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大外交读后感

大外交读后感

《大外交》读后感 2008-07-14 19:17:5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

小 订阅
《diplomacy》(中文名译作《大外交》)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外交“常青树”、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大作,也是一部大师级的著作。日本的首相中曾根康弘把本书和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马汉的《海权论》并称为国际战略和外交关系领域的必读之书。基辛格是一个哲学家,也是一个实践家。贯穿全书的是中世纪到后冷战的国际关系的历史,全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字字珠玑,没有说教式的乏味,读来仿佛置身于时光隧道,一路走来,陪伴你的是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灾难和和平,金戈铁马与外交运作。用哲学和伦理的观点去思考国际关系的历史,究竟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哪个作用更大一点?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哪个正确?马基雅维利正确吗?
基辛格把美国定位为“充满理想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没有私心的,致力于全人类民主、自由与和平”的国家,它相信人性本善,是在传播其价值观,没有权力政治的观念,讨厌殖民主义,它用自身的示范告诉全人类,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大陆上,一群充满理想的移民在自由和民主的体制下,经过两百年时间,发展为世界头号大国。书的开篇,首先提到了两个总统,一位是老罗斯福,也就是西奥多罗斯福,另外一位是伍德罗威尔逊。前者是现实主义政治的提倡者,后者是理想主义政治的提倡者,从实践的角度看,前者更实用,但是威尔逊的论调则成为美国后任所有总统的一致推认的主流,不过从哲学的角度看,推动历史进步的往往是理想和现实的结合,也就是说,理想的背后要有足够的实力支撑,大的成就往往来自于小的积累,这些积累很多时候还是曲折的,正义战胜邪恶是历史的必然,但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先验式的设计往往无法左右历史,更客观的说,历史是人走出来的,前面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历史既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充满了不确定,但是又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演绎。基辛格的最终观点也许和我们1977年的真理标准点的大讨论类似,也就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摸着石头过河,大的错误不要犯,小错误迅速纠正,不要害怕冒一点风险,但有错误要及时纠正。纯粹的唯心论和唯物论都是片面的,前者会变成乌托邦,缺乏现实的基础,后者会变成唯经验论,缺乏创新。不过从实践的角度看,美国的唯心式的先知们,提倡无私、善恶观、民主和平等

道德观,其背后也有根深蒂固的国家利益,秘密外交,虚张声势,尔虞我诈,现实功利等因素,究竟是理想超越现实,还是现实超越理想?究竟佛学的人性本善,三世论,提倡“你打我的左脸,我给你右脸打”,用道德感化行恶的人占上风?还是提倡霍布斯的人性本恶,惩罚和奖励的手段并用,提倡均势和制衡,在人性自私自利的斗争中寻求和谐?——汶川地震的捐款,究竟是出于人类普遍的爱心,还是出于群体效应?出于无私还是自私?互惠互利究竟是道德还是计算?——不过从实践来看,提倡人性本善、追求和谐、追求美好的价值观是更有市场的,虽然打着美好的口号同时做一些战术性的迂回也是允许的,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美国的两任总统其实所用的手法并无二致,为什么威尔逊为后人所提倡而罗斯福被后人所忘记,就是因为推销美好的价值观是有广大市场的,大多数更认同美好,人性本善,虽然美好的同时也有着很多不完美。——“范跑跑”的例子充分证明了,说出一些心理话未必受欢迎,用个人的力量去挑战道德体系实在是不自量力。真实的心理需要高尚的包装,语言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男女结婚究竟为了虚无缥缈的爱情还是为了金钱、名誉、性、恐惧和贪婪.....?爱情如同一个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究竟是现实产生爱情,还是爱情催生了现实?先有爱情才有一切,还是先有一切才会有爱情?动机已经很难考证了,不过更真实的说法是,两者是交替出现的,理想和现实都会有作用。
基辛格被人定位为“现实主义”外交家,和他的总统尼克松类似的,他对人性的看法更悲观一些,和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以及我国的李宗吾的厚黑学一样。这似乎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害怕失去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大于希望得到,在历史中,英雄往往是悲剧性的。与相信别人带来的好处相比,人更容易记住他带来的害处。人很容易记住伤害,记住人性的阴暗面,人总会夸大阴谋,把别人的动机想成最坏,首先考虑最坏的结果,因为这样可以进行充分的防御。根据这种理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一种常态,和平反而不是常态,和平只有建立在制衡和均势的基础上——斗争之所以不出现,不是因为道德的约束,而是因为害怕报复和制裁。人的社会的演进很有意思,最初所有人都是遵守道德的约束的,突然某一天有些人不道德,于是其他人为了制约他,必须想出一些办法去制裁和约束他,这就产生了暴力的工具,也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不信任,产生了战争。但总体来说,人类社会是螺旋式的向上的,就如同股市一

