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国际会计课后题答案整理版

国际会计课后题答案整理版

国际会计课后题答案整理版
国际会计课后题答案整理版

第1章国际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一、讨论题

1.1 为什么说市场国际化,特别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会计国际化的主要推动力?

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使会计成为一种国际商业语言。特别是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兴起向进入市场的贷款人或筹资者提出了应提供在国际间可比且可靠的财务信息的要求(即国际财务报告趋同化的要求),更成为会计国际化的主要推动力。

1.2 跨国公司是否在百分之百地推动会计国际化?说明你的观点。

不是。跨国公司对推动会计国际化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基于其跨国经营和国际筹资的需要,他们希望通过会计国际化来缩小和协调国别差异;另一方面,他们又十分重视利用各国现存的会计差异来谋取财务利益。后者也推动了各国会计模式和重要会计方法的国际比较研究。(注意:“会计国际化”大体上与“会计的国际协调化”概念一致,而与国际会计研究中的“国别会计”观点对立)

1.3 会计随商业活动的扩展而传播,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从历史发展的进程谈谈你的看法。同意。可主要就前殖民帝国的会计向其原殖民地传播、工业革命后西方会计的发展及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会计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世界各地的会计发展等历史事实,加以讨论。

1.4 哪些特定会计方法具有国际性质?

把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的折算引入会计领域,是会计国际化带来的独特问题。它与由此引发的跨国企业合并和国际合并财务报表与外币折算相互关联和制约的问题,以及各国的物价变动影响在国际合并财务报表中如何处理和调整的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成为国际会计研究中既需协调一致但又矛盾重重的“三大难题”。在世纪之交,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工具)的创新引发的会计处理问题,给传统的会计概念和实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成为各国会计准则机构联合攻关、仍未妥善解决的难题。此外,国际税务会计也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1.5 你对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之间的矛盾及其消长有何看法?

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与各国的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及其消长过程。可以认为,会计扎根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因素之中,会计的国家特色是无法完全磨灭的。会计国际化只能是一个缩小和协调国别差异的过程,并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逐步前进,最终也只能是“求大同、存小异”。绝对意义上的“世界会计”始终只能是一个目标。这与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对会计国际化的要求——国际财务报告的趋同化,最终达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完全可比——也许属于不同的命题。不同学者对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看法各有偏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组织讨论中,可以鼓励学生发表有差别乃至相反的观点。

1.6 为什么说会计国际化是促使会计职业国际化的主要推动力?后者的进展又为什么落后于前者的发展?或者,你也可以就不同意“落后”的说法谈谈看法。

这只是一般的习惯说法。实际上是:国际融资、投资活动和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一方面推动了会计国际化,另一方面也必然要求会计职业界提供国际性服务,从而推动了会计职业国际化。

会计职业国际化所以落后于会计国际化的发展,其主要阻力来自各国对会计师职业资格的认可存在着多方面(如学历要求、考试要求、后续教育要求、颁发执业证书要求等等)的较大差异。

关于“不同意”的说法,主要有:

(1)会计职业界已建立了强有力的国际组织;

(2)从技术的角度上说,国际审计准则的制定及与各国审计准则的协调,其进展超越了国

际会计准则。

值得探讨的问题是:

(1)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经营中的垄断趋势及实力悬殊,对会计职业国际化形成的影响。

(2)各国会计市场的准入对会计职业国际化的影响问题。

1.8 为什么说会计学家们对国际会计所下的定义反映了会计国际化和会计职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

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会计协调化的趋向尚不明朗,以致有些会计学者(如科拉里奇和马霍)明确地把国际会计定义为对各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分析、对比和研究,而有些有远见的会计学家(如齐默曼教授等)则把国际会计定义为应该打破国界,发展为世界性的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但也只是抽象地表达了他们对开拓国际会计研究的抱负、热忱和期望。

20世纪70年代初,会计学家韦里奇、艾弗里和安德森曾把国际会计的定义概括为三种观点:(1)一个全球体系;(2)一个描述各国现行准则和惯例并提供与此相关信息的方法;(3)母公司和国外子公司之间的会计实务。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国际会计的发展,正是处在会计的国别差异显著而协调化工作卓有成效的趋势下,会计职业界国际组织的活动也日益彰显,特别是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影响;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壮大,也对解决国际经营活动中的会计实务问题提出了较为迫切的要求。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国际会计协调化的强劲发展,在国别会计的研究中,不少学者也从静态的观点改持动态的观点,为存异趋同探索国际会计协调化的有效途径。这才出现了如会计学家崔和缪勒的把国际会计的研究内容进行全面概括的定义,以至伊克彼、麦尔科和伊利马拉夫的十分简洁、直截了当的定义,而两者都明确地突出了会计的国际协调化。

1.9 你倾向于把国际会计定义为全球会计,还是国别会计?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而后基本上肯定:

(1)全球会计应该是最终目标;

(2)国际财务报告趋同化已是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现实需求;

(3)会计的国别差异可能是难以完全磨灭的,但“求大同,存小异”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4)为此,应该变以静态的观点研究国别会计为以动态的观点研究国别会计。

1.10 你赞成把国际会计等同于跨国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会计实务吗?

不能完全等同。虽然国际会计研究的课题几乎都与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要求有关,但即使是跨国公司要求的国别会计的研究也发展成为世界会计模式的研究,而且带有宏观会计的性质,远远突破了跨国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会计实务研究的范畴。此外,这种实务主义的观点也有损国际会计领域的理论研究。

二、练习题

1.2 你对21世纪初跨国并购的前景有何看法?

自1997年至2000年,跨国并购的浪潮迭起。其规模之大,遍布的行业之广,跨国公司行动之积极,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这种浪潮至世纪之交,开始回落。从一般的规律来看,在并购高潮后出现回落,并非罕见,但这次回落幅度之大,则属罕见。进入21世纪后,2001年上半年的并购交易就锐减了53%;至2002年,重大的并购交易,几乎从因特网上消失。论者认为,2001年下半年全球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中暴露出来的通过并购制造经济泡沫和进行财务欺诈的事件,是这次跨国并购高潮急剧回落的独特原因。2003年开始,跨国并购基本上趋于平稳,但时有因反国际垄断迫使巨大的跨国并购的事例发生。

第2章会计模式通论

一、讨论题

2.2 对于第1题中八项要素,按照它们对会计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然后

论证你所排列的最高项目和最低项目。

其重要性排序大体如教本中所列,即:法律制度、企业资金来源、税制、政治和经济联系、通货膨胀、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地理条件。允许学生对序次相近的要素的排序有所变更。

之所以将法律制度列为影响最大的项目,是着眼于在成文法国家和不成文法国家中,在会计规程(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各项单行法规)的制定、修订或废止的机制、会计信息应首先遵循合法性还是公允性、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财务案件的司法介入与行政介入的程序及法院判例的效用、政府对会计市场和会计职业界的监管体制等方面,其差别和影响都是最深刻和广泛的。

之所以将地理条件列为最后,是因为它只是指地理条件的邻近或地区差别,会因交往促进会计实务的协调或因差别导致会计观念和会计要求上的差异。事实上,这种影响要透过其他因素才起作用。

2.3 各国之间会计实务的区别用文化、经济和法律制度中哪一个解释更好?为什么?

不一定是哪一个解释得更好的问题。用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差异来解释各国之间会计实务的区别可能比较直接、生动、具体且联系紧密,但要作出深层次的解释,则只有从文化的差异切入。可以鼓励学生就某些会计方法的国际差别,从有关国家的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差异及文化差异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2.4 本章中所讨论的四种会计发展模式在1967年最先被提出,这四种模式现在仍然适用吗?为什么?

仍适用。因为对会计发展模式进行的这种概括性的分类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同会计学家对全球会计模式进行分类的概念依据,而国际会计协调化至今仍未能达到完全消除不同会计模式的基本差异的阶段。

2.5 假设荷兰是会计发展的微观经济模式的最佳代表,而美国则代表着独立范畴趋向。这两种发展模式中存在一种比另一种更成功的情形吗?如何衡量这两种不同模式的成功之处?

应该说,这两种发展模式各有成功之处。

(1)微观经济基础的会计发展模式从企业经济学中派生出会计概念与原则,把企业视为经营活动的中心,提出了“真实意义上的企业资本保全”的核心会计概念。这对有效地区分资本与收益,乃至在物价持续上涨的20世纪70年代对“物价变动会计”的发展和财务报告的变革,都具有奠基意义。荷兰会计学者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现行重置价值的计价理论。

(2)独立范畴趋向的会计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把会计视为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发展而成的独立学科,从而不应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中派生其概念和原则,而应从它服务的企业经营过程中派生出自己的概念和原则。这就在极大程度上扩展了会计研究的范畴。可以说,现代会计的概念架构和公认会计原则的发展,是这一模式的成功之处。美国(和英国)会计模式在会计发展的领先地位(不仅领先于微观经济模式,更领先于宏观经济模式和统一会计趋向模式)雄辩地说明了这个事实。

根据(1)、(2)两点的剖析,著者倾向于认定独立范畴趋向模式的成功之处超过微观经济基础模式。

2.6 为什么计量实务相对稳健的国家同时在披露上倾向于保密,而计量方法不太稳健的国家则在披露上倾向于透明?

这主要取决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群体对信息的需求。在资本市场(证券市场)不够发达、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所有者投资和银行信贷的情况下,无论是国家、私人投资者,还是作为债权人的银行,都倾向于采用相对稳健的计量方法,以保护企业和债权人的利益。作为债权

人的银行,也可以从企业直接取得所需的任何信息,而在公开发布的对外财务报告中倾向于限制披露,进行“必要”的保密。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企业管理层倾向于采用比较激进的计量方法,展示其对公众投资者具有吸引力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而众多的分散的公众所有者则要求从公开发布的对外财务报告中获取尽可能广泛的信息,证券监管部门为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也倾向于要求信息披露上的充分和透明。

2.7 对现存会计实务体系的判断性分类应归功于缪勒、诺比斯和盖瑞。如何区分这三种分类?

