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灯笼》省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材料

《灯笼》省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材料

《灯笼》省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材料
《灯笼》省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材料

《灯笼》省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4 《灯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灯笼》是统编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以”灯笼”为题,回忆作者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景象,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表明要做抗日的”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学习这篇散文要注意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认识文中“灯笼”的民意义、文化价值,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予的复杂感情。

【教学目标】

1.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2.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典雅简净”的语言风格。

3.体会作者寄予灯笼中的复杂情感。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课文和作者)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思悟发现

(1)课文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情?请总结。

(2)在文中标注出描写、议论、抒情的语句各一处,多多益善。

(3)请圈画出文章中你最喜欢的语句,并简要的写下理由。

(4)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走进灯笼

老师前两天去了百花洲,拍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视频。视频里有什么?

预设:有很多灯笼,我们会发现凡是节日里,总会有灯笼的身影。灯笼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让节日的气氛变得更加的喜庆。往前追溯,在尚未出现和普及电灯的时代,灯笼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手中点亮灯笼,可以指引人们回家之路;村口高照灯笼,可以慰藉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宅第高挂灯笼,可以彰显主人地位权势。今天让我们走进吴伯箫先生的灯笼。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齐读。

了解作者吴伯萧。

吴伯箫出生并成长于山东莱芜。读书时受“五四运动”影响,参加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 1925年开始文学创作; 1930年在山东当老师,这一时期,他创作了许多散文, 30年代中期创作《灯笼》

从这些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吴伯箫是咱们老乡,是一个进步青年,还是一个热爱文学创作的进步青年。

检查预习:争讼( sòng ) 斡( wò)旋静穆(mù) 怅( chàng )惘

锵 ( qiāng )然燎(liáo)原熙熙( xī)然马前卒(zú) 人情世故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将同学们的疑问进行了整理:

以徐法兵同学为代表的提出:文章围绕灯笼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同学们对第一段情有独钟,李雨涵问为什么第一段写和灯笼无关的事情,董如意问为什么第一段要写光和亮。

最后一段同学们的疑惑也是较为集中,左荣娇问最后一段为什么要数火把,为什么说灯笼又不够了,李萌问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张家豪同学的问题是“青春的尾梢指什么”。还有同学问素丝是什么意思?

看到同学们的这些问题,我感到很惊喜,这说明同学们读课文读的很仔细,预习的很充分,让我们带着这些疑惑一起走入灯笼。二、朗读课文,感知灯笼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感受作者在文中寄予的情怀。三、品读课文,走入灯笼

提着灯笼,结缘份

(一)文章以灯笼为题,在文章的第二段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齐读)请同学们找一找,我和灯笼都结了哪些缘呢?给大家三分钟的讨论时间。(板书:缘)

预设:第2段,村楼戏台表演。(乡村艺术的重要构成)第③段,

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与村民生活不可分离,给人以温暖。)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第⑦段元宵节看灯;第⑧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装点乡村节日,带给村民欢乐)第⑨段,纱灯上描红;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第○11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历史文化)

通过这些缘分的寻找,我们发现,作者记忆网里的灯笼与村民的生活,乡村的艺术表演,年节,历史文化息息相关,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民俗风情画。

点亮灯笼,探缘深

在这诸多的缘分中,你觉得哪些缘分更深呢?

预设1.灯笼和祖父。

品句: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熙熙然:快乐满足的样子。为何快乐满足:祖父对我的疼爱关怀。对祖父的怀念,其乐融融家庭氛围的一种怀念。《咏雪》中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预设2.灯笼和母亲。

品句: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

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亲手,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爱,照顾。

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

为自己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

特别:特意,私人订制,只为我准备,表现母亲对我的关怀。

预设3.灯笼和我。

品句:梦都随了蜡火开花。写出了我的高兴,甜蜜,安心。纱灯上描宋体字,不可遏制的神往。

预设4.灯笼和族姊远嫁。

预设5.灯笼和汉献帝。

品句: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一盏孤灯陪伴。人盛,灯笼盛。人没落,灯笼也破落,成为孤灯了。灯笼和人是同呼吸共命运的。

预设6:灯笼和三位将军。

品句:1.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马前卒:旧时马前吆喝开路的人,为人奔走效力的人。抒发作者渴望奔走效力,沙场杀敌的情怀。

不禁让我想到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九一八十年写。----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品句 2.哎,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为何不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抗日的队伍中。作者渴望振臂一呼,全中国的民众们都团结起来,团结一心,共抵外敌侵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明确:只有全国人民都团结起来,才能保家卫国,让灯笼重新挂在每家每户,重新挂在村头慰藉孤行客的心,重拾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个别读,齐读11.12自然段。读出激情豪情。

你觉得这样的吴伯箫给我们的启示?(德育渗透)

心系国家,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通过分析、体会,我们品味到吴伯萧先生的语言风格是“典雅而蕴藉,简洁而不杂芜”。我们体会到吴伯萧的怀人之思,忧国之情。(板书:怀人忧国)

高挂灯笼寻光明

第二段不仅写了和灯笼的缘分,在开头还写了这样的一句话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和太阳比,作者为何要更爱月华,爱繁星,爱灯笼呢?

