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安全风险管理(教案)

安全风险管理(教案)

安全风险管理(教案)
安全风险管理(教案)

安全风险管理

安全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将其运用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一个新的尝试。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下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然后来探讨一下将安全风险管理引入铁路安全工作的意义,以及推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可以说,安全风险管理对于我们来说是全新的事物,有一个学习、了解、熟悉,到熟练运用的过程,今天权当领大家入门,今后还需结合实际对一些具体技法深入学习、思考、实践。

一、企业风险管理的内涵、流程及方法

1.企业风险管理的概念

企业风险管理是指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部门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风险管理的核心是降低损失,即在风险事故发生前防患于未然,预见将来可能发生的损失而事先加以防范,或者预期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事先采取一些解决事故隐患的办法,以降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即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控制风险。风险管理的主体是企业、个人等,客体是生产活动中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大型、复杂的生产活动过程应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和相应的风险负责人。如国外一些大电厂、石油化工厂,设置了管理层的三驾马车:CEO(执行总裁)、CFO(财务总监)、CRO(风险总监),就是出于对风险控制与管理的需要。

从表层上分析,风险管理就是对生产活动或行为中的风险进行管理,从深层上研究,风险管理是指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评价等风险分析活动,对风险进行规划、控制、监督,从而增大应对威胁的机会,以成功地完成并实现总目标。

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由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价、控制、监督等过程组成,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职能,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保证生产活动顺利完成;风险管理技术的选择要符合经济性原则,充分体现风险成本效益关系,不是技术越高越好,而是合理优化达到最佳,制定风险管理策略,科学规避风险;风险管理具有生命周期性,在实施过程的每一阶段,均应进行风险管理,应根据风险变化状况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动态风险管理。

总之,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控制和处置风险,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生产的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2.企业风险管理的的起源及其发展

企业的任何商业活动都会带来相应的风险。企业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企业风险管理的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萌芽后,在20世纪50年代以学科的形式发展起来,并在美国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

二战以后,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企业间竞争加剧,面临的风险日益凸显,进行风险管理的要求与日俱增。1953年,通用汽车公司下属汽车变速箱厂5000万美元火灾损失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15起火灾之一。这场大火与20世纪50年代其他一些偶发事件一起,推动了美国风险管理活动的兴起。1963年和1964年,美国先后出版了《企业的风险管理》和《风险管理与保险》等专著,正式拉开了风险管理学系统研究的序幕。真正推动世界范围风险管理发展的是几起重大风险事故的发生。如1979年3月美国三里岛核电站的爆炸事故,1984年12月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事故等一系列事件,使得世界范围的风险管理研究与推广日益高涨。

20世纪70年代初期,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从欧美发达国家传入亚洲,20世纪80年代后期传入我国。虽然我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发展势头很猛。特别是2006年6月,我国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的全面风险管理指导性文件,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的新阶段。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实践看,目前,安全风险管理已被广泛应用于铁路、石油、电力、核工业、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其中,在铁路安全管理实务上,承认运输活动具有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关运输安全法制化的规则,以强制运输主体进行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美国、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主流做法。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报告已经被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作为法定营运审查文件。也就是说,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已经是包括铁路在内的交通运输业的营运条件,安全风险管理在铁路及各种交通运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近几年我国遭受重大风险事件危害的企业为数不少,原因之一就在于企业风险意识不强,举措不当,控制不力。不仅造成巨额经济损失,还包括人员伤亡、品牌声誉受损、员工大量待业、核心业务丢失等,甚至导致企业破产,领导获刑。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企业风险管理。

表2-1 近年我国企业发生的几起重大风险事件

早期的风险管理关注的对象是那些可能带来损失的风险。20世纪末21世纪初,发达国家发生了众多公司舞弊和财务造假等丑闻。如美国安然事件、世通事件、施乐公司财务舞弊事件、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事件、日本三井住友银行丑闻等,极大地打击了证券市场倡导的诚信度,损害了股权持有者的利益,司法索赔事件层出不穷。为此,2002年美国政府制定了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萨班斯法案》,约束上市公司的各种经营行为,从法律层面管理上市公司风险事件的发生。美国COSO委员会也在2002年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至此,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从单纯的纯粹风险管理,提升到了确保企业稳定发展、整体化解决企业各种风险的战略调度

3.企业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

风险管理要得以贯彻和实施必须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及明确的职责,并形成三道风险防线。

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了从董事会成员、高级经理层到部门负责人,以及普通员工的各层次人员,他们形成了业务部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内部审计的三道风险防线。而董事会的核心地位、管理层的支持以及内部监督的实施是风险管理框架中的关键因素。

这里讲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是针对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企业而言的,所说的风险也侧重于企业的经营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那么,像铁路局这样的运输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那些组成部分呢?我认为,也可以看做三道防线:基层站段和业务处室是第一道防线;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安全监察室是第二道防线;审计、财务、企管等部门是第三道防线。

4.企业风险管理流程

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

图4.1

⑴企业风险识别

防范和规避风险的产生,首要任务是识别风险。看不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那么,什么是风险识别呢?风险识别,是指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各种风险,系统、全面、连续地进行辨识、收集与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的原因和过程。它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

风险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收集有关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等方面的信息,发现导致风险产生、造成风险损失的源头,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政策,减少风险损失。

具体流程:

图4.2

小例子:工业溶剂渗漏会使作业现场的工人吸入有毒气体,导致工人中毒的风险事故。 我们对这一事故可以进行以下分析:风险事故是工业溶剂的渗漏;风险因素是使用工业溶剂

的车间通风条件较差,工人在没有防护工具的情况下离工作台太近;风险暴露是生产设备突然失控使得工人们必须进入通风条件较差的车间进行抢救;损失是工人吸入有毒气体,致使呼吸道出现严重问题。风险事故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工人住院治疗,使企业医疗费用支出增加,企业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行政处罚;风险事故导致的长期后果是工人申诉、请求鉴定为职业病、获得相应的补偿。防止这一风险事故再次发生的办法是重新设计工作台、安装车间的通风设备、防止工业溶剂的渗漏、向工人发放防毒面罩等。

风险识别的方法:

①风险清单分析法

它是由专业人员事先设计好的清单(或表格)和问卷,由职工对照所列内容逐一回答或予以补充。清单详细列出了一个企业可能面临的全部风险因素。由于它试图将所有可能的潜在风险因素及其损失全部囊括在内,所以清单都很长,少则几页,多则上百页。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风险管理者逐渐构建出本公司的风险框架。由于调查表中所列的问题较为全面具体,内容丰富,对各类企业都有意义,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不能揭示某个行业的特殊性。

②风险源分析法

是指对各项作业活动进行分析,找出作业活动中具体的风险源。包括基本分析法、工作安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和预先风险分析法。

基本分析法:是指对于某项作业活动,依据“作业活动信息”,对照危害分类和事故类型,确定本项作业活动中具体的风险源。可通过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问有关记录,获取有关信息进行。

例4.1 某建筑工地上拆除钢管脚手架施工中的风险源辨识

某建筑施工队在城市一条街道旁的一个旅馆工地拆除钢管脚手架。钢管紧靠建筑物,临街面架设有10kv的高压线,离建筑物只有2米。而由于某些原因,又不能切断对高压线的供电。上午下过雨,下午墙上仍比较湿。虽然上午安全员向施工工人讲过操作方式,要求立杆不要往上拉,应该向下放,但下午上班后在工地二楼屋面工作的普工张师傅和王师傅在屋顶上往上拉已拆除的一根钢管脚手架立杆,结果触及高压线,张师傅烧伤面积50%,当晚死于医院,王师傅烧伤面积15%,三根手指残疾。

上述事故暴露出以下危险:

一是物的不安全状态:设计不良,高压线距离建筑物太近。

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不按规定方法操作,不穿安全服装。

三是作业环境的风险:工作场所间隔不足。

四是安全管理的缺陷:没有危险作业程序,工人不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危险作业无现场监督。

上述风险源中一三是“先天”,其余的风险是可以避免的。

工作安全分析法:通过分析组成成员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风险,识别风险。选定作业活动,将其分解为若干作业步骤,辨识危险并汇总,定期检查和回顾。

