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怀疑论与文学批评

怀疑论与文学批评

怀疑论与文学批评
怀疑论与文学批评

怀疑论与文学批评

20世纪是文学批评的喧嚣和骚动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作为精神背景的文化思潮还是作为思维方法论的哲学流派,都为20世纪的文学批评提供了思考的温床和操作的工具,促使其诞生众多的批评观念和批评方法并获得众多新的结论。因此,有理由推断20世纪是一个“批评的时代”,正如韦勒克所言:“18世纪和19世纪都曾被人称为‘批评的时代’,然而把这个名称加给20世纪却十分恰当。我们不仅积累了数量上可观的文学批评,而且文学批评也获得了新的自觉性,取得了比从前重要得多的社会地位,在最近几十年内还发展了新的方法并得出新的评价。”(注:《当代西方文艺批评主潮》,冯黎明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然而,20世纪的文学批评在繁荣的表象之下却是一个怀疑论(Scepticism)缺席的时代,这直接地影响了文学批评的思想厚度和削弱其批判的锋芒。与此相关,20世纪中国的文学批评,往往是充当思想鹦鹉和知识看守的模仿式批评,更难窥见怀疑论在批评舞台上的精神背影,这不能不造成其理论的局限性和思想被遮蔽。因此,21世纪的文学批评应该接纳怀疑论作为重要的思想方法和理性工具,在一般形态上,把怀疑论引为基本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在具体应用上,将它作为思考和分析的技术工具。从而将怀疑论作为主流文学批评的对立者,以期诞生新的批评观念和获得新的批评话语。

康德曾经以幽默的口吻把怀疑论称之为“哲学上的游牧民族”(注: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中对怀疑论作出比较辩证的评价。参见蓝公武译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序言”。)。对它的颠覆性的思维方式和破坏精神安宁的理性冲动给以戒备,然而也对其动摇独断论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价值给以积极的赞许。其实,我们对于怀疑论进行历史的溯源,无论是古典怀疑论、近代怀疑论,还是现代怀疑论或者后现代怀疑论,他们的思想投影都闪耀着对蒙昧主义、独断论、实在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传统形而上学进行存疑与否定、提问和批判的理性主义的光辉,为诞生具有反叛色彩的精神存在开拓心灵道路。古希腊时代的皮罗(Pyrrhon)和先秦时代的庄子,他们的怀疑论都为以后东西方的哲学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而这些思想资源都潜在地影响了文艺。在21世纪的历史文化语境,我们的文学批评应该延请怀疑论作为思想资源和方法论的构成之一。

21世纪的文学批评延请怀疑论为思想资源和方法论最重要的思维策略之一是,消解传统形而上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颠覆传统文艺理论的独断论,清除一切前思维的先验之见。换言之,就是对以往所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和观念与方法进行逻辑清理,采取怀疑论“悬置”(Epoche)方法,以存而不论的姿态对传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给予悬搁和加括号,使自我的文学批评达到一种没有任何思维限制性的宁静状态。正像胡塞尔宜称的现象学的一个口号,即“没有前提”(V oraussetzungslos)所提倡的摆脱他者理论话语束缚的那样,21世纪的文学批评也应该从“没有前提”开始自己的逻辑行程,这就意味着新世纪的文学批评拒绝各种虚假意识形态的观念和方法的约束,不再俯伏于各种西方理论话语的压抑之下扮演一个思想奴仆的角色,而攫取到一张进入人格独立的精神剧场的入场券,获得自我的主体性求证和寻找到属于自我独白的话语。从怀疑论破除逻各斯中心主义和独断论的理论意义上,21世纪的文学批评应该成为“从沉默开始”的求证自我的独立批评而不沦落为重复他者思想和话语的依附性批评。如果说胡塞尔认为“现象学从沉默开始”(注:赫伯特·斯皮尔格伯格:《现象学运动》,王炳文、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935页。)是借用了怀疑论“无言”(Aphasia)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隐喻着一种思维方法对于他者话语的批判和拒绝从而倾听自己的声音这样的意义,那么,21世纪的文学批评借鉴现象学“从沉默开始”的方法,以怀疑论的姿态斥拒传统形而上学给予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所设定的先验逻辑、理性观念和思维方法,对它们进行怀疑和否定、反思和批判,从而寻求自我的精神投影。

怀疑论和传统形而上学另一个重要的精神决裂是否定“真理”(Truth)与“真实”(True)的绝

对性存在,而传统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则信守这种传统形而上学有关“真理”和“真实”的哲学原则。21世纪的文学批评应该借鉴怀疑论对于“真理”与“真实”的怀疑和批判,消解以往批评活动中对于它们机械的思维承诺。怀疑论认为,传统形而上学中所信奉的“真理”和“真实”是虚假的意识形态的产物,属于人类精神的“洞穴幻象”。如果说“在古希腊,真理这一术语是指公开展现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的意思”(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2册,第1155页。)是一种不够确切的表述,那么,海德格尔对于真理的后形而上学意义的探究,则如此运思:“真理意味着真实的本性。我们通过追忆古希腊的词语Aletheia(存在物的显露)来思考这种本性。但是这能规定真理的本性吗?”(注: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50页。)他认为:“人在作为表象之正确性的真理之本质意义上根据‘理念’来思考一切存在者,并且根据‘价值’来估价一切现实。”在海氏的视界里,真理是理念的逻辑异化,成为价值的潜在象征品。怀疑论在这样的逻辑行程行走得更远,它认为“真理”与“真实”是传统形而上学所信奉的精神偶像,是人类精神史上虚假意识的产物。它们共同体现理性思维的逻辑暴力和思想极权,也隐喻着一种强烈乌托邦色彩的心灵冲动,常常为独断论开辟道路,或者张扬一种知识论为前提的话语权力而实现对于主体的自由和智慧的压抑。因此,怀疑论否定任何一种外在的绝对“真理”与“真实”,认为它们是一种空幻的精神狂想或者机械的知识论。怀疑论认为,“真理”与“真实”只在纯粹意识的意向性活动中显露,在主体的阐释和领悟之中。在这个理论意义上,文学批评就不应该再恪守对于“真理”与“真实”的机械信守,也不再沉醉于无论是以知识论为宗旨还是以虚假的精神信仰为前提的任何旧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和真实观。只有这样,我们21世纪的文学批评才不会再拘泥于“文学与真理”、“文学与真实”或者“文学作品是否表现出真理”、“是否符合真实”等等这样陈旧的命题和提问,也避免像以往的文学批评那样遵循着各种理论的真理性约定和正统意识形态的戒律,可以抛弃对于西方话语的简单模仿而走出一条属于自我发现的心灵道路,从而使文学批评获得独立的精神品格。