预设:因为他们打破黑暗,带来光明。当时的中国是黑暗的,作者乃至全国人民都渴望光明。

正如文章中的第一段所写: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追求光明是人的一种天性,作者喜欢灯笼是源于对光明的追求(板书:追求光明)齐

读第一段,注意读出深情。这也就解决了同学们的疑问,为何第一段不写灯笼,而写光明,这样可以更好的引起下文对灯笼的介绍,对灯笼内涵的理解。(板书:画灯笼)

正如同时期的巴金先生在《日》(1941年7月)中写道: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提着灯笼,探一体

既然月华,繁星,灯笼都可以打破黑暗,带来光明,但为何作者却唯独写灯笼呢?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只有人才能提着灯笼,点亮灯笼,只有人对光明对美好生活产生了的渴望和追求,才会提着灯笼去照亮追求的道路。也正如文章的最后所说,作者要数火把,探海灯,烈火,这些事物都和人有关系。所以灯笼和人是同呼吸共命运的。(板书:灯笼在手里)一个小小的灯笼寄予了作者温暖的祖孙情,母子情,壮烈的保家卫国情。

一个小小器物可以怀人,思乡,忧国。

一个微小事物,一些微末之人,能述家国之事,抒壮烈之豪情。

如果灯笼是小,那么家国情就是大。

在写法上我们可以称为:小中见大,以小写大。

我们今天学习了灯笼,灯笼是指引祖父回家的一盏明灯/灯笼

是母亲白发上的一缕青丝未白/灯笼是……

你认为灯笼还是什么?请仿句

出示教师下水文

灯笼是指引祖父回家的一盏明灯/灯笼是母亲白发上的一缕青丝未白/灯笼是孤行客心里的一份安宁/灯笼是保家卫国时的一声号角/灯笼是家的思念,是国的召唤,是光明的化身,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万丈光芒。

推荐阅读:吴伯箫《记一辆纺车》《马》

作业:

1.完成课堂检测

2.A层同学选取一个小的物件,寄予你的感情(200--300字)

B层同学完成灯笼是什么的仿句。(100—200字)

总结

今天我们在吴伯箫和灯笼结着缘里的记忆网里,感受了作者的家国情怀,对于光明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愿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之路上,可以手提一盏灯笼,一路疑惑,一路光明。

让我们再次感同身受,学习吴伯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齐读12自然段。

四、板书设计

一课一练

一、识记·积累(4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争讼( ) 斡( wò)旋静mù()怅( chàng )惘锵 ( )然 liáo()原熙熙( )然马前卒( )

二、梳理·概括(2分)

1.文章都写了关于灯笼的哪些事情,请列举四点以上。

三、感悟·运用(4分)

1.请评析语句“……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2分)

2.请仿照例子写出作者蕴含的情感。(2分)

例: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

通过“亲手”一词,写出了母亲不让他人插手,亲自接过我的灯笼的情态,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和疼爱。

评测练习答案

一、1. 争讼( sòng ) 斡( wò)旋静穆(mù) 怅( chàng )惘

锵 ( qiāng )然燎(liáo)原熙熙( xī)然马前卒(zú) 二、2.灯笼和祖父,灯笼和母亲,小时候上灯学,村头高挂灯笼行好,小时候追着龙灯跑半夜,族姊远嫁时的灯笼,小时候在纱灯上描宋体字,汉献帝和灯笼,灯笼上写的三位将军的名字,我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

三、1.和汉献帝的眼泪比,蜡泪就不算长了,写出了汉献帝当时的处境悲悯,只有孤灯一盏,写出了灯笼和人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2. 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特别:特意,私人订制,只为我准备,表现母亲对我的关怀。

江苏优质课比赛教案设计:确定位置

江苏优质课比赛教案设计:确定位置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54~5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引导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和作图的能力、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帮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四个新的方位词,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确定位置中角度的测量 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在教室里我们可以用数对确定自己的位置,那么在海上、空中,又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位置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揭示课题:确定位置〕 2. 出示索马里海盗抢劫中国货轮的相关新闻视频。 谈话:听说过索马里海盗吗?他们是一群专门在海上抢劫船只的犯罪者。在去年的11月,我国的一艘货轮就不幸被他们劫持,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具体看看事发地的位置。 3.学生根据图示描述事发地的位置:事发地在中国护航编队的东北方向。 4.引发冲突:看来,用我们原来的方位知识:光说一个东北方向,不能准确地确定事发地的位置。那要精确地描述这个位置,还需要说清什么呢? 【二】自主探究,提炼建模。 1.小组交流:尝试寻找确定位置所需的条件,并尝试用这些条件再次描述事发地的位置。

