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知识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知识

必修四哲学必背知识

区别:

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二者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第一部分:哲学基础常识

1:哲学的起源;哲学与与具体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区别)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联系) 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区别】 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注意: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联系】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区别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主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问:大范围: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分析材料。(答第四、五、六课中的唯物论+认识论等知识)★★★★★ 第四、五课主观题重点突破:

2、唯物论:★★★★★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要求我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材料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材料

③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

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材料 ④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 规律办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材料

3、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

+材料

+材料

4、规律的相关知识。★★★★

,

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材料。

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材料

+材料。) 5、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6、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作用)★★★★★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材料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材料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材料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材料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视情况运用) 7、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要尊重客观规律。+材料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材料

+材料

(3),,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材料

四五课选择题重点突破:

1、什么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注意: (2)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而客观存在指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之间也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3)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 (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的意识是指人脑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错误意识则是歪曲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3、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1)

(2)

(2)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又要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

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坚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例题:珠海二模:--——材料二:习近平主席于2013 年10 月7 日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指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2)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的做法有哪些危害性?(7 分)

答: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错误的意识对经济的发展有阻碍作用。“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必然会阻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2分)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材料二中“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是违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是唯意志主义的表现。(2分)

③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必然会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3分)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大范围: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材料。(答第六课)★★★★★

2、认识论:(常用①②④点作答)★★★★★

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材料(能区分就分开加材料)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材料 ③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 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材料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材料

3、运用实践的观点分析。(答:实践的含义、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包括两层含义:…… ②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材料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材料

④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所以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材料

注意: 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手段、对象都是客观的,并受客观事物及规律的制约) 区别:实践的三个特征:

主观能动性(计划、规划、方案等的制定。)

社会历史性 (社会性:如“团体合作”、“共同完成”,团队,集体;

历史性:强调历史过程,不同的时期实践内容不一样。

4、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的知识/认识依赖于实践的知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材料;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材料;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材料;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材料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所以要重视科学

理论的指导作用。+材料

5、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分析★★★★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材料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材料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材料 6、、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

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真理具有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材料

③真理具有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材料

(注意: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多个,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会相同,也可能不同)

7、用“追求真理的过程”的知识(用“认识过程的特点”或“认识的过程”)) ★★★

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材料

+材料 +材料

+材料

、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获取认识的途径: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

例题:广州二模:——37、材料一:对于香烟,烟农看到的是如何种烟获利,经济学家看到的是烟草税如何征收,美术从业

者看到的是如何设计包装,教育工作者看到的是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

(1)运用所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解释为什么不同人对香烟有不同的看法。(8分) 答: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3分)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5分)因此不同人对香烟的看法不同。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 运用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或“辩证法”知识回答。(答:第三单元联系、发展、矛盾、创新)★★★★★

2、 运用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回答。(答:联系观、发展观)★★★

3、 运用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材料。(答: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1、运用联系观的知识回答。(5点)★★★★★

+材料

+材料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材料

+材料 统筹全局,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材料

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材料

4、运用联系的特点知识回答。(三性)★★

+材料

切忌主观随意性。+材料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材料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材料

【注意】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可分解为三个原理:(要视材料来运用)★★★★★

1.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材料

2.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

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材料

3.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

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归纳:1、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析:(整体与部分两者都强调了)★★★★★ (原理:) ①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③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 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 ①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材料

②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材料 ③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材料 +材料 6、运用系统优化的知识回答。(系统和要素相互关系原理)★★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材料 ②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材料 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材料

读一读记一记:①部分影响整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失足成千古恨;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箭定乾坤;成败在此一举;细节决定成败;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② 整体影响部分: “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 ③ 整体的功能与部分功能: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 田忌赛马 (1)重视局部:一事举而三役毕;一箭双雕;一招不慎,全盘皆输等;

(2)立足整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实现祖国统一;坚持集体主义;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等。 7、拓展:全面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

