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谁敢批评学生 谁惯坏了孩子

谁敢批评学生 谁惯坏了孩子

谁敢批评学生 谁惯坏了孩子
谁敢批评学生 谁惯坏了孩子

谁敢批评学生谁惯坏了孩子

2016年06月30日07:57 来源:中国青年报

漫画:徐简

最近,“熊孩子”屡屡成为新闻主角,引发了教师到底怎样管教学生的讨论。很多老师感慨:学生越来越难管了!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如何对“顽劣”学生开展品行教育困扰着老师们。有人认为,“熊孩子”是被惯出来的,因而主张实施更严格的惩戒措施。法律也不该停留于单向度的保护,而要让未成年人承担更多公民责任。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变化是:师生关系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老师怎么管学生需要适应时代。

江西铅山县三中一个初二学生在上课进教室时未按规定喊报告,科任老师要求该生到教室后面罚站,但该生不仅没有听从,反而辱骂老师,之后发生口角,演化至肢体冲突。一场“常见”的校园故事,因对该教师的一份处理决定而变得不寻常。

县教体局发出的通报批评中决定:“对×××教师在全县教体系统予以通报批评,写出书面检查,扣除其全年奖励性绩效工资,从下学期开始,到山区学校跟班学习一年……”该校的校长也被诫勉谈话,写检查,并扣除季度奖励。之所以处理该老师与校长,通报批评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学校管理不严,监管不

力,教师道德意识淡薄,纪律观念不强。”并罗列了教育部与江西省的相关规范要求。也就是说,相关负责部门认为,事件的主要甚至全部的责任是老师,而无关学生。

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我看到处罚的第一个反应是:那个学生怎么处理的?谁还愿意当老师?谁还敢再批评学生?

其实,这并非孤例。近年针对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类似的处理方式,已经非常普遍了。其背后,实际上是被扭曲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治理观念。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教育在改革开放中,盲目甚至生搬硬套地把一些西方的口号、理念,移植到了中国的教育中,严重误导中国的教育与教育治理。其中两个问题极为突出:第一就是对学生无条件、没有原则的保护,过分地强调尊重与个性,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等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理念误导下,盲目地认为,“没有不对的学生”。

第二就是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上,禁绝了一切包括体罚在内的惩戒手段,让学校老师无所适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公办学校的确是禁止体罚的,但并没有禁绝惩戒,我们却无限扩大为禁止一切体罚,包括变相体罚,把很多基本惩戒手段也包含进去。美国公立学校禁止体罚有两个关联条件:一,老师的权威是有严格保证的,也有配套的制度、法律措施和惩戒作为后盾。比如,对于不听老师要求、顶撞老师、干扰影响课堂秩序的,老师可以要求校警出面以强制手段处理;对于打人者,无论年龄大小,都要承担严肃的法律责任,警察进学校也是家常便饭。这些,被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我们也忽略了宽松管理下的公办学校,在这些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保基础,即最基本的受教育权利,而不是培养栋梁,因而对其没有更高的要求,甚至是“放羊”了。在承担更高要求,以培养精英为主的私立学校,不仅有体罚在内的几乎所有惩戒措施,而且还有着更多的“36项”军规,违规者随时可以被开除或勒令退学。当年,李天一在美国一所中学就读,就因屡次违反校规被迫退学。对于一些原则问题,学校绝不会含糊与退让。

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精英教育其实都一样,第一就是要努力付出,取得好成绩;第二就是要有严格甚至是严苛的行为规范。而在完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除了正向的鼓励外,还必须有各种惩戒手段。因此,我们在一些英联邦私立学校里,如今依然可以看到教室后面挂着鞭子。

遗憾的是,在种种错误理念引导下,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剩下的只有赏识,只有鼓励,把粗鲁没有教养当个性,完全没有了惩戒。同时,这些错误的理念也误导了许多家长,他们在对孩子有着高期望的同时,却对孩子百般呵护,甚至溺爱骄纵,很多孩子缺少规矩与基本的教养,受不得委屈,动辄就顶撞老师,甚至拳脚相向。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客观上的伦理颠覆:老师不能打骂学生,否则有严厉的惩处;学生却可以打骂老师不受惩戒,或者成本不高。

去年3月,广东东莞一小学四年级男生因美术老师催缴作业,把老师打伤,住进了医院。此前的4年间,已经有4名老师被该学生殴打过,但每次都不了了之。在云南鲁甸,第一中学高中部一些学生当众羞辱班主任,之后两周,又发生了初中学生殴打历史老师的事件,导致被打老师眼眶骨折,最后该校老师人人自危,集体“休假”。2014年陕西长武,6名高三学生围殴一名50多岁老师,三根拖把棍因此被打断,最后竟然为了不影响这6名学生的高考,劝说老师不追究其法律责任,不了了之。如在美国,这6名学生很可能被以重罪起诉。

对于此类行为,如果没有严厉的惩处,带来的只能是更多纵容,是负面示范,让更多的孩子学习效仿,最终误入歧途。而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对于师生间的暴力冲突,政府部门一般会息事宁人,对老师与校长进行处罚。这样做的结果,可能鼓励更多的人无理取闹,让学校承担无限的责任。其结果就是,老师不敢管学生,学校战战兢兢惟恐出事,更多的老师只能放弃育人的职责,最后受伤害的还是孩子,还是教育。

前些年教育部曾专门发文,强调并赋予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权利。有人说教育部脑子进水了,我说,不是。一个最基本的权利,常识,还需要教育部在法律文件中给予明确,恰恰反映了中国教育的尴尬与无奈。(陈志文)

对“熊孩子”实施必要的惩罚

任大刚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6月30日 02 版)南京浦口区琅琊路小学威尼斯水城分校三年级某班40多名孩子家长联名要求校方劝退“熊孩子”的消息,经媒体曝光之后,学校加大了管教力度,社会人士也表示可以提供一些帮助。看来情况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这个老大难问题有望得到良性解决。

但通观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会发现其中颇多可资讨论的地方。比如,这名“熊孩子”是不

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非常顽皮,经常搞恶作剧?是不是一开始就殴打同学,咬伤同学?

是不是一开始就上课乱跑,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他的这些毛病为何会拖到三年级仍得不到纠正?如果回答是否定

的,那么说明他的毛病是“惯”出来的。而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都说明直到三年级,班主

任和科任老师对他是束手无策的,直至看着他一步一步成为“熊孩子”,最终引起家长的集体抗议。

之所以造成这种轰动社会的局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学校和老师缺乏惩罚手段。现行《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这条规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变味为教师和学校连正常的批评学生都不敢了,遑论什么惩罚体罚?搞不好会吃官司的呀!

