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病理学复习资料

病理学复习资料

病理学复习资料
病理学复习资料

选择题:

1.实质器官中最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是:肝脏

2.在萎缩心肌细胞内可见:脂褐素

3.细胞水肿发生的机理是:线粒体受损

4.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于:脑

5.下列各种细胞,那种再生能力最强?A

A.血细胞 B.心肌细胞 C.平滑肌细胞 D.肝细胞 E.骨细胞

6.一下哪项不是健康肉芽组织的表现?B

A.鲜红色、细颗粒状

B.颜色苍白、水肿明显

C.早期痛感不敏感

D.容易出血

E.有抗感染作用

7.影响伤口愈合的局部因素不包括C

A.严重感染

B.电离辐射

C.含硫氨基酸缺乏

D.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E.手术缝线8.槟榔肝是由引起的D

A.肝脂变

B.肝水变性

C.门脉性肝硬化

D.慢性肝淤血

E.坏死后性肝硬化

9.右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A

A.肺动脉

B.下腔静脉

C.右心房

D.右心室

E.右下肢大静脉

10.延续性血栓的形成顺序为A

A.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

B.混合血栓。红色血栓,白色血栓

C.红色血栓,白色血栓,混合血栓

D.混合血栓,白色血栓,红色血栓

E.红色血栓,混合血栓,白色血栓

11.白色血栓主要成分是A

A.血小板

B.红细胞

C.纤维蛋白

D.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2.左心的附壁血栓脱落后常引起B

A.肺动脉栓塞

B.脑动脉栓塞

C.股静脉栓塞

D.门静脉栓塞

E.肝静脉栓塞

13.以下哪个器官的死灶呈节段性A

A.小肠

B.心脏

C.脑

D.卵巢

E.肝

14.巨噬细胞、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最常于D

A.急性炎症

B.肉芽组织

C.伤口愈合处

D.慢性炎症

E.化脓性炎症

15.在葡萄球菌感染的炎症反应中所见到主要细胞是E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

E.嗜中性粒细胞

16.溶血性链球菌最常引起A

A.蜂窝织炎

B.假膜性炎

C.坏死性炎

D.脓肿

E.出血性炎

17.关于炎症的概念,较恰当地说法是E

A.白细胞对细菌的一种作用

B.由损伤引起的细胞变化

C.细胞生长异常的一种方式

D.充血、水肿的一种形式

E.组织对损伤的一种防御为主的反应

18.肉芽肿性炎症病灶中的主要炎症细胞是B

A.中性粒细胞

B.巨噬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纤维母细胞

E.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19.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是D

A.肿瘤的肉眼形态

B.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C.肿瘤的大小

D.肿瘤的异型性

E.肿瘤的继发性改变

20.下列哪项不是真正的肿瘤?C

A.霍奇金淋巴瘤

B.白血病

C.结核瘤

D.畸胎瘤

E.黑色素瘤

21.肿瘤的特殊性决定于A

A.肿瘤的实质

B.肿瘤的间质

C.肿瘤的转移

D.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E.肿瘤细胞的核分裂

22.下列哪些符合鳞状细胞癌的特征C

A.多经淋巴道转移

B.浸润性生长

C.有癌珠形成

D.可发生于原来没有鳞状上皮覆盖的组织

E.菜花状肿块

23.下列除那一项外,其余均属于癌前病变?B

A.纤维素性乳腺癌

B.十二指肠溃疡

C.粘膜血斑

D.结肠多发性流行息肉

E.小腿慢性溃疡

24.肿瘤血道播散最常见的部位是D

A.肺、胸膜、脑

B.肺、肾、胃、脾

C.肝、腹膜、骨、肾

D.肝,肺

E.肝、腹膜、脑

25.癌与肉瘤的主要区别是B

A.瘤细胞的分布方式不同B组织来源不同 C.肿瘤内血管多少不同

D.转移的途径不同

E.发生的年龄不同

26.肿瘤性增生和其他类型的增生最根本的区别是C

A.增生迅速

B.增生对机体有害

C.增生细胞分化不成熟

D.病因尚不明了

E.以上都不是

27.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的异常

28.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B

A.cancer

B. carcinoma

C.carcinosarcorma

D.sarcoma

E.carcinoid

29.淋巴结癌转移时,癌细胞首先出现在D

A.副皮质区

B.淋巴滤泡中心

C.淋巴结门部

D.边缘窦

E.淋巴结的髓质

30.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皮肤基底细胞癌?C

A.好发于面部

B.多见于老年人

C.生长缓慢,不形成溃疡

D.对放射治疗敏感

E.少发生转移

31.诊断肿瘤最可靠的方法是E

A.CT检查

B.X线透视

C.超声波检查

D.脱落细胞学检查

E.活组织检查

32.小叶性肺炎的病变范围C

A.以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中心

B.以终末细支气管为中心

C.以细支气管为中心

D.以支气管为中心工程

E.以肺泡管为中心

33.二氧化硅尘致病力最强的是D

A.<5微米

B.>5微米

C.<3微米

D.1~2微米

E.3~4微米

34.诊断结核最主要的根据是D

A.上皮样细胞

B.多核巨细胞

C.干酪样坏死

D.结核结节加干酪样坏死

E.以上均不是

35.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B

A.I型变态反应

B.呼吸道反复感染

C.白喉杆菌感染

D.饮酒过度

E.支气管壁先天发育障碍

36.临床上最常见的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是C

A.局灶型肺结核

B.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浸润性肺结核

D.干酪性肺结核

E.结核球

37.下列哪一型肺结核临床上患者病情危重E

A.原发性肺结核

B.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浸润型肺结核

D.结核瘤 D.干酪性肺结核

38.除下列哪一种外都是致癌物质?B

A.砷

B.金

C.铬

D.锡

E.镍

判断题:

1.坏死细胞核的改变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2.气球样变性是脂肪变性的一种类型,制片过程中脂肪溶解,细胞呈气球样。×

3.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称肥大。×

4.坏疽是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而形成的特殊形态√

5.变性是指细胞内出现了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增多.×

6.支气管粘膜上皮出现了鳞状上皮化生,属于适应性改变。√

7.DIC是指微血管内有广泛的纤维素性血栓形成。√

8.含铁血黄素是在巨细胞内形成的。×

9.脑缺血性梗死属凝固性坏死。×

10.左心衰是,肺组织内出现的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叫尘细胞。×

11.主要由白细胞构成的血栓成白色血栓。×

12.潜水员病就是因为血液中重新释放的CO2和氮气所造成的栓塞。×

13.脾、肾、肠易发生贫血性梗死。×

14.发生在粘膜的纤维素性炎症又称假膜性炎。√

15.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变质、渗出、增生。√

16.细菌性痢疾及大叶性肺炎均为纤维素性炎症。√

17.发生在粘膜的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称为纤维素性卡他性炎症。×

18.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常以渗出为主,浸润的炎细胞常为中性粒细胞。×

19.“癌症”是癌与肉瘤的统称。×

20.肝癌转移到肺称肺转移性肝癌。√

21.肿瘤的异型性愈小,表示其恶性程度愈高。×

22.间变细胞一般是指缺乏分化状态的恶性肿瘤。√

23.癌常沿淋巴道转移而肉瘤多经血道转移。√

24.癌前病变是一种良性病变。√

25.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

26.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全为恶性肿瘤。×

27.小叶性肺炎是细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急性纤维素炎。×

28.慢性支气管炎病变特点包括气管壁内粘液腺增生,肥大,功能亢进。√

29.硅肺的基本病变是矽硅结节形成和非组织的弥漫性纤维化。√

30.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反复发作可致肺气肿,肺心病。√

31.肺外器官结核病多由继发性肺结核引起。×

32.成人肺结核主要通过支气管播散。√

33.二期矽肺的矽结节主要局限在肺门淋巴结。×

名词解释:

1.变性:指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

障碍。

2.增生: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形成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3.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见于左心室内膜下心肌和乳头肌,呈黄色条纹与暗红色心肌相

间,似虎皮斑纹。

4.化生:由一种以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的过程。

5.凋亡:是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不引发死亡细胞

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有人也称之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6.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因为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而变为灰白色或黄白色比较干燥结

