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检测技术课后题答案

检测技术课后题答案

检测技术课后题答案

1 为什么说仪器仪表是信息的源头技术。答:当今世界正在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三部分组成。测量技术是关键和基础。仪器的功能在于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获取被检测对象运动或变化的信息。仪器是一种信息的工具,起着不可或缺的信息源的作用,是信息时代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的链条中的源头技术。如果没有仪器,就不能获取生产、科学、环境、社会等领域中全方位的信息,进入信息时代将是不可能的。从上所述可以看出仪器技术是信息的源头技术,仪器工业是信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非电量电测法有哪些优越性。答1便于采用电子技术,用放大和衰减的办法灵活地改变测量仪器的灵敏度,大大扩展仪器的测量幅值范围 2)电子测量仪器具有极小的惯性,既能测量缓慢变化的量,也可测量快速变化的量,因此采用电测技术将具有很宽的测量频率范围3)把非电量变成电信号后,便于远距离传送和控制,可实现远距离的自动测量4)把非电量转换为数字电信号,不仅能实现测量结果的数字显示,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便于用计算机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测量的微机化和智能

3 各类仪器仪表有哪些共性。答:从“硬件”方面来看,把常见的各类仪器仪表“化整为零”地解剖开来,它们内部组成模块大多是相同的。从“软件”方面来看,把各个模块“化零为整”地组装起来,它们的整机原理、总体设计思想、主要的软件算法也是大体相近的。即常见的各类仪器仪表尽管用途、名称型号、性能各不相同,但它们有很多的共性,而且共性和个性相比,共性是主要的,它们共同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实质就是“检测技术”。常见的各类仪器仪表只不过是作为其“共同基础”的“检测技术”与各个具体应用领域的“特殊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4 什么叫传感器?什么叫敏感器?二者有何异同?传感器定义为能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或装置。能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可用非电量的器件或装置我们称之为敏感器。异同:敏感器与传感器虽然都是对被测非电量进行转换,但敏感器是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可用非电量,而不是象传感器那样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

5 常见的检测仪表有哪几种类型?画出其框图,简述其工作原理。答:三种类型:普通模拟式检测仪表(模拟式传感器-模拟测量电路-模拟显示器)在测量过程中只是模拟量之间的转换,测量结果用指针相对标尺的位置表示。普通数字式检测仪表(模数转换式a 模拟式传感器-模拟测量电路-A/D转换器-数字显示器脉冲计数式b 数字传感器-放大整形电路-计数器-数字显示器)模数检测仪表是用模数转换器和数字显示器代替了模拟式检测仪表中的模拟显示器,把直流电压转换成数字量,最后由数字显示其直接显示测量结果。微机化检测系统(传感器—测量通道-微机:数字显示器,数据记录仪,报警器)

6 为什么线绕式电位器容易实现各种非线性特性而且分辨力比非线绕式电位器低?答:线绕式电位器的电阻器是由电阻系数很高的极细的绝缘导线,整齐地绕在一个绝缘骨架上制成的。在电阻器与电刷相接触的部分,导线表面的绝缘层被去掉并抛光,使两者在相对滑动过程中保持可靠地接触和导电。电刷滑过一匝线圈,电阻就增加或减小一匝线圈的电阻值。因此电位器的电阻随电刷位移呈阶梯状变化。只要按精确设计绝缘骨架尺寸按一定规律变化,就可使位移-电阻特性呈现所需要的非线性曲线形状。只有当电刷的位移大于相邻两匝线圈的间距时,线绕式电位器的电阻才会变化一个台阶。而非线绕式电位器电刷是在电阻膜上滑动,电阻呈连续变化,因此线绕式电位器分辨力比非线绕式电位器低。

7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比应变电阻材料本身的灵敏系数小吗?为什么?答: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是指应变片的阻值相对变化与试件表面上安装应变片区域的轴向应变之比,而应变电阻材料的应变灵敏系数k0是指应变电阻材料的阻值的相对变化与应变电阻材料的应变之比。实验表明:k<k0,原因除了黏结层传递应变有损失外,另一重要原因是存在横向效应的缘故。应变片的敏感栅通常由多条轴向纵栅和圆弧横栅组成。当试件承受单向应力时,其表面处于平面应变状态,即轴向拉伸εx 和横向收缩εy。粘贴在试件表面的应变片,其纵栅承受εx 电阻增加,而横栅承受εy 电阻却减小。由于存在这种横向效应,从而引起总的电阻变化为ΔR/R=k xεx+k yεy=k x(1+aH) ε

x

,按照定义,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k=(ΔR/R)/ εx= k x (1+aH),因a=εy/εx<0,横向效应系数H=k y/ k x >0,故

k

8 热电阻与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有什么不同?答: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称为金属热电阻,简称热电阻。一般说来,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从而使金属的电阻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金属热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为正值。采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的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称为半导体热敏电阻,简称热敏电阻。按其电阻—温度特性,可分为三类:(1)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2)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3)临界温度系数热敏电阻(CTC)。因为在温度测量中使用最多的是NTC 型热敏电阻,所以,通常所说的热敏电阻一般指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9 为什么气敏电阻都附有加热器?答:气敏电阻是利

用半导体陶瓷与气体接触而电阻发生变化的效应制

成的气敏元件。气敏电阻都附有加热器,以便烧掉附

着在探测部位处的油雾、尘埃,同时加速气体的吸附,

从而提高元件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半导瓷气敏电阻

元件一般要加热到200℃~400℃,元件在加热开始时

阻值急剧地下降,然后上升,一般经2~10 分钟才达

到稳定,称之为初始稳定状态,元件只有在达到初始

稳定状态后才可用于气体检测。

10 自感式传感器有哪些类型?各有何优缺点?

答:自感传感器有三种类型:变气隙式、变面积式和

螺管式。变气隙式灵敏度最高,螺管式灵敏度最低。

变气隙式的主要缺点是:非线性严重,为了限制非线

性误差,示值范围只能较小;它的自由行程受铁心限

制,制造装配困难。变面积式和螺管式的优点是具有

较好的线性,因而示值范围可取大些,自由行程可按

需要安排,制造装配也较方便。此外,螺管式与变面

积式相比,批量生产中的互换性好。由于具备上述优

点,而灵敏度低的问题可在放大电路方面加以解决,

因此目前螺管型自感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多。

11 试比较差动自感式传感器与差动变压器式传感

器的异同?

