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司考复习心态变化

司考复习心态变化

司考复习心态变化
司考复习心态变化

司考复习心态变化:焦虑→无奈→放松→释然

相信6月是在校的各位准备投入司法考试的重要节点,回想当时的我已经陆续在学法网上看了几篇有价值的司考经验,也在心中整理出了复习的大致思路,例如选哪个老师、三阶段时间怎么安排等等。复习思路对于成败起到了30%的作用,但介于类似推荐老师和教材的经验总结已经有太多,所以我主要还是从心态调整和一些小提示入手,一方面是给大家做个参考,另一方面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

提前声明:本人心态是着名的差,所以可以当反面教材来看。另外最重要的一点,鞋合不合脚只有试过才知道,司考方法合不合适你,只有你真的经历过才知道,切忌一味照搬。这里我个人对一些宣扬“1个月过司考”“XX天过司考”的经验持极大的怀疑态度,写这些帖子的作者无非是两种情况,一是本就记忆超群、功底扎实,二是作者仅仅就冲刺的1个月拿来说事,而虚化了在这1个月前的长时间的铺垫准备,从而有误导之嫌。我不知道这类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可能是侧面烘托自己的天生才智,也可能真的是有1个月致胜的妙招,但是我个人还是坚信,付出和汇报是正比的。莫低估自己,也莫高估自己。

复习前常见问题:

一、是否报班?

我的回答是要看你本人的情况,首先你若是自制力比较差的,面对计划一直会为自己找借口拖延的,或者是害怕自己复习,不能很好安排时间的,我建议你还是报班比较好;如若你做好了为司考拼命的准备,只要有这个觉悟,无论你基础如何,我都建议你自己复习。

这里列出报班和不报班的优缺点,供大家参考选择。

报班:优点---自己较省心,不必上网选取材料;有人监督;封闭式教学,可以较为专注;跟着辅导班节奏,和同学们一起奋斗,更有安全感。

缺点---失去选择权,若讲课老师风格不和胃口,反而要利用下课时间再补听其他老师课程;时间较死,不能自由安排时间复习薄弱科目。

不报班:优点---见报班的缺点

缺点---见报班的优点

当然了,我也曾在这个问题前犹豫再三,但是回头看来,报班不报班根本不决定着结果如何,选择了就走下去,不要畏首畏尾的。必胜的信心和行动力才是致胜的关键。

二、老师推荐?

报班不报班决定不了你的司考成绩,但是跟随的老师却还是多少决定了你过和不过的,

所以这里还是简单为大家推荐一下主课的老师吧,个人口味,仅供参考:

刑法---柏浪涛(我全程是刘凤科,虽然他上课激情,但是感觉他的思路有点乱,观点也比较偏激,而读过柏《刑法攻略》的同学都说思路清晰,我读了一部分也后悔没有时间全部看完,所以在此推荐,当然可以柏书+刘音频结合着来)

民法---钟秀勇(其实民法我并没有特别特别推崇的老师,我觉得老钟是司考讲课界人品相当不错的,讲课思路也很清晰,但是说话速度略慢;)

刑诉---陈少文(陈讲课时一致公认的好,但我个人背的还是杨雄的讲义,感觉更加全面一点,但是讲课的话,个人建议就不要听杨雄的了)

民诉---郭翔(首推就是了郭翔了,我全程跟的他,他说背出他讲义基本就80%的分了,于是我就照做了,其他老师一个没听,结果还是不错的,个人很喜欢他清晰且的讲课风格)

关注学法网官方微信,微信号:xuefa5 司考动态、司考经验技巧、司考押题预测等为您免费推送!

三、时间分配?

1、背景:法本智商中上看书速度比较慢但较细致

未报班3个月全时段复习

2、时间:6月22日——9月22日

3、阶段:

约5周第一遍讲义+基础录音+张能宝+学法网司考题库

约4周第二遍讲义+部分强化录音

约2周第三遍讲义+2套历年真题+部分冲刺预测题+学法网模拟考场

约1周第四遍讲义

(第一第二阶段在学校租寝室复习,第三第四阶段在家复习)

分配:从第二阶段起,早上雷打不动看卷一:法条和讲义结合着看(个人放弃了法制史)

下午一般复习两门如民法+刑诉刑法+民诉

晚上一般看商法或者行政法

睡觉前看卷四+经济法法条(挑指南针重点法条看,共看了2遍)

