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心绞痛的疗效

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心绞痛的疗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6f13798670.html,

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郭锦祥

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第22期

[摘要]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心绞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休息、吸氧、镇静、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抗心绞痛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曲美他嗪片和地尔硫卓片,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和心电图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64%,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曲美他嗪;地尔硫卓;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22-70-02

Curative effect of trimetazidine combined with diltiazem for angina

GUO Jinxia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Datong Coal Mine Group Silaogou Mine Hospital, Datong 03702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imetazidine combined with diltiazem for angina.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angin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antianginal treatment, ex rest, oxygen uptake,sedation, anticoagulant and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oral trimetazidine and diltiazem tablet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ECG information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fter 2 week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88%,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ontrol group was 64%.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Trimetazidine; Diltiazem; Angina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腔狭窄、阻塞、痉挛,导致心肌发生缺血缺氧,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在临床上,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一般通过改善心肌血流,增加氧的供给,减少心梗的发生率,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笔者使用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对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冠心病心绞痛缓解期治疗最好选用哪种药物

14冠心病心绞痛,缓解期治疗最好选用哪种药物 010年内科主治医师:《答疑周刊》第14期 内科, 主治医师【内科学】女性,48岁,问发心前区闷痛1个月,常夜间发作。发作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 段上抬,考虑为冠心病心绞痛,缓解期治疗最好选用哪种药物 A.长效硝酸甘油 B.心得安 C.潘生丁 D.消心痛 E.地尔硫卓答案及解析:本题选E。 本题中患者多在夜间发作,且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上抬,诊断为变异性心绞痛,在缓解期药物治疗首选CCB 类药物,故本题选E。变异性心绞痛(variant angina pectoris)的特征为静息心绞痛,表现为ST段一过性抬高,是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一个特殊类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SP)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是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伴有不同程度的表面血栓形成及远端血管栓塞的导致的一组临床症状。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包括持续>20min的静息心绞痛、血流动力学受影响(左室功能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出现低血压)、心电图上广泛的ST改变以及cTNT阳性。一、药物治疗1、抗缺血药物: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CCB CCB为变异性心绞痛的首选药物,能有效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目前多使用长效CCB。治疗不稳定性

心绞痛时,硝酸酯类多用硝酸异山梨酯和5-单硝酸异山梨酯。β受体阻滞剂首选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2、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ADP受体拮抗 剂/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剂3、抗凝治疗4、降脂治疗5、ACEI 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编号:SATCM-2019-XX(XXX) 编制说明 提出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归口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项目工作组成员:王阶孙建宁何丽云 毛静远朱明军刘中勇刘红旭林谦 黄力衷敬柏李军姚魁武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编制组 二〇一九年九月