(1)缪勒在1968年的分类开创了对全球会计模式的判断性分类。他以公认会计原则为标志,根据主观判断,辨别出10组不同的会计实务体系。其特征是,与企业在经营中所处的不同环境相联系,每一组至少在一个重要方面不同于其他各组。这一分类中有的组别仍与以后学者们分类中的类别相一致,有的则因学者们的观点或环境因素的变异而不再相同,例如荷兰不再与美国/加拿大同属一组,日本也不再与德国同属一组,以色列/墨西哥这个组不再存在。(2)诺比斯在1983年的分类开创了对全球会计实务体系区分为5个层次的分类系统。第1层次指他所考察的财务报告惯例。第2层次把全球财务报告惯例区分为“以微观为基础(A)”和“以宏观统一为基础(B)”的两类。在第3层次再把A类区分为“侧重商业经济学和注重理论(C)”和“侧重商业惯例和实用主义(D)”的两类;把B类区分为“根据税制、根据法律(E)”和“根据经济学理论(F)”的两类。在第4层次又把D类区分为“受英国影响(G)”和“受美国影响(H)”的两类;把E类区分为“根据税制(I)”和“根据法律(J)”的两类。在第5层次,则列出各国财务报告惯例在这个分类系统中的归属,从而也能辨别各国财务报告惯例在同与异中的亲疏关系。这一层次系统的区分标志是诺比斯的别具匠心的研究成果,为国际会计学者们普遍接受。

(3)盖瑞在1988年开创了以文化框架为依据对全球会计实务体系的分类。他根据“会计制度的权威性和实施特点(A)”及“计量与披露特点(B)”这两类因素,在A类中以“法律控制←→职业主义”与“灵活性←→统一性”为主轴,在B类中以“保密性←→透明度”与“激进主义←→稳健主义”为主轴,各区分为4个象限,把10个文化区归入不同的象限。盖瑞的分类像诺比斯的分层分类系统一样,列示了10个文化区的会计标准的同与异的亲疏关系,同一个象限内的不同地区之间的会计标准比其他象限内的地区更为接近,不同象限内的文化区之间的排序距离说明了不同地区的会计标准上的接近程度。

2.8 比较耐尔和傅朗克与杜普尼克和萨尔特对现存会计实务体系的实证性推断分类。

耐尔和傅朗克的实证研究运用的是当时的普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1973年和1975年的数据。傅朗克1973年对全球会计实务体系的分组分为英联邦(第一组)、拉丁美洲(第二组)、欧洲大陆(第三组)和美国(第四组)等4个组。他运用了经济社会环境因素和会计实务这两类因素进行分组,结果每个国家都会分到相同的组别。这项实证研究表明财务会计与环境因素是相关的,它支持了类似的环境能导致类似的会计的假设。

耐尔和傅朗克合作于1980年所作的研究加入了1975年的数据,以考察分组在时间上的稳定性,并且把数据库区分为“计量”和“披露”两项。结果显示,“计量”分组大致类似于1973年的情况,而“披露”分组则与1973年的不一样。这显示了计量分组的相对稳定性和披露分组的不稳定性。各国在同一年的“计量”分组和“披露”分组中的归属也不一样,这说明把计量和披露分开为两项的必要性。

杜普尼克和萨尔特的实证研究运用的是从各国专家的披露中获取的数据,对50个国家的会计实务体系进行了分类,其基础数据涵盖了1990年的“计量”和“报告”实务,其使用的统计方法能把各国归入2个、6个和9个越来越窄的集群的分组。这与诺比斯的判断性分类中运用分层级的方法相符合,特别是2个集群的分组与诺比斯的“微观基础”和“宏观统一”是一致的。此外,他们的研究也分析了计量实务与披露(报告)实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计量实务相对稳健的国家,其披露程度一般较低;计量实务不大稳健的国家,其披露程度一般则较高。这个结论与盖瑞按照“稳健主义/保密性”和“激进主义/透明度”这2个维度进行的分类相一致。

值得关注的是,以上两项实证性推断相距15年,其结论并没有显著的差别;同时,还说明了学者们所作的判断性分类经受住了实证检验,因为其国别分类基本上是类似的。学者们对其间的差别也作了一定的解释,主要是:在实证性推断分类中大都把拉丁美洲国家凸显为一组,是因为这些国家所处的高通货膨胀和普遍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两项环境因素作用比较突出;对傅朗克的实证研究中,把德国、日本、荷兰都归入美国组,很可能是他收集的是跨国层次上(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的数据,与国别层次上(这些国家的国内公司)的会计实务会有一定的差别。

2.9 参阅图2—1和图2—2(诺比斯对会计实务体系的分类),说明微观基础国家的会计与宏观统一国家的会计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它们有何相同点?

在微观经济基础模式下,会计发端于微观经济原则,企业被视为经营活动的中心,企业生存的最佳策略是经济优化,会计被视为企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在宏观统一经济模式下,企业会计实务是从国家的经济目标中派生出来的,企业被视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企业紧随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就是最好地服务于公众利益。

以上是这两种会计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但两种模式也有共同点,即它们都着眼于企业经济与国民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

2.10 各国会计与财务报告趋同或协调的前景如何?哪些因素可能对促进或阻碍这种变革产生影响?

各国会计与财务报告将继续向趋同或协调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各国的技术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上的需求、不同国际组织和会计职业界国际组织推动协调化的努力等等,是促进这种变革的主要因素;现存的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别的扩大趋向以及由此形成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经济、政治乃至意识形态的矛盾与冲突,会计的国家化倾向等等,则是阻碍这种变革的主要因素。

二、练习题

2.1 本章界定了八项影响会计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法律制度、企业资金来源、税制、政治和经济联系、通货膨胀、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以及地理条件。

(1)请从这八个方面对我国进行描述。

①我国属成文法国家;会计规程纳入国家法规之中;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发布;企业财务报告首先应遵从合法性,而后才是公允性。

②证券市场在我国尚在初创阶段,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私人或外商投资及银行信贷。除上市公司外,不要求对外公布财务报告,会计报表中对信息的披露要求不够充分。

③税法的会计要求基本上与会计制度的规定一致,但也允许有某些背离。一般地说,通过不太复杂的调整就可以把会计利润(报告利润)调整为应税利润(应税所得)。在一般企业,很少出现“递延所得税”项目。

④我国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进程推动但也限制了会计改革。

⑤通货膨胀受到有效控制,对会计的影响甚微。

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属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并处于高速发展期。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要求,在会计改革中积极地推进“与国际接轨”,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⑦会计人员和社会公众的教育水平有很大提高,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以及理性地使用会计信息提供了条件。

⑧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别,导致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在会计观念和会计要求上的较大

差异。

2.2 根据诺比斯(见图2—1、图2—2)和盖瑞(见图2—3)的分类:

(1)请分析这些分类在哪些方面是互相吻合的。

诺比斯根据财务报告惯例对全球会计实务体系的国别分类,其分层次的分类系统与盖瑞根据会计制度的权威性和实施特点以及计量和披露特点这两类因素的文化框架划分文化区的构思是十分类同的。在分层次的分类系统中的不同类别和不同的文化区中,都容纳了会计标准(惯例)的不同程度的同、异,它们彼此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不同的亲疏程度。

再者,诺比斯对会计惯例特征的层次划分,其从区别“微观经济基础”和“宏观统一基础”开始的分类系统,与盖瑞的以“法律控制←→职业主义”、“灵活性←→统一性”为主轴和以“保密性←→透明度”、“激进主义←→稳健主义”为主轴,各把会计制度的“权威性和实施特点”及“计量和披露特点”划分为4个象限,二者的构思都立足于会计实务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前者为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后者则为文化因素。

(可参阅讨论题2.7的更详细的解答)

(2)在这两种分类方法中,哪些国家被排除在外?

从现在来看,主要是处于从集中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国家,如原苏联解体后的独联体各国、体制突变后的东欧各国以及体制改革中的中国等。

2.3 国家会计分类工作运用了两种方法:(1)判断性分类;(2)实证性推断分类。

请界定并简要讨论每一种方法的大致情形。你赞成对会计分类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吗?

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外部环境因素对各国会计实务的影响来对国家会计进行分类的。

在判断性分类的研究中,学者们分别选定了据以分类的标志作为其判断的基准,如缪勒选定的是各国的公认会计原则,美国会计学会选定的是各国会计体系的框架形态,诺比斯选定的是各国财务报告惯例,阿伦选定的是各国会计实务体系主要维护谁的利益,盖瑞选定的是各国会计制度的权威性和实施特点及计量和披露特点各自的4个维度;然后通过主观判断,把各国纳入不同的分类系统或类别。

实证性推断分类是根据选定的代表性样本,运用统计方法,就会计实务(一般分为计量和披露(报告))与环境因素进行分组。(可参阅讨论题2.8的更详细的解答)

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上是类似的,可以说是主观的判断性分类经受住了客观的实证推断的进一步检验。

2.4 本书区别了四种比较会计发展模式。当然,这四种模式互有重叠,因而还没有发现完全分开的形式。比如,在属于独立发展趋向模式的美国,在其公认会计准则中,存货的后进先出法只是在允许使用于税务会计时,才可用于财务会计,但这却是会计发展的统一会计趋向的很好例证。你认为我国的会计应属于哪一种会计发展模式?并请分别找出我国的三项具体财务会计准则或惯例,说明其与其他模式的重叠之处。

我国会计属于统一会计趋向模式。

在一些具体的财务会计处理方法上,我国会计发展模式显然与其他模式有重叠之处,比如:(1)只有在经国家税务部门批准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的情况下,才能在会计处理中采用加速折旧法。强调会计处理方法服从税法要求,是与宏观经济模式的重叠之处。

(2)对应收款废止按行业统一规定的坏账率,允许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和赊账政策自主决定不同账龄组的坏账率。这是与微观经济模式重叠之处。

(3)有关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设想和尝试,则是与独立范畴趋向模式的重叠之处。2.5 我们不妨把会计发展较好的状况大致划分为以下三类:(1)高度发达且复杂;(2)发展较好且成熟;(3)合理地发展且有自己的特色。

请针对上述三种发展类型,分别举出几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搜集足够的参考资料,以便验证每一个选定国家或地区的归类是否恰当。

划分的界线可能有从宽与从严之别,不妨采取从严。这样,属于:

(1)高度发达且复杂的有:美、英;也可列入加拿大、澳大利亚,即扩大到包括G4+1的原始成员国。

(2)发展较好且成熟的有:西欧各国、英联邦中其他经济较发达的国家、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

(3)合理地发展,有自己的特色的有:中国内地,墨西哥,俄罗斯和独联体中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南非,巴西、阿根廷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南美洲国家等。

可以从这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金融体制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成熟程度,跨国公司的规模与活力,经济体制(含税制)和政治体制的结构与民主化、透明度等,文化、教育的发展程度,对外开放的情况等诸多方面,分别选择几个国家或地区,搜集足够的参考资料,进行验证。

第3章比较会计模式(上)

一、讨论题

3.1 根据“公允反映”或“遵循法规”导向区别不同国家的企业财务报告,应该关注哪些显著的特征?

(1)“公允性”与“合法性”。

要求财务信息的“公允反映”,其出发点是保护权益投资者(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为了公允表述财务信息,可以容许背离法规的某些规定,只要在表下作出说明原因和影响的披露;要求财务信息的表述必须“遵循法规”,即使由于某种原因不公允而可能侵犯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也应遵从“合法性”,只能在表下作出有损于公允性的披露。

(2)“报告收益”与“应税收益”。

在“公允反映”导向下,所得税法的会计要求往往与会计准则有显著的背离。报告收益不同于应税收益,必须采用所得税跨期摊配程序,因此,在公司资产负债表上会出现数额相当大的“递延所得税”借项或贷项。

在“遵循法规”导向下,会计准则一般应遵从税法规定。报告收益与应税收益相同或很少有差异。在后述的情况下,也只要对报告收益稍加调整,即可得出应税收益,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不会或很少出现“递延所得税”项目。

(3)在“公允反映”导向下,对会计业务的处理要求遵循“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原则,只允许采用适度稳健的会计政策,要求充分披露。

在“遵循法规”导向下,则要求遵循“法律形式重于经济实质”的原则,允许采用极度稳健的会计政策,通常不要求充分披露。

欢迎学生举出更多的特征。

3.2 描述一些国家是如何利用秘密准备在不同年度之间“拉平”收益或隐匿收益的。

在这些国家中,企业往往通过低估资产、多提费用(如多提折旧)、多预计费用、建立或有损失准备、递延收益、少报或漏报预计收益等手段,形成秘密准备,从而在不同年度之间“拉平”收益或隐匿收益。

3.3 你认为美国SEC和FASB的关系是否是成功的范例?由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其权威性是否一定要有官方机构的支持?

