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毛概课程教案14-2

毛概课程教案14-2

毛概课程教案14-2
毛概课程教案14-2

第四章课程教案-毛概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案 所属院系:___基础教育学院 ___ 开设院系:___经济贸易学院 ___ 授课专业:电商,国贸,金融,投资 任课教师:_____ 王永利 ____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制

第4次课授课概况 授课章节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是学生了解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正确理解社会矛盾的变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思想内容。 重点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初步探索中取得的正反两方面教训。 难点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所形成得理论成果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企业 ○机房○实训室○现场 课型 ●讲授课 ○实训课 ○习题课 学时 2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学目标 第一步:课题导入10min 启发式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播放视频资料5min 课件视频内 容 使学生了解 我国的社会 主义道路探 索。 第三步:讲授理论内容 一、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二、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总结。65min 讲授、讨论 掌握社会主 义道路探索 的理论成果 第四步:小结 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理论成果的重大意义。10min 讨论、分析归 纳 培养学生总 结概括的能 力 作业:社会主义初步探索阶段的理论成果和社会矛盾的认识?教学反思: 教案(教学内容)

一、基本线索 中心内容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阐述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围绕着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的理论探索;同时以苏联经验为借鉴,结合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制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正确的方针政策。 二、主要内容 (一)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以苏为鉴,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开始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又率领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向全党提出了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伟大任务。 2、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历程 毛泽东率领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1956年和1957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中共八大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都对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党和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正确与错误两个发展趋向 (1)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取得的积极成果 一是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提出了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十个方面关系的问题。 二是1956年9月,中国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总结了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着重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

毛概教案第一章第四节

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称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过程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初步形成。 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始指导全党。 1937年《实践论》和《矛盾论》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1941年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词“实事求是” 1945年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 3、“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涵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4、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科学的概括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的地位。 第二,科学的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第三,深刻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选择,简答)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论述) 第一,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 第二,要全面的看问题,绝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 第三,要发展的看问题,绝不能静止的僵化的看问题。 第四,要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3,毛泽东把理论联系实际比喻成“有的放矢”(单选) 4,怎样贯彻好理论联系实际(问答) 第一,重视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使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任何理论都是在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为空中楼阁,失去了价值。 第三,重视理论的创新。理论在于历史、现实的实际联系中,要进一步发展和创造出合乎中国需要的新理论。 5,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问答) 第一,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第二,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 第三,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 6,如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问答) 首先,坚持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其次,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7,思想路线基本内容的联系(选择) 实事求是是核心,是思想路线的实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验证的条件和目的。

毛概教案第一章第二节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 ~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1959)。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在我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基本理论,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了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思想得到了继续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内容通过一定的体系体现出来,可以认为,体系与内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主要包括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三大法宝”的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等等。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包括社会主义过渡、人民民主专政、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中国的工业化等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主要包括建设新型人民军队、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等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主要包括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分化瓦解敌人、合法斗争与地下斗争相结合、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等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双百方针”、充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等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主要包括思想上建设党、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党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等理论。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进程中,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反映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其基本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把立足点放到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之上。这是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毛概教案第二章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 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毛泽东曾经说过:“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是毛泽东在军 事上的原则,然而打仗要如此,领导革命也要如此。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 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中国共产党 要在这样一个国情复杂的东方大国里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了解中 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 而毛泽东也最喜欢阅读《资治通鉴》,他从历代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成败种 汲取经验教训,并且结合近代中国国情,提出了《新民主主义论》。 1、近代中国的国情 (1)1840年之前,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社会,人民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虽然比较落后但是领土完整,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2)1840年之后,爆发了鸦片战争。而1840年至1949年的近代中国社 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3)近代中国基本国情: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社会(原因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4)近代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告别革命论?的主要错误观点:认为?革命只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 ?既告别来自‘左’的革命,也告别来自‘右’的革命。21世纪不能再革命了?。 ?改良可能成功,革命则一定失败?;?现代化的发展与民族独立不存在必然的关联?。 (3)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了, 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有明显的优势。②民族资本主义工商 业有了某些发展,但很微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③中国形式上 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失去了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 勾结,构成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④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 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平衡。⑤封建主义统治者顽固地推行以儒家为中心的思想文化,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帝国主义则宣扬与推行殖民主义思想文化,麻痹中国人民的斗志。⑥由于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极端贫困化。 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帝国主义和中 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则 是最主要的矛盾。

