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烛之武退秦师 重要句子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 重要句子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  重要句子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  重要句子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与翻译重点实词

一、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 fàn yì 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 zhuì 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 jué 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 qǐpáng 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

shù 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归 纳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汇总 一、文学常识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历史著作,全称(),原名(),它与()、()合称“春秋三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所著,《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它具有强烈的()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 ()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它表现在: 二、指出下列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共其乏困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秦伯说 5.失其所与,不知 6.夫晋,何厌之有 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贰于楚也 2.吾不能早用子 /今有急而求子 3.是寡人之过也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5.行李之往来 6.越国以鄙远 7.亦去之 8.微夫人之力 四、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 1. 烛之武退秦师 2.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4.越国以鄙远 5.与郑人盟 6.唯君图之 7.既东封郑 8.阙秦以利晋 9.既东封郑 10.又欲肆其西封 11.夜缒而出 12.朝济而夕设版焉 1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4.越国以鄙远 15.共其乏困

16.因人之利而敝之 17.肆其西封 18.邻之厚,君之薄也 19.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0.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五、一词多义 1、实词: 鄙 ①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③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昭公十六年》 ④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⑤言语粗鄙 许 ①许君焦、暇……——《烛之武退秦师》 ②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④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大铁椎传》 ⑤相去复几许——《孔雀东南飞》 微 ①国势衰微 ②微言大义 ③人微言轻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⑥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⑦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敝 ①侯生摄敝衣冠——《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敝人 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资治通鉴》 ④因人之力以敝之——《烛之武退秦师》 辞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桃花源记》 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③辞不赴命——《陈情表》 ④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 过 ①过秦论——《过秦论》 ②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④一日,大母过余——《项脊轩志》 说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 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以,因为。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贰,从属二主。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fán)南:古代东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6)佚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使:派。见:进见。 (8)辞:推辞。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12)用,任用。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13)然:然而。 (14)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15)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16)既:已经。亡郑:使郑亡。 (17)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8)越国以鄙(bǐ)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越,越过。鄙,边邑。这里作动词。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及答案

1.重点字词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 (),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 ..()之往 ..()东道主,行李 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 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 ..()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重点句子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1.重点字词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晋,且贰.(从属二主)于楚也。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假如)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公从之。辞.(推辞)曰:“臣之壮也,犹.(尚且)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对人尊称),今急而求子,是.(这)寡人之过.(过错)也。然.(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答应)之。 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若亡.(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拿)烦执事 ..(执行事务的人)。越国以鄙.(当作边邑)远.(远地),君知其难也,焉.(哪里)用亡郑以陪.(增加)邻?邻之厚.(变厚), 君之薄.(变薄)也。若舍郑以为 ..(外交使节)之往来,共.(通 ..(把……当作)东道主,行李 供)其乏困.(缺少的物资),君亦无所害 ..(不利之处)。且君尝为.(给与)晋君赐.(恩惠)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 ..(筑墙)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使……成为疆界)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侵损)秦,将焉.(哪里)取之?阙秦以利.(使……得利)晋,唯.(语气词,表希望)君图之。”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没有)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不知.(通智);以乱易.(代替)整,不武。吾其.(表商量语气,还是)还也。”亦去之。 2.重点句子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5)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知识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知识点归纳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泛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译文: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文: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

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译文: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因为郑国先于晋国结盟,但后于晋国的敌国楚国结盟,被视为不敬。故秦、晋围之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重点实词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 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 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 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夜晚用 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 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 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 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 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 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 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 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 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 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完整版)《烛之武退秦师》字词解释版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若.【假如】亡.【使动用法, 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尊称】。越国以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君知其难也,焉.【何;为什么】用亡.【使动用法,使……灭亡】郑以陪.【增加】邻?邻之厚. 【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君之薄.【形容词作动词,变薄弱】也。若舍郑以为 .. 【把......作为】东道主 ...【古今异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 ..【古今异义,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共”通“供”供给】其【指代使者】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君亦无所害。且君尝.【曾经】为.【给予】晋君赐.【动词作名词,恩惠】矣,许君焦、瑕,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济.【渡河】而夕.【名词作状语在傍晚】设版 ..【修筑防御工事】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宾语前置】?既.【在……之后】东.【名作状,在东边】封.【使动,使.......成为疆界】郑,又欲.【想要】肆.【扩张】其西.【西面】封.【疆界】,若不阙.【侵损、削减】秦,将焉.【哪里】取之【指代土地】?阙.【动词使动用法,使……

