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教学引入过程的改进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教学引入过程的改进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教学引入过程的改进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教学引入过程的改进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一课,许多年下来基本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即就具体题目的解题过程进行展开,以加速度为桥梁,加强学生对力与运动之间的已知量转化的熟练度。诚然,对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公式的具体应用,将本章节习题完成并拥有一定解题技巧,这样做是无可厚非的。但我想,我们是否在同时错过了一个让学生自我建构物理知识体系、完善物理思维模式的过程?要知道,牛顿定律是经典物理学大厦的基石,学生脑海中这块基石的稳定程度、学生对于这块基石的各个侧面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他这座大厦的高度和牢固等特性。

加速度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以往我们在大多数时候都试图让学生利用题目来巩固这一印象,即重现我们教师的思维过程。而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没来得及深入思考,仅仅从题目当中训练出来的固定解题模式,只不过增加了其“熟练度”。在考试中遇到同类型题,尤其是计算题,能够比没做题的同学更快更准确的完成题目;但一碰到涉及到涵义、概念的文字类选择题,所需要的解题时间和正确率往往很差。甚至于高一上学期的学生,考察牛顿第二定律知识点的文字类选择题的得分率,有时还不如最后一道压轴性的计算题。

教书十年,从其它学校的同行也了解到,这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从小处说,这影响的是选择题的正确率,或复杂动力学计算题的分析能力;但从大处说,这影响到学生对于经典物理的基石,及其前因后果的深入理解。

如何深入地理解教材上这句话“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我想,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而不是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以前有句话叫“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放在这里,也就是题目做多了学生自然就会了。题海战术固然可靠可信,但其代价也是颇为巨大的,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因挣扎在题海中迟迟无法领悟,而丧失了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真正依靠题海深刻领会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学生只占一小部分。这从高三第一轮复习时,有太多同学在这个章节里磕磕绊绊就可以看出些问题了。

让学生深入理解“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需要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入手。被动记忆不会长久,这里我利用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牛顿第二定律的例子很难举,又或者说太容易举。因为“力让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变化”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人的坐、站、行、走,小车小球等抽象物体在外力参与下的运动,例子真是不胜枚举。但问题就在于这些例子实在是太常见了,不经过大脑思考也都能够给出正确答案,无法引起学生思考,引导其建构出物理思维模式。真正需要些日常经验,要想几秒钟的例子,比如刹车时的摩擦力方向,却跟前面“牛顿第一定律”的联系更大些。可见,想要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目的不是那么好完成的。

我的做法是这样,将一只剥去商标的透明矿泉水瓶中盛满水,先塞入一只大玻璃球,让

学生猜测,当我让矿泉水瓶加速前进时,玻璃球相对于瓶子的运动方向。之后换成塞入彩色空心塑料球,重复猜测,重复实验。最后将玻璃球和彩色空心塑料球一起塞入,重复实验,分组讨论现象及原因。

学生对于猜测大玻璃球的运动没有任何嶂碍,并如前面提到的一样,有些同学认为实在简单,根本没必要实验,毕竟这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公交车起动时,人的倾倒问题没有本质区别。但之后换成彩色空心塑料球后,猜测就有了分歧并立刻引发激烈讨论。因为同学们急于知道自身猜测正确与否,我并未给他们阐述自己看法理由的时间,而是随后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看到的现象并不十分明显,这在备课的时候就发现了,一是由于运动时间过短;二是人手操作,先加速后减速,一些学生分辨不出应该看哪一部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手动操作后,立刻通过投影播放了课前在实验室中,利用更为精密的实验装置让水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慢镜头视频剪辑。看了之后教室中出现热烈的讨论过程,以及一些同学皱着眉头思考的情形,同时另一些同学炫耀自己的回答并为其他同学讲解的情形,我知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这一目的已经完美达成了。而最后将玻璃球和彩色空心塑料球一起塞入,重复实验前,大部分同学已经胸有成竹地给出自己的猜测了,只是点着头等待我完成这一物理过程。