美国SEC和FASB的关系曾被普遍地赞誉为成功的范例;对于民间机构制定准则的权威性,也被认为要有官方机构的支持。可参照教本中的表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这种由官方机构授权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而官方实际上只保留否决权的做法,美国政府在2001年冬以来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案件接连曝光后,已在立法上作了重大的结构性调整。就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来说,已经把SEC仅保留否决权改为对准则的认可权了。

3.5 成文法系国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要求的关键部分包括在法律本身之中,而其他部分则

从职业准则或建议中得出。试问,广泛的法定要求是否能导致高质量的财务报告?请予说明。

在制定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法定要求的法律规章时,把对执行法律规章的细则和解释作为非强制性的职业准则发布,应该是一种明智的举措。如果强制性的法定要求过于广泛,与财务报告的公允性之间的矛盾就会更多,不可能导致高质量的财务报告。

3.6 大型公司通常在世界各地的证券交易所上市其股票,这会产生哪些会计问题?

主要是,在申请上市及上市后编报对外财务报告时,应遵循国际性证券交易所所在国所要求的会计准则而不是本国的会计准则,并需由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而非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和出具审计报告。目前,除美国的国际性证券交易所要求遵循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外,英国、欧洲大陆和其他各地的国际性证券交易所都要求遵循国际会计准则。

3.7 你认为在今后发展中,英国会计模式能成为沟通美国会计模式和欧洲大陆会计模式的桥梁吗?

能。因为英国是欧盟成员国,在欧盟卓有成效地协调其成员国的会计实务的过程中,英国会计模式的“真实和公允”观点在1978年就为当时欧共体发布的第4号指令所接受,从而在不同程度上遏制了欧洲大陆国家极度稳健的会计惯例。随着欧洲大陆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这种协调趋向也将更具有共同的基础。今后,这种趋势将通过支持IASC的活动,特别是IASB 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制定工作而不断发展。

3.8 在法国,财务会计准则和实务主要有3个权威性的依据:(1)《会计方案》;(2)专业意见和建议;(3)股票交易规程。这3个中哪一个对法国的会计实务影响最大?

《会计方案》。因为:专业意见和建议,包括国家会计委员会发布的准则,都不具有法定强制性;法国的证券交易所还不够发达,股票交易规程的作用范围不大。

3.9 为什么资产负债表项目“递延所得税”很少出现在德国的财务报表中?

因为德国企业为纳税目的申报的财务报表中的应税收益与对外发布的财务报告中的报告收益相一致。为了避免税务当局拒绝接受纳税申报而重新估计应税收益,德国企业的报告收益一般都按照税法要求来确定。

3.10 据说英国会计报告由于受到欧洲联盟的影响,已经失去了某些传统的盎格鲁根基。你是否同意此观点?有什么证据能支持你的意见?

应该是英国的会计和报告模式影响了欧盟的会计协调化工作,可参见讨论题3.7的解题指引。

3.11 在美国,一些私人公司和/或小型公众公司免予遵守特定的具体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这种豁免可能导致对大型公司和小型公司的两套要求不同的公认会计原则。这种发展合乎需要吗?为什么?

合乎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横向和纵向发展,大型公司和小型公司的经营业务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性质上的差异越来越大(特别在企业的融资和投资方式上)。对小型公司免予遵守特定的具体准则公告是实务之举。

二、练习题

3.1 本章提供了4个发达国家的会计实务体系的概貌。

对于每一个国家,列举:

(1)全国性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准则的名称及其演变。

美国:AICPA的CAP的ARB→AICPA的APB《意见书》→FASB的FAS;由民间机构制定准则。英国:ASC的SAP→ASB的FRS;由民间机构制定准则。

法国:由政府官员和民间(各界)专业人士组成的CNC(国家会计委员会);制定准则只是为了执行和扩展政府发布的《会计方案》。

德国:德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准则建议不过是对《股份公司法》的相应规定的解释。

(2)负责监督财务会计准则施行的机构的名称及演变。

美国:SEC;遵循财务会计准则编报和发布财务报告主要只是对上市和非上市的公众公司的法定要求。

英国:会计准则是在遵循《公司法》规定的基础上制定的。遵循会计准则编制和发布财务报告是对所有注册成立的公司的法定要求。

法国:对上市公司以外的企业,监督的主要依据是《会计方案》、《商法典》和《所得税法》。由于法国证券市场不够发达,法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督权力统辖的范围有限。

德国:主要以税法、商法和公司法为依据。

3.2 实证研究支持会计差异影响经营决策的观点。这种影响对跨国经营活动尤为突出。(1)请从跨国经营决策的角度列举存在国际会计差异的优点和缺点。

总体上说,其优点是:在跨国经营决策中利用现存国际会计差异可以谋求财务利益,而且有时这种财务利益是巨额的;其缺点则是,国际会计差异会妨碍协调一致的经营决策和管理,增加决策成本和管理成本。

(2)根据你的判断,从跨国经营和公司管理的角度,美、英、法、德这4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财务会计环境最为宽松?

美国。不可否认,美国公司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是最高的,获取财务信息及其分析数据的中介和传媒渠道是最有效的,法律的限制相对于其他三国(特别是法、德二国)来说也是比较宽松的。但也有不同的观点,主要是认为美国公司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可能影响“保密”,从而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形成过多的约束。

3.3 英国和美国有着相同的会计渊源及历史与语言联系。术语“盎格鲁—美利坚”会计模式有时用来指它们是在导向、目的和方法上都相似的会计模式,但这两个国家的会计之间仍然存在差异。

(1)指出本章所讨论的美国和英国会计模式的主要区别。

其主要区别在于:美国的公司在各州注册,各州的公司法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要求十分粗略,并不一致,甚至有的州(如特拉华州)的公司法没有提到会计要求;对编报经过独立审计的财务报告的要求只存在于联邦一级,由SEC监管,这些要求只适用于公众公司以及股东超过500人且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公司,而SEC则授权民间机构制定财务会计准则。在英国,颁有全国性的公司法;所有注册成立的公司都要编报经过独立审计的财务报告;公司法中对财务会计和报告规定了比较详实的要求,作为民间机构制定财务会计准则的依据。

(2)在计量报告收益时哪一个国家总是更为稳健?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这应该是针对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全球性的物价持续上涨期间对报告收益的计量而言的。英国发布了倾向于现行成本会计计量的SAP 16,而美国则坚持历史成本计量,只发布了按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对物价变动影响进行部分重新表述作为补充资料的FAS 33。

3.4 下面列举的是分析家采用的某些财务比率:

?流动性——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的比率。

?偿债能力——负债资产比率。

?获利能力——资产回报率。

假设你正在比较美国和德国的公司的财务比率,你认为这两个国家的公司会各自关注什么比率?

美国公司关注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的比率,这与美国公司重视短期经营目标有关,也与美国公司主要通过货币市场融资的环境有关。

德国公司关注获利能力的比率,这与德国公司重视长期经营目标有关,也与德国公司主要通过银行信贷融资的环境有

第4章比较会计模式(下)

一、讨论题

4.1 为什么说日本会计的发展是缓慢的?这是由于哪些因素而形成的?

其主要因素是:日本社会是一个有着强烈文化和宗教根基的传统社会,存在着传统与外来影响的矛盾,外来影响只能逐步地被接受;人和企业关系中的群体意识和相互依赖性,与西方国家个人和团体之间相互独立、疏远的关系截然相反;日本政府严格管制企业经营活动(包括会计实务的强烈官僚式控制),也是日本会计发展缓慢的原因。

4.2 日本的会计实务基本上服从法律要求,你怎样理解这种“三角法律体系”的关系?

在日本,除税法要求在会计记录和纳税申报中采用同一种方法外,形成了《商法》与《证券交易法》各有管辖范围的双轨体制。公众公司以外的企业应遵循《商法》中规定的会计和财务报告要求,属法务省管理范围;公众公司则应遵循《证券交易法》中规定的会计和财务报告要求,属大藏省管理范围。前者较多地体现了日本本国的传统,后者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的占领期从美国引入的,基本上仿效美国的《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

日本学者因把这种格局称为“三角法律关系”。

4.3 荷兰的《年度报表法》对荷兰会计实务体系带来哪些重大变化?它还具有什么突出的独特规定?

荷兰在1970年颁布的《年度报表法》对荷兰公司的财务报告作出详细规定,其重大变化是:在指出必须按照“稳妥的商业惯例”编制财务报表,从而保持“以公司利益为导向”的北欧会计模式的特征的同时,又指明年度财务报表应显示当年的财务状况和成果的公允图景,体现了为欧盟第4号指令所采纳的英国会计模式的“真实和公允”观点,并且规定了必须披露有关表述资产和负债以及确定经营成果的依据、会计原则变动的重大影响和上期的比较财务信息,从而明确和扩大了信息披露要求。这些变化促使荷兰的会计实务体系在北欧国家中最接近于美、英会计模式。

《年度报表法》的突出的独特规定是,它使荷兰成为世界上唯一明确规定可对该法的实施进行法定检查的国家。任何利害关系集团如果认为某一公司没有满足该法规定的要求,都可投诉于阿姆斯特丹法院的企业合议庭,迫使该公司按法院裁决重编它的财务报表。

4.4 在诺比斯的会计模式分类中,荷兰会计被列为以微观为基础、注重理论的典型代表。对此,提出你的评论。

诺比斯根据财务报告惯例所作的分层次的系统分类,提供了深层次的概念依据。把荷兰会计实务体系和美、英会计实务体系同归属于“以微观为基础”的大类,而以“侧重商业经济学,注重理论”与美、英模式的“侧重商业惯例和实用主义”相区别,说明了荷兰会计实务体系的代表性。也许这是它之所以较属于“以宏观统一为基础”大类的法、德、瑞典等国更接近美、英会计模式的深层次的解释。

4.5 在诺比斯的会计模式分类中,瑞典会计被列为以宏观统一为基础、根据经济学理论的典型代表。对此,提出你的评论。

在诺比斯所作的分层次系统分类中,瑞典会计实务体系与法、德等欧洲大陆国家同属于“以宏观统一为基础”的大类,而以“根据经济学理论”与“根据税制与法律”的欧洲大陆国家相区别。在其分类中,突出了瑞典是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和所得税法的会计要求,来统驭瑞典公司的财务会计和报告惯例,借以达到宏观统一的目标。其采取的措施则是给予完全根据政府要求记账的纳税者以大量的激励和补助。

4.6 你是否认为当代发达国家会计实务体系,存在着美、英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的并立?按照你的观点,其主要差异在哪些方面?有没有趋同化的可能性?