大概是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2009年8月,教育部向全国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该“规定”共有七章二十二条,但真正的“干货”,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一位负责人所说,是第十六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但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这未必是可以批评教育学生、尤其是“熊孩子”的“尚方宝剑”。首先,法律在上,规定在下;其次,何谓“适当方式”,何谓“批评教育”?再次,在教师教育学生的“自由裁量权”非常狭小的情况下,何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放在这样的法治环境之下,如果威尼斯水城分校的“熊孩子”从进校之初,就是不断惹麻烦的“熊孩子”,历经3年,学校束手无策,说明学校真是在模范遵守《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没有对这名熊孩子采取“霹雳手段”;如果这名“熊孩子”是慢慢养成的,那么也说明学校在模范遵守《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时,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一步步“变坏”而束手无策。

行文至此,我要说的是,基于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对一些孩子而言,当穷尽了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等良性办法而未能起到必要的教育作用之时,必要的惩罚即是值得一试的办法,更重要的是,可以阻隔他(她)侵犯别的孩子正当的学习权益。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针对近期校园暴力增多作了批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如果学校和老师批评学生都显得困难,那么,一些未成年学生的野性将得不到有效遏制,很容易释放出来危害校园安全。无原则的所谓“爱”的教育,试图用所谓的“爱”去软化某些个体身上更为强大的破坏欲望,成功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成人社会有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措施,使一个社会能够正常运转,而未成年人的世界里却罕见实质上的强制措施,可以胡作非为,无人敢管。一个未成人,从小不知道违反规矩要受到处罚,不知道畏惧某些不可冒犯的天条,那么,这是在教育人,还是在纵容犯罪?

家长批评孩子的五种方式

家长批评孩子的五种方式 批评孩子是家庭教育中的必要手段,必须学会批评的艺术。 首先不要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一天天地长大,自尊心也随之“成长”。因此,最好先把事情搞清楚,随后对他单独批评教育。对幼小的孩子应及时批评,以便抑制不良行为。 其次要让孩子口服心服。孩子犯错误原因很多,但用棍棒迫使孩子改正是无益的。年龄大些的孩子会对父母的行为不满。而年龄小的孩子慑于父母的威严表示“改正”,也是口服心不服,以致重犯。不打骂孩子,并不等于放纵不管,重要的是弄清孩子犯错误的起因过程,讲明白道理和危害。批评孩子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加以选择。 触动式批评这种批评措词比较尖锐,语调比较激烈,批评一针见血。它适用于惰性心理、依赖心理较为突出的孩子,或“吃硬不吃软”和屡败不改的孩子。 渐进式批评即有层次、逐步深入的批评,适用于自尊心强、荣誉感强的孩子。对这些孩子,不能急于求成,而要耐心等待,批评要顾及情面,留有余地,还要抓住他们的上进心和荣誉感,不断启发他们认识自已

的不足和缺点。 说服式批评这种批评为缓和,要求批评者平心静气以商讨的口吻进行说服教育。适用于反应快、脾气躁、情绪易被激怒及那些“吃软不吃硬”的犟孩子。 即席式批评当时、当场、当事的批评,适用于不肯认错的调皮孩子。这些孩子自我意识比较薄弱,事实不摆在眼前一般不肯轻易认错。孩子在初次犯错时,要及时批评,绝不能因为某种原因姑息迁就。要允许孩子反驳,以便明白他的思想,批评时要有针对性。即席式批评不但可使这些孩子在错误事实面前心服口服,而且还可以有效地纠正他们对待错误的不正确态度。 参照式批评借助于他人他事,运用对比的方式烘托出批评的内容。这种批评的内容。这种批评适用于经历浅薄,自我觉悟差,个性比较脆弱,易于感化的孩子。 最后,还要注意批评的频率,批评过于频繁,则会降低或失去作用。批评的同时,要坚持说理,帮助孩子提高认识,丰富知识,使孩子不断增强是非判断能力和抵制错误的自律能力。

幼儿园教育叙事不要一味的去批评孩子

幼儿园教育叙事:不要一味的去批评 孩子 班上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很是让人头疼。不管是在教育活动时,还是在户外活动中,他们都是老师们关注的焦点,一旦疏忽,他们准会给我们惹下“麻烦”。因此,由于我们的过度紧张和关爱孩子们。有时候,我们也会去批评孩子。其实我们的主要目的也都是为了孩子着想。可是,孩子们有时候还是不听取我们的教育,不领情只是笑笑而过。或者继续坚守他们的“犟”理念。可见,我们采取的批评孩子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 于是,我尝试着与这些孩子零距离的沟通和交流。尽量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从谈话中,我从中了解到,其实他们都很机灵、也很聪明。而且有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特别强。有时候他们的调皮行为也是为了促使老师多关注他们一些。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观察、教育,我摸清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并向他们实施了因人而异的教育理念。 调皮是孩子们的天性,老师要正确的树立看待和对待调皮的孩子。我们要对他们实施和采取针对

性的教育。需要我们有重点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不断的再教育。另外,教育也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我们不要一味的去批评孩子,我们要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以增强幼儿改正缺点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平等的沟通、平等的理解、平等的教育方式对待每个幼儿。 班上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很是让人头疼。不管是在教育活动时,还是在户外活动中,他们都是老师们关注的焦点,一旦疏忽,他们准会给我们惹下“麻烦”。因此,由于我们的过度紧张和关爱孩子们。有时候,我们也会去批评孩子。其实我们的主要目的也都是为了孩子着想。可是,孩子们有时候还是不听取我们的教育,不领情只是笑笑而过。或者继续坚守他们的“犟”理念。可见,我们采取的批评孩子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 于是,我尝试着与这些孩子零距离的沟通和交流。尽量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从谈话中,我从中了解到,其实他们都很机灵、也很聪明。而且有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特别强。有时候他们的调皮