其次,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在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我请一些小组派代表作出实验解释,并在我的提示下逐步完善结论。同学们认识到所用的知识其实都是上节课所学习过的,他们之前也完全拥有解释现象的能力,只不过所需考虑的物理环境是现实物体而并非抽象,或思考不周详导致猜测时举棋不定。我看到一些同学在我说“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时点头了,便立刻将发现“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事实,与“力是其原因”再次强调。并给出实验总结:“矿泉水瓶加速前进时,瓶内的水和小球都‘想要’与之共同前进,而如果它们想‘拥有同样的加速度’这一结果,则各自‘需要’其自身质量与加速度乘积的合外力这个‘原因’。这时,在同等体积的条件下,质量最大的‘玻璃球’需要的力最大,‘水’需要的力居中,而‘空心塑料球’需要的力最小。由此,玻璃球不能满足加速需求,相对后撤,而空心塑料球的加速需求被过分满足,从而拥有了更大的加速度,相对矿泉水瓶前冲。”、“也可以认为是‘水’相对向后运动的同时,将空心塑料球‘挤’到前面去了,这也不失为一种简单方法。”

这时,给出同类问题进行巩固拓展是必要的,也是学生应用自身刚学到的知识,获得成就感和解题自信的最好时机,我立刻抛出问题:

“如果是新买的矿泉水未打开前,瓶内会有一些气泡,水瓶减速运动时,气泡相对瓶子的运动方向会是怎么样呢?”

学生普遍都有水杯或矿泉水瓶放在课桌上,供他们课间在班级的饮水机取水。一些同学在思考后会拿着晃动两下以验证他的结论,看到这些,我觉得这堂课的教学效率远远大于了我的预期。

课后,我自己也觉得这堂课学生的听课效率,或者说是他们的参与程度、学到的知识比以往讲授新课时要多,从而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这堂课进行了深入反思。在建构主义

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并未有如此深刻的理解,或者说,并未将情境的创设想象得有这么重要。以往上课虽然也有引入环节,但往往不够精彩,或者说,不够精挑细选。这次的引入准备过程,自己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先是结合题目,挖空心思想出了一个看似与日常生活相矛盾的“矿泉水瓶中的气泡”问题。之后想到气泡是透明的,后排同学看不清楚,便改成了空心塑料小球。却又发现运动过程过快,从而想到应用录像的慢镜头回放功能。再后来心想反正都拍录像了,就拍得严格一些,去实验室组装了较为严格的匀加速运动实验装置。真正实验的时候才发现,由于绝大部分矿泉水瓶侧壁都不是光滑平整的,而实验室能调节的加速度又偏小,效果不够明显甚至小球会被卡住,还特意去大超市买了一瓶瓶壁光滑平整的某品牌高级矿泉水。后来跟人家说都觉得奇怪,为了要个瓶子特意跑去挑矿泉水……不过,也验证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录像效果的确好,前面的准备工作也值得了。

文章出处:沈阳男科医院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导读:本文是关于牛顿第二定律,希望能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认识加速度与质量和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 (2)会用准确的文字叙述牛顿第二定律并掌握其数学表达式; (3)通过加速度与质量和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深刻理解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这一规律; (4)认识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间的矢量关系,认识加速度与和外力间的瞬时对应关系; (5)能初步运用运动学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解决有关动力学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及数据处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处理,培养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有序的思维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通过演示实验,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力、质量和加速度三者间的关系:在质量不变的前题下,讨论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在力不变的前题下,讨论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2、利用实验结论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规定了合适的力的单位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从比例式变为等式. 3、进一步讨论牛顿第二定律的确切含义:公式中的表示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力;公式中的和均为矢量,且二者方向始终相同,所以牛顿第二定律具有矢量性;物体在某时刻的加速度由合外力决定,加速度将随着合外力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教法建议 1、要确保做好演示实验,在实验中要注意交代清楚两件事:只有在砝码质量远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前题下,小车所受的拉力才近似地认为等于砝码的重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证明);实验中使用了替代法,即通过比较小车的位移来反映小车加速度的大小. 2、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确切含义. 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重力加速度和牛顿第二定律,让学生重新认识出中所给公式.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示例: 一、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 介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先研究在质量不变的前题下,