存在。可参照教本中指出的环境因素方面的三大差异和会计实务中的四大差异(参见教学要点(四)),组织学生讨论,并鼓励学生提出补充或修正的意见。

关于趋同化的可能性,宜得出“有”的结论。在环境因素方面,主要是欧洲大陆国家证券市

场的发展和国际化趋向,欧洲跨国公司的壮大和向全球(特别是进入美国)投资的趋向。也特别要关注欧盟的有成效的协调化努力以及英国在其中发挥的桥梁作用。

4.7 从捷克的会计实务体系中,你对从集中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会计变革有什么体会?

在从集中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经济改革中,会计改革是重要的一环。总的说来,它将随着经济改革的步伐而演进,为企业转制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服务,为保护资本渠道多元化后形成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服务,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会计观念、会计理论、会计实务都将在矛盾消长的过程中逐步被新观念、新理论、新实务所取代,诸如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准则或制度的作用、财务报表不再以生产报表为核心、财务信息不再是国家机密、政府监管与独立审计机制的结合运用等等。特别是在开辟资本市场后,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机制的完善,必将引起更为深刻的变革。

4.8 试论墨西哥会计实务体系的特征。为什么可以把它归入美、英会计模式?

墨西哥主要是自由市场经济,在发展中国家中属于经济比较发展的国家,地理上与美国毗邻,且与美国和加拿大订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而且其会计职业界的许多早期领导人都是凭借“美国会计”成长起来的,美国的教科书和专业文献在会计教育中被广泛应用。这些环境因素都使墨西哥的会计实务体系接近于美、英模式。

墨西哥的《商法》和《所得税法》虽然也对保持会计记录并据以编制财务报表作出要求,但它们的影响很小。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都由墨西哥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政府承认会计准则的权威性,其准则制定程序也比照美、英模式。关于编制财务报表及审计要求,则视公司的类型和规模而异。

墨西哥财务报表的种类和表式都接近美、英模式,从总体上说是以“公允表述”为导向,对报表“附注”要求批露的内容也比较广泛。其许多会计惯例都与美国相同(参见教学要点(六))。只有在利润分配上要求先提留法定公积,这一点与欧洲大陆国家相似。

因此,可以把墨西哥会计实务体会归入美、英会计模式。

采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是墨西哥会计实务的特色。这与20世纪30年代以来墨西哥经历了较高的通货膨胀有关。

二、练习题

4.2 对比法国、德国、荷兰、瑞典这四个欧洲大陆国家的会计实务体系,列出其异同点。(1)“服从税制需要”,实际上在四国的会计实务体系中都有较大程度的体现,在法国和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则更为凸显,故阿伦将其列为法国会计模式的基本特征,诺比斯也以“根据税制”与“根据法律”的德国会计模式相区别,并且进一步区别于“根据经济学理论”的瑞典会计模式,但三国同属于“以宏观统一为基础”的一类;荷兰则与美、英会计模式同属于“以微观为基础”的另一大类,并以“侧重商业经济学”与“侧重商业惯例和实用主义”的美、英模式相区别。这也可以从另一视角说明在四国中,荷兰的会计实务体系最接近于美、英模式。

(2)“以法律为基础”、“以公司利益为导向”,实际也在四国的会计实务体系中都有所体现,但在阿伦的分类中,同属北欧会计模式的德国、荷兰和瑞典则较为凸显。实际上,利用极端稳健的会计政策和“准备会计”形成秘密盈余的做法,在法国、德国(尤其是瑞典)更为突出,荷兰相对次之。

以上的对比是就总体而言的。答题时也可以就具体的会计惯例进行对比。

4.3 根据本章中归纳的发展中国家会计实务体系的共同特征,就我国会计改革的现状,写一篇短文,论述我国与这些共同特征的异同之处,以及在此之外独具的特征。

我国是从集中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已被列入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的发展中大国。撰写短文时应把握住这个最基本的特征。教本中介绍的捷克和墨西

哥两国的会计实务体系的特征,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同时,要突出我国执行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分阶段性目标的渐进式的改革策略等特征对会计改革的影响。

第5章国际会计协调化

一、讨论题

5.1 比较分析本章中引述的各家对国际会计协调化的定义。

在所举的各家之说中,都把协调化视为限制和缩小会计差异的过程。此外,

(1)诺比斯和帕克以及崔和福罗斯特、米克都提出了增加会计实务和财务报告的可比性。(2)阿潘和拉德波夫提出要形成一套严密的可接受的标准和惯例。

(3)萨缪尔斯和皮佩提出要把多样化的实务并入和组合成能产生共同协作结果的有序结构,并且指出,可比性、标准化或统一性与协调化是不同的概念。

5.3 对本章中提出的推动国际会计协调化的六个主要国际会计组织的性质、作用和成果,作一简括的评价。

(1)联合国会计和报告国际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在性质上是国际性政府间机构,其作用只是作为推动国际会计协调化的权威性的国际论坛。

(2)欧洲联盟在性质上属于区域性国家联盟,在推动国际会计协调化中是最具成效的。可以简述欧共体时代发布的各项指令在会计协调化中的作用,特别是第4号指令采纳了英国会计模式关于“真实和公允”的指导思想,对欧洲大陆国家的“极度稳健”的会计惯例起到了限制和遏制作用;1975年欧盟的新会计策略改变通过发布指令来协调成员国会计实务的做法,而致力于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在2002年6月又发布了要求欧洲上市公司(并允许非上市公司)在2005年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声明并如期实施(参阅教学要点(四)中阐述)。

(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常设会计准则工作组在性质上是国际性政府间机构,其主要作用是以维护跨国公司利益和指引跨国公司投资为目的,支持和增进各国会计信息的可比性。(4)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性质上属于官方机构国际组织,其在规范跨国上市的国际披露要求以及与IASC合作的建立国际会计准则核心体系的计划,在推动国际会计协调化中的重要作用值得关注。

(5)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是会计职业界的全球性组织,其所属的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发布国际审计准则。根据协议,作为其团体会员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仍以独立的名义发布国际会计准则。可以说,IFAC在国际会计协调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中心作用。它组织的每五年一次的国际会计师大会,也是推动会计协调化,特别是技术问题的协调化的最有声望的国际会议。

5.4 联合国会计和报告国际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在只是作为权威性的国际论坛之外,是否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应该。近年来,它开始特别关注其他国际组织尚未关注的重要问题,如环境会计;它还在许多领域实施技术援助项目,如对俄罗斯联邦等进行的会计改革和专门培训以及为讲法语的非洲地区设计和推进远距离会计业务学习计划等。但联合国会计和报告国际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不可能涉足国际准则的制定工作,因为联合国不打算采用由它来设置机构制定准则并强制推行的方式。

5.5 欧洲联盟是推动会计协调化最具成效的区域性国家联盟,它的独特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英国是欧盟成员国。欧盟推动其成员国间的会计协调,实际上就推动了美、英会计模式与欧洲大陆会计模式的协调,如同时采纳英国会计模式的“真实和公允”概念和欧洲大陆国家“以谨慎为基础”的概念。二者间会有一定的碰撞,但随着环境因素的作用,必将出现

一个矛盾消长和逐步协调的过程。

(2)欧盟一向支持IASC的工作,1975年采用的新会计策略,更改变了通过自己发布指令来协调成员国会计实务的做法,更致力于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2002年6月,欧盟又作出了要求欧洲上市公司在2005年必须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决定并如期实施。

5.6 你对欧洲联盟的新会计策略有何评价?

这是顺应潮流的明智之举,将对推动欧洲证券市场国际化和欧洲跨国公司向全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5.7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制定、发布关于跨国公司会计和报告的指南的目的何在?在你看来,指南中对披露的要求是否充分?

其目的在于维护跨国公司利益和指引跨国公司投资。也正因为如此,指南中对披露的要求只是从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及其股东和债权人的信息需求着眼的,没有考虑东道国的利益及信息需求。

5.9 你认为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化比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化是容易一些,还是困难一些呢?

从技术层面上看,审计准则的国别差异不像会计准则的国别差异那么凸显,比较易于协调,但国际审计准则只适用于对跨国公司的国际活动的审计,对国内公司乃至跨国公司在本国的活动的审计都必须应用国内审计准则。这正是为什么IFAC在对国际审计准则的权威性的声明中要指明“国际审计准则不凌驾于某一国家制约对财务和其他信息的审计的当地规定之上”的原因。如果在特定项目上ISA与当地规定一致,那么,“在那个国家根据当地规定进行的财务和其他信息审计即自动遵循了该项目的ISA。”

5.10 阐明国际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实务公告的联系和区别。

国际审计实务公告只是为了给审计人员执行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或提高执业水平提供实际帮助,它不像国际审计准则那样具有权威性。

4.8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第一工作组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这个工作组的活动越来越重要?第一工作组集中负责跨国的披露和会计问题,它的主要目标是:为跨国股票上-48 -市过程提供最有效和快速的方法。它在 1989 年完成的《工作组研究报告》中就提出:要鼓励“借助于准则协调、相互认可或其他方法,以便使用单一的披露文件,就能做到与监管机构的法定要求和保护投资者的目标相一致。”正是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它于 1993 年拟订了一个会计准则核心体系,并于 1995 年与 IASC 的技术委员会达成关于利用 IASC 的 IASS 形成一个会计准则核心体系的计划的协议。IASC 于 1998 年年底完成了这个计划,IOSCO 已在 2000 年 5 月正式宣布 IASC 的 30 份 2000 年准则(连用 11 份解释公告)通过了评审,并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主要资本市场推荐使用。(参见第 6 章 6.6。)此外,它还在 1997 年 8 月发布了《外国发行者证券跨国上市和首次挂牌交易的国际披露准则》,作为可供公司在世界上任何资本市场上市交易时使用的单一文件。 2004年以来,其技术委员会启动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性解释”课题,公布了研究成果,并于2005 年 3 月发布了支持 IFRS 的声明,10 月又宣布成立了使各国监管机构能够就IFRS 的应用问题相互交流意见的新机制等等,并且制定了 IFAC2007—2010 战略计划。

4.9 你认为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化比会计准

六、讨论题

6.1 你认为IASC三个阶段的发展战略在主流方面是否成功?如果是,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是。可参照教本和本章教学要点(一)的内容,展开讨论。

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1)初期制定的IAS S过于简略和原则化,所规定的会计方法实际上是对主要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英国的会计惯例的兼容并包,实际上起不了国际协调的作用,反而难以提高IAS 的权威性。

(2)长期以来,囿于在准则制定后的国际协调,并主要依靠会员团体(会计职业界)的力量来推动;过迟地建立依靠各国准则制定机构、把国际协调提前到制定准则的合作过程之中的战略思想。

6.2 为什么说IASC的“可比性和改进计划”对提高IAS的权威性起了重大的作用?

因为它顺应了国际证券市场和货币市场要求跨国的证券发行人和贷款人在提交的财务报表中提供高质量的可比信息的时代需求。

6.3 你认为IASC与IOSCO是在什么背景下达成“核心会计准则计划”的协议的?