答:差动自感式传感器与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相同

点是都有一对对称的线圈铁心和一个共用的活动衔

铁,而且也都有变气隙式、变面积式、螺管式三种类

型。不同点是,差动自感式传感器的一对对称线圈是

作为一对差动自感接入交流电桥或差动脉冲调宽电

路,将衔铁位移转换成电压。而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的一对对称线圈是作为变压器的次级线圈,此外,差

动变压器式传感器还有初级线圈(差动自感式传感器

没有),初级线圈接激励电压,两次级线圈差动连接,

将衔铁位移转换成差动输出电压。

12 试说明图4-3-11电路为什么能辨别衔铁

移动方向和大小?为什么能调整零点输出电压?

答:图(a)和图(b)的输出电流为Iab=I1-I2,图(c)

和图(d)的输出电压为Uab=Uac-Ubc。当衔铁位于零位

时,I1=I2,Uac=Ubc,故Iab=0,Uab=0;当衔铁位于零

位以上时,I1>I2,Uac>Ubc,故Iab>0,Uab>0;当衔

铁位于零位以下时,I1

因此通过Iab 和Uab的正负可判别衔铁移动方向。又

因为Iab 和Uabde 大小与衔铁位移成正比,因此通过

Iab 和Uab 的大小可判别衔铁位移的大小。调整图中

电位器滑动触点的位置,可以使差动变压器两个次级

线圈的电路对称,在衔铁居中即位移为零时,图4-

3-11电路输出电流或电压为零。

13 涡流式传感器的主要优点是什么?它可以应用在

哪些方面?答:其主要优点是可实现非接触式测量。

14 反射式涡流传感器与透射式涡流传感器有何异

同?

答:相同点:都包含有产生交变磁场的传感器线圈和

置于该线圈附近的金属导体,金属导体内,都产生环

状涡流。不同点:反射式涡流传感器只有产生一个交

变磁场的传感器线圈,金属板表面感应的涡流产生的

磁场对原激励磁场起抵消削弱作用,从而导致传感器

线圈的电感量、阻抗和品质因数都发生变化。而透射

式涡流传感器有两个线圈:发射线圈L1、接收线圈L2,

分别位于被测金属板的两对侧。金属板表面感应的涡

流产生的磁场在接收线圈L2 中产生感应电压,此感

应电压与金属板厚度有关。

15 图 5磁电式传感器与图4自感式传感器有哪些异

同?为什么后者可测量静位移或距离而前者却不能?

答:相同点:都有线圈和活动衔铁。不同点:图5-1-1(a)

磁电式传感器的线圈是绕在永久磁钢上,图4-3-1(a)

自感式传感器的线圈是绕在不带磁性的铁心上。自感

式传感器的线圈的自感取决于活动衔铁与铁心的距

离,磁电式传感器线圈的感应电压取决于活动衔铁的

运动速度。当衔铁不动时,气隙磁阻不变化,线圈磁

通不变化,线圈就没有感应电压,因此后者可测量静

位移或距离而前者却不能。

16 为什么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又叫做速度传感器?怎

样用它测量运动位移和加速度?答:根据电磁感应定

律,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的线圈感应电压与线圈磁通对

时间的导数成正比,而实现磁通变化有两种方式:活

动衔铁相对磁铁振动或转动,线圈相对磁铁振动或转

动。这两种方式产生的感应电压都与振动或转动的速

度成正比,因此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又叫做速度传感

器。在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后面接积分电路可以测量位

移,后面接微分电路可以测量加速度。因为位移是速

度的积分,而加速度是速度的微分。

17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有哪几种类型?它们有什么相

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答:有两种类型结构:变磁通式

和恒磁通式。相同点:都有线圈、磁铁、活动衔铁。

不同点:变磁通式是线圈和永久磁铁均固定不动,与

被测物体连接而运动的部分是利用导磁材料制成的

动铁心,它的运动使气隙和磁路磁阻变化引起磁通变

化,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势,因此变磁通式结构又

称变磁阻式结构。在恒磁通式结构中,工作气隙中的

磁通恒定,感应电势是由于永久磁铁与线圈之间有相

对运动——线圈切割磁力线而产生的。这类结构有两

种:一种是线圈不动,磁铁运动,称为动铁式,另一

种是磁铁不动,线圈运动,称为动圈式。

18 用压电式传感器能测量静态和变化极缓慢的信

号吗?为什么?答:不能。因(5-2-25)和(5-2-28)式中

ω都不能为零,所以不论采用电压放大还是电荷放

大,压电式传感器都不能测量频率太低的被测量,特

别是不能测量静态参数(即ω=0),因此压电传感器多

用来测量加速度和动态力或压力。

19 为什么压电式传感器多采用电荷放大器而不采

用电压放大器?答:连接电缆电容Cc 改变会引起C 改

变,进而引起灵敏度改变,所以当更换传感器连接电

缆时必须重新对传感器进行标定,这是采用电压放大

器的一个弊端。在采用电荷放大器的情况下,灵敏度

只取决于反馈电容CF,而与电缆电容Cc 无关,因此

在更换电缆或需要使用较长电缆时,无需重新校正传

感器的灵敏度。因此,压电式传感器多采用电荷放大

器而不采用电压放大器。

20 压电元件的串联与并联分别适用于什么测量场

合?答:串联使压电传感器时间常数减小,电压灵敏

度增大,适用于电压输出、高频信号测量的场合;并

联使压电传感器时间常数增大,电荷灵敏度增大,适

用于电荷输出、低频信号测量的场合。

21 光电效应有哪几种?与之对应的光电元件各有哪

些?它们在电路中各用什么符号表示?答:基于光电效

应原理工作的光电转换元件称为光电器件或光敏元

件。光电效应一般分为外光电效应、光导效应和光生

伏特效应,相对应的光电器件也有以下三种类型:1

光电发射型光电器件,有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2光

导型光电器件,有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

3光伏型光电器件,有光电池。

22 光电传感器有哪几种常见形式?各有哪些用途?

