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儿童社会性发展 练习题 + 答案

儿童社会性发展 练习题 + 答案

儿童社会性发展 练习题 + 答案
儿童社会性发展 练习题 + 答案

儿童社会性发展

练习题

答案

第一章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精神分析理论是儿童心理发展史上第一个关于个体发展的理论学派,该理论的创始人是( A )

A弗洛伊德B班杜拉C皮亚杰D埃里克森

2、新精神分析主义者( D ),提出考察儿童发展时既要考虑生物因素又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根据个体社会化历程的不同时期中所经历的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把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A弗洛伊德B班杜拉C皮亚杰D埃里克森

3、(B )认为,个体社会行为起源于直接学习和模仿。

A弗洛伊德B班杜拉C皮亚杰D埃里克森

4、模仿作为儿童掌握社会行为的一种机制或途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有四个子过程构成,顺序正确的是( A )

A注意——保持——动作表征——动机B注意——动作表征——保持——动机

C注意——动机——保持——动作表征D注意——保持——动机——动作表征

二、填空题

1、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班杜拉_和__沃尔特斯_。

2、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皮亚杰__和__柯尔伯格__。

3、班杜拉认为儿童行为起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__直接学习__和_模仿__。

4、布朗芬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中的四大系统的分别是_宏系统_、_外层系统_、_中间系统_和_微系统

5、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数据收集的主要方法有_观察法__、_访谈法__、_问卷法__、_实验室实验__和_现场实验__

6、一份完整的问卷一般包括_标题_、_前言_、_指导语_、_问题_和_结束语_几部分。

7、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两种基本类型有__描述性研究___ 和__解释性研究__。

8、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要采用的两种研究设计有__横断研究_和_纵向研究或追踪研究_。

三、名词解释

1、直接强化:是儿童自己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对该行为以后重复发生的可能性的影响。(P8)

2、替代强化:是指榜样行为的结果对学习者的学习所起的强化作用。(P8)

3、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即是指个人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能够施加控制的意念。(P8)

4、固定行为模式:是物种与生俱有的用以帮助其适应环境的行为反应。(P13)

5、微系统:个人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着的环境。儿童的微系统之一是有父母和儿童的同胞组成的家庭,另一个微系统是学校环境,主要有教师和同伴组成。(P16)

6、中间系统:指儿童直接参与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的影响。(P16)

7、外层系统: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着影响的环境。(P16)

8、宏系统:指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P17)

四、简答

1、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观点。P2-5、P5-9、P10-12

答:弗洛伊德创始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儿童心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关于个体发展的理论学派。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是由伊底、自我和超我三个成分组成。新生儿人格结构中的唯一成分是伊底。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的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弗洛伊德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早期。儿童都面临着一个满足自我身体需要与服从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当社会允许适当的身体满足时,这种冲突便可以获得满意的解决,但是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或满足过度时,个体就会在以后的成人生活中反映出这种遗留行为。新精神分析主义者埃里克森认为,在考察儿童发展时既要考虑到生物因素,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埃里克森根据个体在社会化历程的不同时期中所经历的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把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1)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2)自主对羞怯、疑虑;(3)主动性对内疚;(4)勤奋对自卑;(5)统一性对角色混乱;(6)亲密对孤独;(7)生殖与停滞;(8)自我整合与绝望。

社会学习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班杜拉和沃尔特斯,认为个体行为的变化是由个体的内在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班杜拉认为,个体社会行为起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直接学习和模仿。70年代末期以后,班杜拉的研究兴趣开始转移到自我效能感上来。他认为自我效能感通过决定着人试图去做什么以及在做的过程中要付出多大的努力的预期而对个体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认知发展理论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观点主要体现在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论述中,皮亚杰认为儿童一出生就是其自身发展的积极动因。他积极地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自己的刺激,积极主动地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关于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认知发展不是彼此分离的过程,而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儿童的某些特定社会机能只有在相应的认知机能形成之后才能出现,某一年龄阶段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都可以从相应的认知发展阶段中找到根源。柯尔伯格在其关于儿童性别化发展的研究中强调,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是性别角色发展的前提,在形成性别恒常性之前,儿童是不可能形成稳定的性别化行为的。

2、习性学关于儿童行为研究的基本观点。P13

答:习性学在儿童的依恋和同伴关系研究领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创立者主要有劳伦茨和廷伯根。固定行为模式就是物种与生俱有的用以帮助其适应环境的行

为反应。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印刻”现象——有一种追随在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个活动物体的倾向。这种行为是非习得性的,与父母产生依恋并获得保护以便生存下去。习性学家认为,只能够在个体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发生,错过了这一特定阶段,这类反应就不会形成,因此,他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关键期”。

3、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的理论。P16-18

答:布朗芬布伦纳强调研究“环境中的发展”或者说“发展的生态学”的重要意义。

“生态”在这里是指有机体或个人正在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他认为生态环境是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即宏系统、外层系统、中间系统、微系统组成。宏系统指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外层系统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着影响的环境。中间系统指儿童直接参与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的影响。微系统是指个人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着的环境。儿童的微系统之一是有父母和儿童的同胞组成的家庭,另一个微系统是学校环境,主要有教师和同伴组成。

4、当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要理论主题与新趋势。P18-26

答:理论主题:1.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关系新趋势:1.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生物与环境 2.强调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

3.个人与情境 3.研究课题从分离走向整合

4.儿童的社会互动 4.注重在多种不同水平上对儿童社会性发展

5.个人与社会系统进行分析

5、采用观察法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优缺点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P30-32

答:优点:1.由于观察法可以提供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情况,所以它回答了对心理学研究描述性不强的批评;2.观察法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3.避免了实验室中实验变量的操纵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4.现代化电子技术为观察法的使用提供了新的手段;5.新的统计方法的问世使研究者能够对观察获得的数据作出因果推断。

缺点及问题:1.他人对被观察者的反应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家庭互动观察中,他人在场会使结果失真;2.家庭录像法。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家庭录像机的存在反而比实验者在场使他们感到更不自在,进一步强化了实验意识;3.利用母亲报告儿童行为。为了避免陌生研究人员的介入对真实活动的干扰研究者设法培训母亲扮演观察者的角色,由于儿童的母亲在家中的时间较长,而且她作为家庭成员,不容易唤起家庭其他成员的实验意识,其缺点在于为了让母亲观察,研究这就得让她们了解有关行为的知识,母亲的行为就可能发生变化,与平时表现不一样。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母亲甚至可以抑制其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观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6、采用问卷法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优缺点。P37

答:优点:1.实施简便,适合于大面积施测,较为省时、省力;2.其答案可以统一形式,便于整理分析。

缺点:1.由于问题和答案往往是已规定好的,被试可选的余地较小,因而会丢失许多信息,不利于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2.数据收集过程中难以控制无关因

素的干扰,因而问卷有效率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7、采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优缺点。P38-40

答:优点:实验室实验由于可以对无关变量进行严格控制,因此研究的内部效度和科学性通常较高。

缺点:1.实验室实验缺少生态效度;2实验情境不适合于研究儿童的社会互动,因为在这种情境中缺少真实情境中儿童社会互动中存在的相互性;3.在实验室条件下儿童与实验者之间缺少真实的生活条件下儿童与父母或教师等成人之间所存在的复杂的情感关系。

第二章社会性发展的遗传与生物基础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启动者:是指特定条件下激起或启动动物某种社会性反应的特定物种刺激。该类刺激呈现时,会在同一物种中激起类似的社会性反应。(P61)

二、简答题:

1、人类的进化历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适应性进化。P55

答:1.由用四肢走路到直立行走的转变。2.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及随之而来的以工具使用与符号运用为标志的社会技术方式的出现,进而表现为文化的进化。3.父母对儿童养护期的延长。

2、罗西关于社会性行为受生物因素影响的四条标准。P60

答:1.社会性行为与某些荷尔蒙的分泌之间具有稳定的相关。2.该行为(模式)在受主要社会化影响之前的幼儿身上已经存在,即与社会化影响之间具有低相关。3.该行为(模式)具有跨物种的稳定性。4.具有跨物种的显著相似性,尤其表现于人类与其以下的高级灵长类之间的相似性。

3、人类社会性行为的生物适应意义及其在进化过程中的调节的表现形式。P61-68

答:意义:个体按照基因程序的逐步展开,而在特定的时期表现出特定的行为模式,环境作为一种外在动因驱使个体作出某些具体的调整已达到自身与情境之间的平衡。由于这种内在的调节机制,机体能够实现某种基因程序的“守恒”,即将某种严重偏离基因程序的状态恢复到“正常”。

表现形式:从社会启动者、怯生与依恋、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及其社会性行为的生物适应意义及其在进化过程中的调节。

4、人类行为遗传学确定个体差异的遗传基础主要采用的两种方式。P69

答:1.采用相应方式控制基因因素,使之保持个体的相对稳定,以此观察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2.保持环境条件的相对均衡,考察基因变异所导致的生物性状的变化状况。