迄今为止文学批评都没有逃逸出历史主义的思维阴影,当然这和所有的精神哲学和文化活动都无法超越对它的膜拜有关,所以,“历史”成为令社会大众和个体存在所有创造活动与诗性智慧的抑制性力量,它甚至成为外在的物质性的扼杀想象力和审美自由的客体,潜在地充当了一个毁坏精神民主的封建君主。人们对于历史的图腾和崇拜构成了一个近乎集体无意识的魔圈,历史成为主体存在的异己对象,主宰了人的一切生命活动。传统哲学的思维迷津之一,就是制造了一个历史的神话,让人在“历史”之中丧失自身历史创造激情和勇气。

怀疑论对于“历史”进行了后现代意义的批判:“怀疑论的后现代主义者几乎没有对历史抱友好的态度。他们认为,历史是逻各斯中心的,是神话,意识形态和偏见的源泉,是一种封闭的方法。历史特许这一个或那一个主体为最高的中心,为真理和意义的终极起源和记录者,而所有其他的事物必须借助于那些术语才得以被理解和被解释。”(注: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92-93页。)萨尔曼·拉什迪(SalmanRushdie)甚至提出“历史”是现代西方国家的创造物,它起到一种压迫第三世界民族和非西方文化的民族的精神功能。还有些怀疑论者主张:“历史是枯竭,生活在现在的人类总是要竭力忘记过去,超越历史、超越历史知识的任何普遍性根据。”(注: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92-93页。)这些怀疑论的后现代主义的观念是否合适有待进一步商榷和考量,然而它们毕竟揭示这样的“历史”实质,传统形而上学的历史概念构成了对于精神活动的强大的压抑性势能,消解了主体的创造激情和生命冲动。在文学批评的领域,对于“历史”和历史主义的信奉,具体呈现为对历史理性和历史规律的坚定信念,并凭借它们的思维规定性去解释文学现象,论述历史事实和艺术形象的逻辑联系,分析经济状况和宏大叙事的客观对应,以物质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作品意义联结估衡艺术的价值,因此,排斥超越历史情境的审美虚构和假定性的书写,拒绝精神的

无限可能性在文学领域中的应有地位。面临21世纪的文学批评应该走出传统形而上学的历史膜拜主义的思维迷津,恢复主体存在的诗性智慧和想象力,超越历史理性和历史逻各斯中心论,和以往的历史概念保持一定的精神距离,即仅仅把它视为人类事务中的一个边缘角色,作为多种事件延续性的见证。而在批评活动过程,更多眷注文学的符号象征形式和意象隐喻的审美表现,恢复批评主体的独立意识和当下感受,从而揭示生命体验的现实情境,为领悟精神无限可能性的审美结构开辟路径。

21世纪的文学批评在借鉴怀疑论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工具方面也许存在一个比较宽阔的空间。限于篇幅,这里仅从存疑(Epokhe)、提问(Question)、对立(Antithesis)、宁静(Ataraksia)这几方面展开简略的阐释,

1、存疑(Epokhe)。塞克斯都·恩披里可在《皮罗学说概略》里说:“怀疑学派,由于它的追求和研究的活动,也被称为‘研究派’,由于研究者探究之后所产生的心理状态,也被称为‘存疑派’,由于他们怀疑和探索的习惯,以及由于他们对肯定和否定不作决定的态度,也被称为‘犹疑派’,更由于我们觉得皮罗之委身于怀疑主义,要比他的前辈更彻底、更显著,所以也被称为‘皮罗派’”(注:《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39页。)。在前期的怀疑论存疑(Epokhe)还局限于消极的主体意识,缺乏对事物明确的态度。而后来的怀疑论显然对存疑灌注一种积极的哲学态度,赋予这一方法以解构的功能和挑战的意味,在这些具有反叛意识的怀疑论者看来,存疑更应该具有斥拒和批判的意味。现象学的代表人物胡塞尔说:“在认识批判的开始,整个世界、物理的心理的自然、最后还有人自身的自我以及所有与上述这些对象有关的科学都必须被打上可疑的标记。它们的存在,它们的有效性始终是被搁置的。”(注: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8页。)存疑这一思维线索在西方哲学史一直延续至今,启示着思想的发展和演变。21世纪的文学批评应该接纳存疑论这一方法,作为文学批评的具体工具,首先,汲取怀疑论的批判精神,建立一种笛卡儿的“普遍怀疑”的思维原则,从而对东西方传统文学批评中的虚假意识予以存疑;其次,借鉴后现代的怀疑论的解构策略,对以往的文学理论的种种概念、命题、观念、方法进行否定性的消解,清除文学批评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和独断论,拉开文学批评和意识形态的距离,守护着文学批评活动的纯粹性和主体性尊严,以期盼获得批评的独立性。

2、提问(Question)。在怀疑论的哲学意义上,提问大于回答,回答或阐释是知识之学,而提问则为智慧之学。虽然怀疑论就提问这一方法没有明确的诠释,然而,它却以隐蔽出场的方式存在于古典怀疑论的思维殿堂里。庄子哲学里蕴含着丰富的东方式的怀疑论的提问。例如,他不像西方传统形而上学那样,满足于追问知识如何存在、如何获得的问题,而是转向追问主体的能否获取确定性的知识?知识如何可能?能否满足人的精神意义的要求?知识是否存在局限性?主体有否必要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存在?在怀疑论的提问方法的启发下,21世纪的文学批评,不能沉醉于以往的眷注于阐释性的批评,阐释学(Hermerneutik)视界的文学批评尽管有其理论存在的合理性并且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哲学思维上,它毕竟是属于知识范畴的“回答”式,而不是智慧境界的提问式,因此就在方法论意义上决定了它的局限知识领域特性,并且难以提升到更宽阔的精神自由和思维创见的理论境界。所以,21世纪的文学批评必须在关注阐释的同时更大热情地瞩目于提问:一方面对以往的文艺理论、美学的所有命题、概念、观点,进行非知识论形态的提问,反思以往的诸多结论是否可靠、它们对文学现象和文学活动的阐释是否合理与正确?不再去阐释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学批评?而是追问文学如何可能?文学批评如何可能?另一方面,在文学批评活动中,不再单向度解答问题,而是以提问的思维状态去关注作家与文本(Text)、世界与读者,去追问创作主体在生活世界、文学世界如何得以可能?文学作品如何得以可能?生

