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复习题

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复习题

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复习题
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复习题

第一篇微生物工业菌种与培养基

一、选择题

2.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 马铃薯培养基

C 高氏一号培养基

D 麦芽汁培养基

3.在实验中我们所用到的淀粉水解培养基是一种()培养基

A 基础培养基

B 加富培养基

C 选择培养基

D 鉴别培养基

7.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 马铃薯培养基

C 高氏一号培养基

D 麦芽汁培养基

8.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

A 5.0-6.0

B 3.0-4.0

C 8.0-9.0

D 7.0-7.5

9.细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

A 5.0-6.0

B 3.0-4.0

C 8.0-9.0

D 7.0-7.5

10.培养下列哪种微生物可以得到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多肽类抗生素、氨

基酸、维生素及丁二醇等产品。

A 枯草芽孢杆菌

B 醋酸杆菌

C 链霉素

D 假丝酵母

二、是非题

1.根据透明圈的大小可以初步判断菌株利用底物的能力( )

2.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性基质。()

3.在最适生长温度下,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因此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温度应选择最适生长温度。()

4.液体石蜡覆盖保藏菌种中的液体石蜡的作用是提供碳源( ).

5.种子的扩大培养时种子罐的级数主要取决于菌种的性质、菌体的生长速度、产物品种、生产规模等()

6.碳源对配制任何微生物的培养基都是必不可少的.()

7.亚硝基胍能使细胞发生一次或多次突变,尤其适合于诱发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有”超诱变剂”之称.

9.参与淀粉酶法水解的酶包括淀粉酶、麦芽糖酶和纤维素酶等。()

三、填空题

1.菌种扩大培养的目的

是。

2.进行紫外线诱变时,要求菌悬液浓度:细菌约为,放线菌

为 ,霉菌为 .

3.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是_ ___、__ __、__ __、

___ ___、__ __和____ ___。

4.碳源物对微生物的功能是__ __和

__ __,微生物可用的碳源物质主要有___ _、

___ _、__ _、__ _、__ __等。

5.工业发酵常用的有机氮源主要有_ _、_ _、

_ __、_ __、__ _等。

7.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有, , 三种.

9.在微生物研究和生长实践中,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最基本要求是

__ _、_ _、

_ _、_ _和

__ _。

的目的通常是为了

10.液体培养基中加入CaCO

__ ___。

11.在利用平板的生化反应进行分离时,生长圈法所用的工具菌是一

些 ,抑菌圈法所用的工具菌是一些的敏感菌.

13.分离放线菌时,可以在样品的菌悬液中加几滴10%的酚,以抑制

的生长,分离酵母菌时,可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以抑制细菌

的生长.

14.培养基按用途分可分

为、、和

四种类型。

15.制备淀粉水解糖的方法有、、和。

四、名词解释

1.培养基

2.生理酸性物质

3.次级代谢产物

五、问答题

1. 什么是前体?前体添加的方式?

2.简述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和菌种保藏方法。

3.微生物工业用的菌种有哪几大类,能否举出各类中常用的工业微生物名称和其反应产物。

5. 在大规模发酵的种子制备过程中,实验室阶段和生产车间阶段在培养基和培养物选择上

各有何特点?

6.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培养基有哪几种类型?

7、淀粉酶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为了提高酶的产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利用诱变育种方法,获得产生淀粉酶较多的菌株,(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2)根据诱发突变率和诱变不定向性的特点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1)主要实验步骤:将培养好的菌株分两组,一组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另一组不处理作对照。配制含淀粉的培养基。把诱变组的菌株接种于多个含淀粉的培养基上,同时接种对照组,相同条件培养。比较两种菌株菌落大小,选出透明大的菌株。

预期实习结果:由于诱变率低,诱变组中大多数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大小与对照组相同。

由于诱变不定向性,诱变组中极少数菌落透明圈与对照组相比变大或变小。

第二篇发酵设备

一.选择题

1.当内径为500mm的发酵罐中的挡板宽度为50mm时,则满足全挡板条件的挡板块数为

A 5

B 3

C 6

D 4

2、机械搅拌发酵罐中的档板宽度一般为

A 0.1-0.12D

B 0.3-0.4D

C 1-1.2

D D 0.2-0.3D

二.是非题

1.对生物进行液体深层培养的反应器称为发酵罐( ).

2.标准式发酵罐的罐高与罐体直径比为5.4.( )

3.嫌气发酵罐在结构上比需氧发酵罐简单得多,但一般须安装水力喷射洗涤装置( )

三.填空题

1.常用的需氧发酵罐有, , , 等,其中

作为通用式发酵罐而占据主导地位.

2.发酵罐中的搅拌器按液流形式可分为和两种,圆盘涡轮式搅拌器使用比较广泛,圆盘上的搅拌叶一般有, , 三种.

3.酒精发酵罐一般为形,底盖和顶盖为碟形或锥形,国内外啤酒厂使用

较多的是

形发酵罐,

3、填写下图空气除菌设备流程图中各部分的设备名称:

1 ,

2 ,4 ,8

9 。

4、下图为标准通用式发酵罐的几何尺寸比例图,其中H/D= ,d/D=

W/D= , B/D= .

四.名词解释

机械搅拌发酵罐

气升式发酵罐

自吸式发酵罐

五.简答题(见P85之1\4\6)

1. 机械搅拌发酵罐中,搅拌器的搅拌作用是什么?

2. 机械搅拌发酵罐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部件?

3. 判断下图分别为何种生物反应器?请简述其操作原理。

4、简述好氧发酵过程所需使用哪些设备?

5、简述通风机械搅拌发酵罐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第三篇发酵工艺过程的控制

一、选择题

1.微生物分批培养时,在延迟期()

A 微生物的代谢机能非常不活跃

B 菌体体积增大

C 菌体体积不变

D 菌体体积减小

2. )一般情况下,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产生酒精阶段需要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

(A) 玉米粉和有氧 (B) 大豆粉和有氧 (C) 玉米粉和无氧 (D) 大豆粉和无氧

3.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pH变化的是()

A.营养物质的消耗 B.微生物呼出的CO

C.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 D.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

4、在好氧发酵过程中,影响供氧传递的主要阻力是()

A.氧膜阻力 B.气液界面阻力 C.液膜阻力 D.液流阻力

5.)酵母菌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曲线如图所

示: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生长时

期,其中适于作为生产用菌种的时期是

()

A.a B.b

C.c D.d

6.在实际生产中,对数期的长短取决于()

①培养罐的大小②接种量的大小

③培养基的多少④代谢产物合成的多少

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③

7.通过影响微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的因素是()

A.温度

B. pH

C.氧含量D.前三者的共同作用

8.工业上利用谷氨酸棒壮杆菌大量积累谷氨酸,应采用()。

A.加入葡萄糖的投放量B.加大菌种的密度

C.改变菌种细胞膜通透性D.改变培养基碳源很氮源的比例

9、温度对发酵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温度过高,发酵周期缩短,产量降低. B 温度不影响生物合成的途径

C 温度能影响菌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D 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所需的最适温度不一定相同

10、下列关于微生物对氧的需求叙述正确的是

A 产甲烷杆菌属于厌氧呼吸,但氧的存在不影响其生存。

B 链球菌进行厌氧呼吸,不能接触空气

C 黄色短杆菌在空气充足时才能产生谷氨酸

D 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厌氧呼吸

二、是非题

1. 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

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

2. 最适的生长繁殖温度就是微生物代谢的最适温度。()

3. 最低温度是指微生物能生长的温度下限。最高温度是指微生物能生长的温度

上限。()

4、连续培养达到恒定时,比生长速率等于稀释率,即μ=D。( )

5. 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产物的形成都与搅拌速度有关。( )

6、机械搅拌是提高溶氧系数行之有效的普遍采用的方法.

三、填空题

1. 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分为_ _、

__ __、__ _和

__ ___四个生长时期。

4. 按投料方式分,发酵过程可分为 , , 三种类型,按菌体生长与产物形成关系分为 , , 三种类型.

5.影响pH值变化的因素有

7. 连续培养与单批培养相比,其优点有_ _、

_ _、_ _和_ _;而缺点主要是

_ _,其次是_ _。

10. 通常,放线菌最适pH值的范围为__ _,酵母菌的最适pH

范围为__ _,霉菌的最适pH范围是

__ __。

四、名词解释

1. 分批培养

2. 连续培养

3. 微生物的临界氧浓度

5. 发酵热

6、氧传质方程

五、简答题

1. 影响微生物需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调节通气搅拌发酵罐的供氧水平?

