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复旦大学出版社版《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教学计划

复旦大学出版社版《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教学计划

复旦大学出版社版《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教学计划
复旦大学出版社版《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教学计划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计划

复旦大学朱明权

一、关于本教学计划的几点说明

1. 本教学计划以本人所著《当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出版社,2013年)为基础,根据本人教学经验编写,仅供使用者参考。

2. 本教学计划假设的授课对象是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专业的本科生。使用者应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如国际新闻等)和层次(如硕士生等)作适当调整。

3. 本教学计划假设授课对象已经或将要学习有关当代中国对外关系的课程,因此对此没有加以重点分析。如果授课对象没有机会学习这一方面的课程,使用者应增加有关当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内容。

4. 本教学计划假设授课时间为一学期,有效授课时间为18周(不包含考试、测验或答疑时间),每周两课时,共36课时。使用者应根据授课时间长短作必要调整。

5. 本教学计划根据教科书的五章将课程分为五个单元,另外加课程介绍和总结:

* 课程介绍1课时

第一章冷战的开始与两极的形成(1945-1955)8课时第二章冷战的进行(1955-1980)8课时

第三章冷战的结束(1980-1991)6课时

第四章冷战后初期(1991-2000)6 课时

第五章跨入21世纪之后(2000-2010)6课时

* 课程总结1课时

6. 本教学计划每一单元均包括“本章教学要点”,提出该单元教学中应当特别要解决的问题。

7. 本教学计划每一单元的各章均包括:

(1)“本节讲授建议”,提出本节教学中要重点分析的问题,其他内容则可少讲甚至不讲,要求学生认真阅

读教材即可。

(2)“本节讲授内容”,实际是根据教材的章、节、目的标题编成。如上所说,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

但是教师的讲授则须有所侧重。

8. 本教学计划所附教学大纲可在适当修改基础上发给学生。

9. 本教学计划所附PPT可在适当修改后于课堂上使用。

二、教学计划(正文)

* 课程介绍(1课时)

[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国际关系研究的内涵(政策、理论和历史的结合)。

2.着重分析学习国际关系史的重要性。

3.着重分析研究国际关系的方法。

第一章冷战的开始与两极的形成(1945-1955)

(8课时)

[本章教学要点]

1.盟国首脑会议(包括开罗会议)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

2.战后世界秩序的形成(全球制度的确立和地区安排)

3.美苏冷战发生的原因

4.美国对苏遏制战略的内涵

5.东、西方两大阵营的逐步形成

第一节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与全球制度的确立

(2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对战后世界

秩序的安排。

2.着重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以及联合国的构成

与宪章。

[本节讲授内容]

一、盟国首脑会议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进程

2. 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3. 雅尔塔会议

二、战后全球制度的确立

1. 布雷顿森林会议与全球经济制度的建立

2. 顿巴顿橡树园会议和关于建立联合国的建议

3. 旧金山会议和联合国的正式成立

第二节战后初期盟国的合作与美苏冷战的爆发

(2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波茨坦会议对战后世界秩序(特别是欧洲秩序)

的安排。注意提醒学生,波茨坦会议是在欧洲战场的战争结束之后召开的,当时亚太战场的战争并未结束。

2. 着重分析美苏战略目标的冲突。

3. 着重分析杜鲁门主义的特点及杜鲁门主义提出的影响,以

及遏制战略的内涵

[本节讲授内容]

一、战后初期盟国的合作

1. 波茨坦会议

2. 对意、罗、匈、保、芬和约的签订

二、美苏矛盾的迅速发展

1. 美苏战略目标的冲突

2. 美苏矛盾的迅速发展

三、遏制战略的酝酿与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1. 遏制战略的酝酿

2.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3. 凯南对遏制战略的进一步阐述

第三节两大阵营的形成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初步胜利

(2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的内容以及它们的

影响。

2.着重分析苏联在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建立与巩固

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东欧形成的东方阵营的特点。3.着重分析美苏在德国问题上利益的冲突,以及第一次柏林

危机的特点与结果。

4.着重分析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有利条件与特点,以及

西方国家的对策。

[本节讲授内容]

一、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1. 战后初期的西欧

2.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3.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二、东方阵营的初步形成

1. 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的巩固

2. 东方阵营在东欧的形成

三、柏林危机和两个德国的出现

1.第一次柏林危机

2. 德国分裂状态的加深

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初步胜利

1. 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2. 西方国家的对策

3. 殖民体系在亚洲的最初崩溃

第四节两大阵营的激烈对抗与中立主义运动(2课时)[本节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东方阵营向亚洲的扩展以及美国在西太平洋的

同盟体系的特点。

2.着重分析欧洲煤钢联营建立的意义,以及北约扩大和华约

建立的影响。

3.着重分析中国和印度、缅甸等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内容与意义。

[本节讲授内容]

一、东西方在亚洲的对抗

1. 东方阵营向亚洲的扩展

2. 朝鲜战争与《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

3. 越南抗法战争与《日内瓦协议》的达成

4. 美国在西太平洋同盟体系的建立

二、东西方在欧洲的对抗

1. 舒曼计划和普利文计划

2. 巴黎协定的签订和北约的扩大

3. 华沙条约的缔结

三、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加强

1. 中立主义对外政策的发展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 万隆会议

第二章冷战的进行(1955-1980)(8课时)

[本章教学要点]

