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自2004年5月成立以来,

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自2004年5月成立以来,

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自2004年5月成立以来,
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自2004年5月成立以来,

校内用户校内平台校外VPN校外用户考生校友访客应聘者服务商旧版主页

English Version|

精确搜索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基本数据学校领导校史沿革文化标识信息公开交通导游

新闻资讯

学院部门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国际学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

学科科研

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术会议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海外交流

概况教育合作科技合作国际会议港澳台事务国际学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合作伙伴

文化生活

奥运体育馆文化艺术馆名家论坛学生社团志愿服务社会实践

社会服务

技术推广产业合作人才培训对口支援定点扶贫

教育基金

等你

毕业于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周唯榛同学被我校英语专业录取。目前,我校高招录取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得进行,第一批录取通知书已经寄出,各省市录取分数线也将陆续公布,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重点关注

2014毕业专题

?

报考导航

?

用人制度改革

?更多 >学校新闻

【转发】一封来自芍药村的感谢信

今年7月,我校社会实践小分队进驻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芍药村,实践结束后,该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忠特意发来感谢信。编者在此转发感谢信,希望各个实践小分队能够在锻炼自己的同时,更多得为实践目的地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得到实践目的地的认可。

我校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学生及家人安全无恙

8月3日下午4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学校第一时间与家乡处于灾区的学生联系,5名学生及家人均安全无恙。此外,我校赴云南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小队成员也未受灾情影响。

我校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启程14名学子奔赴3省区

今年,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再出发,14名学子组成的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已于近日奔赴云南、广西和内蒙古,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

傅泽田带队参加第五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论坛(图文)

7月26-27日,第五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论坛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我校副校长傅泽田带队参加了本届论坛。

国管局节能司司长何长江来校调研节能工作(图文)

8月1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司司长何长江一行来到我校,就高校节能管理工作开展调研。副校长张建华在主楼513会议室与何司长一行座谈交流。

我校承办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审核会(图文)

7月31日—8月1日,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我校承办了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审核会。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石鹏建、我校副校长傅泽田出席会议。

?更多 >学校公告

o07 2014-08

财务处

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度部门决算

o06 2014-08

招生办公室

关于在2014级新生中选拔部分同学进入理科试验班等专业学习的通知

o05 2014-08

招生办公室

关于近期电话咨询安排的通知

o17 2014-07

后勤基建处

关于建设工程招标信息发布的说明

o12 2014-07

招生办公室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各省录取结果查询

?

?建设工程招标专题

?

?更多 >媒体农大

o京华时报

好心人改变了我的人生

o新华网

大学社团坚持八载关爱西藏特校生

o新疆日报

北京教授和阿克苏菜农的故事

o光明日报

国际动物遗传学大会首次在我国召开

o求是理论网

念好绿水青山发展经——生态文明、生态现代化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问题?学校微博RSS订阅怀念旧版

中国农业大学版权所有?2013 校登记号:NW—0201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0025 联系我们:support@https://www.docsj.com/doc/2f7642615.html,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XX 报告提出,尽管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成绩显著,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有待提升,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需要深入关注。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网。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XX 学前教育持续快速发展,五年即超《规划纲要》2020目标5% XX年以来,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国十条”与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 报告显示,“入园难”是“十二五”之初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XX年幼儿在园人数只有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到XX年幼儿在园人数猛增到万人,五年增加了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只用五年时间即超过《规划纲要》2020目标任务5%。 全国幼儿园数量由XX年全国仅有幼儿园万所,到XX年增至万所,增幅达%。城区增加了15474所,占%;镇区增加了22883所,占%;乡村增加了18576所,占%。其中,教育部门办普惠性幼儿园城区增加了2953所,占%;镇区增加了8675所,占%;乡村增加了14813所,占%,近九成普惠性幼儿园投放在了乡镇及以下。 全国幼儿园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专任教师数量由XX年

的万人增加到XX年的万人,新增万人;在新增专任教师中,城区占%,镇区占%,乡村占%。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农村义务教育不断享受改革发展红利 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均在农村。五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各项政策不断向农村倾斜,农村义务教育事业迎来利好局面。 主要表现在:农村义务教育呈“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县城大规模学校”基本格局;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数量增加且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率较高,留守数量下降;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大幅提升,生师比不断下降,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改善;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深入推进,受益学生达3300多万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有序推进,全面改薄工程深入实施,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率大幅提升;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支出不断提高。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超过中上收入国家 报告称,近年来,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持续增长,由XX 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超过了85%的基本普及标准;远超中上收入国家%的水平,普通高中生均教育资源状况不断改进,贫困生资助体系日益完善,农村学生上大学机会显著增加。此外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教育