答:有5种常见形式。1透射式,可用于测量液体、

气体和固体的透明度和混浊度;2反射式,可用于测

量表面粗糙度等参数;3辐射式,可用于光电高温计

和炉子燃烧监视装置;4遮挡式,可用于测量物体面

积、尺寸和位移等参量;5开关式,可用于①开关,

如光电继电器;②计数,将光脉冲转换为电脉冲进行

产品计数或是测量转速等;③编码,利用不同的码反

映不同的参数。

23 试说明怎样增大或减少霍尔式钳形电流表的灵

敏度?答:增大(或减少)霍尔片控制电流可增大(或

减少)霍尔式钳形电流表的灵敏度;被测电流导线如

果在硅钢片圆环上绕几圈,电流表灵敏度便会增大几

倍。用这种办法可成倍地改变霍尔式钳形电流表的灵

敏度和量程。

24 为什么霍尔元件会存在不等位电压和温度误差?

怎样从电路上采取措施加以补偿?答:如图所示,由

于工艺上的原因,很难保证霍尔电极C、D装配在同

一等位面上,这时即使不加外磁场,只通以额定激励

电流I,在CD两电极间也有电压U0 输出,这就是不

等位电压。U0 的数值是由C、D两截面之间的电阻

R0 决定的,即U0=IR。此外霍尔元件电阻率不均匀或

厚度不均匀也会产生不等位电压。不等位电压是霍尔

传感器的一个主要的零位误差,其数值甚至会超过霍

尔电压,所以必须从工艺上设法减小,并采用电路补

偿措施。补偿的基本思想是把矩形霍尔元件等效为一

个四臂电桥,如图5-5-10所示。不等位电压相当于

该电桥在不满足理想条件R1=R2=R3=R4 情况下的不

平衡输出电压。因而一切使桥路平衡的方法均可作为

不等位电压的补偿措施。图5-5-10所示为三种补偿

方案,图(a)是在阻值较大的臂上并联电阻,图(b)(c)

是在两个臂上同时并联电阻,显然方案(c)调整比较

方便。

25 试说明光纤传光的原理与条件。答:光导纤维简

称光纤,由透光的纤芯和包层以及不透光的尼龙外套

组成。纤芯内传播的光入射到纤芯和包层的交界面

时,由于纤芯的折射率比包层的折射率大,只要入射

角θ1大于临界角θc,即θ≥θ= arcsin(n2/n1),

光就不会穿过两个介质的分界面,而只会完全反射回

来,这种只有反射没有透射的情况称为全反射。在光

纤的入射端,光线从空气(折射率为n0=1)中以入射角

φ0射入光纤纤芯,当入射角φ0<φc= arcsin((n

1

2-n

2

2)/ n0)时,就会使θ1>θc 即满足全反射条件,

这样,光线就能在纤芯和包层的界面上不断地产生全

反射,呈锯齿形路线在纤芯内向前传播,从光纤的一

端以光速传播到另一端,这就是光纤传光原理。

26 红外探测器有哪两种类型?二者有何区别?答:红

外探测器是能够把红外辐射量的变化转换为电量变

化的器件,它是红外传感器的关键部件——传感元

件。按其所依据的物理效应可分为光敏和热敏两大类

型,其中光敏红外探测器用得最多。光敏红外探测器

是采用电真空光电器件或半导体光电器件,通过红外

辐射的光电效应,把红外辐射的光量变化转换为电量

变化。热敏红外探测器是采用热敏电阻、热电偶和热

电堆,通过红外辐射的热电效应,把红外辐射的热量

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

27 压电式超声波探头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超声

波探头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压电式、磁致伸缩式、电

磁式等。实际使用中压电式探头最为常见。压电式超

声波探头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来工作的。逆压

电效应将高频电振动转换成机械振动,以产生超声

波。正压电效应将接收的超声振动转换成电信号。由

于压电效应的可逆性,实际应用中的超声探头大多是

发射与接收兼用,既能发射超声波信号又能接收发射

出去的超声波的回波,并把它转换成电信号。

28 传感器发展的新趋向是什么?答:传感器发展的新

趋向是1)探索具有新效应的敏感功能材料,并以此

研制出具有新原理的新型物性型传感器2)传感器的

集成化和多功能化3)传感器的智能化4)研究生物

感官,开发仿生传感器。

1 / 1

检测与转换课后习题答案

3-3 什么是补偿法测量?试述其特点

特点:补偿法的测量精度不会很高,这是因为电位器RP 虽然可以做到很准确,但是工作电流必须通过指示仪表来测量,因此要提高测量精度必须校正工作电流I 。 3-4直流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 直流电位差计是用比较测量电势或电压的一种仪器。比较的方法是采用补偿法。经常采用的电位差计的电路,包括三个回路: (1)工作电流回路 (2)标准回路 (3)测量回路 首先是调定工作电流。将S 合在n 边,调节电位器RP 1(R n 不动),使检流计读数为零。标准电阻R n 上的电压降与标准电池的电势E n 相互补偿,即有: n n E I R =;n n R E I = (1) 在I确定后,RP 1不改变,将S 合向x 边,移动RP 3至R h 处,再一次使检流计指针指零,于是有: I R E X h = (2) 联立(1)(2)可得 n n h x E R R E = 由于I R E n =n /是定值,所以x E 与h R 成正比,即h R 可直接按电压读出。 4-2

5-3能否用压电传感器测量变化缓慢的应力信号?试说明理由。 答:不能。压电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非常的弱,必须将电信号进行放大才能检测出来。常用的放大器有两种:电压放大器,又称阻抗变换器,主要作用是把电压器件的高输出阻抗变换为传感器的低输出阻抗,并保持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成正比。这种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随频率下降而下降,所以不能测量静态物理量。另一种为电荷放大器,实际是一个具有深度电容负反馈的运算放大器,下限截至频率低于0.000003Hz,可对准静态的物理量进行有效的测量。如果压力变化比较慢,可选用带电荷放大器的压电式传感器。 6-1试用典型环节分析图6-5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

测试的技术部分课后答案

作业一 1、欲使测量结果具有普遍科学意义的条件是什么? 答:①用来做比较的标准必须是精确已知的,得到公认的; ②进行比较的测量系统必须是工作稳定的,经得起检验的。 2、非电量电测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基本思想:首先要将输入物理量转换为电量,然后再进行必要的调节、转换、运算,最后以适当的形式输出。 3、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其基本量及其单位是什么? 答:国际单位制是国际计量会议为了统一各国的计量单位而建立的统一国际单位制,简称SI,SI制由SI单位和SI单位的倍数单位组成。基本量为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其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坎德拉、摩尔。 4、一般测量系统的组成分几个环节?分别说明其作用? 答:一般测量系统的组成分为传感器、信号调理和测量电路、指示仪器、记录仪器、数据处理仪器及打印机等外部设备。 传感器是整个测试系统实现测试与自动控制的首要关键环节,作用是将被测非电量转换成便于放大、记录的电量; 中间变换(信号调理)与测量电路依测量任务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伸缩性,在简单的测量中可完全省略,将传感器的输出直接进行显示或记录;信号的转换(放大、滤波、调制和解调); 显示和记录仪器的作用是将中间变换与测量电路出来的电压或电流信号不失真地显示和记录出来;

