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2.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的写作手法。

3.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本文的结构方式及大量引用诗词典故的作用。

2.难点: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

一、课前尝试

(一)学法指导

1.借助网络、图书馆等资源了解荔枝的相关知识。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初步感知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3. 掌握说明文的一般阅读方法:了解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结构、文章的语言特点等

(二)尝试练习

1.正音

缯()瓤()醴()酪()囊()夤()

畯()龟()裂萌蘖()日啖()渣滓()()2. 解释下列词语

龟裂:呈现许多裂纹。

幅员:领土面积。地广狭为幅,周围为员,员即圆。

渣滓:⑴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⑵比喻品质恶劣对社会起破坏作用的人。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造化:⑴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⑵福气、运气。

3. 填空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篇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范畴,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具有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等特点。

4. 问答题

(1)本文主要介绍了荔枝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2)本文课划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全文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10),主要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特点。

第1段: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引出说明对象。

第2段-第5段:主要写荔枝的外部形态。

第6段-第10段:写荔枝的果实。从壳膜写起,写了果肉、贮运、核、花。

第二部分(11-14),主要介绍荔枝的生产情况。先写荔枝的产地分布,次写有关荔枝的专著,再写荔枝的移植,最后写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

二、课堂探究

1. 解题:标题给我们提供了荔枝的几点信息这一标题有何创意

(1)标题给我们提供了三点信息:

产地 南州——泛指我国南方。

成熟期 六月——阳历七月。

颜色 丹——红色。

(2)作用:以诗为题,新颖,同时也很有概括力(荔枝的重要信息)。

2. 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面关于课文结构分析的表格。

3.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本文使用了哪种说明顺序有何作用顺序可否颠倒

本文的说明顺序为先主(荔枝的形态特点)后次(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及建议),而介绍荔枝的形态特点时是按由表(外部形态)及里(内部构造)的顺序。

这样来写,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主次鲜明,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

荔枝的形

态结构

(1—10)

荔枝的生

产情况

(11—14)

外部形态(2—5) 内部构造(6—10) 外壳构造⑵

外壳颜色⑶ 荔枝形状⑷ 大小重量⑸

荔枝薄膜⑹ 荔枝果肉⑺ 荔枝贮藏⑻ 荔枝果核⑼

荔枝的花⑽ 荔枝产地和栽培史 ⑾ 古代的荔枝书谱⑿ 荔枝的生长北限⒀ 荔枝生产的发展⒁ 主

——次 外(表)——内(里)

三、课堂检测

1.下列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A )

A.粗糙cāo红缯zēng乳酪lào B.背负bèi树冠ɡuān萌蘖niè

C.龟裂guī宋徽宗hui 贮藏zhù D.谚语yàn紫绡qiāo果梗ɡěnɡ

分析:B项“背”读bēi, C项“龟”读jūn ,D项“绡”读xiāo,前二者系多音字,D 项系与形近字而误。

2.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无误的一组是( C )

A.醴酪纵然粗糙呕气 B.希奇薄膜烘干嘲讽

C.花序进贡移植吹嘘 D.气侯渣滓绚丽褐色

分析:皆因形、音都相近或相同而误。 A项“呕”应为“怄”,B项“希”应为“稀”,D 项“侯”应为“候”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C )

A.紫绡(生丝织的绸子)兼程(既走水路,又走陆路)B.醴酪(甜酒)日啖(品尝)

C.密移造化出深山(自然、天然)绛囊(深红色)

D.山顶千门次第开(第二次)浑圆(全、满)

分析:A项“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程,B项“酪”:用乳汁制的半凝固状食品,D项“次第”:依次。

4.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D )

A.正如白居易所说:“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B.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D.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分析:句末句号应在引号内。

5.对本文文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南州,泛指粤闽一带;六月,是农历六月,这句话概括了荔枝的产地和成熟时间。B.丹,是深红色,在此处是名词作动词用,意思是正在成为红色,即指荔枝逐渐成熟。C.用诗做文题,既鲜明又形象,富于诗意,而且与本文广泛征引古代诗文的写法相映衬,突现了文章的文学情趣。

D.用古人的一句诗为题,巧妙地概括了文章重点说明的内容,独树一帜,别有情趣。

分析:“丹”是名词,红色

6.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有对有错,请加以判断,并说说作者引用《荔枝图序》有何作用

(1)壳如红缯——错(粗糙)膜如紫绡——错(误作)