中国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利益整合

一、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利益整合的前提:公共政策认同 (一)从政策失误和失灵的具体案例看公共政策认同的重要性 (二)公共政策认同的要件——决策的科学性与文本的可操作性 A,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有若干必须关注的原则问题: 1、决策者应善于从政策取向上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使各类利益主体能够公正合理地分享社会利益,同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合作所形成的利益负担; 2、尽早明晰政策涉及的各方面利益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政策在偏向于受惠群体的同时,也应体现对利益受损者的补偿 3、协调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不能以牺牲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等去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以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换取暂时的发展; 4、在任何情况下,公共政策决策都必须而且只能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标导向。 B,研究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实践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1、公共政策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2、公共政策以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3、公共政策科学民主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有两方面的内涵: 其一,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其二,“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指少数人或少数地区一部分人的发展,而是指所有人,不分民族、阶层、收入、地位的差别,所有人都应该得到平等、和谐、持续的发展。 公平正义原则的内涵包括: 三是为社会成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发展需求,保障人人都能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好处,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财富总量的不断积累,适时提高社会成员的社会利益满足标准; 四是对最少受益者给予额外的物质帮助和利益补偿,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稳定运行。

2020公共政策案例分析范文

新时期我国的耕地保护问题 一、案例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如,资源环境制约日趋严峻,农产品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上升,来自国际市场的影响明显加大,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民新的就业门路不多,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适应农民需求,其中,我国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在这个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的国家里,耕地不仅关系到GDP的增速,关系到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安定的问题,更是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能否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生命线,“民以食为天,国以食而立。”而耕地恰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正所谓“没天哪有地,没地哪有粮”。当前,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原因如下: (一)城市化建设对“耕地”的侵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 3.8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30.4%。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平方米计算,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 首先,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用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但无论如何,城市化所带来的占用耕地的需要,与耕地保护两者之间毕竟产生了矛盾,如何正确处理这对辩证的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违法用地现象严重 据《中国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

西南大学《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9083)《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财政政策 2、窗口指导 3、产业政策 4、科技政策 5、文化政策 6、循环经济 7、可持续发展 8、货币政策 9、公共政策 10、财政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中国古代长期实施的“重农抑商”政策属于()。 A、政治政策 B、经济政策 C、文化政策 D、社会政策 2、下列哪种形式不是公共政策的表现方式( )。 A、个人计划 B、行政规章 C、政府规划 D、领导人的讲话 3、公平性是公共政策哪一功能常常面临的难题( )。 A、管制 B、导向 C、调控 D、分配 4、财政政策是在()之后广泛使用的。 A、亚当?斯密写出《国富论》 B、一战 C、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提出 D、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 5、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实施()政策。 A、“重农抑商”的政策 B、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政策 C、扩张的财政政策 D、紧缩的财政政策 6、M0等于()。 A、现金 B、存款 C、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D、农村存款和个人存款

7、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和流通中的货币量成()变化。 A、正比例 B、反比例 C、同比例 D、固定比例 8、率先使用“产业政策”的是()。 A、英国 B 、法国 C、美国 D、日本 9、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属于()。 A、产业结构政策 B、产业组织政策 C、产业技术政策 D、产业布局政策 10、社会保障的对象应该是()。 A、穷人 B、富人 C、参加商业保险的人 D、全体社会成员 11、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苏联 12、“计划生育”政策属于()。 A、隐蔽的人口政策 B、广义的人口政策 C、限制人口增殖政策 D、地区性人口政策 13、明确宣布“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在()。 A、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三大 14、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是在()。 A、1956年 B、1978年 C、1995年 D、2008年 15、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在()。 A、1978年 B、1992年 C、2006年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中国农村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公共政策分析 使用对象:模块名称:专业限选 学分:2 考试形式:论文 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对于中国农村教育现状的分析及思考 内容提要:农业、农民、农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 农民文化的现代化是制约农村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村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否。当前, 我国农村教育的状况非常令人担忧。在农村学校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教学质量一直不高,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着课堂教学低效的状况,整个农村教育处于教育的边缘化,所以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刻不容缓。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学低效边缘化 一、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一)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问题繁多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村教师的素质偏低。农村学校特别是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的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仅凭经验施教,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加之学校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较少,多数教师不能进行教研和教学改革。第二,农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新意识等一系列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往往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第三,师资数量不足。农村学校的专业教师普遍严重缺编,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劳技等学科专职教师更是严重短缺。第四,教师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工资待遇和福利与城市教师相差甚远。这大大影响了农村教师从事农村教育的积极性和使命感,造成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极不稳定。第四,性别比例差距大。新生代乡村教师女性居多,多出身于农村,多有留守经历。新生代乡村教师群体逐步呈现“女性化”特征。调研显示,以特岗教师为主体的新生代乡村教师中女性比接近60%。 但是在另一方面,也有各种原因导致了农村的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是在农村地区教师的生活生活困难。从大城市走进偏僻甚至凋敝的乡村,与外界的沟通成为最大的障碍之一。此外,狭小的住宿、办公空间,给教师的工作、生活也带来很大的不便。再者,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在与周围的体力劳动者相比时,教师们发现自己的工资比他们还低,这给同样辛

