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小儿推拿考试习题

小儿推拿考试习题

小儿推拿考试习题
小儿推拿考试习题

1,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2,小儿的病理特点是: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3,小儿推拿在手法操作时,常用一些介质,如爽身粉,葱汁,姜汁,蛋汁,凉水,薄荷水等。

4,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包括:推法运法按法摩法掐法揉法挤捏法捏脊法5,小儿的穴位呈:点状,线状,面状。

6,小儿百脉汇于两掌。

7,小儿出生后,脏腑柔弱,血气未充,经脉未盛,阴阳二气不足,故称小儿为:稚阴稚阳-。

8,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频率为100次/分。

9,开天门是指:天门是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有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神的作用。

10,天柱骨是指:颈后发迹正中至大椎穴成一条直线。有降逆止呕,祛风清热作用。

二、选择题

1,止腹痛的要法是: A,按、拿肚角

2,宜清不宜补的穴位是: A.肝经

3,宜补不宜清的穴位是: A.脾经

4,常作为小儿推拿结束手法的是: A,拿肩井

5,肾纹的定位是: A,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

6,补肾滋阴的要法是: A,揉上马

7,有止惊作用的是: A,掐总筋

8,有泻热通便作用的是: A,推下七节骨

9,有传染性的疾病是: A,麻疹

10.小儿伤食可引起:A腹泻 B腹痛 C便秘 D呕吐 E疳积

三,写出下列穴位的定位、操作与主治作用。

1,七节骨

定位:从第四(又说第二)腰椎至尾椎骨端连成一直线。

操作:有推上七节骨和推下七节骨之分。以拇指螺纹面桡侧或食中两指螺纹面着力,自下而上做直推法100-300次,称推上七节骨;若自上而下做直推法100-300次,称推下七节骨。

功效:温阳止泻,泄热通便

2,龟尾

定位:在尾椎骨端,又说在尾椎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属于督脉。但小儿推拿习惯取尾骨端。

操作:有揉龟尾与掐龟尾之分。以拇指指端或中指指端着力,在龟尾穴上揉动100-300次,称揉龟尾;用拇指爪甲掐3-5次,称掐龟尾。

功效:通调督脉,调理大便。治疗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3,天河水

定位:前臂正中,自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

操作:医生一手持小儿手部,另一手食中指面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称清(推)天河水

功效: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四,简答题

1,有解表作用的穴位(含操作方法)

2,运土入水(运水入土)

功效:滋补肾水,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

临床:小便赤涩,频数,小腹胀满,泄泻痢疾

功效:健脾运胃,润燥通便

临床:脾胃虚弱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腹胀,疳积

3,小儿推拿的治疗特点

①治病要及时,正确和审慎②处方要轻巧灵活,中病即止③注意顾护脾胃④重视先证而治

⑤不可乱投补益⑥掌握用药剂量

五,病例分析

证型:寒湿泻

治则:散寒化湿,温中止泻

处方: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摩腹,揉龟尾

小儿推拿考试题经典复习资料汇总

小儿推拿考试题经典复习资料汇总 1,小儿出生后,脏腑柔弱,血气未充,经脉未盛,阴阳二气不足,故称小儿为:稚阴稚阳-。 2,开天门是指:天门是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有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神的作用。 3,小儿百脉汇于两掌。 4,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包括:推法运法按法摩法掐法揉法挤捏法捏脊法 5,小儿的穴位呈:点状,线状,面状。 6,小儿推拿在手法操作时,常用一些介质,如爽身粉,葱汁,姜汁,蛋汁,凉水,薄荷水等。 7,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8,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频率为100次/分。 9,小儿的病理特点是: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10,天柱骨是指:颈后发迹正中至大椎穴成一条直线。有降逆止呕,祛风清热作用。 二、选择习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宜补不宜清的穴位是:A.脾经

2,宜清不宜补的穴位是:A.肝经 3,止腹痛的要法是:A,按、拿肚角 4,常作为小儿推拿结束手法的是:A,拿肩井 5,有泻热通便作用的是:A,推下七节骨 6,补肾滋阴的要法是:A,揉上马 7,有止惊作用的是:A,掐总筋 8,肾纹的定位是:A,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 9,有传染性的疾病是:A,麻疹 三,写出下列穴位的位置、操作与主治作用。(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天河水 定位:前臂正中,自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 操作:医生一手持小儿手部,另一手食中指面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称清(推)天河水 功效: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2,龟尾 定位:在尾椎骨端,又说在尾椎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属于督脉。但小儿推拿习惯取尾骨端。 操作:有揉龟尾与掐龟尾之分。以拇指指端或中指指端着力,在龟尾穴上揉动100-300次,称揉龟尾;用拇指爪甲掐3-5次,称掐龟尾。 功效:通调督脉,调理大便。治疗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小儿推拿考习题

一、选择题(40分) 1.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 A.浅筋膜 B.帽状腱膜 C.帽状腱膜下 D.颅项肌 E.颅骨外膜 答案:C 2.任脉起于 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 答案:B 3.天灸又称为 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 答案:B 4.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A.50~100次 B.50次以上 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 答案:D 5.足三阴经从开始部位至内踝上8寸段的分布是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C.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D.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答案:D 6.阴经是指 A.六脏的经脉 B.六腑的经脉 C.督、带脉 D.循行胸腹经脉 E.循行背部经脉 答案:A 7.“阳脉之海”指的是 A.阳蹯脉

