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CH3COONa·3H2O相变蓄热性能研究

CH3COONa·3H2O相变蓄热性能研究

CH3COONa·3H2O相变蓄热性能研究
CH3COONa·3H2O相变蓄热性能研究

蓄热技术及其应用

蓄热技术及其应用 蓄热技术是缓解人类能源危机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蓄热技术的分类和特点,分析了蓄热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又阐述了它在暖通空调等领域的应用状况,最后对蓄热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Key words:heat storage technology;phase transition;HV AC;energy saving 在许多能量利用系统中,往往存在着能量供应和需求的时间性差异,造成了能量利用的巨大浪费。蓄热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蓄热技术的核心应用在于调和热能供给与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不相匹配的矛盾,在太阳能热利用、电力的“移峰填谷”、废热和余热的回收利用以及建筑节能、暖通空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蓄热技术分类及特点 蓄热技术目前主要有显热蓄热、潜热蓄热(相变蓄热)和化学反应蓄热三种。 显热蓄热是利用物质温度的变化来存蓄热量的。常用的显热蓄热介质有水、水蒸气、鹅卵石等。显热蓄热介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系统简单,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蓄热方式。 潜热蓄热是利用物质在凝固/熔化、凝结/气化、凝华/升华以及其他形式的相变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相变潜热的原理。由于液气或固气转化时,容积变化非常大,不易控制,在实际工程中较难应用,目前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是固液相变式蓄热。该技术的优势是:蓄热密度大、相变时温度稳定、所用装置简单、体积小、设计灵活等。 化学反应蓄热是指利用可逆化学反应的结合热储存热能。化学能蓄热的特点是:可逆性好;正逆反应转变的速率快;蓄热密度比显热蓄热和潜热蓄热都大,可以贮存高温热能;也无须绝热保温,可以长时间的蓄热。但化学能蓄热系统复杂、价格也高。 2.蓄热技术国内外研究情况 20世纪30年代以来,相变蓄热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迅速崛起。材料科学,太阳能,航天技术,建筑物空调采暖通风及工业废热利用等领域的相互渗透与迅猛发展为相变蓄热研究和应用创造了条件。在相变蓄热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美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Dr. Maria Telkes等先后在相变材料的配制和性能研究、相平衡、相变传热、相变材料性能改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在马萨诸塞州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PCM 太阳能暖房。60年代,随着载人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美国NASA 大力发展了相变材料热控技术。70 年代早期,日本三菱电子公司和东京电力公司联合进行

相变蓄热技术在热泵中的应用

相变蓄热技术在热泵中的应用 汪南,杨硕,朱冬生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摘要:本文综述了蓄热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热泵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一种相变蓄热式热泵热水器,最后对这种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蓄热相变热泵热水器 0 前言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大多数能源存在间断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导致大量热能在时间与空间匹配上的不平衡性,从而使得一方面能源短缺,另一方面又有大量余热被白白浪费。因此,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当务之急。 蓄能技术就是采用适当的方式,利用特定的装置,将暂时不用的或者多余的热能通过一定的储能材料储存起来,等到需要时再利用的方法,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相变蓄热技术在太阳能、工业余热、废热利用以及电力调峰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优势,近年来引起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1 蓄热技术的研究进展 1983年,美国Telkes博士在蓄热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她对水合盐,尤其是十水硫酸钠(Na2S04?10H2O)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对Na2S04?10H2O的相变寿命进行了多达1000次的实验,并预测该材料可相变2000次,并在马萨诸塞州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PCM被动太阳房。20世纪70年代早期,日本三菱电子公司和东京电力公司联合进行了用于采暖和制冷系统的相变材料的研究,他们研究了水合硝酸盐、磷酸盐、氟化物和氯化钙。在相变材料应用方面,他们特别强调制冷和空调系统中的储能。东京科技大学工业和工程化学系的Yoneda等人研究了一系列可用于建筑物取暖的硝酸共晶水合盐,从中筛选出性能较好的MgCl2?6H20和Mg(NO3)2?6H2O共晶盐(熔点59.1℃)。位于Ibaraki的电子技术实验室对相变温度范围为200~300℃的硝酸盐及它们的共晶混合物进行了研究。德国GawronK和Schroder J在对-65~0℃的温度范围内相变性能的研究后,推荐在储冷中采用NaF-H20共晶盐(-3.5℃);在低温储热或热泵应用中采用KF?4H20;在建筑物采暖系统中,采用CaCl2?6H20(29℃)或Na2HP04(35℃)。Krichel绘制了大量PCMs的物性图表。他认为石蜡、水合盐和包合盐(elath-rate)是100℃以下储能用相变材料的最佳候选材料。 我国对蓄热相变的理论和应用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2-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1978年开始进行相变储热的研究,陈则韶、葛新石、张寅平等人[10~12]在相变材料热物性测定和相变过程导热分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申请了多项专利。1983年,华中师范大学阮德水等[13]对典型的无机水合盐Na2S04?10H2O

