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北国之春

教学内容:

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唱歌《美丽的家乡》,欣赏《驯鹿》《冬猎》;为音乐伴奏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驯鹿》《冬猎》,让学生感受北国的美好风光,了解月琴、柳琴的基本音色和表现手法。

2.用充满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注意旋律的行进特点以及二声部的和谐。

教学准备:

(一)教具:钢琴、录音机或VCD机、有关乐谱及卡片。

(二)图片、音像资料

月琴、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歌曲录音带或伴奏带、乐曲录音带或VCD光盘。

本单元重点:

1、用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注意旋律的进行以及二声部的和谐。

2、熟悉月琴、柳琴的音色、表现手法。

本单元难点:

在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二声部合唱时,声部要准确,声音要和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这首歌曲,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生活气息,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在《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初听歌曲,启发学生介绍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归纳出歌曲中描绘了哪些北京景观。

3、再次聆听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特点。

4、播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哼唱第一段旋律并朗读第二、三段歌词。

5、组织简短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自己认为最好听的部分”或者是“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部分”,并说出原因,教师总结。

6、请学生跟着录音进行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9、可组织学生表演唱,并作评价。

随笔:学生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本歌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驯鹿》《冬猎》。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两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0××│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5、将这两首作品连起来欣赏,请学生谈谈这两首作品有何异同,并比较月琴与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教师总结。

6、请学生自选一首作品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并作评价。

随笔: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学生了解了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学唱《吹起羌笛跳锅庄》

第二课时:欣赏《瑶族舞曲》

第三课时:学唱《阿喽喽》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和幽默风趣的情绪演唱《阿喽喽》。

2、通过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熟记音乐主题,划分段落,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的主要主题。

3、在唱、奏、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人人参与,大胆投入,相互配合。

教学准备:

(一)教具

钢琴、录音机或VCD机,有关乐谱及卡片、课堂打击乐器。

(二)图片、音像资料

羌族、瑶族人民服饰图、跳锅庄的图片或录像,羌笛的图片,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阿喽喽》的演唱带、伴奏带,《瑶族舞曲》的录音带。

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用舞蹈参与歌曲的表现,用演奏参与音乐欣赏。

本单元难点:

在读谱教学中学习《阿喽喽》的歌谱,用五线谱教学的班级学习l=bE的首调唱名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3、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过程:

1、导入

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

(2)集体朗读歌词。

(3)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4)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

(5)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

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由学生讨论选用四种课堂打击乐器作伴奏,声音相似的可只选其中一种,例如三角铁与碰铃、舞板与木鱼。

(2)前16小节的基本节律是“××│×××│”,后8小节的基本节律是“×××│×××│××│×××│”,最后3小节可与旋律的节奏相同。

(3)由部分学生(约15人左右)演奏,其余学生随伴奏带歌唱,再依次换部分学生演奏。

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

(1)根据录像或图片,随教师学会一两个锅庄舞的动作。

(最好将教室里的课桌撤掉,学生可以在原位学习舞蹈动作。)

(2)随录音做动作。

(3)边唱边跳。

(4)男女同学各站一排,随歌声起舞,男女同学动作可以不同。

(5)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随歌声欢快地跳起锅庄舞。

5、小结: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跳锅庄舞带给我们的欢乐,也初步了解了羌族,但这仅仅是开始,请同学们在课外收集羌族和锅庄舞的有关资料并互相交流。

随笔:学会演唱本歌曲,在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3、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

让我们来看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1)《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

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先有一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A多次出现,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逐渐热烈。主题B进入后,速度加快,刚强矫健,描写小伙子们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

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旋律安宁,深情委婉,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教师可用微小的指挥动作提示这是三拍子的轻柔舞曲。

(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教师可用指挥提示音乐情绪的转换,也允许学生在欣赏时身体有所反应,甚至轻声哼唱。

3、用主题A作声势练习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跺脚、△捻指、×拍手、摇手。

(2)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只用跺脚(左脚)和拍手两个动作。

(3)再练后8小节。前4小节,学生在手腕上套上自制的手铃套(需在课前准备好)摇手,使手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最后一小节是最难的,摇手、捻指与跺脚三个动作同时出现,其中摇手要持续两拍的时间,但只要稍加练习,也就不难做到了。

(4)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

4、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1)再将主题A背唱几遍,在此基础上,学习演奏,注意调高要改成l=C。如用口琴演奏可使用手震音的技法。

(2)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奏,力求节奏整齐、音色优美,使学生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

(3)加入课堂打击乐器。

(4)部分学生演奏,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部分学生做声势,气氛一定很热闹。

5、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还亲自演奏了乐曲的主题,相信这一优美的主题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

随笔:能顺利完成本课内容要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阿喽喽》。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

2、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

3、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到贵州的彝乡去走一走了!

