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上古音系

上古音系

上古音系
上古音系

上古音系

一、声母(王力拟33声母)

中古与之比较:

【1】轻唇音读为重唇音非pf 敷pf 奉bv 微

【2】舌上音读为舌头音知 彻 澄 娘

【3】章组声母接近于舌头音端组章 昌 船 日 书 禅 中古的照三【4】《切韵》庄组声母接近于精组声母庄t 初t 床d 生 俟 中古的照二【5】日母接近于泥母(娘母)

【6】没有独立的于母

【7】有复辅音声母

二、韵母

上古韵部(王力拟30部)

阴声韵例字入声韵例字阳声韵例字

之 来媒悔使职 k 特麦食富翼国蒸 梦兴雄

幽u 舟流考觉uk 鞠覆告戚迪冬u 中降

宵o 悄敖药ok 爵沃虐溺

侯 侯驱输愉屋 k 角玉曲东 蓬凶庞

鱼a 乎马女下雨铎ak 薄夕若宅尺阳a 昌黄扬衡明支e 支斯锡ek 脊解耕e 成名

歌ai 沙嘉瓦皮蛇罗为月at 伐败说月渴烈寒an 旦雁管怨

脂ei 弟矢资葵质et 实噎瑟穴真en 人渊千零身信询微 i 怀崔枚物 t 出肆隧类文 n 门巾存云员先

缉 p 湿及合侵 m 风琴甚南

叶ap 叶甲涉谈am 敢监

三、声调

上古中古

平声平声

舒声

上声上声

长入去声

促声

短入入声

第五章 中古音系

第五章中古音系 上文提到,《广韵》与《韵镜》(包括《七音略》)在中古音的研究中是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的。通过《广韵》与《韵镜》的分析比较,相互参证,中古音的声母、韵母、声调、音值及声韵的配合情况就可以确定了。 第一节中古音的声母和韵母 一、中古音的声母 《广韵》的声母有三十七个,《韵镜》的声母有三十八个,二者的差别只在于,《广韵》的喉音中有影、晓、匣、以(喻四)四母,《韵镜》的喉音中则有影、晓、匣、云(喻三)、以五母,所以《韵镜》比《广韵》多出一母。就《韵镜》的情况来看,“云”母已从“匣”母中分化出来,但尚未同“以”母合流,这种现象说明《韵镜》所确定的声母要晚于《切韵》(《广韵》的声母即代表《切韵》的声母),但不会晚于守温制作三十字母的晚唐时期,因为在守温的三十字母中云、以已合流为喻。本书将中古声母确定为三十七个,亦即《广韵》的三十七母,理由是让“云”归“匣”更能反映出隋唐时期汉语声母的面貌。下面是三十七声母表及其拟音(拟音均为国际音标)。 中古声母音值表 中古声母发音 及拟音方法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全清全浊发音发音 部位新名部位旧名 帮, 滂, 並, 明, 双唇唇重唇 (非) (敷) (奉) (微) 舌尖中舌头端, 透, 定泥舌舌面前舌上知彻澄娘 舌尖前齿头精,, 清,, 从心, 邪舌叶齿庄, 初, 崇生俟正齿舌面前章, 昌, 船书禅舌根牙见溪群疑?

零声母影, 匣舌根音喉晓 (云) 半元音以 舌尖中半舌来, 舌面鼻半齿日擦音 表中的三十七声母和唐末宋初的三十六字母相比,唇音中少了四个,正齿音中多了五个,喉音中的喻母有分有合,数目没有增减。 二、中古音的韵母 通过第三、四两章我们得知,《广韵》的韵类共有292类(王力《汉语史稿》的分类或王力《汉语音韵学》中的290类再加上戈和昔)。如果不计声调,则为92类,其中所含韵母计有142类。《韵镜》开三合三 的韵类共有291类(比《广韵》少一个戈,如果不计声调,则为90类,其中所含韵母共有139类。两开三) 相比较,《广韵》比《韵镜》只多出真合、质合及戈三个韵母。由此可以看出,《广韵》切下字系联三三开三 的结果和《韵镜》所列的韵类数是极其接近的,这说明了系联结果的可靠性。本书把《广韵》的142个韵母确定为中古的韵母,下面是这142个韵母的名称及拟音,序次按92类的形式排列,其中平声韵的拟音代表平、上、去三声。 1 中古韵母音值表 1(东开一,?屋开一, 开二?黠开二?, 46(山 2(东开三 ,?屋开三 , 47(山合二,?黠合二,?, 3(冬合一,?沃合一, 48(先开四屑开四 , 4(钟合三 ,?烛合三,,? 49(先合四, 屑合四, , 5(江开二?觉开二 50(仙开三?薛开三?, 6(支开三 51(仙合三 ,?薛合三 ,?, 7(支合三 , 52(萧开四 ,

古音学史研究概述

古音学史研究概述 摘要:传统古音学自吴?B ?创至今已历经千年,期间 音韵学名家辈出,使古音学理论一步步走向完善,本文特从上古音的古韵分部、声母系统、声调三个方面对上古音的研究历史做简单的梳理,整理出传统古音学研究的大致发展脉络。 关键词:上古音;韵部;声母;声调所谓上古音是指周秦时期及前汉时期的音系系统,由于那个时期无韵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归纳《诗经》用韵,同时对《切韵》音系进行离析。在中古音的基础上,利用先秦的韵文材料《诗经》《楚辞》及其他群经诸子散文的用韵,还有以《说文》的谐声系统、训诂材料及方音材料、域外对音材料等作为旁证来推测古代的发音。 1上古汉语韵部真正的古音学研究是从宋代开始的,以通转叶音说为主体的宋代古音学研究标志着古音学的建立。吴??是通转说的代表,朱熹是叶音说的代表。“通转”的办法实际是囿于中古音,简单地合并《广韵》的部类,而不知离析,混淆了各韵部之间的界限。而“叶音说”的本质是没有认识到古诗不押韵是由于语音发生变化的缘故。清朝是古音学研究的全盛时代,最有名的古音学家有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江有诰,王念孙等。顾炎武离析唐韵分古韵为十部,除第十部外,入声字都配阴声,离析唐韵,这是顾炎武的首创。他的古韵十部奠定了清代古音学的基础。

