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克隆学案

克隆学案

I.Skimming

Choose the best answer

1.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is____

A. animal cloning is very valuable and can benefit the world.

B. animal cloning could be misused by bad people so it must be forbidden.

C. animal cloning is well developed because Dolly the sheep was born.

D. animal cloning raised arguments and scientists are not sure about its future.

2. Dolly the sheep_____

A. looked exactly like the sheep that provides the egg

B. was the exact copy of the sheep that provides the nucleus

C. looked like the sheep that gave birth to it

D.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ll three sheep

3.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the word

“straightforward” means ____.

A. uncomplicated

B. honest

C. frank

D. difficult

4.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a cloned animal____

https://www.docsj.com/doc/6317970113.html,ually lives as long as the original one

B. usually lives longer than the original one

C. usually dies earlier than the original one

D. is usually as healthy as the original one

5.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we can infer that ____.

A. cloning will come to an end because of the objections

B. cloned human beings will be produced in the near future

C. many countries will use cloning in a wise way

D. all the research into human beings will be forbidden

6.The writer’s reaction towards cloning is____

A. Positive

B. Negative

C. neutral

II.Scanning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ll in the table based on Para. 1 and 2

2.Match each sentence with the topic based on Para.3 and 4

3.Listen to the para.5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What did evil leaders hope to do?

2.Why is cloning controversial in some countries?

《奇妙的克隆》教学实录修改稿

《奇妙的克隆》教学实录 执教者: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中学周丽君 点评者: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曾祥芹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大家都知道,《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猴毛变猴”,每当他与妖魔们作战一旦手头吃紧,就立刻从身上拔下一撮儿猴毛,吹一口气变成一大群小猴参加战斗。这当然是神话,但今天的科学却可以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隆”。(屏显:课题)什么是克隆?它何以如此奇妙 ..?今天我们将跟随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的笔,一同走入奇妙的克隆世界。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默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本文约3000字,5分钟读完。这篇科普文章涉及一些生物学相关术语,请结合老师提供的补充注释默读全文。 (屏显) (生边结合补充注释边默读课文,5分钟) 师:以上是这篇科普文章涉及到的生物学术语,大家注意:专业语与通用语并陈是科普文章语言的显著特征之一。 (屏显)

师:读过课文之后,同学们有哪些问题或疑点? 生:为什么克隆羊“多利” 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生:课文最后一节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为什么说要“严肃地考虑克隆的含义”? 师:好,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三、四节,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 2、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师:本文分列四个小标题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从理清思路,把握结构的角度,你能将四个小标题分别概括成两个字吗? (生思考,约2分钟) 生:我概括的分别是:含义——实验——发展——造福。 生:我概括的分别是:释义——探索——发展——利用。 生:我概括的分别是:定义——发展——突破——应用。 ┄┄ 师:第二和第三个意见较准确,由此可见,这篇科普说明文脉络清楚,层次分明。 三、速读课文,筛选信息 师:说明文显著的特征是“授人以知”。本文分列四个小标题为我们解说了有关克隆的科 学知识,下面我们速读课文,根据问题筛选信息。 生: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叫克隆。 生:克隆是无性繁殖以及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 生: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 ┄┄ 师:大家的发言都抓住了克隆“无性繁殖”这一重要特征。克隆也就“奇妙 ..”在此。请注意:“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这一表述对吗?依据课文回答。 生:不对。“生物”应该包括动物和植物,关于“植物的克隆”,课文开头说“一根葡萄 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这是葡萄与生俱有的,这能称为新兴技术吗?我认为作者 是由“植物的克隆”说起,引出下文“动物的克隆”,结合全文,克隆在本文主要指的是“动 物无性繁殖的新兴技术”。 师:对,你读书很仔细,紧扣课文找寻依据,这种读书的方法很可贵。的确,克隆在本文

