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手术学基本操作(8章)

手术学基本操作(8章)

手术学基本操作(8章)
手术学基本操作(8章)

第八章腹腔镜手术

第一节腹腔镜手术的发展概况

腹腔镜外科的历史应追溯到本世纪的初期,1901年俄罗斯妇产科医师Ott 和德国的George Kelling博士借助窥阴器和膀胱镜检查了腹腔内脏,当时称这种检查为腹腔镜检查。1910年瑞典德哥尔摩的Jacobaeus第一个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临床,并用一种套管针制造气腹,当时他报告了对17例病人施行这项技术的经验,并首次命名为“腹腔镜术(laparoscopy)”。随后1924~1935年在气腹条件下进行腹腔内观察在欧洲已较为普遍。1938年匈牙利的外科医师Veress介绍的一种注气针一直延用至今。1952年Fouresfie等发明了冷光源,才解决了术中腹内脏器的热灼伤问题。1956年Frangenheim使用玻璃纤维作为腹腔镜的光导体,使得光损失减少,图像更清晰。1964年德国妇产科医师Kurt Semm教授发明了自动气腹机,为腹腔镜外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1年妇产科医师Palmer和Lmendioff首先作了腹腔镜的绝育术。1980年9月12日德国妇产科医师Kurt Semm教授在德国基尔(Kiel)首次成功地用腹腔镜技术施行了阑尾切除术,将腹腔镜技术率先引入外科手术治疗领域,从而开辟了腹腔镜外科的新纪元。

1987年3月15日法国的外科医师Philipe Mouret在里昂Lyon做妇科手术时,施行了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1985年5月巴黎的Dubois在猪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验的基础上应用于临床,其结果在法国首先发表论文,介绍了36例手术体会,并在1989年4月美国消化内镜医师协会的年会上放映了手术录像,一举轰动了世界。进入90年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除了在欧美开展之外,在亚洲国家迅速开展起来。1990年5月日本东京大学山川达朗等人首次采用这一技术获得成功。1990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开展了这一手术,1991年1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邀请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外科医师钟尚志(Sydney Chung)表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拉开了在中国大陆开展这一高新技术的序幕。1991年2月19日云南外科医师荀祖武在国内最先开展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近年来,腹腔镜外科已不再局限在胆道外科学的范畴,它不仅对几乎所有的腹腔内器官都可以应用,而且已扩展到胸心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妇产科等学科领域里。虽然它与经典的开放腹部外科手术相比,起步较晚,然而,它代表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趋势,具有光辉的前景。

第二节腹腔镜设备及手术器械

一、设备的配备

腹腔镜设备一般包括气腹机、内镜电视摄像系统、冷光源、单(双)极高频电刀和冲洗吸引系统。

(一)气腹机

腹腔镜手术的良好显露除了应用手术器械暴露术野外,气腹机也是非常重要的。气腹机是用来将气体注入到腹腔的机器,目前的气腹机一般采用CO 2气体。CO 2为隋性气体,不能燃烧,用CO 2气腹可以制造良好的手术空间,便于术野的暴露及操作。气腹机有半自动及全自动两种,目前主要应用全自动型CO 2气腹机,可以保证手术中腹腔内压力始终保持在手术需要的压力, CO 2钢瓶与气腹机通过高压管连接,经气腹

机处理后的CO 2气体,通过导管经气腹针或

套管针将CO 2注入腹腔(图8-2-1)。

(二)内镜电视摄像系统

本系统由腹腔镜、摄像头、光导纤维、信号转换器及监视器组成,在保存手术图像资料时可附加录像机。

1.腹腔镜:常用的腹腔镜直径

为10mm ,微创型为5mm ,长度多为

30~35cm 。根据视野方向不同,分为0。、 30。、45。角镜(图8-2-2)。0。镜视野小,无需转换镜可调整视野角度,适用于初学者或诊断用。有角度腹腔镜视野较0。镜增大,可调节镜身方向从不同角度观察。在有角度腹腔镜中以30。镜最为常用。

2.摄像机:摄像机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使用真正开创了微伤手术的时代。摄像机包括摄像头和摄像机两个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摄像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体积小、重量轻、高分辨率、色彩逼真、数字化和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微型摄像头,对腹腔镜手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摄像头与腹腔镜目镜相

连接,将物镜端的图像以电讯号的方式,通过光导纤维输入到信号转换器(图8-2-3)。

3.信号转换器:将摄像头输入的电讯号转换为彩色视频信号,输出到监视器或录像机。

4.监视器:接收摄像头和信号转换器输入的信号,将术野图像显示在监视器上,便于术者根据图像进行手术操作。腹腔镜手术要求监视器分辨率在600线以上,监视器大小的选择取决于手术者离监视器的距离,术者离监视器越近,监视器应越小,但不能小于14英寸,监视器大小一般为14~20英寸为宜。监视器的放置高度可与术者视平线平行或略低,以减少视觉疲劳

5.录像机:为了保存手术资料,便于教学或术后核查手术过程有无失误情况,将监视器所观察到的图像完整录像。录像机接于监视器或信号转换器的视频输出接口。标准的盒式录像机既可以录下手术过程,还可用打印机将记录到的手术图像打印出来。

(三)冷光源系统

为腹腔镜术野提供照明。光所产生的热量在光导纤

维传送过程中大部分被消耗掉,因此称冷光源(图

8-2-4)。常用冷光源有卤素灯、金属卤素灯、金属弧光灯和氙灯。光源控制面板有手动和自动控制按钮,建议采用具有自动调节系统的300w 氙灯或20—40w 的金属弧光灯做腹腔镜的冷光源。目前应用的光源都装有两盏卤素灯,当第一只灯损坏时可立即调用备用灯泡,便于手术顺利进行。因此,腹腔镜手术前应常规检查备用灯的情况。

(四)单(双)极高频电刀与超声刀

1.单(双)极高频电刀:高频电刀由电刀主机、负极板、脚踏开关、高频电缆线和电刀头组成。电刀输出功率一般为150~200w ,为保证病人安全,最大输出功率不应超过200w ,手术常用的输出功率为

60~80w 。根据电流回路的不同,高频电刀又分为单极

电刀和双极电刀。普外科手术常用单极电刀、电凝两种功能,妇产科手术可用双极电刀、电凝功能(图8-2-5)。

2.超声刀:超声刀比高频电刀的优越性更大,它不具有热传导作用,可以避免切割组织时的热损伤;不产生烟雾,对术野影响较小;直径3mm 内血管可直接切割,但超声刀价格较昂贵,目前只有少数大型医院使用。

(五)冲洗吸引系统

腹腔镜均配有冲洗、吸引装置,由冲洗瓶、吸引瓶、硅管与冲洗吸引管等相连而成,再以电动机为动力来进行冲洗或吸引。在冲洗吸引管上装有活门或双阀门以控制冲洗或吸引。冲洗时的作用原理并不完全相同,但都是将无菌生理盐水经过无菌管道注入腹腔,经冲洗机器或手术室中央吸引吸出。在手术部位不需大量冲洗时,可用简易的冲洗法,即将无菌生理盐水经输液管注入需冲洗部位,再经手术室负压吸引装置吸出冲洗液,也可达到冲洗目的。

二、器械的配备

(一)常用腹腔镜手术器械

1.气腹针

气腹针由Veress 发明,故又名Veress 针,气腹针长度为120mm 或150mm ,外径2mm (图8-2-6)。术者穿刺时应根据气腹针

进入深度、阻力大小、落空感等综合判断,避免气腹针穿刺时造成的并发症。一次性气腹针的针

尾有红色指示球,可显示其是否穿入腹腔。穿刺成功后可将CO 2导管连接至气腹针,充气造成气腹。气腹针在使用前必须检查其回位弹簧是否有力,如回位弹簧回弹无力应及时更换。

2.套管针

套管针简称套管,由套管鞘及针芯(穿刺锥)组成,规格较多,内径3~33mm

不等,手术常用为3mm 、5mm 、10mm 、14mm 几种,长度可有96mm 、100mm 、120mm 等,长度主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图8-2-7)。穿刺锥的穿刺端有

圆锥型及多刃型,临床上多用圆锥型。在穿刺达

腹膜时手腕用力应适度,以免穿刺锥快速进入腹腔,

造成腹腔脏器或血管损伤。套管针有一次性和多次性两种,多次性套管的针芯没有保护鞘,其套管鞘的防漏气阀门多为滑动式喇叭形,器械进出时需用手压紧弹簧阀门器械才能通过。

3.电凝钩

电凝钩主要用于术中解剖分离组织,是腹腔镜手术中的重要器械。尾端连接电极导线,用于电凝止血和切割组织。常用电凝钩为直角或“L ’形,外径5mm (图8-2-8)。电凝钩非功能部分被绝缘材料包裹,只有前端少部分裸露,切割过程由脚