蓄热调温纺织品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纺织学报第二十■卷第五期 蓄热调温纺织品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石海峰张兴祥 (天津工业大学功能纤维所,天津,300160) 335?【63】 摘要:从机理、研制方法、性能等几方面综述了蓄热调温纺织品的研究开发现状.并分别对蓄热调温纺织品的研制力法进行丁举例。 关键词:蓄热词温纺织品相变材料开发现状 中田法分类号:TS106.69 蓄热调温纺织品是一种通过纺织品表面或纤维内含有的相变物质遇冷、热后发生固一液可逆相变而吸收、放出热量,从而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新型高技术纺织品。这类纺织品能够根据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可自由调节纺织品内部温度,即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可以储存能量,使纺织品内部温度升高相对较低;当外界环境温度下降时,可以释放能量,使纺织品内部温度降低相对较少,做成服装后比常规纺织品更具有舒适性。 蓄热调温纺织品研制所使用的相变物质的相变温度通常在0--50℃。利用相变物质的吸放热特性将其加工到纺织材料L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80年代中期,各国研究人员先后采用多种工艺路线研制开发蓄热调温纺织品儿qJ,我国自90年代初开始蓄热调温纺织品的研究工作【4-,现已取得了很大成绩。 I蓄热调温纺织品的制造 l1织物表面整理法 11.1相变物质直接整理法美国农业部南方实验室的vi鼬等人将分子量为500~8000的聚乙二醇和DMDHEU等交联剂及催化剂一起混合后制成均匀水溶液'2J.将棉、涤棉和羊毛织物等在溶液中浸渍,轧榨、烘干、皂洗后得到增重50%左右的织物,该类织物在0~50℃温度范围具有明显的吸放热效果。Harlml等人将该类织物用于滑雪衫_5J,并且在滑雪和类似滑雪的条件下进行了试穿试验,用以测定该类服装的温适功能和保护功能。其中82%的测试者对服装具有良好的防风效果和保暖效果表示满意。 为了防止DMDHEU等交联剂在使用过程中缓慢分解放出甲醛对人体造成危害,Vigo等人还开发了不含甲醛的交联剂。…,使织物的性能得以更好地保证。此外,还尝试将塑性晶体,如季戊四醇等整理到织物表面【7J,尽管某些脂肪族二醇整理到织物表 面后确实表现出了一定的吸、放热功能,但转变温度较高。 1.1.2蓄热微胶囊整理法微胶囊是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制成的微型容器。微胶囊技术的研究大约开始于本世纪30年代,取得重大成果在50年代。 自美国的NCR公司研制出用于制备无碳复写纸的微胶囊,微胶囊的制备和研究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_8一。蓄热微胶囊是将相变物质在液态时包囊在微小球体中。含有相变物质的微胶囊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相应的吸收热量和释放热量。将蓄热微胶囊整理到织物表面,可必明显提高织物的保温性。 美国Triangk公司在90年代初,合成出了直径15--40pm具有热能吸收和释放功能的微胶囊,并将微胶囊整理在织物表面得到了具有温度凋节功能的纺织品-9J。美国0UTIAsT公司于1997年将Triangle公司的微胶囊整理织物技术实现了商业化ll…。由这些织物或纤维制成的服装能够使身体的损失的热量降到最低,从而使人的身体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中。 12中空纤维内部填充法 一般来说,凋温织物的凋温效果是利用纤维内部的温适载体或其含有的相变材料达到的。1971年HanScn.R.H申请的美国专利…o将c。2之类的气体先溶解到各种溶剂中,然后充填到纤维的中空部分,在织造前,利用特殊方法将中空部分密封,从而利用纤维中空部分的气一液(固)相转变来达到保温。80年代初期,Vigo等人将带有结晶水的无机盐类充填到中空纤维的中空部分【7,利用相变盐在室温下发生熔融和结晶而产生可逆的贮热和释热性能,从而达到调温效果。后来,vi90等人还将聚乙二醇封人中空纤维内部【2j,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或降低时,聚乙二醇熔融或结晶,从而达到调节温度的功能。 1.3直接纺丝法

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摘要:热能储存可以通过蓄热材料的冷却、加热、熔化、凝固。气化、化学反应等方式实现。它是一种平衡热能供需和使用的手段。热能储存按储热方式可分为三类,即显热储能、潜热储能和化学反应储热。 关键词:相变;储热;复合材料 一、相变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国外对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是以节能为目的,从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及废热回收,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渐扩展到化工、航天、电子等领域。近年来最主要的研究和应用集中在建筑物的集中空调、采暖及被动式太阳房等领域。国外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对蓄热材料的理论研究工作,尤其是对蓄热材料的组成、蓄热容量随热循环变化情况、相变寿命、储存设备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实际应用上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对于已经进入实用阶段的发达国家,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开始对蓄热材料进行研究,所以国内相变储能材料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还比较薄弱。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研究重点开始转向有机相变材料和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的研究开发。 二、相变储热材料的分类 (1)从材料的化学组成来看,主要分为无机类相变材料和有机类相变材料,而在课堂上我们主要讲解的是有机类相变材料。无机相变材料包括结晶水合盐、熔融盐和金属合金等无机物。与无机类相变储能材料相比,有机类相变储能材料具有无过冷及析出,性能稳定,无毒,腐蚀等优点。其中石蜡类相变潜热量大、相变温度范围广、价格低,所以在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使用中受到广泛的重视。但石蜡类相变储能材料热导率较低,也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有效克服石蜡类有机化合物相变储能材料的缺点,同时改善相变材料的应用效果及拓展其应用范围,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应运而生。复合相变材料由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和具有较高导热系数的无机物颗粒制备而得,因而复合相变材料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无毒无腐蚀性或毒性和腐蚀性小。同时它的导热能力较有机物有较大的改善。 (2)根据使用的温度不同又可以分为高、中、低温相变储热材料。一般使用温度高于100℃的相变储热材料称为高温相变储热材料。以熔融盐、氧化物和金属及其合金为主。使用温度低于100℃为中、低温相变储热材料,这类相变材料以水合盐、石蜡类、脂酸类为主,在低温类中也有利用液-气相变型的,如液氮、氦。 (3)从蓄热过程中材料相态的变化方式来看,可分为固液、固气、液气、固固四种相变。由于固气和液气两种方式相变是有大量气体产生,使材料的体积变的很大,所以实际中很少采用这两种方式。 三、相变材料的分类选择因素 (1)合适相变温度; (2)较大的相变潜热; (3)合适的导热性能;

相变式蓄热材料

相变蓄热球 基本原理: 相变蓄热是依靠物质相变过程(固-液态转化)中必须吸收或放出大量相变潜热的物理现象进行能量的存储和释放。由于单位体积的相变蓄热材料能够蓄存的能量远远大于单位体积的显热蓄能材料能够承受的范围,因此相变蓄热材料具有极大的应用范围。但合适的相变材料研发一直是全世界的热点和难点。 经过长期研究,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温相变蓄热材料SXC-CZ。该蓄热材料依靠物质相变过程中转移大量相变潜热,可提供79摄氏度供热平台,蓄能能力达到同体积常压水的7倍。 相变蓄热球是相变蓄热产品和相变蓄热应用工程中最基础的结构产品。它以良好的热传导材料为载体,填充锦立独有的SXC-CZ相变蓄热材料,在保持良好的相变蓄热性能的情况下,大大方便了产品的安装和工程的实施,它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蓄热产品和场所,在相同的效能下,它比取代传统的水蓄热体积将缩小7倍以上。