(1)从唯物论角度: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从认识论角度: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日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从辩证法角度: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对事物作出客观公正的分析和判断。)

联系具有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

和条件为转移;

矛盾具有特殊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八课——发展观

1、运用发展观的知识回答。★★★★★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要用发展

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材料

②事物发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因此,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材料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抓住机遇,

促成质变, 实现事物的飞跃+材料

2、运用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回答。★★

(1)发展的具有普遍性。①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材料

②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共产主义

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材料

③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

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材料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材料 (3)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材料 3、运用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知识回答。★★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 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材料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A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B 、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C 、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材料

③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 因此,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材料

4、运用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回答。★★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材料

(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材料

(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材料

(4)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抓住机遇,促成质变, 实现事物的飞跃+材料

5、运动、变化、量变、质变、发展的关系图

注意:①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发展是前进和上升的。

“太阳能飞机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定。

同学乙:目前,这架飞机仅能容纳一个人,但是我们要对太阳能飞机给予更多的耐心和信心。 请结合两位同学的发言,运用发展的观点,说明我们应如何看待太阳能飞机的发展

答:①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 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太阳能飞机代替传统飞机是大势所趋。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对于太阳能飞机的发展我们应坚定信心,促使其不断发展。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发展太阳能飞机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注重质量的积累,脚踏实地,不断促进太阳能飞机的发展。

第九课——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运用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观)的知识回答。★★★★★

与重点论的统一(既看到…又看到等,总体、大局等)+材料——(第⑤⑥点看材料来确定选择作答)

2、用对立统一的关系/观点、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分析材料A 与B 的关系。(某事)。★★★★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用对立统一、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和……存在对立统一关系;

(2)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A 和B 是对立的,扣题分析。

(3)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要创造条件向有利方向转化,)A 和B

是统一的,+扣题分析;

(4)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

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材料。 3、运用矛盾普遍性的知识……分析材料。★★

(1)矛盾具有普遍性,+材料;

(2)我们既要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又要坚持用一分为二、全面观点看问题;+材料 ….分析材料。★★

1)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

2)同一事物在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矛盾,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有其特殊性,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

5、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分析材料。★★★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要做到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材料;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连结。一方面,普遍性与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材料; (3)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视背景材料而定),+材料。 6、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知识……分析材料。★★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材料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

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连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要做到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材料;

7、运用主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

(1)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要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材料;

(2)主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视背景材料而定),既要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材料; (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材料。 8、矛盾主次要方面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

(1)矛盾主要方面在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用,决定事物的性质,要求既要抓住主流和本质,+材料

(2)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视背景材料而定),既全面分析矛盾,又要抓住

主流和本质,不忽视支流,+材料(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材料。

9、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分析材料。★★

(1)主次要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材料。 (2)坚持两点论就是要看到主次要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材料。

(3)坚持重点论就是要着重把握主次要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要把握关键,抓住主流,+材料。

(4)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材料。 10、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分析材料P73-74 :

(1)含义P73-3: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主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2)重要性P73-P74: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材料。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材料。

、辨析:和谐就是使矛盾由对立走向统一。

答:(1)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性与统一性是不可分割的。

(2)统一性以对立性为前提,没有对立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与发展。对立性寓于统一性之中,并为统一性所制约,没有统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因此,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3)认为“和谐就是由对立走向统一”的观点割裂了对立性与统一性的辨证关系,实质上是否认矛盾,回避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与片面化。

例2、用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性原理谈你对民间借贷的理解。(谈一件事,从两面去谈)

答:①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对于民间借贷,既要看到其有积极的一面,缓解企业资金坚张,提高资金利用率,但也要看到其如果不加以规范管理,会出现很大的风险,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威胁国家金融安全及社会稳定的一面。

例3、材料:“资源诅咒陷阱”是指一些地方过度陶醉于自然资源优势不能自拔,固化于产业链的低端,致使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核心竞争力缺失,持续增长乏力,使得丰富的自然资源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福音”。 问:运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原理谈谈你对“资源诅咒陷阱”的认识。(14分)