2、学唱歌曲《阿喽喽》

(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2)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

(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

3、学唱歌谱

这是课本上的要求,在已经唱会歌词的基础上学习歌谱是不难的,教师既可用琴声带领,也可采用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不论用何种方法,都应要求学生边唱谱边挥拍(或击拍),以增加唱谱时理性的成分。

这首歌曲的歌谱中有四处用了3/4拍,课本中已经提示,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如边唱边挥拍,这四个小节应用四三拍子的图式挥拍。

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这首歌曲活泼风趣,曲调也有丰富的变化和对比,这就为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提供了可能,例如可将领唱(包括男声或女声领唱)、女齐、男齐、齐唱穿插起来演唱。下面是方案之一,供参考,教师应启发学生设计出多种方案,通过对比演唱,确定最佳方案。

(齐)阿喽喽,阿喽喽,流水上山坡喽阿喽哩喽。

(女齐)它是谁指路哎?它听谁的话哎? (男领)哎,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男齐)你见过没有?你信不信?(女齐)你信不信?(男领)哎! (齐)你哟信不信啰?唱第二段歌词时,将男领改为女领,男齐与女齐对调,就会有一种新鲜感了。

随笔:学会演唱本歌曲,能有表情的表现本歌曲。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第三单元母亲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欣赏管弦乐合奏和合唱《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

2、在欣赏《长江之歌》时能体会旋律线的起伏与歌曲表现的内容之间的联系。

3、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长江的相关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一单元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唱歌和欣赏外,还有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连环画和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因此,我们要用四节课的时间来学习这一单元。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要学会演唱歌曲《长江我的家》和欣赏歌曲《长江之歌》。

2、欣赏《长江之歌》

3、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1)欣赏范唱录音。

(2)与学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我”主要是指港、澳、台和海外侨胞的小朋友们,“长江”已经不是单纯指长江,而是指整个祖国了。所以才有“心里装着妈妈的爱,走遍天涯想着家”的词句。

(3)随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这首歌较难唱,一是大跳音程较多,音准不易掌握好;二是节奏较为复杂,有不少切分节奏;三是有几处相同的词句谱以相似的旋律,容易混淆。请同学们特别注意。教师带领学生重点练习“长江是我的家”、“长江长江是我的家”和两句旋律相似的“心里装着妈妈的爱,走遍天涯想着家”。

(5)再随录音学唱两遍歌词。

(6)随教师琴声学唱歌词。

3、学唱歌曲的学习效率。

随笔:初步学会本歌曲,在演唱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母亲河的伟大。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保卫黄河》、欣赏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保卫黄河》,并尝试进行轮唱。

2、欣赏《黄河船夫曲》时能体会民歌与劳动的关系以及民歌的质朴、形象和感染力。

3、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黄河的相关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歌颂了长江,这节课我们要歌颂黄河,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黄河的情况吗?请说一说。

2、欣赏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

(1)这是一首船夫号子,是船工们摇或撑竿时所唱,在黄河上有两类船夫,一类是运货物的船工,他们要长途跋涉在黄河上运送货物,常要与惊涛骇浪作斗争;另一类是摆渡的船夫,是为了方便两岸人民过河的,他们的劳动环境比较稳定,这首《黄河船夫曲》就是摆渡的船工们所唱,其中有一句旋律重复了五次,我们来学一下:(学生随教师用“噜”哼唱)

(2)欣赏男声独唱《黄河船夫曲》

同学们注意到了歌词中唱到“黄河有九十九道湾”,这是民歌中的夸张手法,也有的歌中唱出“天下黄河十八湾”,“九曲黄河”。总之,黄河的弯多,所以比较惊险。

(3)跟录音轻声哼唱,并初步学会这首歌曲。

3、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1)大家可能已经比较熟悉这首歌曲了,这首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的歌曲,已经历六十多年的时光,如今仍在华夏大地上传唱不衰,给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先来欣赏一遍。

(2)听赏歌曲录音。

(3)随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与学生共同讨论课本中提出的问题(第一个★处),特点是节奏富有推动力,休止符处凝聚了巨大的力量,以“”为基点,从1到2、3不断向上扩展,表现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断高涨。

(5)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轮唱)。

(6)启发和引导学生听出歌曲中运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并能领悟到采用轮唱是为了更形象地表现抗日浪潮遍布中华大地、此起彼伏的壮观场面。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欣赏轮唱曲《保卫黄河》,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及其不朽作品《黄河大合唱》,对作曲家表示敬仰之情。

2、更熟练、更富有表情地演唱《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

3、为下节课的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做好动员。

教学过程:

1、导人

我们上节课学唱的歌曲《保卫黄河》是谁作的曲呢?(学生回答:冼星海。)