1. 美苏关系第一次缓和与第二次缓和的背景、内涵与特点

2. 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结果与影响

3. 东西方两个阵营内部矛盾的发展与特点

4. 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

第一节美苏关系的第一次缓和与两个阵营的动荡

(3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 着重分析美苏关系第一次缓和的背景、表现与特点。

2 着重分析苏共二十大对东方阵营内部关系造成的影响。

3. 着重分析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对西方国家关系的影响。

4. 着重分析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新阶段具有的特点,以及

西方国家的非殖民化政策的实质。

[本节讲授内容]

一、美苏关系的第一次缓和

1. 苏联对西方政策的变化

2. 艾森豪威尔的对苏新方针

3. 东西方关系的解冻与缓和

4. 第二次柏林危机与第一次缓和的受挫

二、东方阵营的内部动荡

1. 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2. 波兰事件

3. 匈牙利事件

4. 中苏分歧的发展

三、西方阵营内部矛盾的发展

1. 西方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

2.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3. 新日美安全条约的签订

四、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阶段

1. 非洲新独立国家的大量涌现

2. 埃及收复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斗争

3. 亚、非、拉美团结合作的加强

第二节美苏关系的再度紧张与两大阵营内部冲突的发展(3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的背景、结果与影响。

2.着重分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关系出现的僵持状态。

3.着重分析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对苏联的影响。

4.着重分析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推行的自主对外政策。

5. 着重分析不结盟运动与77国集团的形成。

[本节讲授内容]

一、美苏关系的再度紧张与古巴导弹危机

1. 肯尼迪的两手策略与美苏政策的冲突

2. 第三次柏林危机

3. 古巴导弹危机

二、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关系的僵持

1. 美苏关系的僵持

2. 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3. 关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谈判

4. 在中东的争夺

三、东方阵营的部分解体和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 东方阵营的部分解体

2 .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四、西方阵营内部裂痕的加深

1.肯尼迪的多边核力量计划及其破产

2. 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3. 欧洲共同体内部的冲突

4. 联邦德国的自主对外政策

五、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反美斗争

1. 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2. 77国集团的形成

3. 印支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

第三节美苏关系的第二次缓和与争霸以及第三世界的反霸斗争(2课时)

[本节教学建议]

1.着重分析尼克松入主白宫后美国实施的战略调整的背景和内涵。

2. 着重分析美苏关系第二次缓和的表现以及苏联在第三世

界扩张的特点。

3.着重分析西欧共同体的新发展和日本自主倾向加强的表现。

4. 着重分析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和建立国际新秩序

斗争的意义。

[本节教学内容]

一、美苏对外战略的新调整

1.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2. 尼克松政府的对外战略调整

3. 打开通向北京之路和从越南脱身

4. 苏联的对外战略调整

二、美苏军控谈判与欧洲的缓和

1. 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的谈判(SALT)

2. 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实施

3. 欧安会和中欧裁军会议的召开

4. 美苏关系第二次缓和的结束

三、西欧、日本的国际地位的提升

1. 西欧共同体的新发展

2. 西欧独立自主地位的提升

3. 日本自主倾向的加强

四、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1. 第四次中东战争和戴维营协议

2. 巴拿马人民捍卫民族利益和主权的斗争

3. 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斗争

4.中东石油斗争

5. 反对海洋霸权的斗争

第三章冷战的结束(1980-1991)(6课时)

[本章教学要点]

1. 戈尔巴乔夫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新思维”与苏联对外政策的调整

2.美苏关系第三次缓和的特点与结果

3.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的表现

4.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努力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美苏关系的再度紧张与第三次缓和(3课时)[本节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在里根第一任总统任期期间美苏关系再度紧

张的原因与表现。

2.着重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在国际关系领域的表现以

及美苏关系第三次缓和的特点(与前两次比较)。

3.着重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的原因与表现,以及日本为

成为政治大国所作努力及存在问题。

4. 着重分析南南合作得到加强的表现与意义。

[本节讲授内容]

一、美苏关系的又一次紧张

1. 里根的强硬对苏政策

2. 美苏在核武器方面的新竞争

3. 美苏在热点地区的对抗

二、美苏关系的第三次缓和

1. 巴尔戈乔夫的“新思维”与苏联对外政策的调整

2. 中导条约的签署

3. 东西方在欧洲关系的改善

4. 美苏在热点地区关系的改善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增强

1. 中国在美、苏、中三角关系中地位的提升

2. 西欧联合运动的全面加强

3. 日本积极谋求发挥独立作用

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1. 成果有限的南北对话

2. 南南合作的加强

第二节苏联的动荡、东欧的剧变与冷战的结束

(3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在对内对外政策方面陷入困境

的原因及其表现。

2.着重分析东欧国家剧变的原因及不同途径。

3.着重分析德国消除内外障碍实现统一的做法。

4.着重分析华约和经互会的解体原因及其历史作用。

5.着重分析苏联最终瓦解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

[本节讲授内容]

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陷入的困境

1. 国内改革的失败

2. 对东欧政策的混乱

二、东欧的剧变

1. 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剧变

2.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剧变

三、柏林墙的倒塌和德国的统一

1. 柏林墙的倒坍和东德政局的变化

2. 德国的统一

3. 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2+4”会议

四、华约组织和经互会的解体

1. 华约组织的解体

2. 经互会的解散

五、苏联的瓦解

1.加盟共和国的分离主义运动

2. “8·19”事件

3. 苏联的最终瓦解

第四章冷战后初期(1991-2000)(6课时)

[本章教学要点]