5、孪生子研究和收养研究的主要目的。P69,P71

答: 进行同卵孪生子与异卵孪生子的比较研究,将相同环境下成长的同卵孪生子之间的相似性的平均值与异卵孪生子之间的相似性的平均值加以统计学上的比较,由此确定某种性状中基因所发挥的作用。

行为遗传学方法是通过对收养子女的研究确定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被收养子女在多大程度上与其亲生父母和姐妹相似;二是被收养子女在多大程度上同养父母(非亲生)姐妹相似。

6、怀孕与生育的生物性危险的表现种类。P78-79

答:1. 非遗传性的染色体正常 2. 孕期并发症 3. 产期并发症

三、运用题:

结合案例分析生物因素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P84

答:生物环境是影响未出生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孕期与临产期的前后多种生物性

危险因素可对儿童以后生理与心理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可能导致多种行为问题,但是这多种因素又是与特定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环境对其影响起一种强化或削弱作用。

第三章家庭、父母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一、单项选择

1、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由( A )提出来的。

A维果斯基B皮亚杰C班杜拉D劳伦兹

2、(C )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

A父母行为B父母教养观念C父母教养方式D儿童社会性发展

3、( B )是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人,他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

A维果斯基B鲍姆令特C玛丁D麦考贝

二、填空题

1、父母教养观念主要来源于___父母的文化背景___、__父母的人格特征___和__亲子关系的特点__。

2、鲍姆令特将父母教养方式的分为三类,分别是___权威型___、___专制型___和__放任型___。

三、名词解释

1、父母教养观念: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登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P95)

2、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应了亲子交往的实质。(P98)

四、简答题:

1、家庭成为儿童发展的理想环境的原因。P89

答:首先,家庭是一个社会成员相对较少的群体,成员间的关系非常亲密,这有利于儿童获得较为一致的行为准则;其次,家庭成员与外部环境的联系较多,这有利于儿童逐步参与社会活动,发展其社会交往的能力,为以后社会交往奠定基础;再次,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抚养儿童的责任,这有利于儿童得到较多的关心和爱护,获得安全感。

2、家庭系统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通过的途径及其表现方式.P89-90

答:儿童是家庭系统中一个组成部分,家庭系统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亲子间的互动来完成。(途径)一方面,父母通过自己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另一方面,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又反作用于父母的心理状态、教养观念及教养行为。(表现形式)

3、鲍姆令特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哪三类,各有什么特征?P98

答:鲍姆令特根据父母行为的控制和温情两个维度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类: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

权威型父母对儿童有较多的温情、较明确的要求和较为一致的反应,能够在亲子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对儿童的约束。权威性父母教养方式被认为是最费时费力的方式,但同时也是最有效地教养方式。

专制型父母对儿童的成熟行为有较高的要求,但对儿童的反应较少,对儿童缺乏热情,用较为绝对的标准来塑造、控制和批评儿童的行为,强调儿童无条件顺从,崇尚权威和传统,不鼓励亲子间相互迁就,对儿童的鼓励和表扬较少,对儿童的控制严

厉、不妥协,且带有强制性。

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既不期望儿童的成熟行为出现,也不提出要求,他们或者溺爱儿童或者忽视儿童,对儿童的纪律要求不一致,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对儿童有中等程度的热情,不主动指导孩子的行为。

4、父母教养观念实质是什么P95,父母教养观念与父母教养行为和儿童发展之间有何关系P97

答:父母教养观念实质是:父母的儿童观、发展观和父母观。

关系:父母教养观念与父母教养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父母认为儿童的内在动机对其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那么在亲子交往中,父母往往就较多运用讲道理的方式,而较少采用强制命令来控制儿童。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影响父母行为,虐待儿童的父母对儿童多抱有不现实的期望,当孩子达不到他们的期望时,他们感到失望从而更可能虐待孩子。此外,父母教养观念失望复杂程度与父母行为间也存在相关。父母教养观念与儿童发展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父母教养观念的复杂性与儿童自我认知的精确度呈正相关。研究表明,父母家庭教养观念、父母对学校教育的看法和孩子的社交能力间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家长对孩子独立性、礼貌及整洁等个性品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与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呈显著相关。

5、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几种理论模型P105

答: 1.先天形成说。儿童的父母及其他抚养者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只能延缓或加速儿童发展到这个水平的时间。亲子之间的交往应以儿童为中心。

2.后天塑造说。该理论主张儿童出生时个体间在个性、能力等方面并不存在差异,

因而成人与儿童间的交往往往应以父母为中心。

3.冲突模型。该理论认为,儿童从一出生就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影响,而是有

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抚养者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发展抑制其原始冲动的能力。

4.互动模型。互动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其社会环境的积极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

展的,存在双向影响。

6、家庭对儿童认知社会化与情感社会化的表现P106-108

答:维果茨基指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有一个社会基础,儿童与一个有能力的成人间的交往对促进其社会技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儿童与成人间的相互配合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儿童的发展水平必须达到“最近发展区”。成人的任务在于确定某个孩子在某种发展任务中的“最近发展区”,给予孩子所需要帮助,并能够在孩子的能力发展到能够独立完成任务时及时停止帮助。其次,儿童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再次,成人要能够敏感地觉察到孩子的需求,及时作出反应或停止帮助。

随儿童年龄的增长,其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多,儿童的情感不断得到发展。

父母主要是通过亲子交往塑造和指导儿童,使其形成抚养者或者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所期望的情感表现形式。但是,父母对儿童情感发展的作用受到社会环境因素、亲子交往的特点、儿童的年龄及气质特点等因素的制约。

7、亲子关系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机制P108-110

答: 这些机制主要包括态度转变、观察模仿、认同作用及儿童的归因方式。

1.态度转变指父母通过种种方法改变儿童的态度,使儿童接受、内化行为规范的

过程。父母用来改变儿童态度的方法主要有:使用权利、爱的回收、信息内化等。

2.模仿父母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3.弗洛伊德是研究认同作用影响个体行为发展的先驱。他以“奥底普斯”情结来

解释儿童对父母的认同。哈根把认同作用看作是一种“获得性认知反应”,认同作用

发生的首要条件是儿童对榜样感到钦佩,这种情感导致儿童想要拥有的行为和情感表现的特征,从模仿中获得满足感。

4.儿童的归因方式决定对成功的期望,儿童的归因方式可分为功能良好的归因方

式及功能的归因两种方式。

五、论述

1、联系实际分析影响父母行为的因素。P114-127

答:(一)社会文化背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的生活方式、心理特点、价值观及可接受行为的标准是不同的,也存差异。(二)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主要由其职业、受教育水平和经济收入所决定。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其教养行为与教养观念也存在差异。(三)母亲就业:母亲就业后,随其社会角色的增多,其用来抚养孩子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减少。(四)压力和社会支持: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对父母教育儿童的效果往往具有消极影响。社会支持有助于减少压力对父母的消极影响。(五)父母被抚养的经历:儿童父母的抚养经历也影响其与子女的互动。研究发现,父母被惩罚的经验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惩罚行为,这种代际的传递在儿童早期就表现出来。(六)父母的性别:父母因性别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抚养行为特征。在抚养观念方面,母亲重视培养儿童语言、情感的表达能力,期望儿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父亲则重视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成就动机及其责任心。(七)父母的个性特征:父母的身心健康水平、耐心和移情能力等因素影响父母的行为。父母的心理成熟和健康水平是有效发挥父母功能的基础。(八)儿童的年龄:一般来说,儿童的年龄是其生理、语言、情感、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儿童的年龄仅对父母的惩罚行为和成就要求有显著影响。(九)儿童的性别。(十)儿童的出生顺序:儿童的出生顺序不同,父母对儿童的互动方式也存在差异。(十一)父母的婚姻质量:父母婚姻关系不好,经常争吵、挑剔、冲突较多,父母对孩子的消极情感就较多,其子女表现出的攻击、犯罪行为也较多,同伴关系发展较差。(十二)家庭结构和规模:家庭关系越复杂,儿童受到的影响自然也就越多。(十三)亲子交往的情境:亲子交往情境对父母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他人在场影响父母对儿童的行为。2.亲自交往的时间。3.