四、各阶段心态变化

第一阶段:焦虑

因为我的一些个人选择,在正式复习前我都没有花很大精力在司考上,但看到同学们都看完了几本XX讲所以还是有一些落于人后的感觉,插空看了大家一致推荐的民法XX讲,看完反倒感觉思路似乎更加混乱。现在想来,可能多看几本书的同学也不一定比你领先几步,这要看他如何看书和看什么书。

话虽如此,这还是给当时的我造成了极大的焦虑感,于是6月22日我急切地租了房间,开始了3个月的复习。一开始自己一个人住,因为复习十分枯燥无聊,基本上就是早上起来梳洗完毕就开始坐在简陋的书桌前看书,保持这样的姿势到晚饭时间(因为感到落于人后,所以省去了中饭和午睡,而且压力大时似乎也不会感到十分饿,好孩子千万不要学),唯有晚饭时间可以和同学相约出去吃个饭,聊聊复习进度。这种与世隔绝的孤立感与时间上的压迫感交汇起来实在是挺要命。

当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可以拥有旺盛的精力,让我从早9点到晚12点都可以高效看书,不会头痛和思维涣散,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每天强迫自己硬记知识点几个小时后我就会开始头痛,无论如何也不能缓解,所以说一个人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是固定的,我的话,基本是7个小时,除此之外的时间可以说大部分都是起到“至少我有在学习”这样的安慰作用了。

一开始听民法和刑法,因为选的老师讲课都蛮有意思,语气也很亢奋,所以一天连续听7、8个音频也不是很累,但是类似行政法这类部门法的学习就让我感到十分绝望,虽然自我感觉平时上课学得最认真的就是这门,但是司考的记忆要求和考察范围比平时要细致好几倍,外加受之前经验贴得影响,不免让我有种放弃行政法的冲动。但最后纠结再三还是咬牙坚持学了下来。

转自https://www.docsj.com/doc/1a12326704.html,/new?fr_daily=1&fr=event_0_0

体育运动心理学——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试卷(含答案)

体育运动心理学——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心境状态是由而引起的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的情绪状态。 2.积极的心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消极的心境包括、、、和等情绪。 3.是运动心理学研究中测量心境状态最常用的量表。 4. 心境状态剖面图是在1971年首先由美国的等人编制出的一种自评量表,它包括、、、、、 6个分量表。 5.1992年等人对POMS量表进行了简化和发展,将原来的65个题目简化为40个并增加了分量表。 6.身体锻炼与老年人积极心境的和消极心境的有显著相关。 7.强度的身体锻炼对心境的改善能获得最大的心理效益。 8.与常模样本相比,成功的运动员在、、、等消极情绪得分较低,而较高。 9.人们将优秀运动员的标准化的POMS分值绘制成图,被称为。10.运动疲劳的运动员常常具有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抑郁、愤怒等,与无疲劳的运动员相比,疲劳的运动员更为、、等。11.过度疲劳或过度训练会导致明显的,当训练刺激增加,困扰也随之增加,这些困扰包括、、的增加,下降。 12.在以自我为参照标准进行评价行为结果时,赛前心境能更好地预测行为结果。以自我为参照标准评价行为结果主要有、以及三个方面。 13.特质论心理学家考虑运动行为的成因,通常只考虑的影响;情境论的心理学家则主张运动行为大都是所决定的,人格的作用较小。

14.交互作用理论认为,在预测不仅需要考虑和作用,同时还需要考虑它们的。 15.交互作用理论认为,运动行为= + + ×+ 。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心境状态是一种。() A. 认知过程 B. 情绪状态 C. 注意状态 D. 意志过程 2.运动员的赛前心境能更好地预测运动技能的行为结果。() A. 闭锁式 B. 开放式 C. 连贯式 D. 间断式 3.采用赛前心境预测运动项目的行为结果效果更好。() A. 个人 B. 团体 C. 直接对抗 D. 间接对抗 4.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引起老年人的。() A. 消极心境的上升 B. 积极心境下降 C. 积极心境提高 D. 无影响5.通常而论,的身体锻炼对心境的改善最为理想。() A.小强度 B. 中等强度 C.大强度 D. 随意性 6.运动行为的成因,通常只考虑人格因素作用的理论是。() A. 特质论 B. 情境论 C. 交互作用理论 D. 状态论 7.积极的心境体现在。() A. 精力感 B.抑郁 C. 疲劳 D. 惊慌 8.心境状态剖面图首先是等人编制的一心境状态自评量表。() A. 格罗夫(Grove) B. 麦克奈尔(McNair) C. 瓦特森(Watson) D. 考克斯(.Cox) 9.与常模样本相比,优秀运动员的得分较高。() A. 慌乱 B. 抑郁 C. 疲劳 D. 精力 10.POMS可以用于。() A.诊断过度训练运动员 B.区分不同技术水平的运动员 C.选拔运动员 D.淘汰运动员

