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一共有多少姓氏?复姓有多少?

中国一共有多少姓氏?复姓有多少?

中国一共有多少姓氏?复姓有多少?.txt性格本身没有好坏,乐观和悲观对这个世界都有贡献,前者发明了飞机,后者发明了降落伞。中国一共有多少姓氏?不同时期的统计数字不一样:汉代应劭《风俗通》收录近500个。

唐代林宝《元和姓纂》收录1232个。

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收录1745个。

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收录3736个。

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收录4657个。

今人陈历甫最近编写出的《中华姓氏书法大辞典》收录10129个,其中汉族姓氏8000多个,少数民族姓氏2000多个。据《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1月15日的最新报道,如今陈历甫掌握的古今中华姓氏数目已达到15142个,创下了姓氏收集数量之最。

最常用的姓氏有多少?

所谓“常用姓氏”也是一个在一定历史时段和区域范围内的相对性概念。如通行的《百家姓》版本共收438个姓氏,只能看作是北宋初年汉民族范围内的常用姓氏。明代初年翰林编修吴沈奉旨编纂《皇明千家姓》,共收1968个姓氏,则是当时的常用姓氏。现在搞姓氏学研究的人,多以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杜若甫和袁义达先生的研究成果为权威性的说法。杜、袁两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7年大陆人口的随机抽样资料以及台湾的姓氏统计资料,经过计算机处理,确定中国人的姓氏为11969个,其中单姓5327个,复姓6642个(绝大多数为少数民族姓氏);目前仍在通用的汉姓约3050个,按其所属人口多少为顺序,排在前100位的姓氏是:

表22:现代中国前百位“大姓”

1.李 2.王 3.张 4.刘 5.陈 6.杨 7.赵 8.黄 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27.冯 28.于 29.董 30.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40.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 51.余 52.潘53.杜 54.戴 55.夏 56.锺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蛔 65.谭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78.秦 79.江 80.史 81.顾 82.侯 83.召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雷 89.钱 90.汤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 100.文

这是就全国范围而言,如果分地区统计的话,情况又不一样了。如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地区的通用汉姓为1027个,排在前100位汉姓顺序是:

表23:台湾前百位“大姓”

1.陈 2.林 3.黄 4.张 5.李 6.王 7.吴 8.蔡 9.刘 10.杨 11.许 12.郑 13.谢 14.郭15.赖 16.曾 17.洪 18.邱 19.周 20.叶 21.廖 22.徐 23.庄 24.苏 25.江 26.何 27.萧28.罗 29.吕 30.高 31.彭 32.朱 33.詹 34.胡 35.简 36.沈 37.施 38.柯 39.卢 40.余41.翁 42.潘 43.游 44.魏 45.颜 46.梁 47.赵 48.方 49.孙 50.钟 51.戴 52.杜 53.连 54.宋 55.邓 56.曹 57.侯 58.温 59.傅 60.蓝 61.姜 62.冯 63.白 64.涂 65.蒋 66.姚 67.卓 68.唐 69.石 70.汤 71.马 72.巫 73.汪 74.纪 75.董 76.田 77.欧 78.康 79.邹 80.尤 81.占 82.薛 83.严 84.钟 85.程 86.龚 87.丁 88.童 89.黎 90.金 91.韩 92.钱 93.夏 94.袁 95.倪 96.阮 97.柳 98.毛 99.骆 100.口

两份资料互相比照,便能看出通用姓氏的地方性特色。最使台湾同胞产生强烈认同感的是,这份姓氏排序,几乎就是福建、广东地区姓氏排序的翻版,因而成为“台湾与大陆两地的居民自始至终都是血肉相连的最具体说明”(彭桂芳《“唐山过台湾”的故事》)。

上海的姓氏使用情形,也是自成特色。据调查,至1997年底,上海共有传统姓氏1340个,其中单姓1304个,复姓36个,此外还有为数甚多的联壁姓氏和外国姓氏,这与一部分上海

人观念上的“前卫”以及涉外婚姻的增多大概有些关系。排在前100位的姓氏是:

表24:上海前百位“大姓”