活世界如何在文学世界得以可能?读者的阅读活动和所产生的接受意义如何得以可能?等等。总而言之,21世纪的文学批评应该以提问作为自我的精神目标之一。

3、对立(Antithesis)。作为怀疑论的主要方法,对立成为和形而上学的独断论进行对话和论争的理性工具,也成为怀疑论拥有探究和批判能力的重要来源。塞克斯都·恩皮里可在《皮罗学说概略》中说:“怀疑论体系的主要基本原则,是每一个命题都有一个相等的命题与它相对立原则:因为我们相信只要停止独断,我们就会得到这个结论。”(注:《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76页。)怀疑论者采用或者把现象与现象对立起来,或者把思想的对象与思想的对象对立起来,或者把现象与思想的对象对立起来的方法,从现象与思想的关系中发现种种矛盾并揭示对立的命题,以解构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合理性和合法性,因此寻觅到自我的精神存在可能性。

如果说怀疑论运用揭示矛盾对立的方式,呈现思想的差异性和丰富性,以抗衡独断论的思维压抑,并试图获得概念相对性的哲学说明;那么,21世纪的文学批评应该借鉴于怀疑论的对立方法,明鉴以往的文学理论、美学存在着反面,它们都包含众多的悖论,即使是为数不多的理论本身不存在矛盾的命题,我们也可以为之寻找到对立的命题,因此,对于以往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命题提出反命题,以对立的思维模式进行逻辑抗衡,以求诞生自己的理论话语就成为21世纪文学批评的先行任务。我们必须生成对立的文学批评意识:一是对以往的文学批评寻找对立命题和进行对立批评,二是对当下的文学现象进行对立的思维活动和批评活动。如果说古希腊的怀疑论所提供的对立命题有三种方式,那么,21世纪的文学批评也可以依赖如此思维逻辑相应推导出文学批评上的对立命题。21世纪的文学批评,首先,把以往的文学批评现象和自己的批评对象予以对立。其次,将以往的文学批评的思想的对象和自己的思想的对象给予对立。最后,使以往文学批评的现象和21世纪文学批评所思考的对象对立起来。由此达到和传统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不同的思想境界,以获得心灵独创的批评果实。

4、宁静(Ataraksia)。怀疑论的创始者之一皮罗将怀疑论的起因之一归结为是因为主体“希望获得安宁”。宁静既是一种思维态度,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古希腊早期的怀疑论者确信,在道德问题上没有确切的知识,也不应该做什么判断,放弃对这类知识的信仰和追求,才能攫取一片心灵宁静的空间和获得内在的幸福感。在庄子哲学里,对于道德、知识、经验、情感等等的悬搁和“坐忘”正是精神逍遥以游的内涵之一,也是心灵才获得宁静与快乐的手段之一。宁静在庄子的怀疑论语境里,还是一种“无言”的智慧,因为唯有宁静心灵可能领悟智慧和诞生智慧。

在这个意义上,21世纪的文学批评,应该放弃对于以往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道德信守,和传统的道德批评保持距离。在批评姿态上,应该借鉴怀疑论者的宁静修养,以古典主义的“雅量”从事文学批评,而放弃司空见惯的情绪化批评,因为情绪化批评往往脱离理性和智慧,导致文学批评走入错误的路径和思想的泥潭。21世纪的文学批评如果试图获得丰富的理性和智慧,必须选择宁静作为自己的批评品格和姿态。以往的文学批评存在着过剩的激情和狂喜、悲悼和苦闷,沉重的情绪化和担当道德、历史、政治、党派等意识形态的重负以及知识论思维的压抑,使它成为不是制造偶像就是抨击妖魔的虚假话语的狂欢场所,这些痛苦的记忆和经验应该被21世纪的文学批评所记取和反思。失落了宁静的文学批评往往沉湎于激烈的论争和空洞的对话而遗忘了内心的领悟和独白,因此也缺乏想象与智慧,不可能获得对于作家和文本的富于洞见的提问和解答,21世纪文学批评如果希冀获得想象力和智慧,就必须守护自我存在的宁静的姿态和方式,以期有所作为。

小编阳澄湖大闸蟹编辑https://www.docsj.com/doc/358450531.html,/谢谢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829 ]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现代文学史7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75 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中国现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简答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考试目标: 1、全面认识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系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从 20 世纪初到 21 世纪初文学思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发展轨迹,各阶段的的名家名作,各重要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考试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一、第一阶段的文学( 1917 ~ 1927 )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文学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根据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主张分析文学革命的基本观点。 3.分析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贡献。 4.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重要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主要骨干、创办的主 要刊物、文学主张、性质和意义。 5.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观与茅盾(沈雁冰)等的文学批评观的异同。 (二)诗体的解放与探索 1.初期白话诗人的主要代表的特征、成就和局限。 2.以胡适、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刘大白的创作为例,分析初期白话新诗的得 与失。 3.结合《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作品,分 析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和艺术。

文学批评作业(附答案)

第1题(2.0) 分 女权主义批评在方法论方面的特点是C A、单一性 B、科学性 C、多元化 D、复杂性 第2题(2.0) 分 提出“陌生化”概念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 B A、雅各布森 B、什克洛夫斯基 C、艾亨保姆 D、韦勒克 第3题(2.0) 分 ???提出“陌生化”概念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 B A、科学研究活动 B、艺术审美活动 C、创作实践活动 D、社会交际活动 第4题(2.0) 分 文学批评文章掌握好对象在真、善、美各方面所达到的度叫做 B A、警策 B、分寸感 C、章法 D、规格 第5题(2.0) 分 文学批评研究的对象是 B A、抽象思维的产品

B、艺术思维的产品 C、思辩活动的产品 D、逻辑活动的产品 第6题(2.0) 分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开创选本批评先例的是 A A、萧统的《文选》 B、陆机的《文赋》 C、《文心雕龙》 D、《诗品》 第7题(2.0) 分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开创“诗话”这种独特批评形式的是 A A、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B、严羽的《沧浪诗话》 C、张戒的《岁寒堂诗话》 D、叶梦得的《石林诗话》 第8题(2.0) 分 20世纪文学批评变化发展的动力是 C A、继承与创新 B、改革与创新 C、批判与否定 D、思考与理解 第9题(2.0) 分 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包含了不可缺少的 D A、抽象思维成分 B、艺术构思成分 C、艺术虚构成分 D、艺术思维成分