瓤肉莹白如冰雪——对甘酸浆液如醴酪——对

(2)作用:一是引出下文,引出文章所要说明的对象。二是增添文章的文学情趣。三是使读者对荔枝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并且通过对荔枝形态的疑问,造成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

第二学时

主要内容:体会文中说明方法使用的好处,以及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一、课前尝试

1.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作比较——突出被说明对象特征

列数字、举例子——使说明内容具体化,科学、准确、具体

打比方、摹状貌——使说明生动、形象,增强趣味性

下定义——准确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科学、准确、精练、严密

作诠释——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说明

引资料——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增加说明的趣味性

分类别——使说明对象严密细致,条理清晰

2. 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顺序有哪些

(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递进,或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

二、课堂探究

1. 说明文为了将说明对象说清楚往往要使用很多的说明方法,哪种说明方法在本文中大放异彩找出来,并且分析其作用。

(1)说明方法:引用说明(引资料)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说明荔枝的外形及内部特征)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说明荔枝的颜色)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长安回望诱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突出苏轼对荔枝的喜爱)

(2)作用:古代诗文、文献资材、谚语等本文引用达十余处之多。这样既丰富了文章内容,扩大了知识面,使作者的观点显得确凿可信,加强了说明效果,同时又使文字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文学韵味,因而也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既能了解有关的科学知

识,又能获得一种文学享受。

2.文章中除了使用引用这种说明方法,还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举例子

来自现实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一些稀奇的品种,如……‘龙牙’,……‘珍珠’。”等。

来自调查材料的,如“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来自史籍和科学专著的,如“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杨贵妃吃荔枝的事;“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等。

(2)打比方

直接比喻说明,如说明荔枝壳面形态时,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说明荔枝的果形时说“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介绍优良的荔枝的种子时说“形状很小,有似丁香”;在说明荔枝外壳的色泽时说“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等。

引用古籍或诗文作喻,如“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

(作用:形象,使人易于理解生动,有文学情趣)

(3)列数字

在介绍荔枝的成熟期,果实的大小、重量,荔枝的贮藏,荔枝的花期、花序的主花朵数与结实数,我国栽培荔枝的历史,古籍中所载的荔枝的品种时,都运用了数字。

如: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

(作用:准确、客观、具体……)

(4)作比较

“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有似丁香。”

(作用:突出被说明对象特征)

(5)分类别

“广东有双季荔枝,……又有四季荔枝,……

(作用:使说明对象严密细致,条理清晰)

(6)下定义

“荔枝壳表面……特称龟裂片。”、“两侧……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

(作用:准确、科学……)

3. 叶圣陶曾经说过:“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说明白了”即说到准确、明白

即止。请同学们以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为说说作者在本文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啊(提示从说明方法的使用和说明语言的运用两个方面思考)

(1)成熟的荔枝,大多数

...是深红色或紫色。

(2)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

..蒂部大,顶端稍小。

(3)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

..失去洁白的面貌。

(4)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

明确:“大多数”表示超过半数很多的数量,但不是全部。如果去掉,就可能被误解为全

部。

“通常”表示一般、常见的情况,不包括特殊不常见的情况。如果去掉,就把特殊不常见的情况也包括在内了。

“完全”表示全部,没有例外。

“极”表示最高程度的少,“极少数”比少数更少。

4. 归纳文章主旨

本文从生态特征和生产情况两个方面介绍荔枝的有关知识,提出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

5. 文章有何艺术特色

(1)科学性

(2)文学性

三、课堂检测

1.“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D )

A.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在北方成活,将来一定是可以实现的。

B.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不一定有可能实现的。

C.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移植到北方,不可能在将来不取得成功。

D.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有可能成功的。

2.文章说明荔枝的果形“呈心脏形、卵圆形”,最后说明旧记载中的一些稀奇的品种。说明这些稀奇品种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

A. 读者对古今荔枝果形有个全面了解。

B. 突出这一荔枝果形说明的科学性。

C. 增添文章的趣味性。

D. 说明我国荔枝品种繁多。

3.课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诗句来说明有关荔枝的知识,试指出下列引诗的具体说明对象。(1)飞焰欲横天______荔枝成熟时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荔枝壳膜的形状和颜色。

(3)红云几万重果实成熟时荔枝林的颜色和形态。

(4)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荔枝不耐贮藏。(5)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不耐贮藏。

(6)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古人对荔枝美味的赞颂。

4.指出下列各段所用的说明方法。

(1)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

打比方、下定义

(2)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举例子、打比方

(3)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列数字、引用

5.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30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1)这一段主要说明什么内容