踏开关控制。电凝钩在长期使用后,近直角端绝缘层被破坏,应及时更换,以免电凝切割时造成周围组织的灼伤。

4.分离钳

分离钳有直头和弯头两种,其中弯钳可360度旋转,长度330mm ,外径5mm ,钳杆及柄均为绝缘部分。可进行分离、牵引及缝合打结,有的分离钳在尾端带有电极接头,分离钳在进行组织分离的同时,还可进行电凝止血。

5.抓钳

抓钳主要有固定、牵引作用,钳尖可分为有齿及无齿两种,可无绝缘层,无电凝止血作用,长度为320mm ,外径为5mm 、10mm ,可旋转。有的抓钳在手柄处带棘轮结构扣,可减轻手控的疲劳。

6.手术剪

手术剪有多种形状(图8-2-9),长刃分离剪,其刀刃可直可弯,可用以分离并剪开组织;显微分离剪的头

端比较尖细,用于精细的切割,如胆总管的切开;钩形剪,头端较钝,内刃锋利,只能切割被它完全咬合住的组织。

7.施夹器和钛夹

施夹器主要用于血管、胆囊管的夹闭,长度

320mm ,外径5mm 、10mm ,可360度旋转(图

8-2-10)。有重复使用和一次性使用两种,重复使用的施夹器一次只能夹持一个金属夹,一次性施

夹钳已经装有10~20个钻钉,可在手术中连续击发。目前腹腔镜应用的金属夹多为钛夹,也有可吸收的塑料夹,型号有中号、中大号及大号三种(图8-2-11)。

8.吸引和冲洗管

在腹腔镜手术中出血、冲洗时用,可完成吸引、

冲洗过程,并可在术中协助暴露手术视野。长度

330mm ,外径5mm (图8-2-12)。吸引、冲洗管为一体型,吸引端有侧孔,尾端带有手控开关,不用时关闭开关以防漏气。

9.转换套管

直径小一些的器械要通过较大的套管,为阻止漏气,需使用转换套管。 转换套管一般长190mm ,外径为10mm ,可允许5mm 器械通过(图8-2-13)。套管尾端带有橡皮帽,以防

漏气。

10.持针器和推结器

持针器的钳叶有各种不同形状以满足手术操作中不同的角度需要,直针的持针器不适于夹持有弧度的弯针。勾状持针器可以夹持直针和弯针。长330mm~450mm ,外径3mm 或5mm ,不带绝缘层,在钳叶的夹持面带有小罗纹,保证夹持牢固,持针器可360度旋转。推结器

指体外打结时使用的推杆,有一次性的塑料维杆及

重复使用的V 形、U 形、O 形推杆,一般推结器长330mm ,外径5mm ,在行阑尾根部或胆囊管结扎时,可应用推结器将Roeder 结推至腹腔并扎紧(图8-2-14,图8-2-15)。

(二)少用器械

1.电铲、电棒、电针

电铲、电棒、电针结构和用途类似于

电凝钩,长340mm ,外径5mm ,电铲电

灼范围面积大,主要用于片状渗血的电凝

止血,电棒的电凝端为柱形,作用与电铲类似,电针主要用于对精细组织出血点的止血(图8-2-16)。

2.牵开器

在进行较复杂手术时,大网膜、肠管、肝脏等会

影响术野的显露,用牵开器可达到良好的暴露目的。

牵开器形状有扇形、杠杆式、冀状,外径有5mm 、

10mm ,可根据牵引组织情况选择使用(图8-2-17)。

3.三爪钳和标本袋

三爪钳外径5mm ,进入腹腔后将三爪张开,可夹

取结石并装入标本袋,标本袋可用医用手套制作或安

全套代替(图8-2-18)。

4.活检钳

活检钳用于咬取或切割组织,可分为匙形活检钳、带齿活检钳、切割活捡钳,直径5mm ,长330mm 。

5.标本粉碎器:用于粉碎较大的标本,如切除的肝、脾等组织。

三、腹腔镜手术设备和器械的消毒与保养

(一)腹腔镜手术设备和器械的消毒

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消毒方法较多,但以高压蒸汽消毒最为有效。在进行高压消毒时一定要将每把器械固定在专用的消毒器械盒内,不能互相碰撞,不能将其他物品压于其上。高压蒸汽消毒虽消毒彻底,但对光学镜头和锐器有一定的影响,且不适用于只有一套手术器械又要连台进行手术的医院。

目前采用最多的消毒方法是化学消毒法。手术室应备有用于器械消毒的器械盒,使用10%的甲醛(福尔马林)和2%的戊二醛,浸泡20—30分钟,不要浸泡时间过长,取出器械,放入盛有生理盐水的器械盒漂洗,取出再放人第二只盛有生理盐水的器械盒内漂洗,将化学消毒液冲洗干净,用干纱布擦干,有秩序地放在手术器械台上。国内生产的“灭菌王”消毒液也可用来消毒器械。化学消毒法最常用于连台手术器械的消毒。

手术器械和光学镜头最好使用环氧乙烷和福尔马林气体熏蒸,这种方法是最安全有效的。因环氧乙烷价格昂贵及熏蒸设备的要求较高,目前使用不广。福尔马林因其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且杀菌能力强而使用较广。其安全的消毒时间为6—12h。如急熏也不应少于2h(指加入高猛醒钾或加温),因此不适用于连台手术。

摄像头和连接电缆不要进行消毒,用一次性透明的消毒塑料套隔离保护无菌区。

(二)腹腔镜手术设备和器械的保养

腹腔镜手术设备及器械比常规手术器械构造更复杂、更精细,保养的好坏关系到使用寿命,要有专人保养,负责保养的人应该熟悉整套设备和器械。所有设备应放在设备架或专用车上,腹腔镜设备在安装调试好后应固定在手术房间内,尽量不要移动。每次手术前应接好电源,将要使用的机器打开电源运行一下。手术后,应先将每一个机器上的电源开关关上,最后将总电源切断。

器械的使用寿命与它保养的好坏很有关系。每次手术完毕后应及时洗净,最好用清水冲净,对带有组织碎屑处,尤其是功能部分如刀、钳及穿刺套管管芯的尖端部分,应轻轻刷洗,并立即擦干,对长期不用的还应涂以器械保养油。绝对不能用带酸或碱性的清洁剂清洗。全金属的器械,如气腹针、套管穿刺针等,可拆卸的部分应及时拆开清洗,消毒后使用前再行安装,易于遗失的小部件要放在小盒或纱布袋内。

一次性手术器械不应该反复使用,因其不易清洗,消毒后达不到灭菌要求,容易引起交叉感染。但使用后清洗干净,可以留作腹腔镜手术培训使用。

导光光缆使用较长时间后,要检查光导纤维。距离20cm用光去照光缆末端平面,暗点表示光导纤维损坏,中心区域呈褐色是氧化损坏。

第三节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一、腹腔镜手术的术前准备

(一)术前要对病人的全身情况和局部情况有足够的了解,目的是为了明确

诊断并预测手术风险及难度。只有术前检查充分,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诊断及病情估计,选择好适应症,使腹腔镜手术的中转开腹率和手术并发症降至最低限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1.必须详细地询问病史,全面地进行体格检查。详细了解发病情况,如胆囊结石疼痛的发作性质与强度,是否伴有黄疸,是否有胆源性胰腺炎。既往有无腹部手术、炎症病史,有无肠梗阻表现,有无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有无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合并症。体检中注意腹部伤口,脐部有无炎症及肝门静脉高压症的表现,有无腹水及胃肠胀气等。

2.化验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

(1)血、尿、粪三大常规,包括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和血型。

(2)肝、肾功能检查。

(3)血生化检查,常规测定血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糖。

(4)心、肺功能检查,60岁以上或有心肺疾病及肿瘤患者要常规拍胸片,如需进一步明确对手术的耐受能力、还应行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及心功能检测。

(5)腹部立卧位X线平片,了解有无膈下游离气体及胃肠胀气,有无膈疝存在。尤其是急腹症、闭合性腹部外伤的病人要了解是否有空腔脏器的破裂。

(6)B超检查肝胆胰脾及双肾。

(7)静脉胆道造影检查。

(8)其它检查,根据上述检查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CT检查、MRI检查、经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或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等项目的检查。

