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教案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教案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教案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教案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1、掌把澳大利亚被称作“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原因。

2、初步认识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其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3、理解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张略思想。

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和矿产资源

教学难点:农牧业分布与其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教学过程:复习

指名回答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互相补充完成)

新课内容

展示目标(口述+板书重点)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学生阅读教材部分,思考并回答

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作“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的农牧业有什么特点,出口的农牧产品有什么?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其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16000万只)最多的国家,羊毛产量1/4和出口量1/2均居世界第一位,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农牧业有什么特点:机械化程度高出口的农牧产品有:羊毛、牛肉、小麦)

提问:澳大利亚盛产羊和羊毛,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那么澳大利亚是为什么会养那么多的羊?羊又是从哪里来的?(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分析)

学生阅读P76阅读材料,找出答案。

(山地广、高原低、水源丰富、牧草优良、无天敌。)

过渡:从阅读材料可以看出,养羊业之所以在澳大利亚得到迅速发展,是得益于这里的自然条件适合绵羊的生长和繁殖。那么农牧业在澳大利亚是一种什么样的分布状况呢?

学生讨论回答P74图8.37,先认识一下图例。

(澳大利亚利用不同的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形成了四个农牧业区。粗放牧牛带和粗放牧羊带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和北部地区,而混合经营带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东南角和西南角)

提问:那么农牧业分布和地形的关系是什么? P76活动1。

那么农牧业分布和气候的关系是什么?P76活动2。

(为什么粗放牧牛带在北,牧羊带在南?)

看图可知粗放牧牛带干旱草稀、破坏后恢复困难;牧羊带相对草多有河流破坏后恢复较快。牛吃草用舌头卷,吃草的上部,不伤草根。羊吃草用牙啃,对草场破坏较大。因此,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选择放牧场所,也是因地制宜。P77活动3。

过渡:高度机械化的农牧业又是建立在先进的工业化的基础之上的。澳大利亚又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那么它都有哪些矿产呢?学生看教材回答

为什么被称作“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的重要支柱产业是什么?主导产业是什么?

澳大利亚的城市分布在什么地方,都有哪些大城市?

学生互相补充完成

小结过渡:现在澳大利亚已不单纯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而是一个工业化程度较高且服务业发展迅速的国家。澳大利亚它的城市分布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在图8.40上找出堪培拉、悉尼和墨尔本。

小结:澳大利亚城市集中于东南沿海,因为东南部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发展较早,是人口主要

集中的地区。

巩固复习学生看黑板小结这节课的内容

作业

1、为什么把澳大利亚称作“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其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七年级地理教案)澳大利亚教案

