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完整版)油气成藏地质学作业

(完整版)油气成藏地质学作业

(完整版)油气成藏地质学作业
(完整版)油气成藏地质学作业

第一章研究内容

1、油气成藏地质学的内涵及其在石油地质学中的位置

答:成藏研究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基本的成藏条件或要素、成藏年代、成藏动力(运聚动力)、油气藏分布规律或富集规律等。

赵靖舟将从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方面的研究称为“油气成藏地质学”(简称成藏地质学),认为它应是石油地质学中与石油构造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等相并列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2、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答: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静态的成藏要素、动态的成藏作用和最终的成藏结果,涉及生、运、聚、保等影响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各个方面,但重点是运、聚、保。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5个方面:

1)成藏要素或成藏条件的研究。包括生、储、盖、圈等基本成藏要素的研究和评价,重点是诸成藏要素耦合关系或配置关系的研究,目的为区域评价提供依据。

2)成藏年代学研究。主要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现代成藏年代学实验分析技术与地质综合分析方法,尽可能精确地确定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时间,恢复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历史。3)成藏地球化学研究。采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各种油气地球化学信息,研究油气运移的时间(成藏年代学)和方向(运移地球化学),分析油气藏的非均质性及其成因。

4)成藏动力学研究。重点研究油气运移聚集的动力学特点,划分成藏动力学系统,恢复成藏过程,重建成藏历史,搞清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

5)油气藏分布规律及评价预测。这是成藏地质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它是在前述几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进行资源评价和油气田分布预测,从而为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在盆地早期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地质学研究的重点是基本成藏条件的评价研究与含油气系统划分。

在含油气系统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研究的重点是运聚动力学、输导体系的研究、成藏动力系统划分、已发现油气藏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研究,以及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

在成藏动力系统的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地质学的研究重点油气藏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研究以及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等。

3、成藏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1)最大限度地获去资料,以得到尽可能丰富的地质信息。

2)信息分类与分析——变杂乱为有序,去伪存真,突出主要矛盾。

3)确定成藏时间,分析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总结分布规律。

4)评价勘探潜力,进行区带评价,预测有利目标。

高素质的石油地质科学地质工作者须备的基本素质:

①1知识+4种能力+2种意识②扎实的背景知识

③细致的观察能力④全面准确的信息识别能力丰富的想象力⑤周密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⑥强烈的创造意识

⑦强烈的找油意识

第二章油气成藏地球化学

成藏地球化学研究内容

1)油藏中流体和矿物的相互作用

2)油藏流体的非均质性及其形成机理

3)探索油气运移、充注、聚集历史与成藏机制

研究方法

1)油气地球化学分析(包括NSO化合物和高分子量化合物分析);

2)岩心抽提物分析;

3)流体包裹体分析。

1、试述油藏流体的非均质性及其成因

油气的充注过程:

石油首先进入具有最低孔隙排烃压力的高孔高渗层中;随着更多石油的注入,浮力增大,致使石油向较小的孔隙注入,并把残余地层水排出。由此,造成油藏形成时存在着纵向和横向上的差异性和非均质性。

油藏内流体的非均质性表现主要表现在:原油物性、油气比、族组成、同位素组成、分子组成在油藏内部的变化。

其成因主要是:

⑴同源不同期原油的运移作用⑵水解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

⑶重力作用和焦油席的形成⑷原油的热蚀变作用

⑸流体-岩石相互作用⑹油气运移过程中的分馏作用

2、分析油藏内流体的混合作用

1)密度驱动混合作用

地下烃类因密度差异而处于不稳定状态,产生流体对流混合现象。

2)扩散作用

油气向油藏充注时,由于原始化学组分的非均质性而产生分子扩散作用,这种作用导致物质重新分配,清除侧向上的浓度梯度,建立垂向上由重力分异而形成的浓度梯度。

3)热对流混合作用

由于地温梯度变化导致流体发生热对流。

3、简述确定油气层及油气水界面的地球化学方法

运用岩石热解、棒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储层岩心和岩屑中残余油的变化,可以确定油气层的分布以及油气水界面的位置。

1)运用棒色谱法确定含油带与贫油带

2)运用岩石热解方法(ROCR-Eval)和溴分析方法确定油气水界面

3)利用流体包裹体确定油气水界面和古油气水界面的识别

储层中油包裹体丰度反映了地质历史过程中古油藏的含油饱和度。因此我们可以利用GOI 指标(含油包裹体矿物颗粒数目占总矿物颗粒数的百分比)和QGF分析(颗粒荧光定量分析技术)来判别储层的含油饱和度、油水界以及油气运移的通道。

4、试述运移过程中石油组分的分馏作用

1)族组成

⑴泥(页)岩烃/非烃低,砂岩烃/非烃高;

⑵泥页岩非烃较多,砂岩非烃较少(运移强)

⑶运移方向上,距离增加,烃/非烃逐渐增大;

⑷砂岩层内上、下界面附近,烃/非烃较高(与页岩排烃有关)。

不同组分运移的相对难易顺序为:

①烃类化合物较易,非烃、沥青质较难;

②饱和烃较易,芳烃较难;

③低环数芳烃较易,多环数芳烃较难。

2)不同碳数的烃类

(1)主要含油段位于生油门限之上,说明烃类由下向上纵向运移;

(2)C6~C9,C10~C14轻质烃、高浓度异常的样品,上、中、下三个含油带都存在;

(3)C25~C35高异常样品只存在下部含油带,说明低分子量烃类较高分子量烃更易运移,同时说明轻质烃纵向运移失去一部分轻质烃。

3)正构烷烃和异戊二烯型烃

一般来说,随运移距离增加,低分子正烷烃的丰度具有较明显增大,且高比重原油的分馏作用较低比重原油更显著。

4)甾烷和萜烷类化合物

(1)甾烷和萜烷是高分子量的多环烷烃。运移能力不及正烷烃。

(2)在不同环数的萜烷类化合物之间,低环数萜烷比高环数萜烷运移能力强。

(3)不同立体异构体运移能力有差别。

5)稳定性碳同位素

随运移距离加长,饱和烃δ13C值降低,原油也同样降低,但石油变化较复杂。总规律是:高极性组份运移较慢,低极性组分运移较快;芳烃较慢,饱和烃较快;高分子烃较慢,低分子烃较快。根本原因:与岩石吸付,烃类分子大小有关。

5、试述初次运移的地球化学示踪特征

1)烷烃含量突然减少

一般来说,在纵向剖面上,受沉积环境控制,有机质成分和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较小,含烃量的变化基本上取决于深度,也就是取决于热演化程度。

地层中的烃含量在大量生烃阶段,正常的趋势应当是: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到一定深度段往下,若烷烃含量突然减少,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初次运移的结果,同时,非烃和沥青质也突然减少,说明它们和烷烃一起运移。

常用的指标有:

①“A”、总烃、“A”/有机碳、总烃/有机碳:在成熟烃源岩中其含量或比值应保持不变,发生初次运移的深度段其含量或比值应降低,运移的规模越大,递减量也越大。

②利用Pr/nC19和Ph/nC20、nC-21/nC+22、(nC21+nC22)/(nC28+nC29)来表示运移。

一般正构烷烃分子越小,越易运移或运移距离越远。因此,发生运移的深度段这些比值降低。

③利用热解色谱S1,S1/(S1+S2)指示运移

一般热解色谱蒸发烃量( S1 )与总烃含量相当,在未发生运移的部位保持稳定。在运移的深度段上其含量或比值下降,可视为运移。

2)分异作用、含烃量向边部递减

(1)研究正烷烃在排烃过程中的分异作用

低碳数正烷烃优先排出,厚层泥岩中部呈双峰型,边部后峰型,砂岩前峰型。

(2)研究生油岩含烃量(泥岩中部→边部→紧邻砂岩的顶底)

在成熟阶段没有不排烃的烃源岩,在不同的部位上只有排烃多少和快慢的差别。排烃在由烃源中部到边部呈连续状,只是由于边部排烃速度比中部的补给速度大,才形成含烃量向边部递减。也正是含烃量有差异,才进一步说明烃源岩中部也并非没有烃类排出。

(3)Ⅲ型与Ⅱ型正烷烃相对排烃率差别

研究发现Ⅲ型正烷烃排出率随碳数的增加而迅速递减,分异效应明显。

Ⅱ型变化不大,说明不同类型烃源岩,排烃机理和运移不同。

Ⅲ型以产气为主,少量的油溶于气中运移,因此溶解度大的低碳数烷烃优先排出,分异现象明显。Ⅱ型以生油为主,少量气溶于油中整体运移,几乎无分异效应。

6、试述石油二次运移的地球化学示踪特征

1)原油组分和性质变化

随运移距离增大:

非烃化合物含量相对减少

高分子烃类化合物含量及芳烃含量相对减少

造成沿运移方向主峰碳降低,轻重比值增加;轻重芳烃比值增大

δ13C/12C变轻

甾烷中αββ比ααα易运移,重排甾烷比规则甾烷易运移

低环数萜烷比高环数萜烷易运移

2)含氮化合物变化

原油中的含氮化合物具有中性吡咯结构对于碱性吡啶形式的优势。碱性(吡啶)物质比中性(吡咯)物质受到更强烈的吸附。

在吡咯型化合物中,咔唑、苯并咔唑、二苯并咔唑发生明显的运移分馏作用,原油中相对富集咔唑,而源岩相对富集苯并咔唑。

咔唑异构体的分异作用:原油中相对富集氮遮蔽异构体,源岩中相对富集氮暴露异构体。3)成熟度最高的原油最靠近原油充注点

7、试述天然气二次运移的地球化学示踪特征

1)组分变化

干燥系数或甲烷含量:一般随运移距离而增大;

iC4/nC4:一般随运移距离而增大;