1.美国提出冷战后“世界新秩序”的背景、内涵及其遇到的挑战

2. 美俄关系的变以及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斗争

3. 海湾战争的背景、结局与启示

4. 欧盟建立的背景及影响

第一节美国构建冷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努力

(2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着重理解美国提出“世界新秩序“的背景及其内涵。

2.着重分析冷战后北约调整的背景、做法及其东扩的努力。

3.着重分析美国提出对苏“超越遏制“的背景及其内涵。

4. 着重分析美国迅速取得海湾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启示。

[本节讲授内容]

一、美国关于冷战后“世界新秩序”的构想

1. “世界新秩序”的提出

2.“世界新秩序”的内涵

二、北约的调整与东扩

1.北约的调整

2. 北约的东扩

三、“超越遏制”与美俄短暂的蜜月

1. “超越遏制“的提出

2. 推动苏联对东欧及其自身变革的接受

3. 对苏联与俄罗斯的经济援助

4. 美苏(俄)军控谈判

四、海湾战争

1. 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

2. “沙漠盾牌”行动

3. “沙漠风暴”行动

第二节美国构建“世界新秩序”努力面临的挑战

(2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 着重分析叶利钦对俄罗斯对外政策进行调整的背景及做法。

2.着重分析南斯拉夫出现内战的原因及其启示。

3. 着重分析非洲族群对立的背景与危害,以及亚洲核问题的表现及影响。

[本节讲授内容]

一、美俄关系的变化

1. 美俄蜜月的结束

2. 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调整

3. 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反对

二、南斯拉夫内战

1. 南斯拉夫的解体

2. 波黑战争

3.科索沃战争

三.在第三世界地区遇到的挑战

1. 非洲的族群对立和冲突

2. 亚洲的核问题

第三节欧洲和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2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重点分析欧盟建立的背景、意义及其“共同外交和安全政

策”支柱的特点。

2.重点分析东盟发展的背景及其在促进东亚合作方面的作

用。

[本节讲授内容]

一、欧盟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1.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欧盟的诞生

2. 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支柱

3. 欧盟的扩大与《阿姆斯特丹条约》

4. “共同欧洲安全和防务政策”的提出

二、东盟的发展与东盟地区论坛的建立

1. 东盟的发展

2. 东盟地区论坛与“10+3”等对话机制的建立

第五章跨入21世纪之后(2000-2010)(6课时)

[本章教学要点]

1. 911恐怖主义袭击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2.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背景及影响

3. 日本右倾化加强的表现及危害

4. 21世纪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

第一节 911恐怖主义袭击和“布什主义”(2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重点分析911恐怖主义袭击对美国的影响。

2.重点分析小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及其表现。

3.重点分析小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政策的本质及其在伊

拉克战争中陷入孤立的原因。

[本节讲授内容]

一、 911恐怖主义袭击及其影响

1. 911恐怖主义袭击

2. 911恐怖主义袭击对美国的影响

二、小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和对国际机制的蔑视

1. 小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

2. 对国际机制的蔑视与拒绝

三、小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与伊拉克战争

1. 先发制人与伊拉克战争的开始

2. 伊拉克战争的过程

3. 缺乏合法性的战争和美国的孤立

第二节多极化深入发展的世界(2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重点分析普京实施富国强兵政策的背景及其效果。

2.重点分析欧盟在进入21世纪后取得新的发展。

3.重点分析日本右倾化的背景、表现及危害。

4.重点分析金砖国家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5.重点分析安理会扩大问题的复杂性与应当依据的原则。

[本节讲授内容]

一、普京的富国强兵政策与俄罗斯的重新崛起

1. 经济政策与俄罗斯经济的恢复

2. 军事政策与俄罗斯军事力量的加强

3. 对外政策与俄罗斯对外关系的发展

二、欧盟的进一步发展

1. 联盟的扩大与申根协议

2. 《里斯本条约》

3. “共同的欧洲安全和防务政策”的发展

三、日本的政治抱负与右倾化

1. 日本的经济与政治抱负

2、日本政治的右倾化

四、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长和团结合作的加强

1. 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的增长和“金砖国家”

2. 跨洲性的发展中国家组织的发展

3. 地区合作组织的加强和一体化的发展

五、联合国作用的加强

1.对安理会权威的肯定

2. 联合国维和作用的加强

3. 坚持联合国机构改革正确方向的斗争

第三节 21世纪世界面临的挑战(2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重点分析发达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

2.重点分析西方国家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的政策。

3.重点分析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特点。

[本节讲授内容]

一、发达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

1.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和影响

2. 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

二、南方国家面临的困难

1. 南北经济的差距和南方国家的贫困

2. 西方国家的直接与间接干涉政策

三、非传统安全威胁

1. 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特点

2. 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3. 气候变暖问题和哥本哈根会议

* 课程总结(1课时)

[讲授建议]

1. 着重分析当代国际关系史的两根线索:

●美苏冷战的发生、发展与结束

●世界国际体系从两极向多极的变化

2.着重分析当代国际关系史所涉的几个重要问题。(参考

教材有关内容)

3.强调捍卫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性。

三、教学大纲(供学生使用)(见附件1)

四、PPT (见附件2)