2.明确确定位置的几要素。 〔1〕出示正确描述事发地位置的方法:事发地在中国护航编队的北偏东30胺较?000千米处。 〔2〕借助手势理解〝北偏东〞方向:从正北慢慢偏向正西方向,这个区域就是北偏东。 〔3〕交流:北偏东30埃闶窃趺蠢斫獾模?北偏东30胺较颍瞧 肽母龇较虻?0埃?/P> 〔4〕追问:如果只说在北偏东30度方向,能确定事发地的位置吗?〔明确:说清了方向,只能确定事发地在这样一条射线上,要精确地确定事发地的位置,还需要距离。〕 〔5〕小结:要精确地描述事发地的位置,必须说清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3.认识〝北偏西〞、〝南偏西〞、〝南偏北〞。 〔1〕借助手势帮助理解〝北偏西〞、〝南偏西〞、〝南偏东〞三个方向。 〔2〕介绍为什么通常会说〝北偏东〞而不是〝东偏北〞,强调以南北为基准。 4.练一练。 〔1〕要求学生完整地说说俄罗斯护航舰队的具体位置。〔俄罗斯护航舰队在中国护航编队的北偏西55胺较?000千米处。〕 〔2〕进一步明确:北偏东30啊⒈逼?5岸际且哉狈较蛭嫉摹? /P> 5.小结: 〔1〕回顾刚才两个位置的确定,我们发现,要给一个物体精确定位,必须得说清哪几个要素? 〔2〕只说在〝北偏东〞或〝北偏西〞这个方向,只能确定物体在这样一个〝面〞上,角度确定的是这样一条〝线〞,只有再确定距离后,才能准确的确定物体所在的那个〝点〞。 这就是从〝面〞到〝线〞再到〝点〞的精确确定位置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省教学大赛优质课教学设计汇编27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省教学大赛优质课 教学设计汇编

1、认识线段........................................................................12、认识线段........................................................................33、认识厘米...........................................................................54、确定位置........................................................................75、认识角 (10) 6、除法竖式 (12) 7、观察物体 (16) 8、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18) 9、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20) 10、24时记时法 (23) 11、24时记时法 (25) 12、认识分数 (28) 13、认识分数 (30) 14、平均数 (33) 15、找规律 (35) 16、找规律 (39) 17、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42) 18、三角形的认识 (44) 19、认识负数 (46) 20、认识负数 (49) 21、小数加法和减法 (51) 22、找规律 (53) 23、认识公顷 (55) 24、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57) 25、认识比 (60) 26、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62) 27、百分数的认识 (64)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 教科书二年级(上册)48页例题和49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2.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具准备】 学具: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 教具:铅笔两根(一曲一直)、毛线一根、课件。 【教学过程】 一、曲直对比,引入新课。 1.出示两根铅笔(一直、一弯),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 2.出示两组学生活动图,一组跳绳、一组拔河。 引导学生比较手中的绳子有什么不同? 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 (1)引导学生想办法把一根弯曲的毛线变直。 (2)学生汇报演示自己是怎样做的。 (3)教师讲述: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4)生指,从哪儿到哪儿可以看成线段?说说线段是什么样的? 教师讲述:两手捏住的地方,是线段的端点。(板书;端点) (5)同桌合作,互指毛线的哪一段是线段?两个端点在哪里? 教师演示变式。先弯,师问:为什么不可以看成线段?再向不同的斜方向:为什么可以看成线段?师捏住毛线的一部分,生指出:哪里可以看成线段? 2.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1)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比如,(长方体)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师带学生指出。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总结:直尺、课本、黑板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苏州园林》区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特等奖

《苏州园林》公开课教学设计 执教者:肇庆市第一中学陈焜 (一)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掌握文中重要词语; 2、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整体感知课文;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 (二)教学重点 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及说明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阅读说明文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2,欣赏苏州园林图片,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作者)

二、揭示目标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自读要求: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读书时,标注并识记文中生字词,标好段序。 2. 任选角度,说说《苏州园林》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例如:《苏州园林》是一篇的文章。 四、速读课文,把握大意 1、速读课文,划出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重要的信息的关键的语句。(中心句、总说句、结论句,尤其是段首句) 2、苏州园林具有怎样的总体特征,才能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 五、合作探究解读课文 阅读课文2-9自然段,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后,小组合作完成填表。 1、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从哪几个方面下了功夫? 2、“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中四个“讲究”的次序能不能调换次序?为什么?

