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大片向何处去

中国大片向何处去

中国大片向何处去
中国大片向何处去

38 ARTS CRITICISM

从《英雄》开始,经历了《无极》和《十面

埋伏》,直到最近的《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

甲》,中国大片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一方面,

这几部大片的票房似乎都还不错,至少没有让投

资方大感失望,而且使得他们还有勇气和胆量将

资金投入新的古装文艺武侠片中去。而在另一方

面,对于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以

及陈凯歌的《无极》和冯小刚的《夜宴》,舆论

也几乎是一边倒,观众和媒体对于这些大片大多

都持否定态度。只有尚未公映的《满城尽带黄金

甲》,由于取材于曹禺先生的名著《雷雨》,本

身有极强的戏剧性,且又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故

事,估计情况会有所不同。

这个怪圈很有意思,一方面许多观众自觉自愿

地花钱买票去看这些名导们的大片;另一方面在看

完之后,影院之内几乎是嘘声一片,大多数观众又

气愤不平地批评这些大片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

然而,当又一部新的国产大片问世后,观众们似乎

又遗忘了此前的种种不满,自己重新花钱购票再去

上一次当。这有点像如今每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春

节联欢晚会,主办方办也不是,不办也不是。观众

则几乎是边看边批评,看完更不满。然而到第二年

除夕之夜又继续守在电视机前边看边骂,重复着上

一轮的程序。

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这几部大片的批评意见,

充斥于各种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数以千计的批评

文章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有的批评这些大片“形

式大于内容”,只追求华丽的场面而忽视了影片的

内容,也有人批评这些导演“不会讲故事”,只擅

长艺术电影如《黄土地》的陈凯歌导演自不必多

说,就连过去颇会讲故事的张艺谋和冯小刚不知什

么原因也走进了误区。更加激烈者则批评这几部大

片不靠谱、不正常,甚至直接指责几位名导演是艺术上的堕落。从这些成千上万的批评文章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于中国电影和中国导演,“爱之越深”和“责之越严”的情感。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所有这些批评文章几乎都没有触及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这几位名导演都会不约而同地走入“误区”?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几位本来很会拍电影的名导演们拍出了被广大观众认为“不靠谱”的大片呢?或者,采用精神分析学者容格的话说,究竟是什么样的“集体无意识”使得这几位名导的大片不约而同地误入歧途?从表面上看,张艺谋最近的一席谈话其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在新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点映之后,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首次对《黄金甲》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张艺谋说:“我们的主流电影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文化电影,一条是工业电影。我们第五代走的一直是第一条,现在来探索第二条。”①其实,张艺谋在这里讲的“工业电影”,就是在国际电影圈里占主流地位的“商业电影”。在欧美发达国家,所有故事片几乎都被划分为数量众多的“商业电影”和为数很少的“艺术电影”(即“文化电影”)。欧美发达国家绝大多数的电影院都在放映“商业电影”,只有少量的艺术电影院线在放映所谓的“文化电影”。显然,张艺谋在这里把世界电影业通用的名词“商业电影”说成是“工业电影”,其实并不是他的口误,而是十分鲜明地反映出了潜藏在他本人心中,乃至整个第四代导演、第五代导演心中的“集体无意识”,这就是我们过去一直不敢提也不愿提“商业电影”。我们且看一下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电影艺术词典》,这应当是一部十分权威的电影理论辞典,由许多著名的电影理论界专家共同完成,代表了当时中国电影理论的最高水平。在阐述

中国大片向何处去?

——兼论电影理论应承担的责任之一

○ 彭吉象

TOPIC话题

ARTS CRITICISM 39

我国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步实现的。从总体上讲,文化事业开始向文化产业转变。尤其是21世纪以来,以中国加入WTO为标志,中国文化产业开始逐步融入世界文化市场,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全球文化竞争的日益加剧,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的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而在众多的文化产业中,电影和电视毫无疑问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在迅速发展的电影实践面前,我们的电影理论未能及时跟进,已故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棐先生早在20多年前就曾多次向我们感叹:“电影理论有愧于电影创作!”遗憾的是,这种状况至今仍然未能改变,电影理论的研究仍然滞后于电影创作的实践。因此,我们在检讨中国大片的得失时,不能一味指责这些导演,中国电影理论界和评论界也应当认真进行自我反省。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理论界和评论界曾经展开过一场关于“娱乐片”的大讨论。应当承认,这场大讨论的初衷是要帮助新中国电影摆脱长期以来过分强调电影的政治属性与教育功能的桎梏,希望通过扶持一批具有较强娱乐性的电影作品,来帮助当时的国产电影走出市场困境,遏制观众从影院大量流失的现象。这样的初衷显然“商业电影”条目时,该词典有如下一段论述:“西方电影中以赢利为目的的影片的通称,与艺术电影相对而言。这种电影以好莱坞许多产品为其主要代表,其特点是一味追求缺乏内容的娱乐性。在多数情况下,回避真正的社会冲突,把实际存在的尖锐矛盾磨平,使资产阶级准则和理想定式化,是这类影片的惯用手法。”②可见,该词典一方面准确地将“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相对而言,这正是国际电影界通常的分类方法。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过分强调电影的教化功能和宣传作用,当时对于“商业电影”基本上持批评和否定态度。再加上中国从古至今“君子不言商”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电影人以拍艺术电影为荣,以拍商业电影为耻。应当看到,这种看法长期在中国电影业界占据统治地位,这种“集体无意识”不仅深藏在电影理论人心中,而且也深藏在电影编、导、演、摄、美、录、音、道、服、化等各部门人员心中。长期以来,使得“商业电影”无形中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禁区。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特别是当时主管全国电影工作的一位文化部领导,更是大力提倡“娱乐片”,亲自撰写文章提倡“娱乐片主体论”,要求从观念上和政策上对电影作品进行明确的划分,使娱乐片和艺术片各得其所。这种“娱乐片主体论”在当时的电影界,尤如一块石头丢进了平静的湖水,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更多。伴随着这场大讨论的是一次娱乐片创作热潮。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巨大的商业压力下,全国22家制片厂,以及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电影导演,都不约而同地放下架子,或瞻前顾后、或义无返顾地转向了娱乐片创作。把娱乐片当作拯救中国电影票房的灵丹妙药,使80年代中期的中国电影创作,在对待娱乐片的态度上明显地急功近利。由三、四流导演来拍摄一些‘要钱不要脸’的影片,成为这一时期许多电影人的共识;为了将已经流失的电影观众重新拉回电影院,娱乐电影创作者们大多心照不宣地向‘杀得一个不剩,脱得一丝不挂’的疯狂目标迈进。”③正是在这样的一股大潮推动下,中国影坛