实的凝固体,故称凝固性坏死。凝固性坏死常见于心、肾、脾等器官的缺血性坏死(梗死)。

7.再生:机体组织、损伤缺失后,由损伤周围同种细胞增生来加以修复的过程。

8.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异己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伴炎性细胞浸润。肉眼

成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浸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9.充血: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的血液含量增多称充血。

10.淤血:器官或组织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而发生的充血称淤血。

11.心衰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并吞噬红细胞,将血红蛋白分解,胞浆内形成棕黄色的含铁血

黄素,此时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12.血栓形成:活体心脏、血管内,血液某些成分析出、凝聚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血栓形

成。

13.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

栓塞。

14.栓子:阻塞血管腔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15.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

16.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

表面和体表的过程叫渗出。

17.趋化作用: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所在部位作单一定向的移动,叫做趋化作用。

18.蜂窝织炎: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好发于皮肤、肌肉、阑尾等。

19.败血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后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

如高烧、寒战、皮肤、黏膜出血点,脾脏和淋巴结肿大,称为败血症。血中可培养出病原菌。

20.肉芽肿性炎:是一种特殊性增生性炎,以肉芽肿形成为其特点。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及

其演化的细胞,呈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21.假膜性炎:发生在粘膜的纤维素性炎,由于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共

同形成灰白色膜状物,称为假膜,故又称为假膜性炎。

22.脓肿:局限性化脓性炎,局部组织溶解坏死形成含脓液的腔。

23.绒毛心:纤维素性心包炎,其心包腔出现大量纤维蛋白渗出,心脏的搏动是心包的脏、

壁两层渗出的纤维蛋白呈绒毛状,形成“绒毛心”,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24.肿瘤: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

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25.异型性:指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

差异。

26.肿瘤的转移:肿瘤细胞冲院发布为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他出而继续生长、

形成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黄宗刘的过程。

27.恶病质:恶性肿瘤晚期,机体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

28.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软骨组织等)的

恶性肿瘤。

29.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30.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长期存在有可能转变为

癌。

31.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形态学改变,指增生上皮出现一定程度异型性,但不足以诊断

为癌。

32.原位癌:粘膜鳞状上皮层或皮肤表皮层内重度非典型增生累及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

33.梗死:局部器官或组织由于血流阻断,且不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而引起的缺血性坏

死,称为梗死。

34.小叶性肺炎:病变始于细支气管,形成以肺小叶为单位、灶状散布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35.矽肺:是因长期吸入含有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微粒而引起的以硅结节形成和肺广泛纤

维化为病变特征的尘肺。

36.结核结节:即结核性肉芽肿,对结核病有诊断价值。典型的结核结节中央可出现干酪样

坏死,周围有上皮样细胞、朗汉巨细胞、淋巴细胞和少量纤维母细胞。

37.肺结核原发综合征: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肺原发综合征,是

原发性肺结核的主要病变特点。

38.结核瘤:是指孤立的有纤维包裹的境界清楚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又称结核瘤。

简答题:

1.组织的适应性变化包括哪些内容?

⑴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中各种因子的刺激做用而得以存活的过

程,称为适应

⑵在适应过程中发生的相应功能和形态改变,即适应性改变

⑶适应可表现为多种方式,在形态上表现为细胞大小、数量和类型的变化。包括组织或器

官的体积缩小(萎缩),体积增大(肥大),细胞数目增多(增生),或转化为另一种类型的组织(化生)的适应性反应。

2.脂肪肝变性的原因有那些?描述它们的肉眼和镜下表现?

原因: ①脂肪酸增多②甘油三酯合成增多③之蛋白合成障碍

病理变化: ①轻度脂肪变性,肝脏可无明显变化。如果脂肪变性弥漫而严重时,肝脏可明显肿大,色变黄,触之有油腻感,称为脂肪肝。②光镜下早期肝脂肪变性没课

表现为在肝细胞核被周围出现小的脂肪空泡。以后随着脂肪变性的加重,空泡

逐渐变大,分布于整个胞浆中。严重者融合成一个大泡,将细胞被挤向一边,

形态与脂肪细胞类似。

3.坏死的形态学诊断依据是什么?

⑴细胞核的改变——①核浓缩②核碎裂③核溶解

⑵细胞浆的改变——呈嗜酸性。

⑶细胞膜改变——胞膜崩解。

⑷间质的改变——基质崩解。

活体局部组织坏死能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

4.简述肉芽组织的组成、形态特点、作用和结局。

组成: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伴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一定量的炎性细胞)

形态特点:①肉眼:表面呈颗粒状,鲜红色柔软浸润,触之易出血而无痛觉,形似嫩肉。

②镜下: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

作用:①抗感染及保护创面②填补伤口及其他组织缺损③机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它异物

结局:毛细血管闭塞减少,纤维母细胞成熟为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大量增多,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最后玻璃样变,并且转入老化阶段瘢痕组织。

5.淤血的原因有哪些?

⑴静脉受压静脉管腔因受压而狭窄或阻塞,静脉回流受阻。如绷带包扎过紧、肿瘤压迫

局部静脉,引起相应部位淤血;妊辰后期子宫压迫髂静脉引起下肢淤血水肿。

肝硬化时肝内静脉分支受压引起门高压,导致胃肠道淤血等。

⑵静脉腔阻塞如静脉腔内血栓形成或肿瘤细胞瘤栓、静脉内膜炎引起的内膜增厚均可引

起管腔阻塞或淤血。通常组织内静脉的分支多,互相连接形成网状侧支循

环,只有较大的静脉受压、血液不能充分的通过侧支回流时才会出现淤血。

⑶静脉神经调节麻痹见于烧伤、冻伤。

⑷心力衰竭左心衰是因肺静脉回流受阻而造成肺淤血:右心衰是可因上、下腔静脉回流

受阻引起肝、脾、胃肠道等器官和组织的全身性淤血。

6.肾梗死的病理形态特点有哪些?

梗死灶常呈锥体形或楔形,切面呈三角形,尖端指向被阻塞的动脉,底部靠近器官的表面,边缘常有一充血出血反应带围绕。镜下整个梗死灶分成3个部分:①中央区,坏死最为彻底,细胞核完全消失,胞质呈深红色颗粒状。一般结构的轮廓仍能分辨,如在审贫血性梗死中仍能辨认肾小球、肾小管和血管的轮廓。②梗死灶外围,组织坏死常不彻底,常见细胞核固缩,核碎裂。此外可见炎症反应,有较多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③最外层,是出血带,毛细血管极度扩张引起充血和出血。陈旧性梗死由于机化和瘢痕收缩,可呈凹陷状。肾梗死早期可有血尿。

7.何为浆液性炎?简述其病变特点、好发部位及结局。

⑴浆液性炎:浆液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如发生表皮、表皮下可形成水疱,发生浆膜引起

体腔积液,如胸腔、腹腔、关节腔积液,发生粘膜浆液性炎,又称浆液性卡

它。

⑵好发部位:疏松结缔组织(炎性水肿)、粘膜、浆膜(岩性积液).