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的? 六、比较阅读,能力迁移 运用我们刚才学习的阅读说明文的方法,速读新课程p41《北京园林》一文,把握文章说明的对象和主要特征,完成填空。 七、学习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阅读方法: 中国园林之美:…… 八、拓展延伸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可以说的当然不止这些”,苏州园林之美还有哪些呢? 现在大家看这幅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大家设计:这幅楹联挂在哪里最合适? 九、作业布置 请以导游的口吻介绍肇庆一处景点(七星岩或鼎湖山),写一段导游词,不少于200字。

历史优质课比赛标准教学设计(模板)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案例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影响;教学难点:垄断组织的评价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课时】1 【教学资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第二次工业革命》上册课本及教参。自制教学课件

PPT4 PPT5 PPT6 PPT7 PPT8

板书设计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发展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发明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自然科学的新发明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新技术、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2、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3、社会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附:教学详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生相互问好 师:同学们,我来自历史名城——鄂州市,坐公共汽车来到美丽的育才高中,公共汽车以什么作动力。(汽油,它是由石油炼成的)同学是怎样上学的?(骑自行车、坐电车)自行车的关键部件是钢制成的(有踏板和鍊条的脚踏车的自行车也是第二次工业时期发明),电车是以电力作动力的。 师:石油化学工业的建立、电力工业的兴起、汽车工业的产生和钢铁时代的到来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成就呢?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又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探究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 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想一想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兴起的?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创新和发明的政治保障。 知道的请举手,还有补充的吗? 我们归纳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请看投影: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直线的方程点斜式优质课比赛教学案

直线的方程——点斜式 1.教材分析 从研究直线方程开始,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学习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直线与方程”关系的研究,是“曲线与方程”的关系研究的前奏和基础,所以本节课教学的效果直接决定了整个“解析几何”教学的效果. 刚刚接触“解析几何”的学生,幼稚懵懂的心理致使他们还不能理解“解析几何”的实质,而本节课则以比较浅显的问题开启了“解析几何”学习的先河,他们可渐渐地逐步深刻地认识到直线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可理解“两个独立条件确定一条直线”这个本质规律,从而自然地构建出本节课研究的容.两种直线方程形式中的关键字“点、斜”与“斜、截”分别是“两个独立条件”的高度概括,是对直线方程特征的本质提炼.这些都是“解析几何”,乃至全部数学容的精髓,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熟练掌握这些,对于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大有裨益. 贯穿“解析几何”始终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由曲线求其方程和由方程研究曲线性质,而本节课则以简单问题为载体,揭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进一步解决后继的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析几何”中处处渗透了各种数学思想,特别是数形结合与等价转化思想,本节课则以生动的具体事例有效地促进学生树立、巩固和熟练应用这些数学思想. 教学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重要目标,本节课则在优化数学思维的多种特征上有着独特的功能. 综上,本节课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极为关键的容,创设和实施优质的教学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今后高中数学教学的成败. 2.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由一个点和斜率可以确定一条直线,探索并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 (2)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并能化为一般式. 2.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的方程与方程的直线之间的对应关系,渗透数形结合等

整理《剪纸艺术》省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设计)

《剪纸艺术》省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设计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

1.简案 1课时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过剪纸作品吗?剪纸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艺术。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在世界上享有很 高的声誉。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剪纸作品,我们一起来欣 赏一下。(播放动画,单击) 引导学生发现剪纸作品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 师: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能帮我们设计出漂亮的剪纸。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剪一剪。 1.探究一:剪1个小人

师:(播放动画,单击,展示1个小人图案)这个小人谁剪出来了?回忆你剪的过程,谁能总结剪一个小人的方法? 请学生展示作品,说剪的方法,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理由(播放动画,单击),为什么要对折?为什么只画半个小人就可以了? 学生结合自己在剪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说自己的想法,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剪一个小人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教师小结:这个小人是轴对称图形,左右两边完全一样,所以我们把纸对折一次,把纸分成了两份,只画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小人。所以我们剪一个小人需要三个步骤:(播放动画,单击)①先把纸对折一次②在纸上画半个小人③沿画好的小人剪下来。剪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折后,要在有折痕的地方画。 2.探究二:剪2 个小人 师:(展示4个小人图案),你能剪出像这样手拉手的4个小人吗?要剪什么?(播放动画,单击)图案有什么特点(播放动画,单击) 师追问:对称轴在哪里,引导学生对图案进行细致分析。 小组讨论剪纸方法,拿出纸边操作边思考,在小组内讨论方法。全班展示。收集学生的方法,进行比较。 师小结:通过刚才大家的尝试和讨论,发现我们把纸对折两次,平均分成四份,画半个小人就可以得到两个小人。 3.探究三:剪4个小人

历史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模板)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案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影响;教学难点:垄断组织的评价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课时】1 【教学资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第二次工业革命》上册课本及教参。自制教学课件 PPT3