ΔR3:一般随运移距离而增大;

N2含量:一般随运移距离而增大;

2)成熟度梯度一般随运移距离而降低。

3)同位素组成一般随运移距离而降低。

第三章成藏年代学

1、简述圈闭形成时间法、生排烃史法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原理和特点,并举例说明。

圈闭形成时间法:是成藏年代学研究的传统方法之一。该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一般只能给出大致的成藏时间范围或者成藏的最早时间,而无法确定具体的成藏年代。而且,研究的对象也并不是油气藏本身,而是基于圈闭发育史对成藏时间的外推,因而属间接的成藏期研究方法。

圈闭形成时间法主要取决于地层分层的可靠性以及剥蚀量恢复的准确性。对于经历过强烈抬升剥蚀的圈闭而言,剥蚀量恢复是准确确定成藏时间的关键。

生排烃史法研究的对象也并不是油气藏本身,而是基于烃源岩热演化史对成藏时间的外推,因而同样属间接的成藏期研究方法。

其确定成藏时间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埋藏史和热史的恢复。但对于构造演化史比较复杂、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盆地而言,准确的埋藏史和热史恢复往往比较困难,因而在运用生烃史法确定这类盆地油气藏的形成时间时,尚需与其它方法相结合。

2、简述露点压力/饱和压力法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原理和特点,并举例说明。

饱和压力/露点压力法也是一种传统的成藏年代学研究方法。

依据——原油或凝析气自源岩中生成排出后,就饱含天然气或轻质油,以后运移至合适的圈闭而聚集成藏;此时,原油或凝析气的溶解作用在当时的地层温压条件下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其饱和压力反映了形成时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故可以根据现今油藏的饱和压力或凝析气藏的露点压力推算出其形成时的埋藏深度,其对应的地层时代就是油气藏的形成时间。

适用条件——仅适用于构造相对稳定、充注期次单一的单旋回盆地,且油气藏无压力异常。而对于叠合盆地而言,由饱和压力/露点压力法确定的成藏时间则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缺点:①叠合盆地的油气藏在形成以后一般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构造抬升运动,造成油藏中的溶解气体因构造抬升而散失,凝析气藏也往往因构造抬升而发生反凝析作用,从而使得油

气藏最初形成时的饱和压力或露点压力以及相态特征发生改变。

②多期次的油气注入也会使得早期油气藏的饱和压力或露点压力发生变化。

3、简述油藏地球化学方法分析油气藏形成史的原理和特点,并举例说明。

特点——建立了油藏非均质性与成藏期次或充注期次、充注方向以及生烃灶的联系,提出油气藏内烃类流体的非均质性包括成熟度差异是成藏史或充注史的重要反映。

在确定油气藏的成藏期次或注入期次及其与源的关系方面,油藏地球化学方法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成藏年代学研究方法,其在成藏史恢复与成藏期次确定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基本原理——根据油气藏内烃类流体在纵向上和横向上的非均质性。

不同尺度的非均质性具有不同成因

①大尺度的(几公里至几十公里规模)横向成分梯度变化反映了区域性油气充注的方向、生物降解油藏区域性水流运动的方向或大规模流体流动屏障的存在。

②小尺度(10m级规模)的非均质性则反应了油藏在纵向上可能存在分隔层。

缺点:对于成藏时间较早、规模又较小的油气藏(塔里木盆地大多数海相油气藏即属这种类型)或者储层物性很好的油气藏而言,由于其混合作用(热对流混合作用、重力驱动混合作用、扩散混合作用)往往比较彻底,造成油气藏最初形成时的非均质面貌可能被后来的混合作用所消除,从而使油藏地球化学方法的应用也将受到限制。

难以通过油藏地球化学方法恢复其成藏历史。在进行成藏年代学以及成藏史研究时,尚需与其它方法相结合。

4、试述流体包裹体方法确定油气成藏年代的原理和特点,并举例说明

(1)原理:①.烃类包裹体的形成期次(世代),代表了油气运移充注的期次;

②.烃类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记录了油气运移充注时储层的古地温,通过热史和储层埋藏史的恢复即可确定包裹体形成时的埋藏深度,其对应的地层时代即是油气藏的成藏年代;

③.烃类包裹体的成分,可以反映油气注入时的地球化学特点和相态特点。

(2)特点:①.根据包裹体的产状和分布位置确定成藏期次

②.利用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埋藏史确定成藏期次及时间

③.利用流体包裹体确定油气水界面和古油气水界面的识别

④.利用烃类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来分析成藏期次及时间

包裹体分为烃类包裹体和盐水包裹体,可用于包裹体研究的矿物主要有重晶石、方解石、萤石、闪锌矿和石英,其中石英矿物是进行均一温度测定的首选矿物。

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是包裹体方法确定成藏年代的主要依据。

例子:福山凹陷。

5、试述同位素测年法确定油气成藏年代的原理和特点,并举例说明。

同位素测年法是确定成藏年代最直接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在油气藏形成年代的同位素测年研究方面,主要运用的是油气储层中自生伊利石矿物的K-Ar测年技术。

基本原理:储层中伊利石的形成需要富钾的水介质环境,当油气进入储层,并使得储层达到较高的含油饱和度后,伊利石的形成便会终止,因此可以利用储层中自生伊利石的最新年龄来确定油气藏的形成年龄

6、油气运移的动力、方式与优势运移通道研究方法

方式:渗滤与扩散是油气运移的两种基本方式,前者受势梯度驱动,后者受浓度梯度驱动。动力:压实作用和异常压力对油气的初次运移有重要作用;浮力和水动力对油气的二次运移有重要作用。

通道:初次,微裂缝。

二次运移,微观:孔隙和裂缝;宏观:输导层、断层和不整合面

输导层是具有发育的孔隙、裂缝或孔洞等运移基本空间的渗透性地层

优势运移通道孔渗性好,毛细管力小,油气运移阻力小,是油气运移的优势方向

相态:水溶相:天然气在水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水溶相是天然气运移的重要相态。

游离气相;油溶气相;分子状态

油气疏导体系一般被定义为油气从烃源岩运移到圈闭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有路径网,包括连通砂体、断层、不整合面。

按油气运移主要通道的不同将疏导体系划分为断层型、疏导层型、裂隙型和不整合型。

第五章油气聚集成藏理论

1、油气在圈闭中聚集成藏的机制

渗滤机制:一般盖层不封闭水,水可通过盖层排出,不适用于蒸发岩盖层。

排替机制:水不通过上覆盖层,圈闭中的油气将水从溢出点排出。

渗滤—排替混合机制:先期是渗滤,后期是排替。

渗透—扩散机制:由离子浓度差引起。

充注:先进入高孔渗部位,再向外扩展;先充注的烃成熟度低、在顶部,后充注的成熟度高、在翼部靠近充注油源;最终高孔渗中饱和烃多,低孔渗中非烃、沥青质多。

混合:密度(重力)混合:储层渗透率为100mD,2Km范围,1Ma内可消除;

①度(扩散)混合:消除侧向上的差异,在垂向上建立起重力分异的浓度梯度,1Ma可消除100m范围的浓度差异,几千米范围则需几十个Ma;

②对流混合:其作用很小。

富集:油(气)-界面向下移动,油气中的压力不断增大,含油气饱和度不断增加,结果产生:纯含油带,含油55%以上,产无水油;

过渡带,含油10—55% ,油水同产;

残余油带,含油少于10% ,只产水;

饱和水带,只有水。

决定油藏的品位和经济性。

2、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成藏理论

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是指沉积盆地内一种三维密封的地质体(或称封隔体),它与相邻的岩层以不渗透或极低渗透率的封闭层相隔离。封存箱内具有异常压力(多为异常高压,少数为低压),而封存箱外则为正常压力。按照流体封存箱理论,封存箱的形成与演化常与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有着密切联系。因此,研究流体封存箱的分布、形成和演化及其与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关系,对于异常压力分布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封存箱是在地温场的支配下通过成岩物质的再分配而形成的,有机制的演化及其对无机矿物的作用是成岩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封存箱顶部和底部封隔层的埋深可以预测,其大致位置是第一封隔层在Ro=0.3%-0.5%处,第二封隔层在Ro=0.6%-0.7%处,第三封隔层在Ro=0.8%-1.0% (腐泥型)或Ro=1.2%-1.4% (腐殖型)处。

除此之外,封隔层也可由膏盐层、铝土层及红色泥岩层组成。封隔层因封闭能力的不同,封隔层上下压力变化表现为突变型和过渡型两种。

3、幕式成藏理论

构造幕和构造泵作用

构造幕:地壳运动是一种相对稳定与相对强烈不断交替的幕式过程。在构造活动期,地下流体的运动也比较活跃,而构造稳定期地下流体的活动则相对较弱。因此,构造稳定期与活动期的不断交替,必然造成地下流体的周期性活动,从而形成流体的幕式流动现象。

