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外交战略的改变

中国外交战略的改变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受国际关系格局以及与主要大国关系的影响,中国外交在战略上经历了一个调整、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呈现出每十年一个大调整的基本态势。具体来说,五十年代是联合苏联的“一边倒”,六十年代是“反帝反修”的“两条线”,七十年代是反对“霸权主义”的“一条线”,八十年代是独立自主不结盟,九十年代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进入新的世纪显示的是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扮演负责任的大国角色。

一、维护独立,巩固政权,联合苏联“一边倒”

新中国成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存在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已经分裂,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峙冷战格局。美国出于意识形态考虑“支持蒋介石屠杀中国人民(毛泽东语)”,新中国成立后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苏联虽然一直支持中国共产党,但对中国共产党和新政权并不信任。鉴于苏联成立后的历史经验,新中国领导人不能不考虑新政权成立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干涉的可能,同时又要考虑能否消除苏联的怀疑,得到这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支持。

“一边倒”政策的宣布减少了苏联的怀疑。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率团访问莫斯科,此后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也赴苏联。经过近两个月的认真和艰苦的谈判,中苏双方于1950年2月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确定中苏之间加强“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予以军事及其他援助”。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使中苏两大国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也使得新政权有一个可靠的同盟国,国家安全增加了保障。

二、反帝反修两条线,支持革命一大片

中美关系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有所和缓,双方开始了大使级会谈。但是,这个会谈在达成关于双方平民回国问题的协议后,再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反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以及美国对中国威胁的斗争仍然是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任务。受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制约,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仍然进展缓慢,除了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外,中日之间的民间关系由于得不到日本政府的支持进展缓慢。

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处于不同国际地位的中苏对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共运一些方面的认识产生了分歧。苏联仰仗自己大国地位,企图将中国拉入其“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全球战略。在双方产生战略分歧后,最终中国把苏联和美国等同起来,提出了“反帝必反修”的主张。受这个战略态势的影响中国在六十年代在对外政策上显示出“两面开弓”、“四面出击”的态势,一度把对外宣传世界革命和毛泽东思想作为对外工作的重点。

中国与亚非新独立国家建交的国家不断增加,关系全面展开。从1956年到1965年的十年间,有26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从而使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翻了一番。

三、团结一条线、联合一大片,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初期,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一方面,美国由于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尼克松政府在1968年提出旨在从亚太收缩的“尼克松主义”,意图利用各种相互矛盾力量的对立来“相互制约”,以维持“全球均势”,保持美国的全球地位。尼克松于1971年7月提出,包括中国在内,“世界上有五大力量中心……这五大力量将决定世界在本世纪最后三分之一时间里的前途。”尼克松根据对国际上力量格局、美国国际地位,以及面临挑战的认识,开始调整美国的全球战略,改善对华关系。

1969年4月中共9大以后,毛泽东主席通过周恩来总理委托陈毅、叶剑英、聂荣臻和徐向前四位老帅,从战略的高度研究当时的国际问题。四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提出了两份报告,认为美苏两国单独或联合进攻中国的可能性都不大。陈毅进而提出,利用苏美矛盾,打开中美关系僵局的设想。毛泽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了“反对两霸,侧重打击苏霸”的战略方针。

四、独立自主,不结盟、全方位

进入八十年代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首先,经过建国后3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安全战略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集中精力进行和平建设真正有了可能。

其次,国际上美苏争霸的态势发生了变化。里根上台后对内提出“振兴经济,”对外要“重振国威”,重新研制和部署卡特执政时期停止的一些武器计划项目,运用经济和外交手段,在全球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开始了一轮被称为“新冷战”的全球进攻战略。中国认识到自己在国际上的份量和责任,开始执行不结盟政策。

第三,从主观指导思想上看,中国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有了提高。首先,苏美两家原子弹多,常规武器也多,都有毁灭对手的力量,毁灭人类恐怕还办不到,但有本事把世界打得乱七八糟就是了,因此,谁也不敢先动手。其次,苏美两家都在努力进行全球战略部署,但都受到了挫折,都没有完成,因此都不敢动。”从第三世界国家的角度来看,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坚决反对战争和军备竞赛,希望和平,不要战争。

五、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东欧巨变、两德统一、海湾战争,尤其是苏联解体,使原来的两极体制归于终结。面对形势的急速变化,中国政府“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其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这个战略的核心,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不对抗。针对西方的制裁,中国不向强权政治示弱,进行严正的交涉,同时提出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妥善处理与西方大国的关系,保持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稳定。

不树敌。苏东巨变后,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政府更迭,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政府不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尊重这些国家人民的选择,仍同他们保持和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顺利实现了国家关系的过渡,扩大了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不扛旗。苏联原来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的旗帜。苏联解体后,苏联这杆旗帜倒了,中国成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中国不去寻求取代苏联原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那种“中心地位”。

不当头。苏联解体后,美国霸权主义有了更多的表现,对一些国家内政的干涉时有发生。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希望中国带头反对霸权主义。对此,邓小平指出:“第三世界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不称霸,中国也永不当头。

六、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形成全方位良性互动,拓展总体外交

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总体缓和、总体和平。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于近代以来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v

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形成了总体外交的格局。在安全领域,大力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积极开展和深化反恐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全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在国际上与“台独”、“藏独”、“东突”等分裂活动进行坚决有效斗争。

在经济领域,利用高层互访和国际多边峰会等重大外交活动,促成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提出新能源安全观,积极开展能源资源外交。

在文化领域,提出了和平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等治国理念和内外方针,努力开展公共外交和文化外交,增进各国民众对中国内外政策的了解和支持;通过主办“文化年”、“文化节”等对外文化活动,建立“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公共外交活动,增进了国外公众对中国的了解和友好感情。

在外交创新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外交为民,切实维护我国公民和法人在国外的合法权益。建立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问题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海外安全风险评估和防范预警机制。成功实施多起从动乱国家大规模撤侨行动,妥善处置我人员海外遇袭事件。设立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不断加强领事保护的机制建设。

新中国成立的六十年,是中国外交不断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创新的六十年,是周边环境不断改善的六十年,是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的六十年,是为世界和平孜孜以求的六十年,也是由孤立到不断融入世界,不断走向成熟的六十年。今天的中国不仅仅是站起来了,而且正以一个大国的身份、积极的姿态为世界和平、人类的繁荣做着自己的贡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