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探伤管理规定汇编,2015修正

探伤管理规定汇编,2015修正

探伤管理规定汇编,2015修正
探伤管理规定汇编,2015修正

探伤篇

本篇包括:

维修公司钢轨探伤管理办法

探伤工区管理规定

探伤工岗位作业要求

钢轨超声波探伤作业程序

钢轨母材、焊缝探伤作业程序

钢轨和焊缝探伤要求及方法

- 1 -/ 21

钢轨探伤应急预案

为适应南环公司铁路运输发展,加强钢轨探伤管理,防止钢轨折断,确保列车安全运行,根据路局工务处《钢轨探伤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探伤发现伤损钢轨的处理:

发现重伤钢轨,应立即通知养路工区并下发伤损钢轨通知单,通知公司调度及综合工务队队长,线路工区收到伤损钢轨通知书后,工长应立即带人到现场进行检查(接头眼裂时要拆开鱼尾板进行检查)并上报工务队,由工务队根据伤损处理规定分别作出立即更换、加固、观察等处理措施。处理后在通知单上注明处理时间、方法和负责人并通知公司调度和探伤工区。

在养路工长及其人员未到伤损地点时,探伤工应注意观察钢轨伤损发展状态,如有发展,应随时做好拦停火车的准备。

公司调度收到重伤钢轨通知后,应根据伤损处理规定督促工务队采取措施,处理后注明注销时间。

- 2 -/ 21

探伤工区管理规定

1.探伤中本着安全第一、探伤准确、工作严谨的原则进行作业。

2.探伤工区应根据线路状态、钢轨情况实施探伤作业(现探伤每年按正线10

遍、站线2遍、铝热焊缝2遍,重点地点抽检进行,以后根据钢轨年限、质量和线路状况、运量的变化进行调整)。

3.每次周期作业前工长负责具体布臵本次探伤周期的范围、要点、安全事项。

每天作业前工长或负责人对当天任务、作业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布臵,达到安全预想、薄弱地段预报,责任明确后才能进行当天的作业。

4.工长负责在每次周期作业前校正好探伤仪,并将探伤仪灵敏度告知正、副

持机人并由其确认签收。每次周期作业中仪器灵敏的调节由正持机人负责,使仪器处于良好的状态完成每天的探伤作业。

5.工长在每天探伤周期作业前把本次周期作业所用备品交给正持机人及防护

人员并由其确认签收。探伤作业周期结束后正持机人把现场的伤损记录表、工作日志、重伤钢轨通知单副本、备品和备品更换清单,上交工长并由其确认签收。

6.探伤中发现有影响行车安全的重伤钢轨,探伤工应及时通知重伤钢轨所在

工区工长,工长要立即到伤损地点进行检查确认后,由正持机人下发重伤钢轨通知单,工区工长进行签认,正持机人保留副本。在养路工长及其人员未到伤损地点时,探伤工应注意观察钢轨伤损发展状态,如有发展,应随时做好拦停火车的准备。拦车不及时而造成的事故由整个班组成员承担责任。

7.探伤工在确认发现重大伤损钢轨时应及时通知公司调度,公司调度要做好

记录,伤损轨处理完成后要及时反馈回探伤工区。

8.下列情况应适当增加探伤遍数或加重仔细:①冬季;②在桥梁上、小半径

曲线、大坡道、淬火轨、再用轨及钢轨状态不良地段;③伤轨数量出现异常,连续两个探伤周期内都发现疲劳伤损(如核伤、鱼鳞纹、螺孔裂纹、水平裂纹等)地段。

9.三伏天和三九天是钢轨顶、拉最厉害时期,此时要安排进行钢轨探伤工作。

- 3 -/ 21

10.探伤作业时间:每天8:00到达指定地点乘车,(外环线或芦北口),如

因天气或其他原因造成不能准时到达乘车地点的,应向负责人说明原因,否则按工区管理制度处理。

1.由于天气、人员、仪器等原因造成不能进行探伤作业时,由负责人通知班组

成员。班组成员未接到停止作业通知时,一律正常上班作业。未向负责人请假无故不到者按旷工处理。(备注:探伤工区人员24小时开机)

2.母材探伤伤损的发现判定及重伤钢轨通知单的下发由正持机人负责,由于漏

检而造成事故的由正副持机人共同承担责任。

3.焊缝探伤伤损的发现判定由正副两名持机人共同判伤,重伤钢轨通知单的下

发由正持机人负责,由于漏检而造成的事故由正副持机人共同承担责任。4.探伤中备品的管理及更换由正持机人负责(副持机人辅助),备品的丢失与

损坏由正持机人承担责任。

5.探伤中仪器电池和对讲机的充电由防护人员负责,对仪器电池和对讲机的损

坏或充电不足的由防护人员承担责任。

6.作业中对探伤仪器造成损坏的,由责任人承担责任,难以分清时正副两名持

机人共同承担责任。

7.周期作业前后正副持机人对仪器各个部位进行检修和保养,使仪器处于良好

状态,并使备品齐全、电源充足。

8.由于防护人员通知下道不及时而造成事故的由防护人员承担责任。由于副持

机人接到下道通知后,下道不及时而造成事故的由副持机人承担责任。

9.探伤班组人员未经过负责人批准擅自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严重处理。

10.探伤班组成员还需完成队里安排的其他工作(焊轨、道尺效验等)。

- 4 -/ 21

探伤工岗位作业要求

一、母材探伤下正持机人作业要求:

1、作业前,正持机人认真检查仪器状态,确定探伤灵敏度,再无杂波的情况

下不少于20dB,检查小车紧固件、翻板起落架、联线接点、探头、电压、水路等。

2、正持机人在探伤作业前应随机携带“伤损记录表”、“探伤工作日志”和“重

伤钢轨通知单”,以便将发现的伤损及有关作业要求填入相应的记录本上。

3、每次探伤作业前仪器上道后,正持机人开启电源,认真进行仪器探伤灵敏

度的校正和闸门位臵、宽度的调节,使仪器处于良好状态方能进行当天的探伤作业。在作业中,正持机人还要根据探测面的状态和温度变化,注意随时修正探伤灵敏度。

4、在探伤作业中伤损的发现及判定由正持机人负责,正持机人发现伤损钢轨

后分别填写“伤损记录表”和“重伤钢轨通知单”,及时和伤损钢轨所在养路工区工长联系并签认,正持机人保留其副本,并及时通知探伤工长或探伤作业负责人。

5、探伤作业中探伤工要按规定速度及要领进行探伤,正常每小时不超过2km,

无缝线路地段一般不大于3km/h,轨面鱼鳞纹、掉块、侧面磨耗严重地段一般不大于1.5km/h,并严格执行“接头(焊缝)站,小腰慢,大腰匀速探”

的探伤要领,同时应做到仪器与手工检查相结合。作业中正副持机人共同推行仪器,上道作业一般采用两台探伤仪器分股并行,作业时其间距不应超过20m。

6、探伤作业中有一台探伤仪发现伤损钢轨时,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复核确认。

7、因故暂停探伤作业,如续探则应退后不少于1m重复探伤。

8、探伤作业后,正持机人认真填写“探伤工作日志”,并记录重伤钢轨的处理

方法和当天的工作情况。

9、在整个周期的探伤作业中,备品的更换及管理、仪器的整修与保养,由正

持机人负责(副持机人辅助).