构造活动期油气运移的动力相对较强,运移速度因而相对较快。而在构造稳定期,构造应力一般较弱,油气运移的动力主要来自水动力和浮力,因而运移的速度一般较小。相对于构造

稳定期缓慢的、渐进式的油气运移而言,构造活动期的油气运移是快速的、幕式性的。

另一方面,每一次较强烈的构造运动都将打破盆地原有的、在构造稳定期已形成的流体平衡,并改变了油气运移的格局,从而常常造成盆地内油气重新发生运移和聚集,直到形成新的平衡。因此,在构造运动较弱的盆地,油气藏的形成期次一般较少,并以形成原生油气藏为主,且在成藏时间上主要受生烃窗控制。而在多构造运动的盆地,油气藏的形成往往具有多期性,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常常受到后期构造运动的调整和改造,因而所形成的油气藏除原生油气藏外,还常常形成各种次生油气藏,油气藏的形成时间也往往与构造运动的时间相一致。我国中西部盆地油气藏的形成普遍即具有这一特点。

构造泵:对于天然气藏的形成来说,构造泵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成藏机理,这种机理可用于解释水溶相天然气的脱气成藏问题。当盆地因构造运动而发生抬升时,由于温度和压力的降低,导致水溶气脱溶而形成游离气,并沿隆升带聚集成藏。这种作用被前苏联学者涅斯基诺夫等(1987)称为“构造泵效应”。水溶气开发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无论是排水采气还是气水分离,都是通过降低压力而使天然气从水中脱溶出来的。

①在地震发生之前,应力集中导致微破裂形成膨胀,增大了渗透率,流体进入断层带;

②地震发生时,应力释放造成震前膨胀崩溃,使得断层带内流体排出;

③地震之后,运移流体促使矿物沉淀,造成渗透率降低。

超压积聚效应

4、补偿成藏理论

补偿理论:

①产能相互补偿②油底层位相互补偿③储量相互补偿

补偿条件:

1)油源条件:储层与油源层的空间位置关系(距离、方位)

2)储、盖条件(储层、盖层发育情况)

3)圈闭、保存条件(圈闭的类型、构造活动)

4)油气运移特征(运移动力、方向、距离)

补偿特征:

1)不同成藏要素的相互补偿作用

2)不同层位油藏成藏条件的补偿特征

3)油藏平面分布的补偿特征

①油层和生油层的特定空间配置构成了相互补偿的静态基础;②超压排烃、“分流作用”构成了相互补偿的动态基础;③区域上等量供油和砂岩平面递变是相互补偿的决定因素。

第六章大油田形成理论

油田分类,特大型>10亿t,大型>1-10,中型>0.1-1,小型0.1以下

气田分类,大型>300亿m3,中型>50-300亿m3,小型50亿m3以下。

1、含油气系统理论要点

含油气盆地可划分5个含油气单元,即盆地、含油气系统、成藏系统、区带、圈闭(油气藏)含油气系统是指包含成熟烃源岩及其形成的全部油气以及形成油气藏所不可缺少的地质要素和作用的一个自然地质单元。

成藏要素:烃源岩,储集岩,盖层,输导层,圈闭;

成藏作用: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圈闭形成,成藏期后作用;

系统:即指相互关联的地质要素和成藏作用及其组合关系。

关键时刻:是指最能反映一个含油气系统中绝大多数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时间。关键时刻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可反映含油气系统的地理和地层学分布。

研究意义:1)含油气系统理论提供了一套研究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思路及方法,其可贵之

处在于将成藏要素与成藏作用通过关键时刻有机地联系起来,强调对关键时刻各成藏要素与成藏作用的有效配置关系。

2)含油气是盆地内一个客观存在的勘探评价单元。在含油气盆地中划分出含油气系统、并将含油气盆地的评价勘探分为盆地、含油气系统、区带、圈闭等单元或阶段,为油气勘探提供了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勘探程序,从而有助于评价工作的深化与勘探成功率的提高。含油气系统评价内容:

—成藏基本条件

—成藏特征

—油气分布规律

—资源潜力

—勘探方向

2、源控论及其适用性

油气自烃源岩生成后,就近聚集在生油有利区或其临近地带, 称为“源控论”。油气运移距离较短是“源控论”的实质。

超短运距:0~10km为超短距离运移

短距离运移:10~100km为短距离运移

长距离运移:即100km为长距离运移之下限

3、源-盖共控论及其适用性

①“源内和近源区域盖层是控制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勘探方向应:“逼近源岩(逼近有效烃源岩);逼近盖层(逼近源内和近源盖层);逼近断裂(逼近区域盖层之下的断裂)”是勘探大中型油气藏的三原则。

②源岩与区域盖层相隔的时间和空间跨度越小,越有利于油气富集。

③在源岩形成期与盖层形成期之间的地质时代,构造运动适度(促进油气运、聚集但不破坏区域性封盖条件)而次数较少,有利于油气富集。

④断裂勾通源岩与圈闭,但不破坏盖层的完整性和封闭性,是“盖”控的有利条件,断至盖层的大断裂越少,越有利于油气富集;

⑤源岩与盖层之间的储集体及圈闭体积越大,且储集体的储集性能越好,越有利于形成大型油气藏;

⑥源岩和盖层都具比较高的流体压力,而二者之间的储集层流体压力相对较低,其压力差(势能差)越大,越有利于油气运聚成藏并保存。

源-盖共控论最适用的情况是前陆盆地等构造活动性较强的盆地和地区。对于我国中西部古生界克拉通盆地则难于适用。

4、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论及其适用性

要点:“满凹含油”是指在富油气凹陷内,优质烃源灶提供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陆相沉积多水系与频繁的湖盆振荡,导致湖水大面积收缩与扩张,使砂体与烃源岩不仅间互,而且大面积接触,从而使得各类储集体有最大的成藏机会,因而含油范围超出二级构造带,并在包括斜坡区的凹陷深部位都有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呈现整个凹陷都有油气成藏的局面。

“满凹含油”论并不意味着在凹陷的每一个部位都可以发现油气藏,而在于强调勘探理念的变化。“满凹含油”论的提出使勘探领域跳出了“二级构造带”范围,可以实现满凹陷勘探。勘探范围不仅包括已有的正向二级构造带,也包括广大的斜坡区和凹陷的低部位。

条件:1)烃源岩生烃总量大,可保证各类砂体聚油成藏

富油气凹陷发育陆相沉积盆地中最优质的烃源岩,表现为烃源岩质量好、规模大、热演化适度与生烃总量大,可保证与之相关的各类储集体聚油成藏。

2)有效烃源岩面积大,为各类砂体与烃源岩提供最大接触机会,有利于油气运聚成藏。

有效烃源岩是已进入成熟门限大量生、排烃的那部分烃源岩。富油气凹陷不仅烃源岩质量好,规模大,而且有效烃源岩所占比例很高,因而使成藏范围和规模较大。

3)湖盆振荡变化,使砂、泥岩频繁间互,为各类岩性-地层圈闭形成创造条件

陆相沉积盆地受构造与气候的联合作用,湖盆的水进、水退频繁发生,构成剖面上生储盖组合。

基本特征:1)经济资源受主砂体、裂缝与鼻状构造控制

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论既强调在有效烃源岩范围内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现油气聚集,即油气藏的形成并不局限于正向二级构造带范围内,也强调并非所有的油气聚集都有经济性。因此,要确保跳出正向二级构造带进入凹陷区的油气勘探有较好的经济回报,还需要特别关注经济资源的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

2)岩性-地层油气藏往往受“三面”控制,有“五带”富集特征

统计显示,多数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受“三面”控制,具有“五带”富集的特点。“三面”——最大湖泛面、不整合面与断层面;

“五带”——有利沉积相带、古地形坡折带、裂缝带、岩性或地层尖灭带与次生孔隙发育带。

意义:1)对勘探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①“源控论”的勘探思路主要为“选凹定带”;

②“复式油气聚集带”的勘探思路是油气的聚集主要受二级构造带控制,在二级构造带内进行勘探找油气。

③“满凹含油”论的勘探思路是跳出二级构造带,勘探无禁区,相信每一个部位都有可能成藏,满凹含油。

2)对勘探的指导意义

①跳出二级构造带,实现满凹勘探;在富油气凹陷的有效烃源灶范围内,找油勘探不应设置禁区,坚信在每一个部位都有可能发现油气藏。

②富油气凹陷中并非所有的油气聚集都有经济性,油气相对富集于斜坡背景上的主砂带以及有裂缝系统和鼻状隆起背景的“富块”,亦称“甜点”(sweet point)。

5、大油气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①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

天然气的各组分简单,分子、密度、粘度和吸附能力都小,故具有运移快、易溶解、易扩散和易挥发的特点。因此,大中型气田的形成对保存条件的要求比石油严格。

②在生气中心及其周缘

生气中心系指生气强度最大区,它是烃源岩厚度、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成熟度等的综合体现。

生气中心及其周缘不仅可以源源不断获得高丰度的气源,而且运移距离短,避免了天然气在长途运移中的大量散失,故易于气的富集而形成大气田。

③优质区域盖层之下

(1)对于稳定的克拉通盆地而言,其大中型气田形成所需的盖层除了膏盐层外,厚度较大的泥岩同样可以是有效的盖层。如西西伯利亚、鄂尔多斯盆地等。

(2)对于构造相对较活动的前陆盆地而言,其大中型气田形成所需的盖层多为膏盐层,或超压泥岩。如卡拉库姆、库车前陆盆地等。

(3)活动带或造山带地区大中型气田形成对盖层的要求更严格。

有利的圈闭条件

④超压带附近

⑤成藏期晚

天然气的各组分简单,分子、密度、粘度和吸附能力都小,故具有运移快、易溶解、易扩散和易挥发的特点。因此,成藏期早的气田,特别是大气田,若无气源继续供给,往往随时间越久,就由大气田变为中小气田,甚至难于保存。