2018毛概第二章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在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不懈探索的结果。从1922年7月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到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再到1948年4月毛泽东于《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总路线的内容,经过了长达26年的探索。(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理解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共和国,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首先,帝国主义的侵略,使近代中国丧失了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从19世纪中叶开始,他们就用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先后割占香港、澳门以及西部、北部150余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台湾省,并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设立租界,享有关税自主、领事裁判、驻军等种种特权。尽管中国拥有表面的“独立”,但实际上中国的政治、经济命脉操纵在帝国主义手里。

其次,帝国主义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障碍。 帝国主义侵华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绝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为此,帝国主义不惜采取一切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并同中国的封建主义勾结起来,严重地阻碍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中国根本无法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再次,帝国主义操纵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和政治、军事力量,是中国封建势力的主要支持者。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决定了它必然要大力扶持、栽培、保存中国的封建势力及其官僚军阀的上层建筑,以作为自己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和其他反动势力也必然要以帝国主义为靠山,附属于帝国主义。近代中国的历届政府,无论是晚清王朝,还是北洋军阀统治集团,以及国民党南京政府都不过是“洋人的朝廷”。 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P46)中国人民欲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先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统治,故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贯穿于整个民主革命始终。 ——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另一个对象 封建主义是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的代表,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又一个主要障碍。不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特别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就无法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创造最起码的条件。

毛概教案第一章第一节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 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一)中国革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1.近代中国必须走革命的道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呢 洋务派实施“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学习西方技术。民间也有过“教育救国”、“科技救国”的思想和行动。维新变法的改良派采用改良的办法。孙中山早年上书封建政府,企图走改良道路。但都注定了失败的命运。只有进行自下而上的革命,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的面貌,完成历史赋予的任务。) 2.中国革命必须由先进的阶级来领导(在中国近代史的政治舞台上,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的改良派、资产阶级的改良派、资产阶级的革命派都曾先后登上前台,但最终都归于了失败。这些阶级都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到胜利。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必须由代表新兴生产力并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 3.中国革命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来了各种观念和理论,农民阶级从西方学来了拜上帝教,资产阶级的改良派从西方学来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从西方学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这些阶级在它们所学得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中国社会的浪潮,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是这些理论武器的运用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中国的社会变革必须由一个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理论武器作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经由一番由抽象到具体的变化,使之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一个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发展过程。 2.李大钊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李大钊在1919年8月发表的《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就已经认识到: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样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 李大钊敏锐地意识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还须使之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虽然李大钊没有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但在实际上已经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陈独秀、蔡和森等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之初,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相结合的重要性。 总之,以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之初,所倡导的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风,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的端倪。 3.毛泽东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党的幼年时期,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党中央认识到

毛概第二章教案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大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辩证的思想方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使学生明白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是艰难曲折的历程,从而更加珍惜今天,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重点、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导入新课: 1917年11月,俄共(布)领导俄国工人阶级,首先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政权,然后把革命推向全国,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十月革命在实践上成功地开创了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的模式,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中国革命是不是也能走这条道路呢?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什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党成立初期,工作重心在城市 (2)1928年底,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3)1930年形成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4)长征到陕北后,论述了长期性和不平衡性,最终确立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视频:南昌起义 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会师 视频:井冈山会师 毛泽东的独特贡献: 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系统地回答了建立长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可能性。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依据 基本条件:经济条件[自然经济]+政治条件[军阀混战] 群众条件:第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群众基础 关键条件:党的正确领导 力量条件:有相当力量红军队伍的存在 形势条件: 引起革命的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而且在不断发展,革命有潜在条件 内容:土地革命---基本内容;武装斗争---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建设---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有机统一。 【思考】中国革命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那么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是什么? 意义: ①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③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典范。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毛泽东还强调:“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1、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1)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第一,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第二,敌人势力强大,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同时,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 (2)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第一,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无产阶级拥有广大的同盟军 第二,各帝国主义之间利益不统一导致了依附于它们的买办大资产阶级之间的政治营垒不统一,给革命者利用矛盾打开缺口,争取暂时的同盟军结成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 (3)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相互关系 第一,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第二,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主要的,基本的,第一位的。第二个联盟是必要的,第二位的。 (4)统一战线发展历程