澳大利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看景观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录像(或VCD盘),运用小组探究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和生活特性。了解澳大利亚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因而有了独特而古老的生物。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3、让学生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布式,再用小组研究式分析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3、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第一课时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国旗和国徽图片):看,这是某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 见到了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就相当于来到了澳大利亚。因为我们知道,国旗、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所以,在任何时候,见到我们中国的国旗、国徽,就像是看到了我们的国家一样亲切。我们一定要爱护国旗、国徽呀!(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下面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澳大利亚国旗、国徽的特点(澳大利亚的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底为深蓝色,左上方是红、白“米”字,“米”字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旗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国徽上有两只动物,中间一个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请大家注意,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怎么会有两只动物?它们是什么动物呢? 教师简单小结介绍:同学们很快发现其中一只是袋鼠,而另一只动物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它就是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同学们将它和你见过的鸵鸟比较一下各有什么特点?(鸵鸟能负重,两翼退化,不能飞翔,只起到辅助行跑的功能) 3、澳大利亚人在国旗上都要做上动物的标记,说明澳大利亚的动物一定非常独特和可爱。那么,同学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些动物。学生自学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育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老师播放有关录像或VCD,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自学了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的珍奇动物,从进化的角度讲,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非常古老的生物种类,现成为人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面积、人口与城市 教师承转:为什么澳大利亚保存了这么多古老的动物,而且成为这个国家特有的动物呢?这些特有的动物和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点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有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了解以后,才能做出评论。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澳大利亚这个国家。1、展示课件: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的地图和大洋洲图。看书上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具体位置,结合大洋洲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澳大利亚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澳大利亚位于赤道以南,是个南半球的国家,周围被印度洋、太平洋所包围,南回归线从中间穿过。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新人教版 (2)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1.了解罗马文明的发展兴衰历程和基本社会特征。 2.了解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原因以及帝国发展的脉络。 3.通过讲述罗马帝国,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以军事征服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罗马帝国,客观上促进了多种文明的融汇,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 重点 罗马帝国的兴衰。 难点 从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探讨。 关于古罗马城的建立有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拉丁姆地区亚尔巴·龙加城的国王本来是努米托,但他的弟弟阿穆略使用阴谋,篡夺了王位,并将他女儿的两个孩子投进水中,所幸的是一只母狼喂乳汁养活了他们。后来,双婴又被一位善良的牧人收养。他们长大成人后,得知了身世,便杀死阿穆略,使努米托重登王位。后来,他们在台伯河畔母狼喂养他们的地方建了一座新城,最后以哥哥的名字罗慕路斯来命名,简称为“罗马”。这就是罗马城的由来。为了表达感念之情,罗马人精心制作了一个饲养着一只母狼的永久性兽笼,置放在市政厅前面最显眼的地方,他们还将母狼的形象镌刻在罗马的城徽上,是为罗马狼。今天让我们一起踏着历史的足迹,见证罗马的历史。 一、罗马城邦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1,了解罗马城邦兴起的自然环境及时间(自然环境: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时间:公元前1000年) 2.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史料1共和国建立。

教师: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体形式,它与君主制相对。采用这种政体的国家称为共和国。 史料2公民大会通常只是每年召开一次,从奴隶主贵族中选举产生执政官。执政官是共和国最高行政长官,拥有很大的权力。任期一年,退职后进入元老院。两个执政官权位相等,一切政令如得不到两人一致同意,就不能实施。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成员包括奴隶主贵族和前执政官,拥有宣战、媾和、征募军队、财政核算、批准立法等内政外交大权。 教师:罗马共和国哪个机构的权力最大?(学生可同桌讨论) 教师: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的核心机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核心作用,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在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三种权力之间,存在严格的制约关系,彼此相互牵制,保持平衡。这种政治体系被后人认为是古代经典的政治体系之一,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3.《十二铜表法》 史料1如图。 史料2“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教师:为什么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 学生:《十二铜表法》是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但它的颁布,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所以仍可以说是平民的胜利。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第七节澳大利亚——第一课时 一、学情分析 1、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表现欲极强,便于开展活动; 2、经过半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一些方法,能够根据地图、景观图片资料初步分析归纳地理现象的形成的成因、特征、影响因素。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澳大利亚》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内容也是最后一节内容。本节课 讲述的是《澳大利亚》第一课时,内容包括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2、作为七年级下册世界区域地理教材中的最后一个内容,澳大利亚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内容本身的特殊性,而且作为归纳总结本学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为八年级学生学习中国区域地理起到进一步的巩固作用。 三、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能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首都堪培拉。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及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3、通过地图和资料,了解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与气候等因素的关系。 4、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地理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三大地形区。 2、半环状气候分布特征。 3、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与气候等因素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与气候等因素的关系。 2、大自流盆地成因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六、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一、拥有一个大陆 1.概况:是大洋洲面积______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惟一拥有一块大陆的国家,面积居世界第____位。 2.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在15°S~40°S之间,__________线从其中部穿过,缺失_______(温度带)。(2)海陆位置: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临_______洋,西临________洋,南与南极大陆相望。 3.范围:领土包括______________大陆、______________岛等周围岛屿。 4.语言:____________是澳大利亚的通用语言。 二、低平的地形 1.地势特征:地势______,是世界上地势起伏_________的大陆。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品优质课教案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十二铜表法》;罗马的兴衰过程 教学难点: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过一个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是哪一个国家? 生:亚历山大帝国。 古罗马帝国就是地域辽阔的庞大帝国,而帝国的维系主要依靠两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二是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德国著名的法学家耶林曾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耶林先生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天我就一起学习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起领略古罗马法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罗马城邦 (一)罗马的兴起、征服与扩张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古罗马兴衰时间,理清本课脉络。 提示: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成文法; 公元前3世纪初——征服意大利半岛、战胜迦太基; 公元前2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奴隶起义; 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 公元前31年——屋大维掌握最高统治实权;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世纪——罗马帝国进去黄金时期; 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 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2.教师讲述: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不断对外扩张,迅速统一意大利半岛,并最终称霸于地中海。 3.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史事”,了解共和国建立后对外扩张的情况,重点了解三次布匿战争。 提示: 第一次——公元前264——公元前241年——迦太基败 第二次——公元前218——公元前201年——迦太基丧失了独立地位 第三次——公元前149——公元前146年——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 4.教师讲述:布匿战争是罗马对外扩张中发生的重大战役。迦太基是非洲北部腓尼基人建立的重要奴隶制国家,它垄断了地中海西部的运输贸易,逐渐富裕强大起来。当罗马人征服意大利南部后,一场与迦太基的残酷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人”,所以这场战争称“布匿战争” 5.问题思考:布匿战争有何影响?你如何看待古罗马的对外扩张?(第一问由学生生看书回答,第二问可联系今天的中东局势引导学生讨论)提示:影响——罗马共和国争得了地中海的霸权,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