1. 79摄氏度的相变温度满足多种蓄热要求 2.优秀的蓄热性能,在相同体积下,蓄热能力是石蜡的3倍 3.良好的热传导性,热传导速度是石蜡10倍 4.物理性能非常稳定,可长期使用无衰减 5.标准化设计,易于蓄热产品的开发和蓄热工程中的应用基本参数: 二、 蓄热球产品说明 蓄热球又称球状蓄热体,蓄热小球具有热震稳定性好、蓄热量大、强度高、易清洗、可重复利用等优点。适用于气体及非气体燃料工业炉的蓄热球燃烧系统选用。

联盛高效蓄热球,比表面积可达到240m2/m3。众多蓄热小球将气流分割成很小流股,气流在蓄热体中流过时,形成强烈的紊流,有效的冲破了蓄热体表面的附面层,又由于球径很小,传导半径小、热阻小、密度高、导热性好,故可实现蓄热式烧嘴频繁且快速换向的要求。 蓄热球可利用20~30次/h的换向,高温烟气流经蓄热体床层后内便可将烟气降至130℃左右排放。 高温煤气和空气流经蓄热体在相同路径内即可分别预热到 仅比烟气温度低100℃左右,温度效率高达90%以上。 因蓄热小球体积十分小巧,加之小球床的流通能力强,即使积灰后阻力增加也不影响热换指标。 蓄热球具有抗氧化、抗渣性强的特点。 蓄热球主要用于冶金行业热风炉蓄能蓄热用的耐火球。蓄热球具有纯度、高强度大、热震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蓄热球是一种以AL2O3、高岭土、合成骨料,莫来石晶体等材质制成。按照滚制和机压成型法两种。该产品具有强度高、抗热震性优良、更换清洗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蓄热瓷球主要有陶瓷小球、多孔圆柱瓷球、多孔圆瓷球三种,该产品具有耐高温、抗腐蚀、热震稳定性好、密度高、热阻小、强度高、蓄放热量大、导热性能好等显著优点,特别适应于空气分离设备蓄热器和钢铁厂高炉煤气加热炉作蓄热填料,该技术是通过对煤气和空气进行双预热,即使低热值的劣质

蠕变机理

镁质耐火材料高温蠕变特性的研究现状 张国栋1)游杰刚1)刘海啸1)罗旭东1)袁政禾2) 1)辽宁科技大学鞍山114044 2)鞍钢集团耐火材料公司鞍山114001 摘要:本文介绍了镁质材料高温蠕变特性的研究现状,并对镁质耐火材料的高温蠕变特性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同时指出了将镁质蓄热材料用在高炉热风炉上的可行性。 关键词:镁质材料蠕变特性研究现状 1、引言 高炉生产的大型化发展,要求热风炉向着高风温和长寿命的方向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热风炉本体的大型化与更合理的结构以外,作为热风炉中的关键材料之一——蓄热材料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热风炉的使用温度和使用寿命。而高炉热风炉对耐火材料的要求是:蓄热体各层材料的选择必须要在相应的使用温度下有很好的抗压,蠕变性能,抗碱金属蒸气与烟尘侵蚀性能,抗温度急变而不破坏的性能;蓄热体砖要有足够高的换热表面积以及有利于热交换的几何形状;蓄热体材质要尽可能高的导热系数以及材料体积比热容。 目前,我国采用以Al2O3-SiO2系材料的系列低蠕变砖,在热风炉的顶部和隔墙及蓄热室的上部采用优质硅砖,中部应用不同牌号的低蠕变高铝砖,下部采用低蠕变粘土砖。镁质材料与高铝质和硅质材料相比具有良好的蓄热性能和热导率以及很强的抗渣侵蚀性能;这些特点有利于热风炉的高炉的大风量高风温的操作和降低高炉焦比,提高高炉利用系数,增加生铁产量。但是,镁质材料的热震性能差、抗压蠕变性能不好,因此限制了这类材料在热风炉上的使用。所以,提高和改善镁质材料的这两方面性能是将镁质材料应用到热风炉上的关键。因此研究镁质材料的高温蠕变性能对扩大我国镁资源综合利用和炼铁产业有着重大的意义。 2、蠕变理论 高温蠕变理论是在对多种金属所作的完整的蠕变试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材料的高温蠕变是指材料在恒定的高温和一定的荷重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和时间的关系[1]。由于施加的载荷不同,耐火材料的高温蠕变可以分为高温压缩蠕变、高温拉伸蠕变、高温抗折蠕变、高温扭转蠕变等。其中压缩蠕变和抗折蠕变

相变蓄热材料综述

相变蓄热材料综述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相变虚热材料综述蓄热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可用于解决热能供给与需求失配的矛盾,在太阳能利用、电力“移峰填谷”、废热和余热的回收利用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和空调的节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目前,主要的蓄热方法有显热蓄热、潜热蓄热和化学反应蓄热三种.显热蓄热是利用物质的温度升高来存储热量的.利用陶瓷粒、水、油等的热容进行蓄热,把已经高温或低温变换的热能贮存起来加以利用,如固体显热蓄热的炼铁热风炉、蓄热式热交换器、蓄热式燃烧器等,通常的显热蓄热方式简单,成本低,但储存的热量小,其放热不能恒温的缺点化学反应蓄热是指利用可逆化学反应的结合热储存热能.发生化学反应时,可以有催化荆,也可以没有催化剂一种高密度高能量的蓄热方式,它的储能密度一般高于显热和潜热,此种储能体系通过催化剂和产物分离易于能量长期储存.潜热蓄热(相变蓄热)是利用物质在凝固/熔化、凝结/气化、凝华/升华以及其他形式的相变过程中,都要吸收或放出相变潜热的原理来进行能量储存的技术.利用相变材料相变时单位质量(体积)潜热,蓄热量非常大能把热能贮存起来加以利用,如空间太阳能发电用蓄热器,深夜电力调峰用蓄热器,其储能比显热一个数量级,而且放热温度恒定,但其储热介质一般有过冷、相分离、易老化等缺点。 一相变蓄热材料的分类 根据相变种类的不同,相变蓄热一般分为四类:固一固相变、固一液相变、液一气相变及固一气相变。由于后两种相变方式在相变过程中伴随有