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习题及详解

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小盘应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实验中应始终保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质量 C.实验中如果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用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描出相应的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即可证明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D.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也要受到阻力 解析:平衡摩擦力时,细线不能系在小车上,纸带必须连好,故A错D对;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应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故B对;若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则a-M图象是双曲线,不是直线,故C错.答案: BD 2.(2011年三明模拟)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象为图中的直线Ⅰ,乙同学画出的a-F图象为下图中的直线Ⅱ.直线Ⅰ、Ⅱ在纵轴或横轴上的截距较大,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解析:由直线Ⅰ可知,甲同学在未对小车施加拉力F时小车就有了加速度,说明在平衡摩擦力时,把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B正确,A错误;由直线Ⅱ可知,乙同学在对小车施加了一定的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仍等于零,故实验前乙同学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C正确,D错误. 答案:BC 3.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表面光滑,两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细线跨过定滑轮并挂上砝码盘,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同时停止. (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__________.在实验时,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_(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小车的质量. (2)本实验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来比较小车加速度的大小,能这样比较,是因为________. 解析:(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水平轨道平行,在实验时,为使砝码和盘的总重力近似等于细线的拉力,作为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必须满足砝码和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因为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同时停止,运动时间相同,由s=1 2 at2可知,a 与s成正比. 答案:(1)小车与滑轮之间的细线与轨道平行远小于 (2)两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运动,且两车运动的时间相同,其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4.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高中物理_3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2min) 提问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强调力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共同回答,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进一步提问,什么物理量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回顾前面加速度的定义式,师生共同总结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3min) 演示实验:定性探究加速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展开课本,手拿着封面页,其它页自然下垂,用一定的力度吹下垂页。然后手拿着其它页,用相同的力度吹封面页,提示学生观察那种情况加速度大,加速度同什么因素有关? 这个问题,学生容易联想到质量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所以加速度和物体质量有关。 教师再演示,用不同的力度吹相同的下垂页,提示学生观察哪种情况加速度大,加速度同什么因素有关? 这个例子使学生认识到改变物体原有状态是和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有关的。 提出疑问:加速度和力、质量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2.实验设计和进行试验(7min)

我将先介绍研究三个变量问题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保持m不变,研究a与F的关系;保持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 探究一:a与F的关系 问题一: 让小车做匀加速 在所挂的钩码质量远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前提下,绳的拉力近似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m<

教师讲解:控制两辆小车同时启动和停止,加速度的比较是依据位移公式:22 1at S =,当t 相同时有: 21 21S S a a = 师生一起共同设计实验步骤: 研究a 与F 的关系, 第一步:让两车有相同的质量,两车挂不同的钩码,分别放在各自的轨道上 。记录两钩码的重G 。 第二步:控制拴住小车的两根细线,让两小车同时启动和迅速停止。记录两小车的位移S 。 第三步:只改变两车挂的钩码的重,再重复第二步。 请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学生参与实验步骤的设计,并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表一:小车质量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它具体地、定量地回答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即加速度与它所受外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物体自身的惯性——质量的关系;况且此定律是联系运动学与力学的桥梁,它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对力学是至关重要的.本节课是在上节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关键是通过实例分析强化训练让学生深入理解,全面掌握牛顿第二定律,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第二节实验课: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对a?m?F三者关系都有了初步了解,并且总结出了相关规律,所以对本节理论课内容做好了铺垫,对掌握本节内容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表述牛顿第二定律 2、理解数学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4、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处理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上节课实验结论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 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 2、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在认识自然上的本质性、深刻性、有效性 教学重点: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1、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的理解 2、理解k=1时,F=ma 教学方法和程序:探讨、归纳、数字化实验、讯飞多媒体辅助互动等。具体步骤是:创设物理情景→回顾与思考→数字化演示实验→总结规律→讯飞多媒体辅助互动。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a =F 合m 或F 合=ma 说明:①a =F m 是加速度的决定式②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③m =F a 中m 与F 、a 无关 1. 3.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①矢量性 ②因果性 ③瞬时性 ④同体性 ⑤独立性 ⑥局限性 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备用习题: 1.如图所示,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 上滑动,滑到顶点后又返回斜面底端.试分析在物 体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解析:在物体向上滑动的过程中,物体运动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摩擦力作用,其沿斜面的合力平行于斜面向下,所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是平行斜面向下的,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为零.在物体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物体运动也是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平行斜面向上,其沿斜面的合力仍然是