第10题(2.0) 分 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需要遵循形式逻辑规范和 C A、情感逻辑规范 B、生活逻辑规范 C、辩证逻辑规范 D、道德规范 第11题(2.0) 分 文学批评的基础是 B A、文学研究 B、文学欣赏 C、文学分类 D、文学创作 第12题(2.0) 分 印象主义思潮首先出自19世纪中期的印象主义 C A、音乐派别 B、雕刻派别 C、绘画派别 D、文学派别 第13题(2.0) 分 文学批评的成熟和繁盛在 D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第14题(2.0) 分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 B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 摘要 孟子作为儒家“亚圣”,在儒家学说发展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儒学内涵,其思想主要凝集在《孟子》一书中。在孟子学说中,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仁政学说和王道理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孟子的性善论不是向善论, 而是性本善论,他强调了加强后天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所蕴含的思想对今天的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性善修身 一、孟子在儒家学上的地位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儒学历史上,孟子被后世推崇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东汉赵岐在《孟子题辞》里面,就首次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了。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学理上的深入阐发,继承和发展了孔学,极大地丰富了儒家学说的内涵,让儒学在孔子的基础上更加的精致细腻且富有理论色彩,在儒学的发展上是功不可没的。因此,孟子其人和《孟子》其书的价值和意义被后人越来越多的发现和挖掘出来。唐代以后,孟子越来越逐渐被尊崇,韩愈就认为孟子“功不在禹下”,并称赞“孟轲好辩,孔道以明”。到了宋时,《孟子》始列入经部,

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四书章句集注》的《孟子序说》中记录了程子对孟子的评价,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二、性善论的思想渊源 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史上历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创立并完善了自己的性善论思想体系。他的性善论与孔子的仁有着内在的思想脉络的关系,既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又是对仁的思想的发展。孟子把仁义并重,突现出孔子仁的能动性思想,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也。”他把孔子哲学中带有浓重个人体验色彩的仁、义、礼、智等概念抽象提升为普遍意义的伦理学范畴,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构建了其严谨、缜密、完整的“性善论”体系。 三、性善论的主要内容 (一)性乃人生所禀之天理,人性本善 孟子学说的起点,就在于他对人性的判断——性善论,这

孟子文学观的理论透视

孟子文学观的理论透视 摘要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文学思想,提出了“知人论世”的批评原则和“知言养气”的创作理念。“知人论世”说,即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强调作品产生的时代、作家的经历。“知言养气”说,即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 孔子评诗,着眼于教化作用,为其克己复礼的政治主张服务。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百余年后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文学思想,明确提出了“知人论世”的批评原则和“知言养气”的创作理念,这不仅在当时富有创意,且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影响是深远的。 一、“ 知人论世”说 春秋战国时期,断章取义引诗之风盛行,以至于孟子的学生咸丘蒙引“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问孟子:“舜既为天子矣,敢问警艘之非臣如何。意思是说既然没有一个人不是天子的臣子,那么虞舜做了天子,他的父亲警艘不算臣子又算是什么呢?孟子答道:“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孟子指出,这正是由于他们断章取义,没有从全篇着眼,没有就全诗的中心思想来理解诗句的缘故,他认为《小雅·北山》的主题思想应是“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我们暂且不论孟子说的正确与否,不妨先看看这首诗的前两节:步彼北山,言采其祀。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盐,忧我父母。博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全诗共六节,描写小臣服劳役的苦况,揭露统治者沉溺于享受安逸的生活,而驱使小臣为之劳苦服役,无法安居,不能奉养父母。朱熹注日:“言土之广,民之众,而王不均平,使我从事独劳也。”由此可见,孟子所概括的主题思想是符合该诗原义的。针对当时存在的不良的说诗风气,孟子进一步提出: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万章上》)意思是说 :讲诗者不要拿个别的文字来误解词句,不要以个别的语句而误解了作品的本意,应该用讲诗者的意思去迎合做诗者的意思,这才能得到诗的真意所在。“以文害辞”和“以辞害志”都是断章取义,而“以意逆志”才是正确的。朱熹说:“此是教人读书之法,自家虚心在这里,看他书道理如何来,自家便迎接将来。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孟子在反对断章取义的同时,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思想,他主张应根据整个诗篇的主题来理解诗句。这在当时无疑是一大进步。王国维这样赞道:“善哉,孟子之言诗也!”那么,究竟怎样去“以意逆志”?“意”和“志”有无客观标准?孟子在与学生万章论及古人时提出了“知人论世”的原则:“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的这番话尽管是针对古人交友有感而发的,但完全适用于评诗论文。他还补充说明了“以意逆志”必须以“知人论世”为基础,即不能只看文字,还要考察其实际为人如何,把作家的事迹和他的文字结合起来加以考察,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孟子对许多诗的解释是符合“知人论世”原则的。例如《北山》云: 公孙丑问曰: “高子曰:‘《小舟》,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曰:“固哉,高史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

