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齐民要术论文材料

齐民要术论文材料

一、基本要求:

第一,选择一本有关《齐民要术》一书的专著或译作来通读。推荐读本《齐民要术校释》(北魏),贾思勰原著;缪启愉校释,农业出版社,1998.11。

第二,通读《中国古代名著导读》中的农学经典—《齐民要术》一章。

二、辅导纲要:

1、了解贾思勰其人和《齐民要术》其书;

2、了解《齐民要术》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3、理解《齐民要术》中的哲学思想及启示;

4、了解《齐民要术》中的经营思想;

5、怎样评价《齐民要术》的地位与影响。

三、作业要求

1、自选题目,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读书报告或小论文;

2、打印或用方格纸抄写,杜绝抄袭;

3、注明姓名、学院、学号、联系方式。

齐民要术总结的是

参考资料一:

齐民要术总结的是什么

贾思勰(读音:xié),北魏时期益都(今属山东)人。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爱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超多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矗成年以后,他开始走上仕途,以前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并因此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地,他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他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东魏武定二年(554年)期间,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

修改本段成书背景

《齐民要术》成书的时刻为公元6世纪三、四十年代,它的问世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必须的时代背景和客观条件基础的。北魏之前,中国北方处于一种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一百多年以后,鲜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权并逐步统一了北方地区,社会秩序由此逐渐稳定,社会经济也随之从屡遭破坏的萧条景象中逐渐恢复过来,得到发展。北魏孝文帝在社会经济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更是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尽管如此,当时的农业生产还没有到达很高的水平,有待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贾思勰认为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关联到国家是否富强,于是他便萌生了撰写农书的想法。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农业生产的蒸蒸日上,也为贾思勰撰写农书带给了便利的条件。贾思勰为官期间,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处,他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他以前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实践,进行各种实验,饲养过牲畜、栽种过粮食。贾思勰不但注重亲身实践,而且善于向经验丰富的老农学习,吸收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齐民要术》是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从富有经验的老农当中获得的生产知识以及对农业生产的亲身实践与体验,认真分析、系统整理、概括总结,最后完成了《齐民要术》这部伟大的著作。

修改本段基本评价

《齐民要术》由序、杂说和正文三大部分组成。正文共92篇,分10卷。11万字;其中正文约7万字,注释约4万字。另外,书前还有“自序”、“杂说”各一篇,其中的“序”广泛摘引圣君贤相、有识之士等注重农业的事例,以及由于注重农业而取得的显著成效。一般认为,杂说部分是后人加进去的。

书中资料相当丰富,涉及面极广,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以及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同时,书中还详细说了各种家禽、家畜、鱼、蚕等的饲养和疾病防治,并把农副产品的加工(如酿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色的资料都囊括在内。因此说《齐民要术》对中国农业研究具有重大好处。

《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aabc的四字词语)

修改本段妙语佳句

天气新晴,是夜必霜

有闰之岁,节气近后,宜晚田

耕锄不以水旱息功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耕而不耢,不如做暴

二月三月种者为植禾,四月五月种者为穉禾

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九月、十月中,于墙南日阳中掘作坑,深四五尺。取杂菜种别布之,得经冬,须即取,粲然与夏莱不殊。(心情好的句子)

参考资料二: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由于汉族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汉文农学著作。先秦诸书中多内含农学篇章,而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系统农书,讲述从农业耕作(包括种植菜蔬果木、养殖畜禽鱼类)

到各类食品加工的技术知识。

简介

《齐民要术》是综合性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作者是北魏的贾思勰。

书中正文分成10卷,92篇,收录1500年前中国农艺、园艺、造林、蚕桑、畜牧、兽医、配种、酿造、烹饪、储备,以及治荒的方法,书中援引古籍近200种,所引《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等现已失传的汉晋重要农书,后人只能从此书了解当时的农业运作。

该书自出版后,长期受中国历朝政府重视,传遍海外后亦被常成为研究古物种变化的经典,达尔文研究进化论时曾参考一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有说此书正是《齐民要术》。“齐民要术”可解作平民谋生方法,亦可解为治理民生的方法。