例4.2 攀钢企业轨梁厂成品车间重轨装车作业

作业基本情况:

轨梁厂是攀钢企业主要成材厂,主要产品是重轨。成品车间是轨梁厂的主要生产车间,担负

着成品重轨装车外发的任务。重轨规格:75k g/m,25m。装车作业的特点:每次装车放四层,每组重轨装两个平板车(因一个平板车长度不够)。重轨就位后,用四根一捆的8号铁线捆绑,捆绑时用橇棍拧,使铁线缠绕重轨。此作业属重体力力劳动。此项作业四班三倒,每班10~13人。

作业过程:

装车前准备。将转向架旋转于平板车上,待转向架安装好后通知火车司机,将平板车拉走。

车皮进厂房。摆好转向架的平板车用火车拉入厂房成品库内。成品库内无专用行人通道,人员较多,且平板车进入厂房大多是车头往后,平板车推进,静悄悄进入,且铁路上无压道铃。

电磁吊车吊装重轨。装车的电磁吊车的动力是电,掉电事件时有发生。

铁线捆绑重轨。用8号铁线,每四根一组捆绑。

撬棍紧固铁线。在用撬棍紧固铁线的过程中,由于铁线的热处理不良,强度不合适,(过硬、过软),撬棍的质量问题强度不合适(过脆、过软),有可能造成撬棍断裂。

风险识别:

依据作业活动信息,按照工作安全分析法,考察存在的危害。

一是吊装转向架时火车司机与作业人员联系不好,碰伤人。

二是火车驶入厂房刮伤人。

三是电磁吊车吊装重轨突发掉电坠伤人。

四是铁线捆绑,线头乱舞伤人。

五是撬棍紧因铁线,由于铁线、撬棍热处理不良,强度不合适,身体失去平衡摔伤。

预先风险分析法:也称初始风险分析法,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风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的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风险性。预先风险分析的依据主要是同类作业活动或工作系统过去发生过的事故经历以及系统分析及研究的结果。

表4.1 某企业氯气干燥岗位的预先风险分析表

③风险分析调查法

风险分析调查法,指通过风险管理部门、保险企业、专业咨询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就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详细调查与分析,形成调查报告供企业经营管理者使用的方法。这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

风险分析调查法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面谈采访法、在线调查法、书面调查法、查阅文件法、专题讲座会法和专项审计法。调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所要调查的单位应有个大致安排,准备好调查提纲、调查表。在调查中应注意听取第一线现场人员的声音,他们对存在风险、事故根源、未来趋势、应对方法策略最清楚。调查中,上述方法可以同时使用。

下面以局面调查为例:

某软件开发公司评价实施新信息系统的相关风险所使用的调查问卷。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调查表设计得很细致,有具体内容。

④财务报表分析法

通过分析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及其相关明细记录,分析人员可以识别企业的财产风险、法律责任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如果将这些报表与财务预算系统联系起来,还可以发现未来的风险暴露。运用财务数据分析企业风险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的特点,但是要求分析人员具有很强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

财务报表分析识别风险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⑤流程图法

它是将风险的主体按照生产经营的过程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绘成流程图,针对流程中的关键

环节和薄弱环节调查、识别风险的方法。流程图可分为内部业务流程图和外部业务流程图,实物形态流程图和价值形态流程图。流程图法的思路是,依据供货、生产和销售的程序,将公司的运作分成一个一个的环节,再逐一分析这些环节和环节之间的关系。这样更有助于识别关键环节,并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流程图法的优点在于清晰、形象,基本上能够揭示出所有生产运营环节中的风险。一般来说,风险主体的经营规模越大,生产工艺越复杂,流程图分析就越具有优势。注意:制作企业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流程图,需要准确地反映生产、销售的全貌,任何部分的疏漏和错误都有可能导致风险管理部门无法准确地识别风险。

⑥因果图法

因果图法是风险识别的重要方法,它是一种用于分析风险事故与影响风险事故原因之间关系的比较有效的分析方法。由于风险事故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物、环境、人、管理四方面。它们与风险事故的关系是复杂的,且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当我们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时,应将各种原因进行归纳、分析,用简明的文字和线条加以全面表示。用这种方法分析事故,可以使复杂的的原因系统化、条理化,把主要原因搞清楚,也就明确了预防对策。因其形状像一条完整的鱼,也叫鱼刺图,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应学会绘制。

一致画法:先画向右箭头的线,箭头指向问题叙述,然后要确定你这个问题可能是哪些方面的原因,一般分人,机,料,法,环。参见下图4.3,先画大范围原因箭头再画小范围的。

4.4

图4.5 机器工具伤害原因分析图

⑦故障树分析法

故障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和评价,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地揭示出事故的潜在原因。用它描述事故的因果关系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既可定性分析,又可定量分析。20世纪80年代末,铁路运输系统开始把事故树分析方法应用到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上来,也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故障树分析法首先是由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于1961年为研究民兵式导弹发射控制系统时提出来的,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运用FTA对核电站事故进行了风险评估,发表了著名的《拉姆逊报告》。该报告对故障树分析作了大规模有效的应用。此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从而迅速在许多国家和许多企业应用和推广。我国开展故障树分析方法的研究是从1978年开始的。目前已有很多部门和企业正在进行推广工作,并已取得大量成绩,促进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故障树法就是从某一事故出发,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寻找引起事故的原因,即从结果推导出引发风险事故的原因。故障树法也是我国国家标准局规定的事故分析的技术方法之一。

故障树分析

用故障树法分析导致某些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并说明哪些前提条件对于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必要的,哪些是辅助性的。故障树法的理论基础是,任何一个事故的发生,必定是一系列事件按照时间顺序相继出现的结果,前一事件的出现是随后事件发生的条件,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件有两种可能的状态,即成功或者失败。

图4.6 工人从脚手架上坠落的事故树分析

⑵企业风险衡量

风险衡量,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运用一定方法对某一特定风险事故发生的频率和损失作出估计,为选择风险管理技术提供依据。风险衡量需要借助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来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

风险衡量的具体内容包括:①估计风险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的严重性,即概率大小和损失的程度。②根据测算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及损失的严重程度,估计总体损失额度的大小。③根据以上测算的结果,预测风险事件的发生次数及结果。

风险衡量的主要工作:一是广泛收集和整理分析风险资料;二是运用一定方法对风险进行衡量。

风险衡量的指标是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

风险衡量的方法:

①情景分析,是指通过假设、预测、模拟等手段生成未来情景,并分析其对目标产生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它适用于对可变因素较多的项目进行风险衡量。

②风险坐标图,是把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作为两个维度绘制在同一平面上,也就是坐标图。绘制坐标图的目的在于对多项风险进行直观的比较,从而确定对各风险进行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如某客运公司绘制了如图4.7所示的风险坐标图,并将该图划分为A、B、C三个区域,公司决定的各项风险且不再增加控制措施;严格控制B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专门补充制定各项控制措施;确保规避和转移C区域的各项风险且优先安排实施各项防范措施。

图4.7 ××客运公司风险坐标

③蒙特卡罗方法,是一种随机模拟数学方法。该方法用来分析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的成因、风险造成的损失或带来的机会等变量在未来变化的概率颁布。该方法计算量很大,通常借助计算机完成。

④关键风险指标分析,是对引起风险事件发生的关键成因指标进行管理的方法。使用该方法,要求风险的关键成因分析准确,且易量化、易统计、易跟踪。

⑤压力测试,是指评估那些具有极端影响事件的情景下,分析评估风险管理模型或内控流程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的方法。该方法多用来分析低可能性、高影响事件的结果。

⑥敏感性分析,是指预测项目主要因素发生变化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从中找出敏感因素,并确定其影响程度。某因素的敏感系数=利润变化(%)/该因素变化(%)

⑦期望—标准差法。

⑧风险价值VaR模型,该模型建立在一个项目或一组项目价值变化的颁布假设基础上,预计它在一个规定的时期内不会超过一个给定的置信度。

⑶企业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的基础上,把损失频率、损失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分析风险的影响并对风险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这是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步骤。

风险评价可以分为事前评价、事中评价、事后评价和跟踪评价。还可以分为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和综合评价。