课程的历史沿革-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课程的历史沿革 (1961-2003) 历史沿革表明,本课程历史悠久,梯队、年龄结构合理,代代相传,环环相扣。 1961年初,全增嘏先生以“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批判”的名义率先在国内独立开设“现代西方哲学”课程。1961年下半年—1965年,刘放桐接替全增嘏先生承担整个课程的教学,并编写出了较为系统的教学大纲和相当一部分流派的讲义。1966年—1977年由于十年动乱教研工作停顿。1977年起,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课程得到恢复。全增嘏在尹大贻、陈京璇、黄颂杰等辅助下酝酿主编《西方哲学史》(含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重新着手编写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1979年,为了加强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刘放桐、黄颂杰、张庆熊等从西方哲学史教研室分离出来成立了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吸收了原在马哲的陈学明参加(他于2002年才重返马哲教研室)。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由此得以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1980受教育部委托分别开设了“全国现代西方哲学教师进修班”(义务性),为一些兄弟院校培养本课程第一批师资。1986年再次开办。 198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刘放桐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现代西方哲学》教材。它最早为我国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一份虽并不完善、但较完整的教学框架和较系统的材料,它在80年代一直是国内本学科使用最广的教材。同年全增嘏获准设立国内第一批西方哲学史博士点。1983和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由全增嘏主编的《西方哲学史》上下册(大部分统稿工作由黄颂杰担任),其中下册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属“现代西方哲学”。 1985年起,文革后研究生毕业留校的俞吾金、张汝伦、王新生、汪堂家、莫伟民、佘碧平等继刘放桐和黄颂杰、张庆熊、陈学明等人之后先后开始参与现代西方哲学课程的教学(由辅导到主讲)。他们逐渐成了本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主力,使本学科始终能生气勃勃。

临床肿瘤学概论___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临床肿瘤学概论(七年制) ( The Generality of Clinical Oncology) 周学时 3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临床医学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入临床各科学习前对肿瘤学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了解肿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生物治疗和综合治疗及预防的基本原则。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个整体概念。为肿瘤各论的学习打下基础,并能逐步认识肿瘤学的发展方向。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大纲基本要求,了解肿瘤的发生或癌的起因,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并明确较可靠肿瘤诊断是病理诊断,除病理诊断外,肿瘤诊断还包括影像学诊断、超声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等,内腔镜的应用也十分普遍;生化、免疫诊断、基因诊断也为肿瘤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同时使学生掌握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等,以及以上各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教学用书:朱雄增,蒋国梁等主编《临床肿瘤学概论》 参考书:现代肿瘤学汤钊猷主编 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基本概念:肿瘤的定义、肿瘤的良、恶性和肿瘤的基本术语等 2. 肿瘤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3. 临床肿瘤学及其课程设置:临床肿瘤学和相关学科、临床肿瘤学的课程设置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 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二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教学内容 1.肿瘤生长生物学:肿瘤细胞生长动力学、肿瘤血管、淋巴管生成、肿瘤异质性 2.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协同致癌作用 3.肿瘤的播散:肿瘤的侵袭、肿瘤的局部浸润、肿瘤的转移 4.肿瘤与宿主:肿瘤对宿主的影响,宿主对肿瘤的反应 教学要求: 1.掌握肿瘤的生长和播散的特征 2.熟悉机体对肿瘤的反应及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3.掌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 教学时数:3小时 第三章肿瘤的病因学 教学内容 1.肿瘤病因学概述 2.肿瘤的环境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医源性因素 3.肿瘤的遗传性因素:家族性癌与癌家族、遗传性综合征与肿瘤、肿瘤的家族聚集现象 4.肿瘤与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

精选-《美术》课程教学计划

《美术》课程教学计划 一、《美术学科课程标准》渗透美术课程 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换的作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留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使本《标准》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应留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素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欣赏、熟悉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

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本册教材教学目的要求 本教材的编写还注重了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社会、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初三年级中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7课,6个单元,内容涵盖4个学习领域,其中“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占有较大比重。6个单元分别为“时代新貌”、“校园生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创造天地”、“艺术瑰宝”六个单元。这些单元的设定,主要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特别是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即对未来人才的需要,同时结合美术学科的价值和特点来确定的。“时代新貌——城市雕塑”单元,有利于促进关心时代的发展,加强社会责任感;“校园生活——鲁迅”单元,有利于学生形成关心学校、爱护集体、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的新风气;“人与社会——向民间艺术家学习”单元,有利于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人与自然——用泥造型”单元,有利于学生形成接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及保护环境的意识;“创造天地——用纸造型”单元,有利于学生了解生活、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艺术瑰宝——盛唐气象、文艺复兴三杰”单元,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地接触中外优秀文化遗产,努力学习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特别是我

高等数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1. 解: (1)相等. 因为两函数的定义域相同,都是实数集R ; x =知两函数的对应法则也相同;所以两函数相等. (2)相等. 因为两函数的定义域相同,都是实数集R ,由已知函数关系式显然可得两函数的对应法则也相同,所以两函数相等. (3)不相等. 因为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1}x x x ∈≠R ,而函数()g x 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 ,两函数的定义域不同,所以两函数不相等. 2. 解: (1)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 400x x -≥?? ≠? 即 40x x ≤?? ≠?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0)(0,4]-∞U . (2)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 30lg(1)010x x x +≥?? -≠??->? 即 301x x x ≥-?? ≠??