亲自交往的目标。

2、根据案例准确判断教养方式的类型及特征。(P98)

答:教养方式分为三类:1.权威型:高控制、高反应。 2.专制型:高控制、低温情。 3.放任型:低控制、高温情。

第四章同伴关系与友谊

二、填空题:

1、同伴关系的性质:属于互惠的。

2、同伴关系中,以客体为中心出现在婴儿期。

3、儿童友谊概念发展的阶段有:第一阶段得失阶段;第二阶段常规阶段;第三阶段移情阶段。

4、6-15岁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结构,由五个维度组成:个人交流和冲突解决、榜样和竞争、互相欣赏、共同活动和互相帮助及亲密交往。

5、友谊关系的测量中,关于友谊数量的测量一般用最好朋友限制提名法。

6、友谊关系的测量中,关于友谊质量的测量常用问卷法。

7、考察同伴群体的形成过程的经典实验是“罗伯的夏令营”。

8、同伴群体的结构中有支配者和追随者,同时同伴群体结构具有明显的性

别差异。

三、名词解释:

1、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

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

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关系。(P133)

2、垂直关系:是指那些比儿童拥有更多知识和更大权利的成人(主要包括父母和教师)与儿童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P133)

3、水平关系:是指儿童与那些和他(她)具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133)

4、被忽视儿童:指那些被提名(包括正提名和负提名)很少的儿童。(P152)

5、友谊:友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同伴关系和依恋关系,它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而非简单的喜爱或依恋的关系,是一种较为持久的稳定性关系,是以信任为基础以亲密性支持为情感特征的关系。(P159)

四、简答题

1、同伴关系的功能(P137)

答: 1.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2.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2、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相互联系的表现(P140)

答: 1.父母的社会化策略会影响到儿童在同伴关系中的地位。2.父母对于儿童在同伴关系中如何交往有明确的指导。3.作为孩子社会生活管理者的父母的作用。

家庭关系对于同伴关系的影响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的作用。直接影响主要是涉及父母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作为管理者的作用。家庭关系对同伴关系的间接影响有:母婴关系的质量在某些程度上预言了儿童以后的同伴关系;家长抚养技巧的其他方面与儿童处理同伴关系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联系;父母的人格也会间接的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

3、测量同伴接纳性的方法有哪些?(同伴关系的测量方法有哪些?)(P150)

答: 1.观察法:即对自然状态下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观察。2.社会测量法:包括同伴提名法和同伴评定法。同伴提名法是指在一个社会群体中,让每个儿童根据所给定的同学名单或照片进行限定提名,让每个儿童说出他们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同伴,如你最喜欢和谁一起玩”等。根据从每个儿童那里获得的正负提名的数量的多少对儿童进行分类。同伴评定法即要求每个儿童根据具体化的量表对同伴群体内其他所有成员进行评定,如让儿童回答有关同班内每个同学的问题。并且给出一个“喜欢——不喜欢”的评定量表。

4、简述同伴接纳的类型(简述同伴关系的类型)(P152)

答:描述儿童的社会接纳性,一般把儿童分为四类或五类,这与考依等人确定的类型相似。

1.受欢迎儿童:指获得许多同伴积极的提名或评定的儿童,即被多数同伴喜欢的

儿童。2.被拒斥的儿童:指不被多数同伴喜欢的儿童。3.矛盾的儿童:指那些呗某些同伴喜爱,同时又被其他一些同伴看做具有破坏性而不被喜欢的儿童。4.被忽视的儿童:指那些被提名(包括正提名和负提名)很少的儿童。5.一般的儿童:指那些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处于一般情况的儿童,他们在同伴提名中没有获得极端的分数(最喜欢或最不喜欢)。

5、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P152)

答:1.行为特征 2.认知能力 3.身体吸引力 4.名字 5.教师的影响

6、塞尔曼关于儿童友谊概念发展的阶段理论(P161)

答: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儿童友谊概念的发展与他们观点蔡泽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他从社会认知发展的观点出发,采用临床访谈法把友谊概念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阶段0:即时性游戏。以相似或相近为特征,约3~7岁。阶段1:单方面帮助。以朋友帮助喜欢为特征,约4~9岁。阶段2:公平气氛的合作。以对相互之间关系的意识和相互适应为特征,但友谊关系任局限于当时的游戏,约处于6~12岁。阶段3:亲密和相互分享关系。以对持续友谊关系的意识和精神力量,相互获得自我的身份为特征,约12岁以后。

7、简述友谊关系的功能(P166-169)

答: 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1)可消除儿童的孤独感。(2)有朋友在场可使儿童在陌生场合或受到潜在威胁压力的情况下感受到情感的支持,儿童语安逸和自己的朋友一块解决冲突。(3)有利于培养儿童同性之间的敏感性和共同性,对成人期的稳定的恋爱关系产生影响。2.

8、同伴群体的影响(同伴群体的社会化影响)(P173)

答: 1.同伴群体为儿童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2.同伴群体影响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道德行为,是儿童言行的参照群体。

9、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P175)

答: 1.社会情境 2.游戏规则和年龄

五、论述题

1、论述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同伴关系的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或论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P144-149

答: 1.婴儿期。婴儿很早就能够对同伴的出现和行为作出反应。婴儿期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按一定的阶段发展的,研究认为,婴儿期同伴相互作用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客体中心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2.学前期。在学前期,儿童与同伴相互作用的频率进一步增加,互动的质量提高。在这个阶段,儿童认知能力和语言技能的发展改变着同伴交互作用的性质。儿童现在互相交流思想,分享有关活动的知识,参加集体性的假装游戏,能够与商议游戏规则以决定游戏的建构。

3.童年期。儿童进入小学,他们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明显的增加,同伴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了。他们在互相交流信息、表达思想、进行合作以及分享方面的能力逐渐提高。同时,同伴群体共同目标成为儿童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按皮亚杰的理论,这是儿童正处于“去自我中心”的阶段。“去自我中心”促进了儿童相互作用的发展,相互作用反过来更加速了“去自我中心”。在这个阶段,儿童对同伴更有选择性:同伴绝大部分是同性的,友谊变得更加有意义和持久。

4.青少年时期。在这个阶段,同伴关系变得更为关键。这个时期儿童正处于向成人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与同伴建立的关系类型,有可能对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起着定型和预告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个相当不确定的时期,儿童对自我、对社会都有一种不确定感。而同伴在确定一个人的角色和自我价值方面能提供支持和引导。在青少年时期,儿童对同伴文化的遵从明显增加。

2、应用:联系实际分析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相互联系的方式并详细举例。(P140)

答: 1.父母的社会化策略会影响到儿童在同伴关系中的地位(举例略)。2.父母对儿童在同伴中如何交往有明确的指导(举例略)。3.作为孩子社会生活的管理者的父母

的作用(举例略)。

3、应用:联系实际分析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并详细举例。(P153)

答: 1.行为特征(举例略)。 2.认知能力(举例略)。 3.身体吸引力(举例略)。

4.名字(举例略)。

5.教师的影响(举例略)。

4、运用理论分析同伴关系的功能并详细举例。(P137)

答: 1.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举例略)。 2.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性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举例略)。 3.交往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举例略)。

5、针对儿童同伴关系困难提出矫治策略。(P181)

答: 1.首先,需要诊断出儿童在社交方面存在什么样的困难;然后,把解决这些困难所需要的技能分解成一些具体的要素。通过儿童加入到其他同伴正在进行的活动中去,或者让儿童与其他儿童一起执行某些特殊任务的方式来进行训练。2.一些儿童需要别人以某种适当的方式帮助他们。在提供给儿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技能方面,不同的方案所采取的具体方法是不同的。3.练习过程中,在儿童进行角色扮演的同时,成人在一旁对儿童在角色中所展现的社交技能进行评论,以便使儿童意识到他们与同伴交往中存在的哪些问题,并帮助儿童按照正确的要求修正其行为。

第五章儿童的依恋

一、单项选择题:

1、(D)不是依恋建立的前提

A识别记忆 B客体永久性 C人的永久性 D短时记忆

二、填空题:

1、依恋形成标志是:分离焦虑与怯生现象。

2、安斯沃斯等人运用陌生情境法对早期儿童的依恋进行了测量。

3、陌生情境法包括母亲(或其他养护者)、婴儿与陌生人 3个主要的行为主体变量。

4、在陌生情境中表现出舒适感的依恋类型是安全型。

5、社会学习理论中最著名的研究是哈罗所做的恒河猴“替代母亲”的的实验,推断身体接触的舒适比食物対依恋的形成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6、2—7个月是依恋关系的建立期。

三、名词解释

1、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P184)

四、简答题

1、依恋的特点(特征)(P185)

答: 1.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2.在行为表现上,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近。3.在对个体的心理意义上,依恋者可以从中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4.在情感意义上,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与痛苦。5.在其赖以形成的基础上,依恋双方具有某种和谐性。

2、依恋建立的前提(P186)

答:依恋的建立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社会环境尤其某种养育条件的存在是儿童依恋发生的首要前提:1.识别记忆。2.客体永久性与人的永久性。

3、鲍尔贝关于儿童依恋发展的阶段划分(儿童早期依恋发展的阶段理论(P188)

答:鲍尔贝依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把儿童依恋的产

生与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

1.前依恋期(0~2个月)。儿童还未实现对人际关系客体的分化,因而对任何人

都表现出相似的行为反应,可以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关注与爱护。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儿童出现了对熟悉人的识别再认,熟人较陌生人更易引起强烈的依恋反应,但仍然无区别的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关注。3.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出现了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出现了对熟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4.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后)。儿童已能理解父母的需要,并与之建立起双边的人际关系。

4、简述依恋理论(P193—199)

答: 1.精神分析理论:把依恋看做早期对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关系,强调儿童的生理因素在依恋建立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把喂养作为依恋形成的起源。

2.学习理论:(1)早期学习理论:认为依恋是儿童与母亲之间基于相互强化与报

偿而建立起来的双向社会关系。母亲在儿童早期担当者喂养者的角色,这使母亲获得了积极强化者的地位。这就构成了儿童依恋的根本原因。(2)社会学习理论:更注重依恋的社会发生性。它倾向于把依恋的形成看做儿童敏于社会刺激的生物机能与成人有意识的社会行为有机整合的产物。另外,社会模型、社会支持与直接指导在依恋形成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3.习性学理论:研究指出依恋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人类婴儿对于抚养照

看者的依恋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基因所保留下来的人类进化和生存方式的信息,或者说是人类在面对可能的威胁和意识到的危险时所采取的必然的、本能的反应方式。4.社会生物学的“亲情投资理论”:社会生物学家力图用生物学的观点解释人类社会现象,认为依恋是母亲对儿童的亲情投资的结果,为避免生殖的高昂代价“作废”而作出的抚养努力的产物。为了不致使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她便在婴儿抚养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结果形成了对儿童的依恋。

5、影响儿童依恋的因素(P210)

答: 1.抚养质量 2.母亲缺失 3.文化特点 4.儿童的气质

6、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P220—223)

答: 1.依恋质量的现实意义。依恋质量反映着儿童气质与人际关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另一方面,不同的依恋质量或类型又和不同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品质对应。2.