(二)病人的一般准备

1.病人术前心理准备术前与病人和家属谈话,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向病人交代手术的目的、必要性、手术方法、麻醉、手术对机体的影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还应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使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一些不便对病人交代的病情及手术危险性,应详细地向病人家属说明,取得家属的理解,并在手术协议书上签字,以避免术后发生医疗纠纷。对焦虑明显的病人,术前给予适当的镇静药,以保证术前有足够的睡眠。

2.术前支持治疗有些病人术前热量、蛋白质或维生素摄入不足,营养不良和贫血,这些都可减弱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影响组织修复和创口愈合,降低抗感染能力。因此,病人术前应补充热量、蛋白质和足够的维生素。

3.皮肤准备按剖腹手术常规准备和消毒整个腹壁,要先清除脐部脏物,再彻底消毒脐窝。上腹部腹腔镜手术勿需剃除阴毛,下腹部如可能进行剖腹手术时才剃除阴毛。

4.胃肠道准备病人术前应两天禁食豆类、牛奶等产气食物,必要时术前服用缓泻剂或灌肠,对结、直肠手术病例则按开腹手术一样行常规的肠道准备。

5.放置胃管和尿管排空胃内容物及排空膀胱,既可增加术野的显露又能减少穿刺过程中胃、膀胱等被穿破的危险。手术时间长者,因全麻插管前过度换气时挤入胃内的气体,术中应反复抽吸胃内的气体和胃液,增加上腹部术野显露。同样,因持续排空膀胱,增加了下腹部的术野显露,而且术中可监测尿量和估计出入量。

6.配血根据具体手术情况予以配血,以备术中出血急用。

7.术前用药

(1)抗生素的应用,术前有感染存在者要早期、联合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2)其它伴随疾病用药,要用至手术当日,如治疗高血压、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等,全麻前30分钟应常规用颠茄类药物,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三)并存病的处理

手术前对一些生命器官并存病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对外科病人不仅要对原发疾病作出术前估计,还应包括所有对病人病情有潜在影响的因素,尤其对机体重要器官并存病的严重性要足够的认识,如心脏疾病、肝脏疾病、肾功能疾病、肺部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等。

二、腹腔镜手术的术后处理

病人术毕回病房后,必须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和呼吸等情况。必要时行心电监测和胸部X线摄片检查。

(一)常规处理

1.一般处理病人去手术室后,病房要准备好手术后床单和所需要的用具,如氧气瓶、吸氧管、胃肠减压器、负压吸引器、引流袋或引流瓶。

2.监测要常规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脉搏、体温、神志、呼吸等,分析变化情况,注意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并发症。

3.胃管和尿管的处理对于非胃肠手术如阑尾切除、疝修补、单纯胆囊切除等,在未清醒前胃管接引流袋或负压吸引,病人清醒后无胃肠道症状一般于术后6—8小时拔除胃管、尿管。对于胃肠道手术,肝、胰、脾等大手术或者损伤了胃肠道,在腹腔镜下作了缝合修补,则应保留胃管并持续胃肠减压。对于急性胆囊炎手术过程中胆囊破裂,化脓胆汁污染腹腔,术中反复冲洗、吸引,术后仍需保留胃管24小时左右。

4.腹腔引流管的处理术后引流管的处理应根据放置的目的区别对待。预防创面渗血、渗液引起积血、积液甚至继发感染,如无新鲜血浓流出则术后24—48小时可拔除;预防吻合口漏应保留观察7~14天;如引流出新鲜血、胆汁或胃肠液,应结合全身情况、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如腹膜刺激的症状和体征,应按照开腹手术的原则积极处理,必要时可剖腹探查或二次腹腔镜探查。对脓腔引流者术后应保持通畅引流,并根据术后引流出的脓液情况进行处理,如脓液减少、体温正常,可逐渐拔除引流管。

5.饮食与活动非胃肠道手术术后6~8小时拔除胃管即可进流食或半流质食。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一般手术如胆囊切除、阑尾切除等只要麻醉

恢复平稳即可开始下床活动。

6.抗生素的应用对污染性腹腔镜手术、有异物植入、有伴随疾病者应常规使用抗生素;对一般患者可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如手术较大,可适当应用抗生素。

(二)术后不适的处理

1.疼痛腹腔镜手术在麻醉清醒后即有轻微的伤口疼痛,多数患者用安定镇静药即可缓解,只有少数需要镇痛药,并在术后1—2天随胃肠功能的恢复而缓解或消失。若疼痛加重,应注意有无腹腔感染、胆漏、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2.发热发热是术后早期最常见症状。3日内由于手术创伤,病人体温略有升高,一般在37.5℃以内,术后3天内多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称之为吸收热。如体温较高或持续时间较长,则应注意有无肺部、尿道及腹腔的感染及消化道瘘的情况。

3.恶心、呕吐腹腔镜手术后,一旦全麻清醒即可拔除胃管,少数病人因麻醉反应或胃内容物的残留可发生呕吐,个别反复发作或呕吐物较多者可给止吐药物,如灭吐灵,在全麻未清醒前应注意防止误吸。

4.尿潴留麻醉、切口疼痛、不习惯床上小便均可引起尿潴留。术前训练病人床上解小便,精神诱导或体位改变,下腹部热敷,用止痛药物解除切口的疼痛,将有利于病人自行排尿。如采取上述措施无效,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导尿。

5.腹胀腹胀可引起膈肌升高,呼吸运动受限,影响呼吸功能;可加重切口疼痛;可引起腹内压升高使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影响循环功能,需给予及时处理。可行胃肠减压、吸氧、灌肠、注射新斯的明和足三里封闭以促进排气。

6.肩部酸痛由于腹腔内残留CO2刺激双侧膈神经所致,一般术后3—5日可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

(三)出院与随访

术后病人无腹痛,无明显恶心、呕吐,体温正常,无排尿、排便困难时即可出院。对无并发症的胆囊切除、阑尾切除等,术后1—2天可出院。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仔细观察,慎重处理:①手术过程不顺利;②腹痛、腹胀、发烧、或恶心、呕吐;②有继发黄疸或感染存在;④其他异常情况或其他脏器疾病对病情有影响者。随访一般于术后7天至3个月进行。

手术室基本技能操作流程

手术室基本技能操作流程 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日常工作中离不开各项基本护理技能操作,手术室护士的培训应该着手于基础,只有牢固地掌握各项基本操作技能,才能熟练地配合各类手术,跟上的医学发展的步伐,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第一节手术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护理操作,是预防手术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做好无菌技术操作十分必要。 外科手洗手流程 所谓外科刷手是指手术人员通过刷洗和化学药物作用以祛除并杀灭手部皮肤表面上的油垢和附着的细菌,而达到消毒手的目的。

一、工作目标 1、认真、仔细按流程进行洗手 2、指导、监督医生正确洗手 二、工作规范要点 1、整个操作过程6min 2、再次消毒手臂不得超过初次消毒手臂范围 3、六步洗手法:手掌擦手掌手指交错手掌擦手掌手指交错掌心擦手背两手相互用手心揉搓指背关节两手相互用手心揉搓指尖两手互相握住大拇指旋转揉搓 4、连台手术的洗手原则:当进行无菌手术后的连台手术,若脱去手术衣、手套后手未沾染血迹、未被污染,直接用消毒液涂抹1次即可。当进行感染手术后的莲台手术,脱去手术衣、手套,更换口罩、帽子后,按前述方法重新消毒。 三.结果标准 1、准备用物齐全 2、取洗手液方法正确。 3、洗手顺序正确。

4、冲洗手臂方法正确(双手始终向上、水不返流)冲洗彻底、不留泡沫 5、毛巾擦拭方法正确 6、手臂不污染。 穿脱手术衣操作流程 常用手术衣有两种式样:一种是对开式手术衣,另一种是遮背式手术衣。它们穿法不一样,无菌范围也不一样 (一)穿对开式无菌手术衣操作流程