⑶结局:浆液性炎一般较轻,易于消退。但如果渗出过多也有不利影响,如心包腔,胸膜腔大量积液可压迫心肺功能。

病变特点

8.试述慢性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⑴慢性炎症时,局部病变多以增生为主,如纤维母细胞、小血管、被覆上皮、腺上皮及实

质细胞的增生。

⑵变质和渗出较轻。

⑶浸润的炎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

9.何为化脓性炎?简述蜂窝织炎的病变特点。

⑴化脓性炎: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类型包括:

表面化脓和积脓、蜂窝织炎和脓肿。

⑵蜂窝织炎:是发生在皮肤、肌肉、阑尾等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炎,主要由溶血

性链球菌引起。溶血性链球菌分泌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降解结缔组织中

的透明质酸和纤维素,使细菌易于扩散,表现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大量中性

粒细胞弥漫性浸润。

10.试述炎症的结局。

⑴痊愈:如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溶解吸收,周围细胞再生,则炎症向痊愈方向发展。如完

全恢复组织原有结构和功能,称为完全恢复;如病灶较大,由肉芽组织修复,不

能完全恢复原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称为不完全愈复。

⑵迁延为慢性:如致炎因子长期存在,则急性炎症转为慢性炎症,病变时轻时重,迁延多

年。

⑶蔓延扩散:当抵抗力下降,或病原菌毒力强或数量多时,病原菌大量繁殖,并向周围组

织或全身蔓延扩散。

①局部蔓延:局部病原菌经组织间隙或自然管道向周围组织扩散。

②淋巴路蔓延:病原菌经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引起局部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③血行蔓延:

菌血症:细菌入血,但无全身中毒症状,血中可查到病原菌。

毒血症:细菌毒素或毒性代谢产物吸收入血,引起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如高烧、寒战及实质细胞变性坏死)。

败血症:细菌入血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如高烧、寒战、皮肤、粘膜出血点、脾脏和淋巴结肿大。

脓毒败血症:化脓菌引起败血症进一步发展。除败血症表现外,可在全身一些

脏器中出现多发性小脓肿。

11.试述肿瘤异型性的具体表现。

⑴肿瘤异型性的大小反映了肿瘤的分化程度,异型性小,表示肿瘤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和组织相似,分化程度高;异型性大,表示肿瘤分化程度低。异型性大小是区别肿瘤性增生和非肿瘤性增生、诊断良恶性肿瘤以及判断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高低的主要组织学依据。恶性肿瘤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

⑵肿瘤的异型性表现为组织结构的异型性和瘤细胞的异型性。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是指肿瘤组织在空间排列方式上(包括瘤细胞的极向、排列的结构及其与间质的关系等方面)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由于良性肿瘤的细胞异型性不明显,因此,诊断良性肿瘤的主要依据是其组织结构的异型性。恶性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表现为瘤细胞排列更为紊乱,失去正常的排列结构、层次或极向。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表现在细胞的多形性、细胞核的异型性和细胞胞质特点上。良性肿瘤的瘤细胞分化较成熟,异型性小,而恶性肿瘤的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异型性,尤其是细胞核的异型性,这是恶性肿瘤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

12.肿瘤的生长方式有几种?良、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各有何不同?

⑴肿瘤有多重生长方式,主要包括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和浸润性生长等。

⑵大多数良性肿瘤采用膨胀性生长方式,肿瘤往往呈结节状,有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分

界清楚。肿瘤移动性良好,易切除,常不复发。也可进行外生性生长。

⑶大多数恶性肿瘤采用浸润性的生长方式。瘤组织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和血管内,

像树根长入土壤一样,浸润并破坏周围组织。无包膜,界不清。移动性差或固定。手术切除范围大,易复发。也可进行外生性生长。

16.描述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病理变化。

①呼吸道粘液—纤毛排送系统变性、坏死、脱落;

②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浆液腺粘液化生;

③支气管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支撑组织破坏,平滑肌束断裂、萎缩,软骨的变性、萎缩、钙化或骨化,上皮细胞鳞化。

17.试述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联系。

⑴病理变化:

肉眼:肺内出现散在实变病灶直径0.5~1cm,色暗红、灰黄色、质实,下叶背侧较多。

镜下:细支气管壁:血管扩张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管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浆液、脓细胞、崩解脱落的粘膜上皮细胞。

肺泡壁:(细支气管周围受累的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肺泡腔:内见大量中性粒细胞、脓细胞、脱落坏死的肺泡上皮细胞及少量红细胞

和纤维素。

病灶周围代偿性肺气肿。

⑵临床病理联系

咳嗽:炎性渗出物刺激支气管引起。

咳痰:化脓性炎时,脓性渗出物。

气喘:病变重者,肺换气功能障碍,缺氧,而致呼吸困难。

发热:炎症的全身反应。

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

X线:不规则斑片状阴影。

18.简述慢性纤维空洞型结核病变特点。

晚期类型,开放性肺TB

①肺内有一个活多个厚壁空洞,多位于肺上叶:内层干酪样坏死,其中有大量结核杆

菌:中层TB性肉芽组织,外层纤维结缔组织:

②同侧或对侧肺组织,特别是肺下叶可见由支气管播散引起的新旧不一、大小不等、

病变类型不同的病灶,愈往下愈新鲜。

③后期肺组织严重破坏,广泛纤维化、胸膜增厚并与胸壁粘连,严重影响肺功能。

中专病理学试题集及答案

中专病理学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与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病理学: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 2、疾病:机体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二、填空题 3、病理学研究疾病的方法有_活体组织学检查__、__脱落细胞学检查__、__尸体解剖___、_组织细胞培养__、_动物实验__ 4、病理过程是指__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_ 5、判断脑死亡的依据有_不可逆的昏迷和大脑无反应,对外界刺激无反应___、__自主呼吸停止__、_颅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固定__、_脑电波消失____、__脑血液循环停止。 三、问答题 6、病理学在医学中有什么作用? 答:病理学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学科。它与前期的基础学科密切相关,也为后期的临床学科提供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依据,特别是在疾病的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一、名词解释 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2、肥大: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 3、增生:是指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加。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所取代的过程 5、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 6、坏死:是指活体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7、坏疽:是较大范围的组织坏死合并腐败菌感染。

8、机化: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栓、异物等的过程。 9、肉芽组织: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及少量炎细胞组成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二、填空题 10、适应在形态上一般表现为__萎缩__、__肥大_、_增生__、__化生____.损伤主要有_变性__和_坏死__ 11、化生是指_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所取代的过程_,常见的类型_鳞状上皮化生_、_肠上皮化生_和_结缔组织化生。 12、坏死的主要类型有_凝固性坏死、_液化性坏死、坏疽 __、 __纤维素样坏死__ 13、坏死的结局包括_溶解吸收、分离排除、机化、包裹和钙化__ 三、单项选择题 A型题 ( D )14、化生不可能发生于 A 结缔组织 B 膀胱粘膜上皮 C 支气管粘膜上皮 D 神经组织 E 贲门部粘膜 上皮 ( B ) 15、实质器官最容易发生脂肪变性的是 A 心脏 B 肝脏 C 脾脏 D 肺脏 E 肾脏 ( C )16、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用可发生 A 栓塞 B 脂肪坏死 C 坏疽 D 梗死 E 凝固 B型题 A 凝固性坏死 B 液化性坏死 C 溶解性坏死 D 干酪性坏死 E 脂肪坏死 ( D )17、肺结核可发生 ( B )18、脑梗死属于 四、多项选择题 ( BCE )19、实质细胞常见的有 A 纤维素样变性 B 玻璃样变性 C 水变性 D 粘液样变性 E 脂肪变性 五、问答题

最新4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学Z第4次作业资料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学Z第4次作业 A型题: 1.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为:[ 1分] A.组织细胞变性坏死 B.红、肿、热、痛及机能障碍 C.组织内的炎性充血和水肿 d.变质、渗出、增生E.周围血液中白细胞增多和炎区的白细胞浸润 2. 传染性发热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1分] a.生物病原体B.无菌性炎症C.恶性肿瘤D.变态反应E.某些固醇类物质 3. 化脓性炎时,脓液的形成与下列哪一种细胞浸润有关?[ 1分] A.浆细胞 B.单核细胞c.中性白细胞D.嗜酸性白细胞E.淋巴细胞 4.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通过下列哪一项来损害组织细胞的?[ 1分] A.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 B.溶酶体破裂释放溶酶体酶类 C.禁株细胞抑制 d.Ⅱ、Ⅲ、Ⅳ型变态反应E.微循环障碍导致缺血缺氧 5. 内生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1分] A.中性粒细胞b.下丘脑C.骨骼肌D.皮肤血管E.汗腺 6. 卡他性炎是:[ 1分] A.浆膜发生的浆液性炎 B.皮肤发生的浆液性炎 C.肺发生的渗出性炎 d.粘膜发生的轻度渗出性炎E.以上均不是 7. 发热病人较易出现:[ 1分] A.呼吸性酸中毒 B.混合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混合性碱中毒 8. 引起炎症的原因最常见的是:[ 1分] A.理化性损伤 B.机械性损伤c.生物性因子D.免疫反应E.遗传性缺陷 9. 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位是:[ 1分] a.视前区-前下丘脑B.丘脑C.桥脑D.中脑E.脊髓 10. EP是一种[ 1分] a.小分子蛋白B.大分子蛋白C.磷脂D.多糖E.淋巴因子 11. 发热时下列所列举机能改变哪一项是错误的?[ 1分] A.神经系统:早期兴奋,持续过高热可转为抑制 B.循环系统: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跳加快c.消化系统: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强引起恶心、呕吐D.呼吸系统:由于血液温度上升和酸性代谢产物的刺激,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E.泌尿系统:因交感神经兴奋,肾小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尿量减少 12.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1分] A.“隐蔽”抗原释放入血b.抑制性T细胞产生过多C.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内某些组织有共同抗原,免疫系统产生交叉免疫反应D.自身组织的抗原性发生改变E.遗传因素 13. 下列哪项疾病属于增生性炎?[ 1分] A.大叶性肺炎 B.小叶性肺炎c.急性肾小球肾炎D.风湿性心包炎E.慢性活动性肝炎 14. 发热发生机制中共同的基本因素是:[ 1分] A.外源性致热原b.内源性致热原C.前列腺素D.5—羟色胺E.环磷酸腺苷