选修三专题二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

专题二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了解单克隆抗体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并说其应用实例。 “二、预习内容 ㈠、动物细胞融合 1、概念:_______或_______动物细胞结合形一个细胞的过程,也称细胞杂交。 2、结果:形成___________。 3、过程:两个或多个细胞 ?????→?PEG 灭活的病毒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义:克服了___________的不亲和性,成为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肿瘤和 _______________培育的重要手段。 ㈡、单克隆抗体 1、抗体 ⑴产生细胞:_________________。 ⑵成分:__________。 ⑶特点:从__________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过程 ⑵杂交瘤细胞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单克隆抗体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作为诊断试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 2、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_______、可制成___________。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和联系。 2、 简述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

2021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3癌细胞学案.docx

微专题3 癌细胞 网络化体系构建 多角度热点突破 角度一癌细胞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典题1】(2018全国Ⅱ理综,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角度二癌细胞与细胞代谢的联系 【典题2】(2020山东,2)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 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 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 角度三癌细胞与细胞周期、细胞分化和凋亡的联系 【典题3】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角度四癌细胞与免疫的联系 【典题4】近年来,有关肿瘤细胞特定分子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迅速。研究发现,蛋白X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由原癌基因X编码。在一些肿瘤细胞中,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会持续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启动细胞DNA的复制,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的肿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来源于受精卵的分裂与分化。正常情况下,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的原因是 。(2)通过检测原癌基因X的和可判断其是否转录和翻译。检测成人多种正常组织后,发现原癌基因X只在乳腺、呼吸道等上皮细胞中有微弱表达,这说明 。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测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 。(4)制备该单克隆抗体时,免疫动物的抗原可以是。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之后在适当的信号作用下增殖分化为和。 (5)用该单克隆抗体处理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的某肿瘤细胞株,发现其增殖能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 。角度五癌细胞与变异的联系 【典题5】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导致的各种细胞癌变均可遗传 B.石棉和黄曲霉毒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 C.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用 D.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

《奇妙的克隆》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奇妙的克隆》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奇妙的克隆》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探究 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2.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3.思考:以克隆为例,谈谈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一)1、导入: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2.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问题,供小组讨论。 问题: a.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b.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c.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d.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e.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明确: a.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b.理解克隆的关键是: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c.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 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d.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 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e.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 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并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学设计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 3、了解单克隆抗体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并说其应用实例。 能力目标: 让学生尝试设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探索生物科学 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认识模式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向学生介绍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动态及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明确人们对生命奥秘的揭示愈加广泛和深入,知识不断更新并向前发展,认识到学无止境,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 【教材分析】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是《动物细胞工程》的重点内容。它以学过的植 物体细胞杂交、免疫等知识为基础。它能使学生全面认识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 细胞融合的异同、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以及单克隆抗体的产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教学难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过程探究、教师精讲 【教学实施】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实例引入新课——细胞融合 二、复习提问师:1970年,有两位科学家做了一个人— —鼠细胞融合的实验,以证明细胞膜上的 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那么,如何实现人 ——鼠细胞的融合,以及动物细胞融合后 还有什么用途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这节 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本节课标题——动 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复习提问】[让学生回顾有关植物体细胞 杂交技术的基本知识]教师设问:植物体细 胞杂交技术的过程是怎样的? 生:先用酶去除两种植物细胞的细胞 壁,使之成为原生质体,再用物理或化学 的方法,诱导两种原生质体融合成杂种细 胞,最后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把其培育 成新的植物体。 师: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学生,思考并 回答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 复习旧知以引入新 课,为学习新知识 奠定基础 提出问题激发学 生兴趣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三教学案: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含答案)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目标导航 1.掌握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和方法。2.结合图2-24,归纳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应用。 一、动物细胞融合(阅读P 52-53) 1.概念: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也称细胞杂交。 2.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3.诱导融合的方法:(1)物理、化学方法: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同,如聚乙二醇、电激等。 (2)生物方法:灭活的病毒。 4.过程:不同遗传信息的两个或多个细胞――→灭活的病毒 PEG 、电激等 杂交细胞。 5.结果:形成杂交细胞。 6.意义: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等的重要手段。如: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为制造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 二、单克隆抗体(阅读P 52-54) 1.传统抗体的获得 (1)方法:①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②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抗体。 (2)缺陷: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制备原理 ①浆细胞特点:一种B 淋巴细胞产生一种单一抗体,B 淋巴细胞在体外不能(能/不能)无限增殖。 ②骨髓瘤细胞特点:能无限增殖。 ③杂交瘤细胞特点: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2)制备过程 制备特异性 ①向小鼠注射特定抗原蛋白 ②从小鼠脾脏中获取相应B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 获得杂交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 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 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瘤细胞 ? 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 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中增殖 ? 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 (3)单克隆抗体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4)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①作为诊断试剂,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 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判断正误: (1)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使远缘杂交成为现实。() (2)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激等。() (3)动物细胞融合的主要用途是制备克隆动物。() (4)杂交瘤细胞是由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具有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能力。() (5)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能大量制备。() (6)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治疗疾病。() (7)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8)动物细胞核融合发生在杂种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 答案(1)×(2)√(3)×(4)√(5)√(6)√(7)×(8)√ 一、动物细胞融合 1.对细胞膜融合过程的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 精品导学案