美术教学计划

美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我的教学工作将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通过美术课教学,将欣赏、绘画、手工融合贯通在一起。以多样性、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绘画技法,继续接受色彩和国画的传统教学。设计和手工继续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美术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脱离开书本教材,自己独立的,大胆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具体工作 ①继续加强美术新课程标准和业务的学习,深化教学观念和理念本学期,我将继续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利用一切时间,多学,多练,多找自身的不足,多以课堂教学研讨为主要研究活动,加强自己对案例研究,使自己由认识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 ②课堂教学活动. 加强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

开展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教材内容,运用新理念,尝试新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针对于初中学生在心理上渐渐成熟的特点,针对知识的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研究的心理。我在课堂上将讨论交流,分工合作,资料调查,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欣赏等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有主,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展学习的兴趣和技能。 四、教材的特殊处理 1.新课程改革中虽然不提倡教师板演,但是我觉得适当的示范,促进课程的学习。 2.一些手工课需要涉及一些现成的实物,而课本中的平面实物图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为克服这一不足,我在教学中将准备一些实物,使教学更直观,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我将有些课题进行删减或增加其它的内容,从而更利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本校美术课的特色教学。 4.要求学生作好材料的准备工作,要做到:课前布置,课时检查,课后整理。材料的准备宁可充足有余,不可临时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五、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因为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2.注意卫生,自调颜料比较难把握,应该注意课室卫生,用品的清洗。

江南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附件2:江南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教学大纲 (居中、宋体、小二号、加粗) (宋体、五号) 课程名称: 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实验学时: 适用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说明该课程是何种课程性质,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该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一般课程还是主要课程;该课程是侧重理论还是重在技能培养,或者两者并重、相互结合,本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及应达到的主要教学目的。(宋体、五号、行距:20磅。字数要求:200字左右) 二、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所具备的素质、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宋体、五号、行距:20磅。字数要求:200字左右)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应尽量详细完整,一般按章节、单元叙述为宜;说明每章的教学要求,即应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包括:熟练掌握、掌握、理解、了解。(宋体、五号、行距:20磅。) 参考格式: 第1章xxxx 1.1 xxxx……..大纲细化到该级目录 四、课程考核方式(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说明在教学计划中该课程列为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方式是开卷还是闭卷;课程成绩评分办法、内容、标准有何特殊要求,明确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及课外作业等所占比例。(宋体、五号、行距:20磅)

五、学时分配表(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表格要求:(宋体、五号、行距:20磅,教学内容到章。) 六、参考教材 参考教材要注明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以及是否外文原版教材等内容 (宋体、五号、行距:20磅。顺序要求: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 七、有关说明 此部分主要为大纲的使用说明,应包括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如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等;学生自学部分的内容与要求;如采用双语教学,说明双语教学的要求与比例;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宋体、五号、行距:20磅。) 大纲撰写人: 大纲审核人:

美术课程老师教学计划

美术课程老师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美术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美术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美术可以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这样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美术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1、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造型、表现) 2、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设计、应用)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欣赏、评述)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综合、探索) 三、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颜色。 2、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4、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角的感受。 5、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6、用单色、彩色纸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以游戏的方式,观察或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2、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3、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采用折、剪、撕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一章课后答案

第一章 1.见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2.设A ,B ,C 为三个事件,试用A ,B ,C (1) A 发生,B ,C 都不发生; (2) A ,B ,C 都发生; (3) A ,B ,C (4) A ,B ,C 都不发生; (5) A ,B ,C (6) A ,B ,C 至多有1个不发生; 【解】(1) ABC (2) ABC (3)A B C (4) ABC =A B C (5) ABC (6) ABC ∪ABC ∪ABC ∪ABC =AB BC AC 3. . 4.设A ,B 为随机事件,且P (A )=0.7,P (A -B )=0.3,求P (AB ). 【解】 P (AB )=1-P (AB )=1-[P (A )-P (A -B )] =1-[0.7-0.3]=0.6 5.设A ,B 是两事件,且P (A )=0.6,P (B )=0.7, (1) 在什么条件下P (AB (2) 在什么条件下P (AB 【解】(1) 当AB =A 时,()()0.6P AB P A ==,()P AB 取到最大值为0.6. (2) 当A ∪B =Ω时,()()()()0.3P AB P A P B P A B =+-=,()P AB 取到最小值为0.3. 6.设A ,B ,C 为三事件,且P (A )=P (B )=1/4,P (C )=1/3且P (AB )=P (BC )=0, P (AC )=1/12,求A ,B ,C 至少有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解】 因为P (AB )=P (BC )=0,所以P (ABC )=0, 由加法公式可得 ()()()()()()()()P A B C P A P B P C P AB P AC P BC P ABC =++---+ = 14+14+13-112=34

第二章 弗雷格:现代逻辑之父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弗雷格的逻辑和数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张庆熊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 【提要】弗雷格在《算术基础》中阐述了三条基本原理,这三条原理一方面说明他为什么要构造他的人工语言系统,另一方面说明算术何以能够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之上,这是从哲学的高度出发论证他的逻辑和数学思想的基础。 弗雷格(Gottlob Friedrich Ludwig Frege,1848-1925)于1897年发表《概念文字:一种模仿算术语言构造的纯思维的形式语言》(Begriffsschrift,eine der arithmetischen nachgebildete Formelsprache des reinen Denkens)。这本薄薄的书可谓现代逻辑的开山之作。它奠定了数理逻辑中的命题逻辑和一阶谓词逻辑的基础。然而,对于这本逻辑史上划时代的专著,在当时却少有人问津。弗雷格反思其原因,认为除人们对那陌生的符号系统望而生畏外,还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构造这一系统的理由。他在1884年发表了专著《算术基础》(Grundlagen der Arithmetik)。在这本书中,他没有使用数理逻辑的符号,而是哲学理论上论证他所构造的人工语言系统的基本原理,指出严格区分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的必要性;强调决不要忘记概念和客体之间的区别;对当时所流行的逻辑学和数学中的心理主义展开批判。他认为逻辑是数学的基础,数的概念可以被定义为逻辑的类的概念,而类则被看成概念的外延。可以说,《算术基础》一书是弗雷格在哲学的方面为他的数学基础研究中的逻辑主义的方案奠定基础。 弗雷格在《算术基础》中所提出的原理一共只有三条,下面我们就结合考察这三条原理来评述弗雷格的逻辑和数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逻辑规律的客观性 在弗雷格所处的时代,逻辑研究中的心理主义占支配地位。按照这种心理主义的观点,逻辑推理是一种思维的活动,思维的活动是一种心理的活动,所以逻辑的规律可以还原为心理的规律,逻辑的真理是一种主观的真理。弗雷格认为,这种心理的观点就如压在逻辑和数学成长之树上的巨石一样,为使逻辑和数学研究得以顺利展开,必须搬开这块巨石。为此,他在《算术哲学》导言中所列出的第一条原理就是: “严格区分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1 弗雷格认为,这种心理主义的观点混淆了逻辑本身和从事逻辑推理的心理活动。一个人在从事逻辑推理的时候,确实发生心理的活动。这种心理的活动是主 1G. Frege,Die Grundlage der Arithmetik. Eine Logisch-mathematische Untersuchung über den Begriff der

