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共2课时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共2课时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共2课时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共2课时

第一单元第三课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文体特征。

2、诵读课文,读准字音。

3、分析课文结构,理清说明顺序。

4、掌握本课的说明方法

第一课时

【预习导航】

1、走近作者

贾祖璋,1901年生,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主要作品:《中国植物图鉴》(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植物分类学著作)、《鸟类概论》(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他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丽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2、题解

文章是介绍荔枝这种水果的,题目为什么不用“荔枝”而借用一句诗——“南州六月荔枝丹”?

3、给加点的字注音

缯.膜.绡.瓤.醴酪

..龟.裂绛囊

..绚.丽蒂.部楠.

木啖.渣滓

....贮.藏蔡襄.陈鼎.莆.田祠.堂萌蘖卢橘.

4、说明文相关知识

█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对象特征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说明

空间顺序——即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如:整体——局部上——下外——内远——近

逻辑顺序——即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事物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说明。

如:一般——个别主要——次要原因——结果现象——本质总述——分说简单——复杂

█说明方法:

下定义:用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要言简意赅;

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分类别:将纷繁复杂的事物有条理地清晰地介绍给读者;

列数字: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

打比方: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

作比较: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

列图表:指画制图表,分项分类说明事物的特点;

作诠释:下定义相似,只是语言的表述更详尽和具体,有解释的效果;

摹状貌:指运用描写等的手段来介绍事物的样子形状和面貌。

█说明语言:科学性(正确、准确);文学性(生动、形象)

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5、预习思考

①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词,概括每段段意,用自己的话或课文的原话详细准确地表达荔枝的特征。

第一段:用引出话题

第二段:介绍了荔枝的

第三段:介绍了荔枝的

第四段:介绍了荔枝的

第五段:介绍了荔枝的

第六段:介绍了荔枝果的

第七段:介绍了荔枝果的

第八段:介绍了荔枝果的

第九段:介绍了荔枝果的

第十、十一段:介绍了荔枝果的

第十二段:介绍了荔枝果的

第十三段:介绍了荔枝果的

第十四段:介绍了荔枝果的

第十五段:介绍了对荔枝果的

【问题探究】

1. 白居易《荔枝图序》中关于荔枝的描述性诗句,并说说它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

好处:

不足

2、课文第一段能否删除?为什么?

第二课时

3.荔枝的外壳有何特点?它由哪两部分组成?

4.荔枝的颜色有哪些?针对单个荔枝和成片的荔枝作者引用哪些词语或者诗句分别作了比喻?

5、荔枝的形状有哪些?

6.文章介绍荔枝大小时,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有何作用?

7.明代徐渤有一首《咏荔枝膜》,请背出其中描写荔枝壳膜扔在地上时的诗句。

8.从植物学的观点看,荔枝的果肉是由什么发育而成?鲜荔枝肉“莹白如冰雪”,但一旦晒干后,果肉又会变成什么颜色?

9.文章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其意图是什么?

A、荔枝不耐贮藏

B、告诉人们古代荔枝的运送方式

C、揭露鞭挞唐玄宗和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D、说明杨贵妃爱吃荔枝

10、杜牧这首诗真正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A、荔枝不耐贮藏

B、告诉人们古代荔枝的运送方式

C、揭露鞭挞唐玄宗和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D、说明杨贵妃爱吃荔枝

11、荔枝不耐贮藏,但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朝野官员竟会劳民伤财地长途运输。你认为这样的行为与国势的强衰有没有关系?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你的见解。

11. 荔枝核有什么特点?

12.荔枝花形、颜色如何?并说出“荔枝十花一子”谚语的由来。

13、有关荔枝花的文字能否删除?为什么?

14.文章举南越王尉佗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实例,意在说明什么?

15.古代讲荔枝的书有多少种?其中在世界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是?

16.宋徽宗《宣和殿荔枝》有诗云“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说明了荔枝的什么特点?

17.作者认为,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特产,我们应该本着什么原则来发展本地区的特产呢?

18.文章谈到荔枝的生产时,引用了苏轼《惠州一绝》的诗句,请同学找出来读一读,并说出引用苏轼的诗句对表现文章中心起何作用?

【课堂总结】

1、说说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的作用。

2、运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3、说说本文语言的特点。

【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中引用的诗词名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