一下子涌现出为数众多的喜剧片和武打片,一批小品演员或相声演员也纷纷从舞台走上银幕,喜剧片和武打片一时间成为中国电影的主要类型,其影响之巨大,甚至延续到二十年后的今天。虽然我本人当年也参加了这场关于“娱乐片”的大讨论,也是当时“娱乐片”的积极拥护者。但是,经过二十年再回首往事,并且经过认真地反思,不能不看到这场大讨论虽然对于电影摆脱长期以来捆绑手脚的种种束缚很有益处,然而,这场大讨论由于时代的局限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遗憾。其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我们只提“娱乐片”,而未提“商业片”。何谓“娱乐”?权威辞典《辞海》在“娱乐”条目中讲到:“娱怀取乐;欢乐。”④可见,“娱乐”就是指“快乐”和“欢乐”的意思。显然,喜剧片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欢娱,最符合“娱乐片”的本义,这也是国产电影十多年喜剧片一直长盛不衰,一批笑星纷纷成为影星的原因。但是,这种“娱乐片”的内涵毕竟过于狭窄,难以涵

盖数量众多的电影类型,诸如惊险片、科幻片、伦理片、传纪片、灾难片、恐怖片等等,使得以上这些电影类型在我国影坛发展缓慢,造成电影题材的过分单一和狭窄,影响了观众的看片欲望和观影兴趣,更影响到我国电影类型片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应当理直气壮地为“商业电影”正名。今天的中国影坛,应当既有主旋律

电影和艺术电影,也应当拥有数量众多的商业电影。毫无疑问,商业电影十分关注票房,只有票房盈利才使中国电影能够良性循环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商业电影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但是,商业电影同样也应当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真正优秀的商业电影从来都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我们都看过好莱坞卓别林的系列喜剧片和希区柯克的系列惊险片,毫无疑问,它们都是属于商业电影范畴,但是,卓别林通过“含泪的喜剧”,展现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条件下,一个个小人物悲惨的命运,例如《摩登时代》中被异化的工人,《淘金记》中落魄的西部拓荒者等等,让我们在笑声中进行思考。希区柯克的惊险片《蝴蝶梦》、《群鸟》等,更是通过离奇的情节和惊险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善与恶,生活的美与丑。乃至近年来的好莱坞大片《侏罗纪公园》,也在向我们展示史前灭绝动物的奇观时,为广大青少年观众普及了科学领域基因和克隆的基本知识;《泰坦尼克号》在展现一对恋人,从一见钟情到生离死别的浪漫爱情时,也讴歌了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甚至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毫无疑问是一部好莱坞商业片,但它在给观众带来视觉奇观的同时,也十分隐蔽地向全世界各国观众宣传了美国人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精神。这些例子都说明,商业电影并不排斥思想性和艺术性。商业电影的票房成功,除了引人入胜的观赏性以外,同样需要融入在影片之中的思想意蕴和艺术创造。

在为“商业电影”公开正名之后,我们才有可能来进一步研究商业电影的艺术规律和美学特色。在“商业电影”的诸多规律中,类型电影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类型片的产生,正是由于制片商为赚取最大利润,对一些受到观众欢迎的影片大量仿制,并且从中寻找和归纳出一些成功的模式。这些模式由于具有票房上的保险系数,能够保证投资获得回报,取得较好的商业效果,久而久之就形成某些相对稳定的影片类型。所以,商业化考虑应当说是好莱坞类型电影产生的关键原因,制片厂制度与明星制度是好莱坞电影制作的保证。”

⑤可见,类型电影产生的关键是商业化考虑,而类型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又保证了“商业电影”的票房成功。当然,类型电影的兴盛,更在于它对观众观影心理乃至深层心理的认真深入地研究,例如什么样的类型适合什么样的观众,可以满足这些观众的哪些深层心理欲望等等。关于类型电影的研究 对广大观众深层心理的研究,恰恰是我们今天国产电影最为缺乏的,也是我们急需尽快充实的薄弱环节。

实际上,张艺谋导演自己也看到了这一点,在上述《黄金甲》看片会后回答记者提问时,张艺谋认为:“国际市场接受的中国电影类型还是太窄。现在是只有古装动作这一种类型。我们中国这么多好东西,传奇的、悬疑的、惊悚的、科幻的那么多好的题材,但国际市场目前只有古装动作还好,而且也还是挑挑拣拣,要看班底、看明星、看制作,都还好的才能收回成本。……在海外市场这个大饭局上,中国电影不过是一碟花生米,是小菜、凉菜,还不是顿顿都能上桌”。⑥可见,中国大片目前都挤到古装动作片这一个独木桥上,固然是国际市场的影响。但是,我们的名导演们除了古装动作片和以前的艺术电影之外,也并没有拿出过像样的其他类型电影到海外市场上去呀!先不要怪别人不识货,关键是自己要生产出好片来。在类型电影这个问题上,我们不但理论研究滞后,我们的创作实践也是相当落后的。

当我们理直气壮地为“商业电影”正名之后,我们才有可能和有必要加强对于类型电影的研究,尽快推出更多样式的类型电影到海内外市场放映。如果我们每年能够生产十来部既有观赏价值,又有人文精神和艺术意蕴的大片,国产电影的振兴便指日可待。或许,这就是中国大片未来的发展方向吧!

TOPIC

话题

①《中国电影仍是小菜一碟》,载《北京晚报》2006

年9月21日第33版。

②引自《电影艺术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电影艺术

词典》第51页,“商业电影”条目,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6年版。

③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第583页,中国电影出

版社2002年版。

④《辞海》(缩印本)第1102页,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年版。

⑤彭吉象《影视美学》第3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⑥《中国电影仍是小菜一碟》,载《北京晚报》2006

年9月21日第33版。

40 ARTS CRITICISM

中国十部经典电影前期营销案例分析

中国十部经典电影前期营销案例分析 网络2014-04-03 5991人喜欢 电影不仅能够成为娱乐新闻的头条,也能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2002年上映的《英雄》成为中国电影走进市场营销的第一版本,自此以后中国电影业逐步步入一个电影营销初步阶段。当电影制造的话题、电影制造的体验,成为一种特殊的市场驱动力并成功地被企业运作,那么采取整合营销手段,将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价值。此后的无数影片纷纷新招频出,你方唱罢我登场。专业而系统化的特色营销使得中国电影票房屡创新高,也使中国电影产业真正走向了成熟。电影营销在这几年似乎比电影内容本身更为夺人眼球。从发行公司、院线到影院,各种影片在不同层级都频频使出营销新招。 一、《英雄》新闻营销最成功 2002年底在全国上映的张艺谋影片《英雄》,成为中国电影走进市场营销的第一版本是当之无愧的,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许多个第一,也引来了无数争论。张伟平策划的一系列轰动性新闻事件,使全国媒体持续地为《英雄》疯狂,最终成功地把《英雄》炒上了天,我们来回顾下新画面公司高明的新闻营销过程。 影视营销 1:2002年7月13日,天津《新快报》突然曝光了《英雄》的多张剧照。 2:2002年8月2日下午3时,张艺谋携《英雄》在香港湾仔会议中心举行大型新闻发布会。 3:2002年9月9日起,一部名为《缘起》的记录片推出,跟踪拍摄记录这部电影的成长。 4:2002年10月中旬,新画面公司打出关于《英雄》出征奥斯卡的报道。 5:2002年10月24日,《英雄》突然要在深圳首家五星影城“试映”7天。 6:2002年11月19日,由《英雄》编剧李冯改编的同名小说面市。 7:12月14日至17日,剧组主创人员乘包机前往3个城市参加首映场的见面会。 8:11月29日下午,电影音像版权在中国大饭店的宴会厅拍卖。 9:12月6日,游戏版、漫画版《英雄》火速推出。 10:12月6日《英雄》广告上央视。 11:12月14日人民大会堂举行一个首映仪式。上海和广州两场新闻发布会。

