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9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训练(解析版)

【2019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训练(解析版)

【2019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训练(解析版)
【2019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训练(解析版)

【2019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训练

(解析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

1、(2017?益阳)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3、如图是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图片的情景,左图是书上鹦鹉图片,右边四个图是他看到的鹦鹉的像.开始将凸透镜紧靠课本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则他先后看到的像应是()

A、②④③①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4、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5、小徐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研究,当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正好能成等大的像.他进行如下操作时,能使像变大的是()

A、将蜡烛向左移动10cm

B、将蜡烛向左移动15cm

C、将蜡烛向右移动10cm

D、将蜡烛向右移动15cm

6、(2017?山西)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A、倒立、放大的像

B、倒立、缩小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

D、正立、缩小的像

7、(2017?连云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

C、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8、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9、(2017?南通)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得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0、(2017?贵港)大山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39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的是()

A、5cm

B、10cm

C、15cm

D、20cm

1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2、(2017?营口)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

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

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

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

13、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处在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8cm

B、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C、一定大于20cm

D、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

14、(2017?南充)小南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并测出物距u=20cm,像距v=15cm,则光屏上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________.

15、(2017?襄阳)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A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则凸透镜一定固定在________之间.

16、(2017?随州)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淸晰的像.则可以断定此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 20cm (选填“>”或“=”或“<”号).

17、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择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她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在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的条件下,为了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的像,小红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若点燃的蜡烛与凸透镜间距离小于10cm,小红应该在________(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成像.

18、(2017?泸州)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实验时,调节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该像是倒立

________的实像,由于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会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另一个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镜片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这个镜片是________(选填“凸透镜”、“凹透镜”或“平面镜”)

三、实验题(共2题;共6分)

19、(2017?赤峰)小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焦距f=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 刻度线处,之后应将光屏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像A.

(2)再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则像B比像

A________(填“大”或“小”)

20、(2017?广元)小华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按如图调整完毕,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烛焰清晰的像.

(1)保持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小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

B、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C、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

D、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也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根据这种成像原理设计的.

四、综合题(共2题;共7分)

21、如图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________些.

(2)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 2 )如图乙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 3 )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 4 )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因此凸透镜成实像,由于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变小.综上分析可得,选项B正确.故选B.【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远,像也越大.

2、【答案】D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烛焰在屏上成一缩小实像,所以此时蜡烛在凸透镜的2f之外,即u>2f;当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则此时u>f,那么有可能是2f>u>f,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是u=2f,则成等大的实像;也可能是u>2f,则成缩小的实像,所以只有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可能出现.故选D.【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3、【答案】A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小明将凸透镜紧靠书上的一幅卡通图片,说明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的虚像是放大的,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接近物体的大小,也就是成的虚像越小,故先看到②,当在一倍焦距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看到的像逐渐变大,当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像,即看到的为④,继续远离大于2倍焦距时,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即为③;成实像时,物距越远,像越小.因此最后看到的是①,故四个像的顺序为②④③①.故选A.【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实像时,物距越远,像越小.

4、【答案】B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亮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15厘米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这是利用平行光聚焦法测得了透镜的焦距.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即现在的物距是20厘米,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B.【分析】利用题目中提到的物理过程,可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再利用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来得到成像的情况.

5、【答案】D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u=50cm﹣30cm=20cm,成等大的像,一定为倒立、等大实像,则u=2f,即2f=20cm,凸透镜的焦距f=10cm.A、将蜡烛向左移动10cm,u=20cm+10cm=30cm,满足u>2f条件,成倒立、缩小实像,像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B、将蜡烛向左移动15cm,u=20cm+15cm=35cm,满足u>2f条件,成倒立、缩小实像,像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C、将蜡烛向右移动10cm,u=20cm﹣10cm=10cm,满足u=f条件,不能成像,故C不符合题意;D、将蜡烛向→移动15cm,u=20cm﹣15cm=5cm,满足u<f条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变大,故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1)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体在焦点之外,在屏上成倒立的实像,且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对应应用如幻灯机.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答案】A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当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则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屏距凸透镜即像距v>2f.故选A.【分析】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7、【答案】C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AB、距离凸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0cm=2f,则f=10cm,故AB错误;C、当物距是30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故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故C正确;D、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D错误.故选C.【分析】(1)(2)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可用来粗测焦距.(3)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4)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