优秀的老师是这样批评孩子的

优秀的老师是这样批评孩子的,值得我们学习 孩子做错了事情,恰当的批评是必要的。但实际上,许多老师有这样的体会,和孩子好好地说、讲道理不管用,批评也不管用。那么,作为幼儿园教师,该如何批评孩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当孩子犯错时,恰当的批评是必要的。因为,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希望孩子更茁壮的成长!以下为您介绍“幼儿园教师如何批评孩子?”,供您参考! 一、翻老账的批评方式要不得 孩子调皮捣蛋,总少不了挨老师的批评,有的老师还把“旧账”逐一翻出来,想让孩子更加明白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正确的,并责令其改正。但这样的批评方式最好不用。因为,翻老账的批评方式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1、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看到什么,就会想到什么。看到凌乱的娃娃家,听到老师的批评,他会马上想到是因为“没收拾好玩具,不遵守游戏规则”。孩子能理解并且知道错在哪儿,只要大人指出正确的方法,他就会去做。都说孩子记性好,其实,短时记忆比长时记忆更有优势。孩子记得最清晰的是当时、当天的事,一两天之前的事就需要成人的提示。即便想起来,也不如当天的事那么清晰、详细。大人批评孩子时劈头盖脸翻老帐,其初衷是想引起孩子的重视,让孩子意识到这些事情的严重后果,督促其尽快改正。但恰恰忽视了孩子的记忆特点。老师说昨天没浇小苗,孩子可能还记得一点;老师说上次把小朋友弄哭了,孩子却可能想不起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把谁弄哭了。因此,当大人尽情地痛诉孩子的既往过失时,孩子却怎么也想不起大人说的事情,认错的深刻程度自然也大打折扣。 2、会削弱教育效果 没有收好玩具是游戏规则的问题;忘记给植物浇水是任务意识的问题;弄哭小朋友是人际交往的问题,中午不睡觉是生活习惯的问题。这些从属于不同方面的问题,老师一古脑地倒在孩子面前,年幼的孩子既不能清楚想起这些事情,又不能很好加以区分。他只是一头雾水地听着,只知道大人很生气,自己做错了许多事,但为什么会做错这些事,原因何在,他还是不明白。可想而知,孩子承认错误只在口头,而不在心里。这样的批评也就起不到举一反三、防微杜渐的作用,倒不如不批评来得自然。

家庭教育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家庭教育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曾国藩带湘军时,编了首通俗的《爱民歌》;多年以后,他的湖南老乡毛泽东受此启发,出炉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历经修改和谱曲宣传,一直唱诵至今。这歌最大的特点是通俗好理解,简明易记,具体直接易执行。 我接触的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严重缺乏纪律性,比较随意,你给他强调了问题,修正了观念,事情一来,脑子一热,该怎么样还怎么样。有感于此,想到伟人们编的简明易懂好记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在这里也给父母们编一个,希望与望子成龙的家长共勉,没事唱唱想想,加强一下纪律性,否则可要当心军法处置哟! 三大纪律:一不要急,二不要比,三不要放弃! 第一、不要急,一急就会犯错误,父母针对孩子的一切行为都要三思而后行,简单的说,就是孩子有了问题和状况,你的一切行动要三思,不要凭习惯凭脾气凭情绪来,先想再说再做,多想少说少做。人一急情商就低,智商随之也降低;急了也会说过头的话做过头的事。急,反映的其实是心态的动荡,急了,就没有一个处理教育问题的空杯心态和理性思维。 第二、不要比,一比就会出问题。所有孩子都有个公敌,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拿别人孩子做比较是对自己孩子的伤害,没问题也会比出问题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也是不同的,就人说人,就事说事,就过程说过程。比较掺杂着家

长的面子问题、功利心和投机心理。 第三、不要放弃,一起放弃之念就麻烦了。严重的放弃是父母丧失了信心,认为孩子没救了,彻底不管了;不严重的放弃是父母自己偷懒,认为孩子也就是个普通人,没啥大出息,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交给社会、交给电脑,任其随波逐流,图自己清闲享受。教育的使命是唤醒,是激发,这个时机在什么时候出现?有放弃念头的父母是绝对发现不了的。 三大纪律,为人父母各个要牢记;时常检视一下自己,是否违反了,是否不急不比不放弃?这三大纪律你犯了,这辈子你就别指望成功育儿了,你根本连教育孩子的门都摸不到。你着急能解决问题吗?你比较你能发现问题客观面对问题吗?你放弃你能有机会吗?其实三大纪律的核心是心态问题,育儿心态的战略首先不清晰不稳定,说战术是白搭。 说完了三大纪律再说八项注意。八项注意其实就是战术问题了。 第一,有话好好说; 第二,不许打不许骂; 第三,勤表扬不批评; 第四,同情和接纳; 第五,常吃精神营养品; 第六,不能剥夺成长体验,; 第七,不要轻易满足物质需求;

幼儿园教师正确批评孩子的秘诀

幼儿园教师正确批评孩子的秘诀 孩子做错了事情,恰当的批评是必要的。但实际上,许多老师有这样的体会,和孩子好好地说、讲道理不管用,批评也不管用。那么,作为幼儿园教师,该如何批评孩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当孩子犯错时,恰当的批评是必要的。因为,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希望孩子更茁壮的成长!以下为您介绍“幼儿园教师如何批评孩子?”,供您参考! 一、翻老账的批评方式要不得 孩子调皮捣蛋,总少不了挨老师的批评,有的老师还把“旧账”逐一翻出来,想让孩子更加明白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正确的,并责令其改正。但这样的批评方式最好不用。因为,翻老账的批评方式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1、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看到什么,就会想到什么。看到凌乱的娃娃家,听到老师的批评,他会马上想到是因为“没收拾好玩具,不遵守游戏规则”。孩子能理解并且知道错在哪儿,只要大人指出正确的方法,他就会去做。都说孩子记性好,其实,短时记忆比长时记忆更有优势。孩子记得最清晰的是当时、当天的事,一两天之前的事就需要成人的提示。即便想起来,也不如当天的事那么清晰、详细。大人批评孩子时劈头盖脸翻老帐,其初衷是想引起孩子的重视,让孩子意识到这些事情的严重后果,督促其尽快改正。但恰恰忽视了孩子的记忆特点。老师说昨天没浇小苗,孩子可能还记得一点;老师说上次把小朋友弄哭了,孩子却可能想不起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把谁弄哭了。因此,当大人尽情地痛诉孩子的既往过失时,孩子却怎么也想不起大人说的事情,认错的深刻程度自然也大打折扣。 2、会削弱教育效果 没有收好玩具是游戏规则的问题;忘记给植物浇水是任务意识的问题;弄哭小朋友是人际交往的问题,中午不睡觉是生活习惯的问题。这些从属于不同方面的问题,老师一古脑地倒在孩子面前,年幼的孩子既不能清楚想起这些事情,又不能很好加以区分。他只是一头雾水地听着,只知道大人很生气,自己做错了许多事,但为什么会做错这些事,原因何在,他还是不明白。可想而知,孩子承认错误只在口头,而不在心里。这样的批评也就起不到举一反三、防微杜渐的作用,倒不如不批评来得自然。 批评孩子时劈头盖脑翻老帐,往往会造成情绪激动,气不打一处来,出现过激的评议和行为,无意中伤害孩子;如果两个大人在场,还会由于意见不统一,发生争执,甚至相互指责,把接受批评的孩子放在一边,忘记了批评的真正目的,批评的效果也无从谈起。