PPT4 PPT5 PPT6 PPT7 PPT8

板书设计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发展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发明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自然科学的新发明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新技术、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 段 2、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 张 3、社会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附:教学详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生相互问好 师:同学们,我来自历史名城——鄂州市,坐公共汽车来到美丽的育才高中,公共汽车以什么作动力。(汽油,它是由石油炼成的)同学是怎样上学的?(骑自行车、坐电车)自行车的关键部件是钢制成的(有踏板和链条的脚踏车的自行车也是第二次工业时期发明),电车是以电力作动力的。 师:石油化学工业的建立、电力工业的兴起、汽车工业的产生和钢铁时代的到来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成就呢?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又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探究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 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想一想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兴起的?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创新和发明的政治保障。 知道的请举手,还有补充的吗? 我们归纳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请看投影:

大班获奖公开课教案范本

大班获奖公开课教案范本 导读:本文大班获奖公开课教案范本,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句子完整讲述小松鼠用尾巴帮助他人的主要情节。 2、能根据图片中动物的动作以及背景线索,大胆想象动物间的对话。 3、鼓励幼儿愿意参与讲述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学图片4幅。 2、人手一册小图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松鼠谜语,引出讲述主角。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它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尾巴像把降落伞,整天爱往松树窜,贪吃松果和松子,家住松树洞里面。”它是谁呀? 幼:小松鼠 二、幼儿看图自己讲故事。

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松鼠的(放慢幼儿说:大尾巴),小松鼠的大尾巴像把降落伞,真有趣。小松鼠的大尾巴呀是很有用的,小松鼠用它的小尾巴帮助了很多好朋友,他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小书上图三幅)她帮助了谁? 幼:小鸡,小蜗牛,小兔。 师: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呢,小松鼠是怎样用它的大尾巴帮助他们的呢?我们桌上每人有一本小书,等一会请你把书打开,一页一页的翻,把小松鼠大尾巴的故事来编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听。(幼儿与同伴讲述,教师指导) 师:故事都编好了,接下来请小朋友来说给我们听听。小朋友说的时候啊,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了,听听他的故事是不是和你的一样。(请个别小朋友上前讲述故事,讲完后注意要鼓励) 三、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们编的故事可真棒,我们来看看《小松鼠的大尾巴》到底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1、观察图片一,教师提问: (1)师:(出示图春天)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幼:春天 师:看这是汉字宝宝春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师幼读) 师:你是怎么样看出来的?幼:有绿绿的草地,和红红的小花。 (2)师:春天,小松鼠出门去,它遇到了谁?幼:小鸡。 师: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幼儿说)

江苏省优质课比赛教案设计:确定位置(黄娇艳)

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54~5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引导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和作图的能力、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帮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四个新的方位词,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确定位置中角度的测量 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在教室里我们可以用数对确定自己的位置,那么在海上、空中,又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位置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揭示课题:确定位置) 2. 出示索马里海盗抢劫中国货轮的相关新闻视频。 谈话:听说过索马里海盗吗?他们是一群专门在海上抢劫船只的犯罪者。在去年的11月,我国的一艘货轮就不幸被他们劫持,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具体看看事发地的位置。 3.学生根据图示描述事发地的位置:事发地在中国护航编队的东北方向。

4.引发冲突:看来,用我们原来的方位知识:光说一个东北方向,不能准确地确定事发地的位置。那要精确地描述这个位置,还需要说清什么呢? 二、自主探究,提炼建模。 1.小组交流:尝试寻找确定位置所需的条件,并尝试用这些条件再次描述事发地的位置。 2.明确确定位置的几要素。 (1)出示正确描述事发地位置的方法:事发地在中国护航编队的北偏东30胺较?000千米处。 (2)借助手势理解“北偏东”方向:从正北慢慢偏向正西方向,这个区域就是北偏东。 (3)交流:北偏东30埃闶窃趺蠢斫獾模?北偏东30胺较颍瞧肽母龇较虻?0埃?/P> (4)追问:如果只说在北偏东30度方向,能确定事发地的位置吗?(明确:说清了方向,只能确定事发地在这样一条射线上,要精确地确定事发地的位置,还需要距离。)(5)小结:要精确地描述事发地的位置,必须说清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3.认识“北偏西”、“南偏西”、“南偏北”。 (1)借助手势帮助理解“北偏西”、“南偏西”、“南偏东”三个方向。 (2)介绍为什么通常会说“北偏东”而不是“东偏北”,强调以南北为基准。 4.练一练。 (1)要求学生完整地说说俄罗斯护航舰队的具体位置。(俄罗斯护航舰队在中国护航编队的北偏西55胺较?000千米处。) (2)进一步明确:北偏东30啊⒈逼岸际且哉狈较蛭嫉摹?/P> 5.小结:

全国首届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全国首届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教案 Asking the Way 祁承辉)(上海市虹口区贝贝英语学校 I.Teaching Content Asking the Way A: Excuse me, sir.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Bihai Hotel, please? B: Sure. You can go there by bus. A: Is it a long way from here? B: No, it'll take you fifteen minutes. A: Which bus can I take? B: You can take a No. 2 bus. A: Where is the bus stop? B: Just go straight. Look, the bus is coming. A: Thank you very much. B: You're welcome. II.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ing-up T: Nice to meet you. My name is Bright. B-R-I-G-H-T. Shall we sing an English song named Bingo, and try. to change the' word Bingo with my name Bright? Step 2. Presentation 吠??涯渠睥栠牥?眠敨??牡楲敶?瑡琠敨愠物潰瑲??敨牡?潳敭湯?慳摩尠对不起(注).I really want to know their meanings in English. Could you help me? 注②(早晨好,)①.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匠?对不起?獩尠硅畣敳洠履愠摮尠早晨好 is Good morning. T: Thanks a lot. And now could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city? I want to travel in this city, but I don't know where I should go. S1: Bai Lian Dong Park. S2: Fisher Girl. S3: Jiuzhou Town. T: Good. But I want to find a hotel now.Please do me a favour. Can you tell me the names of some hotels in this city? S1: 2000 Hotel. S2: Yindu Hotel. S3: Bihai Hotel. (The teacher takes notes while the students are speaking.) Step 3. New structures learning T: They all sound very nice. But how can I get there, by bus or by bike? S: By bus. T: And how long will it take me to get there? Maybe fifteen minutes is enough.

优质课大赛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九届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 教学设计 参赛学科题目 The violence of nature 参赛教师王福海 山西省朔州市五中 2015年11月30日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 (一)设计理论 1. To treat the information as a bridge and regard teaching with interest as a main line. 2. To create the situation as teaching means, aiming at using the language from every aspect. (二)设计内容 1. To play the video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s to lead in the text. 2. To display the pictures to let the students know more about the 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3.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make up conversations and act them out. 4. To use the interests to widen their knowledge. (三)教学应用 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best approach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of learning English

最新《老王》优质课比赛教案

《老王》教案 1 2 3 【学习目标】: 4 一、知识与能力: 5 朗读课文8-18自然段,品析语言,把握人物性格。 6 二、过程与方法: 7 1、通过关键词分析法,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品味语言的能力。8 2、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 9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0 学习老王,做一个善良、知恩图报的人!感恩社会对我们的关怀和温暖!11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品析语言,深入了解老王的性格。 12 2、学习作者运用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 13 14 【教学难点】: 15 学习作者运用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丰满人物性格的写法。 16 【教学辅助】:电子白板、微视频 17 【教法、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表演法。 18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9 20 一、导入新课: 21 出示老王的图片,问:他是谁?他是谁笔下的人物?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从哪里看出来22 的?运用四个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平凡的人物,在杨绛的笔下成为不朽的23 经典。直切要害:引出今天的学习任务:研读课文8-18段,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描写方24 法塑造了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25 26 27 二、研读课文: 1、播放微视频,翻转课堂,预习检查,教师出示思考题: 28 29 (1)第5、6、8-16段,看看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30 (2)、从中你可以看出老王具有怎样的性格呢? 31 学生回答问题,上黑板板书,教师补充纠正: 32 A、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他的冰比前任的大一倍,价格相等。而且他从不因 33 为我们老实欺负我们。 34 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35 C、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 36 门感谢。 37 归纳:老王是一个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必报的好人---------善 38 39

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第九届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 教学设计 参赛学科题目 The violence of nature 参赛教师王福海 山西省朔州市五中 2015年11月30日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 (一)设计理论 1. To treat the information as a bridge and regard teaching with interest as a main line. 2. To create the situation as teaching means, aiming at using the language from every aspect. (二)设计内容 1. To play the video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to lead in the text. 2. To display the pictures to let the students know more about the 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3.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make up conversations and act them out. 4. To use the interests to widen their knowledge. (三)教学应用 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best approach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s of learning English and the best bridge to help the students comprehend the teaching contents well. 2. It is also the best means to train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language effectively and the most perfect platform to update the English learning methods. 二:三维目标 Knowledge aim:To get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and know the hurricane and the tornado. Ability aim:Use their own word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Emotional aim:To increase their awareness of being ready to help others. 三:教学重点 1. To grasp main ideas of this passage in a very short time. 2. To learn about the disasters and say or write a composition. 四:教学难点 1.To understand the whole passage.