2、师生共同阅读课本上的连环画:了解一下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为了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这一连环画的内容,有必要简述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南京已经沦陷,中华半壁江山已被日军占领,抗日战争处于艰苦时期。而在延安这一革命根据地,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成为全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中心,光未然的长诗《黄河吟》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3、复习歌曲《长江我的家》

(1)随范唱录音带歌唱。

(2)随歌曲伴奏带歌唱。

(3)随教师琴声歌唱。

(4)随琴声学习前16小节歌谱,学会的节奏。

(5)按课本上的规定,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随伴奏带歌唱,领唱可先由教师担任,后由学生担任。

4、复习歌曲《保卫黄河》

(1)再次欣赏轮唱曲《保卫黄河》。

(2)随伴奏带齐唱几遍。

(3)随琴声唱二部轮唱。

(4)如有条件,可加入大军鼓和小军鼓、钹。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的能力。

2、通过对音乐姐妹艺术的收集、欣赏、交流,拓展学习视野。

教学过程:

这一活动是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的极好时机,可用多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小组擂台赛、游艺会、班级文艺节目展演等。

这一活动除可由教师主持外,也可由几名学生来主持,师生要共同参与,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大多节目应采用小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几个由个人表演的节目。

还更加提倡小组间的合作表演,例如一个小组舞蹈,另一小组伴唱,一个小组朗读诗文,另一小组配音,男生唱歌,女生伴舞,一些学生表演书法、绘画,一些学生为之操琴伴奏等。总之,要尽量组织得丰富多彩,在音乐活动进行过程中,还要将课本上的问题及时、巧妙地插入其中。还应该重视利用课本中的诗词、插图(照片)等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

随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能力的体现。

第四单元看大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橘树尚且性刚强》。

教学目标:这是一节以流行于本地区的主要戏种为主题的艺术综合实践课,也是本单元学习前的准备和铺垫。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剧目,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弘扬民族精神。(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流行剧种设计不同的内容。)

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

京剧《红灯记》选段──奶奶您听我说

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

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区的?

(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

2、新授部分

(1)发展历史:流行于浙江省嵊州市一带的地方剧种,距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越剧的前身,是二十世纪初流传于浙江嵊县一带的小型演唱班子,它以山歌小调为基础,人称“小歌班”。在这一阶段全由男演员扮演。后来,“小歌班”吸收了余姚滩簧、绍剧等剧种的剧目、曲调和表演艺术,逐渐得到发展,并增加了男女合演;至三十年代,它又演变为全是女子演出。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

(2)行当: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3)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

设问的问题:

▲这是哪出戏中的唱段?演员扮演的是哪个行当?

▲简单了解《屈原》的剧情。

▲此段唱腔在音乐旋律上、演唱技巧上表现了屈原怎样的精神?

▲欣赏范曾的作品《屈子行吟图》:画家运用怎样的绘画技巧表现屈原“独立不倚”、“至诚一片”,光明磊落、爱国爱民的伟大襟怀的。(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模唱:感受音乐风格。

分析:两个角色分别是谁?属于哪个行当?

(5)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清悠婉丽。

3、演员介绍

提问:“屈原”这个角色是谁扮演的?

尹桂芳多扮演风流潇洒、文雅温柔的书生。尹派艺术,在演唱上特点鲜明。尹派的唱腔艺术,醇厚质朴、跌宕有致,观众认为具有“圆、润、糯”三大特点,40余年来,风靡越剧界,经久不衰,在越剧小生中学尹派的占大多数,有“十生九尹”之称。代表作有《盘妻索妻》《沙漠王子》《浪荡子》等。

4、拓展性作业

分小组自愿结合,课下收集资料,下节课向学生们分组介绍我国其他地区的剧种。

从几个方面入手:发展历史、音乐风格、主要剧目、优秀演员等。

随笔:学生了解一些越剧的知识,在音乐活动中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报花名》。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欣赏《报花名》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哪种戏剧?今天哪个小组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学习的内容?

3、小组介绍:评剧

(1)发展历史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广泛流行,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

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关外有“奉天落子”的称谓。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流域甚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

评剧产生于河北东部的滦县农村,于1910年左右形成。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

(2)艺术特点

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话。表现时生活气息浓郁,具有亲切的民间风味。它的形式也相当活泼、自由,极其擅长于表现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3)音乐特点

音乐唱腔,初具板腔体样式。有了慢板、二六板、小悲调、锁板等;伴奏,以板胡为主,兼用唢呐、笛子;表演上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传统秧歌舞蹈动作外,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束缚,动作较为自由。念白以唐山地方语言为基础稍加韵化而成。

