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上海初二历史会考含答案

上海初二历史会考含答案

上海初二历史会考含答案
上海初二历史会考含答案

2015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答案要点和评分说明

注意:(1)属于解释性的回答,大意正确,均可酌情给分。

(2)属于开放性的答案,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Ⅰ.闭卷部分(共40分)

一(共11分)

1.司南(或指南车、指南针)(1分)活字印刷(或印刷术)(1分)

造纸术(1分)

2.毕昇(1分)北宋(或宋)(1分)蔡伦(1分)东汉(或汉)(1分)

3.作出判断即得2分

能从四大发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它的传播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或从发明的唯一性等任一角度加以阐述,言之成理即得2分

二(共10分)

1.B、C(全部答对得1分)英(1分)

2.A、C(全部答对得1分)

联邦制度确立(或国家独立、民族独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巩固等)(1分)

3.(1)蒸汽(1分)内燃(1分)

(2)B、C(全部答对得1分) A、D(全部答对得1分)

4.环境污染;能源过度消耗(回答具体内容也可得分,但大小概念不得并列,顺序可颠倒,每条1分)

三(共9分)

1.A(2分) 2.C(2分) 3. B(2分)

4.创作者对抗战的情感、态度与认识;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及时代特征;作品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响(顺序可以颠倒,每条1分)

四(共10分)

1.毛泽东(2分) 2.B(2分)

3.认为此事重大而加以关注;认为中美有可能从敌对变成朋友(任答一条即得2分)

4.从冷战格局下中、美、苏之间的关系变化加以说明,言之成理即得4分

Ⅱ.开卷部分(共60分)

一(共10分)

1.A(2分)

2.印度(或佛教、南亚)、罗马(或基督教、欧洲)(顺序可颠倒,但不可同义反复,每条2分)

3.作出判断即得2分

能从以下一个方面阐述理由得2分,能综合下述两个方面阐述理由得4分,本大题最高得分不超过10分

如回答“同意”,理由可从丝绸在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地位、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等视角加以说明

如回答“不同意”,理由可从除丝绸之外,其它物品(如瓷器等)在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地位,以及丝绸所不能涵盖的文化交流、其它区域文明对中国的影响等视角加以说明

二(共10分)

1.B(2分) 2.D(2分) 3.D(2分)

4.否(2分)林肯是反对奴隶制的,但在不同形势下,其最高原则是维护联邦制度,扞卫国家统一(言之成理即得2分)

三(共14分)

1.B(2分) 2.D(2分) 3.C(2分)

4.D(2分) 5.C(2分)

6.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分);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与检验(1分)

举例:可从“中体西用”与洋务运动、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等事例中任选一例说明(2分)

四(共26分)

1.A(2分) 2.B(2分)

3.不一致(1分)前者坦然、从容,后者被迫、恐惧(2分)

4.D(2分) 5.反对(或不安、抗拒等)(2分)

6.本小题评分可从如下四个层次考虑:

层次1:只作判断,不作说明,不得分。

层次2:表示“同意”。能以材料一论述“动机”;以材料二中图一论述“效果”,逻辑基本合理,史论结合,得8分。

层次3:表示“不同意”。能以材料一论述“动机”;以材料二中的图二、材料三论述“效果”,逻辑基本合理,史论结合,得11分。

层次4:在层次3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材料二中图一可说明的观点,逻辑基本合理,史论结合,得13分。