纺织品性能检测

纺织品性能检测 科标检测专业提供纺织品检测服务,检测能力涵盖了纺织面料、皮革毛皮、羽绒羽毛、箱包、鞋类、材料阻燃等多个领域。提供正规、专业、快捷、优惠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并提供专业的产品标准咨询服务、产品测试技术咨询服务、产品标识标志技术指导、服装辅料技术咨询服务等,可出具权威CMA、CNAS资质认证、国家认可的检测报告和分析报告。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导致纺织品的流通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已不仅仅是以往的“穿暖”功能,因此纺织品的质量安全也备受各国消费者关注。生产商必须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产品经过相应的品质测试,才能被允许在目标市场销售。 检测产品: 1.各种纤维成分面料:棉、麻、毛(羊、兔)、丝、涤纶、粘胶、氨纶、锦纶、CVC等; 2.各种结构面料、布料:机织(平纹、斜纹、缎纹)、针织(纬平、棉毛、罗文、经编)、天鹅绒、灯芯绒、法兰绒、蕾丝、涂层织物等; 3.成衣类:外衣、裤子、裙子、毛衫、T恤、棉衣、羽绒服等; 4.家纺:床单、棉被、床罩、毛巾、床垫等; 5.装饰用品:窗帘、桌布、墙布等; 6.其他:生态纺织品 检测项目: 1.色牢度测试项目:耐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光照色牢度、耐氯水色牢度(游泳池水)、耐海水色牢度、耐漂白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实际洗涤色牢度(1次洗涤)、耐热压色牢度、耐干热色牢度、耐酸斑色牢度、耐碱斑色牢度、耐水斑色牢度、耐有机溶剂色牢度、光汗复合色牢度、泛黄测试、颜色转移、耐刷洗色牢度、色牢度评级等等; 2.环保检测项目:科标检测具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及计量认证CMA资质,可提供gb18401全套标准检测,并进行纺织品、鞋类及箱包产品中SVHC、AZO Dye偶氮染料含量检测、DMF测试、UV测试、PFOS&PFOA检测、甲醛含量、邻苯二甲酸盐、重金属含量、VOC挥发性有机物、镍释放、PH值、壬基酚、气味量度、农药含量、apeo测试、含氯苯酚、致癌性分散染料、致敏性分散染料等检测分析服务。 3.结构分析测试项目:织物密度(机织物)、织物密度(针织物)、编织密度系数、纱线支数、纱线捻度(每种纱)、幅宽、织物厚度、织物皱缩或织缩率、织物重量、纬斜、角度转

加载速率对SAC系列焊点蠕变性能影响的研究

加载速率对SAC系列焊点蠕变性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随着微电子封装技术的不断发展,焊点的 形式以及焊点所用无铅钎料的种类愈发繁多,从而使得对焊点力学性能的考察尤为重要。在所有对焊点性能的考察中抗蠕变性能是一项重要的考察项目,本篇文章通过实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加载速率对焊点抗蠕变性能的影响。对 SAC系列钎料焊点进行纳米压痕实验及模拟,获得载荷-深度曲线、时间-深 度曲线,以及时间-蠕变速率曲线。结果表明:蠕变的速率并不是恒定 的,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钎料的蠕变程度以及蠕变速率依次增大,并逐渐减小,最终趋近于零。 关键词】蠕变;纳米压痕;有限元模拟;焊点;加载 速率 0 序言电子器件服役时,相对于服役的环境温度,焊料自身熔 点较低,随着时间的延续,产生明显的焊点蠕变损伤。由于蠕变性能对于高温材料的使用至关重要,是影响焊点失效行 为及焊点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材料的蠕变性能是 微电子封装焊接研究中个重要的部分[1-3]。 但在实际测量中,对于微电子封装焊点这类本身体积很 小的测量件,由于钎料属于软金属,并且在加工钎焊后会产 生明显的尺寸效应,各种性能受尺寸的影响明显不同于传统焊接。所以对于微电子封装焊点只能通过纳米压痕蠕变来获得其蠕变性能参数。 在过往研究中,已有过研究剪切力大小、饱载时间、加 载方式对焊点蠕变性能的影响;而本文借助纳米压痕仪及先

进的有限元计算机模拟软件对SAC系列钎料(Sn-3Ag-0.5Cu Sn-0.3Ag-0.7Cu Sn-0.3Ag-0.7Cu-0.07La)焊点进行一次加载 卸载纳米压痕实验、模拟,得到载荷-深度曲线(load-depth 曲线),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获得焊点蠕变程度及蠕变速率在加载速率影 响下的变化规律。 1纳米压痕及有限元分析理论 1.1纳米压痕法纳米压痕法主要通过测量加载、卸载过程中压头作用 力 与载荷深度得到的加卸载曲线来获得样品的硬度与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参 数。进行纳米压痕测试时压头需垂直于样品被压面,等压头接触试样表面后 开始加载,直至加载到最大值后再缓慢卸载,实时检测压头压入位移随载荷的变化。测试的结果是一组载荷-位移曲线,通过对load-depth 曲线进行物理反解析计算能获得材料的弹性模量、硬度及蠕变应变速率敏感指数等力学性能参数。 般来说,纳米压痕仪用于测量硬度H和弹性模量E是两个钎料的基本力学参数,它们对于研究一种钎料的力学性