2. 泡沫对发酵有哪些有益之处,哪些有害之处?

3. 与分批发酵相比,连续培养有何优缺点?

4. 发酵过程温度的选择有什么依据?

5. 发酵中泡沫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常用的消泡剂有哪几类?

6.发酵操作方式可分为分批、流加和连续三种,试述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7. Monod方程中,K

的意义是什么?

s

8.深层过滤的对数穿透定律。

9. 某菌株的比生长速率为0.15h-1,试求该微生物的倍增时间。

10.氧从气相传递到细胞内要克服哪些阻力,其中最大阻力是哪一个。

11.描述供氧与耗氧平衡方程式。

12.简述温度对微生物生长和发酵的影响。

13.简述pH值对菌体生长和代谢产物形成的影响。

14.什么叫做发酵热,发酵热由哪几部分组成;

15.简述发酵过程中pH值的调节及控制方法。

六、计算题(本科)

1、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得如下数据:

S(mg/l) 6 33 64 153 221

μ(h-1) 0.06 0.24 0.43 0.66 0.70

求在该培养条件下,求大肠杆菌的μmax,Ks和td?

2、某细菌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当细胞数目为105细胞/毫升时,开始计时。一个

半小时后细胞数目为8×105细胞/毫升。试问再经过多久,细胞数目会达到

6.4×106细胞/毫升.(本科)

3.指出下列分批发酵中的产物合成各属于哪种动力学模型,并简述之。

——生物量┄┄┄代谢物

第四篇灭菌

一、选择题

1. 4.实验室常规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是()

A 135℃—140℃,5—15秒

B 72℃、15秒

C 121℃,30分钟

D 100℃,5小时

2.化学消毒剂()是能损伤细菌外膜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A 福尔马林

B 结晶紫

C 漂白粉

D 新洁而灭

3. 6.出于控制微生物的目的,灭菌一词指的是( )。

A 除去病原微生物

B 降低微生物的数量

C 消灭所有的生物

D 只消灭体表的微生物

4.实验室常规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是()

A 135℃—140℃,5—15秒

B 72℃、15秒

C 121℃,30分钟

D 100℃,5小时

5. 10.紫外线辐射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 )。

A 糖类

B 酶类

C 核酸

D 细胞壁

6.出于控制微生物的目的,灭菌一词指的是( )。

A 除去病原微生物

B 降低微生物的数量

C 消灭所有的生物

D 只消灭体表的微生物

11、培养基灭菌时间的计算可根据()计算。

A.对数残留定律B.阿累尼乌斯方程C.莫诺方程D.气体传质方程

12、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是

A 高压使微生物DNA变性,

B 高压使微生物蛋白质凝固变性

C 高温可烫死微生物

D 高温使微生物DNA变性

14.青霉素族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抗( )。

A 病毒

B 真菌

C 革兰氏阴性菌

D 革兰氏阳性菌

15.利用冷藏进行保存的一个缺点是( )。

A 冷藏不能杀死微生物

B 冷藏不能降低微生物的代谢

C 冷藏能杀死可能存在的芽孢

D 冷藏降低微生物酶的活性

二、是非题

1.谷氨酸发酵最怕染噬菌体( )

2.消毒指的是消除所有生物包括微生物的孢子。()

5.干热较湿热灭菌效果好,因为干热适用于灭菌的物质如粉料物质、玻璃制品、

设备和油料物质。()

7.巴斯德消毒法是一种防腐的方法,如牛奶、啤酒和果汁,但没有灭菌效果。()

14.巴斯德消毒法能杀死牛奶或奶制品中存在的所有微生物。()

15.将食品在沸水中浸30~60分钟,芽孢通常被破坏。()

16.热致死时间是在给定温度下破坏微生物所需的时间。()

三、填空题

1.按照发酵全过程来分,染菌分为期染菌 , 期染菌 , 期染菌 , 期染菌 ,期中后果最严重.

2.煮沸法是一种抑制微生物的方法,但细菌的_____能在煮沸的水中存活2小时

以上。

3. 2.进行湿热灭菌的方法有__ __、

__ __、_ __、

_ ___和__ ___。

5.试列出几种常用的消毒剂如__ __、

_ __、__ __和

__ __等。

10.煮沸法是一种抑制微生物的方法,但细菌的_____能在煮沸的水中存活2小时

以上。

13.在100℃煮沸30—60分钟能破坏细菌的________细胞,但对芽孢没有影响。

15.按过滤除菌机制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类型。

16.空气介质过滤除菌的作用机制包括、、、、。

四、名词解释

6.热致死时间

7.致死温度

8、对数残留定律

五、问答题

1. 简述工业发酵染菌的危害。

2. 空气除菌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7.常用灭菌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六、计算题

有一发酵罐内装40m3培养基,在121 ℃温度下进行实罐灭菌。原污染程度为每1mL有2*105个耐热细菌芽孢,121度时灭菌速度常数为1.8min-1。求灭菌失败机率为0.001时所需要的灭菌时间。

第五篇发酵工程应用实例

一、选择题

1.青霉素生产菌主要是

A 产黄青霉

B 毕赤酵母

C 短杆菌

D 黑曲霉

二、是非题

1.青霉素发酵的最适PH是7.5( )

2.谷氨酸发酵是厌氧发酵()

三、填空题

1.a-淀粉酶的生产菌种主要是和. 是我国产量最

大用途最广的液化型淀粉酶菌种。

2.酒精生产的碳源原料主要有、、三

大类。

3.与酒精发酵有关的微生物有糖化菌和酒精发酵微生物两大类,其中属于前者

的微生物有.属于后者的微生物是

5.洒精发酵工艺一般有,和两种方法.

四、名词解释

抗生素

次生代谢产物

五、问答题

1.简述抗生素的分类和青霉素生产的一般工艺..

2.简述谷氨酸发酵生产的工艺控制要点.

3.酒精发酵有何特点?

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谢调节和代谢工程

一、名词解释

代谢工程

诱导酶

组成酶

二、简答题

1.简述微生物自我调节部位从哪三方面进行?

2、根据代谢理论,人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代谢调控,以达到过量产生所需产

物的目的?

(1)发酵条件的控制

(2).改变细胞透性

(3)菌种遗传特性的改变

三、填空题

1、代谢调节是指在代谢途径水平上酶活性和酶的合成

的调节。酶活性调节包括酶的激活和酶的抑制两方面。

酶合成调节包括酶的诱导合成和酶的阻遏作用两方面。

2、普遍被接受的酶活性调节机制理论有变构调节理论和化学修饰调节理论。

第十章发酵工业与环境保护

一、名词解释

3.生物需氧量(BOD)

5.活性污泥法

6.生物膜法

8.厌氧生物处理法

二、简答题

5. 简述废水生物处理的优点。

6. 废水的重要指标包括哪几项,各有何含义?

7. 常用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8. 简述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的原理及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

综合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

1.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如果是菌体,则进行分离提纯可采用的方法是(B)A.蒸馏过滤C.过滤沉淀C.萃取离子D.沉淀萃取

4.以下发酵产品中不属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是(C)

A.味精B.啤酒C.“人造肉”D.人生长激素

5.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最适原料和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C)

A.玉米粉和有氧B.大豆粉和有氧

C.玉米粉和无氧D.大豆粉和无氧

7.对谷氨酸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D )

A.菌体是异养厌氧型微生物B.培养基属于液态的合成培养基

C.谷氨酸的形成与搅拌速度无关 D.产物可用离子交换法提取

8.用于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需添加的生长因子是( D)

A.氨基酸 B.碱基 C.核苷酸 D.生物素

9.关于菌种的选育不正确的是( C)

A.自然选育的菌种不经过人工处理

B.诱变育种原理的基础是基因突变

C.通过有性杂交可形成工程细胞

D.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构建工程菌

10.谷氨酸棒状杆菌扩大培养时,培养基应该是(A )

A.C:N为4:1 B.C:N为3:1

C.隔绝空气D.加大氮源、碳源的比例

11.灭菌的目的是(B )

A.杀灭细菌 B.杀灭杂菌 C.杀灭所有微生物 D.杀灭芽孢

12.能影响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因素是(D )

A.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B.机械搅拌

C.发酵罐散热及水分蒸发D.B、C都对

13.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是(B )

A.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

B.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

C.温度升高,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

D.需向发酵液中连续补充空气并不断地搅拌

14.当培养基pH发生变化时,应该(C )