江永研究音韵学与顾炎武稍有不同,顾炎武不管今音,只研究古音。他曾批评顾炎武“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 他本人非常注重于审音。江永把古韵分为十三部,比顾炎武多出三部。江永根据古音有?m 侈之分,将顾炎武的真部分为真元两部,侵部分为侵谈两部。江永还把侯韵离开鱼部与尤幽合并,并离析萧宵肴豪一部分字,这样把顾炎武的鱼宵两部分为鱼宵幽三部。段玉裁分古音为六类十七部,比江永多出四部。传统认为段玉裁的最大功绩在于支脂之三部分立。另外真文分立、幽侯分立,段玉裁也是正确的。关于韵部次序,在段玉裁之前顾炎武离析唐韵尚不敢把次序移动,而段玉裁则很大胆地把次序变更了,并运用谐声偏旁归纳韵部。戴震把古韵分为九类二十五部。如果不算入声,古韵是十六部。他的分部有价值的是阴阳入三声相配。但是,他把应属阴声的歌部误作阳声,则是错误的。孔广森著有《诗声类》,分古韵阴声九部和阳声九部,共十八部。孔广森之前东冬都是合韵的,到了孔广森首将东冬分部。他的另一个音韵学研究的精彩之处在于正式确定了阴阳对转。他的对转法是:“入声者阴阳互转之枢纽。”江有诰与王念孙的古音学思想很相近,王念孙把古韵分为二十一部,比段玉裁多四部,王念孙把段玉裁的真质部分为两部,把质部叫作至部,同时把祭部独立,侵谈二部入声独立。江有诰采用了孔广森的冬部,不接受王念孙的质部(至部)。章炳麟对于古韵,起初定为二十二部,后来他觉得脂部去入声的字,在《诗经》里往往不与平上相押,所以把它再分为脂队两部。他还用汉字去描写二十三部的音值,虽没有国际音标那样明确,但由此可知他假定的古代

上古音的韵部

通论(四)上古音的韵部 上古,是指先秦两汉时期,主要指先秦时期。韵部是古人从押韵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归纳提出的概念。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上古的韵部指主要元音(韵腹)和韵尾,韵头和声调不计。 上古韵部主要是从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韵文中归纳出来的,所以有人也把上古韵部称为《诗经》的韵部。 一、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 主要有两个:一是以《诗经》《楚辞》等先秦韵文为研究对象,采取系联的方法从中归纳出上古的韵部;一是以《说文解字》中的谐声字(形声字)为研究对象,通过谐声系统去印证《诗经》的分部并扩大每一部的归字。 1、《诗经》用韵的归纳 《诗经》每一篇都是押韵的,所以对《诗经》的韵脚字进行系联归纳,就可以大致得到上古韵部的状况。系联方法如下:

絺(chi1)兮綌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邶风绿衣》 彼何人斯,其为飘风。 胡不自北,胡不自南。 胡逝我梁,祗搅我心。《诗小雅何人斯》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詩邶风燕燕》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 食我桑葚,怀我好音。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元龟象齿,大赂南金。《詩鲁颂泮水》

《绿衣》的韵脚字是“风”“心”,说明二字在上古属于同一韵部。《何人斯》的韵脚字是“风”“南”“心”,可以证明“风”“心”押韵并非偶然,又说明“南”与“风”“心”在上古同部。《燕燕》的韵脚字是“音”“南”“心”,其中也有“南”,可证“南”与“心”押韵亦非偶然,又说明“音”“南”“心”“风”上古同部。以下类推。 这种归纳韵脚字的方法就叫系联法,又叫做“丝联绳引”。上古的韵部就是使用这种方法归纳出来的。具体步骤是,先用系联法将《诗经》韵脚字归纳为若干组,有多少组就说明上古有多少韵部,然后对《楚辞》等先秦韵文进行系联以验证《诗经》分部的正确性并扩大各部的归字。 2、谐声字的归纳 通过《诗经》等先秦韵文归纳出来的古韵部是可信的,但是由于没有将韵脚字以外的字归纳进去,而韵脚字又很有限,所以这样的韵部含字太少。形声字的谐声系统能够扩大

古音学史研究概述

古音学史研究概述 摘要:传统古音学自吴?3 ?创至今已历经千年,期间 音韵学名家辈出,使古音学理论一步步走向完善,本文特从上古音的古韵分部、声母系统、声调三个方面对上古音的研究历史做简单的梳理,整理出传统古音学研究的大致发展脉络。 所谓上古音是指周秦时期及前汉时期的音系系统,由于 那个时期无韵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归纳《诗经》用韵,同时对《切韵》音系进行离析。在中古音的基础上,利用先秦的韵文材料《诗经》《楚辞》及其他群经诸子散文的用韵,还有以《说文》的谐声系统、训诂材料及方音材料、域外对音材料等作为旁证来推测古代的发音。 1上古汉语韵部真正的古音学研究是从宋代开始的,以通转叶音说为主 体的宋代古音学研究标志着古音学的建立。吴??是通转说的 代表,朱熹是叶音说的代表通转”的办法实际是囿于中 古音,简单地合并《广韵》的部类,而不知离析,混淆了各韵部之间的界限。而“叶音说”的本质是没有认识到古诗不押韵是由于语音发生变化的缘故。清朝是古音学研究的全盛时代,最有名的古音学家有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江有诰,王念孙等。顾炎武离析唐韵分古韵为十部,除第十部外,入声字都配阴声,离析唐韵,这是顾炎武的首创。他的古韵十部奠定了清代古音学的基础。 江永研究音韵学与顾炎武稍有不同,顾炎武不管今音, 只研究古音。他曾批评顾炎武“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 他本人非常注重于审音。江永把古韵分为十三部,比顾炎武多出三部。江永根据古音有?m 侈之分,将顾炎武的真部分为真元两部,侵部分为侵谈

