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关于本课程的几点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中国教育史,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作出科学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作为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学习和总结我国的教育历史,了解中国教育的昨天和前天,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国教育的今天。

学习中国教育史,了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源流,将有助于树立唯物辩证的教育发展观,扩大教育知识眼界,激励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批判教育历史上封建专制落后黑暗的一面,发扬民

主科学进步光辉的一面,也将增强中华中族的自尊心,鼓舞人们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的自信心。

2、学习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掌握中国教育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明确不同阶段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表现及特点。

(2)明确掌握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及其教育著作、他们的主要观点及其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学习历史上杰出教育家热爱教育、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精神。

(4)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取得规定的学分。

导论:关于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是什么?这个问题

看似简单,实则并不简单。要回答“中国教育史”是什么,须先从“历史是什么”说起。

在西方, “历史”一词源于希腊文,最初的含义是询问调查,后引申为“作为询问结果而获取的知识”。中国古代无“历史”一词,汉语“历史”这个名词出现在中国近代。中国古代称历史为“史”,甲骨文、金文中的“史”,原意指史官。许慎《说文解字》云:“史,记事者也。”清人吴大徵说:“史,记事者也,象手执简形。”以后引申为对社会发展过程的记述,如《十七史》、《二十四史》……等等。耐人寻味的是,中西文字中“历史”一词在源头上含义相同,即都指记事者及其记事活动与结果。这一本义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历史”一词的理解。

由于历史与史官的联系,因此人们

通常赋予“历史”以两重含义:其一是人类所经历、所创造的一切已经过往的客观事件和过程;其二是人类对自己过去的追忆和记述的主观活动及其结果。人们习惯于将前者称为“历史的本体”,后者称为“历史的认识”。为区别起见,又有学者将前者称为历史Ⅰ,后者称为历史Ⅱ。由于历史Ⅱ事实上又可以区分为史家的认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结果这两个有所区别的方面,因此又有学者将历史Ⅱ再区分为人们研究和描述事物兴衰的活动,即历史Ⅱ,和这种活动的结果,即历史Ⅲ(即各种史著)。认为历史Ⅰ是客观的历史,历史Ⅱ是主观的历史,历史Ⅲ是主客观结合的历史。

我们再来探讨“中国教育史”的含义。

自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时起,中国教育史也就开始了

它漫长的历程。自那以后,中华民族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索未尝有过止歇,也未尝有过中断。这种中华民族教育发展的客观过程,即为客观的中国教育史。客观的中国教育史为“中国教育史”的第一层含义,故称其为中国教育史Ⅰ。

随着人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语言、文字的产生,人类开始将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记录下来,以往的教育实践活动也被连带地记录下来。这种对中华民族教育发展过程的记录,即为记录的中国教育史,记录的中国教育史即成为后世所称的中国教育史料,这是“中国教育史”的第二层含义,可称其为中国教育史Ⅱ。

一般而言,人类有了记录的历史,也就意味着历史学的产生。但中国教育史的情形就不同了。有了记录的中国教育史并不能说有了历史学意义上的中

国教育史学(确切地说是中国教育史学科)。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孕育期十分漫长。在日本,教育史学科的产生是19世纪下半叶的事。在中国,则是在20世纪最初几年。中国有了中国学者自撰的中国教育史著作,标志着中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产生。“中国教育史学科”,这是“中国教育史”的第三层含义,可称其为中国教育史Ⅲ。

至此,可以回答“中国教育史”是什么的问题了。

中国教育史是人们创造和实践的中国教育的历史。(客观的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是人们记录和描述的中国教育的历史。(记录的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是人们思索和研究的中国教育的历史。(中国教育史学科)中国教育史是人们自觉地、系统地思索和研究的中国教育的历史。(中国

教育史学)

我们习惯于将中国教育史分为两个部分,即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和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上编: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

第一章教育的起源与学校的产生

第二章中国古代官学制度的发展演变第三章中国古代私学制度的发展演变第四章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的发展演变第五章中国近现代的新式学校与学制演变

下编: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

第六章孔子孟子及《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第七章董仲舒和朱熹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蔡元培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参考书目

1.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版。

2.栗洪武、朱智斌著:《中国教育发展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王炳照等编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张惠芬、金忠明编著:《中国教育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上编: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

第一章教育的起源与学校的产生 学习目的和要求:

①明确关于中国教育起源的基本观点及其事实根据;

②掌握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

③明确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和原始时期的教

一、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曾经有“生物

起源说”、“心理起源说”等不同观点,但各有其不足。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人类为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及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社会生产劳动。

2.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活动

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活动是和原始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如北京猿人,在制作和使用木石工具,利用和保存火,狩猎和采集果实这些原始的集体劳动中,进行着原始的教育活动。他们依靠集体交流、传授有关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也依靠集体教养后代,可以说,社会生产活动就是教育活动,社会生活活动也就是教育活动,它们密不可分。

二、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

较之原始人群时期,氏族公社时期

的教育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复杂,形式也更为多样、生动,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1.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劳动的教育,如人工取火、采集、狩猎、农业与畜牧业、原始

工艺技术等。

(2)生活方式的教育,包括有关婚姻、家庭的教育;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和生活能力的训练;原始民俗活动中的教育等。

(3)原始宗教活动中的教育,包括自然崇拜中的教育,图腾崇拜中的教育,鬼魂崇拜中的教育,祖先崇拜中的教育及巫术活动中的教育。

2.原始社会时期教育的本质特点 原始社会时期教育的本质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阶级,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没有阶级性。

第二,原始社会的教育还不是专门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始终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其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其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其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其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或观察模仿。

第二节学校产生的条件与传说中的

学校

一、教育的早期分化

教育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早期分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部落显贵的产生及其对文化知识的垄断。

2.教育的分化与教育的等级差别。

《尚书·舜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

《史记·五帝本纪》:“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作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

3.教育内容的变化与强制手段的采用。《尚书·舜典》:“扑作教刑”二、学校产生的条件

按照一般规律,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三个方面:

1.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2.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3.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

一般认为,学校大概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长期发展过程。

三、传说中的学校

1.成均之学

成均为五帝时代的大学名称,以乐教为主。该说最早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东汉学者郑玄及后世学者多有赞同者。

郑玄:“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成均之法者,其遗礼可法者。”有人指出:“均字即韵字之古文。古代教民,口耳相传,故重声教。而以声感人,莫善于乐。”

2.虞庠之学

庠为有虞氏之学,以孝为教育的主要内容。《礼记·明堂位》:“米廪,有虞氏之庠也。“《礼记·王制》载:“有

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第二章中国古代官学制度的发展演

学习目的和要求:

①了解并掌握早期的学校教育的主要表现;

②掌握历代封建朝廷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③了解封建官学制度及官学教育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中国奴隶制时代的学校教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原始社会的终结和奴隶社会的出现。在夏、商、西周奴隶制社会,由于奴隶主阶级不但占有社会的物质生产资料,而且完全占有社会的精神生产资料,所以他们完全垄断了文化教育事业,只有他们能享受专门的、正规的学校教育。而广大的奴隶一无所有,只能在社会生产

和生活的实践中接受生产劳动教育及统治者施行的社会教化。教育从此便有了阶级性和等级性。只有奴隶主阶级有

文化、有教

育、有学术、有“礼”,史称“学在官府”、“学术官守”、“学在王官”、“官守学业”。广大的人民群众则无权受正规的教育,即所谓“礼不下于庶人”。

一、早期的学校教育

中国的学校萌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如成均之学和虞庠之学。到了奴隶社会,才有了正式的以教为主的学校。

夏代的学校有一种叫“校”,孟子解释“校者,教也”;还有一种叫“序”,“序,夏后氏之序也”,是养老习射的学府。

商代的学校比夏代多一些,有瞽宗,“瞽宗,殷学也”,以习乐为主;又有学,“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以养老明人伦为主;还有“序”,

孟子曰:“殷曰序”,“序者,射也”,以习射为主。

西周的学校又较殷商发达,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两级: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国学又有大学、小学两级。在大学一级中又可再细分为天子的大学和诸候的大学两种。

1.国学是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设立的学校。按照年龄和程度又可分为大学和小学。

大学有两种:一种是天子所建大学,规模较大,有四学、五学之称。天子的大学总称辟雍。另一种是诸侯所设大学,规模较简单,仅有一学,半面临水,故称泮宫。大学一般建在郊外。“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大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小学一般建在王宫附近。《礼记·王制》称:“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小学强