风险评价的目的:一是需要对以前风险管理成果予以鉴定,为确定风险管理战略、政策与程序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二是通过实际业务与以前风险战略决策、政策与程序对比可以检查原设计的方案是否合理适当,执行是否有效,并找出需要完善与修正之处;三是对实行风险报警机制的企业,经过风险评价,确定合适的报警点;四是对已经变成现实的风险,需要对风险处理进行评价,以便检查控制执行的差异,找出原因,明确责任。

风险评价的方法:

①风险图评价法

制作风险图是目前为止最实用和最广泛地用于风险识别和优先排序的工具。风险图是根据风险的严重性和发生的可能性来绘制的。制作风险图可以根据部门、过程、关键性业绩指标,或根据主要风险类别(把风险分门别类)来制定或编制,如图4.8所示。

管理层自然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于“高严重性、高可能性风险”及“高严重性、低可能性风险”上,如上图的第Ⅰ区和第Ⅱ区。

风险图中的Ⅰ区,其风险处于“红灯区”,因为没有任何业务在这样的风险状况下还能长时间存在。因此,公司对这些风险的管理是一种战略性的需要。这一战略应通过特定行动计划明确指

定风险责任人对此负责。如果一个公司不能够长期地、有效地管理这些风险,则应考虑采取避免风险的战略。

风险图中的Ⅱ区,其风险虽不像Ⅰ区中的风险那样危急,但有理由加以注意。因为他们包括非常事件。例如,地震、暴雨、山洪、政治事件和其他事故,这些因素可能严重影响经营活动,这些风险属于“黄灯区”。应使用所有可能的风险管理方案。

风险框图中Ⅲ区的风险(低严重性/高可能性)往往与日常经营方面的问题有关。它们是“黄灯区”的一部分,因为这些风险的期望值,即它们的潜在严重性乘以发生可能性得到的结果可以和Ⅱ区中的风险一样大。如果对此不加以管理,这些风险事件的聚积力量,能够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步骤将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风险图中的Ⅳ区(低重要性∕低可能性)中的“绿灯区”风险是指那些不那么重要的风险,因为他们或者与公司业务不相关,或者无意义,并且通常在目前的水平上可以接受。公司可以取消与此风险相关的,多余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减少成本和资源消耗来管理更重要的风险。

②风险度评价法

风险度评价法是指风险管理单位对风险事故造成故障的频率或者损害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可分为风险事故发生频率评价和风险事故造成损害程度评价。一般来说,风险度评价可分为1~10级,级别越高,危险程度越重。

③检查表评价法

根据安全检查表,将检查对象按照一定标准给出分数,对于重要的项目确定较高的分值,次要的项目确定较低的分值,根据综合得分评价风险的程度和等级。

④优良可劣评价法

根据企业以往风险管理的经验和状况,对人为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等风险列出全面的检查项目,并将每一检查项目分成可劣若干个等级。如果评价结果为可以或者较差,就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

⑤单项评价法

是指风险管理单位列举各项符合标准的项目,凡是具有一项或者一项以上的项目符合标准者,就评价为风险管理项目。单项评价法的风险管理设计比较难,风险评价比较简单,但是容易突出风险管理的重点。

⑷企业风险管理策略与实施

风险管理策略,是指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策略。具体包括:

①风险保留

又称风险接受,是指企业自己承担风险损失。当某种风险不能避免,或因冒风险可获厚利时,由企业自己保留承担的风险,这是最为普遍与最小阻力的风险处理方法。风险保留一般可分为主动保留和被动保留两种。只有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较小的情况下,才可以选择风险保留。

②风险避免

也称风险规避,即选择放弃、停止或拒绝等方式处理的风险。比如采取中止交易、减少交易量、放弃交易或离开市场等方式避免风险的发生。这种方式是消极的方法,有可能造成机会的丧失。如某企业为避免坏账、呆账的发生,采取风险规避的策略是不赊销,可能失去客户。

③风险转移

是企业通过契约、合同、经济、金融工具等形式将损失的财务和法律责任转嫁给他人,达到降低风险发生频率、缩小损失幅度的目的。风险转移的形式有三种:控制型非保险转移(如外包、租赁、出售、售后回租)、财务型非保险转移(如保证、再保证、证券化、股份化)、保险转移。

④风险利用

是把风险当作机遇,利用运营中的困难,通过风险战略开拓市场,实现更大的战略目的。风险利用是最为积极的风险管理战略,它对于培养经理人风险偏好、建立企业文化有重要意义。海尔集团正是利用劣质冰箱的风险事件,通过砸冰箱,树立企业重质量、讲信誉的形象,逐步做大做强的。风险利用的方式有配置、多样化、扩张、创造、重新设计、重新组织、价格杠杆、仲裁、重新谈判、影响等。“7.23”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铁道部决策:高铁降速、京沪线问题动车召回等,为迅速稳定安全形势、挽回铁路声誉发挥了重要作用,就属于风险利用案例。

⑤风险抵制与控制

是指企业对既不愿放弃、也不愿转移的风险,通过查找风险因素借助风险事故形成损失的源头,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频率、缩小损失程度,达到风险控制目的的系统控制措施与方法。通称企业内控制度。方法主要有预防性控制、检查性控制、纠正性控制、指导性控制、补偿性控制等。内容包括建立内控岗位授权制度、内控报告制度、内控责任制度、内控审计制度、内控考核评价制度、重大风险预警制度、企业法律顾问制度、重要岗位权力制衡制度等。

风险决策的方法包括损失期望值决策法、效用分析法、财务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统而言之,主要是通过算账对比,确定最优化方案。

风险管理目标确定之后,关键是后续执行、监控和改进。其中首要的是最高管理层重视与参与;其次是选择最佳管理人才,落实风险管理责任,明确运行章程、流程与标准,并将风险管理与奖励进行有机结合;第三是监督风险管理方案的运行状况,掌握测试流程,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单位成功经验,不断学习,持续改进企业风险管理。

图4.9 风险管理方案实施过程

⑸信息沟通与管理

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是实现目标的必备条件,其中首要的是信息及时、沟通有效。为此,要明确企业信息基本要求、信息流程、信息沟通内容、达到目的、沟通形式、企业信息管理基本要求等。企业风险信息管理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

2008年4月28日,胶济铁路列车相撞事故,造成71人死亡、416人受伤的惨剧,就是由于管理混乱,限速信息没有及时传达到列车上造成的。

二、将风险管理引入铁路安全工作的意义

在2011年年底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党组作出了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部署。其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通过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增强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构建安全

风险的防控体系,达到强化安全基础、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安全的目的。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铁路安全工作,深入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意义重大。

1.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实现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战略举措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要发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本的前提和基础是确保安全。因为铁路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铁路自身的发展,而且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不仅关系到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而且事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不仅关系到铁路建设和运营的良性循环,而且事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事关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进程。总之,做好铁路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确保运输安全稳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最热切的期待,也是铁路部门最重大的政治责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正是部党组审时度势,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站在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2.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提升安全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新的部党组始终把安全作为铁路的生命线,提出了“安全生产大如天”、“安全是铁路的…饭碗工程?”、牢固树立“三点共识”、把握好“三个重中之重”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新理念,有力地促进了安全持续稳定。近一年来,全路强化安全管理,大力整治安全问题和隐患,创新安全管理理念和机制,解决了一大批安全突出问题,有力地强化了铁路安全工作。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全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机制还不完善,特别是对高铁安全管理规律把握不够,安全关键环节的卡控还没有做到制度化、科学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尊重铁路安全生产规律,确立安全风险管理的新思路,从根本上提高铁路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从而实现运输安全的长治久安。针对铁路安全面临的严峻现实,在深刻总结铁路安全工作规律,准确把握当前铁路安全特征和变化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强化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必由之路。安全风险管理是系统性工程,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路,构建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就是要加强对安全风险的全面分析、科学研判,科学制定管控措施,最终实现消除安全风险的目标。由此而言,安全风险管理是更高层次的安全管理,把握了铁路行业特点,是提升全路安全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3.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解决铁路安全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