纺织品性能实验总结

纺织品性能与测试 实 验 课 总 结 XXXX学院 纺织工程XXX班 XXXX 2016年4月5日

目录 一、我国目前纺织品检测的现状 (2) 二、课程收获 (2) 实验过程 (2) 最大收获 (3) 解决知识误区 (3) 三、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 (4) 国家标准 (4) 国际标准 (4) 纺织品国家标准 (4) 附录1 (6)

2016年三月初,我们班在张老师的带领下,认识了解了纺织品相关性能的测试,并动手实践。在近六周的实验课中,我学会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对织物性能的基础理解能力,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很感谢老师在实验中给予我们的帮助。接下来,我将就我所学的进行如下总结。 《纺织品性能与测试实验》是一门结构完整、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课程。实验主要围绕织物的服用性能、机械性能和各种色牢度、拉伸性能等展开,主要有织物的耐皱、汽蒸收缩、缩水率、起毛起球、勾丝性、悬垂性、拉伸断裂、撕破强度、顶破强度、耐磨性能、耐气候性能、摩擦色牢度、刷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升华色牢度、透气性、防水性、光泽性等十八个。 一、我国目前纺织品检测的现状 众所周知,纺织品出口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纺织品质量检测,据我查资料得知,我国现阶段的纺织品质量检测市场主要是由国家性质的检验机构和第三方检验机构“两雄称霸”,而第三方检验机构又划分为国外第三方检验机构和国内第三方检验机构,但因为国内地撒放检验机构的人力、技术、检测力度、权威性都相对较弱,在国际、国内的市场份额都较少,所以与国外第三方检验机构无法相比。大部分出口型企业选择检验机构主要还是以国家质监部门和国外第三方检测机构为主。 纺织品检验学在纺织品进出口贸易中的重要份额,任何一家纺织品进出口企业,必须要重视它,才能在进出口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纺织品检测是非常有前途的一个方向。 二、课程收获 实验过程 这次实验课很大的不同就是老师充分给予了我们时间让我们思考实验,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每次实验课前,我们会按照老师的要求,提前翻阅实验报告书,然后查阅资料,大致思考实验的几项原因: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实验原理是什么?这个实验主要针对的织物面料有什么要求?会有什么影响因素影响该实验的结果等等?课堂上我们先听取老师讲解部分实验原理,然后动手实践操作,并记录数据,最后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整理誊写

岩土体的蠕变特性研究

岩土体的蠕变特性研究 通常滑坡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蠕变的过程,变形随时间而不断增加;软弱夹层控制的滑坡变形则主要是随着软弱夹层的蠕变过程,强度随时间不断降低,最终软弱夹层蠕滑导致上部岩层发生滑动从而形成滑坡,所以对软弱夹层蠕变特性的研究非常重要。 标签滑坡;边坡;蠕变特性 1 概述 在实际工程中,岩土的蠕变特性是最受关注的。岩土体及软弱夹层的蠕变特性往往是引起边坡工程及滑坡工程破坏与失稳的主要原因。边坡及滑坡的蠕变是指组成边坡及滑坡的岩体和土体在自重应力以及水平应力为主的作用下,变形随时间而持续增加的性质。产生变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地质作用、地下水流、温度变化、植被作用等都可以产生变形。但就岩土体本身而言导致边坡及滑坡变形与时间有关的变形主要是岩土体蠕变引起的,因此研究岩土体材料的蠕变特性尤其是软弱夹层的蠕变特性极其重要。 2 土体的蠕变特性 岩土体材料的蠕变包括岩石和土的蠕变,由于岩石材料和土体材料在结构特性、材料组成上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岩石的蠕变特性和土体材料相比较,也有较大的区别。人们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岩体进行了单轴压缩、弯曲、剪切及常规三轴等试验,也对岩体软弱面进行了剪切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的受力条件,各类岩土体的蠕变特性不尽相同。 从图1以看出,蠕变过程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应力较低时蠕变过程可能以减速进行,称为衰减蠕变过程见图1(a);第二种情况在应力较高时,蠕变过程可能加速进行,称为非衰减蠕变过程见图1(b)。在这两种情况下,变形等于受荷载后立即发生的瞬时变形ε0与随时间发展的变形ε(t)之和: 衰减蠕变的过程如图1(a)所示,变形ε(t)以减速发展,速度最后趋向于零,相应地,变形ε(t)趋向于与荷载值相关的某个极限值。 非衰减蠕变过程如图1(b)所示,蠕变曲线包括四个阶段:瞬时变形阶段;初始蠕变阶段;稳定蠕变阶段;加速蠕变阶段。非稳定蠕变阶段的蠕变变形量可以表示为: 其中(1)瞬时蠕变阶段如图1(b)OA段,该段是施加恒定荷载后短时间内产生的瞬时变形,即式(2.2)中的,其值为,为施加的恒定应力,G为岩土体的弹性模量。