背景

《齐民要术》作者为贾思勰(jiǎsīxié),北魏时人,汉族,益都(今属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人,生活于我国北魏末期和东魏(公元六世纪),以前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表彰他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

齐民要术记述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即今山西东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山东中北部的农业生产,盖述农、林、牧、渔、副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贾思勰青年时代,正值北魏孝文帝所倡孝文汉化户外的高峰,朝廷议政以农为首,督办农业,违者免官。太和九年(485年)又实行均田制,把无主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规定种植五谷和瓜果蔬菜,植树造林。

自东汉后的200年间,各地战火频起,农业生产受到破坏,但农业技术并未中辍。魏晋时期,人字耙和无齿耙开始出现,构成“耕-耙-磨”结合的耕作技术,加强旱地防旱的技术,北魏时又积累了一整套针对不一样季节的“耕-耙-磨”经验。

在此中背景下构成的《齐民要术》,初以手抄本传播,除了详细记录农业,亦抨击商贾漠视民生,“买贱鬻贵”(平买贵卖),但书中对市场有助货物流通、减少荒灾的作用十分重视,该文资料或为后人所加。《齐民要术》推崇耿寿昌之常平仓、桑弘羊之均输法皆为“益国利民,不朽之术”,并嘲笑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自《齐民要术》推出后,引起历代政府重视,北宋时期的官刊善本不易看到,有“非朝廷人不可得”之说。明代王廷相(1474-1594年)称它为“惠民之政,训农裕国之术”,唐、宋以来出现不少农书,无不以它为范本,其中,元《农桑辑要》、王祯《农书》、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清《授时通考》均受其影响。

约19世纪传到欧洲,英国学者达尔文(1809年-1882年)在其名著《物种起源》和《植物和动物在家养下的变异》曾提及参阅了“一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并援引有关事例作为

进化论的佐证,有说该书正是《齐民要术》。该书约于唐末时传入日本,至今日本还藏有北宋最早刊印的残本。

资料

《齐民要术》主要研究北朝时期的生产活动,“食为政首”是贯穿于《齐民要术》的主导思想,正如序文所言“起自农耕,最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书中举凡五谷、瓜果、蔬菜、树木的栽培,牲畜、家禽、养鱼,酒、酱、醋、豉脯、羹、臛(肉羹)、葅(泡菜)、饼、饭、饴、糖等的制作,以及煮胶、造墨的方法等,均有论述。这部书之因此重受后世重视,除了因资料极为仔细,亦因作者有超多亲身验证的第一身经验。

卷一: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

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13篇;

卷三:种葵(蔬菜)、蔓菁等12篇;

卷四:园篱、栽树(园艺)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

卷五:栽桑养蚕1篇,榆、白杨、竹以及染料作物10篇、伐木1篇;

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

卷七:货殖、涂瓮各1篇(酿造)、酿酒4篇;

卷八、九:酿造酱、醋,乳酪、储存22篇,煮胶、制墨各1篇;

卷十:非中国(指北魏以外)物产者1篇,记热带、亚热带植物100余种,野生可食植物60余种。

书中每一章节,由篇题、正文和经传文献组成。篇题援引历史文献,备有有注文,述说异名、别名、品种、地方名产、物种来源及其性状特征;该书亦有作者亲身验证的经验,如书中指济州以西(今鲁西)的长辕犁不及齐人的尉犁“柔便”;蚕茧用盐杀蛹法比曝晒为好。

在此书之前,《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对农学有所专述,但主要讲述栽培。西汉《汜胜之书》存者但是3000余字,但资料只记有种植业。《四民月令》虽已涉及农、林、牧、副,却略于技术而重于农事之安排。

版本

《齐民要术》历来版本众多,除了原作外,一般坚信杂记资料由后人掺入,现存版本则有北宋崇文院刻本、南宋张辚刻本、南宋本的明代抄本、元代刻本、明代马直卿刻本、明末胡震亨——毛晋刻本、清代张海鹏刻本、清末袁昶刻本(渐西村舍本)、日本山田罗谷刻本及仁科干复刻本、日本金泽文库旧抄卷子本。