长期以来,铁路各级组织高度重视安全基础工作,但安全基础薄弱的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在:部分单位抓落实的能力不强,安全管理和现场作业控制较为薄弱;规章制度不够严谨、规范,管理职责不明确,临时性措施办法多,以电报代替规章,下级规定宽于基本规章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职工队伍结构有的还不够合理,职工队伍素质能力还有欠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运输安全的需要等等。随着高铁迅速发展、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新技术装备大量投入使用,安全基础薄弱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将更加突出。切实解决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已是极为紧迫的工作。为破除铁路安全基础薄弱的“顽疾”,必须增强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引入安全风险管理方法。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进一步促进安全意识的强化、安全理念的提升和安全工作思路的优化,进一步促进各项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

4.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提升全员、全过程安全控制能力的有效途径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是一种不发生损失或伤害的和谐的生产状态,其实质就是防止事故,消除导致死亡、伤害、职业危害及各种财产损失发生的条件。而事故则是对安全生产过程失去控制的产物,事故的发生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工作环境和安全管理上的缺陷息息相关。安全风险管理正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了事故的形成机理,揭示了事故的内在规律和本质根源。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有助于理清安全思路,找到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和安全工作的突破口,提高风险防范和事故预防与处置的能力;有助于全路干部职工将安全风险意识根植于思想深处,贯穿到运输生产的全过程,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有助于全路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安全共识,做到任何时候都把安全作为大事来抓,任何情况下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任何影响安全的问题都要立即解决,从而牢牢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有助于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落实到各层级、各岗位,把安全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有助于对各类安全风险实行分类管理,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过程管理,狠抓管控措施的落实,加强检查考核,进行闭环管理,实现安全工作的良性循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三、实施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认清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的关系

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铁路积累和形成了许多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基础。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从管理目标上讲,都是坚持安全发展,着力于实现铁路安全持续稳定;从管理理念上讲,都是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调树立责任意识、问题意识和风险意识,牢固树立“三个共识”;从管理内容上讲,都是强化超前防范、风险控制,抓好过程控制和安全风险应急处置,着力于构建安全管理的专业技术管理和保障机制。

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安全管理模式上,传统安全管理侧重问题分析,而安全风险管理则更强调问题的超前防范;在安全管理对象上,传统安全管理主要是事故和隐患管理,而安全风险管理则更加强调对风险点的管理;在安全管理特点上,传统安全管理虽然也强调超前管理,标本兼治,但主要采取的仍然是经验型管理,而安全风险管理则更加重视安全隐患问题的辨识,分级管理,预警预控;传统安全管理注重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包保、监督检查和考核,而安全风险管理则更加强调安全的专项检查、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传统安全管理比较重视责任追究,而安全风险管理则更加强调责任在事前的风险评估、事中的风险防范和事后的风险危害的控制上。

由此可见,安全风险管理的推广和应用,是在传统安全管理基础上的升华,是对传统安全管理中合理成分的发展,从而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强调指出:“安全风险管理不是简单的提法上的变化,更不是在安全上另外再搞一套,而是在深刻总结铁路安全工作规律、准确把握当前铁路安全特征和变化的基础上,对铁路安全管理长期以来行之有效做法的坚持、管理的完善和新时期应对新情况对安全工作的创新。”因此,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既不能与现有安全管理相割裂,更不能脱离现有安全管理另起炉灶,必须把风险管理建立在现有安全管理基础之上。

2.严格安全风险过程控制

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基础是要加强对安全风险的研判。要突出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加强对高风险环节和岗位的掌控,及时发现并准确研判安全风险,实施对安全风险的科学管控和有效处理,强化过程控制,防止事故的发生。一是全面掌控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要在原

有的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健全综合分析平台,完善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要确保信息数据和风险量化值的一致性、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和完整性,确保各层级能够及时全面掌握生产过程中本单位、本部门的风险控制点。针对不同风险,按照设备质量标准和职工作业标准,分系统、分层次制定控制风险和消除风险的措施,并按照“逐级负责、专业负责、分工负责、岗位负责”的要求,把风险责任和风险措施落到各层级、各专业、各工种、各岗位,实现对现场作业的有效控制。二是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铁路是大联动机,其运输生产过程是由车、机、工、电、辆等多工种、多环节协作完成,具有设备众多、种类繁多、布局纵横、职工岗位独立分散等特点,为了实现各工种、各环节的协同动作,必须做到严格有效的过程控制。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涉及安全管理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只有将安全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每一台设备、每一个作业环节,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控制。三是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实现安全风险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各铁路运输企业要广泛开展安全生产达标建设,实行安全标准化管理,按标准指挥生产,按标准生产作业,减少或避免不安全的行为。四是加强重点安全风险的过程控制。按照铁道部确定的9个安全风险控制重点,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单位、本职能部门安全风险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确定风险控制重点,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跨职能部门的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并抓好安全风险的日常监控。尤其要强化高铁安全风险和客车安全风险的过程控制,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3.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基础建设

安全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从源头上化解和降低风险。实现安全风险的预先控制、超前防范,安全基础建设尤其关键。一是明晰和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完善铁路安全监管体制,建立权责明晰、运转高效、落实到位的铁路安全管理新体制。强化政府安全监管,加大铁道部对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形成权责明确、监管有力、协调顺畅的安全监管格局。确立铁路运输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落实铁路局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各专业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专业管理。二是全面提升设备质量。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建立公开透明的物资采购机制。规范铁路专用设备准入管理,健全铁路产品技术标准,引入第三方认证,确保设备质量可靠。严格落实新线验收标准和开通运营条件,实行新建铁路开通运营“六不准”,坚决把工程质量隐患解决在运营之前。完善设备检修技术标准和作业流程,加强日常检查监测和养护维修,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可靠。三是加强人员管理。加强重点岗位人员的准入管理,认真落实高铁主要行车工种和关键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任职资格条件,严格人员选拔与任用,优化主要行车工种队伍结构和劳动组织。加大相关人员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四是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加大安全执法力度,净化铁路安全环境。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规章制度管理,尽快完善以高铁为重点的技术标准和作业规程,形成科学严密、规范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4.有效处置和消化安全风险

实行安全风险管理,目的是要消除风险。由此,必须根据风险因素不同层次与类别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并据此确定风险的预警线及相应采取的对策。一是有效处置和消化安全风险。对各类安全风险实行分类管理,科学制定管控措施,实行闭环管理,实现良性循环。以高铁和客车安全为重点,突出高风险环节和关键岗位的管理,坚持把客车安全作为铁路安全的重中之重,把加强安全管理作为安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抓落实作为加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确保各项安全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保证高铁和客车的绝对安全。二是搞好安全风险应急处置。完善和规范安全问题快速报告制度,完善问题快速响应制度,建立问题快速阻断制度。完善应急救

援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流程、处置措施和职责分工,做到简明实用、便于操作。同时要完善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应急救援网络,健全应急救援设施,加强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做到应急有备、响应及时、处置高效,规范有序地做好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及时准确权威地发布相关信息,正确引导舆论。三是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考核机制。有序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开展好考核评估工作,对安全风险管控实行有效的监督,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的效能。

5.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前提是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文化的力量对意识的作用是巨大的。要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让“安全是铁路工作的生命线,是铁路的…饭碗工程?,安全不好是最大的失职,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等安全理念,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安全价值观,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一是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广泛开展安全风险意识、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发展理念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天职,牢固树立起“安全生产大如天”的安全价值观。把安全风险意识根植于思想深处,贯穿到运输生产的全过程,增强干部职工加强安全风险控制的内在动力。二是适应高速、提速、普速铁路安全工作的不同要求,细化岗位作业标准、工作流程,完善安全规章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形成规范和固化职工安全作业行为的管理机制和安全防范体系。三是立足铁路安全生产实践,注重培养职工的良好作业习惯。坚持把岗位安全立功竞赛、案例警示宣传、安全法规教育渗透到安全生产各岗位、全过程。四是大力选树、宣传生产一线安全先进典型,正面激励,示范引导,鼓励职工自觉遵章守纪、坚持标准化作业。五是加强安全文化环境建设,在职工作业场所推行安全格言、安全寄语和安全承诺揭挂,设置和规范安全标志、标识,潜移默化,感染熏陶,不断激发干部职工保安全的工作热情和干劲。

也可以说,安全风险管理是在传统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当前未知的或以往未曾遇见的的不安全因素发现和控制的安全管理。

