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0910响鼓岭1、2号施工图说明

0910响鼓岭1、2号施工图说明

0910响鼓岭1、2号施工图说明
0910响鼓岭1、2号施工图说明

说明

一、设计原则、技术标准规范及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1.1设计原则

1、隧道位置选择以地质条件与路线总体走向为首要控制因素,尽量避免穿越严重的不良地质地段,布置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层中,洞口段坡体稳定,并有利于两端接线及洞外工程布置。

2、隧道结构设计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可行,不渗不漏,经济合理。

3、注重水保、环保与洞口景观设计,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洞门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4、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以人为本”的原则,隧道内需设置与隧道等级、交通量相适应的隧道运营管理设施,各系统具有可扩充性和可升级性,使人、车、路、环境和运营管理设施组成有机统一的交通系统,为隧道使用者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行车环境。

5、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1.2主要依据标准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4、《公路水泥混凝士路面设计规范》(JTJD40-2002);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50086-2001);

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50108-2001);

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9、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1996);

10、部颁《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1.3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2、建设规模:双向四车道,单向行车

4、隧道设计速度:100km/h

5、隧道建筑限界:

净宽10.75 m=0.75m(左侧检修道)+0.5m(左侧侧向宽度)+3.75m×

2(行车道)+1.0m(右侧侧向宽度)+1.0m(右侧检修道)

净高:5m

1.4对初步设计交通厅预评审意见的执行情况

湖南省交通厅组织专家组于2007年4月16日-21日对本项目初步设计进行预评审。隧道专业主要意见执行情况:

1、排沙坪隧道路线方案,建议该路段采用比较线H方案。

执行情况:同意将H线作为推荐线。

2、阳明山隧道路线方案,建议该路段采用比较线G方案。

执行情况:同意将G线作为推荐线。

3、Ⅳ级围岩宜设置仰拱,Ⅳ~Ⅴ级围岩初期支护钢架宜封闭成环。

执行情况:Ⅳ级围岩设置有仰拱,根据以往工程经验,Ⅴ级围岩浅埋段初期支护钢架封闭成环,Ⅴ级围岩深埋和Ⅳ级围岩段初期支护钢架可不封闭成环。

4、初期支护宜采用钢格栅。

执行情况:Ⅳ级围岩段初期支护采用钢格栅,Ⅴ级围岩段初期支护采用工字钢架。

5、应补充隧道涌水量。

执行情况:已补充隧道涌水量。

1.5对初步设计交通部评审意见的执行情况

交通部对隧道专业主要意见执行情况:

1、全线各设计合同段的工程地质勘察,采用了地质调绘、物探、钻探和内实验的综合勘察方法是正确的,但地勘工作的钻孔数量(特别是特长和长隧道)不足,未达到《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要求。

执行情况:施工图阶段增加了隧道钻孔和必要的物探工作,满足《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要求。

2、地质钻孔多布于洞口,且有物探剖面,对确定洞门形式、洞口衬砌支护、施工进洞的方法无疑是必要的。但洞身部位(特别是深埋段、长隧道)却少有钻孔,围岩的分级和分段多依赖于地质调绘及物探资料,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可靠性。

执行情况:施工图阶段第一合同段洞身部位(特别是深埋段、长隧道)都布设有钻孔,为围岩

分级提供了必要的依据,提高了围岩分级的可靠性。

3、对深埋段隧道,由于缺乏钻孔(深孔),未进行地应力的测定,对此设计缺少依据。

执行情况:第一合同段埋深较大的阳明山隧道布设有一个深335.2米的深孔,由于地形地貌条件复杂,沟谷深切,构造作用强烈的低应力区,隧道发生岩爆的可能性不大,故未布设地应力测试的勘探工程量。

5、初勘阶段发现部分隧道有岩溶发育,表现为溶洞、漏斗或地下暗河(如响鼓岭1#隧道),但地质资料过于简单,设计中也未见采取相应措施及计列相关工程数量。应补充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岩溶形态、位置、规模、埋深、查明洞穴顶板厚度、洞穴充填物、地下水的活动情况等,提供设计依据,采用针对性的工程措施。

执行情况:施工图阶段补充了地质勘察工作,基本查明了岩溶形态、位置、规模、埋深、洞穴顶板厚度、洞穴充填物、地下水的活动情况等,并采取了针对性的工程措施。

6、白泥坳隧道进口端有长180m~260m、宽500m的滑坡,地勘报告只作了一般的定性叙述,设计中未见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建议加强地勘工作,查明规模大小、滑体厚度、地层岩性、滑动面形状等,作出稳定性评价,论证对隧道的影响程度,作为设计依据。

执行情况:施工图阶段对白泥坳隧道进口端滑坡加强了地质勘察工作,对滑坡体进行了综合治理(图纸反映在路基部分)。隧道设计按对滑坡进行治理后考虑。

7、西山岭隧道(连拱):建议调整为小净距隧道。

执行情况:施工图阶段西山岭连拱隧道调整为小净距隧道。

8、隧道两端洞口外,选择适当位置联络通道,特别是长隧道和特长隧道更应考虑。应绘制在平面图中。

执行情况:隧道洞口联络道位置结合路基开口全线统一考虑,在总体布置图中反映。

9、隧道内轮廓是否满足最不利的超高需要,应加以说明。应用图显示在最大超高时隧道内轮廓与建筑限界旋转的关系。

执行情况:初步设计推荐的隧道内轮廓,满足不同的超高需要,施工图阶段针对不同的路面横坡调整检修道高度。1)检修道高度40cm,隧道路面横坡在0%≤i≤3%时,采取行车方向右侧路缘排水沟和电缆槽随路面标高一起绕设计标高旋转;隧道路面横坡在-3%≤i<0%时,行车方向右侧路缘排水沟和电缆槽随路面标高一起绕设计标高旋转,同时初期支护和二衬绕设计标高整体旋转,整体旋转角度为α,α=arctan︱i︱;2)检修道高度50cm,隧道路面横坡在3%<i≤4%时,采取行车方向右侧路缘排水沟和电缆槽随路面标高一起绕设计标高旋转;3)检修道高度30cm,隧道路面横坡在-3%<i≤-4%时,行车方向右侧路缘排水沟和电缆槽随路面标高一起绕设计标高旋转,同时初期支护和二衬绕设计标高整体旋转,整体旋转角度为α,α=arctan︱i︱。

11、建议优化支护参数;

执行情况:根据工程类比和结构计算,对支护参数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12、中心水沟检查维修困难,洞内外水沟连接工程量大,施工期间对洞内运输亦有影响。对中短隧道中心水沟的布设,应根据地下水(可以做到地面水与地下水分别排放)。如向鼓岭一号隧道涌水量预测为“可按无水考虑”的隧道宜取消中心水沟。建议长度小于500m、涌水量小的隧道均可不设中心水沟。

执行情况:施工图阶段根据隧道涌水量和隧道长度完善了防排水设计,中短隧道取消中心排水沟,改为边沟排水。

13、隧道弃渣处理

隧道弃渣应尽量加以利用,但不能100%的利用,隧道施工与路基填方施工往往时间差,因此每个隧道都要有弃渣堆放场地,设计中要根据弃渣量划定弃渣场,渣量场应有防护措施(列入工程数量),防止水土流失。洞口外分离式路基间也可利用消化部分砌方。

执行情况:隧道弃渣由路基路面专业统一调配后,选择合适的弃渣场,并采取必要的防护,防止水土流失。

二、工程地质条件

2.1自然地理概况

本合同路线段位于湖南省西南部,行政区划属湖南省永州市,涉及零陵、双牌一区一县,主要公路交通有衡(阳)枣(木沟)(G075)高速公路横穿路线起点,省道永(州)连(州)二级公路(S216)则南北纵贯项目区,东西向国道有320,县道有X005,X020,X039和X1830等,乡间公路成网,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2.1.1地形、地貌

路线位于湘粤交界的南岭山区,起点位于零(陵)祁(阳)盆地,向南穿越阳明山和宁(远)道(县)盆地,进入九嶷山,呈山地、盆地相间格局,本合同段地形总的趋势是南高北低,北部起点接履桥附近最低,高程143.27米,南部阳明山最高,高程1530米,中部为低山齿脊峡谷;地势稍低,略有起伏,高程200~400米左右,按其成因可划分为侵蚀构造、溶蚀构造和侵蚀堆积等三种地貌类型,按其地貌形态可划分为如下六个亚类。现分叙如下:

1、侵蚀构造地貌。分为二个亚类:

(1)中山棱脊陡坡谷地

分布于路线走廊左侧边缘的阳明山,岩性为燕山早期的细粒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呈小岩珠产出,最高高程1530米,切割深度600米左右,最深可达800米,地表水系较发育,呈放射状,地形较陡,一般坡角30°~50°,峰峦重迭,气势雄伟。

