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打造省级重点产业园区的对策研究

打造省级重点产业园区的对策研究

打造省级重点产业园区的对策研究
打造省级重点产业园区的对策研究

打造省级重点产业园区的对策研究

长宁县工管委课题组

为进一步推进百亿元工业集中区建设,把集中区打造成为省级重点产业园区,我委结合实际,学习借鉴先进产业园区的管理模式,就相关工作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和思考,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一、我县工业集中区建设现状

长宁县工业集中区分为A区(下长工业区)和B区(宋家坝工业区),总规划用地面积为10.27平方公里。其中B区位于长宁县城北部,用地7.69平方公里。A区位于宜泸渝高速公路(在建)与308省道立交入口旁,用地面积2.58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11月,园区内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39.9亿元,其中:企业投资约35.3亿元,园区企业(含退城入园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利税3.2亿元。园区内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醋酸纤维素)、盐化工(丰源盐化)、机械制造(富源设备)、食品加工(主要为君子酒业、天瑞酒业等酒类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畅通物流)为主的特色产业。

(一)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编制完成,环评于2008年通过省市专家评审。产业规划于2008年9月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于2010年底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集中区在2009年被评纳入四川省20家重点开发区发展规划。

(二)要素配套稳步推进。自2008年以来,通过政府主导、企业配合等多种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先后完成了工业集中区天能燃气站、B区110KV变电站、宜宾港长宁香炉滩码头I-III期工程、园区干道一期(丰源盐化入厂道路、桥梁;泰宁化工入厂道路、香炉滩码头专用通道、曙光村园区干道等)、安置房一期工

程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目前,正在加紧推进工业集中区科技研发与投资服务中心、工业污水处理厂、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园区干道二期、标准化厂房、安置房二期、工业集中区后勤综合服务区等项目的建设工作。

(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四川普什醋酸纤维素公司投资14.5亿元新建的年产3万吨醋酸纤维素项目和投资1.2亿元新建的7500吨/年醋酸塑料生产项目、景祥包装投资1200万元建设的1200万㎡彩色瓦楞纸包装箱项目、长宁县电力公司投资4600万元新建的工业集中区B区110KV变电站、长宁县天能燃气公司投资2900万元新建的工业集中区B区配气站、天瑞酒业投资3000万元新建的2000吨白酒技改一期、纯兵食品厂投资3000万元新建的2万吨/年竹笋食品加工、仁里畜禽投资1800万元新建的100万只/年畜禽屠宰加工等8个项目已竣工投产;丰源盐化投资4亿元新建的100万吨真空制盐、双洁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200万元新建的预制构件生产项目已进入试运营。君子酒业2万吨/年白酒技改项目、泰宁化工20万吨/年硫酸生产项目、富源设备30万千瓦水轮发电设备制造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力争于今年底前建成投产。

二、存在问题

(一)园区资金投入缺口大,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目前,除了普什醋酸纤维素项目、搏力印刷5亿印彩色包装项目已分别成功融资1.5亿元、150万元外,其余入驻园区企业无论是否建成投产,都有较大的资金缺口。其中较为典型的有泰宁化工20万吨/年硫酸技改项目、君子酒业2万吨/年白酒技改项目和富源发电3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制造项目和丰源盐化100万吨/年真空制盐项目。据统计,这4个项目的融资需求总和已超过4亿元。基础设施类9个项目也全部存在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缺口大约在2亿元左右。要素配套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园区内要素配套项目基本上属于政府性投入项目,除了污水处理厂、标准化厂房等

项目可采取BOT方式融资建设外,水、电、气要素配套企业投入不足,其余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均受致于政府财力投入的影响。部分入园项目也缺少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而导致建设进程缓慢。

(二)由于园区建设起步晚、进度偏慢、配套不足,招商引资总体效果不明显,且多数是本地企业投资项目,缺乏大项目支撑,招商引资亟待新突破。

(三)社会化服务综合配套体系亟待建立。由于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部分企业未落实专人负责办理手续,加之工业园区项目手续办理的“绿色通道”尚未真正形成,导致相关项目手续办理缓慢,落实情况差。由于项目开工建设所需的规划、设计、环评、消防等手续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项目建设进度。

(四)入驻企业用地分散,矛盾突出;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业园区在未来几年只有3000余亩用地指标,园区的土地利用指标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五)征地拆迁困难。项目涉及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压力较大,矛盾较为突出。在征地拆过程中,从规划选址、勘测走界、确定红线、报批方案、征地谈判、个案赔付,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以上不等,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

三、工作对策及措施

(一)优化产业布局。以关联项目形成产业链,以产业链优化提升产业园区,以产业园区构建产业集群,围绕龙头企业,沿产业链方向整合集聚相关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配套发展。一是科学布局园区主导产业。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要求,实行“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围绕建设新型材料产业园、盐化工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竹产品加工园、商贸物流产业园为重点,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园,实现入园企业的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群发展、集约发展和合作发展,逐步形成主导产业突出、特色明显、产业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二是引导扶持园区优势产业。政策、资金、要素、服务等要向优势产业倾

