字后面将要谈论的内容最可能是:”、“填入最恰当的是:”。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主要想告诉我们()。前两种表述要求的内容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前文来推后文。后两者要求推出言外之意。 推理题不会是原文的明确表述,一定要避免就事论事。 解题技巧: 1. 把握推理范围,大致全段,小至词语或句子。 2. 严格遵循逻辑规律,保持严密的逻辑和正确的思维过程 3. 可以利用相关部分提供的事实、背景和常识去推理。 正确:不是文中明确说明的内容。含义深刻是解! 干扰: 1. 只是原文简单复述。 2. 看似推理,但是答非所问 3. 看似推理,其实张冠李戴,如把原因说成结果,把结果说成原因,把手段说成目的等。 4. 不要掺杂自己的观点,这样的选项往往是错误的! 5. 推理过头,概括过度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概率问题

概率问题 华图教育 蒋超 【例1】某单位共有四个科室,第一科室20人,第二科室21人,第三科室25人,第四科室34人,随机抽取一人到外地考察学习,抽到第一科室的概率是多少? A.0.3 B.0.24 C.0.2 D.0.15 【答案】C 。 【解析】古典概率,抽到第一科室的概率等于第一科室的人数除以总人数, P=2.034 25212020=+++=总数满足条件的情况数。 【例2】某商场为招揽顾客,推出转盘抽奖活动。如下图所示,两个数字转盘上的指针都可以转动,且可以保证指针转到盘面上的任一数字的机会都是相等的。顾客只要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当盘面停下后,指针所指的数相乘为奇数即可以获得商场提供的奖品,则顾客获奖的概率是:

A.1/4 B.1/3 C.1/2 D.2/3 【答案】B 。 【解析】分步概率,相乘为奇数的情况即两个转盘均为奇数的情况,P=4232 =3 1。 【例3】甲和乙进行打靶比赛,各打两发子弹,中靶数量多的人获胜。甲每发子弹中靶的概率是60%,而乙每发子弹中靶的概率是30%。则比赛中乙战胜甲的可能性:( )。 A. 小于5% B. 在5%~10%之间 C. 在10%~15%之间 D. 大于15% 【答案】C 。 【解析】。分类概率,乙战胜甲包含如下几种情况:乙中2发,甲中1发或不中;乙中1发,甲不中,所以乙战胜甲的概率=乙中2×(甲中0+甲中1)+乙中1×(甲中0)=0.3×0.3×(0.4×0.4+2×0.6×0.4)+2×0.3×0.7×0.4×0.4=12.48%。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 选项。 【例4】小王开车上班需经过4个交通路口,假设经过每个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分别为0.1、0.2、0.25、0.4,则他上班经过4个路口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的概率是( ) A. 0.899 B. 0.988 C. 0.989 D. 0.998 解析:D 。法一:若从正面入手此题分类概率,四个路口都是绿灯的概率=0.9×0.8×0.75×0.6=0.324,三个路口遇到绿灯的概率=0.1×0.8×0.75×0.6+0.9×0.2×0.75×0.6+0.9×0.8×0.25×0.6+0.9×0.8×0.75×0.4=0.441,两个路口遇到绿灯的概率=0.1×0.2×0.75×0.6+0.1×0.8×0.25×0.6+0.1×0.8×0.75×0.4+0.9×0.2×0.25×0.6+0.9×0.2×0.75×0.4+0.9×0.8×0.25×0.4=0.208,一个路口遇到绿灯的概率=0.9×0.2×0.25×0.4+0.1×0.8×0.25×0.4+0.1×0.2×0.75×0.4+0.1×0.2×0.25×0.6=0.025,四种情况概率之和=0.324+0.441+0.208+0.025=0.998;法二:显然上述方法很麻烦,此时可以考虑逆向概率,“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的对立面是“全是红灯”,所以概率为1-0.1×0.2×0.25×0.4=0.998。