穿遮背式无菌手术衣操作流程

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及技术操作

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及技术操作要求 在外科手术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无菌、无瘤和微创等基本原则,应尽可能避免手术后的感染、肿瘤的播散或病人机体组织不必要的损伤,以利于病人术后康复,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第一节无菌原则微 生物普遍存在于人体和周围环境。—旦皮肤的完整性遇到破坏,微生物就会侵入体内并繁殖。为了避免手术后感染的发生,必须在术前和术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即无菌技术。它是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由灭菌法、抗菌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所组成。 灭菌(sterilization),又称消毒(disinfection),是指将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杀灭或消除,使之达到无菌处理。多用物理方法,有的化学品如环氧乙烷、甲醛、戊二醛等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故也可用于灭菌。抗菌(antisepsis)则是指用化学方法杀灭存在的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一)手术用品的无菌处理方法 1.物理灭菌法包括热力、紫外线、放射线、超声波、高频电场、真空及微波灭菌等。医院常用的有热力和紫外线灭菌,其他方法均因可靠性差或对人体损害性大,不能得到广泛应用。紫外线灭菌主要用于室内空气消毒,因此本节只介绍热力灭菌。它包括干热灭菌及湿热灭菌,前者是通过使蛋白质氧化和近似炭化的形式杀灭细菌,包括火焰焚烧、高热空气。后者通过使蛋白质凝固来杀灭细菌,包括煮沸、流通蒸气和高压蒸气。 ⑴高压蒸气灭菌法:是临床应用最普遍、效果可靠的灭菌方法。此法所用灭菌器的式样有很多种,但其原理和基本结构相同,是由一个具有两层壁能耐高压的锅炉所构成,蒸气进入消毒室内,积聚而产生压力。蒸气的压力增高,温度也随之增高,当温度达121~126℃时,维持30分钟,即能杀死包括具有极强抵抗力的细菌芽胞在内的一切细菌,达到灭菌目的。 使用高压蒸气灭菌时应注意如下几点:①需要灭菌的各种包裹不应过大、过紧,一般应小于55cm×33cm×22cm;⑨包裹不应排得太密,以免妨碍蒸气的透入,影响灭菌效果;③易燃或易爆物品如碘仿、苯类等,禁用高压蒸气灭菌法;锐利器械如刀剪等不宜用此法灭菌,以免变钝;④瓶装液体灭菌时,要用玻璃纸或纱布包扎瓶口,用橡皮塞的,应插入针头排气;⑤要有专人负责,每次灭菌前都要检查安全阀的性能。 ⑵煮沸灭菌法:可用于金属器械、破璃及橡胶类物品,在水中煮沸100℃以后,维持15~20分钟,一般细菌可被杀灭。应用此法时应注意:①物品需全部浸入水中; ②橡胶类和丝线应于水煮沸后放入,15分钟即可取出;③玻璃类物品用纱布包好,放入冷水中煮。如为注射器,应拔出针芯,用纱布包好针筒、针芯;灭菌时间从水煮沸后算起,如中途加入物品则应重新从水煮沸的时间算起。 2.化学灭菌法锐利器械、内镜和腹腔镜等不适于热力灭菌的器械,可用化学药液浸泡消毒。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下列几种: ⑴70%酒精:它能使细菌蛋白变性沉淀,常用于刀片、剪刀、缝针及显微器

外科手术学基本操作练习题.doc资料

习题一 一、填空题 1、手术分类,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分为无菌手术、污染手术、感染手术三类。 2、手术对机体的影响程度五个因素而有所不同即、、、、。 3、手术切口分为、、三类,分别用、、字母来表示;手术切口愈合的分级是、、。 4、选择手术切口应注意满足以下 6个要求即①②③④⑤⑥。二、判断题 1、手术既能治疗疾病也能诊断疾病( 2、组织切开的原则是由浅入深,多层组织一次性切开,以减少损伤的程度( 3、组织前可以用来钳夹、牵引软组织,也可用来钳夹纱布垫( 4、三角针可以用来缝合韧带、皮肤、皮下( 5、结扎皮下出血点用 4号或 7号丝线( 6、组织钳也叫鼠齿钳和Kocher ’ s 钳( 三、名词解释 1、围手术期 2、姑息手术 4、减张缝合 四、选择题

A 型题 1、有齿血管钳又称: A. Allis clamp B. Pary’ s clamp C. Kelly clamp D. Kocher’ s clamp E.. Mosquito clamp 2、正确的持镊方法应该是: A. 左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应 B. 左手拇指对食指 C. 左手拇指对中指 D. 右手拇指对中指和无名指 E. 右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应 B 型题 问题(1— 6 A. 指压式 B. 持弓式 C, 执笔式 D. 反挑式 E. 握拳式 1、切开皮肤、皮下 2、腮腺脓舯切开引流 3、截肢术,切断大腿肌肉 4、精细手术或整形手术 5、大片筋膜切开 C 型题 问题(1— 5 A. 缝合时注意边距和针距 B. 缝合时组织等量、对称和整齐 C. 两者都有 D. 两者都无 1、缝合皮肤 (

2、胃肠吻合 ( 3、缝合腹膜 ( 4、缝合皮下 ( 5、缝合肌腱 ( X 型题 (1— 2 1、间断缝合常用于:( A. 皮肤缝合 B. 前鞘缝合 C. 胸膜缝合 D. 腹膜缝合 E.肌肉缝合 2、荷包缝合常用于:( A. 肠端吻合 B. 膀胱造瘘术 C. 结肠造瘘术 D. 阑尾切除术 E. 静脉切开术 五、问答题 1、深部手术理想的手术切口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2、组织切开的要求有哪些? 3、临床上常用的缝合方法有哪五种? [参考答案及题解] 一、填空题 1、无菌手术、污染手术和感染手术三类。 2、五个因素是:①手术范围大小②手术时间长短③手术中的刺激多少④手术方式方法⑤病人耐受力

手术基本操作

【手术基本操作】 # 切开 切开前的基本准备 1、核对确认信息 2、用深色笔画标记线 3、针对手术选用相应的麻醉方式。 4、手术区域的消毒、铺巾、麻醉。 5、手术人员的消毒、无菌准备。 器械的准备 1、切开的主要器械是手术刀,手术刀分为刀片和刀柄两部分。 2、刀片通常有圆和尖两种类型以及大、中、小三种规格。 3、使用前用持针器夹持刀片背侧,和刀柄的沟槽嵌合推入即可,不可用手操作。术毕用同法取出刀片。 执刀方式 1、执弓法:刀和皮肤呈15°角,适用于较大的胸腹部切口 2、抓持法:适用于范围较广的大块组织切割,如截肢等。 3、执笔法:手术刀和组织间保持45°角,适用于小的皮肤切口或较为精细组织的解剖等 4、反挑法:先将刀锋刺入组织,再向上反挑。适用于胆管、肠管的切开,局部的小脓肿切开等。 切口的选择原则 1、方便手术区域的暴露。 2、减少组织损伤,避开可能的主要血管和神经。 3、切口大小要合适,简单手术提倡微创,复杂的恶性肿瘤根治等则尽量要求足够的显露。 4、方向尽量保持和皮纹一致,注意术后瘢痕不影响外观和关节功能。 5、各种探查手术还要考虑便于手术切口的延长。

技术操作 1、皮肤切开 (1) 切开前再次消毒一次,用齿镊检查切口的麻醉情况,通知麻醉师手术开始。 (2)切开时不可使皮肤随刀移动,术者应该分开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固定切口两侧皮肤,较大切口应由术者和助手用左手掌边缘或纱布垫相对应地压迫皮肤。 (3)刀刃与皮肤垂直,否则切成斜形的创口,不易缝合,影响愈合;切开时用力要均匀,一刀切开皮肤全层,避免多次切割致切口不整齐。要点:垂直下刀,水平走行,垂直出刀,用力均匀。 (4)电刀切开技术方法:先按前述方法将皮肤切至真皮层, 再在术者 和助手使用齿镊相对提起组织后,使用电刀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5)切开深度一致 2、浅部脓肿切开 (1)用尖刀刺入脓肿腔中央,向两端延长切口,如脓肿不大, 切口最好到达脓腔边缘。 (2)切开脓腔后,以手指伸入,如有间隔组织,可轻轻地将其分开成单一的空腔以利于排脓。脓腔不大可在脓腔两侧切开做对口引流。(3)填入蓬松湿盐水纱布或碘伏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并用干纱布或棉垫包扎。 3、深部脓肿切开 (1)切开前先用针穿刺抽吸,找到脓腔后将针头留在原处,作为切开的标志。 (2)先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然后顺针头的方向,用止血钳钝性分开肌层,到达脓腔后,将其充分打开,并以手指伸入脓腔内检查。 (3)术毕置入干纱布条,一端留在外面,或置入有侧孔的橡皮引流管。 (4)若脓肿切开后,腔内有多量出血时,可用干纱布按顺序紧紧地填塞整个脓腔,以压迫止血。术后两天,用无菌盐水浸湿全部填塞之敷料后,轻轻取出,改换成烟卷或凡士林纱布引流。 (5)术后作好手术记录,特别应注意引流物的数量。原则上应将脓液送做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