病理学各章节重点

病理学各章节重点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四种适应性改变: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1. 五种病理性萎缩:(失去养分压)失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营养不良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压迫性萎缩 2.化生(常考名解):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 3.细胞水肿的特点:肉眼观,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新鲜标本色淡,浑浊无光泽。光镜下,弥漫性细胞肿大,胞浆疏松,淡染;轻度为颗粒状物质,重度为气球样变 4.肝脂肪变的特点:肉眼观,肝脏体积增大,边缘钝,颜色淡黄,较软,切面油腻感,水中漂浮感;光镜下,肝细胞体积增大,胞浆中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滴空泡。特染:苏丹3~橘红色,锇酸染色~黑色 5.虎斑心(名解):慢性酒精中毒或缺氧可引起的心肌脂肪变,病变常累及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肉眼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形似虎皮斑纹,故称虎斑心 6.玻璃样变的好发部位(常考):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细小动脉壁 7.坏死的类型和特点:(1)凝固性坏死,多见于心肝脾肾,镜下特点为细胞微细结构消失,而组织结构轮廓仍保存,干酪样坏死,镜下无结构颗粒状红染物,坏死部位原有组织结构残影消失(2)液化性坏死,多见于脑,骨髓等,镜下特点为死亡细胞完全被消化,局部组织快速被溶解(3)纤维素样坏死,是结缔组织和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病变部位形成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 8.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主要有三种形式(必考):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9.坏疽的类型和特点:(1)干性坏疽,常见于动脉阻塞但静脉回流尚畅通的四肢末端(2)湿性坏疽,多发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3)气性坏疽,是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10.坏死的结局(简答/多选):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与包裹;钙化 第二章:损伤与修复 1.按再生能力分类的三类细胞(常考):不稳定细胞(表皮细胞):再生能力强;稳定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潜在较强的再生能力;永久性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再生能力弱或无再生能力, 2.肉芽组织(必考名解):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新鲜的肉芽,故称肉芽组织 3.肉芽组织的作用(问答题):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损伤;机化和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4.肉芽组织的结局(问答题):转化为瘢痕组织。主要标志:间质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炎性细胞减少并逐步消失;部分毛细血管官腔闭塞,数目减少;成纤维细胞变为纤维细胞 5.一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齐,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淤血的三种原因(常考多选):静脉受压;静脉腔阻塞;心力衰竭 2肝淤血:左心衰竭肺淤血(可见心衰细胞),右心衰竭肝淤血 3.血栓形成的三大条件(必考~多选/简答):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 4.栓塞的四种类型:白色血栓,静脉延续性血栓的起始部(唯有白色血栓在动脉);混合血栓,多见于延续性血栓的体部;红色血栓,多见于延续性血栓的尾部;透明血栓,微循环小血管内 5.血栓的结局:软化,溶解,吸收;机化,再通;钙化;影响:阻塞血管;栓塞;心瓣膜变形,广泛性出血

病理学基础 期末考试总复习

病理学 一、判断题(共20题) (T)1、病理学是界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T)2、心冠状动脉弯曲如蛇行状,说明心脏已发生萎缩。 (T)3、化生能增强该组织对某些刺激的抵抗力,但却又丧失其原有组织的功能。 (F)4、气球样变常发生在严重的肝脂肪变性时。 (T)5、较大范围的组织坏死伴有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色,称为坏疽。 (T)6、新生的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的过程称机化。 (F)7、早期肉芽组织中神经纤维丰富,所以对痛觉灵敏。 (F)8、“绒毛心”是心包腔的化脓性炎症。 (T)9、脓肿向体表及自然管道穿破,形成沟通两侧的管道叫瘘管。 (T)10、外科缝线、滑石粉等残留在组织内,常可引起局部巨噬细胞增生。 (T)11、肿瘤的转移是实质转移,间质不转移。 (F)12、铁锈色痰是由于肺泡腔有大量纤维素渗出。 (F)13、红色肝样变期的肺泡有大量纤维素。 (F)14、风湿病是一种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化脓性炎症。 (T)15、风湿病主要病变特点是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和风湿小体的形成。 (T)16、肾小球肾炎是以肾单位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T)17、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征为肾小球囊壁层上皮增生形成大量新月体。 (F)18、肾盂肾炎是肾盂及肾间质及肾小管的增生性炎。 (T)1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外观混浊呈脓性。 (F)20、阿米巴痢疾肠壁病变粘膜层产生液化性坏死较粘膜下层严重。 二、选择题 1、临床脑死亡的首要指标(B) A、自主心跳停止;B、自主呼吸停止;C、自主心跳、呼吸停止;D、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2、坏死的形态学改变主要标志是(C) A、细胞体积肿胀; B、细胞内水分的增多; C、细胞核的固缩碎裂溶解; D、细胞浆的浓缩、红染。 3、肺结核病干酪样坏死液化,经支气管咳出后可形成(A) A、空洞; B、溃疡; C、糜烂; D、窦道。 4、肉芽组织抗感染的主要成分是(C) A、毛细血管; B、成纤维细胞; C、炎细胞; D、细胞外基质。 5、来自静脉系统的栓子最常栓塞在(B) A、脑; B、肺; C、肝; D、心。 6、栓塞最常见的为:(C) A、羊水栓塞; B、气体栓塞; C、血栓栓塞; D、脂肪栓塞。 7、股静脉内血栓脱落后,随血液运行阻塞于肺动脉的过程,称为:(D) A、血栓; B、血栓形成; C、血栓栓子; D、血栓栓塞。 8、炎症渗出的白细胞中,常见于急性炎症的为(C) A、浆细胞; B、单核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9、炎症的血道扩散中,血液中只有毒素并无细菌的为下列哪种(D) A、菌血症; B、脓毒败血症; C、败血症; D、毒血症。 10、脓细胞指的是:(C) A、变性坏死的巨噬细胞; B、变性坏死的淋巴细胞; C、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D、变性坏死的嗜酸性细胞。 11、诊断肿瘤良恶性程度的组织学依据是(C) A、肿瘤有无包膜; B、肿瘤细胞体积; C、细胞异型性和分化程度; D、细胞排列紊乱程度。 12、常见水肿中,见于身体下垂部的为(A)