斜,优先发展新型材料、盐化工、竹类加工、酒类食品、机械制造等园区优势产业。重点扶持园区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培训壮大一批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配套协作程度高的产业集群。

(二)坚持创新发展。一是创新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集中区管理委员会的职能职责,努力实现“三有四到位”,逐步完善党政领导、工业主管部门指导、管委会职责明确、事权对称、独立运作、运作高效、服务优良、管理科学的运作机制,集中区内符合产业政策的各项管理审批工作由管委会负责,实行盖章制,责任由管委会承担。二是创新运行机制。要协调推进机制。工业集中区领导组牵头协调各乡镇和县级职能部门,共同解决集中区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涉及乡镇和县级职能部门行政负责人作为兼职副主任要切实履行所在乡镇(部门)的工作职责,配合集中区管委会强力推进园区建设。要健全高效服务机制。项目入园程序启动后,管委会代业主办理各种手续,各职能部门依法特事特办,限期办结,高效运行,加快项目建设。完善督导检查机制。县委县府督查督办室对入园项目建设进行专项督促检查,各乡镇未在限期内完成征地拆迁工作、职能部门未在限期内办结相关手续的予以全县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完成。四是利益分享机制。对不符合本县集中区产业定位的项目考虑实行异地入驻园区,发展“飞地“经济。五是项目准入机制。对项目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建设工期、投入产出等进一步明确标准,对低于标准和不符合产业定位的项目限制进入集中区。三是创新发展模式。在政府主导型园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建设园区,积极探索业主经营和股份制合作建园发展模式。同时,积极争取与发达地区、友好城市、大型商会等合作建园。鼓励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创办园区,吸引上下游企业入园配套,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四是创新招商方式。整合全县招商引资力量,探索招商新方法,创新招商新方式,实现招商多样化,增强

招商实效。依托园区产业特色,围绕新型材料、盐化工、竹产业、酒类食品等优势产业招商,对醋酸纤维素、丰源盐化、等龙头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和君子酒业、富源设备等龙头企业的配套企业进行上门招商,定期联系。用好现有园区企业家的信息和人脉资源优势,努力形成招来一个、带来一批、繁荣一片的“葡萄串效应”。重点区域招商。对一些发达地区的产业和资金流向进行分析,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驻点招商。充分利用人脉资源,积极吸引在外发展较好的企业家回乡发展。建立企业入驻约束机制。订立规范招商引资协议,对投资强度、投入产出比、建筑密度、建设工期等关键指标予以明确,从源头上杜绝影响园区发展的情况出现。

(三)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五通一平”要求,加快推进水、电、路、气建设以及场地平整,尽快形成企业入驻入驻的基本条件。供水、交通、电力、天然气、通讯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助园区进行相关设施建设,争取园区干道与江长路主干道尽早形成路网,双环电网进入园区,自来水、天然气主管道通到园区,雨污水统一处理。二是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建设集中区员工公司,信息平台和技术研发平台,着力打造下长物流园。三是积极发展园区配套设施。切实加快园区的标准化厂房、孵化中心、创业园、产品检验检测、信息网络、金融服务、专业市场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与园区配套的生产性服务设施,不断推进园区配套功能上新台阶,努力实现要素配套、技术共享、信息共享、进一步降低入园企业的发展成本,为企业和项目入驻创造最优的条件。

(四)拓宽投融资渠道。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有充分盘活利用县内国有资产和优势资源,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确保园区“五通一平”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切实加大对园区的投入力度。二是搭建投融资平台。成立工业集中

区投资公司,有效利用财政投资和外来资金建设园区。三是加强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建立担保机构,为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和入园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四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筹集资金。对园区内道路命名、公交、燃气、污水处理、标准化厂房及其它有盈利能力的项目,通过收费权入股、抵押、招标、拍卖等方式筹集园区建设资金,充分调动各种资金投入园区的积极性。五是积极争创省级园区。努力争取省市对园区和入驻企业的资金扶持。

(五)要素优先保障。一是切实保障园区建设用地。用好、用够国家、省、市的土地政策,多形式、多渠道获取建设用地,建立工业用地滚动储备制度,将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向园区倾斜,有计划地储备一定量土地,确保园区发展用地需要。根据国家对征地拆迁安置新的政策规定,带前瞻性地提前建设部分安置房,以便能够迅速完成企业入驻需拆迁安置的刚性需求。加大对园区违章建筑的查处力度并形成长效机制,建设管理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组建联合执法队伍,实行定期与不定期巡查制度,把园区内的违法违章建筑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切实抓好园区煤、电、油、气等要素的保障。指导企业提高低谷时段用电比例,提高用电负荷率。做好园区天然气直供工作,保障工业用气。

(六)抓好项目储备。牢固树立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意识,用“只争朝夕”的精神,围绕“四个百亿工程”,发展比较优势,超前谋划、认真做实、做细、做深项目前期工作,储备大项目、引进大项目、争取大项目、建设大项目,特别要在百亿新材料产业、百亿盐化工产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七)倾力打造园区软环境。一是强化园区发展的政务环境。对企业实行“一企一人”的办法,落实责任人和联系领导全方位开展对企服务,对所联系企业跟踪服务,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协助和指导拟入驻企业完成选址、项目审批、登