美术课程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上期美术课程教学计划 本期教学计划安排:每周 2 节,共18 周,总课时36节 一、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总体上有这样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1、隐含了美术的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选的教学内容里,却以一种趣味的操作和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比如《长啊长》虽没强调绘画的基本功但却促使学生去探索记录的方法,并且使学生了解到美术的实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仔细地观察事物的习惯。 2、虽然是二册教材已经涉足了很多形式,特别是多种材料的运用,从小让学生知道,美术不只是绘画一种形式。 3让学生了解到美术的目的是表现自己身边生活的事。 4记忆和联想思维这是美术中所需要的特质,从小加以培养本册也有所重点体现。 2.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在美术的造型和技能和习惯方面都有所形成,但还需加强学生的仔细观察、细致表现、想象、动手制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造型、表现) 2、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设计、应用)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欣赏、评述)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综合、探索) 三、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颜色。

2、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4、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角的感受。 5、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6、用单色、彩色纸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以游戏的方式,观察或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2、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3、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采用折、剪、撕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 4、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的景色。 2、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3、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4、通过观摩录像、画册,对中外优秀的卡通艺术形象进行欣赏和讨论。 5、到阅览室翻阅画册,观看学生美术作品,找出最喜爱的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6、欣赏木偶戏和皮影戏的人物造型,通过录像或实地观看木偶或皮影戏的表演片段。 7、欣赏中外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利用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或美化教室。

《概率与统计》习题答案(复旦大学出版社)

习题二 1.一袋中有5只乒乓球,编号为1,2,3,4,5,在其中同时取3只,以X表示取出的3只球中的最大号码,写出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 【解】 故所求分布律为 X 3 4 5 P 0.1 0.3 0.6 2.设在15只同类型零件中有2只为次品,在其中取3次,每次任取1只,作不放回抽样,以X表示取出的次品个数,求: (1) X的分布律; (2) X的分布函数并作图; (3) . 【解】 故X的分布律为 X 0 1 2 P (2)当x<0时,F(x)=P(X≤x)=0 当0≤x<1时,F(x)=P(X≤x)=P(X=0)= 当1≤x<2时,F(x)=P(X≤x)=P(X=0)+P(X=1)= 当x≥2时,F(x)=P(X≤x)=1 故X的分布函数 (3) 3.射手向目标独立地进行了3次射击,每次击中率为0.8,求3次射击中击中目标的次数的分布律及分布函数,并求3次射击中至少击中2次的概率. 【解】 设X表示击中目标的次数.则X=0,1,2,3. 故X的分布律为 X 0 1 2 3 P 0.008 0.096 0.384 0.512 分布函数

4.(1)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为 P{X=k}= , 其中k=0,1,2,…,λ>0为常数,试确定常数a. (2)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为 P{X=k}=a/N, k=1,2,…,N, 试确定常数a. 【解】(1)由分布律的性质知 故 (2) 由分布律的性质知 即 . 5.甲、乙两人投篮,投中的概率分别为0.6,0.7,今各投3次,求: (1)两人投中次数相等的概率; (2)甲比乙投中次数多的概率. 【解】分别令X、Y表示甲、乙投中次数,则X~b(3,0.6),Y~b(3,0.7) (1) + (2) =0.243 6.设某机场每天有200架飞机在此降落,任一飞机在某一时刻降落的概率设为0.02,且设各飞机降落是相互独立的.试问该机场需配备多少条跑道,才能保证某一时刻飞机需立即降落而没有空闲跑道的概率小于0.01(每条跑道只能允许一架飞机降落)? 【解】设X为某一时刻需立即降落的飞机数,则X~b(200,0.02),设机场需配备N条跑道,则有 即 利用泊松近似 查表得N≥9.故机场至少应配备9条跑道. 7.有一繁忙的汽车站,每天有大量汽车通过,设每辆车在一天的某时段出事故的概率为0.0001,在某天的该时段内有1000辆汽车通过,问出事故的次数不小于2的概率是多少(利用泊松定理)? 【解】设X表示出事故的次数,则X~b(1000,0.0001)