8、【答案】A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图可知,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将蜡烛沿主光轴

向同一方向移动距离2f,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选A.【分析】首先根据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确定像的性质,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来解答此题.9、【答案】C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f=20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u=3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C.【分析】根据阳光聚焦方法得到焦距:太阳光射到地球上是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后得到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成像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0、【答案】D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9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则u>2f,即39cm>2f,解得f<19.5cm,则选项ABC都符合,只有D选项是不可能的.故选D.【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当u>2f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

11、【答案】D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A、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20cm 时,所以f=10cm.不符合题意.B、当u=15cm 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C、当u=2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 >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不符合题意.D、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12、【答案】B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A错误.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相当于增大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可知,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故B正确.C、将物体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向左移动,故C错误.D、由图知,u>v,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后,由于光路可逆,所以能成清晰的像,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B.【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其应用是照相机.(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13、【答案】B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如图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为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所以,20cm >2f,2f>16cm>f,所以10cm>f>8cm.故选B.【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确定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

二、填空题

14、【答案】缩小;7.5cm<f<10cm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凸透镜成像时,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时,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20cm>2f,所以10cm>f.此时的像距满足:2f>v>f,2f>15cm>f,则7.5cm<f<15cm;故凸透镜焦距

的取值范围为:7.5cm<f<10cm.故答案为:缩小;7.5cm<f<10cm.【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

15、【答案】BC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A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由于凸透镜成实像时光路可逆,故在B点和在A点成像情况不同;故一次成的是实像,一次成的是虚像;由于AB间的距离小于AC间的距离,故当烛焰在B点时,成的是虚像,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故凸透镜应该在B的左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成的是实像,凸透镜应在AC之间,故凸透镜的位置应该在BC之间.故答案为:BC.【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光路是可逆的.

16、【答案】<【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40cm,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此时物距应大于2f,即40cm>2f,则f<20cm.故答案为:<.【分析】根据光屏上像的性质判定物距和焦距的关系.

17、【答案】左;幻灯机;光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为了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应将凸透镜向左移动,使物距变小,像距变大.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幻灯机的成像特点.(2)若点燃的蜡烛与凸透镜间距小于10cm,即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小红应该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成像.故答案为:左;幻灯机;光屏.【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 >v>f.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实像可以用光屏来承接,而虚像则必须通过凸透镜才能观察到.

18、【答案】缩小;上;凹透镜【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知,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物体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2)据实验过程可知,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可知,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上移动.(3)在图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成像于光屏前,为了使光屏上可成像,由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答案为:缩小;上;凹透镜.【分析】(1)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照相机;(2)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像会向上移动.(3)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三、实验题

19、【答案】(1)右;倒立(2)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1)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小成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时,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像距f<v<2f,故向右移动光屏,就会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2)再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物距增大,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故移动光屏,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则像B比像A小、故答案为:(1)右;倒立;(2)小.【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之一: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20、【答案】(1)C(2)投影仪【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1)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下半部分挡住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上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还是完整的像;

只是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亮度会减弱.(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将蜡烛与光屏对调位置后,f<u<2f,v<2f,因此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故答案为:(1)C;(2)投影仪.【分析】(1)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如果不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透过的光多,像就亮;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透过的光少,像就暗.(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四、综合题

21、【答案】(1)照相机;右;大(2)右【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如图,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当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时,只向右移动蜡烛,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可以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一次成像,并且此时的像比刚才的像大.(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靠近凸透镜时,使光线发散,像会聚在光屏的后方,像距增大,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凸透镜.故答案为:(1)照相机;右;大;(2)右.【分析】(1)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①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③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或幻灯机.(2)当凹透镜靠近凸透镜时,会聚能力减弱,使像呈在光屏的后方.