除层次1外,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不简单抄录教科书,可加2分。

本小题最高得分不超过15分。

初二历史会考预测

初二历史期末练习预测2014.4 一、选择题 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于 A 1917年 B 1919年 C 1920年D1922年 2.2012年度中国“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上,出现了“正能量”和“中国式”这样的词,如果1917年的俄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排在前两位的应该是A十月革命、人民委员会B苏联成立、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新宪法D一五计划、赫鲁晓夫改革 3.右图是油画《列宁在农民中间》,反映了1921年,列宁深入农民中间调查出现的严重问题。为克服危机,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行土地法令 C开展星期六义务劳动D实行新经济政策 4.下列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与苏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B有利于促进苏联商品经济的发展 C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D不利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5.一战后建立了世界新秩序,形成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称为 A雅尔塔体系 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布雷顿森林体系 6.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漫画(如右),该漫画将英、 法、美、意、日比作一只五头怪兽,它将德国踩在脚下,贪婪地将其 内脏吞食殆尽。这一漫画适合用来: A说明一战的性质B揭示巴黎和会的实质 C说明华盛顿会议的目的D说明经济危机的影响 7.一位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是指A华盛顿体系B凡尔赛体系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 8.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美国生产力的恢复发展B稳定了美国的社会局势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9.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意大利组织法西斯党的是 A俾斯麦B墨索里尼C希特勒D东条英机 10.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不同这处是 A疯狂扩军备战 B对外推行侵略扩张 C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D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之下建立 11.上图的名画《格尔尼卡》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罪行的批判,这位伟大的作者是 A毕加索B达·芬奇C凡高D高尔基 12.1941年,德、日法西斯在欧洲和亚太地区连续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到最大规模。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 ①卢沟桥事变②德国突袭苏联③珍珠港事件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会议名称时间主要内容或影响 巴黎和会1919年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给日本 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实质使中国回到被几个 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慕尼黑会议1938年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强行割给德国 A帝国主义国家总是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满足本国的利益B恐怖主义给世界带来了严重危害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14.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以下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日本偷袭珍珠港②英法对德国宣战③莫斯科保卫战④法国投降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D②①④③ 15.右图反映的是1942年1月中、英、美、苏等26国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情景。该宣言的签署标志着 A联合国建立B国际联盟建立 C欧洲联盟建立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16.右图所标志的国际组织是当今世界上最 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 织。决定成立该组织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17.以下四部二战题材的影片,如果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观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①〈不列点空战〉②《南京大屠杀》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④《日本偷袭珍珠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18.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危机,表现在 A快速发展 B经济发展停滞 C利用通货膨胀刺激生产D经济增长低迷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19.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为此,1967年欧洲人采取的措施是A接受美国援助 B加入WTO C成立欧共体 D建立欧洲联盟 20.欧洲联盟正式成立于 A 1969年 B 1973年 C 1991年 D 1993年 21.二战后欧洲逐步走向联合,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20世纪60年代欧共体成立②20世纪90年代欧盟成立 ③2002年欧元在全欧洲使用④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纵观日本近代史,其国家发展战略经历了“工业立国—科技立国—文化立国”的演变。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是在 A 19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跃居世界第二的原因有 ①美国经济援助②抓住了新科技革命的机会,引进新技术 ③扩充军备,对外扩张④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注重企业的科学管理

2018届高中毕业会考历史试卷

长沙市周南中学2018届高中毕业会考历史试卷 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25题,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上,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在 A.金田 B.永安C.武昌 D.南京 3. 19世纪末,日本通过下列哪一个条约割占我国领土台湾?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B.《马关条约》D。《黄埔条约》 4.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平壤战役 B.黄海之战 C.辽东战役 D.威海战役 5.19世纪进行的戊戌变法,支持变法的巡抚陈宝箴是 A .湖南巡抚 B. 湖北巡抚 C .广东巡抚 D.山东巡抚 6. 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是 A .<<南京条约>> 的签定 B. <<北京条约>> 的签定 C.<<马关条约>> 的签定 D.<<辛丑条约>> 的签定 7 .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定都于 A 天津 B . 南京 C .郑州 D . 重庆 9. 辛亥革命后并存的两大思潮是①实业救国②民主共和③武装斗争④土地革命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10. 五四运动中,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阶级是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 11 .中国共产党’二大”的中心任务是 A.成立中国共产党 B.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C.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D.决定”工农武装割据” 12. 下列不属于1926年北伐战争主要对象的是 A.吴佩孚 B.孙传芳 C.袁世凯 D.张作霖 13. 九一八事变后, 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 14. 1938年春, 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枣宜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5.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是陕北的好江南”,此歌词与抗战时期的哪一件事情有关? A.三湾改编 B.一二九运动 C.大生产运动 D.整风运动 16 .二战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是 A. “扶蒋反共” B.中立政策

上海市初中历史会考复习(真题整理)第三册

((1))【2008年闭卷】 古代区域文明的发源与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共12分) 某校网站上登载了关于“古代区域文明”的知识竞赛题。 1.根据提示内容,完成表格填写。 文明名称最早产生时间文明象征或突出贡献 公元前3100年左右金字塔 古希腊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 2.下列图片中的文物分别属于三个不同古代文明的成果。 对照《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图,图一代表的古代文明位于地图中的;图二代表的古代文明位于地图中的;图三代表的古代文明位于地图中 的。(用字母表示)