外科手术学基础考试重点

外科手术学基础考试重点

外科手术基础操作考试重点 一、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无菌原则、无瘤原则、微创原则 灭菌:又称之为消毒,是指将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杀死或消除,使之达到无菌处理 抗菌:是指用化学方法杀死存在的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医院常用的物理灭菌法有:热力、紫外线灭菌 临床运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气灭菌法(有效期为7d) 手术室运用最多的气体熏蒸灭菌法是:福尔马林熏蒸发 灭菌检测的常用方法有:仪表检测、化学指示剂、生物指示剂、程序检测 无菌敷料室应专人负责,做到三定:定物,定位,定量 手术室内空气应该定期消毒,通常采用:乳酸消毒法(100平米空间可用80%乳酸12ml倒入锅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完后将火熄灭,紧闭30min

后打开门窗通风) 手术衣的无菌范围:腋前线颈部以下及腰部至肘关节以上5cm 无瘤原则:是指应用各种措施防止手术操作过程中离散的癌细胞直接种植或播散 一般肿瘤活检的首选方式是:切除活检 微创原则:指手术操作过程中对组织轻柔爱护,最大限度的保存器官组织及其功能,促进对伤口的愈合(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精细分离组织、严密地保护切口、迅速彻底止血、分层缝合组织、不可盲目扩大手术视野) 二、外科常用手术器械和使用方法 手术刀的作用:主要用于切割组织,有时也用刀柄尾部钝性分离组织 手术刀的使用方法:执弓式、执笔式、握持式、反挑式 高频电刀的优势是可以减少出血 手术剪分为组织剪(直组织剪、弯组织剪)和线剪(剪线剪、拆线剪) 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血管钳:蚊式血管钳、直血管钳、弯血管钳、有齿血管钳

外科手术学基础考试重点

外科手术基础操作考试重点 一、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无菌原则、无瘤原则、微创原则 灭菌:又称之为消毒,是指将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杀死或消除,使之达到无菌处理抗菌:是指用化学方法杀死存在的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医院常用的物理灭菌法有:热力、紫外线灭菌临床运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气灭菌法(有效期为7d)手术室运用最多的气体熏蒸灭菌法是:福尔马林熏蒸发灭菌检测的常用方法有:仪表检测、化学指示剂、生物指示剂、程序检测无菌敷料室应专人负责,做到三定:定物,定位,定量手术室内空气应该定期消毒,通常采用:乳酸消毒法(100 平米空间可用80%乳酸12ml 倒入锅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完后将火熄灭,紧闭30min后打开门窗通风)手术衣的无菌范围:腋前线颈部以下及腰部至肘关节以上5cm 无瘤原则:是指应用各种措施防止手术操作过程中离散的癌细胞直接种植或播散一般肿瘤活检的首选方式是:切除活检微创原则:指手术操作过程中对组织轻柔爱护,最大限度的保存器官组织及其功能,促进对伤口的愈合(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精细分离组织、严密地保护切口、迅速彻底止血、分层缝合组织、不可盲目扩大手术视野) 二、外科常用手术器械和使用方法手术刀的作用:主要用于切割组织,有时也用刀柄尾部钝性分离组织手术刀的使用方法:执弓式、执笔式、握持式、反挑式 高频电刀的优势是可以减少出血手术剪分为组织剪(直组织剪、弯组织剪)和线剪(剪线剪、拆线剪)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血管钳:蚊式血管钳、直血管钳、弯血管钳、有齿血管钳手术镊分为有齿镊和无齿镊持针器的作用主要用于夹持缝合针来缝合组织,也用于器械打结;执握方法有:把抓式、指扣式、单扣式布巾钳主要用于夹持固定手术巾,并夹持皮肤,防止手术中移动或松开组织钳:Allis 钳,一般用于夹持组织,不易滑脱拉钩分为:甲状腺拉钩、腹腔平头拉钩、皮肤拉钩、S 形拉钩、自动拉钩 手术器械台摆置原则:1)严格分清无菌与有菌的界限 2)器械台面和手术台面以下为有菌区 3)保持无菌不类干燥 4)台面保持干燥、整洁、器械安放有条不紊手术前准备的基本内容 1进入手术室之前 1.1手术治疗方案的确定 1.1.1诊断的确定和手术适应症的掌握 1.1.2 手术方法的选择 1.1.3 手术耐受力的判断 1.2 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准备 1.2.1一般性生理准备(功能性锻炼;输血和补液;改善心、肺、肝、肾功能、营养的 补充、预防感染和术前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 1.2.2 特殊性生理准备 1.2.3 心理准备 1.3 手术前其它常规性准备工作 2进入手术室后:手术人员的准备,病人的准备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急缓程度的不同,可将手术分为:急诊性手术、限期性手术、择期性手术

手术的基本操作步骤

详解手术的基本操作步骤 基本技术操作大致可分为显露、解剖、止血打结、缝合及引流六个方面。 无论是简单的手术或复杂的大手术,都可分解为许多基本技术。基本技术操作大致可分为显露、解剖、止血打结、缝合及引流六个方面。 方法/步骤 1显露 手术中良好的显露,是手术能否顺利的先决条件。 手术野的显露好坏因素很多,如病人的体位,手术野的照明,良好的麻醉以保证肌肉松弛等。故手术医师应于手术开始前亲自检查病人的体位,照明设备以及麻醉的配合。 切口的选择是手术野显露的重要步骤。一般表浅病变的切除,切口多选择直接于病变的表面。胸腹腔内脏以及四肢关节等手术,则切口选择必须结合局部解剖情况全面考虑,即: a)最好直接显露手术区,必要时又可以便于延长。 b)损伤最少,不切断重要的血管、神经。 c)不影响功能。 d)愈合牢固。 e)操作简单,所需时间较短。

f)不影响美观。(颜面、关节、手部的切口应与皮纹一致) 切开组织必须整齐,力求一次切开。手术刀必须与皮肤、肌肉垂直,防止斜切或多次在同一平面上切开造成不必要的组织损伤。 手术切口的大小及部位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并须从有利于手术后的愈合及功能的恢复等方面考虑。 深部组织的显露,除正确选择切口外,可使用拉钩和大纱切开组织必须整齐,力求一次切开。手术刀必须与皮肤、肌肉垂直,防止斜切或多次在同一平面上切开造成不必要的组织损伤。 手术切口的大小及部位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并须从有利于手术后的愈合及功能的恢复等方面考虑。 深部组织的显露,除正确选择切口外,可使用拉钩和大纱 2解剖 解剖是达到显露深部组织和切除病变的重要步骤。解剖分离组织,应按照正常组织间隙进行,这样不仅操作容易而且损伤少。但在组织有粘连和疤痕时,则往往不能做到,此时解剖比较困难,必须随时提高警惕。根据解剖分离的方法不同,可分为钝性和锐性分离两种。钝性分离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学习资料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第一节组织切开 (一)皮肤切开的基本原则:充分显露,减少损伤,适宜切口,利于重建 1、切口应选择在病变附近 2、尽量与该部位血管和神经路径平行,组织损伤少 3、愈合后不影响生理功能 4、经过的组织层次尽量少,有利于缝合 (二)皮肤切开的要求 1、切口大小以方便手术为原则 2、切开时要用力适当,方向要精确 3、力求一次完成 4、遵循解剖学层次 第二节组织分离技术 (一)锐性分离:用锐利的刀或剪在直视下作细致的切割与剪开。 常用于较致密的组织,如腱膜、鞘膜和瘢痕组织等的剥离。对组织损伤较少,宜在直视下进行,动作应精细准确。 用刀分离法:刀刃宜锋利,刀刃应与所需切开的组织或组织间隙垂直,每次只切开一短距离。有时在两层组织间进行平面的解剖,刀刃与组织平面成一钝角。 用剪分离法:将剪刀闭合伸入组织间隙,然后张开分离,仔细观察确无重要组织及血管后,再剪断。最好不直接剪,而用推剪的方法,即将剪刀尖微张,轻轻向前推进。操作要较细致、准确。一般不致损伤重要组织,解剖也较迅速。 (二)钝性分离 用血管钳、闭合的解剖剪、刀柄、剥离子、海绵钳夹纱布团、手指及各种特殊用途的剥离器如膜衣剥离器、脑膜剥离器等分离疏松组织的方法。如分离正常解剖间隙、较疏松的粘连、良性肿瘤或囊肿包膜外间隙等。 (三)分离的注意事项 1.必须清楚被分离器官或病灶的周围关系,在未辨清组织以前,不要轻易剪、割或钳夹,以免损伤重要组织或器官。 2.操作要轻柔细致准确,使某些疏松的粘连自然分离,显出解剖间隙。对于因炎症等原因使正常解剖界限不清楚的病例,更要细心与耐心地轻柔细致准确地解剖分离。 3.分离技术是多种操作的结合,为了分离不同病灶及周围组织器官,必须多种技术结合使用。第三节手术野的显露