干货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汇总梳理

1.直言命题解题要领 直言命题又称性质命题,是判断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联项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肯定一般用“是”表示;否定一般用“不是”、“没”等否定词表示。 量项有全称量词、特称量词和单称量词。全称量词一般用“所有”、“每一个”、“凡”等表示;特称量词一般用“有”、“有些”表示;单称量词一般用“某个”表示。 直言命题的分类: ①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都是P。 ②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都不是P。 ③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 ④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 ⑤单称肯定命题:这个S是P,或者a是P。 ⑥单称否定命题:这个S不是P,或者a不是P。 直言命题与概念的关系 对当关系分为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上)反对关系和从属关系。 ①矛盾关系: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三组矛盾关系: “所有S都是P”和“有些S不是P”。 “所有S不都是P”和“有些S是P”。 “某个S是P”和“某个S不是P”。 当直言命题前面加上“并非”时,为负直言命题,与原命题具有矛盾关系。 “并非所有S都是P”=“有些S不是P” “并非所有S不都是P”和“有些S是P” “并非某个S是P”和“某个S不是P” ②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但可以同真。 “有些S是P”和“有些S不是P” “某个S不是P”和“有些S是P” “某个S是P”和“有些S不是P” ③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可以同假。 “所有S都是P”和“所有S都不是P” “所有S都是P”和“某个S不是P” “所有S都不是P”和“某个S是P” ④从属关系:可同真,可同假。

从真的方面,特称从属于全称,全称真则特称真;在假的方面,全称从属于特称,特称假则全称假。全称肯定命题->单称肯定命题->特称肯定命题 全称否定命题->单程否定命题->特称否定命题 变形方式 ①换质推理:谓项改为与原来相矛盾的概念。 “所有S是P”----“所有S不是非P” “所有S不是P”----“所有S是非P” “有些S是P”----“有些S不是非P” “有些S不是P”----“有些S是非P” ②换位推理:改变主项和谓项的位置。 “所有S是P”-----“有些P是S” “所有S不是P”-----“所有P不是S” “有些S是P”-----“有些P不是S” “有些S不是P”-----“有些P不是S”--×,换位无效 ③完全换质位推理 注意特殊量词:“少数”“大部分”“一半” 三段论推理 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而构成的推理,其中两个前提涉及三个概念。 看两个前提条件是否都为特称直言命题—一特得特 看两个前提条件是否都为否定—一否得否 两个前提都为特,推不出结论 两个前提都为否,退不出结论 2.复言命题解题要领

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复习备考攻略

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复习备考攻略 【导语】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掌握一定的备考攻略对于轻松应对考试是很有益处的。中公为考生带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复习备考攻略。 一、明析强弱 按照普遍经验,开始复习前做一项准备工作,先找一两份真题,真题最好是选择有详细 解析的,在考试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照答案后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的模块。分析清 楚自身的强弱项后,能够在后续的复习中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二、熟悉真题 除了自我查找强弱外,真题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能有“真题无用论”的想法。练习整 套的真题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任务。每天掐表,限制自己在1小时55分之内要将全部题做 完。一般而言,平均每道题不要花超过50秒的时间思考,一旦超过,立即放弃,适当放弃 是为了争取保证得分率,但放弃时请蒙一个答案,毕竟还有四分之一的正确率。除此,还要 意识到考场上的真实场景,我们还要用2B铅笔涂卡,因此练习时要以考场的状态严格要求 自己。 每次练习后一定要总结得失,防止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并且要学会查缺补漏,一步步将 没有掌握的知识学会,将应用不熟练的知识练的更娴熟。一段时间后,做题速度会有大大提 高,请相信熟能生巧! 三、掌握技巧 第一个技巧是做题顺序,它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运转和考试心境,一定要重视。对于一 套题,我们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做题顺序,可以给出一些参考帮助大家去确定自己的做题顺序。 一是遵照由易到难的原则,二是自己的做题习惯,这次要在练习中多次推敲,制定出一套属 于自己的做题方案,并在后续练习中反复运用,收效会看到。 第二个技巧是各个科目分别独特的做题技巧,通过前期的复习学会这些技巧,并将技巧 多多尝试应用。比如“资料分析”题要学会估算,尽量能不动笔算就不动笔算,能少动笔就 少动笔,节约时间。这需要平时的练习,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资料分析”题有时候计算