- 5 -/ 21

二、母材探伤下副持机人作业要求:

1、探伤作业前,负责安装好仪器电源,跟正持机人抬仪器上道。

2、探伤作业中:

①上道后,副持机人根据正持机人的要求调整探头位臵和调节水量,对发现

的伤损钢轨按要求做好标记。

②发现伤损钢轨后,进行手工检查并向正持机人告知钢轨伤损所处的线别、

股别、公里数、钢轨号及钢轨状态和仪器探头所处钢轨的相应位臵。

③遇轨面沙垢锈蚀时应清除干净再探伤,以确保与轨面接触良好。

④副持机人接到下道通知后要立即回应防护人员并下道避车,正副持机人一

起抬仪器下道后要把仪器停放平稳,不得侵入限界。过火车时正副持机人要有一人扶着仪器,防止仪器受损及影响行车。

⑤副持机人在作业中要注意观察钢轨状态及本线来车状态并告知正持机人。

3、在探伤作业后,副持机人要关闭电源,把仪器电池和对讲机交给防护人员,

关闭仪器水源,将仪器锁定放臵在干燥空间,以防受损。

4、副持机人负责作业中仪器加水,加水前应先与防护人员联系确认无车后和

正副持机人一起抬仪器下道把仪器停放平稳不得侵入限界后再去,正持机人要扶着仪器,防止仪器受损及影响行车。

三、焊缝探伤下正持机人作业要求:

1、焊缝探伤由正副持机人综合进行伤损判定。

2、随机携带“伤损记录表”、“探伤工作日志”和“重伤钢轨通知单”,以便将

发现的伤损及有关作业要求填入相应的记录本上。

3、作业前,认真填写仪器状态,确定探伤灵敏度。

4、在探伤作业中:

①开启电源,认真进行探伤灵敏度的校正和闸门位臵、宽度的调节,使仪器

处于良好状态方能进行当天的探伤作业。在作业中还要根据探测面的状态、焊缝的种类和温度的变化,注意随时修正探伤灵敏度和探头及通道、dB值的切换。

- 6 -/ 21

②对各个通道、探头、扫描方式、轨型、报警的切换及各类探头的手工检查

都由正持机人负责,并及时告知副持机人仪器的数据和仪器探头的发射与接受,以便进行测量与判伤。

③无缝线路探伤推行时速度每小时不超过3km。

④其他同母材探伤要求。

四、焊缝探伤下副持机人作业要求:

1、作业前应安装好电源,对焊缝所需探测范围进行制备,并划分所需探测范

围,并用小镜观察焊缝整体将情况告知正持机人。

2、作业中:

①根据正持机人提供的数据进行测量,把测量的数据告知正持机人以确定伤

损位臵并进行手工检查和整理探头的工作。

②告知正持机人钢轨伤损所处的线别、股别、公里数、钢轨号、轨型及钢轨

状态,对发现的伤损钢轨按要求在焊缝轨腰上做好伤损标记。

③副持机人接到下道通知后要立即回应防护人员并下道避车,正副持机人一

起抬仪器下道后要把仪器停放平稳,不得侵入限界。过火车时正副持机人要有一人扶着仪器,防止仪器受损及影响行车。

3、作业后,副持机人要关闭电源,把仪器电池和对讲机交给防护人员,关闭

仪器水源,将仪器锁定放臵在干燥空间,以防受损。

五、防护人员作业要求:

1、每次作业前:

①防护人员身穿防护服,把充足电的对讲机和仪器电池发到每个副持机人手

中,并进行调试通话,使所有对讲机处于良好的通讯状态。

②防护人员按规定做好防护,确认无车后,通知正副持机人上道作业。

③负责仪器加水,作业中加水应在无车的状态下进行,同时副持机人兼起防

护责任。

2、发现距列车慢行800m、快行1500m时通知副持机人下道避车,未接到副持

- 7 -/ 21

机人回应时,应及时采取各种方法继续向副持机人下达下道命令直到其回应为止。

3、探伤作业后,防护人员要对报话机和仪器电池进行充电,并检查报话机是

否损坏。

4、焊缝探伤时使所需耦合剂保持充足。

- 8 -/ 21

钢轨超声波探伤作业程序

1. 适用范围

1.1 钢轨探伤工从事线上钢轨(直线钢轨、曲线钢轨、隧道内钢轨、桥梁上钢

轨、道口钢轨)、钢轨接头、钢轨焊缝、道岔及站线等的探伤作业。

2. 作业准备

2.1 组织探伤作业人员学习本作业指导书。

2.2 对仪器的主要性能、探头性能、探伤敏感度进行测试。(用GTS—60C试块)

① 0度探头通道:反射法5mm水平裂纹当量,穿透法:轨底10mm锥孔失波

或6dB底波降低。

② 37度探头通道:3mm螺孔裂纹当量。

③ 70度探头通道:直径4mm平底孔孔当量。

2.3 检查电源,电压应保证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2.4 检查探头保护膜:保护膜内不得有气孔;保护膜应与轨面接触良好,发现保护膜变形、磨耗严重或与探头尺寸不合时,应立即更换。

2.5 探头与保护膜间的耦合剂应粘贴均匀,不得存在气泡。

2.6 安装保护膜时,弹簧压力应均匀,不得将弹簧扎在晶片连接线上,以防短路。

2.7 安装探头时,应检查探头架高低是否一致,压力是否适当,偏角方向是否正确,各种机件、部件传动是否灵活,是否有曲凸现象,如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或更换。

2.8 检查水位、分水阀、分水路是否畅通,流量是否适当;检查时必须保持水量充足,加水时要防止水箱过满流出造成接线板接触面锈蚀,取水时尽可能应保证水质清洁,防止污垢堵塞水路。

2.9 检查各种工具、备品、防护用品是否齐全,对失效的防护用品及时进行更

换。按不同探伤要求随身携带的各种工具备品有:手工检查锤、螺丝刀、反

- 9 -/ 21

光镜、放大镜、手电筒、扳手、钢丝刷、电工钳、刚直尺、钢卷尺、棉纱、砂纸、耦合剂、保护膜、备用电源、探头线、备用探头、白铅油、毛笔、工作日志、检查记录、重伤钢轨通知书、信号旗、对讲机等。

2.10 调试探伤仪灵敏度并做好记录。

2.11发现仪器工作不正常时,应及时找出故障原因加以排除,严禁“带病”仪

器上道进行探伤作业。

3. 操作方法

3.1 作业流程及人员资格

3.1.1作业流程:设备工前检测→探伤作业→判定记录→仪器保养、存放。3.1.2作业人员资格

探伤作业人员应按照GB9445—88《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考核准则》和《铁路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要求进行技术培训,获得Ⅰ级及以上超声探伤技术合格证书的人员,方可上道独立探伤。

3.2 作业管理要求

3.2.1为确保探伤作业的顺利进行及防止漏检漏探,探伤时应明确责任:做到

定人、定机、定任务;钢轨分股、分段;道岔分方向安排工作;薄弱地段应重点检查;

3.2.2仪器上道时应轻拿轻放,防止翻板碰伤探头及其部件;

3.2.3两股钢轨同时检查,两台探伤仪相隔距离不得超过20米;

3.2.4执机人员严禁在钢轨上行走,以防把脚扭伤;

3.2.5对检查出的伤损钢轨,应按伤损标记方法,在轨腰上用白铅油作出伤损

标记,同时用箭头标出伤损的准确位臵;

3.2.6 重伤钢轨应填写“重伤钢轨通知书”,立即通知责任工区及调度室采

取措施及时处理。

3.2.7 发现钢轨折断或伤损严重危及行车安全时,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设臵

防护,派人看守,并立即通知工区和报调度室进行处理,必要时应拦停列车,以保证列车安全;

- 10 -/ 21

3.2.8 检查中,应精力集中、慢走细看,推行速度每小时不超过2公里,做到小腰慢、接头站、大腰匀速探,发现异常可疑波形时,应集中精力检查,在必要时结合手工检查;

伤损钢轨标记方法表:

伤损种类伤损范围及标记说明

连续伤损一点伤损

轻伤|←△→|↑△用白铅油作标记

轻伤有发展|←△△→|↑△△用白铅油作标记

重伤|←△△△→|↑△△△用白铅油作标记

3.3技术作业要求

3.3.1过接头时:应辨别报警音响和注意观察波形显示,执行“三看”制度;一看波显示,当波显示异常时,应及时调整仪器灵敏度及探头位臵,进行复探;二看探头位臵,注意检查探头的位臵及耦合情况,主要看前后37°探头过缝时的位臵,以确保螺孔裂纹的探测;三看接头状态,遇轨面不良、道碴坍塌、空吊板及大轨缝接头时应仪器和手工结合检查;同时必须注意轨端1米左右范围内的核伤探测;