答: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丰富的资源既可成为城市发展的“福音”,也可成为城市发展的“诅咒”。(4分)

②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资源“福音”与“诅咒”,繁荣与衰退相互排斥,相互斗争。(3分)

③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如果过度陶醉于自然资源优势,“福音”就可能转化为“诅咒”,繁荣就可能转化为衰退。(3分)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资源型城市资源“福音”与“诅咒”之间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一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再生与发展。(4分)

例4、请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分析材料一由“不扶”到“扶”的道德风尚的变化。(8分 答:①“扶”与“不扶”作为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斗争性)(2分)

但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一性)要求我们创造条件向有利方向转化。(2分)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1分)(结合材料分析)

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为什么会发生道德风尚的变化)(2分)由“不扶”到“扶”,使“扶得起”变成良好的社会风尚。(1分) (结合材料分析) (写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可以给2分。)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相关知识分析创新的依据。★★★★★(如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分析“既要摸石头,更要敢过河”的观点)

(1)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它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材料; (2)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

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材料;

(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材料; 2、运用辨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材料。★★

(1)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它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材料

(2)辨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内容,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辨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材料 (3)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材料 3、材料如何体现辨证否定观的实质。

(1)辨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内容,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辨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2)扣题分析;(必要紧扣材料扬和弃两个方面)

4、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材料

(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破除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材料。

(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材料。

5、拓展:创新的哲学依据★★★

(1)从唯物论角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材料

(2)从认识论角度: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材料

(3)从辩证法角度看:发展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材料

(4)创新观:①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②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成规旧说,敢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③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材料;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1、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分析材料。——11+12课

(如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文化权益的哲学依据),取舍依据材料、分数。★★★★★

2、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相关知识分析材料。/运用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相关知识分析材料。★★★★★答案角度四个方面,根据材料取舍。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材料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材料

(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社会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积极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部分。+材料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材料(5)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材料

(注意:材料中提到“人民群众”“人民”“民生”等类似的词语的话,必须要从人民群众和12课的遵循两个规律作答)

3、材料如何体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分析材料)/或者

(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分析材料)。★★

答案:(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中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时要答,辩证关系原理不答)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材料分析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材料分析

(4)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先于或落后于社会存在。+材料分析

4、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分析材料/社会发展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改革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

(1)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2)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能……(针对材料写)注意区别: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识别的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政府(大部制)政党、民族、宗教、

法律等制度变革。

如: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我国不断实行法律制

度的改革,完善法律体系。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识别的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分配制改革

如:①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经历了从“大包干”、“税费改革”、“林权改革”到“土地流转”。

②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国家进行分配制度改革,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

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5、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相关知识分析材料。★★★

(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材料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材料(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材料。

(4)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材料

6、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分析党和政府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

(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群众,服务群众,对人民负责,向人民学习。

(2)群众观点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例题:1、深圳二模——36、材料二: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注重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及政策设计;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等。

(3)联系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6分)

(3)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 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必须出台相应的财税体制改革政策。(1 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3 分)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1 分)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 分)决定了必须实施财税体制改革,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1 分)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 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2 分)。所以,我们要进行财税体制改革。

2、茂名二模------材料一:30多年来,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改革是广东的根、广东的魂。经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考验和挑战。结构性体制性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繁琐的行政审批程序已经成为制约广东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适应新形势,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省承担着行政审批改革先行先试的重任,应该率先积极稳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1)结合材料一,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 分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2分)

答: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前的社会形势发生变化,要求我们的社会观念要随之而更新。(3分)

②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经济和社会形势发生变化,要求改革上层建筑与其相适应(3分)

③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当前行政审批制度才能更好推动广东的发展。(3分)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才能更好的服务人民。(3分)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1、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①人的价值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材料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材料

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材料

④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材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