削弱】秦以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晋,唯.【句首发语词,表示希望】君图.【考虑】之【指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秦伯说.【“说”通“悦”高兴】,与郑人盟.【名作动,订立盟约】。使.【派】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于是】还。 子犯请.【请求】击.【攻击】之【指秦军】。公曰:“不可。微.【假如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夫人 ..【达不到】 ..【古今异义,那个人】之力不及 此。因.【依靠、借助】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失去】其.【自己的】所与 ..【所与:同盟者。与:结交,亲附】,不知.【通“智”,明智】;以.【用】乱易.【替代】整,不武.【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吾.【我们】其.【表示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还.【回去】也。”亦去.【离开】之【指代郑国】。 三、文言现象整理 (一)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 “已”同“矣” ) 2.共其乏困 ( “共”通“供”供给 ) 3.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 (二)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5.焉用亡郑以陪邻(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6.若亡郑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7.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8.既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9.阙秦以利晋(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10.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11.且贰于楚也。(贰,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12.夜缒而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13.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傍晚) 14.且贰于楚也(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15. 臣之壮也(形容词作名词,壮年) (三)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汇总一、词类活用 1名词→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名词→动词,驻军,驻扎) 与郑人盟 (名词→动词,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2名词→状语: 夜缒而出 (在晚上,当晚) 朝济而夕设版焉 (在早上;到黄昏) 既东封郑 (在东边) 3动词→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好处) 4形容词→名词 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5形容词→动词 邻之厚,君之薄也。 (变得雄厚,变得薄弱。) 6使动用法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亏损) 阙秦以利晋(使…得利) ②名词的使动用法 既东封郑(使…成为疆界) 7名词的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 (意动,以……为边邑) 二、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矣)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共其乏困(供)失其所与,不知(智)何厌之有(餍) 三、古今异义 敢以烦执事 (办事的官吏,对对方的尊称/掌管某项工作)以为东道主 (把……作为/认为)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泛指主人) 行李之往来 (出使的人/ 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微夫人之力 (那个人/ 尊称人的妻子) 四、特殊句式 1.省略句: (烛之武)许之(主语)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2.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判断)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3.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 且贰于楚也 (于楚贰——介词结构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介词结构后置)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介词结构后置) 何厌之有 (有何厌——宾语前置)

《烛之武退秦师》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0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0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 (0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0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05)氾(fán)南:古代东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0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07)若:假如。使:派。见:进见。 (08)辞:推辞。 (0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烛之武退秦师 重要实词

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因为郑国先于晋国结盟但后于晋国的敌国楚国结盟被视为不敬故秦晋围之(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例:本文:“许之。”、“许君焦、瑕……”) 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城楼 ③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阙秦) 5、微 ①没有 ②细小,轻微(同现义) ③衰败国势衰微。 ④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⑤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 ⑥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⑦假如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本文:因人之力而敝之。)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使者”)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5、之 ①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的) ③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翻译)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翻译) 导读:译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 译文: 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对晋怀有二心。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 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烛之武用绳子把自己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我今天也不会冒昧地以灭郑的事烦劳您了。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吧。”秦伯很高兴,与

烛之武退秦师 重点字词

必修一第四单元《烛之武退秦师》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 ..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若使 ..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4、辞.曰:“臣之.壮也……无能为也已。”()()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6、夜缒.而出() 7、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8、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9、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10、焉用 ..亡郑以.陪邻()()()() 1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1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3、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 ..焉()()() 14、夫.晋,何厌.之有()() 1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6、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7、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 1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9、失其所与.,不知.()() 20、以.乱易.整,不武()() 21、吾其.还也() 二、解释指出的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②夜缒而出()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且焉置土石()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失其所与,不知() ④吾其还也() 三、指出活用的词语,说明其用法并加以解释 1.晋军函陵 ( )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3.邻之厚,君之薄也 ( ) 4.越国以鄙远( ) 5.朝济而夕设版焉( )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7.因人之力而敝之() 8.共其乏困( ) 与郑人盟 9.阙秦以利晋( ) 10.且贰于楚也( ) 11.夜缒而出( ) 12.烛之武退秦师( ) 四、指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共其乏困 ( ) 2.秦伯说( ) 3.失其所与,不知( ) 4.何厌之有?( ) 5.无能为也已。( ) 五、指出古今异义的词并加以解释 1.行李之往来( )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4.亦去之( )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6.敢以烦执事( ) 7..焉用亡郑以陪邻。( )