B.阳维脉 C.带脉 D.督脉 E.冲脉 答案:D 8.在五输穴中,荥穴主要治疗 A.心下满 B.身热 C.体重节痛 D.喘咳寒热 E.逆气而泄 答案:B 9.心包经的原穴是 A.神门 B.间使 C.大陵 D.内关 E.太渊 答案:C 10.“联系舌根,分散于舌下”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太阴脾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少阳胆经 答案:C 11.治疗胎位不正最常用的腧穴是 A.合谷 B.至阴 C.三阴交 D.太冲 E.足三里 答案:B 12.下列腧穴中,归经错误的是 A.合谷-大肠经 B.太溪-肝经 C.列缺-肺经 D.阳陵泉-胆经 E.阴陵泉-脾经 答案:B 13.百会穴在头正中线上,其具体位置在A.人前发际7寸 B.人前发际5寸 C.人后发际6寸 D.头顶旋毛中 E.两耳连线上 答案:B 14.四缝穴的位置在

小儿推拿的基础手法

小儿推拿的基础手法 1 推法 (1)直推法:以拇指桡侧或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亦可用食中二指面着力作直线推动。 (2)旋推法:以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 (3)分推法:用两手拇指桡侧或指面,自穴位中间向两旁分向推动。 (4)合推法:以拇指桡侧缘自穴位两端向中央推动称合推法。 2 揉法 (1)指揉法:以指端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 (2)掌揉法:以掌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 (3)鱼际揉法:以大鱼际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 3 按法 以掌根或拇指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称为按法。 4 摩法 以手掌面或食中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 5 掐法 用指甲重按穴位称掐法。 6 捏法 (1)二指捏:医生两手略尺偏,两手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两手指共同捏拿肌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2)三指捏:两手略背伸,两手拇指桡侧横抵于皮肤,食指中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三手指共同捏拿肌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7 运法 以拇指或食中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推动,称运法。 二、小儿按摩推拿常用穴位及操作 1 攒竹(天门) 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也称开天门。 2 坎宫 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 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或分推坎宫。 3 太阳 位于眉梢与外眦连线中点向后一寸。 用两拇指桡侧推运,称推太阳或运太阳,向眼方向推运为补,向耳方向推运为泻。 4 天柱骨

位于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 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边蘸水边自上而下刮。 5 腹 位于腹部。 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用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6 脐 位于肚脐。 用中指端或掌根揉,称揉脐;用指或掌摩,称摩脐;用拇指和食、中指抓住肚脐抖揉,亦称揉脐。 7 丹田 位于脐下2-3寸之间。 用揉法揉称揉丹田;用摩法摩称摩丹田。 8. 脊柱 位于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用食中二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 9 七节骨 位于第四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线。 用食中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下七节骨;用拇指桡侧缘自下而上直推称推上七节骨。 10 龟尾 位于尾椎骨端。 用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11 脾经 位于拇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脾经,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亦为补;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两者统称推脾经。 12 肝经 位于食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两者统称推肝经。 13 心经 位于中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两者统称为推心经。 14 肺经 位于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两者统称推肺经。 15 肾经 位于小指末节罗纹面。 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肾经。

小儿推拿调理小儿呕吐病例分析

小儿推拿调理小儿呕吐病例分析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的饮食、痰涎等胃内容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古人认为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 【呕吐病因病机】 小儿呕吐发生的原因,以乳食伤胃、胃中积热、脾胃虚寒肝气犯胃为多见。 1、乳食积滞乳食过量,恣食肥甘、生冷及难以消化之食物,乳食积滞胃中,引起呕吐。 2、胃中积热胃为阳土,如乳母过食辛辣食品,乳汁蕴热,儿食母乳,或较大儿童过食辛热之品,使热积胃中,再感受夏秋湿热,致胃气上逆而发生呕吐。 3、脾胃虚寒先天禀赋不足,脾胃素虚,或乳母平时喜食寒凉生冷之品,乳汁寒薄,儿食其乳,脾胃受寒;或小儿过食瓜果生冷;或感受风寒之邪,均可使寒凝中脘,损伤脾胃,胃失和降,寒邪上逆,发为呕吐。 4、肝气犯胃如环境不适或所欲不遂,或被打骂,均可产生情志怫郁.导致肝气不畅,横逆犯胃,气随上逆而致呕吐。 【呕吐辨证论治】 1、乳食积滞呕吐物多为乳块或不消化食物,口气臭移,腹部胀满,传下酸臭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厚腻,脉滑数有力,指纹紫滞。治法:消食,和胃降逆。 2、胃热气逆食人即吐,呕吐频繁,吐物酸臭,口渴喜饮,唇干面赤,大便臭移或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治法:清热挥火。 3、脾胃虚窠食久方吐,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物多为清稀痰水,或不消化残余乳食,面色苍白,神倦肢冷,舌淡苔白,脉迟缓无力,指纹淡。治法:温胃和中。 【小儿呕吐推拿调理】 1、乳食积滞分阴阳、淸天河水、献肠' 揉合谷、揉板门、运内八卦。 病例:秦某,女,3岁,10月8日来儿推世家安阳小儿推拿店推拿。因“腹痛5小时,伴恶心、呕吐。患者5小时前不明原因出现腹部疼痛、呕吐,呕吐物多为乳块和不消化食物, 恶心,嗳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厚腻,脉滑数有力,指纹紫滞。常规治疗配合推拿治疗。 常规治疗:分阴阳30次,淸天河水300次,泻大肠200次,揉合谷100次,揉板门200次,运内八卦200次。