牛顿第二定律物理教学设计

牛顿第二定律物理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物理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Ⅰ 教学设计 1.1以本为本,制订教学方针 现行大纲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要求是B级,本人制定了如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知道物理由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教学重点: 1.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2.牛顿第二定律。 3.教学难点: 4.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教学用具: 小车,导轨(一端带有定滑轮),打点记时器,学生电源,砝码(一盒),

细绳,导线,纸带。 1.2 复习引入,明确探究方法 幻灯片:A.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产生加速度,那么产生的加速度跟那些因素有关?我们如何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 前面两个问题学生不难回答,第三个问题的第一个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也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而第二个学生一开始没有得出答案,我提示:在学速度的时候,我们是如何比较甲乙两位同学运动的快慢的?学生齐声回答——控制变量法。接着我要求他们根据实验器材,设计一套确定加速度和作用力以及质量的关系的步骤。 1.3 学生活动,得出实验结论 幻灯片:(物体质量相同) 结论: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总结规律,得出结论,老师加以总结。 巩固练习: 同样的力拉质量不同的物体,为什么轻是物体先达到某一速度? 因为m小,由a = 知a大,由= at得大 1.4 用课件模拟整个过程,有效减少了学生的遗忘量。通过形象生动的计算机模拟实验,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在一种融洽的气氛中牢固了所学的新知识,新规律。 1.5理论知识的学习,形成知识体系