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备考

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备考 湖北华图化蒙 资料分析通常是作为省联考行测考试中的第五部分,一般是四篇资料20道题。题目数量占比较大,分值较高,需引起大家的重视。资料分析需要我们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结合题目要求对目标数据进行计算。通过对近几年省联考资料的分析发现,出题人仍一如既往的注重对考生计算、估算能力的考察。说到计算,很多考生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直除、估算,以往的做题经验仿佛也在时刻“提醒”我们做题的时候只需要计算一下首位(首一位或者是首两位),至于量级,管它干什么,who care?但是随着出题形式的多样化,有些题目考虑量级会给我们的做题节约很多时间。 说到量级,通常情况下是指一系列10的幂,即相邻两个数量级之间的比为10。例如说两数相差三个数量级,也就是说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1000倍。其实,说的通俗一点,位数相同量级就相同,举个例子110.3和968.678就属于同一个量级,因为都是三位数。 介绍完什么叫量级后,我们来看几道题目,来感受一下注意量级给我们做题带来的方便:【例1】(2015年国考题)2013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4260个,比上年末增加384个,2013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数量同比约增长了: A.8% B.3% C.0.9% D.0.4% 通过读题,我们发现这是一道已知增长量和现期量来求增长率的一道题目,根据公式:增长率=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代入数据增长率=384/(44260-384),计算之前我们要先看选项,发选项A、B是一个量级,C、D是另外一个量级,且同量级之间选项差距很大。我们先判断一下量级就可以排除两个,384/(44260-384)≈384/44000<1%,说明其量

公务员行测常识整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途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动指南):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障):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三大首次提出。 ? 总布局--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 总任务(中国梦):实现社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每个中国人的力量) ? 根本问题: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小康社会 (1)目标: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对中长期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提出的重大量化目标,并非每个居民的收入都翻番);

政治: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生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提出历程: ?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中国古代典籍《礼记》 ? 1979年,邓小平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状态。他构想了建设小康社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 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 ? 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经济: ? 扩大内需:“三驾马车”:国内投资,国内消费和外贸出口。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国内投资和国内消费。 ? 收入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初次分配:国民总收入首先在生产部门进行的分配,国家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再分配:初次分配基础上,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是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正的基本机制。税收、社会保障等。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注重公平。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两个提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2020江西公务员行测考试数量关系预测试题含答案

2020江西公务员行测考试数量关系预测试题含答 案 2017江西公务员行测考试数量关系预测试题含答案 1.有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36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30天完成,丙单独做需要48天完成。现在由甲、乙、丙三人同时做,在工作期间,丙休息了整数天,甲、乙均未休息。完成这项工作也用了整数天。则丙休息了多少天? A.11 B.12 C.15 D.18 2.某茶叶店运到一批一级茶、二级茶和三级茶,其中二级茶的数量是一级茶的2倍,三级茶的数量是二级茶的1/3,一级茶的买进价是每千克240元,二级茶买进价是每千克160元,三级茶买进价是每千克100。现在照买进价加价60%出售,当二级茶全部声完,一级茶剩下1/3,三级茶剩下1/2时,共盈利13860元,那么,运到的一级茶有多少千克? A.40 B.45 C.50 D.55 3.甲、乙两人在一条长10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3米/秒,乙的速度2米/秒。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直路的两端出发,当他们跑了10分钟后,共相遇多少次? A.14 B.15 C.16 D.17 4.将一堆糖果分别分给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原计划甲、乙、丙三人所得糖果数的比是5:4:3,实际上甲、乙、丙三人所得糖果数的比是7:6:5,其中一个小朋友比原计划多得了15块糖果,那么这位小朋友实际所得的糖果数是多少块? A.150 B.160 C.170 D.180

5.今年王先生的年龄是他父亲年龄的一半,他父亲的年龄又是他儿子的15倍,两年后他们三人的年龄之和恰好是100岁,那么王先生今年的岁数是多少? A.40岁 B.30岁 C.50岁 D.20岁 1.【答案】A。解析:设三人合作完成工作用x天,丙休息了y 天。 (1/36+1/30+1/48)x-(y/48)=1→59x-15y=720。因为720和15y 均是15的倍数,则59x也是15的倍数。59不是15的倍数则x是15的倍数。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30天,则三人合作完成工作小于30天,x=15,y=11。 2.【答案】B。解析:设运到的一级茶有x千克,则运到的二级茶为2x千克,三级茶为(2/3)x千克,根据题意有(1- 1/3)x×240×60%+2x×160×60%+(1- 1/2)×(2/3)x×100×60%=13860,解得x=45。即运到的一级茶有45千克。 3.【答案】B。解析:方法一:10分钟两人共跑了 (3+2)×60×1O=3000米,共3000÷100=30个全程。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他们总是在奇数个全程时相遇,即1,3,5,7,…,29,共15次。 方法二:第一次两人相遇需要100÷(3+2)=20秒,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两人共走两个全程,需要20×2=40秒。10分钟后,(10×60-20)÷40+1=15.5,共相遇15次。 4.【答案】A。解析:由于总的糖果数没有变化,则可设糖果数有5+4+3=12和7+6+5=18的最小公倍数——36份。根据糖果分配比可知甲、乙、丙原计划各得15、12、9份,实际得14、12、10份。可见丙比原计划多得1份,这1份是15块糖。丙实际得到10份,共15×10=150块。 5.【答案】B。解析:设儿子的年龄为x,则王先生父亲为15x,王先生为15x÷2=7.5x,三者年龄和为x+15x+7.5x=23.5x。两年后