青年人该向何处去

青年人该去向何处? 2014年,钱理群先生在向青年告别的演讲《我与青年》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每一代人都被上一代人所不满,最后还是接了上一代的班,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以致有资格再来批评下一代人,并得出结论:“为下一代人,特别是年轻人担忧,实在是杞人之忧。每代人都会有他们自己的问题,但既不能看得太重,而且最终也得靠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一是要相信青年,二是要相信时间。”仔细想想,确实如此。读书的时候,总是听老师在骂,“我们读书的时候条件怎么怎么样怎么样,现在你们条件怎么好,读成这样balabala。”当时电子产品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街头的租书店充斥着劣质的网络文学以及大大小小的中学生。80年代风靡的武侠被90年代的修真、穿越文所取代,当然也一样继承了被学校、家长严厉打击的命运。现在,初步走上工作岗位的90后,又开始批评00后,甚至95后,从小沉迷电子产品,哈韩哈日听一些乱七八糟的歌。全然忘了自己当初也是这么过来的。 但是这里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历史赋予90后的使命是什么? 如果说80后处在一个经济改革的关键期,当时的那一批青年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那么90后呢?在经济实力提上去后,我们面临一个更加复杂也危险的时代,在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之下,中共花了数十年建构的价值体系几乎是瞬间被摧毁。公民意识开始觉醒,而上层并不乐见,所以一面加强高校的思政教育,一面结合儒家思想构建新的价值体系,并且引导青年向实利主义方向发展。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当代青年,是否还有精力去顾忌生存以外的东西?又有多少人,能够为了自由和民主抗争?特别是在NGO组织番禹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负责人被判有罪的今天。他们做了工会本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却被冠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罪名被判刑,在如此高压之下,青年该如何承担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 钱理群先生给出了两条建议,一是多读书,二是多实践,建立自己的信念与理想。钱先生提出青年应多到底层去,多到农村去了解中国的国情。而关于农村,就不得不提到乡村建设运动。 乡建运动发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21世纪重新焕发生机。刘老石、温铁军、邱建生等一批先行者带领青年重新深入农村探索,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新世纪,在资源不断流向城市的情况下试图重新稳固小农村社制度,进而对即将到来的危机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在乡村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又启迪了一批青年,使他们开始关注社会现实。 工业的发展总是以牺牲农业的代价。在错过殖民时代后,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只能不断向农业索取资源,前苏联如此,新中国也如此。正如温老师在《八次危机》中所说,“农村村社在中国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多次起到承载并最终化解城市资本转嫁代价和成本的作用”。而在资本的冲击下,如今的农村已然是支离破碎。劳动力和资本的大量流出,让农村没有继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三农问题十分严峻。中央连续多年颁布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三农问题有所缓解,但没有根本上予以解决。仅仅是教育资源的差异,就足以使农民不顾一

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电影发展状态

(发展战略)中国电影发展状态

——电影基础设施支持增长前景乐观: 现阶段,中国电影产业的强劲增长为未来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 于全球经济均出现衰退时,中国的经济依然保持了稳步的增长。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提供的数据,2005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由18.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8万亿美元)增加至31.4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7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9.3%。2009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1%。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也随之加快。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提供的数据,中国城镇总人口由2005年的5.621亿增加至2009年的6.219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05年的43.0%增加至2009年的46.6%。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也使得中国城市家庭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据艺恩咨询,中国城镇家庭人均每年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10,493元人民币(约合1568美元)增加至2009年的17,900元人民币(约合2675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3%. 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这些因素均将激发中国电影业的潜于市场。同时,中国居民财富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会使人们加大于旅游文化,电影和游戏方面的支出。根据艺恩咨询,中国居民于文化和娱乐服务的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由2005年的5.0%增加至2009年的8.9%。 ——电影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加: 近年来,中国电影的质量得到极大提高,且逐渐被国际市场所认可。迄今为止,中国电影于威尼斯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金马奖和柏林电影节上均获得了奖项及提名。而像章子怡等电影巨星也均频频出当下国际电影大片上。中国电影凭借其广泛的题材如喜剧和动作,恐怖和科幻受到了众多观众的喜爱。中国电影的年产量由2005年的262部增加至2009年的456部,票房过亿元人民币的电影数量由2005年的壹部增加至2009年的12部。 ——现代化电影院数量的增加: 于过去几年里,中国电影播放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城市中央商务区出现了众多大型购物中心,而这些也均建了许多多剧场影剧院。为了提高观众的体验效果,这些新建的电影院壹般均配备了现代化的视听放映设施。根据艺恩咨询,中国多剧场影剧院数目已由2005年的838家增加至2009年的1,509家。电影院和银幕的数目也分别由2005年的1,243和2,668增加至2009年的1687和4723. ——电影产业的市场渗透潜力巨大: 尽管增长迅速,但跟美国,日本,韩国及印度等较成熟的市场比,中国的电影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中国电影业的发展也主要靠票房拉动,非院线渠道发展仍比较落后。但我们相信这壹块产业的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电影娱乐的市场渗透也将持续增加。 ——有利的监管环境: 中国政府壹直均支持电影业的发展。各级政府监管机构制定的政策使得中国整个电影产业价值链上的参和者