分析传统中国的公共政策

收稿日期:2012-11-08 作者简介:刘宇红(1972~),女,湖南长沙人,深圳广播电视大学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等。 分析传统中国的公共政策 刘宇红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广东深圳 518008) 摘 要:如果说中国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政策分析,追根溯源,影响中国政策分析数千年的思想莫过于道家和儒家的思想,而儒家思想自汉武帝以后更是中国历朝历代政策制订的依据。 关键词:公共政策;儒家文化;道德范畴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2013)01-0126-03 笔者一直在思考,对于 公共政策分析 这一泊来的洋学问,在我们中国传统的政策分析中是否也存在?它是以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存在的? 一、中国传统的公共政策分析所独具的特点 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创立于春秋后期。在历史上,老子的道家哲学经常被非正式学术界的专家们吸收利用或改造,比如:汉朝的王充、桓谭、杨雄等,还被宋明理学这一正式的学术流派吸收利用。此外,道家哲学在汉朝初期和魏晋时期成为统治者们的治国指导思想,其产物是 文景之治 和魏晋玄学的兴盛。 道 是老子道家学派的重要范畴,它概括了世界的起源、万事万物的运作规律和生息的原理。老子在他的 道德经 中说道: 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提出了天地万物始于 无 的思想。在 道德经 中又层层递进,提出 无为之道 和 治大国如烹小鲜 的治国思想,规劝统治者们应该顺其自然,不要利用国家政权制订强权政策来掠夺人民,不要为了政绩制订扰民政策,而应该让人民休养生息,回归自然,这样人民安居乐业,民风自然朴实,国家才能强盛富足。道家提倡和奉行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的政策,因此道家的治国方针是 无为而治 ,遏制统治阶级掠夺本性,其公共政策的制订是无为而治的第一应用,最终目标是实现 无所不为 即 为无为,则无不治 。 西汉初建朝时期,天下刚刚安定,经济需要复苏和发展,人民需要休养生息,国家需要和平安宁。此时出现了黄老学适应了当时国家和社会的需要。黄老学兼容并包, 一方面继承了道家的 无为 理论,提出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思想,即君子应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并将道家的 无为而治 理论付诸实践;一方面又吸收了儒家的仁爱礼义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即墨家、名家等各家思想之长,认为 不争亦无成功 ,同时提出: 恩威并施、刑德并举、赏罚必信 的理论,因此受到汉朝统治者们的重视和采纳。西汉初年的统治者汉文帝、汉景帝、窦太后都以黄老学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其下大臣陈平、萧何、曹参等都好黄老之学,施无为之政。为了总结汉朝的治国理论,淮南王刘安主持编纂了 淮南子 一书,是后世研究西汉传统国策的参考。道家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政策分析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儒家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几经沉浮,但却是影响中国历史和自汉武帝时期以来历朝历代传统治国方略的最重要的思想,它渗透到了整个古代中国的血液和骨髓当中,并成为中国国人人格和气质的组成部分。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是孔子将夏、商、周三个朝代 尊尊亲亲 传统观念发扬光大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学说核心思想是 中庸 ,并以 仁义礼智信 作为修身立国的行为准则。人伦意识和感性判断凌驾于理性分析之上,对政策的分析不是基于对信息的提炼和论证,而是基于感知。很多人认为,正是因为中国人对儒家思想的信奉,而抑制了宗教的发展,也无法接受西方式的民主,所以在中国,宗教不可能占主导地位,民主思想也不可能盛行。 儒家文化是道德文化, 修身、齐家、治国 然后才平天下,强调人们发自内心的觉悟和良心,强调道德修养和素质、把道德看得比法律更重要,因此相对来说,中国人 社会学研究 J ournal of Jili n Radi o and T V University No.1,2013(T otal No.133)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总第133期)