行测资料分析秒杀技巧(详细整理打印版)

行测资料分析秒杀技巧(详细整理打印版)

例:2008年,某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451.5亿元,增长13.2%,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256.3亿元,增长14.1%,则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 16718.8亿元,增长13.2%< 例1:2008年,某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现增加值16718.8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451.5亿元,增长13.2%,则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256.3亿元,增长 例2:2008年,某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现增加值16718.8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256.3亿元,增长14.1%,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451.5亿元,则增长 【真题精析】 例1. 2009年北京应届真题

2007年我国对韩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约比上年增长: A.15.6%B.19.1%C.26.1%D.44.2%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2007年我国对韩国进出口总额为561+1038=1599亿美元,2006年为 亿美元,则前者比后者增长20%,因此,选B。 【真题精析】 例1. 2008年黑龙江真题 据统计,2007年1~8月份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进出口实现69.8亿美元,增长72.3%,高于全国对俄进出口增幅31.1个百分点,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的63.1%,占全国对俄贸易进出口总值的23.2%。其中对俄出口52.5亿美元,增长95.1%,高于全国对俄出口增速13.9个百疑点,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出口总值的69%,占全国对俄贸易出口总值的30.9%;对俄进口17.3亿美元,增长27.1%,高于全国对俄进口增速17.4个百分点,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进口总值的50%;占全国对俄贸易进口总值的13.3%。 根据统计资料,2006年1~8月份黑龙江对俄出口总值是: A.13.6亿美元B.26.9亿美元C.40.5亿美元D.52.5亿美元 [答案]B [解析]根据“对俄出口52.5亿美元,增长95.1%”可知,2006年1~8月份黑龙江对俄出口总值为亿美元。因此,选B。

公务员考试行测细节判断题攻略

公务员考试行测细节判断题攻略细节判断题是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模块必考题型,纵观近几年的国考真题,其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所以又快又准地来解答细节判断题目对于公考成功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一、题型概述 什么是细节判断题呢?我们可以通过题目的提问方式来进行辨别。如果题目的提问方式为: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等,我们就此可以判断题目为细节判断题。 二、解题思路 (1)时态(已然、未然、进行),相互偷换。 时态上的偷换常被列为错误选项来干扰考生,因此考生再作答过程中就要严格注意有关事态的表述,如“将”、“要”一类的引导词均表示将来时态;“已”、“已经”、“过”、“了”均表示过去时 态;“着”、“正在”等则表示正在进行时态,因此考生在做细节判断题时,一定要引起极大注意,对应原文重点分析选项有无时态上的偷换。 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将委托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其收益部分用于资助中国女子足球队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A.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将解决中国女足所面临的问题 B.广泛开展交往合作,是培养和选拔女足后备力量的保证

C.中国女足的活动,由受委托的专业金融机构管理和运作 D.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已确定了管理机制和运作规则 【答案】A 【解析】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考生要注意时态和概念的把握,原文的一个“将”字就明确指出其时态为将来时,而D项的表述时态“已”为过去时,从时态的角度来讲就不符合,属于典型的偷换时态。同时首句的信息还可以对C项进行判断,原文指的是对“中国妇女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而C项将其偷换成了“中国女足的活动”,属于典型的偷换概念。B项的表述则属于典型的偷换逻辑关系,根据原文“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可知三者均是中国女足面临的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属于并举,不偏不重,而B项将其偷换成了条件关系,因此表述错误。只有A项无论从时态还是内容上均与文意相符,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 (2)数量(多量、少量、中间量),相互偷换,随意扩大或缩小。 所谓数量,就是确认原文和选项中的表述从数量的角度讲是否吻合,没有扩大抑或缩小,因此现将数量的表述进行如下梳理:如“大多数”、“很多”、“许多”、“广大”、“广泛”、“一片”、“大量”、“大部分”等词语所引导的是为数较多的数量概念;“数”“少部分”、“少量”、“一小部分”、“某个”、“某种”等词语所引导的是为数较少的数量概念;而“某些”、“一部分”、“一些”这样的引导词则比较特殊,处于游离状态有时趋于较多,有时趋于较少,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以考生作答时务必注意数量上的表述与原文是否吻合,从而判断其真假。 例.来自卧龙的雌性大熊猫“琳琳”和成都的雄性大熊猫“师师”将成为“基因交配”的主角。据专家透露,人工饲养场内的大熊猫许多天性已退化,让它们自然交配十分困难,圈养下能自然交配的雄性大熊猫不到10%,能受孕产崽的雌性大熊猫仅24%。“基因交流”是为了调整大熊猫的血缘关系,增加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行测备考资料