植物病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植物病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植物活体在生长或储藏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环境条件恶劣。 寄生物:寄生于其他生物的生物。 寄主:被寄生的生物。 病原物:任何诱发病害的因素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的统称为病原物。 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生病后所表现的病态。 共生现象: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寄生现象: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并从中吸取食物的现象。 致病性:异养生物能诱发病害的能力。 活体营养食物:在自然间,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或组织中获得营养的寄生物。在实验室里不能培养。 死体营养食物:除寄生于或的植物组织上外,还可以在死的植物组织上生活或者以死的有机质作为营养物质的寄生物。 腐生物:只能从死的有机物上获得营养物质的异养生物。 半寄生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够自制养分,但必须从寄主植物上吸取水分和无机盐的寄生性种子植物。 全寄生种子植物:没有根或叶,或者茎叶具有很少的叶绿素,不能活仅能极有限地用无机物制造养分,因而必须从寄主植物体内吸收全部或大部分养分和水分的寄生性种子植物。 相继病原学:先入的病原物先侵染寄主,后入的病原物随之进入寄主,最终可以形成复合病害的综合症。 相伴病原学:两种或更多的病原物同时侵染寄主,引起的病害比单独的病原物引起的症状更重。 生理小种:在病原物的种内,在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病理、致病力或其他特征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 致病性:是病原物诱发病害的能力的总称,一般是用来描述对不同种寄主的致病力。 毒性:是指病原物诱发病害的相对能力,用来衡量和表示致病力的差异。 侵袭力: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免疫: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完全不发病的称为免疫。 抗病: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轻的称为抗病。 感病: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重的称为感病。 高度抗病: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很轻的称为高度抗病。 耐病:发病情况类似高度感病品种,但受害的影响比感病品种的小。 垂直抗性:寄主和病原物之间有特异的相互作用,即某品种对病原物的某些生理小种能抵抗,但对另一些则不能抵抗,即抗性是小种专化的。在遗传上,抗性是由个别主效其因控制的。在生产上,这种抗性虽表现为高度抗病或免疫,但很容易因小种发生变化而表现为感病,因而抗病性是不稳定和不能持久的。 水平抗性:寄主和病原物之间没有特异的相互作用,一个品种对所有小种的反应是一致的,即非小种化的。在遗传上,抗性是由多个微基因控制的,也由单个基因控制的。这种抗性表现为中度抗病,是稳定和持久的。 基因对基因假说:在进化过程中,在寄主群体中有一控制抗病性的基因,在病原物群体中就

病理学知识点归纳【重点】

? ? ?? ? ? ?? ?? ?????????? ???????? ?肉萎缩长期固定石膏所致的肌废用性萎缩:骨折长后等器官于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泌功能下降引起,发生内分泌性萎缩:由内分肌群萎缩经受损,如骨折引起的去神经性萎缩:运动神肉萎缩致,如长期不动引起肌负荷减少和功能降低所失用性萎缩:长期工作水引起的肾萎缩受压迫引起,如肾炎积压迫性萎缩:器官长期病、恶性肿瘤等局部性:结核病、糖尿能长期进食全身性:饥饿、因病不营养不良性萎缩:)病理性萎缩(期器官萎缩青春期、更年期、老年)生理性萎缩(萎缩.....a.2:1f e d c b 第四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适应性反应:肥大、萎缩、增生、化生 1.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其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的减少。 2.肥大——组织、细胞或器官体积增大。实质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代偿性肥大:由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负荷增加而引起。 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因内分泌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所致。 ?? ?? ?? ?????????? ?症素腺瘤引起的肢端肥大内分泌性:垂体生长激狭窄时胃壁平滑肌肥大残存肾单位肥大、幽门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的室肥大、 后负荷增加引起的左心代偿性:高血压时左心病理性肥大素促使子宫平滑肌肥大内分泌性:妊娠期孕激发达 代偿性:体力劳动肌肉生理性肥大肥大 3.增生——器官、组织内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增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胞有丝分裂 增强的结果。一般来说增生过程对机体起积极作用。肥大与增生两者常同时出现。 ? ? ? ??? ???????生、肝硬化乳腺增生症、前列腺增内分泌性:子宫内膜、、细胞损伤后修复增生血钙引起的甲状腺增生代偿性:甲状腺肿、低病理性增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上 乳期的乳腺上皮增生、内分泌性:青春期和哺胞核血细胞经常更新细胞数目增多、上皮细代偿性:久居高原者红生理性增生增生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取代的过程。 ? ?????? ?骨化性肌炎 —或软骨化生间叶细胞化生:骨化生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粘膜 肠上皮化生(肠化):腺体:慢性子宫颈炎的宫颈鳞状上皮化生(鳞化)上皮细胞化生化生 化生通常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可逆)和间叶细胞之问(不可逆).最常为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转变为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肠上皮细胞称为肠化。化生的上皮可以恶变,如由被覆腺上皮的黏膜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二、损伤

山农成人教育 动物病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动物病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充血是指由于___________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血量增多的现象。 2、在血栓形成过程中,由血小板析出,粘集而成的血栓称为___________。 3、梗死是指由于________________,局部组织因缺血而引起的坏死。 4、血液流出血管或心脏之外,称为。 5、慢性炎症病变是以为主。 6、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相同来源的正常组织的不同程度的差异称为。 7、肿瘤的生长速度主要与肿瘤的性质有关。一般良性肿瘤生长,恶性肿瘤生长迅速。 8、槟榔肝形成是由于肝脏发生了脂肪变性和________________。 9、红色血栓和白色血栓交替形成红白相间的血栓称为________________。 10、心脏功能不全引起的休克称为________________。 11、出血是指血液流出__________________之外的过程,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体内称内出血。 12、脑炎根据性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非化脓性脑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脑炎和变态反应性脑炎。 13、渗出性炎症分为浆液性炎、________________、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四类 14、根据病因肝炎可分为传染性肝炎和________________。 15、镜检坏死组织的细胞核主要表现为核浓缩、核碎裂和三方面的变化。 16、肺气肿分为肺泡性肺气肿和________________。 17、栓塞的类型主要有脂肪性栓塞、气体性栓塞、栓塞和其他栓塞。 18、缺氧的类型有四种,低张性缺氧、血源性缺氧、循环性缺氧血和 ______________。 19、酸碱平衡紊乱分为四种类型,即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 20、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称为脱水,脱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高渗性脱水、 ______________和低渗性脱水。 二、选择题 1、血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发生()

病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1.缺氧是由于()。 A. 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 B. 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 C. 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D. 血液中氧含量降低 E. 血液中氧容量降低 2.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A. 低张性低氧血症 B. 等张性低氧血症 C. 缺血性缺氧 D. 淤血性缺氧 E. 低动力性缺氧 3.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物质是()。 A. 硫酸盐 B. 尿素 C. 亚硝酸盐 D. 肌酐 E. 乳酸 4.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 A. 心力衰竭 B. 呼吸衰竭 C. 室间隔缺损 D. 氰化物中毒 E. 慢性贫血

5.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血液H+浓度升高 B. 血液CO2分压升高 C. 血液温度升高 D. 红细胞内2,3-DPG增加 E. Hb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6.关于发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缺氧不一定有发绀 B. 发绀不一定是缺氧 C. 动脉血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即可引起发绀 D. 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发绀一般较明显 E. 循环性缺氧可出现发绀 7.发热是体温调定点()。 A. 上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B. 下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C. 上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D. 下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E. 不变,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8.属于发热的是()。 A. 妇女月经前期 B. 应激 C. 剧烈运动后