农村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一、调查目的 对务川县分水镇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在乡村振兴中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发展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建议。 二、调查对象 分水镇中学、中心完小的老师、学生及部分家长。 三、调查内容 了解中学升学率、业务教育完成情况、学生及家长对业务教育的思虑。四、调查方式 调查问卷、实地走访、收集资料。 五、调查时间安排 本次调查的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18年2月2日到2月8日,制定调研计划和调研目录,整理此次调研所要掌握的问题和实现目的。 第二阶段:2018年2月9日到4月2日,实地调研 第三阶段:2018年4月3日到4月20日,撰写调研报告

务川县分水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而且当今时代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中国要走向世界必须培养优秀的人才,而“农民问题是中国的问题,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村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人才的支撑,农村要转型,必须有农民思想、心态、人格的转型,这使我们必须关注农村的教育事业。 一、分水镇教育发展现状 分水镇是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下辖镇,位于务川县北部,距县城60公里,务川至重庆彭水、武隆干线公路穿政府所在地的集镇而过。是务川北上重庆、通江达海的主要途径。东与茅天镇交界,南与砚山镇相连,西与泥高镇接壤,北与浞水镇毗邻。境内属典型的高山、半高山地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有锦鸡、五步蛇等珍稀动、植物品种齐全,有“活化石”野生银杏,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植物红豆杉,兰草繁多,桂花遍布,素有“兰桂之乡”的美称。 当前分水镇共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完小1所,中心幼儿园1所及村小学3所,共有中学生500多人,小学生600多人。去年分水中学高中升学率为45.2%,职业学校升学率为28.2%,小学升学率99.1%。其中包括部分跟随父母到外地打工上学及县城升学的学生。 二、调查结果 由于此次调查问卷被老师当成了课堂作业,同学们对我的问卷作了非常认真的回答,从对问卷的统计来看,61%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19.5%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19.5%的学生害怕学习。而且,我在调查中还发现,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6%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崇洋媚外,对以后的生活一点用处没有。关于学习目的,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约一半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约五分之一的学生选择就业,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还没有考虑。约三分之一的同学有考大学的的打算。而有务农打算的学生很少,不足十分之一。学习态度上,同学们还都比较认真,约三分之二的学生说能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但仍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老师讲得不好或听不懂老师的课。对老师的看法上,80%的同学认为老师的讲课方法古板,和同学们的交流不多。还有一些同学不理解九年义务教育,说没有学完的必要。一半以上的同学觉得家长教育很不得当,只关注自己的成绩。 许多乡亲认为有了钱才是孩子最大的幸福,可是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许多乡亲长年外出打工,父亲单独外出打工的占有很大的比例,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又当爹又当妈,上有公婆,下有孩子,农活家务一大堆,自己常常忙得不可开交,很难再顾及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而且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家长表示高中和大学高额的学费是他们更愿意认孩子学习一点

浅析中国农村教育的弊端

浅析中国农村教育的弊端 浅析中国农村教育的弊端 内容摘要: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根本在人才和教育。可是我国农村教育长期滞后于国家总体水平,农村教育存在一系列弊端。关键词:农村教育;弊端;撤点并校; 城乡大学生;;农村发展 论文创新点:论文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所存在的弊端。重点从家庭、学校、个人、教育软、硬件环境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所存在的弊端,指出了目前城乡教育发展严重失衡的现象,为加快解决农村教育的弊端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近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据着基础性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稳定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虽然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从经济发展总体状况上看,发展仍然不足。 目前,制约和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最根本的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我国有9亿农民,要将我国农村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变为人才资源优势,提高其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服务,就离不开农村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教育是一种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的复杂的社会活动。农村教育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可以说,农村教育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决定性产业。发展教育特别是发展农村教育无疑就成为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济条件的限制使教育失去了基本的保障,教育对农村孩子来讲不仅是增长智慧知识的重要途径,还是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为让孩子有条件受到教育,父母一人或双方外出务工,孩子父母从此天涯相隔,情感上缺乏沟通。留守孩子的监护教育落在爷爷奶奶肩上,断代教育带来一系列生活、情感、教育、心理问题。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目前的年流动人口已逾1.2亿,且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流动人口大军中,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且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少年约有300万人数,“留守儿童”则远远超出这个数字。据福建省的一项调查,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中,“留守儿童”的比例已达到在校生的1/3,而且有着扩大化和低龄化的趋势。另有报道,中部地区的一所农村学校有842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为455名,占学生总数的54.5%。 1、学校。农村教学设施落后,资金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贫乏。在2008年小学生 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2.9∶1,全国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比平均为1.4∶1,这一比例在继续拉大。以2004年为例,全国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之比为1.2∶1;全国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1.4∶1,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 1.3:1。2010年比例远大于该数字。 ; 2、个人。学生普遍面临心理问题。自闭自卑,缺乏生活信心;人际关系紧张;不善言辞;耐挫力差。 3、撤点并校问题。撤点并校政策的初衷是解决布点分散、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育经费紧缺问题。他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办学质量,优化了教育资源,然而这一政策带来了一系列负面