A.加酸 B.加碱 C.加缓冲液 D.加培养基

15.大量生产酵母菌时,不正确的措施是( A)

A.隔绝空气B.在对数期获得菌种

C.过滤沉淀进行分离 D.使菌体生长长期处于稳定期

19.不能作为异养微生物碳源的是(D )

A.牛肉膏B.含碳有机物

C.石油D.含碳无机物

29.可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的培养基是(B )

A.固体、天然、选择培养基

B.固体、化学、鉴别培养基

C.半固体、天然、鉴别培养基

D.半固体、天然、选择培养基

30.下列营养物质中,不是同时含有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的是(C ) A.牛肉膏 B.蛋白胨

C.生物素 D.酵母粉

31.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配制而成,这些物质是(A )

A.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B.青霉素或琼脂

C.高浓度食盐

D.维生素或指示剂

50.常作为生产菌种和科研材料的细菌群体,应该是代谢旺盛、个体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的。所以应选择在它的(B)

A 迟滞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51.某些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是它们的( B )

A初级代谢产物 B次级代谢产物 C代谢中间产物 D 代谢废物

53.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C )

A.发酵工程的产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菌体本身

B.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品种

C.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

D.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

57.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种生产方式,通常说的乳酸发酵属于( A )

A.厌氧发酵B.氨基酸发酵C.液体发酵D.需氧发酵

59.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是( D )

A.温度控制不适 B.通气量过多 C. pH呈酸性 D.溶氧不足

60.下列可用于生产谷氨酸的菌种是( C )

A.谷氨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链球菌、大肠杆菌

C.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D.大肠杆菌、乳酸菌

61.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pH变化的是( C )

A.营养物质的消耗B.微生物呼出的CO

C.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D.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

62.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的理解是( B )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

C.接种环用烧灼法灭菌

D.常用灭菌方法有加热法、过滤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

69.在发酵工程中,( B ) 是发酵成功与否的关键。

A 无目标微生物

B 无目标微生物以外的微生物

C 无菌

D 无氧

70.( D )是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大规模生产的最关键环节。

A 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

B 细胞工程和酶工程

C 基因工程和酶工程

D 酶工程和发酵工程

三、判断题

3.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产物的形成都与搅拌速度有关。( ) 5.消毒就是把被处理物表面和内部的全部微生物杀死。( )

7.精确定量某些成分而配制的培养基是所有成分的性质和数量已知的培养基,称为天然培养基。( )

8.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基质。()

9. 碳源对配制任何微生物的培养基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填空题

3.培养基按用途分为,,

7.发酵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8.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发酵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17.在无氧条件下能将丙酮酸分子转变成乙醇分子的微生物是_____。

28.诱发突变的方法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化学诱变剂包括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

29.消毒和灭菌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杀死或除去,而后者则指杀死。

33.紫外线照射能使 DNA 产生,从而导致 DNA 复制产生错误;用紫外线诱变微生物应在条件下进行,以防止现象的产生。

35.巴斯德效应的本质是,表现为呼吸抑制发酵。

38.乳酸发酵一般要在______________ 条件下进行, 它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乳酸发酵。

五、综合填空题

2.如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1) 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

于培养基。依用途划

分,则属于培养基。

2) 依培养基原料,所培养微生物的代

谢类型是,培养的微生物

可能是。

3) 该培养基中的碳源

是,生长因子是。

六、名词解释

2.巴斯德效应

5.临界溶氧值

9.次级代谢产物

七、问答题

3.在发酵过程中,培养液的pH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应当怎样调节和控制培养液的pH?

4.哪些因素会影响发酵过程中的温度?

8.按物理性质可将培养基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用途?

9.按化学成分可将培养基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用途?

10.按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哪几类?

19.细菌群体从开始生长到死亡分为哪四个时期?

38.简述发酵热产生的原因(

答:提示: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ATP,另一部分散发到培养基中时,会引起发酵温度升高;机械搅拌也会产生一部分热量引起温度升高。此外,发酵罐壁散热,水分蒸发会带走部分热量,使发酵温度降低。

八、分析应用题

3.在发酵过程中,如何保证菌种生长和代谢的正常进行。

答:首先,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应全面,缺乏营养物质,会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及正常的代谢活动。如生物素是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因子,缺乏生物素,谷氨酸的合成就会受到影响。其次,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和浓度会影响菌种的代谢途径等。如在碳源和氮源的比为3∶1时,谷氨酸棒状杆菌会大量合成谷氨酸,但当碳源和氮源的比为4∶1时,谷氨酸棒状杆菌只生长而不合成谷氨酸。第三,当pH下降,呈酸性时,谷氨酸棒状杆菌就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在发酵过程中,培养液的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的利用和代谢产物的积累。如当谷氨酸棒状杆菌利用糖类物质不断生成谷氨酸时,培养液的pH就会下降。而碱性物质的消耗和氨的生成等则会导致培养液的pH上升。调节和控制培养液pH的方法有:在培养基中添加缓冲液,在发酵过程中加酸或碱。

综合测试题(二)一、选择题

5.作为生产用和科研材料用的菌种,常选()

A.稳定期B.衰亡期 C.对数期 D.调整期

13.在实际生产中,对数期的长短取决于()

①培养罐的大小②接种量的大小

③培养基的多少④代谢产物合成的多少

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③

16.下列可用于生产谷氨酸的菌种是()

A.谷氨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链球菌、大肠杆菌

C.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D.大肠杆菌、乳酸菌

23.初级代谢产物产生的最佳时期是 ( )

A、对数期

B、稳定期

C、调整期

D、衰亡期

24.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划分的发酵种类是 ( )

A抗生素发酵 B、维生素发酵 C、氨基酸发酵 D、液体发酵

26.在微生物生长的过程中,细胞产生的毒素和细胞的形态最多的时期分别是()

A.对数期、稳定期

B.衰亡期、稳定期

C.稳定期、衰亡期

D.衰亡期、对数期

27.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大量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种生产方式。通常说的谷氨酸发酵又属于

()

A. 液体发酵和需氧发酵B.液体发酵和厌氧发酵

C.固体发酵和需氧发酵 D.固体发酵和厌氧发酵29.某细菌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当细胞数目为105细胞/毫升时,开始计时。一个半小时后细胞数目为8×105细胞/毫升。试问再经过多久,细胞数目会达到6.4×106细胞/毫升()

A.30分钟 B. 45分钟 C.一小时 D.一个半小时

31.微生物分批培养时,在延迟期()

A 微生物的代谢机能非常不活跃

B 菌体体积增大

C 菌体体积不变

D 菌体体积减小38.在化学消毒剂中,通过凝固蛋白作用杀菌的是()

A 新洁尔灭

B 乙醇

C 甲醛

D 拮抗

44.工业生产用的菌种,在下列哪个时期选取最佳()

A 调整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二、判断题

1. 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是主代谢不畅通时,由支路代谢产生的。()

4. 微生物生长量的大小取决于限制性底物的浓度。()

5. 菌种退化主要由培养或菌种保藏条件引起的。()

三、填空题

2. 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工业发酵可分为若干类型。如按发酵形式来区分,有(传统工艺发酵)和(现代工业发酵);按发酵培养基的物理性状来区分,有(固态发酵)、(半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按发酵工艺流程来区分,有(分批式发酵)、(连续式发酵)和(流加式发酵);按发酵过程中对氧的不同需求来区分,有(厌氧发酵)和(需氧发酵)。

3. 发酵工业上常用的微生物有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醋酸杆菌、棒状杆菌、乳酸菌、状芽孢杆菌)、酵母菌、霉菌(如根霉、曲霉)和放线菌四大类群。

4. 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过程,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5. 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无机盐类、生长因子和水分)。

6. 发酵工业生产中的碳源主要是(糖类)和(淀粉),如(葡萄糖、玉米、大米、大麦、高梁、麸皮)等。氮源主要是(玉米浆、花生饼粉)等有机氮源,也有(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无机氮液。

7. 筛选新菌种的具体步骤大体可分为(采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发酵试验、性能测定)等。

8. 菌种的选育方法常用的有(新菌种的分离与筛选)、(诱变育种)和(基因重组育种)。

9. 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有:(斜面转接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砂土管保藏法)、(冷冻干燥保藏法)和(液氮保藏法)。

10.培养基的种类繁多,一般可根据其营养物质的不同来源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根据培养基的不同用途分为(基础培养基)、

