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考物理总复习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专家指导)

高考物理总复习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专家指导)

高考物理总复习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专家指导)
高考物理总复习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专家指导)

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是成败的关键

第一讲 物体的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

一.知识网络

板块

重要“知识背景”

疑难问题

典型问题

受力分析 重力与万有引力

1.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弹力与作用力

2.受力分析的思路和步骤

1.力的存在性判断

2.空间力的受力分

3.对摩擦力的正确

理解

1.轻绳、轻杆、轻

弹簧的正确理解

2.整体法和隔法的

灵活选用

物体平衡 1.平衡条件:

①???==?=∑∑000iy ix F F F 合 ②构成封闭多边形 2.力的合成和分解一平行四边形法则 3.正交分解

1.受力分析思路

2.常用方法: ①合成平衡法

②分解平测法

1.动态分析。 2.范围分析 ①可能性分析 ②临界分析 3.极值分析 4.自锁问题

二.热点透析

(一)三个模型的正确理解: 1.轻绳

(1)不可伸长——沿绳索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不能承受压力,拉力必沿绳的方向。 (3)内部张力处处相等,且与运动状态无关。 2.轻弹簧

(1)约束弹簧的力是连续变化的,不能突变。 (2)弹力的方向沿轴线。 (3)任意两点的弹力相等 3.轻杆

(1)不可伸长和压缩——沿杆方向速度相同。

(2)力可突变——弹力的大小随运动可以自由调节。 (二)受力分析习惯的养成: 1.受力分析的步骤: (1)重力是否有()??

?微观粒子

动研究动量定理应用和圆周运宏观物体

(2)弹力看四周??

?--弹簧的弹力多解性

利用牛顿定律力的存在性判断

大小 f=?u mg f=?umg cos θ

常见

的三

种力

分 析

确 定 研 究 对

滑动摩擦力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分析摩擦力

大小:由牛顿定律决定 静摩擦力 由牛顿定律判定

方向:

多解性 (4)不忘电磁浮 2.正确作受力分析图

要求:正确、规范,涉及空间力应将其转化为平面力。 (三)共点力平衡的分析方法 1.判断——变量分析 (1)函数讨论法 (2)图解法(△法) 方法的 (3)极限法 选择思路 (4)物理法 2.平衡状态计算:

Rt △:三角函数勾股定理 三个 力作用——合成平衡法:

F 12=-F 3构成封闭△→解△

一般△: 正弦定理、余弦 定理、相似定理

∑F x =0 受四个力及以上——分解平衡法

∑F y =0

受4个力及以上: 一般利用函数讨论 已知2个条件: 函数式 受3个力 已知3个条件: △法 选择项中无极值──极限分析法

第二讲力与运动

一.知识图表

二.热点透析

运动受力紧相连,严谨笃实细分析,临界隐含图助研,物理模型呈眼前(一)动态变量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1.动态过程分析

大小

力加速度速度变化(V

V min V=0)力

方向

有明显形变产生的弹力不能突变

2.瞬时状态的突变无明显形变产生的弹力不能突变

接能的刚性物体必具有共加速度

矢量性(确定正方向)

关键运动示意图,对称性和周期性,v-t图

a是否一样

3.运动会成分解方法的灵活使用

按正交方向分解平抛运动

按产生运动的原因分解渡河问题

(二)牛顿定律与运动

1.在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运动

(1)句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技巧

矢量性(确定正方向)

关键运动示意图,对称性和周期性,v-t图

a是否一样(往复运动)

(2)研究匀变速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出发点)

——灵活运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按正交方向分解抛体运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按产生运动的原因分解渡河问题

2.在变力作用下的圆周运动和机械振动

(1)圆周运动

①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绳子T=0 圆周轨道的最高点、最低点(绳型、杆型)的极值速度临界轨道N=0 ?

摩擦力f=fmax 锥摆型、转台型、转弯型的轨道作用力临界

②典型的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核外电子绕核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带电粒子在多种力作用的圆周运动

③等效场问题

④天体运动问题

考虑多解性

(2)振动过程分析对称性V |a| |F|的对称平衡位置的确定

特殊位置特征

(3)圆周运动、振动、波的系列解的确定方法

考虑时空周期性

运动的双向性

第三讲 动量和能量

一.知识图表

二.热点透析

(一)四个物理量的比较

功: ——①F ②S ③功的正负判断方法 ④变力功的求法 ⑤一对

内力功

功率:①定义式②意义③平均功率④α⑤功率与加速度⑥机车 启动与最大速度 1.功和冲量 冲量:——①变力冲量的求法 ②对合冲量的理解 ③一对内力的冲量

功和冲量比较

区别:一矢一标

2.动量与动能 关系:k k mE P m

p E 222

==

P E k ??与的关系:变化k E P 一定变化;P 变化;k E 不一定变化 (二)四个规律的比较

1.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

定 理

表达式

表达式性质

正负意义 公式的选择 动量定理

单物:p I i ?=∑ 系统:i i p I ?=∑∑

矢量式 (能正交分解) 物理量的 方向

1.优先整体和全过程,然后隔离物体和隔离过程 2.对动能定量应用时特别小心对待速

动能定理

单物:k i E W ?=∑

系统:k i i E W W ?=+∑∑内外

标量式 (不能正交分解)