扩散对大气田长期保存是个大危险。扩散主要有两种:浓度扩散和温度扩散。在开放系统中,气体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运动;从温度高向温度低的扩散运动。大气田(气田)相对上覆地层,气体浓度和温度通常都是高的,因此,大气田无论它的盖层如何好,气体都向上扩散运移,使气体不断减少。

第七章非常规油气藏

1、论述深盆气的基本特征及成藏机理

深盆气主要具以下特点:

气水倒置;

地层压力呈负异常;

无明显的气水边界,而存在一个气水过渡带;

气藏储层岩性致密;

气藏形态常为不规则体,含气范围和形态主要受孔喉半径、埋藏深度、地层倾角等控制;含气区内少有水层,含气面积广;

储层倾角平缓,特别是气水边界处的储层倾角较小,一般小于15度。

深盆气的成藏条件:

—气源充足;

—储层致密;

—地层平缓;

—顶底均存在优质盖层和封隔层。

2、试述煤层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煤层气又称为煤层甲烷或煤层瓦斯, 是煤层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经生物化学作用和热解作用生成、并储集在煤层中即由煤层自生自储的天然气。它主要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基质表面,另有少量的游离气和水溶气,从而有别于常规的煤成气,属非常规气藏。

地球化学特征

1)气体成分

甲烷含量:>80%~90%;

重烃含量:一般<5%,最高可达25%;

N2含量: 5%~20%;

CO2含量: 可达5%.

2)甲烷碳同位素: 总体偏轻

3、试述煤层气的成藏特征及富集高产条件

成藏特征:

1)分带性:

甲烷风化带——靠近煤层剥蚀带——水中溶解气为主

生物降解带——斜坡带上倾部位——溶解吸附型

饱和吸附带——斜坡带中部——吸附游离型

低解吸带——盆地腹部及斜坡带深部——吸附型

2)成藏模式:压力封闭气藏、承压水封堵气藏、顶板网络状微渗滤水封堵气藏、构造气藏高产条件:

①煤层分布广、厚度大、含气量和含气饱和度高

一般认为,煤层连续分布面积>200 km2 ,煤层集中段煤层总厚度>10m,主煤层连续稳定分

布,含气量>10m3/t ,含气饱和度>80%,有利于工业性勘探。

②煤岩镜质组含量高、灰分含量低、演化程度适中

通常,镜质组含量>80%,灰分含量<25%(中低灰分煤),煤阶为气煤—无烟煤3号(Ro=0.7%—4%)的煤层,一般具有生气率高、吸附量大(>15m3/t)、可解吸率高的特点,有利于煤层气富集高产。

③煤层割理发育、构造裂缝适中

一般认为,煤层割理密度>300条/m,渗透率>0.5的地区开采条件较好。

④处于区域岩浆热变质区

含煤地层在热力迅速烘烤下发生变质,煤层往往不受长时间的压缩,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煤层割理和孔隙,使得煤层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含气量高,可解吸率高,高产条件优越。

⑤盖层条件有利

良好的盖层可以减少煤层气的向外散失,保持较高的地层压力,维持最大的吸附量,减弱地层水对煤层气造成的散水。

一般情况下,煤层上覆泥页岩等直接盖层厚度>5m,平面上连续分布,其上又有区域性盖层分布,有利于阻止上部网络状渗滤水对吸附气的洗刷造成的损失。

⑥处于承压区

承压水区和超压区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和富集,强水循环区容易造成煤层气散失。另外,超压可增大气体的吸附性;可限制在负载下煤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降低。

4、论述天然气水合物的特征。

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一定高压低温条件下,向似冰的水的立方晶系结晶骨架中充填烃气或CO2、H2S可形成气水合物(氦、氖和氢除外),可用M?nH2O表示。1m3气水合物融化后为0.8m3水和70~240m3气,气含量多少取决于气的组份。

天然气水合物常称为可燃冰、固体气、甲烷水合物。

形成条件:低温,低于10℃(0~10℃);高压,大于10MPa或深于300m或更深;充足气源分布:大约27%的陆地和90%大洋水域是形成气水合物的潜在区,其中30%为气水合物气藏;陆地上在冻结岩层和极地冰川中;大洋中深海和大陆坡是气水合物有利发育区。

页岩气: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

根缘气:致密储层中与源岩紧密相连的气水倒置关系气藏。

稠油、油砂、油页岩是目前最为现实的非常规油资源。

稠油:油层条件下粘度大于50mPa?s的原油。

油砂:又称沥青砂、焦油砂,指出露地表或近地表且包含有烃类的砂岩。

油页岩:又称油母页岩,是一种高灰分的固体可燃有机矿产。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新进展-大作业题目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结课大作业石油与然气地质学新进展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新进展 大作业

作业一:比较分析致密砂岩、页岩、常规砂岩储层的差异性。(30分)作业二:中国海相页岩油气主要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新进展。(30分)作业三:分析致密油气藏与其它油气藏(页岩油气、煤层气、常规油气)的异同点。(40分) 要求: 1、所有答题需打印在A4纸上提交。上下左右页边距2cm,作业正文采用小四宋体(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Times New Roman),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排版规范。封面格式请勿改动,仅需填写个人相关信息。 2、答题时应尽量采用自己语言,不得拷贝复制。 3、严禁相互之间抄袭,如发现抄袭,视情节严重程度根据抄袭部分占该题目总分的比例扣除相应分数或者成绩记0分。 作业一:比较分析致密砂岩、页岩、常规砂岩储层的差异性。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类型包括缩小粒间孔、粒间溶孔、溶蚀扩大粒间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和晶间微孔;孔隙喉道以片状、弯片状和管束状喉道为主;发育构造微裂缝、解理缝及层面缝等裂缝结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复杂化了储层的孔隙结构,大量发育的黏土矿物明显降低了储层的渗透率,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得储层致密化,而后期的溶蚀作用交代作用又可以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致密砂岩储层渗流空间具有强烈的尺度性,空间尺度分为致密基块孔喉尺度、天然裂缝尺度、水力裂缝尺度及宏观气井尺度,而气体的产出就是经致密基块—天然裂缝—水力裂缝—井筒的跨尺度、多种介质的复杂过程。致密砂岩储层与常规储层在孔隙度、渗透率及储层压力等方面差异显著。此外,两者的研究内容及分布规律亦存在区别。常规储层孔渗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所以研究其孔隙与喉道参数即可;但大量的事实表明,仅采用孔喉参数难以有效地确定致密砂岩储层的渗透率,而对其渗透率起决定作用的是裂缝体系,且致密砂岩的储集空间亦受其控制。 致密砂岩气藏和常规气藏的分布规律区别明显,我国致密气藏多以深盆气的形式出现。以深盆气藏为例,它具有特殊的成藏机理和圈闭分布规律,多形成于向斜轴部或背斜翼部,而常规油气藏可早于深盆气藏形成,且分布于其上倾方向。对常规圈闭气藏来说,天然气多聚集于孔渗条件较好的构造高部位,聚集位置与气源岩明显分开,气水分布服从重力分异原理,但是对于致密砂岩气藏来说,天然气主要聚集在离烃源岩比较近的位置,不服从重力分异原理,气水关系发生倒置。 页岩储层研究重点包括矿物类型与含量、孔隙度和渗透率、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等方面。矿物类型和含量是决定了页岩储层脆性特征,寻找脆性矿物含量高、易压裂的地层对页岩气压裂开发具有重要影响。页岩储层孔隙( 纳米级) 系统对烃类的储集能力和流体向裂缝网络传导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页岩孔隙按大小可分为大孔(直径大于50nm),介孔(直径介于2~50nm)、微孔(直径小于2nm)。利用气体在页岩孔隙中的吸附与解吸可以测量其孔隙大小及其分布情况,当压力低于气体的临界压力时,对于介孔与大孔,首先发生多层吸附,相对压力更高时,则发生毛细管凝聚,形成类似液体的弯液面。页岩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在0.01%~5%,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0001~10mD,页岩的孔隙度与渗透率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渗透率大于1mD的页岩岩心中存在着明显的天然裂缝或取心诱导裂缝。页岩中黏土矿物的总含量主要介于20%~70%,黏土矿物主要为绿泥石、伊利石、蒙