调的是德行教育。

2.乡学是地方学校

乡学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关于乡的行政组织及其主要的社会职能,《周礼·地官司徒》有所记载:“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保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在行政组织的基础上,相应地设立家塾(25家)、党庠(500家)、州序(2500家)、乡校(12500家)等不同名称不同级别的地方学校。二、学在官府,官守学业

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土地的最高所有权,掌握在天下大宗周天子手中,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周天子所有制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经济和政治的原因,使得西周的教育反映在制度上

就是“学在官府”,“官守学业”。这种现象在夏、商两代就已出现,在西周表现得尤其明显。这种历史现象还有其客观原因:其一,惟官有书,而民无书。西周时期生产技术虽有进步,但水平仍然有限,书写的材料是竹简、木牍,书写的工具是刀笔,用拙陋的工具在粗笨的材料上制作出的书册,不仅极其繁重,而且也十分昂贵,只有官府才具有制作书册的财力和人力。制作出来后也只保留在官府中,由职官专守。士人若要学习,只有到官府,求之主管书册的官司才能读到。其二,惟官有器,而民无器。西周时期的礼、乐、舞、射都是重要的学术,在教育上也是学习的重要学科。学习这些技能,不能仅是口耳相传,而且要有器物设备,才有条件进行实际演习。这些器物不是一人一家所能具备,即使官府也不是各级都能完全具备。所

以要学习礼、乐、舞、射,只有官府的人才有条件。其三,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在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已经逐渐垄断了文化知识。在西周时期,这一现象尤为严重。由于学术官守,为官之人,学有专守,不传他人,只教其子,这就造成了新的学术垄断。尤其是专门

学术,只在极小的圈子里传授。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只有贵族子弟享受教育的权利,而庶人和平民则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节中国历代封建朝廷的文教政策文教政策是国家政府制定、颁布和实行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总方针或总策略,它体现了一定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规定了办学的总的指导思想,也影响着学校教育的体制、发展规模与侧重点,是

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纲领性意义。中国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很重视文教政策的制定,并充分发挥国家或政府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指导作用。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变化,文教政策也发生过几次大的变动和调整,表现出不同封建时代文教政策上的显著差异。

一、历代封建朝廷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1.秦代的文教政策,主要表现为四项内容:

①“书同文”、“行同伦”,统一语言文字,统一伦理和习俗。

②立博士、设三老,统管从中央到地方的文教。

③颁挟书令,禁游宦,防止“以古非今”,“惑乱黔首(百姓)”。

④禁私学,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第一章 1、简述夏、商、西周的文教政策。 (一)学在官府 第一,惟官有书,而民无书。第二,惟官有器,而民无器。第三,惟官有学,而民无学。(二)官师合一 1、教师由官吏兼任,官职为当教师的前提条件; 2、师资的选聘任用,均由政府包办; 3、教师无真正的专业精神可言。 (三)政教合一 l、教育与政治的叠合,教化是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施教机构就是行政机构或教育行政管理机构;2、教学内容与官方意识形态密不可分;3、读书与做官发生密切联系。 2、简述秦代的文教政策。 (一)崇法尚刑,以法为教 (二)强化文化学术的高度统一 1、书同文:许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2、行同伦:“黔首改化,远迩同度”。 3、禁私学,以吏为师。“以吏为师”是指在政府机关附设“学室”,由吏对弟子进行教训,以培养刀笔小吏。 4、禁游宦。“游宦”是指通过游说宣传自己的主张,以达到从政做官目的的知识阶层。 5、设三老以掌教化