小学学期美术教学计划

小学学期美术教学计划 美术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渠道,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为了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特制定本期教学计划如下:1、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安排了14课,其中有欣赏课2课,绘画课8课,工艺美术课4课。本册绘画课中安排了三课《学画中国画》,工艺课中安排了版画,由于实际情况和授课条件的关系,完成有一定困难,拟据实际情况选学。其它的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完成。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学习任务比以前更重一些,时间不多。但是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这门课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愿意学。还有部分同学特别爱好,在这方面也有特长。针对这些优势和不足,只要扬长避短,适时点拨,点滴渗透,学生在美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可以有一定的增长和提高。三、重点难点:根据学生情况和地域的情况,我决定把本期重点放在工艺课上。本期工艺课中的《美化板报、墙报》与学生活动关系密切,有实用价值,所以把这一课及其相关内容作为重点。本学期教材安排的素描基础:物体的结构比例和透视基础。这两方面的内容共有四课,专业性很强,概念抽象,学生没有接触过,比较难于理解。这是本期学习的一个难点。四、教学模式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本期的教学活动中,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室内和室外教学相结合,知识讲解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想像与写实相结合,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学计划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合理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在师生的共同努力

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4册答案_复旦大学出版社

Unit 1 5.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words given below. Change the forms where n ecessary. 1. forbade 2. mourning 3. charge 4. accumulate 5. begged 6. declared 7. n arrow 8. penniless 9. unioading 10. stolen 11. absenee 12. faithfully 6.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expressions given below. Change the forms where n ecessary. 1. a good deal of 2. speak of 3. lea ning on 4. stood on his feet 5. at (the) most 6. both …and 7. counted out 8. with the help of 9. heard of 10. be blessed with 10. Tran slate the followi ng sen ten ces into En glish. 1. Driven by a strong will, he eventually fulfilled the task he had undertaken. 2. He promised to write to me as soon as he got there, but nothing has bee n heard of him so far. 3. The boss has n ever bee n so pleased with any employee before. The young man is a real find. 4. With the help of the doctors and nurses, the patient was able to stand on his feet once more and soon resumed work ing. 5. The old man? _s wrinkled face spoke of the hardships he had endured in his life. 6. When she recovered somewhat, she leaned on the window watching the children play on the lawn. Unit 2 5.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words given below. Change the forms where n ecessary. 1. statistics 2. versions 3. legal 4. adventurous 5. fate 6. indeed 7. chatting 8. online 9. owed 10. I nternet 11.Hopefully 12. expe nses 6.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expressions given below. Change the forms where necessary. I. insisted on 2. gave …notice 3. base ???on 4. from the beginning 5. in the middle of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师申报操作手册【模板】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师申报操作手册 一、登录系统 直接登录***45.18.38:8080,进入“**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选择“教师”角色,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忘记密码的老师可在院系教务办查询)登陆系统。 二、申报课程 1、进入课程申请页面 点击“信息维护”栏目中“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自动弹出“校公选课开课申请表” 2、选择课程 请任课教师认真核对教务处公布的课程名称和课程编码,准确选择自己下学期所开课程(以课程编码为准),请勿错选。 选择方法一: 任课教师点击课程名称后的下拉箭头选择所开课程(请按照教务处公布的课程名称和编码选择)。 选择方法二: 任课教师点击课程名称后的图标,输入课程名称进行查询(输入课程名称时请严格按照教务处公布的名称输入查询) 查询到课程之后,点击“选择”即可。

三、课程信息输入 选定课程之后,请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表格 注意事项: 课程性质均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课程类别均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课程归属请严格按照教务处公布名单中的课程归属选择。 考核方式为考试。 教材情况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学分均为2.0。学时均为32。周课时均为2.0-0.0。 起止周均为03-18,个别课程若需要压缩上课周数,请与教务处沟通.。 上课学时32,实验学时为0,上机学时为0;个别含上机的课程周课时为2.0-1.0,上课学时为32,实验学时为0,上机学时为16。 容量指教学班容量,请任课教师预先填写,学校将根据教师所填写人数安排教室,随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报名情况进行调整,理论课人数不少于60。 上课校区每次只能选择一个校区,南北校区均开课的教师需要填写2次“校公选课开课申请表”,请任课教师注意核对,不要重复填写或者漏写。 场地要求请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面向对象为本科。禁选对象等其他项目均不填写。 课程简介控制在200字内,字数过多将不能正常保存。(为方便学生选课,此项内容必须填写) 申请说明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本学期美术课堂教学计划

本学期美术课堂教学计划 本学期美术课堂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四年级共有三个班。大部分的学生喜欢美术,但对美术的感受及美的理解尚且不是很系统。从生活中发现美,在生活中运用美的还需进一步引导。学生造型、设色等方面综合能力较低,但这已不成为教学重要的点,而更重要的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因此在新的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运用美的能力,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材料积极参加活动都还需进一步地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畏难情绪,达到基本掌握其技法,提高审美能力及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本册教材知识系统与结构: 本册教材由绘画、欣赏、工艺三大部分组成。绘画包括国画、素描、想象画等;欣赏包括近现代的中国画、新年画;工艺包括图案、手工制作等。其中欣赏课占10%、绘画课占45%、手工课占45%。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教学目的':注重达到学生三维度培养目标 1、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 2、在过程和方法上学生一个体或集体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学生时间能力。 3、了解优秀的近现代绘画艺术作品,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培养

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能够获得持久兴趣,完善人格。 教学重点: 丰富的教学学习形式使学生获得持久兴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创造美,表现美,发现美的欲望。初步学习立体物体的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和制作。 四、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方法: 贯彻大纲精神,处理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东北林业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览表