动力功 W i :

阻力功 E k 增

ΔE k :

E k 减

度突变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碰撞、绳子拉紧、子弹打击、反冲、爆炸等)

2.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1)条件的比较

碰撞模型 (2)典型问题 反冲与爆炸 人船模型 三.功能关系 功=能的变化 ∑?=k i E W

∑?+?=p k E E W 除重力 ∑?+?=弹除弹力p k E E W ∑?+?=电除电力p k E W ε

∑+?=电除安培力E E W k

电电弹安培力弹力电场力除重力E E E E W p p k +?+?+?+?=∑ε,,,

即:功的表述中已考虑某力对应的能,在能量变化的表述中不考虑该力对应的能的变化。反之在能量变化的表述中已考虑该力对应的能的变化,在功的表述中不考虑该力所做的功。

第五讲 力学习题串透析

专题一:传送带问题

传送带类分水平、倾斜两种:按转向分顺时针、逆时针转两种。 (1)受力和运动分析

受力分析中的摩擦力突变(大小、方向) ——发生在V 物与V 传相同的时刻 运动分析中的速度变化

——相对运动方向和对地速度变化 分析关键 V 物?V 带 分类讨论 mgsin θ?f

传送带长度——临界之前是否滑出? 友情提醒:共速以后一定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作

匀速运动吗?

(2)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分析 ①功能关系:W F =△E K +△E P +Q ②对W F 、Q 的正确理解

(i )传送带做的功:W F =F ·S 带 功率P=F ×V 带 (F 由传送带受力平衡求得) (ii )产生的内能:Q=f ·S 相对

(iii )如物体无初速,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则在整个加速过程中物体获得的动能E K ,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有如下E K =Q=2

2

1传mv 。

专题二:摩擦拖动问题

一.摩擦拖动中的受力和运动分析 1.思路:

速度 运动 共速时是否再相对运动

比较 隔离法 相对运动的情况? ?建立模型

外力与最大静摩擦力 静止 是否反向 摩擦力是否变化,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加速度

2.关键 滑动与不滑动 讨论

脱离和不脱离 二.摩擦拖动中的功能分析和动量分析

由牛顿定律求a i (隔离法) 1.动量不守恒系统 运动学公式

位移关系(示意图) 2.动量守恒系统

(1)重申动量守恒的四特性

(2)涉及对地位移:单物体动能定理——fS 对地=ΔE ki

涉及相对位移:系统动能定理——f S 相对=∑ΔE ki

(3)警惕“ΔE 损” 专题三:弹簧类问题

一.弹簧类题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一)弹力的特点

1.弹力的瞬时性:弹簧可伸长可压缩,两端同时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弹力随

变量变化而变化。

2.弹力的连续性:约束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自由弹簧可突变)

3.弹力的对称性:弹簧的弹力以原长位置为对称,即相等的弹力对应两个状态。 (二)在弹力作用下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①考虑压缩和伸长两种可能性 1.在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态—— ②作示意图

③受力平衡列方程

2.在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变速运动状态

形变 F m F a i ∑=

,a 变化 v 变化 位置变化

(a = 0时v max ) (v=0时形变量最大)

过程——抓住振动的对称性 (1)变量分析

瞬时

匀变速运动 (2)运动计算

一般运动

①通过分析弹簧的形变而确定弹力大小、方向的改变,从而研究联系物的运

②弹簧处于原长状态不一定是平衡态

抓住 ③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有变化的外力作用,变化的外力常存在极值问

④充分利用振动特征(振幅、平衡位置、对称性、周期性、F 回与弹力的区别) ⑤临界态——脱离与不脱离:必共速、共加速且N=0 ⑥善用系统牛顿第二定律

二.弹簧类题的动量分析和能量分析 1.受力分析、运动分析明确 (1)何时:v max 、v min 、E pmax 、E pmin 、E k 总max 、E k 总min 、E kimax 、E kimin 弹簧伸长最长

E pmax 、E k 总max (2)三个典型状态 弹簧压缩最短 压缩→原长 原加速的物体v 最大

恢复原长

伸长→原长 原减速的物体v 不一定最小

2.动量守恒的系统和过程的确定(F 外= 0之后) 3.能量守恒的系统和过程的确定(注意:v 突变中的能量转化,常见的有弹簧类连接体)

第六讲电场与磁场

一.知识图表

二.热点透析

(一)电场中的三概念辩析

1.E、?、ε、F、W的比较

研究角度物理量性质决定因素正负意义

从力的特性角度电场力矢量电场和电荷方向电场强度矢量电场方向

从能的特性角度电场力功标量电场和电荷动力功还是阻力功电势能标量电场和电荷大小

电势标量电场高低

2.变化、大小比较的方法

电场线的疏密

(1)E

常见的电场

w电>0,ε↓;w中<0,ε↑利用电场线

(2)?与ε?