3.3.2过焊缝时:必须“站停看波”,应加强对轨底三角区的热影响区范围内横向裂纹探测、轨头下颏水平裂纹和钻眼加固接头螺孔裂纹探测。

3.3.3过错牙接头,高低接头和大轨缝时,应放慢速度,以防探头及探头架受到冲撞;

3.3.4从正线转入站线和遇有不同轨型时,应根据轨面状态、轨高及时调整探伤仪器探测声程和探头位臵,并进行波形分析;

3.3.5仪器从直线进入曲线时,应随时清除残留油垢,确保探头与轨面耦合良

好;在小半径曲线上检查,应根据上股侧磨、下股压宽的程度,及时校正、调整探头在轨面上的位臵,并注意波形分析;严重侧磨的曲线上股,仔细观察以防因夹板卡损引起轨头横向裂纹漏检;从曲线进入直线时,应清除尼龙

- 11 -/ 21

轮沿、探头保护膜底部的油污,调整探头位臵;

3.3.6检查道岔的基本轨应慢走细看听报警,分清各探头回波和不同报警声,

检查时把探伤仪向内倾斜,保持探头接触良好,并应正向和反向各检查一遍,遇有尖轨时,应随时注意探头与轨面的耦合情况;

3.3.7在引轨和辙岔间除用探伤仪检查,还应用镜子照和小锤敲,加强手工检

查;

3.3.8探伤检查时遇道口轨面不洁时,应做到“一扫、二冲、三探伤”,确保

探头与轨面接触良好;如遇道口钢轨锈蚀严重,应注意0°探头底波显示的变化及37°探头对轨底横向裂纹和垫板卡损的探测,发现可疑波形应用小锤敲、镜子照,加强探伤仪和手工检查,进行综合判伤;

3.3.9 桥梁上钢轨探伤时:凡发现可疑波形而又无法拆检的接头,应通知线路

工区拆检,对未达到判伤标准的处所应做好记录,打上明显标记,以便监控复查;通过特大桥上的温度调节器时,应注意37°探头对轨撑孔及轨底横向裂纹的探测,注意70°探头对轨底坡上防爬孔的检测,并手工配合对伸缩轨刨切部位及轨脚的检查;

3.3.10下道避车时,探伤仪应放稳,不得放在泥土上,以防探头受到损坏,下

道后再上道,必须后退重复检查1m钢轨,以防漏探。

3.4作业安全要求

3.4.1钢轨探伤应设臵防护员和配臵对讲机防护;

3.4.2防护人员应在距离探伤仪不小于800米处显示停车手信号,随探伤仪移

动,并注意了望;探伤作业遇来车时,应距离列车不少于800米下道避车,避车时应面向列车尾部;

3.4.3 在大桥上探伤时,应沿步行板走行,避免踩空,冬节注意防滑;

3.4.4焊接接头全断面探伤时,应设专人防护,凡拆除的扣件、夹板应及时恢

复,并按要求拧紧、锁定;

3.4.5 对伤损进行分析、会诊、判定、定位、定量时,均应派专人防护;

3.5 作业完成后要求

- 12 -/ 21

3.5.1在离开作业地点前,认真填写《工作日志》,记录包括探伤起止里程、轨号、分工情况、仪器状态、伤损情况,同时应关闭探伤仪电源、放掉余水、整理好工具备品。

3.5.2擦洗探伤仪,检修机、部件,将探伤仪放在干燥、安全的处所。

4.质量标准和要求

4.1严格执行《技规》、《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维规》、《安规》等的质量标准和相关要求;

4.2认真填写“重伤钢轨通知书”、《工作日志》、《钢轨检查记录本》,真实反映探伤过程实际情况。

5. 健康安全注意事项

5.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5.2 避让列车、轨道车等机车时,要把设备、机具等移放到不影响行车安全的地带,并摆放稳固。

5.3 在夏天作业要注意防暑降温等防护措施。

- 13 -/ 21

钢轨探伤作业程序

- 14 -/ 21

- 15 -/ 21

钢轨焊缝探伤作业程序

- 16 -/ 21

钢轨和焊缝探伤要求及方法

一、钢轨(母材)探伤

钢轨母材探伤的基本要求是按规定速度探伤、调整好探伤灵敏度、确保探头与轨面耦合良好、正确分析伤损波形、执行每一探伤周期执机人的交替、倒换制度,根据伤损情况及时调整70°探头发射方向,对轨头部位扫查应不少于3个70o探头,确保伤损及时检出。

(一)普通接头探伤

1.要停下来用37o、0o或小角度探头对螺孔逐个进行探测,同时注意轨头到轨底的斜裂纹、水平裂纹和纵向裂纹波形显示,注意探头的位臵及耦合情况并结合手工检查。

2.用70o探头应注意对轨端1m左右范围内的核伤探测,必要时手持探头在侧面进行探测。同时还要注意对轨头下颚与夹板接触面范围内核伤的检查。

3.当波形显示异常时应注意分析波形显示情况及探头位臵,并进行复探或用另一台仪器对比。

4.遇有轨面不良、道碴坍塌、空吊板及大轨缝接头应仪器和手工结合检查。

5.对不良地段接头(如灰坑、水鹤、绝缘、高低、马鞍形、低接头)的探测,应注意探头与轨面的耦合。

6.复线地段应加强对迎着列车一端轨第一孔裂纹的探测。

(二)重点接头探伤

重点接头包括胶接绝缘接头、冻接接头、异型接头等。

1.胶接绝缘轨上线后,一周内须进行全面探伤检查,确认钢轨状态。

2.要适当提高仪器探伤灵敏度,正确分析伤损波形,注意探头位臵及探头与轨面耦合情况,对伤损达到重伤标准的接头要立即更换。

3.对螺栓孔检查,用0o、37o或小角度探头逐个进行探测,特别要注意对第一孔裂纹的检查和胶接接头第一孔中心至轨端93mm的检查。

4.对轨腰部位要用0o和37o探头做重复性检查,注意检测轨头下颏和轨腰水平裂纹。对轨头部位,要用多个70o探头,在不同的探测方向上进行扫查,确保轨头核伤的检出。

5.对异型接头要停下来反复仔细检查,注意声程变化和波形显示情况。

6.作好详细的探伤记录,将每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发展情况。

- 17 -/ 21

(三) 重点处所探伤

1.擦伤、焊补等处所的检查

①钢轨在打磨后焊补前要进行探伤,在确认焊补处无裂纹再进行焊补,钢轨焊补过后冷却到自然温度时要再进行探伤。

②焊补处所表面破损,超声波束无法从轨面射入时,应用单探头和双探头法从轨头两侧面进行扫查。

③必须停下来用探伤仪70°或K2.5探头从轨面和轨头侧面逐个反复进行扫查,根据出波位臵、波形位移情况作出正确判断。

2.道口的检查

①道口内钢轨锈蚀严重,应慢走细看,注意0°和37°探头对轨颚轨腰水平裂纹和轨底横向裂纹及垫板卡损的检查,同时要结合手工检查。对长期水泡的道口,必要时拆除道口铺面进行检查。

②平交道口钢轨探伤:道口轨面不洁,应进行清扫冲洗后再探伤。探伤时采取正反方向返复探测的方法,并注意观察波形显示。

③遇道口两端手工锯制接头或大道口内接头,均应仪器和手工相结合检查。对繁忙道口应放杆或设好防护后再探伤。

(四)再用轨、调边轨、疲劳轨及轨面鱼鳞裂纹、剥离掉块严重地段探伤

1.探伤仪探伤灵敏度应调整为Φ4平底孔当量,探伤时不得因鱼鳞裂纹报警而随意降低,必要时还要适当提高。

2.调节好供水系统,前后探头的供水必须保证连续水流状态,确保探头耦合良好。

3.探伤仪探头的配臵应不少于3个70°探头,其中不少于1个用一次波扫查、2个用一次波和二次波扫查。

4.对轨面鱼鳞裂纹、剥离掉块严重地段探伤走行速度不超过2km/h,盯住波形显示。轨头部位的扫查应不少于6个70°探头,70°探头二次波的位移量超过1大格、波高满幅且清晰稳定,应进行认真校对。对严重的单个掉块应用数字式通用仪器从不同位臵进行扫查。