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参考答案

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环境刺激,情绪或情感,微弱而持久。 2.精力感,幸福感,抑郁,疲劳,惊慌,愤怒,紧张。 3.心境状态剖面图。 4. 麦克奈尔(McNair),心境状态,紧张,抑郁,愤怒,精力,疲劳,慌乱。 5. 格罗夫(Grove),自尊心。 6. 提高,降低。 7.中等。 8.紧张,抑郁,疲劳,慌乱,精力。 9.冰山剖面图。 10.冷漠,厌倦,急躁。 11.负性心境,心境,沮丧,愤怒,疲劳,精力。 12.赛后对行为的自我评价,比赛成绩占个人最好成绩的百分比,比赛表现与赛前预期成绩的比较。 13.人格因素,环境。 14.运动行为,人格特质,情境因素,交互作用。 15.人格,情境,人格,情境,误差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C 5.B 6.A 7.A 8.B 9.D 10.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C 3.A.B.C.D 4.A.B.C 5.D 6.A.B.C.D 7.A.B.C.D 8.B.C 9.A.B.C.D 10. A.B.C

四、匹配题 1.心境状态 2.赛前心境对运动行为行为预测的效果

五、判断题 1. √ 2.√ 3.× 4.× 5.√ 6.× 7.√ 8.√ 9.×10. √ 11.×12. √13.×14. √15. √16.×17.×18. √19.√20.×21.√22. √23. √24. √25. √。 六、简答题 1.什么是心境状态? 答: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状态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境主要体现在精力感和幸福感两个方面,消极的心境包括抑郁、疲劳、惊慌、愤怒和紧张等情绪。 某种心境一旦被唤起,它能持续较长时间,如持续几小时、几天甚至几周,而且具有稳定而弥散的特征,会使人在心理上形成一种淡薄的背景,在一段时间里影响主体对事物的态度和主体的行为表现以及身心健康。 2.什么是冰山剖面图? 答:在运动领域的研究中,人们将优秀运动员的标准化POMS的分值标图,与常模样本相比,优秀运动员的心境状态剖面图呈冰山状,即成功的运动员“紧张”、“抑郁”、“疲劳”和“慌乱”等消极情绪得分较低,而“精力”较高,人们将优秀运动员的心境状态剖面图称为冰山剖面图。冰山剖面图说明了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不同,但无法准确可靠地鉴别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3.什么是交互作用模式? 答:在运动心理学关于行为的研究中,特质论心理学家考虑运动行为的成因,通常只考虑人格因素的影响,不考虑特殊情境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运动行为。情境论的心理学家则主张运动行为大都是环境所决定的,人格的作用较小。交互作用理论认为,预测运动行为需要将人格特质因素与情境因素一并考虑,它们可以以独特的方式互相作用或结合起来一起影响运动行为。用交互作用模式来预测运动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上篇试题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 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 第三章运动兴趣 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 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 第六章运动归因 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 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 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 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 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 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 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 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 下篇参考答案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 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 第三章运动兴趣 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 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 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

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 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 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 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 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 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 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 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心境状态与体育运动

第十章心境状态与体育运动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 (一)了解心境状态的概念和掌握心境状态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POMS量表。 (二)理解体育锻炼与心境状态改善的关系;提高指导体育锻炼的能力。 (三)掌握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的关系,学会应用POMS对运动训练进行监测。 (四)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体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结构体系(见图10-1) 图10-1 心境状态与体育活动教学内容结构体系