?与E无必然联系用重力场类比(与?有联系的才成立)

w 电=-Δε

(3)功能关系 w 安=E 电(安培力作负功的情形) w 洛=0 (二)场的描述和设计

①利用“均分法”找等势点后,可得等势线和电场线 1.电场——匀强电场

②利用重力场类比得电场线

运动规律要求 2.磁场——边界条件

运动范围要求

第七讲 带电粒子的运动

一.分析要点

微观粒子重力不计

1.重力是否考虑 若考虑重力将无法计算,则重力不计 隐含判断 2.常见的几种装置

装置

原理图 规律

示波器

yy ′上加信号电压:)2(4210

1L L dU L U y y +=

xx ′上加扫描电压:)23(4210

1

L L dU L U y x +=

速度选择器

若,,00B

E

v q E B qv =

?=即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 磁流体发电机

等离子体射入,受洛伦兹力偏转,使两极板带正、负电,两极电压为U 时稳定。Bd v U B v q d

U

q 00,=?=?

霍尔效应

qvB q b

U

= ?

??==?=∴)()

(为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为单位长度上的电荷数n vnsq I n vnq I vBh U

电磁流量计

qvB q D U = DB

U

v =

∴ 2)2

(D

DB U vs Q π=

=∴ 质谱仪

电子经U 加速,从A 孔入射经偏转打到P 点,

.2,21020m

eU

v mv eU ==

得 ,22220m

eU

eB

m

eB mv r d AP ==

==荷质比

228d

B U

m e = 回旋加速器

D 形盒内分别接频率为m

qB

f π2=

的高频交流电源两极,带电粒子在窄缝间电场加速,在D 形盒内偏转

二.带电粒子运动判断

有无初速 等势线 电场中 电场分布 ?轨迹

是否只受电场力作用 电场线 ①磁场分布特点即B 的变化

磁场中 ②运动中v 的变化 ?gB

mv

R =

③轨道的曲率半径变化

三.带电粒子运动计算

(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r

v m r Qq k

22

=

点电荷电场中:

变速直线运动:动能定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常见运动 匀强电场中

匀变速曲线运动 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交变电场中 振动 迂回运动 2.处理技巧

匀速直线运动 F 合=0

(1)粒子作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三法均可以 变加速直线运动——功能关系

分解方法: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或能量定理 (2)粒子作曲线运动

功能关系 (3)粒子在交变电场中运动 运动示意图

① v-t 图 三管齐下 周期性和对称性

②小心对待最后一个周期 ③分解思想的灵活应用 (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无约束轨道的运动——常见的为圆周运动 1.常见运动

有约束轨道的运动——沿轨道运动 2.处理技巧

圆轨道、圆心位置的确定 n T

n

m R v m quB 22)2(==

(1)无约束轨道 圆直径两端点间距离的应用 ? 列式求解

的圆周运动 临界极值

磁场边界条件 几何关系

对称性,恰似中点射出的推论

(2)有约束轨道运动 运动过程分析(尤其v 的变化导致f 洛的变化→a 的变化的动态过程,明确临界和极值的

位置条件)

瞬时状态:牛顿第二定律(圆运动中的供需平衡条件) 过程:功能关系

(三)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时间上错开 1.电磁场错开 ?注意时空周期性 空间上错开 2.电磁场重叠(磁场为匀强磁场) 运动模型判断方法 (1)带电粒子作匀速直线运动——F 合=0 (2)带电粒子作匀变速直线运动——F 合=恒量 v ∥B 即f 洛=0

匀强电场 除f 洛以外的其它的合力等于0 (3)带电粒子作匀速圆周运动——

点电荷的电场 f 洛 + F 电=F 向 功能关系

(4)带电粒子作曲线运动——

运动分解

第八讲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

一.知识网络

规律 理解要点

应用和现象

楞次定律

阻碍的含义

阻碍的表现(阻磁通变化、阻相对运动,阻电流变化) 1.自感现象及应用

2.交流电的产生和表征方法 3.变压器原理中的因果关系 及注意点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φ、??、

t ???

的区别 2.E 决定因素)(t

m

??? 3.平均值、瞬时值、有效值的区别

二.热点透析

1.关于电磁感应的判断

(发电机——电动机模型、涡流的影响,磁悬浮列车,磁单极,超导体等) 等效电路(切割、磁变或均产生) 电容器的充、放电 2.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 电量问题

电磁感应中t

q ??=

?

的理解 有效值、瞬时值、平均值、最大值的正确使用 对一根金属棒,动能定理 3.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

对回路:能量转化和守恒 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问题

第九讲 电学习题串透析

专题一 电容器问题 一.电容器的变量分析 1.判E 、v 、Q 、C 的变化:抓住U Q C =

、kd s C πε4=、d

U E =三式讨论 2.判电流方向:关键判电量变化

3.判带电粒子运动:关键判电场强度变化 4.判电容器内某点电势变化 二.电容器的储电特征

关键:1.充放电时形成电流,稳定后断路

单充单放 ||21q q Q -=?

2.在计算电量变化时需考虑

先放电后反充电 21q q Q +=?