(完整版)油气成藏地质学作业

第一章研究内容 1、油气成藏地质学的内涵及其在石油地质学中的位置 答:成藏研究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基本的成藏条件或要素、成藏年代、成藏动力(运聚动力)、油气藏分布规律或富集规律等。 赵靖舟将从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方面的研究称为“油气成藏地质学”(简称成藏地质学),认为它应是石油地质学中与石油构造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等相并列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2、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答: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静态的成藏要素、动态的成藏作用和最终的成藏结果,涉及生、运、聚、保等影响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各个方面,但重点是运、聚、保。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5个方面: 1)成藏要素或成藏条件的研究。包括生、储、盖、圈等基本成藏要素的研究和评价,重点是诸成藏要素耦合关系或配置关系的研究,目的为区域评价提供依据。 2)成藏年代学研究。主要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现代成藏年代学实验分析技术与地质综合分析方法,尽可能精确地确定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时间,恢复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历史。3)成藏地球化学研究。采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各种油气地球化学信息,研究油气运移的时间(成藏年代学)和方向(运移地球化学),分析油气藏的非均质性及其成因。 4)成藏动力学研究。重点研究油气运移聚集的动力学特点,划分成藏动力学系统,恢复成藏过程,重建成藏历史,搞清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 5)油气藏分布规律及评价预测。这是成藏地质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它是在前述几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进行资源评价和油气田分布预测,从而为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在盆地早期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地质学研究的重点是基本成藏条件的评价研究与含油气系统划分。 在含油气系统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研究的重点是运聚动力学、输导体系的研究、成藏动力系统划分、已发现油气藏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研究,以及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 在成藏动力系统的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地质学的研究重点油气藏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研究以及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等。 3、成藏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1)最大限度地获去资料,以得到尽可能丰富的地质信息。 2)信息分类与分析——变杂乱为有序,去伪存真,突出主要矛盾。 3)确定成藏时间,分析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总结分布规律。 4)评价勘探潜力,进行区带评价,预测有利目标。 高素质的石油地质科学地质工作者须备的基本素质: ①1知识+4种能力+2种意识②扎实的背景知识 ③细致的观察能力④全面准确的信息识别能力丰富的想象力⑤周密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⑥强烈的创造意识 ⑦强烈的找油意识 第二章油气成藏地球化学 成藏地球化学研究内容 1)油藏中流体和矿物的相互作用 2)油藏流体的非均质性及其形成机理 3)探索油气运移、充注、聚集历史与成藏机制

石油地质学教案 考试题及答案

A 卷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期末考试试题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教学系油气资源系 考试日期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1.石油的旋光性 2.含油气盆地 3.门限温度 4.生物化学气 5.石油地质储量 6.有效渗透率 7.油型气 8.油气二次运移 9.干酪根 10.油气田

二、填空(每题1.5分,共15分) 1.石油的颜色取决于的含量;相对密度受 影响;影响粘度的因素有 。 2.油田水中的主要无机离子有;按苏林分类油田水可分为四 种水型;常见的油田水类型是。3.烃源岩的特点是;储集岩的特性是;盖层的特征是。4.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5.凝析气藏形成的条件是:, 。 6.背斜油气藏的成因类型有、、 、、。 7.含油气盆地内次一级构造单元可以划分为。8.评价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的常用指标有、 、等。 9.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包括:、、。油气运移的区域指向为 。 10.地层异常高压主要成因有、、 、、。

三、判断题(命题正确者画√,错误者画×,每题1分,共5分)1.烃源岩只要具备巨大的体积、高有机质丰度、优越有机质类型,就可以生成大量油气。()2.地下某处流体的压力越大,其具有的压能越大,因此流体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3.随着埋藏深度增大岩石的压实作用愈加强烈,岩石愈加致密。因此随埋深增加,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物性总是越来越差。()4.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与天然气的成分有关,其重烃含量愈高,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愈大。()5.用饱和压力确定的油藏形成时间代表油藏可能形成的最晚时间。 ()四、简述题(共20分) 1.油气生成的阶段性及其特征(8分); 2.油气初次运移动力及作用机理(7分); 3.油气藏中油气聚集机理(5分) 五、论述题(共23分) 请阐述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富集条件(13分);如果欲在前期盆地区域勘探基础上对陡坡带开展圈闭预探,请阐述工作部署和技术方法(10分)。 六、图件分析题(共17分) 下图为某砂岩储集层顶界面构造图,储层平均厚50m,上覆有良好盖层;已探明的南部区块各井钻遇含油高度分别为:01井120m,02井50m,03 井25m。 (1)请在图中确定圈闭的溢出点,画出闭合范围,求出闭合高度;画

试论成岩作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成岩作用与储层评价》文献综述试论成岩作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专业______地质学_______ 班级__ 资信研10-4班___ 姓名______蔡晓唱_______ 学号_____S1*******_____

试论成岩作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油气运移、成岩作用、盆地分析研究相互渗透,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将成岩作用、油气的成藏史等纳入到盆地发展演化历史中统一考虑,是当前研究的一个趋势所在[1]。本文从烃类流体充注与储层成岩作用的关系、用储层油气包裹体岩相学确定油气成藏期次、示烃成岩矿物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利用成岩过程中自生石英数量的变化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岩性油气藏中成岩作用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五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储层成岩作用与油气生成、运移和成藏的关系。 1 烃类流体充注与储层成岩作用的关系 由有机质转化来的有机流体是整个地壳流体活动的一部分,对成岩演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盆地发展演化的一个重要侧面。有机质转化形成的有机酸引起了地质界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可以溶解矿物,形成次生孔隙[2]。有机酸主要由干酪根含氧基团的热催化断落、烃类与矿物氧化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原油微生物降解和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转化而来,但就其生成时间而言,尚未有定论。泌阳凹陷碎屑岩储层在碱性-强碱性原始地层水中发现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不但丰富了次生孔 为石英自生加大提供了新的解释。塔中隙的成因理论,而且石英溶解所产生的SiO 2 地区志留系烃类侵位后因淡水注入而使烃类被氧化,所产生的有机酸促进了钾长石等矿物的溶解,导致了次生孔隙的发育。 除有机质转化产生有机酸外,油气的产生对成岩作用有着重要意义。油气运移成藏的成岩记录是从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反演成藏过程的基础,国际上对储层中烃类流体充注与成岩作用关系给予高度重视。九十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关注“烃类流体侵位与储层成岩作用”领域的研究,这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早期烃类流体侵位有利于优质储层形成,二是储层成岩纪录有助于重构油气成藏过程[3]。1999年和2000年AAPG年会曾将“成岩作用作为烃类流体运聚记录”作为分会讨论的主题,要使叠合盆地成藏年代学分析理论和分析方法取得进展,一个重要的基础是必须深入分析其中烃类流体充注与储层成岩作用关系,建立起烃类流体运聚-储层成岩作用-烃类流体包裹体-自生矿物形成关系的解释定量模式,为成岩矿物及其包裹的流体化石作为烃类流体运聚的记录提供理论基础。 烃类流体注入储层,一方面,储层胶结物及其中流体包裹体记录了成藏条件(温度、压力、流体成分和相态),另一方面,随着含油气饱和度增加,孔隙水流体与矿物之间的反应受抑制(如储层中石英次生加大等)或中止(自生伊利石、钾长石的钠

油气田勘探复习题——填空题(含答案)

《油气田勘探》习题—填空题 绪论 1.石油地质学与油气田勘探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石油地质学是找油的理论指南,而油气田勘探是找油的方法论。 2.油气勘探是一项特殊的科研活动,具体表现为,油气勘探具有地区性强、预测性强、探索性强的显著特点。因此,对于一个勘探工作者而言,具有成油模式、找油信心、创新思维三者尤为重要。 3.作为一项高科技的产业,油气勘探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风险高、利润高的特征。 4.油气勘探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地质风险、技术风险、工程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等。 5.原始找油理论发展阶段,找油的依据包括油气苗、地形地貌特征等。 6.圈闭聚油理论的形成,说明地质勘探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局部的油气聚集规律。 7.盆地找油理论的实质,是油气分布的源控理论与圈闭找油理论的有机结合。 第一讲油气勘探技术 1.油气勘探工程技术主要包括:调查技术、油气井钻探技术、实验室分析测试等三大类. 2.油气勘探综合评价技术主要包括:盆地分析、盆地模拟、区带评价、圈闭评价、油气藏描述等。 3.油气调查技术主要包括:地面地质调查、油气资源遥感、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 4.非地震物化探是: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的简称。 5.剩余重力异常是布格重力异常经过区域场校正后得到的,可用于划分盆地构造单元。 6.重力勘探检测的主要参数是重力加速度;而磁法勘探检测是主要参数是磁

化率。 7.总体上,在三大类岩石中岩浆岩的磁化率较高,而沉积岩的磁化率较低。 8.在岩浆岩中,从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酸性岩,岩石的磁性具有依次降低的特点。 9.为求得相当于垂直磁化条件下的磁异常,需要对采集到的磁法勘探资料进行化极处理。 10.磁法勘探资料的向上延拓处理,可以压实浅部干扰,突出深部信息。 11.地震勘探根据部署目的和测网的差别可以分为概查、普查、详查、精查(三维地震)四个主要阶段。 12.资源调查时期的探井通常称为区域探井,早期的称为科学探索井、后期的称为参数井。工业勘探时期的探井包括:预探井和评价井。 13.录井技术依据其学科原理的差别,可以分为基于地质学原理的录井、基于物理学原理的录井、基于化学原理的录井三大类。 14.综合录井采集的基本信息包括岩石可钻性信息、钻井液信息、随钻测量信息三大类。 15.随钻测量信息主要用于几何导向和地质导向等方面。 16.根据测试时机的差别,测试工作可以分为:中途测井和完井测试。根据取样方法的差别,测试又可以分为:钻杆测试和电缆测试等。 第二讲油气勘探程序 1.勘探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包括:勘探对象、地质任务、资源-储量目标。 2.资源调查时期(或区域勘探时期)可以根据任务和目标的差别进一步细分为三个阶段:大区概查、盆地普查、区域详查。 3.油气勘探的对象包括不同级别的含油气地质单元,从大到小可以分为:大区、含油气盆地、含油气系统、含油气区带、油气田、油气藏。 4.资源调查时期的目标是提交不同级别的资源量,而工业勘探时期是提交不同级别的储量。 5.资源调查时期的地质任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择盆、选凹、定带。 6.工业勘探时期的地质任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发现油气田和探明油气田。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试题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试题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院(系) 考试日期 2008年6月20日