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实用的小儿推拿大全 很实用的宝宝家用推拿指南,包括夜啼、吐奶、退烧、增高、强体、腹泻、开胃等等12个症状的简易解决方法。小儿推拿效果非常确切有效,爸爸妈妈要收藏! 【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功用]鼻塞不闻香臭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使香臭得闻,所以命名为迎香。 [主治]鼻塞流涕。 【耳后高骨】[别名] 【高骨】。 [位置] 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陷中。 [操作]两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耳后高骨。 [功用] 疏风解表。 [主治] 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天柱骨】 [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功用] 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主治] 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肩井】 [位置] 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 [操作] 用拇指与示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 [功用] 发汗解表,补益气血。 [主治] 感冒,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

【肾顶】 [位置] 在小指顶端。 [操作] 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 [功用] 揉肾顶能收敛肾气,固表止汗。 [主治] 自汗或盗汗(白天或夜间汗多),解颅(指囟门应合不合)等。

【掌小横纹】 [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 [次数]100~500次。 [功用]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主治]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 【小横纹】 [位置] 在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 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功用] 开胸散郁,化痰涎。 [主治] 气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小儿推拿病例分析

小儿推拿病例分析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病例分析 病名:xx 证型:xxxx 治则:xxxxxxx 处方:开窍:开天门,推坎宫,揉运太阳,按揉总筋,分手阴阳各24次。 推五经:心200,肝300,肺300,脾300,肾300(五步推拿(清补)+推拿八法) 局部:+辩证对症对病取穴 关窍:拿肩井5次 咳嗽、流涕、气喘、痰鸣、发热——肺 呕吐、腹痛、腹泻、食积、痢疾、便秘——脾 夜啼、睡眠不眠、吐弄舌、口疮、高热昏迷——心 惊风、烦躁、目赤、眼屎多、气逆、口苦——肝 发育迟缓、下肢萎软、尿频尿急、遗尿、盗汗——肾 脾宜多补、清后需加补 心肝经只清不补 肝经可清可补 肾经只补不清 推拿八法: 1.发汗解表法:按揉耳后高骨、按揉风池、揉迎香、掐揉二扇门、顺运内八卦、点按外劳宫、盐擦肺腧、拿肩井等。 2.清热法:清胃经300、清大肠300、揉板门50、清小肠、清天河水200、退六腑300、逆运内八100、内劳宫、推脊、推涌泉等。 3.止咳化痰法:揉掌小横纹、推小横纹、合阴阳、抱肚法、天突、推揉膻中、揉肺腧、按引走搓摩等. 4.补益法:平补:摩腹(补)、揉肚脐(补)、揉肺俞、揉脾俞、揉足三里 温阳:分阳,推三关,补大肠,揉丹田,揉肾俞,捏脊,揉肾顶(固表止汗)滋阴:分阴、补小肠、揉二人上马、倒埋脊、揉涌泉。 5.镇静安神:捣小天心,揉掐五指节,按揉百会,摩卤门 6.消食导滞法:揉板门、逆运内八卦、揉四横纹、摩中脘、揉腹、揉天枢 7.止沤法:板门推向横纹、揉左端正、补大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 摩脐、揉天枢、揉足三里、揉涌泉。 利小便实大便:清小肠、揉三阴交、推箕门 8.通大便法:清大肠、按揉博阳池、摩揉肚脐(泻)、摩揉腹(泻)、推下七 节骨、揉龟尾、搓摩胁肋。

小儿推拿学考试题

小儿推拿保健师试题(高级) 姓名:得分:本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一填空题(每题 1 分共20 分) 3,小儿推拿在手法操作时,常用一些介质,如爽身粉,( ) ,姜汁,( ) ,凉水,( )等。 4,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包括:推法( ) 按法摩法( ) 揉法 ( ) 捏脊法 7 ,小天心是指:[位置]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功用]揉能清热镇惊,( ),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 等。 9 ,开天门是指:天门是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 直推,称( ) 。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的作用。 1,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生机蓬勃,()。 2,小儿的病理特点是:发病迅速,();脏气清灵,()。 5,小儿的穴位呈:( ),(),( )。 [主治]惊风,(),烦躁不安,(),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

10 ,天柱骨是指:颈后发迹正中至大椎穴成一条直线。 有降逆止呕,( )作用。 2,常作为小儿推拿结束手法的是:( ) A ,拿肩井 B,开天门 C,板门 D,鼻通穴 3,补肾滋阴的要法是:( ) A ,揉二马 B,推三关 C,揉太阳穴 D,内八卦 4,有泻热通便作用的是:( ) A , 推下七节骨 二、选择题(每题1,宜清不宜补的穴位是: A .肝经 B.脾经 C.肾经4 分共32 分) ( )