样,有时会升,有时会降,但总体是向上的。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最终的远景都是为了消灭阶级,人人平等,大同的世界。但在手段方面有所不同。而历史的演进也充满了挫折,倒退,困难,喜剧和悲剧交替出现,和平和战争交替出现,从乐观主义的角度看,历史总是向上的,而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看,最终人总是会产生矛盾的,总是暴露其自私、贪婪的本性的,总是根据现实而不是理想决定其行为的。不过从历史来看,注重互惠互利,眼光超越自我,为了一个群体而奋斗,提倡共同进步,其结果都会被自私自利,遏制,你赢我输的博弈要更好。美国和苏联的例子证明了,在一场竞争中,用示范影响世界,追求和谐,追求人类进步,最终的结果就是不战而胜——心中无敌,则无敌于天下;而用刺刀征服世界,处处树敌,不追求共赢,处处你赢我输,最终的结果就是被世界所抛弃。美国是提倡私有制和竞争的,开放的世界带来的一种巨大的示范作用,示范造成了竞争和进步,而封闭的体制则害怕竞争,越害怕竞争越封闭,最终当封闭变成开放的时候,体制就崩溃了。这看似是一种残酷无情的经济学规律,但又是一种善良的伦理哲学。——生存的哲学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建立示范,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去感化别人,实现合作,互惠互利,共同进步,感化的作用会造成敌人的归顺、自行瓦解和人心所向。这也是美国如何赢得和苏联的冷战的根本原因。也是诸葛亮如何七擒孟获让其心服口服,秦始皇用暴力不过二世而汉朝用德性和仁政能矗立百年的原因。
在国际关系上,也贯穿了这两种普遍的思想,一种是均势制衡的思想,它注重实力的分析,根据现实做出有利于国家利益的行为,它起源于欧洲;另外一种则是威尔逊式的外交,它的根源是唯心论和宗教,提倡超越现实的价值观,无私、奉献、平等、自由.....。前者最早来自于17世纪的法国的天主教枢机主教黎塞留,在中世纪宗教统治的欧洲,国家的界限非常模糊,民族主义的观念很淡薄,教皇是人们顶礼膜拜的人物,人的生命和国家的生命交予上帝——世界是神秘的,唯心的,不可知的,宗教控制一切。黎塞留以一个主教的身份提出了国家利益至上的观点,为了国家利益,可以使用任何手段。“人的灵魂是不朽的,但国家崩溃则无可挽回。”黎塞留面对的是生存环境非常残酷,四面八方均有强大的敌人的包围,提出现实主义的观点是出自生存的本能。为了国家利益,天主教教徒的黎塞留放弃了意识形态,掀起了反对中欧哈布斯堡王朝的斗争,他暗中支持新教徒和宗教