1、请论述现代油藏描述技术特点。(20分)。 答:现代油藏描述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发展单项技术水平,促进油藏描述水平的提高 不断提供和发展单项技术水平,促进整个油藏描述水平的提高。比如发展水平技术,为确定性建模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发展和建立最优化的数据库,从中可进行地球物理和地质建模及生产模拟。目前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如历史拟合和建模等主题已引起世界各石油公司的关注。总之,各学科描述技术紧密适应地质描述及建模的需求发展。 (2)地质统计学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现代油藏描述的直接目的在于准确提供油藏数值模型,为勘探开发奠定基础。传统的油藏模型是以少量确定性参数(钻井取芯及测井),以常规统计学方法进行参数求取及空间分布内插。结果所提供模型不能准确反映地质体变化的非均质性及随机性。由于地质变量在空间具有随机性和结构化的特点,为了准确求取油藏各项特征参数,仅二十年来发展的区域化变量理论和随机模拟理论为油藏描述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使油藏非均质性特征得以更准确地描述,可以建立较符合地下实际情况的模型。地质统计学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数估计,地址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就是应用线性加权的方法对地质变量进行局部的最优化估计。二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对勘探开发都有重要影响,储层模型中对非均质性的描述与表征是关键。地质统计学中的随机建模技术就是针对非均质性研究提出来的,随机技术是联系观察点和未采样点之间的桥梁。其目的是以真实和高效的方法在储层模型中引入小型和大范围的非均质性参数。三是各种资料的综合应用。油藏描述涉及多学科、多类型资料信息,如何系统的匹配使用好各种资料信息至关重要,地质统计学为此提供了许多方法,如指示克里金技术可将定性的信息进行系统编码,将定性的概念定量化。协同克里金可综合多种类型的信息,给出未采样的参数值落入任一给定范围的概率分布。通过定量回归处理出的模型与多种信息资料取得一致,而不是地质模型、地球物理模型、生产模型自成系统无法综合在一起。四是不确定性描述,静态、动态的确定性模型很难反映油藏地下复杂的变化,只有通过不确定性描述,从地质统计观点概括和综合地质模型,才能真实地反映复杂的油藏模型,而不会导致传统油藏模型把控制流体在油藏中运动的复杂地质现象过于简单化,如“蛋糕层模型”,用这种模型模拟的历史表明,往往给出了过于乐观的油藏动态预测,造成开发过程的低效益。(3)建立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管理系统 ①地质、地震、测井、岩石物理、地球化学、工程(钻井、完井、开发、采油)等学科的资料及成果是油藏描述的基础,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映地下油藏特点。以井为出发点的测井、岩石物理、地球化学、工程等学科,能提供油藏的各种精细参数,但是在空间上的分布的尺度较小,尤其是勘探早期,探井很少,在如此稀疏的空间上所采集到的数据,难以代表整个油藏,它们的数据与油藏参数也有某种相关性,但却无法直接求出油藏各种参数的精确值。这主要是地震资料本身的分辨率不高,而且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存在。若把这些学科的资料与成果综合起来用于油藏描述,肯定比只依靠单门学科好,所建立的油藏模型一定更为可信。 ②现阶段,油气勘探综合研究是以地质、地震、测井地球化学、油藏工程及计算机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为依据。它必须通过各学科研究人员的相互配合,把各方面研究成果互相渗透、综合利用,才能提高油田勘探开发效益。目前我们在油藏描述研究中,还存在着主要依靠单一学科研究,多学科不能有机结合的问题。同国外石油公司多学科协同作战、科学严密的管理方法相比,我们的管理

二00三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石油地质学答案

二00三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石油地质学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 1、生油门限与生油窗: 只有当埋藏深度足够大,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 度界限称为有机质的成熟温度或生油门限。液态石油大量生成的阶段称为生油窗。生油门 限对应点,而生油窗对应一个范围。 2、油气藏与油气田: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 系统和油水界面。油气田是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3、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在多相流体存在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亦称有效渗透率, 其不仅与岩石的性质有关,也于其中流体的性质和它们的数量比例有关。如果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存在,而且这种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和化学反应,在这种条件下所反映的渗透率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称为相对渗透率。 4、油气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油气自烃源岩层向储集层的运移称为油气的初次运移。石油和天然 气进入储集层之后的一切运移都称为二次运移。 5、地层不整合圈闭与地层超覆圈闭:剥蚀突起或剥蚀构造被后来沉积的不渗透地层所覆盖形成的圈 闭为地层不整合圈闭,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是在水盆继续扩大,水体加深的情况下,在砂层之上超覆沉积了不渗透泥岩形成的圈闭。 6、油型气与煤型气:油型气系指腐泥型干酪根进入成熟阶段以后所形成的天然气,它包括伴随生油 过程形成的湿气,以及高成熟和过成熟阶段由干酪根和液态烃裂解形成的凝析油伴生气和裂解干气。凡煤系有机质热演化形成的天然气,都称为煤型气。 7、地层压力梯度与地层压力系数 二、填空题 1、随天然气源岩成熟度的增加,天然气的δ13C1值(偏重),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油型气的δ 13C1比煤型气的δ13C1(轻)。 2、盖层的主要岩性一般是(膏岩类)和(泥质岩类),少数为(碳酸盐岩类)。 3、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三种类型即(物性封闭)、(超压封闭)和(烃浓度封闭)。 4、在England的流体势定义中,主要反映了三种力对油气运移的影响,它们是(地层压力)、(流体 压力)、(毛管力)。根据流体势的高低可以判断油气的运移方向,油气总是由流体势的(高势)区向流体势的(低势)区运移。 5、圈闭的三要素包括(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 6、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主要方法有(根据盆地沉降史、圈闭发育史、生排烃史)、(根据饱和压 力)、(利用波义尔定律)、(流体历史分析)。 7、油气资源比较富集的主要盆地类型有(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和(克拉通盆地)。 8、渤海湾盆地属于(裂谷)型盆地,其主要的含油气层系为(第三系)。 三、简述题 1、简述Ⅰ型干酪根和Ⅲ型干酪根的基本特征 类型元素组 成H/C O/C结构物质来源生油潜力大 小 第 1 页共 2 页

石油地质学-李德勇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石油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油气成因、油气成藏基本原理和富集规律的一门学科,属矿床学的一个分支,是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和开发领域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内容包括石油天然气是如何生成的?石油天然气储存在地下哪些岩层中?呈流体状态的石油天然气是如何运移聚集在一起的?石油天然气聚集在什么地方?石油天然气为什么能够保存至今?即石油天然气的成因、成藏及分布规律问题。本课程是对大学阶段所学基础地质学或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等专业基础科和专业课的升华与拓展应用,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地震、测井、构造、地球化学等地质和地球物理知识、手段进行含油气目标勘探设计和评价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培养物探工程师运用地质思维针对具体地质目标进行综合地球物理勘探设计、处理及解释的重要基础。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控制石油天然气成藏的“生、储、盖、圈、运、保”六大地质要素为主线,采用课堂理论讲授、典型案例实训和专题讲座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认识 - 6 -

石油天然气在社会、国民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中重要地位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石油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储集保存、聚集成藏的基本要素、概念和理论,并了解致密砂岩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等特殊石油天然气藏的基本特征和勘探开发现状,培养同学们将所学的普通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理论知识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技术相结合综合进行地下含油气目标勘探与评价的能力,使同学们掌握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的基本工作技能和方法。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的成分和性质、石油天然气的生成与烃源岩、石油天然气的储层与盖层、圈闭与油气藏、石油天然气的运移、石油天然气的聚集和保存及石油天然气藏相关理论进展七部分内容,环环相扣、学以致用,穿插地震、测井及有机地球化学等处理技术与测试手段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实例,介绍相关理论进展,提升同学们学习石油天然气勘探系列专业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并适应学科发展。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基础地质学或普通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本课程要求学生提前掌握普通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及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同时本课程与地震勘探资料处理解释、地球物理测井等课程密切相关,学生掌握其相关理论知识可更好地将地球物理技术手段应用于油气地质勘探之中。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于石油天然气成烃、成藏理论的专业科学素养,以及综合应用地质、有机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技术进行油气藏勘探的能力,培养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以及从事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工作的综合性专门技术人才。 - 6 -