(2)低山齿脊峡谷

分布于路线走廊带白泥坳、排沙坪、大河江等峡谷地段,岩性为板岩,砂岩,石英砂岩。高程350~600米,切割深度300~400米,峰小而尖,脊陡而窄,呈线性排列,坡角30°~40°,地表水系多呈树枝状,垂直或斜交岩层走向分布,谷底有少量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基底常为易溶碳酸盐岩。

2、溶蚀构造地貌,可分为二个亚类:

(1)溶丘谷地

分布于大河江~岭脚里,大麻江~响鼓岭等地,呈狭长条带状,地形总趋势是中间低,边缘高,由中上统泥盆系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组成,地面高程250~600米,溶丘和谷地比高50~150米,谷地长几公里至十几公里,宽200~500米,半封闭状,循构造线延伸,见岩溶漏斗、竖井、落水洞发育,见岩溶大泉零星出露,多与构造断裂有关。

(2)溶丘波地

分布于接履桥起点~杨家巷(K7+000)一带,地形总体较平缓,一般高程140~200米,由泥盆系上统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组成,地形呈藕节状残丘,波状起伏,形如馒头,排列方向与构造线一致,上覆有厚约0~5米不等的亚粘土和少量碎石,溶蚀洼地少见,地下岩溶发育,有上升泉出露,地下水位一般<5米。

3、侵蚀堆积地貌,可分二个亚类:

(1)河流阶地

接履桥至杨家巷段为湘江Ⅳ级阶地,阶面高出湘江水面40~60米,常被水流切割成高约10~20米的低丘,岩性为砾卵石及巨砾,局部为网纹状砂质粘土,下部为砂砾石层。

桴江河及其大河江。大麻江均为潇水次级支流,沿岸也有不连续、不规则的河流阶地分布。

(2)洪积岗丘波地

零呈分布于杨家巷以南山前地带,以洪积裙为主,洪积扇、洪积锥次之,地面已被水流冲刷切割,形成高5~10米的岗丘,组成岩性为砾卵石夹粘土,砾石最大直径达1.40米。

2.1.2水文、气象

1、水文:

路线段河流属长江流域湘江水系。湘江源出于广西东北部海洋山西麓,全长817.4千米,多年平均流量630.9m3/s,最大流量14700 m3/s,最小流量23.8 m3/s,是湖南省内流域面积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河流。

路线段内最大的河流为湘江一级支流潇水。发源于南岭萌渚岭,流经江华、江永、道县、双牌等县,于永州(零陵区)回龙塔附近纳入湘江,流程106Km,流域面积10599Km2,最大流量5810 m3/s,最小流量0.72 m3/s,多年平均流量262 m3/s,其中道县至双牌河段已修建有双牌水库和纵贯零(陵)祁(阳)盆地的灌溉干渠。

主要河流为潇水支流桴江河及麻江。前者发源于阳明山南麓,自东向西流向,于茶林镇汇入南北向延伸的大河江和全药冲水后,于凼底纳入潇水;麻江发源于阳明山红水岭南麓,自东向西流经麻江镇于塘底附近纳入潇水。

响鼓岭为麻江与宁远河的地表分水岭。宁远河为潇水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阳明山南麓,流经宁远县清水桥、柏家坪、仁和,入道县油湘圩至清口纳入潇水,全长106.5Km,坡降0.25%,流域面积2169Km2,流域内有大小河流78条,其中舂水947Km2,九嶷河597Km2,年迳流总量20.7亿立方米。

2、气象:

路线段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冷期短、夏热期长,雨量丰富,生长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6~17.2℃,四季温差变化大,最高43℃,最低-13.3℃,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潮湿系数1.61,绝对湿度17.4毫巴。多年平均降雨量1324~1551mm,由平原向山区递增。4~8月份占年降雨量的60%以上,且多绵绵细雨,可连续30天以上。8月份以后,雨量减少,11月至翌年2月降雨量很少,占年降雨量的18%左右,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550~800mm,水面蒸发量1000~1200mm,山区蒸发量小,平原蒸发量大。

2.2地层岩性

本合同路线段地层主要为奥陶系、泥盆系和第四系,现分述如下:

2.2.1奥陶系(O):为一套巨厚的浅海相碎屑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浅变质中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板岩。本合同路线段两侧所见岩性应为奥陶系上统(O3)。

(1)奥陶系上统下段(O31):为灰绿、深灰色炭泥质板岩、浅变质细粒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板岩,区域厚度475~506米。

(2)奥陶系上统中段(O32):为灰绿、深灰色中~巨厚层状浅变质细~中粒石英砂岩、粉砂岩、砂质板岩、板岩,区域厚度684~1644米。

(3)奥陶系上统上段(O33):为灰绿、深灰色中厚~巨厚层状浅变质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或石英砂岩夹板岩,区域厚度58~155米。

2.2.2泥盆系(D):为本合同路线段主要地层。

(1)泥盆系下统(D1):见于桐子坪至麻江路段左侧边缘路段。岩性为浅紫红色细~粗粒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及砾岩。区域厚度0~77米。

(2)泥盆系中统(D2):

①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D2t):见于白泥坳~麻江路段。岩性为灰绿、紫红、黄绿色中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区域厚度205~283米。

②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D2q):见于大河江~本合同路段的终点路段,岩性为灰黑色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泥灰岩。区域厚度91~261米。

(3)泥盆系上统(D3)

①泥盆系上统佘田桥组(D3s):见于白泥坳~大河江,麻江~本合同路段终点等路段,岩性主要为灰岩、泥质灰岩、硅质岩及白云岩等组成。区域厚度大于1062米。

②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D3x):见于路线起点~K25+000路线

A、锡矿山组下段(D31x):深灰~灰黑色薄层状泥质灰岩和泥岩夹灰岩。

B、锡矿山组上段(D32x):灰黄、黄褐、灰绿、紫红色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夹灰岩、泥质灰岩。区域厚度74~994米。

3、第四系(Q)

(1)中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2-3al+pl):分布于双牌大山山前地带,下部为浅红、砖红色砂砾石层,上部为网纹状黄红色砂质粘土,厚度15~23.16米。

(2)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分布于桴江河、大河江河、麻江河一级阶地及河漫滩,上部岩性为浅灰~褐黄色粘质砂土,厚度0~1.5米,下部为黄褐色砂砾石层,厚度3.2~7米左右。

2.3地质构造与地震

2.3.1地质构造

路线段的构造形迹主要为祁阳山字型构造南翼反射弧形构造,主要由一系列呈弧形展布的背、向斜构造和压扭性断裂组成。弧形北段的构造线方向为北20°~30°西,南段为南20°~25°西,褶皱和断裂的发育程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弱。东部褶皱断裂非常发育,呈迭瓦式;往西则强度均不及东部(见地质构造纲要简图)。经调查,本合同路段共发育分布有F1、F2、F3、F4等四条断裂,均为非全新活动断裂,除F4断裂与路线呈大角度斜交,对路线的影响较小,其他三条断裂均与路线呈小角度斜交。其中F1断裂区域上称石马街~大河江断裂,延伸长约101.1Km,基本与路线平行,影响路线长度16Km(K15~K31),断裂总体呈北北西向反“S”型展布,倾向西,倾角48°~58°,上盘为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下段灰岩、泥质灰岩,中统棋子桥组(D2q)碳酸盐岩,下盘为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D2t)碎屑岩,为逆断层。断裂带岩石挤压破碎,见有角砾岩和糜棱岩、断层泥,局部有硅化现象。破碎带宽15~50m,上盘断裂影响带宽200~250m,下盘影响带宽50米,以小的挠曲发育为特征。F2断裂起于张家坪、桐子坳,经岭脚里村,沿棋子桥组(D2q)与跳马涧组(D2t)接触界线,至红水岭羊边铺,再沿S216线右侧山坡至大麻江延伸出区外,走向350°,倾向260°,倾角60°~72°,上盘地层为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D2q)灰岩、白云质灰岩,下盘地层为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D2t)中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是与路线右侧背斜褶皱同时伴生,与褶皱轴基本平行的压扭性断裂。断裂带宽仅几米,见断层泥。但上盘发育分布有F2A断裂带,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十分破碎,并见有流量稳定的岩溶大泉,流量36.206L/s,出露于阳明山隧道右侧的冲沟。F3断裂走向330°,倾向240°,发育分布于阳明山隧道K40~K42段右侧干河漯冲沟,上盘为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D2q)碳酸盐岩,下盘为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D2t)碎屑岩。

2.3.2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根据湖南孕震构造和地震分布特征分析,隧址区位于湘东地震构造和湘西地震构造带之间,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密集,岩浆岩活动频繁,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但据解放后地震测量记录,震级均小于3级,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隧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对应基本地震烈度<Ⅵ度。