汪一凡 中国会计何处去

中国会计向何处去? ——辛亥革命百年回眸与展望 汪一凡 2011年10月10日,将迎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日。百年前的这一天,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时点,回眸这百年历程,为的是更好地展望未来。 引论 早在19世纪后半叶,由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国人尝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滋味,被迫开始了“西学东渐”的变革。不过,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进程,直到辛亥革命前夜,除了伍联德(星联)之外,对世界学术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人似乎还不多见。伍联德是英国剑桥的医学博士,1910年,东北爆发鼠疫,他受命担任大清的全权总医官。此前世界医学界所知的鼠疫是“腺鼠疫”,只能通过老鼠来传播疫情,他首次发现这一次有所不同,疾病是通过呼吸道在人类之间直接传染的,因此定名为“肺鼠疫”,并采用将病人严格隔离开来的办法,结果在不到四个月内,就彻底消灭了这场百年不遇的烈性传染病,得到世界医学界的高度认可,1911年的世界(时称“万国”)医学大会也因此是在中国召开的。梁启超作这样的评价:“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参见王哲《国士无双伍联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近百年后,2003年“非典”防疫所采用的隔离方法,也不过是当年方法的翻版而已。 但是,这里所说的,主要是自然科学(或“理工科”)的情况。中国在这一领域实在落后得太多,被“无限放大”后,摧毁了国人的自信心,误以为我们在所有领域都是落后的、不值一提的,以至于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一切成果,“全盘西化”。凡是中国固有的,大抵被“妖魔化”,弃之如敝履;凡是西洋来的,肯定都是好东西。其结果是大大扭曲了国人的思想观念。例如,今人一听“八股文”就会摇头,实际上却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八股文,少有人知道它在测验应试者的智商和创意上所起的妙用,少有人知道“八股取士”远比科举晚期的“策论取士”结果更可靠,也少有人知道西方文官制度直接受益于中国的科举制度,这都是当年“妖魔化”的后果。于今更甚,一百年来的潜移默化,使当代中国人已经形成在前人和洋人面前都“抬不起头”的心态。一提起前人,就是当年“大师如云”,今人如何不行;一提起洋人,就是西方有多先进,我们如何落后云云。 其实,每代人有每代人的环境和活法,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只有五百人,现在的北大校长管多少人?未必就差到全然不可比。今人的毛病,前人其实也未能免俗,蔡元培为聘请陈独秀当文科学长,也曾信口编造陈的留学与任职履历,陈独秀居然是北京八大胡同的常客,只是“距离产生美”,现代人淡忘了而已。至于当年为什么“大师如云”,一位文史专家认为,可能有两个因素交织在一起,一是从清朝到民国的观念剧变,二是西方思想的大举引入,直接结果是整个社会“礼崩乐坏”,百废待兴,各项事业都处于“占山为王”的草创时期,谁先进入这一领域,只要做出在方向、方法上没有大错的成果,当然都是奠基性的,都是“大师”,后来者肯定绕不过去,只能在此基础上推进了。所以,只是当时机会多,现在机会少而已,随着社会文化变迁和科技发展,新的领域也会不断出现,今人也不是就全无机会了。 盲目崇洋也是不对的,会使我们连质疑的勇气都没有,学术界一旦有此心态,就只能唯唯喏喏地“跪着思考”,一窝蜂似地争相介绍和吹捧国外成果,跟在后面做些顺水推舟式的小研究,毫无份量,谈何原始创新性!蔡元培先生主张“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在他主持下的北大,“长袍马褂”者和“西装革履”者为伍,互为同事,其实恰恰说明他“学术平等”的开放思想,他自己是前清进士,当然知道科举功名的含金量毫不逊色于西洋学位,此

20部经典励志影片

20部经典励志影片 这20部经典影片中,几乎有一半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他们也曾平凡,也曾懦弱,也曾茫然,但他们坚持了自己的梦想,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最终走向了成功。相比他们,我们的条件可能要好很多,起点也高很多,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如果你也暂时迷失了自己,不妨看看这些经典的励志影片。

01.《风雨哈佛路》(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是美国一部催人警醒的电影,通过一位生长在纽约的女孩莉斯,经历人生的艰辛和辛酸,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走进了最高学府的经历,表达了一个贫穷苦难的女孩可以用执著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改变了自己、改变人生的主题。风雨哈佛路也被评选为最励志的电影。 一句话影评:When there was nothing to believe in, she believed in herself.

02.《奔腾年代》,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真实故事。查尔斯·霍华德(杰夫·布里吉斯饰)以前是个自行车修理工,因将汽车引进美国西部而大发横财。在驯马师汤姆·史密斯的推荐下,霍华德买了一匹个头矮小、名为“海饼干”(Seabiscuit)的小马,并与一心想成为职业骑师的瑞德·波拉德携手将“海饼干”变成全国最强的赛马。“海饼干”和它的三人小组开始了传奇之旅,他们以坚韧、热情和毅力创造出一个奇迹。 一句话影评:观众将在影片中体会到《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式的温情。(阿波罗导报)

03.《铁拳男人》:是又一部讲述大萧条时期的励志影片,类型是奥斯卡一直最喜欢的传记片,而拳击电影更是奥斯卡一直青睐的题材,加上影片采用如此强大的奥斯卡导演和演员阵容,考虑影片近2个半小时的片长,这的确是一部为奥斯卡评委准备的电影。本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讲述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个男人为了生计参加拳击比赛,以获得奖金,最终竟获得了拳王称号的故事。 一句话影评:When America was on its knees, he brought us to our feet.

50部值得回味的经典英文影片

50部值得回味的经典英文影片 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去反复品味的经典英文电影,相信对爱电影,想学习英文的伙伴们很有好处. 01. Citizen Kane 《公民凯恩》 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在任何一座褒奖电影成就的凯旋门上都占有显著的位置. 电影艺术的“开山之作”,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历史转折点 02. Star Wars 《星球大战》 一部具有开拓性意义的科幻影片,开创了崭新的电影天地 科技因素与精神力量并重,追寻自由和民主的胜利 20世纪最为重要的文化事件 03. The Lion King 《狮子王》 动物界中的《哈姆雷特》,一部探究生命中爱、责任与学习的温馨作品 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英语影片 迪斯尼公司的巅峰之作 04. Brave Heart 《勇敢的心》 一部悲壮的、融合血泪传奇的史诗巨片 苏格兰人民的追求自由之路 在刀光剑影的残酷争战中,缠绵着荡气回肠的铁血柔情 05. Waterloo Bridge 《魂断蓝桥》 一部风靡全球近半个世纪的美国故事片 一段美丽而忧伤的爱情故事,一首催人泪下的爱情绝唱 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悲剧之一,一部荡气回肠的爱情经典之作 06. Titanic 《泰坦尼克号》 电影史上第一昂贵的电影 沉没之船上永不沉没的爱情绝唱 一部人类应时时审视自己劣根性的警世箴言 一则包融信念、勇气、牺牲和爱的不朽传奇 07. Gone With The Wind 《乱世佳人》 好莱坞电影史上最值得骄傲的旷世巨片 奥斯卡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至高点” 一首人类美好爱情的绝唱,一幅反映社会政治、经济、道德诸多方面的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历史画卷 08. Roman Holiday 《罗马假日》 一部影响深远的电影,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轻松、自然而富有情趣的文艺片 一个温馨悦目的浪漫爱情故事

成功人士必看的20部经典电影大片(以电影的形式提高你的 理财 管理 情商)