2018毛概教学大纲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 开课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容简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属于高等学校政治思想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考试课。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的要求,本课程的基本容分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适用教材:《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育部统编。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容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全面概述了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通过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刻认识解放思想、实

事、与时俱进的极端重要性,着重弄懂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怎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充分认识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意义。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三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科学理解他们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 相结合的主线,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主要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重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几门课程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这些课程的共同任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在总结我们在以往的探索中所积累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为大学生培养运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主要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毛概第一章教案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适用全院所有专业 院系(部)______经管艺术系______ 班级17级新闻、国商;会计1、 2、3、4、5;17级金融1、2、 3班;物流1、2、3班; 酒管1、2班 教师________ 苗苗__________

教案首页 教学设计

教学容 【复习导入】 本学期上课方式改革(学生开讲)并展示相关可以选择的话题,让学生记录 利用几个问题简单引入并介绍马克思主义 【告知目的】 能力目标:对企业的营销活动和推销活动正确区分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市场营销这门课程体系结构 理解市场营销涵及核心概念 掌握市场营销与推销的区别 【课程新授】 教学引入: 1920年11月,在给新民学会会员罗章龙的信中强调,要改造中国,固然需要有大批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这个“主义”,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重大的理论成果?本章将对此做出专门的介绍与分析。 教师:我们就这一成果进行讨论、交流,谈谈你的感想。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 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毛概第一章第二节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发展 记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1)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呼唤着新的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 ?(2)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 ?(3)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化来源。 ?(4)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5)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经验进行了理论概括,所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时代条件与理论基础 ?第一,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旧理论的失败 ?第二,中国民主革命新时代的开创 ?第三,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实践需要和实践检验 ?第一,革命实践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第二,革命理论必须经受革命实践的检验 ?(3)形成过程和发展特点 ?第一,形成的过程 ?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根本政治保证; ?第二,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失败的反复比较,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三,抗日战争的复杂的环境和丰富的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深厚的现实土壤。 ?第四,党的理论素养的加强和思想路线的端正,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失败 ?中国革命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基础,解决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直接推动力。中国共产党有了推动和领导北伐战争胜利的经验,也有陈 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葬送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教训;有了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取得胜利 的经验,也有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使革命几乎陷入绝境的失败教训(第五次反“围

毛概第一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适用全院所有专业 院系(部)______经管艺术系______ 班级17级新闻、国商;会计1、 2、3、4、5;17级金融1、2、 3班;物流1、2、3班; 酒管1、2班 教师________ 张苗苗__________

教案首页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复习导入】 本学期上课方式改革(学生开讲)并展示相关可以选择的话题,让学生记录 利用几个问题简单引入并介绍马克思主义 【告知目的】 能力目标:对企业的营销活动和推销活动正确区分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市场营销这门课程体系结构 理解市场营销内涵及核心概念 掌握市场营销与推销的区别 【课程新授】 教学引入: 1920年11月,毛泽东在给新民学会会员罗章龙的信中强调,要改造中国,固然需要有大批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这个“主义”,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重大的理论成果?本章将对此做出专门的介绍与分析。 教师:我们就这一成果进行讨论、交流,谈谈你的感想。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 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毛概第十三章第二节教案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提问,问题是这样的 1)如何理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呢? 1)对和平发展道路的认识 ①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②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④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⑤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2)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什么呢? 2)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于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极为重要。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坚持和实施什么样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呢?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学习第十三章第二节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时起就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并在六条方针的指导下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关系。1955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的里程碑。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发展和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并启动了加入现代世界体系的进程。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明确了外交工作的任务主要是配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通过逐步的政策调整,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整,一个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初步形成。 世纪之交,中国成功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高科技迅速发展带来的国际关系的种种变化,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格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这是中国面向世界所作的庄严承诺。 “独立自主”与“和平”这两个词集中体现了中国在外交方面最基本的诉求,它既是基于历史的经验,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时起,就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并始终不渝地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五十五年来,中国外交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以保障民族独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旨的外交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在制定外交政策时,新中国领导人最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和保障中华民族的独立。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那么有谁知道 3)这三大方针的意义吗? 3)另起炉灶明确了中国新政府将不承袭国民党政府与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这一方针的实行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明确了新中国将首先致力于清除国内帝国主义残余势力,而不急于和帝国主义国家建交,以免使刚刚获得的独立受到影响。一边倒的方针,明确宣布中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之内。这一方针的提出对