两部。江永还把侯韵离开鱼部与尤幽合并,并离析萧宵肴豪一部分字,这样把顾炎武的鱼宵两部分为鱼宵幽三部。段玉裁分古音为六类十七部,比江永多出四部。传统认为段玉裁的最大功绩在于支脂之三部分立。另外真文分立、幽侯分立,段玉裁也是正确的。关于韵部次序,在段玉裁之前顾炎武离析唐韵尚不敢把次序移动,而段玉裁则很大胆地把次序变更了,并运用谐声偏旁归纳韵部。戴震把古韵分为九类二十五部。如果不算入声,古韵是 六部。他的分部有价值的是阴阳入三声相配。但是,他把应属阴声的歌部误作阳声,则是错误的。孔广森著有《诗声类》,分古韵阴声九部和阳声九部,共十八部。孔广森之前东冬都是合韵的,到了孔广森首将东冬分部。他的另一个音韵学研究的精彩之处在于正式确定了阴阳对转。他的对转法是:“入声者阴阳互转之枢纽。”江有诰与王念孙的古音学思

常用字上古音表 WORD 整理版

附錄 常用字上古音表 說明 1.以現代讀音爲序,上古聲韻相同的字排列在一起,最後兩個字分別為上古聲母和韻部。 2.音系採用王力三十二聲母、三十韻部的體系。 3.多音字只收常見讀音。 4.本表共收録4560字。

ai 唉埃毐欸挨影之哀影微皚疑微藹靄影月礙疑之隘影鐸磑疑微愛僾薆曖影物艾疑月 an 安鞍鞌按案影元諳暗闇黯影侵岸疑元 ang 昂卬疑陽盎影陽 ao 坳影幽翱疑幽襖媼芺奧懊影覺傲疑宵 ba 巴笆芭豝把靶幫魚八幫質拔跋犮胈並月霸灞幫鐸罷並歌 bai 擘幫錫白並鐸佰百柏幫鐸捭幫支粺稗並支拜幫月敗並月 ban 頒幫文班斑扳般半絆搬幫元辦瓣伴拌並元 bang 邦幫東榜謗幫陽棒蚌並東傍並陽 bao 褒包苞胞勹枹寶保 堡褓鴇飽報幫幽 雹並覺 薄並鐸 抱菢鮑並幽 暴曝並藥 爆豹幫藥 bei 杯桮幫之 卑碑幫支 悲輩幫微 北背幫職 倍蓓並之 邶憊糒並職 悖誖並物 被並歌 貝狽幫月 ben 奔本幫文 笨並文 beng 崩繃幫蒸 迸幫耕 bi 逼偪皕皀幫職 鼻苾佖怭駜並質 鄙啚幫之 俾裨幫支 比妣秕匕沘幫脂 筆幫物 彼柀幫歌 愎並覺 碧幫鐸 婢髀並支 睥滂支 薜臂辟璧躄嬖壁幫錫 避並錫 庇狴梐幫脂 篦坒芘陛並脂 毖秘泌邲痹畀閉箅 必畢蹕篳幫質 弼並物 蔽鄨幫月 敝幣弊斃?並月 bian 編蝙牑扁遍徧幫真 鞭邊變幫元 砭貶幫談 辨辯辡卞汴弁便辮 並元 biao 彪髟幫幽 鑣標猋熛表幫宵 摽並宵 bie 鱉鼈幫月 蹩别並月 bin 賓濱瀕儐殯幫真 彬邠斌豳幫文 臏並真 bing 冰幫蒸 兵丙炳秉柄幫陽 并餅幫耕 病並竝並陽 bo 剥幫屋 波紴播跛簸幫歌 撥帗袚幫月 踣並職 襮駁駮幫藥 博搏伯幫鐸 泊亳薄帛並鐸 癹並月 勃渤孛並物 檗幫錫 bu 逋誧補布佈幫魚 卜幫屋 哺捕簿餔並魚 部瓿並之 不幫之 怖悑滂魚 步荹並鐸 cai

番汉对音和上古汉语

番汉对音和上古汉语 最常见的梵汉对音研究为例,人们似乎仅仅以字典上的经典梵文形式 为基础,却没有事先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各国的佛经翻译家,特 别是早期的翻译家,他们据以翻译的佛经原本真的是用经典梵语写成 的么?如果不是,那么我们的全部梵汉对音研究岂不是建立在了一个 完全虚无的基础上面?当然中国佛经梵汉对音的问题也许不那么严重。事实上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唐代僧人译经所据的原本大都是经典梵语的,(注:具体对音情况参看施向东《玄奘译著中的梵汉对音和唐初 中原方音》,《语言研究》1983年第1期。)所以我们在研究初唐以 后的梵汉对音时自然不妨以词的经典梵文形式为基础。不过一旦谈及 那以前几百年的汉代佛经译音,情况恐怕就大不相同了。巴利文律藏 中有一段话暗示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曾屡经梵文学者征引,下面 是季羡林的译文:(注:季羡林:《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北京 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这段文字在汉译“大藏经”里原有多种异译,分别见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等译《四分律》、弗若多罗共罗什译《十颂律》、义净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pí@①奈耶杂事》、失译《pí@①尼母经》。) 这时有两个比丘,姓耶弥卢谛拘罗,是兄弟俩,原来生在婆罗门家中,声音良好,善于谈说。他们来到世尊那里,向世尊致过敬,坐到一旁去;坐下以后,两个比丘向世尊说:“大德!现在的比丘,不同姓, 不同名,不同门阀,不同家室,都来出家。他们用自己的方言俗语毁 坏了佛所说的话。请允许我们用梵文表达佛语。”佛世尊呵责他们说:“你们这些傻瓜,怎么竟敢说:‘请允许我们用梵文表达佛语。’傻 瓜呀!这样既不能诱导不信佛的人信佛,也不能使信佛的人增强信仰,而只能助长不信佛的人,使已经信了的人改变信念。”呵责完了以后,又给他们说法,然后告诉比丘说:“比丘呀!不许用梵文表达佛语! 违者得突吉罗。” 从这段话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早期佛教是坚决反对使用梵语的, 这大概是因为梵语是当时盛行的婆罗门教的语言,佛教必须处处显示