“性向假设”与早期依恋质量的持久影响。(1)在个性特征方面,与不安全型儿童相比,安全型儿童在以后表现出更强的探索欲望与能力;(2)在游戏与社会交往中,安全型儿童也显得更成熟,表现出良好的个性特征与社会认知能力。3.在特定问题情境中,安全型儿童也表现出较强的问题解决的能力与良好坚持性及挫折容忍力。

五、论述题

请运用安斯沃斯的儿童依恋类型理论准确判断儿童依恋的类型及特征(P205-206)

答:安斯沃斯发现亲子关系与母婴的行为存在着显著一致性。根据利用陌生情境法测定的儿童的行为特征尤其是其依恋的安全程度,她把儿童依恋分为安全型(TB)和不安全型或焦虑型两大类,又将不安全型分为回避型(TA)与拒绝型(TC)两小类。

不同类型儿童表现出不同的依恋行为。(1)安全型儿童的人际关系表现出舒适、安全的总体特征(自己论述)。(2)不安全—回避型儿童的人际关系倾向于冷淡、疏远;

不安全—拒绝型儿童表现出相互矛盾的一脸行为,在陌生情境中显得困惑和谨慎,对陌生情境不能很好地适应。

第六章儿童社会认知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 个体对特定情境中他人的思想情感等的理解是: C

A观点采择 B心理理论 C移情 D竞争

二、填空题:

1、在心理理论研究中,最为经典的实验任务是韦尔曼和普那设计的“错误信念任务”。

2、塞尔曼研究儿童观点采择所采用的方法是人际关系结构分析取向。

三、名词解释:

1、社会认知: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的关系,如人(他人和我)、人际关系、社

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P231)

2、观点采择: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

(或视角)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P237)

3、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P256)

4、心理理论:指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P259)

5、自我中心:(1)意味着儿童对认识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理解;(2)儿童不自

觉地把“自我”的品质和自身的看法强加于事物和他人。(P244)

6、去自我中心:意味着儿童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出来。要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必须

具备两个条件:(1)意识到“自我”是个主体,并把主体与客体区分开来;(2)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协调起来,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看做是独一无二的,即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和问题,并以一种非自我中心的方式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认知图式或表象之中。(P244)

四、简答题

1、社会性知识与非社会性知识的区别(P233)

答: 1.客体特性。两者区别表现在两个维度上:(1)静态性—易变性。社会性客体与非社会性客体相比,其外在表现随时间而具有更大的变化性。(2)变化的动力源。

物理客体发生变化的作用力大多存在于客体之外,而大多数社会客体的变化作用不能归因为外力的作用。2.知觉者的特性。(1)相互主观性;(2)因果归属;(3)自我中心的评价。3.人类行为的随意性。人类的行为不单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其大部分是由内部力量引起的。这就使得人的行为不像物理客体的运动,完全不服从物理学的因果规律,而是具有很强的随意性。4.两类客体的活动原则不同。物理客体是按物理规律运动的,人则是按心理原理和社会规范活动的。

2、霍夫曼的儿童移情发展的阶段理论(P257)

答:霍夫曼认为,儿童移情的发展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阶段1.非认知的移情阶段。

人生第一年的移情处于一种非常原始的阶段,即非认知的移情阶段。阶段 2.自我中心的移情。出生第二年,儿童开始能够对他人的情感作出反应。阶段3.推断的移情。

2~3岁开始,儿童形成最初的角色采择的能力,表现出一些利他主义的尝试。阶段4.

超越直接情景的移情阶段。童年晚期以后。儿童能够注意到他人的生活经验和情景,对他人的情感反应超越了直接情景的局限。

3、塞尔曼的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P252)

答:塞尔曼把3岁到青春期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5个阶段或水平:阶段0.自我中心或未分化的观点(3~6岁),儿童只知道自己的观点,意识不到别人的观点;阶段1.

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6~8岁),儿童认识到人们能由于他们自己不同的观点,但相信这是由于个人所接受到的信息的不同;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8~10岁),他们能够考虑对方的观点;阶段3.相互的观点采择(10~12岁),儿童能够同时考虑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并且认识到别人也这么做;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大致12~15岁以上),青少年期望他人考虑和采纳其社会群体中大多数人所持的意见。

4、儿童观点采择与社会互动的关系(278)

答:儿童的同伴交往或互动能够促进其自我中心或观点采择的发展,因为在同伴互动中,儿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为他们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之间的差异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有机会了解自己和他人在活动过程中对活动内容和相关问题的观点的差异。同时,在游戏中发生冲突时,为了使游戏继续进行,儿童必须对自己的观点和同伴的观点进行整合,作出妥协。因此这些具有相同地位的同伴间的互动会加快儿童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推动和促进其观点采择和人际理解的发展。

5、儿童对社会规则的认知发展特征(P273)

答: 2~3岁儿童区分违背道德规则的行为与违背习俗规则的行为以及言语发展的研究中最小的儿童(2岁)在任何一维度上都不能区分违背道德的行为与违背习俗的行为;近3岁的儿童认为违背道德的行为从普遍上来说要比违背习俗的行为更为错误,而3岁半的儿童却认为违背道德规则的行为要比违背习俗规则的行为更不依赖于规则与权威。从普遍性维度上讲更为不对,而且程度更加严重。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对保护身体安全的谨慎规则有很清楚的认识,但认为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差一些,违背这些规则要比违反道德规则在严重程度上差一些。

五、论述题

1、达蒙关于儿童对权威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268)

答:达蒙将儿童权威认知的发展分为前后相机的6个水平或阶段。

水平 1 儿童不能将权威人物的要求与自身的愿望区分开来,对权威一种盲目崇拜和依赖的态度,在行为上倾向于无条件的服从。

水平 2 儿童意识到权威人物的要求与自身的愿望之间的冲突,并通过对权威的单向的服从来消除这种冲突,避免可能的麻烦。

水平3 儿童把权威看作拥有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或体力优势、全知全能的人。

水平 4 儿童的服从行为基于交换或互惠原则,将服从作为对权威过去付出的一种报偿或为获得某种报偿而作出的必要投资和努力。

水平 5 儿童开始放弃对权威人物的盲目崇拜或情绪支配下的无条件服从,而代之以理性的评论与有条件的服从。

水平6 儿童将能为集体成员带来福利,为集体所认可的人奉为权威。

第七章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用临床法研究儿童规则认识和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D )。

A、詹姆斯

B、华生

C、谢弗尔森

D、皮亚杰

2、亲社会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立者是( A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艾森伯格

D、埃里克森

3、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著作,于1932发表的是( A )。

A、《儿童的道德判断》

B、《发生认识论》

C、《人类发展生态学》

D、《前运算阶段》

5、亲社会行为不包括( C )。

A、分享

B、合作

C、依恋

D、捐赠

二、填空题

1、对偶故事法提出者是皮亚杰。

2、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他律道德、自律道德。

3、海因兹偷药故事的提出者是柯尔伯格。

4、吉利根对公正是否为大众唯一的道德取向首先进行质疑,并提出道德的另一种取向关怀。

5、社会行为规范包括三种,分别是社会责任规范、相互性规范、应得性规范。

三、名词解释

1、道德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掌握判断是非标准以及按该标准去表现道

德行为的历程。(280)

2、他律道德:4、5~8、9岁之间的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而

不考虑行为意向。(284)

3、自律道德:9~10岁以后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

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了看行为的结果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284)4、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P303)

5、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P326)

6、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

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他人对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

自己角色的心理学技术。(P328)

7、移情训练法: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与之

产生共鸣的方法。

8、榜样示范法:榜样学习在道德教育及亲社会行为领域的研究中曾引起广泛的注意。对

榜样模仿问题的研究最突出的首推班杜拉。

四、简答题

1、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理论的主要观点(P284)