改革,为其反对宗教的束缚提供武器和物质资源,支持敌人的敌人,挑拨离间,从中得利。由此造成了三十年战争和中欧的割据,最终的结果是促成法国的壮大,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势力。黎塞留的思想奠定了近代欧洲外交的基础,也直接瓦解了欧洲的宗教势力,促成了很多国家的诞生。
物极必反,法国的强大造成了其他国家的恐惧,尤其是路易十四和拿破仑的征服,各国对法国大革命带来的“自由、博爱和平等”冲击深感恐惧,而实质上,拿破仑打着“自由,博爱和平等”的口号行扩张之实,造成了对欧洲正统的冲击。为了维护欧洲的秩序,奥地利首相梅特涅设计了“神圣同盟”,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结盟,维护欧洲秩序。还有四国同盟,英国,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其目的是遏制法国。欧洲达到一个平衡和均势的局面,英国则扮演了一个独特的角色,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英国提出“光荣孤立”的口号,除非欧洲出现一个威胁均势的大国,英国不会介入欧洲的局势。英国和美国不同的是,英国更多的是考虑现实的利益,而美国的行为则出自道义。英国的两个政党托利党和辉格党唯一的分歧在于,如何避免均势被打破。也就是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的区别。奥地利首相梅特涅死后,欧洲出现了两位人物,一个是法国的拿破仑三世,一个是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前者愚蠢的错估了形势,低估了普鲁士和高估了奥地利,形式上分裂神圣同盟,但是实质上,造就了普奥战争,以及中欧一个强大国家的统一——德国的统一。俾斯麦是一个现实主义政治家,纵横捭阖于各国之间,缓解了外部的压力,利用矛盾和机遇,造就了德国的统一。
俾斯麦设计的维持欧洲均势的协约,也就是保证英国在地中海的利益,俄国的泛斯拉夫主义在东欧和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因为这位伟大的政治家的天才而弱化了矛盾,但俾斯麦之后,威廉二世毫无目的的扩张,与英国俄罗斯交恶,不留弹性空间的与奥地利结盟,造成了一战前的紧张,最终,一战以斐迪南大公被刺杀而引发,一战造就了一个有趣的局面,德国西面受阻而东面胜利,造就了英法尤其是法国被削弱,而奥匈帝国被瓦解,东欧和巴尔干很多国家宣布民族自决,俄国则爆发了十月革命,在布尔什维克的政权下,退出欧洲宪兵的角色。更重要的是,美国的介入,尤其是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使得美国将本国的价值观移植到欧洲,认为“欧洲的战争起源于均势,只有消除均势,建立国际联盟才能维持和平”,而实质上,欧洲的战争恰恰因为丧失了均

势。结果导致了巴黎和会中,战胜国不胜,战败国不败的局面,战胜的法国国力大大的削弱,而德国则保存了实力。徒有其表的国际联盟和凡尔赛协约不起实质性的作用,执行上遇到很多障碍。德国出色的外交家史特瑞斯曼更是巧妙的运作,逐渐离间了法国和英国美国的关系,在裁军、赔款和撤出占领区等问题上,逐渐向着德国期望的方向进展,事实上,德国暗中扩军,而美国给予的贷款超出了德国的赔款,法国忌惮德国的壮大,但无可奈何。

事情总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样。
基辛格说过,政治是一门艺术。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教育家,懂得用曲折的和容易接受的方式让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外交运作也是一门艺术,其中有声东击西、虚张声势、表演、秘密谈判、宣传、战术.......。总之,用不为外人所知的方法、以不为外人所知的动机巧妙的达到目的。事情大多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样,这也是为什么情报的作用很大的原因——事物的表面和实质、行为和动机往往不是重合的。要用辨证的,发展的,本质的和联系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威尔逊提倡的国际联盟,大谈特谈十四点原则,但是这个象征性的国际组织最终变得毫无执行力,根本无法保证罪行得到惩罚,而提倡者美国则早早的退出舞台,不问不管欧洲的事务。一战后,法国虽然被作为战胜国看待,但实际上,它损失惨重,而战败国德国则保存了实力,法国在欧洲大陆无法抵御德国的攻击。但在表面上,英国和美国则认为法国具有扩张的野心,力主恢复德国和遏制法国。德国的赔款看似很惨重,但美国为其提供了贷款,使得德国战后的地位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在实质上增强了。战后的联合国的作用也与国际联盟类似,表面上设置了程序和法律,造成一种民主和平等的氛围,但最终做决定的往往是具有实力的大国。例如1967年苏联入侵匈牙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联合国成了入侵的障碍,而不是维护和平的工具,它象征性的谴责了苏联的行为之后就变得无能为力。类似还有新世纪初美国对伊拉克的入侵,联合国已经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象征,决定结果的是大国的实力。
苏联和美国的冷战,在1945年后开始,到九十年代初结束,其中美国在经历越战的失败之后,战略上处于守势,苏联在此后则大肆扩张,入侵埃塞俄比亚,古巴入侵安哥拉,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对此无能为力。苏联在80年代初,给世人造成的印象是——共产主义将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资本主义则全面撤退。而戈尔巴乔夫在上台之后,再悲观的人也不会想到鼎盛时期的超级核大国苏联居然在几年之后