冲量 动量定理教学反思

《冲量动量定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中第一章内容。本章引入动量这个新概念并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动量定理》。《动量定理》侧重于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果,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尤其是打击和碰撞的问题。这一章可视为牛顿力学的进一步展开,为力学的重点章。 首先是对本节课重点、难点进行分析: 1、动量定理是由牛顿第二定律导出的,学生对于这个推导过程是没有什么困难的.但是,有两点学生不容易理解:第一,动量定理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区别何在?第二,有了牛顿第二定律为什么还要动量定理?应该使学生明确,牛顿第二定律表示的是力的瞬时作用效果,而由它所导出的动量定理是力的持续作用的效果,在推导过程中出现的F和t融为一体,这就是冲量。恒力作用有冲量,变力作用也有冲量。只要物体受到的冲量相同,而无论力大还是力小,其动量变化就一定相同。这样,即使在作用力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牛顿第二定律难以应用时,动量定理却完全可以应用。 2、动量定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在教学中应多举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让学生应用动量定理做出定性的解释。 对于本节课的优点剖析: 1、将一些重要推导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能够时刻看到动量定理的理论推导部分,不仅能突出重点,而且方便学生最后做课堂总结,学生自己动手推导动量定理的过程,加深对这部分学习的认识。 2、能在课堂上动手做的实验,就不用视频或仿真实验。这样才能让学生更信服实验现象的真实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变力作用下的动量定理,让学生更加信服。 3、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科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 本节课可以改进之处: 1、动量定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虽然本节课在教学中给同学解释了一些视频图片现象,但是课堂时间关系在让学生应用动量定理做出定性的解释时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及消化,整节课内容充实,节奏快,与学生互动可以再充分一些。 2、实验中小桶的摆动造成实验结果误差比预计的要大一些,这一点应避免。 1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掌握灵活运用图象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控制变量法: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有两个以上的参量在发生牵连变化时,可以控制某个或某些量不变,只研究其中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方法,这也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时经常采用的方法。 本实验中,研究的参量为F、M和a,可以控制参量M 一定,研究a与F的关系,也可控制参量F一定,研究a 与M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复写纸片和纸带、一端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小盘、低压交流电源、天平、砝码、刻度尺、导线。 四、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量小盘的质量m和小车的质量M。 2.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 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远离滑轮的 一端,连接好电路。 3.平衡摩擦力:小车的尾部挂上纸带,纸带穿过打 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将木板无滑轮的一端稍微垫高一些,使小车在不挂小盘和砝码的情况下,能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小车所受重力沿木板的分力与小车所受摩擦力平衡。在保证小盘和砝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下,可以近似认为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的大小。 4.把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处,挂上小盘和砝码,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拖着纸带在木板上匀加速下滑,打出一条纸带。 5.改变小盘内砝码的个数,重复步骤4,并多做几次。 6.保持小盘内的砝码个数不变,在小车上放上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小车在木板上滑动打出纸带。 7.改变小车上砝码的个数,重复步骤6。 五、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象法、化曲为直的方法 1.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以F为横坐标,根据测量的数据描点,然后作出图象,看图象是否是通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断a与F是否成正比。 2.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以a为纵坐标、M为横坐标,根据各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将会得到如图甲所示的一条曲线。由图线只能看出M增大时a减小,但a与M具体是什么 关系,不能得出。若以a为纵坐标、1 M 为横坐标,将会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

高中物理_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4.3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准确表述牛顿第二定律。 (2)能根据对1N的定义,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关系式是如何从F=kma变成F=ma的。 (3)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 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推导和理解。 ★教学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教学方法 (1)复习回顾,创设情景,归纳总结。 (2)通过实例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复习、回顾: 同学们上节课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用到了什么实验方法?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了什么结论?下面先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a-F和 a-1/m图象。 学生活动:学生回顾思考讨论、画图。 点评:通过学生的讨论,复习回顾上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讲解 (一)、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推导 教师活动:同学们利用现已掌握的知识,阅读教材分析讨论完成下面的问题。

l.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应该怎样表述? 2.F=kma是怎么得到的? 3.F=kma是如何变成F=ma的?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如何定义的?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分析相关问题,自主解答。 教师活动:总结,补充。 教师活动:当物体受到一个力作用的时候,F就表示那一个力,但是大部分物体是受多个力的,那么F就表示多个力的合力,即:F合=ma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又将如何表述?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教师总结: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即F合=ma 教师活动:根据上面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例题 点评: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讨论,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推理能力。 (二)、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例1】.一物体质量为1kg的物体静置在光滑水平面上,从0时刻开始,用一水平向右的大小为2N的力F1拉物体, (1)、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方向如何?2s末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2)、在2s末再给物体加上一个大小也是2N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F2,则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3s末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3)、在3s末把F1撤掉,则物体的加速度变成多少,方向如何?4s末速度是多少? (4)、2s内物体的加速度2m/s2是由力F1产生的,2s末物体的加速度变为0,那是说2s后F1不再产生加速度了吗?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分析、解答,展示自己的答题过程。 教师活动:分析、总结、提炼。 解:(1)受力分析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F1=2N,则根据公式a=F合/m有a=F合/m=2m/s2;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从0时刻开始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据v t=v0+at得2s 末速度为4m/s。 (2)2s末加上F2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则据a=F合/m有加速度为0;从2s末开始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3s末速度仍是4m/s。 (3)3s末把F1撤掉,则F合=F2,由a=F合/m可知,加速度变为2m/s2,方向水平向左,物体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据v t=v0-at得4s