《中国民间美术》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课业类别:美术欣赏操作课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欣赏民间美术作品首先要搞清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 民间美术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浩繁,本课选取了剪纸、年画、风筝、玩具、编织、等几类典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理解学习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组织教学: 1、将课题分成六个小部分,学生分成六组,自由组合。 2、根据实物作品整理各部分的材料,展开讨论。 3、检查学生回答得问题是否充实,不足的教师给予补充。 4、课前把教师准备的材料布置在六块版面上,变成小小展览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自我介绍 2、(把实物摆放在讲桌前展示-------)导入主题 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中国的民间美术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留下来的具有东方特色的遗产,是中华民族不

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教案

阜阳市首届多媒体优质课教学大赛 教jiào学xué设shè计jì

专题八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专题 第二课题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教学目标】 ◆掌握水资源、能源资源、电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能综合,分析及评价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能力要求与重点】 ◆明确各种自然资源的形成、分布、利用的历史、现状、前景. ◆理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综合要求与难点】 ◆学会对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价,并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的 “资源分析”; ◆了解当前大型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并对其社会、经济、政治意 义进行评价。 【课时安排】 ◆1课时 ◆时间: 2007.5.30电教室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演示Realplayer. 提问中国主要铁路线. 二.导入新课 【引言:考纲分析】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2005年地理考试大纲中新增的一个考点,应该引起重视。在复习过程中可以以高三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为基准点,联系其他章节资源调配结合时政热点重点分析水资源、能源资源、电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考点解读与讲解】 <一>讲解: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设问:你知道哪些跨区域的水资源调配工程? 1.著名的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济青、 世界--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北水南调 『基础知识链接』: 《十五计划纲要》把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一个重要项目。为 了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困难,研究人员设计了三个南 水北调的方案。 设问:为什么要进行跨流域调水?

2.调水的原因: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地区间的经济差异(耗水量的大小) 3.南水北调的意义: 形成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例题串讲』例1:读我国南水北调方案示意图和东线方案沿线示意图(见课件),回答问题: (1)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重要途径。 (2)请列举我国已经完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至少两项)。 (3)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请运用学过的知识,从建设或营运成本及水质状况方面对东线与中线方案分别作有利与不利的评价。 『相关检测』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04年10月25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温家宝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工程前线省市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1.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需要逐级提升水位,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 B.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高 C.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低 D.黄河是“地上河” 2.南水北调是解决北方用水紧张的举措之一,其原因是() A.北调的原因是北方人口密集、工业耗水量大 B.东线方案是利用京杭运河、从太湖提水北送 C.中线要穿越秦岭中段、跨过黄河到华北 D.三条路线中,西线的工程量最大 3.南水北调工程全部竣工后,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

《硬笔书法》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硬笔书法教学设计 结合我们学校实际情况,谈一下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刚刚过去的一个学年,我带的是高三艺术班,尤其是作为毕业班,文化课已经相当紧张,书法相比美术课程的其他门类,容易使人感到有点距离和有点枯燥,在教学中能否提高学生对书法的兴趣,直接影响书法课堂的教学的效果,我一般会采用以毛笔书法的鉴赏和硬笔书法的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觉得书法不但有趣,在短时间内,通过简单行易的方式,使学生早点享受学习成果的乐趣。在此,我对硬笔书法教学谈一下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一、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因此,书法教学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中华民族文明的突出体现,写好汉字不仅具有展示、欣赏和收存价值,而且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书法学习中,使他们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 2、能力目标 通过书法练习,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精神。 3、情感目标 让学生直接接触书法,接触中国文化艺术之美,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难点 书法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重要性,写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字能写好的人则等于多了一张文化名片,书写过关则终生受益。所以,我首先从书写的重要性来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这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中,在学习书法上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待困难挫折,在书法学习上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要使学生明白学习书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要靠长期的苦练,要有“磨穿铁砚”的功夫和毅力。不图人人都能当小书法家,但求个个参与,书写水平都有所提高。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并且既学本领,又学做人。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四、学情分析 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通过练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说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年级的书法指导还是比较容易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从低年级变换到中高年级的,尤其需要教师着重指导用笔方法和字的间架结构。硬笔书法中庞中华的字一统天下,但太呆板,缺乏艺术性,我个人认为他的字帖不可取!司马东父子的字很不错,他们的书法都从毛笔入手既有硬笔书法的特点,又有毛笔书法的韵味很不错,建议多给学生推荐! 五、教学方法 高中生正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年龄段,朝气蓬勃,遇到新鲜的事物很容易产生兴趣,但做事急于求成,缺少足够的恒心与耐力,要使他们循序渐进,做到教者得法、学者重法,从而使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和规模得到壮大和提高。也有以下的方法:

启蒙运动省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第7课启蒙运动 启蒙:enlighten的原意是明亮、照耀。我们可以理解为开导、启迪之意。18世纪的欧洲,人们的思想究竟受到何种桎梏要去开导启迪?下面我们先去探寻原因。 主题一:背景篇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根据视频总结启蒙运动的背景 原因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原因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初步解放人的思想 原因三: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学生概括,教师补充总结。过渡,启蒙运动的内容是什么呢?就让我们走进展厅去感受一下。 主题二:内容篇 展厅的前厅摆放的是启蒙思想的雕像和油画。他们依次是英国霍布斯、英国洛克、法国伏尔泰、法国卢梭、法国孟德斯鸠、德国康德。他们其实代表了这场运动的兴起、高潮和总结时期。 启蒙运动的高潮和总结阶段是在法德,下面我们把焦点放在法德这几位思想家的雕塑上。雕塑是凝固的,但他们一直带着思想家深邃的眼光,仿佛还沉浸在关于人类与世界的思考中,大家注意观察雕像下面刻的这几句话。你觉得这些话语的共性都强调什么?(人的理性) 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性主义。什么是理性主义呢? 出示一副版画 这幅画作的名称叫“真空泵实验”。在试验的真空泵里放着一只鸟,只见试验员慢慢地把真空泵里的空气抽走,最后鸟儿慢慢地窒息死亡。画家通过亮光映照出了在场观众的神态,当面对这一事实,你看到观众神情如何?(思考、怀疑、恐惧、……)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反应?(因为这一结果和他们所尊奉的圣经的创世说不相吻合,按照圣经的创世说,是上帝吹给了众生一口气,众生才有了生命)画家想要通过这个科学试验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决定生死的是真空并是上帝……)。 理性主义表现之一:反对宗教蒙昧主义,追求科学; 对于18世纪的法国人来说,除了受到宗教的压迫,还有什么势力的压迫? 出示漫画。 当你看到这张漫画时,你的直观感受是什么?(处于专制统治下的法国人民受到沉重的压迫,简直到了快让人窒息的程度)处于漫画底层的这个人要想彻底解放,就必须打破压在人身上的这些桎梏。所以,首先要启蒙。 理性主义表现之二:反蒙昧主义、反专制主义 我们要打开思想启蒙的这扇大门,靠什么?启蒙思想家康德说“鼓起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性!”人要学会思考,人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断、去分析。那么,这些思想家又如何去思考人自身的权利?

海燕东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东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海燕》课堂实录 该课获2006年山东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王守松/执教、整理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大屏幕上看到的这种海鸟叫海燕,它有大海赋予的坚硬的翅膀,它有大海赋予的不屈的灵魂,它经常在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上勇敢地搏击风浪,笑傲长空。这节课让我们走入《海燕》这篇充满激情的散文诗,来感受高尔基带给我们的生命的最强音。 二、整体感知 师:首先,请同学们允许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我心中的海燕。在听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一看看全文共有多少个段,二给你认为容易读错或读不准的字注音。 (师配乐朗读。) 师: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生(众):15个自然段。 师:哪些字词容易读错? 生(杂):“胆怯”、“掠起”、“号叫”。 (师板书,并给“怯”、“掠”、“号”注音。) 师:大家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朗读这篇文章呢? 生(众):充满激情。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充满激情的语调,大声地、自由地读出你心中的海燕。 (生自由朗读。) 三、深入探究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非常认真。你心中的海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以四个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以“从,我感悟到这是的海燕”的句式把你心中的海燕形象告诉小组的其他同学。我讲清楚了吗?好,开始。 (师板书:海燕图形。) (生圈点评注交流,师参与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下面交流发言,精彩答案将被写在海燕矫健的翅膀里。 生1:从“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句中,我感悟到这是高傲的勇敢的海燕。 师:具体说说。 生1: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海燕毫不畏惧,勇敢高傲地飞翔。 师:从“像黑色的闪电”中,你能读出什么?从“高傲地飞翔”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1:飞翔速度快。 生2:运用比喻和拟人。 师:说得真好,我选择一个词语写在黑板上。(板书:高傲。)不过老师有个问题,文章是在赞美海燕,但是“高傲”这个词语从情感色彩上讲是个什么词语? 生3:贬义词。 师:要表达赞美的情感却用了一个贬义词,这是否矛盾呢?如果不矛盾应该怎样理解呢? (生讨论。) 生4:不矛盾,这是贬义词褒用。 生5:“高傲”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海燕不把暴风雨放在眼里,表现了海燕面对暴风雨无所畏惧的精神。 师:你的理解非常到位,请坐。哪位同学能把这一句话读一下,读出海燕的高傲。你来读一读吧。 (一生读。) 师:读得很有感情,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你想着重表现哪几个词语? 生6:我为了读出海燕不畏惧暴风雨的形象,着重读了“像黑色的闪电”和“高傲地”。 师:重读是把握文章内涵,表现文章内容,体现文章感染力的重要方法,一般是将表现事物情态特点、动作特征的词语重读。同学们认为这句话中除了“像黑色的闪电”和“高傲地”,还有哪些词语要重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