荔枝的贮藏

(2)文中加粗的两个“这”,指代的对象相同吗指代的是什么

相同都是“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

(3)这段主要采取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引用、列数字、举例子

6.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二千年以上了。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自从蔡襄的《荔枝谱》(1059)成书以后,福建荔枝也为人所重视。广西和云南也产荔枝,却很少有人说起。(1)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荔枝的原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2)哪些证据可以证明“荔枝原产于我国”

一、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二、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

(3)本段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举例子

7.牛刀小试:

以“东坡肉制作”为题,仿照文本写一篇简短的说明文,200字左右,要求“说得明白”。

给家乡孩子的信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教材分析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是作家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信,这封信感情真挚,表达了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和喜爱。通过学习,可使学生了解有关书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读巴金爷爷的信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本课紧密的与主题相联系,以书信体的形式,用简明、清楚的语言表达方式,传达出写信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为学生独立写信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几年来的语言积累,可以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所讲的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能够结合相关的词语和句子谈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其中的情感。由于学生曾经学习过书信的写法,因此对写信格式的掌握不是难点。相反,在学习巴金爷爷信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因为语言含义较为深刻,在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时,将会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设计理念: 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和小组合作交流,体会巴金老爷爷用自己的一生和对自己的评价来教育孩子们该怎样做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正确掌握书写格式; 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老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 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愿望。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说话、写话的语言实践。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教具准备: 查找巴金的相关资料 课前先学: 阅读巴金的《鸟的天堂》。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近一位老人,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槐乡五月》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花美人美生活美,表达了作者对槐乡五月深深的喜爱之情。本文的语言如诗如画,美妙动听,描写与抒情水乳交融,对称的句式错落有致,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培养语感的好材料。 设计理念: 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倡导自主、协作的学习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在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品味语言文字、朗诵优美词句中积累词语,培养语感。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槐花的方法。 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快乐幸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受。 教学重难点: 品味欣赏优美词句,感受槐花的美丽清香,感悟槐乡孩子的热情纯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飘溢;那里的孩子热情好客,纯朴可爱,于是,人们称这里为“槐乡”。同学们,让我们沐浴着轻柔的春风,迈着轻盈的脚步,一起走进槐乡,走进槐乡的五月,好吗?

[板书:槐乡五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去感受槐乡的气息。 2、同学们读得真投入,似乎被槐乡的美景迷住了,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3、是呀,五月的槐乡,处处飘香;五月的槐乡,笑声飞扬,难怪作者写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课件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4、朗读2遍。 三、品读赏析,感受槐乡美景 1、的确是这样,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不信,你听:[课件出示:在五月,洋槐开花了(吆喝)音乐声中播放画面] 2、槐花美吗?赶快读读第一自然段吧,边读边体会,槐花有什么特点?槐花给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 3、白 (1)读有关语句。 [课件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2)齐读,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槐花洁白无瑕,似瑞雪,如白银,咱们边读边想象。 4、美 (1)读有关词句。 [课件出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2)请美美地读一读,细细想一想,你欣赏到了什么? (3)咱们来体会体会这个“抱”和“挂”字,从“抱在一起”你感受到什么?从“挂满枝头”感受到什么? 对,这个“抱”字,把槐花写活了,“挂”字把槐花写美了,这是一种团结之美,一种生机勃勃之美,一种充满生命之美。谁来把这种美读出来? (4)这么美的槐花,在作者眼中像什么?在你的眼中呢? (5)槐花美,你们的想象力美,作者的语言更美,咱们来试着记住这些优美的文

三年级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反思范文 一、设计思路: 本次讲课主要依据二课时教学目标而设定的,紧紧围绕师生互动,从“导学案”要求来设定,共分温故互查、设问导读、合作交流、自主检测、展示点拨共五部分内容。并且在每一部分内容中都有问题的设问。 二、教学中的优点: 我认为这节课的亮点有:一是能利用课外收集的资料来证明巴金并不普通,而是一个很谦虚,很了不起的人;二是将导学案中的设问导读题和巩固练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很好地引导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更值得我欣赏的一点是,改动后的设问导读题中,注重了教给学生学法上的`指导。开始时,自认为教案写得比较满意,但讲课后,确确实实发现教案中存在的问题。 三、教案及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1)教案设计内容过多,精炼不佳。教案设计中设计了全书主要内容,而忽视了重点的突出性。从而使教学中呈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并且整个过程不够完整,在重难点突出上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2)时间把握不到位忽略了课堂效益,一味追求“师生互动”。同时,也没有花大量时间准备,有麻痹大意现象出现。