目录 一、背景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任务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任务参加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家委员会及工作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指南指导委员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方法学专家..................................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疾病领域专家委员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主要起草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系统评价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秘书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工作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启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起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组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利益冲突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确定临床问题和临床问题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证据收集与质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指南推荐意见形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指导委员会修改................................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指南质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形成指南草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征求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审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技术内容的确认方法与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总体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内容分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主要方法与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定义临床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冠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冠心病得最佳治疗方法 冠心病得治疗原则就是改善冠状动脉得供血与减轻心肌得耗氧,同时抗动脉粥样硬化再次形成。冠心病为慢性疾病,非短期治疗可见效益。因此,凡经明确诊断者,均应至少在一个较长得时期内连续服药治疗,目得在于预防心绞痛复发与赢得改善心肌血氧供应得机会。实践证明,80%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就是可以通过坚持可靠得药物治疗避免发作进展得。目前能有效治疗冠心病,防止其进展得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一)西药治疗 西药治疗得优点就是见效快,适合冠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之用。 1、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 硝酸酯类药物就是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得常规一线用药。它通过扩张静脉及外周动脉血管及冠状动脉,从而降低心肌氧耗量,增加侧支循环血流,还有降低血小板粘附等作用,从而改善心肌局部及整体做功、硝酸酯类药物得作用与用药得剂量有关,小剂量时外周静脉扩张,随着剂量得增加心外膜动脉及心肌内阻力血管扩张,心肌血流灌注量增加。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先静脉给药,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硝酸酯类药物持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有效性下降。间断给药,最好间隔8~12小时,以减少硝酸盐得耐药性、不良反应主要为血管扩张所引起得头痛,可高达40%,从小剂量开始可以减少其发生。 2、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拜阿司匹林) 拜阿司匹林就是最常用得抗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得药物,它通过不可逆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致使TXA2得合成减少,而后者引起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得目得。它可以降低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血管病变得发生、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拜阿司匹林每日75mg口服,即可降低心源性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得发生。AMI病人除急性期常规使用外,还应长期使用,作为AMI得二期预防,减少心脏事件得发生。目前对阿司匹林得最佳剂量尚有不同意见。临床研究报道,小剂量可有效地抑制ADP诱导得血小板聚集。稳定型心绞痛可以使用小剂量,例如每日75mg,而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及AMI得病人可先给较大剂量,每日160~300mg,1~2周后再给小剂量长期维持。 3、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 β—受体阻滞剂由于能降低心率、血压及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肌氧耗量,减轻症状性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得发作,提高病人运动耐量。在无明显禁忌证时,β—受体阻滞剂就是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得一线用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得病人,可以降低AMI得发生率,就是非抗血小板治疗得首选药物,与硝酸酯类药物合用效果更佳。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使用可以降低死亡率,并用于二级预防。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药物对心脏具有高选择性,对呼吸功能及脂类代谢得影响较小,目前临床已广泛使用、根据病人得症状及心率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减量及停药时均应逐渐进行,以防症状加重、 4、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 钙离子拮抗剂可扩张外周阻力血管及冠状动脉起直接扩张作用,能够降低心肌氧耗及增加冠脉血流,某些钙拮抗剂还能减慢心率、钙拮抗剂一般耐受好,增加病人耐力及缓解症状,可用于稳定型心绞痛得治疗,一般认为它们与β受体阻滞剂具有相同得效果,特别适用于某些β受体阻滞剂禁忌得情况,例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及外周血管疾病、老年人对钙拮抗剂较β受体阻滞剂更容易耐受、临床选择时应当根据不同临床情况选择。 5、降脂药物(如辛伐她汀) 她汀类药物就是目前已知作用最强得降胆固醇药,具有多向性作用,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作用与稳定斑块作用等、以抗高血压与抗栓治疗为代表得心血管疾病得二级预防措施取得了相当得成功,已有大量得临床试验证明在冠心病或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使用她汀类药物(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能降低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