(五)曲线钢轨探伤

1.仪器进入曲线应随时清除残留油污,确保探头与轨面耦合良好。

2.遇有小半径曲线,应根据上股侧磨、下股压宽的程度,注意调整探头在轨面上的位臵,适当掌握推车的力度和倾斜度,并注意波形分析。对下股凹形轨面应加大水量。

- 18 -/ 21

3.对严重侧磨的曲线上股,应擦掉夹板卡损部位的油污,仔细观察以防止卡损引起轨头横向裂纹漏检。

4.从曲线进入直线应清除尼龙轮沿、探头保护膜底部沾的油污,调整探头位臵。

(六)站专线钢轨探伤

1. 站专线探伤应明确所探股道的起、讫位臵(岔号)。驼峰地段应重视坡峰、坡谷地段钢轨的探测。

2. 根据轨型和钢轨状态变化应随时调整探测范围和探伤灵敏度。

3. 轨面和轨底遇有泥沙、油污、煤碴等杂物应及时清除,同时要用手工检查。加强对严重锈蚀轨的探测。

4. 确因轨面锈蚀严重,则用手工检查代替;若遇机车、车辆压道无法探伤,作好记录。

二、道岔(含提速道岔)处所探伤

(一)普通道岔探伤

1.每年入冬前,要对正线道岔曲基本轨加强探测一遍,道岔曲基本轨的检查要擦去油污,进行正反向探测,必要时进行校对探测。

2.尖轨探伤时应注意仪器探测与手工检查相结合,仪器探测区域为轨面宽度大于50mm的部位。

3.高锰钢整铸辙叉各个部位采用手工方法检查,钢轨组合辙叉应用仪器探测与手工检查相结合。

(二)可动心道岔探伤

1.翼轨焊缝及变型部位探伤:应采用通用探伤仪和手工相结合的方法检查。

2.正线道岔曲基本轨探伤:应用钢轨探伤仪进行正反向探测,要特别注意与尖轨密贴处轨头核伤的检查。

3.尖轨探伤:轨头宽度大于50mm要用钢轨探伤仪检查,特别要注意检查距轨端700mm~1600mm处的轨头核伤;轨头宽度小于50mm采用仪器和手工相结合方法检查。

4.长心轨、短心轨探伤:采用仪器和手工相结合方法检查。特别要注意检查长心轨尖端500mm~550mm轨头至轨底部位。

5.与尖轨连接的胶接接头或冻结接头探伤:轨头部位要用多个70o探头,在不同的探测方向上进行扫查;螺栓孔用0o、37o或小角度探头逐个进行探测,

- 19 -/ 21

特别要注意对第一孔裂纹的检查;对轨腰部位用0o和37o探头做重复性检查,注意检测轨头下颏和轨腰水平裂纹。

三、钢轨焊缝探伤

1.焊缝探伤按铁道部文件铁运[2006]200号《钢轨探伤管理规则》和铁道部标准TB/T 2658.21-2007《钢轨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铁运…2010?164号)等,路局制定《北京铁路局钢轨探伤管理细则》(技术规章编号:BJG/GW234-2015)有关规定执行。

2.用仪器探伤前应首先进行手工检查,采用“看、敲、照、卸”的方法对各部位进行检查,特别要注意检查焊缝轨头下颚核伤和轨腰部位的水平裂纹。

3.探头在探测面移动时,要平稳均匀,前后移动的距离应保证二次波的探测,采用眼看、尺量、手摸相结合的方法,注意识别因锈蚀、坑洼、塌陷等引起的反射波。

4.用钢轨探伤仪探焊缝时(包括热影响区),轨头部位必须使用直70°和偏斜70°探头扫查方法;轨腰和轨底三角区要用0°和37°探头扫查方法,特别要注意对轨头下颏水平裂纹和加固焊缝螺孔裂纹的检查。

5.对一时无法确认的疑难伤损应作好标记和记录,并进行重点检查、监视,认真总结分析发展规律。

- 20 -/ 21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冶金科技发展中心

附件1: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 (2015年修订) 一、总则 (一)为进一步加强钢铁行业管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强化环保节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34号)和《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对《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2年修订)》进行修订,制定本规范条件。 (二)本规范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钢铁联合、冶炼企业(以下简称“钢铁企业”),包括国发…2013?41号发布之后建设、改造完成的冶炼产能或主体工艺装备发生较大变化的钢铁联合、冶炼企业(以下简称“新建、改造钢铁企业”)。 (三)本规范条件强化了环保节能约束,对新建、改造钢铁企业提出了要求,强化了对钢铁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是钢铁企业的基本条件。 (四)符合本规范条件的企业,作为相关政策支持的基

础性依据,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应按照规范条件要求进行整改。经整改仍不能达到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各地要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和市场手段,推动其退出或转型发展。 二、规范条件 (一)产品质量 1.钢铁企业须建立完备的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保证制度和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具有产品质量保障机构和检化验设施,保持良好的产品质量信用记录,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产品质量问题。 2.钢铁企业产品须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严禁生产Ⅱ级以下螺纹钢筋(直径14毫米及以下的Ⅱ级螺纹钢除外)、热轧硅钢片等《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中需淘汰的钢材产品。 3.严禁伪造他人厂名、厂址和商标,以次充好以及伪造、不开发票销售钢材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二)工艺与装备 1.严格控制新增钢铁生产能力。新建、改造钢铁企业须按照国发…2013?41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工信部产业…2015?127号)要求,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实施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 1.1 目的 为了保证射线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编制本细则。 1.2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金属材料板和管的熔化焊焊接接头。 1.3 编制依据 1.3.1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2005 2 检验人员 凡从事射线工作的检验人员,都必须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和国家卫生防护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资格证。各级别检验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 准备工作 3.1 技术准备 3.1.1 根据《金属试验委托单》了解被检工件情况,包括材料、规格、焊接种类、焊接位置等。 3.1.2 确定检验工作质量等级、检验比例、数量、对接接头焊接质量验收级别。 3.2 现场情况及现场准备 3.2.1 了解被检工件结构,焊口位置、分布等,对位于一定高度的焊口要搭好拍片架子。 3.2.2 检查焊缝外表面:外观是否符合《焊规》规定要求,是否有影响底片评定的因素存在,存在上述问题时,必须纠正后才能进行透照。 3.3 工艺制订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及现场情况等制订工艺,确定透照方式、投影角度、焦距、曝光参数、象质计指数,还有大管一个口拍几张片、小管几个口拍一张片。以上参数参见具体检验项目的《射线探伤工艺卡》。 3.4 器材 3.4.1 射源或射线机选择 主要根据被检工件的透照厚度及现场情况选择γ射线机或X射线机。 3.4.2 胶片、增感屏及暗盒选择 3.4.2.1 透照用胶片应选用《射规》4.6.1中规定的JI或J2型胶片。胶片在使用前,应对每箱或每盒胶片进行灰雾度的抽查,其本底灰雾度应小于或等于0.3。 3.4.2.2 胶片在裁片、装片、抽片、评片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胶片的划伤。裁纸刀、暗袋、增感屏等应保持清洁和平整,应经常擦拭。在装片、抽片时要轻缓,避免产生静电。要正确持片、不得用手指直接捏住底片表面,防止对底片造成污染。 3.4.2.3 使用金属增感屏进行射线透照时,金属增感屏的材料及前、后屏的厚度应根据不同的射线能量参照《射规》表4的规定选择(具体见《射线探伤工艺卡》)。 3.4.2.4 增感屏的表面应经常擦拭,保持洁净、平整和干燥,以防止产生造成影响底片图像的影像或假缺陷。 3.4.2.5 暗盒尺寸须与胶片及增感屏符合。 3.4.3 屏蔽板