三.电容器中电场对运动电荷的控制作用 专题二 电磁导轨运动问题 电磁导轨的运动研究可以分别从电路特点,安培力的特点加速度特点,两个极值规律(a=0和v=0)及收尾时能量转化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单个金属棒问题 1.力+电阻 2.力+电容 3.初速+电阻 4.初速+电容 二.双金属棒问题

1.动量守恒系统:初速+电阻(∑=0外F )

初速+电阻∑≠0外F 2.动量不守恒系统:

力+电阻:共加速运动

第十讲热、光、原“踩点”复习(略)

第十一讲物理实验

学会正确选用仪器熟练掌握实验原理

迅速提高解设计类物理实验的能力

概述

物理考纲对实验有下述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19个学生分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控制实验条件;2、会正确使用13种常用仪器——包括选器材、选电路、选量程;3、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4、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4、会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选择实验原理,设计出最优的测量电路,并安排相应的实验步骤。

近年高考对实验要求越来越高,占分达20分,除了在II卷中专设二道实验作图、填空、计算、连实物等题目外,在I卷或在II卷计算题中有时还有与课本上演示实验相关或与高科技信息相关的选择题及计算题出现。实验题的难度越来越高,进一步加强了对实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考查——即频频出现设计类实验题。

第一章实验基础知识

一.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

二.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的分类

1.验证性实验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研究性实验

(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3.观察也描绘类实验

(1)描述小电球的伏安特性曲线

(2)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

4.测定物理量的实验

(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3)测金属电阻率

(4)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5)测玻璃砖的折射率

(6)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7)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5.仪器使用、组装类实验

(1)长度的测量

(2)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3)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4)练习使用示波器

(5)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附:

测量对象:长度、时间、质量、力、电流

对基本仪器归纳

仪器功能:放大、间接、组合

也可以这样归类

斜槽类

对实验的主要实验装置归纳打点计时器

其它类

三.演示实验

鉴于演示实验数量较多(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有106个)。实验本身比较简单,因此,高考对演示实验的考查以选择、填充题出现。在对演示实验复习应特别注意(1)重视物理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实验。如紫外线照射锌板、扬氏双缝干涉实验、光的衍射中的旧松亮、α粒子散射实验、质子和中子的发现实验等等。让学生充分了解其内容及其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2)把握实验中的关键要素。

四.题型研究

基本仪器使用和读数类、选择器材和连图类、实验操作类、实验原理类、实验数据处理类、误差分析类、设计实验类

第二章实验疑难问题选析

一、测量仪器的使用。

1、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

(1)一般情况下应估读一位——估计到最小刻度(精确度)的下一位。

(2)不估读的测量仪器有:数字显示的仪表,机械秒表,游标卡尺,水银气压计等。

2、测量仪器的分类。

类型仪器

名称

精确度

确定

精确度读数方法

记录结果

(mm)

(小数点后

的位数)

注意事项

测长度刻度尺

最小

分度值

1mm 估读一位 1 测量起点及单位

游标卡

(差分

法)

n

1

mm

(n为游标上

的总格数

n=10 0.1mm

L=L主+k

n

1

不估读

1 1、游标边界线与

零刻度的区别。

2、主天上的单位

为cm(ncm-12cm)

3、记录的有效数

字。

n=20

0.05m

m

2

n=50

0.02m

m

2

螺旋测

微器

n

d

mm(n为

可动刻度

上的总格

n=50

d=0.5m

m

0.01m

m

L=L固+k

n

d

估读一位

3

1、半毫米刻度是

露出(①直接

②推理)

2、记录的有效数

测时秒表

最小分度

0.1秒

t分针+ t秒

1(秒为单

位)

不估读

间 打点计

时器

t=n×0.02秒 接低压交流电源 闪光照

t=nT

学仪

表 安培表 最小分度值

略 估读一位 略

交直流表的区别

(刻度均匀情况)

优特表 1、读数不忘乘倍年

2、选档方法

欧姆表 其它

测力——弹簧称 测温度——温度计 测气压——气压计

二、难点分析: (一)打点计时器

计算方法:T

S S V n n n 21

++=

, V 0=2V 1–V 2

)(332

1

42536逐差法T S S S S S S a n ?-+-+-=

1、纸带分析 加速:a 与V 一致

有关方向判断:运动方向:n →0 加速度方向

减速:a 与V 相反 注意事项:①T 的确定(区别记数点周期和打点周期) ②交流电频率f ↑→测量值↓

打点不清晰:振针位置稍高、未达到共振、电压低、复写纸上油墨少等 2、常见故障分析

打出短线:振针位置低。

(二) 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由于电表内阻引起的误差。

可用两种研究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第一从图像分析,第二从等效电源分析,现对图3中(甲)、(乙)两电路图作以下讨论。 (1)图像分析过程示意如下:

图1甲电路————— 读数有误差△I=V R U ——U –I 图像为图2甲?????<ε<ε→真测真

测r r

图1乙电路————— 读数有误差△U=IR A ——U –I 图像为图2乙?????>ε=ε→真

测真

测r r

(2)利用等效电源分析过程示意如下:

图1甲电路———————— 读数对其等效电源无误差???

?

???<+=ε<+ε=ε→真

测真

测r r R r R r r R R V V V V

图1

乙电路 读数对其等效电源无误差?????>+=ε=ε→真

测真

测r R r r A

最后说明伏特表一般内阻远大于电源内阻,利用图1甲测出的值误差较小,安培表内阻

与电源内阻接近,利用图1乙测量的值误差大,故我们常采用图1甲作为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图。

(三)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1.半偏流法测得的电流表内阻偏大,偏小?