三、知识拓展与深化 (一)心境状态的测量 1.POMS的应用指南 我国学者祝蓓里等在我国人选取了1060名大学生和522名中学生,对格罗夫(Grove)等人简化和发展的POMS量表进行了修订,建立了中国大、中学生常模。各分量表的信度在0.62~0.82之间,该量表对被试的文化程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被试文化程度较低,会因难以理解测量条目的题义而影响测量信度、效果,修订的POMS量表常模式为中国大、中学生常模,因此,在使用的时候应考虑测试的对象。该量表的计分方法为:“几乎没有”=0,“有一点”=1,“适中”=2,“相当多”=3,“非常地”=4。7个分量的的题项分别为: 紧张:第1、8、15、21、28、35题; 愤怒:第2、9、16、22、29、36、37题; 疲劳:第3、10、17、23、30题; 抑郁:第4、11、18、24、31、38题; 精力:第5、12、19、25、32、39题; 慌乱:第6、13、20、26、33题; 与自我有关的情绪:第7、14、27、34、40题; 分别累计各分量表的原始分数,通过查阅常模,计算每个分量表的T分数。 TMD=5个消极的情绪得分之和-2个积极情绪得分之和+100。 2.POMS的应用时机 特里(Terry)在研究POMS是否可以预测运动员的成就水平的基础上,相合他的运动心理咨询的经验,对POMS的使用时机提出了建议: (1)可以用于运动员心理状态的一般追踪; (2)可以用于运动员的情绪追踪; (3)可以用于体育活动改善情绪的测量; (4)可以用于运动训练负荷的监控; (5)可以用于过度训练运动员的诊断; (6)可以用于运动损伤后情绪反应的监视; (7)可以用于运动表现的预测,但不是运动员的筛选。 3.关于BFS量表 在运动心理学研究中,测量心境的量表有很多,除了POMS外,BFS也体育运动中较常用的测量心境状态的量表。BFS是由联邦德国运动心理学家Abele和Brehm于1986年编制。该量表1995年由武汉体育学院姒刚彦博士翻译成中文,并经武汉体院科研所情报室罗君安校对。该量表认为心境状态可区分为两个维度:评价性维度(良好/愉快和恶劣/不快);激活性维度(积极/消极)。不同的心境可以

体育心理学第六章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测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第六章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测试题及答案 总计: 6 大题,36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 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由Grove等人简化和发展后的POMS量表有__________个分量表。 A.5 B.6 C.7 D.8 2.多维焦虑理论认为,积极的成功期望可以带来自信心的增强,可以提高运动表现水平,两者呈__________关系。 A.倒U形 B.线性 C.波浪形 D.U形 3.积极的心境状态体现在__________。 A.精力感 B.抑郁 C.疲劳 D.惊慌 4.Martens认为可以将__________的工作强度比作人的唤醒水平。 A.探照灯 B.发动机 C.电脑 D.变压器 5.运动行为的成因,通常只考虑人格因素影响的是__________。 A.特质论 B.情境论 C.交互作用理论 D.状态论 6.赛前心境状态能更好地预测__________运动技能的行为结果。

A.闭锁式 B.开放式 C.连续式 D.间断式 7.多维焦虑理论认为以生理特征为主的躯体焦虑与运动表现呈__________关系。 A.倒U形 B.线性 C.波浪形 D.U形 8.与常模样本相比,优秀的运动员__________得分较高。 A.慌乱 B.抑郁 C.疲劳 D.精力 9.__________的个体,在相对较低的唤醒水平下能够取得较好的运动表现。 A.高特质焦虑、外向 B.高特质焦虑、内向 C.低特质焦虑、外向 D.低特质焦虑、内向 10.在完成决断的数量少、备选范围比较狭窄、速度要求不快的运动技能,其适宜的唤醒水平就__________。 A.比较高 B.非常高 C.比较低 D.非常低 二、多选题(该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11.应激与多种情绪相结合而形成复合情绪,在应激产生的同时附加__________可表现为抑郁性紧张。 A.恐惧 B.厌恶 C.敌意 D.失望 12.影响运动技能复杂程度的知觉因素是__________。