2.4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丰富的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大气降水的季节性变化是导致地下水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地表水系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场所,局部地段两者呈互补关系。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水文地质特征。本合同路线段的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等三类。

2.4.1松散岩类孔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湘江、潇水及其支流河谷卵砾石层,山前冲洪积扇含泥砂砾石的孔隙之中,当与地表水呈互补关系或可接受到下伏岩溶地下水的顶托补给的地段,地下水较丰富。但

山前洪积扇地段,因洪积物中多含粘性土,不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分布位置较高,多切割成藕节状丘谷,下伏基岩已裸露的地段也不利于地下水的赋存,故水量一般较贫乏。

2.4.2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泥盆系(D2t、D1)碎屑岩类节理裂隙和构造裂隙之中。主要靠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和上覆残坡积层孔隙水的间接补给。由于分布位置较高,地形陡峻,切割较深,迳流途径短,交替循环强烈,地下分水岭和地表分水岭相一致,多沿溪沟两岸以泉水或渗流形式排泄于地表,水量贫乏~中等。响鼓岭1号隧道隧址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但勘察发现地下水贫乏。

2.4.3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

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赋存于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下段、中统棋子桥组、上统佘田桥组可溶碳酸盐岩岩溶裂隙之中,地下水的富集程度和运移受岩溶发育程度,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的控制,加之本合同段路线段的碳酸盐岩多与碎屑岩平行相间出现,褶皱多为向东弯曲的窄长型,地下水主要循上述地质构造特征运移,尤其是断裂带、断裂交汇部位,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接触带岩溶发育强烈,地下水丰富,特别是地形低洼地段,常有岩溶大泉出露。

2.4.4水质分析及涌水量预测

1、水质分析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阳明山隧道地下水局部段落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岩土层条件下属于弱微矿化水型腐蚀,隧道设计可按无腐蚀性考虑;其它隧道地表水及地下水均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2、涌水量预测

隧道涌水量预测表表1

2.5隧道工程地质评价及工程治理措施

2.5.1不良地质现象及工程治理措施

1、响鼓岭1号隧道

初勘时,在隧道进口处CZK1钻孔中揭露了溶洞,洞高0.90m无充填物,局部可见溶坑、溶隙分布,并且物探勘察在进口处及出口段洞深部位有异常反映。详勘时虽未发现岩溶,地调时在隧道进口处灰岩露头发现有溶坑、溶隙、溶孔现象,并结合区域及邻近工点资料,隧址区为岩溶发育区,隧道在施工中应密切注意岩溶发育情况。

初勘发现的溶洞对隧道影响不大,施工期间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对可能存在的岩溶进行处理,并防止突涌水事故的发生。

2、响鼓岭2号隧道

隧址区位于可溶岩发育区,初、详勘地调及钻孔揭示未发现溶洞,但岩溶是隧址区主要的不良地质,结合区域及邻近工点地质资料分析,隧址区为岩溶发育区,隧道在施工中应注意岩溶的发育分布情况。

由于地勘没有发现发育的溶洞,施工期间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对可能存在的岩溶进行处理,并防止突涌水事故的发生。

2.5.2稳定性评价及工程治理措施

1、响鼓岭1号隧道

隧址区地调和钻孔深度内既无断裂也无褶皱发育,隐晶质灰岩表现为一倾向南偏西的单斜构造,进口段产状185°∠30°,出口段产状225°∠25°,区域稳定性好。

隧道进出口围岩岩性略有不同。进口岩性除强风化灰岩外,上部还覆盖第四系残坡积土,而出口岩性基本全为强风化灰岩,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完整性差,工程性能软弱,自稳能力差,但两端洞口均无偏压现象。尤其对于进口,上覆的第四系残坡积土厚度较大且结构松散杂乱,工程性能和稳定性差,隧道洞门开挖易坍塌,须做清方处治方可进洞,并对开挖洞室及时支护。

洞口临时边仰坡采取锚喷网方式加固。

2、响鼓岭2号隧道

经地调和钻孔揭示,隧址区既无断裂也无褶皱发育,灰岩表现为一倾向出口的单斜构造,进口段产状135°∠35°,出口段产状180°∠25°,地层结构简单,层位稳定,区域稳定性好。

隧道进出口围岩岩性略有不同。进口岩性除强风化灰岩外,上部还覆盖有薄层第四系残坡积土;而出口岩性全为强风化灰岩,但两端洞口均无偏压现象。对于进口,上覆的第四系残坡积土稳定性差,易坍塌,须做清方处治方可进洞,并对开挖洞室及时支护,出口须注意松动岩石的清除。

2.5.3隧道工程地质评价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规定的围岩分级方法,采用“两步分级”,隧道洞室围岩级别划分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围岩岩性强度,即岩性特征;

(2)围岩岩体的结构特征、结构面特征;

(3)围岩岩体的完整性,岩石质量;

(4)构造影响程度;

(5)地下水活动特征对围岩强度的影响;

(6)围岩岩体物理力学指标,弹性参数等;

(7)初始应力状态对围岩强度的影响。

根据地勘报告提供的各类岩组的物理力学参数、岩体结构、结构面发育特征及各项定性、定量成果资料分析,将隧道围岩划分为三级。围岩分级见表2。

隧道围岩分级表表2

三、总体设计

3.1项目规模

本项目全线按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本段路线方案是在初步设计基础上,结合现场勘察进行优化确定。初步设计阶段确定推荐线路设置10座隧道,其中特长隧道1座,长隧道2座,中隧道4座,短隧道3座(均为小净距隧道),单洞总长为23823.55m;施工图设计阶段单洞合计23959.5m/10座,其中特长隧道8900m/1座,长隧道7190m/2座,中隧道6127.5m/4座,短隧道1742m/3座,较初步设计单洞增加135.95m。由于本段在选线过程中受到永连二级路、地形和不良地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选线困难,从环境保护、运营安全等角度考虑,茶林隧道进口段、西山岭隧道、靛口隧道、桐子坳隧道和响鼓岭1号隧道按小净距隧道设计。

3.2隧道平面及纵断面设计

隧道平面布置主要服从路线总体走向,在综合考虑线形指标及工程造价的前提下,主要考虑隧道进、出口条件、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营运管理设施场地等因素;隧道纵断面设计综合考虑了隧道长度、主要施工方向、通风、排水、洞口位置以及隧道进、出口接线等因素。隧道平、纵面指标见“隧道平、纵面一览表”表3。

隧道平、纵面一览表表3

四、结构设计

1、洞门设计

根据隧道洞口地形及工程地质条件,结合边仰坡稳定性及防排水需要,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确定洞门位置,以减小洞口开挖及防护工程量、避免大挖大刷而引起边坡坍塌,尽量采用无仰坡进洞。

洞门形式依据地形特点、地层稳定情况进行拟定,力求简洁明快、进洞自然顺畅;主要采用削竹式及端墙式洞门。对斜交进洞的洞口,为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边坡的开挖采用半明半暗方式进洞。

2、衬砌设计 ⑴、建筑限界

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 70—2004)拟定隧道建筑限界:

限界宽:10.75m=0.75m(J L )+0.5m(L L )+3.75m ×2(W )+1.0m(L R )+1.0m(J R ); 限界高:5.0m ;

建筑限界图1

⑵、隧道内轮廓 ①、主洞建筑限界

隧道内轮廓以建筑限界为基础,综合考虑路面超高、衬砌结构受力特点、通风照明及消防设施布置空间、沟槽尺寸及隧道内装等拟定断面形式及具体参数。

隧道内轮廓设计图 图2

②、紧急停车带内轮廓

紧急停车带内轮廓在停车带建筑限界的基础上,考虑设施布置及沟管布置确定;内轮廓采用三

心圆结构,边墙采用与主洞一致的圆曲线,以保证正洞与停车带平滑过渡、降低施工难度;拱部采用大半径圆曲线,详细布置见图3:

紧急停车带内轮廓设计图图3

⑶、明洞结构

各隧道洞口段结合地形、地质情况设置了长度不等的明洞,明洞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分

标准与偏压形式。同时根据本项目地形、地质特点,为避免高边坡的出现,在地形严重偏压处

采用半明半暗的明洞型式。明洞衬砌建成后采用浆砌片石、碎石土及粘土隔水层回填,顶部回

填厚度不小于2m。明洞衬砌抗渗标号不低于S8。

⑷、暗洞结构

隧道洞身段衬砌均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柔性支护体系结构的复合式衬砌,即以锚杆、

喷射混凝土、钢拱架、格栅钢架等为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采用模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抗渗

标号不低于S8),并在两次衬砌之间敷设土工布及防水板。衬砌结构设计采用工程类比法,结合

构造要求,根据围岩级别和洞室埋深条件拟定相应的支护类型,再通过必要的理论分析计算(有

限元法、荷载-结构法)进行校核,确定支护的衬砌模式,施工阶段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进行