答:第1阶段:前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岁以前,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第2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8、9岁之间,以学前儿童居多数。此阶段的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意向。第3 阶段:自律道德阶段。自9~10岁以后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了看行为的结果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

2、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的三个阶段的名称(P315)

答: 1.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 2.确定助人意图阶段。 3.意图和行为相联系阶段。

3、亲社会行为的早期发展及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P333)

答: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在很早的年龄就出现。分享、助人、安慰、保护、合作等各种形式的亲社会行为在生命的第一、二年即已出现。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一致性问题的研究表明,儿童不同类型、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相对较低。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跨年龄的一致性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表明个体的亲社会性具有相对较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五、论述题

1、试论述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P287)

答:第1水平:前习俗水平。大约在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阶段。此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取向。第2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第2水平:习俗水平。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此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第3阶段:好男孩—好女孩的取向。第4阶段:法律和秩序取向,注意中心是权威或规则。第3水平:后习俗水平。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此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第5阶段:社会契约的取向。第6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取向。

2、能够联系实际,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培养方法。(P328-331)

答: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认知和移情是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中介变量,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除此之外,社会学系也是儿童亲社会行为获得的重要机制之一。培养方法如下:

1.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他人对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学技术。

2.移情训练法: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的方法。

3.榜样示范法:榜样学习在道德教育及亲社会行为领域的研究中曾引起广泛的注

意。对榜样模仿问题的研究最突出的首推班杜拉。班杜拉认为,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形成自身的人格特征。因此,设置一定的社会情境,树立一定的榜样,使儿童有意无意间进行模仿,可以有效促进儿童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第八章儿童的攻击

一、选择题:

1、把攻击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的心理学家是( C )。

A、詹姆斯

B、华生

C、哈吐普

D、马什

2、( C )认为攻击是人的本能。

A、哈吐普

B、刘易斯

C、劳伦兹

D、皮亚杰

3、提出挫折---攻击假说的心理学家是( A )。

A、多拉德

B、贝姆

C、克拉克

D、哈勃

4自我调节机制不包括 ( C )。

A、自我观察

B、判断

C、自我调整

D、自我反应

5、提出攻击的信息加工模型的心理学家是( B )。

A、多拉德

B、道奇

C、弗雷姆

D、鲁宾

二、填空题

1、启动儿童攻击行为的外部因素包括消极事件启动、诱发性启动、榜样性启动。

2、社会学习理论任务攻击的保持机制需要三个方面外部强化、不恰当的惩罚、替代性强化。

3、认知理论将攻击分为五个过程对输入性信息的译码、解释过程、寻找反应、决定反应、儿童进入执行自己选择的反应阶段。

4、儿童欺负的特点包括未受激惹性(有意性)、重复发生性、欺负者和被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均衡性_。

5、男孩习惯用身体欺负同伴,女孩习惯用__言语和心理__欺负同伴。

6、影响儿童欺负的因素_家庭__、__学校__、__同伴群体__。

三、名词解释:

1、工具性攻击:指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P340)

2、敌意性攻击:是以人为指向的,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P340)

3、攻击意图归因:指儿童在与他人交往中对他人意图、动机的认知和理解。(P364)

4、欺负:欺负行为是指有意的造成接受者身体的或心理的伤害。通常采取打、推、勒索钱物等方式,也包括讲下流的故事或社会拒斥等。(P366)

5、冷认知: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但却缺乏移情能力的现象称为“冷认知”。(P372)

四、简答题:

1、简述四种代表性的攻击理论。(P341)

答: 1.习性学理论。劳伦兹认为,攻击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本能。2.挫折—攻击假说。

多拉德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是由挫折所致。3.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攻击是一种习得的社会行为。4.认知理论。攻击的认知理论强调人类认知对攻击行为的调节作用。

2、攻击定义的四种取向。(P338)

答: 1.解剖学定义:攻击是指那些导致对方逃跑或给对方造成伤害的行为或行为模式。

2.前提条件定义:强调共计发生的前提条件—即伤害意图或伤害的有意性。

3.行为后

果定义:强调要以个体的行为所造成的伤害性结果作为攻击的界定标准。4.社会判断定义:攻击实际上是人们根据行为者和行为本身的特性而对某些伤害性行为作出的一种判断。

五、论述题

1、试论述社会学习理论关于攻击的机制。(P345)

答: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攻击是一种习得性的社会行为。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儿童对攻击的社会社会学习过程由4个子过程或机制构成。1.获得机制:儿童的攻击行为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获得的:一是观察学习(也叫模仿),由4个相互联系的子过程组成:注意过程、记忆重现过程、动作复制过程、动机过程。二是直接学习,这种直接学习的显著特点是行为的后果对儿童产生即时强化。2.启动机制:儿童攻击行为的发生取决于特定的内外因素的启动或激发。启动儿童攻击行为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消极事件启动、诱发性启动、榜样性启动。3.保持机制:儿童攻击行为的保持机制包括以下3个方面:外部强化、不恰当的惩罚、替代性强化。

4.自我调节机制:儿童攻击行为的自我调节机制由3个子过程组成:自我观察、判断、

自我反应。

第九章儿童自我的发展

一、选择题:

1、提出利用点红实验研究自我的心理学家是( B )。

A、詹姆斯

B、刘易斯

C、谢弗尔森

D、布朗芬布伦纳

2、最早提出自我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

A、詹姆斯

B、刘易斯

C、谢弗尔森

D、布朗芬布伦纳

3、研究自我的心理学家库利和米德提出下列哪个理论 ( A )。

A、镜我理论

B、攻击理论

C、挫折假说

D、信息加工理论

4、下列不属于自尊结构模型的是 ( C )。

A、单维结构

B、二维结构

C、七维结构

D、八维结构

5、儿童大约在(A)产生自我意识。

A、1岁

B、2岁

C、3岁

D、4岁

二、填空题

1、自我包括两个特征分离感、_“稳定的同一感”_。

2、儿童自我发展按照顺序包括_自我认识_、___自我命名__、__自我评价__。

3、自我概念的功能_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__ 、 _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_ 、决定个体的期望。

4、__詹姆斯__提出自尊的定义,认为自尊=成功/抱负水平。

5、将自我控制分为6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__洛文格__。

三、名词解释:

1、自我:自我是由知、情、意统一构成的高级反映形式。“知”即自我认识,包括自我

感觉、自我概念等;“情”指自我的情绪体验,包括自我感受、自尊、自爱等;“意”

指自我控制和调节,包括自我控制和自我掌握等。(378)

2、自我概念: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知觉。,它所表达的是人们关于自己身心特点的主

观知识,所回答的是“我是谁”的问题。(P382)

四、简答题:

1、儿童自我发展的趋势。(P381)

答: 1.自我认知的内容从反映外部的、可观察的、具体体的、有明确参照系统的自我特点到反映内部的、不能直接观察的、抽象的、参照系统模糊地自我特点。2.儿童自我的结构从简单的结构到分化的、多重的结构,并逐渐出现层次性,最后形成复杂的。

整合的自我结构系统。3.儿童的自我评价一方面从以他人评价标准发展到独立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儿童又在不断脱离自我中心,自我评价的客观化程度逐渐提高。4.

从自我的功能来看,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儿童渐渐能够比较实际地判断社会交往情境,并根据这些判断而表现出复杂的社会自我。

2、自我概念发展的一般趋势。(P389)

答: 1.从简单到分化。2.儿童一般自我概念的发展曲线是起伏变化的。3.儿童自我概念结构的复杂性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4.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

3、简答三种自尊分类内容。(P396)

答: 1.现实自尊和理想自尊。2.总体自尊和分化自尊。3.内部自尊和外部自尊。

4、简答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发展的五个阶段。(P406)

答:第一阶段为神经生理调节阶段;第二阶段属于知觉运动调节阶段;第三阶段属于外部控制阶段;第四阶段属于自我控制阶段;第五阶段属于自我调节阶段。

五、论述题:

1、例试论述如何培养儿童的自尊。(P399-403)

答:从主体特点、家庭因素、同伴关系、教师、学业成就、控制源这6个方面解释。

第十章儿童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研究自我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 )。

A、詹姆斯

B、华生

C、谢弗尔森

D、马什

2、 ( A )理论认为,在另一性别不在场时,性别分化的行为减少。

A、群体社会化理论

B、认识理论

C、性别图式理论

D、生物学理论

3、儿童性别概念的认知发展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B )。

A、性别认同

B、性别角色

C、性别稳定性

D、性别恒常性

4、认知发展理论关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主要由( B )提出。

A、詹姆斯

B、柯尔伯格

C、谢弗尔森

D、马什

5、下列内容中发展最早的是 ( A )。

A、性别认同

B、性别角色

C、性别稳定性

D、性别恒常性

二、填空题

1、研究表明,我国男性__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__高于女性,女性___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___动机高于男性。