3、认识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最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于-------() A .史学家的研究论文和专著 B.考古发掘所得的实物材料 C.影视艺术反映的视频材料 C.实地探访所得的口述材料 ((2))【2008年开卷】 某些著名画作,既能体现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成就,又能反映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更能揭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共8分) 某班学生在探究西方绘画作品中蕴含的历史信息时,找到了下列两幅油画。 1.图一为拉斐尔的名作《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表现出人类母亲的温柔与慈爱,这反映了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对绘画艺术产生的深刻影响;图二油画反映了哥伦布请求西班牙女王资助自己航行的场景,图中的哥伦布手托地球仪,表示他相信学说,坚信向西航行也必定能到达印度。

2.请再举出一幅反映世界历史的绘画作品,并说出其所能反映的历史事件(风貌)。 作品:《》,可反映的历史事件(风貌)。 ((3))【2009年开卷】 历史,就是生活。小人物创造、经历、见证了大历史。(共20分) 某学生在网上找到了关于107岁的美国妇女安·尼克松·库伯的一段生平。 1902年,库伯出生在美国南方一个黑人家庭。27岁时,她看到了无数企业倒闭,仿佛美国一夜之间陷入了绝望之中。好在这样的日子在4年之后有了转机。1941年,她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珍珠港遭到轰炸!当暴政威胁这个世界的时候,她见证了一代人的强大,见证了民主得到捍卫。战争结束后,还没有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又开始了…… 1.1902年库伯出生时,尚未面市的作品是……………………………………( ) A.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 B.雨果的《悲惨世界》 C.贝多芬的“命运”等九部交响曲 D.毕加索的《和平鸽》 2.材料中提到美国“无数企业倒闭”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日子在4年之后有了转机”? 3.材料中“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指……………………………………………( ) A.南北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美苏冷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4.从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至今,库伯还可能见证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北约成立、信用卡发行、全美高速公路网建设、“电星”发射、古巴导弹危机、黑人民权运动、反越战运动、妇女运动、阿波罗登月、水门事件、海湾战争、亚特兰大奥运会……在这些事件中,你认为哪三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最大?请说出你选择的标准及理由。 ((4))【2010年开卷】 历史文献名作,凝聚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智慧,留下了人类思想解放的轨迹。(共8分)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出自《》。 2.“这些联合一致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按其权利必须成为自由独立的国家”。出自《》。 3.“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出自《》。 4.“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自己颈上的锁链。而他们所能获得的却是整个世界”。出自《》。 ((5))【2010年开卷】 新航路的开辟,催生了全球化的浪潮,改变了各个民族、国家的命运。(共12分) 下面两幅地图反映了15—19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主要特点。

上海市初中历史会考专题知识点复习

★丝绸之路(第一册p54) 时间:汉朝·汉武帝时期 人物:张骞(2次) 目的:寻求共同抗击匈奴的盟友 出发点:长安 影响: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和交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还开通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实物史料:汉代的铜饰牌、东罗马帝国的金币、波斯的银币,反映了丝绸之路上的经济交流活动。 ★四大发明(第一册p63、p124) 造纸术:汉朝(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印刷术:唐朝雕版印刷---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元代的王祯发明木活字 指南针:北宋 火药:唐朝末年,火药用于战争---宋元火药武器迅速发展 ★少数民族政权(第一册p107) ★大运河(第一册p82、第一册p122) 隋朝大运河:中心:洛阳 起止:南起余杭,北至涿郡 四段: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沟通五大水系: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元朝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新河道:会通河、通惠河 ★中国近代各派的救国之路(第二册) ★近代的条约(第二册p5、p27、p36)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1842:割香港岛给英国;支付2100万银元给英国;开放广州(最南)、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最北)五个通商口岸(又称商埠);海关税则须与英方协商制定。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1895:中国放弃了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赔偿日军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杭州、苏州等通商口岸(又称商埠);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开矿办厂。 八国联军--《辛丑条约》1900:赔偿总额4.5亿两白银;北京东交民巷辟为外国使馆区,由外国军队驻防;拆除从大沽到北京沿线的所有炮台;承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 ★国共合作(第二册p45、p87)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促成国共合作,创立黄埔军校,后发动北伐战争。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第二册:p85、p87、p92) 开始: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 第一阶段:

2013年至2017年初中历史会考答案、

2013年烟台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HT]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3分,共50分。 26.(1)政治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制度创新:科举制。鉴真;玄奘。(5分) (2)特点: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层层深入;各阶层广泛参与。(2分) 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或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2分) (3)民族团圆梦:民族区域自治;国家统一梦:一国两制。 农民致富小康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分) 27.(1)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早于西方;实行闭关锁国政策。(4分) (2)主要方式:殖民扩张、殖民掠夺、殖民贸易。 重要事件: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4分) (3)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或安庆内军械所)(1分);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2分) (4)中国海军力量强大,不仅能够保卫祖国海疆,而且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2分) 28.(1)八国联军侵华;建立中华民国。(2分) (2)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共同反法西斯) 对抗:抗美援朝(或朝鲜战争)。(2分) (3)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2分) 新形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及亚非拉独立运动的发展,多极化趋势出现;美苏争霸中,美国战略收缩。(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4)发展与冲突(摩擦)并存(或合作与分歧并存)。(意思相近可得2分) 29.(1)孔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梁启超,组织维新变法,促进思想解放。(4分) (2)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3分)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十月社会主义革命。(3分)(4)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分)阅卷提示: (1)上述答案仅供参考,阅卷时不要限于上述答案的表述,一些题目的答案要采意给分。 (2)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和创新,只要符合题意,应适当给奖励分,但总分不超过规定分数。 2014年烟台历史会考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word完整版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是研究远古社会的重要依据,通常被称为 A.神话传说B.考古遗存C.实物资料D.文字实录 2.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 A.姜寨遗址B.崧泽遗址C.二里头遗址D.殷墟遗址 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7世纪前期B.公元前7世纪后期 C.公元前8世纪前期D.公元前8世纪后期 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 A.重义轻利B.民贵君轻C.天人感应D.正心诚意 5.“市舶之利,颇助国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于 A.张骞出使西域B.遣唐使节来华 C.海上丝路繁荣D.朝贡贸易推行 6.刘知几认为史家著史必须不加隐讳,如是撰写,意思就是 A.秉笔直书B.知往鉴来C.经世致用D.祥今略古 7.“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其中“我朝”是指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 8.历史学家使用“原始积累”“君主专制”“人文主义”等词汇来描述 A.西欧社会的演变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工业社会的来临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9.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下列那一重要现象? A.手工工场建立B.城市化进程开始 C.垄断组织产生D.资本全球扩张 10.太自鸣钟设置于工部局,“报时报刻,远近咸闻”。这种情景最先出现在 A.汉口B.上海C.天津D.重庆 11.开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格局的历史事件是 .. A.美国独立战争B.法国大革命 C.《共产党宣言》发表D.俄国十月革命 1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中,“西学为用”意为采用西方军事科技,“中学为体”是指A.以中国文化为本位B.以中国文化为辅助 C.以中国文化为手段D.以中国文化为形式 13.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各个国家路径不同。其中以军事力量完成统一,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的国家是 A.法国B.日本C.德国D.俄国 14.右侧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现象?

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七年级第一学期

地理知识点汇总七年级第一学期 祖国篇 第一章疆域与人口 1.1疆域与行政区划: 1、海路位置: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位于热带 2、辽阔的国土: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四至”点: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相交处。最南—南海的曾母暗沙。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最北—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图1) 四大近海:以北向南:渤海(我国的内海),黄海,东海(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南海(又称南中国海,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的海域,我国内海) 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14个。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千米,主要岛屿是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 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3、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1997年7月1日香港(英国)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葡萄牙)回归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辽川青藏陕甘宁,蒙新琼渝北上天, 香港澳门和台湾,祖国统一盼团圆。

1.2人口与民族

1、我国总人口为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力资 源丰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之后,人口数量得到控制,但还是增长很快,这是因为我国的人口基数大的原因造成的。 2、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主要以“黑河——腾冲” 线为界,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 9,我 3、我国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是少数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我国 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这种分布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交往学习,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第二章地形与地势 1、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为山脉的走向。 2、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自北向南依次为: ①天山——阴山;②昆仑山——秦岭;③南岭 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也有三列:自西向东,依次为:

2017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制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历 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 革命。这场“革命”是 A 采集渔猎 B 打制石器 C 人工取火 D 农业耕作 2.“光荣属于罗马”代表了 西方人对古罗马无法释怀的 感念。罗马为世人留下的“光 荣”遗产是 A 民主政治 B 法治精神 C 军事征服 D 哲学思想 3.8世纪上半叶,促进西欧封建制度发展,加速自由农民农奴化进程的是 A 采邑改革 B 城市复兴 C 庄园解体 D 商品经济发展 4.“重商主义”、“君主专制”、“人文主义”这些概念反映了西欧哪一时期的特征? A 6~8世纪 B 11~12世纪 C 15~16世纪 D 17~18世纪 5.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就必须了解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下列符合文艺复兴“时代精神”的艺术品是 6.商朝历史较夏朝更为可信,最主要的依据是 A 神化传说 B 甲骨卜辞 C 史籍记载 D 口述史料 7.“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卷首的这句话体现了作者 A 天命史观 B 循环史观 C 英雄史观