B 揉二马 , C ,气冲穴 D ,外劳宫 5 .小儿伤食可引起:( ) A ,腹泻 B,腹痛 C,便秘 D ,呕吐 6 以下哪一个选项不是六邪之一( ) A. 风 B. 寒 C. 火 D. 冷 7 小儿推拿手法要求以下那一项不对( ) A. 轻快 B. 着实

小儿推拿师考试试题及答案(推拿技术)

小儿推拿师试题(高级)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核分人题满分 得分 一、A型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B.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 E.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 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是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消长平衡 D.阴阳相互转化 E.阴阳相互交感 3.五行中“木”的“母”行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4.被称为“娇脏”的脏腑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5.心的经络名称是 A.手少阴 B.足少阴 C.手太阴 D.手厥阴 E.足太阴 6.诊断小儿疾病,尤为重要的是 A.按诊 B.脉诊 C.闻诊 D.望诊 E.问诊 7.望小儿食指指纹,指纹淡滞的意义是 A.分表里 B.定虚实 C.辨寒热 D.测轻重 E. 估预后 8.小儿睡眠露睛,多由于 A脾胃虚衰 B津液不足 C肝风内动 D肝经风热 E.肾经耗竭 9.某患者咳嗽,痰稠色黄,鼻流浊涕,舌尖红,脉浮数,证属 A.风热犯肺 B热邪壅肺 C暑热犯肺 D痰湿阻肺 E燥邪犯肺 10.湿热蕴结在肠,其大便可见 A.下利清稀,完谷不化 B.泻下不爽,粪质腥臭 C. 溏结不调,时干时稀 D.五更泄泻,泻后痛减E.便次增多,便质稀薄 11.小儿推拿手法特点强调 A.轻快 B.柔和 C.平稳 D.着实 E.以上都是 12.在临床运用中,对小儿推拿手法描述错误的是

A.手法经常和具体穴位结合在一起 B.手法刺激强弱不会影响补泻效果 C.手法操作时,常使用介质 D. 每个操作,常常规定具体操作时间或次数E.手法操作方向决定补泻效果 13.旋推法主要应用部位是 A.头面部 B.胸腹部 C.腰背部 D.手指指面 E.下肢部 14.掐法操作时,着力部位是 A.拇指指甲 B.拇指指腹 C.拇指指间关节突 D.拇指桡侧缘 E.以上都不是15.按法在临床上很少单独运用,多配合应用 A.摩法 B.推法 C.揉法 D.掐法 E.运法 16.水底捞明月的功效是 A.健脾消食、温中理气 B.清热凉血、宁心安神 C.开胸顺气、退热通便 D.养阴清热、退热通便E.退热镇静 17.能治疗高热烦躁,神昏抽搐又能治疗上肢麻木等实热病症的操作是 A.摇斛肘 B.苍龙摆尾 C.飞经走气 D.打马过天河 E.水底捞明月18.小儿特定穴多分布在 A.头面 B.上肢肘以下 C.下肢膝以下 D.腰背 E.胸腹 19.肾经位于 A.拇指螺纹面 B.食指螺纹面 C中指螺纹面 D.无名指螺纹面 E.小指螺纹面20.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多用于治疗结束手法是 A.开天门 B.推坎官 C.拿肩井 D.拿风池 E.揉耳后高骨 21.下列可主治一切虚寒病证的推拿法是 A.补脾经 B.补肾经 C.清天河水 D.推三关 E.运内八卦 22.小儿肝经穴宜清不宜补,肝虚应补时,应取什么代之 A.补肺经 B.补肾经 C.补小肠 D.补大肠 E.补脾经 23.治疗小儿疳积的要穴是 A.小横纹 B.四横纹 C.掌小横纹 D.大横纹 E.以上都不是 24.按揉足三里常配合推上七节骨、补大肠治疗 A.便秘B.腹胀 C.呕吐 D.腹泻 E.咳嗽 25.咳声重浊,痰黄质稠,多为 A.外感风寒 B.外感风热 C.燥邪伤肺 D.脾胃虚寒 E.气阴两伤26.患儿,15个月,昨晚吃奶油蛋糕2块,夜间阵阵哭闹,呕吐两次,至今晨大便3次,便稀薄,便后哭闹减轻,不思进食,舌苔厚腻。其治法是 A.消食化滞 B.温经散寒 C.健脾益气 D.清热化湿E.温补脾肾27.引起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 A.腺病毒 B.埃可病毒 C.轮状病毒 D.柯萨基病毒E.冠状病毒28.面有青色,啼哭呈恐惧状,或睡中时作惊惕不安,猝然啼哭惊叫,指纹青色为 A.脾脏虚寒型夜啼 B.惊吓型夜啼 C.心热型夜啼 D.伤食型夜啼 E.缺钙夜啼 29.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治疗方法是 A.内外用药 B.局部按摩 C.热敷疗法 D.包扎固定 E.手法复位30.佝偻病活动早期主要表现为 A.睡眠不安,多汗,易惊 B.方颅 C.低热 D.肋骨串珠 E.鸡胸