中国公共政策学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 论文题目:中国公共政策学的创新和发展 学生姓名 专业公共管理 层次 批次 学号 学习中心 2014年 3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摘要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涉及政策制定、政策研究和政策分析的科学体系,公共政策科学的研究发展对政府决策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发展公共政策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策科学体系,必须立足我国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本土化,针对我国现有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现状,合理确定中国公共政策学研究和发展的取向,真正做到我国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关键词:公共政策学本土化现状取向

目录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共政策学 (4) 二、中国公共政策学研究取 (4) 三、中国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现状 (5) 3.1中国公共政策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5) 3.2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分析以下三点 (5) 四、中国公共政策学研究和发展的取向 (5) 4.1公共政策学发展的最新趋势与大胆借鉴新理论 (5) 4.2对我国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展望 (6) 五、总结 (6) 参考文献 (7)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共政策学 中国公共政策学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并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而不断发展、成熟,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究其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选择。“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这是毛泽东的一句名言,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公共政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高度概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当党和国家的政策正确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就蒸蒸日上,反之就将遭受挫折、甚至失败。 第二,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的需要。众所周知,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既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它要指导执政党或国家的各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的实践活动,它以实践定向,以发现和解决社会的政策问题为宗旨,为实践服务”。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产物。公共政策学创始人拉斯韦尔指出,该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公共政策学“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归根结底,它须以民主的政治体制为前提。”中国公共政策学的兴起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结果,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产物。 第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的结果。通常认为,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如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的出现,“为政策科学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方法论依据。”改革开放以来,国外一系列新兴学科、新的研究方法,如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运筹学、统计学、决策科学、领导科学、战略研究、未来研究等被陆续介绍到我国,从而使得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迅速崛起,运筹学、统计学、决策科学等新兴学科不断涌现。 二、中国公共政策学研究取得的成就 在理论工作者、政策决策者以及政策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公共政策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门生机勃勃的新兴学科。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公共政策学研究至少取得了如下几项成就: 第一,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理论成果不断涌现。根据研究的重点,我国的公共政策学研究大致沿着这一思想轨迹不断深化。首先是介绍、引进西方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成果;其次是随着公共政策学传入我国,开始从政策学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政策理论,认真而深刻地总结我们党和政府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 第二,学科建设初具规模,研究队伍不断扩大。一门学科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教学工作的开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就有少数党校在干部培训中开设了部分公共政策学的课程。90年代以后,我国公共政策学的教育培训迅速发展,公共政策学的相关课程已在高等院校、党校系统和行政学院系统的教学中逐步扎根,成为大学生、研究生和干部教育培训的一门新兴课程。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研究公共政策的三支队伍。第一是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的研究人员,他们主要从事公共政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第二是行政型政策研究组织的研究人员,他们主要从事现实政策问题的研究。 第三,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学术气氛十分活跃。公共政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严肃的学术团体的建立是学科交流的重要依托。目前,全国性的公共政策学学术团体有两个,即1992年成立的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1994年成立的中国政策科学学会。在这之后,还成立了一些全国性的部门政策研究的学术团体,如1998年成立的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另外,一些省、直辖市、自治区也成立了综合性的政策科学研究会或部门性的政策研究会,如黑龙江省政策科学学会、广东省政策科学研究会等。 三、中国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现状 1中国公共政策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村教育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教育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探究农村教育的变化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特别是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思考当代农村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对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解决及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目录 一、现状篇 浅谈农村教育的变化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pdf1 浅谈我国农村教育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建议.pdf3 农村教育现状及解决对策.pdf5 农村教育研究现状逻辑起点与路径选择.pdf6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农村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pdf10 我国农村教育研究现状调查基于近五年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的分析.pdf 13 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pdf25 新时期农村教育资源现状的剖析与对策.pdf28 农村教育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pdf31 农村教育现状及对策.pdf33 农村教育现状之我见.pdf35 二、问题篇 当前波兰社会转型时期农村教育结构性问题的改进乌.pdf36 我国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研究.pdf39 我国农村教育问题及对策.pdf42 我国农村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pdf44 现阶段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pdf45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村教育问题研究.pdf46