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关系

综述与评述 收稿日期:2006-09-19;修回日期:2006-12-11. 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高效天然气藏形成分布与凝析、低效气藏经济开发的基础研究”(编号:2001CB209103)资助.作者简介:张乐(1979-),男,新疆阜康人,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油气成藏机理研究.E -mail :z han gleu pc @https://www.docsj.com/doc/3d6046751.html, . 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关系 张 乐1,2,3,姜在兴3,郭振廷4 (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 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3.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4.胜利油田弧岛采油厂地质所,山东东营257231) 摘要:总结了构造应力对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分布等方面的影响。指出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关系密切,其不仅能形成断层和裂缝等油气运移通道,还能形成各种构造圈闭,同时也可直接引发油气运移,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驱动力;构造应力与孔隙流体压力有相关性,油气从强压应力区向张应力区运移,张应力区是油气的最佳聚集区;构造应力对油气藏的形成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也可以对其起破坏作用;构造应力还可为有机质向烃类转化提供能量。关键词:构造应力;油气藏;油气运移聚集;油气分布 中图分类号:TE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926(2007)01-0032-05 传统的油气地质学理论认为,油气运移的动力主要是浮力、水动力以及异常地层压力;毛细管力一般为油气运移的阻力,其决定了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和聚集场所的流体势分布。人们也认识到构造应力对油气运聚有重要的影响,但对构造应力在油气生成、运聚成藏和分布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尚认识不足。在许多情况下,油气运移聚集受构造应力场的控制[1-5] 。构造应力是形成异常高压的重要因素,构造应力产生的热效应对油气生成也有影响。构造应力是各种地质现象与地质过程形成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构造应力场的发展演化不仅控制了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和盆地内构造的形成及分布,还影响生、储、盖层的发育及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过程。因此,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油气勘探开发有密切关系,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构造应力与油气生成的关系 构造应力通常是指导致构造运动、产生构造形变、形成各种构造形迹的应力。在油田应力场研究中,构造应力常指由于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应力的增量[6]。地应力主要由重力应力、构造应力和流体压力 等几种应力耦合而成。 1.1 概述 构造应力在油气形成过程中,可为有机质的热演化和转化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有机质向烃类转化。现代石油地质理论已经证实,热量在导致有机质发生热降解并生成石油范畴的烃类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构造应力是地壳中最为活跃的能量之一,其产生的能量已为地壳中岩层的各种变形所证实。索洛维耶夫等指出,由构造变形转变而来的机械能是构造变形过程中补充放热的主要原因。机械能可转化成热能,在强烈挤压带,这种热能特别大。其表现形式是: 沿断裂面的摩擦热; 可塑性变形时内部的摩擦热; 应力松驰时的弹性变形热。此外,在构造变形速率极快的情况下,放热发生得更快,并可使围岩的温度大幅度升高,这己被现代地震观测所证实[7-9] 。据钟建华等[3] 对我国湘西沪溪县白沙含油瘤状灰岩的研究发现在野外手标本和室内显微镜薄片中,石油仅分布在剪切破碎带内瘤状灰岩中,而与其相邻的、未受剪切破碎的非瘤状灰岩中却未见石油,从而认为该区剪切作用导致矿物等固体颗粒旋转、位错或断裂,因彼此摩擦或晶格断裂而产生热量,为有机源岩生油提供了附加热能,促使有机质转化为 第18卷1期 2007年2月 天然气地球科学 NAT URAL GAS GEOSCIENCE Vol.18No.1Feb. 2007

地质作业答案详解

1.三大类岩石在地壳中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什么? 沉积岩在最上层,其下是变质岩,岩浆岩呈不规则形状穿插分布于上述两大类岩石的各种裂隙中。 2.矿物的解理与光泽各有哪些类型? (1)解理:a.极完全解理b.完全解理c.中等解理d.不完全解理e.极不完全解理 (2)标准光泽a.金属光泽b.半金属光泽c.金刚光泽d.玻璃光泽 (3)特殊光泽:a.油脂光泽b.蜡状光泽c.丝绢光泽d.珍珠光泽e.土状光泽 3.简述岩浆岩的分类依据及其类型。 岩浆岩的类型是依据岩石成份中SiO2成份含量的高低分为: 酸性岩类,中性岩类,基性岩类,超基性岩类 4.简述沉积物输移的方式及被输移物质的类型。 (1)化学输移:可溶盐类的溶解输移方式; (2)机械输移:即动力携带,物质粒径不同,机械输移方式也不同。 推(拖)移:d>2mm ,砾在河床面上滑动,翻滚前进; 跃移:d=2~0.05mm 砂,在水体中忽上忽下,弹跳前进; 悬移:d<0.05的物质,粉砂+粘土,在水体中长期、长途携带运 动。 5.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方式是什么? (1)温度的作用:显然T 越高,变质作用越容易发生,作用方式是: 促使矿物重结晶; 形成特殊的变质矿物(如石榴子石); (2)压力的作用:显然P 越高,变质作用越容易发生,作用方式是: 形成定向构造 变质应力矿物 (3)化学活动性流体:指地下岩缝中的弱酸性汽水溶液,它一方面起媒介作用,促进物质运移交换;另一方面自身也参与变质反应,如 3MgCO 3+4SiO 2+H 2O (热)→Mg 3[Si 4O 10](OH)2 +3CO 2↑ (菱镁矿) (滑石) 6.以结构图形式简述地质年代的结构体系。 7.简述并画图示意褶皱的几何形态分类依据及类型。 (1).横剖面上轴面产状类型 直立褶皱 斜歪褶皱 同斜褶皱 平卧褶皱 翻卷褶皱 (2)横剖面上岩层的弯曲形态类型 箱形褶皱 扇形褶皱 圆弧形褶皱 尖棱形褶皱 8.简述并画图示意断层的分类依据及其类型

油气地质学发展的新方向

油气地质学发展的新方向 姓名:学号:学院:地球物理学院 油气地质学是一门长久的学科,它直接运用于对油气开采的地质指导,是为油气开采提供服务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不可再生的油气资源不断减少,油气地质学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 一、基础能源决定油气能源将作为我国长期使用的能源 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化石能源相对丰富,油、气、煤三大能源将会在一定时期或者说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三大能源都具有易转化、使用成本低等天然优势。 油气能源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极大作用。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原油消费量为5.08亿吨左右,国内原油产量为2.1亿吨左右,原油进口量约为2.98亿吨,对外依存度为58.66%,逼近59%。2014年度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总计1903亿立方米,其中国产天然气量达1308亿立方米,国外进口量为595亿立方米。 从长远角度看,我国虽然在加大对石油、天然气以及页岩气等能源的勘察力度,但是总体上讲,无论石油还是天然气呈逐年增高趋势,并且进口量和比例在不断增高。随着工业化程序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日益加巨。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等新能源由于在开发利用上对于技术要求极高,因此在完全替代油气煤等老能源上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于油气过于地对国外进口的依赖,

一是由于我国要身油气资源的匮乏所致,二是我国地理条件复杂多样,还有国外进口油气资源成本较低,三大原因组织了我国油气开发水平相对发达国家滞后的主要原因。 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最大的油气消费国,其油气进口量和进口增长速度一直以来都居世界前茅,其本国的油气产量持续下降。但是2008年后的短暂的几年,由于美国页岩气和近海石油开采的放开,使美国的页岩气快速发展产量迅速提升,21世纪以来超过俄罗斯成为全球第一大产气国。2015年美国已经实现液化天然气出口并在其后可成为天然气的净出口国。因页岩气大量生产而使气价猛降以后,生产者把更多的投资转向与页岩气共生、伴生的页岩油。根据华尔街日报称,美国正在超越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的油气生产国。 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自1982年以来首次在天然气产量上超过了俄罗斯。其主要因素为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欧洲经济下滑,这些都是导致俄罗斯天然气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根据现在的经济状况来看,俄罗斯的产量将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2015年受到全球多主因素的影响,油气煤等能源价格创造了多年来一个新的低谷。 NGP能源资本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Ken Hersh表示:“能源供给已经不成问题了,真正的问题是其开采的成本和市场需求。”而影响能源价格的因素包括:一是全球经济的萎缩会压低油气价格,导致企业降低生产速度;二是相对于传统开采方式,成本高且工序复杂,伴随着市场价格的下滑,进而影响其出口。

油气成藏地质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油气成藏地质学的概念 油气成藏地质学是石油地质学的核心,是石油地质学中研究油气藏成藏的动力、成藏时间、成藏过程及油气分布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 油气成藏包括油气藏静态特征描述和油气成藏机理和成藏过程动态分析。 ①油气藏静态特征描述主要从油气藏类型、生储盖层、流体性质和温压等方面描述油气藏特征。②油气成藏机理和成藏过程分析主要用各种分析方法(如流体历史分析法)研究油气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包括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以及保存和破坏各个环节。 2、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⑴成藏要素或成藏条件的研究:包括生、储、盖、圈等基本成藏要素的研究和评价,重点是诸成藏要素耦合关系或配置关系的研究,目的为区域评价提供依据。 ⑵成藏年代学研究:主要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现代成藏年代学实验分析技术与地质综合分析方法,尽可能精确地确定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时间,恢复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历史。 ⑶成藏地球化学研究:采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各种油气地球化学信息,研究油气运移的时间(成藏年代学)和方向(运移地球化学),分析油气藏的非均质性及其成因。 ⑷成藏动力学研究:重点研究油气运移聚集的动力学特点,划分成藏动力学系统,恢复成藏过程,重建成藏历史,搞清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 ⑸油气藏分布规律及评价预测:这是成藏地质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它是在前述几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进行资源评价和油气田分布预测,从而为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3、成藏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⑴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方法: ①最大限度地获去资料,以得到尽可能丰富的地质信息。②信息分类与分析——变杂乱为有序,去伪存真,突出主要矛盾。③确定成藏时间,分析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总结分布规律。 ④评价勘探潜力,进行区带评价,预测有利目标。 ⑵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 ①成藏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岩石热解法、棒色谱法、含氮化合物分析技术;②成藏年代学分析技术: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自生粘土矿物同位素测试技术、有机岩石学方法;③成藏动力学模拟实验技术:物理模拟、数学模拟。 第二章成藏地球化学 成藏地球化学 研究内容:1、油藏中流体和矿物的相互作用;2、油藏流体的非均质性及其形成机理;3、探索油气运移、充注、聚集历史与成藏机制。