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

发酵工程复习题库 一、填空题(常为括号后2-4字) 1.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可分为( )酸解法、( )酶解法和酸酶结合法 三种。 2. 糖酵解途径中的三个重要的关键酶是( )己糖激酶、磷酸丙糖激酶、( )丙 酮酸激酶。 3. 甘油的生物合成机制包括在酵母发酵醪中加入( )亚硫酸氢钠 与乙醛起加成反应 和在( )碱性 条件下乙醛起歧化反应。 4. 微生物的吸氧量常用呼吸强度;耗氧速率两种方法来表示,二者的关系是 ( ) 。 5. 发酵热包括( )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和( )辐射热等几种热。 6. 发酵过程中调节pH 值的方法主要有添加( )碳酸钙法;氨水流加法和尿素流加 法。 7. 微生物工业上消除泡沫常用的方法有( )化学消泡和( )机械消泡两种。。 8. 一条典型的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可分为( )迟滞期、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四个生长时期。 9. 常用菌种保藏方法有( )斜面保藏法、( )沙土管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 真空冷冻保藏法等。 10. 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五大营养要素是( )碳源、氮源;( )无 机盐;( )生长因子和水。 11. 提高细胞膜的( )谷氨酸通透性,必须从控制磷脂的合成着手或者使细胞膜受损 伤。 12. 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发酵可分为( )有(需)氧发酵;( )厌氧发酵两 大类。 13. 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基本方法包括( )自然选育、诱变育种; 代谢控制育种;( ) 基因重组和定向育种 等。 14. 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异型乳酸发酵时,产物为( )乳酸;( )乙醇;CO2。 15. ( )诱导酶指存在底物时才能产生的酶,它是转录水平上调节( )酶浓度的 一种方式。 16. 发酵工业的发展经历了( )自然发酵,纯培养技术的建立,( )通气搅拌的 好气性发酵技术的建立,人工诱变育种( )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开拓新型 发酵原料时期,与( )基因操作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发酵工程技术 等六个阶段。 17. 去除代谢终产物主要是通过改变细胞的膜的( )通透性来实现。 18. 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 )稀释法,( )划线法,单细胞挑选法,利用选择培 养基分离法等方法。 19. 生长因子主要包括( )维生素,( )氨基酸,( )碱基,它们对微生物 所起的作用是供给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但又是其生长必需的有机物质。 20. 微生物生长和培养方式,可以分为( )分批培养,( )连续培养,补料分批 培养三种类型。 21. 影响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培养基,( )种龄与( )接种量,温度,pH 值, 通气和搅拌,泡沫,染菌的控制和( )种子罐级数的确定。 22. 空气除菌的方法有加热杀菌法,静电除菌法,( )介质过滤除菌法。 23. 发酵产物的浓缩和纯化过程一般包括发酵液( )预处理,提取,精制。 24. 菌种扩大培养的目的是为每次发酵罐的投料提供( )数量相当的( )代谢旺 盛的种子。 25. 在微生物研究和生长实践中,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最基本要求是( ) 目的明确, ( )营养协调,物理化学条件适宜和( )价廉易得。 26. 液体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调节( )pH 值。 27. 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 )牛肉膏,蛋白胨等,无机氮源有 硫酸铵,硝酸钠, 等。为节约成本,工厂中常用尿素、( )液氨等作为氮源。 () X c Q r O ?=2

发酵工程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烈性噬菌体:能引起寄主细胞迅速裂解的噬菌体。这种噬菌体成为烈性噬菌体。 温和性噬菌体:在侵染细菌后并不迅速繁殖,而是以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和寄主的遗传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随寄主细胞的繁殖而繁殖,这种噬菌体成为温和性噬菌体。 敏感性细菌:受烈性噬菌体感染的细菌成为敏感性细菌。 溶原性细菌:含有温和性噬菌体的细菌通常称作溶原性细菌。 斜面保藏法:最基本的方法,适用范围广,细菌、真菌和放线菌都可用。当微生物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和温度条件下生长良好后,在5摄氏度左右可以保藏3-6个月,到期后重新移种一次 穿刺保藏法:常用于保藏各种需气性细菌。方法是将培养基制成软琼脂(一般为1%),盛入1.2cm*10cm的小试管或螺旋口小管内,高度1~2cm,121摄氏度高压灭菌后制成斜面,用接种针将菌种穿刺接入培养基的1∕2处,培养后的微生物在穿刺处及琼脂表面均可生长,然后覆盖以2-3cm的无菌液体石蜡。这样的小管可以在冰箱中保藏半年至一年, 干燥保藏法:将微生物吸附在各种载体上,干燥后低温保藏的方法。 悬液保藏法:将微生物悬浮于不含养分的溶液中保藏的方法。 冷冻干燥保藏法:将微生物或孢子冷冻后在减压情况下利用升华现象出去水分,使细胞代谢、生长等生命活动处在停止状态下从而达到长期保藏目的的方法。 菌丝速冻保藏法:对于不产孢子或芽孢的微生物,配制50%的甘油溶液和菌体悬浮液并按照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置于—20°C保藏的方法。 微生物种子:将保存在沙土管或冷冻干燥管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从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这些纯种培养物就称为微生物种子 表面培养法:是将纯种微生物接种在固体或液体培养基的表面,在恒温条件下进行静置培养的方法。 固体培养法:是将纯种微生物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的方法。 液体深层培养法:又叫液体通风培养,是专门在发酵罐中进行的。菌体在液体培养基中处于悬浮状态,导入培养基中的空气通过气液界面传质进入液相,在扩散进入细胞内部。 接种龄:是指种子罐中培养的菌丝体开始移入下一级种子罐时的培养时间。 接种量:是指移入的种子液体积和接种后培养液体积的比例。 二级发酵:种子接入种子罐后培养一次即可接入发酵罐作为种子,这称为一级种子扩大培养,也称二级发酵。 三级发酵:种子接入种子罐经过第一次培养后,还需移入装有新鲜培养基的第二级种子罐进行第二次培养,然后才能接入发酵罐作为种子,称为二级种子扩大培养,也称三级发酵。 双种法:采用二只种子罐接一只发酵罐的方法称双种法。 倒种法:以适宜的发酵液倒出适量给另一发酵罐作种子。 培养基:就是人工配制的供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生长、繁殖、代谢和合成人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原料同时也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生长坏境条件。 碳源:凡可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中碳素骨架的营养物质成为碳源。 氮源:凡是能被微生物用来构成细胞物质中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称为氮源 生长辅助物质:是在微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而需要量又极少的一类特殊营养物质。 光能自养微生物:细胞内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以光作为能源,以某些无机物作氢受体还原二氧化碳合成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微生物。 光能异养微生物:以光为能源,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的一类微生物称为光能异养微生物。 化能自养微生物:以无机物氧化所产生的化学能作为能源,以二氧化碳作为碳源合成有机物的一类微生物称为化能自养微生物。 化能异养微生物:以有机物作为能源和碳源的微生物称为化能异养微生物。 专性好氧微生物:只能在有空气或有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的微生物。 专性厌氧微生物:只能在没有空气或无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的微生物。 兼性微生物:既能在有空气或有氧的条件下生长,又能在没有空气或无氧的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 天然培养基:是指用天然有机物配制而成的一类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是指用化学成分完全清楚的物质配制而成的一类培养基。 半合成培养基:是指以一部分天然物质作为碳源、氮源及生长辅助物质的来源,再适当补充少量的盐,经人工配制而成的一类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在配制好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凝固剂,经煮沸溶解并冷却后制成的培养基就是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是指将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用水溶解并混合在一起,再经调节适宜的酸碱度后制成为液体状态的培养基质。 增殖培养基:按某种微生物的营养特性在培养基中加入有利于该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以提高对该微生物的分离效率。这些在微生物增殖过程