记备案、环评、土地交付等全部证照手续办理一条龙服务。二是强化园区发展的政策环境。在全县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补助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贷款贴息。财政要根据每年园区征土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制定具体的预算或筹资方案。对入园企业认真落实出口退税、西部大开发等市级以上优惠政策。三是强化人才环境。大力实施引进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鼓励企业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努力引进掌握核心技术、擅长科技攻关和集成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着力造就一支善经营、懂管理的企业管理人才队伍、一支有较强工艺改造、技术革新能力的技能人才队伍和一支由规划、环保、招商等高级专业人才组成的园区管理人才队伍。四是强化园区发展的社会环境,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广泛宣传,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聚集优势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举全县之力开展园区建设,着力形成全县各级各部门支持园区建设、参与园区建设的浓厚氛围。

产业园区规划建议

**产业园区定位建议 目录 一、项目招商定位原则 二、园区优势提炼 三、主导产业定位建议 四、服务特色建议 五、软硬件基础实施建议(智能化方向)

一、项目招商定位原则

二、产业园区优势提炼

三、主导产业定位建议(可选) 1.电子商务产业:高速发展的热门行业,可形成办公、物流、仓储一体化格局, 电子商务产业园可以分为狭义的电子商务产业园与广义的电子商务产业园。 广义的电子商务产业园不仅包括纯粹的电子商务企业,同时,还包括文化创意、教育服务、IT/软件开发、制造类产业。例如,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园即为广义的电子商务产业园。狭义的电子商务产业园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企业及其相关企业,上述企业涵盖电商平台运营、代理运营、平台服务、软件系统开发、数据分析、营销广告、渠道推广、专业咨询、仓储物流、网店摄影、人才培训等电子商务直接或相关环节。今后将是电子商务产业爆发的时代,人们的消费模式不再是生产商→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模式,而是生产商→物流商→消费者这种去中间商环节的模式。 2.生物制药与健康产业:朝阳产业,主要针对中上游链条,即医药研发与创新 和药物制造产业,国务院2013年9月28日发布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健康服务业的改革措施、变化方向、支持政策以及发展目标,同时给生物医药医疗健康园区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该文件的支持政策非常全面,包括了医疗服务的一些具体细节,如医生的职称等,也提到了土地的优先供应、投资基金的引导、私立医院的准入及发展方向、第三方检测,甚至还提到了健康服务和其他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同时明确提出要结合当地的优势来支持发展健康服务产业集群。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渴望是不计成本的,医药与健康产业必将成为永远的朝阳产业。

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用地控制指标

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用地控制指标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 一、为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供应和后期建设管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精神~制定我省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产业园区包括: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聚集区~省级工业园,市,州、地,、县,市、区、特区,工业园~循环经济工业园~文化和动漫产业基地等。 三、本控制指标是核定产业园区内工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评价用地效益~以及加强工业建设项目用地后续管理的重要依据。 四、本控制指标适用于产业园区内新建工业项目及其配套工程~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五、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所占比重和绿地率五项指标构成~具体标准见《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一览表》。同时符合这五项指标的工业项目~可以单独供地。不能同时满足五项指标要求的工业项目~只能安排进入标准厂房。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的投资强度可不受本控制指标限制。 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同时满足本控制指标和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 六、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按照二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贵州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白云经济开发区按照三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贵州六盘水钟山经济开发区按照四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贵州安顺经济开发区、贵州安

顺西秀工业园区、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贵州都匀市经济开发区、贵州兴义顶效经济开发区、贵州修文医药产业园区、贵州龙里工业园区、贵州安顺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贵州玉屏大龙经济开发区、贵州六盘水红果经济开发区按照五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 其他产业园区的控制指标~按照所对应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划分等别的地区类别执行。经省政府批准新设立的省级产业园区~属于六类、七类地区的~按照五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 七、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五项控制指标~应填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相应条款~并明确违约责任。 八、本控制指标自2011年5月1日起执行。