解体。表面上的强盛和扩张掩盖了虚弱的本质——苏联为了扩张所付出的代价是用巨大的成本维护其卫星国,国内的僵化的体制无法促成进步,在高科技时代来临的时候,苏联被远远甩在了后面。它用不断扩张的表面掩盖虚弱的本质。最终的倒台看似是出乎预料,但又是必然的。类似的还有法西斯日本和德国,扩张的表面是掩盖其虚弱的本质,但是其表面能蒙蔽相当一部分人。经济的发展和军事的扩张的周期往往不吻合,一般来说,经济较强的国家未必是军事大国(目前的日本、德国),而军事大国又未必是经济大国(前苏联)——这是一个死循环,越缺乏资源的国家越需要扩张,而越扩张越需要资源弥补庞大的军费开支,导致无法支撑其庞大的链条,最终在某个阶段必然导致多米诺骨牌的倒塌。表面上的昌盛和政治上的强大,军国主义,扩张主义,背后往往掩盖其虚弱的本质(哈布斯堡王朝、前英国的殖民主义、日本军国主义、苏联的扩张主义),而看似示弱的、不扩张的、不搞争论的、闷声的,未必是真正的弱,也许它正在完成一个盛衰周期的飞越。(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战后的日本和德国、19世纪的美国(在19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陆军排名世界二十多名,它庞大的资源都集中在发展经济上,有利的环境造就了崛起的美国))
从共产党夺得中国大陆到美国与中国建交之前,它的真实形象不为世界尤其是美国所知,是神秘的。按照表面的印象是:中共在意识形态方面比苏联更加狂热,中国和苏联是亲密不可分的共产主义兄弟。尤其在其国内的宣传中,“打倒美帝国主义反动派”、“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打倒走资派”.......,珍宝岛对抗的时候,世界都以为是好战的中国先动手,而根据实地的情况看,苏联先动手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当基辛格访华的时候,毛主席说了几句话“台湾是小问题,世界才是大问题”,“那些标语都是虚的”.......。事实上,中国不好战,表面上的、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共产主义兄弟联盟已经产生了严重的裂痕,虚张声势的口号并不代表内心也如此,与台湾问题相比,中国更希望与美国建立关系对抗苏联。在国庆的时候,毛主席象征性的把斯诺安排在自己身边,这个看似不经意的信号暗示了中国向美国伸出手。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提到,在没有进入延安之前,共产党被描写为杀人恶魔,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宣传影响了大众的判断,但实际情况往往与表面的宣传不重合。历史上很多未经解密的档案往往能反应当事人的内心动机和事实的真相。
人物往往具有双重人格,事物的表面和本质也