看完这20部电影,你可以去全球任何一家公司做董... 分享 陈海燕11:58分享 在复杂的商业社会,你想创业,不懂经济、不懂商业、不懂人情世故、不懂法律边沿,你只有勇气、只有梦想、只有天真,那么也就只有一场空。这20部电影都是商学院学生在学习商科时被要求必须看的影片,其中包括哈佛商学院一直首推的《华尔街》,还有沃顿商学院排第一位的《颠倒乾坤》,斯坦福要求商科学生必看的《锅炉房》。看完之后,你会对商业运行的本质和规则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你的职场生涯亦会有不小的帮助。 1.《华尔街》(Wall Street)(1987) 内部交易是违法的,不违法怎么能够发财,关键看如何违法的同时可以掩盖。不看这个影片怎么能够随便进入股市? 2.《拜金一族》(Glengarry Glenn Ross)(1992)

当房地产进入萧条的时候,美国房屋中介的销售顾问都在忙什么?看他们如何利用数据库,如何门到门地将房地产销售出去,如何在萧条期包装房地产,如何瞄准新婚家庭的住房需求。 3.《颠倒乾坤》(Trading Places)(1983)

经济是交易行为的代名词。只要有交易,就需要学会评估交易是否合算,就需要透视交易对方内心的秘密。交易中学到的核心法则,在世界上任何国家只要有交易的地方都适用。 4.《锅炉房》(Boiler Room)(2000)

难以想象的是违法交易几乎与证券市场形影不离。一个19岁的年轻人如此近距离地目睹财富的操纵过程,让谁富有,那不过是一个随机的选择。 5.《硅谷传奇》(Pirates of Silicon V alley)(1999)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摘要:随着国内娱乐产业的发展,中国电影文化产业正在不断改进与提高。电影正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家户户把看电影当成一种放松的最佳途径。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数量的激增以及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中国电影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现时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预计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简史 从1905年中国出现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如今的2015年,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颇为艰辛,但却是极有价值的。第一代电影人的出现,使他们成为了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黑白默片虽然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由萌芽阶段逐渐过渡到了起步阶段,迎来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第二代电影人”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使中国电影进入了“春华秋实两辉煌”的时代。而紧接着,在夹缝中生存的第四代电影人,虽然总是笼罩着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但他们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改革开放之后,第五代电影人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而现在,第六代电影人横空出世,他们带着年轻新潮的思想,力图在电影界闯出一片天。 中国电影这是在这六代电影人的步步努力推动下,才逐渐走向了今日的蓬勃发展。 二、中国电影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出现典型的“大片救市”特征,电影票房收入多集中于少数的几部影片,特别是大片。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一直比较萧条,直到2002年张艺谋所拍大片《英雄》上市,当年《英雄》票房收入达到了2.5亿元,这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让很多人看到中国人拍大片也能赚钱,于是很多人开始投资拍大片。到了2004年,中国电影产业出现了由大片推动的繁荣的发展态势。我认为中国电影大片主要呈现5大特征:题材封闭化(故事情节多与现实生活脱节,经常是自说自话)、故事幼稚化(有些故事情节已经幼稚到侮辱观众智商的地步,特别是一些历史剧,漏洞百出,台词“穿越”)、视觉平面化(很多大片片面追求视觉效果,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无法提供给观众任何精神营养)、审美低俗化(主题低俗化,充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很多负面的内容;场景也低俗化,很多影片为了追求震撼效果,一再突破观众的审美底线,充斥着暴力、色情的画面)、营销过度化(很多大片炒作过度)。在这里,我要特别谈谈炒作过度的话题。有人曾经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产品比如电影,像股票一样一味通过炒作就能得到升值的话,便是一个国家电影文化悲哀的开始。”我们现在应该对过度炒作引起足够重视,毕竟电影不是物质产品,它是精神文化产品,如果电影的票房收入与其本身质量没有多大联系的话,这个市场就真的乱套了。我们现在电影市场不健康的表现之一就是很多电影都是“一锤子买卖”,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人先“骗”进电影院再说,而鲜有电影能拍得了续集,所以说,我国目前电影产业还没有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其次,文艺片不能获得国内观众的青睐。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消息,某某影片获得了某某国际上的大奖,但是在国内上映后票房却不容乐观。观众看完后都反映看不懂,不明白在说什么,转而又投向那些所谓的高成本大制作的电影。对我而言,看电影的目的不仅在于放松

大片时代下中国低成本电影的生存之道

大片时代下中国低成本电影的生存之道 绪论:低成本的定义 如果以投资额大小来界定低成本电影,那么中国电影基本上是低成本的天下,因为高额投资的电影毕竟占整个电影产量的极少数,一年也就是屈指可数的两三部。以2004年为例,尽管当年拍摄的影片数量达到创此前记录的244部,但周星驰的《功夫》(2030万美元票房)、张艺谋的《十面埋伏》(1850万美元票房)、冯小刚的《天下无贼》(1330万美元票房)占据了全年电影票房总收入的60%。除此之外的绝大部分影片甚至根本就没有获得商业发行的机会。资料显示,2005年出品的260多部影片,80%以上都属于中低成本影片,其中真正大规模进入院线的影片不到四分之一。 有研究者认为,从市场角度看国产电影分为三种制作模式: 一,大制作。处在金字塔尖的每年只有3~5部的所谓“国产大片”,投资亿元以上。如《神话》《七剑》《情癫大圣》《夜宴》均投资超过一亿,而《无极》、《满城尽待黄金甲》更是号称投资3亿以上。这些影片在特征上与贾斯廷?怀亚特提出的好莱坞的“高概念”电影基本相同:大明星,大导演,大投入,大制作。这一阵营的影片数量虽少,但国产片的票房中却可接近一半的份额。而它们也是中国电影海外销售的主力。 二,中制作。中等制作的影片投资大约在1000万~5000万之间,每年在这个区间的影片通常不到10部。 三,小制作。小制作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制作成本在1000以下,400万以上的影片,票房目标为100~1000万,数量在20部左右。第二层次的影片制作成本则在150万~300万左右,占电影总量的85%左右。这些影片只是小部分进入了院线放映,票房产出微薄,有的影片进入院线短暂排档完全是为了获得较高的音像版权销售价格,还有的影片则是小规模,分区域上映。而相当部分影片的主要市场是电视播映和音像产品。少数获奖的艺术片通过出售海外部分地区版权,能够获得一定补偿。其中相当部分影片则根本没有进入流通渠道。 因此,在此种形势之下,探讨低成本电影对于了解和改善中国电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没有理由忽视占总产量比重如此之高的低成本电影,以及背后的那些创作者。 在讨论进行之前,必须首先明确低成本电影的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低成本电影?顾名思义,就是投资额度小的电影。这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大、小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电影跟国家经济息息相关,美国的低成本电影到中国事实上就成了一个高投资的电影,中国的高投资电影到了美国仅仅算得上是一个中等投资的电影。比如耗资3点6亿人民币,号称有史以来中国电影投资最大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到了美国也只能算得上一个中等投资。于是必须确定一个讨论的标准,而本文着重要讨论的正是“影片制作成本在300万~800万左右,占电影总量的85%左右”的低成本电影。 第一章:低成本电影的创作特性与营销风格 资金制约创作,这是所有创作者深有体会的一点。没有了资金,电影就成了无米之炊。投资的大小势必影响电影前后期的所有工作,从构思阶段的题材选择,到剧本写作阶段的空间取舍,演员阵容的确定,到拍摄阶段的器材、道具、场景美工等等工作,一直到后期的剪辑、特效工作。直至影片的营销和发行,都会因为投资大小的差异而大相径庭。下面我们将探讨