22、【答案】下;放大;变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解:(1)由焦距的概念知,f=60.0cm﹣50.0cm=10.0cm;(2)由图知,光屏的位置偏高,要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下调整;(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答案为:(2)下;(3)放大;幻灯机;(4)变小.【分析】(1)掌握焦距的概念,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2)要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烛焰、光屏、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3)分析物距和焦距的关系,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4)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章节同步检测卷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章节同步检测卷 汇总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30分) 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 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A.物理课本的厚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 2、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3、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4、坐在行驶着的列车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路边的树木B.走动的列车员 C.停在车站上的另一辆车D.火车车箱 5、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 A.甲向西,乙向东运动 B.甲向东,乙向西运动 C.甲乙都向东运动 D.甲乙都向西运动

6、我们观看百米赛跑时,判断谁跑得快的根据是() A.速度的大小 B.跑完相同的距离需要时间的多少 C.在相同的时间内,跑过的距离的长短 D.跑过相同的距离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 7、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物体为参照物的乙物体是() A.可能运动 B.一定运动 C.可能静止 D.以上结论都可成立 8、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它在第4秒内的速度是() A.2.5米/秒 B.20米/秒 C.5米/秒 D.8米/秒 9、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等于4米/秒 B.小于5米/秒而大于3米/秒 C.等于5米 D.大于5米/秒 10、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课堂同步测试(带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令狐采学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使用刻度尺应注意四点:放、看、读、记. 2.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2)化曲为直法(如滚轮法、软线法和分割法);(3)等量代换法. 3.机械停表的读数方法: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为15 min)和秒(大盘转一圈为30 s),并将它们相加. 4.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2)改进测量方法;(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读取被测长度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若该数位上无数,则应补零. 2.测量结果后面应带上相应的单位. 3.错误不同于误差.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如图所示,海螺的长度为________cm,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_cm. 【提示】海螺的长度为2.15 cm,其中2.1 cm为准确值,0.05 cm是估读值;硬币的直径为1.20 cm,其中1.2 cm为准确值,数据末尾的“0”为估读数字.

【答案】 2.15 1.20 知识点1 长度及其测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为 ______;1 km=______m,1 m=______dm=______cm= ______mm=______μm=______nm.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正确使用刻度尺:(1)放:________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________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________,不能歪斜;(2)看:视线要________刻度线;(3)读: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要________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记录________,并注明 __________. 知识点2 时间的测量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为 ______;1 h=______min=______s. 4.实验时常用________测量时间. 知识点3 误差5.________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测量时的错误______避免,而误差______消除,只能尽量______误差.1.(柳州中考)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 ) A.卷尺B.游标卡尺 C.螺旋测微器D.挂钟

八年级物理全册5.1质量同步测试新版沪科版

5.1质量 一、单选题 1.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 A. 一只麻雀 B. 一只老鼠 C. 一只鸡 D. 一只羊 2.一根铁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其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哪种?( )。 A. 轧成铁片 B. 给它加热 C. 用锉刀锉 D. 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去 3.质量为1kg的花瓶摔碎后,我们找到了三块碎片,其质量分别为400g、300g与100g.那么我们还可能找到的最大碎片的质量是() A. 可能比以上三块质量都大 B. 一定比以上三块质量都小 C. 可能大于200g D. 可能大于100g 4.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A. 牛顿 B. 千克 C. 焦耳 D. 米 5.“上帝之杖”最近很热门,其实质是一个金属钨、铀等制成的长杆,用火箭发送到太空,使用时让他落下砸中目标,关于其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下列哪种情况质量会改变() A. 把熔化的金属浇铸成金属棒 B. 从地球发送到太空中 C. 把金属棒尖端打磨光滑变尖 D. 落到地面撞击目标而变形 6.小阳对家庭厨房的物品进行如下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普通饭碗的质量约为2kg B. 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约为30℃ C. 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25cm D. 电饭锅加热挡的功率约为100W 7.一千克的铁块和一千克的棉花相比() A.铁块所含的物质多 B.铁块的质量更大 C.两者所含的物质多少一样 D.无法确定 8.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大约是()