当前农村教育的问题及对策.pdf50 对我国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pdf51 反思中国现阶段农村教育问题.pdf54 农村教育导向问题及多元化发展道路.pdf55 农村教育的几个老问题.pdf57 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探析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pdf58农村教育深层次问题及解决思路.pdf61 农村教育问题现状调查报告.pdf64 三、发展篇 当代农村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pdf65 当前农村教育发展悖论探讨.pdf67 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研究回顾与展望.pdf70 对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新思考.pdf74 关于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实践.pdf76 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pdf77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研究.pdf78 农村教育发展的资源瓶颈.pdf80 农村教育发展模式论.pdf81 浅谈农村教育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df84 试论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pdf86 新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pdf88 影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pdf94

2020中国农业政策

2020中国农业政策 一、普惠制的支农补贴不会减少,甚至要增加。 这是个好事。什么是普惠制支农补贴,直白点说就是凡是农民、凡是有地的、凡是种植者,只要够条件都能得到的补贴,你有我也有,是均摊的。以黑龙江2016年发放的惠农补贴资金为例,比如 “三项补贴”又叫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是每亩71.45元;大豆价格补贴 每亩130.87元;玉米种植者补贴(第一次)是153.929元。这些补贴 来年还会有,而且钱数可能还会增加,大家要放心,你也可以转发 给你的亲戚朋友。 在最近的农家朋友留言中,还有不知道三项补贴是什么,还问发没发呢。黑龙江的还问有没有大豆补贴?等等,从这里可以看出一部 分农民对补贴还是不了解,关心的不到位,也希望农家朋友多关注 信息。自己的事,还是补贴的事,应该多听听,多问问,多看看, 掌握一些信息对自己有好处! 在这里我们还要提醒大家,在流转土地时一定要签好协议。国家的一些补贴是给种植者的。 二、惠农补贴要向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种植倾斜。 国家要下大力气支持规模经营,这是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农业政策巨大调整所在。而对于规模经营者来说,应该抓住政策机会,干实事,迅速壮大,并不是摆样子,享受政策。 将来,从补贴资金的送达角度来看,最大的变化是:政策补贴的扶持导向是依据农业改革的方向来配合推动的,之前普惠制的惠农 补贴资金应该不会减少,但为了配套推进改革的扶持资金一定会是 成倍增加。对于规模经营者来说,想要申报惠农扶持资金,核心还 是要把握住2017年农业改革到底有哪些致富机遇(明天发帖说17年

都有哪些补贴),如果连农业改革的重点方向都摸不透,空谈补贴又 有何用? 国家为什么要下这么大的力度进行农业改革?目的就是要加速推 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而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规模 农业是必经之路,在国家推动规模农业的过程中,尤其是以粮食增 产的规模化经营将成为国家推动规模农业的重要一环,在这其中尤 其是针对带动能力更强的经济组织,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增收 将成为主旋律! 那么,怎么增收?就要通过产业去带动,就要完善补贴。完善补 贴从字面的理解上我们可以发现并不是减少补贴,而是基于原有的 补贴规模进行完善弥补空白,从补贴资金的总量上首先就要有提高,至于价格机制,仅从种粮的角度来讲,就是要通过政策机制和价格 机制双重保险来确保农民收入。而确保农民收入提升核心还是要依 靠农业经济组织,像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包括是工商企 业转型进行农业的人群,将成为国家推动规模农业,重点扶持的对 象!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

