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珠江三角洲城市绿地

珠江三角洲城市绿地

珠江三角洲城市绿地
珠江三角洲城市绿地

珠江三角洲城市绿地 空间特征分析

学 院 地理科学学院

专 业(方向) 地理信息系统

班 级 03 地 信

姓 名 潘瑞坤

学 号 0307442122

指导教师陈颖彪副教授

答辩时间 2007年6月3日

珠江三角洲城市绿地空间特征分析

03 地理信息系统潘瑞坤

指导老师:陈颖彪

摘要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是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中唯一接近于自然的生态系统,对保障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进步,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环境的调节器,越发受到关注。本文以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区,参考珠江三角洲绿地现状图,结合实地调查,利用RS、GIS等技术提取城市绿地空间信息,建立城市绿地空间数据库,对珠江三角洲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和统计数据进行解译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的绿地分布不均匀,绿地面积东少西多,并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增加的规律。

关键词 城市绿地;监督分类;GIS;RS;珠江三角洲

Analysis of Spatial Characteristic of Urban Green Space in Pearl River Delta

ABSTRACT As the main body of natural productivity in the city framework, the urban green spa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nd for city usage as well as the only ecosystem which gets close to nature in the city. Furthermore, it plays an all-important role in the guarante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a city and the health of the resident. A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advancement of industrial, the city environment becomes increasingly deteriorated. And as the adjuster of city environment, the urban green space is pai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delta of Pearl River as the research area, consults the chart of greenbelt actuality in the delta of Pearl River, combines with the fieldwork, makes use of technique such as RS, GIS to pick up the space information of the urban green space and establishes a space data-base of it. Moreover, it will explain and interpret the remote sensing pictures of different periods in the delta of Pearl River. It will also analyze and calculate i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t. data. Finally the research outcome makes clear that the distributing of greenbelt in the delta of Pearl River is asymmetric, the proportion of the greenbelt bears a situation of that few in the east and much in the west and the present of a trend is the increase from east to west.

KEY WORDS Urban green space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GIS;RS,;Pearl River Delta

目 录

引 言 (1)

1.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1)

1.1选题的目的 (1)

1.2选题的意义 (2)

2.国内外城市绿地空间格局的研究现状 (2)

2.1 国内城市绿地空间格局研究现状 (2)

2.2 国外城市绿地空间格局研究现状 (4)

3. 论文的研究方法 (7)

3.1论文研究方法 (7)

3.2研究区域概况 (8)

4. 城市空间绿地特征分类与指数选取 (9)

4.1 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10)

4.1.1 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 (10)

4.1.2 城市绿地的分类 (11)

4.2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11)

4.2.1景观异质性指数 (11)

4.2.2 景观单元特征指数 (13)

5. 珠江三角洲城市绿地空间特征分析 (13)

5.1 珠江三角洲遥感图像的处理 (13)

5.2 珠三角城市绿地监督分类 (14)

5.2.1监督分类方法介绍 (14)

5.2.2珠江三角洲城市绿地时空布局分析 (15)

5.3珠江三角洲城市绿地时空特征分析 (18)

5.3.1林地时空特征分析 (18)

5.3.2农田时空特征分析 (19)

5.3.3其它绿地时空特征分析 (21)

6.结论与展望 (21)

6.1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22)

6.2展望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3)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加速,城市化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由于城市化发展的深入,城市生活质量与居民需求层次的逐步提高,使得城市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为目标的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为了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部门逐步加强对城市绿地的建设。目前,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新兴技术及其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使城市绿地空间特征分析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利用RS、GIS技术能够及时、准确、动态地获取绿地现状及其变化信息,并且在借助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下,对城市景观特征作出综合的、多层次的分析,为全面进行城市绿地空间特征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区,利用RS、GIS等技术提取城市绿地空间信息,建立城市绿地空间数据库,对珠江三角洲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并结合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认识城市绿地的空间格局特征,为城市的绿地管理与规划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信息。

1.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1.1选题的目的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和人文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又是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绿地空间特征分析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色之一,景观生态学作为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形成的学科,它是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和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1]。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绿地空间

特征进行研究,充分考虑到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和生态两种效应,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并能指导绿地系统空间布局。在借鉴现今国际上景观生态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各种定量指标,分析城市绿地空间特征,并对景观单元做出生态学的评价。

1.2选题的意义

绿地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元素,是城市中唯一接近于自然的生态系统,对保障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绿地不仅能调节温度、湿度以及防尘、除污、减噪,还可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害。在我国城市绿地屡遭破坏的今天,重新认识绿地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有其深刻的意义。在目前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对城市绿地进行合理规划,优化绿地的空间布局,使城市绿地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和使用功能,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技术具有快速、高效、范围大、动态的特点,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提取城市绿地信息可以很好弥补常规方法的缺陷,从而能够实现大范围城市绿化调查。本文以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基础,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城市绿地的空间特征。本文的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城市绿地空间特征方面的基本理论,更加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城市绿地的合理布局,对指导城市规划和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城市绿地空间格局的研究现状

2.1 国内城市绿地空间格局研究现状

(1)大地园林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

大地园林化是当年毛泽东提出的绿化目标,所谓的大地园林化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根据全面规划,在一切必要和可能的城乡土地上,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种草栽花,并结合其它措施,逐步改造荒山、荒地,治理沙漠、戈壁,从而减少自然灾害,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建立起既有利于生产、又有益于人民生活的环境。实现大地园林化,既要保护自然,美化大地,又要兴山川草木之利,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绿化是大地园林化的基础,大地园林化是绿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大地园林化的内容比绿化更丰富多彩,是绿化祖国的高级阶段【2】。

而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实质是从城乡的共同利益出发,变城乡之间的相互分割,相互封闭为相互结合,相互打破“围墙”,使城乡绿地系统融为一体。城乡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综合体,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特点。城市绿地建设不是单纯的公园绿地建设,而是集空间、大气、水体、土地、植物、动物、微生物于一体的综合建设,对特大城市环境系统的稳定性具有调控作用。

(2)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理论研究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工业化城市迅速发展,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是目前城市绿地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难题,随时代发展与进步,我们认识到与城市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植物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重要一环,绿地系统的建设也得到规划管理者的重视。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理论在城市林业、城市森林和生态园林等观念的不断涌现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虽然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已是园林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绿地景观生态元素

城市绿地景观是人工与自然耦合的城市景观之一,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景观,烘托城市建筑艺术,使城市面貌更加整洁生动。城市绿地景观的空间特征分析也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色之一。

(4)文化在绿地景观建设中的意义

绿地景观反映和表达社会各种价值观,包括哲学、经济和美学等观念。在现代条件下,人们对城市绿地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观赏要求,期望更多高质量、高品味、高档次的绿地空间。

绿化是城市中惟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而文化则是城市精、气、神的综合体现,绿化与文化两者都是展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文明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得以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充分挖掘原址的文化底蕴,注重其历史建筑和具有纪念意义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并使其融入现代城市绿地的景观体系之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丰富了城市绿地的文化气息。