中国石油大学历年石油地质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1999年博士生入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氯仿沥青“A” 2、孔隙结构 3、排替压力 4、隐蔽油气藏 5、生物气 6、油藏地球化学 7、前陆盆地:位于皱褶山系前缘与毗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它包括从山前拗陷到克拉 通边缘斜坡的过渡区。前渊盆地、山前拗陷、山前拗陷—地台边缘拗陷、山前拗陷—地台斜坡等概念都属于前陆盆地范畴。 8、油气藏描述 9、控制储量 10、流体封存箱: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指沉积盆地内(1分)由封闭层分割的(1分)异常压力系统(1分)。箱内生、储、盖条件俱全,常由主箱与次箱组成。有两种类型,一为超压封存箱,孔隙流体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力;另一为欠压封存箱,岩石基质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力。 二、问答 1、叙述现代油气成因模式,并简要说明我国陆相油气成因理论研究的进展 2、举例说明我国东西部含油气盆地类型及其油气藏分布特征的差异 3、围绕勘探的任务和目标,试述不同勘探阶段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方法 4、试述影响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的地质因素 5、讨论烃源岩的排烃机理 6、试评述“含油气系统”,并举例说明 7、试论述现代油气有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 8、试论述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答、(1)成因类型:有机成因气和无机成因气。有机成因气包括生物气、油型气(腐泥型气)、煤型气(腐殖型气)。另外,有人对有机成因气除分为上述几种外,还划分出了低温-热催化过渡气以及陆源有机气等 (2)地球化学特征: 无机成因气,取决于具体成因,一般非烃成分含量较高,可含少量甲烷。来自深源的无机气一般含较高的氦、氩等。 生物化学气,成分主要为甲烷 油型气:依其源岩成熟程度分石油伴生气、凝析油伴生气和裂解干气。石油伴生气和凝析油伴生气的重烃气含量高。过成熟的裂解干气,以甲烷为主,重烃气极少。 煤型气:主要为甲烷。其凝析油重,常含有较高的苯、甲苯以及甲基环己烷和二甲基环戊烷。另外,煤型气常含汞蒸汽 陆源有机气是指成气母质是介于油型气和煤型气母质之间的过渡型,其特征也如此,是陆源有机质,多位分散III型有机质生成的,现在一般归于煤型气。 低温-热催化过渡气:介于生物生气阶段于热催化生油阶段之间,其地化特征也是两者的过渡 9、油气成藏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原理 10、试述残留盆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特点

隐蔽油气藏勘探对基准面旋回研究的启示

隐蔽油气藏勘探对基准面旋回研究的启示X 杨 龙1,宋来明2,桑淑云2,魏 宁3,董海亮4 (1.长庆油田第四采油厂地质研究所,陕西靖边 718500;2.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7; 3.中国石油大港油田井下作业公司; 4.渤海钻探国际工程分公司,天津 300283) 摘 要:从基准面以及基准面旋回研究的进展出发,论述了层序界面划分的弊端,该弊端导致了基准面旋回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带来了诸多不便。目前,我国油气勘探工作已经进入了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而这种弊端更显突出。隐蔽油气藏中,洪泛面的意义尤为突出,不但控制了岩性油气藏的分布,更是控制了主力油层的分布,因而对原有的基准面旋回划分方案提出质疑。松辽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在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调整基准面旋回划分界限,大大提高了基准面旋回划分的可操作性,意义非常重大。 关键词:隐蔽油气藏;基准面旋回;洪泛面;层序界面 中图分类号:P618.1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1)02—0139—03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邓宏文教授将基准面旋回理论引进国内,短短的十多年时间,基准面旋回理论在国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在各高校以及科研生产单位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如果说,层序地层学理论是地质学上一次重大革命,基准面旋回理论则是这次革命性事件中一次重大变革。 1 基准面旋回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地质学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基准面旋回理论无疑是这一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分支。 早在20世纪初,地质学家就已经认识到基准面的存在并试图论述其对于地层层序的依存性[1],并开始对其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描述以及研究,试图能将基准面及其意义进行明确定义,并加以定量表征。总的说来,地质学家或者认为基准面是地貌学上的平衡剖面[2],或者认为是分隔沉积作用和侵蚀作用的理论均衡面[3,4]。Wheeler H.E.的工作[5]奠定了目前基准面旋回理论广泛应用的基础,他第一次明确地从地层保存作用出发来认识基准面,并赋予其时间意义。Cro ss T.A.[3,6,7] 进一步论述了基准面的含义,提出:基准面是一个势能面,它反映了地球表面与力求其平衡的地表过程间的不平衡程度。目前国内普遍应用的基准面旋回理论即基于此观点,认为基准面为一非物理面,而是一个抽象面,是动态的、波状起伏的、不可测量的三维空间势能曲面[3,6,7]。基准面旋回是指基准面上升到下降过程中保存下来的一系列地层[3]。 基准面旋回理论为建立等时性地层框架提供了一套有利的工具,使油气领域地质工作者乃至物探工作者以等时性为研究基础的观念空前广泛地建立起来。这一点意义尤为突出。到目前为止,基准面旋回理论的广泛应用为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获得了广大生产科研人员的一致认同。但随着该理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基准面旋回理论一个重大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即基准面旋回规模的确定及层序方案的划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基准面旋回的划分一直是基准面旋回理论的核心问题。不同的地质工作者对旋回的理解不一致,相差非常大。很多学者作了大量工作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从方法上[8]到资料上[8]再到研究的思路和角度[8-12],学者们孜孜以求,做了很多工作。然而,即使是同一地区,不同学者划分方案迥异、基准面旋回规模差别较大。甚至导致了目前二分、三分、四分等众多的层序划分方案及其改良建议[13]。也就是说,基准面旋回划分的可操作性不强。即虽然基准面旋回提供了一套科学分析地层问题的思路,但其没有提供有效利用该套思路的标准。部分学者[13-14]针对这个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 139  2011年第2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 X收稿日期:2010-12-20 作者简介:杨龙(1977—),男,工程师,现在长庆油田第四采油厂地质所从事科研及管理工作。

试题A-石油地质学-答案

长安大学 2008级本科勘查技术与工程结业考试试题(A) 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4×5=20) 1.干酪根 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2.初次运移 是指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是发生在烃源岩内部的运移,烃源岩是初次运移的介质。 3.烃源岩 富含有机质,生成过足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聚集的细粒沉积岩; 4.油气聚集带 是指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包括地层岩相变化带),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5.油气系统 是在任一含油气盆地(凹陷)内,与一个或一系列烃源岩生成的油气相关,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相似的演化史,包含油气成藏所必不可少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在时间、空间上良好配置的物理化学系统。 二、填空题(1×20=20) 1、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即__生物化学生气阶段___、_____热催化生油气阶段_______、_____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_____、__深部高温生气阶段__。 2、根据油田水中无机离子的类型,可将油田水分为四种类型(苏林分类法),其中,______氯化钙型__________类型代表地层保存条件完好。 3、组成圈闭的三要素是指:___储集层_____、_盖层_____、_和遮挡物____。 4、盖层的封闭机理有三种类型:___物性封闭____、______超压封闭_____、______

高烃浓度封闭__________。 5、根据流体势的高低可以判断油气的运移方向,油气总是由流体势的___高___势区向流体势的____低__势区运移。 6、在不考虑氧化作用的情况下,随着油气运移距离增加,石油的密度和粘度变__小____,含氮化合物含量变___高___。 7、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__浮力____、__水动力___、__构造运动力_等。 8、影响盖层排替压力大小的地质因素有____岩性_____、____孔隙___。 三、论述题(10×6=60): 1.简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一)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深度:0~1500m,温度:10~60℃ 与沉积物成岩作用阶段相符,相当于碳化作用的泥炭—褐煤阶段。 主要能量以细菌活动为主。在还原环境下,厌氧细菌非常活跃,其结果是:有机质中不稳定组分被完全分解成CO2、CH4、NH3、H2S、H2O等简单分子,生物体被分解成分子量低的生物化学单体(苯酚、氨基酸、单糖、脂肪酸),而这些产物再聚合成结构复杂的干酪根。 (二)热催化生油气阶段 沉积物埋深H:>1500~2500m,温度:60℃~180℃时,进入后生作用阶段,相当于长焰煤——焦煤阶段。这时有机质转化最活跃的因素是热催化作用,催化剂为粘土矿物。由于成岩作用增强,粘土矿物对有机质的吸附能力加大,加快了有机质向石油转化的速度,降低有机质成熟的温度。有人研究粘土矿物的催化作用可能使长链烃类裂解成小分子烃,还可造成烯烃含量相对减少,异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含量相对增多。其中蒙脱石对干酪根热解烃组成和产率的影响最大,伊利石、高岭石的影响较弱。在进入此阶段,干酪根发生热降解,杂原子(O、H、S)键破裂产生二氧化碳、水、氨、硫化氢等挥发性物质逸散,同时获得大量低分子液态烃和气烃,是主要生油时期。国外称为“生油窗”或“液态窗口”。有机质进入油气大量生成的最低的温度界限,称为生烃门限或成熟门限,所对应的深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