稳定型心绞痛指南

美国医师学会(ACP)发布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无症状冠心病的一级治疗指南 美国医师学会(ACP)最近了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治疗和随访的指南,这份指南总结了200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更新指南中的相关建议,强调了那些对一级医疗机构医师最重要的建议。该指南涉及了既往6个月中无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或血运重建的有症状病人的治疗和随访,还涉及了根据病史、心电图有陈旧心肌梗死证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无创性检查结果异常而确诊或疑诊冠心病的无症状病人。 这份指南的目标读者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所有医师。该指南不适合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因为这些病人有中重度急性冠脉事件的近期风险。 该指南证据级别同ACC/AHA的规定:A级建议基于有大量病人的多项随机临床试验;B级建议基于只有少量病人的有限数量随机临床试验、非随机研究或观察性登记的认真分析的证据;C级建议基于专家共识意见。 药物治疗 治疗概述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有2个主要目标。首要目标是预防心肌梗死(MI)和死亡,从而延长寿命。第二个目标是减轻心绞痛症状,减少缺血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最优先考虑选用以预防死亡为目标的治疗。当2种不同治疗能同样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时,建议采用预防死亡效果更好的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所有急性和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病人,无论有无症状,只要没有禁忌证,都要常规使用阿司匹林(75~325 mg/d)治疗。在剂量低于75mg/d时,治疗益处降低。氯吡格雷最好只用于不能服用阿司匹林者。 β受体阻滞剂 用于梗死后病人的二级预防时可减少心脏事件,用于高血压病人时也可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强烈建议用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初始治疗,糖尿病不是禁忌证。 降脂药物 许多临床试验都证实,确诊冠心病(CAD)者使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药物可减少不良缺血事件。确诊CAD者,包括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只有轻中度升高,也要建议使用他汀类进行降脂治疗。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指导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一、临床表现 1.①部位:典型的心绞痛部位是在胸骨后或左前胸,范围常不局限,可以放射到颈部、咽部、颌部、上腹部、肩背部、左臂及左手指侧,也可以放射至其他部位,心绞痛还可以发生在胸部以外如上腹部、咽部、颈部等。每次心绞痛发作部位往往是相似的。②性质:常呈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有的患者只述为胸部不适,主观感觉个体差异较大,但一般不会是针刺样疼痛,有的表现为乏力、气短。③持续时间: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也不会转瞬即逝或持续数小时。④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与劳力或情绪激动有关,如走快路、爬坡时诱发,停下休息即可缓解,多发生在劳力当时而不是之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2-5分钟内迅速缓解症状。 表1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严重度分级 I级II级 III 级 IV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例如行走和上楼,但紧张、快速或持续用力可引起心绞痛的发作 日常体力活动稍受限制,快步行走或上楼、登高、饭后行走或上楼、寒冷或风中行走、情绪激动可发作心绞痛或仅在睡醒后数小时内发作。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2OOm以上或登一层以上的楼梯受限 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100-2OOm或登一层楼梯时可发作心绞痛 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以出现心绞痛症状 二临床评价 (一)心电图运动试验 1.适应证。 (1)有心绞痛症状怀疑冠心病,可进行运动,静息心电图无明显异常的患者,为诊断目的。 (2)确定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变者。 (3)确诊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用于危险分层。 2.运动试验禁忌证: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末经治疗稳定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急性肺动脉栓塞或肺梗死、主动脉夹层、已知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严重高血压、活动性心肌炎、心包炎、电解质异常等。 3.方案:采用Burce方案,运动试验的阳性标准为运动中出现典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 一、引言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anginapectoris)是一种常见并可致残的疾患。近些年,由于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学得到阐明,因而在其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有关稳定型心绞痛最佳的检查与治疗,尚无一个统一方案。而且,尚未经过象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这样大规模临床随机试验的检验。因此,尽管在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来改善症状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是,仍相对缺乏其预后方面的资料。 有鉴于此,本工作组广泛搜集专家们的意见,不但从治疗的有效性的安全性方面,而且还从资源和费用的可能性方面,就稳定性心绞痛的现代治疗,尽可能达成共识。 二、定义与病理生理 Heberden在1772年引入了"心绞痛"(anginapectoris)的概念,其特征是一种与活动明显有关的胸部"绞榨和焦虑感(asenseofstranglingandanxiety)"的综合征。他当时并没有认识到它是心源性的。但是几年之后,其他人对有这些症状的病人尸检后证实,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疾病所致。目前已普遍将此综合征归咎于心肌缺血,但是,食管、肺或胸壁的疾患也可以引起类似症状。在本工作组的这篇报告中,"心绞痛"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缺血所引起的胸部不适,但是,已经知道心绞痛还有一些其它的重要原因,如主动脉狭窄、肥厚性心肌病,这些均不可忽视。 若心绞痛症状发生有数周内且无严重变化,则视为稳定。心绞痛症状典型发生在心肌氧耗增加时。然而,即使是在稳定性心绞痛,症状随时可以有相当大变化,取决于诸如环境间谍和情绪状态等因素。 若原心绞痛症状无任何原因地突然恶化,或新发的心绞痛发生在活动量较小或静息状态时,则视为不稳定。这种类型的心绞痛往往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随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有关。冠状动脉张力增加,即痉挛,是有些病例的重要因素。 许多表现心绞痛的病人其症状与上述不同。例如,近几周内可以出现新发症状,但是没有恶化。病理上,它们可以具有稳定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特征,其预后介于两者之间。 若心绞痛自发地发生,同时伴有心电图上ST段抬高,则视为变异型心绞痛,即Prinzmetal型心绞痛。这往往是由于冠状动脉张力增加即痉孪所致,因而称为血管痉孪性心绞痛。 X综合征是指没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其它冠状动脉器质性病变,但是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例如心电图上ST段下移)的心绞痛综合征。但是,可以有"小血管病变(smallvesseldisease)"。心绞痛发生在心肌灌注与心肌需求平衡失调时,其病理基础几乎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通常认为,冠状动脉血流不能满足心 脏因体力活动式应激代谢需要时,冠状动脉腔径狭窄至少为50%-70%。但是,狭窄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腔径的减小,还取决于狭窄的长度和狭窄病变的数目。此外,狭窄尤其的偏心性狭窄的腔径并非固定不变,并且可以因为局部平测定肌的收缩与舒张收起冠状动脉张力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可以是对释放各种激素和神经性刺激的一种反应。冠状动脉痉挛极

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诊疗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心绞痛是心肌暂时性供氧和需氧之间失平衡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表现为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发作的程度、频率、性质和诱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心绞痛症状也可发生于瓣膜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和未控制的高血压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等患者。冠状动脉痉挛、微血管病变以及某些非心脏性疾病也可引起类似心绞痛的症状,临床上需注意鉴别。 【临床表现】 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部位:常位于胸骨后或左前胸,范围常不局限,可以放射到颈部、咽部、颌部、上腹部、肩背部、左臂、左手指侧,以及其他部位。每次心绞痛发作部位往往是相似的。②性质常呈紧缩感、绞窄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有的患者只诉胸部不适,主观感觉个体差异较大。 ③持续时间: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④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发作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有关,停下休息即可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2~5分钟内迅速缓解。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时,疼痛发作的诱因、次数、