16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命题人:孙运平 编号:21 姓名 完成时间 【考点知识解读】 一、实验原理 1.如图3-3-1所示装置,保持小车质量M 不变,改变小桶内砂的质量m ,从而改变细线对小车的牵引力F (当m<

牛顿第二定律-优质教案

示范教案 3 牛顿第二定律 整体设计 教材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它具体地、定量地回答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即加速度与它所受外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物体自身的惯性——质量的关系;况且此定律是联系运动学与力学的桥梁,它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对力学是至关重要的.本节课是在上节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关键是通过实例分析强化训练让学生深入理解,全面掌握牛顿第二定律,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 教学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2)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体验物理方法的魅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刘翔在国际比赛中的画面.如图. 边播放边介绍:短跑运动员在起跑时的好坏,对于取得好成绩十分关键,因此,发令枪响必须奋力蹬地,发挥自己的最大体能,以获得最大的加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运动速度.我们学习了本节内容后就会知道,运动员是怎样获得最大加速度的.复习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上节课做实验的过程,引起学生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再一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

4.3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第1课时) 班级:姓名: . 一、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的描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2.知道力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牛顿”是这样定义的; 3.能从同时性、矢量性等各个方面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难点:对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和矢量性的确切理解; 三、知识回顾: 问题1.在《探究加速度、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我们得到了以a-F图象和a-1/m图象,根据图象,加速度与力和质量有什么定量关系? 四、新课学习 1.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 (2)表达式: 问题2.请写出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推导过程,并说说1N力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 2.对牛顿第二定律及表达式的理解 问题3.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加速度是用来定义和度量的,那么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到底取决于什么? 问题4.如下图,人站在车厢外能推动车厢,但站在车厢内还能推动车厢吗?公式中的F是外界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外力),还是内部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内力)? 问题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外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我们用

力提一个很重的物体时却提不动它,这跟牛顿第二定律有无矛盾?为什么? 问题6.抛出一个篮球,球在出手前和出手后受到的合外力和加速度方向分别是怎么样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质量不同的物体,所受重力不一样,它们下落的加速度却是一样的。你怎么解释? 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m = F/a ,物体的质量跟外力成正比,跟加速度成反比 B.物体所受合外力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小 C.水平射出的子弹加速度的方向沿着水平方向 D.一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当只有一个力发生变化时,加速度可能不变 3.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 试一试:你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设计一个测量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质量的方案吗?你可以获得的信息由:神舟十号推进器的平均推力;神舟十号的质量;地面雷达实时传送飞船的速度。(短时间内可认为飞船做直线运动) 五、当堂检测 1.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在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和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2.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微小的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 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 B.桌子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极小,眼睛不易觉察到 C.推力小于静摩擦力,加速度是负的 D.桌子所受的合力为零 3.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两个大小分别为2N和3N的共点力作用,则这个物体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最小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 4.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k m a中,有关比例系数k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任何情况下k都等于1 B.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 C.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D.在国际单位制中,k等于1

教学反思与总结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高一物理教师教学反思总结,希望对您有用。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一、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 1.初、高中物理教材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 2.初、高中物理思维能力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高中,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在高中,有些规律要经过推理得出,处理问题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重点知识提示】 1.实验目的、原理 实验目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的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 质量成反比.实验原理:利用砂及砂桶通过细线牵引小车做加速运动的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上述两组 关系.如图4—6所示,通过适当的调节,使小车所受的阻力忽略,当M 和m 做加速运动时,可以得到 g m M m a += m M M mg T +?= 当M>>m 时,可近似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T 等于mg . 2.平衡摩擦力..... :在长木板的不带滑轮的 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板,反复移动其位置, 直至后面的纸带连好并不挂砂桶的小车刚好在斜面上保持匀速 运动为止. 3.注意事项 该实验原理中T=m M M mg +?,可见要在每次实验中均要求............M>>m ....,.只有这样,才能使牵引小车的牵引力近似等于砂及砂桶的重力. 在平衡摩擦力时,垫起的物体的位置要适当,长木板形成的倾角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同时每次改变M 时,不再重复平衡摩擦力. 【例1】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在研究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 .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 .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从天平测出装砂小桶和砂的质量m 及小车质量M ,直接用公式a=M mg 求出(m<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