注释上现有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等。

×《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荟要》都收入《齐民要术》。

成书背景

《齐民要术》成书的时刻为公元6世纪三、四十年代,它的问世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必须的时代背景和客观条件基础的。北魏之前,中国北方处于一种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一百多年以后,鲜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权并逐步统一了北方地区,社会秩序由此逐渐稳定,社会经济也随之从屡遭破坏的萧条景象中逐渐恢复过来,得到发展。北魏孝文帝在社会经济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更是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尽管如此,当时的农业生产还没有到达很高的水平,有待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贾思勰认为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关联到国家是否富强,于是他便萌生了撰写农书的想法。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农业生产的蒸蒸日上,也为贾思勰撰写农书带给了便利的条件。贾思勰为官期间,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处,他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他以前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实践,进行各种实验,饲养过牲畜、栽种过粮食。贾思勰不但注重亲身实践,而且善于向经验丰富的老农学习,吸收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齐民要术》是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从富有经验的老农当中获得的生产知识以及对农业生产的亲身实践与体验,认真分析、系统整理、概括总结,最后完成了《齐民要术》这部伟大的著作

参考资料:齐民要术总结的是https://www.docsj.com/doc/409238974.html,/xuexi2/8073.html

《齐民要术》主要研究北朝时期的生产活动,“食为政首”是贯穿于《齐民要术》的主导思想,正如序文所言“起自农耕,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书中举凡五谷、瓜果、蔬菜、树木的栽培,牲畜、家禽、养鱼,酒、酱、醋、豉脯、羹、臛(肉羹)、葅(泡菜)、饼、饭、饴、糖等的制作,以及煮胶、造墨的方法等,均有论述。这部书之所以重受后世重视,除了因内容极为仔细,亦因作者有大量亲身验证的第一身经验。

卷一: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

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13篇;

卷三:种葵(蔬菜)、蔓菁等12篇;

卷四:园篱、栽树(园艺)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

卷五:栽桑养蚕1篇,榆、白杨、竹以及染料作物10篇、伐木1篇;

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

卷七:货殖、涂瓮各1篇(酿造)、酿酒4篇;

卷八、九:酿造酱、醋,乳酪、储存22篇,煮胶、制墨各1篇;

卷十:非中国(指北魏以外)物产者1篇,记热带、亚热带植物100余种,野生可食植物60余种。

书中每一章节,由篇题、正文和经传文献组成。篇题援引历史文献,备有有注文,述说异名、别名、品种、地方名产、物种来源及其性状特征;该书亦有作者亲身验证的经验,如书中指济州以西(今鲁西)的长辕犁不及齐人的尉犁“柔便”;蚕茧用盐杀蛹法比曝晒为好。

在此书之前,《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对农学有所专述,但主要讲述栽培。西汉《汜胜之书》存者不过3000余字,但内容只记有种植业。《四民月令》虽已涉及农、林、牧、副,却略于技术而重于农事之安排。

《齐民要术》是综合性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作者是北魏的贾思勰。书中正文分成10卷,92篇,收录1500年前中国农艺、园艺、造林、蚕桑、畜牧、兽医、配种、酿造、烹饪、储备,以及治荒的方法,书中援引古籍近200种,所引《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等现已失传的汉晋重要农书,后人只能从此书了解当时的农业运作

《齐民要术》成书的时间为公元6世纪三、四十年代,它的问世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客观条件基础的。北魏之前,中国北方处于一种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一百多年以后,鲜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权并逐步统一了北方地区,社会秩序由此逐渐稳定,社会经济也随之从屡遭破坏的萧条景象中逐渐恢复过来,得到发展。北魏孝文帝在社会经济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更是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尽管如此,当时的农业生产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有待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贾思勰认为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是否富强,于是他便萌生了撰写农书的想法。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农业生产的蒸蒸日上,也为贾思勰撰写农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贾思勰为官期间,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处,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曾经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实践,进行各种实验,饲养过牲畜、栽种过粮食。贾思勰不但注重亲身实践,而且善于向经验丰富的老农学习,吸收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齐民要术》是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从富有经验的老农当中获得的生产知识以及对农业生产的亲身实践与体验,认真分析、系统整理、概括总结,最后完成了《齐民要术》这部伟大的著作。