(5)绿地景观中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各样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总和以及它们的各种生态过程,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尤其是生境的生态破坏和污染,生物多样性呈持续下降趋势。生物多样性是提高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也是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中,贯彻生态优先和整体优先的准则,以人与自然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基础,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列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的基本内容。

2.2 国外城市绿地空间格局研究现状

(1)城市公园理论

城市公园是城市中具有一定用地范围、供市民休憩的公共绿地场所。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类休闲服务设施的完备,城市公园的功能由原先的游览、休憩、教育逐步偏重于人与自然的交流,其形态也趋向于城市中的“绿洲”。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城市开放空间,作为一个人性场所,其规划和设计与人们依赖和生存的城市

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城市绿色网络

绿色网络是除了建设密集区或用于集约农业、工业或其它人类高频度活动以外,自然的或植被稳定的以及依照自然规律而连接的空间,主要以植被带、河流和农地为主(包括人造自然景观),强调自然的过程和特点。它通过绿色廊道、楔型绿地和结点(core site)等,将城市的公园、街头绿地、庭园、苗圃、自然保护地、农地、河流、滨水绿带和山地等纳入绿色网络,构成一个自然、多样、高效、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的动态绿色景观结构体系,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协调。

具有良好费用效益和多功能的绿色网络在世界周围都得到重视和发展,如Olmsted在波士顿的线状公园系统(linear park system),以及美国鼓励城市公园与农村地区相联结等;在英国,野生动物廊道的概念逐渐发展到绿色网络,强调野生生物线状开放系统的潜在疏导功能。这种利用绿色景观途径将城市规划引向接近自然保护的城市规划,在欧洲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代表性生境的基础网络,如欧洲自然2000生态网络;上海市也在探讨城市绿廊系统的建立。

(3)导入生态学理论

由于城市绿地系统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塑造城市形象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人们对其愈来愈关注。城市绿地系统怎样布局、采取何种形式,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生态浪潮冲击的二十一世纪,人们试图将景观和生态两门学科互相引进、互相借鉴,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融合,以创造更美化、优化、净化的高质量生活环境。景观生态学的兴起提供了这一契机,它的概念、理论可直接应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景观生态学作为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它以以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与系统科学之所长。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使城市绿地景观符合生态学意义,将有助于解决城市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

(4)历史文脉与历史文化的融合;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对城市绿化的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除对城市绿地景观的生态属性进行了极为详尽的研究外,对绿地在构成城市特征,塑造城市风貌。联系历史文化进行立体实践探索。城市绿地应作为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与历史文化的传承紧密结合。

(5)城乡一体化与区域化绿地景观格局

为了充分发挥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必须对绿化建设进行再认识,从中心城区走向整个城市区域,向城乡融合的生态绿地建设方向发展,在大范围,大空间中承担起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的重任。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发展,都以农村这块腹地作为支持系统,绿地的发展也不例外。城乡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综合体,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特点。

新加坡将农地、林地和沼泽地等与城市绿地相互渗透,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东京城区人均公共绿地仅4.5m2,但郊区森林覆盖率达37.8 m2,弥补城区绿地的不足。而香港的人均公园面积仅仅1 m2,但香港重视发展郊野公园和湿地公园,目前已有23个郊野公园,面积达41034h m2,约占全港总面积的40%,另外,还建立了米浦自然保护区、拉姆萨乐湿地等郊野绿色空间。使香港既有高楼林立的景观,又维持了大片郊野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原始化,形成生态的最大限度平衡。

(6)特色空间景观绿化

城市绿化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没有鲜明特色的城市绿化是缺乏个性的,而缺乏个性的城市绿化就必然缺少影响力、感召力和独特的魅力。这里所说的特色,就是要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使本地人感到亲切自然,朴素大方,使外地人感到新颖活泼,并产生愉快欢乐的思绪和情感。如新加坡在桥上做花坛,美化高架桥和路桥,并种植攀援植物,使之成为绿桥;利用三角花和素馨绿化灯杆,停车场种植树木进行遮荫等。

(7)生态过程的恢复与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育

为了“回归自然”,一些发达国家,人们一方面热衷于到大自然去,另一方

面还正在努力把大自然引入城市。“城市中的乡村公园”和“公园中的野地”成为他们进行绿地系统规划必须考虑的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以绿色通道连接公园和绿地,形成一条自然的草木走廊,鸟类和一些小动物可自由穿行,扩大公园功能范围,全岛成了动物乐园。新加坡拥有自然保护区19处,许多自然风景区保存完好。自然保育还扩展到人工公园,把大树浓密地方列为树木保护区。

3. 论文的研究方法

3.1论文研究方法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在城市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城市绿地空间特征分析主要通过人工普查并结合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特征调查,但得到的数据精度和时效性都不理想。而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以及RS和GIS技术的成熟,对这一问题能够得到相当全面的解决。

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以地理学和生态学为主体的交叉学科,它的发展为城市绿地特征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空间模式。本文在建立城市绿地空间特征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RS和GIS技术对绿地面积和斑块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

图3.1 论文基本路线图 3.2研究区域概况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归线以南(小三角洲计),以大三角洲计,亦在北纬23°40′—21°30′之间,绝大部分属于热带范围,是热带性三角洲。从气候上看,则大三角洲亦属于热带地区(见竺可桢等《物候学》,1962)。地貌发育上也有此特色,植被景观更受其影响,发育为热带季风雨林植被。并且由于三角洲北面为粤北山区,对北来寒流起屏障作用,使热带植被能沿谷地侵入北回归线以北山区[3]。

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7市及惠州、肇庆市的部分县区,陆地总面积4.1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0.4%,人口4077万,占全国总人口的3.1%。珠三角GDP总量占广东省比重的80%左右,占全国比重的10%左右。

图3.2 珠江三角洲区域图

4. 城市空间绿地特征分类与指数选取

4.1 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4.1.1 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

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因国家不同,其内容各有差异[4]。如:

前苏联城市绿地系统一般包括城市居住区与市内公园、花园、小游园、林荫道、公共建筑物地段绿化、企事业单位和公用场所绿地;郊区森林、森林公园、陵墓、苗圃、果园、菜园;市郊区防护林、居住区与工业区隔离林带、水源涵养林、保土林等。

日本的城市绿地系统由公有绿地和私有绿地两大部分组成。内容包括公园绿地、运动场、广场、公墓、水体、山林农地、寺庙园地、公用设施园地、庭园、苗圃试验用地等。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多指园林绿地系统,一般由城市公园、花园、道路交通附属绿地、各类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环境绿地、园林圃地、经济林、防护林等各种林地以及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区游览绿地等各种城市园林绿地所组成。但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又因地区和城市不同而不完全一样,如南京、深圳、北京、上海、佛山等。许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绿地类型超出了《城市绿化条例》的范围,如深圳市提出了“旅游绿地”、“生态绿地”(同济大学规划),佛山市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绿化”(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等。