微生物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多项或单项) 1.发酵工程得前提条件就是指具有( A )与( E C)条件 A、具有合适得生产菌种 B、具备控制微生物生长代谢得工艺 C.菌种筛选技术D、产物分离工艺E.发酵设备 2.在好氧发酵过程中,影响供氧传递得主要阻力就是( C ) A.氧膜阻力 B.气液界面阻力 C.液膜阻力 D.液流阻力 3.微生物发酵工程发酵产物得类型主要包括: ( ABC ) A、产物就是微生物菌体本身 B、产品就是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 C、产品就是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D、产品就是微生物代谢得转化产物 E、产品就是微生物产生得色素 4.引起发酵液中pH下降得因素有:( BCDE ) A、碳源不足 B、碳、氮比例不当 C、消泡剂加得过多 D、生理酸 性物质得存在E、碳源较多 5.发酵培养基中营养基质无机盐与微量元素得主要作用包括: (ABCD ) A、构成菌体原生质得成分 B、作为酶得组分或维持酶活性 C、调节细胞渗透压 D、缓冲pH值 E、参与产物得生物合成6.在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技术中,加入5%二甲亚砜与10%甘油得作用就是(B ) A 营养物 B 保护剂 C 隔绝空气 D 干燥 7.发酵就是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物得一种生产方式,通常说得乳酸发酵属于( A ) A、厌氧发酵B.氨基酸发酵C.液体发酵D.需氧发酵 8.通过影响微生物膜得稳定性,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得因素就是( B ) A、温度 B、pH C、氧含量D.前三者得共同作用 9.在发酵工艺控制中,主要就是控制反映发酵过程中代谢变化得工艺控制参数,其中物理参数包括:( ABCD ) A、温度 B、罐压 C、搅拌转速与搅拌功率 D、空气流量 E、菌体接种量10.发酵过程中较常测定得参数有:( AD ) A、温度 B、罐压 C、空气流量 D、pH E、溶氧 二、填空题

微生物发酵工程试题(卷)与答案解析3套

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1.一类单细胞有分枝的丝状微生物,以孢子繁殖,分布广泛大多是腐生菌,少数是动植物寄生菌,是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菌,2/3以上抗生素由该类菌产生。这类微生物是:A.细菌B.霉菌 C.放线菌D.酵母菌 3.用液氮长期保藏菌种是因为液氮温度可达(),远远低于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停止的温度。 A.-180 0C B.-170 0C C.-160 0C D.-196 0C 4.在微生物发酵工程中利用乳酸杆菌生产乳酸的发酵属于()。 A.好气性发酵B.厌气性发酵 C.兼性发酵D.好厌间歇发酵 5.配料较粗,营养丰富,完全,C/N合适,原料来源充足,质优价廉,成本低,有利于大量积累产物。这些是()的一般特点。 A.选择培养基B.保藏培养基 C.种子培养基D.发酵培养基 6.( ) 是一类微生物维持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但自身不能合成的微量有机化合物。 A.生长因素B.碳源 C.氮源D.微量元素 7.生物反应器间歇操作, 在发酵过程中,不断进行通气(好氧发酵)和为调节发酵液的pH而加入酸碱溶液外, 与外界没有其它物料交换。这种培养方式操作简单, 是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方式, 称之为()。 A.连续发酵B.半连续发酵 C.补料分批发酵D.分批发酵 8.要求发酵设备现代化程度高、体系内营养物浓度和产物浓度始终一致、菌种容易发生变异的问题无法解决这种发酵方式是()。 A.连续发酵B.分批发酵 C.补料分批发酵D.半连续发酵 10.菌体的倍增时间是()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 A.细胞质量B.菌体浓度 C.菌体种类D.呼吸强度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选错,该小题无分。(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20分) 11.发酵工程的前提条件是指具有()和()条件 A.具有合适的生产菌种B.具备控制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工艺 C.菌种筛选技术D.产物分离工艺 E.发酵设备

最新微生物发酵工程测试题

微生物发酵工程测试 题

微生物发酵工程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微生物个体都非常微小,需借助显微工具才能看清 B.所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都是分解者 C.微生物包含了除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外的所有生物 D.微生物少数对人是有用的,多数对于人和动植物是有害 2.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炭疽热、人间鼠疫都是一些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引起这些传染病的致病微生物分别是 () A.病毒、细菌、病毒、细菌 B.病毒、病毒、细菌、细菌 B.病毒、病毒、病毒、病毒 D.细菌、细菌、细菌、细菌 3.据报道,一些日本人根本没有饮用任何酒精饮料,却经常呈醉酒状态。经抗生素治疗,很快恢复健康。下列是对致病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 A.由于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所致 B.由于肠道中感染的乳酸菌无氧发酵所致 C.于肠道中感染的酵母菌酒精发酵所致 D.D.由于肠道中大肠杆菌的有氧呼吸所致 4.下列关于微生物的碳源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微生物最常用的碳源是糖类,尤其是葡萄糖 B.自养型微生物以CO2等无机物作为唯一或主要的碳源

C.常糖类是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碳源和能源 D.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碳源的需求相差不大 5.19世纪后期,著名的德国细菌学家科赫发明了纯培养技术,分离出了霍乱弧菌、结核杆菌等,这种培养技术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判断在培养基上细菌哪些是同一种。他的判断依据是()A.细菌鞭毛的有无 B.细菌能否形成芽孢 C.细菌的菌落特征 D.细菌荚膜的有无 6.关于细菌培养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培养基、手、接种环的灭菌、消毒方法分别是高压蒸汽灭菌、酒精、火焰烧灼 B.培养基分装的高度为试管长度的1/5,搁置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的1/3 C.高压蒸汽灭菌结束时,当压力为0时,才能打开排气阀 D.接种时,不要画破培养基,也不能使接种环接触管壁或管口 7.下列关于平菇培养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也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所需压强、时间与细菌培养基灭菌时完全一样 B.培养基的pH应调至高无上8.0 C.接种过程中,要在火焰旁操作,防止杂菌感染 D.接种后应放在完全密闭的适宜温度的房间里培养 8.下列关于固氮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同的根瘤菌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B.具有根瘤的豆科植物能以氮气为氮源

发酵工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微生物工程可分为发酵和提纯两部分,其中以发酵为主。 化学工程与发酵工程的本质区别在于化学工程利用非生物催化剂,发酵工程利用生物催化剂---酶。 二、判断: 发酵产品是经微生物厌氧生物氧化过程获得的。错 三、课后思考题: 1、发酵的定义: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把底物(有机物)转化成中间产物,从而获得某种工业产品。(工业上定义、广义、有氧无氧均可) 2、发酵流程: 3、比拟放大的基本过程:斜面菌种-摇瓶试验(培养基、温度、起始pH值、需氧量、发酵时间)-小型发酵罐-中试-大规模工业生产 4、发酵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自然发酵时期 2)纯培养技术建立(第一个转折期) 3)通气搅拌的好气性发酵工程技术建立(第二个转折期) 4)人工诱变育种与代谢控制发酵工程技术建立(第三个转折期) 5)发酵动力学、连续化、自动化工程技术的建立(第四个转折期) 6)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相结合工程技术建立(第五个转折期) 5、微生物工业发展趋势 1)、几个转变 分解代谢→合成代谢 自然发酵→人工控制的突变型发酵→代谢控制发酵→通过遗传因子的人工支配建立的发酵(如工程菌) 2)、化学合成与生物合成相结合 3)、大型、连续化、自动化发酵 发酵罐的容量可达500t,常用的也达20-30t。 4)、人工诱变育种和代谢控制发酵

微生物潜力进一步挖掘,新菌株、新产品层出不穷。 5)、原料范围不断扩大 石油、植物淀粉、天然气、空气、纤维素、木质素等 6、举例说明微生物工业的范围 酿酒工业(啤酒、葡萄酒、白酒) 食品工业(酱、酱油、食醋、腐乳、面包、酸乳) 有机溶剂发酵工业(酒精、丙酮、丁醇) 抗生素发酵工业(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 有机酸发酵工业(柠檬酸、葡萄糖酸等) 酶制剂发酵工业(淀粉酶、蛋白酶等) 氨基酸发酵工业(谷氨酸、赖氨酸等) 核苷酸类物质发酵工业(肌苷酸、肌苷等) 维生素发酵工业(维生素B12、维生素B2等) 生理活性物质发酵工业(激素、赤霉素等) 名贵医药产品发酵工业(干扰素、白介素等) 微生物菌体蛋白发酵工业(酵母、单细胞蛋白) 微生物环境净化工业(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等) 生物能工业(沼气、纤维素等天然原料发酵生产酒精、乙烯等能源物质) 微生物治金工业(微生物探矿、治金、石油脱硫等) 第二章发酵基础知识 1、写出生产以下产品的主要菌种: 啤酒(啤酒酵母)、黄酒(霉菌(根霉、曲霉)、酵母菌、细菌)、味精(谷氨酸棒杆菌、黄色短杆菌)、柠檬酸(黑曲霉)、食醋(霉菌、酵母菌、醋酸菌)、酸奶(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酸链球菌)) 2、发酵工艺控制中,主要应监控温度、pH值、溶解氧、 泡沫、氧化还原电位等。 3、概念:单菌发酵: 现代发酵工业中最常见,传统发酵工业中很难实现。 混合菌发酵: 自然发酵和人工接种发酵 液态发酵: 发酵基质呈流动状态,如啤酒发酵、柠檬酸发酵等。 固态发酵: 发酵基质呈不流动状态。如固态酱油发酵、米醋发酵、大曲酒(白酒)发酵等。半固态发酵: 发酵基质呈半流动状态,如黄酒发酵、传统稀醪酱油发酵等。 4、发酵产品主要类型 微生物菌体、代谢产物、酶 5、如何理解:传统工艺,原料决定菌种;现代工艺,菌种决定原料? 传统工艺,原料决定菌种:传统工艺中,发酵原料是一种选择培养基。 传统工艺就是利用这种选择作用,把自然界带入的各种野生菌,在发酵基质上进行选择富集培养,这些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结果可生产出有特殊风味的食品。 现代工艺,菌种决定原料:在使用纯种发酵剂前,我们必须对原料进行灭菌,以防止其他杂菌对发酵的干扰。 6、发酵产品主要有哪些附加值 1)发酵有利于食品保藏食品发酵后,改变了食品的渗透压、酸度、水的活性等,从而抑制了腐败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食品保藏。 2)发酵产品有保健作用有些食品经过微生物发酵后,不仅能产生酸类和醇类等,还能产生某些抗菌素可抑制致病菌和肠内腐败菌。