由于K 2合上,总电阻略变小,导致总电流I 略大于Ig ,所以当电流计中电流为2

1

Ig 时流过R 2的电流略大于

2

1

I g ,由半联电路特点可知,r g 测=R 2

x r I U R -=量,由于r g 偏小→R x 偏大→I G 偏小→改装的

伏特表读数偏小。

3.满刻度百分误差计算:标准电压表示数

改装电压表量程标准电压表示数|

|-=

δ

第三章 实验设计

一.设计型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原则:

设计类实验:属实验知识的运用类,题在书外,理在书内。 1.设计原则:安全、科学性 精确(准确)性 方便易行性 省器材、节能

2.题型:a. 在已知的实验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选择合适的量程和电路,达到题设实验目的;

b. 为达到题设实验目的,自选器材、装置或电路,安排实验步骤。

c. 电路计算、误差分析、故障排除等。 3.设计思路:

在熟练掌握学生分组实验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技巧的基础上,认真审题,构建实验情景,寻找实验原理,设计出最优方案(经反复估算后才能得出)。 4.流程如下:

由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情景模型→电路图、实验装置图→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待测物理量→递推用测出量表示的未知量的函数式→误差分析 5.思考题:a. 如何测电流表内阻?b. 如何测优特表的内阻? 二.设计型实验的命题方式

(一)试题列出所需实验器材,有实验步骤提示

这类试题条件充足,基本无迷惑性条件,解答较易,且与平时所学知识和方法有紧密联系,但也不能轻视。解答过程中需全面分析所列出的实验器材,抓住器材特点,联系实验步骤,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方法,选择可行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

例1 如图所示的器材是:木质轨道(其倾斜部分倾角较大,水平部分足够长),小铁块,两枚图钉,一条细线,一个量角器,用上述器材测定小 铁块与木质轨道间的动摩擦因素μ,实验步骤是:

(1)将小铁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图钉把细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量角器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4)动摩擦因素表示μ=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试题所列器材中只有量角器可定量测量,结合步骤提示,可猜测μ=tgθ,联系μ=tgθ的物理情景及物理意义,结合试题所列出的其它器材,可作如下解答:

(1)将小铁块从斜板上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至水平板上B点静止;,

(2)用图钉把细线拉紧固定在A、B两点间;

(3)用量角器测量细线与水平板间的夹角θ;

(4)动摩擦因素表示为μ=tgθ。

这类试题的条件有很强的迷惑性,解答过程中须加以全面分析,辅以一定的逻辑推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方法才能顺利完成实验。

(二)试题只列出所需全部实验器材,无其他任何提示

这类试题所提供的全部信息即实验器材,因而在解答过程中须紧紧抓住所列器材与可取实验方案间的联系,结合各器材的特点,逐步完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

例2 已知待测电阻R X为9000欧姆左右,另有6伏直流电源(内阻不计),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两电表量程均合适),一个阻值为200欧姆的滑线变阻器,一个电键和若干导线,请画出实验设计电路并简述其理由。

分析就本试题而言,简述理由的过程即分析过程,也就是完成实验的过程,具体如下:

(1)有电流表、电压表且量程合适,可用伏安法测电阻;

(2)与两电表比较;Rx属大电阻,可用内接法;

(3)滑线变阻器最大阻值比R小得多,可用分压器接法;

(4)电键应对全电路起控制作用,须接在干路上。

实验设计电器如图所示。

(三)试题所列实验器材多于所需器材或试题所列实验步骤多于实际操作步骤,即实验条件须选择使用

例3 为了测重力加速度g的值,实验室只有下列可供选择的器材:

A、长度为1米的刻度尺;

B、游标卡尺;

C、连有细线的金属小球;

D、低压交流电源;

E、打点计时器(包括所附的纸带、复写纸、重锤等);

F、蓄电池;

G、铁架台;

H、

天平。

(1)从上面所列器材中挑选必须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

(2)写出测重力和加速度的主要计算公式及简述其中的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①初审此题,最易选择用单摆法测重力的加速度,但所列实验器材中无秒表,不能测单摆周期,故此方案不可行;②根据其它器材,可选用重锤作自由落体运动来测定重力加速度,器材齐全,但要注意:电源应选D。不需要测量质量,因而H不选,要处理纸带,因而A不可漏选;③在具体选用测量公式时,公式不是唯—的,可选用g=v2/2h或g =2h/t2均可。故此题应选用器材为:A、D、E、G,其它略。

例4为了测量一个量程为0—3V的电压表的内阻Rv(约为几KΩ),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

(1)在测量时,可供选择的实验步骤有:

A、闭合开关S;

B、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最大;

C、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零;

D、调节电阻箱R0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指示1.5V,记下此时R0的值;

E、调节变阻器R的滑动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V;

F、把变阻器R的滑动片P滑到a端;

G、把变阻器R的滑动片P滑到b端;

H、断开开关。

把必要的、合理的实验步骤选出来,按操作顺序将字母代号填在横线上

(2)若在步骤D中,读出R0的阻值为2400Ω,则电压表的内阻R v= ________ ,用这

种方法测出的内阻Rv与其真实内阻相比偏(大或小)。

分析由(2)中提示可知,步骤D为测量过程的重要步骤,由步骤D可推断,在D之前只能是步骤E,根据E、D可以推断在E之前的步骤中可由B、C中选出C,至此,主要实验步骤已完成,其它按实验要求及操作过程可以继续完成,即实验步骤为:F、A、

C、E、

D、H。可见,这是一种粗略测量伏特表内阻的方法,在改变电阻箱R0的阻值

过程中,忽略了U ap的变化,因而R v=2400Ω,但实际上U ap在由步骤E到步骤D过程中略微增大,故考虑误差,则只R0<2400Ω,即测量值偏大.