数据处理仪器、打印机、绘图仪是上述测试系统的延伸部分,它们能对测试系统输出的信号作进一步处理,以便使所需的信号更为明确。 5、举例说明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无需经过函数关系的计算,直接通过测量仪器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为直接测量,可分为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两种。 直接将被测量和标准量进行比较的测量方法称为直接比较;利用仪器仪表把原始形态的待测物理量的变化变换成与之保持已知函数关系的另一种物理量的变化,并以人的感官所能接收的形式,在测量系统的输出端显示出来,弹簧测力。 间接测量是在直接测量的基础上,根据已知的函数关系,计算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的大小。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速度。 6、确定性信号与非确定性信号分析法有何不同? 答:确定性信号是指可用确定的数学关系式来描述的信号,给定一个时间值就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函数值。 非确定性信号具有随机特性,每次观测的结果都不相同,无法用精确的数学关系式或图表来描述,更不能准确预测未来结果,而只能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描述它的规律。 7、什么是信号的有效带宽?分析信号的有效带宽有何意义? 答:通常把信号值得重视的谐波的频率范围称为信号的频带宽度或信号的有效带宽。 意义:在选择测量仪器时,测量仪器的工作频率范围必须大于被测信号的宽度,否则将会引起信号失真,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因此设计

环境监测第四版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 环境监测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是具有某些特定目的或用途的环境监测。 3、环境标准:为了保证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相关规定,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相关规定。 4、环境优先监测:对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环境监测,称为环境优先监测。 ¥ 二、简答思考 1、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①、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②、根据污染物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 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③、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 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④、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 等服务。 2、环境监测技术有哪些并简述其发展趋势。 | 答:(1)环境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以下以测试技术为主说明其类型。 环境监测的测试技术包括以下两种: ①、化学物理技术: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成分分析及其结构与状态的分析多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仪器分析则是以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②、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动植物在污染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反应信息来 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生物监测技术包括测定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观察生物在环境中受伤害所表现的症状,通过测定生物的生理化学反应,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类变化等,来判断环境质量。 (2)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①、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监测技术中,新技术的应用使环境监测的精确度、覆盖面积、监测能力得以提升。 ②、连续自动检测,数据传送与处理的计算机化的研究应用发展很快,使得环境

(完整版)测试技术课后题答案

1-3 求指数函数()(0,0)at x t Ae a t -=>≥的频谱。 (2)220 2 2 (2) ()()(2) 2(2)a j f t j f t at j f t e A A a j f X f x t e dt Ae e dt A a j f a j f a f -+∞ ∞ ---∞-∞-==== =-+++??πππππππ ()X f = Im ()2()arctan arctan Re ()X f f f X f a ==-π? 1-5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0cos ωt (见图1-26)的傅里叶变换。 0cos ()0 ωt t T x t t T ?≥的频谱密度函数为 1122 1()()j t at j t a j X f x t e dt e e dt a j a ∞ ∞ ----∞ -= == =++? ?ωωω ωω 根据频移特性和叠加性得: []001010222200222 000222222220000()()11()()()22()()[()]2[()][()][()][()] a j a j X X X j j a a a a j a a a a ??---+= --+=-??+-++?? --=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 ωωωωωωωω

《测试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_

《测试技术》(第二版)课后 习题答案-_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解: (1) 瞬变信号-指数衰减振荡信号,其频谱具有连续性和衰减性。 (2) 准周期信号,因为各简谐成分的频率比为无理数,其频谱仍具有离 散性。 (3) 周期信号,因为各简谐成分的频率比为有理数,其频谱具有离散 性、谐波性和收敛性。 解:x(t)=sin2t f 0π的有效值(均方根值): 2 /1)4sin 41(21)4sin 41(21)4cos 1(212sin 1)(1000 00 00 00 000 020 2 000=-= - = -== =? ? ? T f f T T t f f T T dt t f T dt t f T dt t x T x T T T T rms ππππππ 解:周期三角波的时域数学描述如下:

(1)傅里叶级数的三角函数展开: ,式中由于x(t)是偶函数,t n 0sin ω是奇函数,则t n t x 0sin )(ω也是奇函数,而奇函数在上下限对称区间上的积分等于0。故 =n b 0。 因此,其三角函数展开式如下: 其频谱如下图所示: ? ????????+≤ ≤-≤≤- +=) (2 02022)(0000 0nT t x T t t T A A t T t T A A t x 2 1)21(2)(12/0002/2/00000= -==??-T T T dt t T T dt t x T a ??-==-2/000 02 /2/00 000cos )21(4cos )(2T T T n dt t n t T T dt t n t x T a ωω?????==== ,6,4,20 ,5,3,14 2sin 422222n n n n n π ππ?-=2 /2 /00 00sin )(2T T n dt t n t x T b ω∑∞ =+=102 2 cos 1 4 21)(n t n n t x ωπ ∑∞ =++=102 2)2sin(1 421n t n n πωπ (n =1, 3, 5,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后 习题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三章:常用传感器技术 3-1 传感器主要包括哪几部分?试举例说明。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如图所示的气体压力传感器。其内部的膜盒就是敏感元件,它的外部与大气压力相通,内部感受被测压力p ,当p 发生变化时,引起膜盒上半部分移动,可变线圈是传感器的转换元件,它把输入的位移量转换成电感的变化。基本电路则是完成上述电感变化量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3-2 请举例说明结构型传感器与物性型传感器的区别。 答:结构型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传感器结构参量的变化实现信号变换的。例如,电容式传感器依靠极板间距离变化引起电容量的变化;电感式传感器依靠衔铁位移引起自感或互感的变化。 物性型传感器则是利用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物理性质的变化来实现信号变换。例如,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等。 3-3 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区别? 答: (1)金属电阻应变片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应变效应”, 即电阻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为()12dR R με=+; (2)半导体应变片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即电阻材料受到载荷作用而产生应力时,其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为dR d E R ρλερ == 。 3-4 有一电阻应变片(见图3-105),其灵敏度S 0=2,R =120Ω,设工作时其 应变为1000με,问ΔR =?设将此应变片接成图中所示的电路,试求:1)无应变时电流指示值;2)有应变时电流指示值;3)试分析这个变量能否从表中读出? 解:根据应变效应表达式R /R =S g 得 R =S g R =2100010-6120=0.24 1)I 1=1.5/R =1.5/120=0.0125A=12.5mA 2)I 2=1.5/(R +R )=1.5/(120+0.24)0.012475A=12.475mA 图3-105 题3-4图