行测备考资料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点预测题:常识判断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点预测题:常识判断 第五部分常识判断 (共20题。参考时限10分钟)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0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A.某市政府为建办公楼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建筑承包合同 B.某市政府为修建大型水利设施而对该地居民区实施的拆迁行为 C.商务部作出禁止某外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的决定 D.消防局向某企业发出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 参考答案:A 解析: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做出的能够产生行 政法律效果的行为。机关盖办公楼而与建筑商发生的行为并不属于行 政行为,仅仅一方为政府机关的民事行为。故选A。 102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统治者大力提倡的思想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学说 参考答案:C 解析: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增强中央集权成为社会主 要趋势.所以法家思想被重用。 103流星发光是因为: A.反射阳光

B.摩擦碰撞 C.自身发光 D.反射月光 参考答案:B 解析:流星自身不会发光,流星体进入大气层以后,因为高速运动.摩擦碰撞生热发光。故本题答案选B。 10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阿塞拜疆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 )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皮影戏 B.京剧 C.珠算 D.妈祖信俗 参考答案:C 解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实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此前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故本题答案选C。 105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三千多年。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楷书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B.东晋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被称为“书圣” C.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推陈出新。分别创立了颜体和柳体

行测计算题快捷方法总结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计算题 快捷方法总结 ——来源:安徽中公教育(https://www.docsj.com/doc/7d17831561.html,/) 对于行测考试中的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很多考生都抱怨题目难、数据量大,不好拿分。但这部分的分值很大,是可以与其他竞争对手拉开距离的好机会,通过合理的、有计划的复习是可以战胜对手的。下面安徽中公教育专家来谈谈如何复习: 一、数量关系 数量想要拿到高分,题目的思维反应速度与计算速度是关键。要想在这两项上有所提高,就需要系统的复习。 第一,要打好基础。数学中的基本公式与计算方法是一定要掌握的。可以根据题型的基本分类,逐一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对于每个题型在解题时可以应用到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有针对的梳理与总结,这样,在列式阶段便不会出现看见题目不知从何下手的情况出现了。 第二,提高计算速度。在列式后的计算速度与准确度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四则运算速度较慢,建议每天做基本数学运算题。对于数学运算公式,要重点掌握。 在完成这两项后,就可以多做试卷,考察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是否扎实。总结自己的错误后,再重新做好复习与调整,弄明白自己做错的地方。 例题:某汽车厂里生产甲、乙、丙三种车型,其中乙型产量的3倍与丙型产量的6倍之和等于甲型产量的4倍,甲型产量与乙型产量的2倍之和等于丙型产量的7倍。则甲、乙、丙三型的产量之比为:(2013年国考) A. 5:4:3 B.4:3:2 C. 4:2:1 D. 3:2:1 答案:D。 解析一:(方程法)根据题意,假设甲乙丙三种车型的数量分别是X,Y,Z,列方程组 4X=3Y+6Z,X+2Y=7Z。从而推导出三者之间的关系为3:2:1。 解析二:(代入法)结合特值思想,“甲型产量与乙型产量的2倍之和等于丙型产量的7倍”。分别将四个选项带入其中,只有D选项符合。

