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在银色的月光下 钢琴谱

在银色的月光下 钢琴谱

在银色的月光下 钢琴谱
在银色的月光下 钢琴谱

在银色的月光下钢琴谱

《拉德斯基进行曲》

第二课时《拉德斯基进行曲》 教学目标:1.通过各个不同版本的欣赏和拍手伴奏、哼唱、视唱等音乐实践,加深对此曲的印象,并理解曲式结构。 2.通过民乐版的欣赏,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民族音乐,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3.了解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相关文化。 教学重点:有层次地聆听交响乐版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深入体验其情绪、旋律及曲式结构。 教学难点:1.拍手的力度控制、节奏的整齐及与乐曲的配合 2.乐曲A段第一主题的视唱与声乐版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讨论——引出欣赏曲目 1.师弹奏《拉德斯基进行曲》片段;学生边聆听边思考曲名及作者。 2.介绍乐曲作者:奥地利的老约翰·施特劳斯(解释“老”),被称为“圆舞曲”之父,因为他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基础。他一生共创作了251首作品,数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最为有名。 3.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拉德茨基”是人名。他是奥地利的军事将领,曾率领军队侵略意大利北部地区,并在那里担任总督好多年。所以他在意大利被视为侵略者,而在奥地利却被认为是民族英雄。他死后由当时的皇帝亲自主持葬礼,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哀悼14天,由此可见他在奥地利人们心

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施特劳斯为了歌颂他战争的胜利,专门谱写了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 二、交响乐版欣赏——初步感受旋律 1.聆听乐曲提问:(1)曲子的演奏形式是什么? (2)曲子让你有怎样的情绪体验和场景联想?你又会想到什么颜色呢?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三、音乐会版欣赏——深入体验探究 1.生欣赏音乐会版片段。提问:它和我们前面所听到的音乐最大不同在哪里?(多了听众的拍手伴奏) 2.师示范A段a主题的拍手伴奏。问:老师的伴奏前后最大的变化在哪里?(力度的变化) 3.生拍手伴奏,强调边聆听音乐边拍手 4.视唱A段a主题 5.伴奏B 四、民乐版欣赏——提升民族自豪感 1.学生欣赏民乐版A段,并注意听辨与前面版本的不同点。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 3.完整欣赏乐曲。

音乐七年级上人音版4.5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解析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 一、设计意图: 音乐是人类灵魂深处潺潺流淌的情感溪流,音乐欣赏是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通过美感接受教育的有效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这次活动我大胆选取了《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它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历届新年音乐会中是必演曲目,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能够让孩子感受世界名曲的魅力,让每个幼儿都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提高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试图通过多种视听形式让幼儿始终对音乐保持浓厚的兴趣,引导幼儿感受该乐曲aba三段体结构特点、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愿意愉快的进行自我表达并养成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2、初步感受进行曲的风格,体会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3、乐于运用身势大胆表现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日常活动中听过其他进行曲风格的音乐,有过观看军队队列表演视频的经验。 2、物质准备:音乐、白纸、笔、图谱。 四、活动过程: 1、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跟随教师一同用动作表达感受。 2、完整欣赏音乐,交流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提问:欣赏了这段乐曲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想到了什么。 3、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简单介绍乐曲名称、作者、创作背景并欣赏故事。 4、通过音画结合,感受乐曲风格,熟悉了解乐曲aba结构特点。 5、鼓励幼儿用各种自己喜欢的身势动作表现音乐。 幼儿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五、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在活动区中,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音乐内容。 2、鼓励幼儿在了解乐曲的基础上,大胆创编舞蹈——小士兵并尝试分角色表演音乐。 3、尝试根据乐器图谱进行打击乐合作演奏。

拉德斯基进行曲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解进行曲的特点,体验进行曲带给我们快乐的情绪。 2、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3、拓宽学生欣赏视野,激发欣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幽默、诙谐的情绪特点。 教学难点: 复三部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准备: 1、鼓励学生利用课外学习手段、查阅相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军队进行曲》进教室。 二、导入 1、进入教室时听到的音乐节奏感觉怎样? 2、播放管弦乐《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问:这首曲子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曲?歌曲的情绪和节奏有什么特点? 3、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曲子被称作为进行曲?(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进行曲:以行进的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作品,一般在队伍行进时演奏,用来统一步伐和意志。 三、新课教学