调整和优化。各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支护参数如表4~表8。各级围岩隧道初期支护系统锚杆的设

置应尽可能与岩层倾向垂直。

分离式隧道各级围岩的支护参数表表4

小净距隧道各级围岩的支护参数表表5

紧急停车带洞身支护参数表表6

五、防排水设计

隧道防排水一般段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对富水断

层段遵循“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综合治理”的原则,以确保隧道内无渗漏水现象,保证结构

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车行安全。

1、洞口及洞外排水

⑴洞门上方设置洞顶排水沟及洞外截水沟,以引排洞门上方坡面水。

⑵当洞口路面纵坡下坡方向朝向隧道时,在路基边沟设置反坡,避免洞外水流入隧道。

2、洞身防水

⑴二次衬砌混凝土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S8,以提高衬砌自防水能力;在二衬

施工缝处设置带注浆管止水条,沉降缝和变形缝处设置橡胶止水带。

⑵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1.0mm厚凸壳HDPE立体防水排水板+无纺布,以有效防

止地下水进入隧道内部。

3、洞身排水

①沿隧道环向在地下水丰富位置设置Ω排水管,将地下水引排至边墙部纵向排水管内。

②在衬砌背后边墙脚设置纵向排水管,以汇集地下水;通过横向泄水水管将地下水汇集到

中心排水沟内或两侧边沟。

③在长、特长隧道路面以下设置中心排水管,作为隧道排水主沟,将地下水排至洞外;中

短隧道通过隧道内两侧边沟将地下水排至洞外。

④在长、特长隧道内路面左右侧设置Ω形路面边沟,以排泄路面水及清洗水;中短隧道内

路面两侧边沟兼具排泄路面水及清洗水的功能。

六、施工方案

1、施工方案

明洞段,根据地形、地质情况采用明开挖方式,其余均采用新奥法施工,暗洞施工前应先施做明洞及明洞回填,明洞长度可根据实际开挖的边仰坡高度进行调整。

1)分离式隧道施工

Ⅴ级围岩浅埋、浅埋加强段采用CD法开挖,Ⅴ级围岩浅埋偏压段采用CRD法开挖,Ⅴ级围岩深埋段采用留核心土分步开挖法,Ⅳ级围岩段采用台阶法开挖,Ⅲ、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对于Ⅴ级、Ⅳ级围岩施工开挖时应特别注意加强超前支护,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及时施作仰拱。不同衬砌类型的施工方案详见设计图纸。

2)小净距隧道施工

对于Ⅴ级围岩段左右洞均设置临时侧导洞,先施工侧导洞,侧导洞宜采用上下台阶法,必要时增设临时仰拱,左右侧导洞掌子面距离不大于20米;后施工主洞,主洞施工应采用上下台阶法,必要时增设临时仰拱,侧导洞超前主洞距离不大于35米。Ⅳ级围岩段在后施工的隧道设置侧导洞,先施工的隧道采用留核心土分步开挖法,后施工的隧道先进行侧导洞施工,再进行主洞施工,侧导洞施工宜采用上下台阶法,主洞施工应采用上下台阶法;先施工隧道掌子面与后施工隧道侧导洞掌子面距离不应大于45米,后施工隧道侧导洞掌子面与主洞掌子面距离不应大于45米。Ⅲ级围岩段先施工一侧隧道施工采用采用光面爆破全断面开挖法,后施工一侧隧道施工采用上下台阶法。不同衬砌类型的施工方案详见设计图纸。

3)特殊段施工

①半明半暗段隧道施工。首先进行边仰坡刷坡并进行防护,然后施工护拱(必要时根据现场条件处理护拱基础)并及时回填和做好边仰坡排水,暗挖部分爆破施工应采用弱爆破,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②赋水段隧道施工。加强超前地质预报,根据预测结果修正掌子面注浆参数,并在初期支护背后环向注浆,以降低地下水渗透系数,达到“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目的。

初期支护施作要随挖随撑。隧道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以最大限度保护周边岩体的完整性,控制超欠挖。在开挖过程中还需结合地层情况采取小导管注浆、超前锚杆等超前预加固措施加固地层,加强围岩监控量测,结合反馈信息及时优化调整设计参数,防止岩体坍塌,以确保结构稳定与施工安全。二次衬砌混凝土采用模板台车施工,隧道出渣采用汽车运输。

2、施工排水

①顺坡施工:以自然排水为主,在平洞底两侧设置排水边沟,不要让水漫流。

②反坡施工:根据设计和施工中预测的最大可能涌水量及突然涌水量,配置排水机械,设

置排水管路。在反坡地段设置集水、排水泵站,将水分级提升排出洞外。

3、施工紧急预案

为满足施工中发生不可预见突发事件时紧急救援需要、避免施工人员伤亡、减小各项损失,特制定施工紧急预案。主要措施为:

(1)隧道主洞施工至人行或车行横通道时,应及时贯通横通道,以供紧急救援时使用;

(2)将靠近掌子面的通风管作为救生管,该段风管采用钢管,长度应不小于80m;

(3)洞内设置无线电话,施工照明采用UPS供电照明;

(4)掌子面附近准备食品、紧急医用药物及相关设备;

(5)洞外准备临时钢架、木材、钻机等设施。

七、隧道内路面及内装设计

隧道洞内路面采用复合式路面,路面结构形式为: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MA-16)+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1cm厚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26cm厚掺聚丙烯纤维水泥混凝土+18cm 厚素混凝土基层。

隧道内装饰:隧道拱顶采用喷涂深色防火涂料,边墙采用浅色涂料(检修道以上3.5m);防火涂料要求耐火时间达2小时以上,在潮湿条件下能够良好成型,不会崩解、蚀变、掉落。

八、现场监控量测

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复合式衬砌设计、施工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本次衬砌结构采用信息化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通过施工现场监测可以掌握围岩和支护在施工过程中的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保障施工安全,为评价和修改初期支护参数,力学分析及二次衬砌施作时间提供信息依据。

根据本次项目中隧道具体条件,建议施工中进行以下量测项目:

●地质超前预报

根据各隧道地质情况,应借助TSP203或其它手段开展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工作。

●地表下沉量测

所有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中应加强地表沉降观测,严格控制地表下沉。

●隧道围岩变形量测

通过洞内变形收敛量测来监控洞室稳定状态和评价隧道变形特征。该项属主要量测项目,包括净空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和围岩内部位移量测;

●应力~应变量测

采用应变计、应力盒、测力计等监测钢拱架、格栅支撑、锚杆和衬砌受力变形情况,进而检验和评价支护效果;

●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效果分析

通过对量测数据的整理与回归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规律,对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效果进行评价,然后采用位移反分析法,反求围岩初始应力场及围岩综合物理力学参数,并与实际结果对比、验证。

九、弃渣方案

本项目开挖洞渣除部分可做为洞内衬砌材料、洞外浆砌工程、路面建筑材料外,其余全线调配利用或统一集中弃除。弃碴方案的选择以少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为原则,弃渣堆砌时应作好坡脚防护,并采取表层覆土植树、植草或种草绿化及复耕处理,以防止水土流失。

十、环境保护

隧道设计时考虑了环境保护因素,尽量避免因人为的因素而导致新的山体病害的产生,尽量减少对工程附近的建筑、居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为此,在环保设计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隧道设计时采用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减少深挖路段,保护自然坡体及植被。

●隧道开挖石渣尽可能纵向调配,作路基填料。硬质、优质石渣在所设的石料加工场集中堆~放,用于砌体工程或混凝土粗集料,不得不弃方者,根据各工点的实际情况,集中堆放。弃方时,应保护植被。堆放时,选好弃渣场地,作好坡脚挡墙防护,以防止洪水期冲走弃渣,形成人为泥石流,有条件者,在弃渣顶覆盖土层,复垦还田或种树造林。

●施工期的污水应集中排放,并应经过沉淀、过滤。

●对洞口路堑边坡稳定性较差地段及隧道边仰坡,做永久防护(护坡)工程。

●作好施工场地竣工后的清理、绿化及复耕还田工作,保护自然环境。

十一、应注意的问题

1)说明未详尽处,按有关规范、规定办理。

2)在隧道土建施工中需注意预留洞室、预埋管件的施工,不要遗漏,要求定位准确;需注意预留洞室处防水处理,保证其内无渗水现象;应注意对预埋管件的保护,保证各预埋管路畅通、无堵塞。