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教案

《风险管理》教案 讲授章节 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 1.1风险与风险管理 1.2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别 1.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1.4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 1.5风险管理常用的概率统计知识 1.6风险管理的数理基础 教学目的 与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风险定义,了解风险管理的发展,熟悉风险种类等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 重点与难点风险定义 八大类风险种类、定义、特点经济资本 板书设计1.1风险与风险管理 1.1.1风险与收益 1.1.2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 1.1.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1.2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别 1.2.1信用风险 1.2.2市场风险 1.2.3操作风险1.2.4流动性风险 1.2.5国家风险 1.2.6声誉风险1.2.7法律风险 1.2.8战略风险 1.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1.3.1风险分散 1.3.2风险对冲 1.3.3风险转移 1.3.4风险规避 1.3.5风险补偿 1.4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 1.4.1资本的概念和作用 1.4.2监管资本与资本充足率要求1.4.3经济资本及其应用 1.5风险管理常用的概率统计知识 1.5.1基本概念 1.5.2常用统计分布 1.6风险管理的数理基础 1.6.1收益的的计量 1.6.2风险的量化原理 1.6.3风险敏感性分析的泰勒展式变化率和导数 教学体会

教案序号:1--1 教学方 法 与手段 教学内容备注 风险管理水平是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备领先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 力。 1.1 风险与风险管理 1.1.1风险与收益 1.风险的三种定义 (1)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抽象、概括; 用数学语言——概率表示 (2)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视风险为危险): 损失的概率分布;符合金融监管当局对风险管理的思考模式; 判断:金融监管当局视风险为危险。(√) (3)学术界:风险是未来结果(如投资的收益率)对期望的 偏离,即波动性, 期望——平均值(平均损失、平均收益) 波动性——方差(波动越大,风险越大) 符合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念, 马科威茨资产组合理论:风险既是损失的来源,同时也是 盈利的基础。 2. 损失类型 (1)预期损失 例如:每名学生发放5000元贷款,毕业后违约的概率92%,住房按揭贷款2%, 数学上表示:期望值(平均损失率) 处理:提取准备金和冲减利润(不影响生存) (2)非预期损失 数学上表示:方差(波动性) 处理:用准备金无法弥补——用利润充减——用资本弥补— —破产 80年代末,提出资本监管 (3)灾难性损失——例外事件、偶然事件 决策不当、操作失误等造成:如巴林银行10亿美元。 处理:保险转嫁、通过控制高风险业务(不是所有风险保险 公司都承保)举例:学生逃课不被抓的概率,受处分的概率,受什么处分的概率等。 如:人身保险、炒股(股市有风险,投资者慎入)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培训计划大纲教案

精品教学教案2018年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培 训 计 划 山西吕梁离石王家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o—八年一月七日

2018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为了保障矿井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稳步推进,通过培训提高全矿职工安全风险辨识能力,从而有效达到减少安全事故的目的,我矿制订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培训计划,具体培训计划如下: 一、成立培训工作小组 (一)为了加强我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保障措施,矿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培训”工作领导组: 组长:0000 副组长:000 成员:111、22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培训办公室设在办公楼六楼,安检科培训主管吴明明具体安排培训活动有关事议。 二、培训时间安排 1、1月8日-9日组织参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人员(矿级领导、科区队管理人员、技术员)进行学习。 2、1月10日组织入井(坑)和地面关键岗位人员(各科区队员工)班前会进行学习。 三、培训内容(见附表) 四、培训要求 1、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教育培训是对在职全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主要包括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估、岗位规范、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等内容。 2、风险预控管理培训遵循统一领导,矿、队、班组、岗位“四级”分级

负责的责任体系和“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立足长远、注重实效”的理念,建立员工培训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 3、风险预控管理培训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的原则,按照“理论、实践、考核”为一体的“三元制”培训模 式,来开展各项风险预控培训工作。 4、新进员工接受风险预控管理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培训结束后,由安全管理科负责考试,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成绩不合格者可给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合格的不予录用; 6、在岗井上下作业工人接受风险预控管理培训时间不少于8小时,培训结束后,由安全管理科负责考试,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成绩不合格者可给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合格参加再培训与在考核。 四、培训内容(附表)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教学设计方案.doc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教学设计方案1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任务 该课程是是会计电算化(注师方向)的核心主干课程。目标是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并初步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本课程需要以《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作为先导,也可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知识相衔接。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三、各种媒体教材的配置和使用情况 本课程采用教学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的典型主流软件,有用友用友ERP-U8 8.61、金蝶K/3 V11.0、浪潮PS系统、亿能达财务软件等系统,均配套提供各系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操作指导书及电子课件、视频等。 四、教学活动安排 总学时:58,讲课学时:30,实验(训)学时:28 五、平时作业的要求 1.各种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方案,实训报告; 2.知识性作业。

六、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建议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建议 1.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强调各种媒体之间的优化组合。 2.以课堂传授、作学生的顾问和向导为前提,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领会和掌握学科内容,使学生的业余自学置于更为主动和完善的教学环境之中,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仿真企业的经济业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发挥。注重构建适合师生、学生之间交互、讨论的教学环境。 七、课程考核安排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一门融知识性与操作性为一体的应用性课程。教学实施将以技能训练为第一目标,以综合模拟资料为主线,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模式,讲求从案例分析中领悟知识。与教学实施方式相适应,课程考核也将以实践操作为主,并采取将日上课表现、案例分析实践、知识性作业、专项操作考核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1.突出过程评价和阶段(以工作任务模块为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实训报告等进行综合评价。 2.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时间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践中。 3.评价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

第六章流动性风险管理教案

《风险管理》教案 讲授 章节 第六章流动性风险管理 6.1流动性风险识别 6.2流动性风险评估 6.3流动性风险监测与控制 教学目的 与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外币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形成流动性风险,掌握流动性比率指标的计算,掌握新近流分析发和缺口分析法的基本做法,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重点 与 难点 流动性比率指标的计算; 掌握新近流分析发和缺口分析法的基本做法。 板 书 设 计 6.1流动性风险识别 6.1.1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6.1.2币种结构 6.1.3分布结构 6.2流动性风险评估 6.2.1流动性比率/指标 6.2.2缺口分析 6.2.3现金流分析

6.2.4久期分析 6.3流动性风险监测与控制 6.3.1流动性风险预警 6.3.2压力测试 6.3.3情景分析 6.3.4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 教学 体会 教案序号:6--1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内容 备注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或增加资产的能力。从定义上看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减少负债,一是增加资产。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因无力为负债的减少和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可能性。 6.1 流动性风险的识别 流动性的识别体现在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两方面: 1.资产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资产可以随时得到偿付或者在不贬值的情况下出售,即无损失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 根据流动性的高低将银行的流动性资产分成四大类:第一类,最具流动性的资产;第二其他可以上市交易的证券;第三是商业银行可以出售的贷款组合;第四个是流动性最差的资产。注意:在计算资产的流动性时,应该扣除掉抵押给第三方的资产。 2.负债流动性是商业银行以较低的成本来获取资金,负债流动性应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零售客户,通常零售客户指的就是个人存款,个人存款被看作是核心存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是公司\机构存款,通常不稳定,对银行的流动性影响比较大。 6.1.1 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 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里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最常见的是通过一个较短的负债来支撑一个较长的资产,也就是通过一个较短的存款来支撑一个较长的贷款,即“借短贷长”,这种情况极易面对流动性风险。 大多数持有到期日为零的活期存款反而扮演着核心存款的角色。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形成每个营业日存款净流失额的概率分布,设法在资金的流出和流入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所以通常认为商业银行正常范围内的“借短贷长”的资产负债结构所引致的持有

风险预控教案

第一章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是现代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核心和基本特征。对于企业而言,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实质就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就是风险。所以,企业必须对影响其战略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进行管理。风险管理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风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分析危险源,并评价其风险,然后根据成本和效益原则,针对存在的风险做出科学决策,确定风险处理的最佳方案。 二、体系术语 (一)、危险源 危险源被定义为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机、环、管不良后果的根源或状态。 (二)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任何场所客观上都存在多个危险源,有些是能看见的,如某个设备或者个人;有些是看不见的,如有毒有害气体或者温度压力等环境因素。因此,危险源辨识首先要对场所内的各种存在进行逐一排查,达到认识危险源存在的目的。