04X射线检测工艺守则

04X射线检测工艺守则

X射线检测工艺守则 QB/HTD04-200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守则规定了射线检测人员应具备的资格、所用器材、焊缝射线透照质量等级、检测 方法和检测标准等。 1.2 本守则依据JB/T4730.1.2-2005的要求编写,适用厚度为38㎜以下钢制压力容器和 壁厚大于2㎜钢管对接焊缝的AB级射线检测技术,满足《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GB150-1998的要求。 1.3 检测工艺卡是本守则的补充,由Ⅱ级人员按产品技术要求编写,其参数规定的更具体。 2、引用标准 JB/T4730.1.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JB/T7902-1999《线型像质计》 JB/T7903-1999《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一般要求 射线检测的一般要求除应符合JB/T4730.1-2005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3.1 检测人员 3.1.1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取 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上岗前应进行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人员工作证。 3.1.2 检测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 不低于5.0, 3.2 防护: 3.2.1射线防护应符合GB18871、GB16357的有关规定; 3.2.2现场进行射线检测时,应按GB16357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检 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3.3 设备 3.3.1现使用设备见表1

高速铁路声屏障维护管理办法(铁总运[2015]129号)

TG/GW277—2015 高速铁路声屏障维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运营期高速铁路声屏障维护和管理,确保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200公里/小时及以上铁路和200公里/小时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声屏障维护管理。 第三条声屏障是线路两侧用以降低列车运行噪声对声环境产生影响的重要设施,应纳入铁路行车设备进行管理。 第四条新建高速铁路声屏障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五条声屏障新建及更新改造应按设计文件执行,竣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与设备管理单位办理竣工验收交接手续。设备管理单位应做好竣工文件审核和工程质量验收。 第二章声屏障及其安全通道门的设置要求 第六条声屏障应按设计进行设置或增设。声屏障的安设必须符合高速铁路建筑限界的规定,安装质量和结构强度必须保证运营安全,并满足铁路设施检修和维护的要求,不得影响其他行车 1 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新安设的通信、信号光(电)缆槽道应设置在声屏障内侧。

第七条无预埋螺栓的T梁安装的声屏障原则上应采用落地式结构,不能采用落地式结构的,维护管理单位应提前介入,与建设单位对接,对声屏障设置提出要求。在无预埋螺栓的T梁上安装的既有声屏障,应结合更新改造更换。 第八条在T形梁钢支架人行道上采用焊接方式安设的声屏障,应补强加固;对 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应进行改造。 第九条声屏障安全通道门(作业门)应结合防护栅栏门和桥梁救援疏散通道门 统一设置,以满足施工作业和故障应急处理要求。路桥连接段或路基声屏障连续长度大于500米时,应根据疏散和检修要求统一设置安全通道门,安全通道门外路基边坡处应具备安全通行条件。 第十条声屏障安全通道门(作业门)应加锁并由铁路局统一编号管理,安全通道门(作业门)应由线路内向外开启并满足内侧应急、外侧钥匙开启要求。 第十一条因作业需要增设声屏障安全通道门(作业门)时,按照“谁使用、谁申请、谁管理”的原则,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设备管理单位现场调查、核实、确认,附设计方案报铁路局声屏障设备管理部门审批,站区内还需经车务部门批准,经与声屏障设备管理单位和属地铁路公安部门办理书面手续后方可设置。声屏障安全通道门(作业门)由使用单位负责日常的检查、维护、 管理。 第三章技术要求 第十二条声屏障的安设应符合通用参考图等相关技术要求,不能采用通用参考图的特殊地段应单独设计。 第十三条声屏障基础预埋高强螺栓的预紧力(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立柱与 基础连接螺栓应采用防松、防腐技术,保持螺栓紧固。声屏障螺栓应齐全有效。

焊缝X射线探伤施工工艺

焊缝X射线探伤 1、一般要求 (1)射线检测人员 1)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2)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2)观片灯 1)观片灯的最大亮度应能满足评片的要求。 2)观片灯的主要性能指标除了亮度以外还包括:亮度的均匀性、外壳温度、噪声、绝缘程度等应满足标准要求。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2.5时,观片灯的亮度不应低于9400 cd/m2 、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2.5<D≤4.0时观片灯的亮度不应低于100000 cd/m2 。 (3)黑度计 1)黑度计可测的最大黑度应不小于4.5,测量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05。 2)黑度计至少每6个月校验一次。校准黑度计用的标准黑度片必须在有效期内,并通过计量部门的鉴定(2年)新购置的标准黑度片只要在有效期内也允许。 (4)增感屏 1)X射线照相和Ir-192射线源时选用铅屏增感屏。 2)Ir-192射线源时铅屏增感屏的前屏和后屏的厚度均不能小于0.1mm。

3)前屏和后屏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5)像质计 1)底片影像质量采用线型像质计测定。线型像质计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 7902的规定,JB/T 7902中未包含的丝径、线号等内容,应符合HB 7684的有关规定。 2)像质计的材料可选择碳钢或奥氏体不锈钢。 (6)表面要求和射线检测时机 1)在射线检测之前,对接焊接接头的表面应经外观检测并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影像不得掩盖或干扰缺陷影像,否则应对表面作适当修整。 2)为防止延迟裂纹倾向射线检测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射线检测。 (7)辐射防护 1)现场进行X射线检测时,应按GB16357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2)现场进行γ射线检测时,应按GB18465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作业时,应围绕控制区边界测定辐射水平。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2、透照布置 (1)透照方式选择中心法和双壁单影法。 (2)透照时射线束中心一般应垂直指向透照区中心,需要时也可选用有利于发现缺陷的方向透照。 (3)一次透照长度应以透照厚度比K进行控制。焊接接头所需的透照次数可按照透照方式计算确定。

63 铁总运[2015]49号《高速铁路电力管理规则》

TG/GD109-2015 高速铁路电力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高速铁路电力工作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高速铁路电力管理,提高供电质量,满足铁路运输生产需要,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是根据高速铁路行车特点而制定的,是保证安全供电的基本规则。各有关单位和全体电力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第三条本规则适用于高速铁路电力业务的管理。本规则未明确规定的内容,仍执行《铁路电力管理规则》。 第二章管理 第四条高速铁路电力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对全路高速铁路电力工作统一规划,依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制定铁路相关的规章、制度;调查研究、检查督导、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高电力设备技术管理水平。负责组织各局确定局分界处的运行方式,指挥、协调事故(故障)处理。 铁路局:贯彻执行国家和总公司有关的规章和命令,结合

具体情况制定有关细则、办法和标准;负责管内各供电段(维管段)的技术管理、岗位设置、职责分工;做好供用电的管理工作和专业培训;掌握电力设备状态;组织、安排年度检修、基建大修、更新改造项目和供用电计划;核定事故备品储备定额;组织电力试验、能力查定和设备鉴定工作;编制规划、提出增强能力和改善供电条件的措施;组织《电力设备履历薄》等报表的填报工作;领导本局管内电力调度工作。 铁路局供电调度:负责监视高速铁路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改变运行方式的倒闸操作;负责电力设备故障应急处置;负责故障处理的调度指挥;负责掌控运行、维护、检修等作业,掌握上线人员数量、作业内容、处所等情况;负责与地方供电公司、相邻铁路局签订、履行调度协议。 供电检测所(电力试验所):承担高速铁路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等工作。 第五条电力工程竣工后,应经过交接试验,试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交接验收。发、变、配电等电力设备,应经过试运行后才能正式运行。 第六条变更变、配电所的主接线、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方案,改变一级贯通、综合贯通供电方式,应提出设计文件或变更理由,经铁路局批准后实行,局分界处需报总公司备案。 第七条高速铁路供用电设备分界。 高速铁路电力专业本着负责输配电网络、综合配电、电力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组织规定