D. 中暑 E. 伤寒 9.外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A. 产EP细胞 B.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C. 骨骼肌 D. 皮肤血管 E. 汗腺 10.不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 A. 细菌 B. 类固醇 C. cAMP D. 疟原虫 E. 抗原-抗体复合物 11.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A.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 B.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C.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 D. 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E.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12.决定热型的因素是()。 A. 体温的高低 B. 体温的上升速度 C. 体温的持续时间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学Z第6次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学Z第6次作业 A型题: 1. 大叶性肺炎早期最严重的合并症为:答案:c.中毒性休克 2. 胃溃疡发病的病灶部位主要在:答案:d.胃小弯近幽门处 3. 大叶性肺炎时,不会发生:答案:e.肺褐色硬变 4. 有关肺结核原发综合征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答案:b.原发灶多在肺尖 5. 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呈碎片状坏死及桥接坏死见于:答案:d.慢性活动性肝炎 6. 下列所述哪项是错误的?答案:e.骨结核多发生于趾(指)骨 7. 以下哪项不符合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答案:c.不会发生干酪样肺炎 8. 下述哪一项不符合小叶性肺炎?答案:b.病变多局限于一个小叶 9. 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变特点是:答案:a.肝细胞广泛变性,点灶状坏死 10. 急性普通型肝炎时,肝脏体积增大主要是由于:答案:c.肝细胞弥漫地气球样变 11. 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发病机制为:答案:c.胃酸持续增高 12. 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有:答案:a.肝细胞气球样变 13. 大叶性肺炎咯铁锈色痰出现在:答案:b.红色肝变期 14. 肝脏表现粗大结节性肝硬化是指:答案:b.坏死后性肝硬化 15. 慢性胃溃疡之肉眼形态所见通常是:答案:c.直径2cm以内,溃疡断面呈斜漏斗状,尖端斜向贲门 16.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病理变化有:答案:b.桥接坏死 17. 门脉高压症时的侧支循环形成可出现:答案:b.食道下端静脉曲张 18. 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答案:a.经输血.输血制品传播 19. 下列小叶性肺炎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答案:e.病变融合多发展为肺肉质样变 20. 慢性胃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答案:b.出血 21. 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为:答案:d.支气管及肺泡化脓性炎症 22. 在下列肺外结核中哪一个可不经过血道播散而发生?答案:d.肠结核 23. 肝硬变假小叶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答案:c.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24. 与肝性脑病有关的假性神经介质是:答案:c.苯乙醇胺 25.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答案:a.常发生于儿童 26. 下列关于小叶性肺炎的记述中,哪项不正确?答案:e.病菌多来自血行感染 27. 对十二指肠溃疡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答案:b.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胃酸分泌增多 28.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主要组织形态学改变是:答案:d.碎片状坏死及桥接坏死 29. 门脉性肝硬化最严重的合并症是:答案:c.肝性脑病 30. 小儿发烧5天,咳嗽,胸部透视可见右下叶散在小灶性阴影,最可能是:答案:c.小叶性肺炎 31. 产生肝昏迷的机制目前认为:答案:e.上述因素综合作用. 32. 关于肺心病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答案:d.由于肺小动脉痉挛和阻力增加使右心室肥大 33. 大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为答案:a.肺泡充满纤维素性渗出物 34. 肝硬变时,门脉高压症的主要原因是:答案:b.小叶下静脉、中央静脉及肝血窦受压 35. 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其病程迁延在一年以上则可能发展为:答案:b.坏死后肝硬变 36. 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点是:答案:b.肝细胞大片坏死,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37. 原发性肺结核发生是由于:答案:e.机体对结核病缺乏免疫力 38. 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有:答案:c.肝实质迅速而广泛的坏死 39. 下列对结核病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答案:a.上叶空洞主要发生于原发性结核病 40. 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有:答案:e.广泛肺纤维化 41. 干酪性肺炎通常是哪条途径播散所致?答案:c.支气管 42. 原发性肺结核病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答案:b.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胸膜处

研究生病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1、免疫组化在病理中的应用,常见指标。 免疫组化的基本原理就是抗原抗体反应。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识别系统—特异性抗体识别组织或细胞中的靶抗原。特异性抗体具有识别并结合靶抗原的功能,这是本技术的理论依据所在;2)显色系统—显色系统由酶、底物加上显色剂组成,最终可在标记位点形成有色分子的终末产物;3)联结系统—按免疫学要求采用联结或桥联抗体(一般为第二抗体)将识别系统与显色系统联结成为统一体。 其在病理中的应用主要为:(1)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2)对疾病的预后和治疗具有参考意义(3)对肿瘤增生程度的评价(4)微小病灶的发现,如微小癌,微小病灶(5)指导肿瘤的治疗(6)恶性淋巴瘤及白血病的诊断及分型。 免疫组化的指标:肺和胃肠道的特异性指标(免疫组化) 答:肺—TTF-1、Surfactant apoA、细胞角蛋白。最具诊断价值的细胞角蛋白包括以下几种,腺上皮(CK7、CK8/18、CK20),鳞状上皮(CK5/6、CK14)。 胃肠道—CDX-2、Villin。1)CDX-2是肠道特异的核转录因子,调节肠道上皮的增殖与分化;是结直肠腺癌的敏感标记物。结直肠腺癌的CDX-2表达率较正常上皮低,鉴别转移性结直肠癌与原发性肺癌的作用很大;2)Villin主要在胃肠道上皮表达,位于微绒毛,是结肠、直肠腺癌敏感的标记物。 2.乳Ca常用预后指标、乳腺导管上皮内病变。 1)ER: 雌激素受体,是乳腺癌的预后指标之一。阳性患者预后较好,而且对内分泌治疗有效。 2)PR:孕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对内分泌治疗也有效。 3)Bcl-2:是一种凋亡抑制因子,它的表达可以作为预测肿瘤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疗效的指标。 4)PS2基因 PS2基因的存在与ER、PB存在着密切正相关关系 PS2对判断预后及指导内分泌治疗均有价值,阳性者预后好,复发率及死亡率均较低,且内分泌治疗有效 5)c-erbB-2癌基因 c-erbB-2扩增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呈负相关,与肿瘤级别较高有关 "四联"检测,包括ER、PR、PS2以及 c-erbB-2 6)p53抑癌基因 p53基因水平越高,分化越低恶性程度越高的肿瘤导管内上皮瘤(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 【临床表现】85%以上的病例是在体检时影像学发现的 可能的临床表现:可触及的乳房异常肿块;乳头病理性溢液;与派杰氏病相关的乳头病变 [分级方法]主要以细胞核特征为基础,结合坏死及细胞极性 低级别DCIS: 小的单形性细胞组成;核大小一致,染色质均匀,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像罕见;呈拱桥、微乳头、筛状及实体型等组织构型排列 中间级别DCIS: 在低级别的基础上有坏死,钙化 高级别DCIS: 高度异型细胞组成,坏死多见 DIN (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1C 组织病理学 由小的单形性细胞组成,呈拱状、微乳状、筛状或实体状排列;细胞核大小一致,染色质均匀,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 DIN -2 组织病理学 通常由类似DIN-1C的细胞构成,呈实体状、筛状或微乳头状排列,但有些导管含有腔内坏死。 DIN -3 组织病理学 管腔内有特征性的伴有大量坏死碎屑的粉刺样坏死,其周围绕以大且多形性的肿瘤细胞,但腔内坏死也不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仅存在单层高度间变的细胞平坦地衬覆管壁。常有无定形的微小钙化灶存在。 3.软组织肿瘤分类(四类),并分别举例子。 良性:大多数不复发,即使复发为非破坏性,局部完整切除几乎都能治愈,极罕见情况下(<1/5万),形态学良性肿瘤可发生远处转移,但形态学检查完全不能预测。结节性筋膜炎 中间性(局部侵袭性):常局部复发,伴浸润和局部破坏性生长,但无转移潜结节性筋膜炎能。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中间性(偶有转移性):除局部侵袭性生长外,偶能引起远处转移,转移率<2%,无可靠的组织形态预测转移。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 恶性:除局部破坏性生长和复发外,还能发生远处转移。可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恶性三类。转移率大多>20%-100%,低度恶性肉瘤转移率仅2%-10%,但局部复发时,恶性程度增高。成人纤维肉瘤。 4.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临床特点:1少见,占良性肿瘤的22.2%。2女性多见,占83%。3右肺下叶,95%为单发结节,位于外周部。4症状轻微,偶有咳嗽、胸痛、咯血。5部位:多位于外周部,少数在肺膜下、段支气管周围。 大体形态:境界清楚,有或无包膜;部位:多位于肺外周部,少数在肺膜下段支气管周围,从支气管外突入腔内,呈息肉状;直径0.3CM~8.0CM,大多<3.0CM;可发生囊性变、钙化 组织形态:2 种主要细胞:缺一不可(1)立方状上皮细胞(衬于乳头状结构表面)(2)圆形细胞(在肺泡间质中)4 种组织构型(至少有3种)(1)乳头状结构(2)实性细胞区(3)肺泡内出血( 海绵状血管瘤样)(4)硬化性变化 免疫组化:可决定诊断:EMA、TTF-1 2种细胞(+),乳头表面上皮AE1/AE3(+),圆形细胞vimentin可(+)。 5、淋巴瘤B细胞,T细胞表面常用标记。淋巴瘤分为NHL,HL以及其大致分类。 淋巴瘤分类重要标记物:前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dT;小B 细胞淋巴瘤:CD5, CD23;套区细胞淋巴瘤:Cyclin D1;滤泡性淋巴瘤:CD10(或Bcl-6);Burkitt’s 淋巴瘤:Ki67(~100% 阳性);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滤泡树突状细胞标记物(滤泡外网架);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CD30, ALK;结外NK/T 细胞淋巴瘤:CD56 淋巴瘤的分类: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霍奇金淋巴瘤(HL、HD)HD分类: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HL;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3淋巴细胞为主型(LP);4结节硬化型(NS);5混合细胞型(MC;6淋巴细胞消减型(LD) HD三大进展:R-S细胞与EB-V关系密切、 R-S细胞来源初步认定-B 细胞、新的改进分类推出。 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类及分期:1、低度恶性:①小淋巴细胞型。②滤泡性小裂细胞为主型。③滤泡性小裂与大细胞混合型。2、中度恶性:④滤泡性大细胞为主型。⑤弥漫性小裂细胞型。⑥弥漫性大小细胞混合型。⑦弥漫性大细胞型。3、高度恶性:⑧大细胞,原免疫细胞型。⑨原淋巴细胞型。⑩小无裂细胞(Burkitt)型。4、杂类(低度至高度恶性):①蕈样霉菌病。②组织细胞型。③骨髓外浆细胞瘤。④不能分类。⑤其他。 6.宫颈癌分类,早期癌的概念。 病理类型常见鳞癌Ⅰ级为高分化鳞癌,Ⅱ级为中分化鳞癌(非角化性大细胞型),Ⅲ级为低分化鳞癌(小细胞型),多为未分化小细胞。腺癌主要组织学类型有2种。①黏液腺癌②恶性腺瘤:又称微偏腺癌,属高分化宫颈管黏膜腺癌。和腺鳞癌三种类型。 宫颈浸润癌:糜烂型、外生菜花型、内生浸润型、溃疡型。 7.葡萄胎,绒癌的概念及鉴别。 葡萄胎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高度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相连成串,形如葡萄,亦称水泡状胎块(HM)。葡萄胎分为两类:①完全性葡萄胎胎盘绒毛全部受累,整个宫腔充满水泡,弥漫性滋养细胞增生,无胎儿及胚胎组织可见;②部分性葡萄胎部分胎盘绒毛肿胀变性,局部滋养细胞增生,胚胎及胎儿组织可见,但胎儿多死亡,有时可见较孕龄小的活胎或畸胎,极少有足月婴诞生。表现为1.停经后阴道流血2.腹痛。 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其特点是滋养细胞失去了原来绒毛或葡萄胎结构,而散在地侵入子宫肌层,造成局部破坏,并由此而转移至其他脏器或组织。妊娠绒癌50%继发于葡萄胎,发生于流产或足月分娩后各占25%,少数发生于异位妊娠后。绒癌的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可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绒癌的组织学检查可见大片分化不良的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以及出血坏死,但没有绒毛结构。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都是由胚胎滋养细胞变化而来的肿瘤,故统称为滋养细胞肿瘤。三者既有别又密切相关,是一种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葡萄胎属良性疾病,侵蚀性葡萄胎及绒癌则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癌的鉴别; 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先行妊娠葡萄胎各种妊娠 潜伏期无多在6个月以内常超过12月 绒毛有有无 滋养细胞增生轻→重轻→重,成团重,成团 浸润深度蜕膜层基层肌层 组织坏死无有有 转移无有有 脑肝转移无少较易 HCG + + + 葡萄胎与绒毛膜癌的鉴别 葡萄胎绒毛膜癌 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小于20岁和大于40岁多见 病变性质良性病变恶性肿瘤 与妊娠关系异常妊娠葡萄胎、流产、正常妊娠后