现代测试技术课后答案

现测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1. 直接的间接的 2. 测量对象测量方法测量设备 3.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直读测量法比较测量法时域测量频域测量数据域测量 4. 维持单位的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地传递基准量具标准量具工作用量具 5. 接触电阻引线电阻 6. 在对测量对象的性质、特点、测量条件(环境)认真分析、全面了解的前提下,根据对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要求选择恰当的测量方法(方式)和测量设备,进而拟定出测量过程及测量步骤。 7. 米(m) 秒(s) 千克(kg) 安培(A) 8. 准备测量数据处理 9. 标准电池标准电阻标准电感标准电容 第2章 填空题 1. 系统随机粗大系统 2. 有界性单峰性对称性抵偿性 3. 置信区间置信概率 4. 最大引用0.6% 5. 0.5×10-1[100.1Ω,100.3Ω] 6. ± 7.9670×10-4±0.04% 7. 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 8. 测量装置的误差不影响测量结果,但测量装置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敏度 9. ±6Ω 10. [79.78V,79.88V]

计算题 2. 解: (1)该电阻的平均值计算如下: 1 28.504n i i x x n == =∑ 该电阻的标准差计算如下: ?0.033σ == (2)用拉依达准则有,测量值28.40属于粗大误差,剔除,重新计算有以下结果: 28.511?0.018x σ '='= 用格罗布斯准则,置信概率取0.99时有,n=15,a=0.01,查表得 0(,) 2.70g n a = 所以, 0?(,) 2.700.0330.09g n a σ =?= 可以看出测量值28.40为粗大误差,剔除,重新计算值如上所示。 (3) 剔除粗大误差后,生于测量值中不再含粗大误差,被测平均值的标准差为: ?0.0048σσ ''== (4) 当置信概率为0.99时,K=2.58,则 ()0.012m K V σ'?=±=± 由于测量有效位数影响,测量结果表示为 28.510.01x x m U U V =±?=± 4. 解: (1) (2) 最大绝对误差?Um=0.4,则最大相对误差=0.4%<0.5% 被校表的准确度等级为0.5 (3) Ux=75.4,测量值的绝对误差:?Ux=0.5%× 100=0.5mV

测试技术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 1.4 常用的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有哪3种?对某量进行了8次测量,测得值分别为:8 2.40、 82.43、82.50、82.48、82.45、82.38、82.42、82.46。试用3种表达方式表示其测量结果。 解:常用的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有基于极限误差的表达方式、基于t 分布的表达方式和基于 不确定度的表达方式等3种 1)基于极限误差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 0max x x δ=± 均值为 8 1 18i x x ==∑82.44 因为最大测量值为82.50,最小测量值为82.38,所以本次测量的最大误差为0.06。极限误差 max δ取为最大误差的两倍,所以 082.4420.0682.440.12x =±?=± 2)基于t 分布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 x t x x ∧ ±=σβ0 标准偏差为 s = =0.04 样本平均值x 的标准偏差的无偏估计值为

?x σ ==0.014 自由度817ν=-=,置信概率0.95β=,查表得t 分布值 2.365t β=,所以 082.44 2.3650.01482.440.033x =±?=± 3)基于不确定度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 0x x x x σ∧ =±=± 所以 082.440.014x =± 解题思路:1)给出公式;2)分别计算公式里面的各分项的值;3)将值代入公式,算出结果。 第2章 信号的描述与分析 2.2 一个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展开为 12ππ120ππ ()4( cos sin )104304 n n n n n y t t t ∞ ==++∑(t 的单位是秒) 求:1)基频0ω;2)信号的周期;3)信号的均值;4)将傅立叶级数表示成只含有正弦项的形式。 解:基波分量为 12ππ120ππ ()|cos sin 104304 n y t t t == + 所以:1)基频0π (/)4 rad s ω= 2)信号的周期0 2π 8()T s ω= =

自动检测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思考题答案 l.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下图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 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传感器的型号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意义? 依次为主称(传感器)被测量—转换原理—序号 主称——传感器,代号C; 被测量——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2; 转换原理——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3; 序号——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厂家自定,用来表征产品设计特性、性能参数、产品系列等。若产品性能参数不变,仅在局部有改动或变动时,其序号可在原序号后面顺序地加注大写字母A、B、C等,(其中I、Q不用)。 例: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C WY-YB-20;光纤压力传感器:C Y-GQ-2。 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 如何进行? 答: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最好采用微差式测量。此时输出电压认可表示为U0,U0=U+△U,其中△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如果采用偏差法测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0的要求,因此对△U,这个小量造成的U0的变化就很难测准。测量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中使用了高灵敏度电压表——毫伏表和电位差计,R r和E分别表示稳压电源的阻和电动势,凡表示稳压电源的负载,E1、R1和R w表示电位差计的参数。在测量前调整R1使电位差计工作电流I1为标准值。然后,使稳压电源负载电阻R1为额定值。调整RP的活动触点,使毫伏表指示为零,这相当于事先用零位式测量出额定输出电压U。正式测量开始后,只需增加或减小负载电阻R L的值,负载变动所引起的稳压电源输出电压U0的微小波动值ΔU,即可由毫伏表指示出来。根据U0=U+ΔU,稳压电源输出电压在各种负载下的值都可以准确地测量