文本细读_从文学批评到翻译研究_刘桂兰

第30卷第4期 咸 宁 学 院 学 报 V o l.30,N o.4 2010年4月 J o u r n a l o f X i a n n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A p r.2010文章编号:1006-5342(2010)04-0064-03 文本细读:从文学批评到翻译研究* 刘桂兰 (咸宁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摘 要:文本细读作为文学批评理论的一个方法论,提倡对文本从词藻、修辞、结构、叙事作多方位的体察和辨别,以澄清对原文本的创作及文体主旨的理解和欣赏,这一方法在评价翻译作品时同样具有建构价值。文学批评中的文本细读注重内部研究,而翻译批评的文本细读重在外部关联研究,不管是文学批评还是翻译批评,文本细读都不失为一种必经的恒久之路。 关键词:文本细读;文学理论;翻译批评;叙事学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一、引 言 文本细读(C l o s eR e a d i n g)是文学批评方法之一,这一术语最早由20世纪30至60年代英美新批评文学流派提出来,它对西方文学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谓“细读”,顾名思义指审慎、仔细地研读文本,分析研究作品的词法、章法、修辞和意象等。文本细读批评就是从词语、词义及其上下文关系中把握和解释原文及意义,从而阐释作品的结构和主题,即通过形式注解内容,品析每一个词语的选择和搭配,挖掘词句之间的精微联系、隐呈程度不等的意象组织等等(鲍昌,316)。按照新批评的观点,文本是一个封闭的内在结构,一个自在的客体,文本自身包含一个完整的创作境界或世界,还隐含作者的理想的期待视界。它是作者的主体期待、读者的主体期待、文本世界三者的融合冲突的过程。读者通过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寻找暗示从而谋求理解文本和文本结构的意义。文学文本经过读者细致的分析,逐次现出一部作品的总体艺术价值。文学文本的具体细读可从声音层面、意义单元、意象和隐喻、象征和象征系统等这四个层面进行:读者在阅读文学文本时,通过字句段章的阅读体味和分析,了解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情节、主题、叙事方式、作者风格等多方面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文本的意义,最终达到深入接近文本,探求文本的潜层内质。 文本细读是文学研究和批评一项最基础性的工作。任何形式的文学研究都必须建立在细致扎实的文本细读基础上,只有对文本进行了真正、充分和扎实的语言和审美性的细读分析,还原和挖掘出它们各种复杂的蕴意,才能在此基础上运用某种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批评和观照。“在文学研究和批评中,精深细密的文本细读是一切形式的文学研究和批评的起点和立足点。”(徐克瑜,125)回顾文学批评的发展也可以看到文本细读的根本作用:自古希腊以来文本细读是西方经典阅读的主导方式;柏拉图用细读批评方式写就西方文评史上经典的对话式文评《斐德若篇》;英国印象主义批评家哈兹列特、佩特和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论著也多属分析说理性的文本细读;20世纪的英美新批评派把文本细读推向极致,形成一套成熟的“内部研究”的规范和思路:由阅读确认作者的用意或旨趣,抽取文本例证加以阐明推导结论,论证遵循始、叙、证、辨、结的逻辑过程,把感性文本阅读经验提升为理性文学批评观念。可见,文本细读的任务是揭示出隐含在作品里的作者的真正动机,把作品的艺术内涵充分地显现出来。其途径是通过直面文本进行阅读、深入分析文本技巧、寻找文本中的题旨要义以及原型结构(陈思和,113-116)。文本细读既是方法,也是一种能力,它有助于阅读文学作名,帮助读者透过文字或者文学意象,达到作品所隐蔽的精髓之地。因此,文本本体及细读法的强调和再发展是进行文学研究和批评必不可少的策略和方法。 二、文学批评中的文本细读———从文体学研究到叙事 学研究 文学文体学以阐释文学文本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为目的,它是连接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桥梁,注重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对语言的选择来表达和加强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语言学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其意义需从文本中去寻求,文学批评的主体就是对文本的语言分析。语言学的文本分析因而成为文学文体学的主要分析工具(申丹,2002:11),文本细读成为文体学本位的研究方法。到60年代中期结构主义发展强劲,叙事学很快便成为一股国际性的文学研究潮流。与传统小说批评理论形成对照,结构主义叙事学将注意力从文本的外部转向文本的内部,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着力探讨叙事作品内部的结构规律和各种要素之间的关联,深化对小说的结构形态、运作规律、表达方式或审美特征的认识(申丹,2000:144)。叙事学作为以文本为中心的形式主义批评研究,把文本细读研究扩展到更开阔的领域和范畴———研究叙事作品的建构规律、形式技巧的模式和方法。 *收稿日期:2010-01-10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概述(基础知识框架梳理)

第一章现代文学批评的先导 一、“新文体”与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端 主要批评论著有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1922)《美术与生活》(1923)《屈原研究》(1922)《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1922)《情圣杜甫》(1922)新文体:指近代梁启超所创散文新体。19世纪90年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在报刊文章写作上取得了突破,创造了一种“新文体”,或称“报章体”。 其基本特征为:平易畅达、语言丰富(俚语、韵语、外国语法杂用)、笔调自由(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句法参差多变,常用排句及偶句。 梁启超的文章,特别是他在《时务报》和《新民从报》上发表的时事政治评论,充分地体现了“新文体”的特色。因此,人们也称这种“新文体”为“时务体”、“新民体”。 这种文体服务于改良运动,一时风靡全国,效仿者众,开“五四”白话文运动先河。 梁启超文学批评的文体特征 1、政论特征《陶渊明》 2、引进外国名词与语言新变天演、风格、政治小说、心理学、情节、叙述等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3、笔锋常带感情 二、王国维与现代学术话语的产生 王国维建立现代文学批评体系 第一,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和文学批评论 第二,尝试了文学批评和研究的新方法 文学批评理论 1、悲剧观:《<红楼梦>评论》(1904) 对文学的本质进行了思考(革新文学批评方法) 王国维悲剧观产生的文化机制(心理动因) 人生体验:叔本华、尼采、老庄的影响 2、审美独立 第二形式之美说(古雅说)的原创性 探索审美批评理论 3、境界说:《人间词话》(1908) 4、文学进化论:《宋元戏曲考》(1912) 王国维对现代文学批评体系建构的贡献 首先,他的文学研究主要以非正统文学为研究对象,对小说、戏曲、词等非正统文学给予了更多关注 其次,从理论上建立了新的文学批评标准,以美学理论取代传统文论中的经学意识和政教功利主义 第三,他以客观的、理论的批评改造乃至取代了主观的、印象的批评 第四,他自觉借鉴并运用了西方文论和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对传统文学批评进行了解构和挑战,从而使中国文学批评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与西方文学批评的接轨与对话,实现了传统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转化 第二章《新青年》批评家