现场检测安全管理制度 1.现场检测的控制是确保检测结果质量的重要环节,现场检测环境符合控制的要求,保证 现场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保障人身设备安全。 2.金属监督室负责人应督促和检查检测人员执行现场检测安全管理规定。 3.从事射线探伤人员必须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放射防护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考核,领取 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方可上岗操作。 4.检测人员应自觉遵守现场检测安全管理制度,熟悉现场检测环境的控制要求,优质安全 完成检测任务。 5.现场检测安全管理规定外出现场检测时,必须接受用户(委托方)有关部门的安全教育, 严格遵守顾客的有关安全规定。 6.进入检测现场时,应穿戴好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戴好安全帽,蹬上脚手架作业时,应首 先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稳定,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进行射线探伤时还必须佩戴好辐射防护用具,仪器设备应有可靠的防滑落措施。 7.严禁携带火种、易燃易爆、易腐蚀及有毒的物品进入检测现场,严禁在检测现场抽烟和 进行检测前饮酒。 8.严禁穿戴有铁钉的皮鞋和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施工油气区和接触易燃易爆装置。 9.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检测设备、衣物、工具和检测表面等。 10.严禁在检测现场敲打、挪用、开启、损坏生产设备、消防设施及检测设备,严禁使用工 程设备或装置做为检测装置。 11.未办理安全作业相关手续不得进容器、罐、油舱、反映器、下水井、电缆沟等有毒、有 害和缺氧场地作业。 12.未办理电气作业相关手续,不得进行电气、动火施工。 13.检测人员进入容器检测前,必须首先检查容器内介质是否经过清洗和置换;是否与其他 装置隔绝;盛装有毒或易燃易爆介质的船舱、容器经过清洗和置换后,应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确保人员进入容器后不发生缺氧和中毒现象。 14.容器内照明应采取36V低压灯具。 15.现场进行射线检测,必须用剂量仪测定工作场所的射线照射量。在安全区范围设置安全 线,安全线上应有明显的标志。夜间应设置红灯,在安全区外应有专人进行警戒。在非检测人员易于到达安全线的通道上应设置警告牌以免在开机时误入造成伤害。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射线检测工艺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等材料制作的锅炉、压力容器及长输管道、钢质储罐熔化焊对接接头的射线透照检测工作。遇有特殊要求,应按相应的标准、规范执行。 2 引用标准 GB 11533—1989 标准对数视力表 GB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JB/T 7902—1999 线型像质计 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SY/T4109-200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3 射线防护 3、1 X射线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应执行《检测作业安全防护指导书》与其它安全防护规定。 3、2 在现场工作人员应随身佩带个人剂量仪、射线个人报警器及防护服。 3、3 带一台射线剂量巡测仪,测定利用现场墙壁房屋及设备选择理想的屏蔽位置。 3、4 拍片现场划定“射线放射区”并放好警戒标记。 3、5 确认工作人员均已完成各自工作并离开辐射区,方可开启射线发生器进行透照。 3、6 每次透照完成后,均应用报警器确认射线就是否停止辐射后,方可进入辐射现场。 3、7 现场作业完成后对仪器进行清点、核对无误后清理现场,撤除警戒标志方可撤离现场。 3、8 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每年允许接受的剂量量为50 m SV。 4 人员要求 4、1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只有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射线检测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方可独立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射线检测工作。 4、2 射线检测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校正视力不得低于 5、0,并每年检查一次。从事评片人员应能辨别距离400mm远的一组高为0、5mm、间距为0、5mm

安全管理中的三铁

浅谈安全管理中的“三铁”“五勤”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社会物资达到了空前的丰富,我国逐步由生理需求社会迈入安全需求社会。“安全”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生产”,更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人员,既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执行者,也是国家安全法规和行规的守卫者,其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效果与全局。长期的基层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安全管理人员要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执行有力,必须做到“三铁” “五勤”。 所谓“三铁”就是: 1、铁面孔: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检查中,对查出的问题不能考虑面子上过去过不去,必须坚持对事不对人,当面指出问题,拿出整改措施和期限;并监督整改,及时复查,持续改进。 2、铁手腕:安全管理人员对违章、肇事者,要按照企业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必须做到公正、公开、透明、不徇私情;决不能心慈手软、漠视法规和制度。 3、铁心肠:安全管理人员面对事故隐患、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事故要硬起心肠,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坚决予以处理;要有“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决心,决不因其它因素影响对问题和事故的处理。 所谓“五勤”就是: 1、脑勤:安全管理人员要勤于学习。要勤于学习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规定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勤于学习设备操作规程和生产工艺流程,丰富理论知识,强化操作技能。更要勤于学习并掌握安全生产预案,做到遇险不乱,处变不惊,应付自如。 2、心勤:安全管理人员要勤于思考。针对企业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要运用自己所学的安全知识,用心去思考,分析、挖掘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对策,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要研究分析本行业、本企业往年发生的事故,找出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对策,从人、财、物三个方面予以强化,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3、腿勤:安全管理人员要勤于检查。要在企业各岗位之间勤走动、勤检查,查装置是否安全、环境是否整治、行为是否规范、劳保是否穿戴整齐、操作是否符合标准、作业有无麻痹凑合,岗位员工是否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及时发现和整改事故隐患,迅

射线探伤管理制度

射水造墙施工要点及其质量控制 射线探伤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保障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消除射线探伤造成的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对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生产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存在放射性射线探伤的作业场所的管理。 三、职责 3.1作业单位负责提交《射线探伤作业方案》,并监测作业区域内的空气比释动能率。 3.2作业点所在车间负责提出射线探伤作业申请。 3.3设备部负责射线探伤的设备、管线区域的审核及标示。 3.4安全环保部负责射线探伤警戒区域的划定及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 3.5调度室负责射线探伤通知等作业相关文件的发放和监督传达是否到位。 3.6文件领取车间/部门负责传达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卫生防护的各项要求,严禁本车间、部门工作人员进入射线探伤警戒区域内。 四、控制程序 1、用于工业X、γ射线探伤装置放射防护监测的仪器,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并取得相应的证书。 2、X射线探伤作业时应考虑控制器与X射线管与被测设备的距离,照射方向、时间和屏蔽条件等因素,选择最佳的设备布置,以保证进行射线探伤作业时,人员受照剂量低于其剂量限值,并达到可合理做到尽可能低的水平,操作人员应采用屏蔽防护保护自己。 3、射线探伤作业时应划定工作场所区域,并在相应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 4、将作业时被检测物体周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1.5μGy·h-1的区域划定为控制区,其边界应悬挂或树立,“射线探伤区域禁止入内”的标志。作业人员无专业防护的情况下应在控制区外作业。 5、在控制区外将作业时被检测物体周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1.5μGy·h-1(γ射线探伤时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2.5μSv·h-1)的区域划定为警戒区,悬挂“禁止入内”的标志牌并在必要时设置专人负责警戒。 6、作业前应检查以下物品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①便携式放射检测仪器和个人剂量计、剂量报警仪。 ②导向管、控制缆和遥控 ③准直器和局部屏蔽 ④现场屏蔽物 ⑤警告标志和信号标志 ⑥应急箱及放射源的远距离处理工具 ⑦夹钳和定位辅助等其他相关工具

x射线探伤方法

第三章射线探伤 教学目标: 一、了解射线的的产生、性质及其衰减,了解各种射线检测方法的基本 原理; 二、熟悉常见射线探伤设备及器材,能正确选择X射线照相法设备参数; 三、掌握X射线照相法检测工艺,熟悉底片评定的方法,并能根据相关 标准对焊缝质量进行评级; 四、了解射线探伤防护常识。 一、任务导入: 射线探伤是利用射线可以穿透物质和在物质中有衰减的特性来发现其中缺陷的一种无损探伤方法。它可以检查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的内部缺陷,如焊缝中的气孔、夹渣、未焊透等体积性缺陷。这种无损探伤方法有独特的优越性,即检验缺陷的直观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得到的射线底片可用于缺陷的分析和作为质量凭证存档。但此法也存在着设备较复杂、成本较高的缺点,并需要对射线进行防护。 二、相关知识 知识点一:射线的产生、性质及其衰减 1.X射线的产生 用来产生X射线的装置是X射线管。它由阴极、阳极和真空玻璃(或金属陶瓷)外壳组成,其简单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3-1所示。阴极通以电流加热至白炽状态时,其阳极周围形成电子云,当在阳极与阴极间施加高压时,电子加速穿过真空空间,高速运动的电子束集中轰击阳极靶子的一个面积(几平方毫米左右、称实际焦点),电子被阻挡减速和吸收,其部分动能(约1%)转换为X射线, 其余99%以上的能量变成热能。