3)喷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

4)当开挖后隧道地质条件有变时需及时通知设计方作变更处理。

5)对隧道进口地形偏压,且存在顺层滑动可能的段落,应特别注意地表加固,确保施工安全。

6)洞口施工前,应提前完成洞口截排水系统,边仰坡开挖应随开挖、随防护。

7)根据隧道具体地质条件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对赋水地层段和岩溶发育的隧道应重点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准确预报发生突泥、涌水的可能性,并根据预报结果相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8)响鼓岭1、2号隧道路面横坡i均满足“-3%≤i≤3%”,施工时应根据路面横坡对衬砌或路面进行旋转,具体措施为:检修道高度40cm,隧道路面横坡在0%≤i≤3%时,采取行车方向右侧路缘排水沟和电缆槽随路面标高一起绕设计标高旋转;隧道路面横坡在-3%≤i<0%时,行车方向右侧路缘排水沟和电缆槽随路面标高一起绕设计标高旋转,同时初期支护和二衬绕设计标高整体旋转,整体旋转角度为α,α=arctan︱i︱。详见“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设计图”。

景观设计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精选.pdf

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1.2建设单位: 1.3项目位于: 二.设计依据 2.1国家及地方颁发的有关工程建设的各类规范、规定与标准 2.2甲方()与乙方()签定的委托合同 2.3甲方认可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及初步设计文件 2.4甲方提供的本工程建筑总平及其它相关设计资料 三.设计深度 3.1按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施工图设计深度及园林绿化设计规范的 有关要求的设计深度 四.技术说明 4.1本工程总平面图与分区平面图设计标高采用绝对标高值,园建单体及立、剖设计采用 相对标高值;其±0.00相对绝对标高值,详见各图中附注;本工程设计绝对标高为 甲方提供的标高值 4.2本工程设计中除标高以米(m)为单位外,其余尺寸均以毫米(mm)为单位 4.3本工程设计中所指距地高度均指离开完成面的高度 4.4其它相关专业(结构、水、电等)的配合,应于室外环境工程施工前由甲方负责组织 相关专业施工图设计,经本设计单位会审通过后方可施工 4.5本工程所用的各类设备(给排水、机电等)应在本工程室外环境工程施工之前由甲方 负责组织相关的设备技术施工图,经本设计单位会审通过后,由厂家或安装单位派专 人赴现场配合室外环境工程施工 五.基础及构造措施 5.1所有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如遇基础的设计底标高不能落在持 力层上,必须除去非持力层,用砂夹石回填并分层夯实(分层厚度≤300),压实系数≥0.95;如遇膨胀土地基时,除去膨胀土,用砂夹石换填并分层夯实(分层厚度≤300),换填至基底标高(压实系数≥0.95),换填后地基的承载力必须满足150Kpa 5.2连续的地面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采用平头缝, 其间距6-12m,横 向缩缝采用假缝,其间距为3-6m,缝宽5-20mm, 深度宜为垫层厚度的1/3,面层与垫层对齐;连续的路面垫层沿纵向宜设置伸缝,其间距采用20-30m,缝宽20-30mm,缝内填沥青类材料,沿缝两侧的混凝土边缘应局部加强 5.3本次园林设计如涉及到有关建筑结构顶板(底板)及围护结构,本设计如无特殊指明, 则其有关构造做法及措施参照建筑施工图设计 5.4本工程所有砖基础部分用M10水泥砂浆、MU10页岩砖(240×115×53)砌筑;砌砖部 分用M5水泥砂浆、MU7.5页岩砖砌筑 5.5排水沟: 5.5.1砖砌排水沟用M5水泥砂浆、MU7.5页岩砖砌筑 5.5.2排水沟如遇填土,沟底C15混凝土垫层下应加铺50-70mm粒径卵石(或碎石) 一层夯入土中 5.5.3排水沟与勒脚交接处设变形缝,缝宽30mm灌建筑嵌缝油膏,深50mm 5.5.4每30-40m设变形缝,缝宽30mm灌建筑嵌缝油膏

施工图设计说明

本次桥梁维修工程包括:1、桥面铺装改造工程;2、伸缩缝更换工程;3、排水系统修复工程;4、支座更换工程;5、梁体加固工程;6、分隔栏杆及护栏修复工程;7、梁体裂缝、锈胀处理工程;8、声屏障安装工程;9、桥墩表面涂装工程。 3.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 3.1改造设计原则 1、满足桥梁原设计指标。 2、加强结构的耐久性。 3、减小对交通的影响,选择快速维修方案。 4、弄清病害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2主要设计规 1、《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CJJ 99-2003) 2、《城市桥梁设计规》(CJJ 11-2011) 3、《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CJJ 166-2011) 4、《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2010) 5、《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 2-2008) 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JTG D63-2007) 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9、《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JTG/T J22-2008) 10、《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JTG/T J23-2008) 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JTG D40-2011) 3.3技术标准: 1、原桥设计荷载: 汽车-20,挂车-100,结构按四车道加载;桥上不考虑人群荷载集度。 2、地震烈度:7度。 4.桥梁病害现状 4.1桥面铺装现状 现状桥面露骨现象严重,且存在大量横向、纵向裂缝以及网裂现象。 4.1.1 非机动车道露骨 4.1.2 机动车道严重开裂 4.1.3机动车道纵向开裂露骨 4.1.4伸缩缝处桥面横向裂缝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概述 受古蔺县水务局委托,我单位于2014年9月初编制完成了本项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两河项目区(叙永县)太平溪小流域实施方案》,并于9月9日在四川省水利厅通过了专家技术审查会,按照与会专家修改意见于9月下旬修改完成实施方案后进行报批申请。于10月初领取到四川省水利厅下发的《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宣汉县杨家河等21条小流域实施方案的批复》(川水函[2014]1338号)。 该工程实施方案批复情况如下:星光河小流域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5km2。共实施坡改梯60.00hm2(石坎48.50hm2,土坎11.50hm2);水土保持林276.0hm2;经济果木林364.0hm2;封禁治理1099.46hm2;保土耕作550.54hm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塘堰整治7座,蓄水池32口,沟渠12.68km,沉砂凼58个,作业道路7.63km。 星光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076.38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697.48万元,植物措施288.97万元,封禁治理6.95万元,独立费用82.98万元。 为尽快实施完成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我院根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实施方案》及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宣汉县杨家河等21条小流域实施方案的批复》(川水涵[2014]1338号),进行了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施工设计。 二、设计依据 1、设计执行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1)《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SL336-2006);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6453.1-2008);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4-2008);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治理技术》(GB/T16453.6-2008);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通则》(GB/T15772-2008);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2008); (8)《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9)《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制图》(SL73.6-2001); (10)《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448-2009); (11)《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449-2009); (12)《水土保持术语》(GB/T20465-2006); (1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14)《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4); (1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 (16)《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及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2、基础资料 (1)《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四川省实施规划》(2013~2017年)》; (2)《四川省古蔺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2000年~2015年); (3)《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古蔺县实施方案》(2013~2017年); (4)《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水保[2013]442号) 三、设计工程概况 为尽快实施完成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我院根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实施方案》及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宣汉县杨家河等21条小流域实施方案的批复》(川水涵[2014]1338号),进行了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施工设计。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设计说明)

受怀化市公路局的委托,我院于2013年10月对G209麻阳龙田溪大桥加固改造工程进行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并于2013年10月25日完成全套设计文件,2014年3月按专家意见修改后出版设计文件。 (一)设计标准 1. 加固后汽车荷载:公路-Ⅱ级 2. 桥梁宽度:净7.5m(行车道)+2×0.5m(防撞栏杆)=8.5m 3. 设计纵坡:保持加固前桥面纵坡;设计横坡:1.5% 4. 地震基本烈度:六度 4. 设计洪水频率:1/100 (二)采用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3、《公路勘测规范》 JTG C10-2007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2〕99 号 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12. 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22-2008 13. 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23-2008 14. 湖南金路方圆工程咨询检测有限公司《G209线怀化至麻阳段龙田溪大桥检测报 告》(JLFY2012-025-001) (三)主要材料 1. 混凝土 基础加固采用C20片石混凝土; 主拱圈加固采用C30混凝土; 拱上填料采用C20片石混凝土; 行车道板采用C40防水混凝土; 防撞栏杆采用C30混凝土; 2.普通钢筋 普通钢筋必须符合“GB 1499.2-2007”和“GB 1499.1-2008”标准的规定,其中:HRB335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sk=335MPa; HPB235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sk=235MPa。 4.钢材 均采用低碳钢(Q235 钢),其技术条件必须符合GB/T700-2006 的规定。 4. 其他 水泥、砂石和拌和用水的质量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的有关规定。(四)设计要点 1. 原桥概况:龙田溪桥位于湖南省麻阳县境内,跨越沅水支流锦江,系G209上的桥梁,桥型结构为:上部构造两边跨为2×30m 空腹式石板拱桥,净矢跨比1/5;两中跨为2×60m 空腹式双曲拱桥,净矢跨比1/6,桥宽为:净7.00m(行车道)+2×1.0m(人行道及栏杆)=9.0m。下部构造为浆砌块石重力式墩台。基础为浆砌片石扩大基础,基础崁入基岩一定深度。桥梁全长21 2.35m。老桥荷载等级经验算为汽车-15级,挂车-80。该桥于上世纪70年代建成通车。 2. 老桥具体病害:桥梁检测报告表明桥梁具有以下病害及缺陷①静载试验表明,中间2×60m双曲拱桥跨不能满足公路-Ⅱ级荷载的要求;②桥面铺装层纵、横坡不顺适,桥面铺装混凝土龟裂严重且局部沉陷,桥头跳车现象明显;③大部分护栏破损、露筋且锈蚀,第三跨右侧护栏局部开裂,局部外倾;④第四跨左侧人行道板局部断裂;⑤桥面未设置变形缝;⑥桥面排水不畅,桥面局部泄水孔堵塞、破损;⑦桥面标线不清晰;⑧拱肋或主拱圈底部渗水泛碱现象,混凝土局部有剥落、露筋且锈蚀现象;腹拱圈局部有渗水、砌 设计说明