七年级下册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能力目标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 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 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3、让学生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 布式,再用小组研究式分析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 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 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3、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第一课时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国旗和国徽图片):看,这是某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 2、下面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澳大利亚国旗、国徽的特点(澳大利亚的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底为深蓝色,左上方是红、白“米”字,“米”字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旗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国徽上有两只动物,中间一个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请大家注意,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怎么会有两只动物?它们是什么动物呢? 教师简单小结介绍:同学们很快发现其中一只是袋鼠,而另一只动物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它就是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同学们将它和你见过的鸵鸟比较一下各有什么特点?(鸵鸟能负重,两翼退化,不能飞翔,只起到辅助行跑的功能) 老师播放有关录像或VCD,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 二、面积、人口与城市 教师承转:为什么澳大利亚保存了这么多古老的动物,而且成为这个国家特有的动物呢?这些特有的动物和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点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有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了解以后,才能做出评论。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澳大利亚这个国家。1、展示课件:澳大利

澳大利亚2

澳大利亚 (第二课时) 备课:讲课: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澳大利亚及其相邻的大洲、大洋,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能记住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并能运用地图简单分析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生存原因。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澳大利亚及其相邻的大洲、大洋,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难点: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教学过程 澳大利亚是个移民国家,那么,什么是移民国家呢?我们先看澳大利亚的国旗。 出示PPT,大家能看出澳大利亚和什么国家的国旗相像呢?(英国) 从国旗,我们也能看出来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关系。我们再看澳大利亚的历史: 1788年之前至少有四万年时间,澳大利亚完全是土著居民居住的地方。 1788年,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东南建立第一个殖民地,为本土犯人的流放地。这些人是澳洲历史上第一批拓荒者。 1901年1月1日,几个英国的殖民地组成了第一个棣属于英国的“澳大利亚”联邦。1986年,因为澳大利亚通过了“澳大利亚法案”,使澳大利亚正式结束了对英国的从属关系,现在,澳大利亚仍然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仍是澳大利亚的女王。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看出澳大利亚原来是英国的殖民地,澳大利亚人,几乎都是英国人的后代,澳大利亚人,相当于从英国移过来的,所以,这样的国家,叫移民国家。澳大利亚就是一个移民国家。 1、服务业: 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包括物流、电信与邮政、金融服务、旅游、零售商业、建筑与房地产等。服务业的产值约占全国GDP 70%左右,雇佣劳动力占全国的70%,即每10 个澳洲雇员中有7人从事服务业。 2、旅游业: 是澳最大、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旅游业的收入就已经超过煤炭的两倍以上,成为澳经济的一个增长点。 澳四面环海、环境优美、污染少,因此旅游业非常发达,是一个休闲度假的胜地。 澳洲的旅游从业人员超过40 万人,他们不仅懂得基本的外交礼仪,会说流利的外语,还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一切为旅客着想,让游客享受最好的服务。 既然澳大利亚旅游业这么发达,如果以后我们要去澳大利亚旅游,我们去什么景点看看呢?下面我们了解澳大利亚的旅游景点: 出示PPT: 悉尼大桥、悉尼歌剧院、大堡礁、尖峰石阵、波浪岩。 出示PPT:澳大利亚的美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说出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对农业的影响;知道罗马城的兴起;列举出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统治及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说出罗马的扩张过程和共和国的衰落。 2.通过阅读教材说出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转变的过程;了解罗马帝国的兴盛基本史实,知道罗马帝国的衰亡的原因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史实。 3.通过探究说出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那些具有现实意义? 重点: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和罗马帝国. 难点: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导入新课:德国法学家耶林格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法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不朽的罗马法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罗马是怎样用武力和法律来征服世界的. 讲授新课 一、罗马城邦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1-23页找出下列问题: 1.罗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对农业的影响; 2.说说罗马城的兴起; 3.列举出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统治及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 4.说出罗马的扩张过程和共和国的衰落。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地理环境: 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 地形特点对农业的影响: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2.罗马城邦出现: 公元前1000年,罗马城邦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3.罗马共和国 (1)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2)统治制度: a.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b.设立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c.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4.《十二铜表法》