(三)风险 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所有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稳定状态以及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管理上的漏洞都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风险的大小取决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 (四)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风险评估一般包括两个阶段,一是风险分析,即根据既往的经验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造成的后果、性质以及造成的影响;二是风险评价,即按照确定的标准,计算风险大小,确定风险是否在可承受范围内。 其目的是将工作场所内,当前处于不可承受风险下的危险源认定出来,进而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保障安全。 (五)风险预控 风险预控是指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的过程。 风险预控的措施都是在危险源正式暴露之前制定并开始执行的措施。风险预控措施按照应用阶段划分为事先控制措施、接触控制措施和事后控制措施。 (六)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泛指可能产生风险或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不安全行为一般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可能

以五维度风险管控确保现场安全电子教案

以五维度风险管控确保现场作业安全 专业类别:安全生产监督 填报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摘要]为确保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政治供电零闪动”的目标,北京市电力公司大力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生产管理精益化建设。2010年7月,公司开始实施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旨在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机制,转变安全管理方式,由注重结果向注重因素和过程转变,实现关口前移,流程管控,过程把关,达到发现危害、控制风险、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经过两年来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安全风险管控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实现了将安全风险管控理念与生产管理工作有效结合,将管控措施制定与审核真正嵌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在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评估验收过程中,受到了国家电网公司评估组的高度评价。国家电网公司安监部也计划在2013年在网公司系统全面推广。 一、工作描述 实施安全风险管控,是针对每一项生产作业活动,全过程、全方位辨识电网、人员、设备、环境、用户等五个维度的安全风险,结合电网运行状态分析结果、设备及环境隐患排查结果、人员承载力分析结果制定全面、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并经工区、基层单位、公司职能3个层级的审核,将是否及时、正确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和经过逐级审核流程作为停电计划发布的先决条件。同时,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的规范性与效率,从而有效防范人身伤害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主要做法 安全风险管控以“控制风险、防范事故”为指导思想,针对电网、人员、设备、环境、用户不同维度,以“计划编制、作业组织、现场控制”流程为主线,对年度/季度、月度、周、日计划、作业组织以及现场控制进行风险识别,制订基于流程节点的风险管控(识别、预警、控制、检查与改进等)工作规范,建立基于公司、工区、班组、关键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监护人等)和作业人员五级责任主体的风险预控工作机制,最终实现生产作业活动全过程风险管控的标准化。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原理见下图。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教案文件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治理讲义 第1章风险治理基础 风险治理水平是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领先 1.1风险与的风险治理能力和水平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1.1.1风险与收益 风险治理? 1.风险的三种定义 (1)风险是以后结果的不确定性:抽象、概括; (2)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损失的概率分布;符合金融监管当局对风险治理的考虑模式;?(3)风险是以后结果(如投资的收益率)对期望的偏离,即波动性, 符合现代金融风险治理理念,马科威茨资产组合理论:风险既是损失的来源,同时也是盈利的基础。? 2.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匹配性?3.风险和损失的区不:事前和事后 风险:事前概念,损失发生前的状态 损失:事后概念?4.损失类型 预期损失——提取预备金和冲减利润 非预期损失——资本金(第四节) 灾难性损失——保险手段

1.1.2风险治理与商业银行经营 商业银行是否情愿承担风险,是否能够妥善操纵和治理风险,将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成败。?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三性要求,即安全性、流淌性、效益性 风险治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要紧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承担和治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差不多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进展的原动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专业化的风险治理技能;风险的分散(行业、区域、期限、客户的分散)、对冲(如利率和货币互换)和转移(如资产证券化)。 2.作为商业银行实施经营战略的手段,极大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治理模式。?从业务指导上升到战略治理,从片面追求利润转向实现“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最大化;从定性分析为主转向定量分析为主;从分散风险治 3.为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治理理转向全面集中治理。? 商业银行的业务组合。?贷款定价。 4.健全的风险治理为商业银行制造附加价值。?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降低法律、合规、监管成本。 5.风险治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商业银行生存进展的需要,也是金融监管的迫切要求?决定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能力的两个因素:资本金规模、风险治理水平。资本金是汲取损失的缓冲器和最

xx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演示教学

Xxx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的活动场所,包括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 3.定义: 3.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2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3安全风险(以下简称风险):按照“自主排查、科学评估、分类分级、分级管控”的原则,实行差异化、动态化管控。 4.职责: 4.1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公司成立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x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管控措施。 4.2确保本公司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公司工作范围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安全风险分布等级、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绘制风险分级管控图,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5.安全风险等级评价程序

5.1 成立评价组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为组长、生产、安全、设备、电器、化验的管理人员参加,编制本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x级管控管表格。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审查、批准公司的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文件。 5.2 评价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确定安全风险类别。采用相应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5.3风险评价等级 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 重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主要设备损坏的。 较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 一般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低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 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 5.4安全风险评估 5.4.1每年进行一次安全风险辨识,建立一整套安全风险数据库。5.4.2根据安全风险评价依据,由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对安全风险清单进行评价。 5.4.3建立重大安全风险清单、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实行“一风险一档案”。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案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教案 会计学院审计系 20XX年2月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1050036)安徽财经大学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第一章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一)课时 2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1.了解内部控制产生与发展历程的四个主要阶段; 2.掌握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内涵、目标及其要素构成; 3.了解《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出台背景,理解其对于公司治理的重大意义

重 点 难 点 1.教学重点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核心内容及其所体现的崭新理念和思想;《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出台背景及其主要内容;《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涉及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条款 2. 教学难点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内涵及其所体现出的内控理念 教 学 方 法1.以多媒体为主展示课程主要内容。 2.从案例引入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概念及其意义,课堂讲授 参 考 文 献 1、: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张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4、: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思 考 题 1. 内部控制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2.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五要素指的是什么? 3.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涉及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条款是什么? 4. COSO1992报告对企业管理和独立审计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1050036)安徽财经大学教案专用页内容 (标题)第一章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二)课时2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1.了解COSO2004《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出台背景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制度教学内容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制 度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评价、管控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3、编制依据 DB37/T 2882-2016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971-2017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2883-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3010-2017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GB50156-2012(2014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AQ3010-2007 加油站安全作业规范 4、主要职责 4.1 主要负责人负责本单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的宣传、策划与组织工作,同时组织审批重大危险源,审批危险源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措施。 4.2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职能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指导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管理工作,并负责本单位重要风险的评价分析;负责本单位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措施落实、效果验收,建立、健全及维护重要危险源管理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4.3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负责人负责本单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明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的风险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价;确定本单位危险源、风险点、控制措施,并负责落实监督或整改危险源,确保危险源分析准确、可控。 4.4 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负责新、改、扩建项目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在规划设计前应交由有资质机构做安全预评价;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教案风险管理

第九章风险管理 第一节风险和风险管理 一、风险与风险分类。风险是指经济主体的信息虽然不充分,但是却足以成为其备选方案的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结果指定一个概率值。 尽管风险是有可能导致企业亏损的一种概率分布。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风险及其特征却十分复杂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在经济学及其他学科领域,关于风险的

认定、分类一直没有一个定论。但是,一般来说都把风险分为环境风险、过程风险、决策信息风险三类。 1、环境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因素所产生的风险。包括竞争厂商、股东关系、资本来源、灾难性损失、政治与主权、法律、管制、产业市场、金融市场等等。 2、过程风险。主要包括经营风险、授权风险、信息处理/信息技术风险、忠诚风险、

金融风险等等。 3、决策信息风险。包括经营决策风险、金融决策风险、战略决策风险等等。 二、企业风险与风险管理。 1、企业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以及由此而可能给企业造成的危害或损失。企业风险最终表现为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失败,是企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企业风险有外部的和内部的。企业外部的如体制变化、政策变化、宏

观管理失误、经济滑坡、法律调整、国际市场变化、利率变化、汇率调整、消费者需求变化、竞争对手出现等均会导致企业风险。而企业内部的如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组织协调失衡等等也同样会导致企业风险。 企业风险的特征:风险领域的广泛性、风险因素的多样性、风险征兆的隐含性、风险诱因的国际性。 2、世界是一个充满了风险的世界。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