会不一样,表面上的印象和内在真实的状况往往会让人大吃一惊——永远不要把制定法律和香肠的过程给外人看——俾斯麦:黎塞留是天主教的主教,意识形态上狂热的宗教分子,但是为了国家利益,他暗中支持新教徒对抗天主教的正统统治。希特勒和弗朗哥在一张火车站上的照片,两个人谈笑风生,亲密无间,但真相是,这张照片是他们产生严重分歧之后照的。当中国人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高喊“祝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副主席万寿无疆,身体永远健康”,毛主席和林彪出入成双,亲密无间的时候,林彪甚至被写入党章、列为接班人的时候,1970年,发生了九一三事件,林彪叛逃未果摔死。一夜之间,林副统帅变成了叛徒。在很长一段时间,斯大林被苏联人认为是“英明的领袖”,直到有一天,苏共二十大,对生前的斯大林毕恭毕敬的赫鲁晓夫作了一片让世人震惊的报告,斯大林从天上掉到了地下。戴高乐在回忆录中谈到斯大林“他表面上谦虚,温和,但实际是一个独裁者。”“他的言行和行为的反差是多么大。”威尔逊之后的所有美国总统都提倡威尔逊主义,但威尔逊主义的实质则是非常不同,现实主义政治家尼克松居然也是威尔逊的信徒。如同民族自决、革命和解放等口号一样,一些标语和口号被装上了新的思想,思想经过高尚的包装之后更容易推销给大众,但其真实的状况则可能完全不是这样。《毛泽东选集》中,斯大林被描写为一个无私的,高尚的和国际主义领袖,苏联也和帝国主义国家不同,对中国人民无求回报,充满兄弟般的友谊。但历史的真实是:苏联为了扩张领土,和希特勒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协约,瓜分了波兰,从东欧抢走了一大片领土——苏德互不侵犯并不是互不侵犯,而是两位谈判高手各有动机——斯大林让德国和西方国家互相厮杀,而德国先稳住苏联,接着回过头进攻苏联;而德国入侵苏联之前,苏联还和轴心国谈判,撤出东北的苏联红军,默认了日本在满洲的地位。朝鲜战争,看似是中国、苏联和朝鲜结盟,共同作战,但是几个国家各有动机:苏联害怕和美国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国则因为美国逼近了鸭绿江,威胁了中国的边界,朝鲜则希望打的越火越好,甚至希望越过三八线去“解放”南朝鲜。美国则在杜鲁门主义的指导下,害怕朝鲜的赤化。朝鲜战争的结果,是中美都宣布了胜利,事实上各有胜负。朝鲜战争中,苏联说话不算话,高价卖武器给中国,埋下了中苏分裂的种子。

矛盾论和实践论。
乐观主义和面对现实是矛盾的同一体,它们共存,它们互相作用、螺旋上升促成了历

史的进步。
矛盾论告诉我们,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转化的。在战略上,敌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失败和成功,好事和坏事,困难和顺利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长期看,只有先破,才能后立。不破不立。在某个阶段的坏事,往往意味着后面的好事,而相反,某个阶段的好事,也会变成未来的坏事。面对变化的时候,我们要迎接变化,视变化为机遇,而不是威胁。
国际关系的历史充分证明,矛盾是不断转化的,应该认清楚某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美国建国的时候,华盛顿等人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反对英国殖民主义者,并且在建国之后,呼吁后人“光荣孤立”,不管不问欧洲的事情。但是,事情是会变化的,美国逐渐把它的价值观推广到美洲大陆,形成了门罗主义。美国不仅关注国内事务,还关注本大洲的事务。后来,则介入了一战和二战,变成了全球的领袖。美国和英国的关系则由最初的征服、对抗变成后来的英美同盟,而在同盟之间,美国和英国还有关于殖民问题的分歧,有共同利益的同时,也有巨大的分歧。这形成了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打击了大西洋同盟的积极性。法国和德国是欧陆上的两个大国,最初,法国的黎塞留、路易十四和拿破仑称霸的时候,欧洲为了遏制法国,结成同盟。后来则又结成同盟遏制统一后的德国。俄罗斯和英国作为边缘国家,成为平衡的工具。法国二战后被德国侵占,但法国和德国拥有共同的利益,这就是重建欧洲同盟,摆脱北约尤其是美国的控制,于是又从敌人变成朋友。中国在意识形态上和苏联相同,但由于国家利益,中国和苏联决裂,和西方靠拢,西方最初和苏联进行冷战,后来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则成为中国的战略伙伴遏制独大的美国。乐观主义更要面对现实,分析矛盾的转化,抓住有利的变化,促成事情的发生。
实践论告诉我们要注重事物的本质,分析真实的状况。基督教是一种唯心的价值观,也就是说,不且实际的理想,只要真心的祈祷,则必能心想事成。但是,在战术实施的具体步骤上,则必须解决具体的困难,设立具体的目标。而结果的达成不仅仅依靠祈祷,它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包括主观的努力,不放弃,客观的环境的变化,甚至包括运气(运气甚至占了很大一部分)。内因和外因结合在一起,促成了事物的变化。苏联的解体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因素,而是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当然,在美国看来,把它解释为美国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占了上风),实际上,它的解体和内在的体制虚弱,卫星国的矛盾,国内集权压抑创新和自由,加上和