6、颁挟书令,焚书坑儒 (三)设置博士官 3、了解李斯、赵高、胡毋敬所编写的字书名称。 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4、简述汉初以及汉武帝制定的文教政策。 (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教育政策 1、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2、允许开办私学,恢复各派学术 3、废除挟书令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5、了解卧碑文、训士卧碑文的对应朝代。 国子监设绳愆厅;立《卧碑文》(明)、《训士卧碑文》(清)。 6、简述古代文教政策基本特点。 一、极为重视对文教政策的制定 二、文教政策充分发挥了为政治经济服务的作用 三、鼓励官学的发展,允许私学发展,私学成为官学的重要补充 四、注意到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任用的联系 五、贯穿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并重的精神 六、强调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第二章 1、简述学校教育萌生的前提条件。 1、阶级的分化和国家机器的产生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 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一) 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即鲁僖公修泮宫,郑国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落。影响官学衰落的诸多原因中 (1) 贵族子弟命定为统治者,学习文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 (2) (3) 不论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 (二) (1) 1 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 (2) 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 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京师同文馆 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第一所官办新式学校,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接管理。初 创时仿俄罗斯馆,专修外国语。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培养外语、外交和翻译人才,并兼及 其他新式的行政等人才。在课程方面,外语居于首位;也有算学等科目;汉文经学,贯穿始 终,特别重视对学生封建道德习惯的培养。在教师方面,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在经费方面,从海关税务司办公经费项下提成。 京师同文馆的历史地位: 第一,京师同文馆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近代以来向西方学 习由观念变为现实。 第二,它身处帝都北京,乃至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又为洋务中枢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 接统领,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的一些重要举措以及由此引起的争执往往能反映出各派关于 教育改革的观点。 2.洋务学堂 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 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人才,其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洋 务学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实业学堂。洋务学堂数量少、规模 小;地区集中;学堂各自独立,附属洋务机构。 洋务学堂的特点(评价洋务学堂): 具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以京师同文馆为例,招生始限于八旗贵胄子弟,后 扩大为正途科甲人员,始终有严格的等级界限;传统道德的灌输和儒家经典的研习仍是学习 的内容。 近代资产阶级学校的萌芽,是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以造就各类专门人才为目标,与传 统学校养成科举入仕人才不同;开设外语、自然科学等一些新式课程,这是区别于传统学校 的重要标志;改革教学制度和方法,采用西方班级授课制和分年授课计划。 3.中体西用 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其进行了全面论述。“中学为体” 就是把《四书》《五经》等旧有的中国文化作为最根本的主体内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西学为用”就是用西政(指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艺(近代西方科技)、西史等来观察、分析和处理当时世界上出现的各种事务,为洋务事业服务。这一 思想主张在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的原则下,谨慎地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技艺,以维护封建制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种重要的政治思潮和文化思潮,起于洋务运动,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等观念意识,是中国近代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的 产物。 4.张之洞(顺便整理劝学篇) 他是清末大官僚,近代中国政治、工业、教育、学术重要而复杂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 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基本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新学与旧学、中学与西学之争的文化和教育发展 史,因此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著作为《劝学篇》,全面论述了“中体西用” ,即主张在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的原则下,谨慎地接受西 方资本主义的技艺,以维护封建制度blabla (讲一讲中体西用的含义)。张之洞是兼具新、旧两面性格的人,他是那个过渡时代典型的过渡性人物的代表。 5.京师大学堂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53257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填空题(15题/15分)、名词解释(5题/20分)、列举题(4题/12分)、简答题(4题/24分)、论述题(2题/29分) 第一章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1.西周的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国学 天子所设大学,规模较大,分为五学,辟雍居中,又称太学,此外四周分设四学,兼用四代之制:水南曰“成均”,取五帝之学名,习乐德、乐语、乐舞者居之;水北曰“上痒”,取虞学之名,典书、诏书者居之;水东曰“东胶”,取夏学之名,学干戈羽龠(yue)者居之;水西曰“西雍”,取殷学之名,亦曰“瞽(gu)宗”,学礼者居之。《大戴礼记》也载有天子五学之说:“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入太学,承师而问道。” 诸侯所设的大学,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因半环以水,故称“頖宫”,又名“泮宫”。说明西周的“国学”也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2.西周学校的教师和教育内容——西周的教育内容 (1)大艺:诗、书、礼、乐称为“大艺”,是大学的主要课程。 (2)小艺:书、数称为“小艺”,是小学的主要课程。 (3)礼: ?“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礼”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 ?《左传·隐公十一年》:“礼者,经国家、定社稷、叙人民、礼后四者也。”