近几年的中国电影

近几年的中国电影,从《英雄》(电影版、美剧版)《十面埋伏》《黄金甲》,到《无极》乃至《夜宴》,都是以功夫作为卖点,而在内容上却毫无雷同,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内容。然而它们都无一例外地采取了同样的制作手段:高成本、大制作、高调宣传、国际影星,这些似乎就成了高票房的有力保证。而在今年的贺岁档,一部让观众流泪又鼓掌的电影《叶问》却反其道而行之,无论是成本、制作、宣传和影星都与近年的所谓功夫大片截然不同。 在制作成本上,比起《黄金甲》《无极》等耗资上亿的大片,《叶问》六千万的制作成本应该算是中等的投入。从宣传上来看,《叶问》的宣传可谓“不求大而全,只求精而准”。相比同档期的《梅兰芳》,《叶问》并没有采取铺天盖地、面面俱到的宣传攻势,而是紧紧抓住了特色活动的举办和互联网的多角度传播。在整个宣传期间,《叶问》片方通过官网发布仪式,海报揭幕仪式,首映庆典,以及“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不仅将宣传面覆盖到了各路媒体,同时锁定了特定人群。从“校园咏春热”到“全民学咏春”,事实证明,《叶问》以点带面的宣传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综观《叶问》在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从门户网站、论坛、博客,甚至到msn和QQ签名,《叶问》几乎成了无处不在的话题。 没有高调宣传,也缺少国际影星的票房号召力,《叶问》该如何应对2008异常拥挤的贺岁档?看《叶问》里的演员,除了甄子丹可以称作国际影星之外,其余演员都只能算是半红不紫的明星。《叶问》片方也深知这一点,所以把宝押在了甄子丹的身上。《叶问》主打“甄功夫”招牌,甄子丹内心戏丰富,不信?看了就知道。面对《梅兰芳》、《非诚勿扰》等强势大片的前后夹击,《叶问》硬是靠着不可思议的“一边倒”口碑“打”出了一条生路。人们终于看到,一部在制作和宣传上都没有烧钱的电影,一部不靠大牌明星造势的传统功夫片,终于可以仅凭影片本身而获得高票房和高赞誉。这无疑对近几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是一种启示。

美国大片电影名

Best 120 Hollywood Movies 1. Cast A way 2. Open Water 3. Deep Blue 4. Mr. Crooks 5. Shawshank Redemption 6. Last Castle 7. Perfect Murder 8. The Game 9. The Edge 10. When a stranger calls 11. Die Hard I, II & III 12. Man of Honor 13. P2 14. Red Corner 15. Fugitive 16. Jackal 17. The Mummy 18. Fantastic Four 19. Final Contract 20. I, Robot 21. I am a Legend 22. Fair Game 23. The Devil Wears Prada 24. The Missing 25. Out of Time 26. Lord of War 27. Face Off 28. Matrix 29. Firewall 30. Flight Plan 31. Analyze This 32. Walk of Death 33. Show Time 34. Collateral Damage 35. Art Heist 36. Runaway Train 37. Riding in Cars with Boys 38. Mr. Deed 39. The Sentinel 40. Anger Management 41. The Last Stand 42. No V acancy 43. No Country for Old Men

我观中国大片

我观中国大片 ——从《赤壁》探视中国大片之内虚 程飞虹 《赤壁》作为2008年度最红的电影,也是当年最受期待的电影。其演员的阵容强大,吸引无数影迷展开无限遐想。其题材旷大,雄浑,历史悠久,知名度更是古今中外各界人士无不耳闻,老少百姓更能津津乐道。要说这一幕,在央视版的三国演义中就片头中一个概略也已让人惊叹,更何况要将其搬上荧幕,那气势也就更难想象了。当然,更让人赞赏的是这里边的人物,在原来九年义务教科书小学语文课本中截取三国演义的一段就是赤壁之战,这里面教育家推崇的是中国的文学也推崇的是一种智慧,肯定了政治家与军事家卓越的交际能力和指挥才能。总之,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中的典型例子,也是造就三国鼎足之势的转折型战役。其战争规模空前,同时也是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传统文明所取得的战果。当然,战争本身并无恶善之分,只是不同的发动者所赋予的意义不同。 如果说要拍这么一部片子,我们要看到的是应该是更多的政治与军事元素,而政治的斗争又是利益的相互争夺,军事的斗争应该是谋略的扩充。我认为这里央视版根据小说三国演义拍的同名电视剧就很有表现这方面的能力。 先要肯定的是赤壁这部片子在气势上的成功,战争场面的宏大,惨烈与真实都吸引了我。并且从视觉效果上更有行云流水的角度,利用鸽子的视角让我们也享受了一会飞行的快感,这好像在中国片中属于第一次。 但就《赤壁》上部来说,也再一次证明了:中国电影所谓大片之大,不过是导演的胆子大、制片公司花钱大、损耗社会财富大、浪费社会资源大、忽悠观众的炒作大、影片与事物基本逻辑偏差大等等所谓“大”,其他均为小到极致的“小”。这种所谓大片,就像是当今画坛的所谓大画,以为画的题材宏大就是大,以为尺寸大就是大,把画画当成卖布的了;也像中国当今的大学,校舍大、规模大,但没有大师,把大学当成养殖场了。

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问答

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问答 问:中国经济增长还能持续多久? 答:中国的经济增长至多只能持续三年。 畸形发展的房地产经济是导致中国经济大衰退甚至崩溃的“压顶泰山”。 中国目前的空置房达7000万套左右,能给近三亿人居住。未来十年即使一套房也不建,相对于城市化速度和人民购买力来说仍然供过于求。如果政府不继续支撑房地产,中国经济立马就会衰退,这对处于权力交接期的政府是难以承受的;继续支撑房地产又等于“饮鸠止渴”“抱薪救火”,造成的虚假泡沫效应至多只能持续三年,最终将因恶性通货膨胀难以为继,那时就是“崩溃式衰退”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除了房地产癌症外,“公共投资大跃进”则是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另一推手,其效应甚至不在房地产之下。 不要小看恶性通货膨胀!当年大陆国民党并非败于战争,而是败于恶性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和股灾不同,股灾只开罪部分户有余财生计没有危机的平民,恶性通货膨胀则开罪所有的平民大众!,包括基本生计有问题容易走向暴力革命的贫困阶层!