从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绿地系统的组成内容来看,尽管存在一些差异,有些名称也不一致,但总的来说,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即包括了城市中所有的园林植物种植地块和园林种植占大部的用地(通常称之为“园林绿地”)。而城市范围内的水体湿地,一些公共设施用地、山野农地等是否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内容而有所不同。作为一个系统,城市绿地的组成应该是全面和完整的,包括城市范围内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具有直接影响的所有绿地。这些绿地的功能作用、空间形态特征等不尽相同,其科学的分类与定名一直是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工作者努力探索的课题,也是城市管理工作协调统一和相互比较所必须的。

4.1.2 城市绿地的分类

本文根据由国家建设部审查通过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5],并结合珠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依据城市绿地的功能将城市绿地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其它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4.2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4.2.1景观异质性指数

1)多样性指数(Landscape divesity index):该指数的大小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选取Shannon-Weaver 公式计算,即[6]:

最大多样性指数:

式中, H为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 Pi为第i类绿地景观类型所占的景观总面积

的比例,m为绿地景观类型总数;

2)均匀度(evenness)指数:描述景观中各组分的分配均匀程度, 其值越大, 表明景观各组分分配越均匀。计算公式为:

式中E为均匀度指数;m 为景观类型个数;Hmax 为给定丰富度条件下景观最大多样性;这一指数(E)为比较不同景观或同一景观不同时期多样性的变化提供了一个有力手段;

3)优势度(dominance)指数:优势度指数表示景观多样性对最大多样性之间的偏差,表明景观组成某种或某些景观类型支配景观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D 为景观总体的优势度指数;Pi 为第i 类景观所占面积比例;m 为景观类型总数;Hmax = ln ( m) 为最大多样性;式中Hmax的作用在于使得通过不同景观要素类型数目时的景观差异标准化。D值越大,则表明偏离最大多样性的程度越大,即组成景观的各嵌块体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越大或说景观受某一种或少数几种景观嵌块体类型所支配;D值越小,则表明偏离最大多样性的程度越小,即组成景观的各种嵌块体类型所占比例相当,或说景观是由多个面积比例大致相等的嵌块体类型所组成;

4)破碎度(fragmentation)指数:破碎度是指景观被分割的破碎程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为因素对景观的干扰程度。本文用单位面积内的斑块数来测度,景观总体的破碎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A 为景观的总面积; ni 表示第i 类景观的总斑块数;m 为景观类型数;F 为破碎度,F值越大,表示景观越破碎;

各景观组分的破碎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Fi 为第i 类景观组分的破碎度; ni 表示第i 类景观组分的斑块个数; Ai 为第i 类景观组分的面积;

4.2.2 景观单元特征指数

直接反映景观中某一景观类型斑块大小的指标是斑块面积。斑块面积包括斑块总面积、斑块平均面积、最大斑块面积、最小斑块面积、斑块面积极差、斑块面积中值、斑块面积标注差和变异系数、斑块面积偏态系数、最大斑块指数等。

5. 珠江三角洲城市绿地空间特征分析

5.1 珠江三角洲遥感图像的处理

遥感图像的处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对遥感影像进行裁切;

2.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

几何纠正就是要校正成像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几何畸变。

几何纠正分两种:

几何粗校正:针对引起畸变原因而进行的校正。

几何精校正:利用控制点进行的几何校正,它是用一种数学模型来近似描述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过程,并利用畸变的遥感图像与标准地图之间的一些对应点(即控制点数据对)求得这个几何畸变模型,然后利用此模型进行几何畸变的校正,这种校正不考虑引直畸变的原因。

通常对于星载遥感影像来说,几何粗校正和几何精校正都是要进行的,即首先对遥感影像施以几何粗校正,然后再利用控制点对其进行几何精校正的处理。由于一般地面接收站提供给用户的卫星遥感数据(CCT)都是经过第一阶段的几何粗校正处理的,所以用户在应用前所要进行的几何校正只是第二阶段的几何精校正处理[7]。

几何精校正的步骤:

(1) 建立原始影像与校正后影像的坐标系;

(2) 确定GCP;

(3) 选择畸变数学模型;

(4) 几何精校正的精度分析。

3. 取ETM+4,3,2波段顺序合成RGB影像;

4. 图像增强和拉伸变换;

5.选取监督分类中的最大似然比法进行分类。

图5.1 数据处理流程图

5.2 珠三角城市绿地监督分类

5.2.1监督分类方法介绍

监督分类(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的概念:

首先需要从研究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如像素亮度均值、差等),建立判别函数,据此对样本像元进行分类,依据样本类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像元的归属类别。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区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8]。

监督分类对训练场地的选取具有一定要求:

训练场地所包含的样本在种类上要与待分区域的类别一致。训练样本应在各类目标地物面积较大的中心选取, 这样才有代表性。如果采用最大似然法,分类要求各变量正态分布, 因此训练样本应尽量满足这一要求。

监督分类包括平行六面体(Parallelepiped )、最短距离(Minimum Distance )、马氏距离(Mahalanobis Distance )、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 )、波谱角度制图仪(Spectral Angle Mapper )以及二进制编码六种方法(Binary Encoding )。

本文主要选取其中的最大似然比分类法(Maximum Likelihood )进行分类,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这种分类方法:

最大似然比分类法(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er)就是求出像元数据对于各类别的似然度(likelihood ),把该像元分到似然度最大的类别中去的方法。似然度是指。当观测到像元数据x 时,它是从分类类别k 中得到的(后验)概率。

它假定训练区地物的光谱特征和自然界大部分随即现象一样,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利用训练区可求出均值、方差以及协方差等特征参数,从而可求出总体的先验概率密度函数[8]。

最大似然比分类法在多类别分类时,常采用统计学方法建立起一个判别函数集,然后根据这个判别函数集计算各待分像元的归属概率:

))/()(/()/()()/(i x P i P k x P k P x k P L k ××==∑

式中,x 为待分像元,P(k)为类别k 的先验概率,可以通过训练区来决定。

5.2.2珠江三角洲城市绿地时空布局分析

由于原始遥感影像图范围的限制和分辨率不足的影响,在进行监督分类时只

是选取了珠江三角洲的一部分地区(包括南海、广州、番禺、顺德、佛山、东莞、深圳市市区和深圳宝安区)进行分析。在这里,城市景观主要分为水域、建筑用地、农田、未利用土地、林地和其它绿地六类。

下面是1998年和2005年的监督分类结果:

图5.2.1 98年监督分类图

表5.1 98年各类用地面积

类别

Water

Residential

area

Woodland

Farmland Unused

land

Other

greenbelt 面积

(km2)

402.