临床医学 病理学 复习题 (附答案)

病理学复习题 绪论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一、A型题(1-20) 1.全身性营养不良时,最早发生atrophy(萎缩)的器官或组织是 A.脂肪组织B.骨骼肌 C.脑 D.心肌 E.肝脏 2.虎斑心最明显表现在心脏的★ A.室间隔 B.右心室 C.左心室前壁 D.左心室后壁E.左心室乳头肌 3.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标志是★ A.核碎裂 B.胞浆嗜酸性变 C.线粒体肿胀 D.自噬泡增多 E.胞质嗜酸性增强 4.不伴有细胞增生(hyp Erplasia)(数量性肥大)的肥大器官常是 A.乳腺B.心脏 C.肾 D.扁桃体 E.前列腺 5.化生是指★ A.肾盂粘膜粗糙增厚 B.宫颈口出现息肉 C.皮肤创口长出疤痕 D.神经元死亡后出现胶质结节E.支气管黏膜出现鳞状上皮 6.肝细胞的脂肪变所形成的细胞内空泡其主要成分是 A.脂褐素 B.胆固醇 C.脂蛋白 D.类脂E.中性脂肪 7.中枢神经系统的坏死常为★ A.脂肪坏死 B.坏疽 C.干酪样坏死 D.液化性坏死 E.凝固性坏死 8.细胞坏死过程中,核变小,染色质浓聚,被称之为★ A.核内包涵体 B.核分裂像 C.核溶解联系D.核固缩 E.核碎裂 9.不属于凝固性坏死的病变是★ A.干酪样坏死 B.肾梗死 C.心肌梗死 D.肝细胞嗜酸性小体E.乙型脑炎的软化灶

10.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可发生★ A.凝固 B.坏疽C.梗死 D.脂肪坏死 E.栓塞 11.属不可逆性的病变是 A.水样变性 B.线粒体肿胀 C.脂肪变性 D.内质网扩张E.核碎裂 二、X型题 12.肉芽组织功能包括 A.保护创面 B.机化坏死物C.填补组织缺损D.演变为疤痕组织E.抗感染 13.萎缩的心脏在肉眼上常表现 A.体积缩小B.心肌呈褐色 C.心室内膜呈虎斑状 D.乳头肌变粗 E.冠状血管呈扭曲状 14.易发生化生的组织为 A.关节软骨B.宫颈粘膜 C.支气管粘膜D.胃粘膜E.中枢神经组织 15.可发生坏疽的器官或组织是 A.阑尾 B.脾 C.肺D.子宫E.皮肤 16.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多见于★ A.心脏B.肾上腺 C.肝脏D.神经元E.肾脏 17.组织、细胞发生坏死时,其形态改变多样,包括 A.核固缩、碎裂和溶解 B.炎细胞漫润 C.胞质嗜酸性增加D.细胞结构、轮廓立即消失 E.基质和纤维裂解 18.湿性坏疽的病理特征包括★ A.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B.伴全身中毒症状C.高度水肿D.恶臭 味E.呈污黑色 19.常引起液化性坏死的疾病有★

病理学试题A卷

《病理学》复习题 一.A型题 1.瘢痕修复见于 A 粘膜糜烂 B 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 C 气管假膜性炎症 D 心肌梗死 E 肝细胞点状坏死 2.肿瘤的异型性是指 A 肿瘤外观形态的差异 B 肿瘤间质与其起源组织间质分化程度的差异 C 肿瘤实质间质与起源组织分化程度的差异 D 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起源组织的差异 E 肿瘤实质与间质比例的差异 3.下列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萎缩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 不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 B 部分肾组织萎缩,纤维组织增生 C 病变严重时可发生肾组织梗死 D 病变可累及单侧,也可双侧 E 梗死灶机化后形成较大的凹陷瘢痕 4.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变哪项是错误的 A 肝细胞气球样变 B 嗜酸性变 C 点状坏死 D 桥接坏死 E 肝细胞再生 5.肉芽组织的基本成分是 A 纤维母细胞和炎细胞 B 肌纤维母细胞和毛细血管 C 毛细血管和炎细胞 D 肌母细胞和毛细血管 E 纤维母细胞和毛细血管 6.慢性肺心病发病的中心环节是 A 肺气肿 B 肺动脉高压 C 肺小动脉纤维性增厚 D 肺泡腔的闭塞 E 肺组织广泛纤维化 7.下列关于未经治疗的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病变,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滤泡内胶质稀薄色淡 B 血管减少 C 滤泡上皮细胞变为高柱状 D 有淋巴细胞浸润 E 滤泡上皮细胞数量增加 8.引起肾盂肾炎最主要的致病菌是 A 绿脓杆菌 B 葡萄球菌 C 链球菌 D 大肠杆菌 E 副大肠杆菌