孟子的文学思想

论孟子文学思想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基本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则向着文学的接受和批评方面发展,这一点和孔子有所不同。在文学接受和批评方面,比较著名的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养气”和“同乐”“同美”思想。 一、“以意逆志”说 “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重要的文学接受思想。《孟子·万章上》中,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理解上的偏颇,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文学读解方法: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 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 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 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显然,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句诗的理解是不正确的。这不正确之处,按孟子的意思,就在于他没有抓住诗人之志,而是断章取义地理解诗句,那自然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孟子认为,此诗的关键之处是“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即孟子所说的“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因为这首诗是讽刺国王任用大夫劳逸不均,善恶无别的,因此,诗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绝对不是以实言之,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就如同《诗·大雅·云汉》中所说的“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一样,并不是实指,而是一种虚夸。 “以意逆志”的方法虽然是针对《诗经》的正确理解而提出来的,但是孟子也把它应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接受上。《孟子·尽心下》云: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尚书·武成》所述为武王伐殷之事,事成之后,武王具体描述了牧野之战的残酷场面:“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孟子对这样的写法并不满意,认为会“以辞害义”,所以他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主张,这里并不是不要《书》,而是要对《书》中所描述的情景进行具体分析,不可盲目相信《书》中所写的一切,所以他说:“吾于《武成》,取其二三册而已矣。”不可信者不取。 关于“以意逆志”,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是指说诗者心中之意,如赵歧注云:“意,学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1](P393)朱熹注云:“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这里的“意”,应该属于读者阅读作品时所产生之意。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必然产生对作品的理解,以其对作品的理解去探讨作品的本意,即赵歧、朱熹所说的“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其二是作者作品之意。苏轼云: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不只是因为理论方法的新颖才成为研究对象 ?不是一个仅靠时间概念聚集的对象 ?20世纪文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和理论 ?重构了一种有异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范式 ?这个研究范式质疑甚至瓦解了传统的文学观念 学习的问题意识和要求 ?①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研究提供了哪些新的文学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对文学批评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否合理、必要。 ?②由这些知识的更迭、转换所构成的文学研究谱系,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与之相应,学习要求也是两点: ?①掌握20世纪西方文论的基本知识及其研究方法; ?②了解文学理论研究发生了什么变化,寻找和思考自己学习、研究取向。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学习参考书 ?①塞尔登、威德森、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伊格尔顿:国内译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即《文学理论导论(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塞尔登编著:《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The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研讨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方式 研究角度: ?各种文学批评知识和文学研究的演变趋势 基本内容: ?①重要的文学研究思潮的观点、理论、方法及其形成的知识背景 ?②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研究发展、演变的轨迹 1.导论 塞尔登: ?“60年代兴起的理论大潮无疑是对过去占主导地位的人文主义、道德主义传统的突破。”马尔赫恩: ?(20世纪文学研究)“对古老的文学批评世界是致命的。……它们瓦解了文学这一学科赖以建立的深层分类学和标准性原理,并以这一方式解构了文学全体的想象力。” 1.1 范式转换: 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意义 ?借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理论来说: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所发生的变化可以说是一种文学研究的“范式”(paradigm)转换。 ?“范式”转换意味着“世界观的改变” ?库恩论范式转换的意义:“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到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 范式构成 ?①“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共有的东西”,“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因素。 ?②拥有共同的知识背景,经受过相同的教育和专业训练。 ?③具有相近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意识”。

_马赛克主义_21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基本走向.

作者简介:阎嘉(1956—,男,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学和英语学术文 献翻译。 3本文为2004年11月27日在上海财经大学外语系主持召开的“当代西方批评理论现状与走向”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马赛克主义”:21世纪西方文学 批评理论的基本走向3 阎嘉 (四川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一 我之所以把走向21世纪的西方文学批 评理论称为“马赛克主义”,是基于这样的情况:目前我正在主编一部名为《文学理论前沿读本》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代表性论文集。从我所接触到的资料来看,我把西方在这个领域中所关注的问题分为五个大的方面:(1文学理论传统问题的现代进展;(2文学史与经典批评问题;(3文学理论与批评空间的拓展;(4文学理论的终结与“后学”;(5文学理论与身份问题。这五个方面的问题并非我自己的虚构,而是就其总体趋势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概括出来的。当然,这还不是全部论域。例如,“英语化”和“新英语写作”就是后殖民时代英美文学理论和批评中的重要论域。但这样的论域对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界来说,似乎就显得与我们的理论视野相去甚远。 在另一方面,就其中的任何一个论域而 言,我们也可以发现,虽然他们关注的问题相同,但其立场、出发点、依据的理论资源、论述的方式和得出的结论都极为不同。换言之,他们对同样的问题的看法是

极为“多元化”的,几乎找不到任何主调。例如,在“文学理论和批评空间的拓展”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批评方法的杂陈:散居者批评,性别与超性别批评,有色女性批评,伦理批评,生态批评,空间批评,赛博批评,鬼怪批评,唯物批评,新语用学,混乱理论等等。 这些情况告诉我们,在后现代的消费时代里,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早已告别了现代和前现代的语境与基本格局,即总有一种主导的思潮或理论支配着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走向,并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如果我们一定要在走向21世纪的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中寻找一个主调的话,那么呈现出来的就是五花八门的“马赛克”面貌,我将其命名为“马赛克主义”。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各种理论观 6 6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 点和批评方法杂陈,彼此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各自的视角和关注点极为不同,形成了一种“众声喧哗”的局面。 “马赛克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也是当今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基本面貌。在外在表征上,后现代的“马赛克主义”一方面是极力追寻“多元化”,以此来对抗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或操纵;另一方面则呈现为“碎片化”,即不以建构宏大理论体系为目的,往往从一个特殊角度或阐发一种观点,或对传统理论进行解构,甚至打破学科界限,在跨学科的层面上来探讨某个问题(例如“性别”问题。 如何看待这种趋势?我的看法是:“马赛克主义”的出现正符合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走向,即从“福特主义”向“灵活生产与积累”转变,以及文化上的“消费主义”与“后现代”。这种趋势目前还在发展演变之中,其影响与后果正在逐渐显露出来,并且正随着资本全球化的趋势在向世界的各种文化和地区渗透。对此,我们应当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实际,作出头脑清醒的判断,而不是盲目地跟随其后去寻找理论与批评的“热点”问题。对西方来说的“热点”问题,对中国来说未必就是“热点”;反过来说也一样。 二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当代文学: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尚在延续的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属于我国的断代文学史之一。中国当代文学既是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延续,同时,它又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开放性的体系,是一个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变革发展的全新的文学历程。 2十七年的文学:(1949-1966)实用主义和狂热政治激情的结合,英雄主义情绪高度发扬,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普遍存在,以及民族主义热情占支配的情绪。 3文革“十年”文学:(1966-1976):万马齐喑,百花凋零。沦为政治斗争工具的主流文学;传递弥足珍贵文学声音的非主流文学(地下文学)。 4新时期文学:(1976- )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1977年8月十一大宣布“文革”以粉碎四人帮结束,并把文革之后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为“新时期”。文学界虽将文革之后的文学成为“新时期文学”。事实上,直到1978年5月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才是新时期的真正到来。当代文学中最富有探索性的阶段。“五四”文学精神回归。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但文学的浮躁也不可忽视。 5复调:巴赫金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时,提出“复调小说”的理论。他认为,陀氏创作的是一种“多声部性”的小说,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恰恰是在不同声音、不同意识相互交往的联接点上,思想才得以产生并开始生活”,所以“思想就其本质上来讲是对话的”。 6显性文学:即公开发表,进入了“印刷传媒”,处在流通地位,可以“正当”地、“合法”地拥有读者的作品。 7潜在写作:潜在写作:指17年和文革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们的创作,包括他们当时不能发表的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如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食指的诗,沈从文的家书等。“潜在写作”的相对概念是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两者一起构成了时代文学的整体。 8反讽:是个中外现代小说中常见的—种叙述方式和美学效果。反讽简单讲就是说反话或反语,目的是造成幽默、讽刺或嘲弄效果。 9元小说:小说家在小说中提示和交代他是怎样在叙事、怎样在虚构,这被称为叙事的自我指涉,有自指性。在此,作者强制将读者带离想象,强制读者意识到叙事的虚构性和想像性。许多现代小说中都有这种叙事的自我指涉,或者也被称为元叙述,如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等人的小说。大量存在这种自我指涉的小说,理论家们就称它为元小说,或超小说、自反式小说等等 五六十年代 1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24人,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后,大会通过了《宣言》,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2、百花文学: 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中国,毛泽东在1956年5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 3、纪要:1966年2月,江青得到林彪的支持,并以林彪的名义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形成了由江青、张春桥、陈伯达定稿,并由毛泽东审阅修改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纪要》共分十条内容,包括文艺黑线专政论、破除对中外古典文学的迷信、文艺上反对外国修正主义并点名批判了一批文艺作品。纪要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党,给以后的文艺界造成极大的祸害。1979年5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建议撤销1966年2月部队文艺工作