手术基本操作

十六、手术基本操作:切开、止血、缝合、打结与拆线 切开 【手术刀的传递及执法】 1.传递手术刀时,递者应握住刀片与刀柄衔接处,背面朝上,将刀柄的尾部交给术者,切不可刀刃朝向术者传递,以免刺伤术者。 2.依据切开部位、切口长短、手术刀片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执刀方法。 执弓式:用于胸腹部较大切口。 抓持法:用示指压住刀背,下刀有力,用于坚韧组织的切开。 执笔法:动作和力量放在手指,使操作轻巧,精细。 反挑法:刀刃向上挑开组织,以免损伤深部组织及器官,常用于浅表脓肿的切开。【切开方法】 切割前固定皮肤,小切口由术者用拇指和示指在切口俩侧固定。较长切口由助手在切口两侧或上下用手指固定。切开皮肤时,一般可使用垂直下刀、水平走刀、垂直出刀,要求用力均匀,皮肤和皮下组织一次切开,避免多次切割和斜切。 止血 彻底止血不但可防止手术止血,还可以保证手术区域清晰,便于手术操作,保证手术安全进行。止血方法有压迫、结扎、电凝、缝合、止血剂填塞以及使用激光刀、冷刀和新近发明的离子刀等。 【压迫止血】 适用于较广泛的创面渗血;对较大血管出血一时无法显露出血点时,可暂时压迫出血,在辨明出血的血管后,再进行结扎止血。 1.一般创面用于纱布直接压迫出血数分钟,即可控制止血。 2.渗血较多时,可用热生理盐水纱布压迫创面3~5分钟,可较快控制渗血。 3.出血量大、病情危急时,可用纱布条或纱布垫填塞压迫止血,一般3~5天病情稳定后再逐步取出。 4.局部药物止血法用可以吸收的止血药物填塞或压迫出血、渗血处,以达到止血目的。常用的有明胶海绵、羟甲基纤维素纱布及中草药提取的止血粉等。 5.骨髓腔出血时,可用骨蜡封闭止血。 【结扎止血】 结扎止血是常用的止血方法,光用止血钳的尖端对准出血点准确地夹住,然后用适当的丝线结扎和缝扎。 1.单纯结扎止血先用止血钳钳夹出血点,然后将丝线绕过止血钳下的血管和周围少许组织,结扎止血。结扎时,持钳者应先抬起钳柄,当结扎者将缝线绕过止血钳后,下落钳柄,将钳头翘起,并转向结扎者的对侧,显露结扎部位,使结扎者打结方便。当第一道结收紧后,应随之以放开和拔出的动作撤出止血钳,结扎者打第二道结。遇到重要血管在打好第一道结后,应在原位稍微放开止血钳,以便第一道结进一步收紧,然后再夹住血管,打第二道结,然后再重复第二次打结。 2.缝扎止血适用于较大血管或重要部位血管出血。先用止血钳钳夹血管及周围少许组织,然后用缝针穿过血管端和组织并结扎,可行单纯缝扎或8字形缝扎。 【注意事项】 1.钳夹止血时必须看清出血的血管,然后进行钳夹,不宜钳夹血管以外的过多组织。 2.看不清时,可先用纱布压迫,再用止血钳钳夹。不应盲目乱夹,尽可能一次夹住。 3.对大、中血管,应先分离出一小段,再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血管两侧,中间切断,再分别结扎或缝扎。

外科手术学基础复习答案

外科手术学基础复习提纲 01.手术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出4种分类方法和每种分类的手术名称) 分类方法:1、根据手术的缓急程度分类;2、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分类;3、根据手术的性质和远期疗效分类;4、根据手术是否分期完成分类 1、根据手术的缓急程度分类:(1)急救手术;(2)急症手术;(3)限期手术;(4)择期手术 2、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分类:(1)无菌手术;(2)污染手术;(3)感染手术 3、根据手术的性质和远期疗效分类:(1)根治性手术;(2)姑息性手术 4、根据手术是否分期完成分类:(1)一期手术;(2)二期手术;(3)多期手术 02.什么叫围手术期?时限起止如何? 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围手术期处理是贯穿术前、术中、术后一个连续阶段的整体处理,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 03.手术前准备中的“一般准备”包括哪些要求?p5 患有慢性气管炎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吸烟患者手术前2周停止吸烟。手术前做好必要的皮肤准备,根据手术范围、部位进行备皮。手术较大的患者,要训练患者学会正确的咳嗽和咳痰方法,以及在床上大小便。胃肠道手术患者,手术前1~2天日开始进流质饮食。其他手术,手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以防手术中出现呕吐、误吸,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对一般性手术,手术前一日灌肠。患者如享有活动义齿,应将义齿取下,防止手术和麻醉过程中脱落或咽下。 04.手术后处理中对体位的要求有哪些?p6 手术后的体位,应按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体位,合适的体位,对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是有益的,手术后体位不当可能引起潜在的危险。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应平卧,头转向一侧,防止误吸。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应去枕平卧6~12小时,防止头痛。硬膜外麻醉后,平卧4~6小时,可不必去枕。颅脑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颈、胸手术后,多采用半坐位,便于呼吸;腹部手术后,可取半卧位;脊柱手术后,可取仰卧或俯卧位。脓肿切开引流术体位,根据切口位置而定。如有引流物,取患侧卧位。休克患者,下肢抬高20°,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5°左右的体位。手术后患者,原则上应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早期活动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肺部并发症。 05.手术后并发症有哪些?p7 (1)术后出血;(2)切口感染;(3)切口裂开;(4)肺不张;(5)尿路感染;(6)炎症及感染;(7)瘢痕06.影响手术创口愈合的局部因素是什么?p8 局部因素(1)局部血液循环不良;(2)异物和感染;(3)制动与活动 07.外科切口如何分类?切口愈合如何分级?切口愈合如何记录?p9 切口分类: Ⅰ类:无菌切口,用“Ⅰ”表示,是指缝合的清洁切口,如开颅术、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切口等。 Ⅱ类:污染切口,用“Ⅱ”表示,是指手术时有可能被切开的空腔脏器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的切口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创伤后经过清创缝合的伤口;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均属此类。 Ⅲ类:感染切口,用“Ⅲ”表示,是指邻近的组织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如阑尾穿孔并发阑尾脓肿的切口等。