儿童心理发展的三个关键期与注意事项

儿童心理发展的三个关键期与注意事项 每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是不一样的,而很多家长用着同一套教育逻辑面对自己孩子0-18岁的每个阶段,这当然是行不通的。以下内容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1)语言关键期(0—6岁)。 从出生到18个月,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期间,儿童的听力越来越灵敏,发音器官越来越成熟,能够辨认、理解、记忆、模仿周围人的语音、语调,获得生命最初的词汇。 18—20个月,是儿童获得词汇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儿童有强烈的模仿愿望和模仿行为,掌握的词汇突然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因此被称作“语言爆炸期”。 (2)感知觉关键期(0—7岁)。 研究表明,2—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3—5岁是音乐和听觉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记忆流畅性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数量知觉发展的关键期,6—7岁是运动知觉速度和灵敏度发展的关键期。 (3)运动关键期(0—3岁)。 研究表明,0—6个月是平衡感发展的关键期,7—10个月是学习爬的关键期,10—12个月是学习站立行走的关键期,1.5—3岁是

发展手指精细动作(如抓、握、捏、提等)的关键期。 总之,教育要立足于一个基点,即教育要尊重成熟的客观规律。格塞尔的成熟势力理论突出强调了成熟机制对于发展的重要性,揭示了儿童的成长规律,所有研究儿童和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对此应加以重视。格塞尔提出了一种重视自然规律的理论,用以正确、全面地认识儿童的发展,这无疑具有较大价值。 1.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切勿超前学习。 孩子的发展受成熟机制的制约,与其年龄相适应。因此,父母和教师应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依据规律去养育他们。此外,还应当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他们尚未发展成熟之前,要耐心等待,切勿过度焦虑,更不能揠苗助长。孩子的成长有其天然的内在进度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可能暂时能让孩子,但实际上却存在对知识理解不透彻、掌握不扎实的隐患,甚至让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反而不利于长期的发展。因此,过早地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对孩子来讲弊大于利。 2.理解孩子的天性,让其充分体验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乐趣。 每个儿童都是在尽可能地达到的成熟水平。自由而充分地成长是儿童天生就具有的不可剥夺的冲动。只有为儿童提供限度的自由空间,儿童才能充分地发展其固有的潜能。养育儿童并不是强迫他进入预先设定好的模式中,而是在民主和自由的环境中,对他成长过程的一种指引。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每个成长阶段都能充分享受其中的乐趣,自由快乐地成长。

正确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

正确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 新闻提交于2013-09-24 08:11:39提交点击:181 2013年09月23日10:46 新浪教育 作为父母,常常会面对犯错的孩子,批评孩子的错误是父母的工作之一。但是你知道如何正确的批评孩子吗?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微博]往往会批评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很多时候,家长批评了之后不管用,孩子照样会再犯错,所以如何正确的批评孩子,家长应牢记几个窍门。 一,首先要听孩子的解释,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导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孩子主观方面的失误,但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原因造成的。从主观方面来说,有可能是有意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二,换个立场 当孩子惹了麻烦遭到父母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以逃避父母的责骂。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就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解释这就会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这会使大部分孩子发现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的错误。 三,父母先进行自我批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所犯错误,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责任。在批评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先来一番自我批评,如:这事也不全怪你,妈妈也有责任;只怪爸爸平时工作太忙,对你不够关心等等,会让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会让孩子更乐意接受父母的批评,还可以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的良好品质,一举多得,我们作父母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批评人必须坚持这三个原则

批评人必须坚持这三个原则 第一,责人先责己 批评之所以起不到效果,很多时候是因为批评者启动了被批评者的心理防御机制。你说他这里不好,他心里嘀咕“那你那里也不对呀”,表面上你把他训得跟孙子似的,其实这孙子心里一直在数落 你的不是。 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一个道理,就是自己的孩子不能自己教,一定得找外面的先生来教。为什么?因为你在家的样子,你儿子清清楚楚,你板起脸,拿圣贤之道训他,他嘴上不说,心里琢磨会“那你也不 怎么圣贤嘛”。 领导训下属也是一样。说真的,事情办砸了,上级也有脱不开的责任。如果不先澄清自己的责任,怎么让下属心服口服? 举个例子。战国时期,孙武帮吴王练兵,先拿宫女做实验。让宫女排兵布阵这不是笑话吗?果然,孙武讲了半天,没人听他的。这时 候他作为领导是怎么做的呢?他说:“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就是说“大家这样嘻嘻哈哈,想必是我没有说清楚,这是我 作为将官的错”。那好,我再仔细给你们讲一遍。 这就叫做责人先责己。 重申规则后,再操练,宫女还是不认真,孙武就讲了第二句话:“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翻译成白话就是“我刚才已 经跟你们讲清楚了,现在还不听话,那就是你们的问题了”。队长 带头不听话,孙武责令把两个队长拖出去砍了,吴王亲自来求情也 没用。 这个时候,批评才是真有效的。领导已经先自责过了,且重申规则。下属再触犯,领导批评,下属若还不服,那就不是批评的事了,那很可能就是开除。

第二,惩罚要明确 批评人的时候,最忌讳的一句话就是“看我怎么收拾你”。你以为这样很威风吗?其实是很无聊的。这时候被批评者的内心台词是什 么呢:“怎么收拾我,你倒是说呀,敢情你也没想好?就是说收拾我 是你私人恩怨?就是说你很不专业咯。” 确实,不可预期的惩罚会放大恐惧,会加深人的印象,可是人又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如果你的下属觉得怎么样都不可能再获得你 的信任,怎么着你都会继续给他穿小鞋,那你们以后合作之路就会 很艰难。你还能指望他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三,一定要把惩罚的范围说清楚 多大的强度,到什么时候为止,惩罚完了还能不能愉快相处。强调一下,一定要表现出受罚之后到此为止的意思。因为再重的惩罚 只要罪刑相抵,大家都能接受,以后还能好好干。 而如果面对没完没了的数落,要么破罐子破摔,要么老子不干了,这就是双输。 所有被批评的下属都觉得是彻底失去领导信任,以后完全没奔头了,才会怀恨在心、生出反意。 所以,一定要界定惩罚的范围,这样才能实现批评的真正目的。