相变(PCM)纺织品性能及用途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舒适性纺织品正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的关注,通过将相变材料微胶囊与纺织品结合,制造出了能够在室温上下吸收或放出热量的纤维和纺织品,它能够随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吸收或放出能量,从而减低人体皮肤表面温度的波动,提高服用舒适性。 这种智能调温纺织品最早是Triangle研究发展公司(TRDC)在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下进行研究的,他们将相变材料微胶囊添加在纺织品中用于生产更暖、更薄的手套衬,用于在极端低温环境中作业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随后,他们又将这种织物应用于生产袜子、内衣、衣服内衬等等。现在,已有相关产品进入了市场。 该产品一经推出,立刻在国际纺织界引起极大轰动。到目前为止,德国、日本、瑞典、韩国、新加坡、葡萄牙、中国等都已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蓄热调温纺织品技术被美国Newsday选为“改变21世纪人类生活的21项革新”之一。可以预见,随着相变材料微胶囊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蓄热调温纺织品将会对我们的生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制造技术 PCM纺织品的制造技术主要有涂层法和纺丝法两种。 微胶囊涂层技术,研究者采用一种涂层处理基材,涂层剂包括聚合物粘合剂、相变材料微胶囊,涂层剂在特定温度下有特殊的热效应。 实验人员以平均分子量1000的聚乙二醇为相变物质,密封于微胶囊中,涂层于织物表面,制成放热温度7~11℃,吸热温度28~31℃的织物,可用做冷库和登山队员服装。 胶囊纺丝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溶液纺丝和熔融纺丝。美国采用湿法纺丝制造出了添加有含PCM或塑晶材料的微胶囊的纤维。据报道,在蓄热调温腈纶中相变材料的最大加入量为8%,能生产的单丝纤度为2.2dtex。但是,湿法纺丝工艺的纺程较长、污染较大、产量较低,并且微胶囊的理论添加量也较低。 而采用熔融纺丝工艺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故采用熔融纺丝法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美国的TRDC公司从1999年开始就一直致力于相变材料微胶囊在熔纺工艺中的应用。他们对胶囊的耐热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表明直径在10微米左右的胶囊具有最好的耐热性,并将胶囊添加到聚合物熔体中制得了相变材料微胶囊含量为3%的蓄热纤维。我国天津工业大学功能纤维研究所采用熔纺工艺制出了相变材料微胶囊含量在12%以上的蓄热调温纤维。 保温性能 保温性能是指采用传统测试方法测得的保温性能。但是这些方法不适用于含有相变材料的织物的性能评价。因为这些织物中的相变材料会在测试过程中发生吸热或放热效应,从而造成结果偏差。所以对相变纺织品要导入动态保温性能概念。 蓄热调温纺织品的表面或纤维中含有相变温度在室温左右的相变材料,因而在20℃~40℃范围将产生吸热效应,在3℃~10℃范围产生放热效应。 研究者采用自行研制的测试方法测试了涂层织物的基础和动态保温性能,结果清楚地显示了微胶囊在提高保温性方面的作用。他们比较了24mm厚的涤纶絮片、0.2mm厚的面料和0.1mm厚的里料与12mm厚的含相变材料的腈纶絮片、0.2mm厚的面料和0.2mm厚含相变材料微胶囊涂层里料的保温性能。结果表明,12mm厚的含相变材料腈纶絮片与24mm厚的涤纶絮片相比,基础热阻降低了30%。但絮片和里料中的相变材料吸热作用使其动态热阻增大了一倍。总体上,新服装的总热阻比原来的服装的总热阻增大了大约60%。 温度调节性能 关于蓄热调温织物和服装的温度调节性能目前仍在进行当中,还没有统一的测试方法或标准。 研究者还将试样纤维的平纹织物和聚对苯二甲酸酯的平纹织物分别贴于金属板上,从常温升温至40℃保持,再降温至5℃。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分别使用红外摄像仪观测织物表面

相变蓄热材料综述

相变虚热材料综述 蓄热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可用于解决热能供给与需求失配的矛盾,在太阳能利用、电力“移峰填谷”、废热和余热的回收利用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和空调的节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目前,主要的蓄热方法有显热蓄热、潜热蓄热和化学反应蓄热三种.显热蓄热是利用物质的温度升高来存储热量的.利用陶瓷粒、水、油等的热容进行蓄热,把已经高温或低温变换的热能贮存起来加以利用,如固体显热蓄热的炼铁热风炉、蓄热式热交换器、蓄热式燃烧器等,通常的显热蓄热方式简单,成本低,但储存的热量小,其放热不能恒温的缺点化学反应蓄热是指利用可逆化学反应的结合热储存热能.发生化学反应时,可以有催化荆,也可以没有催化剂一种高密度高能量的蓄热方式,它的储能密度一般高于显热和潜热,此种储能体系通过催化剂和产物分离易于能量长期储存.潜热蓄热(相变蓄热)是利用物质在凝固/熔化、凝结/气化、凝华/升华以及其他形式的相变过程中,都要吸收或放出相变潜热的原理来进行能量储存的技术.利用相变材料相变时单位质量(体积)潜热,蓄热量非常大能把热能贮存起来加以利用,如空间太阳能发电用蓄热器,深夜电力调峰用蓄热器,其储能比显热一个数量级,而且放热温度恒定,但其储热介质一般有过冷、相分离、易老化等缺点。 一相变蓄热材料的分类 根据相变种类的不同,相变蓄热一般分为四类:固一固相变、固一液相变、液一气相变及固一气相变。由于后两种相变方式在相变过程中伴随有

大量气体的存在,使材料体积变化较大,因此尽管它们有很大的相变热,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少被选用,固一固相变和固一液相变是实际中采用较多的相变类型。根据材料性质的不同,一般来说相变蓄热材料可分为:有机类、无机类及混合类相变蓄热材料。其中,石蜡类、脂酸类是有机类中的典型相变蓄热材料;结晶水合盐、熔融盐和金属及合金等是无机类中的典型相变蓄热材料。混合类又可分为:有机混合类、无机混合类及无机一有机混合类。 根据使用温度范围的不同,潜热蓄热材料(相变蓄热)又可分为分为高、中、低温三种. 1低温相变蓄热材料 低温相变蓄热材料主要有无机和有机两类无机相变材料主要包括结晶水合盐、熔融盐、金属或合金.结晶水合盐通常是中、低温相变蓄能材料中重要的一类,具有价格便宜,体积蓄热密度大,熔解热大,熔点固定,热导率比有机相变材料大,一般呈中性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过冷、相分离等不利因素,严重影响了水合盐的广泛应用决过冷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加入微粒结构与盐类结晶物相类似的物质作为成核剂.例如,Dr.Telkes经过千余次试验后发现在Na2SO。·10HzQ中加入硼酸能明显地降低过冷度;另一种是保留一部分固态相变材料,即保持一部分冷区,使未融化的一部分晶体作为成核剂,这种方法文献上称为冷指(Cold finger)法,虽然操作简单,但行之有效∞J.为了解决相分离的问题,防止残留固体物沉积于容器底部,人们也研究了一些方法,一种是将容器做成盘状,将这种很浅的盘状容器水平放臵有助于减少相分离;另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是在混合物中添加合适的增稠剂,防止混合物中成分的分离,但并不妨碍