一方面是IOSCO“确认”在协调对跨国上市的监督中需要建立统一的披露要求,其中建立一套应遵循的核心会计准则计划是重要的一环。IOSCO选择了由自己制定“国际披露准则”,并依靠当时已具有一定权威性的IASC,通过修订已发布的IAS S和及时制定急需的新准则的方式来完成“核心会计准则计划”。另一方面,IASC正在执行自己的“可比性与改进计划”,在此基础上,亟愿对已发布的IAS S进行全面审议和修订,并推动正在制定的新准则(如金融工具会计项目)的进度;同时意识到“核心会计准则计划”的完成,对实现国际会计协调化的短期目标,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6.4 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全球性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建立全球性的国际会计准则起了哪些推动作用?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商贸、国际融资、国际投资等活动,特别是全球性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要求在跨国融资和投资交易中使用能提供高质量的可比信息的财务报表。建立全球性的国际会计准则,作为据以编制跨国上市和借贷所需提供的财务报表的依据,这将是最便捷和有效的方式。

6.5 跨国的企业合并高潮对建立全球性的国际会计准则起了哪些推动作用?

建立全球性的国际会计准则便于:

(1)避免跨国企业合并中由于并购和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国家会计准则的差异带来的麻烦。

(2)跨国并购一般都要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它要求并购企业提供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及其他资料。

6.6 你对“重塑IASC的未来”的构想有什么评价?

这个构想已付诸实施。无须讳言,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在IASC的重组中起了主导作用,构想中的IASC的目标和组织架构都充分吸取了特别是美国SEC和FASB 的意见。重组后IASC的组织机构负责人不是美国人就是英国人。根据由技术专家专职制定准则的构想,能符合IASB成员的8项遴选标准的,不可避免地大都来自发达国家。

然而,IASC重组的基本构想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寄希望于,这些技术专家能做到只代表自己,不受任何组织和地区利益的影响;IASB和各机构的运作中能实行高度的公开化,增加准则制定过程的透明度。新的IASB能否通过准则咨询委员会的广泛代表性,倾听到来自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准则制定机构的呼声,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组织讨论时宜于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6.7 重组后的新IASC会成为“美英俱乐部”吗?你对其有什么看法?

在重组过程中,不少观察家表达了这种疑虑。但从目前的趋势来看:

(1)新《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章程》规定的IASB成员必须以技术专家的个人身

份参与准则制定工作以及IASB及其他机构的会议公开化,为避免使IASB成为美英俱乐部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2)准则咨询委员会的运作开局良好,如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准则立项远景规划,与IASB 的互动关系顺畅。

(3)IASB和G4+1主席(原英国ASB首任专职主席)David Tweedie爵士勤勉敬业的作风,受到赞誉。

(4)2001年初,G4+1在伦敦会议上宣告解散,以“避免分散资源,全力以赴支持IASB 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会计准则趋同化的努力”。观察家普遍认为,这是“美英俱乐部”(或G4+1俱乐部)最友好和最积极的行动,其影响至关重要。

6.8 在制定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哪些要求?

发展中国家主要属于以发达国家为母国的跨国公司的资本投向和经营活动所在的东道国。在制定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必须顾及东道国的信息需求,如跨国公司履行其社会责任(如对当地的环境保护责任、对当地雇工的劳动保护责任、对东道国的纳税义务等等)的高度透明和充分披露的信息,而不仅仅是保护其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信息。

鉴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环境因素的差异,对国别报表间如何做到可比性,则是发展中国家准则制定机构特别关注的问题。

6.9 在新的IASC的架构和运行中,突出的问题是协调美、英和英语国家与欧洲大陆国家间的关系,还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呢?

从国别会计差异和信息需求差异的凸显程度来说,突出的问题当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在新的IASC的架构和运行中,发展中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的代表只有在准则咨询委员会中能发出他们的呼声,尽管受托人会的组成也考虑了广泛的国际基础和地区间的适当平衡。

美、英和英语国家的人士在IASB的组成成员中显然超过了欧洲大陆国家。这一方面反映了遴选技术专家的标准所导致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其间存在的矛盾。新《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章程》强调技术专家以个人身份参与准则制定工作,因此IASB把准则项目的研究或其他工作分配给不同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的安排,不能说不与之有关。

6.10 你认为,截至目前,在体现高质量准则方面,IFRS与美国的FAS孰优?

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提出源自美国,美国也一向认为它具有世界上最完备的会计准则体系,但在当前关于“规则基础”与“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孰优的国际性研讨中,以“规则基础”为指导思想的FASB也有转向“原则基础”的趋向。本书著者认为,不要急于作出孰优的结论,而且作为准则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已制定的具体准则所体现的“原则基础”和“规则基础”是有区别的。有时,二者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而难免有所掺合。

在组织讨论时宜于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意见,教师也可以与本书著者持不同的观点。

6.11 你对IASB在制定IFRS方面的进展有何评价?

IASB自2001年4月开始运作以来,于2002年4月制定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前言》,通过2002年准则咨询委员会首次会议,制定了准则立项的远景规划,并在把准则立项分为4类的基础上(参见教学要点(七)第4点),开展了以下各具体项目的研究、讨论和制定工作,包括首次运用IFRS指南、现行准则的完善、对IAS 39的修订、企业合并、保险合同会计、业绩报告、股票期权会计等;同时,对与IASB有战略协作关系的国家准则制定机构正在修订或制定中的16个其他项目,进行合作。至2003年第1季度末,对最前的3个准则项目已制定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对其他项目的研究、讨论和制定也制定出了进度表。因此,从总体上说,IASB的工作是积极的,其进展是比较显著的。

第9章国际财务报表

一、讨论题

9.1 你认为资产负债表在格式上的国际差异重大吗?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差异?

不重大。在账户式资产负债表中,把资产列在左方或右方、把负债和权益列在右方或左方,只是出于历史形成的习惯;项目按流动性顺序顺向或逆向排列则是美国重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欧洲大陆国家重视企业长期财务实力的反映。欧洲比较流行的营运资本式资产负债表只是把营运资本的计算明示在表上,并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最终列示权益金额。把账户式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并列表式变异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竖列表式,也是可能的。

9.3 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对上市者提供可比的财务报表的要求,你认为最有效和最能节省筹资成本的举措是什么?

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跨国上市的公司财务报表。

9.4 为什么要对账务业绩报告进行改革?列报全面收益的重大意义何在?

传统的收益表以反映已确认的已实现损益为主旨,而且也不得不确认了一些特定的未实现损益(如外币折算损益)。由于企业经营活动日趋复杂多样化和特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通货膨胀、技术创新、金融创新等),新的、非传统的收益(和损失)来源不断产生,需要确认许多未实现的收益和损失。除重估价损益外,尤其是以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导致的未实现损益,以及外币折算调整导致的损益、最低养老金负债调整导致的损益等等,有必要在反映已实现损益的收益表之外,把已确认的未实现损益集中反映在一张“第二收益表”或“其他收益表”中,改变目前跳过收益表而让这些项目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的权益部分的做法。

二、练习题

9.2 从我国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来看,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方面又有了哪些进展?

从我国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200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来看,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IAS)不仅在整体架构上保持一致,而且在具体准则项目上保持了一致。读者可参阅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编写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特别是该书第4~6页的“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具体项目比较表”。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由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解释公告三部分构成,这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整体架构一致。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类似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是具体准则的制定依据,主要规范了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内容。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正文涵盖了各类企业当前各项经济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内容、结构相同。具体准则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业务准则和报告类准则,主要规范了对各项具体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用指南是具体准则相关条款的细化和对重点、难点内容提供的操作性指南。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财政部根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印发的解释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中的解释公告相互对应。

第10章国际税务

一、讨论题

10.1 在国际税务中,对“税额衡平”和“不偏不倚”原则有哪两种理解?对此,你有何评论?

着重讨论从国内和经营环境这两种观点来解释“税额衡平”和“不偏不倚”原则(参见教本10.1.2)会导致相反的税收政策,绝大多数国家的税收政策实际上都是这两种观点折衷的产物。

10.2 你对扣缴税的性质如何理解?

指东道国政府对外国投资者获得的股利、利息和特许使用费等计征的所得税,在税收源头预扣代缴。

10.4 “国际税务问题实质上是跨国经营中的所得税问题。”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试评论之。同意。可以从只有所得税会导致国际双重课税问题的角度进行发挥。

10.5 何谓“属地原则”、“属人原则”和“全球原则”?假如世界各国都采用“属地原则”,你认为是否还会存在国际双重课税问题?另外,这种假想的影响如何?它可能吗?

按照“属地原则”,只有产生于领土内的收益才是应税收益,对产生在领土外的收益都不征税。这样,对母公司从国外子公司获取的收益(股利等)就无需课税。“属人原则”依据纳税人与本国政治法律的联系以及居住的联系,来确定其纳税义务,而不考虑其所得是否来源于本国领土疆域之内。按照“全球原则”,对母公司从国内和国外所获取的收益都应课税,因此,按照全球原则征税的直接后果就是双重课税。

如果世界各国都采用“属地原则”,当然就不会存在国际双重课税问题。但这种假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各国都希望运用其税收管辖权在税收权益分配上保护自己的利益,只有少数环境条件特殊的国家和地区(如巴拿马和我国香港等)为实现税收以外的战略利益,才会采用“属地原则”。

10.6 在国际税务中,“税款抵减”起什么作用?对税款抵减的有效范围有什么限制?