小儿推拿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 周尔晋著湖北省东风轮胎厂郑树安整理 小儿百脉汇集于掌,适宜于5岁以下小儿的推拿法有多个版本,而以周老的最为简单、实用。今将周老小儿推拿法的有关内容从《火柴棒医生手记》中单独抽出,并参考其他版本作了少量补充,供人们试用。 一、小儿推拿手法 1.清、补脾土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中医功效等于吃人参、白术;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2.清、推大肠 部位:食指外缘(即食指桡侧——编者注),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肠”,为补,止泻;从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肠”,治便秘。 3.揉板门 部位: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揉法为补,自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心方向——编者注)为“清”,作用同清推大肠。 4.清肝木 部位: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 5.清心火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6.清、补肺金 部分:无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金”;旋推为补,名“补肺金”。“肺金”实热症用清法,虚症用补法。 7.补肾水 部位:小指脂腹。

操作:肾水与肝木、心火、肺金的手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水”。 注意:“水”宜补不宜清,补肾水相当吊盐水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用。8.揉外劳宫 部位:第三掌骨背侧,腕横纹至掌骨小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有清热、镇静、止痛作用。 9.推上三关 部位:小臂前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自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用。 10.清天河水 部位:小臂内侧,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侧推或用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水”,是退热重要手法,还有宁心与安眠作用。 11.退六腑 部位:小臂后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指腹自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 注意:退六腑大寒,相当于中药之犀角、羚羊角,非40℃以上之高热,不可轻用。 12.分推肩胛骨 操作:沿肩胛骨骨缝从上向下推如弯月,名“分推肩胛骨”(如箭头所示),本手法宣肺止咳,对久咳急气患儿适用。 13.揉肺俞 部位:第三、四胸椎间,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操作:用双手拇指指尖作揉法(右手为顺时针,左手为逆时针)。 14.推脊柱 部位:上起大椎穴,下至尾骨之间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指指腹由上而下直推,名“推脊柱”,为退热重要手法。

推拿病案例子

推拿病案例子 1(患者,男,45 岁,电脑工程师。颈项伴右上肢放射痛 2 个月。2 个月前因受寒后觉颈项板滞不舒,渐至酸痛,后牵涉至肩、背部,出现右上肢直达拇、食指放射痛、麻木。遇寒冷、阴雨尤甚。舌质红,苔白腻,脉紧。查体:c5,6 棘旁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牵拉试验、颈拔伸试验均阳性。X 线:椎体前缘骨质增生,C5,6 椎间隙、右侧椎间孔狭窄。问题1:本患者的初步诊断。问题2:本患者的推拿治疗。 ?本患者的初步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本患者的推拿治疗:以松解,调整为治则。治疗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氏穴等为主。具体选用一指禅推法、攘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等。推拿操作常规由松解手法、颈椎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三部分组成。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以神经根减压为首务,通过颈椎拔伸下微调手法来实现。经治疗进入缓解期,在常规操作基础上再以轻柔手法沿放射性神经痛路线循经推拿,以进二步消除神经痛。 2(患者,女,45 岁,银行职员。头晕反复发作 2 年,加重 l 天。2 年前劳累后出现颈项板滞不舒、渐至酸痛,后牵涉至肩、背部,并伴有头晕、尤以颈部旋转活动时明显。无耳鸣、无双上肢麻木,否认有高血压病史。查 体:BP:120,75mmHg,C3(4 右棘旁压痛,旋颈试验阳性。TCD 检查:右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头颅 CT:未见异常。x 线: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问题1:本患者的初步诊断。问题2:本患者的推拿治疗。 2(?本患者的初步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本患者的推拿治疗:以松解、调整为治则。治疗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是穴等为主 i 具体选用一指禅推法、掖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等。推拿操作常规由松解手法、颈椎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三部分组成。患者处

最新小儿推拿学考试题

小儿推拿保健师试题(高级) 姓名:得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 );生机蓬勃,( )。 2,小儿的病理特点是:发病迅速,( );脏气清灵,( )。 3,小儿推拿在手法操作时,常用一些介质,如爽身粉,( ),姜汁,( ),凉水,( )等。 4,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包括:推法( ) 按法摩法( ) 揉法( ) 捏脊法 5,小儿的穴位呈:( ),( ),( )。 7,小天心是指:[位置] 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功用] 揉能清热镇惊,( ),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 [主治] 惊风,( ),烦躁不安,( ),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9,开天门是指:天门是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 ),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 直推,称( )。有发汗解表,( ),开窍醒神的作用。 10,天柱骨是指:颈后发迹正中至大椎穴成一条直线。 有降逆止呕,( )作用。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宜清不宜补的穴位是:( ) A.肝经 B.脾经 C.肾经 D.肺经

2,常作为小儿推拿结束手法的是:( ) A,拿肩井 B,开天门 C,板门 D,鼻通穴 3,补肾滋阴的要法是:( ) A,揉二马 B,推三关 C,揉太阳穴 D,内八卦 4,有泻热通便作用的是:( ) A,推下七节骨 B,揉二马 C,气冲穴 D,外劳宫 5.小儿伤食可引起:( ) A,腹泻 B,腹痛 C,便秘 D,呕吐 6 以下哪一个选项不是六邪之一( ) A. 风 B. 寒 C. 火 D. 冷 7小儿推拿手法要求以下那一项不对( ) A.轻快 B.着实 C.柔和 D.力度重