增材制造(3D打印)国内外发展状况

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 --西安交通大学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 2013-07-09 一、概述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是通过CAD设计数据采用材料逐层累加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材料去除(切削加工)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自上世纪80年代末增材制造技术逐步发展,期间也被称为“材料累加制造”(Material Increse Manufacturing)、“快速原型”(Rapid Prototyping)、“分层制造”(Layered Manufacturing)、“实体自由制造”(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3D打印技术”(3D Printing)等。名称各异的叫法分别从不同侧面表达了该制造技术的特点。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F42国际委员会对增材制造和3D打印有明确的概念定义。增材制造是依据三维CAD数据将材料连接制作物体的过程,相对于减法制造它通常是逐层累加过程。3D打印是指采用打印头、喷嘴或其它打印技术沉积材料来制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也常用来表示“增材制造”技术,在特指设备时,3D打印是指相对价格或总体功能低端的增材制造设备。 增材制造技术不需要传统的刀具、夹具及多道加工工序,利用三维设计数据在一台设备上可快速而精确地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从而实现“自由制造”,解决许多过去难以制造的复杂结构零件的成形,并大大减少了加工工序,缩短了加工周期。而且越是复杂结构的产品,其制造的速度作用越显著。近二十年来,增材制造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增材制造原理与不同的材料和工艺结合形成了许多增材制造设备。目前已有的设备种类达到20多种。这一技术一出现就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消费电子产品、汽车、航天航空、医疗、军工、地理信息、艺术设计等。增材制造的特点是单件或小批量的快速制造,这一技术特点决定了增材制造在产品创新中具有显著的作用。 美国《时代》周刊将增材制造列为“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则认为它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认为该技术改变未来生产与生活模式,实现社会化制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工厂,它将改变制造商品的方式,并改变世界的经济格局,进而改变人类的生活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计划情况,存在问答及其对策建议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 (2015年5月) 一、我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一)总体发展概况。我市工业园区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十一五”期间开始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进入发展黄金期。截止2014年底,全市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近9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超过800家,规上企业454户,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20亿元,工业集中度已达到75%,基本形成以南充经济开发区、市区共建的南充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园和9县(市、区)工业集中区为重点的“2+9”工业园区发展格局。南充经济开发区、南充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四川蓬安工业园区被纳入全省“51025”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其中:南充经济开发区被纳入全省千亿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并正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充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四川蓬安工业园被纳入全省500亿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南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与嘉陵工业集中区正在联合申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西充县工业集中区被列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阆中市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园区。 表一全市“2+9”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注:数据截止期为2014年。 (二)产业发展概况。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油气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四大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园区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推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园区产业发展格局。顺庆集中发展机械汽配、新材料产业,高坪重点发展丝纺服装、电子信息产业,嘉陵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轻工食品产业,南部大力发展板材建材、机械机电、食品饮料产业,阆中围绕旅游休闲产业,加快发展食品药品、清洁能源产业,仪陇、营山、蓬安、西充作为农产品主产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兼顾发展1—2个特色产业,其中西充的有机食品、仪陇的制鞋产业已初具规模。

2011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 (2012年2月16日) 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努力克服特大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呈现出发展提速、转型加快、效益较好、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顺利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570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6.22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2334.02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2641.60亿元,增长14.2%。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12.7%、40.9%和46.4%。与上年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均降低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8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种植业增加值432.86亿元,比上年增长0.2%。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稳步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05.56万公顷(4583.40万亩),比上年增长0.5%;油料种植面积53.61万公顷(804.15万亩),增长1.3%;烤烟种植面积20.00万公顷(300.02万亩),增长9.5%;蔬菜种植面积70.85万公顷(1062.75万亩),增长9.4%。主要农产品中,油菜籽、蔬菜、茶叶等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39.1%、7.7%和6.9%。受旱灾影响,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产21.2%,其中玉米减产41.3%,稻谷减产31.8%;烤烟减产11.6%。

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 一、为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供应和后期建设管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精神,制定我省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产业园区包括: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聚集区,省级工业园;市(州、地)、县(市、区、特区)工业园,循环经济工业园,文化和动漫产业基地等。 三、本控制指标是核定产业园区内工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评价用地效益,以及加强工业建设项目用地后续管理的重要依据。 四、本控制指标适用于产业园区内新建工业项目及其配套工程,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五、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所占比重和绿地率五项指标构成,具体标准见《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一览表》。同时符合这五项指标的工业项目,可以单独供地。不能同时满足五项指标要求的工业项目,只能安排进入标准厂房。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的投资强度可不受本控制指标限制。 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同时满足本控制指标和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 六、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按照二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贵州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白云经济开发区按照三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贵州六盘水钟山经济开发区按照四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贵州安顺经济开发区、贵州安顺西秀工业园区、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贵州都匀市经济开发区、贵州兴义顶效经济开发区、贵州修文医药产业园区、贵州龙里工业园区、贵州安顺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贵州玉屏大龙经济开发区、贵州六盘水红果经济开发区按照五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 其他产业园区的控制指标,按照所对应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划分等别的地区类别执行。经省政府批准新设立的省级产业园区,属于六类、七类地区的,按照五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 七、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五项控制指标,应填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相应条款,并明确违约责任。 八、本控制指标自2011年5月1日起执行。