(一)介绍作者老约翰.斯特劳斯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作者?(老约翰.斯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的音乐作品共有252首,其中圆舞曲152首。此外还有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当属《拉德茨基进行曲》) (二)初步欣赏乐曲 播放多媒体课件《拉德茨基进行曲》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版,引导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感受乐曲,让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 (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回答第一个问题(欢快、轻松、幽默、诙谐) 回答第二个问题(教师提示学生根据欣赏时拍手的加入、乐曲共分三个大段)(三)分析理解乐曲 1、介绍曲子的由来(乐曲原本是为了歌颂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但他本身是个非赏有争议的人物。后 由于这首曲子曲调十分动听,具有英雄的性格,演出时能获得很好的剧场效果,人们渐渐忘了拉德茨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喜欢起这首曲子来。) 2、分段欣赏、分析曲式(教师分段播放乐曲,引导学生逐步画出曲式图) 欣赏A段音乐。 (1)视唱主题音乐。 a主题: 1 = D 2/2 3#2 | 3 3#2 3 3#2 | 30 20 10 3#2 | 30 3#2 30 3#2 | 30 60 50 53 | 4 6 5 52 | 3 6 5 53 |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六年级 教学内容:听赏乐曲《拉德斯基进行曲》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拉德斯基进行曲》,知道进行曲的风格和基本特点。 2、能与他人合作参与随乐律动、歌唱主题,并能准确听辨不同的音 乐主题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3、感受并知道乐曲的力度、乐句与段落,体验复三部曲式的结构。教学设计亮点:能与他人合作参与并随乐律动、歌唱主题,并能准确听辨不同的音乐主题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乐曲主题,了解进行曲的风格特点,能随乐参与表现。 难点:感受并知道乐曲的力度、乐句与段落,体验复三部曲式的 结构。 教学准备:CAI多媒体彩色卡纸 教学过程: 一、听赏导入 1、初听第一部分,感受情绪、力度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你们仔细听听这段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师总结:明朗而又雄壮的进行曲,旋律雄劲刚健,节奏铿锵有力,特别适合在行进踏步时使用。而且力度上有明显的变化。 2、复听第一部分,随乐踏步律动。 a、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随着音乐一起动一动,注意仔细聆听音乐,根据音乐 强弱变化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师:刚刚我们随着音乐都做了哪些动作?

方式:引子部分不动;主题a 在第一遍时边踏步边拍手心,反复一遍时边踏步边拍手;主题b 随乐变换方向踏步(八次),然后摆头(两次),再踏步(四次),摆头(两次),最后转方向踏步回到原地(八次);主题a ’重复主题a 的动作。 b 、分组律动,师指挥。 (第一遍分组随乐律动 第二遍全部同学一起律动) 方式:将学生分为两组。 第一遍律动: 引子部分不动; 主题a 演奏 第一组动(踏步、拍手心、拍手掌)第二组不动 主题b 演奏 第一组坐下,第二组动(踏步、拍手变换方向); 第二遍律动: 主题a 演奏 全部(踏步、拍手心、拍手掌) 主题b 演奏 第一组、第二组分别向对方的方向踏步行进(八次),然后摆头(两次),原地踏步(四次),摆头(两次),踏步回原位(八次)。 主题a ’重复主题a 的动作。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刚刚做的踏步拍手的动作总共在全曲出现了几次。 生:两次 (在黑板上让学生选择色卡表示a 和a ’) 师:请你们选择一种颜色来表示这一段旋律,我们随琴用“嘣“模唱一下。 师:唱的不错,那么请你们用一种颜色表示踏步摆头的旋律并将正确的顺序排列出来。 (将第一主题a b a ’的结构用色卡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排列在黑板上) 师:我们刚刚一起感受的这三段主题音乐就形成了我们整曲的第一乐段,也就是 A 乐段。(在黑板上把色卡和乐段板书好) 二、听赏全曲

钢琴谱

键盘钢琴(有空进来弹弹琴,真的可以弹的) 这个可是练习忙打的好东西哦! 下面26个字母,26个钢琴键(键盘请在关闭汉字输入法然后点下上面的FLASH 才可正常使用),可以用a-z来弹,也可以用鼠标,呵呵,大家可以来试试 《三只熊》 HHHHH JLJH LLJ LLJ HHH LLJH LLL LLJH LLL LLJH LLLML OLOLJIH <月亮代表我的心>—— LOQSONQS STUVTS QPOOO QPOOO PQPOMPQP LOQSONQS STUVTS QPOOO QPOOO PQPMNOPO QSQPOSN MNMNMLQ SQPOSN MNOOOPQP LOQSONQS STUVTS QPOOO QPOOO PQPMNOPO 《童话》 LONOL LONOL LONO OOMML LONOL LQPPO LONOM MMOTS PPRRQQ QQNPOONO ONOR LSRQP PPRRQQ QQVUTUV VPOT TTSSS LSRQQRQ QRQ RQPO