孟子知人论世综述

知人论世综述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提出的。下面我将从“知人论世”的方法内容,此方法对文学鉴赏的影响,后人对其的评价与新解以及此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分别作出综述和总结,并提出一些我的观点。 一、知人论世作为文学鉴赏理论的提出。 “知人论世”是文学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最早出自于《孟子·万章下》,“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从它的出处,我们可以看出“知人论世”最初并不是文学鉴赏理论,而是孟子的“尚友”之道,即与古人交朋友的方法。“知人”并不是一件易事,正如孔子所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在孟子看来,读古人的诗书,实际也就是与之交友(当然是神交),而要交接古人,只是读其诗书是不行的,还必须了解他们的为人行事,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这样,才能读懂古人的诗书,才能和古人心契神交,成为知音。在这里,孟子客观上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正确的文学批评的原则与方法,它不但具有文学批评理论建构的意义,而且还具有阅读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孟子那里,“知人”与“论世”是相互联系着的两个概念,“论世”是为了“知人”,而“知人”则必须“论世”。所谓“知

人”,就是了解作者的经历行事,理解作者的心志情思;“论世”,也就是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诸因素对作者的思想道德、心理性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激发作者创作的社会动因等等。“论世”方能“知人”,因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一个人的处世行事的方式,思想精神的状况,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养成并受到社会生活的客观的制约,因此,“论世”是“知人”的前提条件,不“论世”就无以“知人”,而不“知人”也就无以“论文”。 二、知人论世对文学鉴赏的影响。 首先,可以了解作者的家世出身、人生经历,有助于认知作者。体会作品所寄托的情感。不同的家世会培养出人的不同性情和风格,不同的生活阅历会使他原有的风貌或者继续延伸,或者发生转变,所以在鉴赏文学作品时,作者所处的家庭背景和所经受的生活历程是不容忽视的。例如:苏轼一生虽经历了宦海沉浮,但他却一直保持着忠君爱国的情怀.即使在人生的逆境,也不乏豪放旷达的性情,也能够唱响生命的最强音,这与他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苏轼的文学创作巾表现出的道家思想,以及他所具有的超然豁达的精神,直接取益于他的启蒙老师张道士。母亲的家庭教育也影响了他的一生,使他一直有着积极人世、誓死报国的理想。以只有了解作者的生活变迁。所以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认真揣摩作者刨作时的处境与心境,才能更准确地体会出作品的蕴意和情感。

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文学批评理论研究:观念与方法——塞尔登《文学批 评理论》的意义 字体:[大中小]2006-10-10文章来源:文章作者:赖大仁 摘要:塞尔登按文学批评理论的主题或论题来做西方文论选编,不仅打破了历来的编选惯例,而且显示了某些新的研究观念与方法。一方面他在相同论题中将古今文论同时并置,试图揭示其历史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他提出“隐含的理论”,致力于说明不同文论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与逻辑关联性。在此基础上,他提倡“比较的”、“历史的”、“对话的”研究方法。在相对主义和解构主义观念颇为流行的今天,塞尔登所倡导的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的观念与方法,是值得重视和颇有启示意义的。 关键词:文学批评理论;历史连续性;逻辑关联性;“隐含的理论”;相对主义 英国文论家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是一部别开生面、别具一格的西方文论选编,它打破了历来文论选编按时代和作者来编选的惯例,改为按文学批评理论的主题或论题来编选。在同一个主题或论题下,不同时代文论家的相关论述共时态并置;而不同的文学批评理论主题或论题,则又形成彼此的参照。我以为,这并不仅仅是一种编选体例上的改变,更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观念的改变。这从编者那篇不长的序言中可以看出来,其中所阐述的某些理论观点,的确可以引发我们的诸多思考。 对于当代人来说,我们实际上是处于历时态与共时态纵横相交的时空坐标之中。任何知识谱系中的认识与创造活动,都可能一方面割断不了历史的关联性与连续性,另一方面也回避不了多元并存中的选择与对话。其中可能会有太多的误区、盲区,有太多被遮蔽的可能性,因此也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困惑。在文学批评理论方面也同样如此。看来塞尔登是把这个问题给挑破了。 首先,从纵向关系而言,当我们看待一种知识谱系的发展历程时,最便利于我们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也许是历史进化论的观念;然而当我们坚信今必胜昔,新事物必将胜过并取代旧事物的时候,却往往容易使我们忽视和历史传统之间的关联性与连续性,从而遮蔽应有的历史视野。 比如五四“文学革命”的著名口号之一便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一以“取代性”为内核的进化论的文学观,无疑为当时反传统和实现文学革新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从而也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文学发展和文学研究的格局与走向。然而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这一理论观念既与文学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代部分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2)在晚清,袭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期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以此为肇始,1917陈独秀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随之迁京,1919年借五四运动大势将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新青年》集中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特色,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确认“人权平等之说兴”与“科学之兴”“若舟车之有两轮”。是推进现代社会进化的基本条件。《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新青年》集结的急进知识分子主要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其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其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1917年1月,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5月,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 1918年1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出版。从这一号开始,改用白话与新式标点符号。同时,编辑部扩大,改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轮流编辑,鲁迅撰稿。形成新文化、新文学的统一战线的团体,对推动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起了重大作用。 1920年9月迁回上海,成为上海共产小组的刊物。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成为党的机关刊物。 1922年统一战线分解后,《新青年》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6年终刊。 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主要发起人是陈独秀、胡适,他们在周作人、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蔡元培等人的支持和策应下,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主要思想武器,向中国封建文化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总攻。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文学革命:发生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自此中国文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文学革命发生的条件:1、1911年辛亥革命宣告封建帝制结束,为中国社会转型创造了基本条件;2、一战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得以发展,新兴社会力量增长,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与阶级基础;3、更加直接的原因是:随着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新式文化教育得以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自主开放意识的新型的知识者群体,他们成为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生力军;4、现代印刷技术与现代出版业的引进与发展,晚清报纸副刊与专门文学杂志的出现,形成了现代文学市场,出现职业作家。 文学革命取得的重大实绩: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3、文学理论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4、创作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 文学革命的重要意义:1、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不同于近代产生过的文学变革或文学改良,它带来了文学观念、内容、形式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大解放;2、在文学观念上,将“文以载道”、游戏消遣等各种文学思想作为封建制度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物加以否定,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积极的文学思想,成为一般新文学作者的共同倾向;3、在文学内容上,体现着民主主义、人道主义