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家长应该如何看待

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家长应该如何看待一位家长,或多或少都会面对老师对孩子的批评:“××今天和小朋友打架了……”“××中午不睡觉,总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老师的批评,因人、因事、因时各不相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成人需要注重孩子的一切:品行、知识、情感等。 作为家长,如何对待这些批评呢?我认为,理解、换位、配合,是准确看待老师对孩子批评的三步曲。 理解——心态准确对待 首先,要有一个准确的批评观。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老师的职业有着崇高的描绘——“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确实,老师的职业透着一份执着。工厂产品有不合格,工人就挑出来扔在一边,但学校的老师对自己的“产品”会苦口婆心,努力想出最好的方法,追求着孩子获得成功后的那一份喜悦。老师最大的希望是班上的孩子能齐头并进,但孩子之间存有着差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老师从孩子的个别差异出发,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批评是方法之一。如果家长理解到,老师的批评是另一种爱的表达,也是促动孩子发展的一种手段。那么,心态就会平和些,对待老师的批评就会采取准确的态度去接受,采取准确的方式去和老师沟通。 心态平和,彼此真诚,就事论事,是家长、老师理解批评的前提。沟通是理解的基础,良好的沟通技能能营造融洽的氛围。家长主动和老师联系时,应从事情本身出发,真诚聆听老师对孩子“错误”的分析,往往会提升交流的效果,使双方在教育方法上取得一致。如果在沟通上有距离,或带着成见实行交流,那结果不是教师“一言堂”,家长闷声倾听,就是双方意见不合,各执己见,沟通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致使家长不能真正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被“批评”,老师不能取得家长教育上的支持与配合。 所以,家长应即时和老师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并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去看批评的意义,理解和寻找老师批评的价值。 有的家长把老师向家长的反馈看做“告状”,看做是对家长的“传呼”。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有必要作一下换位思考:“假如我是××老师,我会……” 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去看孩子的“错误”,然后审视老师的“批评”,有助于家长理解老师的立场,理解老师的“苦心”,对于一些批评方式上的欠妥就能多一份宽容。 换位——善意建议共同进步 教育是双向的,是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活动。老师、家长随着孩子的成长也在慢慢进步。反思一个阶段的教育方法,即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对老师、家长都十分有必要。虽然老师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有时批评的方式并不一定恰当,如缺少耐心,或带有个人情绪色彩、与事实情况不符而冤枉孩子、批评过于粗鲁……当家长认为老师的批评对孩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时,能够就自己认为不妥当的原因和老师实行探讨。如果老师是一个民主的教育者,会很乐意与家长交流,家长也能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协助教师了解什么方法是最有效的。 配合——观点上的配合 有一位家长,他一年级的孩子因为课上总和同学讲话,挨了老师的批评,孩子所以没有得到小红花。孩子放学回家后吵着要小红花。妈妈就说:“宝宝不哭,那小红花有什么了不起,

教育孩子不可不知的十大禁忌

教育孩子不可不知的十大禁忌家长可以说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启蒙老师,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家长要多下功夫:重视赞扬的作用、给孩子一个选择等都是值得鼓励的教育方式,但也有一些方法,是需要摒弃的。 父母教育孩子的黄金原则 给孩子一个选择 允许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帮助他们成功的最佳途径之一。如果你让孩子感到她有选择去学芭蕾舞或是去练健美操的自由,她就会更卖力气地去做这两件事中她所选中的那件。 接受现在的他 如果你感兴趣的仅仅是你的孩子是否是全班最好的朗诵者,那么,你的期望就太过分了。每个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发展、成长的。把你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较会让他认为,如果他没能按某一特定标准去学习、做事的话,他就是一个失败者。 是否有隐藏的困难 你是否问过你的孩子为什么突然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不愿做家庭作业了吗?也许他会在你的询问下说出心里话——他被坏孩子欺负了,他不喜欢他的老师等等。如果孩子变得毫无动力了,通常他会有一个正当的理由。

解释你的理由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弃钢琴教育,因为你很肯定这是对他有好处的,那么你会怎么做呢?无论你想怎么做,决不能冲你的孩子大喊大叫、声嘶力竭地训斥他。因为大叫后没几分钟,他就不再去听你在说些什么了。 重视赞扬的作用 赞扬必须是有的放矢的。你仅仅说了句“干得不错”,他就会知道,你并没有真的注意到他和他的成就。 明智的奖赏 父母会许诺,如果孩子考试考得好,他就会得到一辆自行车;如果考得不好就什么也得不到。事实上,这样对待孩子是一种可怕的态度。建议各位父母不要给你的孩子许以大奖赏。 除此之外,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还要注意什么禁忌呢? 父母教育孩子的禁忌 居高临下 这可能是传统遗留下的问题,许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时,总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专家表示:在人格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如果父母总以家长自居,即使父母的批评有时百分之百正确,孩子们也会“口服心不服”。因此,专家建议:父母们应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样大家的感觉都会很好。 求全责备