(4)代表剧目

《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秦香莲》《刘巧儿》等。

(5)优秀演员

白玉霜,评剧表演艺术家,生于1907年,卒于1942年,祖籍河北滦县。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是莲花落艺人李景春之女。她11岁从刘某学京韵大鼓,14岁拜老艺人孙凤

白玉霜唱腔低回婉转,音色纯正,鼻音共鸣好,中低音宽厚圆润,富于抒情性。同时创造了低弦低唱的演唱方法,并不以高音高嗓去迎合观众,而是通过表演来打动观众,细腻地传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形成评剧的“白派”表演艺术。

代表剧目:《秦香莲》《秦雪梅吊孝》《桃花庵》《空谷兰》《珍珠衫》《李香莲卖画》及电影《海棠红》等。

4、欣赏《报花名》

设问的问题:

▲这是哪出戏中的唱段?

▲简单了解《花为媒》的剧情。

▲此段唱腔中都唱了哪些花名?

▲模唱:感受音乐风格。

▲介绍演唱者:新凤霞。

杰出的评剧演员新凤霞,六岁学京剧,后改习评剧。十四岁主演,三十九岁被迫离开舞台。她独特创新的演唱艺术,开一代新风,影响深远,至今为广大观众所称道和留恋,被誉为一代评剧皇后。代表作《花为媒》《杜十娘》《小二黑结婚》《祥林嫂》等。

随笔:了解一些平剧的知识,在音乐活动中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花木兰》

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戏剧?今天哪个小组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学习的内容?

3、小组介绍:豫剧

(1)发展历史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

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代末年,它已流传于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遍及河南城乡各地,并流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至80年代中期,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跃居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首。

(2)艺术特点

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

(3)音乐特点

豫剧属于梆子腔系统,音乐以“高亢粗犷、豪迈激越”著称。豫剧形成以来就是个重唱的剧种,故有“宁唱十句戏,不道一句白”的艺谚。在豫剧演唱中,仅以嗓音而论,大致以真声为主,假声为辅。后来又逐渐出现了真假声并用。所谓并用,一种是在中音区用真声,高音区用假声。另一种则是真声唱字,假声行腔,俗称“阴阳腔”。再就是近年来普遍采用的称作真假声结合的唱法,这种唱法根据唱腔与演员个人的条件灵活使用真假声。不同的唱法也与豫剧音乐的地区、流派、行当有关。

(4)代表剧目

《拷红》《花木兰》《朝阳沟》《好队长》《打金枝》等。

4、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设问的问题:

▲简单了解《花木兰》的剧情。

5、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

设问的问题:

▲揭示曲名:《花木兰》

▲乐曲的旋律由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速度、情绪怎样?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这首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

▲猜一猜:这首乐曲采用哪个戏种的基本音调?

6、小组介绍:河北梆子

(1)发展历史

河北梆子是河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演化而成,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850年)。山陕梆子是由到河北经商的商人带来的,流入河北后,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为了赢得当地观众的喜爱,根据当地的语言习惯、情趣、爱好等,在艺术上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创造,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演员逐渐增多,导致河北梆子这一新剧种的形成。

(2)艺术特点

高亢、激越、慷慨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听来能使人有热耳酸心、痛快淋漓之感。

(3)音乐特点

河北梆子的唱腔,属板腔体。唱腔高亢激越,擅于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以及各种引板和收板等。常用曲牌约有一百五十余首,其中,弦乐曲牌五十余首,管乐曲牌百余首。除在个别剧目中用于歌唱外,大部分曲牌(尤其是弦乐曲牌)主要用来渲染剧中的环境气氛以及为人物舞蹈动作伴奏。

7、背诵古诗《木兰辞》

8、拓展性欣赏:民族管弦乐交响诗《花木兰》

随笔:了解一些河北梆子的知识,在音乐活动中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看大戏》。

教学目标:学习歌曲《看大戏》,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正确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

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习歌曲《看大戏》

(1)初听: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

(2)这首歌曲采用了哪种戏曲的音乐?

(3)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4)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

(5)完整演唱歌曲。

3、欣赏学生提供的音响材料

可以用听赏判断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随笔:在模拟演唱中学生能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五单元影视音乐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二课时:欣赏《迎春》《纸封车》《风》

教学目标:

1、能够对影视音乐的意义和作用有初步的了解。

2、能用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合唱时做到二声部谐和。

3、进一步提高欣赏乐曲的能力,能注意到乐曲在配合画面时相辅相成的作用,并能创造性地进行包括模拟“音效”在内的配音。

本单元重点:

对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歌词和曲谱的理解与掌握,演唱时需要注意声情并茂,二声部要整齐和谐。

本单元难点:

为画面配乐的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影视音乐。

2、初步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3、分声部练习二部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