行测备考指导:2020国考行测常识总结

行测备考指导:2020国考行测常识总结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行测科目中的常识部分复习的 时候应当怎样抓住重点和趋势呢?结合今年来的行测常识考试,对这 个部分的考试内容和方式作出了如下的总结和预测,与大家分享: 1.常识判断部分总题量稳定在20—25题之间(题量不固定,如2011年是20题,12年是25题,2013年又是20题),考查内容也 无新的变化涉及到经济、法律、地理等多学科知识。从近两年行测 常识判断真题来看,经济、法律、地理、科技、人文部分的题量总 和相对稳定,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的常规考点。 2.科技、人文、管理知识的比重增加。科技常识增幅显著,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年增加了3题。考点与科学发展前沿紧密相连,很 多试题结合生活现象出题,因此考生应注意挖掘表面现象的深层科 技知识。人文、管理类知识也有所增加,对这两类知识的考查体现 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对公职人员文化及管理知识水平的重视。 3.经济、法律知识所占比重减少。经济常识的考点与时下热点经济问题相关,例如“紧缩性货币政策”;而且常考点也有变化,由常 考的民法、行政法、诉讼法转移到了2011年的宪法、行政法、法理 学乃至法制史等方面的内容。 4.常识判断部分的整体难度基本持平,但综合考查趋势明显。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知识点获取的广度,而且还需要有深度,同时要密切关注社会时事热点,紧跟时代步伐,了解更多时政 和科技知识,提高常识判断部分的得分率。 5、考察的目的指向性更加深化,考单纯记忆的少,考常识运用 的多。考试很少再出到“最XX的什么是XX”,“第一个XX的是XX”之类的简单的靠常识记忆的题目。更多的要求在对常识进行记忆的 基础之上,运用常识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或者是运用常识解决 某个现实问题。比如,现在类似于“生活妙招”(例如:2012年考

行测排列组合例题整理

排列组合基础知识讲座 首先看一道简单的例题 例1:用1、2、3、4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二位数,可以有多少种组法? 解答: 题目的意思是从4个数字中随意选出2个数字,然后组成一个2位数,问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这样的2位数。假设我们随意选取1,2,可以组成12和21,虽然都是由1,2组成,但由于位置不同,仍然是两个不同的数字。由于和位置有关,所以这是排列问题。 (注意:虽然题目问的是有多少种组法,但仍然属于排列问题) 排列公式的定义如下 !()!r n n P n r =- r n P 也可写成P (n,r )其中n 表示总共的元素个数,r 表示进行排列的元素个数,!表示阶乘,例如6!=654321?????,5!= 54321????,但要特别注意1!=0!=1。假设n=5,r=3,则 P (5,3)=5!5432160(53)!21 ????==-? 在这个题目里,总共的元素个数是4 ,所以n=4,从所有元素中取出2个进行排列,所以r=2。根据公式 P (4,2)=4!432112(42)!21 ???==-? 因此共有12种组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考试当中出现的一个题目: 例2. 黄、白、蓝三个球,从左到右顺次排序,有几种排法? 解答: 假设我们已经找出了两种排列方法(黄、白 、蓝) 和 (蓝、白、黄),可以发现虽然都是用的一样的球,但因为和位置有关,所以还是两种不同的排法。很明显这属于排列问题。在这里,总共的元素个数是3 ,所以n=3,从所有元素中

取出3个进行排列,所以r=3。根据公式 P (3,3)=3!3216(33)!1 ??==- ( 计算的时候注意0!=1) 因此共有6种排法。 如果我们把这个题目改一改,变成 例3 黄、白、蓝三个球,任意取出两个,对这两个球从左到右顺次排序,有几种排法? 解答 这仍然属于排列问题,只不过r 变成了2。在这里,总共的元素个数是3 ,所以n=3,从所有元素中取出2个进行排列,所以r=2。根据公式 P (3,2)=3!3216(32)!1 ??==- ( 计算的时候注意1!=1) 因此还是有6种排法。 下面我们这个题目再变一下 例4 黄、白、蓝三个球,任意取出两个,有几种取法? 解答: 假设我们第一次取出黄球,第二次取出白球,或者第一次取出白球,第二次取出黄球,可以发现虽然顺序不同,但都是同一种取法,即(黄,白)和(白,黄)是同一种取法。由于和取出的球的排列位置无关,因此这属于组合问题。 组合公式的定义如下 ()!!!r n n C r n r =- r n C 也可写成C (n,r )其中n 表示总共的元素个数,r 表示进行组合的元素个数,!表示阶乘,例如6!=654321?????,5!= 54321????,但要特别注意1!=0!=1。假设n=5,r=3,则 C (5,3)=5!54321302!(53)!(21)(21) ????==-??? 另外,为便于计算,还有个公式请记住 r n r n n C C -=