大一新生毛概课教学计划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2015年上学期教师个人教学计划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文系酒店管理专业14 年级 4 班 课程学期总学时 其中 上 课 周 数 周 学 时 考核 方式 采用 教材 情况 教材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讲 授 实 践 主编(著)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名称高等教育出版社 48×536 12 19 2 考试出版时间2014年1月 周次日期 上 课 节 次 上课 地点 每周时数分配 教学内容 备 注讲 授 实 践 合计 时数 1 3.9 1 文404 2 2 第一章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2 3.16 2 文404 2 2 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四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 精髓 3 3.23 3 文40 4 2 2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 3.30 4 文404 2 2 实践课:观摩爱国电影《建国大业》 5 4. 6 4 文404 2 2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6 4.13 5 文404 2 2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7 4.20 6 文404 2 2 4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实践课:观摩纪录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8 4.27 7 文404 2 2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 务 9 5.4 8 文404 2 2 第七章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必由之路;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10 5.11 9 文404 2 2 4 第七章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课堂讨论: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毛概2018版第四章的教案设计

一、基本线索 中心内容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阐述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围绕着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的理论探索;同时以苏联经验为借鉴,结合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制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正确的方针政策。 二、主要内容 (一)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以苏为鉴,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开始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又率领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向全党提出了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伟大任务。 2、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历程毛泽东率领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1956年和1957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中共八大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都对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从1957 年下半年开始,党和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正确与错误两个发展趋向 (1)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取得的积极成果 一是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提出了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十个方面关系的问题。 二是1956年9月,中国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总结了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着重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 三是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并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 (2)1957年以后,党和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和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向,主要是指在探索中形成的一系列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经验。这些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不仅在当时指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个是错误的发展趋向,主要是指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例如,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以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等。这些错误的东西,既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因此,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

毛概第八章教案1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了解选择的历史过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内容。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设问: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怎样一步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强调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那时候,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其实凭票供应不是我国最早采用的,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证,苏联最早的票证是1916年的鞋票。美国在二战时期商品紧张时,也发放过各种商品票证,其种类也不少,这其中就含有粮票性质的票证。包括后来八十年代,家里如果要购置电视机、洗衣机还得找人托关系。时至今日,世界上的经济体系大多是市场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但仍有部份国家如古巴、伊朗、朝鲜采用计划经济。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财、物都集中在中央,由国家进行统一调配,所有商品的价格也都是由国家规定的。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提出,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看不见的手)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所以计划经济的某些特点显然不适应当时经济的发展。 那么为什么我国当时还要发展计划经济?这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决定的。 1、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中国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大体上都是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由于种种原因,各国都建立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从客观上看: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实行计划经济有利于解决我国建国初期所面临的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 第一、这一体制便于国家直接参与经济生活,壮大公有制经济,从而巩固政权; 第二、第二、在国内经济生活紊乱、国际上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的条件下,实行这一体制是稳定经济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工业化积累的有效方法; 第三、这一体制适于协调宏观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集资源配置功能和社会协调功能于一身,在最大限度地进行工业化积累的同时,维持人民较高的就业水平和基本的生活需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