(3)每次讲完课后,总有讲不完的感觉。归结一点:没有精选所讲内容,面面俱到,还是没敢放开学生,末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 (4)“导学案”合理运用,非常不成熟,有点班门弄斧之感觉。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我应该认真研究、认真学习、多钻研新的教学方法,向其他教学优秀的教师学习,多听听他们的指导,多多摸索教育教学规律,让自学的光芒充满自己的心灵,提升语文素质水平,这样才能为更好地教学奠定基础。 (5)多钻研钻研语文方面的书籍,多看有关教学方面的书,把自己的业务语文水平提升一个阶段,让更多的知识服务于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育教学水平。 今后,我将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努力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3.初步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语言优美,如“星罗棋布”“碧波浩渺”等,注重对学生语言的积累。 难点:初步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教学资源课文磁带、挂图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一个沿海国家,你们知道在我国最南端有什么嘛?那里有金色的海滩,辽阔的大海、美丽富饶的群岛。今天,我们就到美丽的南沙群岛去看一看。指板书:是一个岛吗?理解“群岛” (二).质疑课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课题)对于这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想知道什么? 2.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相信认真的学生一定能找到答案。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字词 (三)精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1.你找到答案了吗,那南沙群岛共有多少个岛啊?从哪知道的?请你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还知道了什么? (1)第一句:这真是个美丽的传说!“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从“一串串晶莹的珍珠”你能体会到什么? (2)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岛屿之多?边读边想象,并找出重点的词语。(二百多座、星罗棋布。相机理解“星罗棋布)”。 (3)作者不仅用美丽的传说,还用数字和成语写出了岛的数量之多,写的得真好,想不想读一读1、2句【生读1、2句】

师小结:南沙群岛的岛屿星罗棋布,美如珍珠,你们读得真不错。 ⑷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就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他们会怎样生活,请细细读读第三句。 师总结: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南沙群岛上,说明自古以来美丽的南沙群岛就是我国的领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为之骄傲,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感再读第1自然段。 2、过渡:美丽的南沙群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你是被南沙群岛的丰富物产吸引了呢,还是被迷人的景色所吸引?哪儿吸引你,就在哪儿多看看,多读读。 【第二自然段】 1、同学们,哪里最吸引你?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交流有海洋生物、矿产资源、海洋动力。】 2、出示第二句。如果老师把这一句改成这样,你觉得怎样?【她有很多很多的海洋生物,有很多很多的矿产资源,有很多很多的海洋动力。】自己读一读,体会有什么不同?【生读句子】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点拨:多到什么程度?】 3、过渡:为了进一步说明南沙群岛的物产丰富,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具体说明。齐读第三句。从“仅”这个字你能体会到什么?。 4、课下老师让同学们查阅了资料,那你能结合自己的资料用这样的总分句式来说一说吗? 【南沙群岛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有(章鱼),有(海星),有(乌贼)。南沙群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石油),有(锌),有(天燃气)。南沙群岛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有(风力),有(潮汐)】 5.师:南沙有难以计数的海洋生物,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这些都说明什么?(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所以这一句是这一自然短的---中心句。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南沙群岛是巨大的蓝色宝库”吗? 【第三自然段】 1、南沙不仅物产丰富,景色也十分迷人,是个迷人的世界”。请大家默读第三小节,用横线划出你认为写出南沙美丽的句子。 2、同学们刚才找得很认真,谁来读一读你认为南沙美丽的句子。 生交流,指生说美在哪?和他一样也找这个句子的同学,可能你觉得美的理由和他不一样,你可以补充一下。 3、(1)【(出示2、3句)】请大家自由朗读这句描写蓝天、海水的句子。 师小结:南沙群岛的海水幽兰深邃,天空一碧如洗,置身其中,我看很多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 美丽的南沙群岛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 一,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难以计数选第2个,其余选第一个。 二,找错别字。 1,座布 2,仅计 三,选词填空。 1辽阔广阔宽阔 2蕴藏蕴含 3胜地圣地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航行捕鱼,开垦种植,搏击风浪的汗水;生息繁衍的烟灰。 2,难以计数珍贵,极为丰富矿产资源,用之不竭。第二波斯湾。 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海洋生物矿产资源海洋动力。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画第一句。 2,标点有逗号 2个顿号逗号句号 3.好像未来舞动 4,蓝玉,翡翠,水天相连,五彩缤纷。南沙群岛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庐山的云雾 一,先组词,再填空。 反向写字暴风 返回一泻千里瀑布 方访火伙包泡 二,填上合适的词。 神秘顶 茫茫座 舒服座 秀丽条 三,写成语。 1,一泻千里 2,腾云驾雾 3,千姿百态 四,填空。 1,雄伟 2,美丽的南沙群岛真令人流连往返。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变幻无常一泻千里。 2,千姿百态。随风飘荡,一泻千里;四蹄生风,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六,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1,千姿百态 2,笼罩山头,缠绕半山,弥漫山谷,阻挡山峰。绒帽,玉带,大海,天幕。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4,那些云彩不知从哪里飘过来的,一朵朵散落在天空,仿佛茫茫草原上欢快的羊群。不一会儿,调皮的羊儿们开始玩耍起来,一只只首尾相连,就像一条夕阳下飞舞的巨龙。不知为何巨龙又盘旋起来,慢慢地聚拢成一座巨大的山峰,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大约是风姑娘不愿意这座大山吓坏了孩子们,轻轻地吹了一口气,大山就碎成了无数小块,像极了一群顽皮可爱的小白兔。孩子们高兴地笑了……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微笑着承受一切 一,选择正确读音, 输赢选第二个,其余选第一个。 二,照样子,写写。 清风习习 秋雨绵绵 威风凛凛 白发苍苍 银光闪闪 北风呼呼 生机勃勃 三,造句。 1,他用询问的目光望想大家。 2,病人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发生了意外。 四,选择关联词语。 1,因为所以 2,虽然但是 3,不仅还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躺在床上不能动弹。 2,失声痛哭,没有掉一滴眼泪,桑兰很坚强。 1,桑兰总是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 2,桑兰非常喜欢体操。 3,桑兰你真坚强! 4,不屈不挠百折不挠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雪儿 一,查字典,填空。 1,A 点哀伤 2,S 直刀旁 10 二,填空。 道明媚轻轻 只蓝蓝咕咕 双漂浮喃喃 三,选词填空。 1,顽强坚强 2,连续陆续继续 四,仔细观察课本上的雪儿插图,用几句话描写出雪儿的样子,尽量用到下面的词语。 雪儿的羽毛雪白雪白的,长着一双金黄的眼珠,一见到我就咕咕只叫。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013《想北平》导学案附答案