1.张 2.王 3.陈 4.朱 5.徐 6.李 7.沈 8.周 9.陆 10.吴 11.顾 12.杨 13.黄 14.刘15.孙 16.赵19.施 20.唐 21.钱 22.曹 23.蔡 24.姚 25.潘 26.马 27.蒋 28.商29.许 30.俞 31.丁 32.倪 33.何 34.宋 35.夏 36.袁 37.龚 38.郑 39.叶 40.严 41.范 42.林 43.冯 44.戴 45.郭 46.陶 47.谢 48.董 49.汤 50.薛 51.方 52.姜 53.邵 54.韩 55.秦 56.汪 57.季 58.盛 59.庄 60.邱 61.毛 62.罗 63.程 64.郁 65.杜 66.瞿 67.吕 68.葛 69.傅 70.江 71.苏 72.彭 73.奚 74.章 75.任 76.余 77.石 78.卢 79.殷 80.凌 81.乔 82.史 83.钟 84.萧 85.梁 86.费 87.华 88.仲 89.邹 90.包 91.魏 92.崔 93.卫 94.洪 95.侯 96.翁 97.樊 98.虞 99.孟 100.康

(资料来源:卢志新《上海姓氏知多少》,原载《上海滩》2000年第1期)

复姓的来源

复姓的来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以地名为姓。例如,楚庄王的小儿子名子兰,被封为上官大夫。上官,地名

,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子兰的后裔世世代代定居在这里,便以上官作了姓氏。又如

欧阳姓,本禹王之后。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到少康时,封庶子无余于今浙江绍兴

,建立越国。公元前306年,越国被楚国所灭,亡国之君无疆的儿子名蹄,受封于

乌程(今浙江吴兴)的欧余山之南。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所以蹄

又被称为欧阳亭侯。其后遂以欧阳为姓氏。属于此类的还有贺兰(山名),羊舌,

百里(邑名)、澹台(湖名)等姓。

二,是以官爵为姓。公元前445前,杞国亡于楚,杞简公之弟佗逃到鲁国。鲁悼公因

其本为夏王族之后,予以优待,封爵为侯,世称夏侯。以后,佗的子孙就用夏侯作

了姓氏。西周开始,朝廷设有司徒、司空、司马的官职。司徒掌管土地和人口,司

空掌管工程建筑,司马掌管军政和军赋。这些职官权重位尊,显赫一时,他们的族

人引以为荣,便将官职拿来作了姓氏。属于此类的还有太史、司寇、乐正、少正、

宗政等等。

三,是以方位为姓。东方之姓,出自上古伏羲氏。按《周易》八封推算,伏羲氏出

于“震”卦,位主东方,于是伏羲后裔的一支,就以“东方”为姓。与此同类的还

有北宫、东宫、南门、西门等姓。周文王之后姬括,世代袭为卫国上卿,居住在京

都北宫门外,于是以北宫为姓。春秋之时,郑国某大夫居于西门,其后人便姓了“

西门”。

四,是以血缘关系为姓。夏、裔、周三代,禄爵之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公爵居五等之首,荣耀至极。他们的后人,纷纷自称“公孙”,以显血统高贵。所

以《广韵》记载:

“古封公之后,皆自称公孙,故其姓多,非一族也。”

五,是以次第为姓。西汉建国后,为翦除地方豪强势力,将齐国田氏诸后迁徙到诸

陵,各支依住宅排列次序,分别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

第八作了姓氏。

六,是以社会影响为姓。春秋时代,鲁国的学者少正卯,聚徒授学,使得“孔子之

门三盈三虚”,声誉鹊起,世称闻人,他的后裔便拿“闻人”作了姓氏。

七,是以少数民族的特殊称呼为姓。如赫连、单于、呼延(匈奴族);拓跋、宇文

、慕容、独孤(鲜卑族)等等。

由于复姓毕竟不如单姓简洁明快,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复姓的家族陆续改成了单姓。例如,欧阳改作欧,司马改作司,澹名改作台,公羊改作公,宗政改作宗,慕容改作慕。这样一来,复姓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少,有的复姓甚至因此而消亡。当年孔子的72位弟子中,复姓者竟然有23人(端木、颛孙、澹台、公冶、南宫、公皙、漆雕、公伯、司马、公西、巫马、公孙、公祖、公良、公夏、壤驷、奚容、公肩、句井、罕父、左人、步叔、叔仲),直到东汉时代的《风谷通义。

姓氏》所收500个姓氏中,复姓还占了三分之一。而到了北宋时代的《百家姓》,

所收438年姓氏中,复姓所占比例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只有30个。《续百家姓》所收596个姓中,复姓有76个,也只占总数的八分之一。有人统计,现今汉民族

广泛使用的3000多个姓氏中,复姓只有250多个,约占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