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欣赏

师:同学们,你们还了解哪些影视音乐?可以唱给我们听听吗?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师: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也是一首电影插曲。因为电影拍摄的年代比较久远,我们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下面老师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

(2)教师简要介绍。

(3)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乐谱,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的录音。

最新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能力目标:聆听《我是中国人》,感受歌曲的京剧韵味,感受不同人物在旋律中表现上的不同,认识伴奏乐器京胡的音色;聆听《炎黄风情》,感受不同地域音调的色彩,哼唱并记住其中一段旋律。 情感目标:用坚定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随着音乐做律动的方式表现中国少年朝气蓬勃的形象。 【教学重点】用坚定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随着音乐做律动的方式表现中国少年朝气蓬勃的形象。 【教学难点】唱准带有前倚音的旋律。 【教学过程】 一、进教室,师生问好! 1 2 3 4 | 5 - | i 5 0 | 6 3 0 | 5 4 3 2 | 1 - || 同学们好!生:您好!您好!老师您好! 二、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上下行) 1 2 3 4 | 5 4 3 2 | 1 - || mi ma mi 50 30 10 | 50 30 10|| mi i i ma a a 2.节奏练习: x ox | xx xo | x.x xx | x o | xx xx | xx x | x.x xx | x o|| 三、新课教学:聆听《中华民谣组曲》和学唱《中华小儿郎》 1.完整聆听乐曲,借助于对歌曲的简单了解,感受乐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情绪。 2.用我们喜欢的体态动作形式表现乐曲的力度、速度的变化。 3.复听乐曲,提示学生记住乐曲中的一段旋律,并随着音乐哼唱出来。 4.说一说乐曲中出现了哪些乐器?采用了哪种演奏形式? 5.完整聆听歌曲《中华小儿郎》,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6.重点引导学生唱准和完整地表现歌曲上。 7.用模唱的方法指导学生唱好带有前倚音、休止符的旋律。 8.前倚音的学习。 9.歌曲唱熟后,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感受、分辨歌曲的两部分旋律有哪些不同? 四、课堂小结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第一课时《美丽的家乡》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美丽的家乡》。 2、过程与方法: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难点:用二声部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9、可组织学生表演唱,并作评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欣赏《驯鹿》《冬猎》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驯鹿》《冬猎》这两首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教学重点: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教学难点:了解月琴、柳琴的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两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0××│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第一课时 《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驯鹿》《冬猎》《鸿雁》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三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三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 ×× × × │ × ×× 0× × │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鸿雁》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最新的小学五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大垛庄小学音乐教案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第一课时 《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驯鹿》《冬猎》《鸿雁》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三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三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 ×× × × │ × ×× 0× × │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鸿雁》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5.将这三首作品连起来欣赏,请学生谈谈这三首作品有何异同,并比较月琴与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长城放鸽》 教学目标: 1. 能够依据《长城放鸽》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 充分运用多听多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 3.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课时安排:1课时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课题:《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 发表时间: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 发表时间: 五年级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师:谭蕊教学目标:通过学唱广西彝族风味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让学生了解彝族的风情,教育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歌。 教学准备:CAI课件录音机竖笛电子琴投影仪打击乐器教学重难点:学生能用甜美的声音准确表现歌曲,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训练

1、歌曲《雨花石》 2、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三、竖笛吹奏训练 1、《红河谷》 2、《牧场上的家》 3、合奏《我怎样长大》 4、学习吹奏《赶圩归来啊哩哩》的5—8小节 四、课题引入 刚才吹奏的曲子,你们知道是哪个民族风味的曲子吗?(抽生回答)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彝家欣赏彝族风情吧。 五、欣赏CAI课件制作的MV 介绍彝族风情 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中居第五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历法;彝族音乐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颇富民族特色。彝族的服饰十分精美,花包头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米,宽约0.17 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花色图纹的优劣,标志着姑娘的智慧和才能,因此花包头的制作十分精致美丽,每逢喜庆、赶圩、外出,姑娘们都要带上美丽的花包头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凉山彝族男子喜欢披“擦尔瓦”,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做工十分考究,有白、灰、青等色,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彝族小伙子的擦尔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下册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凤冈县进化镇三联 完小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北国之春 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欣赏歌曲《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这首歌曲,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生活气息. 2. 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重点: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在《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初听歌曲 启发学生介绍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归纳出歌曲中描绘了哪些北京景观。 3、再次聆听歌曲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特点。 4、播放录音 让学生跟着录音哼唱第一段旋律并朗读第二、三段歌词。 5、组织简短的讨论 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自己认为最好听的部分”或