发展产业园的几点建议

2.发展产业园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并持续完善产业园的政策体系 (1)一个产业园的建设发展是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多方面的影响,离不开国家引导和地方政府的引导。这些影响最直接的表现便是来自上层建筑的不同时期、不同策略的政策导向。在产业园建设发展一定时期,这些政策导向具有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形势变化,优惠政策不再发挥作用。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园区开发主体为更好的促进产业园发展,需要与政府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获得准确、超前的信息,争取到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必须明确产业园的目标定位,对外部经济形势的准确分析和把握,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制定产业园的发展原则,持续完善产业园的政策体系,把握本区优势,把解决实际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使产业园规划建设、招商引资、运营管理、环境管理及资源综合利用等各项工作都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平稳、顺利的渡过每个发展阶段。 (2)产业园在环境保护方面要制定更严格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在招商政策上,一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绝不能“泥沙”皆来,引入那些高污染、高耗能项目,最后造成的只能是资源被浪费、环境被污染,园区发展停滞。要高度重视招商战略,突出招商引资质量,由招商引资转向招商选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注意产业安全、促进产业园经济发展,坚持“五不招”的原则(违反国家政策的不招、导致环境和空气污染的不招、市场过剩的不招、重复建设的不招、技术含量低的不招)。考虑到产业园的未来发展,为避免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对园区和入区企业发展的阻碍和负担,约束园区企业行为,应该引入环境责任保险,筹划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入区企业投保,最终形成环境保护方面的长效运转机制。 (二)空间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要有效结合,重视产业共生链设计,宏观上合理布局 (1)产业园应该从产品制造涉及的这些行业入手,选择相对应的优秀企业入驻,使上下游产业链的紧密衔接,最终形成一个稳固的产业共生网络。另外由于企业之间结成共生网络,为使各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的程度达到最小,园区企业的数量、规模、类型都要互相匹配,各企业的产品又要有自己相应的市场需求。 (2)产业园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宏观布局。产业园区一个本质特点就是园区内部企业之间及与周边资源的有机结合。反映在园区布局上即以空间和时间的最优化设计组合使生产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产品能够交换利用,以使企业与园区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成本最小化与效益最大化。这里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产品利用成

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

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 行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 一、为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供应和后期建设管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精神,制定我省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产业园区包括: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聚集区,省级工业园;市(州、地)、县(市、区、特区)工业园,循环经济工业园,文化和动漫产业基地等。三、本控制指标是核定产业园区内工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评价用地效益,以及加强工业建设项目用地后续管理的重要依据。 四、本控制指标适用于产业园区内新建工业项目及其配套工程,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五、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所占比重和绿地率五项指标构成,具体标准见《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一览表》。同时符合这五项指标的工业项目,可以单独供地。不能同时满足五项指标要求的工业项目,只能安排进入标准厂房。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的投资强度可不受本控制指标限制。 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同时满足本控制指标和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 六、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按照二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贵州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白云经济开发区按照三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贵州六盘水钟山经济开发区按照四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贵州安顺经济开发区、贵州安顺西秀工业园区、贵

对加快南昌昌北经济开发区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对加快南昌昌北经济开发区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1、工业园区必须坚持集约发展。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几个工业园,如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纺织工业园还没有形成一定程度的产业集聚。我们应结合发展特色、板块经济,优化相互关联的产业和企业空间布局,推动企业在新上项目和扩能时向园区集中,做强板块经济。同时要以提高土地投资强度来加快产业集聚。 2、做好谋划和储备,引进高质量项目进园区。项目是园区的主体,离开项目,园区就是一个空壳。因此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建立起全面系统的项目库,不断储备项目、聚集项目,扩充项目。第二要强化项目效益意识,现在科技正飞速发展,项目适应市场的黄金周期在不断缩短,所以,对引进的项目要抓紧运作上马,尽早开工投产,以免引进时是有效益的项目,达产时黄金期已过,造成投资和资源开发无效益;并且要特别注意“马拉松式”的项目,防止其进驻园区。 3、进一步减化企业进园区审批流程。我们在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建立起与市场相适应、相衔接的新机制,实现从政策优势逐步向体制优势转变。首先可以从管理体制上创新,如尽量减少行政性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推行“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等管理模式,公开各种办事制度,为创业者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高效、便捷、规范的服务;其次是园区建成后应该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到工业园区检查的职能部门,都要在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协同下进行,所有的检查都应抱着帮助工作、解决问题、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态度,坚决不能以显“官威”和罚款、收费为目的。

4、创新投资体制,多方位筹措园区建设资金。所周知,工业园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我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完全靠政府投资不现实,需要在创新投资主体方面找新的出路,而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吸引外部资金和民营、个私资本进入园区建设领域的有效途径。工业园区管委会可否在这方面应设立区内投资基金,进一步放宽个体私营经济的经营范围,大胆起动民间资本用于园区基本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比如把道路、绿化等工程转交给民营资金来建设,然后在园区内臵换部分土地用于建设补偿,使园区各项建设快速完善,让企业能真正开足马力快速发展。 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科学招商、有效招商。如今,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应该说只有科学招商、有效招商,才能促进大发展,这是许多大园区加快建设和发展的成功经验。一是应转变领导方式,集中精力抓招商。学习先进经验,招商部门同志和园区管委会应认真研究招商引资工作,带头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落实招商引资项目。二是放开胆子,实行更加优惠的奖励政策。过去我们在招商引资方面制定了一些奖励政策,但力度还不够,应大胆奖励招商引资有功人员。建议由区招商局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对引进项目的有功人员由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同时可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评价党员、考核干部的一条重要依据,并抓好落实。三是讲究方法,科学招商。我们要学会和利用好现代网络及通过中介机构招商,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以会招商,坚持组织小团队招商。建议开展“招商引资年月”等活动,扩大我区声势,并继续安排、抽调综合素质强的同志,参加全国各种广交