唐韵正_在古音学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唐韵正》在古音学史上的地位 《唐韵正》是顾炎武《音学五书》中卷帙最多的一部,同时也是他用功最勤的一部。后世学者一般将它看作是《诗本音》的详细注解。《唐韵正》中,顾炎武以广博、翔实的考证材料,科学的古韵研究方法,逐字考证了《唐韵》中字的古音,据今韵以求《唐韵》,离析《唐韵》以求周秦古韵,分古韵为十部。他的古韵研究及其成果,开有清一代古韵研究之先河,奠定了他清代古音学研究的开山祖师的地位。 一、离析《唐韵》以求古韵的方法奠定了古韵研究的基础 真正的古音研究,最早可以上溯到宋代的吴棫,《韵补》是他古韵研究的代表作。吴棫分古韵为九部,在古音研究上有创始之功。但由于他古韵研究过于讲求通和转,使得他的古韵分部过于粗疏,九部的概念也不明确,而且在个别字所在的韵部归类上往往出韵,不合先秦古音实际。后来郑庠著《古音辨》,分古韵为六部,较之吴棫,系统性增强,但仍然不免出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只是把后代韵书中的韵部简单的合并起来,“专能就《唐韵》求其合,不能析《唐韵》求其分”,①仅仅是对《唐韵》作简单的合并,没有认识到古今音发展演变过程中应该有分有合。后来明代的陈第著《毛诗古音考》,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语音发展的时地观念,并对个别字的古音进行考证,方法上既有本证,又列旁证。但陈氏考证的范围仅限于个别字的考证,并未将个别字的考证概括起来进行系统的考察,所以没有对古韵进行系统的归部。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继承前代学者古音研究的成果与方法,明确提出就《唐韵》以求古音的科学论断,首创了研究古韵的离析之法。他认为古今韵有别,不能仅仅简单地采用归并《唐韵》韵部的方法,而是要进一步突破《唐韵》拘束,做到就《唐韵》而求其分。古韵研究本来就应该有分有合,合者分之,分者合之,这样才符合语音发展的实际,他将这一方法运用在《唐韵正》对古韵及其演变的考证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从《唐韵》出发,离析《唐韵》以求古韵,这是顾炎武在古韵研究上的前所未有的一大创举。他在自己的音韵学著作《音学五书》之一——《唐韵正》中,对《唐韵》的上平声四支韵、下平声九麻韵、十二庚韵、十八尤韵及其对应的上去声韵以及入声的屋沃觉药铎麦昔锡等八韵,逐字考证,然后进行离析,有的析①江有诰《音学十书》之《诗经韵读·凡例》第19页。

古音学

古音学 一、填空 ⒈宽式双声指:准双声、旁纽、准旁纽、邻纽。 ⒉宽式叠韵指:对转、旁转、通转、对旁转。 ⒊上古音三十二声母中的次清声母有:滂、透、昌、初、清、溪六个。 ⒋上谷三十韵部中的阴声韵有:之、支、鱼、侯、宵、幽、微、脂、歌九部。 ⒌上古舌音声母有:端、透、定、泥、来和章、昌、船、日、书、禅、喻。 ⒍上古三十韵部中以塞音【-k】收尾的韵有:职、锡、铎、屋、药、觉。 ⒎音韵学上根据韵尾来区分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 ⒏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了唐代末年宋代初年的声母系统。 ⒐上古全浊唇音声母是:並 ⒑上古全清舌面声母是:章、书。 ⒒上古牙音声母是:见、溪、群、疑。 ⒓从声母通变规律看,端母与庄母属:邻纽关系。 ⒔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不同的几个声母是旁纽关系。 ⒕准双声是指发音方法相同,而发音部位大致相同的几个声母。 ⒖发音部位大致相同,发音方法不同的几个声母,是准旁纽关系。 ⒗上古韵部收-k韵尾的是:职、锡、铎、屋、药、觉六个韵部。 ⒘上古韵部收双唇鼻音韵尾的是:侵、谈两个韵部。 ⒙与文、真、元三个阳声韵相对应的入声韵依次是:微、脂、歌。 ⒚考查上古韵部的转化,同类同直行相互转化为对转,旁转是指:同类同横行者相互转化⒛不同类直行者相互转化成为通转,旁转后又对转的称为旁对转。 二、名词解释 音韵学:音韵学是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中的一门学科,他研究的是我国各个时代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古音学:它以先秦韵语和谐声字为主要材料,以归纳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周秦两汉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 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发音器官形成气流通道阻碍的部位。 发音方法:是指发音时发音器官(喉头、口腔和鼻腔)构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 五音: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 七音: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 清音:古人从发音方法上对声母进行分析,从隋唐时期起,就已经使用“清浊”的概念,所谓“清”是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不带音。 浊:古人从发音方法上对声母进行分析,从隋唐时期起,就已经使用“清浊”的概念,所谓“浊”是指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带音。 韵母:一个音节除去声母以后,剩下的全部称作“韵母”。 韵部:韵母去掉韵头(如果有韵头的话)以后的部分。 联绵词:联绵词是双音节的单纯词,语音上最大的特点是两个音节结合起来共同表示一个意义,即具有双音节单语素的特点。 同源词:同源词指的是从一个语源派生出来的,在读音上相同或相近,在意义上相同或相通的一组词。“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 清:指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谐声:谐声偏旁是指形声字的声符,声符与形声字之间具有谐声关系,即声旁相同相近的关系。 三、判断 ⒈凡具有叠韵关系的两个字,都可视为音近。(×) ⒉所谓对转,就是在主要元音不变的情况下阴阳入三者的转化。(√) ⒊意义相关、声音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同源词,字形上不一定都有联系。(√) ⒋明代陈弟在其所著《毛诗古音考》中使用了“叶音”的方法来注明押韵字的读音。(×) ⒌清代语言学者对古音研究用力最勤,不但使音韵逐渐成熟,也把训诂的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⒍上古三十韵部主要是以《诗经》用韵为依据而整理出来的。(√)