这反映了“礼”的重要性,是立国的准绳,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贵族子弟学会了“礼”,在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及道德生活中,行动才会合乎规范,站稳贵族的立场,显示贵族的尊严,有利于任官和治民。 ?大学中所教的“礼”,则是贵族生活中所常见的“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3.(什么是“射”,什么是“御”?)“射”和“御”是军事训练课。 ?“射”是指射箭,西周贵族子弟到了入小学年龄,就要接受正规训练,不能射箭的人,不能称男子之职。“射”在国学、乡学中都是重要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教练场所。西周对射箭的教练十分重视,射箭的训练也十分严格,国学、乡学都要为贵族青少年参与大射和乡射准备条件。每年大祭之前要举行射箭比赛,选拔武士,仪式隆重,并饰以礼乐。 ?“御”是指驾车。贵族子弟达到一定年龄就要进行驾车技术的训练,并以能御、未能御区别长幼。驾车要沉着、敏捷、熟练,并能随时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所以说学习驾车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1.(什么是稷下学宫?)(P20)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着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因此,稷下学宫更像是一所私学联合体,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 2.孔子的教育思想(P23-39) (一)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 1.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 教育内容:简单、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教育方式:综合习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行为模仿) 2.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1)学校萌芽的原因(理解) 政治上,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的分化; 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文化上,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 成均——实施乐教之地 庠——养老与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3.西周的学校的特点 A.设置完备 (1)两类: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中央学校) 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郊(地方学校) (2)两级: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4.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 (1)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学在官府”的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唯官有书,而民无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阶级想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在贵族子弟中培养治国人才。(3)“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5.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已失传。

中国教育史试题库

1、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观点是师夷之长技以制。 2、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3.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4.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5.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 和“庠” 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 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6、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序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7、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8、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 _,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9、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10、在先秦教育家中,荀子提倡“虚壹而静”的学习态度。 11、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 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12、“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13、“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有教无类”。 14、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诗__》、《_书___》、《_礼___》、《_乐》、《_易__》、《_春秋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15、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思孟学派和荀况学派。 16、颜之推的家庭教育著作是《颜氏家训》。 17、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18、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墨翟;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孟轲;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荀况。 19、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兼士或“贤士”, 20、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21、孟轲提出的“五伦”分别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2、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3、《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内容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国教育史》 试卷(A B C)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美国教育家克伯屈1918年创立____________________,该教学方法于次年输入我国。 2、1862年6月11日,_________________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 3、明朝自嘉靖后,连续发生过四次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__事件。 4、______________作为西方列强文化侵略政策的一部分,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上,具有两重性 5、_______________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士的主要制度。 6、汉代名师大儒办的私学,通常包括两种学生,即及门弟子和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35分) 六艺教育22 两周国学、乡学、小学还是大学,都是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只是在要求上有所不同。西周的教育内容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它包括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使用技能。包括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教育,形成了一种教育传统,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教无类32 孔丘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阵,指导他的实践活动,是孔丘思想的组成部分。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是:不分贵贱贫穷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丘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地吸收学生。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将受教育范围扩大化,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 性恶论73 荀况批评性善论,未得到实际验证,是一种无实用价值的理论。他认为,性恶论更能说明问题。荀子认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说人性恶。因此在谈论人性的时候,应该把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获得的品质区分开来。荀况的性恶论是其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基础理论。 稷下学宫55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一所著名的学府,因齐国君主在稷下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得名。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其性质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同时是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具有学术自由、待遇优厚,与齐国政治息息相关。对我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三纲领八条目91 《大学》的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为“三纲领”是一个要求由低到高、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②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答:"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教学提纲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 (1) 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以贵族为教育对象,贵族不想学习官学衰落也就成 (2) (3) 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也有记录历史文化、思想学说的古 段。 (1) 1 强有力的政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落的官学已不可能养士,能适应新时期养士需要的就 (2)

私学的兴起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 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 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控球时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孔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害民的苛政。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他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要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教育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时间里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要作用的认识基础上。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必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提出这一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成为人人可能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丘人性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把人性分为三等。他在实践上强调重视教育,这是孔丘教育思想有进步意义的一面,至于他把人性分成等级,并断言有不移的上智和下愚,这是不科学的,是他人性论的一个缺憾。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1、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做了原 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丘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2、“有教无类“其意为不分贫富贵贱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这打破了 贫富贵贱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3、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的吸收学生。孔子私学之中各色人物都有实是 有教无类的活标本。 4、意义 ⑴打破了贫富贵贱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⑵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 ⑶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它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教育史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各主要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概况与教育发展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各主要历史阶段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演变过程;了解各主要历史阶段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的措施;了解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活动并理解和掌握其主要教育思想,掌握中国教育发展史的基础知识,初步养成古为今用、以史鉴今的能力。 一、课程考试指导思想 课程考试的指导思想主要是思想史与制度史相结合,重在思想史;注重教育史实与历史线索相结合;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广泛性与深刻性相结合;注重学生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分析相结合;注重用历史的态度看待历史和“古为今用”原则相结合。考出学生的知识、能力、人生态度和价值趋向。 三、课程考试目标 根据考题的难易程度,可把每个知识点的考试目标定为四个: A.了解与记忆 B.理解与判断 C.掌握与应用 D.分析与综合 四、教学内容考核要求 (一)原始时期的教育 1、识记:原始时期的教育内容。 2、领会: 教育到起源 3、应用:学校的萌芽 4、综合: 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二)夏、商、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1、识记:学校教育的产生及其条件。