OQST TTSPPRQ OQST TTSPPRQRQPO PQMMOONO 《安静》 QQQQPONPPPO LQPOOOLQPOOP QQQQPONPPPO LQPOOOLQPOOPPQR RRRRQPOOOPP LSSSRQPPPQQ MRQRQPOONOL QRQRQPOPS LQRSRQSLQRSRQS LQRSRQOPPPQO SSOONOOSSOONOO RRQQPPORRQQPPO LQRSRQSLQRSRQS LQRSRQOPPPQO SSOONOOSSOONOO RRQQPPOORQPOMOO 《好好恋爱》 JKLLLLLKJIIL NNONOOOPQNNL HMMMJMOLLLLJH KKKJKLMMMOML JKJJKLLLLJIHHO NMLML JHHMMLLLKJ OOOONOPP LRQLLRPLRQRQRQPO ONMMQMQMLLQLQL RQRQOP LRQLLRSPLRQQQRQPQ ONMMQMQMLLQLQPOM OPNMNMNQPOO 《痴心绝对》OPQQQRQPPOPPSP ONOOOQQOOMNNQN MLMMMRRQSO MLMMMRROOMP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欣赏《拉德斯基进行曲》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管弦乐《拉德斯基进行曲》,了解进行曲的特点,体验进行曲带给我们快乐的情绪。 2、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并能用身体律动表现不同的主题旋律。 3、能够用打击乐器为主题旋律伴奏。 4、拓宽学生欣赏视野,激发欣赏音乐的新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辨不同的主题旋律及每个主题所表达的情绪。 难点:听辨不同的主题旋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彩色纸牌、表情贴 教学过程 一、听《拉德斯基进行曲》走进教室 二、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三、导入 (一)同学们,我们进教室的时候听的背景音乐情绪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感受?它的音乐体裁是什么?

学生:旋律优美、流畅,情绪雄壮豪放,节奏规整......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由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所作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师出事课题 (二)教师简介老约翰·施特劳斯和拉德斯基,复习进行曲体裁。 老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父,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拉德斯基进行曲》,拉德斯基是奥地利的将军,他在奥地利帝国屡建战功的年代里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受到人们的尊重,老约翰·施特劳斯作这首乐曲,既是为了赞颂他也是为了扬国威。但是拉德斯基后来成为一个侵略者,所以作者不愿意再演奏这首乐曲,但是这首乐曲曲调动听,具有英雄人物的性格,所以从艺术的角度被流传下来。 (三)复习什么是进行曲? (四) 进行曲(march) 是一种富有节奏步伐的歌曲,常用2/4 ,4/4 的拍子,雄劲刚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的基本特点。最初它产生于军队的战斗生活,用以鼓舞战士的斗争意志,激发战士的战斗热情,也用来表达集体的力量和共同的决心。也多用于群众出场、退场的时候。 (五)完整初听乐曲,划分音乐主题旋律。

致爱丽丝(钢琴谱)学习资料

致爱丽丝(钢琴谱)

致爱丽丝 《致爱丽丝》(德语:Für Elise,又译献给爱丽丝、给爱丽丝),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作曲的一首钢琴曲。创作于1810年4月27日。A小调轮舞曲,此曲在贝多芬生前未公开发表。关于曲名中的“爱丽丝”是谁,迄今仍然没有定论。一般认为,真正的曲名其实是“致特蕾塞(Therese)”,由于笔迹潦草而被误解读为“爱丽丝(Elise)”。特蕾塞·玛尔法蒂(Therese Malfatti)是贝多芬生前爱上的一位女性,本曲的原稿在她的书中被发现。 1 乐曲简介 《献给爱丽丝》(for Elise)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其钢琴小品。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人们都比较熟悉他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型作品,但是,他的为数不多的器乐小品,也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但乐谱发现于1867年,因此贝多芬生前并未发表。[2] 2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种说法。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则认为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