远红外功能纤维及纺织品的生产及性能

远红外纤维的加工方法 远红外纤维制备方法分为熔融纺丝法、共混纺丝法和涂层法三大类。 1熔融纺丝法 按远红外辐射材料微粉添加过程和方法,远红外纤维的熔融纺丝法有四种工艺路线。 (1)全造粒法:在聚合过程中添加远红外陶瓷微粉制成远红外材料的切片。远红外微粉与成纤聚合物混合均匀,纺丝稳定性好,但由于再造粒工艺的引入,使生产成本增高。 (2)母粒法:将远红外陶瓷微粉制成高浓度远红外母粒,再与定量成纤聚合物混合后纺丝。该方法设备投资较少,生产成本较低,工艺路线较成熟。 (3)注射法:在纺丝加工过程中,用注射器将远红外粉直接入成纤聚合物熔体中而制成远红外纤维。该方法技术路线简单,但远红外粉与成纤聚合物的均匀分散有困难,且需进行设备改造,添置注射器。 (4)复合纺丝法:以远红外母粒为芯,聚合物为皮,在双螺杆复合纺丝机上制成皮芯型远红外纤维。该方法技术难度高,纤维的可纺性好,但设备复杂,成本高。 2 共混纺丝法 共混纺丝法是将远红外粉体在聚合物聚合过程中加入反应体系,从切片开始就具有远红外发射功能,该方法的优点是生产易于操作,工艺简单。 3 涂层法 涂层法是将远红外吸收剂、分散剂和粘合剂配成涂层液,通过喷涂、浸渍和辊涂等方法,将涂层液均匀地涂在纤维或纤维制品上,经烘干而制得远红外纤维或制品的一种方法 一种活性炭远红外功能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其纤维由功能母粒和纤维级树脂切 片构成,所述的功能母粒包含下列组分,活性炭粉体:10~40%,偶联剂:5~10%,分散剂:10~20%,载体树脂:30~75%。其方法如下:(1)制备功能母粒:将活性炭粉体材料烘干,按上述比例在烘干后的活性炭粉体中依次加入偶联剂、载体树脂、分散剂,经双螺杆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制成功能母粒。(2)纺丝:将上述功能母粒进行干燥,加入纤维级树脂切片,通过计量装置,控制功能母粒在纤维中的含量为2~10%,经熔融挤压纺丝,制成活性炭远红外功能纤维 1 远红外纺织品发展概况 在纺织服装领域,日本、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最早开展对远红外技术的应用研究,推动了远红外纺织品的发展[1]。尤其在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远红外纤维制品的相关专利在日本大量涌现,形成一股开发远红外功能纺织品的热潮。日本钟纺公司采用陶瓷粉末渗入尼龙或腈纶聚合物中,分别纺出“玛索尼克N” 和“玛索尼克A”远红外纤维;旭化成公司采用碳化锆陶瓷溶液涂层开发出新型尼龙保暖织物“SOLAR-V”,主要用于滑雪衫。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发远红外纺织品。江苏省纺织研究所开发了远红外涤纶短纤维;天津工业大学开发的远红外丙纶,导湿性好,价格低廉,轻便,抗菌防蛀性好[2]。 目前开发出的各种远红外纺织品主要采用将超细陶瓷粉末作为添加剂加入到纺丝液中制备远红外纤维,或者采用陶瓷粉末制成的整理液对纺织品进行整理。主要应用的陶瓷粉末:金属氧化物,如Al2O3,TiO2,BaO,ZrO,SiO2等;金属碳化物,如SiC,TiC,ZrC等;金属氮化物,如BN,AlN,ZrN等[3]。 2 远红外纺织品作用机理

相变蓄热材料的节能分析

2019年4月 2019年第4期0引言 近年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中取暖和空调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就占50%耀70%,相变储能节能技术亟待应用于建筑节能领域。相变储能技术是利用相变蓄热材料将一定形式的能量在特定条件下贮存、释放,应用于建筑节能领域时能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的波动幅度,保证室内供热质量;同时相变蓄热材料具有热密度大、相变过程材料可以近似恒温地稳定输出热量、装置简单等优点,是目前蓄热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方向[1]。 1建筑节能相变蓄热材料的类型和比较 1.1蓄热材料的分类1.1.1显热蓄热材料 显热蓄热材料是依靠物质本身温度的变化过程来进行热量储存,由于可采用直接接触式换热,或流体本身就是蓄热介质,因而蓄、放热过程相对比较简单,是早期应用较多的蓄热材料;由于其放热过程不能恒温,蓄热密度小,蓄热设备体积大,蓄热效率低,而且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差会造成热量损失,热量不能长期储存,所以不适合长时间、大容量蓄热,限制了显热蓄热材料的进一步发展[2]。1.1.2热化学蓄热材料 热化学蓄热材料蓄热密度高、无污染,在有催化 剂、温度高和远离平衡态时热反应速度快,但反应过程复杂、技术难度高,而且对设备安全性要求高,一次性投资大,与实际工程应用尚有较大距离。1.1.3吸附蓄热材料 吸附蓄热材料的蓄热密度可高达800kJ/kg ~1000kJ/kg ,具有蓄热密度高、蓄热过程无热量损失等优点。但由于吸附蓄热材料通常为多孔材料,传热传质性能较差,而且吸附蓄热较为复杂,这是吸附蓄热材料应用的主要问题[3]。 1.1.4相变蓄热材料 相变蓄热材料是利用物质在相变过程产生的相变热来进行热量的储存和利用。与显热蓄热材料相比,相变蓄热材料蓄热密度高达200kJ/kg 以上,能通过相变在恒温下放出大量热量,且具有蓄、放热过程近似等温,过程容易控制等优点,因此相变蓄热材料是当今蓄热材料研究和应用的主流。常见的潜热蓄热材料有CaCl 2·6H 2O 、C 2H 3NaO 2·3H 2O 、有机醇等。1.2蓄热材料的选择及分析 通过对显热蓄热、相变蓄热、热化学蓄热及吸附蓄热材料的对比和分析,从经济性、热物性、化学性、储能方式等方面看,相变蓄热材料在当今世界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2相变蓄热材料的实例应用分析 不同气候条件的地区应采用不同的相变储能方式,针对100℃以下低温余热,考虑到太原市冬季浴室蓄热系统用户端的用热需求,选定CaCl 2·6H 2O 为研究对象并对该相变材料进行了相应的热力学分析。 收稿日期:2019-01-20 第一作者简介:侯婉靖,1998年生,女,山西河津人,2020年将毕业于山西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在读本科生。 相变蓄热材料的节能分析 侯婉靖,孔令娜,王 萍,王晓东,管 磊 (山西大学动力工程系,山西太原030013)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供热区域不断增加,供热管网不能完全满足供热增长需求,而相变蓄热技术是缓解热量供求双 方在时间、强度及地点上不匹配和不均匀的有效方式,是合理、高效利用能源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各种余热回收相变蓄热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以浴室供暖为实例,具体分析研究了CaCl 2·6H 2O 相变材料的节能经济效益。关键词:余热回收;相变蓄热材料;节能技术中图分类号:TK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02-(2019)04-0069-02 Energy-saving Analysis of Phase Change Heat Storage Materials HOU Wanjing,KONG Lingna,WANG Ping,WANG Xiaodong,GUAN Lei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13,Shanxi,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heating districts in modern cities,the existing heating pipe networks cannot fully meet the heating demand growth.The phase change heat storage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 mismatch and unevenn-ess of heat supply and demand in time,intensity and location,and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ationally and efficiently use energy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various waste heat recovery and phase change heat storage materials,taking a bathroom heating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nergy-saving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CaCl 2·6H 2O phase change materials in detail. Key words:waste heat recovery;phase change heat storage material;energy-saving technology (总第163期)节能减排 69··