17 奇妙的克隆 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 1.阅读课文,体会采用小标题形式的好处和科普说明文的一般特点; 2.理解说明思路,了解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 3.培养收集、筛选、利用资料的能力; 4.体会、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 理解说明思路,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 谈家桢(1909—2008),国际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浙江宁波人。 第一课时 积累字词,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1.读准字音。 繁衍. y ?n 囊胚..期 náng pēi 蟾蜍.. chán 孵. 化 f ū 性腺. xiàn 胰.蛋白酶. yí méi 濒.临 b īn 分泌. mì 2.解释词义: 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大,办法多(多含贬义)。 就绪:事情安排妥当。 课时要点 资料链接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重点难点

相安无事:彼此和平相处,没有冲突。夭亡:短命,夭折 难能可贵: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濒临:接近,临近。 悲喜交集: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3.全文约3000字,你觉得我们怎样才能快速而又准确地了解全文内容?速读课文,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从小标题或中心句入手介绍了克隆的定义,克隆研究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克隆的意义。) 合作探究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探究: 1.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明确:“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克隆” 2.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克隆这一前沿科学领域,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陌生很难懂的,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物,再加以细致的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给它下个定义,把它的特征清楚的展示出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克隆。 巩固提升 默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思考: 1.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 1979年克隆鲫鱼、1960、1962年克隆爪蟾、1978年克隆黑斑蛙。举例子、列数据。2.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文中按生物顺序来安排的,是由低级到高级。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了克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3.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 明确:说明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4.克隆技术不断在发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努力?这些努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奇妙的克隆》教学课件

《奇妙的克隆》教学课件 《奇妙的克隆》教学课件1 刚学完第三单元五篇说明文,接下来第四单元又是五课说明文,唉,再美味可口肥而不腻的“东坡肉”也会厌呀。于是决定把第17课《奇妙的克隆》丢给学生,由他们自己来处理。虽说“丢”,还是不太放心,略为组织了一下:第一大组负责课文第一部分“克隆是什么”;第二大组负责课文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第 三组负责课文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第四组负责课文第四部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每组负责朗读自己这部分,每组都要回答其它各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内容是各组负责的部分),其它各组同学可以对全组提问,也可以指定同学回答。提的问题可以几个人一起商量确定,也可以单独提出。负责回答问题的小组可以单独回答,也可以一起商量回答。回答不出次数多的算输。如果提问者认为回答得不对的,就要把认为对的答案讲出来,经过全班同学和老师的评定认为行,也算没回答出一次。 分组朗读一结束,全班同学就沸腾起来,不要老师说分组讨论,自己就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研读自己这组负责的内容,商量提什么问题,怎样应对别组可能提出的问题。哇,可以用热火朝天来描述这个场面。

本来没指望同学们能提出什么高质量的问题来的,顶多就是依照前面已学过单元的知识提一些诸如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什么的比较面上的东西。可结果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设,让我大吃一惊。惊讶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这么强,惊讶于我平时讲的课有那么多时有那么多不需要讲的多余的东西。如“克隆是什么”部分,有同学提到“课文开头用了大家熟悉的在介绍克隆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奇妙的克隆》教学课件2 教学目标: 1、知晓“克隆”的相关知识。 2、学会快速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 3、进一步学习说明方法和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学习快速筛选有效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克隆”的有关知识。 教学理念: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各采众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形象。他神通广大,有一绝招,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和它一