澳大利亚教案

澳大利亚——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掌握澳大利亚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认识主要地形区及特有动植物。 3.结合地形图、气候图和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农牧业和地形、气候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读图认识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分布特点。 2.分析澳大利亚气候形成原因。 3.分析澳大利亚的动植物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原因。 3.读图分析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观念。 重难点 重点:气候的成因、农牧业的特点。 难点:气候的成因,动植物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原因。 教学策略与方法

读图法、综合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观赏几幅图片,你认识它们吗?这些图片反映了哪个国家的特色?(澳大利亚)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澳大利亚。 二、学习新课: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读图和说出澳大利亚在世界上的地位。 半球位置:南半球(赤道以南)东半球(110°E~150°E) 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小部分位于南温带。 海陆位置:位于大洋洲,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从地理位置上我们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2、?读图说出澳大利亚的领土组成。 生答: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海域的岛屿组成。陆地面积769万多平方千米。由此得出结论: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承接:地理位置影响自然环境,接下来我们看看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大家知道自然环境包括哪些要素吗?(地形、气候、河湖、生物等)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⑴、读图找出澳大利亚的地形类型及三大地形区。 山地:大分水岭 平原:中部平原 高原:西部高原 ⑵、观察这些地形是怎么分布的,得出地形分布特点是:明显分为三部分,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 ⑶、读图看看澳大利亚有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东部: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焦群。 中部:着名的大自流盆地。出示大自流盆地示意图,想一想:大自流盆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找学生作答教师指导。 2、?气候 ⑴读图说出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和分布。 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呈半环状分布。 半环状核心:热带沙漠气候

澳大利亚教案说课讲解

澳大利亚教案

学校:昆明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学段:七年级下学期 学科:地理 教师:康良会 班级:初一(6)班 时 间:2018年5月10日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不同类型国家》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

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 昆理工附中 康良会 【教材解析】 作为世界区域地理,教材对澳大利亚的编排在两个方面仍延续了前面介绍几个国家的编写体例:首先,在对国家的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动物的古老性)及经济发展特点(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等);其次,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地关系作为贯穿本节的主线,体现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能力。 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与其它国家最大的区别;而在了解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及人口城市分布时,既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又可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会对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非常感兴趣。关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与农牧业、工矿业发展的关系,由于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远,特别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设计】 一、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二、课标分解 经过对上述课标描述各语句的中心词和行为动词进行分析,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学情,对课程标准进行如下分解: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特点、领土组成和首都。 2.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河流分布及水文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知识体 行为动行为条行为程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教案