“税款抵减”能在“1元抵1元”的基础上避免国际双重课税。跨国公司的居住国政府为了防止外国政府用高税率挖走本国的税收收入,往往规定税款抵减额应以国外所得按本国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为限。如果超过限额,超过部分在当年不能抵减。但以美国为例,可以追溯两年或后延五年,去冲抵这些年度不足限额的部分,超过了这个时效期,就不能再冲抵了。同时,税款抵减一般仅限于向外国政府缴纳的所得税(包括扣缴税),而不适用于增值税等间接税。

10.7 请从跨国纳税人(跨国公司)的角度,简要说明:(1)古典制度;(2)税率分割制度;(3)转嫁制度这三种税收征管制度的优缺点。

(1)古典制度

古典制度在征管上比较简单,即对公司所得按一个公司所得税率征税,个人的股利所得按个人所得税率征收。但其结果则导致了对派作股利部分的收益的双重课税(如与非股份公司已分配收益的纳税处理相比,双重课税是不公平的),同时,将会诱使公司采取多提留存收益少分股利的政策。

(2)税率分割制度

把公司所得税率分割为二,对留存收益部分适用比派作股利部分更高的税率,征管上较古典制度复杂,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双重课税的影响,可以适当地缓和股利分配上的偏向。(3)转嫁制度

指对公司所得按同一税率征税,但已纳税款中的部分可作为股东派得股利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抵减额,即将个人所得税转嫁给公司,通过公司所得税形式预缴。这种方式在征管上最为复杂,但它不仅减轻了双重课税,而且由于转嫁给公司的所得税由公司预缴,也就向政府即时提供了现金流入。正是由于这一优点,欧盟正积极支持这种税制。

10.8 “各国法定税率的差别是最明显的,但在决定公司的实际税负时的作用是很小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评述之。

基本上同意。因为,在决定税负的主要因素中,有时“计税基础”的影响会超过法定税率的

影响,税收征管制度的差别和征管办法的严格程度及执行效率对实际税负的影响更现实,此外还要考虑社会间接成本。

10.9 “跨国公司与单纯的国内企业相比具备固有的税务计划优势。”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评述之。

同意。因为各国的税制、税法和征管办法的差别,特别是避税港的存在,使国际避税的空间远超过一国内部。此外,跨国公司还能利用多种减轻实际税负或递延纳税等手段。

10.10 说明国内经营中的转移定价与国际经营中的转移定价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转移定价的基本方法是相同的,不外乎以市价为基础和以成本为基础。

不同之处在于确定转移定价政策时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教本中列举了在国际转移定价中要考虑在不同国家投资的税务、通货膨胀、外汇管制、竞争、东道国政局稳定等5项因素,并且,各国的经济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其跨国公司经理人员选择定价方法的偏好。

10.11 请列举本章论述的影响关联公司间的转移定价问题的5个主要因素,并简要说明它们是怎样影响转移定价政策的。

可参照教本10.6.1中的表述,根据你的体会进行发挥。但要明确:

(1)税负虽然是要考虑的最基本的因素,但在特定情况下,其他4项因素中的一项或几项会成为突出的因素,如在高通货膨胀国家、在严格实施外汇管制的国家、在当地竞争十分激烈而所属子公司又处于竞争劣势的国家、在政局动荡的国家等。

(2)税负因素是需要认真分析的因素,特别是不同主要税种(如所得税、流转税和关税)税率高、低之间的互动和牵制关系。

(3)当其他4项因素中的一项或几项十分突出时,对它们的影响的考虑会压倒对税负因素的考虑。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D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 5. ABCD 三、判断题 1.√ 2. √ 3.× 4.√ 5.× 6.√ 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 一、单选题 1. D 2. C 3. B 5.C 7.B 10. B 二、多项选择题 1. AB 2. ACD 3. AB 4. AB 5. ABC 6.BCD 7. ABD 8.ABCD 9.BC 10.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四、实践练习题 实践练习1 某企业生产一种机床,最近五年的产量和历史成本资料如下:

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460=a+50b 550=a+70b, 故b=(550-460)÷(70-50)=; a=460-50×=235 则Y=235+ (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b=(5×150925-300×2495)÷(5×18250-300×300)= a=(×300)÷5=205(万元) 则Y=205+ 实践练习2 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

国际会计课后题答案第七章,第八章整理版

一、讨论题 7.1对比本章引述的金融工具的3个定义,说明各自的特点。 经济学家和金融界所举的定义都把金融工具界定为金融领域运用的单证:史密斯的定义把金融工具表述 为“对其他经济单位的债权凭证和所有权凭证”,而《银行与金融百科全书》的定义中列举了金融领域运 用的各种单证。 FASB和IASC所下的定义基础是一致的,都把金融工具界定为现金、合同权利或义务及权益工具。IASC 的定义较清晰,在指明金融工具是“形成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另一企业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后,又分别就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下了定义。 7.2对比本章引述的衍生金融工具的4个定义,说叫各自的特点。 OECD的定义指叫衍生金融工具是“一份双边合约或支付交换协议”,ISDA定义中的表述是“有关互换现金流量和旨存为交易名转移风险的双边合同”。后名的表述更清晰。 两个定义都着币指明衍生金融工具价值的“衍生性”,并指明可作为衍生价值的基础的标的。两者都列 举了各种不同的标的。 FASB和IASC所下的定义基本上是致的,更便于作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会计处理所依据的概念。讨论 时可参照教本中归纳的6项最基本的特征展开(本章教学要点(二)第3点中的(2)也有简括的表述)。7.3区分金融资产和负债与非金融资产和负债项日是否等同于区分货币性资产和负债与非货币性资产和负 债项日?请予以说明。 不等同。形成收取或支付现金或另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或义务,是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最摹本的特征, 以此(合同权利或义务)区别于非金融资产和负债(参阅教术7 2 1),而货币性资产和负债与非货币性 资产和负债的区分则是根据这些项目对通货膨胀影响或汇率变动的不同反应而作出的。二者是完全不相下 的两种分类法。 更为币要的是,不要把“货币性金融资产和负债”与“货币性资产和负债”这两个概念相混淆。前名 是指“将按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或支付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只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特定类 别。 7.4衍生金融工具品目繁多,但其基本形式不外乎:(1)远期合同;(2)期货合同:(3)期权合同:(4)互换(掉期)合同。这是根据什么标准区分的?互换合同(掉期合同)为什么不是独立的形式昵? 根据的标准是: (l)远期合同和期货合同在到期时,不论对主动签约方有利还是不利,主动签约方必须履约。 (2)期权合同在到期时,主动签约方(持权人、买方)有选择权有利时履约,不利时可以不履约,合同发 行方(立权人)则有义务在持权人要求履约时出售或购入合同约定的该项资产。 互换(掉期)台同实际上是两份远期合同的调换,因而不是独市的形式。 7.5说明远期合同与期权合同的共性和特性。 共性是都涉及购买或售出标的物的双边远期合约:其特性见讨论题7 4的解题指引。 7.6为什么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长期作为表外业务处理?这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因为长期以来都认为金融工具代表的合同权利和义务小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而符合定义是确认的前提 条件,所以不符合要素定义,其关键在于这些权利和义务不是由于过去的事项形成的。 带来的严重后果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形成的收益和损失(报酬和风险)长期游离于表外,使表内信息 足以误导投资人和报表的其他使用者。 7.7衍生金融丁具代表的权利、义务是否符合资产、负债定义? IASC和FASB存开发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时,部论证了衍生金融工具代表的权利、义务符合资产、负债定 史。可参考教本小7.4l和7 4 2小的论述展开讨论(本章教学要点(四)也有简括的表述)。 7.8如果认为衍生金融工具代表的权利、义务符合资产、负债的定义,那要解决什么问题,才能在资产负 债表内列报衍生金融工具呢? IASC的见解如何? 要解决符合确认标准的问题。IASC在制定IAS 39的过程中的见解是有过改变的,从ED 48把第l项确认

管理会计学考试复习题-整理版

一、判断题(正确划√错误划×) 1、在广义管理会计的范围内,管理会计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2、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3、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管理会计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同时企业亦可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 5、机会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是管理会计常用的概念。√ 6、管理会计提交报告的对象局限于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 7、1、固定成本是按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内不受业务量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8、2、若从单位业务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多寡的角度考察,固定成本则是一个变量。√ 9、3、约束性固定成本通常是由企业管理当局在每一个会计年度开始前制定难度预算,一旦预算制定后,将对年度内固定成本 的支出起约束作用。× 10、4、酌量型固定成本与经营能力成本均与企业的业务量水平无直接关系。√ 11、5、变动成本还可以按其所涉及范围的大小,划分为专属成本和联合成本。× 12、6、联合成本是由多个产品和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因此属于相关成本,决策时应予以考虑。× 13、7、约束性成本不依经营管理者决策而发生变动,因此是无关成本,决策时不予考虑。√ 14、8、机会成本是一项支出,应该登记入账。× 15、9、沉没成本是现在发生的,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 16、10、以贡献毛益减去固定性制造费用就是利润。× 17、成本按形态划分的基本假设同时也是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18、在传统式盈亏临界图中,可以用横轴表示销售收入量,用纵轴表示成本,纵轴与横轴的金额最好保持一致,此时总成本的仰角应大于45度。× 19\在传统式盈亏临界图中,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销售价值越高,盈亏临界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 20企业各种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即是企业的营业毛利。× 21、销售利润率可以通过贡献毛益率和安全边际率相乘求得。√ 1、购买力指数法是指企业按照各地区购买力指数,将其销售潜量总额分配到各地区市场的一种方法。√ 2、定量销售预测比定性销售预测更为精确。× 3、生产设备能力余缺可以通过计算设备负荷系数来确定。√ 4、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单位产品中工资费用的变动呈反比关系,而平均工资的增长,与单位产品中工资费用的增长呈正比关系。√ 5、目标成本法是指根据产品的成本构成来制定产品目标成本的一种方法。× 6、产品成本与产品产值之间客观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比例越大说明消耗越小,成本越低;比例越小说明消耗越大,成本越高。× 7、产品功能与成本的比值,表明每一元成本开支所获的产品功能的大小,它与产品功能呈反比,与产品成本呈正比。× 8、产品品种结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是由于各个不同品种的产品利润率是不同的,而预测下期利润时,是以本期各种产品的平均利润率为依据的。√ 9、凡是顾客数量有限,调查费用不高,每位顾客意向明确又不会轻易改变的,均可以采用调查分析法进行预测。√ 10、按照各个观察值与预测值不同的相关程度分别规定适当的权数,是运用对数直线法进行预测销售的关键。× 1、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适用于收入成本型方案的最优决策。× 2、决策中我们只需要根据单位贡献毛益额的大小即可进行最优决策。× 3、差量分析法仅适用于两个方案之间的比较。√ 4、贡献毛益的大小,反映了备选方案对企业目标利润所做贡献的大小。√ 5、只要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毛益额,就一定要继续生产;凡不能提供贡献毛益额的亏损产品,都应予以停产。×

管理会计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概念相对立而存在的是()。 A. 现代会计 B. 企业会计 C. 管理会计 D. 管理会计学 2.下列会计子系统中,能够履行管理会计“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的是()。 A. 预测决策会计 B. 规划控制会计 C. 对外报告会计 D. 责任会计 3.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管理会计原始雏形的标志之一,并于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是()。 A. 责任会计 B. 预测决策会计 C. 科学管理理论 D. 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4.下列各项中,属于划分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两个阶段时间标志的是()。 A. 19世纪90年代 B. 20世纪2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5.管理会计的雏形产生于()。 A. 19世纪末 B. 20世纪上半叶 C.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D. 20世纪70年代 6.西方最早的管理会计师职业团体成立于()。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7.在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被人们使用的管理会计术语是()。 A. “管理的会计” B. “管理会计” C. “传统管理会计” D. “现代管理会计” 8.20世纪5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进入了“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发展阶段,该阶段被称为()。 A. 管理会计萌芽阶段 B. 管理会计过渡阶段 C. 传统管理会计阶段 D. 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9.在西方,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部门属于()。 A. 服务部门 B. 生产部门 C. 领导部门 D. 非会计部门 10.在管理会计学中,将“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范围,统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称为()。 A. 管理会计假设 B. 管理会计原则 C. 管理会计术语 D. 管理会计概念 11.下列项目中,能够规定管理会计工作对象基本活动空间的假设是()。 A. 多层主体假设 B. 理性行为假设 C. 合理预期假设 D. 充分占有信息假设 12.下列项目中,属于“为满足管理会计面向未来决策的要求,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灵活地确定其工作的时间范围或进行会计分期,不必严格地受财务会计上的会计年度、季度或月份的约束;在时态上可以跨越过去和现在,一直延伸到未来”的假设是()。