检测技术课后答案

习题答案 第二章 2-1 二阶系统的频率特性受阻尼比ξ的影响较大。分析表明,ξ越小,系统对输入扰动容易发生超调和振荡,对使用不利。在ξ=0.6-0.7时,系统在宽广的频率范围内由于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而引起的失真小,系统可以获得较为合适的综合特性。比如二阶系统在单位阶跃激励下时,如果阻尼比ξ选择在0.6-0.7范围内,则最大超调量不超过10%,且当误差允许在(5-2)%时趋于“稳态”的调整时间也最短。 2-2 频率特性是指测试系统反映出来的输出与输入幅值之比和两者之相位差是输入频率的函数的这样一个特性。当测试系统的输入为正弦信号时,将该信号的输出与输入之比定义为频响函数。工作频带是指测试装置的适用频率范围,在该频率范围内,仪器装置的测试结果均能保证达到其它相关的性能指针。 2-3 不失真测试要求测试系统的输出波形和输入波形精确相一致,只是幅值相对增大和时间相对延迟。而实际的测试系统很难做到无限频带上完全符合不失真测试的条件,即使测取一个理想的三角波,在某一频段范围内,也难以完全理想地实现不失真测试。三角波呈周期性变化,其测试装置的非线性度必然引起波形的畸变,导致输出失真。由此只能努力使波形失真限制在一个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即做到工程意义上的不失真测量。 2-4 系统的总灵敏度为:90×0.005×20=9mm/Mpa 偏移量为:9×3.5=31.5mm 2-5 由,得 用该装置测量频率为50Hz的正弦信号时, ,即幅值误差为1.3% 相角差为: 2-6 由,得:

2-7 由 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是: 2-8 环节一的灵敏度为: 1.5/5=0.3 环节二的灵敏度为:41 故串联后的灵敏度为:0.3×41=12.3 2-9 由 测量频率为400Hz变化的力参量时: 若装置的阻尼比为0.7,则: 2-10 由,得: 又:由,得: 频率响应函数为: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后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传感器?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解: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组成。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物理量;转换元件把敏感元件的输出作为它的输入,转换成电路参量;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2.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解:(1)开发新的敏感、传感材料:在发现力、热、光、磁、气体等物理量都会使半导体硅材料的性能改变,从而制成力敏、热敏、光敏、磁敏和气敏等敏感元件后,寻找发现具有新原理、新效应的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 (2)开发研制新型传感器及组成新型测试系统 ①MEMS技术要求研制微型传感器。如用于微型侦察机的CCD传感器、用于管道爬壁机器人的力敏、视觉传感器。 ②研制仿生传感器 ③研制海洋探测用传感器 ④研制成分分析用传感器 ⑤研制微弱信号检测传感器 (3)研究新一代的智能化传感器及测试系统:如电子血压计,智能水、电、煤气、热量表。它们的特点是传感器与微型计算机有机结合,构成智能传感器。系统功能最大程度地用软件实现。 (4)传感器发展集成化:固体功能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感器集成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5)多功能与多参数传感器的研究:如同时检测压力、温度和液位的传感器已逐步走向市场。 3.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 解:在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要对各种各样的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就要求传感器能感受被测非电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变换成相应的电量,这取决于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即输出—输入特性。衡量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 1)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 2)传感器的灵敏度S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增量Δy与引起输出量增量Δy的输入量增量Δx 的比值; 3)传感器的迟滞是指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期间其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

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

西安理工研究生考试 传 感 器 与 智 能 检 测 技 术 课 后 习 题

1、对于实际的测量数据,应该如何选取判别准则去除粗大误差? 答:首先,粗大误差是指明显超出规定条件下的预期值的误差。去除粗大误差的准则主要有拉依达准则、格拉布准则、t检验准则三种方法。准则选取的判别主要看测量数据的多少。 对于拉依达准则,测量次数n尽可能多时,常选用此准则。当n过小时,会把正常值当成异常值,这是此准则的缺陷。 格拉布准则,观测次数在30—50时常选取此准则。 t检验准则,适用于观察次数较少的情况下。 2、系统误差有哪些类型?如何判别和修正? 答:系统误差是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如果误差按照一定规律出现的误革。 系统误差可分为:定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 变值系统误差乂可以分为:线性系统误差、周期性系统误差、复杂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判定与修正: 对于系统误差的判定方法主要有: 1、对于定值系统误差一?般用实验对比检验法。改变产生系统误差的条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测量,对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恒定系统误差。 2、对于变值系统误差:a、观察法:通过观察测量数据的各个残差大小和符号的变化规律来判断有无变值系统误差。这些判断准则实质上是检验误差的分布是否偏离正态分布。 b、残差统计法:常用的有马利科夫准则(和检验),阿贝-赫梅特准则(序差检验法)等。 c、组间数据检验正态检验法 修正方法: 1.消除系统误差产生的根源 2.引入更正值法 3.采用特殊测量方法消除系统误差。主要的测量方法有:1)标准量替代法2)交换法3)对称测量法4)半周期偶数测量法 4.实时反馈修正 5.在测量结果中进行修正 3、从理论上讲随机误差是永远存在的,当测量次数越多时,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越接近真值。因此,我们在设计自动检测系统时,计算机可以尽可能大量采集数据,例如每次采样数万个数据计算其平均值,这样做的结果合理否? 答:这种做法不合理。随机误差的数字特征符合正态分布。当次数n增大时,测量精度相应提高。但测量次数达到一定数Id后,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下降很慢。对于提高精度基本可忽略影响了。因此要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不能单靠无限的增加测量次数,而需要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选择仪器的精度及确定适当的次数等几方面共同考虑来使测量结果尽可能的接近真值。 4、以热电阻温度传感器为例,分析传感器时间常数对动态误差的影响。并说明热电阻传感器的哪些参数对有影响? 答:1、对于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来说,传感器常数对于温度动态影响如式子t2=t x-T (dtJdt)所示,7■决定了动态误差的波动幅度。了的大小决定了随着时间变化

测试技术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测试技术基础知识 1.4常用的测呈结果的表达方式有哪3种?对某量进行了8次测量,测得值分别为:8 2.40、 82.43、82.50、82.48、82.45、82.38、82.42、82.46 0试用3 种表达方式表示其测量结果。 解:常用的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有基于极限误差的表达方式、基于/分布的表达方式和基于不确怎度的表达方式等3种 1)基于极限误差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 均值为 因为最大测量值为82.50,最小测量值为82.38,所以本次测量的最大误差为0.06.极限误差戈m取为最大误差的两倍,所以 忑=82.44 ±2x 0.06 = 82.44 ±0.12 2)基于/分布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 一A = X ± S