商南县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学科教案编号 课题: 第四节澳大利亚 主备人:二次齐备时间三次备课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2、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记住其主要出口的农矿产品。 二、教学重点:三次备课内容 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 三、教学难点: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与工矿业发展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分析法 五、课时设计:2课时 第二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学生自学 1、课前下发导学案,要求学生预习并完成学案 上自学内容; 2、教师巡视全班督促个别学生的完成情况。 (二)对学 1、同学间相互检查自学内容,提出疑问并讨论 解决疑问。 2、学生理解记忆自学内容,并相互检查。 (三)群学 1、学生结合自学和对学情况,完成质疑,做好

记录,进行展示。 2、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 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四)教师点拨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⑴、矿产资源丰富:铁、煤等,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⑵、澳大利亚的铁矿,煤矿,铝土矿分别分布在哪里?铁矿——西部、煤矿——东部沿海;铝土矿——东北部 (3)目前,服务业已经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主导产业。(4)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悉尼——最大城市、海港;堪培拉——首都。 墨尔本――第二大城市 (5)为什么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气候条件-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候影响,温暖湿润。交通条件-东南沿海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历史和经济-英国移民首先到达地,开发时间早。 (五)当堂检测: 指导学生完成当堂检测题并巡视全班。 (六)课后反馈: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最新澳大利亚教案

学校:昆明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学段:七年级下学期 学科:地理 教师:康良会 班级:初一(6)班 时间:2018年5月10日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不同类型国家》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 昆理工附中 康良会 【教材解析】 作为世界区域地理,教材对澳大利亚的编排在两个方面仍延续了前面介绍几个国家的编写体例:首先,在对国家的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动物的古老性)及经济发展特点(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等);其次,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地关系作为贯穿本节的主线,体现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能力。 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与其它国家最大的区别;而在了解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及人口城市分布时,既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又可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会对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非常感兴趣。关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与农牧业、工矿业发展的关系,由于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远,特别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设计】 一、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二、课标分解 经过对上述课标描述各语句的中心词和行为动词进行分析,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学情,对课程标准进行如下分解: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特点、领土组成和首都。 2.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河流分布及水文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知识体系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行为程度

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

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 ——海安墩头初级中学范艳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动物及其形成原因,并理解活化石及世 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真正含义。 2.了解澳大利亚在整个地球的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3.了解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点。 4.认识澳大利亚发达的畜牧业,理解其农牧业分布与地形及其气候 的关系。 5.认识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丰富。 (二)技能与方法 1.通过观看澳大利亚古老动物图像,记住主要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 性。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 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矿产资源分布图,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 得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 持续发展观念。 2.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地形,气候分布图与农牧业分布图的关系,增 强对因地制宜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地形的特征及其与农牧业分布的关系。 2.澳大利亚气候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农牧业分布的关系。 3.活化石及其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真正含义。 4.澳大利亚丰富的矿产资源。 5.澳大利亚首都,主要城市的分布。 (二)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独特古老生物存活至今的原因。 2.澳大利亚地形与农牧业分布的关系。 3.澳大利亚气候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农牧业分布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国旗和国徽):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 呢?板书:四.澳大利亚 (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的美丽风光图片)