不要把批评的话语“赏赐”给孩子们

不要把批评的话语“赏赐”给孩子们 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我一直这么认为。 坏孩子都是老师或者家长批评坏的。 记得孩子上小学时候,天天接送孩子,总要和孩子老师聊一会,那时侯,孩子天真、可爱、聪明,班主任及老师见面总夸奖。我心理也像吃了蜜糖一样,甜滋滋的。孩子在表扬的环境里成长着,方方面面都发展的很好。上了初一,我去学校时间少了,孩子回来学习积极性依然很高涨,考试成绩也很乐观,星期天学校还开展才艺培养,黑管、小提琴、口风琴,孩子学到都很不错。初二时候孩子校,彻底改变了孩子,老师懒散,还灌输说:学习只要掌握方法,不用死记硬背。结果孩子成绩慢慢下来,我问老师,老师还说我的方法初三见效。外语学科不记忆怎么行呢?老师见了我,总说孩子不刻苦,对孩子不加管理,有时还批评。孩子对学习兴趣明显减弱,慢慢也失去了自信心。我越着急,孩子越叛逆。口口声声总说老师说的。刚开始好班级里的好学生,到后来孩子的班级成了最差的班级,孩子学习情绪不高,孩子学习方式方法明显大不如前,孩子们毁在这个老师手里。 到了初三,孩子新班级班主任见我面总给我说孩子很聪明,很喜欢孩子,孩子成绩直线上升,外语成绩最棒。升入高中后,孩子外语老师因为孩子早读批评了孩子,孩子讨厌老师,和老师对着干,上课不好好听课,外语成绩越来越差。老师经常告诉我孩子懒,,上课听写单词不会,可我见她也很辛苦,经常表扬孩子,希望唤醒她的自信心。可是老师一叫孩子上黑板不会就嚷,这样嚷的孩子对外语老师越反感,对这门功课彻底失去了兴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呀。老师呀,你的善意的批评,已经让孩子对你教的学科产生了抵触情绪;孩子呀,你排斥老师,排斥老师所教学科,这是对你人生的毁灭呀。可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她怎么能知道这么严重呢?成长的过程她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批评你的老师怎能知道给你带来伤害那么大。时间的推移,进入高三,老师还不时说起你,总说孩子不落实。可我知道,孩子对外语丧失信心,岂不知,一门外语成绩,让孩子学习总成绩受到很大影响,孩子对学习兴趣彻底没有了。我急在心里,恨在心理,可孩子越批评越不想学,一致于外语成绩一落千丈。在学习上,我一看成绩考的不好,也批评她,我由于工作很忙,对她没了耐心,不在倾听孩子内心苦衷,开口就嚷,她也很反感我。孩子最关键的初中和高中求学阶段,就这样在批评中度过,好好想起来觉得很失败,她的这个阶段最叛逆的时候,周围所有的长者,没有人表扬她,她得到的都是“关心批评”,这样其实毁掉孩子。 虽然人们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初中高中阶段的孩子,正值青春发育期,他们正是健全人格成熟阶段,需要真心呵护,真诚引导-----鼓励表扬。每个教育工,让我们都去表扬孩子,发掘孩子优点,让孩子们生活在快乐中,让孩子们成长在温暖的春风中。不要让孩子在成长中付出代价太大,让你的语言温馨些,多给孩子自信的力量。 老师们,家长们,不要因为某一句话,毁掉孩子。真的不要好心办坏事。我的孩子,你的孩子,他的孩子,在生命中需要是关心鼓励,千万不要把你的批评话语“赏赐”给孩子们。欣赏孩子吧,你就会发现孩子身上有许多闪光点。

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的教育心得

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的教育心得 本页是网最新发布的《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的教育心得范文》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一、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以下时间:清晨、吃饭时、睡觉前。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批评孩子不应在下列场合: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孩子的自尊心往往很强,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可能会让孩子对父母心怀不满甚至心生怨恨,会影响父母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二、批评孩子之前要让自己冷静下来。 孩子犯了错,特别是犯了比较大的错或者屡错屡犯时,做家长的难免心烦意乱,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很可能会在一时冲动之下对孩子说出不该说的话,或者做出不该做出的举动,这都可能会对自己和孩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有人甚至因此而酿成千古大错。因此,不管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在批评孩子之前,家长一定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只有冷静,才能对孩子所犯错误有

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能帮助孩子找出犯错的原因和改正错误的方法。 三、批评孩子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导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孩子主观方面的失误,但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原因造成的。范文网从主观方面来说,有可能是有意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所以,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四、批评孩子之前可先进行自我批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所犯错误,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责任。在批评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先来一番自我批评,如:这事也不全怪你,妈妈也有责任;只怪爸爸平时工作太忙,对你不够关心等等,会让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会让孩子更乐意接受父母的批评,还可以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的良好品质,一举多得,我们作父母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五、父母在批评孩子方面要形成“统一战线” 中国有句古话叫“严父慈母”,很多家庭至今还沿袭着这一传统,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

如何正确批评孩子

如何有艺术的批评孩子 孩子做错了事情,恰当的批评是必要的。但实际上,许多老师有这样的体会,和孩子好好地说、讲道理不管用,批评也不管用。那么,作为幼儿园教师,该如何批评孩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当孩子犯错时,恰当的批评是必要的。因为,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希望孩子更茁壮的成长!以下为您介绍“幼儿园教师如何批评孩子?”,供您参考! 一、翻老账的批评方式要不得 孩子调皮捣蛋,总少不了挨老师的批评,有的老师还把“旧账”逐一翻出来,想让孩子更加明白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正确的,并责令其改正。但这样的批评方式最好不用。因为,翻老账的批评方式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1、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看到什么,就会想到什么。看到凌乱的娃娃家,听到老师的批评,他会马上想到是因为“没收拾好玩具,不遵守游戏规则”。孩子能理解并且知道错在哪儿,只要大人指出正确的方法,他就会去做。都说孩子记性好,其实,短时记忆比长时记忆更有优势。孩子记得最清晰的是当时、当天的事,一两天之前的事就需要成人的提示。即便想起来,也不如当天的事那么清晰、详细。大人批评孩子时劈头盖脸翻老帐,其初衷是想引起孩子的重视,让孩子意识到这些事情的严重后果,督促其尽快改正。但恰恰忽视了孩子的记忆特点。老师说昨天没浇小苗,孩子可能还记得一点;老师说上次把小朋友弄哭了,孩子却可能想不起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把谁弄哭了。因此,当大人尽情地痛诉孩子的既往过失时,孩子却怎么也想不起大人说的事情,认错的深刻程度自然也大打折扣。 2、会削弱教育效果

正确的批评孩子(1)

正确的批评孩子 批评孩子一定要让孩子做到心服口服,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所以批评孩子时一定要讲究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通常我们批评孩子时总是声色俱厉,如临大敌,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受到伤害。所以我们不如换一副表情,比如我们可以用凝重表情、严肃的表情来显示我们对待孩子的错误的态度,语调也大可不必高八度,相反可以比平常的声音更低沉一些,缓慢地如谈心般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并注意用眼睛一直看着孩子的眼睛。 二、批评孩子一定要客观,实事求事,就事论事。告诉孩子他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所犯错误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父母的感受如何等,千万不要夸大孩子的错误,比如孩子有几次把屋里弄得很乱,批评孩子时就不能说孩子总是把屋子弄得很乱。 三、有的家长批评孩子时唠唠叼叼说个不停,却说不到要点上,尽说一些废话和孩子反感的话,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于是索性左耳进右耳出。所以批评的话不在多,要言简意赅,恰到好处。 四、不要给孩子下结论,贴标签。如不要因孩子做错了一件事,就给孩子下结论说孩子笨。因为孩子爱睡懒觉就说孩子懒。 五、不要当众批评孩子。不要在公共场合和孩子的朋友面前批评孩子,要给孩子留面子。批评最好在只有两个人的时候进行。 六、父母对待孩子犯错误的态度要一致,如果父母的看法都不能统一,孩子就更不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七、不要翻旧帐,不要因为孩子这次的错误而把孩子过去的所有错事重新数落一遍,这样会让孩子反感,觉得自己只要犯了错误,就永远无法摆脱,既然摆不脱,改又有何用。