ZX-YW-10-013 《想北平》导学案 编写人:张楠审核人:贺贞冰编写时间:2013-09-03 【学习目标】(带着目标努力,带着梦想飞翔) 1.掌握关于老舍的文学知识,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 2.能够感受作者质朴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故乡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3.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重点难点】 1.体会浓厚的眷恋思乡之情,领悟文章的人文精神。 2.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学法指导】 1.充分预习,读熟文本基础上认真研读学案内容。 2.规范书写,自主完成;小组合作探讨,答疑解惑。 【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含义。 2、老舍(1899~1966),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原名( ),字(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等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 【学习过程】 合作探究 1.快速浏览课文并回答:文中哪几节直接写到了北平的特点? 2.齐读第4、5节,思考:在这两段中作者写出了北平的哪些特点呢? 3.思考讨论:这些特点在文中又是如何具体表现的呢? 4、齐读第6、7小节,思考并回答:在这一段中作者又写出了北平的什么特点呢? 5、我们再来看一看他在这篇文章中又是如何“想”的呢?(过渡到1—3节的学习) 6、作者反复说我对北平的爱“说不出”,到底说出来没有?怎样说的? 7、思考探究:文章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收束全文,这一笔好在哪里? 【课后练习】(试试你的身手吧!)

课内阅读题 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语言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_____________,以便刺激;在北平,_________________。 8.对前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强调北平地方大,事情多,而自己知道的太少,是为了表明本文是写“我的北平” B、作者用对自己的母亲的爱来类比对北平的爱,突出了爱的真挚深厚 C、作者反复说自己“爱北平”“想说而说不出”,是指“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 D、第3段中,作者用杜鹃作比喻,是取杜鹃啼声悲切的特点。 9.第2段中,作者说“每一细小的事情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 10.分析第4段中“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一句在文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反思】 1、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会了吗? 2、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3、关于本篇文章还有哪些问题?