第四节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导学案 备课人

第四节澳大利亚第二课时导学案备课人:侯静 一、课前演练: 1、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大陆是---------------------------------------------------------------------() A、非洲大陆 B、南极大陆 C、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2、下列地理信息属于澳大利亚的是---------------------------------------------------------------------------() A、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B、位于南半球 C、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D、热带雨林面积最大 3、澳大利亚国徽图里面有两种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它们的名字分别是-----------------------------() A 、袋鼠和考拉B、鸸鹋和鸭嘴兽C、袋鼠和鸸鹋D、考拉和鸭嘴兽 4、在澳大利亚的经济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的是-----------------------------------------------------------() A、手工业 B、旅游业 C、农牧业 D、工矿业 5、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是---------------------------------------------------------------------------------------() A、河马、大象 B、袋鼠、鸭嘴兽 C、大食蚁兽、树獭 D、斑马、长颈鹿 6、澳大利亚的最冷月出现在--------------------------------------------------------() A、1月 B、4月 C、7月 D、 12、月 7、、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东北部沿海地区 B、东南部沿海地区 C、西南沿海地区 D、中部大自流盆地 二、学习目标: 1、分析说明澳大利亚自然条件对工矿业发展的影响,说出其因地制宜发展工矿业的实例; 2、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并运用地图,说出其城市分布的原因; 三、自学提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教材第70~71页) 1、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很多矿产的储量据世界前列,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2、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发展了采矿业。澳大利亚的采矿业经营规模大,采用现代管理方 法和、生产,矿产资源的开采率和很高,而且注意环境保护; 3、澳大利亚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生产的矿产品80%以上用于出口,主要销往、 、、等亚洲国家,由于矿产品出口占商品总额的比重很大,澳大利亚也被称为“______________”的国家; 4、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发展迅速,已经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业,成为澳大利的 ___________,澳大利亚的采矿业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低位有所下降; 5、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首都________是一座经过规划建设的城市, 环境优美;悉尼是全国最大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是全国第二大城市; 四、随堂检测: 1、澳大利亚的居民绝大多数属于------------------------------------------------------------------------------()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2、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西北沿岸 B、内陆高原 C、东南沿海 D、中部平原 3、澳大利亚的首都是--------------------------------------------------------------------------------------------() A、墨尔本 B、悉尼 C、珀斯 D、堪培拉 4、澳大利亚最大的工业中心是---------------------------------------------------------------------------------() A、堪培拉 B、悉尼 C、墨尔本 D、珀斯 5、下列号称与澳大利亚不符的是------------------------------------------------------------------------------()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罗马城邦的兴起,简单说出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过程中的重要时间、事件及人物。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3.认识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 罗马发展历史、《十二铜表法》 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有一句俗语叫“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罗马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吗? 条条大路通罗马:是指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种,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条等着我们发现。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著名的英语谚语。出自罗马典故。古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罗马城邦 1.时间、地理位置:公元前__1000__年,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公元前__509__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__公民大会__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3.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部法被称为《__十二铜表法__》。 4.罗马共和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奴隶起义是__斯巴达克__起义。 知识点二罗马帝国 5.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建立者是__屋大维__,他首创了“__元首制__”。 6.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__地中海__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知识点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7.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__476__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罗马的起源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10.3 澳大利亚——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宁兴学校苗利君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掌握澳大利亚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认识主要地形区及特有动植物。 3.结合地形图、气候图和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农牧业和地形、气候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读图认识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特点。 2.分析澳大利亚的动植物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原因。 3.读图分析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观念。 重难点 重点:地形的分布、农牧业的特点。 难点:动植物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原因。 教学策略与方法 读图法、综合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观赏几幅图片,你认识它们吗?这些图片反映了哪个国家的特色?(澳大利亚)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澳大利亚。 二、学习新课: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读图10.27和10.28说出澳大利亚在世界上的地位。 半球位置:南半球(赤道以南)东半球(110°E~150°E) 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小部分位于南温带。 海陆位置:位于大洋洲,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从地理位置上我们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2、读图10.28说出澳大利亚的领土组成。 生答: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海域的岛屿组成。陆地面积769万多平方千米。由此得出结论: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承接:地理位置影响自然环境,接下来我们看看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大家知道自然环境包括哪些要素吗?(地形、气候、河湖、生物等)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⑴、读图10.28找出澳大利亚的地形类型及三大地形区。 山地:大分水岭 平原:中部平原 高原:西部高原 ⑵、观察这些地形是怎么分布的,得出地形分布特点是:明显分为三部分,东部山地,中部 平原,西部高原。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 ⑶、读图10.28看看澳大利亚有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澳大利亚》教案二

《澳大利亚》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2.说出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并简单分析说明其特有的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 3.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过程,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和方法,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懂得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和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特点。 教学方法读图法、讨论法、小组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新情景、导入: 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国旗和国徽图片):看,这是某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 2.下面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澳大利亚国旗、国徽的特点。请大家注意,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怎么会有两只动物?它们是什么动物呢?