9.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 A 尚未侵犯粘膜下层 B 未突破基底膜 C 未侵犯到肌层 D 未突破基底膜 E 未发生转移 10.诊断霍奇金淋巴瘤的重要依据是 A R-S细胞 B 霍奇金细胞 C 陷窝细胞 D 双核和多核的R-S细胞 E 多形性或未分化瘤细胞 11.垂体破坏,引起消瘦,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萎缩,属于 A 内分泌性萎缩 B 营养不良性萎缩 C 神经性萎缩 D 废用性萎缩 E 压迫性萎缩 12.下列细胞受损后不能再生的是 A 血管内皮细胞 B 纤维母细胞 C 肝细胞 D 表皮细胞 E 神经细胞 13.炎症的基本病变是 A 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 B 变质、渗出、增生 C 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 D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E 周围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多 14.可能来源于APUD细胞的肺癌是 A 鳞癌 B 腺癌 C 小细胞癌 D 大细胞癌 E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15.不属于化生的是 A 支气管的柱状上皮变成鳞状上皮 B 胃粘膜上皮变成肠上皮 C 骨骼肌中的结缔组织变成骨组织 D 膀胱的移行上皮变成鳞状上皮 E 肉芽组织变成瘢痕组织 16.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脱落,常栓塞的器官是 A 胃、肠 B 肾、脑 C 脾、肾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 病理学Z 作业6

《病理学Z》第6次作业 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胃溃疡发病的病灶部位主要在: [1分]D.胃小弯近幽门处 2. 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 [1分]B.食道曲张静脉破裂 3. 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1分]D.类上皮细胞和郎罕氏巨细胞 4. 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呈碎片状坏死及桥接坏死见于: [1分]D.慢性活动性肝炎 5. 下列小叶性肺炎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1分]E.病变融合多发展为肺肉质样变 6. 干酪性肺炎通常是哪条途径播散所致? [1分]C.支气管 7. 大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为 [1分]A.肺泡充满纤维素性渗出物 8. 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 [1分]A.经输血.输血制品传播 9. 在下列肺外结核中哪一个可不经过血道播散而发生? [1分]D.肠结核 10. 急性普通型肝炎患者出现黄疸是由于: [1分]B.肝细胞坏死较多时对胆红质的摄取、结合和分泌发生障碍 11. 肝硬变时,门脉高压症的主要原因是: [1分]B.小叶下静脉、中央静脉及肝血窦受压 12. 下列对结核病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1分]A.上叶空洞主要发生于原发性结核病 13. 下列所述哪项是错误的? [1分]E.骨结核多发生于趾(指)骨 14. 原发性肺结核发生是由于: [1分]E.机体对结核病缺乏免疫力 15. 慢性胃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为: [1分]B.出血 16. 下列有关小叶性肺炎的病变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1分]A.渗出物中以纤维素为主 17. 干酪样坏死主要是由于: [1分]D.结核菌量大,毒力强,变态反应增高 18. 门脉性肝硬化最严重的合并症是: [1分]C.肝性脑病 19. 大叶性肺炎咯铁锈色痰出现在: [1分]B.红色肝变期 20. 对十二指肠溃疡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1分]B.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胃酸分泌增多 21. 小儿发烧5天,咳嗽,胸部透视可见右下叶散在小灶性阴影,最可能是: [1分]C.小叶性肺炎 22. 肝脏表现粗大结节性肝硬化是指: [1分]B.坏死后性肝硬化 23. 大叶性肺炎时,不会发生: [1分]E.肺褐色硬变 24. 慢性胃溃疡之肉眼形态所见通常是: [1分]C.直径2cm以内,溃疡断面呈斜漏斗状,尖端斜向贲门 25. 以下哪项不符合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 [1分]C.不会发生干酪样肺炎 26. 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有: [1分]E.广泛肺纤维化 27.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病理变化有: [1分]B.桥接坏死 28. 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有: [1分]A.肝细胞气球样变 29. 郎罕氏多核巨细胞是由哪种细胞演变形成的? [1分]D.类上皮细胞 30. 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其病程迁延在一年以上则可能发展为: [1分]B.坏死后肝硬变 31. 关于肺心病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1分]D.由于肺小动脉痉挛和阻力增加使右心室肥大 32. 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为: [1分]D.支气管及肺泡化脓性炎症 33. 产生肝昏迷的机制目前认为: [1分]E.上述因素综合作用 34. 肝硬变假小叶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1分]C.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35. 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发病机制为: [1分]C.胃酸持续增高 36. 与肝性脑病有关的假性神经介质是: [1分]C.苯乙醇胺 37. 急性普通型肝炎时,肝脏体积增大主要是由于: [1分]C.肝细胞弥漫地气球样变 38. 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变特点是: [1分]A.肝细胞广泛变性,点灶状坏死 39. 大叶性肺炎早期最严重的合并症为: [1分]C.中毒性休克 40. 原发性肺结核病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1分]B.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胸膜处 41. 下列关于小叶性肺炎的记述中,哪项不正确? [1分]E.病菌多来自血行感染 42. 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点是: [1分]B.肝细胞大片坏死,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2017年自考病理学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病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29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情况,属于生理性萎缩的是() A.失用性萎缩 B.神经性萎缩 C.青春期后胸腺萎缩 D.营养不良性萎缩 2.关于干酪样坏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特殊的液化性坏死 B.坏死较彻底,组织轮廓和细胞结构均丧失 C.它是梗死的特征性病变 D.常见于脑组织 3.静脉性充血时,局部静脉血液回流() A.增多 B.减少 C.不变 D.增多和减少交替进行 4.发生DIC死亡的病人尸体解剖后,在肺、肾、脑等组织切片中可见到() A.白色血栓 B.红色血栓 C.混合血栓 D.透明血栓 5.静脉血栓形成时,下列不易发生的结局是() A.脱落 B.机化 C.血流完全恢复正常 D.钙化 6.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后,渗出的白细胞主要是()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7.调理素之作用主要是() A.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增强吞噬细胞的消化作用 C.调理炎症介质间相互作用 D.调和细胞的免疫作用 8.肿瘤是指局部组织的细胞发生() A.异常增生

B.化生 C.恶性增生 D.变性 9.判断肿瘤的组织来源主要根据() A.肿瘤的生长方式 B.肿瘤的代谢变化 C.肿瘤的转移特性 D.肿瘤的实质形态 10.下列关于恶性肿瘤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化差,异型性大 B.核分裂多见,无病理性核分裂 C.生长快常伴继发改变 D.多呈浸润性生长,无包膜 11.下列有关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迁延不愈引起 B.由草绿色链球菌感染引起 C.赘生物内不含细菌 D.从不累及正常瓣膜 12.风湿性病变的最特征性病变是() A.纤维素样坏死 B.炎细胞浸润 C.心瓣膜赘生物 D.Aschoff小体 13.风湿性心内膜炎,瓣膜赘生物一般不具有的特点是() A.下方瓣膜水肿、灶性纤维素样坏死 B.由血小板、纤维素构成 C.含细菌菌丛 D.可机化导致心瓣膜病 14.与高血压脑部病变无关的是() A.脑出血 B.高血压脑病 C.脑血栓栓塞 D.脑内微梗死灶 15.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大多为() A.鳞状细胞癌 B.梭形细胞癌 C.腺癌 D.小细胞未分化癌 16.临床上容易出现血痰的肺部肿瘤是() A.中心结节型肺癌 B.周边结节型肺癌 C.弥漫型肺癌 D.转移性肺癌 17.与肝硬化腹水形成无关的原因是() A.门静脉高压 B.白蛋白合成减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