古汉语语音的历史分析及其代表音系

:①上古音时期──先秦至魏晋(约公元前10~公元5世纪);②中古音时期──南北朝至唐宋(5~13世纪);③近古音时期──元代和明代(13~17世纪);④现代音时期──清代至现代(17~20世纪)。 1上古音一般以《诗经》韵脚和谐声字所反映的语音系统作为代表,。《诗经》并非一时一地的作品,谐声字是用声旁表音的字(如“途、除、徐、叙、斜”都用声旁“余”表音),来源更要复杂一些,但这两种材料反映的语音系统是相当一致的。上古声母共有30个左右。 2、中古音一般以隋唐时期盛行的韵书《切韵》的语音系统作为代表。《广韵》对《切韵》的增订主要在字数和释义,对《切韵》的语音系统并没有重大的改动,现在研究《切韵》音系一般就都以《广韵》为主要依据。《切韵》并没有系统地列出它的声母系统,根据后人分析归纳,大体上是和传统的三十六字母相当的。 3近古音一般以元代周德清所编《中原音韵》的语音系统作为代表。《中原音韵》所代表的近古音语音系统比《切韵》所代表的中古音语音系统简单得多,已经相当接近于现代北京话。《中原音韵》改变了《切韵》以声调为纲的编排方法,改为以韵为纲,各韵之下分列声调,然后再分为若干小韵,同音字都列在同一小韵内,并没有单列声母。《中原音韵》把韵母分为19个韵部,19个韵部实际共包括40多个韵母,只有中古韵母的1/3左右,这主要是因为中古入声韵到近古已经全部消失,和阴声韵完全合并。例如“东、冬、钟”在中古本是3个韵,到近古就合为一韵。可能共有20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把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类,和现代北京话完全相同,中古的平声根据声母的清浊到近古分为阴平和阳平两类:中古清音声母读阴平,如“通、诗、坡、春”;中古浊音声母读阳平,如“同、时、婆、纯”。 语音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汉语有一些方言到目前还保留着中古音甚至上古音的一些特点。

“熊”字上古音归部说

“熊”字上古音归侵部补注 麦耘 李新魁师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过“熊”字上古本在侵部,后来才转入蒸部(1983:445,1994:382- 383),他的证据是:金文中“熊”写作“酓”;《说文解字》为“炎省声”;闽南方言读him或hom;朝鲜语和日语分别读kom和kuma。李新魁师说得比较简略,本文准备补充得详细些。 《说文解字》卷十上:“熊,兽。似豕,山居,冬蛰。从能,炎省声。”对这个字的上古音归部,清代古音学者大致上分为两派。一派根据许慎“炎省声”的说法,归到谈部,例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严可均《说文声类》。另一派根据东汉的押韵归到蒸部。顾炎武《唐韵正》卷一从《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下的孔颖达正义中找到“张叔《皮论》”(钱大昕校为“张升《反论》”,见中华书局影印阮刻本《十三经注疏》下册二○五四页所引)以“腾、熊、蝇”相押的例证,后来江永《古音标准》、江有诰《谐声表》等都信从他①。苗夔《说文声订》还徒劳地企图证明“熊”为“火廾”省声,以支持顾氏。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增加了几条对顾氏的观点有利的例证:“《左文十八传》‘仲熊’《潜夫论》作‘雄’。‘有熊氏’《白虎通》训宏大(引者按:这是声训)。《易林》蹇之大过‘熊’与‘宏’叶。”不过朱氏自己却又疑心“熊”从“烘”省声,竟然归到豐部(即一般所称的“东部”)去了,毫无道理。 《反论》、《潜夫论》、《白虎通》和《易林》都是东汉的作品,用上面的例子来说明属于上古后期的东汉时期“熊”字归蒸部是可以的,但要说先秦时期――习惯上总是把先秦音看作上古音的代表――它也归蒸部,就显得说服力不足,而偏偏先秦文献中不见“熊”字入韵之例。②现代学者也分两派。一派把“熊”字归到蒸部,如唐作藩(1982:145)、陈复华和何九盈(1984: 235和1987:365)、郭锡良(1986:291)。郭氏的上古拟音为 ?w ?。另一派归侵部,除李新魁师外,还有高本汉(1957:294)拟“熊”字(编号674)为 i um,李方桂(1971:45)作 wj m34,但后者在拟音后面注一个放在括弧里的问号,说明他不能很肯定。高本汉和李方桂都没说这样拟的理由。归蒸部和归侵部的主要的区别在韵尾:是-?尾还是-m尾。 下面几点可以看成是对李新魁师有关论述的注释: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王室为“熊”氏,传世的典籍像《左传》、《国语》和《史记》记载都一样。古文字资料涉及这一点的有两种:一种是《诅楚文》,是秦国人的手笔,其中提到楚王“熊相”,楚王的姓氏和典籍所记载的一致。还有一种是楚国的铜器铭文,包括“楚王酓璋戈”、“酓章作曾侯乙鎛”、“酓出月鼎”、“酓出月匚古”、“酓出月盘”、“酓干心鼎”和“酓干心盘”等,在这种资料中,楚王是“酓”氏。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些铜器都是楚王室铸造、使用的。就是说,当时别国人称楚王室为“熊”氏,而楚王室自称“酓”氏。 大徐本《说文》没有“酓”字,小徐本有,解释是“酒味苦也”。在金文中,“酓”是“酓欠”(“飲”古字) 的省形。燕飲之“飲”,金文作“酓欠”和“酓”两形,指楚王姓氏时只作“酓”。这个姓氏跟“酒味苦”当无关。不过这点已经不重要了。 “酓”字上古属侵部。声母方面,“熊”中古喻三,上古读牙音(舌根塞音)③,“酓”中古影母,

第九章 上古音的韵部

第九章上古音的韵部 上古韵部主要是从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韵文中归纳出来的,所以有些书中也把上古韵部称作《诗经》的韵部。 第一节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 先秦两汉时代,既无反切又无韵书,所以要想知道上古韵部有多少,无反切、韵书可利用。前人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诗经》、《楚辞》等先秦韵文为研究对象,采取系联的方法从中归纳出上古的韵部;一个是以《说文解字》中的谐声字为研究对象,通过谐声系统去印证《诗经》的分部并扩大每一部的归字。 一、《诗经》用韵的归纳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全书305篇,其形成的时代跨度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共约五百余年。因为诗歌在古代是歌唱的,每一篇都要押韵以求其和谐上口,所以只要对《诗经》的韵脚字进行系联归纳,就可以大致弄清上古韵部的状况。其系联方法如下: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邶风·绿衣》四章 彼何人斯?其为飘风。 胡不自北,胡不自南? 胡逝我梁?祇搅我心。 《诗·小雅·何人斯》四章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诗·邶风·燕燕》三章 翩彼飞鴞,集于泮林。 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诗·鲁颂·泮水》八章 《绿衣》的韵脚字是“风、心”,说明“风、心”在上古同部。《何人斯》的韵脚字是“风、南、心”,可证“风”与“心”押韵并非偶然。又说明“南”与“心、风”在上古同部。《燕燕》的韵脚字是“音、南、心”,其中也有“南”,可证“南”与“心”押韵亦非偶然,又说明“音”、“南”、“心”、“风”上古同部。《泮水》的韵脚字是“林、音、琛、金”,其中也有“音”,说明“林、音、琛、金、南、心、风”等字上古同部。这种归纳韵脚字的方法就叫做系联法,又叫做“丝联绳引”。上古的韵部就是使用这种方法归纳出来的。具体步骤是先用系联法将《诗经》韵脚字归纳为若干组,有多少组就说明上古有多少韵部,然后对《楚辞》、《易经》等其它先秦韵文进行系联以验证《诗经》分部的正确性并扩大各部的归字。下面我们将清人段玉裁《诗经》十七部中第六部(平声)的系联情况用线条表示出来,旨在观察一部的系联全貌。 段氏古韵第六部系联图① ①根据连线的需要,本图对段氏第六部各章的次序作了调整。图中“烝”与“蒸”、“赠”与“增”虽非同字,但声符相同,故系联在一起。