三、实验设计内容

(一)设计实验方法下面是测定“重力加速度”;“测定物体间动摩擦因素”及“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几种方案,供参考:

测定重力加速度

(1)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精品文档,百度专属】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高 中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

最新高考物理常考知识点汇总

最新高考物理常考知识点汇总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

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总结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 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高考理综物理答题方法与技巧 1.按照试卷题目的顺序从头做到尾 优点:可以避免丢题,漏题,节约时间 缺点:有时遇到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难题时常常由于忘情投入,直等到发现身陷泥潭,已经进退两难,已经耽误了大量宝贵时间,使后面许多能拿分的中、低档题都没有时间做。

如果遇到一个题目,思考了3—5分钟仍然理不清解题的思路时,应视为难题可暂时放弃,即使这个题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爱。千万不要因为捡了芝麻丢个西瓜,因小失大。 2.先易后难,从容解答 每科试题一般都是先易后难,若遇到难题,可以暂时跳过去,先做后面学科的容易题——等做完各科相对容易得分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做前面的难题。 做题原则:能拿到手的的分就先拿住——手中有分,心中不慌,然后再回头做难题,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得分少些不遗憾,得分多你就赚了! 3. 先做自己的优势科目,再做其他科目 先做优势学科,既可以先拿到比较有把握的分数,做题时做出一个好的心态,又可以为非优势学科留有充分的时间。避免一开始就遇到难题使心情郁闷,使头脑发蒙的现象。 总之,对于多数考生来讲,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比较高的分数,

最新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

2015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6分)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 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2.(6分)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 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b光 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 C.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b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光也一定能 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a光3.(6分)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a=2m和x b=6m,图乙为质点b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1m/s B.质点a经4s振动的路程为4m C.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 D.质点a在t=2s时速度为零 4.(6分)未来的星际航行中,宇航员长期处于零重力状态,为缓解这种状态带来的不适,有人设想在未来的航天器上加装一段圆柱形“旋转舱”,如图所示,当旋转舱绕其轴线匀速旋转时,宇航员站在旋转舱内圆柱形侧壁上,可以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为达到上述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大 B.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小 C.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大 D.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小 5.(6分)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 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 B.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mgL 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 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归纳

2019-2019高考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归纳对于查字典物理网整理的这篇直线运动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好好感受,勤于思考,多读多练,从中吸取精华。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速度和速率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

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 10.运动图像 (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 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能够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因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相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有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能够相同也能够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能够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实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

最新江苏2020年高考物理科考试说明

江苏2020年高考物理科考试说明:选修部分要求有变化对比变化 总考点数由114条变为110条,有增有减有合并,难度有升有降。必修一没有变化,必修二略去了原第16考点: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探究),选修3-1中,38、39考点分别删去了“电容器的计算不要求”、“示波管的工作原理不作要求”两句话,意味着这一部分的基本计算学生应该掌握。增加了第43考点“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探究)”,且为二级要求,表明重视实验。 删去了第55考点中“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技术细节不作要求”一句。选修3-2中,考点“变压器”由1变成2级要求。原65考点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66考点传感器合并为一个考点“传感器”,选修3-3中“液晶的微观结构”描述为“液晶”,可以理解为学生应该更多地了解液晶的相关知识。选修3-4中,原86考点“波长、频率(周期)和波速的关系”,加了“仅限于单一方向传播”,92考点“光的折射、折射率”由2级要求降为1级。在原97考点基础上,增加了“狭义相对时空观与经典时空观的区别”,95考点中明确了狭义相对论中要求掌握的三个重要结论:同时的相对性,长度的相对性,质能关系。选修3-5中,原“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方程,光子说”描述为“光电效应”,意味着这部分要求并不会太高。 备考建议 1、利用教材,重视基础、主干知识的复习。高考命题时会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相关知识的教育价值和功能。试题可以是取材于现行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也可以是改编题,许多考题能在课本上找到“原型”。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格外关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新情境、新应用。 2、选修部分,不必过于深究。基本以“1”级要求为主,试卷中三道选考试题必须具备相对独立性,不可能相互综合,也不可能与前面的必考部分综合过深,加之所占比例不高,因此复习时投入的精力不宜过多,考虑到公平性原则,选修部分命题会讲究平衡,不会太难。 3、注重实验考查,尤其是开放性设计实验。和去年一样,没有单列出实验目录,而是将实验考查的内容与知识内容合为一体。意味着实验的考查方式可

2020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新高考)(解析word版)

2020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人们通过对某些重要物理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理论认识。下列图示的实验中导致发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双缝干涉实验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故A错误; B.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故B错误; C.实验是有关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与原子核无关,故C错误; 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导致发现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D正确; 故选D。 2.北斗问天,国之夙愿。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的收官之星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7倍。与近地轨道卫星相比,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A. 周期大 B. 线速度大 C. 角速度大 D. 加速度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卫星有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222 2 24Mm v G m mr m r ma r r T πω 可解得 v = ω= 2T = 2 GM a r = 可知半径越大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都越小,周期越大;故与近地卫星相比,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周期大,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3.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志愿者用非接触式体温测量仪,通过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测量体温,防控人员用紫外线灯在无人的环境下消杀病毒,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红外线和紫外线相比较( ) A. 红外线的光子能量比紫外线的大 B. 真空中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的长 C. 真空中红外线的传播速度比紫外线的大 D. 红外线能发生偏振现象,而紫外线不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因为红外线的频率小于紫外线,根据 E h ν= 可知红外线的光子能量比紫外线的低,故A 错误;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考总复习知识网络一览表物理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江苏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知识点总结