八、批评结束后不要仍长时间板着面孔,比如有的家长会因为孩子犯了某一错误好几天不同孩子说话,或者好几天对孩子态度不好。这样会使孩子的心灵感到压抑和沉重,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九、平时在本着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该表扬的时候表扬,该批评的时候批评,孩子会觉得父母是公正的,如果只批评不表扬,孩子会因你只看到他的缺点看不到他的优点而不满,从而不愿意接受批评。 十、批评孩子的同时要告诉孩子谁也免不了犯错误,只要改正就是好孩子,父母仍然是爱他的。

批评孩子的同时给孩子爱的肯定

为了让孩子意识到错误,我们经常会说: 你再这样,妈妈不爱你了…… 你再这样,妈妈就把你关到黑房间去…… 你再这样,妈妈就把你扔出去,让乞丐把你抱走…… 对孩子而言,这样的对话是一种爱的剥夺,是天底下最残酷的惩罚。它让孩子幼小心灵充满了担忧和恐惧。 搂着抱着批评孩子:给孩子爱的肯定 晚饭,阿风拒绝吃饭,还出奇的倔强。 妈妈很生气,很无奈,却也不想用“跟着屁股后面喂”的办法来妥协。不吃就不吃吧。 妈妈自顾看书。满屋的闷闷不乐。 8点过后,奶奶看不下去,提出给阿风泡奶粉、吃面包。 阿风点头同意了。 妈妈不愿意奶奶这么宠着孩子,不把三餐当回事,但又不想跟老人家当面冲突,只好睁只眼闭只眼,继续沉默不语。 阿风却再次发飙。 先是坚决不让奶奶泡奶粉,一定要妈妈泡,然后很过分地要妈妈把面包一块一块撕下来喂给他吃。 这下妈妈真的生气了,强忍怒火,没好气地说:“你自己撕了吃。” 阿风号啕大哭:“我撕不下来,妈妈,你帮帮我啊,你帮帮我啊,我不会啊!!!”伤心欲绝的样子。妈妈不为所动,语气变严厉了,说:“自己会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妈妈不会帮你的。” 阿风眼泪鼻涕一大把,又哭又嚎,还坚决不碰面包,好像面包是会咬人的怪兽。 一屋子的心烦气躁。 妈妈很疑惑:“今天阿风为什么这样无理取闹呢?” 冷静下来想了想,“最近孩子的叛逆、固执真有点让人头痛。?今天,我很为他不吃饭生气,阿风一定感觉到了。他会不会是想通过哭闹来求证什么?” 妈妈深呼吸一下,让自己的语气尽量委婉:“妈妈很爱你,也很愿意帮阿风的。但是,妈妈只会帮阿风做阿风真的不会做的事情。阿风会做的事情,还要求妈妈帮忙,那是偷懒。这个忙,妈妈是不帮的。” 这一番话后,阿风的哭声明显缓和,他试探地看了妈妈一眼,语气也缓和了:“妈妈,你帮帮我,好吗?” 猜测得到了验证。 妈妈轻轻搂住阿风,用肢体动作再次重申了自己的爱:“不过,哭闹是不会换来妈妈的帮助的”。此时的阿风已经从炸了毛的小公鸡变成了一个委屈的小鸡仔,紧紧靠在妈妈的身上不断抽泣。妈妈更紧地抱着阿风,把面包递到阿风的手里。 大概5分钟后,阿风终于抵制不住面包的香味,自己撕着面包吃了起来。 妈妈及时肯定:“看,阿风自己会做,对吗?” 阿风点点头。 经历了这件事情,我开始反省: 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行为准则,知道自己行为的对和错,只是无法控制自己,同时想试探成人的底线和标准。 当他做了一件他认为可能不大好的事情的时候—— 如果你的态度是无所谓的,他会松口气,进一步地挑战你的底线; 如果你怒气冲冲地斥责,他会有所收敛,但敏感的孩子又会担忧: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了?于是他开始尽其所能地吸引你的注意,用各种不合理的要求来纠缠,这一切都是为了试图验证

家长批评孩子的八大技巧

家长批评孩子的八大技巧 批评孩子一定要让孩子做到心服口服,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所以批评孩子时一定要讲究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通常我们批评孩子时总是声色俱厉,如临大敌,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受到伤害。所以我们不如换一副表情,比如我们可以用凝重表情、严肃的表情来显示我们对待孩子的错误的态度,语调也大可不必高八度,相反可以比平常的声音更低沉一些,缓慢地如谈心般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并注意用眼睛一直看着孩子的眼睛。 2、批评孩子一定要客观,实事求事,就事论事。告诉孩子他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所犯错误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父母的感受如何等,千万不要夸大孩子的错误,比如孩子有几次把屋里弄得很乱,批评孩子时就不能说孩子总是把屋子弄得很乱。 3、有的家长批评孩子时唠唠叼叼说个不停,却说不到要点上,尽说一些废话和孩子反感的话,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于是索性左耳进右耳出。所以批评的话不在多,要言简意赅,恰到好处。 4、不要给孩子下结论,贴标签。如不要因孩子做错了一件事,就给孩子下结论说孩子笨。因为孩子爱睡懒觉就说孩子懒。 5、不要当众批评孩子。不要在公共场合和孩子的朋友面前批评孩子,要给孩子留面子。批评最好在只有两个人的时候进行。 6、父母对待孩子犯错误的态度要一致,如果父母的看法都不能统一,孩子就更不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7、不要翻旧帐,不要因为孩子这次的错误而把孩子过去的所有错事重新数落一遍,这样会让孩子反感,觉得自己只要犯了错误,就永远无法摆脱,既然摆不脱,改又有何用。 8、平时在本着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该表扬的时候表扬,该批评的时候批评,孩子会觉得父母是公正的,如果只批评不表扬,孩子会因你只看到他的缺点看不到他的优点而不满,从而不愿意接受批评。