第八章 上古音的声母

第八章上古音的声母 第一节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和方法 研究上古声母主要依据的是先秦两汉古籍中的异文、声训、注音、重文、通假字、联绵字等材料。其方法一般是通过这些材料反映的事实证明中古的某些声母在上古是否存在,然后从中古声母中去掉那些被证明在上古不存在的声母,剩下的便是上古的声母。研究上古声母还有一项重要的材料,即谐声字,不过清人只认识到谐声字是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而对谐声字在研究上古声母方面的妙用,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第一个把谐声字作为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并通过系统归纳同声旁字组的方法以确定上古声母的学者是西人高本汉。下面我们对几项主要材料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异文“异文”是指上古文献中同一词的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伏羲”与“庖羲”。 声训声训是指古注释家对被释词用同音词或近音词所作的训释,如《释名·宫室》1:“房,傍也。室之两旁也。” 注音注音是指古代注释家用同音字或反切为某些字所注的音,如《说文解字》:“,未萦绳,一曰急弦之声。从糸争声,读若旌。”又如《左传·成公二年》:“请曲县繁缨以朝。”《经典释文》:“繁,步干反。” 重文重文是指古籍中重出的古今异体字。《说文解字》中除正文收了9353个小篆字外,同时又将一些异体的籀文及古文(战国时期秦国以外的六国文字)收列于小篆之下,如:“份,文质僣(“備”之误)也。从人分声。《论语》曰:‘文质份份。’彬,古文份。……” 谐声字谐声字即形声字。《说文解字》中有80%以上的字都是谐声字。如:童——僮瞳穜曈董幢撞衝憧鍾…… 以上材料每一种都包括两个不同的方面,即异文中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声训中的被释词与训释词、注音中的被注字和注音字、重文中的古字和今字、谐声字中的主谐字和被谐字。两个不同方面的声母在上古按说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如果在今音(指中古音)中它们的读音不相同,如“童”的声母中古音是“定”[ ],“撞”的声母中古音是“澄”[ ],这说明它们在两汉以后发生了分化。在上古它们或者都读作[ ],或者都读作[ ],这就是说,其中有一种声母在上古是不存在的。下面我们介绍前人根据以上材料和方法研究上古声母的几项重要结论. 一、古无轻唇音 所谓“古无轻唇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这组音在上古读作“帮滂並明”。轻唇音是在唐末宋初时期从“帮滂並明”四母中分化出来的。这项结论是清人钱大昕得出的2。现将这项结论的证据简述如下3: 1.“非”古读作“帮” *《诗》:“东有甫(非)草。”《韩诗》作“圃(帮)草”。 *《论语》:“子贡方(非)人。”郑康成本作“谤(帮)人。” *《论语》:“且在邦(帮)域之中矣。”《释文》:“‘邦’或作‘封’(非)。”“而谋动干戈於邦内。”《释文》:“郑本作‘封内’。” *《诗》:“彼(帮)交匪敖。”《春秋》襄二十七年《传》引作“匪(非)交匪敖。”《诗》: 1《释名》,探求事物得名由来的声训专著,东汉北海(今山东昌乐县)人刘熙撰。 2钱大昕,史学家,音韵学家,字辛楣,号竹汀,清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进士,官至少詹事。自乾隆四十年归田讲学,先后主讲于钟山、娄东、紫阳书院。其“古无轻唇音”等音韵学之说散见于《十驾斋养新录》和《潜研堂文集》中。 3例证中带“*”号的例证取自钱氏原文,见于《十驾斋养新录》。不带“*”号的例证及谐声字的例证为笔者所加,例证中有关字后括号中的字母亦为笔者所加,下同。