D 进步史观 8.中国历史上不讲血统、不论功绩、不重门第的选才用人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军功爵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9.自唐以来长盛不衰、历代开放的港口是 A 广州 B 泉州 C 福州 D 厦门 10.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不断加强,其中设置驻藏大臣的朝代是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清朝 1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制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一条文出自 A 《权力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法国民法典》 12.“公民”、“平等”、“博爱”、“左翼”、“右翼”等这一系列新的词汇最早出现于法国 A 等级君主制时期 B 波旁王朝时期 C 大革命时期 D 巴黎公社时期 13.下表所示城市、人口的发展变化,最可能发生在近 B 美国 C 德国 D 俄国 14.19世纪60年代,有人形容俄国农民“腰杆挺乐,面貌表情,步履姿势,一切都变了。”这是因为 A 沙皇统治结束 B 农奴制被废除 C 十月革命发生 D 俄国退出一战 15.下列科技发明中,哪一项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A 火车 B 汽船 C 飞机 D 宇宙飞船 16.下面这幅漫画讽刺了 A 绥靖政策 B 均势政策 C 铁血政策 D 集体安全政策 17.列强势力最早深入到长江流域是在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之后?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上海初二历史会考含答案

2015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答案要点和评分说明 注意:(1)属于解释性的回答,大意正确,均可酌情给分。 (2)属于开放性的答案,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Ⅰ.闭卷部分(共40分) 一(共11分) 1.司南(或指南车、指南针)(1分)活字印刷(或印刷术)(1分) 造纸术(1分) 2.毕昇(1分)北宋(或宋)(1分)蔡伦(1分)东汉(或汉)(1分) 3.作出判断即得2分 能从四大发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它的传播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或从发明的唯一性等任一角度加以阐述,言之成理即得2分 二(共10分) 1.B、C(全部答对得1分)英(1分) 2.A、C(全部答对得1分) 联邦制度确立(或国家独立、民族独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巩固等)(1分) 3.(1)蒸汽(1分)内燃(1分) (2)B、C(全部答对得1分) A、D(全部答对得1分)

4.环境污染;能源过度消耗(回答具体内容也可得分,但大小概念不得并列,顺序可颠倒,每条1分) 三(共9分) 1.A(2分) 2.C(2分) 3. B(2分) 4.创作者对抗战的情感、态度与认识;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及时代特征;作品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响(顺序可以颠倒,每条1分) 四(共10分) 1.毛泽东(2分) 2.B(2分) 3.认为此事重大而加以关注;认为中美有可能从敌对变成朋友(任答一条即得2分) 4.从冷战格局下中、美、苏之间的关系变化加以说明,言之成理即得4分 Ⅱ.开卷部分(共60分) 一(共10分) 1.A(2分) 2.印度(或佛教、南亚)、罗马(或基督教、欧洲)(顺序可颠倒,但不可同义反复,每条2分) 3.作出判断即得2分 能从以下一个方面阐述理由得2分,能综合下述两个方面阐述理由得4分,本大题最高得分不超过10分 如回答“同意”,理由可从丝绸在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地位、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等视角加以说明

2019年上海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试题

2019年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1.图中“①”处诞生的是古代 A.两河流域文明 B.埃及文明 C.印度文明 D.希腊文明 2.罗马法体系中的第一部成文法是 A.“公民法”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D.《汉穆拉比法典》 3.世界上最早种植玉米、西红柿等农作物的是在 A.① B.② C.③ D.④ 4.把雅典民主政治推进到全盛时期的历史人物是 A.梭伦B.伯里克利C.苏格拉底D.克里斯提尼 5.西欧中世纪开始的标志是 A.耶稣的诞生 B.基督教创立 C.罗马帝国的建立 D.西罗马帝国灭亡 6.盛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现象的社会是在 A.罗马帝国 B.中世纪欧洲