江苏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考前知识点大全 物理必修1 一、运动的描述 1.质点 A (1)什么是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2)在什么情况下能将物体抽象为质点?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3)练习: ①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A.研究一端固定并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 B.研究用20cm长的细线拴着的一个直径为10cm的小球摆动时 C.研究一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动作时 D.研究月球绕地球运转时 2.参考系 A (1)什么是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练习:①坐在美丽的校园内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我们选取▲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作为参考系的。 3.路程和位移 A (1)什么是路程?路程是标量还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2)什么是位移?位移是标量还是矢量?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3)在什么情况下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4)练习:①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有关它们的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三条路径运动的位移相同B.沿三条路径运动的路程相同 A Ⅰ Ⅱ Ⅲ

C .沿路径运动Ⅲ的位移最大 D .沿路径Ⅱ运动的路程最大 ②如图所示,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 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最 大高度为20m ,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 下方25m 的B 点,则小球在这一运 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 A .25m ,25m B .65m ,25m C .25m ,-25m D .65m ,-25m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 (1)速度是描述什么的物理量?速度的公式?速度是标量还是矢量?方向呢?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v =Δx /Δt ,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2)什么是平均速度?如何求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根据公式v =Δx /Δt 求。 (3)什么是瞬时速度?方向呢?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4)练习: ①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 时速度大小的平均值相等 C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D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②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刘翔在110m栏项目中,以12.91s 的骄人成绩力 压群雄,一举夺得金牌,并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假定他在起跑后10m处的速度是8.0m/s ,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9.6m/s ,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8.0m/s B .9.6m/s C .8.8m/s D .8.5m/s ③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1 做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2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1做匀速运 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2做匀速运动,则……………………………………( ) A .甲先到达 B .乙先到达 C .甲、乙同时到达 D .不能确定 5.匀速直线运动 A v 0

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2020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1.简谐振动 F=-kx{F: 回复力, k: 比例系数, x: 位移,负号表示 F 的方向与 x 始终反向 } 2.单摆周期 T=2π(l/g)1/2{l: 摆长 (m),g: 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 立条件 : 摆角θ<100;l>>r }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 f=f 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 :f 驱动力 =f 固, 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 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 P2〕 7.声波的波速 ( 在空气中 )0 ℃: 332m/s;20 ℃:344m/s;30 ℃:349m/s;( 声波是纵波 ) 8.波发生明显衍射 ( 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 ) 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 ( 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 方向相同 ) 10.多普勒效应 : 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 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 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 本身 ;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 与波谷相遇处 ;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 , 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 1) 常见的力 1.重力 G=mg(方向竖直向下, g=9.8m/s2 ≈10m/s2,作用点在 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 2.胡克定律 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 k:劲度系数 (N/m) , x:形变量 (m)} 3.滑动摩擦力 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 (N) } 4.静摩擦力 0≤f静≤ 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m 为 最大静摩擦力 ) 5.万有引力 F=Gm1m2/r2(G= 6.67×10-11N?m2/kg2, 方向在它们 的连线上 ) 6.静电力 F=kQ1Q2/r2(k=9.0 ×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 7.电场力 F=Eq(E:场强 N/C,q:电量 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 场强方向相同 ) 8.安培力 F=BILsin θ( θ为 B 与 L 的夹角,当 L⊥B时:F=BIL , B//L 时:F=0) 9.洛仑兹力 f=qVBsin θ( θ为 B 与 V 的夹角,当 V⊥B时: f=qVB,V//B 时:f=0) 注: (1)劲度系数 k 由弹簧自身决定 ; (2)摩擦因数μ 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 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 (3)fm 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 fm≈μ FN;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汇总 一、力学 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 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 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 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a.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 合力、分力: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时,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或把力沿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及其垂直方向进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时间、速率、功、功率、路程、电流、磁通量、能量) 直线运动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1)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者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2)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第N个力与(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在任意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为零; 二、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一物体相对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知识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 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最新最全高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精华)

高考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 教学内容: 知识点总结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 相同,,轮上边缘各点v 相同,v A =v B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C A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②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处,运行速度 3.1km/s。 m1m2 2 r F=G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 g' =GM/r 2 6.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GM 说明:r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 度。 g 02 R

2 g' g R R ——某星体半径 h 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2 (R h)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较大。 2 2 GM r GM GMm mv r GMm mv r 2 2 2 g' = r r r 、v = 、 、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 = m ω 2R =m ( 2π /T ) 2 R GM r gR gR 2 = GM 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 v 1= = 当 r 增大, v 变小;当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 ②竖直方向 ③合运动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S ,求 v T gT 2 相位 v y 0 t x v 0 t v x v 0 1 2 2 y gt v y gt 1 4 2 2 2 2 4 2 2 S v 0 t g t v t v g t gt 2v 0 1 2 gt v 0 tg tg tg tg ⑥在任何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为△ v =g △ t ,△ p = mgt x 2 处,在电场中也有应用 ⑦v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 x 轴上的 10. 从倾角为 α的斜面 上 A 点以速度 v 0 平抛的小球,落到了斜面上的 B 点,求: S AB