课文《奇妙的克隆》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奇妙的克隆》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奇妙的克隆》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2、理清本文的说明的顺序,并理解这种安排的好处。 3、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4、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教学难点】 1、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2、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教学方法】 1、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 2、通过竞赛,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学生: 1、结合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2、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 教师:教学图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2、板书课题:17奇妙的克隆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研讨课文内容 设计思考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竞答的形式回答。(问题用幻灯的形式打出,按课文四个板块,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 1、全班齐读第一部分,请第一组同学做好迎战准备。 问: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 问: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板书:克隆的含义](“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这就是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教学设计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学设计 河北省滦州市第一中学 教材分析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为新人教版选修3模块中的专题三动物细胞工程的内容,其中的单克隆抗体技术是动物细胞工程的新技术,与当前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但又因为其实验操作技术复杂,目前普通中学的实验设备和药品配备等都不能满足学生实验需求,故又是难点内容。本节内容还是历年来高考的高频考点。 学情分析 本节课包括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两个知识点。高二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归纳知识的能力,可在课前利用教辅资料和学案进行预习,完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表格,思考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相关问题。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为动物细胞融合的学习做了知识铺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已在必修一第6章知道了癌细胞的特点、必修三第2章学习了免疫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的储备有助于单克隆抗体的理解。制备过程中多次实验操作的原因及结果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教师应多加以引导提示,并通过一定程度上的模拟,让学生明了地理解相关知识。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且难度较低,可课前让学生小组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在课上分享给全班同学。 核心素养 1.科学思维 建立模型——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本操作流程过程; 2.科学探究 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相关资料,探究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尝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3.社会责任 关注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教学重点 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教学难点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教学手段 通过比较归纳表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迁移的能力。 通过模拟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筛选工作这一小组模拟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和探究学习的能力,采用了体验式学习的方法。 通过探究小组代表讲解单克隆抗体的应用锻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2021学年高中生物专题二细胞工程第一节第一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学案人教版选修3.doc

专题二细胞工程 〔趣味导学〕 1996年7月5日,英国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胚胎学家维尔穆特博士和他领导的基因小组在绵羊无性繁殖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一只无性繁殖的绵羊已经在他的试验基地出生。这只被命名为“多利”的小羊羔是其“基因母羊”的完全复制品,科学家给利用这种无性繁衍技术生产的羊起名为“克隆羊”。 生物技术诞生后,人们产生了许多奇思妙想,通过细胞工程技术,有的已经变为现实,有的正在努力变成现实。

〔专题概述〕 本专题内容包括两部分,即“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主要讲述了植物细胞工程基本原理和技术、实际应用及动物细胞的培养、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等内容。本专题内容在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高考热点之一,应着重掌握。 细胞工程是生物工程的重要内容。现在的高考更加侧重于考查学生能力,因此将有关的学科知识置于细胞工程科研成果的背景材料中考查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仍是今后新高考的热点,会涉及:①动物细胞的培养;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③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育种等热点,尤其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近几年高考考查次数较多。 〔学法指导〕 本专题在学习时应注重: 1.知识的前后联系,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2.变换形式,将课本图解转化为流程图来加深理解和记忆,培养图文转换的能力; 3.通过列表格做比较,我们不仅可以把握生命现象的本质还可以找出基本规律。如比较不同育种方式的原理和优缺点,可以有效地培育生物新品种等; 4.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将相关的原理与生产实践和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结合起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注意不同原理和技术在解决同一问题时的综合运用,增强探究能力,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5.通过实际操作加强对植物组织培养概念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和探究能力; 6.注重收集阅读相关资料,通过讨论开拓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专题重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专题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学生姓名:班级:使用时间: 【课题】《奇妙的克隆》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培养严谨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培养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语言。 【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 谈家桢,1909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我国遗传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获得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的殊荣。1934年赴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深造,跟从多布然斯教授从事果蝇进化遗传研究, 1936年获哲学博士。1937年回国任浙江大学生物学教授。1946年在亚洲异色瓢虫发现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现象,受到国际遗传学界重视。1952年担任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遗传研究所所长等职。 2、关于克隆 克隆是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就是“复制”“拷贝”生物。它是用机械的方法,把一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受体”的去除了细胞核的细胞质内。核移植采用的供体细胞有两种,它们有本质的不同。胚胎细胞克隆属于异体复制,“复制”的是提供受精卵胚胎的下一代,相当于生了个“多胞胎”;体细胞克隆属于自体拷贝,“拷贝”的是提供体细胞的动物本身。从技术操作看,后者的难度比前者大。 【学习方法】:默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参与适当引导。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导语:《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令人拍案叫绝:他与妖魔作战一旦吃紧,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来参加战斗。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广大?还是听听遗传学家的解释吧。) 二、课文预习:(15分钟) (导语:请大家独立阅读课文,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课文预习,并完成下面预习问题。) 1、查阅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繁衍.()囊胚 ..()蝌.蚪() ..期()蟾蜍 鄞.县()性腺.()胰.蛋白酶.()分泌.() 濒.临()孵.化() 2、查阅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繁衍:。 神通广大:。