简单小结介绍:同学们很快发现其中一只是袋鼠,而另一只动物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它就是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同学们将它和你见过的鸵鸟比较一下各有什么特点? 3.澳大利亚人在国旗上都要做上动物的标记,说明澳大利亚的动物一定非常的独特和可爱。那么,同学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些动物吧。学生自学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 播放有关录像或VCD,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 4.小结:刚才同学们自学了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的珍奇动物,从进化的角度讲,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非常古老的生物种类,现已成为人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教师:为什么澳大利亚保存了这么多古老的动物,而且成为这个国家特有的动物呢?这些特有的动物和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点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只有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了解以后,才能做出评论。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澳大利亚这个国家。 1.展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的地图和大洋洲图。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具体位置,结合大洋洲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 小结:澳大利亚在拉丁语中意为“南方的土地”,并且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之所以保存着特有的动物,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长期的隔离造成的。 2.播放有关地球演化的录像带,同学们讨论思考下列题目。 (1)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 (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3)南极大陆也长期孤立的存在,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稀有生物? 引导:从时间、环境、天敌等方面考虑。 3.澳大利亚生物独特,面积、人口和城市又有怎样的特点? 提问:我们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面积第六位的国家,其面积数是多少? 补充: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只有1 875万人。同学们计算一下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 小结:人口密度大约为中国的1/45,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澳大利亚人口、城市怎样分布的呢? 出示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图。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说出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对农业的影响;知道罗马城的兴起;列举出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统治及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说出罗马的扩张过程和共和国的衰落。 2.通过阅读教材说出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转变的过程;了解罗马帝国的兴盛基本史实,知道罗马帝国的衰亡的原因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史实。 3.通过探究说出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和罗马帝国。 【教学难点】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新课导入】 教师讲述:同学们,有一句俗语叫“条条大道通罗马”。这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罗马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吗? 提示:“条条大路通罗马”是指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种,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条等着我们发现。“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著名的英语谚语,出自罗马典故。古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围绕这些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新课讲授】 教师先要求学生围绕罗马城邦、罗马帝国和罗马帝国的衰亡三个知识点梳理教材并进行自主学习,然后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来讲授新课。

探究一罗马的起源 教师出示“母狼乳婴”的雕塑,向学生讲述罗马起源的传说故事,引出罗马城起源的相关史实。 探究二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兴亡 1.请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并说说罗马共和国是如何管理的。 提示: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509年。 国家管理:国家的统治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平民参加的人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2.如何看待《十二铜表法》?(出示图片) 提示:(1)《十二铜表法》是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2)《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除,两者之间的斗争也并没有因此而终止。 探究三罗马历史发展线索 1.教师通过结构图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罗马历史发展的线索。

新人教版澳大利亚教案

第四节澳大利亚 初中集备组:江朋程、陈林勇备课时间:2014.5.21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 2、学科:地理 3、课时:2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搜索有关澳大利亚的信息资料。 (2)收集跟澳大利亚相关的事物。 (3)准备教科书、地图册等。 5、教师课前准备: (1)教具与媒体:教科书、地图册、电脑。 (2)教学资源:PPT课件、视频片段、网络资源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和工矿业的影响。 4、澳大利亚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看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录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了解澳大利亚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因而有了独特而古老的生物。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3、让学生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够从录象中获取信息,分析探究澳大利亚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及其原因。 2、通过澳大利亚的农业、牧业和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说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具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学生特征分析 1、本课是世界区域地理的一节课,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几个不同的国家,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比较法、综合法等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3、教材设计的模块特色鲜明,学生比较感兴趣,有探究学习的愿望,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应该比较容易理解。 教材分析 《澳大利亚》是教材选编的“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中的最后一个国家,在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教材选取三大模块“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做在矿车上的国家”,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各部分内容又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活动,目的是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引起学生探究澳大利亚独特地理现象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