景观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景观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XXXXX建设工程 2. 建设地点:XXXXXX 3. 建设单位:XXXXXXXX 4. 工程内容:包括市民广场、中轴景观步道的铺装、园路、涌泉、园林建筑小品、绿化种植 设计以及附属服务设施的配置等。 二、总则 1.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或委托书)。 (2)建设单位认可的景观设计方案。 (3)建设单位提供1:500地形图。 (4)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规划资料。 (5)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区域周边市政道路资料。 (6)国家现行规范,规定与标准。 (7)《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2007;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06SJ805;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2012; 2、本工程采用甲方提供的北京坐标系和黄海高程。本图中所指标高均为完成面标高(或尺寸)。 3、本工程图纸所注尺寸除总平面及标高以米(m)为单位外,其余均以毫米(mm)为单位。 4、本图须与道路、建筑、结构、绿化、给水排水、电气等有关专业图纸同时配合施工。预先做 好施工组织设计,在时间和空间上应有足够的计划安排。 5、所有材料须有国家或部、省、市认可的产品合格证,替代品必须得到有关部门批准方可使用。 6、施工应按设计图施工,如有改变,需征得设计单位及有关部门批准。 7、所有外装饰材料色彩、质感需先做小样,经甲方及设计单位认可方可大面积施工,凡铺贴在 水泥砂浆面上的石材其背面涂刷“石材处理剂”一道(市场成品)以防泛浆,污染石材面。 8、地下管线应在绿化施工前铺设,功率在100W以上的灯具离植物的距离应大于1m。 9、严禁施工现场拌制混凝土、砂浆,必须按规定使用预拌混凝土、砂浆。 10、未详尽处施工应按国家及本地区现行有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11、绿化种植按种植设计说明进行施工。 三、施工要求 1、基层做法: (1)所有的基础均应置于老土层以下。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以及其他过分潮湿的路段不宜直接铺筑灰土基层。否则应在其下设置隔水垫层,防止水分侵入土基层。 (2)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 土质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确有困难时,可采用轻型击实标准控制。土质路基的压实度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 无车辆通行的广场、道路、人行道按下表“支路”标准执行。有小车、轻型车通行的按“次干道”标准执行。 大干密度为100%。 2、表列深度范围均由路槽底算起。 3、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的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 方要求。 2、砖、石及混凝土施工:除注明者外砖砌体用MU10砖、M5水泥砂浆,不得使用普通实心粘土砖。 可选用混凝土砌块,各类烧结空心、实心砌砖,各类蒸压空心、实心砌块。用于基础的及承重的砌块不得使用轻质混凝土砌块。替代黏土实心砖的承重砌块宜选用烧结空心砌块。 3、各类金属件: (1)材料:圆钢、方钢、钢管、型钢、钢板采用Q235B钢,钢筋采用HPB235级钢,不锈钢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钢和不锈钢之间的焊接采用不锈钢焊条。 (2)焊接及焊接材料应符合《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的有关技术规定。电焊条选用E4303的手工电弧条型号。焊缝应满焊并保持焊缝均匀,不得有裂缝、过烧现 象,外露处应锉平、磨光。焊缝的高度为8mm,焊缝长度见各大样。安装后不应有歪斜、 扭曲、变形等缺陷。 (3)各金属构件表面应光滑、平直、无毛刺、无铁锈、无油污及附着在构件表面的杂物。 (4)钢板制作的装饰件应保持边角整齐、切割部分须锉平磨光,不得留有切割痕迹和毛刺。 (5)各种机加工件,要求尺寸精确,表面光洁。 (6)钢构件表面装饰及防腐处理:各种钢构件在面层油漆前应进行彻底的除锈处理。 (7)油漆:对室外各构件的油漆做法。除图纸中另有注明者外,均按地上建筑做法说明中的做法。 ①金属构件:钢刷除锈、磨去毛刺、湿布擦净、涂硝基底漆一遍。刮5p基腻子一遍。 填补麻点,凹痕,划痕,砂纸磨平。硝基基漆处用色漆数遍至颜色均匀,膜面平整, 水砂纸打磨,喷亚光硝基外用清漆(Qn11型)罩面颜色另定。 注意:所有油料需经脱色处理,颜色为淡色透明。 (8)预埋铁件应进行防锈处理。外露钢材宜采用热镀锌处理。 4、本项目所有木材均选用进口成品芳兰防腐木材,外刷两道栗色木纹漆。 5、防护: (1)防滑:凡是光滑的地面材料(如玻璃、卵石铺装)坡度必须小于0.5%。

1交通工程的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的设计)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书 1 工程概述 空港大道南起黄石东路,连接现状云城西路,北至106国道,全长约6公里。 本项目为空港大道(黄石东路-109国道)工程北段,工程南起于规划七路地铁检修段下沉道路,北止于106国道。主线长337.074m,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6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3.5m,双向8车道;左辅道长384.171m,右辅道长397.542m,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4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5.6m,双向4车道。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本次设计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 5768.1-2009。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 5、《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6、《道路预成形标线带》GB/T 24717-2009。 7、《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2008。 8、《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3880.1-2006。 9、《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T 3880.2-2006。 1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T 3880.3-2006。 11、《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12、《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12。 13、《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03。 14、《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5、《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规范》GA/T851-2009。 16、《广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技术指引》 17、《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1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1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2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2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 50647-2011。 2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2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2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 3 交通标线 3.1 设计原则 1、各标线的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的要求。 2、标线用于管制和引导交通,应具有鲜明的确认效果。标线设置在路面上,应具有附着力强、经久耐磨、使用寿命长、耐候牲好、抗污染、抗变色等性能。同时,标线还应具有施工时干燥迅速、施工方便、安全性能好等性能。在夜间,标线应具有良好反光效果,对行驶车辆的诱导有重要作用。 3、除减速标线外,一般热熔型涂料的冷膜厚度为1.8±0.2mm。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方已审核通过的建筑设计方案。 2、甲方来往的书信,传真等文件。 3、国家现行建筑设计的有关规范、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 版)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 )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67-97.2003 年版)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等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丽园公司4 号楼6、抗震设防烈度:七级 2、建设地点:长葛市创业园死号地7 、建筑耐久年限:一级五十年 3、建设单位:长葛市电力公司8、主要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 4、使用功能:办公、会议

5、建筑类别及耐火等级: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三、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四、总平面

1、本工程设计标高士0.000相当于黄河高程标高83.7M,室内外高 差0.900M。 2、建筑定位放线,土方工程、管道布置、道路、广场、绿化等均按总平面图施工。注意各工种之间的配合,注意现有城市及小区的各种管线的走向与位置,避免现有管道造成损坏。 五、建筑注意构造做法要求 (一)防水 所以防水工程均应按《中南地区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建筑配件图集》设防施工。凡防水材料均应采用非焦油型,凡卷材不宜采用热熔法施工,而宜采用冷粘贴工艺施工。所以上下水管、电缆等穿越地下室外墙时应埋设防水钢套管(相见大样图)施工时应与各设备专业工程图纸紧密结合。 凡图注明使用防水砂浆者,均为1:2水泥砂浆内掺水泥重量的5%无机铝盐防水剂(BS1). 各防水材料、隔热材料要求采用优质产品,施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生产厂家规定的施工技术要求。 对后浇带、施工缝、穿墙管道、预埋件、预留连接口等薄弱环节、易漏部位,应精心施工、确保整体防水层的连续性,卷材防水层应全面封闭,并高出室内地面标高150mm。 必须有专业公司对特殊部位防水构造作深化设计,经设计院认可后, 由专业施工队施工,并负责保证质量。 1、屋面防水 屋面防水等级H级;做法详见“建施-2 ”、“建筑构造统一做法表”。防水层次:

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及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述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迎宾路改造工程,起于朝阳广场,终于欧阳海大道,道路呈东西走向,全长2641.154m,起点接朝阳广场桩号为K-0-363.917,终点接欧阳海大道桩号为K2+277.237,沿线与春陵大道相交成”T”路口,与金叶路、向阳路相交成“Y型路口”,定义为城市主干路,计算行车速度为40km/h,红线宽度朝阳广场至春陵大道段为60m、春陵大道至金路广场(金叶路)段为40m、金叶广场至欧阳海大道段(向阳路段)为26m。[注:K1+967.541(金叶广场)-K2+277.237(欧阳海大道)段路名为向阳路)。 受桂阳县政府委托,我司于近期对迎宾路改造工程进行方案及施工图设计,本阶段为施工图设计。本次改造设计范围为:K-0-363.917(朝阳广场)至K2+277.2378欧阳海大道段。 2、地理位置与交通区位 桂阳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西部,南岭北麓,湘江支流的舂陵江中上游。地理座标为东经112°13′26″至112°55′46″,北纬25°27′15″至26°13′30″,东邻郴州市北湖区,西接嘉禾县、永州的新田县,北面与耒阳、常宁、祁阳、永兴县相接,南面毗邻临武县,境域总面积为2953.67平方公里,是郴州市面积最大的县。 桂阳县是郴州至嘉禾、临武、出永州、往广西的交通要道,县城距郴州市区31.7公里,县境内有过境省道3条,分别是S214(常宁-临武)、S322(郴-桂-嘉高等级公路)、S323(桂阳-新田),总长161.843公里。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气候条件 桂阳县地处南岭山脉北侧,地貌南北高中间低,因高低差别大,气候各异。桂阳县属典型的亚热带季节性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66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7.5摄氏度,南北山区与中部丘岗山地气候略有不同。县境内降水量在时空上分布不均,空间分布以舂陵江为界,南多北少较明显,南部降水量为1200-1600毫米,北面降水量为800-1200毫米,时间分布也不均匀,春少、夏多、秋干、冬旱的特点比较突出。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56毫米。桂阳十年九旱,汛期4-9月,干旱地带以舂陵江以北偏西的流峰、板桥、塘市、飞仙等十几个乡镇最为严重。桂阳县的暴雨与洪涝年交替出现,且持续时间长,多以山洪暴发成灾。 3.2、水文条件 桂阳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535毫米,径流总量约220420万立方米。县内河流较多,主要有舂陵江、湖屯水、白水、神堂水和宜水5条,其支流218条,除神堂水南流注入武水汇珠江外,其余水系全部汇入湘江。5条水系集雨面积(含客水)大于5000km2的一条,大于500 km2的一条,其它三条都在100 km2以内。洪峰流量一般出现在4-6月间,此期为丰水期。境内最大河流是舂陵江,发源于蓝山县,主流长115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41.81亿立方米,流域境内面积2244.33平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3.10

————————————————————————————————————————————————— - 1 - ————————————————————————————————————————————————————— 防城港市江山半岛环岛东路扩建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 概 述 1.1 项目背景 防城港市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是一座美丽的海湾城市、边关城市、港口城市,是中国内陆腹地进入东盟最便捷的主门户、大通道、桥头堡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防城港于1993年设立地级市,现辖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东兴市, 总面积6181平方公里,陆地边境线230多公里,人口近90万,是一个全海景的生态滨海城市,防城港市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区域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 图-1.1 防城港在北部湾经济区的位置 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作为防城港市三大景区之一,位于防城港市沿海旅游带的中心,具有极大 的发展潜力。根据《防城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报批版),防城港市定位为滨海文化旅游风貌区。而早在 1982 年,江山半岛就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成为防城港市旅游开发的重点。 随着江山半岛旅游资源的开发,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江山半岛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较为无序,未能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产业结构处于初级阶段,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项目作为为江山半岛旅游产业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它的建设将对岛内旅游资源的开发,升级升级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繁荣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图-1.2 江山半岛在防城港市中的区位 在本项目的投标中,我公司顺利中标,承担了防城港江山半岛环岛东路扩建工程的设计任务。 江山半岛定位为 滨海文化旅游风貌区

公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说明 1.0 遵循的规范、规程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3)《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 (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97);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9)《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 (10)《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11)《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3)《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6-98); (1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 (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16)《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 (17)《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 (1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 (19)《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 054-94); (20)《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 057-94); (2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2000); (22)《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 059-95); (23)《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J/T060-98); (24)《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99); (25)《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 (2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27)国颁《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 50162-92); 此外,参照执行我院制定的工作大纲及建设单位和地方政府的有关会议纪要、协议。 2.0 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依据初步设计的批复意见“同意采用路基两侧加宽的设计方案,每侧加宽8米。加宽后的路基宽度为42米,计算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双向八车道。路面结构:4厘米厚沥青玛蹄脂(SMA-13)+6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I变级配)+8厘米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I变级配)+36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20厘米厚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进行设计。沥青混凝土表面层采用SMA,符合本项目大交通、重轴载的特点,具有较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抗低温开裂性能和优异的抗滑性能;在沥青混凝土中、下面层的选择上,传统的AC-I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具有孔隙率较小,密实性能较好等特性,但由于细集料较多,级配呈悬浮型,高温稳定性较差,同时也易于引起泛油、涌包、车辙等破坏现象。根据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发展趋势并结合本项目所处的地理环境及重载交通的实际情况,虽然Superpave设计方法设计出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该设计方法在我省应用还缺乏经验,不宜在本项目中大规模使用,而对传统AC-I型密级配进行改善,适当减少靠近最大粒径的粗集料和细集料中较细部分的比例,控制矿粉比例,适当增加中间档次的粗集料(如5~10mm、10~15mm)所形成的S型级配属于嵌挤密实型级配,具有适宜的孔隙率,渗水性小,不但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而且表面还具

施工图设计说明汇总

晋安区2014年市政维护设施维修整治项目(第二标段)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福州市晋安区建设局与我院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 2、福州市规划道路红线、河道蓝线; 3、福州市勘测院提供的1:500矢量化电子地形图; 4、外业测量资料和调查资料。 二、原道路技术指标 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2、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 3、路面:水泥砼路面,设计年限20年,路面设计荷载:标准轴载BZZ-100; 4、道路设计荷载:城-B级。 5、地震设防烈度:7度,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10g,特征周期为0.45s。 三、项目基本概况 3.1总体概况 本次整治项目包含4条道路,分别为朝天桥、岳峰横路、东岳路、琯尾街。 其中朝天桥起于康山路,路线自西向东,跨过桩号CK0+496处东郊河上桥梁后,止于长乐北路,改造全长518.606米,行车道两侧设置硬化土路肩;岳峰横路起 于长乐北路,由西向东,途径岳峰一巷,止于岳峰路,改造全长404.634米;东岳路起于长乐北路,路线总体走势自西向东,途中与现状几条巷道相交,止于连 江北路,改造全长766.133米;琯尾街修建起点起于晋安支路,路线由北向南, 止于塔头路,改造全长299.071米。本项目包含道路的现有机动车道路面为水泥 砼及沥青砼路面,其中朝天桥行车道宽度为 6.5米,岳峰横路为9米,东岳路为6米,琯尾街为11米,行车道两侧人行道与土路肩宽度根据现状建筑退距确认。 本次路面改造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电气工程。 3.2现状路面概况 通过对原路面的现场破损调查结果来看,水泥砼路面整体情况良好,经调查,全线的填缝材料脱落、老化,或已和结构缝分离的现象较多,沥青砼路面整体老 化严重。现状岳峰横路、琯尾街设置5cm厚人行道铺装,基本完好,但整体老旧,局部因经常停车破损较严重,东岳路人行道铺装杂乱,边界参差不齐,总体景观 效果较差。如图3-1所示: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组成内容及编制深度要求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内容及编制深度要求 1 设计说明书 初步设计批复等依据文件。 执行初步设计批复情况,如有改变初步设计的内容时需说明改变部分的内容、原因和依据。 采用的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 设计概要 工程范围、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平纵线形设计技术要点。 设计横断面及与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的配合关系。 路基、路面、挡墙及涵洞等工程设计。 1)路基设计及边沟、边坡特殊设计。 2)路面结构设计包括:设计标准、设计弯沉值、结构组合型式及采取的技术措施(含主、辅路及人行步道)。 3)挡墙及涵洞采用通用图或特殊设计。 4)雨水口布置及道路路面排水措施。 5)交通工程设施设计。 6)照明工程设计。 7)环境工程设计。 8)其它设计情况。 9)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新工艺等情况。 10)需要特殊说明的问题。 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拆迁、征地、迁移障碍物等。 2)管线升降、挪移、加固、予埋与其它市政管线的协调配合。 3)新技术、新材料等的施工方法及特殊路段或构筑物的做法和要求。 4)重要或有危险性的现况地下管线(电力、电信、燃气等应有准确位置和高程),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 5)对施工的特殊要求。 2 施工图预算 根据实际情况编写,有无施工图预算委托。 3 工程数量和材料用量表 4 设计图纸 平面总体设计图:比尺1:2000~1:10000,内容同初步设计要求。 平面设计图:比尺1:500~1:1000,包含规划道路中线与施工中线坐标、平曲线要素、机动车道、辅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肩)及道路各部尺寸、港湾停靠站、人行通道或人行天桥位置尺寸,道路与沿线相交道路及建筑进出口的处理方式,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及交通安全设施的位置与尺寸,桥隧、立交的平面布置与尺寸,各种杆、管线和附属构筑物的位置和尺寸,拆迁房屋、挪移杆线、征地范围等。