2020年国家公务员行测模拟预测卷附答案

2020年国家公务员行测模拟预测卷附答案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1.关于目前的国际体育赛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所用赛车的发动机排量没有限制 B.进入世界杯和欧洲杯足球赛决赛圈的球队数量相同 C.斯诺克台球属于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 D.法国网球公开赛属满贯的赛事 2.传统中药柜常设有“匣”、“斗”、“瓶”、“暗柜”几种容器。以下药品适合在“暗柜”中存放的是() A.质轻量大的药物 B.容易挥发的药物 C.粉面类的药物 D.毒性强的药物 3.对下列对联依次所指的文学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②兵甲富于 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③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④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 诗翁。 A.孔子李白李煜陆游 B.屈原陶潜李煜白居易 C.屈原范仲淹陶潜白居易

D.孔子李白白居易范仲淹 4.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的思想源自()。 A.儒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老庄学派 D.阴阳家学派 5.杨俊臣将房子租给唐建军居住,月租金1200元。现杨俊臣因唐建军拖欠了5个月的房租未缴,而诉至法院,要求唐建军给付6000元房租。现问,此案的诉讼标的指的是什么? A.杨俊臣租给唐建军的房子和唐建军欠杨俊臣的6000元钱 B.杨俊臣要求唐建军支付的6000元租金 C.杨俊臣提出诉讼请求所依据的杨俊臣与唐建军之间存在的房屋租赁关系 D.杨俊臣、唐建军与人民法院之间的诉讼法律关系 页2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6.作家只有____公共关怀,个人化的审美追求才不会被个人功利淹没,才不会____谋取私刑的工具,时下流行的某些“青春文学”因为缺少批判现实的公共关怀,它们对现实的____其实是对现实的粉饰。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坚持落入描画 B.秉持沦为描摹 C.兼具成为描述 D.坚守变为描绘

公务员行测攻略秘籍:3天攻克图形推理50题

说明:“公务员行测攻略秘籍”是系列文档,如大家需要其他资料可在文档搜索框中输入“公务员行测攻略秘籍”搜索,或直接打开“公务员行测攻略秘籍”文件夹下载系列文档,文件夹网址: https://www.docsj.com/doc/7d17831561.html,/u/2973894692/ish?folderid=1022277 图形推理典型题例解析(之一) 第1道C 本题所有图形均为左右对称的 将左边的一半去掉,剩下的右半边依次为数字1234 据此,可知后面为5。 第2题A 解析:去异存同 前图为:第一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重合,相同部分余下. 第二套图也如此.

第3题C 横着看三个图为一列 把外切小黑圆看成+,把内切小黑圆看成- 每一列都是图1和图2通过上面的算法和规律推出第3个图 第4题C 第一套图是逆时间转,每转90度加下面+一横 第二套图是从有小圆的90度扇形,开始逆时间旋转,每旋转一次,原有小圆的90度扇形+一个小圆,其它的90度扇形也加一个圆。 同理第3个图是:再图2的基础上再转90度,也是每转一次原有小圆扇形再+一个小圆,其它地方也同样加一个小圆。 根据以上的规律,能符合此规律的只有C项

第5题C 异色相加为黑,同色相加为白 第6题B 解析:(方法一) 把内分割线,分割出来的两个图形分别算出其笔划再组成这个图行总的笔划(重合的线段算为2划)。 根据这个规律:第一套图的笔划是:6,7,8 第二套图的笔划是:9,10,11 (方法二) 看内角的个数呈规律递增;第一套图:6,7,8 第二套图:9,10,11

第7道C 第一套图的3个图的阴影部分可以组成一个全阴影图形 同理,第二套图的3个阴影部分也可以组成一个全阴影图形 第8道B 第一套是图内的3个原色不同,第二套是图内的3个原色相同,而且一一对应相似,两套图的3个图项的外框都是只有一个。 第9道B 根据第一套图和第二套图的各项图形方面不同,一一对应相似性, 第一套图:图1是左右对称,方位是左右。 图2是轴对称,方位是上下,左右;其对应相似性的图形是第二套图的图2。 图3是上下对称,其对称相似性的图形是第二套图的图1 那么现在就只有第一套图的图1没有对应关系,根据其左右对称的相似性只有B项符合,故答案为B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