2、利用图片测试儿童性别恒常性的心理学家是___爱莫勒西___。

3、研究认为儿童的__性别角色成见___发展呈现U趋势。

4、儿童__2__岁就能说出自己的性别。

5、父亲和母亲中,对儿童的性别行为发展更期重要作用的是__父亲__。

三、名词解释

1、性别恒常性: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P431)

2、性别稳定性: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P431)

3、性别概念:关于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的理解。(P427)

4、性别角色行为:与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定义相一致的行为表现。(P427)

5、性别图式:个体据以对有关性别的信息进行组织的认知结构。(P427)

四、简答题:

1、儿童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413)

答:主要表现在:1.认知方面的性别差异:(1)数学与空间能力差异;(2)言语能力的差异;(3)分析能力的差异;(4)学业成就与成就动机的差异。2.个性与社会性方面的性别差异:(1)玩具偏好的差异;(2)游戏和玩伴选择中的差异;(3)抚养性方面的差异;(4)攻击的性别差异(包括攻击倾向差异和反应性差异);(5)亲子关系。

2、简答儿童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性别差异。(P418)

答: 1.玩具偏好的差异。2.游戏和玩伴选择中的差异。3.抚养性方面的差异。4.攻击的性别差异(包括攻击倾向差异和反应性差异)。5.亲子关系。

3、简答代表性的性别角色发展理论。(P436)

答: 1.生物学的解释。研究者认为,男女良性之间的心理差异以及儿童性别角色的分化发展主要是由两性在遗传及生物因素方面的差异所决定的。2.社会学习理论。重视父母对儿童“性别适宜性行为”的强化在儿童性别角色形成中的作用,也认为儿童对同性别榜样的观察学习或模仿也起着重要作用。3.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只有首先形成关于其性别的认知结构之后,才会表现出性别化行为。而性别认知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性别恒常性”。儿童只有在认识到其性别将永远恒定时,才会表现出一贯的性别化行为。4.性别图式理论。性别图式是指人们关于男性特点和女性特点的朴素理论观。该理论认为,性别图式具有以下功能:(1)引导行为的功能;(2)组织信息的功能;(3)推论功能。5.群体社会化理论。哈雷斯认为,同伴群体在儿童的角色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双性化”方式教养的孩子其具有性别特征的行为和态度并不减少。

五、论述题

1、结合实例试论述父亲或者男教师对于儿童性别认知发展的积极影响。(P425)

答:父母,特别是父亲对男孩的行为与对女孩的行为有很大的差异。在塑造儿童的性别行为、完成性别社会化方面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由于父亲是家庭经济的支撑着,他们因而也希望男孩承担起这一角色,因此他们对男孩的行为与对女孩的行为差别较

大,特别是在家庭外部的活动中,父亲更注重通过强化、约束等方式发展男孩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性,他们尽管也鼓励女孩的独立性,但更强调发展女孩的同情心和身体方面的魅力。父亲对儿子的严厉性、体罚和物资奖励都多于女儿,而母亲在这些方面不存在差异。

幼儿社会性发展观察记录

?观察目的: ?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的能力。 ?案例描述: ?小乖,是一个三岁的小女孩,特别喜欢和妈妈在一起玩,有自己的好朋友,只和自己的好朋 友在一起玩,与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不会主动参与游戏。 一天,妈妈带小乖去院子里玩,遇到了两个男孩小朋友,妈妈想带她去和小朋友玩,但是小乖拒绝,不想去玩。 就这样拉着妈妈的手,在院子里走了一圈,没有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妈妈再次征求她的意见,是否和两个男孩朋友玩?小乖答应了,妈妈带着小乖去找小朋友玩,小乖只是站在旁边看着小朋友玩,没有主动去参与,小朋友邀请她去玩,她只是拉着妈妈的手,要求妈妈也陪他一起玩,当小朋友的妈妈和奶奶来邀请她玩的时候,小乖非常排斥,情绪激动。当妈妈陪她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和妈妈玩,和小朋友基本没有互动,比较黏着妈妈。随后,妈妈带着小乖去她的好朋友彤彤家里玩,小乖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心的和好朋友彤彤拥抱,在一起游戏玩耍,没有要求妈妈也必须参与游戏,和好朋友玩的很开心。

?案例分析: ?通过对小乖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与人交往的一个规律: ?1、与家庭成员的交往。爸爸妈妈上班,家里是奶奶爷爷带孩子,奶奶比较内向,不经常带孩子与 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宅在家里的时间比较长。最亲 密的关系是和妈妈的关系,只要妈妈在家里,就只和 妈妈游戏玩耍,不让其他家庭成员靠近。妈妈去上班 后,也能和家庭其他成员愉快相处。 ?2、与小朋友的交往。有自己固定的好朋友,喜欢和好朋友在一起玩耍,交往中自我意识比较强, 如果不合心意会哭闹。对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不敢 兴趣,不会主动参与。 ?3、与亲戚朋友的交往。比较排斥,遇到不认识的亲戚朋友会躲在妈妈的身后,或者妈妈的怀抱 里,不会对别人的语言有反应,会用闭上眼睛的方法 来逃避。 ?根据小乖与人交往的规律,我发现孩子不愿意与人交往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家庭环境 的影响。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 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的发展起来的。小乖的家

儿童心理学试卷和答案.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 B.0—3岁 C.0—6岁D.0—13.14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 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 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D.张嘴 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 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D.条件反射的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B.出生后一年C.出生起D.出生后两年 7.一般认为,婴儿从(D)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B.生后2个月C.生后3个月D.生后4个月 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

A.吉布森和福克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9.幼儿的记忆以(B)为主。 A.有意记忆B.无意识记忆C.再认记忆D.重复记忆 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 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A.皮亚杰B.吉布森和福克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 A.动作B.表象C.语言D.形象 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B)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感知行动时期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D)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15.在(A)阶段,儿童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6.在(B)阶段,儿童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A.直觉运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形式运算思维

第一章_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第一章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第一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教学目标: 1.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化、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2.能够掌握儿童社会性研究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 1.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2.儿童社会性研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儿童社会性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举例法、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6课时 (第1课时) 印度狼孩 1920年印度传教士辛格在一个巨大的白蚁穴附近,发现狼群中有两个“狼孩”(狼哺育的女孩),他把她们送到了孤儿院,分别取名为卡玛拉与阿玛拉。 具备狼的特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穿衣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

阿拉玛到第2个月,可以发出“波、波”的音,诉说饥饿和口渴了。回到人间的第11个月,阿玛拉就死去了。 卡玛拉在两年后,才会发两个单词(“波、波”和叫牧师夫人“妈”)。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第7年学会45个单词。她动作姿势的变化也很缓慢。1年4个月时,只会使用两膝步行。1年7个月后,可以靠支撑两脚站起来。不用支撑的站立,是在2年7个月后;到两脚步行,竟费了5年的时间,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

●大女孩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 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孩子。 ●在大脑结构上,这个狼孩和同龄人没多大差别。一个10岁儿童的 大脑在重量和容量上已达成人的95%,脑细胞间的神经纤维发育也接近完成。只是因为狼孩长期脱离人类社会,大脑的功能得不到开发,智力也就低下。 狼孩的故事说明了什么?(讨论回答) ●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 ●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题及答案+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题 一.填空(共100个空) 1.为深入贯彻_《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_《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2.《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个方面的协调发展__为核心。 3.《指南》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_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_科学的保育和教育_,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4.《指南》从_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__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5.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_学习与发展目标_和教育建议_两部分组成。 6.;; 6.目标部分分别对_ 3~4、4~5、5~6_岁三个年龄段。幼儿应该_知道什么、能做什么__,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_学习与发展__的具体方向; 7.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_教育途径与方法__。 8.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_相互渗透和整合__,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9.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10.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_直接经验_为基础,在_游戏和日常生活中_进行的。 11.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_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12.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_积极态度_和良好行为倾向_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6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横向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B纵向研究 二、填空题 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2.我们通常所讲的遗传物质存在于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里,全名叫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3.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就是/神经系统/。 4.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5.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6.新生儿的神经活动,主要在皮层下部位进行。他们利用先天遗传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环境。这些基本反射包括/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等。 7./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也可以笼统地把新生儿时期视为心理发生的时期。 8.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兴奋过程中,还表现在抑制过程中。儿童年龄越小,神经的/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优势就越强,兴奋也就特别容易扩散。 9.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10.在儿童条件反射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刺激物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那就是/语词。 11.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12.事实证明,许多先天缺陷并不完全决定于遗传,而往往是由于/胎内环境的危害/与/遗传的某种相互作用/引起的。 13.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母亲年龄/(育龄)、营养、药物、辐射、健康状况、Rh因子以及情绪和态度等。14.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15.婴儿从/4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16.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17.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表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18.有研究表明在出生后/第一周/中,婴儿就具有大小恒常性了。 19.研究表明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前的婴儿)的记忆主要属于/内隐记忆/。 20.婴儿期的记忆主要是/再认/,大约5个月左右,儿童对熟悉对象特点的明显变化,会给予新的注意。 21.婴儿末期回忆开始出现,主要表现是出现/客体永久性/和/延迟模仿/的行为。 22.7个月以后的婴儿能寻找从视野中消失的物体,说明婴儿已经具有了/回忆/。 23年幼的儿童更倾向于/无意识记/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有意识记/的能力逐步增强 24.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 25.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26.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7.在感动运动阶段,儿童只能对当前感觉到的事物施以实际的/动作进思维/,于阶段中、晚期,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28./前运算阶段/,物体永久性的意识巩固了,动作大量内化。 29.在表象思维的过程中,儿童主要运用/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象征符号)的象征功能和替代作用,在头脑中将事物和/动作内化/。 30.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智慧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获得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 31./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幼儿园3一6岁发展指南试题及答案