51422175.39181074.1203883.8342523.09983095.5347

图5.2.2 05年监督分类图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1·园林:是指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构成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园路 2·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是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 3·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量的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4·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a生态效益:净化空气、水体和改良土壤;调节城市小气候;降低城市噪声;安全防护b社会效益:创造城市景观;提供休闲、保健场所;文化科教园地c 经济效益 5·城市绿地分类:公园绿地(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6·城市绿地定额指标:a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B城市居民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除以城市非农业人口数c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D城市绿地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之和除城市用地总面积 指标作用:反映了一个城市绿化数量和质量,以及一个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环境质量以及城市居民生活保健水平,也是评估一个城市环境质量的标准和城市居民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7·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a国民经济水平b城市性质c城市规模d城市自然条件e 城市绿地现状和绿化基础 8·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原则:a结合城市其他各项用地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b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c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市民休息游览的需要d 远景目标与近期安排相结合,创造特色e发挥其综合功能的前提下,结合生产,创造财富。9·城市园林布局的形式:块状绿地布局(大连、上海。。)、带状绿地布局(西安,南京,苏州)、环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合肥)、片状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北京)10·公园:是指可以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教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11·公园规划容量C=A除以Am(A为公园面积,Am为人均占面积) 12·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游览者多样化休闲预科要求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活动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观光形式。它以文化移植,文化复制文化陈列以及高科技等手段,13·居住区用地的组成:a居住区建筑用地b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c道路及广场用地d 居住区绿化用地 居住区的布置形式:行列式、周边式、混合式、自由式、庭院式、散点式布置、 居住区的规模:按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等。 居住区总体规划的原则:坚持社会性原则、坚持经济型原则、坚持生态性原则、坚持地域性原则、坚持历史性原则、 14·城市广场的类型: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文化休闲广场、宗教广场、附属广场 现代广场的基本特点:共性:场地开放、性质公开、功能综合、空间丰富、文化休闲个性:标志性、地方性、人文性 城市广场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生态型原则、特色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主题性原则、尺度适配性原则、步行性原则、文化性原则

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冯长安 摘要:高速铁路从诞生至今已近50年,纵观国外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其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而高速铁路建设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但依据我国高速铁路规划,在未来30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高峰时期。本文从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形势、国外高铁建设的相关经验、高铁建设的作用与目标进行系统的说明,通过区域的视角和严密的论证来分析高铁建设对城市本体以及城市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为我国今后高速铁路以及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铁建设;城市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1引言 在我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目前仅有的普通铁路运输系统已经日益饱和,负重越来越大,日渐不能满足我国的交通运输需求。在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形势下,加快作为资源节约型的高速铁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必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应运而生,由此我国开始了高速铁路建设的新篇章。 在我国即将进入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时期,研究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显得尤为必要,以便为今后高速铁路的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到未雨绸缪,科学建设,合理发展。 2研究意义 2.1我国高铁建设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2004年1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通过,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时代的来临。其规划至2020年实现“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 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的建设完成。建 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运速度目标值 达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如图所示: 在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中,又确定了高速 铁路建设的近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实现 “五纵六横八连线(568网)”;远期实现 “8 图 1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图 纵15横26连线(81526网)”。 由此可以看出,未来30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重要时期。 2.2高铁建设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

浅析城市绿地生态效应概念及应用(一)

浅析城市绿地生态效应概念及应用(一) 论文关键词:绿径输氧系数指状规划绿道绿带 论文摘要: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生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来一些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以及一些实践作一些简单介绍,阐述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近年来沙尘暴、沙漠化等现象的日益严重,人们认识到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之肺”,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的关注。对有限的绿地在生态类型、斑块群落结构、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而不再仅仅是绿地的美学效应了。 1绿地生态效应的几个概念 1.1手指状规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彼得-布莱茨的罗夫为首的一批规划师提出了大哥本哈根区域规划建议,就是著名的手指状规划。手指状规划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整体城市,而是若干个不连贯的小城镇。他们紧靠快速火车铁路线,犹如穿在线上的珍珠。未来的城市集中在五根伸出的手指上,而现有的城市则就是掌心。选择此种方案在生态效应方面的体现就是有可能从手指缝隙中保存楔形绿地。 若城市地处内陆,其对外交通向四面八方放射,就可能产生星状反吸引模式。若从长远来看,其夹角迟早要被填充,终于形成传统的大城市。西蒙特在《地域环境》一书中提出解决办法:限制个走廊进入市中心区,使它们与外围环线相接,在郊区道路焦点上建立新的城市次中心。市区由居住走廊构成发展轴,以快速有轨电车与市中心联系;二次中心则由铁路与交通干线沟通,可视为地区性发展轴。 如果能够坚强立法,严格控制一开始指状规划师后的楔状绿地不被开发,那么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效应就会起到很大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边界总是在不断的扩大,预留的楔状绿地总是被不断的侵吞。 1.2输氧系数 在常年盛行风的作用下,位于各方向上的城市保护绿地对城市的输氧作用不同,可称之为输氧系数,规划实践中有两种比较明显的情况。第一种,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位于城市输氧系数大的方位,如果绿地的产氧量大,应将强管理和适时进行植物的更新换代,以保证充足持续的氧气供给量;如果绿地的产氧量小,应通过改善植物的种植结构,增加种类和绿地面积,以增加产氧量。第二种,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位于城市输氧系数小的方位,如果绿地的产氧量大,在保证其生长发育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疏通城市的输氧走廊;如果绿地的产氧量小,除了要改善植物的种植结构、增加种类和绿地面积外,还应着重限制在此方位上各类城市用地的建设和对绿地的侵蚀。应当把产氧量多的绿地置于输氧系数大的方位,把产氧量小的绿地置于输氧系数小的方位。 输氧系数的计算公式:Si=Fi*Ui 式中:Fi为i方向的风向频率(%);Ui为i方向的平均风速(m/s)Si表示来自i方向的污染程度。 1.3绿道 绿道(Greenway)是指不同宽度的绿色廊道构成的网络。根据功能,主要可分为三类:生态绿道,休闲绿道和历史遗产廊道。绿道主要指自然形成,或历史本来存在,如河流、山谷构成的廊道,也包括完全人工的,如城市林荫道,运河廊道当然也包括在内。廊道连接各生境岛屿对野生生物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态学家提出建立景观廊道线状联系,可以将孤立的生境斑块连接起来,提供物种、群落和生态过程的连续性。 1.4绿带(GREENBERG)概念 随着人们认识绿带在大伦敦规划中限定城市发展轮廓的作用。绿带概念作为控制城市发展和为城市提供生态绿地的作用,被广泛的应用到大城市的规划中。比较典型的有华盛顿景观规