路基、路面施工图设计说明

说明书一、一般路基设计 1、路基标准横断面 为配合清远华侨工业园建设的要求,并结合当地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从适度超前角度出发,对鱼湾平面交叉扩建改造,其路基布置详见“平面交叉布置图”。 2、路拱横坡 行车道及辅道采用%的路拱横坡,人行道2%的反向横坡。 3、超高方式 本路段为平面交叉改造,不设超高路段。 4设计标高 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绿化带两侧处的路面标高。 5、用地范围 路堤两侧排水沟外缘以及涵洞边线外3m以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 6、路基设计要求 ⑴、根据调查,填方路基填料主要为亚粘土。本地区的土质条件好,一般可直接采用亚粘土及风化土作路床填料。 为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填方路基两侧各超宽填筑50cm,路基施工完成后再对边坡进行整修,恢复正常路基宽度。 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分层压实。本项目对路基压实度在施工期间应按规范要求进行严格控制。路基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均应符合表3-1的要求。 填料粒径、强度及路基压实标准表3-1 下路床及上、下路堤的填料时,应采用各种措施使其压实度达到表3-1中的规定。 ⑶、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高的土,不得直接用作路基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用翻晒、掺石灰、水泥等技术措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下路床和路堤填料。 ⑷新旧路基衔接时必须按相关规范设置台阶,以加强新旧路基的连接。 7、路床顶面验收标准 ⑴、基本要求 1)、路基填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规定,经认真调查、试验后合理选用。 2)、填方路基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3)、施工临时排水系统应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避免边坡冲刷,勿使路基附近积水。 ⑵、外观鉴定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1、概述 高铁商务区山韵佳苑D区位于山韵路、规划新锡路、镇北路和吼山浜围合的区域,D区共包括16栋18F住宅楼和4栋配套用房。其中D区一期建设10#~16#住宅、配套用房1、配套用房2、配套用房4和车库A、车库D。 根据甲要求,山韵佳苑D区一期室外市政沥青道路及小区部停车位(为沥青路面结构)属于本次设计围,绿地、硬铺装道路部分、人行道及曲径(步道)根据景观设计确定,计入景观施工围。 本图坐标为市城市坐标系,标高采用1985年高程基准。 2、设计依据规 1)《城市道路设计规》(CJJ37-2012) 2)《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3)《市政工程勘察规》(CJJ56-2012) 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CJJ 169-2012)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J G10-2006) 6)《公路路基设计规》(JTJ D30-2006)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JGJ50-2001) 8)《透水砖》(JC/T 945-2005) 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1-2008) 1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 11)《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GBJ50092-96) 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0]202号) 13)《混凝土路缘》(JC899-2002) 3、路面 3.1 技术指标 (1)道路性质:场地主要道路参照城市支路标准。 (2)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为10年 (3)设计荷载:BZZ-100 (4)路基压实度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3.2 道路横坡 本工程道路横断面路拱分为单向坡和双向坡两种,6m以上(包含6m)的道路为双向坡,路拱横坡坡度1.5%,坡向向路外;6m以下的道路为单向坡,路拱横坡坡度1.5%,具体横断面坡向详见平面设计图。 3.3 路面结构 (1)完全在地下室围外路面结构: A. 6m以上(包括6m)车道结构: 3.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C Ld=45 K≥95%) 粘层油 4.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K≥95%) 0.6cm 油封层 18cm 水泥稳定碎(K≥95%) 18cm 12%灰土(K≥93%) 15cm 5%灰土(Ld=380、K≥92%) 15cm 5%灰土(K≥92%) 15cm 5%灰土(K≥90%) 土基压实K≥87% B. 6m以下车道结构: 3.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C Ld=62 K≥95%) 粘层油 4.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K≥95%) 0.6cm 油封层 15cm 水泥稳定碎(K≥95%) 15cm 12%灰土(K≥93%) 15cm 5%灰土(Ld=380、K≥92%) 15cm 5%灰土(K≥92%) 15cm 5%灰土(K≥90%) 土基压实K≥87% C、汽车停车位结构: 同相邻车道结构(停车位横坡坡向详见道路平面图)。 (注:按《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规》CJJ1-2008要求,对路床顶面及各结构层弯沉进行控制。)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

总说明书 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为交叉口改造项目,工程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东北侧,伦教镇东侧。主线道路为碧桂路,被交线道路为龙洲路。本工程近期按菱形立交实施,远期为枢纽式立交,其中以碧桂路跨线桥为主体工程。本工程近期实施方案设计范围,碧桂路南起K59+571.497,北止K61+051.497,长1.48km。 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评审会议于2008年3月14日在顺德区召开。根据评审会意见,我单位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认真研究后,对相关章节进行了修改补充及完善。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期间,业主又先后召开了数次“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协调会”,并形成了《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补充大纲》。本施工图修编设计按照《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评审意见》及《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指导大纲》及补充大纲等有关文件来编制。 1.1 任务依据 1)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二期工程(SJ2-5合同段)勘察设计招标文件。 2)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二期工程(SJ2-5合同段)勘察设计合同。 3)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编)(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007年4月)。 4)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2007年4月)。 5)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首期工程方案施工图设计原则(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 线网首期工程勘察设计总体组,2007年12月)。 6)《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函》佛交函【2007】475号。 7)《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指导大纲及补充大纲》(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首期工程勘察设计总体组,2008年3月) 8)《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 9)有关会议纪要。1.2 采用规范

道路改造设计说明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1 设计过程 本项目于2015年2月委托我院进行酒都路北段拓宽工程施工图设计,2015年5月13日王城施工图初步成果并报业主评审,2015年5月15日进行了施工图内审,并依据意见进行修改。 2采用的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 2.1采用的设计规范、规程 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5)《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7)《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8)《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9)《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 D60-2004) 1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JTG D63-2007) 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 12)《公路沥青混凝土里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 13)《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 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2.2采用的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3 设计概要 3.1 工程概况 宜宾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东与泸州市毗邻,北与自贡市接壤,西靠乐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南界云南省昭通地区。处于金沙江、岷江和长江的三江交汇处,属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地区。 三江口片区位于南岸东区北部,戎州大桥和大溪口间的狭长地带,是重要的城市节点,为《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中央商务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设计内容为酒都路北段拓宽工程,酒都路道路红线宽度30m,路面结构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3.2. 序号指标名称 路名 1 道路名称酒都路 2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 3 计算行车速度30km/h 4 横断面宽度30m 6 道路交通等级中等交通 8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系数 0.10 9 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 10 路面标准轴载BZZ—100 11 路面设计基准期15年 12 防洪标准1/50 3.3 3.3.1平面设计 本次设计为道路改造,维持原道路技术标准,平面拟合原有线形进行设计 ,对道路两侧进行加宽处理,根据最新控规新增两处路口,道路与小区出入口接顺,通行机动车辆的小区出入口,采用沥青路面进行顺接;不通行机动车辆的小区出入口,采用人行道铺装结构进行顺接。 3.3.2 纵断面设计 本次改造仅对现有沥青混凝土路面修补后加铺新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纵坡不变。地面道路设计标高和原有小区出入口连接处,若有高差,在工程范围内20m范围内过渡到地面道路设计标高。 3.4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布置维持现有红线宽度及车行道宽度,车行道采用直线路拱形式,横坡采用1.5%。 本次设计道路横断面在现状道路横断面基础上,机动车道两侧拓宽0.5m,车道采用直线路拱形式,横坡采用1.5%,现场施工测量过程中,若道路横坡不满足要求,则采用AC-20层进行调平,横断面布置形式如下: 酒都路:30m=4.0m(人行道)+9.5m(车行道)+3m(绿化带)+9.5m(车行道)+4.0m(人行道); 3.5路基 本工程为道路加宽改造工程,但根据新控规需新增两处路口,需要新建路基,具体要求如下: (1)路基填筑及压实度 路基填筑填料优先采用强度高、粒径小、透水性良好的材料,严格按规范摊铺和压实。对于同一填筑路段,要求同一层的路基填料强度和粒径尽量均匀。一般路段路基填筑材料的重型压实度要求见下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