者是“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部分”,并说出原因,教师总结。 6、请学生跟着录音进行歌表演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反思与重建: 第二课时 教学课题:继续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这首歌曲,使学生进一步感受 北京的生活气息. 2. 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重点:二声部学习 教学难点:分句教唱后集体练习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 师:从电视上你们看到的北京很美,北京天安门很壮观。请 你详细说说你对北京的印象。 生一一回答。 师小结: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北京很美,北京的歌更美。下面我们继续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2、继续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播放录音听赏 ⑴学唱第二声部:①分句教唱后集体练习 ②个别能力强的学生轮流跟琴唱③分组练唱 ⑵找俩能力强的示范两声部合唱 ⑶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一声部,另一组唱二声部 3、进一步进行歌表演 4、师生总结结束教学。 《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板书设计: 反思与重建: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学内容

第一课春意 教学目标: 1、“春水”、“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聆听乐曲,感受相同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2、继续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学习切分音。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态环保导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都很喜欢小动物,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生答略)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词语? 二、学习歌曲《小鸟小鸟》 1、聆听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拍子、拍号及情绪。 2、学唱曲调: (1)老师范唱曲调: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 (2)学唱第一部分、复习6/8的指挥图式。 (3)学唱合唱部分曲调。 3、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跃、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

(3)填入歌词要唱的更有感情 4、纠错:注意指导合唱部分的和谐;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休止符。 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 三、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小鸟小鸟》 1、分声部演唱歌曲。 2、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欣赏《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导入: 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3、初步聆听,想: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 4、复听: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表情或微小的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5、全曲完整地聆听,再次感受音乐的美妙。 三、完成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饿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象在图形谱上填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饿平静、期待、热烈。 四、学生小结。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西部风情 1、拉萨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拉萨谣》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课时:共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 音乐教育。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 的价值观,本册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进入三声部合唱练习。 2、巩固小学期间学到的全部歌唱知识。 3、注意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全册总课时:32课时 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1.1 节第一课 朝夕 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及自然”的人文 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师弹琴 讲新学期要求 教师伴奏 1.歌曲《清晨》用声乐形式歌唱早晨,器乐又如何表现早晨?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听《晨景》主题。 2.再播放音乐主题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初听的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表示吗?”复听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 4.欣赏全曲(时间不够可省略)。 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1.播放范唱设境 复习巩固上学期学过的歌曲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认真听再分析 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教师伴奏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使用口风琴、竖笛等吹奏乐器,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教师指导 5.教师弹琴伴奏下, 6.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7.教师播放伴奏带 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1.2 第一 课朝夕

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及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师弹琴讲新学习要求 教师伴奏 1.导语:“上节听了外国的…《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4.播放《渔舟唱晚》第二部分。唱师生问好歌 学生可分组分段演唱 聆听并回答问题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欣赏并回答问

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音乐教学进度表 教者:

一、教学内容分析: 1、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 2、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素质。 3、本学期教材还加强了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的学习力度,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改革进取,加快教育现代化,使学生能在他们的薄弱环节上加强学习,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质大大提高。 二、教学目标: (一)思想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把教书育人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优秀品质。并通过各种题材歌曲的学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艺术和高尚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环境意识、心理条件等,努力进取,为中国的明天奋发向上。 (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 3.初步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5.通过集体舞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学生情况分析: A、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唱歌。合唱的歌曲声音协和、节奏准确、并带一定的感情,部分学生声音嘹亮、悦耳。 B、器乐方面:能辨清中国民族乐器的名称、种类、外形特点、演奏姿势、音色。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新人音版上)第五课故乡 第五课故乡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听《谁不说俺家乡好》、《乡间的小路》、《思乡曲》,做变奏创作练习。 第二课时:唱《如今家乡山连山》;画、写故乡等综合表演。 第三课时:唱《故乡小路》,听《乡间的小路》,“唱唱自己家乡的歌”。 第一课时 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 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初听歌曲。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5.复听歌曲。

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6.演唱歌曲。 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学生(鼓励学生唱) 看谱演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二、聆听《乡间的小路》 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 2.把歌曲(至少是歌词)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4.师生议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5.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三、聆听《思乡曲》 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 3.初听乐曲。 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 4.复听乐曲。 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完整版)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

五年级音乐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概貌 (一)指导思想 1.以学生为主体 从学生兴趣、能力与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 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体验、感受、实践、创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 质与能力。 2.以审美为核心 充分发挥音乐的本体作用,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3.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拓展音乐教材的文化内涵,强调音乐与人,音乐与自然,音乐与 民族,音乐与科技的联系,把音乐学习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 4、以德育为主旋律 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促进学生审美素养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材特点 1.以主题单元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通过“听听”,“唱唱”“认认”“练练”等栏目形式,进行音乐欣赏、歌唱、音乐知识欣赏的学习以及各方面内容实践操作和技 能训练。在课文中,上述各栏目按照“听听”,“唱唱”“认认”“练练”等栏目顺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感性入手,欣 赏入手“的精神,把教学实际的需要而做多样化的设计安排。 2.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努力将我国的优秀民族音乐和世界经典作品介绍给学生,把孩子引进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体现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多元文化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 听听:

(1)欣赏由筝等乐器演奏的乐曲,感受和熟悉这些乐器的音色。 (2)感受和体会我国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乐合奏的表现效果。 (3)通过欣赏知道冼星海的简单生平及其创作的作品。 (4)初步学会用自己学的音乐知识从整体上感受音乐的情绪和形象。 认认:变拍子,波音记号,倚音记号,知道它们的唱法。认识 D.S 和D.C两种反复记号。 唱唱: (1)初步学会在歌唱中用比较圆润的声音长较高的和较低的音。并注意发声位 置的统一。 (2)在二声部歌唱时初步做到声部和谐注意均衡。 (3)学会用力度、速度和音色的变化,用表情地歌唱。 练练: (1)视唱一个降号调的简单旋律。 (2)听辩和感受各种常用音程的音响效果。 (3)学会为旋律填入结束音。 (4)学习按指定的情景创作简短的旋律。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从听觉、感性入手,容知 识技能和音乐形象与一体,强调感性知识的认识和技能技巧的运用, 培养学生演唱能力。本学期学会4/4拍的歌曲,认识re.mi.常用力度记号、重音、顿音。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听、唱、动等练习,相互渗透、相互 补充,发展思维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掌握音的长短、音的强弱、接龙游戏和节奏谱等。 四、班级情况分析: 现有3个班级由我任教,在教学中,我觉得各班的基础相差较大。现个别班级有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些,反应快些,但有的学生接受能力较慢些,所以我要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要加强教育。特别即将使用新教材,我要以新教材为依据,在“听”、“唱”、“练”、“创”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游戏创作等,在唱歌 的发生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要加强视听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节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全面提高音乐素养。

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备课本学校:教师:班级:学年至学年度第学期第1课春景第一节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视听《致春天》。(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

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5、三度(欣赏)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a、教师范唱。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课、春意 教学目标: 1、“春水”、“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聆听乐曲,感受相同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2、继续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学习切分音。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态环保导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都很喜欢小动物,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生答略)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词语? 二、学习歌曲《小鸟小鸟》

1、聆听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拍子、拍号及情绪。 2、学唱曲调: (1)老师范唱曲调: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 (2)学唱第一部分、复习6/8的指挥图式。 (3)学唱合唱部分曲调。 3、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跃、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 (3)填入歌词要唱的更有感情 4、纠错:注意指导合唱部分的和谐;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 休止符。 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 三、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小鸟小鸟》 1、分声部演唱歌曲。 2、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欣赏《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导入: 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热情地谱写了这首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二、教学分析: 1、唱歌是学习一些适合小学生延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注重学生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现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 2、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3、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去学习。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要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 4、综合训练为本课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过某一种形式(如歌唱发声、节奏、律动、乐器演奏、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的排列和音乐创作等)的练习、达到多种技能训练或知识运用的要求,依照各课教

学目的、既抓住训练重点,又要有所兼顾,充分发挥每一条练习中所包含的训练作用。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四、进度计划: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

《编花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编花篮》,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贯穿于教学过程的音乐游戏,使学生了解音乐可以更好地表现游戏及游戏的情绪。 3、在创编游戏中让学生明白音乐来自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分析: 《编花篮》是流行于河南的一首小调,歌词内容描写了一群农村姑娘为上山采摘美丽的牡丹花,而巧手编制花篮的情景。曲调为齐声宫调式,较多地运用前倚音,使其显得情调轻松、风趣活泼、闲适愉快。整个曲调依照河南方言行腔,与豫剧唱腔有明显的联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歌曲前五个短句每乐句为两小节,采用重复和变化重复的方法构成,后两个乐句匀为三小节,节奏紧凑,一气呵成。编花篮的曲调建立在七声音阶、调式的基础上。第六、七句加入了表达情感的衬词、衬句,因此,扩大了乐句的长度,变为每乐句六小节,与前五乐句形成了对比。第七乐句结束句综合运用了前面几个乐句的衬词“哪哈依呀嗨”使之具有了浓郁的河南梆子豫东调的韵味,散发着中原泥土的清香,深受人们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运用听唱、识谱等多种形式学唱河南民歌《编花篮》,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花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把我们生活的空间装扮的更加美丽,在我国的河南省有全国闻名的洛阳牡丹,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走进河南,感受那里的意蕴风情,现在就让我们瞧瞧那儿的风景吧! 画面结束:师:河南人特别喜欢花,他们还有一双灵巧的手,能编出各种各样的花篮,有首歌就叫《编花篮》,让我们一起欣赏。 活动2【讲授】新歌教学 1、听赏歌曲 (1)听录音范唱,师生随音乐节奏轻轻点头。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郑州市中原区向阳小学 刘学飞 2010、9