重要组成部分。 风险增加了企业决策难度。企业在经营决策中,面临这许许多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众多的风险因素使得企业决策变量的数目骤然增加,使得企业风险更加难以准确预测。 风险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为了避免风险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企业不得不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应风险,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风险管控试卷(答案)教学提纲

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考试试题 姓名:单位:日期:成绩: 一、单选题(每空3分) 1.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重点是()。 A.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B. 风险预控管理 C.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D. 综合管理 2.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占有主要地位。 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不可测知的因素D.环境的因素 3.以下选项中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有()。 A、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 B、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C、瓦斯突出威胁 D、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 4.危险度是由()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 D.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 5.以下不属于危险源辨识主要方法的是()。 A.工作任务分析法 B.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风险矩阵法 6. 事故预防措施应坚持()的原则。 A.低成本高效益 B.只考虑成本 C.只考虑效益 D.高成本低效收益 7.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类型。 A.一般风险 B.较大风险 C.重大风险 D.特别重大风险 8.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 A.安全监控系统B.安全警示系统C.安全管理系统D.安全评价系统 二、多选题: (每空3分) 1.风险是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的组成。可能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一旦发生后,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A.可能性 B.严重性 C.事故发生的概率 D.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E.其他相关资料 2.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有()。 A.人员不安全因素 B.机器不安全状态 C.环境不安全状态 D.管理的缺陷 E.制度的不完善 3.风险点是指伴随的(),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产品安全风险管理报告

风险管理报告 编写人: 日期: 年月日 审核人: 日期: 年月日 批准人: 日期: 年月日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产品介绍 (1) 1.2风险管理的范围 (1) 第2章风险评价准则 (2) 2.1损害的严重度的分类 (2) 2.2危害发生概率的分类 (2) 2.3风险评价准则 (2) 第3章风险分析 (3) 第4章风险估计 (6) 第5章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验证 (7) 第6章生产和生产后信息 (8) 第7章安全风险分析结论 (8)

第1章概述 1.1产品介绍 1.1.1产品描述 1.1.2用途 。 1.2风险管理的范围 本报告是对检测盒进行风险管理的报告,报告中对所有的可能危害以及每一个危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判定。对于每种危害可能产生损害的严重度和危害的发生概率进行了估计。在某一风险水平不可接受时,采取了降低它的控制措施,同时,对采取风险措施后的剩余风险进行了评价。最后,使所有的剩余风险的水平达到可以接受。 本报告适用于检测盒,该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第2章风险评价准则 2.1损害的严重度的分类 2.2危害发生概率的分类 2.3风险评价准则 (N/ACC-不可接受区;ACC-可接受区;ALARP-合理可行低水平区)

第3章风险分析 本次风险分析就是对该产品从生物危害、环境危害、信息危害、使用危害和功能失效等方面进行的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的一种初始危害分析。参与的部门包括生产部、质控部、技术部、市场部等,各部门分析的结果按照YY/T0316:2008附录E.1的资料对所有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进行分类,组织各部门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分析。 1. 医疗器械预期用途和与安全性有关特征的判断 风险分析人员按照标准YY/T0316:2008附录C的资料,根据各自有关的专业和经验对预期用途和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进行了判断,同时对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进行了分析,记录如下表: 表1 医疗器械预期用途和与安全性有关特征的判断

第五章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教案资料

第五章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是金融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了解并掌握风险的含义、风险的特征以及金融风险的含义及表现形式,并着重了解风险的管理、风险的转移方法以及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的管理。 课程内容: 5.1认识风险 5.1.1风险概述 (一)风险的含义 所谓风险也就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由于各种结果发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行为主体遭受损失的大小以及这种损失发生可能性的大小。风险一般以损失发生的大小以及损失发生的概率来进行综合衡量,同时,风险与利益有着紧密的关系。 风险可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 (二)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关系 风险的本质特征是不确定性。存在不确定性并不等于就有风险。因此,不确定性是风险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三)风险的特征 主要有风险的客观性;风险的普遍性;风险的偶然性;风险的必然性;风险的多样性。 (四)家庭面临的风险 疾病;失业;情感以及财富等风险。 (五)企业面临的风险 5.1.2金融风险 (一)金融风险的含义 金融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由于金融市场各种经济变量的不确定性造成结果发生的波动,而导致行为主体遭受损失的大小以及这种可能发生的大小。损失发生的大小与损失发生的概率是金融风险的核心参量。 (二)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主要有:价值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政策风险等。 5.2风险管理 5.2.1对风险管理的认识 风险管理是指人们确定减少风险的措施以及实施过程。 5.2.2风险管理过程 (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认识并分析风险的过程。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量化的过程。 (三)风险管理方法的选择 减少风险的方法有四种:风险规避;风险控制;风险留存;风险转移。 (四)实施 风险管理实施过程的基本原则是成本原则,即尽量降低实施的费用。 (五)评价 5.2.3风险转移的方法 (一)套期保值 主要是指一个已存在风险暴露的实体力图通过持有一种或多种与原有风险头寸相反的套期保值工具来消除该风险。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对冲组合,当产生风险的一些因素发生变化时,对冲组合的净价值应保持不变。 (二)保险 保险是转移风险的手段之一,是指管理风险的个人或企业,通过支付保险费来转移风险,以避免或减少可能的损失。 套期保值与保险的区别在于:前者付出的代价是放弃可能带来的收益;后者付出的代价则是支付固定的保险费,仍保留潜在收益。 (三)分散投资 分散投资也是风险转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分散投资思想最形象的描述。 5.3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5.3.1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的分类 (一)按照风险的性质划分:即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和总风险。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及检查分析教学教材

赫章县优能财神镇青松煤矿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及检查分析 (2017年7月份)

青松煤矿 2017年8月1日 会审表 文件名称:

赫章县优能财神镇青松煤矿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 情况及检查分析一、工作情况分析

2017年8月2日,我矿总工程师冯恩阳组织生产技术科、安全科、通风科、机电科等业务科室的相关人员,对我矿7月份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和管控效果进行了一次检查分析,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的调整,对管控措施和施工设计做了检查分析。把符合我矿实际的管控措施进行梳理,经青松煤矿安全风险管控领导小组对矿井范围内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确认,我矿共辨识出199项危险源,其中重大危险源3项,较大危险源9项,一般危险源187项。危险源分布如下: 对设计的1203补充回风巷掘进工作面进行了安全风险专项辨识,共梳理出该采面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源3项,较大安全风险5项。并对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防范管控措施。 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回采波及的含水层主要是其老顶,顶部含水极弱的砂岩含水层,透水性好,一般情况

下干燥无水,局部可能会有少量的封存静水,造成顶板偶有少量淋水,水量小于0.2m3/h,该含水层与其它含水层无直接补给关系,对回采的影响较小。分析认为底部含水层对该工作面的开采基本没有影响。本工作面不接近老空水,该面无其它直接涌水(突水、淋水)水源。预计该面正常涌水量为0.2m3/h,最大涌水量0.6m3/h。 该工作面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对采面回采工作无大的危害,危险源性质一般。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于2013年5月提供的《赫章县青松煤矿K2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以及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文件(黔矿安院突出论证字[2013]13号)“关于对《赫章县青松煤矿K2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综合论证评审意见”。矿井在划定的“ABCDEFG”鉴定范围内(详见第三章), K2煤层在+1986m标高以上、无突出危险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2007年6月出具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2号煤层无爆炸危险性,风险一般。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2008年9月出具的《煤炭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2号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Ⅲ类(不易自燃煤层),风险一般。

安全风险管理(教案)