2016学年外科手术学基础复习答案

外科手术学基础复习提纲 01、手术就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出4种分类方法与每种分类的手术名称) 分类方法:1、根据手术的缓急程度分类;2、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分类;3、根据手术的性质与远期疗效分类;4、根据手术就是否分期完成分类 1、根据手术的缓急程度分类:(1)急救手术;(2)急症手术;(3)限期手术;(4)择期手术 2、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分类:(1)无菌手术;(2)污染手术;(3)感染手术 3、根据手术的性质与远期疗效分类:(1)根治性手术;(2)姑息性手术 4、根据手术就是否分期完成分类:(1)一期手术;(2)二期手术;(3)多期手术 02、什么叫围手术期?时限起止如何? 围手术期就是指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就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围手术期处理就是贯穿术前、术中、术后一个连续阶段的整体处理,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 03、手术前准备中的“一般准备”包括哪些要求?p5 患有慢性气管炎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吸烟患者手术前2周停止吸烟。手术前做好必要的皮肤准备,根据手术范围、部位进行备皮。手术较大的患者,要训练患者学会正确的咳嗽与咳痰方法,以及在床上大小便。胃肠道手术患者,手术前1~2天日开始进流质饮食。其她手术,手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以防手术中出现呕吐、误吸,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对一般性手术,手术前一日灌肠。患者如享有活动义齿,应将义齿取下,防止手术与麻醉过程中脱落或咽下。 04、手术后处理中对体位的要求有哪些?p6 手术后的体位,应按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体位,合适的体位,对患者手术后的康复就是有益的,手术后体位不当可能引起潜在的危险。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应平卧,头转向一侧,防止误吸。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应去枕平卧6~12小时,防止头痛。硬膜外麻醉后,平卧4~6小时,可不必去枕。颅脑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颈、胸手术后,多采用半坐位,便于呼吸;腹部手术后,可取半卧位;脊柱手术后,可取仰卧或俯卧位。脓肿切开引流术体位,根据切口位置而定。如有引流物,取患侧卧位。休克患者,下肢抬高20°,头部与躯干同时抬高5°左右的体位。手术后患者,原则上应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早期活动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肺部并发症。 05、手术后并发症有哪些?p7 (1)术后出血;(2)切口感染;(3)切口裂开;(4)肺不张;(5)尿路感染;(6)炎症及感染;(7)瘢痕 06、影响手术创口愈合的局部因素就是什么?p8 局部因素(1)局部血液循环不良;(2)异物与感染;(3)制动与活动 07、外科切口如何分类?切口愈合如何分级?切口愈合如何记录?p9 切口分类: Ⅰ类:无菌切口,用“Ⅰ”表示,就是指缝合的清洁切口,如开颅术、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切口等。 Ⅱ类:污染切口,用“Ⅱ”表示,就是指手术时有可能被切开的空腔脏器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的切口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创伤后经过清创缝合的伤口;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均属此类。 Ⅲ类:感染切口,用“Ⅲ”表示,就是指邻近的组织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如阑尾穿孔并发阑尾脓肿的切口等。 切口愈合分类: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止血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止血 止血是处理出血的手段和过程,是手术过程中自始至终经常碰到并需立即处理的基本操作,止血是否及时是否恰当至关重要。手术医师应熟悉各种止血的方法。 1.压迫止血法:是手术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其原理是以一定的压力使血管破口缩小或闭合,继之由于血流减慢,血小板、纤维蛋白、红细胞可迅速形成血栓,使出血停止。压迫止血可用一般纱布压迫或采用40℃-50℃的温热盐水纱布压迫止血,加压需有足够的时间,一般需5分钟左右再轻轻取出纱布,必要时重复2-3次。压迫止血还可用纱布填塞压迫法,因其可能酿成再出血及引起感染,不作为理想的止血手段,但是对于广泛渗血及汹涌的渗血,如果现有办法用尽仍未奏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采用填塞压迫止血以保生命安全。方法是采用无菌干纱布或绷带填塞压迫,填塞处勿留死腔,要保持适当的压力,填塞时纱布数及连接一定要绝对准确可靠,填塞时要做到有序的折叠。填塞物一般于手术后3-5天逐步松动取出,并且做好处理再次出血的一切准备。 2.结扎止血法:有单纯结扎和缝合结扎两种方法。 单纯结扎法经常使用,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对可能出血的部位或已见的出血点,首先进行钳夹,钳夹出血点时要求准确,最好一次成功,结扎线的粗细要根据钳夹的组织多少以及血管粗细进行选择,血管粗时应单独游离结扎。结扎时上血管钳的钳尖一定要旋转提出,扎线要将所需结扎组织完全套住,在收紧第一结时将提的血管钳放下逐渐慢慢松开,第一结完全扎紧时再松钳移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止血钳不能松开过快,这样会导致结扎部位的脱落或结扎不完全而酿成出血,更危险的是因结扎不准确导致术后出血。有时对于粗大的血管要双重结扎,重复结扎,同一血管两道线不能结扎在同一部位,须间隔一些距离,结扎时收线不宜过紧或过松,过紧易拉断线或切割血管导致出血,过松可引起结扎线松脱出血。 结扎止血法 缝合结扎法即贯穿缝扎,主要是为了避免结扎线脱落,或因为单纯结扎有困难时使用,对于重要的血管一般应进行缝扎止血,方法见下图: 缝扎法(1)操作步骤 缝扎法(2)-两种缝扎法 3.电凝止血法: 电凝止血即用电灼器止血,现常用的电灼器有高频电刀,氩气电刀,就其止血的方式有单极电凝及双极电凝。在止血时,电灼器可直接电灼出血点,也可先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点,再用电灼器接

外科手术学基础复习资料

外科手术学基础复习资料 手术学基础复习提纲 01.手术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出4种分类方法和每种分类的手术名称) 分类方法: 1.根据手术的缓急程度分类; 2.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分类; 3.根据手术的性质和远期疗效分类; 4.根据手术是否分期完成分类 1.根据手术的缓急程度分类:(1)急救手术;(2)急症手术;(3)限期手术;(4)择期手术 2.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分类:(1)无菌手术;(2)污染手术;(3)感染手术 3.根据手术的性质和远期疗效分类:(1)根治性手术;(2)姑息性手术 4.根据手术是否分期完成分类:(1)一期手术;(2)二期手术;(3)多期手术 02.什么叫围手术期?时限起止如何? 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围手术期处理是贯穿术前.术中.术后一个连续阶段的整体处理,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

03.手术前准备中的“一般准备”包括哪些要求?p5 患有慢性气管炎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吸烟患者手术前2周停止吸烟。手术前做好必要的皮肤准备,根据手术范围.部位进行备皮。手术较大的患者,要训练患者学会正确的咳嗽和咳痰方法,以及在床上大小便。胃肠道手术患者,手术前1~2天日开始进流质饮食。其他手术,手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以防手术中出现呕吐.误吸,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对一般性手术,手术前一日灌肠。患者如享有活动义齿,应将义齿取下,防止手术和麻醉过程中脱落或咽下。 04.手术后处理中对体位的要求有哪些?p6 手术后的体位,应按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体位,合适的体位,对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是有益的,手术后体位不当可能引起潜在的危险。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应平卧,头转向一侧,防止误吸。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应去枕平卧6~12小时,防止头痛。硬膜外麻醉后,平卧4~6小时,可不必去枕。颅脑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可取 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颈.胸手术后,多采用半坐位,便于呼吸;腹部手术后,可取半卧位;脊柱手术后,可取仰卧或俯卧位。脓肿切开引流术体位,根据切口位置而定。如有引流物,取患侧卧位。休克患者,下肢抬高20°,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5°左右的体位。手术后患者,原则上应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早期活动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肺部并发症。

手术基本操作

手术基本操作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十六、手术基本操作:切开、止血、缝合、打结与拆线 切开 【手术刀的传递及执法】 1.传递手术刀时,递者应握住刀片与刀柄衔接处,背面朝上,将刀柄的尾部交给术者,切不可刀刃朝向术者传递,以免刺伤术者。 2.依据切开部位、切口长短、手术刀片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执刀方法。 执弓式:用于胸腹部较大切口。 抓持法:用示指压住刀背,下刀有力,用于坚韧组织的切开。 执笔法:动作和力量放在手指,使操作轻巧,精细。 反挑法:刀刃向上挑开组织,以免损伤深部组织及器官,常用于浅表脓肿的切开。 【切开方法】 切割前固定皮肤,小切口由术者用拇指和示指在切口俩侧固定。较长切口由助手在切口 两侧或上下用手指固定。切开皮肤时,一般可使用垂直下刀、水平走刀、垂直出刀,要求用力均匀,皮肤和皮下组织一次切开,避免多次切割和斜切。 止血 彻底止血不但可防止手术止血,还可以保证手术区域清晰,便于手术操作,保证手术安全进行。止血方法有压迫、结扎、电凝、缝合、止血剂填塞以及使用激光刀、冷刀和新近发明的离子刀等。 【压迫止血】

适用于较广泛的创面渗血;对较大血管出血一时无法显露出血点时,可暂时压迫出血,在辨明出血的血管后,再进行结扎止血。 1.一般创面用于纱布直接压迫出血数分钟,即可控制止血。 2.渗血较多时,可用热生理盐水纱布压迫创面3~5分钟,可较快控制渗血。 3.出血量大、病情危急时,可用纱布条或纱布垫填塞压迫止血,一般3~5天病情稳定后再逐步取出。 4.局部药物止血法用可以吸收的止血药物填塞或压迫出血、渗血处,以达到止血目的。 常用的有明胶海绵、羟甲基纤维素纱布及中草药提取的止血粉等。 5.骨髓腔出血时,可用骨蜡封闭止血。 【结扎止血】 结扎止血是常用的止血方法,光用止血钳的尖端对准出血点准确地夹住,然后用适当的丝线结扎和缝扎。 1.单纯结扎止血先用止血钳钳夹出血点,然后将丝线绕过止血钳下的血管和周围少许组织,结扎止血。结扎时,持钳者应先抬起钳柄,当结扎者将缝线绕过止血钳后,下落钳柄,将钳头翘起,并转向结扎者的对侧,显露结扎部位,使结扎者打结方便。当第一道结收紧后,应随之以放开和拔出的动作撤出止血钳,结扎者打第二道结。遇到重要血管在打好第一道结后,应在原位稍微放开止血钳,以便第一道结进一步收紧,然后再夹住血管,打第二道结,然后再重复第二次打结。