国际会计 思考题及答案资料

1.国际会计是如何定义的? 国际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企业从事国际间的经营活动所涉及的会计问题,同时通过会计模式的分类和比较研究,协调各国会计准则和惯例,以期建立统一的世界会计报告体系 2.会计国际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需要 第二,资本输出迅速发展的需要 第三,跨国公司经营和发展的需要 第四,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会计发展的需要 第五,会计具有国际化的本性 3. 影响会计模式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经济、政治、社会、法律、地理、文化。前几项统称为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最后一项是文化因素。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具体有法律制度、企业资金来源、税制、政治和经济联系、通货膨胀、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地理条件等。文化因素包括个人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阳刚之气。 4. 缪勒教授对会计模式是如何分类的? 1)按宏观经济要求发展会计 在这种发展模式中,会计与国民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公司的目标要服从国民经济政策。为了提高经济和企业经营的稳定性,一般都鼓励企业将各年利润平滑化,折旧率的调整要适应刺激经济增长的需要,并且为了鼓励投资而允许建立特种储备,为了宏观经济的需要而重视增值表、社会责任会计和税务会计。瑞典是这种模式的例子。 (2)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发展会计 会计被视为是企业经济学的分支,强调经济活动的中心是私人和企业。会计在其计量和计价过程中要反映经济现实,这意味着会计规则既要成熟又要有灵活性。基本的会计概念是要保持公司资本的真实价值,因此重置成本会计得到重视。荷兰是这种模式的例子。 (3)作为独立学科发展会计 将会计视为能够自我发展、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因而会计形成了独立的自我发展模式。会计不从属于政府的政策和任何经济理论,而是通过成功企业的实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概念结构,并且在会计实务中经常使用“公认会计原则”的表述。美国是这种模式的例子。

《国际会计》复习题

《国际会计》复习题 一、填空题(1分×10=10分) 1.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公司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在于保护()的利益。 )。 )。 C、权益结合法 D、主体理论 2. 下列这些国家中,归属为米勒创建的微观经济模式的国家是()。 A、瑞典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3.目前在美国,制定会计准则的机构是()。

A、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C、会计程序委员会(CAP) D、会计原则委员会(APB) 4.下列这些国家中,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的是()。 A、法国 B、德国 C、瑞典 D、美国 5. A 公司拥有B公司70%的股份,拥有C 公司35%的股份;B公司拥有C 税种,在税收源头代扣代缴的税种为()。 A、公司所得税 B、周转税 C、扣缴税 D、过境税 10、会计职业界提供国际性服务的最高层次是()。 A、建立在“联盟”基础上的会计师事务所

B、一体化的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 C、国内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从事国际业务而进行的协作 D、国内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 三、多项选择题(2分×5=10分) 1、英国的增值表将增值额分配给()。 A、雇员 B、政府 C、出资者 D、企业 B、将该子公司的输入商品的转移价格压低 C、压低该子公司输出商品的转移价格 D、抬高该子公司输出商品的转移价格 5、国际会计协调化的含义可以理解为()。 A、协调化是一个过程

B、协调化是限制和缩小会计差异的过程 C、协调化是形成一套可接受的标准(准则)和惯例的过程 D、协调化是能产生共同合作结果的有序结构的过程 E、协调化是促进各国会计实务和财务信息的可比性的过程 四、简答题(8分×5=40分) 1、什么是国际双重征税?

《管理会计学》第七版 孙茂竹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教材习题解析 一、思考题 1.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想法? 答:对管理会计的定义从狭义的管理会计阶段发展到广义的管理会计阶段,我们可以看出,这一过程是一个广泛引入和应用相邻学科的新的方法从而不断丰富学科本身内容的过程,是一个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管理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过程。 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管理发展的要求而产生和不断完善、发展的。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及推广运用总是源于企业实践的需要,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相 应地,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也会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必然推动着管理会计定义不断丰富、清晰、完整,促进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的建立与完善。 所以,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来看,结合管理会计各个阶段的变化和发展,我们觉得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管理会计工作的变动趋势和管理会计以后研究的演变,除了了解过往、以史为鉴,更重要的是寻找管理会计发展的动因和规律,并能够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2.从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管理会计学科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看,你 认为管理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何种地位? 答:从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管理会计学科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看,管 理会计人员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成功进行以使用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价值管理,实现管理会计的目标,履行管理会计人员职能和重要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提供客观的信息、有效参与决策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当信息也成为企业的竞争力之一时,管理会计人员的作用也就逐渐从辅助性决策支持者转为积极的商业伙伴,通过发现企业持续改进的机会和评价稀缺资源的最佳使用方案而促进企业各种变革的展开。 由于管理会计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和独立程度不同,导致会计职业道德有不同程度的欠缺。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较高,单位的人事政策对管理会计人员的任用和选拔比较重视,管理会计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较高,其独立性较强,就有利于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管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很大制约,就不利于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因为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管理之下,具

管理会计[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 (略) 二、 1、A; 2、A; 3、D; 4、C; 5、B 三、 1、BCD; 2、ABC 四、 1、是; 2、错; 3、是; 4、错

第2章成本性态分析自测题参考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四、计算题 1、(1)采用高低点法对电费进行分解。 高点(1800,7250)、低点(900,4250) b=3.33,a=1256 建立成本函数模型:y=1256+3.33x (2)采用回归直线法对进行分解。 b=3.25,a=1310.42 建立成本函数模型:y=1310.42+3.25x (3)依据回归直线法得到的成本函数模型:y=1310.42+3.25x 将产量x=1900代入模型中,求得电费y=7485.42(元) 2、采用回归直线法对进行分解。 r=0.99→+1 所以X与Y基本正相关 b=9.98,a=181.74 建立成本函数模型:y=181.74+9.98x 3、(1)分步分析程序 8月份混合成本=82500-60000-10000=12500(元) 固定成本=60000(元) 单位变动成本b1 =100(元/件) 12月份固定成本=8月份固定成本=60000(元) 12月份变动成本=20000(元) 12月份混合成本=95000-60000-20000=15000(元) 依据高点坐标(200,15000)、低点坐标(100,12500) 确定b2 =25(元/件),a2 =10000(元) 建立成本函数模型: y=(60000+10000)+(25+100)x =70000+125x (2)同步分析程序 高点(200,95000),低点(100,82500) b=125(元/件),a=70000(元) 建立成本函数模型: y =70000+125x

国际会计第七版英文版课后答案(第八章)

Chapter 8 Global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Standards Discussion Questions 1.A rgument for measurement: ?Discrepancies in international measurement may produce accounting amounts that are vastly different (even where financial transactions and position are identical), leading to incorrect comparisons. Here it doesn’t matter what is disclosed; no reliable comparisons are possible anyway. Arguments for disclosure: ?If companies do not disclose complete information, they can hide losses or future problems from financial statement users. For example, losses can be hidden by offsetting them against gains. Expected future problems related to loss contingencies can be hidden simply by not disclosing them. Thus, if disclosure is incomplete, even the application of similar measurement principles will lead to incorrect comparisons. Clearly,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convergence requires that both measurement and disclosure be made comparable. 2. The term convergenc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Before the IASB, harmonization was the commonly used term. Harmonization means that standards are compatible; they do not contain conflicts. Harmonization was generally taken to mean the elimination of differences in existing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other words, finding a common ground among existing standards. Convergence means the gradual elimination of differences in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Thus, the terms harmonization and convergence are closely aligned. However, convergence might also involve coming up with a new accounting treatment not in any current standards. 3.a. Reciprocity, or mutual recognition, exists when regulators outside of the home country accept a foreign firm’s financial statements based on the home country’s principles, or perhaps IFRS. For example, the London Stock Exchange accepts U.S. GAAP-based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filings made by non-U.K. foreign companies. Reciprocity does not increase cross-country comparability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it can create an unlevel playing field in that foreign companies may be allowed to apply standards that are less rigorous than those used by domestic companies. b. With reconciliation, foreign firms can prepare financial statements using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of their home country or IFRS, but also must provide a reconciliation between accounting measures (such as net income and shareholders’ equity) of the home country and the country where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being filed. Reconciliations are less costly than preparing a full set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under a different set of accounting principles, but provide only a summary, not the full picture of the enterprise. c.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re a result of either international or political agreement, or voluntary (or professionally encouraged) compliance. When accounting standards are applied through political, legal, or regulatory procedures, statutory rules typically govern the process. All othe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efforts in accounting are voluntary in nature.

刘运国《管理会计学》教材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习题答案

组织环境与管理会计 本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什么是现代管理会计?简述现代管理会计的目标、内容、特点。 答:未来的管理会计是内部报告会计,应是以组织所服务的顾客终身价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最大化(战略考虑)为目标的,以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手段,以财务数据为主要内容,同时结合非财务信息,为组织形成和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提供相关信息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 因为笔者认为,从目标上看,所有的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存在它所服务的对象-顾客,工商企业的顾客一般大家比较清楚,是使用或者享用这个商品或者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非营利组织也有它的顾客,学校的顾客是学生;医院的顾客是患者;政府的顾客是它所服务的公民;教堂的顾客是教徒;寺庙的顾客是信徒。这个组织存在的基础是它有顾客,这个组织发展的基础是它的顾客满意,它的顾客能从这个组织中获得价值(包括精神的价值享受,虽然目前的管理会计由于无法度量而没有包括这个内容)。企业组织的财务利润来自哪里,从根本上,从终极上看,来自满意顾客的回报(或者对价)。所以,以组织所服务的顾客终身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是现代管理会计的长远的战略性的根本目标,这个目标永远都不会过时。从中短期的目标看,管理会计是帮助一个组织形成和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服务的。其次,从手段上看,现代的管理会计再也不能离开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时代发展到今年,已经不容许没有它的参与,没有它的应用。一个现代管理会计师不会应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作为他的技术手段,他肯定很难再找到满意的工作。再次,从管理会计信息内容上看,现代的管理会计虽然已经不能仅仅是财务信息,要结合非财务信息。但是,我们仍然认为,管理会计信息的主要内容还是以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同时要结合非财务信息。最后,我们认为,现代管理会计仍然是一个信息系统,是一个现代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那些主要阶段? 答:现代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管理会计新发展阶段(90年代到现在)。 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答: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可以用下表总结如下: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项目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服务对象 企业外部团体,如股东、债权人、税务部门等 企业内部的各级各类管理者

管理会计课后作业答案

P15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令狐采学 1、某公司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计划年度生产量为4000件,销售量为3500件,期初存货为零。预计发生直接材料20000元,直接人工32000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6元/件。固定制造费用2800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计划年度的期末产品存货成本。 解:变动成本法=(20000+32000+6*4000)/4000*(4000-3500)=19*500=9500 完全成本法=(20000+32000+6*4000+28000)/4000*(4000-3500)=26*500=13000 5.P16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170000件和140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40000件和160000件,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5元,生产成本资料如下:每件变动生产成本3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1.30元,直接人工1.5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0.2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每年的发生额为150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销售收入的5%,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发生额为65000元,两年均未发生财务费用。 要求:

(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并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 (2)具体说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剧以确定的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3)具体说明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4)设立有关帐户,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以反映第一年和第二年发生的有关业务并通过“存货中固定制造费用”帐户,在帐户体系中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确认第一年和第二年对外编制的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和资产负债表产成品项目列示的 解析: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营业利润见表3-6单位:元 注:第一年生产成本=(3+150000/170000)×170000=660000(元) 第二年生产成本=(3+150000/140000)×140000=570000(元) 第一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000/170000)×30000=116471(元) 第二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000/140000)×10000=40714(元)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营业利润见表3--7。

国际会计课后题答案第七章,第八章整理版

一、讨论题 对比本章引述的金融工具的个定义,说明各自的特点。 经济学家和金融界所举的定义都把金融工具界定为金融领域运用的单证:史密斯的定义把金融工具表述为“对其他经济单位的债权凭证和所有权凭证”,而《银行与金融百科全书》的定义中列举了金融领域运用的各种单证。 和所下的定义基础是一致的,都把金融工具界定为现金、合同权利或义务及权益工具。的定义较清晰,在指明金融工具是“形成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另一企业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后,又分别就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下了定义。 对比本章引述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个定义,说叫各自的特点。 的定义指叫衍生金融工具是“一份双边合约或支付交换协议”,定义中的表述是“有关互换现金流量和旨存为交易名转移风险的双边合同”。后名的表述更清晰。 两个定义都着币指明衍生金融工具价值的“衍生性”,并指明可作为衍生价值的基础的标的。两者都列举了各种不同的标的。 和所下的定义基本上是致的,更便于作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会计处理所依据的概念。讨论时可参照教本中归纳的项最基本的特征展开(本章教学要点(二)第点中的()也有简括的表述)。 区分金融资产和负债与非金融资产和负债项日是否等同于区分货币性资产和负债与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项日?请予以说明。 不等同。形成收取或支付现金或另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或义务,是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最摹本的特征,以此(合同权利或义务)区别于非金融资产和负债(参阅教术),而货币性资产和负债与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的区分则是根据这些项目对通货膨胀影响或汇率变动的不同反应而作出的。二者是完全不相下的两种分类法。 更为币要的是,不要把“货币性金融资产和负债”与“货币性资产和负债”这两个概念相混淆。前名是指“将按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或支付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只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特定类别。 衍生金融工具品目繁多,但其基本形式不外乎:()远期合同;()期货合同:()期权合同:()互换(掉期)合同。这是根据什么标准区分的?互换合同(掉期合同)为什么不是独立的形式昵? 根据的标准是: ()远期合同和期货合同在到期时,不论对主动签约方有利还是不利,主动签约方必须履约。 ()期权合同在到期时,主动签约方(持权人、买方)有选择权有利时履约,不利时可以不履约,合同发行方(立权人)则有义务在持权人要求履约时出售或购入合同约定的该项资产。 互换(掉期)台同实际上是两份远期合同的调换,因而不是独市的形式。 说明远期合同与期权合同的共性和特性。 共性是都涉及购买或售出标的物的双边远期合约:其特性见讨论题的解题指引。 为什么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长期作为表外业务处理?这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因为长期以来都认为金融工具代表的合同权利和义务小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而符合定义是确认的前提条件,所以不符合要素定义,其关键在于这些权利和义务不是由于过去的事项形成的。 带来的严重后果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形成的收益和损失(报酬和风险)长期游离于表外,使表内信息足以误导投资人和报表的其他使用者。 衍生金融丁具代表的权利、义务是否符合资产、负债定义? 和存开发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时,部论证了衍生金融工具代表的权利、义务符合资产、负债定史。可参考教本小和小的论述展开讨论(本章教学要点(四)也有简括的表述)。 如果认为衍生金融工具代表的权利、义务符合资产、负债的定义,那要解决什么问题,才能在资产负债表内列报衍生金融工具呢? 的见解如何? 要解决符合确认标准的问题。在制定的过程中的见解是有过改变的,从把第项确认标准凸显为“风险与

最新《管理会计学》模拟考试题库35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管理会计学》考试358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划分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两个阶段时间标志的是( C )A.19世纪90年代 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2.在财务会计中,销售费用的正确归属是( D ) A.制造费用 B.主要成本 C.加工成本 D.非制造成本 3.某企业年如借得50000元贷款,10年期,年利率12%,每年末等额偿还。已知年金现值系数(P/A,12%,10)=5.6502,则每年应付金额为( A )元。 A.8849 B.5000 C.6000 D.28251 4.在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基础上,期数加1,系数减1所得结果,在数值上等于( B )。 A.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B.即付年金终值系数 C.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D.即付年金现值系数 5.已知某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0000元,固定成本为2200元,保本作业率为40%。在此情况下,该企业可实现利润是( C ) A.1800元 B.2300元 C.3300元 D.3800元 6.某投资项目原始投资额为100万元,使用寿命10年,已知该项目第10年的经营净现金流量为25万元,期满处置固定资产残值收入及回收流动资金共8万元,则该投资项目第10年的净现金流量为( C )万元。 A.8 B.25 C.33 D.43 7.现代管理会计的主体是( A ) A 决策与计划会计、执行会计 B 成本计算、决策与计划会计 C 全面预算、成本计算 D 全面预算、执行会计 8.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单位产品固定成本是一条( B ) A 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斜率的直线 B 反比例曲线 C 平行于X轴(横轴)的直线 D 平行于Y轴(纵轴)的直线 9.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 ) A 折旧费(按直线法计提) B 广告费 C 职工教育培训费 D 业务招待费

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朱建红版计算复习题1.某企业对上半年产品产量与某项混合成本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发现产量与该项混合成本相关程度较高,且∑x=48,∑y=830,∑xy=6960,∑x2=448,n=6。 要求:(1)写出成本性态分析模型; (2)预测产量为18台时的总成本。 答: b=(n∑xy -∑x *∑y )/(n*∑x2-∑x *∑x)=(6*6960-48*830)/(6*448-48*48)=5 a=(∑y –b*∑x)=(830-5*48)/6=98.33 成本性态分析模型为y=98.33+5*x 18台时的总成本=98.33+5*18=183.33 2.某企业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单位售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固定制造费用24000元/年,销售和管理费用为5000元/年,且全部为固定的。连续两年的生产量为6000件、4000件,销售量为4000件、6000件。求两种成本法下各年的利润。答: 完全成本法下: 10*4000-(4+24000/6000)*4000-5000=3000 10*6000-(4+24000/6000)*2000-(4+24000/4000)*4000-5000=-1000 变动成本法下:10*4000-4*4000-24000-5000=-5000

10*6000-4*6000-24000-5000=7000 3.D公司2005-2007年三年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2005年的期初存货为0,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要求:(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计算各年的利润。 (2)分析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并用公式验证差异。答: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12+8+20=40元/件 完全成本法下: 100*1000-(40+10000/1200)*1000-10000=3000=41666.67元 100*1000-(40+10000/1200)*200-(40+10000/1000)*800-10000=40333.33元100*1000-(40+10000/1000)*200-(40+10000/800)*800-10000=38000元 三年合计数为:41666.67+40333.33+38000=120000 变动成本法下: 因每年的销售量相同,所以三年中每年的利润均为: 100*1000-40*1000-10000-10000=40000元 三年合计数为:40000*3=120000元 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是两种成本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完全成本法的固定性制造费用随产品流动而流动,变动成本法则一次性的结转。 第一年,完全成本法下结转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为1000*10000/1200=8333.33元,变

国际会计随堂练习答案

国际会计随堂练习答案 1.二战后,美国公司大量在欧洲建厂进行直接投资,这一阶段被称为美国浪潮,它出现在(C)。 A、19世界初~第一次世界大战 B、1914年~1945年 C、1945年~20世纪60年代末 D、 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 2.研究跨国公司发展史,可以总结为“源于( B ),壮大于()”。 A、英国,美国 B、欧洲,美国 C、美国,英国 D、美国,欧洲 3.欧盟在(B )就以观察员的身份加入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理事会。 A、1978年 B、1989年 C、1999年 D、1998年 4.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 A )进行改组,为确保国际会计准则的高质量提供了组织和人员上的保证。 A、2001年 B、1999年 C、2000年 D、 1998年 5.( A )是全球会计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 A、外币报表折算问题 B、物价变动会计问题 C、合并报表问题 D、国际比较会计问题 6.一国资本市场导向能够影响该国财务报告体系,在权益导向的资本市场上,企业为了筹集资金常常竭尽所能包装本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吸引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典型的国家是( B )。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德国 7.一国资本市场导向能够影响该国财务报告体系,在债务导向的资本市场上,银行为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典型的国家是( C )。 A、芬兰 B、美国 C、日本 D、瑞典 8.跨国公司兴起导致的独特的会计问题是( B )。 A、国际物价变动影响的调整 B、国际财务报表的合并 C、外币报表的折算 D、国际税务会计 9.信息披露体系主要包括初次披露和年终披露。(×) 10.跨国公司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在第二个阶段时(1914奶奶~1045年),美国就一跃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资本输出国。(√) 11.当跨国公司发展经历到第三阶段时(1945年~20世纪60年代末),欧洲和日本经济的腾飞,结束了美国公司一枝独秀的局面。(×) 12.跨国公司发展遇到的特殊会计问题主要是会计环境的国际比较问题、会计职业的国际比较问题以及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问题。(×) 13.跨国公司在取得国外分支机构的财务报表后,首先面临如何将国外分支机构财务报表纳入合并报表的问题。(√) 14.欧盟在1990年就以观察员的身份加入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理

国际会计第七版课后答案(第五章) 作者:弗雷德里克

Chapter 5 Reporting and Disclosure Discussion Questions 1. Accounting measurement is the process of assigning numerical symbols to events or objects. Disclosure,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communication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s to intended users. Advances in financial disclosure are likely to outpace those related to accounting measurement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First, many would argue that financial disclosure is a less controversial area than accounting measurement. Second, changes in disclosure requirements are more rapidly implemented than changes in accounting measurement rules. Finally, whereas a single set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 rules may not serve users equally well under different social, economic and legal systems, a company can disclose without necessarily sacrificing its accounting measurement system. 2.Four reasons why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held accountable to constituencies other than traditional investor groups: a.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the influence of trade unions. b.The growing recognition of the view that those who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decisions made by institutions in general must be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influence those decisions. c.The rejection by many governments of classical economic premises such as the belief that the regulated pursuit of private gain maximizes society’s welfare. d.The increasing concern over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impact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host countries. 3.Arguments in favor of equal disclosure include: a.The absence of equal disclosure would create an unfair playing field for U.S. companies. Non-U.S. companies would have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at they would not have to disclose the same information and so would not incur the costs involved in generating and publishing it. b.Investors in non-U.S. companies have the same information needs as those who invest in U.S. companies. A market concerned with investor protection would make sure that investors have timely and material information on all listed companies, not just those domiciled in the United States. c.Unequal disclosure might impede cross-company comparisons involving U.S. and non- U.S. companies. Possible reasons against equal disclosure include: a.The high cost of meeting equal disclosure requirements may deter foreign issuers from lis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