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那段时间里,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叫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可以确认的是,贝多芬十分喜欢她。 另外的两种说法如下: ——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赠给她。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致特蕾莎》的原名,而称之为《致爱丽丝》了。 ——贝多芬42岁时,到一个富商家里去教钢琴,贝多芬非常喜欢这家的女儿爱丽丝。这首钢琴曲是贝多芬那个时候创造的。 贝多芬画像此曲形象单纯技巧浅显,显然是为了适合于初学者的弹奏程度(现为钢琴五级曲目)。发表以后,不胫而走,几乎成为初学者必弹的曲目之一。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环绕基本主题,有两个对比性的插段,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这一主题先后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学习资料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欣赏《拉德斯基进行曲》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管弦乐《拉德斯基进行曲》,了解进行曲的特点,体验进行曲带给我们快乐的情绪。 2、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并能用身体律动表现不同的主题旋律。 3、能够用打击乐器为主题旋律伴奏。 4、拓宽学生欣赏视野,激发欣赏音乐的新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辨不同的主题旋律及每个主题所表达的情绪。 难点:听辨不同的主题旋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彩色纸牌、表情贴 教学过程 一、听《拉德斯基进行曲》走进教室

二、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三、导入 (一)同学们,我们进教室的时候听的背景音乐情绪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感受?它的音乐体裁是什么? 学生:旋律优美、流畅,情绪雄壮豪放,节奏规整......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由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所作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师出事课题(二)教师简介老约翰·施特劳斯和拉德斯基,复习进行曲体裁。 老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父,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拉德斯基进行曲》,拉德斯基是奥地利的将军,他在奥地利帝国屡建战功的年代里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受到人们的尊重,老约翰·施特劳斯作这首乐曲,既是为了赞颂他也是为了扬国威。但是拉德斯基后来成为一个侵略者,所以作者不愿意再演奏这首乐曲,但是这首乐曲曲调动听,具有英雄人物的性格,所以从艺术的角度被流传下来。 (三)复习什么是进行曲? 进行曲(march) 是一种富有节奏步伐的歌曲,常用2/4 , 4/4 的拍子,雄劲刚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的基本特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文稿

拉德斯基进行曲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解进行曲的特点,体验进行曲带给我们快乐的情绪。 2、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3、拓宽学生欣赏视野,激发欣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幽默、诙谐的情绪特点。 教学难点: 复三部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准备: 1、鼓励学生利用课外学习手段、查阅相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军队进行曲》进教室。 二、导入 1、进入教室时听到的音乐节奏感觉怎样? 2、播放管弦乐《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问:这首曲子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曲?歌曲的情绪和节奏有什么特点? 3、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曲子被称作为进行曲?(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进行曲:以行进的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作品,一般在队伍行进时演奏,用来统一步伐和意志。 三、新课教学

(一)介绍作者老约翰.斯特劳斯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作者?(老约翰.斯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的音乐作品共有252首,其中圆舞曲152首。此外还有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当属《拉德茨基进行曲》) (二)初步欣赏乐曲 播放多媒体课件《拉德茨基进行曲》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版,引导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感受乐曲,让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 (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回答第一个问题(欢快、轻松、幽默、诙谐) 回答第二个问题(教师提示学生根据欣赏时拍手的加入、乐曲共分三个大段) (三)分析理解乐曲 1、介绍曲子的由来(乐曲原本是为了歌颂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但他本身是个非赏有争议的人物。后 由于这首曲子曲调十分动听,具有英雄的性格,演出时能获得很好的剧场效果,人们渐渐忘了拉德茨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喜欢起这首曲子来。) 2、分段欣赏、分析曲式(教师分段播放乐曲,引导学生逐步画出曲式图) 欣赏A段音乐。 (1)视唱主题音乐。 a主题: 1 = D 2/2

致爱丽丝钢琴谱-致爱丽丝阅读理解附答案

致爱丽丝钢琴谱|致爱丽丝阅读理解 附答案 【--圣诞节祝福语】 人们齐聚在像城堡一样的大厅里,参加一场盛大宴会和舞会。周遭有闪闪发光的圣诞树,有“面颊像玫瑰,鼻子似樱桃,带着欢乐笑容,两腮长满白胡须”的可爱圣诞老人,有摇曳的蜡烛和红酒……丰盛的圣诞大餐之后,水晶吊灯下,肩香鬓影,舞姿翩翩,人们快乐的笑声就像那飞舞的雪花四处飘散…… 一切就像童话一样。这就是我们印象中关于圣诞节的一个场景。圣诞节是基督教的信仰者纪念基督诞生的节日,经过历史长河的冲洗,在1600年后的今天,它的意义已发生了彻头彻尾的变化。在这个节日里,信教或不信教的人们都以圣诞节的名义恣意而纵情狂欢,忙碌和欢乐使人们早已把上帝抛至脑后。 1810年那个寒冷的圣诞之夜,20多岁的贝多芬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心,贫困孤独的他在寒风中高昂着头颅,火焰般的鬈发飘在风中,空气中隐约有富人们餐桌上烤鹅和苹果的香味。