《给家乡孩子的信》

《给家乡孩子的信》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正确掌握书写格式;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老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屏幕滚动播放巴金的图片 师:同学们,从屏幕不停滚动播放的图片中,我们已经知道这位就是巴金老爷爷,通过上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交流: 我知道这是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信; 我知道当时巴金老爷爷已经87岁,而且身体有病; …… 2、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巴金老爷爷特别感兴趣,想了解有关他的更多内容,我特地到网上收集了一些有关于他的资料,如巴金的作品、人们对巴金的评价等等,你对什么感兴趣呢?

指名交流,上机操作,朗读。 3、我们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同学们想了解更多有关巴金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阅。现在,我想问问同学们,通过对巴金深入的了解,你想对巴金说什么? 生:巴金的作品真多; 生:巴金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 4、师:看来,同学们对巴金的评价也相当高,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巴金老爷爷对自己的评价又怎样呢? 二、精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上问题。 生交流:巴金老爷爷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 出示相关句子品读 师:针对社会各界和同学们对巴金的评价,以及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大家都认为巴金很了不起,可他为何在自己信中说自己只是普通的一个人? 生交流,出示相关句子 读,感悟 板书:平平凡凡 师:巴金是这样教育家乡的孩子就算有了成绩也要把自己看成普通人,也教育了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那么,这节巴金除了教育我们要做普通人,还对我们进行了哪些教育呢? 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交流感受。

写给家乡孩子的信

18写给家乡孩子的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3、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亲切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 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体会“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深入体会生命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巴金短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出示巴金图片 2、出示作家卡片 3、巴金爷爷是一个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享有崇高声誉的作家。他的家乡在 四川成都,那儿的孩子想念他,经常给他写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巴金爷爷在87岁时,给家乡的孩子写的一封回信。 4、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二、检查预习 1、读词语,听写生字 2、读课文过关。你认为那一段课文比较感人,开火车读一下。评价。 3、理解词语 A 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巴金爷爷巴金爷爷提笔写字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着给家乡的孩子写信,体现了巴金爷爷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 B 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巴金爷爷对生命的意义的感悟是经历了无数次努力思索、追求才得来的,来之不易。) C 亲爱的家乡的孩子们,我真羡慕你们。 4、巴金爷爷在信中和家乡的孩子们说了些什么? 想象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围在他身边的情景 写字困难,但坚持着给孩子们写信,告诉孩子们今年不能回家乡。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让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三、合作探究 1、自学提纲 画出你认为文中含义深刻或让你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写一下批注,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想。 2、自学 3、讨论 A孩子们在信中会说些什么?读出当时的情景 B理解“我多么想看你们天真的饿笑脸,多们想听你们歌唱的话语,但是我没有

2017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案

2017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案 全册备课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特点,是承上启下,就是从一二年级的认识字教学为重点,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翻苏版国标本第六册,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有“五新”:题材新、立意新、角度新、结构新、语言新。 本单元共三篇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这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都是景美、情美的美文,适合朗读感悟和积累运用。我们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起来,成为一组“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理。单元目的 1、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透过课文中优美的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享受审美愉悦。 3、引导享受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单元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优美的课文。 3、通过学习,感受文章语言的美,激发想象力,享受审美愉悦,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建议 将“习惯篇”中的预习习惯的培养纳入到本单元的训练之中。到了中年级,应加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落实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将“预习作业”设计为《我的课前研究报告》,报告可以从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探究解疑,搜集处理相关等方面,让学生成为“研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2) 《长城和运河》(2)《美丽的南沙群岛》(2) 《庐山的云雾》(2)习作1(2)练习1(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预习、复习,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培养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学准备 1.收集学生在家学习情况的照片。 2.整理学生假期学习习惯调查表。 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坐姿端正、执笔正确、学习用品摆放整齐3.布置预习本课:看懂图意。 4.积木一套、白纸、信封、书法用纸一张、优秀作业若干。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1)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造“成长塔”,谁的高而且稳,谁就是成功者,老师奖一颗“成功之星”。 小组领取积木开始搭建,相机评议,得出:“成长塔”基石越多越稳,才可以搭建得更高。 2.同学们,“成长塔”的基石就是你们的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你才能成为成功者哟。 3.根据家长填写的调查表给自己的“成长塔”贴基石。

给家乡孩子的信 (一)