第十章 上古音的声调

第十章上古音的声调 第一节清人对上古声调的研究 上古声调的研究象上古韵部的研究一样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明代陈第认为上古没有声调,例如他在《毛诗古音考》中于“怒”字下这样注道: 上声。颜师古《匡缪正俗》曰:?怒,古读有二音,但知有去声者,失其真也。今除‘逢彼之怒’、‘将子无怒’、‘畏此谴怒’、‘宜无悔怒’皆去声,不录,录其上声。?愚谓颜氏之言固善,然四声之说起于后世,古人之诗取其可歌、可咏,岂屑屑毫厘,若经生为耶?且上、去二音,亦轻重之间耳。 清人基本上都认为上古有声调,但对上古声调特色及多少的看法则各有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三派。一派以顾炎武、江永为代表,他们都是用中古的四声去看待上古的四声。一派以段玉裁为代表,他认为上古没有去声。一派以王念孙、江有诰为代表,他们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 一、顾炎武的“四声一贯”说 顾炎武对上古声调的主张是“四声一贯”,他在《音学五书·音论·古人四声一贯》中说: 四声之论虽起於江左,然古人之诗已自有迟疾轻重之分;故平多韵平,仄多韵仄。亦有不尽然者,而上或转为平,去或转为平上,入或转为平上去,则在歌者之抑扬高下而已,故四声可以并用。?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 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合、軜、邑、念?四字皆平而韵?骖?。?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发、烈、褐?三字皆去而韵?岁?。今之学者必曰:此字元有三音,有两音,故可通用(吴才老《韵补》实始此说),不知古人何尝屑屑於此哉? 一字之中自有平上去入,今一一取而注之,字愈多,音愈杂,而学者愈迷,不识其本。此所谓大道以多歧亡羊者也。……平上去三声固多通贯,惟入声似觉差殊。然而?祝?之为?州?,见于《榖梁》;?蒲?之为?亳?,见于《公羊》;?趋?之为?促?,见于《周礼》; ?提?之为?折?,见于《檀弓》。若此之类,不可悉数。迨至六朝,诗律渐工,韵分已密,而唐人功令犹许通用,故《广韵》中有一字而收之三声四声者。非谓一字有此多音,乃以示天下作诗之人,使随其迟疾轻重而用之也。后之陋儒未究厥旨,乃谓四声之设同诸五行、四序,如东西之易向,昼夜之异位而不相合也,岂不谬哉?且夫古之为诗,主乎音者也。……音者无方而易转,夫不过喉舌之间、疾徐之顷而已。谐于音顺于耳矣。故或平或仄,时措之宜而无所窒碍。《角弓》之?反?上,《宾筵》之?反?平;《桃夭》之?室?入,《东山》之?室?去,惟其时也。《大东》一篇两言?来?,而前韵?疚?,后韵?服?; 《离骚》一篇两言?索?,而前韵?妬?后韵?迫?,惟其当也。 从顾氏的这些议论中可以看出,他的“四声一贯”说认为上古是有四声的,只不过人们在诵读诗歌时,可以临时改变韵脚字的声调以求相协而已。顾氏的这种看法反映了他对上古声调尚缺乏深入的研究,犯了以今律古的错误。上古韵文中的韵脚字,其声调在中古看来不相同,并非意味着在上古也不相同,很可能在上古它们本来就属于同一声调的押韵。例如“享”字在《切韵》中属上声字,在《诗经》中“享”字作为韵脚字的地方共有八处,全部都与平声字押韵,这样就不宜认为“享”字在上古仍然是上声,而在诗中临时改变声调与平声字相协了。此举一例: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上,养) 禴祠烝尝,(平,阳) 于公先王。(平,阳) 君曰卜尔, 万寿无疆。(平,阳)

八家汉语中古拟音比较研究

八家汉语中古拟音比较研究 汉语中古音是指隋唐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主要反映在《切韵》系韵书和早期韵图中。拟音是源自西方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即根据各亲属语言或方言间的语音对应关系来重建原始母语。本文以高本汉、董同龢、李荣、王力、李方桂、周法高、邵荣芬、郑张尚芳八位学者的中古拟音系统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不同,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声母方面,各家对多数声母的构拟基本相同,其差异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娘母、云母是否独立,俟母是否存在,[j]化声母是否存在,全浊声母是否送气,知组、庄组、晓组、影组、船母、禅母、日母的具体音值。韵母方面,除了重纽、唇音字的开合等目前仍无定论的问题,八位学者对开口介音,合口介音,一、二、三、四等韵的主元音,一、二等重韵的主元音,遇、止、流、臻、深、曾各摄的主元音等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声调方面,各家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 高本汉主张四声八调说,李荣主张四声三调说,周法高认为平声、仄声有读音长短的区别,邵荣芬认为中古四声各具一调。其中邵荣芬代表了多数学者的意见。通过多个方面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高本汉利用现代方言和域外译音为中古拟音奠定了基本框架,但由于文献材料使用不当,其中古音系统存在不少缺陷。 李方桂以高氏的系统为基础构拟上古音,同时又根据自己的上古音研究对高氏的系统进行补充修正,他的中古音系统最接近高本汉。王力的系统是在高本汉的基础上吸收赵元任、陆志韦、罗常培等学者的意见形成的,他和高氏一样不承认重纽,具有一定保守性。董同龢保留高氏全浊声母的送气符号,而在重纽和重韵的区分上有自己的创见,他的拟音既有保守性又有创新性。 李荣利用梵汉对音材料和声韵配合规律修正了高氏许多不合理的拟音,例如

汉语中古音资料

汉语中古音 2014年11月20日14:34 来源:《语言研究》(武汉)2013年2期作者:潘悟云张洪明字号 作者简介:潘悟云(1943-),男,浙江瑞安人,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上海师大语言研究所所长;张洪明,上海人,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秘书长,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终身教授(上海200234)。 内容提要:文章指出《切韵》代表七世纪前后洛阳、南京的书音系统,介绍了《切韵》的音系结构,讨论了它与上古音、近古音的关系,以及它在语音史研究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古音/切韵/性质/音系/语音史作用 人类的语言是有声语言,所以,语言研究必定离不开语音。但是,汉字并不是拼音文字,光凭书面文字,很难得到古代汉语的实际读音。汉语音韵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汉字的古代读音构拟出来,这就是汉语语言学中,音韵学备受重视的原因。 汉语音韵的历史研究应该从何入手?清儒选中了先秦音,高本汉则选中了中古音。高本汉的选择显然是正确的。 首先,中古音有《切韵》、《经典释文》等文献资料,在这些材料中,中古声、韵、调的类别已经划分得很清楚。但是上古音研究主要依据《诗》韵和谐声材料,在声韵类别的划分上不可能得出精确的结论。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在中国历史上,中原方言一直是强势方言,对周边方言与语言的重大影响,就发生在中古,造成各地方言的文读音与中古音的严密对应关系。日本、越南、朝鲜的汉字读音也大体上在中古传入,其读音也与中古音严密对应。以上这些材料使高氏得以通过历史比较的方法成功地构拟中古音。此外,大量的佛经翻译也都发生在中古,从梵汉对音方面提供了研究中古音的重要材料。 汉语的中古音距离上古和现代各一千多年,中古音的研究成功,上可推上古音,下可推近代、现代音,这正是汉语史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 一、《切韵》的性质 中古音研究的最重要依据当然是《切韵》,我们所说的中古音,指的就是《切韵》音系。要研究《切韵》音系,当然首先要了解《切韵》的性质。 《切韵》为陆法言编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关于《切韵》的性质,向来争论很大。周祖谟(1962)的见解比较普遍地为语言学界所接受:《切韵》反映七世纪前后南京、洛阳一带的书音系统。