美国的军备竞赛,对手的宣传攻势,分化,瓦解。在某一个时间点,里根、撒切尔和戈尔巴乔夫这些关键人物的表现,推动了苏联的解体。而美国之所以能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国,除了它唯心的价值观之外,其有利的地缘政治(脱离于欧洲战火),建国的历史(美国的民主政治),对外来文化的包容,资本主义的竞争和开放,加上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与苏联的全球冷战,美国是经过二百年时间逐渐登上了世界第一的位置,而这个强国在一个世纪以前,其陆军实力还位居保加利亚之下,被普遍视为世界的二等国家。美国人会认为这是“天赋使命”,也就是说,给予所有的外在条件都是上帝给的,加上自身的努力,促成了一个大国的诞生,而实际上,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困难,机遇,变化,倒退,曲折,委曲求全,妥协。美国人对历史进步的乐观主义描述是“创造性的毁灭”,历史的进步和成功不建立在成功、而是屡屡的失败的基础上,唯有大量的失败,才造就了少数的成功,对旧世界的破除看似是一个时代的失败,但预示新世界的到来。
理想的确立,常常让人忽视其中的困难,产生左倾,冒进和急躁的情绪。这时候,要客观的评估条件和环境,做出战术性的选择,设立阶段性的目标。二战后,英国明白本国已经不是世界第一,于是设立了务实的目标,追随美国,成为盎格鲁撒格森体系的关键角色。中国经历文化大革命之后,邓小平说“中国决不当头,决不称霸,当不起头,不具备这个实力。但是要有所作为,成为反霸权的一员。”哈布斯堡王朝的毁灭,英国全球殖民体系,苏联的扩张,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拿破仑和路易十四的霸权,都用了超出客观实力的力量去攫取全球霸权,导致了战线过长,最终崩溃。坏事往往变成好事。美国在越战失败之后,反思了冷战的得失,实行务实的策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使得苏联被孤立,更加肆无忌惮的扩张,最终在一列高速列车上身亡,越战的失败,反而促成美国打赢了冷战。
理想和现实互相作用的过程是非常隐晦的,随着时间和耐心,量变造成了质变。质变的过程仿佛是一个奇迹和梦想成真,但是过程绝对是曲折的,中间就是我们所说的“冷冰冰的现实”。对具体的事情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要实事求是,而在战略的方面,则可以设立一个奇迹和梦想的目标。具体执行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很多困难,甚至是倒退,如同王国维的做学问的境界一样,唯有经历人憔悴和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阶段,才能最终在困难和屡屡的失败中发现“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从理想

的角度看,历史总是越来越好的,虽然很多时候会产生倒退,但不破不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大的倒退是为大的进步做准备。法国的复兴,美国的建国,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无不从一穷二白起家,支离破碎,断壁残垣......,复兴者既有战略性的眼光,也有战术性的头脑,采取妥协、委曲求全、保存实力、利用变化、抓住矛盾.....,同时注重内因和外因的因素,经历时间和耐心,逐渐由量变到质变。