小儿推拿师考试试题与答案

小儿推拿师试题(高级)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一、A 型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E.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 B.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 D.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 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是 A.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相互交感 3?五行中木”的母”行是 B.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相互转化 A.木 B.火 C.土 D.金 E 水 4.被称为娇脏”的脏腑是 A.肝 B.心 C 脾 D 肺 E.肾 5.心的经络名称是 A.手少阴 B.足少阴 C.手太阴 D.手厥阴 E 足太阴

6 .诊断小儿疾病,尤为重要的是 A. 按诊 B.脉诊 C.闻诊 D.望诊 E.问诊 7?望小儿食指指纹,指纹淡滞的意义是 A.分表里 B.定虚实 C.辨寒热 D.测轻重 E.估预后 8.小儿睡眠露睛,多由于 A脾胃虚衰B津液不足C肝风内动D肝经风热E?肾经耗竭9?某患者咳嗽,痰稠色黄,鼻流浊涕,舌尖红,脉浮数,证属 A.风热犯肺B热邪壅肺C暑热犯肺D痰湿阻肺E燥邪犯肺 10. 湿热蕴结在肠,其大便可见 A.下利清稀,完谷不化 B.泻下不爽,粪质腥臭 C.溏结不调,时干时稀 D .五更泄泻,泻后痛减 E.便次增多,便质稀薄 11?小儿推拿手法特点强调 A.轻快 B.柔和 C.平稳 D.着实 E.以上都是 12 .在临床运用中,对小儿推拿手法描述错误的是 A.手法经常和具体穴位结合在一起 B .手法刺激强弱不会影响补泻效果 C.手法操作时,常使用介质 D.每个操作,常常规定具体操作时间或次数 E.手法操作方向决定补泻效果 13 .旋推法主要应用部位是 A.头面部 B.胸腹部 C.腰背部 D .手指指面 E.下肢部 14 .掐法操作时,着力部位是 A.拇指指甲 B.拇指指腹 C.拇指指间关节突 D .拇指桡侧缘 E .以上都不

小儿推拿学考试复习题(高级)带答案

小儿推拿师复习题 间:2016-08-2 一、单选题: 1.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C )A.阴经B.阴维脉C.阳经D.奇经E.带脉 2.髓海位于( C )A.项部B.胸部C.头部D.背部E.腹部 3.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B )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 4.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C )A.足太阴脾经B.足少阴肾经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 5.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寸处的穴位是( D )A.少海B.小海C.少泽D.少列 E.中冲 6.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 C )条条条条条 : 7.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 A )A.胃B.胆C.脾D.肝E.大肠 8.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 B )A.足少阴肾经B.足太阳膀胱经C.足厥阴肝经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 9.在胸部,任脉旁开2寸的经脉是( E )A.足太阴脾经B.手太阴肺经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 10.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 E )A.天泉B.少列C.中冲D.少府E.天池 11.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 D )A.肝B.耳C.胆D.胃E.胁 12.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 B )A.百会B.大椎C.风府 D.神庭 E.水沟 13.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 D )A.下脘B.水分C.建里D.中脘E.上脘 14.心的募穴是( A )A.巨阙B.鸠尾C.中庭D.膻中E.华盖 15.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的穴位是( C )A.会阴 B.中极 C.长强D.腰俞 E.曲骨 16.手厥阴经的络穴是( C )A.列缺B.通里C.内关D.支沟E.偏历 - 17.任脉起于( B )A.会阴B.小腹内C.神阙D.承泣穴E.目眶下 18.百会穴前后左右各l寸的穴位是( D )A.四满B.四渎C.四缝D.四神聪E.四关 19.两眉头的中间是( B )A.攒竹B.印堂C.鱼腰D.太冲E.球后 20.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 C ) A.惊风B.发热C.疳积D.腹泻E.便秘 21.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 B ) A.耳垂、耳甲 B.耳舟、耳甲A.耳垂、对耳轮体D.三角窝、耳甲E.三角窝、耳垂 2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D ) A.整体观念 B.辨证论治 C.辨病论治 D.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辨病论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D 23.七周岁后至青春期来临称为( C )A.青春期 B.幼儿期 C.学龄期 D.学龄前期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常见手法介绍

一、头部按摩四法 开天门:两手拇指交替从眉心推至发际,用于头痛、发热、感冒等。 推坎宫:两手拇指从眉心同时分推向眉梢,适用于外感发热,多与开天门、揉太阳合用,也适用于眼疾。 揉太阳:眉梢后凹陷处即太阳穴,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眼疾,也可以消除疲劳、安神健脑、对偏头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揉高骨: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凹陷中,用于头痛、感冒、惊风、烦躁不安,多与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合用,称之为头部按摩四法。 手穴: X形法中讲的上、下、左、右、中,也即是心、肾、肺、肝、脾。周尔晋老人大刀阔斧,将小儿推拿法加以简化,精化,通俗化,大众化,深化,即以小儿左手的脾、肝、心、肺、肾为基础,去掉一些繁琐难记认的穴位,普遍用之于常见病与多发病。更可贵的是用之于疑难病甚至是白血病。