= 0.014 自由度“8-1 = 7,置信概率0 = 0.95,查表得f 分布值0 = 2.365,所以 x () = 82.44 ± 2.365 x 0.014 = 82.44 ± 0.033 3)基于不确定度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 所以 X O =82.44±O.O14 解題思路:1)给岀公式;2)分别讣算公式里而的各分项的值;3)将值代入公式,算岀结 果。 第2章信号的描述与分析 2.2 一个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展开为 含有正弦项的形式。 解^基波分量为 2JT T I 120JT . n ——cos —r + sin —r 10 4 30 4 所以:1)基频 co {} = - (rad / s) 4 2)信号的周期7 = —= 8(5) 5 — A — =X±(7x = X± 求: 曲)=4 + £( /I-1 2 K /? rm os —1 + 10 4 120”兀.fin ---- sin ——/) 30 4 (/的单位是秒) 1) ^(): 2)信号的周期:3)信号的均值; 4)将傅立叶级数表示成只 y(r)h ?]=

测试技术课后题部分答案

1.1简述测量仪器的组成与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答:感受件、中间件和效用件。感受件直接与被测对象发生联系,感知被测参数的变化,同时对外界发出相应的信号;中间件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处理后传给效用件,放大、变换、运算;效用件的功能是将被测信号显示出来。 1.2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各项指标的含义是什么 答:精确度、恒定度、灵敏度、灵敏度阻滞、指示滞后时间等。精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一致的程度;恒定度为仪器多次重复测量时,指示值的稳定程度;灵敏度以仪器指针的线位移或角位移与引起这些位移的被测量的变化值之间的比例表示;灵敏度阻滞又称感量,是足以引起仪器指针从静止到做微小移动的被测量的变化值;指示滞后时间为从被测参数发生改变到仪器指示出该变化值所需时间,或称时滞。 2.3试述常用的一、二阶测量仪器的传递函数及它的实例 答:一阶测量仪器如热电偶;二阶测量仪器如测振仪。 2.4试述测量系统的动态响应的含义、研究方法及评价指标。 答:测量系统的动态响应是用来评价系统正确传递和显示输入信号的指标。研究方法是对系统输入简单的瞬变信号研究动态特性或输入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研究频率响应。评价指标为时间常数τ(一阶)、稳定时间t s和最大过冲量A d(二阶)等。 2.6试说明二阶测量系统通常取阻尼比ξ=0.6~0.8范围的原因 答:二阶测量系统在ξ=0.6~0.8时可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此时提高系统的固有频率ωn会使响应速率变得更快。 3.1测量误差有哪几类?各类误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系统误差是规律性的,影响程度由确定的因素引起的,在测量结果中可以被修正;随机误差是由许多未知的或微小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出现与否和影响程度难以确定,无法在测量中加以控制和排除,但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其算术平均值逐渐接近零;过失误差是一种显然与事实不符的误差。 3.2试述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答:仪器误差,安装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操作误差(人为误差),动态误差。消除方法:交换抵消法,替代消除法,预检法等。 3.3随机误差正态分布曲线有何特点? 答:单峰性、对称性、有限性、抵偿性。 4.1什么是电阻式传感器?它主要分成哪几种? 答:电阻式传感器将物理量的变化转换为敏感元件电阻值的变化,再经相应电路处理之后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分为金属应变式、半导体压阻式、电位计式、气敏式、湿敏式。 4.2用应变片进行测量时为什么要进行温度补偿?常用的温度补偿方法有哪几种? 答:在实际使用中,除了应变会导致应变片电阻变化之外,温度变化也会使应变片电阻发生误差,故需要采取温度补偿措施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常用的温度补偿方法有桥路补偿和应变片自补偿两种。 4.4什么是电感式传感器?简述电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答:电感式传感器建立在电磁感应的基础上,是利用线圈自感或互感的变化,把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线圈电感量变化的传感器。 4.5什么是电容式传感器?它的变换原理如何 答:电容式传感器是把物理量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的传感器,对于电容器,改变ε ,d和A都会 r 影响到电容量C,电容式传感器根据这一定律变换信号。 4.8说明磁电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它有哪几种结构形式?在使用中各用于测量什么物理量?

测试技术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 常用的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有哪3种?对某量进行了8次测量,测得值分别为:、、、、、、、。 试用3种表达方式表示其测量结果。 解:常用的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有基于极限误差的表达方式、基于t 分布的表达方式和基于 不确定度的表达方式等3种 1)基于极限误差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 0max x x δ=± 均值为 8 1 18i x x ==∑ 因为最大测量值为,最小测量值为,所以本次测量的最大误差为。极限误差max δ取为最大误差的两倍,所以 082.4420.0682.440.12x =±?=± 2)基于t 分布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 x t x x ∧ ±=σβ0 标准偏差为 s = = 样本平均值x 的标准偏差的无偏估计值为

?x σ == 自由度817ν=-=,置信概率0.95β=,查表得t 分布值 2.365t β=,所以 082.44 2.3650.01482.440.033x =±?=± 3)基于不确定度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 0x x x x σ∧ =±=± 所以 082.440.014x =± 解题思路:1)给出公式;2)分别计算公式里面的各分项的值;3)将值代入公式,算出结果。 第2章 信号的描述与分析 2.2 一个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展开为 12ππ120ππ ()4( cos sin )104304 n n n n n y t t t ∞ ==++∑(t 的单位是秒) 求:1)基频0ω;2)信号的周期;3)信号的均值;4)将傅立叶级数表示成只含有正弦项的形式。 解:基波分量为 12ππ120ππ ()|cos sin 104304 n y t t t == + 所以:1)基频0π (/)4 rad s ω= 2)信号的周期0 2π 8()T s ω= =