初二上册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初二上册《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教学理念 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1.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提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2.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发展。 教学步骤 一、课前学习 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2.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3.思考:以克隆为例,谈谈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的理解。 二、课堂教学内容 (一)克隆是什么 1.导入。 孙悟空,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形象。他神通广大,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这一精彩描述,是我国明代大作家

吴承恩关于克隆的设想。他想像的依据是什么呢? 2.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 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3.明确什么是克隆。 (1)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2)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出示幻灯片:“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也叫‘克隆’。”) 4.讲解说明方法。 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 法?(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 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克隆”属于前沿科学知识,对一般人而言生僻难懂。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例,再加以细致地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定义它,使它的特征清晰、明了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了“克隆是什么”。 ( 二) 克隆的科研成果

2.2.2_(公开课学案修改)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过程和意义。 2、列表比较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异同。 3、理解和掌握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的步骤和应用。 【预习案】 一、动物细胞融合 1、概念:动物细胞融合也称_________________ 就是指________________ 物细胞结合形成____________ ■勺过程。结果:_____________ 2、动物细胞融合过程: 复习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自学书P52,完成下表。 二、复习免疫调节 1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 ■勺物质; 抗体:能够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2、体液免疫过程直接刺激 抗原与抗体结合,抗原失去活性,最终被吞噬细胞清除。 三、单克隆抗体 1原理:一种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____________ , B淋巴细胞在体外__________ 殖,而肿瘤细胞具有_________ 曾殖的特点,将单个B淋巴细胞与__________________ 4合,可以使杂种细胞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特性,既能__________ 曾殖,又能产生 ____________ ,即单克隆抗体。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克隆抗体:

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 - ____ 田胞、田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田胞、 _________ 田胞、_________ 田胞一____________ 一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和专—抗体检测—_________ —单克隆抗体 (2)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在体外大量___________ 又能产生______________ 体。 (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并能大量制备。 4、在生产上的应用:(1)作为诊断试剂,准确识别各种_____________ 质并特异性结合。 (2)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制成“ ________________ 。 【探究案】 探究一:动物细胞的融合 1为什么灭活的病毒能作为诱导剂?不灭活的病毒能作为诱导剂吗? 2融合后细胞的类型?杂种细胞遗传物质有什么特点? 探究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和过程 1传统的抗体生产方法及缺陷是什么? 2怎样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有几次筛选,杂交瘤细胞有何优点?原因? 3单抗制备过程分哪几步?请用箭头把以下代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步骤的图解的字母按正确 顺序连接起来。顺序是? 已免疫B淋巴细胞注船特定抗原培养骨飽瘤细胞杂交角细胞体外培养 骨髓瘤细胞 F 阳性细胞 E 单克隆抗体 G 抗体检验呈 H 用阳性细胞 注射小鼠 I