图3-1 X射线的产生示意图 2.X射线的主要性质 (1)不可见,以光速直线传播。 (2)具有可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质如骨骼、金属等的能力,并且在物质中有衰减的特性。 (3)可以使物质电离,能使胶片感光,亦能使某些物质产生荧光。 3.γ射线的产生及性质 γ射线是由放射性物质(60Co、192Ir等)内部原子核的衰变过程产生的。 γ射线的性质与X射线相似,由于其波长比X射线短,因而射线能量高,具有更大的穿透力。例如,目前广泛使用的γ射线源60Co,它可以检查250mm厚的铜质工件、350mm厚的铝制工件和300mm厚的钢制工件。 4.射线 当射线穿透物质时,由于物质对射线有吸收和散射作用,从而引起射线能量的衰减。 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是按照射线强度的衰减是呈负指数规律变化的,以强度的一束平行射线束穿过厚度为δ的物质为例,穿过物质后的射线强度为:为I I=I0e-μδ 式中I—-射线透过厚度δ的物质的射线强度; I0—-射线的初始强度; e—-自然对数的底;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标准

编号:SM-ZD-61571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标准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标准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1 射线探伤管理 ? 射线探伤工作单位必须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放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环保部门培训取得相应资质证书。 ? 射线探伤工作原则上只能在夜间进行。 ? 射线探伤工作单位必须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射线探伤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探伤结束后,必须清除现场所有带放射源的设施、材料,并告知相关人员解除警戒。 1.2 放射源储存 ? 放射源储存地点必须经过当地环保部门审批。 ? 放射源储存室或设备必须有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屏蔽设施。 ? 放射源储存地点应设置醒目的“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 放射源库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便于密封源存取;并

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 ? 放射源储存地点应有防火、防水等防灾措施,有报警、连锁等等保安措施。 ? 放射源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 ? 反辐射源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源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 放射工作单位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密封源设备防护性能及安全设施检验,如发现污染或泄漏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详细记录检验结果,妥善保管归档。 1.3 射线作业防护 ? 放射工作单位在每次作业前,都应根据密封源的数量和活度计算空气比释动能率(mGy·h-1),放射源为X射线的,公众警戒区域范围为空气比释动能率小于4 mGy·h-1的范围;放射源为γ射线的,公众警戒区域范围为空气比释动能率小于2.5 mGy·h-1的范围。 ? 射线工作区域必须设置明显的警戒线和警戒标志,夜间光线不明处设置警示灯,重要交通路口或通道应有专人监

最新射线探伤检测工艺

1.1.1.1.1.2 射线探伤检测工艺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JT 作业指导书酒泉市特种设备检验所 JT/NDT.001:2009 X射线探伤检测工艺 X-ray Detector Inspection Specification 2009-11-01发布 2009-12-011实施 酒泉市特种被检验所发布

射线探伤检测工艺 1适用范围 1.1 本检验工艺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制造、安装、在用检测中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用于制作焊接接头的金属材料包括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和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 1.2 与锅炉、压力容器(固定式、移动式)及压力管道有关的支承件和结构件,也可参照本标准进行检测。 2检验依据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国质检锅[2003]248号 2003年8月8号 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2005年11月1日 JB/T 5075—2004《无损检测射线照相检测用金属增感屏》 HB 7684—2000 射线照相用线型像质计 JB/T 7902—1999 线型像质计 JB/T 7903—1999 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 GB 11533—1989 标准对数视力表 GB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 18465—2001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GB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T 19384.1—2003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1部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 酒泉市特种设备检验所 2009-11-01批准2009-12-01实施

钢铁行业要求规范2015

附件1: 钢铁行业规条件 (2015 年修订) 一、总则 (一)为进一步加强钢铁行业管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强化环保节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34 号)和《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 号)、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对《钢铁行业规条件(2012 年修订)》进行修订,制定本规条件。 (二)本规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国境(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钢铁联合、冶炼企业(以下简称“钢铁企业”),包括国发〔2013〕41 号发布之后建设、改造完成的冶炼产能或主体工艺装备发生较大变化的钢铁联合、冶炼企业(以下简称“新建、改造钢铁企业”)。 (三)本规条件强化了环保节能约束,对新建、改造钢铁企业提出了要求,强化了对钢铁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是钢铁企业的基本条件。 四)符合本规条件的企业,作为相关政策支持的基础性依据,不符合规条件的企业应按照规条件要求进行整改。经整改仍不能达到规条件要求的企业,各地要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和市场手段,推动其退出或转型发展。

二、规条件 (一)产品质量 1.钢铁企业须建立完备的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保证制度和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具有产品质量保障机构和检化验设施,保持良好的产品质量信用记录,近两年未发生重大产品质量问题。 2.钢铁企业产品须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严禁生产口级以下螺纹钢筋(直径14毫米及以下的口级螺纹钢除外)、热轧硅钢片等《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 年本)》(工产业〔201 0〕第122 号)中需淘汰的钢材产品。 3.严禁伪造他人厂名、厂址和商标,以次充好以及伪造、不开发票销售钢材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二)工艺与装备 1.严格控制新增钢铁生产能力。新建、改造钢铁企业须按照国发〔2013〕41 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工信部产业〔2015〕127 号)要求,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实施减量置换。停产1年以上或已进入破产程序的钢铁企业不纳入规管理或取消其资格。 2.新建、改造钢铁企业应按照全流程及经济规模设计和生产,实现生产流程各工序间的合理衔接和匹配。不得新建独立炼铁、炼钢、热轧企业;现有钢铁企业不得装备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1号)、《部分工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内容

目录 1.工程概况及工作量 (1) 2.编制依据 (2)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2) 4.作业程序和方法 (6) 5.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及预防 (8) 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8) 7.附录 (10)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黑龙江华隆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建设,建设规模为3台260T/h中温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B25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两套。本工程锅炉汽水连接管道、锅炉本体疏水、放空管道及汽机四项管道、中低压管道,探伤依据《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和《焊接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检验比例及检验数量,射线检验工艺依据《钢质承压管道对接焊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DL/T821-2002对本工程管道进行透照及评定。超声波检验工艺依据《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820-2002进行检验。 1.2工程量

2.1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2.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2.3《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DL/T821-2002。 2.4《钢熔化焊接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2005 2.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2005 2.6《放射性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 2.7 制造厂提供的有关图纸及资料 3.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做的准备 3.1应做的准备: 主管接到委托后,要到现场调查,并对检验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交底时,应依据规程、标准及质量等级来选择以下主要项目: 根据委托和通用工艺文件编制工艺卡 3.1.1.1 射线源的种类及型号。

X射线探伤机曝光曲线图的制作

X射线探伤机曝光曲线图的制作 1.目的 对作业设备X射线探伤机曝光曲线的制作作出要求,以确保检测时选用合适的工艺参数。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承建的压力管道及场站施工中所使用的X射线探伤机设备。 3.编制依据和引用标准. SY4056—93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4792—84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JB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4.职责 4.1由无损检测责任人对其所使用的x射线探伤机制作曝光曲线。 4.2无损检测责任人员根据设备、胶片、增感屏和其他条件编制工艺卡,负责曝光曲线制作