微生物工程题库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微生物工程原理 第一、二章微生物工程概论、生产菌种的来源 SOS生色检测法:利用DNA损伤时,可活化yecA蛋白,进而分解噬菌体的阻遏蛋白,再引起sifA(sulA)基因启动子启动LacZ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检测能损伤DNA的抗肿瘤药物的目的。 生化诱导分析法(BIA):采用测定溶原性λ噬菌体阻遏物支配下的启动子控制的转录和表达的酶活性的方法。 1、微生物工程的应用领域有? (1)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微生物技术最早开发应用的领域,至今产量和产值仍占微生物工程的首位。食品加工、含醇饮料、发酵乳制品、调味品等 (2)在医药卫生中的应用 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生物制品、酶抑制剂 (3)在轻工业中的应用 糖酶、蛋白酶、果胶酶、脂肪酶、凝乳酶、氨基酰化酶、甘露聚糖酶等 (4)在化工能源中的应用 醇及溶剂、有机酸、多糖、清洁能源等 (5)在农业中的应用 生物农药、生物除草剂、生物增产剂等

(6)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污水处理(厌气法、好气法) (7)在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的各种工具酶等 2、抗肿瘤药物产生菌的分离原理 临床上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是直接作用于核酸或抑制核酸生物合成的物质,大部分具有抗菌或抗真菌的活性,现发展出利用微生物筛选作用于DNA 的抗肿瘤药物的方法,如生化诱导分析法、SOS生色检测法 生化诱导分析法(BIA):采用测定溶原性λ噬菌体阻遏物支配下的启动子控制的转录和表达的酶活性的方法。将E.coli lacZ 连接在λ噬菌体的PL启动子下,当DNA损伤时,诱发λ阻遏蛋白CI分解,PL启动子启动lacZ 基因转录,表达出β-半乳糖苷酶。测定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可检测能损伤DNA的抗肿瘤药物的存在X-Gal。作显色底物;反应后呈蓝色 SOS生色检测法:利用DNA损伤时,可活化yecA蛋白,进而分解噬菌体的阻遏蛋白,再引起sifA(sulA)基因启动子启动LacZ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检测能损伤DNA的抗肿瘤药物的目的 3、利用DNA修复能力突变株进行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原理 生物--两个以上的DNA修复基因,一个DNA修复基因损伤或变异,仍能存活,但对能引起DNA损伤的化合物十分敏感,易发生死亡

(完整版)发酵工程_题库及答案.doc

1、举出几例微生物大规模表达的产品,及其产生菌的特点? A.蛋白酶表达产物一般分泌至胞外,能利用廉价的氮源,生长温度较高, 生长速度快 ,纯化、分离及分析快速;安全性高,得到 FDA的批准的菌种。 B.单细胞蛋白生长迅速,营养要求不高,易培养,能利用廉价的培养基或生 产废物。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量高,质量好。安全性高,得到 FDA的批准的菌种。 C.不饱和脂肪酸生长温度较低,安全性高,能利用廉价的碳源,不饱和脂 肪酸含量高, D.抗生素生产性能稳定,产量高,不产色素,,能利用廉价原料 F.氨基酸代谢途径比较清楚,代谢途径比较简单 2、工业化菌种的要求? A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 B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可操作性要强C. 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 D.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 E.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与致病菌无关) F.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 4、讨论:微生物(包括动、植物)可以生产我们所需的一切产品,但是涉 及到工业化生产,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为何只有特定的微生物才具有大量 表达的潜力?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细胞对遗传信息作选择性的表达,实现代谢 的自动调节。代谢的协调能保证在任何特定时刻、特定的细胞空间,只合成必 要的酶系(参与代谢的多种酶)和刚够用的酶量。一旦特定物质的合成达到足 够的量,与这些物关系支持细胞自身的增殖(生产细胞),不支持(人的)目

的产物的过量生产(生产特定的初级代谢产物)。而工业化生产要求特定表达 某种或某类物质,只有正常代谢被打破,代谢协调失常的微生物才能达到要求 5、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样品的采取→预处理→培养→菌落的选择→初筛→复筛→性能的鉴定→菌种保藏 6、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培养? 自然界中目的微生物含量很少,非目的微生物种类繁多,进行富集培养, 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 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使筛选变得可能。 7、菌种选育分子改造的目的? 防止菌种退化 ;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 提高生产能力 ; 提高产品质量 ; 开发新产品 . 8、以目前的研究水平,土壤中能够培养的微生物大概占总数的多少?什么 是 16sRNA同源性分析? 目前能够培养的微生物不到总数的 1%。以 16sRNA为靶基因,设计引物, 建立 pcr 扩增体系,再通过 DNA 测序进行细菌同源性分析。 9、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自然选育就是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 程。

发酵工程复习题2013418

一、发酵工程与传统酿造、化学工程相比特点是:发酵是生物体自身进行的反应 与传统酿造相比: 1、发酵过程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数十个反应过程能够在发酵设备 中一次完成; 2、反应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耗能少,设备较简单; 3、原料通常以糖蜜、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可以是农副产品、工业废水或 可再生资源,微生物本身能有选择地摄取所需的物质; 4、容易生产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能高度选择地在复杂化合物的特定部位进 行氧化、还原、官能团引入或去除等反应; 5、发酵过程中需要防止杂菌污染,大多情况下设备需要进行严格的冲洗、灭 菌,空气需要过滤等。 二、与化学工程相比(发酵工程的一般特征): 1)作为生化反应,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因此没有爆炸之类的危险,各种设备都不必考虑防爆问题,还有可能使一种设备具有多种用途; 2)原料通常以糖蜜、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加入少量的各种有机或无机氮源,只要不含毒物,一般无精制的必要,微生物本身就有选择地摄取所需物质; 3)反应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因此数十个反应过程能够像单一反应一样,在称为发酵罐的单一设备内很容易地进行; 4)能够容易地生产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发酵工业最有特色的领域; 5)由于生命体特有的反应机制,能高度选择性地进行复杂化合物在特定部位的氧化、还原、官能团导入等反应; 6)生产发酵产物的生物物质菌体本身也是发酵产物,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酶等有用物质。因此,除特殊情况外,发酵液等一般对生物体无害;