小儿百脉汇集于掌,适宜于5岁以下小儿的推拿法有多个版本,而以周老的最为简单、实用。今将周老小儿推拿法的有关内容从《火柴棒医生手记》中单独抽出,并参考其他版本作了少量补充,供人们试用。 一、小儿推拿手法 1.清、补脾土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中医功效等于吃人参、白术;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2.清、推大肠部位:食指外缘(即食指桡侧——编者注),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操作:从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肠”,为补,止泻;从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肠”,治便秘。 3.揉板门部位:手掌大鱼际平面。操作:用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揉法为补,自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心方向——编者注)为“清”,作用同清推大肠。 4.清肝木部位:食指指腹。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 5.清心火部位:中指指腹。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 6.清、补肺金部分:无名指指腹。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金”;旋推为补,名“补肺金”。“肺金”实热症用清法,虚症用补法。 7.补肾水部位:小指脂腹。操作:肾水与肝木、心火、肺金的手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水”。注意:“水”宜补不宜清,补肾水相当吊盐水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用 8.揉外劳宫 部位:第三掌骨背侧,腕横纹至掌骨小头连线之中点。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有清热、镇静、止痛作用。 用自己的双手救助自己。小儿推拿交流园地(Q群):107917431

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手法 1.清、补脾土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中医功效等于吃人参、白术;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2.清、推大肠 部位:食指外缘(即食指桡侧——编者注),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操作:从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肠”,为补,止泻;从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肠”,治便秘。 3.揉板门 部位: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揉法为补,自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心方向——编者注)为“清”,作用同清推大肠。 4.清肝木 部位: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 5.清心火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 6.清、补肺金 部分:无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金”;旋推为补,名“补肺金”。“肺金”实热症用清法,虚症用补法。 7.补肾水 部位:小指脂腹。 操作:肾水与肝木、心火、肺金的手法不同,直推为补。 注意:“水”宜补不宜清,补肾水相当吊盐水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用。

8.揉外劳宫 部位:第三掌骨背侧,腕横纹至掌骨小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有清热、镇静、止痛作用。 9.推上三关 部位:小臂前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自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用。 10.清天河水 部位:小臂内侧,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侧推或用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水”,是退热重要手法,还有宁心与安眠作用。 11.退六腑 部位:小臂后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指腹自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注意:退六腑大寒,相当于中药之犀角、羚羊角,非40℃以上之高热,不可轻用。

小儿推拿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儿推拿师试题(高级) 本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一、A型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B.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 E.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 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是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消长平衡 D.阴阳相互转化 E.阴阳相互交感 3.五行中“木”的“母”行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4.被称为“娇脏”的脏腑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5.心的经络名称是 A.手少阴 B.足少阴 C.手太阴 D.手厥阴 E.足太阴 6.诊断小儿疾病,尤为重要的是 A.按诊B.脉诊C.闻诊D.望诊E.问诊 7.望小儿食指指纹,指纹淡滞的意义是 A.分表里B.定虚实C.辨寒热 D.测轻重 E. 估预后 8.小儿睡眠露睛,多由于 A脾胃虚衰B津液不足C肝风动D肝经风热 E.肾经耗竭 9.某患者咳嗽,痰稠色黄,鼻流浊涕,舌尖红,脉浮数,证属 A.风热犯肺B热邪壅肺C暑热犯肺D痰湿阻肺E燥邪犯肺 10.湿热蕴结在肠,其大便可见 A.下利清稀,完谷不化B.泻下不爽,粪质腥臭C. 溏结不调,时干时稀D.五更泄泻,泻后痛减E.便次增多,便质稀薄 11.小儿推拿手法特点强调 A.轻快B.柔和C.平稳D.着实E.以上都是 12.在临床运用中,对小儿推拿手法描述错误的是 A.手法经常和具体穴位结合在一起B.手法刺激强弱不会影响补泻效果