幼儿园3一6岁发展指南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指南》是谁制定的( B ) A.国务院 B.教育部 C.国家 D.教育厅 2.《指南》是哪一年颁布的( D ) A.2001 B.2010 C.2011 D.2012 3.《指南》从几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D ) A.2 B.3 C.4 D.5 4.《指南》中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几部分组成( B ) A.2 B.3 C.4 D.5 5.《指南》以什么为目标( A ) A.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B.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C.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D.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健康是指身体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 B.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C.《指南》是《纲要》的细化 D.幼儿每天要睡10-11个小时 7.4~5岁幼儿在讲话和表达方面的典型性表现是( A ) A.能有序、连贯、清楚的讲述一件事情 B.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C.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讲述比较连贯 D.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 8.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 A )发展的基本途径 A.社会性 B.语言 C.沟通能力 D.身体健康 9.《指南》共有多少个学习和发展目标,多少条教育建议( C ) A.23,87 B.23,78 C.32,87 D.32,78

10.数学认识的发展目标是让幼儿( B ) A.完全掌握形状与空间关系 B.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C.深刻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D.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11.《指南》的核心是什么?( A ) A.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B.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C.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D.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 12.幼儿的思维是以什么为主的( A ) A.具体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抽象思维 D.语言思维 13.《指南》的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 C )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 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 A.初期 B.中期 C.末期 D.早期 14.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多少分钟( C ) A.10 B.15 C.20 D.30 15.“乐于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有特点的声音,并产生相应的联想。”这是几岁幼儿在“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方面的具体目标( C )A.3~4岁 B.4~5岁 C.5~6岁 D.3~6岁 16.对《指南》的不正确理解是( C ) A.《指南》是《纲要》的发展和实践的具体化 B.研制《指南》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学前教育“国十条”的重要举措 C.《指南》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 D.《指南》的印发对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等具有重要意义 17.哪个领域包括6个目标,19项建议( B ) A.健康 B.科学 C.社会 D.语言 18.“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这是几岁幼儿在“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方面的具体目标( B )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A.社会性需要 B.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需要 2.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A.形象记忆占优势 B.语词记忆占优势 C.意义记忆用的多 D.机械记忆效果好 3.幼儿在听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女孩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4.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辩证思维 5.幼儿园老师上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品质是()。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6.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 A.电报句 B.单词句 c.联合复合句 D.判断句 7.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之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平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8.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等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9.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A.O~6、7岁 B.O~12岁 C.O~15岁 D.0~18岁 10?儿童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 A.转折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的概念: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以及意义: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孩子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伙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社会性发展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通常被分成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及放任型。不同的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伴关系的发展:对幼儿来说,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外表及个人性格。在儿童的交往中,有的孩子存在一些问题,成为交友困难的儿童, 他们是被忽视型幼儿和被排斥型幼儿。在幼儿期,要尽量帮助那些交友困难的幼儿,使他们逐渐被同伴接受。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即性别行为。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一是生物因素,二是社会因素。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社会生活环境、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及移情。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依靠身体上的攻击,并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受父母的惩罚、榜样、强化及挫折的影响。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性无明显差异。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中可能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三方面:确实缺失、独特、家长—子女关系。为促进独生子女良好社会性的发展,应注意家庭教育和幼儿园集体教育。

学前儿童发展含答案课程代码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儿童发展试卷 (课程代码l2340) 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广义的学前儿童的年龄范围是指 A.O~3岁B.3~6岁 C.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前D.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幼儿园前 2.林教授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计划直接询问儿童的看法、态度,从中分析儿童发展 的特点。林教授采用的这种研究方法是 A.问卷法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D.观察法 3.儿童身体的发展是从头部延伸到身体的下半部。这一发展规律是 A.头尾原则B.近远原则 C.先后原则D.大小原则 4.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A.感知觉B.记忆 C.思维D.想象 5.吉布森的视崖实验装置主要是用来测查婴儿的 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 C.方位知觉D.深度知觉 6.张老师在上音乐课时,边唱边弹琴,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从注意 的品质来看,张老师的这些行为属于注意的 A.广度B.分配 C.稳定性D.选择性

7.幼儿园放学时,很多家长都在幼儿园门外接孩子,东东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妈妈。 东东表现出的这种记忆现象属于 A.识记B.保持 C.再现D.再认 8.小明听《西游记》故事时,在头脑中浮现了孙悟空的形象。这种想象是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D.幻想 9.妞妞爱问妈妈“星星为什么总眨眼睛?”这说明妞妞的思维特点具有 A.表面性B.经验性 C.拟人性D.片面性 10.一岁半的小强,看到玩具会指着说“拿”,看到食物会说“吃”。这种语言形式是 A.单词句B.电报句 C.简单句D.复合句 11.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行为主义者华生观察发现的新生几的三种基本情绪A.怕B.妒忌 C.怒D.爱 12.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标志是能说出 A.“纯”B.“你” C.“我”D.“妈妈” 13.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主要研究的是 A.条件反射B.道德判断 C.言语获得D.早期依恋 14.学前儿童社会化的第一课堂是 A.游乐场所B.家庭 C.幼儿园D.社区 15.很小的婴儿向大人表示他身体不适、饥饿时,采取的行为方式一般是A.害怕B.悲伤 C.愤怒D.哭闹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危机期 17.情境言语 18.自我体验 19.亲社会行为 20.客体永久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部作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 小题8分,共24分) 21.学前儿童发展的共同规律和趋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22.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23.克服网络对儿童负面影响的措施有哪些?

幼儿学前心理学试卷(附答案)