7)发酵生产在操作上最需要注意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8)通过微生物的菌种改良,能够利用原有生产设备使生产飞跃上升。 三、微生物发酵技术反应过程中的特点: 1、条件通常温和(常温、常压、弱酸、弱碱)。 2、原料来源广泛,以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 3、反应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单一反应器内进行。 4、发酵产品(多为小分子产品,也容易生产出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5、高度选择性地进行复杂化合物在特定部位的反应。 6、生产发酵产物的微生物菌体本身也是发酵产物(发酵液一般对生物体无害)。 7、防止污染(灭菌是发酵成败的关键)。 8、改良微生物菌种(提高生产水平;菌种是发酵的根本因素)。 四、微生物发酵技术发展历史过程及特点: 1、自然发酵(天然发酵):厌氧发酵、非纯培养、产物稳定性差(酒、醋、酱油)。 2、纯培养技术建立:纯培养无菌操作技术建立、密闭发酵罐、表层培养、显微镜诞生及微生物发现(甘油、丙酮、丁醇等初级代谢产物)。 3、通气搅拌大规模发酵技术建立:好氧发酵、发现青霉素(次级代谢产物)。 4、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生产谷氨酸,菌种经遗传育种、人工诱变等控制其代谢途径得到所需的代谢终产物(氨基酸、某些抗生素)。 5、开拓发酵原料时期(石油发酵时期):石化工副产品作为发酵原料、大型发酵罐、自动化、连续化(单细胞蛋白)。 6、DNA体外重组技术的建立(基因工程阶段):分子生物学、DNA重组、细胞融合(干扰素、激素)。 五、分批发酵:1、定义:(分批培养)是指将所有的物料(除空气、消沫剂、调 节pH的酸碱物外)一次性加入发酵罐,然后灭菌、接种、培养,最后将整个罐的内容物放出,进行产物回收。清罐结束后,重新开始新的装料发酵的发酵方式。 2、特点:非稳态培养过程、一次性投料一次性收获产品、封闭

微生物工程期末复习题目及答案

名词解释 1.富集培养:分为分批式富集培养和恒化式富集培养。分批式富集培养指将富 集培养物转接到新的同一种培养基中,重新建立选择性压力,如此重复转种几次后,再取此富集培养物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以获得单菌落。恒化式富集培养是通过改变限制性基质的浓度,来控制两类不同菌株的比生长速率 2.自然选育: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 3.诱变选育:用各种物理、化学因素人工诱发的基因突变 4.杂交育种:将不同菌株的遗传物质进行交换、重组,使不同菌株的优良性状 集中在重组体中,得到具有新性状的菌株。 5.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种菌(包括种间、种内及属间)融合 为一个新细胞的技术 6.前体: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后,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结 合到产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而有较大的提高。 7.促进剂: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 量的添加剂。 8.抑制剂:在发酵过程中加入抑制剂会抑制某些代谢途径的进行,同时刺激另 一代谢途径,以致可以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9.合成培养基:用化学成分和数量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成分精确,重复 性强,可减少不能控制因素。 10.天然培养基:采用化学成分不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各种动植物或微生物 的浸出物、水解液等物质制成的。 11.孢子培养基:制备孢子用的培养基,营养不太丰富。 12.种子培养基:满足菌种生长用的。营养丰富,氮源、维生素比例较高。 13.发酵培养基:满足大生产中大量菌体生长和繁殖以及代谢产物积累的营养物 质。 14.发酵热: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 15.生物热: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本身产生的大量热。

发酵工程习题

发酵工程习题 1、举出几例微生物大规模表达的产品, 及其产生菌的特点? 2、工业化菌种的要求? 3、讨论:生产抗生素的微生物能不能生产氨基酸? 4、讨论:微生物(包括动、植物)可以生产我们所需的一切产品,但是涉及到工业化生产,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为何只有特定的微生物才具有大量表达的潜力? 5、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6、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富集? 7、菌种选育分子改造的目的? 8、以目前的研究水平,土壤中能够培养的微生物大概占总数的多少?什么是16sRNA同源性分析? 9、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10、什么是正突变?什么是负突变?什么是结构类似物? 11、什么是诱变育种?常用的诱变剂有哪些? 12、什么是基因的重组?什么是基因的直接进化?二者有何区别? 13、什么是培养基?发酵培养基的特点和要求? 14、用的碳源有哪些?常用的糖类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15、什么是生理性酸性物质?什么是生理性碱性物质? 16、常用的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有哪些?有机氮源在发酵培养基中的作用? 17、什么是前体?前体添加的方式? 18、什么是生长因子?生长因子的来源? 19、什么是产物促进剂?产物促进剂举例? 20、什么是理论转化率?什么是实际转化率? 21、培养基设计的一般步骤? 22、培养基成分选择考虑的问题? 23、读书报告:举例说明培养基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24、讨论:培养基优化在发酵优化控制中的作用与地位? 25、么是种子的扩大培养? 26、种子扩大培养的目的与要求? 27、种子扩大培养的一般步骤? 28、在大规模发酵的种子制备过程中,实验室阶段和生产车间阶段在培养基和培养物选择上各有何特点? 29、什么是接种量?对于细菌、放线菌及霉菌常用的接种量是多少? 30、什么时发酵级数?发酵级数对发酵有何影响,影响发酵级数的因素有哪些? 31、什么是种龄?事宜种龄确定的依据? 32、读书报告:结合具体的产品理解种子质量控制的方法,以及认识种子质量对发酵的影响? 33、接种、倒种、双种? 34、么是菌体的生长比速?产物的形成比速?基质的消耗比速?维持消耗? 35、什么是Monod方程其使用条件如何?各参数的意义与求解? 36、什么是初级代谢产物?什么是次级代谢产物? 37、什么是一类发酵?二类发酵?三类发酵? 38、什么是连续培养?什么是连续培养的稀释率? 39、解释连续培养富集微生物的原理?

复习题1-南开大学微生物发酵工程复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前言 1.微生物发酵工程的概念 是利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以及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结合并发展起来的现代发酵技术。 2.微生物发酵产物的类型(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含义) a.产物是微生物菌体本身, SCP 菌体蛋白?PHB?趋磁细菌 b. 产品是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 c. 产品是微生物代谢的转化产物; d. 微生物作用下完成一个生物过程。 @ 初级代谢产物: 将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的工程,称为初级代谢?这一过程的产物如:氨基酸等。 @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有人把超出生理需求的过量初级代谢产物也称为次级代谢产物。有人把超出生理需求的过量初级代谢产物旷也称为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包括:抗生素、激素、生物碱、色素、维生素等。 3.微生物发酵工程的特点 1) 微生物的生化反应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 2) 原料无需精制即可使用? 3) 反应是以生物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多个反应过程能在同一反应器进行? 4) 能生产化工方法无法合成的高分子物质及酶类? 5) 能选择性地进行复杂化合物的转化反应? 6) 通过菌种改良能利用原设备增加产量? 7) 发酵生产易被杂菌或噬菌体污染,菌种易变异,影响生产? 8) 底物不能完全转化成目的产物,副产物不可避免? 9) 原料以农副产品居多,价格波动较大? 10) 生产前准备工作量大反应器效率低,有的废物需处理? 第二章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 1.工业中常用的微生物 (一)细菌: 1)醋酸杆菌○1醋酸杆菌: 发育适温在30 0C以上,氧化乙醇为醋酸? ○2葡萄糖氧化杆菌:发育适温在300C以下?氧化葡萄糖为葡萄糖酸。 2)乳酸菌○1链球菌亚属,其中有些菌发酵结果只能产生乳酸,称为同型发酵;另一类菌种除生成乳酸外还生成醋酸, 乙醇以及CO2称为异型乳酸发酵。 ○2乳杆菌亚属,细胞杆状?常常生成链?多不运动?能运动者有周生鞭毛?G+?无芽孢?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物85%以上为乳酸。 常用菌种:德氏乳酸杆菌和巴氏乳酸杆菌。广泛的应用于乳制品工业生产和生产乳酸,医药上用来生产乳酶生? 3)芽孢杆菌高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产生菌,在铵盐溶液中发酵各种糖类生成酸,是生产中性蛋白酶的和制造日本风味食品纳豆的主要菌种。还可以用来生产多肽类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B12 以及2?3-丁二醇果胶酶等? 解淀粉芽孢杆菌可合成γ-聚谷氨酸和果聚糖 4)短杆菌不具鞭毛,产色素、不形成芽孢、好气菌、此属菌有谷氨酸发酵能力,在利用糖质原料的谷氨酸发酵中需要生物素作为生长因子。