C.拜占庭帝国 D.中世纪西欧 7.庄园成为“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在 A.古代罗马 B.阿拉伯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中世纪西欧 8.拥有“一万年农业,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大一统”的文明,应是 A.中华文明 B.埃及文明 C.印度文明 D.希腊文明 9.右图是“姜寨遗址”复原图,图中反映的中华早期文明的典型特征是 A.南稻北粟 B.满天星斗 C.农耕聚落 D.等级分化 10.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这里“鼎”的意指是 A.武器 B.食器 C.政权 D.祭祀 11.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观点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1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建“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此年可以表述为公元前 A.2世纪初 B.2世纪末 C.3世纪初 D.3世纪末 13.下列人物在世时,积极兴修水利,开展屯田,推广织锦,并开发南中八郡。他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诸葛亮 D.孝文帝 14.“唐朝丝绸之路示意图”中,从长安输出的主要物品是 A.音乐、绘画 B.天文、医药 C.丝绸、纸张 D.艺术、宗教 15.河南新乡市有座“宋太祖黄袍加身处”石碑,与碑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陈桥兵变 C.澶渊之盟

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12-01 chenyu2000转自Sin5 修改 微信分享: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的文章,供广大考生查阅!! 高中会考历史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以下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西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平定“七国之乱” B.平定“安史之乱”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九品中正制” 3.三省六部制创立完善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了 A.手工业生产方式 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C.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5.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

①商周②西汉③明④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某班设计“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文献”、“历史人物”、“学习测评”等四项链接。如果再添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 7.下列历史人物中,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有机结合创作小说的人物是 A.蔡元培 B.鲁迅 C.胡适 D.陈独秀 8.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发动了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团9. 结抗战。其中姚子青和谢晋元二位英雄出现在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0.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后共持续约 A.38年 B.48年 C.30年 D.22年

初中毕业会考历史模拟试题 —— 初中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

初中毕业会考历史模拟试题—— 初中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初中毕业会考历史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46分) 1、秦朝时,我国境内南方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B越族C鲜卑D羌族 2、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始于A西汉B西晋C唐朝D元朝 3、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的饮料是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4、元世祖考核地方官政绩的主要标准是A新增田地和人口的多少B手工业规模的大小C对外贸易额的多少D畜牧业收入的多少 5、宋应星归入下列选项中的哪类A张衡、沈括、郭守政B李白、杜甫、苏轼C张仲景、华佗、李时珍D杨坚、李渊、朱元璋 6、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A鸦片战争B虎门销烟C太平天国运动D洋务运动 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A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B十九世纪末C1914--1918年D 五四运动 8、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国民党一大 9、下列与张学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1)东北易帜(2)一二、九运动(3)西安事变(4)皖南事变A(1)(2)B(2)(3)C(1)(3)D(1)(4) 10、彭德怀指挥的战役有(1)百团大战(2)台儿庄战役(3)孟良崮战役(4)抗美援朝A (1)(2)B(1)(3)(4)C(1)(2)(3)D(1)(4) 11、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A中共八大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2、确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A中共七大、党的十五大B中共七大、党的十三大C党的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D党的八大、十三大 13、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A中美发表“上海公报”B中美正式建交C邓小平访问美国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4、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产生于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巴比伦D古中国 15、下列事件首先发生于意大利的是(1)资本主义萌芽(2)资产阶级革命(3)开辟新航路(4)文艺复兴A(1)(2)B(2)(3)C(3)(4)D(1)(4) 16、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相同点有(1)发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2)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3)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4)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A(1)(2)(3)B(2)(3)(4)C(1)(2)(4)D(1)(3)(4) 17、电话的发明者是A莱特兄弟B摩尔斯C贝尔D马可尼 1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是A西亚战场B北非战场C东亚战场D欧洲战场 19、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地点是A巴黎B诺曼底C斯大林格勒D北非 20、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活动,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创造发明的有A打电话B乘飞机C坐汽船D用电脑 21、邵陵县的名称出现于A西汉B西晋C唐朝D南宋 22、武冈建市的时间是A1977年B1986年C1992年D1994年 23、《牧童短笛》、《游击队之歌》的作者是A魏源B蔡锷C贺绿汀D严怪愚

2012上海历史会考试卷及答案

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制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历史实现了第 一次伟大的经济革命。这场“革命”是 A 采集渔猎 B 打制石器 C 人工取火 D 农业耕作 2.“光荣属于罗马”代表了西方人对古罗 马无法释怀的感念。罗马为世人留下的 “光荣”遗产是 A 民主政治 B 法治精神 C 军事征服 D 哲学思想 3.8世纪上半叶,促进西欧封建制度发展, 加速自由农民农奴化进程的是 A 采邑改革 B 城市复兴 C 庄园解体 D 商品经济发展 4.“重商主义”、“君主专制”、“人文主义”这些概念反映了西欧哪一时期的特征? A 6~8世纪 B 11~12世纪 C 15~16世纪 D 17~18世纪 5.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就必须了解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下列符合文艺复兴“时代精神”的艺术品是6.商朝历史较夏朝更为可信,最主要的依据是 A 神化传说 B 甲骨卜辞 C 史籍记载 D 口述史料 7.“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卷首的这句话体现了作者 A 天命史观 B 循环史观 C 英雄史观 D 进步史观 8.中国历史上不讲血统、不论功绩、不重门第的选才用人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军功爵制 C 九品中正制

