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浅析高考热点——

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

看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从古代城市的起源来说,城市是统治者居住地点,是商品贸易的地方,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融合体。随着城市居住功能的突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随之成为人类重要的集聚地,城市生活也成为人类社会独特的生活方式之一。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旨在演绎21世纪的城市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同时也反映人们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重建。那么,中国古代城市及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史实就比较重要,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相应,2010届高三考生应该多加注意。

首先高三考生应注意城市的发展过程

(1)夏商周和战国

随着奴隶社会的产生,在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的基础上产生了保卫奴隶主的城堡,随之加进了商品交易的内容,即为城市。夏商周三代长达一千八百年的历史中,这三个王朝的都城屡次迁徒。这些都城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河南、山西、山东、陕西这四个省。它们是:夏朝的主要城市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为禹所居。)、阳翟(今河南禹州,启迁于此。)、老丘(今河南开封县);商朝的主要城市为:都西亳(今河南偃师县西)、亳(今郑州市。)、殷(盘庚自奄迁于此,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历时273年),商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民擅于经商,所以成为商人,商朝的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周朝的主要城市为:周都镐(今陕西长安县沣河东岸)、洛邑(东周自周平王以后居住该城) 。夏、商、周是繁荣的贸易城市。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都城有城门供居民出入,城内有整齐宽广的街道。

战国时期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已经发展为繁华的商业中心,这些城市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和文化中心。但在商品经济方面,交换的商品大多数都是贵族地主用的奢侈品,与人民的日常生活不是很密切,城市主要职能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反映了封建社会初期的经济特征。

(2)两汉时期

到了两汉: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定陶称帝,史称西汉,《资治通鉴》记载:“帝置酒洛阳南宫。”后又定都洛阳。五月间,齐人娄敬路过洛阳,劝说刘邦迁都长安。最后刘邦决定将都城西迁至长安,光武帝刘秀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后,东汉定都洛阳,为天下名都,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两汉时期主要城市为长安和东都洛阳,其次还有成都、邯郸、临淄和宛。

(3)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商业大都会——长安、洛阳。长安城内有东西两市,市坊分开,东市和西市为商业区,坊为住宅区,市中有邸店和柜坊。唐朝初期,店铺不能任意扩大铺面、摊位,市的买卖时间也有限定,“日中为市”。唐朝后期,打破了时间限制,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在广大的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但没有打破市坊界限,市坊仍然分开,到了北宋才打破市坊界限。洛阳城内有三个市,工商业也很繁荣,武则天时,引漕渠开新潭,使船进入市内。洛阳城市城市经济和商品经济发展较快。隋唐时期,经商的人增多:有不少家财万贯、邸店遍布海内的大商人,更多的是中等商人和小商贩,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扬州、成都。扬州地处运河和长江的汇合处,江南的物产大多在这里集散,大食、波斯等国的商人在此云集,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繁华的夜市也是扬州城的一个特点。成都物产富饶,当时的谚语称“扬一益二”,说明成都工商业地位的重要。

(4)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1.五代十国:杭州,扬州是商业繁荣的城市。

2.北宋:东京是全国最大的商业都会。是北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末年东京汴河沿岸街道的繁华景象。北宋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市内有娱乐贸易场所瓦子。东京是最大的商业都会。而且在四川成都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南宋:商业城市以临安最为繁荣,人口达百万

4.辽夏金;辽的南京(幽州),西夏的凉州,金的中都(燕京)

5.元朝: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荣的商业都市,人口众多,商业繁荣。来自亚洲、东欧、非洲海岸的商队、使节络绎不绝。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外国旅行家称之为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时期

明朝建立时,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正月,即皇帝位,立国号大明,建都应天(今南京)。明成祖朱棣“奉天靖难”之后,把都城前往自己的驻地北京(顺天府),从此,北京就作为明朝的首都,南京就作为明朝的陪都。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1644年,清兵入关,仍然定都北京。满清政府实现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贸易限制在广州,广州十三行是清代设立于广州的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广州成为清朝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明清时期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品种达到两百余种;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

其次,高三考生应该注意中国古代城市职能的变化和发展的特点

古代城市职能的变化如下:

战国:为政治中心、手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合一型城市,有临淄、邯郸、郢等;唐朝:开始分为手工行业中心城市地区,如丝织业的定州、益州、扬州,陶瓷业的邢州、越州,造纸业的宣州、益州,还有都市商业区如长安城中的东市、西市和外贸中心城市广州;

两宋:出现手工技术中心地区,如定窑、汝窑、景德镇,城市中商业区界限消失,外贸城市增多,有泉州、广州、明州;

明朝:手工业、商业、外贸各有中心城市,如苏州、杭州、松江、景德镇为手工业中心,成都、武昌、扬州为商业中心,广州、宁波、泉州、福州为对外贸易港口,但是在清朝前期受很大影响。

中国城市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六个特点

1、随着商业的发展,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2、城市职能不断完善。如唐朝有邸店和柜坊,北宋产生娱乐场所“瓦子”。

3、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4、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市民文化得到发展,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发展趋势看出市民阶层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

5、商品经济一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一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6、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生产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紧密相联,在复习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同时应结合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明朝中后期江浙地区的资本主义萌芽。还可以结合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发展趋势来总结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和市民文化的发展。2010上海世博会是中国2010年的大事,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值得考生关注。

作者简介:

杨坚,男,蒙自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教师,历史系“未来教学之星”讲课比赛获男子第一名。到蒙自高级中学工作以来,勤于学习,努力工作,先后担任班主任、年级主任助理、政教主任助理、校团委书记等职务。工作上认真负责,教学上不断努力提高学科教学水平。教学格言:“你不学历史是我的错”,激情教学,激情历史,深受学生喜爱,得到家长认可。多篇教学论文多次获州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国家级二等奖等。现担任高三三个班的历史教学,多次履职考核优秀,现任蒙自高级中学政教主任助理、校团委书记。

电话:13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