【课题】:《给家乡孩子的信》本课共2 课时,本节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课标定位】:《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是作家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信,这封信感情真挚,表达了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和喜爱,通过学习,可使学生了解有关书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读巴金爷爷的信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本课紧密的与主题相联系,以书信体的形式,用简明、清楚的语言表达方式,传达出写信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为学生独立写信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本课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教学难点】:1、掌握书信的格式。2、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自学指南】: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本课新词。 2、思考:巴金爷爷为什么写这封新,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哪些希望?【自学测评】:检查读课文情况。 【情景引入】:一、谈话导入: 1、巴金爷爷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声誉。家乡孩子想念他,都写信给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2、他为什么写这封信?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他的哪些希望呢? 【核心活动】:一介绍巴金的资料以及时代背景。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默读课文,说说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勾划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名读生字,找新词,分析重点生字的结构及写字时的注意事项。 生字:封挥限奉献存宽惜杰维 生词:争先恐后温暖辜负失望才华思索追求奉献享受维持羡慕宽广真诚祝福 4、理解词语: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辜负:对不住(别人的好意、期望或帮助) 天真:心地单纯、性情直率;没有做作和虚伪。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艺方面)。 奉献:恭敬的交付、呈献。享受: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 维持:保持,使继续存在下去。花费:因使用而消耗掉。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者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5、多音字: 看 kān(看护)当 dāng(当心)答 dā(答应) Kàn(看见) dàng(当铺) dá(回答)

2018年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人教最新苏教版 语文配套教学设计 各课内容如下: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文 1 长城和运河 2 美丽的南沙群岛 3 庐山的云雾 习作1 练习1 课文 4 微笑着承受一切 5 雪儿 6 花瓣飘香习作2 练习2 课文 7 菩萨兵 8 李广射虎9 少年王勃10 大作家的小老师 习作3 练习3 课文 11 赶海12 荷花 13 古诗两首习作4 练习4 课文 1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15 水上飞机16 跟踪台风的卫星 习作5 练习5 课文 17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8 狼和鹿19 放飞蜻蜓 习作6 练习6 课文 20 恐龙21 槐乡五月22 海底世界23 日月潭的传说 习作7 练习7 课文 24 寓言两则25 争论的故事26 剪枝的学问 习作8 练习8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 学校:X X小学 班级:X X年级 任课教师:X X X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特点,是承上启下,就是从一二年级的认识字教学为重点,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翻苏版国标本第六册,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有“五新”:题材新、立意新、角度新、结构新、语言新。 本单元共三篇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这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都是景美、情美的美文,适合朗读感悟和积累运用。我们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起来,成为一组“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理。 单元目的 1、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透过课文中优美的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享受审美愉悦。 3、引导享受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单元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优美的课文。 3、通过学习,感受文章语言的美,激发想象力,享受审美愉悦,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建议 将“习惯篇”中的预习习惯的培养纳入到本单元的训练之中。到了中年级,应加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落实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将“预习作业”设计为《我的课前研究报告》,报告可以从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探究解疑,搜集处理相关等方面,让学生成为“研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2) 《长城和运河》(2)《美丽的南沙群岛》(2) 《庐山的云雾》(2)习作1(2)练习1(3)

(完整版)桥边的老人导学案及答案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高二2部) 编写人:审核人: 班级:组别:姓名: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和第三人称中全知视角的运用。 【学习重点难点】 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及作用。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1、作家作品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老人与海》之中,以及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2、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 3、背景介绍: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4、海明威名言 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打败。 生活与斗牛差不多。不是你战胜牛,就是牛挑死你。 上帝创造人,不是为了失败。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海明威自题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啦!

现代文给家乡孩子的信阅读答案

现代文给家乡孩子的信阅读答案 不要把我当做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写作( )我有才华,( )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这种感情。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吃白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能办得到,( )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为了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者多次运用了反义词。认真默读,摘抄下来。 3、上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讲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作者多次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处抄写下来。 4、读了这段话,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作者的高尚品格;感情到比生存更有价值的是。 参考答案: 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信》: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这个我们能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 2、为了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者多次运用了反义词。摘抄:杰出-普通失败-成功奉献-享受别人-自己 3、上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讲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作者多次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处抄写下来: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4、读了这段话,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作者爱国奉献的高尚品格;感受到比生存更有价值的是奉献。 二、有一天,孩子仰起花一般好看的脸,问白鸽。 1、这首诗综合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这些修辞手法。 2、结合上下文,分析下各句加点字能否去掉,并简要说明理由。 (1)孩子仰起花一般好看的笑脸。这句中花一般好看的可不可去掉。并说明理由。把孩子比做花朵,是比喻的巧用。(2)从四面八方衔来了答案。中从四面八方可不可去掉,并说明理由。四面八方,是概括答案的来源。3、请你也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说祖国是什么:祖国是载着梦想的飞船!祖国是心中永远灿烂的光环!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知识点、教 案及练习题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字:撒、璧、俯、魅 词:辽阔、晶莹、岛屿、浩瀚、繁衍、蕴藏、储量、美誉、翡翠、碧波浩淼、心旷神怡 重点句子 1、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 2、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3、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4、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主要内容: 《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句向我们介绍了南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资源,主要写了南沙物产富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2少年当自强导学案