第六章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第六章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一、应激、唤醒、焦虑的定义 应激是指人体对施加于它的任何要求所做出的非特异性反应。意思是说,一旦身体被唤醒,无论起因是愤怒这样的消极情绪还是快乐这样的积极情绪,身体都处于应激下。 唤醒是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李维等,1995)。 第二节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一、驱力理论(Drive Theory) 唤醒水平与具有各种技能水平者的成绩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操作成绩= 唤醒水平×技能水平。成绩与唤醒水平之间的关系是直线关系。 驱力理论指出,唤醒水平对于具有不同技能水平的人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 二、倒U形假说(Inverted U Hypothesis) 由较低的唤醒水平到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以前,随着唤醒水平的提高,运动表现也将随着向着好的方向改善,当唤醒水平超过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后继续向高度兴奋方向发展,唤醒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导致运动表现逐渐恶化或成绩下降,一般来说,中等程度的唤醒水平对运动表现最为有利。 (1)技能的复杂程度与唤醒水平的要求(2)个体差异与唤醒水平的要求 三、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 四、多维焦虑理论 马腾斯(Martens)提出将运动竞赛焦虑分为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这3个方面。认知焦虑与操作活动水平呈负相关的线性关,状态自信心与操作活动水平呈正相关的线性关系,躯体焦虑与操作活动呈倒U型的曲线关系。 第三节影响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 一、环境因素 (1)比赛的重要程度(2)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 二、个体因素 (1)特质(2)自尊 课堂小结: 思考题:

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

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心境状态是由而引起的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的情绪状态。 2.积极的心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消极的心境包括、、、和等情绪。 3.是运动心理学研究中测量心境状态最常用的量表。 4. 心境状态剖面图是在1971年首先由美国的等人编制出的一种自评量表,它包括、、、、、 6个分量表。 5.1992年等人对POMS量表进行了简化和发展,将原来的65个题目简化为40个并增加了分量表。 6.身体锻炼与老年人积极心境的和消极心境的有显著相关。 7.强度的身体锻炼对心境的改善能获得最大的心理效益。 8.与常模样本相比,成功的运动员在、、、等消极情绪得分较低,而较高。 9.人们将优秀运动员的标准化的POMS分值绘制成图,被称为。10.运动疲劳的运动员常常具有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抑郁、愤怒等,与无疲劳的运动员相比,疲劳的运动员更为、、等。11.过度疲劳或过度训练会导致明显的,当训练刺激增加,困扰也随之增加,这些困扰包括、、的增加,下降。 12.在以自我为参照标准进行评价行为结果时,赛前心境能更好地预测行为结果。以自我为参照标准评价行为结果主要有、以及三个方面。 13.特质论心理学家考虑运动行为的成因,通常只考虑的影响;情境论的心理学家则主张运动行为大都是所决定的,人格的作用较小。

14.交互作用理论认为,在预测不仅需要考虑和作用,同时还需要考虑它们的。 15.交互作用理论认为,运动行为= + + ×+ 。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心境状态是一种。() A. 认知过程 B. 情绪状态 C. 注意状态 D. 意志过程 2.运动员的赛前心境能更好地预测运动技能的行为结果。() A. 闭锁式 B. 开放式 C. 连贯式 D. 间断式 3.采用赛前心境预测运动项目的行为结果效果更好。() A. 个人 B. 团体 C. 直接对抗 D. 间接对抗 4.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引起老年人的。() A. 消极心境的上升 B. 积极心境下降 C. 积极心境提高 D. 无影响5.通常而论,的身体锻炼对心境的改善最为理想。() A.小强度 B. 中等强度 C.大强度 D. 随意性 6.运动行为的成因,通常只考虑人格因素作用的理论是。() A. 特质论 B. 情境论 C. 交互作用理论 D. 状态论 7.积极的心境体现在。() A. 精力感 B.抑郁 C. 疲劳 D. 惊慌 8.心境状态剖面图首先是等人编制的一心境状态自评量表。() A. 格罗夫(Grove) B. 麦克奈尔(McNair) C. 瓦特森(Watson) D. 考克斯(.Cox) 9.与常模样本相比,优秀运动员的得分较高。() A. 慌乱 B. 抑郁 C. 疲劳 D. 精力 10.POMS可以用于。() A.诊断过度训练运动员 B.区分不同技术水平的运动员 C.选拔运动员 D.淘汰运动员

体育心理学 试题

上篇试题下篇参考答案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 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 第三章运动兴趣第三章运动兴趣 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 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 第六章运动归因第六章运动归因 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 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 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 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 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 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 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 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

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 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 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 、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12.年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 13.应用运动心理学可进一步分为和。 14.教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集中于运动员的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