A. 50g B. 50kg C. 50mg D. 50t 二、填空题 9.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_ 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_ 无关;若塑料瓶随“神舟九号”飞船登上月球,其质量__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某种品牌的奶粉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罐中含有________g奶粉,合________kg. 11.给下列物体质量数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瓶矿泉水的质量为5×102________ (2)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0.05________; (3)5g/cm3=5×103________。 12.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 A.将它熔化成铁水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片D.从地球运到月球 说明理由:________ 三、解答题 13.蜂鸟是人们已知质量最小的鸟,它的卵也是人们已知最小的卵,有一种蜂鸟,产下了一只卵后自己的质量仅为2g,若这枚卵的重仅2×10﹣3N,那么这只蜂鸟产卵前的质量为多少克? 四、实验探究题 14.学习了“质量”后,小明有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机械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 小误差。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 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 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 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 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2017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目录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梳理 (1) 第一章机械运动同步练习 (5)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 (9)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梳理 (15) 第二章声现象同步练习 (17)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 (23)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梳理 (30) 第三章物态变化同步练习 (35)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43) 八年级上期中测试 (49) 第四章光现象知识梳理 (56) 第四章光现象同步练习 (61)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 (68)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77)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 (81)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 (84)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梳理 (89)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同步练习 (92)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 (95) 八年级下期中测试 (101)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课程导入 1.长度的单位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和技术中最基本的测量,通过实验活动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 人们要认识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比较,测量的本质就是一种比较,没有比较就不存在测量。要比较就必须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单位,测量任何物理量首先必须规定它的单位。(说出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国际上通用的符号,明白这个符号就是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建议按下面的形式记忆(英文单词不必记忆,主要是了解第一个字母):长度(length)──l 米(metre)──m;时间(time)──t 秒(second)──s。还要知道长度的其他单位名称及符号: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记住它们间的大小和换算关系。 归纳总结: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m)、分米(符号为dm)、厘米(符号为cm)、毫米(符号为mm)、微米(符号为μm)、纳米(符号为nm)。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王伟同学研究了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格中频率和弦长两行数据可知,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随着弦长变长而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且通过计算可知,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乘积的大小________(选填“是”或“否”)变化的.估算出他有意留出的空格中应该填写的数据①应该是________,②应该是________. 【答案】变小否3 5 l495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表格中频率和弦长两行数据可知,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随着弦长变长而变小;通过计算可知,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乘积都是264L,不发生变化;空格中应该填写的数据 ①应该是:2643 4405 L L =,②应该是: 264 495 8 15 L L = 2.小丽同学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小丽找来了各种不同的琴弦,想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琴弦的编号及情况如下表所示:

(1)如果想探究发声时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小丽应选择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 (2)如果想探究发声时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小丽应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 (3)通过查阅资料,小丽知道了琴弦的振动频率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如图11所示。如果小丽的实验无误,则可确定的是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一定比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振动时音调高。 【答案】④⑤①②③⑤ 【解析】 【详解】 (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编号为④、⑤的琴弦材料,琴弦的粗细、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因此可用来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 (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编号为①、②的琴弦材料,琴弦的材料、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因此可用来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 (3)在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时,需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表中符合条件的是③、⑤;由图知,琴弦越长,音调越低,③和⑤相比,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③较短,音调较高。 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你在表中填上所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 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 (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 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他单位:分min 小时 h 5、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6、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8、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2)仪器本身不准确(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9、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 10、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某些测量值太小,不便于用工具直接测量,从而采取把若干个小量累计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的值。用这种方法能够测出细铁丝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3)化曲为直法: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如测量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可用棉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章节同步练习