第一次 公共政策从层次上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公共政策按层次划分:可以把公共政策从宏观上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元政策(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元政策(总政策)是关于政策的政策,主要指的是指导和规范政策活动本身的理念和方法。在元政策的指导下,所有的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才可以得到制定和实施。但是,元政策并不是指某一具体的政策。其主要涉及的问题是有谁来制定政策?他们怎样制定政策?等等基本政策也称之为基本国策,是总政策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具体化,在这些领域、方面发挥统帅和指导作用。是指导具体政策应该坚持和采取的立场、态度和原则。如基本路线和方针等。基本政策往往是由最高国家权力机构制定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权威性和广泛性。 具体政策则是总政策、基本政策针对特定问题、具体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这类具体政策,这类政策往往涉及到具体的组织或个人,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措施。 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调整国民经济运行的指导原则、准则及各种措施。 ? ? 2、窗口指导:是指一国的中央银行利用其一国之最高货币管理、经济宏观调控的地位、声誉、影响,以谈话、劝告、希望等方式对商业银行等的信贷活动进行指导,使之符合央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意图的活动。 ? ? 3、产业政策: ? ?? ?对产业政策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产业政策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政府对产业的一切政策的总和。 (2)、产业政策是为了弥补市场机制可能造成的失误而由政府采取的一些补救政策。(3)、产业政策就是计划,是政府对未来产业结构变动方向的干预。 (4)、产业政策是为了加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政策,是政府为了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采取**或发展某些产业及其有关活动的政策总和。 (5)、产业政策就是供给管理政策。 (6)、产业政策就是“产业赶超政策”即政府为了赶超发达国家或地区,实施的一系列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总和。 ? ? 结合我国实际,综合各种观点,我们给产业政策下的定义是:产业政策就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或者实现赶超先进,提高本国本地产业竞争力,而对本国本地的产业活动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总和。即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一定时期内产业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规划、干预、引导、促进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政策。其目的在于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和产业内部进行优化配置,建立起高效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论述题 1、试述社会保障的基本要点。 2、试述社会保障政策终结的最根本障碍。 3、试述现代社会保障是建立的理论基础。 1、答:社会保障的主体和主要责任是国家和政府。社会保障只是对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或基本生活的保障,而非为了提高其生活水平,目的是为了实现和维护社会成员的生存权。社会保障既然由政府提供,使用公共财政和纳税人的钱,因此其对象应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社会保障的水平必须和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社会保障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社会是

新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

新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 摘要:新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政策的指引。教育政策对教育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影响与作用。60余年农村教育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政策经验,这些“经验”反映出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亮点与特色,也由此开拓出农村教育发展的“中国式”道路。农村教育的政策经验寓含着政策代价,是与不断正视和不断克服农村教育发展中的政策问题相联系。深入总结和认识农村教育政策经验,对于推进新世纪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教育;发展;政策影响;政策经验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5-0045-06 收稿日期:2012-07-1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一般项目(BGA060028)作者简介:张乐天,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97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农村教育的发展举世瞩目,成就斐然。时至今日,大力促进农村教育发展依然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立足于新世纪农村教育的发展,从政策的视角,对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予以分析讨论。 一、农村教育发展与教育政策之关系简析

本文所持有的一种基本研究假设是:农村教育发展与教育政策有着深刻的联系,教育政策对农村教育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影响与作用,这种影响与作用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对此,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要的分析; 1.从农村教育发展蕴含的政策要求及其必然依存的政策环境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教育发展,包括农村教育发展,都有一个关于发展目标或发展方向的定位。而农村教育发展目标或方向的定位一定是政策的定位,即通过制定教育政策以确定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与方向。教育政策的引领作用就在于它是一种目标与方向的引领。其次,农村教育发展必然含有关于发展任务的表达。而农村教育的发展任务也来自政策的规定,即教育政策规定了不同时期农村教育发展的不同任务。再其次,农村教育发展的方式与途径也往往基于政策的要求,即政策许可或鼓励以某种或某些方式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从以上三个层面的简要分析不难看出,农村教育的发展是与政策的要求、规定密切相连。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家教育发展中,发展农村教育,本身便是一种政策性表达。 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环境。“所谓政策环境,就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在政策环境的诸多因素中,社会经济状况、制度条件、政治文化因素较为突出与重要。而社会经济状况、制度条件和政治文化因素又深切地蕴含着政策性,烙下了十分鲜明的政策印记。它为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奠定了政策基础和创设了环境条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农村政策的调整