突然,贝多芬遇见了一位在寒风中哆嗦的女孩。女孩叫爱丽丝,她的一位邻居雷德尔老爹正病得厉害。双目失明的老人有一个愿望,他说,在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之前,他是不能死去的,否则他的灵魂就不能升入天堂。美丽善良的爱丽丝跑到斯提芬大教堂求助神父,但被拒之门外。 “什么愿望?”贝多芬问。“他想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到塔希提岛、到阿尔卑斯山去看一眼。”爱丽丝含着泪水说,“多好的老头呀,可惜没有人愿意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 就在这个寒冷的圣诞之夜,贝多芬拉起爱丽丝的手到了雷德尔身边。他轻轻地打开了角落里那架尘封已久的旧钢琴。触琴的一刹那,他仿佛被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招引,又若内心深处正在接受神祗的帮助,他弹奏着,那么自如,那么专注…… “啊,看到了。我看到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全看到了。啊,上帝!我的灵魂终于可以升入天堂了……”雷德尔感动地拥抱了正沉醉在琴声里的贝多芬,“尊敬的先生,感谢你在这圣诞之夜,使我看到了想看到的一切——我终生热爱的大自然啊。” “不,要感谢美丽可爱的、天使一般的爱丽丝把我引到了这架钢琴前……请允许我把这首曲子献给你吧——可爱的爱丽丝。我会把它的乐谱记录下来,带着它,走遍全世

音乐课《拉德斯基进行曲》优质课教学设计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 七年级 【教学内容】 1.交响乐版《拉德斯基进行曲》 2.民乐版《拉德斯基进行曲》 3. 声乐版《拉德斯基进行曲》 【设计理念】 聆听是学习音乐的基本方式,也是学生参与审美的基本途径。本课以聆听为主线,安排了多种版本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在多层次的聆听中熟悉旋律,深化体验与感受,并参与实践活动,使乐曲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 【教学目标】 1.通过各个不同版本的欣赏和拍手伴奏、哼唱、视唱等音乐实践,加深对此曲的印象,并理解曲式结构。 2.通过民乐版的欣赏,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民族音乐,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3.了解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相关文化。 4.简单认识电子管风琴(俗称“双排键”),并感受它的演奏效果。 【教学重点】 有层次地聆听交响乐版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深入体验其情绪、旋律及曲式结构。 【教学难点】 1.拍手的力度控制、节奏的整齐及与乐曲的配合 2.乐曲A段第一主题的视唱与声乐版的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电子管风琴(双排键)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讨论——引出欣赏曲目

1.介绍电子管风琴(俗称“双排键”) 电子模拟各类乐器发音。右手一般在上键盘弹奏主旋律,左手一般在下键盘弹奏和弦,左脚弹奏低音,右脚切换音色和控制音量。 2.师弹奏《拉德斯基进行曲》片段 学生边聆听边思考曲名及作者。 3.介绍乐曲作者 乐曲作者是奥地利的老约翰·施特劳斯(解释“老”),被称为“圆舞曲”之父,因为他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基础。他一生共创作了251首作品,数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最为有名。 4.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拉德茨基”是人名。他是奥地利的军事将领,曾率领军队侵略意大利北部地区,并在那里担任总督好多年。所以他在意大利被视为侵略者,而在奥地利却被认为是民族英雄。他死后由当时的皇帝亲自主持葬礼,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哀悼14天,由此可见他在奥地利人们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施特劳斯为了歌颂他战争的胜利,专门谱写了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 二、交响乐版欣赏——初步感受旋律 (设计意图:学生聆听纯音乐的音响,以便能专注于聆听,教师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与表达) 1.聆听乐曲 提问:(1)曲子的演奏形式是什么? (2)曲子让你有怎样的情绪体验和场景联想?你又会想到什么颜色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 三、音乐会版欣赏——深入体验探究 (设计意图:这个版本还是交响乐版,只不过多了听众的拍手伴奏。但因教学活动形式跟前面完全不一样,所以作为独立的一个环节来安排。而且这是本课的重点,通过拍手实践,让学生了解曲式结构,提升节奏感觉,加深乐曲印象)