第七章 力 NO:1 第一节 力 【达标检测】 1.人推车时,是 和 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 ,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 2.力的 、 、 称为力的三要素。 3.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 了 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4.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用50N 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桌子的力 5.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 A .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 。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 .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 。甲、乙同时相对离开 6.火箭起飞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就腾空而起,这一现象说明了 。 当用脚踢足球时脚尖会感到疼,这是为什么? 7.人在地面上走路时,使人前进的是 ,这个的施物体是 。 【巩固提升】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B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 .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 D .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接触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变化 B .受力物体同时一定是施力物体 C .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D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定是同时存在的 10.关于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直接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没有物体存在,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C.物体接触时,相互间就会产生力的作用 D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1.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人坐在软席沙发上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 C.足球运动员用头把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D.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12.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A.桨对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13.①蛋碰石,蛋碎石完好;②锤砸砖,砖碎锤完好。这两个事例,可以说明 ( ) 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大小是不同的 B .从①可知施力物蛋同时也是受力物,从②可知施力物锤却不是受力物 C .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同的,但同样大小的力施于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效果一般是不同的。 14.如图,竖直悬挂的电灯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每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画出电灯受力的示意图。 15. 画出各图中的力的示意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常考点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单位:m/s、 km/h;关系:1 m/s=3.6 km/h; 1 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 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 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 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全套附答案)

第一章声现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下图,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A.B.C.D. 2、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A.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B.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 C.紧闭室内的门窗D.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 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4、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4m高的透明板墙,如图1所示,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 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的污染 5、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A.装饰、美观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D、提高声音的音调 图1

6、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 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音色好坏B.音调高低C.响度大小D.乐音三要素 7、我国已进行“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不久,“神舟”六号将会将更多的宇航员带上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8、如图2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 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图2 二、填空题9、如图3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 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图4、图5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图4是的波形,理由是; 图3 图5是的波形,理由是。 图4图5 图6 图7 11、如图6所示的招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12、如图7所示,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有噪声显示装置.图中数字的含义是__________.这样的噪声________(填“会”、“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课堂同步测试(带答案)精品

【关键字】活动、设计、方案、情况、方法、成绩、认识、问题、加大、保持、发现、研究、位置、需要、标准、反映、速度、关系、动员、分析、推动、改进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使用刻度尺应注意四点:放、看、读、记. 2.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2)化曲为直法(如滚轮法、软线法和分割法);(3)等量代换法. 3.机械停表的读数方法: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为15 min)和秒(大盘转一圈为30 s),并将它们相加. 4.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2)改进测量方法;(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读取被测长度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若该数位上无数,则应补零. 2.测量结果后面应带上相应的单位. 3.错误不同于误差.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如图所示,海螺的长度为________cm,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_cm. 【提示】海螺的长度为2.15 cm,其中2.1 cm为准确值,0.05 cm是估读值;硬币的直径为1.20 cm,其中1.2 cm为准确值,数据末尾的“0”为估读数字. 【答案】 2.15 1.20 知识点1长度及其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__;1 km=______m,1 m=______dm=______cm =______mm=______μm=______nm.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正确使用刻度尺:(1)放:________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________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________,不能歪斜;(2)看:视线要________刻度线;(3)读: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要________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记录________,并注明__________. 知识点2时间的测量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__;1 h=______min=______s. 4.实验时常用________测量时间. 知识点3误差 5.________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测量时的错误______避免,而误差______消除,只能尽量______误差. 1.(柳州中考)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A.卷尺B.游标卡尺 C.螺旋测微器D.挂钟 2.如图所示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3.(新疆中考)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70() A.纳米B.微米 C.毫米D.厘米 4.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 s的是() A.眼睛迅速眨一次B.人正常呼吸一次 C.人心脏跳动一次D.人打一个哈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限时训练1机械运动 (时间30分钟) 1.给下列数字填上适当的单位:一本物理课本的厚度约0.5__cm__;一位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1__m/s__。 2.(2019·上饶一模)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中继卫星“鹊桥”号用__电磁波__为“嫦娥四号”提供地月通信支持。在发射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是__静止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东做直线运动,则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 是v甲__>__v乙,以甲为参照物,乙在向__西__(选填“东”或“西”)运动。 4.(赣州宁都期中)甲、乙两相同的木块同时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分析木块的运动速度v甲__<__v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甲__=__f乙。(均选填“>”“=”或“<”) 5.小利参加体育测试时对一些物理量做了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C) A.一双运动鞋的质量是10 g B.小利跑完800 m所需时间是20 s C.小利跑步时的步幅约为1 m D.测试时当地平均气温约为60 ℃ 6.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为了方便市民,某市在市区不同位置设立了自行车停取处。一天,小明用卡取自行车去上学,如图所示,在行驶途中,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C) A.公路两旁的房屋 B.公路两旁的树 C.他骑的自行车 D.对面驶来的汽车 7.(赣州宁都期中)下列语句中加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D)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新初二一定要看看! 无论你是即将踏入八年级刚接触物理的同学,还是初三将要中考的同学,都应该看看!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的单位——衡量万物的标尺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 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同步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同步习题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梳理 该专题的知识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出现频率高的知识点分别为:1.长度和时间单位的换算2.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特别注意正确的估读)。3.停表的读数。4.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5.正确记录测量所得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如何减小误差。关于该专题在中考的题,作答难度较低,但要注意审题,细心作答。 一、测量单位 1.国际单位制 1960年10月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确定了国际通用的国际单位制,简称SI制。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基本单位是米(),时间基本单位是秒(s)。 2.长度、时间单位及换算关系 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分米(符号为d)、厘米(符号为)、毫米(符号为)、微米(符号为μ)、纳米(符号为 n)。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 1 k=1 000 =;1 d=0.1 =;1 =0.01 =; 1 =0.001 =;1 μ=0.000 001 =;1 n=0.000 000 001 =