城市绿地的几种分类

城市绿地的几种分类 城市绿地包括: 1、公园绿地指各种公园和向公众开放的绿地。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含其范围内的水域;不包括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 公园绿地中除“小区游园”之外,都参与城市用地平衡,相当于“公共绿地”。在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中,“公共绿地”被列为“绿地”大类下的一个中类。包括“公园”和“街头绿地”两个小类。 “公共绿地”一词来源于前苏联,突出反映的是绿地的所有权、产权等公共属性。我国目前在绿地的分类上不存在私有绿地,所有的城市绿地都属于国家、为公众服务。公共绿地与国际上公园的内涵相似,与我国的公园和开放型绿地相当,因此,都属于公园绿地性质。鉴于此,公园绿地的概念更能够反映出公共绿地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属性特征。 2、公园是公园绿地的一种类型,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公园指面积较大、绿化用地比例较高、设施较为完善、服务半径合理、通常有围墙环绕、设有公园一级管理机构的绿地;广义的公园除了上述的公园之外,还包括设施较为简单、具有公园性质的敞开式绿地。发达国家的公园一般是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国家现行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 48对不同公园内部的用地比例有明确的规定。 3、植物园 指独立的植物园。侧重科学研究的植物园以收集植物物种为主,侧重植物观赏的植物园以展示植物的景观多样性为主。附属于公园内的植物展览区不属于植物园。 4、花园 花园指以观赏花卉植物为主要功能的园林。花园与公园的区别为:花园的规模相对较小,也可附属在公园内;花园的职能较为单一,公园的职能较为综合;在国外,花园可能是私有的、收费的,而公园是公有的,向公众免费开放的。 5、风景名胜公园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多数在城市郊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而公园多数位于市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内。当二者在空间上交叉时,往往会形成风景名胜公园。位于或部分位于城市建设用地内,依托风景名胜点形成的公园或风景名胜区按照城市公园职能使用的部分属于此类。风景名胜公园的用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参与城市用地平衡;属于风景名胜区但其用地又不属于城市建设用地的部分,不属于风景名胜公园。 6、街旁绿地 街旁绿地包括小型沿街绿地、街道广场绿地等。 街旁绿地又名街头绿地。街旁绿地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属于公园性质的沿街绿地;二是指该绿地必须不属于城市道路广场用地。 7、带状公园 带状公园位于规划的道路红线以外。带状公园的最窄处必须保证游人的通行、绿化种植带的延续以及小型休息设施的布置。 8、社区公园 包括“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等分散式的绿地。 9、生产绿地

(整理)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天大六村居住绿地调研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调研报告

天大六村居住绿地调研 一调研的背景与方法 1 调研背景 居住绿地(G41)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居民日常休憩娱乐的理想选择。它方便了人们的日常户外活动,丰富了人们居住生活的空间,提供了优美的生态环境。 同时,居住绿地也是居住区用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绿地包括居住小区游园,宅旁绿地,居住区内公建庭院,居住区道路绿化用等。 居住绿地与居民日常的户外游憩,社区交流,健身体育,儿童游戏休憩密切相关,同时也对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美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调研对象 天大六村位于南开区天津大学西面,是一个建设年代比较久远的居住小区。其中有一处公共庭院,为人们日常户外健身休闲活动和居民交流的场所。我们选取该公共庭院为调研对象,从空间绿地功能、空间形态、服务对象、利用效率、公众评价等方面,对选定对象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具体策略。 3 调研方法与思路 通过对实地考察和与居民进行访谈,我们了解了天大六村公共庭院的使用情况,综合各方面观点,进行编辑梳理,分析天大六村公共庭院的现存问题,并通过查找文献,谈论分析,征求居民意见等途径寻找措施,加以解决。 图1—1天大六村及绿地

二基地概况 天大六村位于天津市南开区,西邻天津大学,东邻天津大学化工实验厂,南邻南开大学,北至湖滨道。该居住小区占地5.7公顷,其中的公共庭院面积为0.33公顷,位于居住小区的东北角,是小区内的核心开敞空间,也是居住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 该小区绿化覆盖率为10%,容积率为2.07,虽然建设年代久远,但是其中的建筑组合方式以及小区的生态绿化环境都比较好:建筑排布有秩序同时又富于变化,宅前绿地也种植了草坪和高大树木。以我们主要调研的公共庭院为例,庭院四周有建筑围合,其中南,北,东三面是檐墙面对庭院,西面则为建筑山墙面对,由于庭院在小区的东北角,因此小区中的居民可以从庭院西面进入庭院。同时庭院北面正对小区的主要出入口之一,为小区提供了一个从开敞向半私密再向私密的过渡空间。 该公共庭院的地面主要为硬质铺地为主,四周边缘种植有一圈低矮的灌木,内部的绿化以高大的树木为主,种植较为密集。同时在部分树木周围设置了木质座椅,供人们休憩乘凉。还有部分石质的座椅,供人们日常的娱乐活动和交流。总体来看,该庭院的各种设施比较宜人,是人们在居住小区内活动的理想场所。 三调研内容及主要问题 1 绿地的功能与主要服务对象 绿地为居住小区内居民活动的重要户外活动场所,也为小区提供了宜人的自然环境。该公共庭院中种植的树木较多,对调节居住小区内的小气候有很好的作用,在炎热干燥的夏季,浓密的树木为居民带来了凉爽和湿润的舒适环境,与外部燥热的气候形成鲜明的对比;密集种植的树木也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的作用,阻隔居住小区外部对内部产生的干扰和不良影响。因此这个庭院受到了居民们欢迎和好评。 该公共庭院主要为居住区的居民使用,同时由于该小区靠近天津大学学生生活的区域,因此有时也为学校内的学生使用。但与校园内热闹的景象不同,这片庭院提供了一个静谧的空间,保证了小区内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到打扰同时又不至于过于凄凉偏僻。 2 植被的分布情况 庭院内的绿化植物以高大乔木为主,其余只在四周种植了约半米宽的绿带,其中以草地为主,间或种植了一些低矮的灌木。而树木的种是很密集的,从谷歌卫星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几乎已经全部被绿色所覆盖。沿东西向走在庭院中,每隔几步就可以看到成行排列的树木。树木分布比较均匀,南北基本成行,但是每一列没有对齐。密集的树木形成了很好的光影效果,和舒适的环境。在现在的大多数居住小区中这是很少见的。然而,尽管庭院内的树木较多,但是草地和其他植物过少显得庭院中的绿化比较单调,空间层次也比较单一。 同时在庭院的东南角还有一处以假山石的堆叠为主的圆形花坛, 图2—1天大六村绿地鸟瞰图 图2—2 天大六村绿地卫星地图 图3—1公共庭院是居民日 常活动的重要场所 图3—2 庭院周围的低矮灌木