上海初二历史会考含答案

上海初二历史会考含答 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5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答案要点和评分说明 注意:(1)属于解释性的回答,大意正确,均可酌情给分。 (2)属于开放性的答案,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Ⅰ.闭卷部分(共40分) 一(共11分) 1.司南(或指南车、指南针)(1分)活字印刷(或印刷术)(1分)造纸术(1分) 2.毕昇(1分)北宋(或宋)(1分)蔡伦(1分)东汉(或汉)(1分)3.作出判断即得2分 能从四大发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它的传播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或从发明的唯一性等任一角度加以阐述,言之成理即得2分 二(共10分) 1.B、C(全部答对得1分)英(1分) 2.A、C(全部答对得1分) 联邦制度确立(或国家独立、民族独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巩固等)(1分)3.(1)蒸汽(1分)内燃(1分) (2)B、C(全部答对得1分) A、D(全部答对得1分) 4.环境污染;能源过度消耗(回答具体内容也可得分,但大小概念不得并列,顺序可颠倒,每条1分) 三(共9分) 1.A(2分) 2.C(2分) 3. B(2分) 4.创作者对抗战的情感、态度与认识;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及时代特征;作品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响(顺序可以颠倒,每条1分) 四(共10分) 1.毛泽东(2分) 2.B(2分) 3.认为此事重大而加以关注;认为中美有可能从敌对变成朋友(任答一条即得2分)4.从冷战格局下中、美、苏之间的关系变化加以说明,言之成理即得4分 Ⅱ.开卷部分(共60分) 一(共10分) 1.A(2分) 2.印度(或佛教、南亚)、罗马(或基督教、欧洲)(顺序可颠倒,但不可同义反复,每条2分) 3.作出判断即得2分 能从以下一个方面阐述理由得2分,能综合下述两个方面阐述理由得4分,本大题最高得分不超过10分 如回答“同意”,理由可从丝绸在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地位、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等视角加以说明 如回答“不同意”,理由可从除丝绸之外,其它物品(如瓷器等)在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地位,以及丝绸所不能涵盖的文化交流、其它区域文明对中国的影响等视角加以说明

初二历史会考知识要点复习(学生)

初二历史会考知识要点复习(世界近现代史) 一、俄德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俄国:17世纪末,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对农奴制没有根本的触动;1861年,沙皇实 行,从此,俄国实现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2、德国:19世纪中叶,德国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的严重阻碍,后来,“宰相”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国,大大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日本:19世纪中叶,幕府竭力维护封建统治,成为日本社会各界斗争的对象;1853年,国强迫日本“开国”,引发民族危机;由于西方科学知识传入而形成的“”家要求在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倒幕运动兴起。1868年,天皇推行了学习系方的一系列改革,史称。从此,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于1894年发动了侵华 的战争。 4、综上:请归纳一下俄德日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相同点: 二、资本主义在亚、非、拉美的扩张: 1、英国在印度的扩张:公司是英国在印度的侵略工具,通过这一机构,英国在印度聚敛了巨额财富,促进了英国的完成,为 其的进行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资本主义在拉美的扩张:新航路开辟后,由于和等国家在拉美实行残暴的奴役和掠夺,拉美人民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独立战争,揭开这场战争序幕的是领导的革命。前期革命中心在墨西 哥, 领导了墨西哥革命。后来,中心转移到南美洲,其主要领导人有 和。最终,17国独立,为拉美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资本主义在非洲的扩张:禁止奴隶贸易后,西方国家发起了活动, 会议以后,西方国家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一战前,非洲被瓜分完毕。