2、领会:中国奴隶制社会教育的特点—“学在官府”西;周教育内容-“六艺教育”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 3、应用: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 4、综合: 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 (三)战国时期的教育 1、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 2、领会:稷下学宫的办学性质、特点、意义;理解《大学》、《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3、应用: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4、综合:比较墨子、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四)秦汉时期的教育 1、识记:秦汉文教政策;两汉时期的太学。 2、领会:汉察举制的基本特征。 3、应用: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4、综合:评价汉武帝的三大文教政策和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识记:南北朝时期的学校教育状况 2、领会:“九品中正”选士制度 3、应用: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 (六)隋唐时期的教育 1、识记: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的基本特征。 2、领会:唐朝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3、应用: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科举考试的科目、程序与方法 4、综合:辨证客观地评价科举制度;韩愈的教育思想。 (七)宋辽金元教育 1、识记:宋以及宋以后文教政策和官学教育的发展;宋三次兴学基本状况;宋初六大书院。 2、领会:三舍法;书院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3、应用:书院教学和管理的特点;朱熹教育思想。 4、综合;评价书院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评价朱熹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汇编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②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答:"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5.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 答:盂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与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J 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指出每个人虽然先天具有四个善端,但在后天的环境里,由于外物的诱惑与自身努力的不够,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 6.颇之推关于旱期教育有哪些论述? 答:魏晋南北朝教育家颜之推极其重视早期教育,他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纵然做不到胎教,也要及早从幼儿教起。他之所以极力倡导早期教育,主要是认为:①幼儿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他从幼儿期与成年期的教育效果比较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幼儿期心理单纯,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是学习的最佳时期;②幼儿期心理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是教育的关键时期。 7.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答:隋代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制和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吏队伍,逐渐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产生了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其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录取标准专凭试卷成绩,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唐承隋制,进一步从考试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了科学制度,使之在人才选拔以至国家政治生活中占居越来越重要地位。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学校教育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①由于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而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②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③科举科目中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 1原始时期的教育 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向阶级社会的教育方向转变。 2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中国奴隶制社会开始于夏朝。社会的阶级分化,是造成教育发生分化的直接原因。原始社会那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由国家来组织和管理,少数贵族才有享受学校教育的特权,其目的是培养、训练居于奴隶之上的统治者。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的民众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只能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接受生活教育和统治者施行的教化。 奴隶社会的教育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的兴衰过程。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的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到春秋时代就渐趋没落。商对夏的教育制度有所继承和发展,周对商的教育制度又有所继承和发展,西周教育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且具有特色的典型代表。 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按行政管理系统,分设国学与乡学,不同等级学校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按贵族子弟不同年龄阶段,分设小学、大学,教育内容有习小艺与习大艺之别,而其要求是先后贯通的。西周贵族教育制度在当时是世界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第1章 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1. 西周的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国学 天子所设大学, 诸侯所设的大学,书上 西周学校的教师和教育内容——西周的教育内容 (1) 大艺:诗、书、礼、乐称为“大艺”,是大学的主要课程。(2) 小艺:书、数称为“小艺”,是小学的主要课程。 (3) 礼:“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礼”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左传·隐公十一年》:“礼者,经国家、定社稷、叙人民、礼后四者也。”这反映了“礼”的重要性,是立国的准绳,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贵族子弟学会了“礼”,在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及道德生活中,行动才会合乎规范,站稳贵族的立场,显示贵族的尊严,有利于任官和治民。 大学中所教的“礼”,则是贵族生活中所常见的“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2. (什么是“射”,什么是“御”?)“射”和“御”是军事训练 课。 “射”是指射箭,西周贵族子弟到了入小学年龄,就要接受正规训练,不能射箭的人,不能称男子之职。“射”在国学、乡学中都是重要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教练场所。西周对射箭的教练十分重视,射箭的训练也十分严格,国学、乡学都要为贵族青少年参与大射和乡射准备条件。每年大祭之前要举行射箭比赛,选拔武士,仪式隆重,并饰以礼乐。“御”是指驾车。贵族子弟达到一定年龄就要进行驾车技术的训练,并以能御、未能御区别长幼。驾车要沉着、敏捷、熟练,并能随时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所以说学习驾车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第2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1. (什么是稷下学宫?)(P20)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因此,稷下学宫更像是一所私学联合体,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 2. 孔子的教育思想(P23-39) (1) 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中国教育史重点