检测课后习题答案

1.1检测的概念是什么? 检测是人们借助于专门设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被测对象收集信息、取得数量概念的过程。它是一个比较过程,即将被检测对象与它同性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获得被检测量为标准量的若干倍的数量概念。 1.2检测有哪些分类方法? 1.按检测过程分类检测方法可分为直接法、间接法和组合法。 2.按检测方式分类根据获取数据的方式,检测可分为偏差式、零位式和微差式。 3.按接触关系分类根据检测敏感元件与被测介质的接触关系,检测方法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4.按被测量的变化快慢分类 根据被测量的变化的快慢,可分为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两类。 5.按检测系统是否施加能量分类 根据检测系统是否需要向被测对象施加能量,检测系统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 1.3什么是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是是什么? 误差:检测结果偏离真值的大小称为误差。检测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检测结果的好坏,即检测精度的高低。 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理论误差与方法误差;(2)仪器误差;(3)影响误差;(4)人为误差。 1.4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检测系统主要由敏感元件、信号的转换与处理电路、显示电路和信号传输电路组成。 敏感元件:将非电量转换为电信号; 信号处理电路:将代表被测量特征的信号变换成能进行显示或输出的信号; 显示电路:将被测对象以人能感知的形式表现出来; 信号传输电路:将信号(数据)从一点(或一个地方)送另一点(或地方)。 2.1 什么叫温标?什么叫国际实用温标? 用来衡量温度的标准尺度,简称为温标。为了使用方便,国际上协商确定,建立一种既使用方便、容易实现,又能体现热力学温度(即具有较高准确度)的温标,这就是国际实用温标,又称国际温标。 3.1 测量放大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一般来说,对放大器的基本要求是:增益高且稳定,共模抑制比高,失调与漂移小,频带宽,线性度好,转换速率高,阻抗匹配好,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等。 3.2 程控增益放大器的量程可由软件自动切换,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可编程增益放大电路的增益通过数字逻辑电路由给定的程序来控制。其内部有多对增益选择开关,任何时刻总有一对开关闭合。通过程序改变输入的数字量,从而改变闭合的开关以选择不同的反馈电阻,最终达到改变放大电路增益的目的。 3.3 传感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耦合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隔离方式主要有:变压器耦合(亦称电磁耦合)、光电耦合等。变压器耦合的线性度高、隔离性好、共模抑制能力强,但其工作频带窄、体积大、成本高,应用起来不方便。光电耦合的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轻、转换速度快、工作频带宽,但其线性度不如变压器耦合。光电耦合目前主要用于开关量控制电路。 3.4 信号传输过程中采用电压、电流和频率方式传输各有什么优缺优点?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1)采用电压信号传输,模拟电压信号从发送点通过长的电缆传输到接收点,那么信号可能很容易失真。原因是电压信号经过发送电路的输出阻抗,电缆的电阻以及接触电阻形成了电压降损失。由此造成的传输误差就是接收电路的输入偏置电流乘以上述各个电阻的和。如果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阻抗是高阻的,那么由上述的电阻引起的传输误差就足够小,这些电阻也就可以忽略不计。要求不增加信号发送方的费用又要所提及的电阻可忽略,就要求信号接收电路有一个高的输入阻抗。 (2)采用电流信号传输,电流源作为发送电路,它提供的电流信号始终是所希望的电流而与电缆的电阻以及接触电阻无关,也就是说,电流信号的传输是不受硬件设备配置的影响的。同电压信号传输的方法正相反,由于接收电路低的输入阻抗和对地悬浮的电流源(电流源的实际输出阻抗与接收电路的输入阻抗形成并联回路)使得电磁干扰对电流信号的传输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如果考虑到有电磁干扰比如电焊设备和其他信号发射设备,传输距离又必须很长,那么电流信号传输的方法是合适的。 (3)采用频率信号传输,可将电压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进行传送,可以很好地提高其抗干扰能力。V/F转换电路

贾民平《测试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测试技术 第一章 习 题(P29) 解: (1) 瞬变信号-指数衰减振荡信号,其频谱具有连续性和衰减性。 (2) 准周期信号,因为各简谐成分的频率比为无理数,其频谱仍具有离散 性。 (3) 周期信号,因为各简谐成分的频率比为无理数,其频谱具有离散性、 谐波性和收敛性。 解:x(t)=sin2t f 0π的有效值(均方根值): 2 /1)4sin 41(21)4sin 41(21)4cos 1(212sin 1)(1000 00 00 00 000 020 2 000=-= - = -== =? ? ? T f f T T t f f T T dt t f T dt t f T dt t x T x T T T T rms ππππππ

解:周期三角波的时域数学描述如下: (1)傅里叶级数的三角函数展开: ,式中由于x(t)是偶函数,t n 0sin ω是奇函数,则t n t x 0sin )(ω也是奇函数,而奇函数在上下限对称区间上的积分等于0。故=n b 0。 因此,其三角函数展开式如下: ? ????????+≤ ≤-≤≤- +=) (2 02022)(0000 0nT t x T t t T A A t T t T A A t x 21)21(2)(12/0002/2/00000= -==??-T T T dt t T T dt t x T a ??-==-2/000 02 /2/00 000cos )21(4cos )(2T T T n dt t n t T T dt t n t x T a ωω?????====ΛΛ,6,4,20 ,5,3,14 2sin 422222n n n n n π ππ?-=2 /2 /00 00sin )(2T T n dt t n t x T b ω∑∞ =+=102 2 cos 1 4 21)(n t n n t x ωπ ∑∞ =++=102 2)2sin(1 421n t n n πωπ (n =1, 3, 5, …)

自动检测技术_马西秦_第三版_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解马西秦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 1、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1、检测系统由:传感器、测量电路、显示记录装置三部分组成。 2、传感器部分的作用:是把被测量变换成另一种与之有确定的对 应关系,并且便于测量 的量的装置。 测量电路部分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显示记录装置部分的作用:是使人们了解检测数值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非电量的电测法有哪些优点? 答:P3 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如何进行? 答:1)、采用微差式测量; 2)、微差式测量是综合零位式测量和偏差式测量的优点而提出的一种测量方法。 基本思路是:将被测量x的大部分作用先与已知标准量N的作用相抵消,剩余部分即两者差值 Δ=x-N。这个差值再用偏差法测量。 微差式测量中:总是设法使差值Δ很小,因此可选用高灵敏度的偏差式仪表测量之。即使差值的测量精度不高,但最终结果仍可达到较高的精度。

例如: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输出电压U。 可表示为U0=U+ ΔU, 其中Δ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如果采用偏差法测 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的要求,因此对ΔU这个小量造成的U0的变化就很难测准。 当然,可以改用零位式测量,但最好的方法是采用如图1-3所示的微差式测量。 微差式测量: ⑴、微差式测量电路图中; ①、使用了高灵敏度电压表:毫伏表和电位差计; ②、Rr和E分别表示稳压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 ③、RL表示稳压电源的负载; ④、E1、R1和Rw表示电位差计的参数。 ⑵、微差式测量过程 ①、在测量前调整R1,使电位差计工作电流I1为标准值。 ②、然后使稳压电压负载电阻RL为额定值,调整RP的活动触点, 使毫伏表指示为零,这相当于事先用零位式测量出额定输出电 压U。 ③、正式测量开始后,只需增加或减小负载电阻RL的值,负载变动 所引起的稳压电压输出电压U0的微小波动值ΔU即可由毫伏表 指示出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