由于汉族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汉文农学著作,如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对《齐民要术》的成书有重要作用

《齐民要术》仿线装本和《贾思勰志》

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彷如层层麦浪起伏连绵,气势恢宏。来自山东省寿光市的《齐民要术》成为其中的常展项目,这是山东参与该馆常设展示的唯一内容。项目在展示《齐民要术》高仿本的基础上,融合了多媒体数字技术与创意研发,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农林牧渔副等中华灿烂的农耕文化,让古书得以活化。

中国贸促会决定将《齐民要术》作为参展项目时,曾专门到原寿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寿光市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赵守祥处调研。日前,赵守祥在接受大众网记者专访时说,《齐民要术》是一部集农业之大成的综合性农学巨著,是代表公元6世纪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政治、经济、科技、哲学成就的一部百科全书,“体现了中华民族核心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智慧,而能够入选中国馆也说明了这部巨著在中华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一部集大成的农学巨著,一部6世纪最先进的百科全书

《齐民要术》是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作者贾思勰,北魏时人,汉族,益都(今属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人,生活于我国北魏末期和东魏,曾经做过高阳郡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

全书共分十卷,九十二篇,约11万字,成书于北魏末年。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它系统地总结了公元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

物的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系统农书,《齐民要术》“从农耕操作起,到制造酒、醋、酱,凡一切与农家生活资料有关的事,没有不详细记载的”。

赵守祥告诉大众网记者,自《齐民要术》推出后,历代朝廷非常重视,北宋时期有“非朝廷人不可得”之说,明代王廷相称它为“惠民之政,训农裕国之术”。唐、宋以来出现不少农书,无不以它为范本。英国学者达尔文在其名著《物种起源》中参阅并援引的“一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正是《齐民要术》。在当今农业危机形势下,该书更是引起欧美学者的极大注视和研究,说它“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卓越的、杰出的、系统完整的农业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巨著”。

赵守祥认为,《齐民要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公元6世纪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政治、经济、科技、哲学成就的一部百科全书,对后世社会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这也是中国馆为什么要选用《齐民要术》来重点展现的原因。”

四大哲学思想精髓,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农业发展史上地位重要

赵守祥认为,作者贾思勰用凝练简洁的语言总结出了重大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智慧,体现了深刻的哲学思想,非常具有前瞻性。他将《齐民要术》体现出哲学思想精髓概括为“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用之以节”十六字箴言。

所谓食为政首,意即“吃饭是天下第一件大事”。在中国历史上,几千年处于农业社会,其基本特征是以农养生、以农养政。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农村人口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发展直接关系国家

粮食安全,关系农村社会稳定,关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局。也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在安民是说,当老百姓解决了首要的吃饭问题,第二层需求便是过上安定舒适的生活。只有让他们安居乐业,才能够各司其事,社会才能有序发展。赵守祥说,“书中体现的这种思想还是在强调‘以民为本’的理念,这是一种很先进的理念。”

富而教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所谓的美好生活,不仅意味着能吃饱饭、过上舒适的生活,还要在此基础上提高人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大行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实现从物质到精神层次的提升。

用之以节。贾思勰在书中反映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资源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也有重要的约束作用。许多资源的供给能力不是无限的,资源的承载能力反过来要制约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和方式。赵守祥认为,这个思想的实质就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贾思勰在1500多年前就提出了对自然的、物质资源的节约,非常具有前瞻性。

赵守祥分析说,《齐民要术》展现了中华民族核心的历史智慧和文化价值,对世界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书中的思想精髓与世博会主题高度契合。而中国馆选择《齐民要术》作为常展项目,反过来也说明了这部巨著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农业发展史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齐民要术》是一部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农业百科全书”,它内容极其丰富,

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其中有许多技术直到现在还在应用,

它比较系统地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北魏和北魏以前农业生产技术,初步建立

了农业科学体系,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