常用时间单位有时(h)、分(in)、秒(s)、毫秒(s)、微秒(μs)。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 h=60 in=3 600 s;1 in=60 s;1s= s;1s= μs 二、测量活动 (一)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认识刻度尺上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的含义 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如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其它清晰刻度作用测量起点); 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如0~20 ) 分度值: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也是刻度尺的准确度(常用的为1 )。 2.使用时做到五会 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会放:使用时应将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要把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应尺面垂直; 会读: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准确数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记录测量数据,应记录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所记录数据的单位。 (二)使用机械停表测量时间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1温度同步练习

3.1温度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疫情期间坚持做晨检。小明某早晨测量体温时,示数为36.3℃,他应该判断自己的体温() A.偏低了B.属正常C.偏高了D.无法确定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北京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3.上海地区气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的温度是() A.26℃B.35℃C.39℃D.42℃ 4.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7.2℃,某粗心护士忘了甩体温计,先后测甲、乙两个人的体温,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6.5℃,38.8℃,经测量温度计的读数为() A.甲的读数是36.5℃;乙的读数是38.8℃ B.甲的读数是37.2℃;乙的读数是38.8℃ C.甲的读数是36.5℃;乙的读数是36.6℃ D.以上读数都不对 5.体温计(如图甲)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其横截面(如图乙)是椭圆形的,通过水银热胀冷缩的多少,可以反映体温的高低。在体温计的使用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温计中水银的密度不变 B.体温计的玻璃外壳可以起到放大镜的作用 C.甲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39.8℃ D.体温计玻璃泡做得比较大可以提高精确度 6.做好医疗器械消毒,可避免交叉感染。现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的方法是()A.用自来水冲B.用沸水煮C.用酒精擦D.用酒精灯火焰烤 7.新型冠状病毒对热较为敏感,持续30分钟高温可有效灭活病毒。能有效灭活病毒温度至少是() A.0℃B.37℃C.56℃D.100℃ 8.实验室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B. C.D. 9.体温计中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水银,小明将体温计示数甩至35℃以下后测量自己的体温。在用体温计测量体温的过程中,水银的() A.质量变大B.体积不变C.密度变小D.温度变小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