第一章远古至西周时期的教育 1.简述教育起源的概况。 2.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 3.试述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学校类型及其教育内容。 4.分析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 第二章春秋时期 1.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2.试论孔子的教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3.试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4.简论墨家的科技教育思想及特点。 第三章战国 1.简述百家争鸣的特点及意义。 2.简述稷下学宫的办学特点。 3.试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4.简论《学记》的教学思想及当代价值。 第四章秦汉魏晋南北朝 1.简述汉代文教政策的内容。 2.简述汉代太学的教育活动及特点。 3.分析察举制的主要内容和利弊。 4.简述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5.试分析九品中正制的内容和主要利弊。 6.简述王充的学习论。 7.试论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第五章隋唐五代 1.简述隋唐文教政策。 2.简述隋唐学校教育体制。 3.简述唐代科举制的实施。 4.试论科举制的利弊得失。 5.论述韩愈的人才思想。 6.试论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思想。 第六章宋辽金元 1.简述熙宁元丰兴学的主要改革措施。 2.试述书院的特点及对当代高等教育的价值。 3.简述蒙养教材的种类及编写特点。 4.试析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 5.简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第七章明清 1.简述明清文教政策及其特点。 2.简述王守仁童蒙教育思想。 3.简论王夫之的教师观及其现代价值。 4.试分析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及其积极意义。 第八章鸦片战争 1. 试析洋务学堂的类别及特点。 2. 简述留学教育的意义。 3. 试论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 育思想。 第九章戊戌维新 1. 简述“百日维新”中教育改革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2. 试评康有为《大同书》中的理想教育制度。 3. 试论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4. 试分析严复“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第十章新政时期 1.简述“癸卯学制”的基本内容及 特点。 2.简述科举制被废除的影响。 第十一章中华民国初期 1.简述民国教育宗旨的主要内容。 2.简述“壬子癸丑学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4.试论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及现代价值。 第十二章北京政府时期 1.简述科学教育思潮的主要内容。 2.简述职业教育思潮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 3.试析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4.简述主要教育团体的作用与影响。 5.试论《壬戌学制》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6.试分析1922年中学课程改革的利弊得失。

中国教育史整理资料

中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17~18 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稷下学宫:54 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从性质上说,稷下学宫虽系齐国官办,但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是私学联合体。其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学士守则等。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罕见的。 3、三纲五常:119 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4、三舍法229 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即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等级。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强化了学校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仕做官直接挂钩,提高了学校教育的质量和地位。 5、"有教无类":32 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不仅把教育扩展到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6、"学而优则仕" 33 孔丘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养人才的路线称之为"学而优则仕"。它在理论上集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7、“性相近、习相远” 31 是孔丘人性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重视教育,指的是众人这部分,中人是有条件接受教育,可以对他们谈高深的学问。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属于中人这个范围,对中人的发展,教育能起重大作用。 8、白鹿洞书院 215 原址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唐代李渤在此隐居读书,曾畜养一白鹿,人称“白鹿先生”,后任江州刺史时在旧居建台榭,遂以白鹿名洞。南唐时朝廷在此建庐山国学,宋初改名为白鹿洞书院,为当时四大书院之一。朱熹、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元代时毁于兵火,明代重建。清末改为江西林业学堂。建国后逐步修整为白鹿洞书院文管所。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教育史ABC 448 杨贤江著作,《教育史ABC》是第一部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教育历史的著作; (1)论教育本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阐明教育的本质,在承认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不否认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教育具有双重属性;(2)“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