致爱丽丝(钢琴谱)

致爱丽丝 《致爱丽丝》(德语:Für Elise,又译献给爱丽丝、给爱丽丝),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作曲的一首钢琴曲。创作于1810年4月27日。A小调轮舞曲,此曲在贝多芬生前未公开发表。关于曲名中的“爱丽丝”是谁,迄今仍然没有定论。一般认为,真正的曲名其实是“致特蕾塞(Therese)”,由于笔迹潦草而被误解读为“爱丽丝(Elise)”。特蕾塞·玛尔法蒂(Therese Malfatti)是贝多芬生前爱上的一位女性,本曲的原稿在她的书中被发现。 1 乐曲简介 《献给爱丽丝》(for Elise)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其钢琴小品。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人们都比较熟悉他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型作品,但是,他的为数不多的器乐小品,也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但乐谱发现于1867年,因此贝多芬生前并未发表。[2] 2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种说法。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则认为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

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那段时间里,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叫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可以确认的是,贝多芬十分喜欢她。 另外的两种说法如下: ——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赠给她。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致特蕾莎》的原名,而称之为《致爱丽丝》了。 ——贝多芬42岁时,到一个富商家里去教钢琴,贝多芬非常喜欢这家的女儿爱丽丝。这首钢琴曲是贝多芬那个时候创造的。 贝多芬画像此曲形象单纯技巧浅显,显然是为了适合于初学者的弹奏程度(现为钢琴五级曲目)。发表以后,不胫而走,几乎成为初学者必弹的曲目之一。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环绕基本主题,有两个对比性的插段,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

拉德斯基进行曲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各个不同版本的欣赏和拍手伴奏、哼唱、视唱等音乐实践,加深对此曲的印象,并理解曲式结构。 2.通过民乐版的欣赏,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民族音乐,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3.了解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相关文化。 4.简单认识电子管风琴(俗称“双排键”)。 教学重点:有层次地聆听交响乐版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深入体验其情绪、旋律及曲式结构。 教学难点:1.拍手的力度控制、节奏的整齐及与乐曲的配合 2.乐曲A段第一主题的视唱与声乐版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讨论——引出欣赏曲目 1.介绍电子管风琴(俗称“双排键”) 电子模拟各类乐器发音。右手一般在上键盘弹奏主旋律,左手一般在下键盘弹奏和弦,左脚弹奏低音,右脚切换音色和控制音量。 2.师弹奏《拉德斯基进行曲》片段;学生边聆听边思考曲名及作者。 3.介绍乐曲作者:奥地利的老约翰·施特劳斯(解释“老”),被称为“圆舞曲”之父,因为他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基础。他一生共创作了251首作品,数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最为有名。 4.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拉德茨基”是人名。他是奥地利的军事将领,曾率领军队侵略意大利北部地区,并在那里担任总督好多年。所以他在意大利被视为侵略者,而在奥地利却被认为是民族英雄。他死后由当时的皇帝亲自主持葬礼,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哀悼14天,由此可见他在奥地利人们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施特劳斯为了歌颂他战争的胜利,专门谱写了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 二、交响乐版欣赏——初步感受旋律 1.聆听乐曲提问:(1)曲子的演奏形式是什么? (2)曲子让你有怎样的情绪体验和场景联想?你又会想到什么颜色呢?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三、音乐会版欣赏——深入体验探究 引:下面我们就到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去看看,那里每年都会举行新年音乐会。这个新年音乐会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年度音乐盛会,当每年1月1号演奏时,全球有40多个国家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我国是从1989年开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每年1月1号的晚上6:30,届时请大家关注。这个音乐会有很多传统,其中之一就是音乐会的最后都会演奏《拉德斯基进行曲》,下面我们来听听。 1.生欣赏音乐会版片段。提问:它和我们前面所听到的音乐最大不同在哪里?(多了听众的拍手伴奏) 2.师示范A段a主题的拍手伴奏。问:老师的伴奏前后最大的变化在哪里?(力度的变化) 3.生拍手伴奏,强调边聆听音乐边拍手 4.视唱A段a主题 5.伴奏B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