上海历史等级考试题

上海历史等级考试题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是研究远古社会的重要依据,通常被称为A.神话传说B.考古遗存C.实物资料D.文字实录 2.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 A.姜寨遗址B.崧泽遗址C.二里头遗址D.殷墟遗址 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A.公元前7世纪前期B.公元前7世纪后期 C.公元前8世纪前期D.公元前8世纪后期 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A.重义轻利B.民贵君轻C.天人感应D.正心诚意 5.“市舶之利,颇助国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于 A.张骞出使西域B.遣唐使节来华 C.海上丝路繁荣D.朝贡贸易推行 6.刘知几认为史家着史必须不加隐讳,如是撰写,意思就是A.秉笔直书B.知往鉴来C.经世致用D.祥今略古 7.“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其中“我朝”是指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 8.历史学家使用“原始积累”“君主专制”“人文主义”等词汇来描述A.西欧社会的演变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工业社会的来临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9.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下列那一重要现象? A.手工工场建立B.城市化进程开始 C.垄断组织产生D.资本全球扩张 10.太自鸣钟设置于工部局,“报时报刻,远近咸闻”。这种情景最先出现在 A.汉口B.上海C.天津D.重庆 11.开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格局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独立战争B.法国大革命 C.《共产党宣言》发表D.俄国十月革命 1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中,“西学为用”意为采用西方军事科技,“中学为体”是指 A.以中国文化为本位B.以中国文化为辅助 C.以中国文化为手段D.以中国文化为形式 13.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各个国家路径不同。其中以军事力量完成统一,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的国家是 A.法国B.日本C.德国D.俄国 14.右侧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现象? A.五口通商B.租界设立C.瓜分狂潮D.门户开放 15.“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此政府公报应发布于

上海初中历史会考总复习学业考专题复习

上海初中历史会考总复习学业考专题复习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一、史料分类和价值 1、从形式上,史料可以分为: (1)实物史料:考古遗迹和遗物,例如甲骨文、彩陶···(一般为一手史料) (2)文献史料:文字记载的,包括铭刻、文书、着述、报纸杂志等,例如司马迁《史记》(一般为二手史料) (3)口传史料:文字发明以前,人类的历史靠口耳相传的,例如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等神话传说,或者史诗等。 (4)口述史料:一般由当事人以口述的形式记录下来而呈现出来的资料,具有比较高的史料价值,但是它也可能经过主观加工,影响了史料的客观性,需要认真甄别。 史学价值(可信度):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口传史料 2、从性质上,史料可以分为: (1)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未经人为加工修改的当时当事所遗留下原始材料,例如历史遗迹遗物(包括当事人日记、当时的报道等)、档案、图片、影像资料、录音等。(2)二手史料(转手史料):经过人为加工后形成的史料,例如史学家的着作司马迁《史记》、史学论文、历史教材和各种史学参考书目等。 史学价值:一手史料﹥二手史料 二、史料的辨析和筛选: (1)考察信息背景:首先要考虑记录者站在什么立场,持哪种观点,在为谁说话,往往第三方的中立立场比较客观;其次,还要看历史事件的参与程度与他本人的利害关系,无利害关系的比较客观;(例如日本侵华,日本帝国主主义者站在侵略者立场自然百般掩饰和抵赖,美国一度对中日战争持中立立场,作为第三方的美国人对这一事件的记录相对客观,因而是日本侵华的有力证据。)

(2)选择信息的标准:对历史信息的记录,亲历者胜于亲见者,亲见者胜于亲闻着,当时的比后来的更佳,一手史料胜于二手史料。(例如关于南京大屠杀,作为日本士兵的东史郎所做的《东史郎日记》作为当事人在当时的记录,就特别有价值。) 4、关于文学作品、油画、壁画、照片等与历史关系: (1)文学作品是经过作者艺术加工甚至虚构而成的,因而其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一般不可信,因为它是经过作者的想象、夸张等艺术加工而形成的,它只能反映作者对历史的认识和看法。我们难以判断它可靠与否,只有与历史史实相印证才能判断其是否可靠。 (2)油画和壁画:只能反映作者对历史的认识和看法,是否符合史实需要与历史材料相印证才行。 (3)照片:本身可以当做史料,但并不等于历史真相,需要通过合理的历史解释方能成为可靠的历史证据。 三、史料搜集方法: (1)图书馆查阅书籍(工具书、史学着作和论文、原始资料汇编着作等),参观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调查访问当事人、网络查询。 (2)历史信息获取途径:书籍、档案、文物、图片、口述史料、影像资料 四、史料提取: 去粗取精:删除无关、无用史料,选择有用、相关的史料; 去伪存真:辨析史料的真假(史学家的“曲笔”记事,文献传抄时产生的谬误、口耳相传过程中发生的误差,统治者为维护统治而掩盖史实真相) 4、史料整理: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社会等角度对史料进行分类归纳。 五、史学方法: 1、基本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