城市绿地分类及指标解释

城市绿地分类及指标解释 城市绿地 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绿化覆盖面积 指城市中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的绿化种植覆盖面积、屋顶绿化覆盖面积以及零散树木的覆盖面积,不含各类绿地中的水域面积以及没有被植被覆盖的面积(硬化道路、无屋顶绿化的建筑物等)。乔木树冠下重迭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 绿地面积 指报告期末用作园林和绿化的各种绿地面积。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的面积。(城市绿地分类表附后) 其中:公园绿地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绿地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防护绿地指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附属绿地指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其他绿地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公园 指常年开放的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休闲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景观优美的公园绿地。包括综合性公园、儿童公园、文物古迹公园、纪念性公园、风景名胜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带状公园等。不包括居住小区及小区以下的游园。统计时只统计市级和区级的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带状公园。并按每个公园分别填报。 其中:门票免费公园指对公众免费开放,不售门票的公园。 公园面积 指报告期末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带状公园的全部占地总面积。即公园内的园路及铺装场地,管理建筑用地,游览、休憩、服务公用建筑用地,绿化用地及水域面积的总和。 其中:水域面积指报告期末公园区域面积内的水面面积。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资料及答案

一:识记题 1、在城市用地实用性的评定过程中,通常办法是将用地按优劣条件分成的种类为3种。 2、油松不具有防火性。 3、乔木与有窗建筑物外墙的最小间距为3.0 m。 4、树带式种植带的宽度一般不小于1.5 m。 5、在城市用地中按照土地的使用性质进行分类,农业生产用地不属于城市用地。 6、适合于在儿童公园栽植的植物是南天竺、樟树、桂花等等。 7、“田园城市”的提出者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 8、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9、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8-15m2。 10、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的途径不包括充分进行宣传保护。 11、分车带在高速干道上的分车带不应该种植乔木,分车带以种植草皮为优。 12、城市劳动人口不是风景区中的人口构成。 13、农、林、牧、渔、水利业属于城市产业类型中的第一产业。 14、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0-25m2。 15、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特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100万以上。 16、选择耐旱植物不是工厂企业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的基本原则。 17、城市园林绿地布局,要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经济发达不是其基本要求。 18、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原则不包括名贵树种。 19、有利于创造人文环境-社会价值不是工厂绿化意义主要表现。 20、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21、城市绿地类型中,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是居住区绿地。 22、在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中,当苗木刚出圃时,一般合适胸径为12-15cm。 23、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绿地一般控制在每人不得小于9m2。 24、风景游览绿地不参与建成区的用地平衡的绿地。 25、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在形式上不包括点状绿地布局。 26、桃树不是抗SO2的树种。 27、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50万~100万。 28、在公路绿化中,交叉处应留出足够的视距,在遇到桥梁、涵洞等构筑物时,不得种树的距离是5m。 29、在居住区组成中,居住区建筑用地一般占居住区总用地的50%。 30、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8-28m2。 31、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32、在人的心理感受方面,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大致包括以下5个部分。即:道路、边界、中心、区域和标志物。

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浅谈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作者:————————————————————————————————日期: 2

浅谈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摘要】城市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合理的城市规划,它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配置城市资源、调控城市布局的重要作用,为城市的发展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蓝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城市的发展规律与现状,本文主要从城市规划的概念、阶段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入手,进行简要分析与描述。 【关键字】城市规划;城市发展;重要性;影响 1978年11月,我国在经济上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而后的三十多年里,我的经济的发展果然不负众望,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在飞速进行中,无论是东部、中部、西部还是沿海内地,城市的面貌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林立、华灯璀璨。在建筑设计者、城市规划设计师以及行政主管部门工作者们的辛苦努力下,我们生活的城市的环境与形象变得越来越美好,居住的家园变得越来越温馨。 一、城市规划的概述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在早期,人们的生活没有固定的场所,三五成群,靠捕鱼打猎为生。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开始崛起,人们也开始由此进入到群居的最高级模式,逐渐的走向了成熟与文明的时代。当然,伴随着城市的出现与发展,一个新的名词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那就是城市规划。 谈及城市规划,每个民族对其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知识的组成。所谓城市规划,顾名思义就是科学预测城市未来的发展走向、处理城市与其周边区域的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它侧重于研究城市物质形态的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根据,在城市管理规划、建设、运行三个阶段中位于最首要的地位,是城市管理的龙头。 (二)城市规划的发展分析 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随着时代与地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也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并且紧跟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对城市规划的研究自古以来就存在了,而因为各个学科的参与,也为城市规划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后盾,例如地理学科、社会学科、历史学科以及考古学科等知识文化对研究城市

城市绿地生态效应研究

1城市绿地生态效应研究的主要背景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肺”,一直受到城市规划和建设者的关注。早在20世纪初,城市绿地的研究就受到了有关学者和城市决策者的重视,但多局限于对绿地美学效应的研究,而绿地结构和大气生态的相关性研究却比较晚。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受到了挑战。一方面通过园林绿化来缓解城市气候效应、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已为园林科技工作者和城市决策者所推崇;另一方面,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使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可用于绿化的土地愈来愈少,成本也愈来愈高,尤其是老城改造中的绿地规划难度更大。人们逐渐认识到,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仅把眼光盯在扩大绿地面积上还远远不够,必须依靠科技,对有限的绿地在生态类型、斑块群落结构、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提高单位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地景观整体的生态效应,共同解决城市环境保护与改善这一重大问题。应该说,这一意识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园林生态效应的研究进程,使之成为园林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也吸引了众多园林、生态、城市规划等领域的专家的视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已摆在面前,尤其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呼声此起彼伏。许多科学家配合我国的城市生态建设,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并获得大量的研究成果,从而使这一学科进入从未有过的发展时期。2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21相关学科研究动态城市园林绿地生态问题,属于新生的园林生态学研究范畴。但由于园林生态学尚处于草创阶段,很难进行上述问题的分析。过去城市园林绿地生态效应、研究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是景观生态学。通过对近几年来有关学术会议和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到,目前国际上,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大致可概括为5个方面,即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生态过程;干扰对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影响;景观的多重评价;景观规划和设计与景观社会经济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基础)等。其中,不同尺度的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是当今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也是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与应用逐步走向整合的基础。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区域或热点对象,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首先是重点自然景观,如热带或亚热带森林景观,独特生境或特殊物种栖息地等;其次为流域系统。如上游和下游的生态关系,高地景观与河岸带景现设计,高地景观与河岸植物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河谷湿地结构与功能等;再次是文化景观,包括文化景观安全保障,土地利用的社会基础和土地多项利用等;最后是城市景观,包括城市景观安全格局、城布绿地的有效配置,城乡过渡带的绿地系统规划以及污染城市、超大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其中,对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及方法的研究,受到了有关学者和城市管理者的极大关注,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全球城巾化过程的加快,城市环境的恶化加剧,引起人们对城市生存环境质量的高度关注,而在以往城市生态学原理指导下对城市生态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城市环境污染的防治,对满足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水利、园林、环境保护等城市决策管理的实际需要尚有一定的距离。[!--empirenews.page--]22国外城市绿地生态效应研究状况221绿化植物的生态机理研究1913年康亨和拉斯顿在英国利兹用装有相同土壤的容器在不同的地方栽培植物,发现空气中的硫酸盐浓度和植物体内的硫酸盐浓度密切相关。自此以来,绿化植物的生态机理,一直受到有关专业人员的重视,到20世纪末,已在植物的降温、增湿、吸收CO2及有毒气体、释放O2、抗污滞尘、杀菌和减低环境噪音等方面取得了—批令人注目的研究成果。近几年里,相关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从植物个体和群体的生态功能、植物生态效应的生理机制等发展到定量研究这种作用和绿地定额的关系,尤其在研究植物对城市污染的净化能力方面,基本弄清了植物叶片污染物含量的积累途径,以及部分有毒物质降解或转移的生化机制。222城市廊道效应城市廊道(urbancorridor)作为沟通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与郊区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主要途径,愈来愈受到重视。杜奈(1995)根据廊道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以巴黎和伦敦为例,对城市廊道进行分类,并论述了不同廊道的生态功能和格局。在对城市廊道的评价上,尤其是以植物为材料的绿色廊道(Greenway)效应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果。许