幼儿学前心理学试卷(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0分〉 1.心理 2.注意 3.形象记忆 4.再造想象 5.创造性思维 二、填空: (每个空1分,共30分〉 1. 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在( )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应用实验的手段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才使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 )中分离出来。所以说,心理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心理现象分为( )和( )两大类。前者包括( )、〈〉和( );后者主要是从〈〉、( )和( - .)等方面反映出来。 3.幼儿的活动主要有( )、( )和( ),其中〈〉是主导活动。 4.注意不是〈〉的心理过程,但任何一种()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注意。 5.一个儿童是否患有多动症,仅凭经验是难以正确断定的。对于一个多动的儿童,必须根据生活史、( ) 观察、( )检查、( .)测验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定。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地把学前儿童的好动当作多动来对待。 6. ( . )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也是个体与()保持平衡的保障。 7.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先(. )再( )然后是( )。由于幼儿辨别空间方位是以自身为中心辨别过渡 到以其他客体为参照辨别,因此,教师在舞蹈、体育等活动中要做( )示范。 8.记忆过程可以分为( )、( )、( )三个基本环节。 9.言语是(. . )借助( )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过程。 三、解释心理现象:’ (每小题2分,共10分〉 1.有人曾经把黑猩猩与幼儿放在一起抚养训练,但应为黑猩猩不具备人类的遗传素质,最终不可能与 人类的后代一样形成人的心理。() 2.在"抱娃娃"游戏中,开始,参加者把自己当成娃娃的妈妈,耐心地喂饭,但当他转身去拿"饭"时,发 现其他小朋友正在沙坑里搭起一座"小花园",他的注意便一下子转到"小花园飞而走到沙坑去玩 了。() 3.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4.一个幼儿的行为表现明显地属于抑郁质,但神经类型的检查结果是"强、平衡、灵活型”。() 5.有的儿童绘画能力突出,有的儿童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还有的儿童能歌善舞,对音乐、韵律特别敏 感……() 四、材料分析题: (每小题5分,共10分) 1. ?学前心理学》的《注意》一章中有这样的描述: “小班幼儿一般只能稳定地集中注意3--5分钟,中 班幼儿可达到10分钟,大班幼儿可延长到10--15 分钟。"试根据这段材料分析,小、中、大班单个〈或一次〉教育活动时间分别应该控制在多长?为什么? 2. ?学前心理学》中有这样的描述:"布卢姆以17岁为发展的最高点,假设其智力为100%,得出各个 年龄儿童智力发展的百分比:一岁,20%; 四岁,50%; 八岁, 80%; 十二岁, 92%; 十七岁, 100%"请您结合实际,谈谈这段材料对我们幼儿教育有什么启示。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一共20分〉 1. 结合实际,谈谈感知觉规律在玩教具制作与使用、环境布置中的应用。 2.联系日常教育活动,谈谈学前儿童性格塑造的意义及途径。 六、论述题: (20分〉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学前心理学》前后有什么不同?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进入90年代后,心理学家、教育家以及老百姓等都越来越注重起“情商”。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一个人的成败以及对生活的态度,无不和一个人的情感智慧相联系,而情感智慧和社会性发展之间有很多相通之处,社会性发展能够促动幼儿身心的发展,社会性发展教育幼儿如何学习做人。 幼儿园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实行教育的专门机构,比起家庭,幼儿园的教育更有目的性,资源也更为丰富。现阶段幼儿园中的幼儿多数为独生子女,存有着一个幼儿多名大人照顾的现象,特别是爷爷、奶奶对幼儿更是宠爱有加、百依百顺。而幼儿园生活中有着很多不同性格、年龄的幼儿,并且教师的角色和家长的情感纬度不同,幼儿园内还有专门的集体活动,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学习。那么如何切实有效的实施社会教育,首先是要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幼儿生性不甘寂寞,爱与同伴游戏。游戏已进入社会性水准更高的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游戏中有四类儿童:受人尊敬的“小人王”;顺从、随和的依赖者;不受欢迎又受嫌弃的孤立型儿童;因霸道而遭排斥的儿童。独生子女和智力高的儿童常有假想的儿童作伴。个人的兴趣、水平差异已有表现,已养成一套行为习惯。个性特征初步形成。幼儿期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幼儿已经理解到了男女性别及行为上的差异,4岁前男女儿童与同性及异性同伴都玩的十分融洽。4岁之后男女儿童游戏的内容开始分化,5岁后更加明显,儿童意识到适合自己性别角色的行为从而产生同一性。幼儿在与成人及同伴的交往中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对自我形成的某种看法,如自己是漂亮还是难看的,自己是聪明的还是笨拙的。这些自我意识通常都是家长及老师对儿童的评价。积极的评价往往会使儿童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信感,这对于儿童今后的学习会有所协助;而否定的、消极的评价往往会使儿童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使得儿童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容易导致儿童的学习困难。尤其是长期的否定及消极的评价更是如此。此时幼儿形成了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这些常常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部分。虽然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也能对其不良的个性特征加以改造,但不会再有本质的变化。除非儿童遭遇生活中重要的变故或客观条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否则已经形成的行为模式很难再发生变化。所以,应重视幼儿期的心理教育,将其培养成具有良好个性及人格结构的人,有利于今后的学习。所以,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点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为此,我们设置幼儿园的社会性教育包括:自我意识。如:培养幼儿的幼儿自信心、自我控制、自主性、独立性等;交往与人际关系。如:培养幼儿关心、理解、赞赏他人,鼓励幼儿积极和友好的与他人交往等;社会环境。如:丰富幼儿对幼儿园、家庭、家乡、祖国的理解,爱护环境、关心集体等。 根据幼儿社会性特点我们培养的设计思路 一、树立明确的指导思想 对幼儿实行社会性发展教育,不但是幼儿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着面向21世纪的挑战,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研究人的社会化已成为具有国际意义的课题,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已引起人们的普遍注重。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把诚实、自信、对集体的理解、责任感、在社会制约范围内的独立性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日本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把社会意识、合作作为首要水平来培养。德国把社会化人格的培养作为入学准备的三大条件之一。瑞典极为重视儿童的个性发展,主张让儿童在与他人合作的环境中实现社会化。这种趋势的出现是必然的,是社会现实迫切需求的反映,同时也与相关理论研究和进展密切相关。 幼儿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性发展状况,将影响其一生。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指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测试题(有答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测试卷答案 1、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3、《指南》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 4、《指南》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5、《指南》共有(32)个学习和发展目标,(87)条教育建议。 6、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1、《指南》在目标部分别对3~4岁、4~5 岁、5~6 岁三个年龄段中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1、(错)(末期)) 2、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错) 3、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对) 4、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对 ) 5、5-6岁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的目标是,能沿边线较直的画出简单图形,或能边线基本对齐地折纸,会用筷子吃饭,能沿轮廓线检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和((错)(正确答案是能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线条基本平滑,能熟练使用筷子,能沿轮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 6、《指南》是2012年5月通过中国教育部网站颁布的;(对) 7、幼儿每天要睡10-11个小时((错)(11-12小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测试卷(附答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为深入贯彻《》和《》,指导()和()实施科学的()和(),促进幼儿(),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指南》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和()两部分组成。 3、《指南》目标部分分别对()岁、()岁、()岁三个年龄段()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的具体方向。 4、《指南》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和()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与()。 5、《指南》共有()个学习和发展目标,()条教育建议。 6、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交流,让幼儿()、()、()说并能得到积极()。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

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指南》的目标和核心是什么? 2、简述4-5岁幼儿动作发展力量和耐力的发展目标。 3、科学领域包含哪几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 4、在艺术领域教师如何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给予适当指导? 三、问答题:在实施《指南》中我们教师应把握哪些问题?( 30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测试卷答案 一、填空: 1、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2.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3.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4.自传体记忆:是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5.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6.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7.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8.关键期:(见简答题) 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10.象征性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 二、填空 1.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2.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3.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6.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7.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8.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 )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视觉偏爱)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11.多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之间的联合。12.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13.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14.直觉行动思维一方面使儿童的动作(得以协调),一方面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测试题(有答案)

长沙市雨花区育英幼儿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20分) 1、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和()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2、应为幼儿创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交流, 让幼儿()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3、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发展的重要时期。 4、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 2、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的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3、通过虚线画出的图形轮廓连成实线等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同时帮助幼儿学习由上至下和由右至左的运笔技能。( ) 三、选择:(25分) 1、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可以() A、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B、让幼儿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歌、童谣。 C、幼儿阅读中遇到问题时,立即告诉幼儿答案。 D、为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有趣的童话书。 2、()岁幼儿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书写时姿势正确。 A、3-4 B、4-5 C、5-6 3、()岁幼儿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 A、5-6 B、3-4 C、4-5 4、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如:()

A、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如,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 B、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给予积极的回应。 C、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 D、方言和少数民族地区,要积极为幼儿创造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 5、成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如:() A、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 B、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 C、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 D、和幼儿讲话时,成人自身的语言要清楚、简洁。 四、简答题:(46分) 1、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15分) 2、语言领域中倾听与表达包含哪几个目标?(15分) 3、对于“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教育建议有哪些?(16分)

第十一章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心理学第十一章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课题: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与意义 目标: 掌握社会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含义,了解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重点: 社会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含义 难点: 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方法: 讲授、讨论 课时: 课时 过程: 一、社会性及社会性发展的含义 1.社会性: 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行为方式,如对传统价值观的接受,对社会伦理道德的遵从,对文化习俗的尊重以及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 2.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儿童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二、社会性发展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1.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

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 培养身心健全的人是教育的最根本目标。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 完美的人格对一个人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及事业的成功具有促进作用。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社会交往能力等对其事业的成功是很重要的。 2.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幼儿社会性发展在人的一生的社会性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其未来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此阶段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未来人格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二、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一)人际关系的建立 社会性的核心内容就是人际关系。 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幼儿与成人的关系,主要指幼儿与父母的关系(亲子关系);二是幼儿与同伴的关系。 (二)性别行为的发展 性别行为是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 (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道德的发展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体验及道德行为。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就是这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或倾向。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四)攻击性行为 也称侵犯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浅谈如何在生活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浅谈如何在生活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的学习体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把社会领域列为五大领域之一,足以看出社会领域的重要性。然而,在现实当中,受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条件、社会活动教材内容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领域的活动竟成为不少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鸡肋”。其实,幼儿社会领域(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指南》中写道:“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由此,社会领域的学习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指南》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因此,我觉得除了积极实施社会科计划中各种教学活动,在课余时间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也是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教育途径之一。在生活中见缝插针地引导幼儿运用一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实践中巩固经验,这比起以生硬的说教方式来对幼儿进行人格和品行的影响效果更好。 一、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记得刚认识晶晶时,我曾误会晶晶是个木讷的小男孩。她的头发,服饰甚至样貌都是偏男孩子风格的,而且她老不愿意和我说话。有一天,她破天荒地穿了一条宽松的长裙!于是我赶紧抓住机会,边摸着她的裙边,边带着惊奇的口吻夸赞道:“哇!晶晶今天穿了裙子!你穿裙子真好看啊!”同时引导着其他小朋友赞美她今天的打扮。(幸亏孩子们也很配合。)晶晶听后只是望向别处,微微一笑,然后走开了。但接着几天她都穿着不同的裙子回来,然后笑眯眯地站在我面前,意思是“老师,我今天好看吗?”自此,晶晶每次看见我都会主动跟我打招呼或者交谈。我觉得教师都应该树立“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这样的教育观念,这样会使孩子切实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有利于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学会大胆进行交往。同时让孩子们学会欣赏别人,让他们明白到不能只享受着赞美,却忽视了如何去赞美别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