程度、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一般在较长时间内(>3个月)大致不变。 【诊断要点】 1.病史询问有或无上述症状出现。 2.体格检查常无明显异常,心绞痛发作时可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焦虑、出汗,有时可闻及第四心音、第三心音或奔马律,或出现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逆分裂,偶闻双肺底啰音。体检尚能发现其他相关情况,如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也可发现高血压、肥胖、脂质代谢障碍所致的黄色瘤等危险因素,颈动脉杂音或周围血管病变。 3.实验室检查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空腹血糖、血脂检查,必要时检查糖耐量。了解贫血、甲状腺功能。胸痛较明显患者,查血肌钙蛋白、肌酸激酶。 4.心电图及运动试验静息心电图通常正常。当胸痛伴ST-T波改变符合心肌缺血时,有助于心绞痛诊断。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时,如出现与症状相一致的ST-T 波改变时,对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极量或亚极量运动试验(平板或踏车)有助于明确诊断,并可进行危险分层。 5.负荷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显像静脉推注或滴注药物行负荷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显像。主要表现为

冠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最新知识点)

冠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耗氧,同时抗动脉粥样硬化再次形成。冠心病为慢性疾病,非短期治疗可见效益.因此,凡经明确诊断者,均应至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连续服药治疗,目的在于预防心绞痛复发和赢得改善心肌血氧供应的机会。实践证明,80%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是可以通过坚持可靠的药物治疗避免发作进展的.目前能有效治疗冠心病,防止其进展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感谢聆听... (一)西药治疗 西药治疗的优点是见效快,适合冠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之用。 1、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 硝酸酯类药物是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常规一线用药。它通过扩张静脉及外周动脉血管及冠状动脉,从而降低心肌氧耗量,增加侧支循环血流,还有降低血小板粘附等作用,从而改善心肌局部及整体做功。硝酸酯类药物的作用与用药的剂量有关,小剂量时外周静脉扩张,随着剂量的增加心外膜动脉及心肌内阻力血管扩张,心肌血流灌注量增加。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先静脉给药,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硝酸酯类药物持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有效性下降。间断给药,最好间隔8~12小时,以减少硝酸盐的耐药性。不良反应主要为血管扩张所引起的头痛,可高达40%,从小剂量开始可以减少其发生。...感谢聆听... 2、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拜阿司匹林)

拜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的药物,它通 过不可逆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致使TXA2的合成减少,而后者引起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目的。它可以降低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拜阿司匹林每日75mg口服,即可降低心源性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AMI病人除急性期常规使用外,还应长期使用,作为AMI的二期预防,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目前对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尚有不同意见。临床研究报道,小剂量可有效地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稳定型心绞痛可以使用小剂量,例如每日75mg,而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及AMI的病人可先给较大剂量,每日160~300mg,1~2周后再给小剂量长期维持。...感谢聆听... 3、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 β—受体阻滞剂由于能降低心率、血压及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肌氧耗量,减轻症状性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提高病人运动耐量。在无明显禁忌证时,β—受体阻滞剂是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一线用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可以降低AMI 的发生率,是非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药物,与硝酸酯类药物合用效果更佳。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使用可以降低死亡率,并用于二级预防。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药物对心脏具有高选择性,对呼吸功能及脂类代谢的影响较小,目前临床已广泛使用.根据病人的症状及心率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减量及停药时均应逐渐进行,以防症状加重。...感谢聆听... 4、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 钙离子拮抗剂可扩张外周阻力血管及冠状动脉起直接扩张作用,能够降低心肌氧耗及增加冠脉血流,某些钙拮抗剂还能减慢心率。钙拮抗剂一般耐受好,增加病人耐力及缓解症状,可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一般认为它们与β受体阻滞剂具有相同的效果,特别适用于某些β受体阻滞剂禁忌的情况,例如哮