表扬孩子和批评孩子不能说的100句话

表扬孩子的一百句话 1、做得好! 2、了不起! 3、好主意! 4、太好了!太棒了! 5、好多了! 6、恭喜你! 7、真好啊!8、表现不错! 9、非常好!10、好可爱! 11、好极了!12、你做对了! 13、真是杰作!14、真令人惊讶! 15、太奇妙了!16、进步真快! 17、做得漂亮!18、那就对了! 19、你很能干!20、你做到了! 21、很突出哦!22、你真懂事不少! 23、很不错呢!24、继续保持! 25、多美妙啊!26、我好爱你! 27、那就是了!28、做得好极了! 29、继续试试看!30、你办得到的! 31、你学得真快!32、极佳的表现! 33、就是那样做!34、这正适合你! 35、记性真好啊!36、你还记得呢! 37、哇,看你的了!38、你走对路了! 39、我真以你为荣!40、你快要做到了! 41、那实在太好了!42、我很喜欢那样! 43、真令人感激!44、你做得到很顺手嘛! 45、你已经做到了!46、你可以办到! 47、继续加油努力!48、好!(竖起大拇指) 49、你想出好办法了!50、你真是好帮手! 51、你一定练习很久了!52、你做得漂亮极了! 53、你真让父母开心!54、进展得很顺利嘛! 55、真是个聪明的孩子!56、你真是可爱(美丽)! 57、真高兴你如此表现!58、我就知道你能做到! 59、你今天做得好认真!60、你每天都有进步哦! 61、那件事情你做得真好!62、我很感激你的帮忙! 63、不要紧,我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这才是我的好孩子! 64、你没有任何差错嘛!65、这正是我说的好事! 66、你正尽力地做好它!67、对了!就是这样做! 68、你这样快就想出来了!69、你使它变得容易多了! 70、没有人时十全十美的!71、你今天确实做得很好! 72、真是有史以来最好的!73、你看你想出办法来了! 74、你真是我的得力助手!75、你今天做了不少事啊! 76、你几乎像个大师一样熟练啊!77、你真学到了不少东西嘛!78、你已经有很好的开始了!79、今天做得比平常好! 80、你今天头脑真是很灵活嘛!81、谢谢你啊! 82、你帮得很对!83、这好像是你做得最好的一次!

父母批评孩子的6个技巧(图)

父母批评孩子的6个技巧(图) 父母批评孩子的6个技巧(图片来源:资料图) 孩子犯错了,父母有责任批评和管教,但怎样的批评才能既有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在批评和尊重之间,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并选择适合的批评方式,会帮助父母找到平衡。 批评孩子的三大原则 该吃饭了,四岁的儿子拿着玩具不肯放,叫了几遍也没反应,青琳决定来点硬的。儿子哭闹着不肯放玩具,挣扎间竟用玩具把妈妈的头给敲出了个大包。青琳这下可火了,生气地把孩子说了一顿了事,说完之后,看着儿子哭得可怜兮兮,青琳又心软了,开始后怕,自己这样批评孩子,会不会给他留下心理阴影。 青琳的担心立刻赢得一群妈咪好友的共鸣,青琳这才发现,原来,不少做妈妈的都有类似的困扰:孩子难免会犯错,不批评是不可能的,可我的批评会不会过火呢?或者说,怎样批评,才能既起到教育的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 批评的态度:批评不等于不尊重 批评管教少不得,而尚且年幼的孩子心灵也该得到保护,怎么拿捏其中平衡呢?对于众多家长的问题,教育专家宫老师说,家长们保护孩子自尊的意识强了,可有时,却把“对孩子的尊重”和“管教孩子”这两件事给简单对立起来了,好像保护孩子的尊严,就要放弃最基本的管教和批评。

她说,其实,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批评的接受方式,就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当的批评。并且,在孩子做错事时,明确地告诉他“这件事你做得不对”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因为担心伤害,就不批评、不管教。 批评的目的:公平教育 如果我们本着尊重孩子的出发点,来选择批评的方式,批评便是公平的。不会以大欺小地指责、谩骂孩子,也不会因为他年龄小,就放松管教,任由孩子一再犯错。宫学萍说,最简单的批评,就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对一个四岁的孩子,应当让他知道,用硬邦邦的玩具打妈妈的头,妈妈会很痛,他也不应该用这样的方式去攻击别人。而这样的批评,并不存在不尊重或伤害。 而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批评,往往是由于我们忽略了自己该告诉孩子的重点是什么。就拿青琳的例子来说,孩子打了妈妈,我们可能一时气极说,你竟敢打妈妈,真是个坏孩子!但这样会把一件具体的事,扩大到“坏”和“好”的区分,给孩子留下长远的影响。 批评的方法:一事归一事 所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只要明白自己的批评,是为了他知道,做什么样的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不是为了伤害他或给他打上“坏孩子”的标签,就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宫学萍建议,我们的批评一定要针对具体的事情,比如,孩子回家后又忘记洗手,我们应该告诉他,我们每个人回家后都要洗手,不洗手是不对的,而不要扩大到其它事情上。而当孩子的错误举动涉及人际关系时,最理想的方式是用两个步骤去“完成”一次批评——先把自己对于孩子某个行为的感受直接告诉他,然后,平静地告诉孩子,你知道他是一个好孩子,只是这次做错了。 除了掌握以上三个批评的原则外,学会批评孩子,掌握批评孩子的技巧,是做父母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 批评孩子有以下六个技巧: 一、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 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以下时间:清晨、吃饭时、睡觉前。

家长必读:正确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

家长必读:正确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 作为父母,常常会面对犯错的孩子,批评孩子的错误是父母的工 作之一。但是你知道如何准确的批评孩子吗?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往往会批评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很多时候,家长批评了之后不 管用,孩子照样会再犯错,所以如何准确的批评孩子,家长应牢记几 个窍门。 一,首先要听孩子的解释,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导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孩子主观方面的失误,但 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原因造成的。从主观方面来说,有可能是有意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 也可能是水平不足等等。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 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 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理解,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二,换个立场 当孩子惹了麻烦遭到父母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以逃避父母的责骂。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就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解释”这就会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这会使绝大部 分孩子发现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 的错误。 三,父母先实行自我批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所犯错误,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 一定的责任。在批评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先来一番自我批评,如: 这事也不全怪你,妈妈也有责任;只怪爸爸平时工作太忙,对你不够

关心等等,会让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会让孩子更 乐意接受父母的批评,还能够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 的良好品质,一举多得,我们作父母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四,学会暗示和沉默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 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 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 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孩子犯有过失,如果家长能 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家长的 用意,愿意接受家长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五,要给孩子心理上一定的安慰,不要总是大吼大骂 孩子犯错后,情绪往往会比较低落,心情往往也会受到影响,父 母在批评孩子后,应即时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以从语言上来安 慰孩子,比如说些“没关系,知道错了改正就行”、“我知道你是个 聪明的孩子,自己会知道怎么做”、“爸爸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重 新再来”之类的话;也能够从行动上安慰孩子,比如,握握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或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等,这样就会让孩子 感到,虽然他们犯了错,但家长还是爱他们的,也还是信任他们的, 他们会对家长充满感激,也会对自己充满自信。 家长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 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 “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六,父母应和孩子“统一战线” 中国有句古话叫“严父慈母”,很多家庭至今还沿袭着这个传统,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其实这对 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因为如果这样,当孩子犯错后,他们所想的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