江苏省高考物理知识点梳理

必修1知识点 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Ⅰ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路程和位移 时间和时刻Ⅱ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我们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用这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3.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和速率Ⅱ 匀速直线运动的x-t 图象和v-t 图象 匀速直线运动的x-t 图象一定是一条直线。随着时间的增大,如果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或斜率为正,则物体向正向运动,速度为正,否则物体做负向运动,速度为负。 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t 轴的直线,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4.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Ⅰ 如果在时间t ?内物体的位移是x ?,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t x v ??=(1) 由(1)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如果t ?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 t x ??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t 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速度是表征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5.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Ⅱ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纸带上连续3个点间的距离除以其时间间隔等于打中间点的瞬时速度。 可以用公式2aT x =?求加速度(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逐差法求) 6.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加速度Ⅱ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t v a ??= 加速度是表征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v t =v o +at x=v o t+ 21at 2 v t 2-v o 2=2ax

2016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6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6分)(2015?天津)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 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本题是原子物理学史问题,根据相关科学家的物理学成就进行解答. 解答:解:A、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发生衰变而产生的,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故A正确. 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结构,但不能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 B错误. C、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原子的核式结构,而不是电荷的量子化,故C错误. D、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发现了电荷量的量子化,不明说明核外电 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核的知识和物理学史,象、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α粒子散射实验、密立根油滴实验都是考查的重点,要重点掌握. 2.(6分)(2015?天津)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 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b光 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 C.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b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光也一定能 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a光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光电效应. 专题:光电效应专题. 分析:由图看出第一次折射时,b光折射角较大,其折射率较小,频率较小,波长较长.由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中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但是这个方法要一直保持下去,才能在最终考试时看到成效,如果对某一科目感兴趣或者有天赋异禀,那么学习成绩会有明显提高,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物理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三物理知识点1 1.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是矢量。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 (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

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高三物理知识点2 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

最详细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经典版)

第一章、力 一、力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单位:牛(N)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但它们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有同时性。 二、力的分类: 1、按按性质分:重力G、弹力N、摩擦力f 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 按研究对象分:外力、内力。 2、重力G:由于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竖直向下。G=mg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与形状有关。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一定在物体上。 弹力:由于接触形变而产生,与形变方向相反或垂直接触面。F=k×Δx 摩擦力f: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f=μN(N不是G,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与材料有关,与重力、压力无关。)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滑动摩擦。 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计算。 用一水平力推一静止的物体并使它匀速直线运动,推力F与摩擦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分力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 |F1-F2|≤F合≤F1+F2 F合2=F12+F22+ 2F1F2cosQ 平动平衡:共点力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根据题意建立坐标 系,将不在坐标系上的力分解。如受力在三个以 内,可用力的合成。 利用平衡力来解题。 F x合力=0 F y合力=0 注:已知一个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当一个分力的 方向确定,另一个分力与这个分力垂直是最小 值。 转动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作出对应力的力臂(最长力臂是指转轴到力的作用点的直线距离)。分析正、负力矩。 利用力矩来解题:M合力矩=FL合力矩=0 或M正力矩= M负力矩 第二章、直线运动

江苏省高考物理选修35知识点梳理.pdf

选修3-5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Ⅱ 1、冲量 冲量可以从两个侧面的定义或解释。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叫做该力对这物体的冲量。②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力对物体的冲量, 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 而且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冲量的表达式 I = F ·t 。单位是牛顿·秒 冲量是矢量, 其大小为力和作用时间的乘积, 其方向沿力的作用方向。如果物体在时间t 内受到几个恒力的作用, 则合力的冲量等于各力冲量的矢量和, 其合成规律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 2、动量 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 叫做物体的动量。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动量的表达式P = mv 。单位是千克米 / 秒。动量是矢量, 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因为速度是相对的, 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我们啊 3、动量定理 物体动量的增量, 等于相应时间间隔力,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表达式为I = ?P 或12mv mv Ft ?=。 运用动量定理要注意①动量定理是矢量式。合外力的冲量与动量变化方向一致, 合外力的冲量方向与初末动量方向无直接联系。②合外力可以是恒力, 也可以是变力。在合外力为变力时, F 可以视为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作用力。③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单个物体, 而且可以推广到物体系。 4、动量守恒定律 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 一般常用P P P P A B A B +='+'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 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 例如碰撞、爆炸等, 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 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 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 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 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 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 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 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 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 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 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 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 还是电力、磁力, 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时, 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 在相互作用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 在相互作用后不论是粘在一起, 还是分裂成碎块, 动量守恒定律也都适用。 5、动量与动能、冲量与功、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动量与动能的比较: ①动量是矢量, 动能是标量。 ②动量是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互相转移的物理量而动能往往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与其他运动(比如热、光、电等)相互转化的物理量。比如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研究机械运动转移——速度的变化可以用动量守恒, 若要研究碰撞过程改变成内能的机械能则要用动能为损失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