稳定型心绞痛诊疗规范

稳定型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当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的需要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并伴有代谢产物的堆积 (乳酸、丙酮酸、磷酸等)刺激神经发生疼痛,缺血时伴有心脏收缩功能的障碍出现憋气等症状,同时会导致心脏电活动不稳定发生心律失常。一部分病人由于病变炎症活动加居导致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临床表现】 稳定型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 1.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间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2.性质:常为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胸闷等。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和刀扎,偶伴濒死的恐惧感觉,病人不自觉停止原来活动。 3.持续时间:一般2~5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 4.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可在2~5分钟内缓解。 【诊断要点】 1.病史询问,有或无上述表现; 2.体格检查,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可有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多为乳头肌缺血功能失调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或出现交替脉; 3.实验室检查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空腹血糖、血脂检查,必要时查糖耐量。了解贫血、甲状腺功能。胸痛明显者,查血肌钙蛋白、肌酸激酶; 4.心电图: (1)静息心电图:静息心电图多正常,静息心电图可表现出冠心病的迹象,如陈旧性心肌梗死或异常复极。 (2)发作时的心电图:大多数病人相邻的二个导联ST段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发作时记录的心电图正常也并不罕见,不应该排除心肌缺血诊断。胸痛同时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早搏或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 (3)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持续性地检测心电的变化,用于评价症状和心电的关系,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要低于运动试验,但可以显示运动没有诱发的自发心肌缺血。

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

安徽省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 (2015年版) 一、我国冠心病的现状(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 (一)患病率: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地区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为15.9‰,农村地区为4.8‰,城乡合计为7.7‰,较2003年第三次调查结果大幅度升高。 (二)冠心病死亡率:2002~2011年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三)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2002~2011年急性心梗死亡率呈上升态势,2005年起,农村急性心梗死亡率快速上升,至2011年已连续3年超过城市,无论城市、农村,男性或女性,急性心梗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四)冠心病住院情况及费用:2012年中国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出院数为504.74万人次,急性心肌梗死29.52万人次,急性心肌梗死次均住院费用为16802.4元,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为5.78%。 (五)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网上直报数据(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质控中心数据):根据原卫生部规定,2009年起安徽省实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网上直报, 2009年3827例、2010年5372例、2011年7022例、2012年8668例、2013年10137例、2014年11814例,数据显示冠心病介入治疗年手术例数逐年增加,由

此推断安徽省冠心病的发病率与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是一致的,冠心病规范化防治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毋庸置疑。 86681013711814537238277022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例数 二、冠心病的定义及分类: (一)冠心病定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 (二)冠心病分类: 按照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发表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可将本病归类为以下五种:1.隐匿性或无症状性冠心病;2.心绞痛;3.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近年来,从提高诊治效果和降低死亡率出发,临床上提出两种综合征的分类:⑴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隐匿性或无症状性冠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doc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撰写组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马虹沈潞华高润霖戚文航霍勇 专家组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马长生马虹马爱群方全方圻张运沈卫峰沈潞华陈在嘉陈纪林 林曙光范维琥柯元南胡大一赵水平徐成斌诸骏仁郭静萱顾复生高润霖 戚文航黄岚黄峻黄从新黄德嘉傅向华曾定尹葛均波韩雅玲霍勇(一)——诊断和危险分层评价 我国首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日前发布。该指南制定目的是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在一般情况下适于大多数患者的慢性心绞痛诊疗策略,消除目前临床上的一些误区,规范相关的诊疗和预防。本报摘选指南主要内容并连载刊登。 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最常见表现。心绞痛发作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者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对胸痛患者,应根据其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疼痛特点估计冠心病可能性,并依据其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无创检查和有创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及危险分层评价。 病史及体格检查 医师需详细了解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等特征,同时还应了解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情况,如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心绞痛严重度分级参照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严重度分级。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体格检查常无明显异常,心绞痛发作时可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焦虑、出汗,有时可闻及第四心音、第三心音或奔马律,或出现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逆分裂,偶闻双肺底啰音。体检还需注意肥胖(体重指数及腰围)情况,以助了解有无代谢综合征。 基本实验室检查

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指南

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本建议的目的是为临床医师提供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明确哪些治疗是经临床验证有效应常规采用的治疗;哪些治疗是有限定条件,非常规使用,需经临床医师研判 后才能采用的治疗;哪些治疗已被临床研究证实为无效甚至有害。 一、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定义和分型 UA是指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其中 包括如下亚型: (1)初发劳力型心绞痛:病程在2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从无心绞痛或有心绞痛病史但在近半年内 未发作过心绞痛)。 (2)恶化劳力型心绞痛:病情突然加重,表现为胸痛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诱 发心绞痛的活动阈值明显减低,按加拿大心脏病学会劳力型心绞痛分级(CCSC I-IV )加重 1级以上并至少达到III级(表1),硝酸甘油缓解症状的作用减弱,病程在2个月之内。 (3)静息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发作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含硝酸甘油 效果欠佳,病程在1个月内。 (4)梗死后心绞痛:指AMI发病24 h后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5)变异型心绞痛: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暂时性抬高。 表1 加拿大心脏病学会的劳力型心绞痛分级标准(CCSC)分级特点 I级一般日常活动例如走路、登楼不引起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剧烈、速度快或长时间 的体力活动或运动时 II级日常活动轻度受限。心绞痛发生在快步行走、登楼、餐后行走、冷空气中行走、逆 风行走或情绪波动后活动 III级日常活动明显受限,心绞痛发生在平路一般速度行走时 IV级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心绞痛,患者不能作任何体力活动,但休息时无心绞痛发作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 在作出UA诊断之前需注意以下几点:

(完整版)(完整版)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 作者:欧洲心脏病学会 今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新一版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指南,旨在帮助医生面对具体患者时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同时考虑到了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以及特定诊治手段的危险/效益比。该指南不但对欧洲国家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心绞痛临床实践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仅就其主要内容做一简介,以飨读者。 一、定义与病理生理学 典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为胸部、下颌部、肩背部或上臂部的不适感,常因劳力或情绪压力而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最常见病因是粥样硬化所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阈值在每天甚至同一天都有所不同,症状的变异性取决于关键狭窄部位的血管收缩程度(动态狭窄)和/或远端血管状况。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如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二、流行病学 心绞痛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故而难以评价不同研究中患病率及发病率的差异。一项欧洲研究发现,45~54岁

女性的心绞痛患病率为0.1%~1%,而65~74岁女性的患病率则猛增至10%~15%;同样年龄组的男性患病率分别为2%~5%和10%~20%。据此估计,大多数欧洲国家每百万人中约有2~4万心绞痛患者。在40岁以上西方人群中,无并发症的心绞痛年发病率约为0.5%,但存在地区差异。疾病进展和急性事件的发生并不一定与冠脉造影所显示的病变狭窄程度相关。 三、诊断与临床评估 1. 诊断 所有稳定型心绞痛疑似病例都需要接受迅速、恰当的心脏方面的检查,以得到正确诊断和预后评估。医生应首先进行无创性检查,包括运动心电图、负荷超声心动图或心肌灌注扫描。这些检查可以评价轻、中度症状患者的病情,并有助于危险分层。 进行运动试验评价时应考虑到受试者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性、所达到的运动负荷、临床症状特点及心电图ST段的变化。如果无法评价运动心电图结果,或运动试验尚不能确诊,则需要做其他检查。心肌灌注显像及负荷超声心动图在显示心肌缺血程度和缺血部位方面有特殊 的价值。超声心动图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有助于评价心室功能。在有创性检查中,冠脉造影可以确定冠脉有无狭窄,其目的是为了确诊,确定治疗方向及评估预后。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冠脉造影所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0.1%~0.2%。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护理 温泉县人民医院——李红霞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稳定性心绞痛以及心肌梗塞和心脏性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包括除稳定性心绞痛以外的各型心绞痛,既可逆转为稳定性心绞痛也可迅速进展为(Ami)甚至心脏猝死,因此早期对其正确积极的治疗及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治疗及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 临床资料: 1.1患者资料: 患者为77岁的女性,因“反复胸闷、心前区不适6年,加重2天”就诊入院时患者有双下肢浮肿,夜间平卧困难,高枕卧位,每日入睡1-2个小时,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组织,入院后给与吸氧、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扩血管治疗,经治疗患者病情控制稳定15天后出院。 1.2病情观察: 了解病人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部位性质有无放射性疼痛,持续时间缓解方式、询问发生前有无诱因存在,是评估疼痛的重点,并及时准确的记录及处理。 1.3诱发因素: 疲劳、情绪激动、紧张、环境吵杂或寒冷、体位突然改

变、进食过饱、饮食习惯过甜或过咸。 1.4饮食: 进食清淡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质及纤维素的食物,可少食多餐、有关研究表明因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糖耐量异常、局部炎症细胞的侵润以及全身性炎症时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并应忌烟酒。 2.1使用硝酸甘油的护理: 使用后出现颜面潮红、头疼、心悸等症状是因为药物造成头面部血管扩张引起,为防止用药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可嘱病人用药后卧床休息。静脉给药严格控制滴速,防止意外发生,输液前及输液期间定时测血压,观察并24小时出入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2.2心里护理: 因从老年人的心理出发考虑问题关心询问病人,掌握心理变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紧张,保持心态平和,乐观积极的心态,对本病的恢复十分重要。情绪变化可使心脏工作量加大,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脏负荷加重而诱发心绞痛,无论在住院治疗和出院回家都应关注病人的心理及情绪变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稳定病人的情绪,避免心绞痛的发作。 2.3健康教育:

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

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使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 胸闷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本病的临床特点是发作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不适感,多位于胸 骨后部,可以放射至心前区、左上肢,多有劳累、体力活动、情绪激动、过饱等诱因,持续 数分钟,休息或者使用硝酸酯制剂可以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病因,而冠状动脉 痉挛、主动脉瓣狭窄或者关闭不全、风湿性冠状动脉炎、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肥厚型心肌病、梅毒性主动脉炎、严重贫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也可以引起心绞痛。 一、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心绞痛以胸部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典型症状是胸痛,位于胸骨体中上段之后或心 前区,并可放射至颈部、咽部、下颌部、左肩胛、左臂内侧、或上腹部,范围约手掌大小, 界限不清,疼痛性质是压迫,发闷或紧缩、沉重、窒息或憋气感或难以确定性质的不适感, 患者往往需要停止活动,持续时间多为数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休息和口含硝酸甘油后 2-3分钟疼痛缓解。不典型者可表现为牙痛,颈部或上腹疼痛。心绞痛发作的诱因有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等。 2.体征一般无异常体征,发作时可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精神焦虑、皮肤出冷汗等,有时 出现第三心音或者第四心音奔马律,可有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系乳头肌功能失调所致。 (二)辅助检查 1.静息心电图检查部分患者可为正常心电图,病情发作时可一过性出现:①S-T段压低或者 抬高;②T波异常,低平或倒置;③R波振幅降低;④出现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及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心律失常。 2.心电图运动试验在运动中观察血压、心电图变化及出现的症状,如果出现异常征象,可判 定心肌缺血:①运动中或运动后S-T段呈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 mm,持续2分钟以上或S-T 段抬高≥1 mm;②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③运动中血压下降,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3.动态心电图检查从中可以观察发作时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 4.放射性核素检查心肌显像可显示心肌缺血,明确缺血区的部位和范围,并且进行放射性核 素心腔造影,可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及显示室壁运动情况。 5.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冠心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它可准确私夤谧炊鱿琳允静”浞段А⒉课缓统潭龋擅魅沸慕释吹恼锒希⑽徊街瘟啤⒛诳平槿胫瘟坪屯饪乒谧炊雠月肥质 跆峁┮谰荨?6.超声心动图心绞痛时,可发现节段性室壁异常运动,如进行超声负荷检查可出现阳性改变,具有诊断价值。而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可显示冠状动脉壁的形态和狭窄程度。 7.磁共振显像可显示心脏局部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活力,了解心室功能。 8.其他检查如血管镜检查也可用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CT检查可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征象。生化检查包括心肌酶、血脂、血糖的测定等。X线检查提示相关的征象。 心绞痛的诊断依据是心绞痛的典型症状、体征及心肌缺血的征象。 二、治疗 心绞痛的治疗措施包括治疗诱发或使心绞痛恶化的疾病,干预危险因素,药物治疗,介入治 疗或手术治疗,改变生活方式。

高血压病治疗原则(修订版)

高血压病治疗原则 一、高血压病 高血压治疗获益主要来自降压本身,因此降低血压是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有效降低或逆转因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治疗的目的。24小时稳定降压,有助于防止靶器官损害、猝死、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长效制剂可增加治疗的依从性,高血压一旦确诊后应坚持长期治疗。联合治疗能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高血压危险分层治疗、降压达标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策略。\ (一)原发性高血压 1. 治疗原则 (1)综合治疗:高血压治疗应非药物治疗措施和药物治疗措施结合。 (2)非药物治疗:低盐饮食、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和适当体育运动等,适用于各级高血压。 (3)应用长效制剂:最好应用长效制剂,维持24h血压谷峰比值应>50%,避免血压一天内大幅度波动,尤其清晨血压。 (4)个体化: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5)达标和停药:除高血压急症外,血压宜在1~2周内逐渐下降达标为好,尤其是老年患者,避免短期内血压急剧下降。一般应长期治疗。 2. 药物治疗 (1)1级高血压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降压治疗方案: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和ARB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 (2)2级和3级高血压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降压方案:采用两种或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方案。2和3级高血压在开始时可以单片(或固定剂量)复方制剂。联合治疗应采用不同降压机制的药物。比较合理的两种降压药联合治疗方案是:钙通道阻滞剂与ACE抑制或ARB;钙通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与ACE抑制剂或ARB;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三种或以上降压药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除有禁忌证外应包含利尿剂。 (3)有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降压治疗: ①脑血管病: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降压治疗的目标尚未统一。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是130/80mmHg以下。降压过程应该缓慢、平稳,避免减少脑血流量。可选择利尿剂、长效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或ARB。注意从单种药物小剂量开始,再缓慢递增剂量或联合治疗。 ②冠心病: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心绞痛的降压治疗目标是130/80mmHg以下,应选择β受体阻滞剂和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发生过心肌梗死患者应选择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以改善心室重构 ③心力衰竭:高血压合并无症状左心室功能不全和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的降压治疗目标是否是130/80mmHg以下,目前无循征医学证据。应选择ACE抑制剂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注意从小剂量开始; ④糖尿病:应该实施积极降压治疗策略,目标是130/80mmHg以下,如其尿蛋白排泄量达到1g/24 小时,血压控制则应低于125/75mmHg。通常需要2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ARB 或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和小剂量利尿剂是较合理的选择。