20XX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 第5课时直线运动(2) 1.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5m,前 3s通过的路程是15 m,则它在第I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m/s,第3s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2.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做的是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小球从D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3.某同学郊游时,用半小时走完了2 km,休息半小时后,再用30 min走完1.5 km,那么,他在前半小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km/h,中间半小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km/h, 后30 min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km/h,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km/h. 4.如图所示是表示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计时开始时,即t=0时,甲的速度是_______m/s,乙的速度是_______m/s.(2)3 s时,甲的速度是_______m/s,乙的速度是_______m/s. (3)甲做的是_______直线运动,乙做的 是_______直线运动. 5.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开出,100 s后速度可达25 m/s,在此期间火车共行驶1 km,则火车在这100 s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10 m/s C.20 m/s B.12.5 m/s D.25 m/s 6.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s内通过了10 m的路程,则它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 ( ) A.一定等于4m C.不会小于4m B.可能大于4m D.不会是4m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教科版【含答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重点、难点: 1. 用刻度尺测长度 2. 刻度尺的读数方法 知识点分析: (一)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发现并提出问题 做出猜想和假设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 得出结论或提出新问题 (二)长度的测量 1.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SI制):米(meter)(m) 常用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在我们的物理学中统一国际单位制。 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2)正确使用刻度尺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常用的还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使用前: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 起点。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最后应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代表的长度值不仅反映了 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而且还涉及到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分值应从实际测量要求出发兼顾选择。 ②使用时: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和正确观察。 <1>正确放置的关键是做到: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被测对象的一边,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刻 度尺的刻度线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2>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一般情况下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学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测量长2cm的长度,若正好对准在刻度线上时,正确记录应为 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确读出的数,由于有估读数,需在毫米 的10分位上加“0”。 (3)长度单位的换算 应掌握km、m、dm、cm、mm、μm六种单位间的换算。 (4)正确认识误差 ①误差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测量仪器的准确程度、实验原理的局限性、环境与人为的客观因素等。 ②减小误差的途径:选用准确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在一般实验中, 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5)在长度测量中,常遇到一些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如球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 但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特殊方法是可以测出它们的长度的。下面是在测量中常用到的几种长度的 特殊测量方法; ①化曲为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宾发现在同一店家购买的同种蜂蜜没有上一次购买的蜂蜜粘。他想到磁铁的磁性与温度有关,于是猜想粘滞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 根据自己的猜想,小宾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同一瓶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热水中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相同的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质量相同的一滴蜂蜜,如图甲,分别滴到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记录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蜂蜜在冰箱中在室内经热水加热 在试管中流淌时间较长一般较短 (1)从微观角度思考液体的粘滞性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_,通过表格得到粘滞性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图乙中________表示。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宾将“物质的粘滞性”转换成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测量。 (3)小宾在探究物质的粘滞性与温度的关系时,控制______________等因素不变。(只填一个即可) (4)在实际生活中,油墨粘滞性会对印刷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在印刷过程中若油墨的转移不均匀,容易造成印张粘脏、传墨不均,这都是由于油墨粘滞性________(选填“过大”或“过小”)造成的。 【来源】【专题】备战2020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题型08-创新探究题 【答案】引力D蜂蜜流到试管底部所用时间物质的质量(试管倾斜度等)过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从微观角度思考液体的粘滞性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 [2]由表中实验信息可以看出:蜂蜜的温度越高,蜂蜜流淌时间越短,则粘性变小;所以图像B能反映粘度随温度变化的图象。故选B。 (2)[3]此题采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流淌时间的长短来比较粘性的大小,将不能直接测量的

2017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1 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进度表

2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教学 1. 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 (1)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 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 现象:试管自动上升。 (2)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3 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 (3)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 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 现象:鸡蛋有浮有沉。 (4)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 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灯变亮。

2.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 提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 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 提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 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 提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 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提问4: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解析:外表面。 提问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还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 解析:空身。 小结:同学们,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大家可能还领会不了,没关系,随着以后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3.怎样学好物理。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勉励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要多问,“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不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