第一课朝夕 教学内容 1 通过钢琴和伴奏带教唱学生《清晨》和《晚风》两首歌曲。 2 对比歌曲欣赏描绘早晨的《晨景》和描绘夜幕的中国筝曲《渔舟唱晚》. 3 创造性地表演及编配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2通过欣赏外国的晨景,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学唱俄罗斯歌曲《晚风》,感受中国器乐描绘夜幕的音乐风格。 3 对比国内、国外描绘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乐风格。 4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 5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 《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

2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 4 1|6 6 4|3. 1|5”中的大跳要唱准。 3 《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6/8拍的强弱对比。 4 歌唱为主,欣赏为辅。 教材分析: 1.管弦乐《晨景》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于1888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评剧《培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选择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本曲就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这原是诗剧第四幕中主人翁培尔·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时,描写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乐曲的主题仅在五声音阶范围内活动,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 2.筝曲《渔舟唱晚》 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

最新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课春意 教学内容:复习上学期的音乐知识和歌曲,歌曲《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致春天》《春水》 本课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熟悉歌曲《小鸟小鸟》的旋律 教学目的: 一、巩固上学期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 二、指导学生用甜美、欢快的歌声,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熟悉歌曲旋律,并掌握6/8拍的节奏型. 教学过程: 一、1、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了解大家在寒假所学到的音乐知识或是新歌; 2、进行“音乐知识抢答”赛,主要是复习上学期的内容,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爱好; 二、导入新课;1、春天来了,你能用简单的词语描绘一下你眼里的春天吗? 2、聆听歌曲《小鸟小鸟》; 3、歌曲是几拍子?能说出拍号的含义吗?老师通过唱和拍打节奏引导学生说出刚才拍的拍子中哪几拍是最强的? 4、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认真找一找,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

5、找出相同的乐句,这样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6、学生唱第一声部的时候老师唱第二声部,应该让学生学会既要唱好自己的声部,还要聆听到第二声部的旋律; 7、教唱第二声部,把学的快的同学用来唱第二声部; 三、课堂小结:请同学们下课后熟悉歌词,并试着和旋律对上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欣赏《致春天》 教学目的: 1、二声部合唱要做到声音协和,音量均衡。 2、加入歌词,加深对歌曲旋律的印象,并指导学生用欢快、幸福、甜美的声音演唱; 教学重点:训练二声部协和,培养同学们的团体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先复习第一声部旋律,加入歌词演唱,然后再复习第二声部旋律(多练几遍)加入歌词; 二、两个声部合成,老师可以帮着二声部唱一唱,等稳定之后可以让学生直接看老师的指挥的演唱; 在练习中少用钢琴或不用钢琴,让学生的听觉去适应二声部合唱,以培养他们的合唱能力,要学生在歌曲演唱中注意气息的支持和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唱《清晨》,听《晨景》、编创活动:《早晨》。 录音机、磁带、电脑、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一、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五年级音乐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课春景 一、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二、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三、教材分析:(略) 四、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五、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六、教学准备:电子琴磁带视频 七、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材分析: 1.《小鸟小鸟》是故事影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快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展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2.春天,象征着美丽;春天,象征着生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万物苏醒,生机勃勃。春天,它又是许多著名的诗篇、绘画和乐章中赞美的对象。《致春天》这首钢琴抒情小品就是挪威十九世纪作曲家格里格谱写的春天的颂歌。乐曲的一开始,在右手高音合弦模拟出的流动的感觉的引导下,左手弹奏出清新、舒缓的主题旋律,让人彷佛看到了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景色,大地上到处充满了生命的勃勃生机;中间段低沉并且旋律逐渐急促,略显灰暗,似乎在告诉大家,在春天降临的过程中,并不都是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有春寒料峭,阴风阵阵的日子,但春天是不可阻挡的,所以在乐曲的最后部分,我们又看到了战胜了严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1、聆听《致春天》 课型新授 2、表演《小鸟小鸟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多媒体 教学准备 课时 1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2.视听《致春天》。 3.复听《致春天》。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5.三度(欣赏)创作。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4.学唱歌曲 5.表演歌曲。

三、课后小结第一单元 课题《春雨蒙蒙地下》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 课时 2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 1.气象知识导入: 2.欣赏歌曲范唱。 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4.师生接唱。 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二、音乐知识:切分音 1.正常的强弱节奏: 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 改写成节奏,并唱一唱: 三、课后小结 第一单元 课题聆听《春水》课型新授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领会音乐作品中的“春水” 教学难点:按节奏谱给音乐伴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