宗教和现实。
困难中的人,总喜欢去问问算命先生,有些人还求助于宗教,事实上,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宗教的作用是一种安慰剂,而乐观也是一种安慰剂,不知道究竟乐观和积极的心态究竟能对度过难关有多大的帮助,但是乐观和积极的态度至少是诱发了内因的主动性,在外界条件具备的时候,局面就可以改变。
美国人相信基督教的很多,从总统到平民,god bless america是经常说出口的,《圣经》故事被反复诵读,每日的祈祷也变成了一种习惯。他们相信感恩,相信上帝,相信“心想必然事成”——从国家的建立,到公司的成长,再到个人战胜病魔,无不是一种思想的力量在主导。美国人诵读圣经的时候,会把故事中的人物加以现实化,认为这些奇迹都是真的,当相信它们是真的,生活中也就逐渐产生了类似的故事,这也许是思想改变现实的一个有趣的例子。——无数美国总统发表演说的时候,总会动情的表示“一群移民如何在一片荒地上建立起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这本身就对应摩西带领一群人走出荒漠建国的故事,他们认为这是上帝赋予他们的使命。他们对示范的作用如此坚信不疑,以至于他们在国策上推崇华盛顿、杰弗逊、威尔逊等理念——美国人的使命不是自私的,美国人通过自身的示范证明民主制度的有效性,并且传播到世界,推销美国的价值观,促进人类和平和发展。他们更致力于用道德感化敌人,也就是通常说的不战而胜或者和平演变,这就是为什么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人宣称这是感化的作用。从华盛顿到如今的布什,高举道德的大旗,以基督教教徒般的执着,心怀高尚的使命,拯救世界,一以贯之。布什进攻伊拉克,在反对党看来,是为了夺取石油,牺牲了美国军队,分裂了同盟,造成了美国国际地位的孤立。而布什则认为“这是正义对邪恶的斗争,铲除暴君,给予伊拉克人民以民主和平是美国的使命”。就连布什在清华大学演讲,也不厌其烦的谈论美国的民主给予人的自由,美国如何创造的奇迹.......,这在我们看来,是一种经过包装过的价值观,内在则是为了其国家利益,而在他看来,如同

基辛格说的,这是美国人发自内心的真诚,他们怀有对世界的崇高使命感。如同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不知道是思想促成了现实,还是现实促成了思想,不知道价值观是否经过伪装,不知道是唯心还是唯物造就了美国。
盖茨退休了,他和鲍尔默谈论微软的历史的时候,总会提到大卫和歌利亚的故事。大卫和歌利亚是圣经中的故事,象征一种奇迹,以弱胜强。美国人在骨子里更相信奇迹,相信内心的力量,相信信仰带给他们的一切:一群移民用了二百年时间建成世界第一大国;微软从车库起家变成世界有名的大公司。这本身不就是思想改变世界的例子吗?人最大的力量不是外在,而来自于内心,来自于思想。
但是从现实到理想的飞跃需要一个过程,这是不断的与现实碰撞的过程,它是曲折的,具体的。思想和现实不断的相互作用,促成了结果的产生。比如说想学会开车,从一点不会到真正熟练掌握,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学习班的培训,实践,总结,交学费,继续练习......,突然某一天学会了,这一天难道比过去的几十天都重要吗?其实不是,它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的积累促成大的飞跃。用锤子敲打一个石头,一下,两下,三下,四下,......,一百零一下,石头裂了,这是一锤定音吗?不是,它是前面一百下产生的量的积累,看似不起眼,但是对最终的一锤定音都有作用。敲开石头,是具体的一百下的敲打和坚持的作用,它是共同作用的结果,精神和行为的结合。美国人把它看成是精神感动了上帝,如果从乐观主义的角度来讲,是这样的。而如果从现实主义的角度讲,是一百多下的敲打产生的作用力使得石头发生了断裂。
从现实到理想的飞跃不是一步到位,而是经过漫长的时间,耐心,曲折,克服困难,甚至倒退,不断的和现实进行博弈,最终促成了飞跃,它是需要积累的。美国人说,他们用了二百年时间把一个殖民地发展为世界大国,但这中间的经历则漫长而艰辛:独立战争,建国,南北战争,世界大战,冷战,经济危机.............。看待历史,要从乐观的角度看,虽然总有反反复复,甚至会有倒退和曲折,但历史总体是向上的,中间的困难只不过是暂时的挫折而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