纺织品功能整理

纺织品功能整理 1、功能整理的含义 凡是能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实用功能的整理加工统称为功能整理。 它包括: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阻燃、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等。 2、服装功能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遮体、保暖。 第二阶段:织物延伸的穿着功能(易保养功能)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防污、阻燃。 第三阶段:具有医疗、保健和防护等功能 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 射、止血、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 3、我国功能性纺织品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印染企业受服装企业选择面料的要求制约。 ●开发的功能性面料不能做到时尚性、舒适性和功能 性的有机结合。 ●主要依靠印染后整理加工。缺少从纤维原料、纺纱 织造、印染、服装一条龙全方位考虑,造成产品功 能性不耐久,功能性指标不高,技术含量低,易被 仿冒而低价竞争。 ●功能性产品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功能性加工的环保和安全问题尚未解决。 ●我国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思路主要依赖于助剂加工, 不能做到多学科交叉研发,因而,产品技术含量低、档次低,缺乏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 ●缺乏市场调研投入。 4、染整加工的内容 坯布准备>前处理(练漂)>染色和印花>整理>一般整理和特殊整理>功能整理 第一章总论 一、纺织纤维概论 1、纺织纤维的涵义 一般而言直径细到几微米或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细度大许多倍的物质称为纤维。其中长度达几十毫米以上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可挠曲性或具有一定的包缠性和其他服用性能,可以生产纺织制品的,称为纺织纤维新型纤维: 差别化纤维:变形丝、异形纤维、超细纤维、混纤丝、复合纤维、易染色纤维、吸水吸湿纤维 功能性纤维:抗静电和导电纤维、防紫外线纤维、光导纤维、抗菌防臭纤维、变色纤维、纳米纤维、智能纤维 高性能纤维:芳纶1414、芳纶1313聚苯并恶唑PBO、聚四氟乙烯PTFE、碳纤维二、功能纤维及功能纺织品 1、涵义 功能纤维及功能纺织品指除一般纤维及纺织品所具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外,还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新型纤维及纺织品,如卫生保健纺织品,防护功能纺织品、舒适功能纺织品、医疗和环保功能纺织品等。 2、分类 功能性纤维:○1物理性功能纤维:导电性、抗静电性、光电性、记忆性、耐高温性、阻燃性、热敏性、蓄热性、蓄光性、光导性、光折射性、光干涉性以及异型截面纤维、超细纤维、表面处理纤维等 ○2化学性功能纤维:光降解性、光交联性、催化活性等○3物质分离性功能纤维:中空分离性、微孔分离性、反渗透性、离子交换性、高吸水性、高吸油性及选择吸附性等 ○4生物适应性功能纤维:抗菌性、芳香性、生物适应性和人工透析性、生物吸收性和生物相容性等 3、功能性纤维制品的生产方法 共混纺丝法:在纺丝液中添加具有特殊功能的物质,然后纺丝,这种方法得到的产品性能稳定,效果持久 复合纺丝:将含有功能性物质的溶液与一般纺丝溶液从同一纺丝口喷出,形成长丝,其结构有多种,如并列形、皮芯形、海岛形等; 纤维改性:将原有纤维进行改性,使其带有功能性物质基团 特殊后整理:在后整理过程中对织物进行涂层、浸轧或喷洒功能性物质,这种加工方法所得到的产品耐久性不强 使用新型纤维:如甲壳素纤维、牛奶蛋白接枝纤维、大豆蛋白接枝纤维、竹纤维等。 三、化学纤维制造概述 化学纤维的制造必须经过高聚物的聚合或提纯、纺丝液的制备、纺丝和后加工四个步骤。 (一)高聚物的聚合或提纯 再生纤维的原料是天然高聚物,需经提纯除去杂质。合成纤维则是以煤、石油、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等低分子物为原料制成单体后,经过化学聚合或缩聚成高聚物,然后再制成纤维。 (二)纺丝流体的制备 纺丝流体的制备主要有熔体纺丝法和溶液纺丝法两种方法。凡高聚物的熔点低于其分解温度的,采用熔体纺丝法;对于熔点高于分解温度的采用溶液纺丝法。(三)纺丝 将纺丝流体从喷丝头的喷丝孔中压出,呈细流状,再在适当的介质中固化成为细丝,这一过程称为纺丝。常用的纺丝方法有熔体纺丝法和溶液纺丝法两大类。 1、熔体纺丝是将熔融的成纤高聚熔体从喷丝头的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