城市公共绿地分为综合公园

城市公共绿地分为综合公园、主题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儿童公园等)、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市民中心公园介于带状公园与街旁绿地之间,结构设计比较简单,基本上是以植物造景为主,用园路分隔空间,再加上一些指示牌和卫生间、座椅、栏架等少数的基础设施,这种设计形式简单而是实用,完全符合现代公园的特点和作用。 毗邻大中华广场的市民公园,营造了高低起伏的坡地形式,穿梭其中充满乐趣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版块,在植物配置上应该满足人性化、保护性、生态性的原则,那么接下来看看市民中心公园设计形式是否符合这些条件。 一、功能性原则 城市公园发挥着改善城市环境、提供游憩场所、防灾避难等多种功能。公园类型不同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也应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市民中心公园靠近深圳繁华的购物公园、会展中心、深圳书城,但是由于有深南大道相隔,来这里的大部分市民都是购物公园和大中华附近的上班族和居民,所以公园的基本功能就是能够提供庇荫休息聚会和防灾避难的场所。从以下图片来看基本满足了这样的条件。 高大的南洋楹不仅是公园的骨干树种,也能在夏日提供阵阵阴凉。 宽阔的草地是聚会的最佳场所,同时也能提供防灾避难的场所 三米宽的步道两旁都是宽阔的草坪和高大的乔木,能为运动健身的人提供洁净的空气和休息空间 廊架下阴凉的环境是情侣们恋爱和聚会的理想场所 二、人性化原则 公园的规划中注重细节的设计,比如明确的标识系统,盲道的设计,尤其要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注重实用性和景观效果,比如不要再路边配置有毒有刺的植物等等。 用黑色钢化玻璃制作的指示牌,简单而明确,富有现代感 公园地图标识牌 用石头和铁架制作的形状现代感十足 三、工程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植物选择和配置要在考虑工程可行的基础上,在考虑美观和其他功能效果。同时也必须是的近期和远期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更高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考虑植物的多样性、观赏性的需求。 道路旁镶边的路牙。不仅有固土的效果,也有美观的作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设计)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 教学单位:美术学院 任课教师:

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总课时36学时, 2学分。 绪言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就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在城市用地围,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地来布置,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园林绿地还具有容丰富的设施、高度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并与城市各组成部分,组成完美的有机整体。在另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又是指导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2、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围、面积; 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4、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 5、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图纸和文件; 6、对于重点的大型的公园绿地,还需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应提出重点园林绿地的设计任务书,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周围环境、服务对象、估计游人量布局形式、艺术风格、主要设施的项目与规模、完成建设年限、建设的投资估算等。作为园林绿地详细规划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主要由城市规划部门和园林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完成。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

浅谈对城市规划的认识

浅谈对城市规划的认识----从城市规划的发展及作用谈谈 了解城市规划,首先从了解城市和城市的发展开始。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中国,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城市的起源从根本上来说,有因“城”而“市”和因“市”而“城”两种类型,因“城”而“市”就是城市的形成先有城后有市,市是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因“市”而“城”则是由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市,即是先有市场后有城市的形成,这类城市比较多见,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上是人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城市的形成,无论多么复杂,都不外乎这两种形式。而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在中国,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典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则加强了全面规划;宋开封城是按照五代的周世宗柴荣颁发的诏书,有规划地进行扩建的要例;北宋中叶,开封城已走向较为开放的街巷制体系,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结构形态;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使北京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最辉煌实例。而在西方,在古希腊城邦时期已出现了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古代罗马建筑师马可·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阐述了城市选址、环境卫生、纺机建设、公共建筑布局等方面的基本原则。中世纪社会发展缓慢,城市多以教堂为中心。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阿尔伯蒂、安德烈亚·帕拉第奥、斯卡摩锡等也提出了一些反映当时商业兴盛和城市生活多样化的城市理论和城市模式。产业革命前的欧洲城市城市规划多侧重于防御功能和政治需要,封闭性强。19世纪上半叶,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设想,把改良住房、改进城市规划作为医治城市社会病症的措施之一。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霍华德倡导“田园城市”。至今,城市规划仍是采取上面所说的旧城改建和新城建设两种基本形式。19世纪90年代,西欧各国已逐渐形成以公共投资改进市政建设和控制私人用地相结台的城市发展战略概念。制定城市建设法规最初的目的是维持整齐、清洁、安定的城市环境,以保障居民健康。城市建设和管理要有相应的法律体系,严格的城市建设法规可以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质量。产业革命后,城市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促使人们从理论上研究城市的结构和形态,寻求最佳模式。1922年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主张充分利用技术成就,建造高层高密度的建筑群,使城市集中发展,以求得最好的生活环境和最高的工作效率,这种思想被称为城市集中主义。美国建筑师赖特提出的“广亩城市”认为城市应与周围的乡村结合在一起,平均每公顷居住2.5人,被称为城市分散主义,这两种城市模式影响甚广。从城市功能要求出发提出各种城市布局形态,如带形城市、同心圆式的环状城市、楔子状结构城市、多核心城市等;从城市中各种系统的组织出发,宏观地研究城市所在的地区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关系;从微观上对构成城市的单元细胞进行剖析来研究城市的形态。 通过研究前人对于城市规划的研究,我们知道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而城市规划就有着有它无法取代的作用: 城市规划师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的展开在相当程度上需要依靠市场机制的运作,但纯粹的市场机制运作会出现“市场失效”的现象。因此需要政府对市场的运行进行干预,这种干预的手段是多样的,既有财政方面的,也有行政