C.手法操作时,常使用介质 D. 每个操作,常常规定具体操作时间或次数E.手法操作方向决定补泻效果 13.旋推法主要应用部位是 A.头面部B.胸腹部C.腰背部D.手指指面E.下肢部 14.掐法操作时,着力部位是 A.拇指指甲B.拇指指腹C.拇指指间关节突D.拇指桡侧缘E.以上都不是 15.按法在临床上很少单独运用,多配合应用 A.摩法B.推法C.揉法D.掐法E.运法 16.水底捞明月的功效是 A.健脾消食、温中理气B.清热凉血、宁心安神 C.开胸顺气、退热通便D.养阴清热、退热通便 E.退热镇静 17.能治疗高热烦躁,神昏抽搐又能治疗上肢麻木等实热病症的操作是 A.摇斛肘B.苍龙摆尾C.飞经走气D.打马过天河E.水底捞明月18.小儿特定穴多分布在 A.头面B.上肢肘以下C.下肢膝以下D.腰背E.胸腹 19.肾经位于 A.拇指螺纹面B.食指螺纹面C中指螺纹面D.无名指螺纹面E.小指螺纹面 20.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多用于治疗结束手法是 A.开天门B.推坎官C.拿肩井D.拿风池E.揉耳后高骨 21.下列可主治一切虚寒病证的推拿法是 A.补脾经B.补肾经C.清天河水D.推三关E.运八卦 22.小儿肝经穴宜清不宜补,肝虚应补时,应取什么代之 A.补肺经B.补肾经C.补小肠D.补大肠E.补脾经 23.治疗小儿疳积的要穴是 A.小横纹B.四横纹C.掌小横纹D.大横纹E.以上都不是 24.按揉足三里常配合推上七节骨、补大肠治疗 A.便秘B.腹胀C.呕吐D.腹泻E.咳嗽 25.咳声重浊,痰黄质稠,多为 A.外感风寒B.外感风热C.燥邪伤肺D.脾胃虚寒E.气阴两伤26.患儿,15个月,昨晚吃奶油蛋糕2块,夜间阵阵哭闹,呕吐两次,至今晨大便3次,便稀薄,便后哭闹减轻,不思进食,舌苔厚腻。其治法是A.消食化滞B.温经散寒C.健脾益气D.清热化湿E.温补脾肾27.引起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 A.腺病毒B.埃可病毒C.轮状病毒D.柯萨基病毒E.冠状病毒28.面有青色,啼哭呈恐惧状,或睡中时作惊惕不安,猝然啼哭惊叫,指纹青色为 A.脾脏虚寒型夜啼B.惊吓型夜啼C.心热型夜啼 D.伤食型夜啼E.缺钙夜啼 29.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治疗方法是 A.外用药B.局部按摩C.热敷疗法D.包扎固定E.手法复位30.佝偻病活动早期主要表现为 A.睡眠不安,多汗,易惊B.方颅C.低热D.肋骨串珠E.鸡胸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 1、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为9周岁以内的小儿。 2、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 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 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 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 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按摩一侧手 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按摩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 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 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做保健性按摩,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按摩。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8、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1、每次给孩子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12、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肯定,请先送 医院就诊!小儿疾病,瞬息万变、刻不容缓,请家长不要疏忽大意。此点切记切记啊! 摩腹法——健脾开胃 腹部按摩能保健养生,这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记载。我国唐代名医、百岁老人孙思邈也曾经写过“腹宜常摩,可祛百病”。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推法在小儿推拿临床应用相当广泛。有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和旋推法四种。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其一定的特点,现主要介绍如下: 【推法】 推法在小儿推拿临床应用相当广泛。有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和旋推法四种。 1.直推法(图196)医生用拇指桡侧缘,或用食、中两指指面附着于治疗部,做单 方向的直线推动 动作要轻快连续,一拂而过,如帚佛尘状,以推后皮肤不红为佳。手法频率每分钟约250~300次。 推动时必须行直线,不可歪斜,以恐动别经而招患。 常用于推拿特定穴中的“线状穴位”和“五经”穴等。 功效:清热解表,止泻通便,除烦安神。 主治:外感发热、腹泻、便秘、惊惕烦躁等症。 2.分推法用双手拇指罗纹面以穴位为中心向两侧作分向的推动,称为分推法,又 称为“分法” 本法运用时,两手用力要均匀、柔和协调。一般分推20~30次。

常用于额前、胸部、腹部、背部、腕掌部。 功效:分理气血,调和阴阳。 主治:发热、咳嗽、腹胀、便秘等症。 3.合推法合推法是与分推法相对而言,又称合法、和法 动作要求同分推法,只是推动方向相反。 适用部位同分推法。 功效:和阴阳,理气血。 主治:发热、腹胀、便秘等症。 在临床上合推法常与分推法配合使用,一分一合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4.旋推法医生用拇指罗纹面轻附于治疗的穴位上,做顺时钟方向的环旋移动。即:◎ 旋推法仅依拇指在皮肤表面作旋转推动,一般不带动皮下组织。手法频率每分钟150~200次。 主要用于“五经”穴。 功效:健脾和胃,补肺益肾。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虚咳嗽等小儿虚证。 【运法】 运是运转的意思,在治疗部位做弧形或环形推动(图197)称为运法。亦有人称运

4种常见小儿推拿手法

4种常见小儿推拿手法 一、保健四大手法 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按压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即为捏脊。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 作用:以上四个手法合称为小儿推拿保健四大法。合用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强体魄、促发育的作用。常用作于小儿日常保健推拿,尤适合身体脾胃虚弱或病后脾胃失运的宝宝。 注意事项:一般早上或饭前进行,每日1次。急性感染病期可暂时,病愈后再进行。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二、固表止汗四大手法 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 循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肺经。补肺经有补益肺气的作用。 循小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指末节罗纹面即为 补肾经(注意,是指根向指尖直推),300次。补肾经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肾顶,即小指顶端。按揉小儿小指顶端即为揉肾顶。揉肾机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作用:以上四手合用,能达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于自汗、盗汗、多汗。 注意事项:自汗或多汗者,一般早上进行,盗汗可睡前1小时进行。每日一次。外感、发热时可暂停。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三、通便四大手法 用食指或中指揉脐旁开2寸(约宝宝2个手指的宽度)的位置即为揉天枢。揉天枢能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