贵州省各地区各产业结构调研

学科分类号110.7199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贵州省各地区各产业结构比较调研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姓名朱江海 学号0906020630029 院(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年级200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导教师曾达聪职称副教授 指导教师令狐雨薇职称助教 二○一三年五月

贵州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2013 年 5 月4日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1 引言 (3)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3) 1.1.1 研究背景 (3) 1.1.2 研究意义 (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 国外研究现状 (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4) 2 贵州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6) 2.1 贵州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6) 2.2 各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8) 3 对于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可借鉴建议 (19)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3) 附录 (24)

摘要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产业结构的优化能促进各国或各地区的发展。贵州省是中国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之一,就其原因还是其各产业结构的直接作用。对此,本文主要获取2000-2011年贵州省、黔西南、遵义、贵阳、六盘水四个地区各产业结构现状的相关资料,利用经济基础知识、数学知识和统计学基础知识,用定性分析法,对贵州省四个地区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得出。 这些地区存在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业经营化立体缺乏,管理体制不适应;轻、重工业比例结构有欠协调,科学技术水平低;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等缺点。对此,本文采用前人的建议,对贵州省各地区各产业结构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如以稳定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状大第三产业,一、二、三产业相互协调发展为重点,积极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善投资环境吸引金融等。 关键词:贵州省;区域;各产业结构 ABSTRACT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today,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or regions. Guizhou province is one of the province in china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backward, the reason is the direct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For this, this paper gets the data of Guizhou province in 2000-2011,southwest guizhou, Zunyi, Guiyang, four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situation, the use of economic knowledge,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statistical knowledge, using 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analyzes the four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the structur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un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se region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not strong, lack of stereo agriculture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suitable; light, heavy industry proportion is coordinated, low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s insufficient. to this, the previous proposal,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measure of each area of Guizhou provinc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such as the stability of the first industry, the second industry to do strong, big one or two, the tertiary, three industr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s the focus, actively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servic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mprove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to attract financial ect. Key words: Guizhou province;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

创新型科技产业园建设意见.doc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创新型科技产业园建设意见

创新型科技产业园建设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行、社、公司、市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工程,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引领发展,充分发挥科技产业园区在推动特色产业做优做强、促进新型工业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现就建设创新型科技产业园制定如下意见。 一、明确目标任务 按照“统一领导、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多次投资”的原则,镇(港区)、经济开发区(镇)、镇、软件园(镇)要凝聚与整合创新资源,建立企业发展支持体系,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园区创新环境,建成集科技研发、产业提升、公共服务、创新创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成为全市创新创业引领区、新兴产业先导区、创新要素集聚区、集约节约发展示范区。产业园区整体规划不少于15平方公里,首期启动不少于5平方公里。到“十二五”期末,建成千亿级科技产业园1个,百亿级科技产业园3个。 二、突出工作重点 1.强化招商引资。以创新招商理念为根本,优化招商队伍为手段,开拓招商渠道为抓手,坚持招商引企与引才、引智相结合,吸引高层次技术、管理人才到科技产业园创业发展。突出产业链招商,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招商引的主攻方向,创新招方式,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争 第 2 页共 6 页

取引进一批超亿美元的旗舰型项目落户,以大项目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 2.完善功能配套。主体功能区要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产业服务平台、技术支撑平台以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人力资源支持、资金支持和信息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便利条件。逐步完善产业园内道路管网的建设,提升园区内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各项配套水平,增强企业投资信心。 3.探索合作机制。探索筛选培育机制,对高、新、优、特项目重点支持。探索长效合作机制,加快由单一技术、项目合作向整体性、战略性合作跨越。探索中介服务机制,让创新型企业获得更多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风投等支持。探索诚信管机制,使科技对接的频率更高、效率更高、产学研结的成功率更高。 4.提升创新能力。以企业为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建设一批研平台,为园区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实施创新企业“培育工程”,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型和成长型创新企业,使更多企业成为国家、省创新型企业。积极扶持核心竞争力强、品牌优势明显的骨干型企业,着力打造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带动当地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三、加强组织领导 1.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推进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政府办、发改委、科 第 3 页共 6 页