文学批评期末考试

一.先秦部分 (一)诗经中关于“诗”的两种观念 1.强调诗歌具有一种美刺功能 2.朦胧地拥有诗缘情的意识 (二)史书《国语》《左传》《尚书》中的两种观念 1.献诗讽谏说 2.观诗知政说 (三)孔子 1.确定了文学批评的标准 (1)思无邪 (2)中和之美 (3)尽善尽美 (4)崇尚雅正的锋哥 2.明确了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 (1)兴:孔安国:“引譬连类。”创作层面。 朱熹:“感发志意。”欣赏层面 读者在阅读欣赏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兴发感动,是一种由此及彼得情感体验由诗歌而引起的联想。 《论语*学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人的修养要做到精益求精) 《论语*八佾》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兴”的历史背景——春秋以来赋诗言志的传统和断章赋诗的风气,不拘泥于原有的诗意,赋予诗更广泛的意义。 A.好处:诗的广泛运动 “兴” B.坏处:断章取义,过分主观化 (这一缺点到孟子时才有所改观,孟子主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2)观:郑玄:“观风俗之盛衰” 朱熹:“考见得失。”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具有“观”的功能。因而杜诗具有史谏功能。 (3)群:孔安国:“群居相切磋。” 朱熹:“和而不流。” 诗能聚集人们在一起用诗来互相砥砺。 (4)怨:孔安国:“怨刺上政。”

朱熹:“怨而不怒。 杜甫《客从》仿乐府诗创作泉客珠鲛人泣珠 (5)“兴、观、群、怨”的作用及影响 称为反对文学脱离现实的有利武器 《文心雕龙*比兴》:“汉代诗刺道丧兴义销亡。” 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是对“兴、观、群、怨”的继承 对创作影响:杜甫、陆游、辛弃疾……诗歌创作的影响 (四)孟子 1.孟子的文论思想 (1)知言养气说 《孟子*告子》《孟子*公孙丑上》 ①浩然正气的内涵 浩然正气,指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而形成的崇高的精神气质蕴涵,所表现出来是一种由道与义凝聚而成的凛然正气。 A.至大(即非常的强大,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无处不在的特点) 一种抽象的精神状态,而不是一种客观实体,通过不断的时间可以体会到它的存在,还可以和我们的生命融为一体,达到天地合一。 B.至刚(指浩然之气的无坚不摧)【文天祥《正气歌》】 C.配义与道(以直养)【直:正直。养:培养】 D.集义所生(用正义的积累去产生) 养浩然之气,须积极的行动,不能半途而废 养气:指人的内心道德修养的功夫。即人的内在品德的充实之美。养气需要配义与道,需要长期修养、锻炼,还要不受任何外在环境的干扰,威胁和利诱,始终坚守自己的操守。即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知言(即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尤其是能辨别四种错误言辞的能力)“詖言知其所蔽,淫词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 片面之言辞过分的言辞歪曲的言辞 这种辨别能力应用到文论当中,就是鉴赏判断文学作品的能力。 孔子: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言为心生”人言为人品的表现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讽喻诗 高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人。 A.知言与养气的关系 养气是知言的前提,知言植根于养气。养气能使人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提高,自然而然便加强了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 B.影响: 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的观念 刘勰《文心雕龙*养气》 韩愈“气盛言宜”——见《答李翊书》 苏轼对李白的评价“气盖天下”——见于《李太白碑阴记》 苏辙对司马迁的评价“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2)以意逆志(孟子文学批评的方法论之一)

文学批评理论书单推荐

【陈晓明】文学批评理论书单推荐 北大的陈晓明教授给当代文学研究生开的书单,虽然说是当代文学,其实就是一份除去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学批评理论书单,可以作为参照 1,亚里士多德:《诗学》 2,黑格尔:《美学》三卷。 3,罗素:《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6,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北京,三联书店,1989。 7,麦克斯.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 8,杰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9,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0,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1,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2,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欧洲文学主流》(六卷) *13,韦勒克、沃伦:《文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84。 *14,沃尔夫冈.伊塞尔:《语言的艺术作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15,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 16,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7,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局,1999。18,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9,乔纳森.卡勒《论解构》,陆扬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0,茵加登:《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 21,尼采:《悲剧的诞生》,北京,三联书店,1986。 22,福科《性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23,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4,德里达:《书作与差异》,三联书店,2001年。 25,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26,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7,列奥塔:《后现代状况》,多个版本。 28,保罗.德曼:《解构之图》,李自修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9,J.米勒《重申解构主义》,郭英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0,罗朗.巴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8年。 31,雷蒙.威廉姆斯:《先锋派的政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 *32,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 *33,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 34,麦克卢汉:《理解媒体》,译林出版社。 *35,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6,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 *37,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三联,2002年。 38,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三联,1998年。 39,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大学出版社。 40,福克马、伯斯顿编:《走向后现代主义》,王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