中国经济走到今天这一步,主要是部分权力人物急功近利无视未来造成的。 2008年的那次经济衰退是属于正常的经济周期波动。如果我们冷静地面对并接受衰退的现实,听任股市和房价的下跌,中国的经济结构就会在衰退压力下做出相应的调整,要不了三年经济就能回暖,五年后将步入下一个持续增长期。 可我们没有那样的承受力、远见和责任心,无视周期性波动的经济规律,居然用“大幅度公共投资”这种抱薪救火的方式来维持经济高速增长,在公共投资领域制造“大跃进”高潮,以彰显“中国模式”的先进性。 “公共投资大跃进”不但推动通货膨胀车轮飞速向前,还使本来已超越人民容忍底线的官僚腐败和豆腐渣工程更上N层楼。很多公共工程沦为官僚鲸吞巨额公款的“洗钱工程”,巨额公共投资通过“豆腐渣工程洗礼”后转入贪官的外国银行帐户。 “铁路大跃进”造就了刘志军、张曙光和“动车追尾”,仅工程师张曙光就在瑞士银行存了28亿美元天价赃款! 在公共工程“各路大跃进”的背景下,中国还有多少个刘志军没有浮出水面?稍微有点常识的中国人应该能够想象。 “公共投资大跃进”并没有拯救中国经济,相反把中国经济由“正常衰退”推向未来的“灾难性溃退”甚至“雪崩”。股市和房地产也由“下跌”走向未来的必然“崩溃”。

【精选】美国大片推荐(超赞)

美国大片电影推荐(超赞) 一,校园励志 1,魔法灰姑娘2,贱女孩3,灰姑娘的玻璃手机4,美人鱼5,舞出我人生6,录取通知书7水瓶座女孩8,倒霉爱神9,儿女一箩筐10,冰雪公主11,我的朋友是明星12,辣妈辣妹13,物质女孩14,疯狂金龟车15,平民天后16,公主日记17,歌舞青春18,律政俏佳人19,麻辣宝贝20,恋爱刺客21,美少女啦啦队22,12月男孩23,足球尤物24,魔法双星25,超完美男人25,劲歌飞扬26,纽约时刻27,奶牛美女28,穿PRADA的恶魔29,天生一对30,高校天后31,像乔丹一样32,牛仔裤的夏天33,初恋的回忆34,甜心辣舞35,花豹美眉36,女兵报道37,女生向前翻38,小姐好辣39,欧洲任我行40,留级之王41,风云才女42,谁领风骚43,SA VED44,疯狂有理45,初露锋芒46,美丽坏宝贝47, 新欢乐满堂48,几乎正常49,总统千金欧游记50,辣妹保镖51,我爱猫头鹰52,朋友一场53,偶像有约54,彻夜狂欢55,窈窕美眉56,第1女儿57,被拯救者58,对此承诺59,魔法保姆60.对面恶女看过来61,变装拍档62,虚拟偶像63,新丁驾到64,怪女孩出列65,一吻定江山66.篮球兄弟67,流行教母68,魅力四射69,美国甜心70,超完美夺分80,86美国派87,小王子88,不设防都市89,科洛弗档案90,十诫91.恋爱假期92.乔治亚法则93.美女与丑姑94.附注我爱你95.珍妮朱诺96-100惊声尖笑1-4 二,好莱坞励志 1.《风雨哈佛路》,一个最贫困的哈佛女孩从不退缩的奋斗,看完让人满身温暖 2.《奔腾年代》,真实故事改编,一个中年丧子富翁,一个不得志的赛马教练,一个从未获得成功的骑师以及一匹瘸马共同创造的奇迹。 3.《铁拳男人》,拉塞·尔克劳主演,一个过气拳击手在拳台上为生存为荣誉而战。 4.《听见天堂》,一个热爱电影的盲童选择了用耳朵代替眼睛,去记录他生活的点点滴滴。 5.《洛奇》,史泰龙的经典励志片。 6.《卡特教练》,一个篮球教练率领一群看不到出路的孩子们为梦想作战。 7.《荒岛余生》,汤姆·汉克斯主演,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能给人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8.《追梦女孩》,碧昂斯主演,3个黑人女孩踏上充满未知的星途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 9.《阳光小美女》,充满亲情温暖的励志片。 10.《闻香识女人》,阿尔帕·西诺主演,里面的一曲《一步之遥》探戈舞曲奏响生命的热情。11.《放牛班的春天》,即使是被社会遗忘的孩子,也有可能绽放生命的光芒。 12.《当幸福来敲门》,威尔·史密斯难得的非商业电影,和儿子一起出演,很有噱头,而且很励志,很好看。 13.《侧耳倾听》,宫崎骏编剧近藤喜文导演的动画,一个少女初恋和成长的故事。 14.《黑暗中的舞者》拉尔斯·冯·特里厄的歌舞经典作品,一部别出心裁且唯美感性的歌舞片,有一点浪漫,也有一点灰色,但是却充满力量。 15.《心灵捕手》,马特·戴蒙和本·阿弗莱克两哥们的剧本,罗宾·威廉姆斯出任绿叶,一个天才少年的非典型成长片。

电影大片欣赏

电影大片欣赏 1.[分享][中国][剧情][唐山大地震][DVD-RMVB 658MB][国语中 字][冯小刚催泪巨作] 2.[中国][爱情][山楂树之恋][DVD-R 641MB][国语中字][2010张艺 谋最新大片] 3.[欧美][科幻][2012][高清RMVB][1280 720][中英双字幕] 4.[欧美][科幻][阿凡达][高清RMVB][1280×720][中英双字幕] 5.《斯巴达300勇士》DVD中英双字1024x576高清版 6.大腕 7.独立日_Independence Day [1996] 8.黑客帝国1 DVD中英字幕1024x576 9.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高清无水印BD-R 1.12G 中英双字美国 动作 10.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高清无水印BD-R 1.16G 中英双字美国 动作 11.[绝世天劫][BD][中英字幕][1280x720版] 12.[虎胆龙威1][1280高清收藏版][乐之音制作] 13.[虎胆龙威2][1280高清收藏版][乐之音制作] 14.[虎胆龙威3][1280高清收藏版][乐之音制作] 15.虎胆龙威4 DVD中英字幕高清晰1280x720版 16.飞鸟娱乐(https://www.docsj.com/doc/3c12151274.html,).哈利波特与魔法石1024x576版 17.飞鸟娱乐(https://www.docsj.com/doc/3c12151274.html,).哈利波特与凤凰社1024x576版