八年级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撰稿人湄江中学黄玉荣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3. 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学习重点】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学习难点】 1.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2.关于克隆人的争议。 【学习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最后设置自由问答环节,给喜欢钻研的同学一个空间,由兴趣引领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行。 【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 谈家桢,1909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我国遗传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获得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的殊荣。1934年赴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深造,跟从多布然斯教授从事果蝇进化遗传研究, 1936年获哲学博士。1937年回国任浙江大学生物学教授。1946年在亚洲异色瓢虫发现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现象,受到国际遗传学界重视。1952年担任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遗传研究所所长等职。 2.关于克隆 克隆是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就是“复制”“拷贝”生物。它是用机械的方法,把一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受体”的去除了细胞核的细胞质内。核移植采用的供体细胞有两种,它们有本质的不同。胚胎细胞克隆属于异体复制,“复制”的是提供受精卵胚胎的下一代,相当于生了个“多胞胎”;体细胞克隆属于自体拷贝,“拷贝”的是提供体细胞的动物本身。从技术操作看,后者的难度比前者大。【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筛选重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科学性。 2.揣摩语言,体会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囊.()胚.胎()蟾蜍 ..()脊.椎()两栖.() 4.解释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 繁衍: 相安无事: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奇妙的克隆 教案 (1)

课题《奇妙的克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探究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课前学习 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2.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3.思考:以克隆为例,谈谈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二、课文学习 (一)1、导入: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2.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问题,供小组讨论。 问题: a.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b.“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c.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d.“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e.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明确: a.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b.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c.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d.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e.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并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当中,而在结尾处提出了关于“克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 (三)内容研读: 1、明确什么是克隆? (1)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不是由生殖

人教版选修3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学案

专题二细胞工程一一?动物细胞工程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了解单克隆抗体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并说其应 用实例。 “二、预习内容 ㈠、动物细胞融合 1、抗体 ⑴产生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成分: ____________ ⑶特点:从 ____________ 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⑴过程 给小鼠注射特 定的抗原蛋白 培养骨髓瘤细胞 选择培养基 ----------- ? ⑵杂交瘤细胞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㈢、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 作为诊断试剂,具有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的优点。 2、 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 _____________ 、可制成 _____________ 。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1、 2、 3、 4、 概念 结果 过程 意义 _______ 或— 形成 __________ 两个或多个细胞 动物细胞结合形一个细胞的过程,也称细胞杂交。 °灭活的病毒或PEG ‘ 克服了 _____________ 的不亲和性,成为研究 _______ 培育的重要手段。 ㈡、单克隆抗体 O 、肿瘤和 从 ________ 中分 离B 淋巴细胞 -骨髓瘤细胞 抗体 小鼠体内培 养 体外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过程和意义。 2.通过师生交流、图像分析,能够理解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和应用。 【教学重点】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教学难点】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导学诱思】 一、动物细胞融合 1、概念:_______或_______动物细胞结合形一个细胞的过程,也称细胞杂交。 2、结果:形成___________。 3、过程:两个或多个细胞 灭活的病毒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EG ?→ ? ? ? ? 4、意义:克服了___________的不亲和性,成为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肿瘤和_______________培育的重要手段。 二、单克隆抗体 1、抗体 (1)产生细胞:_________________。 (2)成分:__________。 (3)特点:从__________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过程

(2)杂交瘤细胞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作为诊断试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 2、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_______、可制成___________。【探究案】 任务一:动物细胞融合 1、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融合原理 融合过程 诱导方法 结果 应用培育植物新品种 意义 相同点原生质体融合原理相同;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相似 2、不灭活的病毒能作为诱导剂吗?为什么可以使用灭活的病毒促进动物细胞融合? 3、为什么不用两个而要用多个细胞进行动物细胞间的融合?

奇妙的克隆教案_奇妙的克隆阅读答案

奇妙的克隆教案_奇妙的克隆阅读答案 课文《奇妙的克隆》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克隆是什么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one”,音译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one”起源于希腊文“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orG简称无性系。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

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 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 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 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 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 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1960年和1962年,先后用非洲一种有爪的蟾蜍(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试验。 试验方式是先用紫外线照射爪蟾卵细胞,破坏其中的核,然后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经过精心照料,这些换核卵中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这种爪蟾也不是经过精细胞和卵细胞相结合产生的,所以也是克隆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