关于产业园区现状调查报告

金阳科技产业园区建设调查报告 ——以雅光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陈培霞经济112班1102010196) 【摘要】:为了了解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我们班在老师的带领下奔赴金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行产业园区现状的调查,在贵阳一区三园中,金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国家级的开发区,占地有1.66平方公里,金阳新区从以前的一个农场变成现在的高新技术产业园,本来在01年的时候计划投资平方公里一亿人民币,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在的情况是每平方公里投资有五亿元.没本次调查主要以贵州雅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来说明金阳高新产业园区发展现状,虽然有点窥斑见豹.但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社会的一个方面有那么一点了解. 【关键词】:产业园区区域经济高新技术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区,规划面积11.32平方公里。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部、贵阳市人民政府对贵阳高新区进行了规划调整,调整后,贵阳高新区由“一区两园一街”组成,即金阳科技产业园、新天工业园和神奇路科技一条街。其中金阳科技产业园规划建设面积4.02平方公里,目前,由于建设火车站的缘故,所以金阳新区就只有1.66平方公里,金阳科技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创汇企业、三资企业以及经济效益、附加值高、技术密集程度高的节能、节水、节地、无污染的企业,重点发展:生物工程,IT产业,天然药业,绿色产品,光电子技术,光机电一体化设备,航天技术及产品,精密机械,数字家用电器,计算机软件开发,精细化工,新材料,汽车、飞机零配件等。金阳新区从以前的一个农场转变成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园,是怎么一步步地实现的呢?政府在这么一次大的变革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本次调查我们就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展起来。 【正文】: 1.金阳新区基本慨况 金阳科技产业园是国家级产业园区,是政府主导和推动建设的并规划和开发的生产服务型产业园区。园区中占地面积为1.66平方公里,园区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园区地土地是属于划拨地,土地使用年限有50年,金阳科技产业园从以前的农场的一个接近于原始的一种状态变成现在的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园,那

加快市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及建议

加快市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及建议 加快市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及建议 关于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园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市经济开发区、秦栏经济开发区等2个省级开发区为龙头,以铜城、汊涧、杨村等3个特色园区为支撑,以4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和10个镇工业集中区为基础的“两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各类园区建成区总面积约平方公里,入园企业780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财政收入6亿多元,接近全市财政收入的50%。 1、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市经济开发区于启动建设,已累计投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亿多元,建成区面积

达10平方公里。目前,开发区已经形成仪表线缆、机械制造、光伏电子、医药食品、轻工纺织五大特色产业。入驻企业173家,120家建成投产,其中亿元企业20家。,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入库税金亿元。秦栏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现已开发4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2亿元。目前,开发区已经形成电子、光伏、光电、汽车零部件四大主导产业,入园企业达151家,企业投资总额达30亿元。去年,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8亿元,实现税收4850万元。 2、其它园区及集中区建设情况。近年来,市政府先后投入100多万元编制了铜城、汊涧、杨村“三大特色园区”规划。目前铜城、汊涧、杨村三镇的工业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亿多元,建成区面积超过9平方公里,入园企业260多家,其中180家建成投产。4个省级农民工创业园和10个镇工业集中区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00多家。

二、园区建设主要做法 1、强化领导与规划,举全市之力强力地推进园区建设。,市委、市政府在谋划新一轮发展中就将园区建设放在着力推进的“三大工程”建设之首,成立了高规格的园区建设指挥部。按照“大投入、大建设、大配套”的工作思路,举全市之力推进园区建设,不断提高园区的要素集聚和产业承载能力。据统计,全市各类园区建设的总投入16亿元。目前,正在着手编制园区扩容规划,并启动重点支柱性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功能定位。 2、着力打造五大平台,全力营造大建设大发展的良好环境。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改善园区发展环境,提升园区服务水平,精心打造政策支撑平台、融资保障平台、供地保障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优质服务平台,这“五大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园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3、准确定位形成特色,充分发挥园区产业聚群效益。我市没有资源优势,没