熟练掌握外科手术操作基本功

熟练掌握外科手术操作基本功 [摘要]手术是目前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方法。手术水平的高低,关键是手术基本功的高低。手术技能自然成为临床外科技能的核心技能。加强“练功”和手术实践锻炼是熟练掌握手术技能的突破口和主要途径。练—熟—巧三步曲是长功得功的规律,可达到操作稳、准、轻、快、巧的金标准。重点介绍:手的训练与要求、止血钳套指飞转训练,打结的要求与训练,持剪训练、掌握法持针器训练等。 当今,手术仍然是治疗外科疾病的最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的方法。手术水平的高低关系治疗的成败,甚至决定病人生死。手术水平与术者手术技能密切相关。因此,手术操作技能娴熟、精湛与高超,自然成为临床外科的核心。虽此点为外科界所熟知和关注,但有时也被忽视。在我国正在强调医学继续教育的今天,尽快提高年青外科医师的手术技能,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深刻体会到手术技能、手术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手术基本功的高低。创造性外科手术基本功训练(简称练功),加强手术实践锻炼,是培养造就年青外科医师尽快熟练手术操作基本功——切开、止血、结扎、缝合、游离、暴露等六大技术的重要途径。外科医师具有深厚的功底,娴熟精湛的手术技能,方可在施展手术时做到稳、准、轻、快与巧的所谓“金标准”,也才能在广阔复杂多变的外科手术领域中做到身手不凡,随机应变,运用自如,发挥潜能,开拓创新,使每一个手术做得精细、完美与艺术。特别是研究生、博士生出身的外科年青医生,学历高而在手术台上磨练时间短,手术技能不够熟练,更应该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练功必须痴迷,才能技良。执着基本功训练是对外科专业的强烈追求和高度敬业精神的体现。必须下定决心,明确目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注意方法,做到台下练,台上用,心里想。经过1~2年认真训练、锻炼,才能在大脑建立牢固的条件反射,形成动作定型。练—熟—巧三步曲是长功得功的规律。一些高难度的技巧转针缝合法,要经过千万次的训练,在手术台上才能达到运用自如。颇像艺戏界常说的:“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现结

外科缝合与打结的基本方法

外科缝合与打结的基本方法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闭合器等。缝合的基本步骤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 缝合步骤(1)进针;(2)拔针;(3)出针;(4)夹针 (1)、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执法见前面章节),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的弧度剌入皮肤,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 (2)、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 (3)、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阻力已很小,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持针器迅速转位再夹针体(后1/3弧处),将针完全拔出,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 常见缝合方法简介:

1、单纯缝合法: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对合的一类缝合方法,如皮肤缝合。 (1)、单纯间断缝合:操作简单,应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尤其适用于有感染的创口缝合。 单纯间断缝合 (2)、连续缝合法:在第一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线尾打结。 连续缝合法 (3)、连续锁边缝合法:操作省时,止血效果好,缝合过程中每次将线交错,多用于胃肠道断端的关闭,皮肤移植时的缝合。

连续锁边缝合法 (4)、8字缝合:由两个间断缝合组成,缝扎牢固省时,如筋膜的缝合。 两种8字缝合法 (5)、贯穿缝合法:也称缝扎法或缝合止血法,此法多用于钳夹的组织较多,单纯结扎有困难或线结容易脱落时。 2. 内翻缝合法:使创缘部分组织内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外面保持平滑。如胃肠道吻合和膀胱的缝合。 (1)、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伦孛特(Lembert)缝合法,常用于胃肠道吻合时缝合浆肌层。

手术缝合操作技术大总结

史上最全:手术缝合操作技术大总结! 缝合(suture)就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得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就是保证良好愈合得基本条件,也就是重要得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得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得方式方法进行缝合。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闭合器等。合适得缝线对于减少创伤、对合切缘、精确吻合与避免死腔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损伤部位及组织纤维得排列方式也就是决定缝线取舍得重要因素。缝合材料分为不可吸收性(Nonabsorbable)与可吸收性(Abso rbable)。丝线、棉线、金属丝以及某些合成纤维(Nylon、Prolene等)属于不可吸收性;肠线(Catgut)与某些合成纤维(Dexon、Vicryl、PDS等)属于可吸收性。 1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得基本步骤: (1)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toothed forceps),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已夹住针线得持针钳,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得弧度剌入皮肤,注意针与被缝合组织垂直,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 (2)拔针针体前半部穿出组织后,即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得弧度方向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还可由术者将已穿透组织得针体后半部松开,然后用持针钳夹住已穿透组织得前半部,拔出缝针,带出缝线。

(3)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阻力已很小,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持针器迅速转位再夹针体(后1/3弧处),将针完全拔出,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 2缝合得基本原则(1)要保证缝合创面或伤口得良好对合。缝合应分层进行,按组织得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使组织层次严密,不要卷入或缝入其她组织,不要留残腔,防止积液、积血及感染。缝合得创缘边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一般腹部皮肤针距1 cm、边距0、5 cm,肠吻合针距0、3 cm),这样瞧起来美观,更重要得就是,受力及分担得张力一致并且缝合严密,不致于发生泄漏。(2)注意缝合处得张力。切口愈合得早晚、好坏并不与紧密程度完全成正比,结扎缝合线得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为准,不宜过紧过松。过紧造成卷曲、重叠甚至组织切割与缺血坏死;过松则遗留死腔,易形成血肿并招致感染。伤口有张力时应进行减张缝合,伤口如缺损过大,可考虑行转移皮瓣修复或皮片移植。 (3)缝合线与缝合针得选择要适宜。无菌切口或污染较轻得伤口在清创与消毒清洗处理后可选用丝线,已感染或污染严重得伤口可选用可吸收缝线,血管得吻合应选择相应型号得无损伤针线。 3缝合得分类及常用得缝合方法介绍缝合得方法很多,各类方法相互交叉,目前尚无统一得分类方法。按组织得对合关系分

羊瘤胃切开手术基本操作步骤(改正版2010.12.20)

羊瘤胃切开手术基本操作步骤 1、接近动物,确实保定,对动物进行体况的基本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体重、胃肠功能并记录; 2、注射麻醉药,按速眠新(846)0.08~0.15ml/kg或舒泰50(剂量待定),同时注射阿托品预防和减少流唾液; 3、待动物进入麻醉第三期后,对动物的四肢进行捆绑,进行侧卧保定;(注意要将动物头部倒向一侧,同时将舌头拉出); 4、由主刀或助手对手术部位(左肷部中切口,)进行剪毛和消毒,剪毛范围尽可能大,同时另一位人员进行洗手消毒; 5、先前洗手消毒完的人员穿手术衣和带好乳胶手套,打开器械包,对器械进行整理摆放,并用圆针串好丝线; 6、另一位也洗手消毒好后,穿衣带手套,准备开始手术; 7、观察动物对麻醉药是否有不良反应,如呼吸反应均匀有力,主刀就和助手配合铺好创巾布,准备开始手术; 8、用手术刀片或针头插刺皮肤看动物对疼痛的反应,如基本没有反应,就开始切开皮肤和皮下结缔组织;(切口大小根据动物体型而定,一般为切口大小为20cm~25cm) 9、切开皮肤和皮下结缔后,进行止血(采用压迫止血和钳夹止血相结合); 10、确实止血后,进行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的钝性分离,分离后后要进行确实的止血(采用钳夹止血和钳夹结扎止血相结合)11、准备切开腹膜,采用皱襞切开一小口,后改用圆直剪向前向后切开腹膜; 12、探查胃瘤胃的初步位置,由主刀用纱布隔着将瘤胃牵拉出腹腔,助手同时要给予一定的协助; 13、瘤胃充分暴露出来后,用纱布将瘤胃和腹壁切口进行确实的隔离(纱布可以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润); 14、将胃的侧面平展在隔离的纱布上,在瘤胃的无血管区内确定切口位置,并在切口两侧缝合牵引线; 15、瘤胃固定,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瘤胃浆膜肌层与皮肤切口创缘的连续缝合固定与隔离法,注意该步骤使用的缝针为三棱针; (2)、瘤胃六针固定和舌钳夹持粘膜外翻法; (3)、瘤胃四角吊线固定法; 16、牵引线安装好后,主刀和助手分别牵引两边的牵引线紧张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