18.飞鸟娱乐(https://www.docsj.com/doc/3c12151274.html,).哈利波特阿兹卡班的逃犯1024x576版 19.飞鸟娱乐(https://www.docsj.com/doc/3c12151274.html,).哈利波特与火焰杯1024x576版 20.飞鸟娱乐(https://www.docsj.com/doc/3c12151274.html,).哈利波特与凤凰社1024x576版 21.飞鸟娱乐(https://www.docsj.com/doc/3c12151274.html,).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1024x576版 22.X战警2[国语]BD中字1280x644高清版无水印 23.X战警2000——X战警CD1 24.X战警2000——X战警CD2 25.X战警3:最后之战CD1 26.X战警3:最后之战CD2 27.[欧美][科幻][终结者1][高清RMVB][1280×720][中英双字幕] 28.[欧美][科幻][终结者2][高清RMVB][1280×720][中英双字幕] 29.[欧美][科幻][终结者3][高清RMVB][1280×720][中英双字幕] 30.[欧美][科幻][终结者4][高清RMVB][1280×720][中英双字幕] 31.加勒比海盗1黑珍珠号的诅咒 32.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 33.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 34.蝴蝶效应 35.[地心历险记3D 地心探险记][720P高清中英字幕] 36.[国家宝藏1][凯奇高票房动作冒险大片][BD中英双字1024分辨 率] 37.[欧美][动作][国家宝藏2][高清RMVB][1280×720][中英双字幕] 38.[欧美][恐怖][木乃伊1][高清RMVB][1280×720][中英双字幕]

中国向何处去(原文)

中国向何处去? (一九六八年元月六日) 注:这是一份征求意见搞,现在公开发表是否适宜?是否能代表《“极左派”公社成立宣言》?怎样进一步修改?请阅后把意见详细写在每页右边空白处,请于廿日前将本稿退还发行者。 ——省无联一中红造会钢三一九兵团《夺军权》一兵1968年1月12日 反击二月逆流的斗争到七、八月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有了“进行到底”的希望,一切束咳藗兯枷氲膫鹘y观念都被抛到一边去了,但是十月以来出现的自上而下的反革命改良主义逆流,“第一次文化革命结束”的阶级妥协空气,忽又甚嚣尘上,又把全国人民打入闷葫芦里了,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和学生,感觉敏锐,首当其冲,于是怎么办?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问题,“极左派”公社成立首先就是为首回答这一严肃的问题的。 要正确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认真总结一九六七年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所创造的极其丰富的经验教训,主要是“一月风暴”和“八月局部国内革命战争”创造的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经验。 一、科学的预见 当代的中国是世界矛盾的焦点,是世界革命风暴的中心,对于中国向何处去这一举足轻重的重大课题,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毛泽东同志表面上只作了抽象的预见,当震撼世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即将以雷霆万钧之力从东方兴起的前一刻,毛主席以他气吞山河的无产阶级伟大胸怀向世界宣告,全国的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是廿世纪六十年代的北京人民公社的宣言”,正是这一句话宣告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群众中猛烈开展的正式开始,同时也是毛主席“英明地天才地预见到我们的国家机构,将出现崭新的形势”(红旗1967年第三期社论)——即类似巴黎公社式的政治机构,一月革命中毛主席又提出了“中华人民公社”的名称,这就是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的最后结果,中国将向“中华人民公社”的方向去!但是革命当时只发展到很低级的阶段,这一历史的局限性使人民几乎没有一个人能理解毛主席指出的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的终极目的,大家都把毛主席的这句话当作一句一般性的赞语而渐渐淡忘了。 文化革命还没有正式开始时,毛主席在著名的五七指示中已经把这种新的政治结构——“中华人民公社”的内容勾画出来了,而一般人都把五·七指示的描写当成空想的“共产主义乌托邦”,大家都认为目前把五七指示作为我们最近的奋斗目标是不实际的,现在还只有知识青年还念念不忘五七指示,大叫大嚷要为实现五七指示而奋斗,因为他

好莱坞大片与中国大片的比较分析

好莱坞大片与中国大片的比较分析 摘要 对于大片现象的利弊分析,就是对当代中国电影产业学习好莱坞模式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由于好莱坞模式在商业运作上的成功是中国人学习模仿它的主要动因,因此,从商业角度来说,中国式大片所取得的成绩是不容否定的,它们的出现无疑是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剂强心针,是对好莱坞电影统治中国观众局面的一次有力反抗。 但是,在习得这种模式以后,中国人就不能满足于商业运作上的成功,正如从电影既是商品又是艺术那样,兼顾艺术性也是中国电影不得不追求的目标。从电影思想艺术、电影产业发展等角度来看,大片独领风骚的局面也存有弊端。首先,古装电影一枝独秀, 并不是一种好现象,“文化进化的原理告诉我们,多元化文化形态共存以及各种形态之间的竞争和交融不仅是文化繁荣的前提,更是单一文化形态生存的前提...... 关键字: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中国大片文化商业

1 好莱坞大片 1.1 好莱坞大片定义及特点 “大片”一词,并没有科学的定义及准确的内涵和外延,人们“一般把投入大资金、营造大场面、拥有大明星的电影称为…大片?”。9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市场开始对外开放,“好莱坞大片”一词应运而生。然而好莱坞大片到底是什么样的片,似乎语焉不详。不用说,这些影得是好莱坞(即美国电影公司)生产的,同时还得“大”。怎么个大法?投资大,明星大,场面大,票房大,等等。可是并不是满足了这些条件就可以被称为好莱坞大片。中国的媒体在宣传影片的时候把好多片子都笼统地归为好莱坞大片,但真要把其中的一些单拿出来,称其为好莱坞大片,又会让人觉得别扭。《怪物史莱克》系列的票房够大吧?管他叫“好莱坞大片”有点让人张不开口。好莱坞大片并不仅仅是由好莱坞生产的,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剧本是按照好莱坞的方式创造出来的。“好莱坞的方式就是美国的方式:工业化,商品化,大规模产;模块化,标准化,流水线组装。有人总结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元素:好莱坞大片=标准化的美国价值观(题材)+标准化剧情(故事情节)+个人英雄主义(角色人物)+大明星+高投资特效好。”1莱坞模式的剧本正是按照这种方法组织和编写出来的,而这也是好莱坞影片最根本的特征。基于流行小说、经典名著改编的剧本虽然也能够尽量向好莱坞的模式靠拢,但是书的原有结构毕竟难以彻底改变,特别是已经拥有了相当读者群的作品,改动太大、取舍太过会招致粉丝抗议。有关知名人物、历史事件的剧本更是难以随心所欲地编排,这类题材几乎是好莱坞影片的软肋,好莱坞模式生产出来的历史片常常令人嗤之以鼻。因此好莱坞影片少有改编作品,即便有也往往选自模式近似的小说,比如《达芬奇密码》,几乎是把原书搬过来直接拍的,给演员发一本小说就可以当剧本了。而虚构的魔幻和科幻题材是好莱坞的最爱,因为剧本编写没有任何限制,同时可以插入任意的好莱坞标准化模块,因而它们是产生好莱坞大片的沃土。 1.2 好莱坞大片经典范例-变形金刚创意过程分析 《变形金刚》,可以说它是好莱坞大片的经典范例。可以想象《变形金刚》的创意过程,那个百万美元的主意正是变形金刚本身-- 一个具有强大品牌号召力、同时非常容易展 1 选自《好莱坞类型电影》托马斯·沙茨、冯欣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08出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