《烛之武退秦师》一字一句字词翻译及重点句子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 1.重点字词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晋,且贰.(从属二主)于楚也。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假如)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公从之。辞.(推辞)曰:“臣之壮也,犹.(尚且)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对人尊称),今急而求子,是.(这)寡人之过.(过错)也。然.(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答应)之。 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若亡.(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拿)烦执事 ..(执行事务的人)。越国以鄙.(当作边邑)远.(远地),君知其难也,焉.(哪里)用亡郑以陪.(增加)邻?邻之厚.(变厚), 君之薄.(变薄)也。若舍郑以为 ..(外交使节)之往来,共.(通 ..(把……当作)东道主,行李 供)其乏困.(缺少的物资),君亦无所害 ..(不利之处)。且君尝为.(给与)晋君赐.(恩惠)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 ..(筑墙)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使……成为疆界)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侵损)秦,将焉.(哪里)取之?阙秦以利.(使……得利)晋,唯.(语气词,表希望)君图之。”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没有)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不知.(通智);以乱易.(代替)整,不武。吾其.(表商量语气,还是)还也。”亦去之。 2.重点句子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5)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和译文(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和译文(翻译)烛之武退秦师 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且贰于楚也③。晋军函陵④,秦军氾南⑤。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⑦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⑧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⑨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⑽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⑾,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⑿。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①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

②无礼于晋:指晋文公为公子时在外逃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按礼节接待他。 ③贰:有二心,郑自庄公以后,国势日趋衰落,它介于齐、晋、楚三大国之间,看谁势力强就依附谁,有时依附一边,又暗中讨好另一边。 ④函陵: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北。 ⑤氾(fàn)南:郑地,在今河南中牟县南。 ⑥若:假如。 ⑦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以乱整易。 ⑧陪:增加 ⑨赐:恩惠 ⑽阙:侵损,损害 ⑾说:通“悦”。 ⑿以乱易整,不武: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1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尝,曾经;为,给予。 (14)东封郑:在东边使郑成为它的边境 15.因:依靠 16:敝:损害 17:知:通智 译文: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落难时候,曾经过郑国,不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1)围郑,以其无礼于晋(2),且贰于楚(3)也。晋军函陵(4),秦军氾(fán)南(5)。 佚(yì)之狐(6)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7)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8)曰:“臣之壮也(9),犹(10)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11)。”公曰:“吾不能早用(12)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13)。然(14)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15) 夜缒(zhuì)(16)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17)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18)。越国以鄙远(19),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20)?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lǐ)(21)之往来,共(gōng)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22),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23),君之所知也。夫(fú)晋,何厌(24)之有?既东封郑(25),又欲肆其西封(26),若[1]不阙(quē)(27)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shù)之,乃还(huán)。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28)人之力而敝之,不仁(29);失其所与,不知(zhì)(30);以乱易整,不武(31)。吾其还也(32)。”亦去之。 注释: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fán)南:古代东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从:听从。 (8)辞:推辞。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12)用:任用。 (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14)然:然而。 (15)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16)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17)既:已经。 (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9)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这里作动词。 (20)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焉,哪里,怎么。以:来。陪:使增加。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增加。 (21)行李:也作“行吏”,外交使节。共(gōng),通“供”,供给。 (22)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许:答应。 (23)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

烛之武退秦师全文翻译及重点字词.doc

烛之武退秦师全文翻译及重点字词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烛之武退秦师全文翻译及重点字词》的内容,具体内容:此文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和过人的辩才,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其临危不惧、解除国难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为人赞叹。烛... 此文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和过人的辩才,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其临危不惧、解除国难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为人赞叹。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

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

烛之武退秦师翻译和习题及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阅读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阅读试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军队B.焉用亡郑以倍邻倍:背叛 C.共其乏困共:供应D.若不阙秦阙:缺少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无能为也已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郑既知亡矣焉用亡郑以倍邻 A.“已”和“矣”相同,两个“焉”不同 B.“已”和“矣”相同,两个“焉”也相同 C.“已”和“矣”不同,两个“焉”相同 D.“已”和“矣”不同,两个“焉”也不同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一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请客的主人行装B.宴请的客人行装 C.宴请的客人使者D.请客的主人使者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九月甲午。“甲午”,是以干支来纪日,干支纪日并不是每月初一即“甲子”,故换算成公历日期很麻烦。 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中“烛之武”,姓烛名武,“之”是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又如“佚之狐”“介之推”。 C、“是寡人之过也”中“寡人”是古代国君自称的谦辞,本义是“寡德之人”。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中“仁”指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的道德规范的总称。 下列5—6题句子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正确意思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