青岛殖民时期城市规划对青岛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

青岛殖民时期城市规划对青岛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 摘要:简单介绍青岛殖民地时期的城市规划特点,分析殖民地时期的城市规划特点及其对青岛现在城市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青岛;殖民时期;城市规划;分析 一、引言 青岛是一座特殊的城市,建设初期基本完全由德国人进行规划,基于青岛的历史背景较为特殊,后期的改造也不同于其他城市,因此,有必要对青岛殖民时期的城市规划对现今的影响做一下研究 二、殖民地时期青岛的城市规划及分析 2.1青岛德占时期的历史简介 早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德国已经在远东有了属于自己的舰队基地并且有了获得煤矿资源的企图。尤其在德国地理地质学家斐迪南·冯·李希霍芬爵游历了山东之后对山东青岛地区的地理经济资源深为注意,从此之后德国政府便不断对青岛深入调查,于1897年11月爆发了“巨野教案”,从此之后的99年里,青岛一直被德国人所占领。 2.2德占时期城市规划分析 德国占领青岛之后,早期建造的一些建筑类型大多是军事设施和应急建筑,德国人除了在必要的土地上进行勘察调查之外,还强行收购土地,拆除一些民用建筑,使得当时的青岛村仅有天后宫和老衙门得以保留下来,由于属于建设初期,德国人面临着材料和专业工人不足的两大难题,这使得他们前三年的建设速度非常缓慢,在材料上也多为中国式的青砖灰瓦,装饰上也较为简朴,外形上也比较简单。当然这些问题慢慢的都被德国人一一解决。当局政府于1900年制定出了一套新的城市规划方案,该尝试把青岛建成为德国巩固的军事基地,该方案的市区选址在西南海岸与山丘之间较为平坦的地段,正当胶州湾入口,南面是青岛湾,由两侧伸入海中的团岛和汇泉角控制着湾口;西北面为内海胶州湾,为天然良港之地,东部有群山为屏障。选址从交通技术、环境卫生以及军事上的要求都是极为有利的。沿市区的西边缘和胶州湾的东岸布置铁路线,市区北侧沿铁路设置大、小港码头,使水路交通连成一体。市区道路基本为方格网布局,同时结合地形和街区中心向外设置成放射形道路,如当时的提督府前设为中心广场,现在的北京路、天津路等六条街道交汇处设置为火车下车站的集散广场。规划在区域上将华人与欧洲人分开,欧洲人所在的区域成为青岛区,属于最佳地段。从这可以看出德国政府当时是想把青岛建设成一个它仅有的两块殖民地之一的一个典范。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各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城市的合理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出发,简述了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城市规划的展望。 【关键词】城市规划;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模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受到也一定的变化,城市的规划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于市民息息相关,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应以城市的发展和认知为灵魂,对一个城市做出合理的规划目标。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城市的规划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城市的规划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探索更全面,也追求安全、高效的工作、生活环境。 一、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城市环境的好坏制约着城市活动的发展。目前,人类创造出大量的城市物质环境来满足人口增多和不同活动发展 的需求。虽然总体的进步可以,但是却带来巨大的污染和破坏。一方面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是历史人

文资源遭受的损坏。城市环境的情况会严重制约着未来城市发展的标准。这里所说的城市环境包含文化、人文、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科学技术 各个时期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都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功能和发展结构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运用,为人们带来了高效、全面的生活帮助。科学技术的运用对未来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影响表现的形式 如下; 1、信息化、智能化高新技术会对未来城市的空间结构有巨大的影响,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由一定的影响和改变。智能化高科技的建筑形式,不但给人们创造出一个舒适、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也便于合理的运用各种能源和高效的安全管理。智能化在城市中的大规模使用,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土地应用的模式。 2、高新工程技术的发展,帮助人们建造更加高层安全、便捷的楼层,开发更深层次的地下领域。原来人们探讨的海上城市、空中楼阁等不再成为幻想可以成为现实。高新科技的运用也会为城市提供无污染的新能源,具有高效率、成本低的新型运输工具等,更加快捷的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所服务。这种种的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城市的发展形态和空间结构。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 一、道路绿化的历史与现状 1、古代 周秦时代沿道路种植松树 据《汉书》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原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图a 西晋洛阳(今洛阳以东)“宫门及城中央大道皆分为三,中央御道,两边筑土墙,高四尺余……,夹道种榆槐树,此三道四通五达也。”有“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的记载。 大体说来,汉至南北朝间,都城御道多用水沟(或土墙)隔成三道,沟旁植柳,路旁种榆槐。 图b 北宋东京(今开封),是在后周都城基础上建成的,其宫阙布局系模仿洛阳旧制。在宫城正门南的御街用水沟把路分成三道,并用桃、李、梨、杏等花果树木列于御道两侧水沟边,沟外又设木栅,以限制行人,沟中植以莲花,春夏之间繁花似锦,盛夏荷花飘香,秋季硕果累累。可以说宋朝的街道绿化已把传统的形式发展到极为丰富的程度了。 图c 2、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有了很快的发展,借鉴了国外的科学经验。重视城市道路上的绿化,街道林荫覆盖,如郑州、南京等城市道路绿化成效显著,长春等东北城市还有广场、街头花园、交通岛花坛等。 3、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道路绿化工作成绩显著、问题突出。 (1)法规、规范 《城市绿化条例》将干道绿化作为城市绿化重要建设经管的一项。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其中规定:主干道绿带面积占道路用地比率不低于20%,次干道绿地带面积所占比率不低于15%。 《城市绿线经管办法》(2002年)其中明确对道路绿地划定范围控制线。 国家规范《国家园林城市规范(2005年修订)》其中:(二)道路绿化1、城市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2、全市形成林荫路系统,道路绿化具有本地区特点。 行业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7) (2)道路绿化形式丰富 多种绿带、街头游园、立交桥绿化、花卉上街、复层种植 (3)注重景观、忽视其他功能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7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 ? ? ? ?新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今天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74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公告》:《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 CJJ/T 85-2017,自2018年6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同时废止。?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6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绿地分类;3.绿地的计算原则与方法。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调整绿地大类;2.调整公园绿地的中类和小类;3.调整附属绿地中类;4.调整其他绿地的名称并增加中类内容;5.调整绿地的计算原则与方法;6.对相关条文进行补充修改。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财智国际大厦B座22层,邮政编码:100083)。 本标准主编单位: ? ? ? ? ?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 ? ? ? ?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 ? ? ?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 ? ? ? ?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 ? ? ? ?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 ? ? ? ? ?宜兴市规划局 ? ? ? ? ? ?深圳市城市管理局 ? ? ? ? ?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 ? ? ? ? ?徐 ? ?波? 郭竹梅? 刘冬梅? 赵 ? ?锋?? ? ? ? ? ? ?李金路? 贾 ? ?俊? 李梅丹 ?孙鸿洁 ? ? ? ? ? ?佟 ? ?跃? 程 ? ?鹏? 李 ? 悦? 何 ? ?旭 ? ? ? ? ? ?宋 ? ?洁? 郭 ? ?倩? 梁治宇? 于一丁 ? ? ? ? ? ?涂胜杰? 傅徽楠 本标准主要审査人员: ? ? ? ? ? ? 张树林? 王磐岩? 张 ? ?菁? 朱祥明 ? ? ? ? ? ? 张晓军? 路 ? ?林? 丘 ? ?荣? 吴雪萍 ? ? ? ? ? ? 赵 ? ?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