增材制造(3D打印)国内外发展状况

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国外发展状况 --交通大学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2013-07-09 一、概述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是通过CAD设计数据采用材料逐层累加的法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材料去除(切削加工)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材料累加的制造法。自上世纪80年代末增材制造技术逐步发展,期间也被称为“材料累加制造”(Material Increse Manufacturing)、“快速原型”(Rapid Prototyping)、“分层制造”(Layered Manufacturing)、“实体自由制造”(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3D打印技术”(3D Printing)等。名称各异的叫法分别从不同侧面表达了该制造技术的特点。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F42国际委员会对增材制造和3D打印有明确的概念定义。增材制造是依据三维CAD数据将材料连接制作物体的过程,相对于减法制造它通常是逐层累加过程。3D打印是指采用打印头、喷嘴或其它打印技术沉积材料来制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也常用来表示“增材制造”技术,在特指设备时,3D打印是指相对价格或总体功能低端的增材制造设备。 增材制造技术不需要传统的刀具、夹具及多道加工工序,利用三维设计数据在一台设备上可快速而精确地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从而实现“自由制造”,解决多过去难以制造的复杂结构零件的成形,并大大减少了加工工序,缩短了加工期。而且越是复杂结构的产品,其制造的速度作用越显著。近二十年来,增材制造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增材制造原理与不同的材料和工艺结合形成了多增材制造设备。目前已有的设备种类达到20多种。这一技术一出现就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消费电子产品、汽车、航天航空、医疗、军工、地理信息、艺术设计等。增材制造的特点是单件或小批量的快速制造,这一技术特点决定了增材制造在产品创新中具有显著的作用。 美国《时代》刊将增材制造列为“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则认为它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认为该技术改变未来生产与生活模式,实现社会化制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工厂,它将改变制造商品的式,并改变世界的经济格局,进而改变人类的生活式。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 (黔府发﹝2010﹞17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充分发挥产业园区(见注释)聚集产业发展功能和示范效应,以产业园区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探索一条“经济增长、资源集约、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全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结合我省实际,对全省“十二五”期间产业园区加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科技引领、体制创新、产业聚集、土地集约的作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改革促开放、以创新谋发展,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我省优势产业的集中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二)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原则。创新发展理念,革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产业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促进产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 坚持科学规划,速度、质量与效益并重原则。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要求,科学合理、适度超前规划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努力实现质量、速度、结构和效益协调统一。 坚持产业聚集发展、集约节约用地原则。按照创业、创新、创优理念,做优产品、做强企业、做大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加快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推进产业集群、企业聚集、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园区投入产出效率。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产业特色原则。发挥比较优势,依托资源禀赋,采取灵活政策措施,引导产业园区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园区经济。 (三)总体目标。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以27个经济强县和快速通道沿线交通节点为重点,新建30个以上省级产业园区,申建4个国家级园区,建成1个综合保税区、2个出口加工区、2个加工贸易承接基地和2个“无水港”,并根据资源、环境、区位和产业特点,除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外,努力在全省有条件的县(市、区)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形成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县县有园区、园园有特色的产业园区建设格局。到“十二五”期末,全省国家级产业园区建设基本实现“九通一平”(即: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供气、供热、通讯、宽带网络、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省级产业园区建设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即: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供气、供热、通讯和土地平整),市(州、地)、县级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五通一平”(即:供水、排水、供电、道路、通讯和土地平整),污水和垃圾统一处理,基本建立起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和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体系。 力争到2015年,全省产业园区引进国际国内500强企业50家以上;争取产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高于全省5—10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占全省比重由现在15%左右提升到5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力争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白云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分别超过50

贵州省十二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贵州省十二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贵州省“十二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黔党发〔2010〕12号)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 我省产业园区建设起步于1992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在地方财政投资的带动下,吸引和引导企业资金、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融资参与园区建设,园区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不断改,安顺市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福泉市新型工业化(磷化工)基地、新添高新技术工业园、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惠水长田工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逐步形成。截至2010年10月,全省产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61.1亿元,31个产业园区组建了投资建设开发公司,搭建了产业园区的市场化开发建设、经营和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产业园区集聚产业发展功能和示范效应,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大批企业落户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到2010年11月底,全省经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认定批准的各类产业园区有64个,其中列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06年版)的15个。2010年全省产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600亿元左右,入园规模以上企业约900家,园区企业就业人数约27万人。“十二五”,国家实施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我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既为全省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领域发展迅速。二是国家组织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鼓励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三是中央企业加速扩张,东部产业加快转移,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和区域间合作不断加强,新一轮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区域间产业梯次转移步伐加快。四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域”为主基调,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但是,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一是园区规划编制工作滞后。全省在建和拟建的100个产业园区中,目前有39个未编制产业发展规划,56个未编制控制性详规,有的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时间较早,已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二是园区规模小,集聚效应不明显。2010年,64个产业园区中,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园区仅3个,50亿元到100亿元的园区仅7个,30亿元到50亿元的园区仅9个,其余为30亿元以下的园区。三是还未形成市场化、多元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全省仅31个产业园区组建投资建设开发公司,其他园区未搭建投融资平台,政府投资能力有限,制约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对项目的承载能力。四是各地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权职不明,统计体系不健全。五是我省

增材制造技术概述

3.1 增材制造技术概述 增材制造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美国。一开始,增材制造技术的诞生源于模型快速制作的需求,所以经常被称为“快速成型”技术。历经三十年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增材制造已从概念(沟通)模型快速成型发展到了覆盖产品设计、研发和制造的全部环节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已远非当初的快速成型技术可比。 3.1.1概述 1.概念 增材制造(即Additive Manufacturing,简称AM):一种与传统的材料“去除型”加工方法截然相反的,通过增加材料、基于三维CAD模型数据,通常采用逐层制造方式,直接制造与相应数学模型完全一致的三维物理实体模型的制造方法。 增材制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如图3-1所示。 “广义”增材制造则以材料累加为基本特征,以直接制造零件为目标的大范畴技术群。而“狭义”的增材制造是指不同的能量源与CAD/CAM技术结合、分层累加材料的技术体系。 目前,出现了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多种称谓: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直接数字制造(Direct Digital Manufacturing)、增材制造(AdditiveFabrication)、“三维打印(3D—Printing )”、“实体自由制造(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 ”、增层制造(Additive Layer Manufacturing)等。2009年美国ASTM专门成立了F42委员会,将各种RP统称为“增量制造“技术,在国际上取得了广泛认可与采纳。 2.原理与分类 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类似“增材”的例子很多,例如:机械加工的堆焊、建筑物(楼房、桥梁、水利大坝等)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元宵制法滚汤圆、生日蛋糕与巧克力造型等。 图3-1 增材制造概念 基本原理:首先将三维CAD模型模拟切成一系列二维的薄片状平面层。然后利用相关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