安全风险管理 安全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将其运用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一个新的尝试。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下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然后来探讨一下将安全风险管理引入铁路安全工作的意义,以及推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可以说,安全风险管理对于我们来说是全新的事物,有一个学习、了解、熟悉,到熟练运用的过程,今天权当领大家入门,今后还需结合实际对一些具体技法深入学习、思考、实践。 一、企业风险管理的内涵、流程及方法 1.企业风险管理的概念 企业风险管理是指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部门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风险管理的核心是降低损失,即在风险事故发生前防患于未然,预见将来可能发生的损失而事先加以防范,或者预期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事先采取一些解决事故隐患的办法,以降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即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控制风险。风险管理的主体是企业、个人等,客体是生产活动中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大型、复杂的生产活动过程应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和相应的风险负责人。如国外一些大电厂、石油化工厂,设置了管理层的三驾马车:CEO(执行总裁)、CFO(财务总监)、CRO(风险总监),就是出于对风险控制与管理的需要。 从表层上分析,风险管理就是对生产活动或行为中的风险进行管理,从深层上研究,风险管理是指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评价等风险分析活动,对风险进行规划、控制、监督,从而增大应对威胁的机会,以成功地完成并实现总目标。 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由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价、控制、监督等过程组成,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职能,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保证生产活动顺利完成;风险管理技术的选择要符合经济性原则,充分体现风险成本效益关系,不是技术越高越好,而是合理优化达到最佳,制定风险管理策略,科学规避风险;风险管理具有生命周期性,在实施过程的每一阶段,均应进行风险管理,应根据风险变化状况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动态风险管理。 总之,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控制和处置风险,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生产的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2.企业风险管理的的起源及其发展 企业的任何商业活动都会带来相应的风险。企业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企业风险管理的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萌芽后,在20世纪50年代以学科的形式发展起来,并在美国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 二战以后,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企业间竞争加剧,面临的风险日益凸显,进行风险管理的要求与日俱增。1953年,通用汽车公司下属汽车变速箱厂5000万美元火灾损失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15起火灾之一。这场大火与20世纪50年代其他一些偶发事件一起,推动了美国风险管理活动的兴起。1963年和1964年,美国先后出版了《企业的风险管理》和《风险管理与保险》等专著,正式拉开了风险管理学系统研究的序幕。真正推动世界范围风险管理发展的是几起重大风险事故的发生。如1979年3月美国三里岛核电站的爆炸事故,1984年12月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事故等一系列事件,使得世界范围的风险管理研究与推广日益高涨。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知识题库教学内容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知识题库 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4分) 1.单位安全员如具备安全区代表条件,可兼任安全区代表。(√) 2.内部审核:是由第二方或第三方专家进行的针对体系每一元素对具体策划、执行、依从和绩效的评价和认证。(×) 3.风险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4.企业最高管理者可以授权他人签发《安全生产方针》。(×) 5.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修订可以口头通知员工。(×) 6.企业的法律法规、标准的清单应及时更新。(√) 7.安全生产方针及其任何修订均须告知企业所有员工。(√) 8.安全生产方针应向关注组织的安全行为或受其安全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进行传递。(√) 9.由于人员安排不过来时,在偏僻山区和夜间巡线可以由一个人进行。(×)10.停电拉闸操作必须按照断路器(开关)——负荷侧离开关(刀闸)——母线侧隔离开关(刀闸)的顺序依次操作。严防带负荷拉合刀闸。(√)11.执行拉合断路器(开关)的单一操作时可以不用操作票。(√) 12.拉开接地刀闸或拆除全厂(所)仅有的一组接地线时可以不用操作票。(√) 13.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两方面。(√) 14.当危险化学物品泄漏在地面时应立即用水冲洗,以稀释其浓度。(×)15.危险废料,如废旧电池、易燃物品、生物废料应单独存放在指定地方或容器、盒子中,其回收处理由指定的有资质的承包商处理,并做好记录。(√)16.继电保护进行开关传动试验可以不通知运行人员、现场检修人员。(×)17.从电业安全工作的角度讲,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对地电压在220V以上者,称为高压设备。(×) 18.安全培训学时要求:局长、副局长、总工程师不少于40学时,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少于120学时,员工不少于32学时。(√) 19.对脱离生产性岗位三个月及以上后重新上岗的员工,应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20.现场倒闸操作时可以不戴绝缘手套(×) 21.雷雨天气巡视或操作室外高压设备时必须穿绝缘鞋(√) 22.为防止消防器材的丢失,对灭火器箱可以加锁。(×) 23.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只是企业的一种福利。(×) 24.人机工效问题不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在事故分析时不应将其作为原因之一。(×) 25.如果未遂/违章、职业病和职业危害、污染、相关方投诉等并未构成事故,就不必进行报告和调查处理。(×) 26.安全区代表的培训目的是让担任安全区代表任务的员工掌握生产现场任务观察的方法与技巧,确保检查的有效性。(×) 27.班组安全工器具管理员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工器具外观检查。(×) 28.各单位分别每月汇总其负责处理的纠正与预防行动情况,在每月第5个工作日前提交本单位的上级单位。(×)

最新煤矿安全风险管控培训计划、大纲、教案资料

2018年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培 训 计 划 山西吕梁离石王家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八年一月七日

2018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 为了保障矿井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稳步推进,通过培训提高全矿职工安全风险辨识能力,从而有效达到减少安全事故的目的,我矿制订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培训计划,具体培训计划如下:一、成立培训工作小组 (一)为了加强我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保障措施,矿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培训”工作领导组: 组长:0000 副组长:000 成员:111、22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培训办公室设在办公楼六楼,安检科培训主管吴明明具体安排培训活动有关事议。 二、培训时间安排 1、1月8日-9日组织参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人员(矿级领导、科区队管理人员、技术员)进行学习。 2、1月10日组织入井(坑)和地面关键岗位人员(各科区队员工)班前会进行学习。 三、培训内容(见附表) 四、培训要求 1、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教育培训是对在职全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主要包括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估、岗位规范、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等内容。

2、风险预控管理培训遵循统一领导,矿、队、班组、岗位“四级”分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和“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立足长远、注重实效”的理念,建立员工培训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 3、风险预控管理培训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照“理论、实践、考核”为一体的“三元制”培训模式,来开展各项风险预控培训工作。 4、新进员工接受风险预控管理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培训结束后,由安全管理科负责考试,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成绩不合格者可给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合格的不予录用; 6、在岗井上下作业工人接受风险预控管理培训时间不少于8小时,培训结束后,由安全管理科负责考试,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成绩不合格者可给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合格参加再培训与在考核。 四、培训内容(附表)

落实安全风险评估确保部队安全稳定教案

《落实安全风险评估,确保部队安全稳定》 ——恩平中队部队管理课件教案 杨伟章教育目的: 通过学习,使同志们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采取硬性措施,落实安全风险评估,着力解决部队当前存在的在安全管理方面不严格、教育不深入、制度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整改不及时等问题,坚决遏制各种违法违纪现象和事故案件发生,确保部队安全稳定。 教育内容: 一、安全风险评估的定义 二、如何有效落实部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措施 三、积极推进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 教育方法: 多媒体授课,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增强教育效果; 课堂提问和讨论相结合,增加互动性。 教育要求: 1、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2、遵守课堂纪律、完成课后讨论。 一、安全风险评估的定义 安全风险评估,主要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概率、危害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规避或者降低风险的建议和应对措施。

在部队管理工作中,要坚持把安全风险评估作为预防事故案件的科学方法和重要抓手,研究制定安全风险评估实施办法,明确由谁组织评估、什么时间进行评估、按什么程序实施评估、评估结果怎样进入决策和实践,切实建立起符合大中队实际和职能要求的安全风险评估模式和机制,切实增强安全防范工作决策与实践的预见性、科学性。 凡参加灭火抢险救灾,以及组织或执行大型比武性练兵、实兵实装实战演练、大型消防安全保卫等重大活动或危险性较大任务时,均应组织安全风险评估;凡组织业务训练、各类培训、装备测试等,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经常组织风险评估,及时完善防范措施,有效规避和降低安全风险,确保万无一失。上述任务或活动之前,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均应制定安全预案。未经评估或评估出重大安全隐患和风险而问题没有解决的工作或活动不得组织实施。 二、如何有效落实部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措施 (一)深化安全理论教育 大、中队每月必须开展不少于一次的安全教育活动。要统筹安排学习教育时间,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建立全员学习、补课制度,确保学习时间、内容、人员和效果落实。 重点抓好以下内容的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条例》、中央军委《关于新形势下防范重大安全问题的意见》、《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公安消防部队安全管理规定》、《公安消防部队事故防范细则》、《公安消防部队官兵、营区管理规定》、部消防局《关于认真贯彻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