发酵工程复习题

复习A 1. 发酵过程中异常现象(发酵液转稀、发酵液过浓、耗糖缓慢、pH不正常)处理措施? (1)发酵液转稀:适时补入适当碳源或氮源促使繁殖新菌体; (2)发酵液过浓:补入10%无菌水,使菌液浓度下降、粘度下降,改善发酵条件; (3)耗糖缓慢:补入适量合适的氮源、磷盐,提高发酵温度、风量; 2. Monod(莫诺)方程表明了什么和什么的重要关系?简介Monod(莫诺)方程? 比生长速率和生长基质浓度的关系。 内涵:当温度、pH恒定时,u随特定的S变化。 3. 补料分批发酵技术的特点, 与分批发酵,连续发酵的区别? 特点:(1)由于机制的缓慢补入,既满足了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合成的持续需要,又避免了由于基质过量引起的各种调控效应,从而能使产率获得很大提高; (2)补料技术本身提高:少次多量→少量多次→流加→微机控制流加; 区别:(1)区别于分批发酵技术:由于补加物料,补料分批发酵系统不再是封闭系统; (2)区别于连续发酵技术:补料分批系统并不是连续地向外放出发酵液,罐内的培养液体积(V)不再是个常数,而是随时间(t)和物料流速(F)而变化的变量(变体积操作)。 4. 通风发酵设备中的机械搅拌发酵罐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 (1)发酵罐应具有适宜径高比; (2)能承受一定压力; (3)发酵罐的搅拌通风装置能使气液充分混合; (4)具有足够的冷却面积; (5)罐内应尽量减少死角; (6)搅拌器的轴封应严密。 5. 发酵液pH对发酵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1)影响酶活力; (2)影响细胞膜所带电荷的状态,改变膜的渗透性,影响对营养的吸收利用; 6. 比底物消耗速率方程? Qs=Qsmax·S/Ks+S 7. 补料分批发酵的适用范围? (1)高菌体浓度培养系统; (2)存在高浓度底物抑制的系统,通过添加底物降低抑制; (3)存在crabtree效应的系统; (4)受异化代谢物阻遏的系统; (5)利用营养突变体的系统; (6)希望延长反应时间或补充损失水分的系统。 8. 优良的发酵装置应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内容? (1)避免将需蒸汽灭菌的部件与其它部件连接,因为即使阀门关闭,细菌也可在阀门内生长; (2)尽量减少法兰连接,因为设备震动和热膨胀会引起连接处的移位,导致染菌,应全部焊接结构,消除积蓄耐灭菌物质; (3)防止死角、裂缝等一类情况,以避免固体物质在此堆积,形成使杂菌获得热抗性的环境‘ (4)发酵系统的某些部分应能单独灭菌; (5)与反应器相同的任何连接应采用蒸汽加以密封,取样口在不取样时也要一直通蒸汽; 9. 控制发酵过程pH的方法? (1)培养基中适当添加生理酸性盐或生理碱性盐; (2)培养基中适当添加缓冲剂; (3)自动检控;

【YA】微生物复习题(有答案)

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相互依赖,互相有利,显示出一起共同生活比分开来单独生活更为有利。 有时,甚至一种生物脱离了另一个种生物后即不能 生活。这种产关系即为共生。 发酵:广义的“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种生产方式;狭义的“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 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 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 代谢产物的过程。 病毒: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寄生于活细胞内的微生物,在细胞外具有大分子特 征,在活细胞内部具有生命特征。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的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菌落:单个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就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群体,即为菌落。 基因:是生物体内一切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最小遗传功能单位,其物质基础是一条以直线排列、具有特定核 苷酸序列的核酸片段。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世代时间:单个细胞完成一次分裂所需的时间。 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 蛋白质晶体称为伴胞晶体 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 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 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 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 生物固氮:是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成氨的过程,生物界中只有原核生物才具有固氮能力。 基团移位:指一类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 生命周期:指的是上一代生物个体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阶段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部过程 栓菌试验:即设法把单毛菌鞭毛的游动端用相应抗体牢固地栓在载玻片上,然后在光镜下观察该细胞的行为。 烈性噬菌体:侵染后并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病毒。 单细胞蛋白:单细胞蛋白又叫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按 生产原料不同,可以分为石油蛋白,甲醇蛋 白,甲烷蛋白等;按产菌的种类不同,又可 以分为细菌蛋白,真菌蛋白等。 真菌生活史:真菌从孢子萌发开始,经过生长发育阶段,最终又产生同一种孢子,其染色体行为由单 倍体到双倍体再回到单倍体的过程。选择性培养基: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 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 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 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 1、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元素是蛋白质,核酸,类脂和碳水化合物。 2、在混合菌样中获得纯菌株的方法主要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划线平板法等。 3、放线菌的菌丝体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4、无分枝单细胞的群体典型生长曲线,根据单细胞微生物生长速度的不同可将曲线分为缓慢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四个时期。 5、食用菌是由营养菌丝;生殖菌丝、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组成 6、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应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和聚合反应 1、根据微生物的进化水平和各种性状上的明星差别,可把它分为原核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真核微生物、非细胞微生物 2、原核生物可粗分为“三菌”和“三体”6个大类,即细菌(含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以及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3、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分为5个阶段,即吸附、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和裂解(释放)。 4、酵母菌是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的。 5、按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功能可以把培养基分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 6、营养是一切生命活动所需物质资源。 7、细胞膜运送营养物质有四种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送和基团移位。 8、基因突变是遗传变异的基础,也是诱变育种的前提。 9、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氧气、PH 。 10、固氮菌从生态类型可分为自身固氮菌、共生固氮菌和联合固氮菌。 1、真核微生物核糖体类型为80S 。 2、大肠杆菌长为2、0μm,宽为0、5μm,其大小表示为0、5μm x2、0μm 。 3、研究细菌遗传、代谢性能常采用对数生长时期的细胞。 4、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巴斯德 5、革兰氏染色法是鉴别细菌的重要方法,染色的要点如下:先用草酸铵结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使菌体着色,然后用脱乙醇色,最后用番红复染,呈紫色色为革兰氏阳性反应,呈浅红色为革兰氏阴性反应。 6、微生物根据细胞结构的有无可分非细胞生物、细胞生物为两大类,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又可分为原核生物、

发酵工程09试卷(含答案) (2)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淀粉水解方法有酸法、酶法和酸酶结合法。 2、根据微生物生长速度与产物合成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发酵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生长偶联型、非生长偶联型和混合生长偶联型。 3、呼吸抑制发酵的现象叫巴斯德效应。 4、高温灭菌的原理是高温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失活。 5、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对流加热干燥、接触加热干燥和冷冻升华干燥等。 6、发酵醪中菌体分离可采用离心分离和过滤分离方法。 7、发酵热包括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和辐射热。 8、发酵过程中,调节PH值常用方法有添加CaCO3法、流加尿素、 加缓冲剂法等。 二、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 1、分解代谢物阻遏 当菌体利用葡萄糖作C源进行生长时(1分),葡萄糖分解产物能阻遏参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的酶系生成(1分),从而影响次生代谢物的合成(1分)。 2、对数残留定律 在高温灭菌时,菌的死亡速率与任一瞬间残留的活菌数N成正比(3分)。 3、反馈抑制 酶促反应的终产物(1分)抑制代谢途径第一个酶的活性(2分),这称反馈抑制。 4、限制性基质 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有一定的依赖关系(1分),当底物浓度很小(1分),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此时基质叫限制性基质(1分)。

5、次级代谢产物 从初级代谢途径中形成分枝代谢途径(1分),并用初级代谢产物生成与菌体生长繁殖无关的物质或功能还未明的化合物(2分),这个过程称次级代谢。 二、判断题(对的在下面的表格中打“√”,错的打“Χ”,10分) 1、柠檬酸发酵主要防止前期染菌。 2、疫苗深层培养,如果中期染菌不严重,考虑继续发酵。 3、介质过滤除菌,必须保证介质之间的孔径小于细菌直径,才能达到除菌目的。 4、发酵醪需先进行菌、液的分离,才能进行后续的提取和精制过程。 5、谷氨酸发酵中,加速DCA循环有利于产物积累。 6、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需要供氧。 7、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通气量的提高,溶氧系数也增大。 8、为了提高发酵效率及便于控制,在整个发酵期内,我们要选定一个最适温度, 控制发酵在该温度下进行。 9、一般来说,种子培养基的碳氮比低于发酵培养基的碳氮比。 10、消毒不一定能达到灭菌的要求,而灭菌则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每题1分 四、简答:(40分,每题5分) 1、微生物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答:1.自然发酵时期(1分) 2.纯培养技术的建立(1分) 3.通气搅拌好气性发酵工程技术建立(1分) 4.人工诱变育种与代谢调控发酵工程技术的建立(1分) 5.发酵动力学、发酵的连续化自动化工程技术的建立 6.基因工程阶段。或答微生物酶反应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反应相结合工 程技术建立。(1分) 2、谷氨酸生产如何防止噬菌体污染? 答:注意环境卫生(1分),防止菌种流到发酵罐等设备以外(1分),发酵液必须经灭菌等处理措施才能排放(1分),选育抗噬菌体菌株,将不同生产菌轮流使用(1分),定期进行菌种复壮,注意检查溶原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