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诊治疗指南(中文版译文)

2012 ACCF/AHA/ACP/AATS/PCNA/SCAI/STS 美国SIHD诊治指南 执行纲要中的推荐部分 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院,柳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胡世红教授译自:JACC Vol. 60, No. 24, 2012 :2564-603 1.8. 患者知情参与的至关重要性 Ⅰ类推荐 1.应当通过一个包括患者和提供者在内的共享决策过程,来做出诊断和治疗选择,对患者解释有关风险、获益和费用的信息(C)。 2.SIHD的诊断:推荐 2.1.胸痛患者的临床评估 Ⅰ类推荐 1.对胸痛患者在进行附加的检测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体检以评估IHD的可能性(C)。 2.对表现为急性心绞痛的患者应分出稳定的与不稳定的;对不稳定的患者应进一步分为低危、中危或高危(C)。 胸痛的临床表现: ·典型心绞痛(定义)1)胸骨后胸部不适,具有典型特征和持续时间,即2)由于用力或情绪紧张而激发,3)经休息或用硝酸甘

油可缓解; ·不典型心绞痛(可能)满足以上2项特征; ·非心源性胸痛没有或只满足1项典型心绞痛特征。 2.1.2.ECG 2.1.2.1.静息ECG风险评估 I类推荐 1.对不明显的、非心原性胸痛的患者,推荐做一份静息ECG(B)。 2.1. 3.对需要无创检测的疑似SIHD患者,初始诊断的负荷试验和先进的成像 2.1. 3.1.能运动的患者 I类推荐 1.对于有可判断的ECG、预测IHD可能性为中度且至少有适度的体能或没有致残合并症的患者,推荐行标准的运动ECG检测(A)。 2.对于ECG不能判断、预测IHD可能性为中度到高度且至少有适度的体能或没有致残合并症的患者,推荐行运动负荷核素MPI或UCG检查(B)。 IIa类推荐 1.对于需要检测预测梗阻性IHD可能性低的患者,标准的运动ECG可能是有用的,只要患者有一份可判断的ECG和至少有适度的体能或没有致残合并症(C)。 2.对于有一份可判断的ECG、预测梗阻性IHD的可能性为中度到高度、且至少有适度的体能或没有致残合并症的患者,行运动负荷核素MPI

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

安徽省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 (2015年版) 一、我国冠心病得现状(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 (一)患病率: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地区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为15、9‰,农村地区为4、8‰,城乡合计为7、7‰,较2003年第三次调查结果大幅度升高。 (二)冠心病死亡率:2002~2011年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三)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2002~2011年急性心梗死亡率呈上升态势,2005年起,农村急性心梗死亡率快速上升,至2011年已连续3年超过城市,无论城市、农村,男性或女性,急性心梗死亡率随年龄得增加而增加。 (四)冠心病住院情况及费用:2012年中国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出院数为504、74万人次,急性心肌梗死29、52万人次,急性心肌梗死次均住院费用为16802、4元,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为5、78%。 (五)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网上直报数据(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质控中心数据):根据原卫生部规定,2009年起安徽省实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网上直报, 2009年3827例、2010年5372例、2011年7022例、2012年8668例、2013年10137例、2014年11814例,数据显示冠心病介入治疗年手术例数逐年增加,

由此推断安徽省冠心病得发病率与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就是一致得,冠心病规范化防治得重要性及迫切性毋庸置疑。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2009年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二、冠心病得定义及分类: (一)冠心病定义: 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得简称,就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得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得一种心脏病。 (二)冠心病分类: 按照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 O)发表得“缺血性心脏病”得命名与诊断标准,可将本病归类为以下五种:1、隐匿性或无症状性冠心病;2、心绞痛;3、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近年来,从提高诊治效果与降低死亡率出发,临床上提出两种综合征得分类:⑴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隐匿性或无症状性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