上古音相同相近的判定及其标准

上古音相同相近的判定及其标准 一、判定上古字音相同相近的目的 1 .探求字词同源。 2 .确定用字通假。 3 .从语音角度研究复音音词的构成。 二、上古音相联系相近的判定标准 字音有声韵调三部分,判定字与字之间是否相同相近,就要分别比较它们的声韵调三部分的关系。但对上古的声调至今没有一致的结论,所以只能就声与韵两部分来比较(采用阴阳入三分法,上古入声表现为区别于阴声的不同韵部)。字与字之间,声母的比较就是看其声母之间的关系;韵的比较是看其所在韵部之间的关系(介音异同不论)。 声母的相同相近关系,以“双声”、“旁纽”来说明;韵的相同相近关系,以“叠韵”、“对转”、“旁转”、“次对转”、“通转”来说明。这些关系是分别根据声表和韵表所安排的声、韵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定的。 ( 1 )根据声母表,理解上述关于声母关系的概念,即上古字音中声母相同相近标准: 双声:同声母。如,盍、何双声,开、启双声。 准双声:两类舌音、两类齿音、舌音与齿音这三种关系中发音方法相同者: 同类同直行(舌头与舌面。上下对直),如,端照准双声;透穿准双声…… ……………(正齿与齿头。上下对直),如,庄精准双声;山心准双声…… 舌齿同直行(把庄初崇与照穿神对直),如,庄照准双声;初透准双声…… 旁纽:同发音部位的声母之间(即同横行)。如见溪旁纽,见群旁纽,见匣旁纽…… 准旁纽:同类不同横行的声母之间(专指舌头与舌面两行、正齿与齿头两行之不对直的声母)。如,透神准旁纽,端穿准旁纽,透照准旁纽……

( 2 )根据韵表,理解上述关于韵部关系的概念,即上古字音中韵的相同相近标准: 叠韵:韵部相同。如,孔、洞叠韵,明、朗叠韵,井、型叠韵,答、合叠韵…… 对转:元音相同而韵尾的发音部位相同而发音方法不同(无韵尾者与收— k 、收— ng 的韵相对转)。有三种:阴阳对转(如之蒸)、阴入(如之职)对转、阳入(如蒸职)对转。 旁转: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无韵尾的韵与无韵尾的韵旁转)。即同一横行的韵为对转。如脂微旁转,真元旁转,幽宵旁转…… 旁对转:收尾音的发音部位相同(同收鼻,同或舌,同收唇)而发音方法不同,元音相近。即同一类的既不同横行又不同直行之间的韵为旁对转。旁对转是旁转再加上对转。 通转:主要元音相同,收尾音的发音部位不同。即收鼻、收舌、收唇三大栏的同一直行的韵为通转。 三、如何判定上古音的相同相近 首先,所谓上古音的相同相近,必须是声母和韵母同时都相同或相近。(即必须声母和韵母的关系都得到说明。一般是这样说明,甲字“古韵在某部,某纽”;乙字“古韵在某部,某纽”。如,“东”字古音在东部,端纽;动字古音在东部,定纽。二字叠韵,端、定旁纽。) 其次,这个问题可以从初学者与前人研究两个层次说明。 对于初学者,一是利用利用今人编的工具书(各种表、册)找字的古声和古韵(如唐作藩《上古音手册》)。 二是利用可以直观的谐声偏旁,根据“同声必同部”原则直接判定。段玉裁提出“同声必同部”,即谐声字声符相同,则其上古音在同一个韵部。如“奇”从“可”声,两字同在歌部。上古的字并不每个都押过韵,没用过韵的字,只要与用过韵的字声符相同,就可以系联。如“防”与“旁”同从方声,同在阳部。 声符相同,则多数情况下声母也会有发音部位相同或相邻的关系。段玉裁当时是从古韵部关系说的;但后人在研究声符的时候,发现声符相同,

中古音到现代普通话的发展与演变

中古音到现代普通话的发展与演变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在这种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人们的适应性也变得很强。入乡随俗的同时,也学会了当地的语言。但是,普通话依然占据着最主要的部分。因为,即使在你与之格格不入的情况下,只要会普通话就不会有沟通的障碍。毕竟,普通话是全国推广的语言,它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现代普通话的发展是日积月累的成果,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了今天的局面,它是不断的演变而来的,通过扬长避短而最终确立。 在普通话之前,古人早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语音系统,它并不是今天的汉语拼音系统,而是在上古、中古、近古都各有自己的一套语音系统。那我就从书中总结一些有关其演变和发展的知识。 音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的音节结构和语音系统及其历史演变的一门科学,通过分析各个历史时代汉字的读音,归纳出各个历史时代的语音系统,再通过比较,来研究汉语语音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问。它可以指导我们探索普通话的发展和由来。 了解普通话的演变首先要了解之前的所有的音韵学的大概知识,比如:以《诗经》等先秦文献为研究的主要材料,研究上古时期的语音系统的古音学;以《切韵》、《广韵》等韵书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代的语音系统的今音学等等。在这之前要牢记和掌握音韵学的三十六字母,它是学习和了解古代音韵学的基础。 广韵到普通话的演变和发展需要从多方面来仔细相比较,包括声

母、韵母、声调的比较等等。《广韵》首先按四声来分卷,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声卷又分为“上平声“卷和“下平声”卷,所以共五卷。而且在那个时代没有“阴平”和“阳平”之分。《广韵》的注音方式是在每一个纽的首字下的注释后面注出反切,其余的同纽字音同,也就省去不注了。而汉字注音是在字上面用声母加韵母加声调来注音。 通过比较可以了解现代汉语声、韵、调形成的过程,理清现代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彼此参差的复杂关系,更好的了解普通话的慢慢确立的过程。 第一,在声母上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古汉语声母演变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浊音清化”。中古的全浊声母有“并、定、澄、从、邪、崇、船、禅、群、匣”10个,这10个全浊声母到了元代,在北方方言中已经全部变成了清音。由于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浊音清化这一语音现象也就继承下来了。 古全浊声母字中今天普通话读塞音和塞擦音的,如果古为平声,今读为送气清音;如果古为仄声,今读为不送气清音。中古的全浊声母在普通话中全部清化了,并不等于普通话中就没有全浊声母了,因为普通话中又出现了一个Z声母,它是全浊的擦音。 第二,腭化音【J Q X】的来源。现代普通话的舌面音【J Q X】是从中古的“精、清、从、心、邪”和“见、溪、群、晓、匣”两组音分化出来的。由于全浊声母的清化,精组只剩下“精、清、心”三母,见、晓组浊音清化也只剩下“见、溪、晓”三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