专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农村政策的调整 1.(2010年中考)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这封信内容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B.土地改革运动C.“大跃进”运动D.改革开放新时期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展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消灭地主阶级B.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C.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翻身 D.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 3.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4.(2011年中考).宁夏统计局:“2008年,宁夏生产总值突破千亿,达到1098.51亿元,比1978年增长15倍,30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7%”,取得这一成就得益于实行() A.社会主义总路线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改革开放政策 D.土地改革 5.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 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 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4.(2009年中考)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实行土地所有制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②人民公社化运动,强化了土地集体所有制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土地在公有制基础上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 ④农业合作化完成,土地归集体所有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②③④① 二.材料题(2010年中考) 1.材料一:我国农村长期实行的是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在所有制上表现为“一大二公”;在经营方式上是“单打一”、“瞎指挥”;在分配方式上是“大锅饭”。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农民歌谣 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国农村开始实行的制度。(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国农村实行的。(2分) (3)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对我国农村产生的不同影响(4分)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的根源及对策-最新教育文档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的根源及对策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13 亿人口中农业人口占到了百分之 五 六十 , 农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当前建设新农村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又一起点 , 但人力资源的匮乏却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 ,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素质” ,要提高农民的素质 ,就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 随着农村改革和经济的发展 , 农村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但却远远达不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滞后根源的分析 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 具有投资额大、投资期长、收 益期滞后、投资收益递增等特点, 这些特点及教育的公益性使得 只有在既定的条件下 ( 即国家、社会、受教育者及其家人将其作 为一项事业 , 给予大量的资金、时间与精力的投入 , 并在思 想上认 同这项利国、利民、利己的事业 , 全心全力去干好这项事业 ), 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长期以来 , 受我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现实的制约 , 农村的教育无论是在投入还是认识方 面 , 都不尽如人意。 1.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 造成教育资源短缺。教育经费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农村教育的瓶颈 , 无论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还是成人教育 , 其状况都不容乐观。与国际上相比较 ,我国财政预

算内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偏低。从国际上看 , 教育经费只有超过GDP6才能支撑教育现代化。而 2007年我国财政教育经费仅占GDP3.32%,2009年的40000亿元投资中,仅仅安排 1500 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 展 ,3 项合计只占 3.75%。本来基数就不大的教育经费 , 还要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中分配 , 而且分配的原则是倾向于高等教育的, 对基础教育投入基本居于三级教育结构的末端。同时, 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 分配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蛋糕就更小了。 国务院相关文件明确规定 , 农村义务教育实施在国务院领导下, 由地方政府负责 , 分级管理 , 以县为主的体制 , “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但在实际执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 大多数县级政府财力有限 , 无法保 证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投入。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 受制于有限的经费 , 教育部一般实行差额补偿 , 主要是补助一部分人员费用。而维持农村职业教育机构运营和发展所需的其他资金 , 则由机构通过有偿服务方式获得。现实是 : 农村教育的外部经济环境远远滞后于城市 , 融资渠道单一 , 通过市场获得经济补偿的能力非常有限。由于教育资本是向有经济利益的方向倾斜 , 因此 , 优质的职业技术教育资源一般会从乡镇向城市聚集。而农村成人教育的突出困难表现为经费无固定渠道。 除了国家在教育经费投入上整体偏低外 ,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 农民收入不高 , 也无法保证对教育的充分投入。使得我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共政策分析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共政策分析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加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位于民生之首的“人民温饱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然而,在社会医疗服务与制度方面仍存在些相关问题,如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卫生服务机构的质量低下以及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影响与号召下,如何有效解决上述医疗问题,更好地完善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了急需解决的重点之一。为此,该研究就主要根据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内容,对该方面的公共政策作全面分析。 标签:农村合作医疗;公共政策;制度完善;医疗服务;运行体制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据较大比例的国家。在此基础上,关于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将会对我国农村的整体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该研究就在此背景下通过对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理论与发展历程的研究,从独特的公共政策角度来重点分析如何有效促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持续发展。 1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理论内容 在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共包含了以下几种不同的基础理论,分别为:疾病风险理论、社会保险理论、医疗市场控制理论以及政府干预、合作经营以及农村医疗保障理论。上述不同种类的理论在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中都得到了不断的补充与完善。因此,该研究主要就疾病风险与社会保险这两个基础理论作具体分析。 1.1 疾病风险理论 1.1.1 疾病风险是一种纯粹风险在疾病风险理论中,疾病的风险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风险,也被称为纯粹风险,主要意义在于是指一种纯粹的损失风险,而并不包含一定的获利机遇。 1.1.2 疾病风险的严重性疾病不仅会损坏人体的健康组织,使人体的身体机能日益削弱,还会对家庭带来经济与心理上的负担与压力。患病之后,不少家庭因难以支付高额的医疗费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1.2 社会保险理论 在我国,保险制度的诞生有效弥补了疾病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以及危害性等风險,一般来说,保险制度为社会各界提供两种不同类型的保险物品,分别为:公共性的与私人性的。然而在我国的保险市场中,常常会遇到相应的有关道德与社会方面的问题,不少被保险人出于对利益的索取而进行“骗保”或者是“伪保”,而商业保险公司也会通过给被保险人提供保险服务的这种方式,来从中获取一定的利益。因此,也可以由上述内容总结出一个结论:社会的医疗保险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