5.2 少年当自强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青少年主动承担责任,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能力目标:提高青少年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知识目标:懂得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知道青少年肩负的责任,明白在这充满希望与挑战的社会里青少年要有怎样的情怀与抱负。 【重点难点】 重点: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 难点:少年强当自强。 预习案 1.青少年为什么要有理想、有担当? ①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 ②青年一代、、,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③青少年的责任是赋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每一代青少年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④我们正处在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 2.怎样实现少年强,中国强?(怎么做) ①青少年的责任是赋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责任。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的,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 ②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我们要坚定,,,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自己精彩的人生 3.青少年为什么要拥有情怀和抱负? ①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 ②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 4.青少年应拥有怎样的情怀与抱负? ①我们要传承、发扬中华民族,增强爱国情感,弘扬精神和精神,践行社会主义,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和,做到有、懂、能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②要了解人类,积极关切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 ③要有,居安思危,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和。 ④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传递,讲好,展现,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1、一位上海女孩徐丽丽出于对日语和商学的兴趣东渡日本求学。在日本他利用闲暇时间参加 公益活动,和许多日本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五年后毅然决定选择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建设 家乡,回报亲人,把他从国外学到的知识贡献给家乡的经济建设去。 (1)你从徐丽丽身上读出了怎样的情怀? (2)你同意徐丽丽的做法吗?为什么? 2.2018年6月11日,6名丹寨少年踏上了世界杯之旅。6月14日晚,他们参加了2018年俄罗斯足球世界杯揭幕战,担任护旗手,成为历史上首批担任世界杯护旗手的中国少年。站在全世界瞩目的舞台上,他们不仅圆满完成了护旗任务,更为家乡丹寨搭建了一座通向世界的桥梁。 通过本次护旗手活动,大山里怀揣世界杯梦想的丹寨孩子,走出了大山,走到了世界杯的赛场。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周次:学科:政治主备人: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授课人:

9书信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及作业题

1给家乡孩子的信 亲爱的同学们: 谢谢你们写信给我,一大堆信!我数了数,一共四十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家乡的孩子们,谢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2[①这段话让你感受到什么?] 段导读:面对孩子们的一大堆信,巴金感到很温暖。 我有病,写字困难,捏着笔,手不听指挥。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辜(ɡū)负你们的好意,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失望,我终于拿起笔。3[②“无论如何”和两个“不能”写出了什么?] 段导读:巴金克服写字困难,拿笔回信。 1 ? 2 ①巴金收到了很多信,说明孩子们想念他、爱戴他。孩子们的信让巴金感到温暖,说明巴金对孩子们的爱是非常真挚的。 3 ②巴金为了给孩子们写信,克服了很大的困难,表现了巴金对孩子们真挚的爱。

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③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4并不是我不愿意去看望你们,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声音,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一次长途的旅行,那么就让这封信代替我同你们见面吧。5[④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巴金因为体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回乡,只好用写信代替见面。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针对来信,巴金克服写字困难给家乡的孩子们回信。 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6[⑤这句话表现了什么?]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7[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什么?]我今年八十七岁,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⑦怎样理解这个句子?]8有人问我生命开花是什么意思。我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⑧这几句话写出了什么?]9 段导读:巴金认为自己是个平凡的人,但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我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生命开花。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⑨这句话写出了 4③可以看出巴金十分平易近人。 5④从两个“多么”可以看出巴金十分想见孩子们,但遗憾的是他的体力和精力不允许。 6⑤表现了巴金的谦虚,从“不要、只”看出巴金把自己的荣誉、成功看得很淡,希望孩子们像对待普通人一样看待自己,让人感到和蔼可亲。 7⑥从中可以看出巴金是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他是用自己的爱在创作。 8⑦“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是说人活着就要给社会增添一点光彩,点明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从中可以看出巴金不断追求、把一切献给人民的精神,表达了他对家乡孩子的关心、爱护之情。 9 ⑧写出了巴金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这里的“开花”是指人生放出光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