东北林业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览表

续表 代码学期方式单位 T200002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 2 35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200003 魅力科学 1 19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200016 天文学新概论 2 31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200017 数学文化 2 26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100010 家用化学品 2 32 双考试材料T020004 微生物与健康 1 16 双考试动资T030001 数学建模与竞赛导论 2 32 双考查理学T010006 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 2 32 双考试林学T010005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 1 16 双考试林学T070002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 1.5 24 双考试生命T010008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 1.5 32(24+8) 单、双考试林学T010009 生态:人类与地球未来 2 32 单、双考试林学T060008 ACM程序设计 1.5 32(16+16) 双考试信息T060001 计算思维 1.5 32(16+16) 双考试信息T080009 管理学 2 32 单考试经管T080007 金融学与好的社会 2 32 单考试经管T080008 生活中的经济学 2 32 单考试经管T080010 资产评估 2 32 单考试经管T050001 当前中国社会热点问题评析 2 32 单考查文法T050002 公共政策与公民生活 1.5 24 单考试文法T080014 推销技巧实训 1.5 32(16+16) 单、双考查经管T200047 管理百年 2 24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080002 管理沟通 2 32 双考试经管T08000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 36(32+4) 双考试经管T080003 理财基础 1.5 24 双考试经管

临床肿瘤学概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临床肿瘤学概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临床肿瘤学概论(七年制) ( The Generality of Clinical Oncology) 周学时 3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临床医学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入临床各科学习前对肿瘤学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了解肿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生物治疗和综合治疗及预防的基本原则。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个整体概念。为肿瘤各论的学习打下基础,并能逐步认识肿瘤学的发展方向。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大纲基本要求,了解肿瘤的发生或癌的起因,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并明确较可靠肿瘤诊断是病理诊断,除病理诊断外,肿瘤诊断还包括影像学诊断、超声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等,内腔镜的应用也十分普遍;生化、免疫诊断、基因诊断也为肿瘤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同时使学生掌握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等,以及以上各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教学用书:朱雄增,蒋国梁等主编《临床肿瘤学概论》 参考书:现代肿瘤学汤钊猷主编 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基本概念:肿瘤的定义、肿瘤的良、恶性和肿瘤的基本术语等 2. 肿瘤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3. 临床肿瘤学及其课程设置:临床肿瘤学和相关学科、临床肿瘤学的课程设置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 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二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教学内容 1.肿瘤生长生物学:肿瘤细胞生长动力学、肿瘤血管、淋巴管生成、肿瘤异质性 2.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协同致癌作用 3.肿瘤的播散:肿瘤的侵袭、肿瘤的局部浸润、肿瘤的转移 4.肿瘤与宿主:肿瘤对宿主的影响,宿主对肿瘤的反应 教学要求: 1.掌握肿瘤的生长和播散的特征 2.熟悉机体对肿瘤的反应及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3.掌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 教学时数:3小时 第三章肿瘤的病因学 教学内容 1.肿瘤病因学概述 2.肿瘤的环境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医源性因素 3.肿瘤的遗传性因素:家族性癌与癌家族、遗传性综合征与肿瘤、肿瘤的家族聚集现象 4.肿瘤与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

美术课程的教学计划

美术课程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美术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美术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美术可以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这样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美术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1、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造型、表现) 2、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设计、应用)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

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欣赏、评述)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综合、探索) 三、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颜色。 2、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4、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角的感受。 5、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6、用单色、彩色纸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以游戏的方式,观察或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2、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幼儿阶段创意美术教学计划

幼儿阶段创意美术教学计划 区别于传统的美术活动,美术创意活动的目的并不强调让幼儿机械地习得某种美术技能,而是把重点落在“创意”二字上,即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幻想,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和美术表现形式创造和表现新的、美的艺术形象,在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以及成功感。也就是说幼儿美术创意活动重点关注的是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过程以及通过活动提高幼儿在自我探索方面的能力。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对待幼儿绘画,给孩子一个自由创作想像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一次非同寻常的体验,发掘幼儿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并从中得到快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一。创意美术课程特点: 1、美术式的思维教育,积极的五感体验。 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五感体验,培养幼儿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让孩子更全面的感知事物的本质。 2、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打破平面作画的限制。 以果汁、番茄酱、蔬菜、面粉、吸管及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作为美术工具,用海绵、喷壶、刷子和自己的小手、小脚当画笔,改变平面作画的限制,把墙面、地板当作画纸,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立体创意空间。 3、快乐的游戏化课程,循序渐进的启发创造力。 课程采用美术游戏形式,在老师对主题材料的启发引导下,自由涂鸦、自由表达创意,逐步培养观察力、表达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小班制的授课模式,全方位的幼儿潜能开发。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现自我,小小群体的互动,则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创意美术课程,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 二。各年龄段创意美术课程内容: (一)小班创意美术活动的内容 小班幼儿刚开始接触美术工具和材料,由于小肌肉控制能力不强,且进行创作时手眼也难于同步,因此,在小班我们将引导幼儿进行撕贴、印章、水粉涂鸦、泥工等多种形式进行创作和添画;另一方面,小班幼儿的思维方式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易于对情景化的活动内容产生兴趣,因此,我们的创意美术活动的内容应更富于情景化和情趣性,引导幼儿围绕某一感兴趣的情景进行创意活动。 (二)中班创意美术活动的内容 与小班幼儿相比,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练习,中班幼儿的小肌肉控制能力明显增强,且愿意尝试使用各种美术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创意活动,因此,中班幼儿的创意美术活动,我们将引导幼儿采取蜡笔画、油水分离、吹画、剪贴画、纸、泥工、综合材料拼贴、鞋和瓶的涂鸦、彩泥创意贴画等形式来初步尝试独立的创意活动,教师适当的提供一些废旧材料来让幼儿迁移创造。 (三)大班创意美术活动的内容 与中班幼儿相比,大班幼儿的手指小肌肉快速发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运用手指活动。“会灵活地使用剪刀,会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种造型能正确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