牛顿第二定律

教师活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当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力成正比。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是:a∝F (2)当保持物体受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跟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是:a∝1/m 力、加速度、质量到底有没有具体的数量关系?今天我们来找出这个数量关系

甲猜想中的a-F图像 乙根据实际数据作出的a-F图像 多次类似的实验发现:每次实验的点都可以拟合成直线,而这些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又都十分接近原点。大量的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都可以得出:物体的加速度a与它所受的作用力F成正比,与它的质量m成反比。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可表述为:a∝F/m也可以写成等式:F=km a 其中k是比例系数。 注意:实际物体所受的力往往不止一个,式中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3.牛顿第二定律更一般的表述: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 F合=km a 牛顿第二定律不仅阐述了力、质量和加

方程求解。 例题1:在平直路面上,质量为1100kg 的汽车在进行研发的测试,当速度达到100km/h 时取消动力,经过70s 停了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N ,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少?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分析:如图,取消动力后,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只受阻力的作用。 由于阻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将保持不变。由加速度可以求出汽车受到的阻力。 如图,重新起步后,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受到牵引力和阻力。由于二者大小都不变,所以汽车的加速度恒定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汽车运动的加速度: 解:以汽车为研究对象。设汽车运动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取消动力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v 0=100km/h =27.8m/s ,末速度为0,滑行时间t =70s 。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加速度为 t v t v a 0 010- =-=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是2003年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材第一册第三章的第二节内容。 牛顿第二定律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是学习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的基础,将深刻的影响着学生对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是本章的重点和中心内容,也是整个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 二、学生分析 知识方面: 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 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会分析物体的受力 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方面: 学生通过对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对学习物理有较浓厚兴趣 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 笨节课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掌握牛顿第二定律,更要注重如何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牛顿第二定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理解掌握牛顿第二定律。 (2)初步掌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问题方法及步骤。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经历探究加速度、力、质量的关系的过程。 (2)学生感悟控制变量法,实验归纳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2)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教材重点和难点 学习本节课不仅要让学生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更要重视如何通过控制变量实验,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牛顿第二定律。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间的关系的过程并总结牛顿第二定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由于本节课运用的是实验探究式教学。因此 难点: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提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选择:——实验探究式教学 为了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采取提出问题、实验探索、观察归纳、分析讨论、建立规律的教学方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并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学法指导:----协作学习,分组探究。 突出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开展合作探究,进行实验探索,引导分析总结等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 六、教学程序的设计 由于本节课使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所以本节课将在实验室中展开。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7min)

2015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牛顿第二定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和教学反思谈一谈关于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物理第四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在分析上节课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内容,定量的回答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率——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外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它本身质量的关系,得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同时本节教材突出了力的单位1N的物理意义,为下一节力学单位制的内容做准备,本节内容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成为了运动学的核心,也是学习其它动力学规律的基础。所以本节在本章甚至整个高中物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基于对教材的这些认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2、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难点: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新的教学理念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二、【目标分析】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表述牛顿第二定律。 (2)知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3)会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1)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 学生在初中就具有了比例关系的数学基础,同时上一节课学生已经通过探究实验得到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会很自然的实现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这一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反应教师借助创设简单典型的动力学情景,让学生逐步地体会到牛顿第二定律桥梁作用,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过程分析】 本节教学的整体设计分四大环节,基本思路是:先提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其次引导学生得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及表达式F=ma,最后通过例题掌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思路。具体设计如下:

关于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典型例题

关于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典型例题 2013.11 典型例题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试分析其原因. 分析:在做关系实验时,用砂和砂桶重力mg代替了小车所受的拉力F,如图所示: 事实上,砂和砂桶的重力mg与小车所受的拉力F是不相等的.这是产生实验系统误差的原因,为此,必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mg和F在产生加速度问题上存在的差别.由图像经过原点知,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已被平衡.设小车实际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即 若视,设这种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为,则.在本实验中,M保持不变,与mg(F)成正比,而实际加速度a与mg成非线性关系,且m越大,图像斜率越小。理想情况下,加速度a与实际加速度a差值为 上式可见,m取不同值,不同,m越大,越大,当时,,,这就是 要求该实验必须满足的原因所在. 本题误差是由于砂及砂桶质量较大,不能很好满足造成的. 点评:本实验的误差来源:因原理不完善引起的误差,本实验用砂和砂桶的总重力mg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这个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越接近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误差越大,反之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越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由此引起的误差就越小.因此满足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小因实验原理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此误差可因 为而减小,但不可能消去此误差. 典型例题2——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实验前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应当如何平衡摩擦力?

分析: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中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在本实验中,如果不采用一定的办法平衡小车及纸带所受的摩擦力,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就不只是细绳的拉力,而应是细绳的拉力和系统所受的摩擦力的合力.因此,在研究加速度a和外力F的关系时,若不计摩擦力,误差较大,若计摩擦力,其大小的测量又很困难;在研究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时,由于随着小车上的砝码增加,小车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会增大,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就会变化(此时长板是水平放置的),不满足合外力恒定的实验条件,因此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 应如何平衡摩擦力?怎样检查平衡的效果?有人是这样操作的;把如图所示装置中的长木板的右端垫高一些,使之形成一个斜面,然后把实验用小车放在长木板上,轻推小车,给小车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看其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基本可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就认为平衡效果较好.这样操作有两个问题,一是在实验开始以后,阻碍小车运动的阻力不只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还有打点计时器限位孔对纸带的摩擦力及打点时振针对纸带的阻力.在上面的做法中没有考虑后两个阻力,二是检验平衡效果的方法不当,靠眼睛的直接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很不可靠的.正确的做法是。将长木板的末端(如图中的右端)垫高一些,把小车放在斜面上,轻推小车,给小车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观察小车的运动,当用眼睛直接观察可认为小车做加速度很小的直线运动以后,保持长木板和水平桌面的夹角不动,并装上打点计时器及纸带,在小车后拖纸带,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的情况下,给小车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使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取下纸带后,如果在纸带上打出的点子的间隔基本上均匀,就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跟它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平衡. 点评:(1)打点计时器工作时,振针对纸带的阻力是周期性变化的,所以,难以做到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与阻力始终完全平衡,小车的运动也不是严格的匀速直线运动,纸带上的点子间隔也不可能完全均匀,所以上面提到要求基本均匀. (2)在实验前对摩擦力进行了平衡以后,实验中需在小车上增加或减少砝码,因此为改变小车对木板的压力,从而使摩擦力出现变化,有没有必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我们说没有必要,因为由此引起的摩擦力变化 是极其微小的,从理论上讲,在小车及其砝码质量变化时,由力的分解可知,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 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大小等于对斜面的压力),在斜面倾角不变的情况下是成比例增大或减小的,进 而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和摩擦力f成比例变化,仍能平衡.但实际情况是,纸带所受阻力,在平 衡时有,而当和f成比例变化后,前式不再相等,因而略有变化,另外,小车的轴与轮的摩擦力也会略有变化,在我们的实验中,质量变化较小,所引起的误差可忽略不计. 典型例题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的作用力F等于砂和桶的总重力,用改变砂的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对小车的作用力F,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的加速度a,得出若干组F和a的数值,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a—F图线.一学生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线,发现横轴上的截距OA较大,明显地超出了偶然误差的范围,这是由于实验中没有进行什么步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