过程的质量控制。 4.3探伤人员按照X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要求对阶梯试块进行透照和暗室操作,并正确记录 原始数据。 5.曝光曲线制作方法和阶梯试块的要求 5.1 X射线探伤机曝光曲线:曝光曲线是在机型、胶片、增感屏、焦距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曝光参数(固定Kv、改变mA.min或固定mA.min,改变Kv)透照由不同厚度组成的钢阶梯试块,根据给定冲洗条件洗出的底片所达到的某一基准黑度(如为1.8或2.0),来求得KV、mA.min,T三者之间关系的曲线。 5.2 X射线探伤机曝光曲线所用阶梯试块的要求 所使用的阶梯试块面积不可太小,其最小尺寸应为阶梯厚度的5倍,否则散射线将明显不同于均匀厚度平板中的情况。另外阶梯块的尺寸应明显大于胶片尺寸,否则要作适当遮边。 6.X射线探伤机曝光曲线制作过程

6.1绘制D-T曲线, 采用较小曝光量,不同管电压拍摄阶梯试块,获得第一组底片。再采用较大曝光量,不同管电压拍摄阶梯试块,获得第二组底片。用黑度计测定获得透照厚度与对应黑度的两组数据,然后绘制出D—T曲线图。 6.2绘制E—T曲线 选定一基准黑度值,从两张D—T曲线图中分别查出某一管电压下对应于该黑度的透照厚度值。再E—T图上标出这两点,并以直线连接即得该管电压的曝光曲线。 7.曝光曲线制作过程的质量控制 7.1对曝光曲线所用阶梯试块的要求 7.2在绘制D—T曲线时采用较小和较大曝光量的选择。7.3暗室底片处理 7.4底片黑度的测定 8.记录和曝光曲线图的要求 8.1在对试块进行透照和底片黑度值测定过程中应作好原始

煤矿生产科三铁管理规定

生产科“三铁”管理 矿属各单位: 为提高我矿“三铁”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三铁”的损坏、丢失,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制定“三铁”管理规定,现予以下发,请各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一、组织领导 组长:张凤旺 副组长:任德良张启中曹保权王千里杨长顺 成员:曹锋刘元铮雷振宇孙思骐韩元伟 李野魏清梁志伟刘亚磊李原 姚燕王永彪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科,曹锋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为生产科管理人员及采煤队正职、验收副队长、“三铁”管理员、机修车间正职、“三铁”管理人员,办公室负责“三铁”的日常检查监督与考核。 二、日常管理 1.“三铁”管理范围:单体柱、金属绞接顶梁、水平销、三用阀、工字钢、U型钢及各掘进、采煤工作面所用内注式单体支柱等。 2.矿对使用单位实行建账管理,做到数量、型号清楚,坚持月报制度,每月检查并向主管领导汇报使用情况,对管理较差的单位给予通报处罚,并对该队领导实行罚款。

3.“三铁”库房要做到各种型号的备用柱、梁、工字钢、U型钢棚齐全。 4.出、入库的“三铁”物料必须有生产科审批票据。审批票据单必须有生产科负责人、科长两人签名(若科长不在必须有一名副科长签名),和批料人签名。不见批料单不得出库发料,否则,对机修车间按照材料原价罚款,与车间负责人挂10%。 5.出、入库票据上必须注明物料的状态、数量(大写)、日期、经手人、出入地点。 6.生产科组织采煤队、机修车间每月进行一次“三铁检查”,做到区队、科室账物一致,并每月与机电部刘河租赁科对账。 7.区队“三铁”专管员对单体支柱及铰接顶梁实行编号管理,对号入座,发现丢失及时向“三铁”办公室汇报。 8.工作面内不允许闲置单体支柱、铰接顶梁、三用阀,每发现1棵,各罚队50、30、10元,区队正职挂10%。月底汇总报工资结算。 9.坏柱、坏梁要及时升井入库,井下坏柱超过25棵、坏梁超过10块,取消本队月奖励,并对区队坏柱、梁每超1棵(块)分别罚款100元、50元,罚款与区队正职及三铁主管各挂10%。 10.入井的单体支柱,根据规格、型号,合理配置三用阀,不得混用,防尘盖应按入井数量如数回收入库,月底汇总,每丢1只罚区队10元。 11.泵站严禁打清水,发现一次罚区队2000元,并记泵站司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最新版) 1目的 加强公司所属各单位射线探伤作业管理,明确管理职责,保证人员安全。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所辖区域内所有的射线探伤作业,新建项目参照执行。 3编制依据 3.1GBZ117-200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3.2GBZ132-2008《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3.2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3.3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3.4HSE-01-04-26《危险作业许可管理细则》

3释义 4.1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是指不包括作为核燃料、核原料、核材料的其他放射性物质。包括探伤放射源和密封(放射)源。 4.2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4.3射线装置:是指X射线机、γ射线机、加速器及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4.4射线探伤:是指用射线进行的探伤作业,包括X射线,γ射线探伤,高能射线探伤和中子射线探伤。 4.5《射线探伤安全作业票》以下简称“作业票”。 5职责 5.1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制定本细则,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执行该细则的情况。 5.2所属各单位按照本细则的要求严格执行。 5.3作业相关人员职责 5.3.1作业人员职责

X射线无损探伤工艺讲解

X射线无损探伤工艺 一、主题内容,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 本工艺规定了X射线探伤前的工艺准备,X射线机的操作,暗室处理和底片评定等内容。 本工艺适用于材料厚度2~50mm的锅炉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熔化焊接接头焊缝的X射线照相法。 本工艺引用标准GB3323-1987《钢熔化焊对接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和《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二、探伤前工艺准备 1.人员要求 1.1从事射线照相检验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1.2无损检测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身体,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 2.射线照相质量分级 按公司《质量手册》要求,射线照相要达到AB级,纵缝透照厚度比K≤1.03,环缝透照厚度比K≤1.1,按K值计算有效 评片长度L e f f,一次透照长度L3和搭接长度△L(见附件一)。 3.工件表面状态要求 工件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质量应经焊接检验员外观检查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图象应不掩盖焊缝中缺陷或 与之相混淆(如溅物、油污、锈蚀、凹坑、焊瘤、咬边等),否则应做适当的修整。 4.工艺卡 熟悉产品的名称、材质、规格、坡口型式、焊接种类和检测比例,清楚对接焊缝的分布情况,做出布片示意图,选择合理 的透照方法,一种锅炉型号填写一份射线检测工艺卡入档。 5.工件划线 按照射线检测工艺卡在规定的检测部位划线。采用单壁透照时需在工件两侧(射源侧和胶片侧)同时划线,并要求所划 的线段尽可能对准。采用双壁单影透照时,只需在工件胶片侧 划线。划线顺序由小号指向大号,纵焊缝按从左至右顺序,环 向焊缝采用顺时钟方向划线编号。(工件表面应作出永久性标 记以作为对每张底片重新定位的依据,工件不适合打印标记 时,应采用详细的透照部位草图和其它的有效方法标注)。 6.像质计和标记摆放 按照标准和工艺卡有关规定摆放像质计和各种铅字码。 6.1.像质计的选用

铁总运[2015]51号《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补充规定》

TG/GD111A -2015 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补充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铁路电力发展变化,结合高速铁路电力设备运行情况,中国铁路总公司对《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做如下补充规定。本规定与《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具有相同的约束力和强制性。铁路电力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定。 第二条作业现场的基本条件。 (一)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合格、齐备。 (二)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三)现场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应合格并符合有关要求。 (四)各类作业人员应熟悉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第三条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 (一)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一般作业人员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参加高处作业(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的高处进行的作业,视作高处作业)的人员,体格检查应每年进行一次。 (二)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并根据工作性质,

熟悉本规程的相关部分,经考试合格。 (三)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四)从事高铁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相关资质。 第四条教育和培训。 (一)各类作业人员均应接受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电力工作人员应每年参加本规程考试1次。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3个月以上者,应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三)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管理人员、非全日制用工等),应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随同参加指定的工作,并且不得单独工作。 (四)外单位承担或外来人员参与铁路电力工作的工作人员,应熟悉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经设备运行管理单位认可后,方可参加工作。工作前,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应告知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况、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五条任何人发现有违反本规程的情况,应立即制止,经纠正后才能恢复作业。各类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并立即报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